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別在佛教中不務正業


以前出家人國家會配田地給寺院,護持寺中出家人得以安心辦道,全心修行,得以有修有證,明心見性。今之僧人,因無人護法,就想利用佛教的一些方式來賺取生活費,起初小作,只為溫飽,後因世間俗心未了,反成了賺錢為主,不再修道,把佛教幫助眾生的方便法變成營利的手段,全然捨棄佛教存在的主要目的。

就如同學生(方便喻)不務本分,如學生應專意念書投入自己所學,有些卻因想賺錢,雖掛學生名,卻不念書,就一心賺錢,荒廢學業,反而以學校名號作號召圖利,使廣大群眾誤以為此所學校是生意場所,可以用錢來買學位、買平安、買順利,這錯導便是我們所謂的:迷信的佛教,不如法的寺院僧人,斂財為主的佛教道場,正是《楞嚴經》上,佛所說:裨販如來。

仗著佛教的形象,儀式活動來賺取大量的財富,但並沒有負起將佛法真正的義理傳達給廣大群眾的責任,反而使大眾錯解佛教不明佛理,這是最大悲哀,使想學佛者走錯路,正如「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整個佛教只徒具形相(寺院建築、僧人外表),內涵已全然被破壞,興旺的旅遊業引進大量人潮,卻也破壞真正的佛教殆盡。


如學校天天有人來參觀,老師、學生成了導遊解說員,卻無人在上課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