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沙彌朱元璋
<皇覺寺的沙彌朱元璋>
在佛教的出家人中,有多少是皇帝出家做和尚的,也有多少是和尚還俗去做皇帝的。教主釋迦世尊就是一位繼承王位的皇太子,不顧做皇帝而出家當和尚的開山祖師。在佛經中記載,印度就有很多,不做皇帝,出家當和尚的君主。
在中國也有不少的例子,人所周知的明太祖,朱元璋,他就是皇覺寺的小沙彌,由做和尚而後當皇帝的一個。
<明太祖的出身>
據
<釋氏稽古略> 上記載,大意是:「明太祖,祖籍江南句容,祖父渡淮,父親遷居太平,生養他們兄弟四人,他是排行第三。他的母親陳太后,夜夢神人,朱衣象笏,彼時光明照室,神人取出藥丸一顆,送她吃下,太后頓覺異香襲體,因此懷孕。當他誕生時,房中滿布異香,紅光凝結不散,時間是元朝大曆元年九月十八日。
他的父親去河邊取水回來洗兒,忽見有一塊紅羅,從上邊漂流過來,就取回來為兒裹身。」從此家中常有光明,可是小兒出生多日不肯吃乳,在求醫途中,遇一僧人對他說:「不須找醫,今夜子時,自然會吃的」說後忽然不見,夜半子時,果然小兒開始吮乳。
太祖小時多病,他的父親要送他出家,其母陳太后不肯,到了十七歲那年,他的父母和三個兄弟都不幸相繼去世,他變得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窮苦不能自立,後來尊其父志,到皇覺寺出家為沙彌。
<洪武掃地,各登原位>
傳說朱洪武從小讀書的時候,書館設在寺院羅漢堂內,一天老師出門時,招呼元璋,把書房全部打掃乾淨,有一點掃不幹淨,就要打手心。先生走了之後,他就開始打掃清潔,堂內供有十八羅漢,以及大小不等的泥菩薩像很多,他嫌他們礙手礙腳的不好掃,掃不清潔又怕老師回來打手心,於是就對羅漢們說:「你們都跑到外邊去吧!讓我好掃地!」那知這一說,那些泥塑的羅漢像,一個一個的都自動跑到門外站著讓他掃地。他把地掃好後,卻忘記叫他們回來。中午老師回來,看見大小塑像站在門外,就罵朱洪武為什麼把菩薩像都搬到門外去?經老師一罵,他才記起沒有叫他們回來,他對老師說:「不是我搬出去的,是他們自己走出去的,我去叫他們回來好了。」他跑到門外對著羅漢說:「你們都回去各登原位」。泥像一個一個的又跑回去各歸本位。
<群兒呼 迎聖駕>
朱元璋出家後,不久又離開皇覺寺外游。有一次在路途中生病,有兩個紫衣人朝夕協助他的寢食,一直侍奉他病癒而去。他在麻湖有一天夜間,聽到群兒高呼迎聖駕,他出來喝叱時又不見了。在外流浪了幾年,又到皇覺寺過他的青磬紅魚的生活。
當他廿五歲的那一年,年荒兵亂到處都是亂兵和土匪。亂兵不久就要打來了,使他不能安於青磬紅的生活,就在伽藍神前問,決定他的去留,他祝告說:「請護法神指點去路,如應避難離寺,請賜吉陽,如仍守舊不走,請現吉陰。」放下是一陰一陽,於是更祝道:「出居都不可,要我起義嗎?」居然發的正筶,再祝道:「真要我起義請再發一次正筶。」筊竟躍立到香爐之上,因此就投到郭子興部下,起義,脫去袈裟著上戰袍,開始他打天下的生活了。
<口氣不凡 以見其志>
太祖微時,流落江湖,有時餐風飲露,真是「上無片瓦遮身體,下無寸土立足基。」晚上露宿在荒郊野外,連蓋的棉被都沒有,他雖然窮途末路,可是他心胸仍然不凡,說話的口氣大得嚇人,有一次他做了一首詩說:
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深不敢長伸腿,恐把山河一腳穿。
看這首詩的口氣之大,非君臨天下的王者,決不能說出這種詩句來的。
<不怕死的和尚>
朱元璋繼承了郭子興的霸業,把那些據地稱雄為帝為王的,如:陳文諒、張士誠、徐壽輝、明玉珍、韓林兒等,都一一消滅了,其勢之雄,不可一世。
有一次渡江時,有人對他說:「欲定天下,金碧峰和尚,不可不見。」太祖到宣州,去看碧峰禪師,只見他跏趺危坐,不理不采,太祖見這和尚怎末如此無理,於是很生氣的怒叱了一聲,碧峰禪師也叱聲以對,明太祖就手握寶劍,怒容滿面的喝道:「你曾見過殺人的將軍麼?」碧峰禪師也大聲地喝道:「你曾見過不怕死的和尚麼?」太祖看這和尚如此威武不屈,趕快釋劍,以禮相見。碧峰禪師答禮後,徐徐的說了一句:「建康有地可王。」後來明太祖統一天下,建都南京,就是受了碧峰禪師的暗示。
碧峰禪師明知他是殺人的魔王、未來的帝王,對他仍不假辭色,可見禪師的定功是如何地高深!
<游寺宇壁上題詩>
傳說朱元璋做大將軍時,曾到某寺風去參觀,寺內知客僧,不知他是什麼人,招待之餘,就不時地請問他的姓名,他就在寺內壁上題了四句詩,道:
腰間寶劍血尚新,殺盡江南百萬兵。
寺僧不識英雄漢,只顧咻咻問姓名。
他走了以後,知客僧報告住持和尚,和尚出來一看,就叫人用水洗去,寺內人議論紛紛,恐怕他再回來看不到詩,要殺人的,這位住持僧也是一個不怕死的和尚,他說:「你們洗去,他來有我負責,寺中怎可以有此血腥味的文字題在壁上。」後來太祖在南京登位後,有一天想起在某寺壁上題詩之事,就派人去看他御筆題的詩,是否還在某寺壁上,差臣去沒有看見,查問是寺內住持和尚命人洗去的,於是乎就將住持僧帶進京看了交旨,明太祖聞奏大怒問住持僧:「為什麼將我御筆題詩洗去。」那位住持僧不慌不忙地說了四句詩,道:
聖上題詩不敢留,留下恐怕鬼神愁。
曾將淨水輕輕洗,尚有紅光射鬥牛。
明太祖見住持僧最後一「尚有紅光射鬥牛」恭維的話他很高興,不但沒有殺他,而且加以恩賜奉旨回本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