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修學大乘佛法的學人而言,大乘起信論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書。
是 馬鳴菩薩所造。有一譯是:梁 真諦 三藏 譯,成為梁譯。
另一譯是:唐代 實叉難陀 譯,稱為唐譯。
是為破小乘、外道邪見,宗百部大乘經典所作,以為發起正信也!
故立論宗法界一心,開真妄二門,徹生滅之本、窮迷悟之源,
指修行之正路、示止觀之妙門,總括一萬一千餘言;
理無不盡、事無不該,可謂大教之關鑰、禪宗司南也!
其中主要分為五大部份。
第一部份為「因緣分」,敘述此論的目的:讓人們正確地瞭解大乘佛法,從而通過修行、證得極樂;
第二部份為「立義分」,確立本論的中心論點;
第三部份為「解釋分」,詳細闡釋主題,為全論之重點所在;
第四部份為「修行信心分」,說通過修行證入大乘佛法的重要性;
第五部份為「勸修利益分」,說明依據此論而修將帶來的功德利益。
大乘起信論的註疏,歷代甚多,其中以
隋代慧遠大師的《起信論義疏》、
新羅國元曉大師的《起信論疏》、
唐代賢首宗法藏法師的《起信論義記》最為重要,
三書合稱為《起信論三疏》。
是 馬鳴菩薩所造。有一譯是:梁 真諦 三藏 譯,成為梁譯。
另一譯是:唐代 實叉難陀 譯,稱為唐譯。
是為破小乘、外道邪見,宗百部大乘經典所作,以為發起正信也!
故立論宗法界一心,開真妄二門,徹生滅之本、窮迷悟之源,
指修行之正路、示止觀之妙門,總括一萬一千餘言;
理無不盡、事無不該,可謂大教之關鑰、禪宗司南也!
其中主要分為五大部份。
第一部份為「因緣分」,敘述此論的目的:讓人們正確地瞭解大乘佛法,從而通過修行、證得極樂;
第二部份為「立義分」,確立本論的中心論點;
第三部份為「解釋分」,詳細闡釋主題,為全論之重點所在;
第四部份為「修行信心分」,說通過修行證入大乘佛法的重要性;
第五部份為「勸修利益分」,說明依據此論而修將帶來的功德利益。
大乘起信論的註疏,歷代甚多,其中以
隋代慧遠大師的《起信論義疏》、
新羅國元曉大師的《起信論疏》、
唐代賢首宗法藏法師的《起信論義記》最為重要,
三書合稱為《起信論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