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講的不是「解」重要,還是「行」重要。
而是「解行並進」。偏廢哪邊都不對。
「解」:理解道理,聽經聞法...。
「行」:念佛、修法、禪觀等共修....落實法而修證。
佛經如同實驗課本,課本讀得再熟,不做實驗(實修),
只拿前人實驗結果宣傳,這對自己沒半點好處。
講到 解、行的落實,重點在於:
也不要因為看誰哪裡沒做好,就排斥佛門的哪一法門或修法。
比如說:有個人 多在念佛,但還是很執著、脾氣大,
你就覺得念佛沒用。這是錯的!
或是有個人 常在聽經,滿嘴道理,但遇境緣就顛倒。
你也覺得聽經無用。這也是錯的!
都是你不善學!
「法」本身都沒問題,
不然怎有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法法皆契無上道。
只是學人不善學,偏廢某方而導致學法不得力。
所以當看到有人沒做好,那是個人習氣,不能對法門有所偏見。
無論念佛或是修密修禪...都有其道理,也有其修法,
學佛,只看自己怎麼學,絕不因他人不善學而令自己生出偏見,
這樣損失的只會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