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勒、石虎師事佛圖澄大師:
佛圖澄大師,西域人,晉懷帝永嘉四年,來到中國洛陽,他本想在洛陽建寺、弘法,不巧,正遭逢劉曜作亂,京都洛陽非常紊亂,不得已,只有潛隱山林,以待局勢安定。
那時候,西晉已滅亡,東晉剛剛建國,石勒自封「後趙王」,殘暴成性,以殺戮為能,出家沙門被他看到也不能倖免,佛圖澄大師悲憫無辜眾生及沙門受戮,便杖策來到石勒大將郭黑略的軍門,「郭」信奉佛教,見澄法師,即歡喜作禮,迎至營帳供養,並請澄師到他府中去住,澄法師為「郭」授五戒,並為「郭」屢次獻謀,因此,每次出戰皆獲勝利。石勒疑之,因問郭黑略,「郭」以實告,石勒聞聽非常高興,下令召請佛圖澄大師入見。
略施法術,石勒見信:
石勒見佛圖澄大師來,問道:「佛法有什麼靈驗?」澄法師知道石勒是一個粗魯的人,知識未開,不達深理,只有用法術來導,使其相信。因此就說:「佛道雖深邃,但也可以用眼前的事物作證驗。」澄法師隨手取了一個食器,將器中注滿清水然後對著它密咒一會兒,食器中竟生出一支青蓮花來,光色鮮豔耀目,石勒見了大感驚異的說:「真奇怪啊!」從此崇信佛圖澄大師,留於軍中參決大事。
諫勸暴君,救度生靈:
石勒是一個以殺人為榮事的暴君,但由於佛圖澄大師之勸阻,許多無辜生命得免於難,而石勒之所以信仰佛圖澄大師,實由於佛圖澄大師有許多的不可思議之處。
有一次,佛圖澄大師對郭黑略說:「今晚敵人劫營!」「郭」稟知石勒。入夜,果如其言,因有準備,不但未遭敵人暗算,反而大敗敵軍。
石勒欲試澄法師,傳令軍將披掛甲胃,手執戈矛待命。於是派人告訴澄法師說:「大將軍準備出戰。」那知來人到了澄法師處,尚未開口,澄法師就說:「平安無寇,不勞試告!」來人回告石勒,石勒對澄法師非常尊崇。
一天,石勒的殺性又起,並以沙門為對象,佛圖澄大師知之,走避郭黑略府中,告訴郭家人說:「如有石勒派人來找,就說不在。」須臾,果然有人來尋覓佛圖澄大師,郭府人等都說不知,沒有看到法師何往。使者回報,石勒這時凶性已斂,自悔的說:「罪過!罪過!我不該生起惡念想害聖人,聖人捨我而去矣!」
石勒很是後悔,一夜不得安眠,思欲見佛圖澄大師之面,澄法師知石勒已經自悔,次日一早即出現軍帳,石勒見了又驚又喜,問昨夜何往?澄法師道:「公有怒心,故昨權避,今已自悔,是以入見。」石勒大笑,向法師賠罪以後不敢再犯。
祈禳水源,解襄水荒
襄城泉水枯竭,全城水荒,石勒問佛圖澄大師:「何以致水?」澄法師道:「龍能興致。」石勒,字世龍。以為澄法師戲笑自己,乃說:「本龍不能致水,故相問耳。」佛圖澄大師道:「非戲言也,水泉之源,必有神龍居之,今往敕語,必可得水。」於是澄法師與弟子法首等到了泉源上,出水處久已乾涸,從人都說沒有辦法了,但澄法師那裏燃燒安息香念密咒三天后,水潺然而流。士庶道俗圍觀,歡聲雷動,襄城水荒就此解除。
察往知來 事映手掌:
鮮卑族段波率眾圍攻石勒,石勒懼而問計於澄法師,澄法師說:「明早餐時,當擒段波。」石勒登城去看,見波軍蓋地而來,不禁大驚失色,派人再問澄法師,澄法師說:「已獲波矣!」這時城北伏兵奇擊而獲段波,石勒欲斬之。澄法師勸安撫而釋之,石勒依從。
