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和內朗。有通敏之鑒。諷習眾經粗涉外典。
其蒼雅詁訓尤所明達。
少好遊方。備觀風俗。家世西河洞曉方語。
華戎音義莫不兼解。
華戎音義莫不兼解。
故義學之譽雖闕。洽聞之聲甚著。
符氏建元中有僧伽「跋澄」、「曇摩難提」等入長安。
趙正請出諸經。當時名德莫能傳譯。
眾咸推念。於是「澄」執梵文。
「念」譯為晉。
「念」譯為晉。
質斷疑義。音字方明。
至建元二十年正月。
復請曇摩難提出增一阿含及中阿含。於長安城內集義學沙門。
復請曇摩難提出增一阿含及中阿含。於長安城內集義學沙門。
請「念」為譯。敷析研核二載乃竟。
二含之顯。「念」宣譯之功也。
二含之顯。「念」宣譯之功也。
自「世高支謙」以後莫逾於念。在符姚二代為譯人之宗。
故關中僧眾咸共嘉焉。後續出「菩薩瓔珞十住斷結及出曜胎經中陰經」等。
始就治定。意多未盡。遂爾遘疾卒於長安。達近白黑莫不嘆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