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3年3月9日 星期六

御選語錄4

報恩旅堂閒書

  近日學者有二病。一等弄聰明。習外學。一等守愚抱拙。般若不清楚。二者皆不可與言道。不識一丁者。必如六祖方可。不撥文字者。必須遠同西天龍樹馬鳴。近同永明明教。始得無過。

    題壁

  本學古人。莫視流俗。閱趙州語錄自勵。

    跋趙州三佛話

  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內裡坐。南嶽磨磚。江西鹽醬。不是過也。又云。非四十年不雜用心者。不知斯言簡盡。

    題藥師日課語

  予辭恩絕塵。不暇披覽。偶入藏閱藥師如來本願功德。不覺手額失聲。願人人入如來願海也。或問何於此經驚歎如是。告之曰。予見世人順境淪溺者不一。富貴可畏。甚於貧賤。今此如來。使人所求如願。遂從此。永不退道。直至菩提。則欲於王臣長者。一切人中。作同事攝。不乘如來願航。何從濟乎。大凡修持。須量已量法。直心直行。誠能厭惡三界。堅志往生。則專依阿彌陀經。收攝六根。淨念相繼。所謂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決定往生。此先自利。而後利人者之所為也。若於現前富貴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飲食之欲。未知深厭。則於往生法門。未易深信。即信矣。身修淨土。而心戀娑婆。果何益乎。則求其不離欲鉤。而成佛智。處於順境。不致淪胥者。固無如修持藥師願海者之殊勝難思也。癸巳之夏。山居不寧。偶奉親歸養江上。晏如程君。以刻成藥師日課見示。此出人意表。是經流傳巳久。編成日課。未之聞也。乃得之吾江之善士。為之助喜。信能修持。久久不懈。知不獨富貴功名。轉女成男。離危迪吉。如如意珠。隨願成就。即得於一切成就處。直至菩提。永無退轉。何幸如之。人間亦有揚州鶴。但泛如來功德船。

    御選明道正覺茆溪森禪師語錄附

  結制陞座問答畢。師云。放下布袋。快活無匹。閒看猢猻。偷喫生鐵。阿呵呵。的的的。問甚生前面目。誰論梨花笑日。齋堂有粥有飯。禪和要喫便喫。喫即不無。飽後作麼生。夜行莫踏白。下座。
  解制陞座。問正法眼藏即不問。今朝解制句如何。師云。穿山鼻孔破。僧禮拜。師大笑云。雖然和盤托出。卻是大段不同。瑯琊禪師道。本來無一物。厭殺天下人。直饒便分明。坐在糞坑裡。作麼生是透脫一路。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眾兄弟。朝看東南。暮看西北。近世雙笛從羌。飯不及壼食。下座。
  報恩元旦秉拂。僧問古德道清光照眼尚迷家。明白轉身猶墮位且止。請問報恩意作麼生。師云。數點梅花報曉春。進云。恁麼則月明簾外家風古。寶鏡堂前瑞氣新。師云。且站過。問靈山記[卄/別]則不問。今朝分座事如何。師云。孤鴻嚦嚦。進云。龍象雲臻。乞慈再示。師云。野鶴穿雲。進云。點開碧眼。水到渠成。畢竟恩歸何地。師云。不許物外安身。進云。恁麼則水接長天遠。春光遍界新。師云。巡照去。問物有新舊。拄杖子還有新舊也無。師云。老鴉亂叫。進云。今古頓超圓智體。何山松柏不青青。師云。截斷葛藤。進云。謝師答話。師云。今日且放過。問幾點梅花送春來。那裡來。師云。人笑你。進云。數聲爆竹催臘去。那裡去。師云。羞也不識。進云。去來且止。卉木咸新。又作麼生。師云。轉見轉見。進云。一天佳氣。萬象騰輝。師云。望煙尋食地。一僧出呈數珠云。這箇依舊一百八。請師點出新鮮句。師云。光寒星斗少。進云。不會。師云。切忌五更初。又進云。不會。師便打。進云。從今更不疑。師云。錯認銷皮家。問舉足動步則不問。新年接新令句作麼生。師云。貴貨易土。僧禮拜。師云。今日行森。承老人命為眾敷揚。適纔一問一答。祇恐錯會。數點梅花報曉春。一聲爆竹催殘臘。不許物外安身。誰論老鴉亂叫。嗟嗟多少人。望煙尋食地。錯認銷皮家。呵呵光寒星斗少。切忌五更初。咄。孤鴻瀝瀝。野鶴穿雲。新年新令。貴貨易土。眾兄弟。六橋近日水仙花。十字街頭鐵拐李。卓柱杖云。珍重。
  上堂。問答畢。師乃云。行腳須具眼。參禪要識句。大眾識得句也未。適纔答僧云。是柱不見柱。咦。非柱亦不見柱。既然是非都去了。因甚又說是非裡薦取。汝等諸人作麼生薦。莫是雲日能催曉。風光不惜年麼。莫錯會好。幸逢征客盡。歸在落花前。切忌顢頇儱侗去。所以古德云。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桃花紅。李花白誰道融融只一色。諸禪德。瞥不瞥。一夜東風。吹散枝頭殘雪。會麼。老祖殿前。梵王宮闕。雙峰燈放。九天風月。燕子語。黃鶯鳴。誰道關關只一聲。不透祖師關捩子。空認山河作眼睛。咄。冷的冷。熱的熱。粥鍋西邊底。莓苔裹石碣。良久。喝一喝云。歇。如今是什麼時節。師大笑曳杖下座。
  兩序請陞座。師豎拂云。一群子上來。一群子下去。殘夢五更鐘。落花三月雨。合掌低頭換步時。進前退後翻身處。有利有害。人無遠慮。歸到故鄉還似客。布榖催耕鳴別樹。叉手句。可惜許。一切數句非數句。打一拂云去。下座。問學人道眼不明。未審什麼礙。師云。幾時立春。僧云。昨日二十三。師云。怪我作麼。

