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偈一(七十二首)
唯心偈
淨妙不思議。圓滿真實心。
廣大具威神。變現無量事。
世與出世間。成就眾善業。
以無所有故。故說即真常。
不著亦不厭。如理諦實觀。
了無前後際。一念若須彌。
寂滅妙常樂。清淨若蓮華。
懷此如意珠。隨求無所乏。
居山偈
借問山中人。居山有何趣。
日飽三頓粥。長伸兩脚睡。
微風龡幽松。發明西來意。
一念絕中邊。了無前後際。
撈摝水底月。却翻成鈍滯。
一物不將來。猶是第二義。
大澤禪人三度嶺海參禮因示
萬里為誰來。來復為底事。
靴裏摸指頭。原不在別處。
來來去復來。此法原無住。
若不得一枝。枉費賣單布。
示道脈源禪人
參禪無祕訣。要為生死切。
生死挂眉毛。念念不暫輟。
努力望前追。直使命根絕。
要見本來人。如空中釘橛。
題恒河圖示恒一林禪人
佛住恒河岸。常對河說法。
至法難思處。即以河沙喻。
直以此法身。乃顯真實義。
雖以種種穢。體性常清淨。
是故法身常。自性無生滅。
如彼恒河沙。永劫性常一。
觀緣偈
諦觀此身無始來。皆從顛倒妄想生。
若能一念暫迴光。當下即令登彼岸。
鑊湯爐炭本來無。只從一念瞋心起。
世人癡迷無慧目。錯認為真顛倒見。
一念不生生死空。日用現前真極樂。
示念佛
念佛本為超生死。先須要識生死心。
癡愛若能念念斷。心心彌陀全身現。
圓明偈示畢一素失明
心光圓明本無量。苦彼浮塵眼遮障。
暗中人亦有兩眼。如何不與日光通。
若能自見心光滿。了了常明不用眼。
不須白晝怨不見。只如有眼黑夜眠。
頓拋四大光明全。此是吾家如意寶。
登崐山示同遊諸子
崑山城中一拳石。大似須彌納芥子。
忙來試問空中人。依然指出舊時底。
梁壓譚生示之以偈
屋梁倒塌壓譚生。譚生被壓何不死。
目前境界不比梁。譚生何苦先惶慞。
示福智 字本明 修淨土
但觀一句彌陀佛。念念心中常不斷。
佛土全收一念中。便是往生真方便。
觀身
是身如水泡。乍現亦不久。
癡兒以為珠。取之不盈手。
唯在智眼觀。畢竟何所有。
觀心
此心本無形。視之不可見。
起滅了無端。迅若空中電。
堪嗟今古人。都壓良為賤。
示眾
幻海無涯沒盡頭。塵勞妄想幾時休。
目前總是菩提路。念念常登般若舟。
示無相老衲
見爾初年六十餘。別來十載近何如。
百千萬劫俱空度。莫使今生又涉虛。
示沈生成德(二首)
濕寢人必病。鰍得方不死。
物性各有宜。苦樂何憂喜。
物本無可欲。而人自欲之。
甘苦味不同。嗜者以為奇。
示 六一居士(二首)
世事忽如夢。人情空若雲。
誰知塵市裏。心靜即離羣。
迹近寧違俗。心空豈在家。
但看污濁水。湛湛出蓮華。
示普聞禪人
不辭行脚苦。萬里涉山川。
今到曹谿路。誰酬不借錢。
示金山貴禪人(三首)
白髮愁難解。紅塵路不通。
身居人境內。心在萬山中。
日日塵勞裏。朝朝愛惡場。
不知因甚事。專一為他忙。
苦海深無底。浮生事有涯。
不知三界內。何處是歸家。
贈本淨禪人結庵白雲
獨坐千峰裏。慵披百衲衣。
靜聽流水響。閒看白雲蜚。
示本昂字俛無
有我必自高。驕矜還恃氣。
俛而至於無。便入清涼地。
示慧珊字海月
大海聚眾寶。撑拄唯珊瑚。
明月時來往。清涼並夜珠。
示淨堂禪人
一鉢隨孤杖。三山結眾緣。
曹谿涓滴水。酬盡草鞵錢。
示劉生四休
一味常知足。多求總是差。
