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悟顯法師 念佛開示: 破地獄真言






有人喪妻者。夢其妻求破地獄偈。覺而求之。無有也。
問 薦福 古老云。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此偈是也。
遂舉家持誦。後見亡者。寶衣天冠。縹緲空中。
稱謝而去。
軾聞之佛印禪師。
佛印聞之範堯夫。
予讀東坡書破地獄偈語
。恨其舌相不甚廣長。吐偈意未盡。
嗚呼。此偈豈特破地獄哉。
自地獄至餓鬼。餓鬼至畜生。畜生至人。人至修羅。修羅至天。天至聲聞。聲聞至緣覺。緣覺至菩薩。菩薩至佛。是凡是聖。一破無遺矣。
或謂地獄餓鬼畜生。破則不疑。
至破人天。及界外四聖。恐不當理。
對曰。四聖六凡。雖染淨不同。然皆念後事耳。
如曹溪問惠明 不思善。不思惡。是阿那箇面目。
明言下大悟。遂嗣曹溪。能於曹溪句中有箇入頭。方知破地獄偈是斬佛劒。且道劒柄。只今在誰手裏。
一念不生沈死水。
六根纔動犯波濤。
聖凡路斷翻身處。
生殺那知在鬥稍。
大智發於心。
於心何處尋。
成就一切義。
無古亦無今。
此四句偈。事理不成就。即是文殊根本智。普賢差別智。一部華嚴經盡具其中。
誦之者。多能生慧。
何以故。大智。根本智也。大智發於心。
理成就矣。
然智既發於心。則心已化而為智。更從何處覓心
。若心有可覓。則是心能見心。無有是理。
故曰。
於心何處尋也。無處尋。即所謂無依也。
大智無依。則橫無外。
橫無外。則橫無待矣。
無待之智。非理不成就乎。理不成就。則不礙事。而事成就。
故曰。
成就一切義。
雖能成就一切義。
而無古無今。
則事又不成就矣。
無古今無所住也。
無住故竪無外。竪無外。則竪無待矣。 
此偈是 南安岩巖尊者。為侍者而作。
侍者前生為牛。以馱磚造寺功德。獲報為僧。苦無聞性。誦此偈久。聞性豁然而開。一切經書遂能記憶。故名此偈為智慧偈。以誦之者。多能發慧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