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7月18日 星期六

念佛人一百種果報

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 

清浙水慈雲灌頂沙門 續法集~~

若以念佛一門攝生。

世出世法言之。

為五欲故發心念佛。地獄界也(一)


為名利故發心念佛。餓鬼界也(二)


為眷屬故發心念佛。畜生界也(三)


為勝他故發心念佛。修羅界也(四)


畏惡道故發心念佛。人法界也(五)


求天樂故發心念佛。天法界也(六)


欣涅槃故發心念佛。聲聞界也(七)


慕無生故發心念佛。緣覺界也(八)


欲度他故發心念佛。菩薩界也(九)


希成佛故發心念佛。佛法界也(十)


堅心念佛。地大也(十一)


喜心念佛。水大也(十二)


熱心念佛。火大也(十三)


勤心念佛。風大也(十四)


虗心念佛。空大也(十五)


靈心念佛。根大也(十六)


想心念佛。識大也(十七)


念佛旋見。眼根也(十八)


念佛反聞。耳根也(十九)


念佛轉齅。鼻根也(二十)


念佛還甞。舌根也(廿一)


念佛攝覺。身根也(廿二)


念佛逆知。意根也(廿三)


念佛觀像。色塵也(廿四)


念佛聽名。聲塵也(廿五)


念佛染香。香塵也(廿六)


念佛有味。味塵也(廿七)


念佛光嚴。觸塵也(廿八)


念佛觀想。法塵也(廿九)


眼不別色。眼識念佛也(三十)


耳不別聲。耳識念佛也(三一)


鼻不別香。鼻識念佛也(三二)


舌不別味。舌識念佛也(三三)


身不別觸。身識念佛也(三四)


意不別法。意識念佛也(三五)


怖生死苦。苦諦念佛也(三六)


息諸惑業。集諦念佛也(三七)


修戒定慧。道諦念佛也(三八)


證寂滅理。滅諦念佛也(三九)


煩惱不生。無明緣念佛也(四十)


不作諸業。行緣念佛也(四一)


不托母胎。識緣念佛也(四二)


色心斷滅。名色緣念佛也(四三)


諸根灰泯。六入緣念佛也(四四)


根塵識離。觸緣念佛也(四五)


不領前境。受緣念佛也(四六)


不貪財色。愛緣念佛也(四七)


不求塵欲。取緣念佛也(四八)


業無有成。有緣念佛也(四九)


不受後陰。生緣念佛也(五十)


空無熟壞。老死緣念佛也(五一)

一心念佛萬緣自捨。施度也(五二)


一心念佛諸惡自止。戒度也(五三)


一心念佛心自柔順。忍度也(五四)


一心念佛永不退轉。進度也(五五)


一心念佛餘想不生。禪度也(五六)


一心念佛正智分明。智度也(五七)


一心念佛成正徧知。菩提也(五八)


一心念佛常樂淨我。涅槃也(五九)


寂靜念佛。空如來藏也(六十)


想像念佛。不空如來藏也(六一)


圓通念佛。空不空如來藏也(六二)


日出念佛。先照時也(六三)


食時念佛。轉照初也(六四)


亭午念佛。轉照中也(六五)


晡時念佛。轉照後也(六六)


日沒念佛。還照時也(六七)


念心外佛。小教也(六八)


念心內佛。始教也(六九)


念即心佛。終教也(七十)


念非心佛。頓教也(七一)


念普融佛。圓教也(七二)


有佛有心淨念相繼。事法界也(七三)


無佛無心不假方便。理法界也(七四)


念佛念心入無生忍。事理無礙法界也(七五)


若佛若心遍含無盡。事事無礙法界也(七六)


一念佛門含無盡義。總相也(七七)


四五義門非一念佛。別相也(七八)


十六觀等同成念佛。同相也(七九)


依報清淨非正莊嚴。異相也(八十)


念佛一門攬諸義成。成相也(八一)


四種五種各住自位。壞相也(八二)


依正功德念佛更周。同時具足相應門也(八三)


遍周諸法不離念佛。廣狹自在無礙門也(八四)


一根念佛六根都攝。一多相容不同門也(八五)


念佛三昧即一切法。諸法相即自在門也(八六)


正念佛時餘門不現。秘密隱顯俱成門也(八七)


此念佛門一切齊攝。微細相容安立門也(八八)


五種念佛互攝重重。因陀羅網境界門也(八九)


見念佛門即見無盡。托事顯法生解門也(九十)


前後念佛不異當念。十世隔法異成門也(九一)


念佛一法帶無盡法。主伴圓明具德門也(九二)


念自心佛。本覺也(九三)


念佛信心。始覺中名字也(九四)


念佛解心。始覺中相似也(九五)


念佛證心。始覺中分證也(九六)


念佛成佛。究竟覺也(九七)


當念佛時寂寞無為。法身佛也(九八)


當念佛時無德不具。報身佛也(九九)


當念佛時凡聖並欣。化身佛也(一百)

故知念佛一法攝盡一切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