飯蔬食飲水。只此了生涯。
菩提庵八景(有引)
庵在嘉禾之石門。顏生生居士所建。
ㄧ、菩提山
不到菩提山。安識菩提境。
獨有山中人。忘言心自省。
二、翠城
蒼翠繞法城。宛似金剛圈。
佛魔俱不入。其中空空然。
三、古觀音像
觀音有後先。法身無今古。
以絕去來心。故能常救苦。
四、羅漢松
挺挺孤松樹。堂堂應真相。
若問涅槃心。枝頭明月上。
五、蓮花灣
蓮生淤泥灣。其性本香潔。
瞻彼花中人。端坐無言說。
六、放生池
一片無生心。全彰放生處。
令彼鱗甲類。盡蹋無生路。
七、漚生塔
漚生本不生。漚滅原不滅。
獨留無縫塔。寒空照明月。
八、槵樹
以患能除患。槵樹愛生長。
見此槵子珠。頓發離患想。
山居示眾(二十五首)
1.獨坐一爐香。翛然萬慮忘。
靜看階下蟻。畢竟為誰忙。
2.寂寂離知覺。昭昭泯見聞。
三更天外月。一片嶺頭雲。
3.世事一局棋。著著爭勝負。
黑白未分前。幾箇能惺悟。
4.清淨光明藏。俄然一念興。
無邊生死海。盡向此中生。
5.紅塵路更長。青山閒不了。
試問往來人。誰識山中好。
6.湛湛青蓮花。居泥而不染。
明明出世心。雪在玻璃盞。
7.傀儡夜登場。觀者生欣歎。
祇合醉中心。難禁醒眼看。
8.四大眾緣合。妄自分妍醜。
試看幻化人。情識從何有。
9.微塵含世界。不信盡包容。
莫道微塵小。應知世界空。
10.枯木巖前路。行人到此迷。
應登別峰頂。更上一層梯。
11.岸樹懸崖坼。枯藤古井深。
那堪二鼠嚙。況被急流侵。
12.炎炎火宅中。熱惱無迴避。
一念放下時。頓得清涼地。
13.舉世要多求。求多轉生惱。
唯有知足心。便是如意寶。
14.淨土唯心現。蓮花性地香。
目前常不昧。即此是西方。
15.妄想沈淪趣。清心解脫場。
迴光時返照。覿面禮空王。
16.逐逐奔陽燄。行行入火坑。
儻能開隻眼。當下了無生。
17.世路多纏縛。虗名最困人。
脚跟絲綫斷。方許出紅塵。
18.山林多寄興。寂寞幾能甘。
不到真休處。終成落口談。
19.我相真難破。他非甚易求。
一生閒檢點。到底沒來由。
20.自性天真佛。都為妄想纏。
但能一看破。立地證金仙。
21.萬法唯心造。千途一念差。
不知未起處。苦海正無涯。
22.寂寂忘緣處。心心放下時。
西來無別意。只在自知之。
23.大海一滴水。具足百川味。
法性本自同。昧者見各異。
24.人道百年長。我道百年短。
枕上夢三更。醒人未轉眼。
25.一片閒田地。多為蕪草侵。
但能時剗却。便是出塵心。
示眾十首(六言)
一、
死盡偷心活計。做成沒用生涯。
二、
四大支持骨立。寸心寂寞寒空。
三、
却說百年如夢。誰曾兩眼睜開。
四、
可惜清涼心地。無端迸出貪瞋。
五、
身是眾緣假合。四大圍一虗空。
六、
陷阱機關自造。刀林火鑊誰當。
七、
貌是超塵儀表。衣為出水蓮華。
八、
蠶繭自生纏縛。燈蛾誰使焦然。
九、
名是假名非實。毀譽入耳如風。
十、
荊棘林中掉臂。是非場裏抽身。
偈二(三百八首)
圜中讀圓覺經四相章
我相
鐘鼓鈴鑼不斷聲。聲聲日夜說無生。
人相
突兀巑岏聳銕城。刀林劒樹冷如冰。
眾生相
銕門緊閉杳難開。關鎻重重亦苦哉。
壽者相
一條血棒太無情。觸著須教斷死生。
出圜中過長安市四首
1.
長安風月古今同。紫陌紅塵路不窮。
2.
體若虛空自等閒。纖塵不隔萬重山。
3.
飄風聚雨一時來。無限行人眼不開。
4.
