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送菜來或是拿糖果給常住,要跟執事說一下,我們必須要了解道場不吃牛奶跟蛋,
萬一裡面有五辛或是有夾一些葷的,像明膠就不行。
若要送菜來,你可以問常住需要什麼菜,因為有時候你送來,剛好常住這裡也有,
若太多,放不下也吃不完,東西會壞掉。
你有好吃的要供眾要發心,都可以拿來,沒有問題!
只要先跟常住這裡的執事講一下,典座也比較好處理。
還有就是「供眾」--供養大眾:希望大家要用真誠的心,用恭敬心來供養,
要用無希求心。像在家裡煮飯做菜,要用供佛的心來做,這也是韓館長教的。
她教大家煮菜用供佛的心來做,菜就會好吃,你用至誠心,食物的分子會改變。
所以在道場總是感覺同樣的食材,這飯菜卻會特別香美、特別好吃,
就是因為煮的人,用心念佛,不講閒話,還有,是用供佛的心在煮,
用供養一切諸佛的心在煮,這東西吃起來就不一樣,吃了會保平安,
會少病少惱,這才知道「用心會」有這麼大的力量。
做其他的事情也可以這樣用心,看一切人都是諸佛如來、都是菩薩,
印光大師講:唯我一人實是凡夫,但也不做凡夫想,只是見一切法即是如來。
就像觀經講的:「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你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
你就是見性,就是恢復本來面目,諸佛就是你的本來面目。
所以它的用心有這麼深、這麼廣。不光是人,一切色相,有形無形,
有情的無情的,你要見它的法性,不要見它的生滅相,這叫至誠心--一念不生。
所以要精進,要達到這樣的功夫不簡單。可以從對人對事做起,不起煩惱,
這才有一點與菩提道相應。對事情若有感覺到:順了我的心,或是違背,
你就要知道有我執、我相、我愛生起,這已經是顛倒了,要趕快覺悟,
或是念佛或是起觀,安住你的正念,或是安住本觀門,不要流逸。
一旦隨著你的妄想,那就是六道輪迴的凡夫。
在修行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境界,包括順境或是逆境。
剛開始學的時候,逆境比較多,身體可能會有一點生病,或是你的週遭環境,
你的親戚朋友,你的工作環境,會對你造成障礙。這時就要發懺悔心,
想這是我過去生障礙人家學佛聞法,所以現在想學,才受這樣的苦報,
受這樣的障礙。
在裡面不要起煩惱,所謂「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
你一起煩惱,又落到凡夫的境界裡面去,所以剛開始初學會有一些逆境、
不順心的事,要能夠度過、學習的心要堅定,不要被它轉了。
有些人學佛沒多久就生病,或是家裡發生很多問題,他會覺得學佛不靈,
這不是不靈,你要想成這是重業輕報。我們過去生不曉得造多少的惡業,
或是毀謗三寶、污僧伽藍、焚毀塔寺、撥無因果、斷學般若...
造這些五逆十惡罪無量無邊。現在學佛了,這個業提前報掉,你要是不學了,
那將來果報是不可思議。所以一點點的逆境,我們要安然度過。
逆境淘汰人沒有順境強,有些人婚姻不是很順,可是他一學佛以後,
另一半就開始對他關心,這個問題大了,這叫軟冤家。
本來他來學佛,是想要求解脫,可是他一學,冤親債主就開始對他很好,
跟他說好話、很關心、很照顧,學佛人這時候就要警覺、要小心注意,
這才是最強的境緣:順著你的愛好,讓你一切順心如意,在這裡你就會貪戀,
你就會放不下。本來生活不好過,知道世間有苦惱,還有一點道心想要修行。
等你學了佛,初學道力不堅,真讓你發了大財,五欲六塵都來了,一下就退轉了。
這是很大的障礙,最容易讓人墮落,這要注意。而且一不小心就不知不覺,
掉到它的陷阱裡去,你還會以為自己在修行、在學佛,
哪裡知道自己的貪瞋癡慢一天比一天增長。
這就是圓覺經講的:「雖勤精進,增益諸病」。雖然天天在學佛,長養無明,
這就是在順境中,給大家的強大考驗。所以要處逆境無貪瞋;處順境沒有愛染。
這順境最是要命的,會讓你永殞法身,你的菩提心、道心都會被它磨掉。
在逆境裡,身有病苦才知道身心不可得,要趕緊出離,
所謂「厭離娑婆,欣求淨土」。可是在順境裡面,身體也好,工作順利,
事業又飛黃騰達,這樣要修行就不容易,真的是富貴學道難。
像天人,像北俱盧洲,四大洲中的北俱盧洲,在須彌山的北方,
我們這裡是南瞻部洲,須彌山的南方。北俱盧洲的人不用工作就有飯吃,
大地百穀自然生長,人壽最起碼一千歲。佛卻說那地方是八難之一,
因為那地方沒有佛法,人死以後就要墮落,這是讓大家有所警惕。
順境一定不能貪著,一貪著娑婆世界出不去。
所謂「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用這個五條大鎖鏈把你鎖在這個地獄裡面,
這鎖鏈是無形的,你感覺不到,反而你會覺得它是你身上的裝飾品,
還覺得它很好、很漂亮,天天都戴著它,真恐怖。順境中,要財有財,
要名有名,真是比逆境折磨你還要恐怖。所以有些人在逆境都過不了關,
碰到順境那必然顛倒。有些菩薩會考驗學人,剛開始學佛的時候,給你逆境,
讓你難受,要你發菩提心,這是佛菩薩的考試。所以碰到逆境不要氣餒,
要一心念佛,要懺悔業障,要想:這佛菩薩在試驗我,道心堅不堅固,
這樣就是有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