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戒正說1
1、菩薩戒的由來。
2、何謂無作戒體。
3、如何持戒與開緣。
4、律宗之所以衰敗的原因。
5、持菩薩戒的重點。
6、菩薩戒的標準。
7、稱性三聚淨戒。
8、何謂大乘無礙教體。
9、不勸人受戒的過失。
10、唯有佛能制戒。
11、誰能受菩薩戒?
12、如何懺罪?
13、持戒如何不顛倒?
梵網經菩薩戒 玄義 淨業沙門 釋悟顯述
教所起因:法爾應行故,滅障顯性故,成圓滿佛果故
諸藏所攝:大乘毗奈耶藏攝
一經宗趣:梵網以三聚淨戒 為宗 此三聚能成三德三身圓滿佛果故為趣
能詮教體:理事無礙 性相具融 語默雙泯 非言非不言 非教不教 是為大乘無礙教體
攝教分齊:本經屬大乘制教 為佛能制
教所被機:一切眾生皆可受持,以本是佛性戒故,然現身七逆要懺除罪,見好像相應矣方可得受
明教本末:
此三世諸佛本戒法界法爾。非新所制。舍那為欲利樂諸眾生故。
還自誦出傳授化身。
什公相傳云。西域有十萬頌六十一品。
具翻應成三百卷。未至此土故不具也。
傳譯緣起:
此經於大秦姚興弘始三年有西域三藏法師鳩摩羅什。以持菩薩戒故。偏誦此一心地法門品。于時沙門慧融道祥等八百餘人請羅什受菩薩戒。遂於逍遙園什師自誦譯出。仍別錄此下卷之中偈頌已後所說戒相獨為一卷。
名作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一卷
總釋名題: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
別解文義
經開三分
1、順理稱性發起分
2、達體本具圓融分
3、行滿流布無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