空裏乾城野馬人。目前彷彿似煙村。
過吳山經堂寺遇明通禪人禮華嚴因示
到處山河即本真。大千經卷一微塵。
過鐵佛庵 贈 鄒爾瞻給諫
江上青山不斷春。門前流水淨無塵。
示沙彌照理
出家本意緣何事。割愛辭親豈等閒。
題東山寺壁
咫尺東山入翠微。深林晴日雨霏霏。
中盤旅邸壁間見達師偈併題
君到曹谿我不來。我到曹谿君已去。
避難石
無端一念惹膻腥。從此形骸累不輕。
命小師大義讀楞伽
玉綫金鍼不易穿。休從明月問青天。
問丁右武大參病
舉世誰知病裏身。維摩獨坐見偏真。
示果弘福堂二侍者歸故山
萬水千山枉問人。脚跟一步最為親。
瀰茫煙水望何孤。底事逢人問有無。
贈蔭亭上人請藏經歸南雄延祥寺
一自南能度嶺時。曹谿御墨尚淋漓。
送誥禪人歸慈化
杯浮一葉淼無垠。煙水茫茫苦問津。
示查汝定
涉水登山亦壯哉。芒鞵遙自敬亭來。
題雪山苦行佛
萬山冰雪連根凍。一片身心徹骨寒。
無端棄却金輪位。特爾令生大地疑。
輕拋兜率入王宮。一顧迴頭思不窮。
心似冰霜骨似柴。六年凍餓口難開。
答定齋賀明府
函蓋乾坤一句新。晴空霹靂淨煙塵。
青獅白象駕雲中。金色銀光出處同。
示歐生羽仲傳經訶林
斯道幽微若一絲。全憑信力以維持。
送樂天法師還匡廬
山色湖光一鏡開。曼殊誤落此中來。
贈西來梵僧
十萬西來碧眼胡。渡江曾折一莖蘆。
輓 本來和尚
五年三度叩禪關。此日尋師去不還。
送 如證禪人造旃檀像還五臺
火雲赤日滿炎荒。金色光含古道場。
海岸旃檀淨法身。無邊相好隱微塵。
寄 大千法師
三十年前同法席。別來消息斷他鄉。
示 曹谿塔主
香火千龝(秋)似一朝。兒孫終夜守寥寥。
勉 曹谿諸弟子十首
1.
千僧和合似靈山。大眾依歸豈等閒。
2.
肉身現在即如生。朝暮茶湯出志誠。
3.
福田種子要深栽。因果如臨明鏡臺。
4.
辛勤作務莫辭勞。可想當年石墜腰。
5.
莫教輕易過平生。如箭光陰實可驚。
6.
功德園林不可輕。脚跟步步要分明。
7.
寸椽片瓦眾緣成。信施脂膏不可輕。
8.
信心膏血重須彌。粒米莖薪不可欺。
9.
幸生中國早離塵。身著袈裟遠六親。
10.
少小能存向上心。毫芒終長到千尋。
華嚴經七首
1.
剖破微塵出大經。無邊剎海遞相形。
2.
佛境重重不可量。毫端三昧豈尋常。
3.
行行雁影落寒空。直豎橫斜但信風。
4.
毗盧樓閣幾時開。彈指感須待善財。
5.
福城東畔禮文殊。知識遙參到海隅。
6.
海波為墨亦須乾。筆若須彌舉不難。
7.
紙墨文言總不真。真經全在剖微塵。
輓萬固寺一山和尚
二十年前問起居。相逢猶是在生初。
寄高常侍
憶昔長安話別時。雪中把臂立臨歧。
贈訶林裔公
菩提樹下久棲遲。時復經行繞樹思。
贈顏杏園醫士
雪山眾草鬱菁葱。信手拈來用得工。
贈太和老人
金剛堀裏舊相逢。雪鬢鬔鬆氣更雄。
送暹侍者遊五臺兼訊空印法師
遙從火宅入清涼。萬里休言道路長。
過法性寺菩提樹下禮六祖大師
菩提樹下舊相逢。千載重來氣尚同。
送離際禪人參方
汝持一鉢曹溪水。徧灑諸方五味禪。
送若惺炯公禮普陀
波流不動白華山。滿月寒空大士顏。
喜法侄行廣至
憶昔離家別祖年。爾應猶是未生前。
問游石陽病
借問毗耶病裏身。就中檢點孰為真。
送惺來裔公行脚
瀰漫煙水淼無窮。回首山城歷百重。
懷大都千佛寺
憶昔千花七寶臺。一花一葉一如來。
示能哲禪人
爾到曹谿路不差。眼前行脚未為賒。
寄王居士
清涼雪夜共談禪。一別於今二十年。
再過法性寺喜炯公禮普陀歸
三年不坐菩提樹。一念常懸般若燈。
詠楞伽室寄天與孔居士
滔滔毒海渺無涯。夜剎羅叉此是家。
八面光明體最圓。金剛雖利不能穿。
曹谿雪茶寄金山珍公
摘得先春葉一枝。寄將鶴骨病阿師。
甲辰春奉檄還戍舟泊支江逸炯二公
