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積廚中出祖師
中國僧人必須自行炊煮,負責僧眾飲食的執事人便因應出現了,在百丈清規中記載了以下的執事:
一、典座:職掌大眾齋粥一切供養。
二、飯頭:負責煮粥飯。
三、行頭:於齋堂中執勞役。
四、火頭:負責燒飯鍋。
五、水頭:負責大寮茶房及各堂缸水,常令盈滿清潔。
六、菜頭:負責煮菜。
七、桶頭:負責洗淨齋堂菜桶、飯桶。
八、磨頭:負責磨米麥、作豆腐。
其他尚有炭頭、茶頭、鍋頭不等,各寺院因時因地而設,並不統一。
中國寺院叢林並有嚴格的廚房規約、庫房規約,註明各執事的職掌及應具備的知見,
如:「寸薪粒米當知來處之艱難.... 更當思調和夫眾口, 酸鹹適味、香軟得宜,慎重烹飪,勿生輕忽,以供養為懷....粥飯三時,不得一朝失誤.... 」
作為僧人領執的指南, 在執事中無我利他的精神,在修福中時時用功,提起功夫。
古來許多偉大的祖師皆出自大寮(廚房),
如:
雪峰禪師當過飯頭,溈仰禪師當過典座....,
「莫謂執事之外,更無所營,須知運水搬柴,無非佛事;舂米作飯,正好參求。」
雖然中國僧人不再出外乞食,卻在執事,尤其大寮執事中,同時修福及修慧,大寮(齋堂)等執事真是成就道業的最佳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