劉曜篡位,派劉岳攻打石勒,石勒遣石虎拒敵,兩軍大戰於洛西。澄法師自官寺到中寺,剛進寺門就歎惋著說:「劉岳可憫!」弟子法祚問:「何事?」師說:「昨日亥時,劉岳已被我軍捉住了。」
劉曜得悉劉岳已經戰敗被擒,親率大兵來攻洛陽,這是一場生死的決鬥,石勒出城迎戰,問於澄法師,師曰:「軍出即捉曜也。」
果如其言,一戰而劉曜被擒。
佛圖澄大師善誦神咒,能役使鬼神,他用麻油和胭脂塗掌,便能於掌上映現千里內外之事物。當石勒出戰劉曜時,他便與石勒子石弘守城,劉曜被擒,他首先傳捷:「戰事已經平定。」
扁鵲再世,起死回生:
石虎有子名斌,石勒甚喜愛,一日忽然暴斃。石勒說:「吾聞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惜今無此等人,和尚乃國之神師,有救治方法否?」澄法師以楊枝淨水治之,石斌還復如故,石勒感戴得五體投地,因令諸子都皈依師,並常到寺中禮佛,為兒祈願。
建平四年,一日天靜無風,而塔上的鈴聲忽鳴。澄法師對眾說:「國有大喪矣!七月,石勒死。」
一代宗師,榮顯已極:
石虎敬重佛圖澄大師過於石勒,登位後下令道:「和尚乃國之大寶,榮爵不加,高祿不受,從此以後,應衣綾錦,乘雕輦,常侍以下,都有抬輿之分,太子諸公等要扶持和尚上下。和尚入朝,朝侍要唱「大和尚至!」餘人聞聲都要起立恭敬,以彰其德。又敕司空李農,旦夕親問起居安適,澄法師享受殊榮,在出家人中,可謂極矣。
凡夫俗子,欲害聖者:
石邃太子圖謀篡位,不懼別人,就怕佛圖澄大師有神通,先知其意念。因此,他與心腹計議,先殺害澄法師。
每月初一十五,澄法師依例要上朝覲見石虎的。這天,澄法師進朝時,先對弟子僧慧說:「有人欲謀害我,當我經過太子住處時,太子如留我談話,你就進去托言有要緊的事……。」
澄法師入朝,經過石邃住處,石邃就延請澄師入內談話,剛坐下僧慧師即來報說:「君上有緊要事情議論……。」澄法師站起就匆匆辭了,使石邃的陰謀來不及施展。
太子欲篡位,澄法師在石虎面前難言又難忍,只有以隱語示意,但石虎不懂,不久,事件發生,石虎才知澄法師示意。
密咒解厄,石虎遭斥:
郭黑略於長安中羌人伏兵,情勢甚厄。澄法師於寺忽覺,令弟子法常等齊持咒,念了一會兒說:「若從東南,可脫圍困。」說完又念,不久又說:「脫矣。」經過一個月後,郭黑略回來說:「那次墜入羌圍,有一帳下小校,拉馬與我向東南突圍而出,及出不知小校何人?甚慨念不已。」
一日,石虎連接三方告急,情勢危急,石虎忽生瞋心說:「我奉佛供僧,而今更增外寇,佛僧不佑耶?」澄法師知之,正言告石虎道:「大王過去世為鉅賈,一次到廁賓寺供僧,與會六十羅漢,吾乃其一,當時有得道人言:「此齋主命終當受雉身,雉終當王晉地。今汝為王,已應佛法所言,戰場軍寇,國之常事,何得怨謗三寶,而興瞋念?」石虎聆師一頓訓斥,感悔不已,跪地向澄師謝過。
祈雨澤民,異香驅盜:
有一年,天氣大旱,從元月至六月,滴雨未降,鄉民到各均祠廟跪拜祈雨,仍是無雨。石虎請師祈雨,當時就見白龍二條降於祠所,刹時大雨頃盆而降,方圓千里內,農作豐收,蠻貊之民,先不識佛法,及聞澄法師之名,都遙而拜,此可謂德被萬民,不言之化也。