暫繫孤舟傍柳陰。端居恰似逝多林。
示堪輿梁生
山河大地一微塵。法眼圓明始見真。
示羅浮山主印宗
羅浮山下繞恒河。河畔祇林似普陀。
贈周相士
落魄江湖一蒯緱。相心神術自壺丘。
示性如濟禪人
底事南遊學善財。為尋知識久徘徊。
示普陀勝林禪人
普陀山下白華邨。日夜潮音說普門。
聞惺來裔公於雲棲受具歸以偈訊之
一條拄杖活如龍。相伴曾登天竺峰。
山中夏日
竹牀瓦枕足松風。午睡沈酣夢想空。
靜夜鐘聲
鐘聲清夜響寒空。一擊如吹萬竅風。
示泰和周生
大道從來在目前。却於死處覓枯禪。
道力何如業力強。就中生熟好思量。
示圓通總持長老
西江一派自曹谿。馬祖頭疼孰可醫。
示龔生伯起
數千里外訪知音。只為從人覓此心。
示慈明賢禪人
一錫遙從多寶來。南詢煙水獨浮杯。
戊申夏日重過羊城偶成
仙城已度十三載。人世今過六十年。
當年一鉢歷諸方。到處名山是道場。
五臺千尺雪蒙頭。只道寒灰死便休。
東海曾衝萬里濤。奔雷破石浪頭高。
示正位侍者
極盡懸崖百尺竿。動移一步最為難。
示悅禪人誦華嚴經
百城煙水望如天。何處相逢問普賢。
示飯頭
德山托鉢幾時來。去米長沙莫浪猜。
寄五臺妙峰師
玻璃世界水晶宮。金色銀光處處同。
氷霜鶴骨髮如銀。誰識曼殊最後身。
拄杖橫挑剎海遊。無邊剎土一塵收。
千丈寒巖百尺氷。當年相對坐崚嶒。
寄五臺空印師
遙思遊戲襍花林。獨坐旃檀寶樹陰。
一自拋身瘴海瀾。蠻煙毒霧儘加餐。
示曹谿紫筍莊莊主
一夕東風紫筍肥。無邊春色到柴扉。
寄枝隱
白門深隱一枝安。山水娛情世念殘。
示杲禪人閉關
六窗緊閉不通風。何事藏身入此中。
贈融禪人住持泰和大司馬郭公忠孝寺
脫體原從瘴癘天。三生又結宰官緣。
示懷愚修堂主
向上三玄動步疑。言前一句許誰知。
寄靈山桂峰師
靈山一會儼然存。松柏雲棲滿鹿園。
寄東海劫外法師
親受靈山付囑來。法筵今向海濵開。
示南禪人
為問毗耶病裏身。不知誰是病中人。
寄賴古軒居士
長齋一室事空王。心地時焚般若香。
寄謝青蓮居士
常憶青蓮居士身。夢魂時對鏡中人。
鼎湖山居
歷盡風波總是非。此心久已習忘機。
寄明宗法師
曾從兜率白椎來。一受金篦法眼開。
寄蘊法師
江頭促膝別君時。回首青山入夢思。
寄巢法師
披雲帶月飽風霜。清夜迢迢鶴夢長。
寄雨法師
久從鷲嶺現當機。誰問雲興花雨飛。
示中孚表禪人
世緣看破解歸來。火裏蓮花不易開。
示無知鑑禪人
明明佛性本無遮。自是從前一念差。
示微密禪人
鉢囊遙自伏牛來。度嶺寒梅花正開。
示凝知瀚禪人
圓頂方袍八寶身。出家本意要超塵。
寄湛禪人住伏牛
曾持一鉢到曹谿。跋涉寧辭獨杖藜。
寄題郭次公如是院
舍衛曾開祇樹林。君今重擬布金心。
答郭允叔
曾向曹谿問上乘。西來密意屬南能。
寄題郭叔子太乙囊泉亭
清池明月影沈沈。囊水江湖濟度心。
示弘範禪人
禮謝千華寶座前。却從臨濟覓三玄。
寄衲雲法師
當陽剖破一微塵。拄杖閒提用處親。
送僧造旃檀像歸茶陵
南海旃檀香一枝。法身隨處現雙眉。
贈郭生凌舄
長齋繡佛禮空王。火宅翻為選佛場。
將之南岳留別嶺南法社諸子十首
1.
一落風塵二十年。相逢須信是前緣。
2.
底事分明在己躬。不須向外問窮通。
3.
大道從來絕本真。多因分別強疎親。
4.
瘴煙飲盡齒猶寒。不記從前道路難。
5.
廿載驅馳走瘴鄉。年來不覺鬢如霜。
6.
塵勞混迹久和光。只為拈提此事忙。
7.
一自歸依繞法壇。時時為乞此心安。
8.
時把綸竿見素心。竹枝唱罷幾知音。
9.
寒空歷歷雁聲孤。蹤迹從今落五湖。
10.
為法寧辭道路賒。豈云瘴海是天涯。
憨山大師 夢遊集 卷第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