北宋仁宗時,有一朝廷大臣,官位 太子太保,名 張安道(樂全)先生,
于仁宗慶曆,為滁州牧時,才偶然之間,又發掘出《楞伽經》,自讀之后,
如见故物,大有所悟,如蘇東坡的序中說:
張公“ 至一僧舍,偶见此经,入手恍然,如獲舊物,開卷未终,夙障冰解,
细视筆墨,手迹宛然,悲喜嘆息,從是悟入,常以經首四偈,發明心要。
”(见:蘇東坡序)后来张公以此《楞伽经》親自教授 蘇東坡,
並且出钱三十萬,请蘇東坡刻印此经,令流傳于世。
蘇東坡的好友佛印和尚却向他建議说:“與其刻印,不如由蘇東坡自己来書寫,
然后再刻印,更能流傳得久。
(因为東坡居士的書法是有名的,世人为珍惜其墨寶,
定會妥为保存其手寫之經),蘇東坡于是将此經寫一遍,然后刻印傳世。
现今所傳者,即是张公所傳、東坡居士所手書的。然而自隋末至北宋末期,
此经失傳了将近四百五十年!
我们有幸现在還能親睹這部無上甚深寶典,全拜張、蘇二大居士之赐。
以其功德不可没,故特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