澄法師派弟子到西域買香,走未數日,澄法師於掌中見他路上遇盜,生命危險,急燒香誦咒往護。及買香弟子,回來報告澄法師說:「某月日,路遇盜匪,庶為難免劫運,我忽聞香氣自國而來,賊匪也無故驚叫說:『快逃!快逃!官兵到了!』因此得脫。」
飲料救火,香味撲鼻:
一日,澄法師與石虎坐談,忽然驚叫道:「變!變!幽州大火災!」急忙取水灑之,久而笑說:「已得救矣!」石虎派人去查,回來報云:「那天火從西門起,忽自西南飄來黑雲,一陣驟雨將火撲滅。但是,雨後聞有濃香飲料氣味。」
太子交爭,二俱被難:
建武十四年七月,石宣、石韜鬩牆,勢不兩立。石宣到寺與澄法師同坐,一鈴忽鳴,師問石宣:「汝解鈴鳴之意嗎?」石宣說不知。師說:「胡子落度!」石宣色問是何意?師道:「老胡為道,不能山居無言,重茵美服,豈不是要落度嗎?」
石韜後到,師目視韜良久,韜懼而問,師說:「怪汝血臭,故相視耳!」韜不會意。
八月,石虎與杜後來詢澄法師,師說:「脅下有賊,十日內,此殿以東,當有流血事件,慎勿東行。」石虎與後疑慮,但不知禍自何來。後二日,石宣果派人害石韜於寺,欲再等石虎來視再行篡弑,但石虎因澄法師先有誡言,隨時留意,得免於難。
事後,石宣被捕,師諫石虎道:「既是陛下之子,何為重禍耶?君尚有六十紀年,如必誅之,宣為彗星下掃鄞宮也。」但石虎未從,燒死石宣,收其官屬三百餘人殺之。澄法師悲歎不已!
妖孽出現,石趙末葉:
一日,澄法師見一妖馬直入宮門,但見其馳向東北,刹時便不見了。澄法師歎道:「災星至矣!」
到了十一月,石虎大宴群臣於太武殿,澄法師吟曰:「殿乎!殿乎!棘子面林,將壞人衣。」石虎令人發掘殿下石看,果有棘草蔓生。
澄法師回寺,面對著佛像自言自語道:「使人悵惘,不得莊嚴。」又說:「三年得乎?」自答云:「不得。」又問:「一年?百日?一月得乎?」自己又答:「不得。」回到房中,對弟子法祚說:「戊申禍亂漸至,已酉石氏當滅,我於未亂之前,先行化去。」又遣人與石虎辭行說:「物理必遷,身命無常,貧道焰幻之軀,化期已至,茲逆以仰聞。」
石虎見此突然而來之事,茫然的說:「不聞和尚有疾,為何忽言作別?」急忙來寺見師,慰問挽留。澄法師說:「頭出頭沒,道之常也,緣分已定,非人能延。」藉此開示石虎一番,石虎號慟悲泣,如喪考妣,眼見澄法師安坐而逝。時晉穆帝永和四年,春秋一百一十七歲。
聖人化世,奇跡甚多:
後來,有沙門從雍州來,看見澄法師入關,就將此事告知石虎,石虎疑道:「我親見和尚坐去,急麼還有人看到他呢?」於是命人發塚開棺視之,棺中只有一塊石頭,什麼也沒有了,石虎看了很難過,歎道:「石吾姓也,和尚埋我而去豈能久乎?」不久,石虎去世,冉閔作亂,殺石虎宗族殆盡。冉閔小字「棘奴」,也就是澄法師所說的「棘子成林」的預言。
澄法師身上左乳旁有一孔洞,能通徹腹內,有時他把腸子拿出來用水洗洗,然後再放進去,然後以布絮塞之。如果夜間要看書,就把棉絮拔去,洞中放光,一室通明。
澄法師身長八尺,妙解契經,並通世論,石勒、石虎皆是殘殺成性的人,以師在其左右故,朝夕勸諫,因而解救無數生靈,兇暴之石氏,也因師之影響,改變其性,受惠的百姓更不計數了。
澄法師出家 109 年,來華度弟子百餘人,門徒有數萬人,由他經手各州郡所立佛寺八百九十三所,法席之盛可見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