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雖然懂得了一些佛法義理,卻不肯去實行,不肯去修,
只當學問來研究,也是毫無用處的。
王陽明先生說:「知而不行,是為不知;行而不知,
可以致知。」可見行的重要。
只鑽研或唱念經文而不事修持,是毫無功德可言的。
其次,對於「功德」二字,須有正確的理解。
如果光是念念誦誦,幾時能成佛呢?功德的「德」,是德被大千。
譬如,一句罵人話,說你這個人缺德,就是指你做了損人利己的壞事。
我們要度眾生,有益於眾生,為人類造福,這就是大德。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修成佛果,怎麼去度眾生呢?
怎麼能夠利益眾生呢?
譬如:一個人掉到江裏快淹死了,而你又不會游泳,
也不懂救生術,你怎麼下去救他呢?
你不能救他,那麼你的德又在什麼地方呢?
所以我們必須照佛經所說的義理去實行,勇猛精進,
才能成就佛果,才能度眾生。
先自救後救人,先自度後度他。只有自己得度、得救了,
才能談得上救他人、度他人。
只當學問來研究,也是毫無用處的。
王陽明先生說:「知而不行,是為不知;行而不知,
可以致知。」可見行的重要。
只鑽研或唱念經文而不事修持,是毫無功德可言的。
其次,對於「功德」二字,須有正確的理解。
如果光是念念誦誦,幾時能成佛呢?功德的「德」,是德被
譬如,一句罵人話,說你這個人缺德,就是指你做了損人利
我們要度眾生,有益於眾生,為人類造福,這就是大德。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修成佛果,怎麼去度眾生呢?
怎麼能夠利益眾生呢?
譬如:一個人掉到江裏快淹死了,而你又不會游泳,
也不懂救生術,你怎麼下去救他呢?
你不能救他,那麼你的德又在什麼地方呢?
所以我們必須照佛經所說的義理去實行,勇猛精進,
才能成就佛果,才能度眾生。
先自救後救人,先自度後度他。只有自己得度、得救了,
才能談得上救他人、度他人。
![]() |
觀世音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