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皮子上的看破、放下是頂不住業力現前,經教聽得再多,
若不於平日將所學提起觀心(觀照),遇到業力、冤親債主現前障道,
還是看不清楚,終究還是隨業流轉。
(菩提)「道」是什麼?「道心」又是什麼?
為了成佛道你又願意付出多少?
不要想去度誰,因為自己就是個大眾生,滿心貪嗔癡、愛慾滿懷,
先度自己吧!
佛說:成佛時,見一切眾生皆成佛(不是講那些「我見一切眾生都是佛」,那是假的,自我催眠!這裡講的是真正佛菩薩的境界。)
當自己頂不過業力就要先懺悔自己著相,人我心不息,
但不是不學佛,不是佛法的問題,而是自己不善學,不夠用功,
才引起的__業障來而不識,情欲現而不能自己!
回到初學佛的原點,就是最好的藥方。
一心念佛、一心觀照、....不是佛法沒用,而是你業現前時,沒將佛法拿來用~
佛菩薩、祖師為成道可以付出生命,你...連世間錢財、情欲、家人都放不下,你真有道心嗎?
搜尋此網誌
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善根福德因緣
學佛修行甚至出家,不在於出身、學歷、工
作、......而是在於善根。
有善根、福德、因緣就有正確的選擇,沒有善
根,再窮苦 或 富貴,也不會想修行或出家。
有人會嘴巴酸說:某人是因為受到刺激打擊才
去出家,
沒有出家善根,遇到再多的善緣也不會想出
家,不是有一堆所謂的「佛化家庭」嗎?
或是即使受到再多刺激,大有人選擇自殘、傷
害他人,
也都不會想要修行、出家。
所以要以智慧看待世間,而不是偏見。
居官奉佛 ~往生淨土實例
往生極樂世界 真人真事
清朝,有位張蘭渚,名「師誠」,號「一西居士」,是湖洲歸安人。
少年就登科第,乾隆五十五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
歷任封疆:福建巡撫、閩浙總督、江蘇巡撫等職,官至倉場侍郎。
做江蘇巡撫時,看見當地民眾殺業很重,每每出面開示勸戒,如果遇到是放生的河流,就嚴禁捕魚。官署中絕不宴客、不殺生,長年持齋供奉佛,棲心淨土。
選擇古德前賢對淨土的相關論說,編輯「徑中徑又徑」一書,普勸大眾念佛。
六十多歲時,請假回歸故里,靜修居住在房間裡,一心一意願生西方。道光十年正月十五、,臨命終時,誦阿彌陀經完畢後,才念了佛號五聲,就安然往生極樂淨土。
少年就登科第,乾隆五十五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
歷任封疆:福建巡撫、閩浙總督、江蘇巡撫等職,官至倉場侍郎。
做江蘇巡撫時,看見當地民眾殺業很重,每每出面開示勸戒,如果遇到是放生的河流,就嚴禁捕魚。官署中絕不宴客、不殺生,長年持齋供奉佛,棲心淨土。
選擇古德前賢對淨土的相關論說,編輯「徑中徑又徑」一書,普勸大眾念佛。
六十多歲時,請假回歸故里,靜修居住在房間裡,一心一意願生西方。道光十年正月十五、,臨命終時,誦阿彌陀經完畢後,才念了佛號五聲,就安然往生極樂淨土。
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
佛教聖賢非世間聖賢可比
真正的聖賢是不染「有無」,世間人認知的世間聖人在佛門標準是凡夫,並未達佛所說「無我」的標準,更未達「心法雙忘」的程度!
不懂的人啊,不要亂頒獎做人情,別把「鄉愿」跟「看一切人都是佛菩薩」混濫喔~
佛門的標準不同於世俗!
如果你說都一樣,那你何必學佛?更不用出家啦,怎麼不去做儒生或道士啊~
不要自欺欺人!!
不懂的人啊,不要亂頒獎做人情,別把「鄉愿」跟「看一切人都是佛菩薩」混濫喔~
佛門的標準不同於世俗!
如果你說都一樣,那你何必學佛?更不用出家啦,怎麼不去做儒生或道士啊~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