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一度為僧的唐宣宗
和尚還俗做皇帝的朱洪武,皇帝出家做和尚的建文帝,這是人所周知的事。唐朝還有一位和尚還俗做皇帝的人,知道的人並不多,那就是唐宣宗皇帝,他也曾經一度出家多年。現在就將宣宗出家的經過細述如後:
<宣宗未出家時>
宣宗名忱,始封光王;憲宗皇帝的第十三子。穆宗異母弟,宣宗從小就有賢名,穆宗曾有傳位光王之意,光王不肯。傳位長子敬宗,可是敬宗年青好玩,遊戲無度,狎匿群小,在位沒有兩年,十八歲時就被克明所弑。大臣裴度迎江王太弟文宗接位,文宗是穆宗的次子,在位十二年,本來立敬宗子陳王成美為皇太子,文宗崩時,中尉仇士良等矯詔廢太子,立穎王皇太弟,為武宗,穆宗第五子,在位六年。武宗不但毀滅佛教,而且無道好殺。他曾暗中將皇叔光王捶沉宮廁,被宦者仇公武暗中偷偷從廁中救出,放他逃生,恐怕武帝追查,就剃髮染衣,出家為僧,那時武帝尚未毀壞佛教。
<行腳僧赴會應供>
齊安法師是位有道高僧,他住持浙江蕭山寺時,有一次舉行大的法會,各方行腳僧都來參加此一勝會。那時宣宗隱身僧侶中,混在行腳僧內,也來參加此一法會,安法師預知未來的宣宗皇帝要來赴會,前一天就招呼寺內住眾說:「明天當有異人到此,禁止雜言和滋事,恐累及佛法。」
第二天有行腳僧多人,前來參禮。安法師特別注意他們的言行,在僧眾之中,已經看出一位滿面貴氣,與眾不同的出家人,那一定是未來的王者。於是法師命維那師設一高位,請他來坐,對他優禮有加,與其談話後說:「貧道為海眾圍繞,患齋不供,就上座邊、求一供疏。」宣宗為之操翰抒辭,安師閱後,頗為驚悚,等赴齋供的僧人吃飲離去後,安師特設豐席款待,並開門見山的對宣帝說:「時已至矣,大王無滯泥蟠。」更以弘揚佛法,紹隆三寶之事相囑託而後去。
後來宣帝及位後,想迎接安師來京供養,聞安師已圓寂,愴悼不已,並作詩追悼,敕封大師諡號悟空。
<終歸大海作波濤>
志閑禪師與唐宣宗為僧時同遊山水,志閑禪師題瀑布詩云:「穿雲透石不辭勞,地遠方知出處高。」宣宗續句道:「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宣宗在位,大興佛法>
武宗滅僧時,宣帝已返俗任江陵少尹。會昌六年,武宗吃方士金丹,疽發背,十多天不能說話,備受痛苦而死,王皇太叔即位柩前,宣帝多年流落江湖,隱身僧侶,游化民間,備知稼穡,勤於庶政。
宣宗登位後,不但大興佛法,特下詔天下凡被武宗會昌五年所毀壞的佛寺,諸宿舊僧,仍舊修建住持。並又詔修天下祖塔未經賜號諡者,報聞太常,考行頒賜。
宣宗在位十三年,五十歲駕崩,帝性明睿,用法無私,恭謹節儉,惠民愛物,從諫如流,天下稱為小太宗。資治通鑒上說:「宣帝少歷艱難,長年踐祚,人之情偽,靡不周知,盡心民事,精勤治道,賞簡而當,罰嚴而必,故方內樂業,殊仰順軌,求之漢世,其孝宣之流亞歟!」
在舊唐史上對宣宗的評語更好。可是著新唐史的歐陽修同情毀壞佛教的武宗,而對曾經出家大興佛法的宣宗,以私心以來更換舊史,顛倒黑白,真是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