    小參

  眾入室。師拈杖云。摩訶般若波羅密。明如日。黑如漆。異解多途。商量非一。卓柱杖云急。若人信受奉行。一生參學事畢。昔日殃崛摩羅尊者。持缽至一長者家。其家婦人正值產難。子母未分。長者曰。瞿曇弟子。汝為至聖。當有何法。能免產難。尊者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待問世尊。卻來相報。及返具事白佛。佛告殃崛。速往報言。我從賢聖法來。未曾殺生。殃崛奉佛語。疾往告之。其婦得聞。當時分娩。師云。從古至今。拈提者極多。錯會者不少。龍溪今晚索性與你點出。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見牛羊。禪和子。會也未。不會再說一遍。水溢天開堤。花落滿龍溪。鳧隨潮落去。日上綺霞低。眾作禮。師擲拄杖便起。
  晚參。師云。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呵呵學人也有趣。和尚也有趣。拂一拂。歸臥室。
  晚參。師云。山門前得底句。禪堂裡商量去。進到方丈。不必再舉。何也。天溪不肯辜負汝。
  晚參。師云。竹窗夜啟。月明霜大。高鴻入雲。鼠兒穿磨。大眾。行住坐臥。且道是箇什麼。良久大笑云。癩頭回子騎駱駝。
  重陽早參。師云。今朝九月九。猢猻上樹賽觔斗。右轉左。左轉右。好手手中呈好手。呵呵。天溪長老不唧[口+留]。
  早參。師云。水中鹽味。色裡膠青。咄。將謂明星是眼睛。通身有口向誰說。挽盡天河洗鐵丁。
  室中晚參問答畢。師乃云。阿逸多。笑甚麼。蛇穿耗子窟。普化搖鈴過。嗚呼小子。腳板踏破癢瘡。近火血沾衣。傷鹽傷醋陳年貨。有人道慈翁老。有茶請喫茶。無茶滾水好。咄。漢仙琴高騎赤鯉。羲之寫字換鵝兒。良久云。歸堂去。
  六月十九早參。師云。路上紅塵起。江中白浪飛。拈拄杖云。觀音菩薩來也。有眼者近前。無眼者退後。一僧出作禮畢。擬歸位。師打云。與麼不得得與麼。良久卓拄杖云。禮拜歸位真堪笑。與麼不得得與麼。曼拏羅指地為泉。胡大頭錘破鐵山。若也知去。龍行虎步。如或懵懂。世尊陞座默然。阿難遣出比丘。左右顧云。半山廟。三天竺。遂以柱杖一齊打散。
  雪夜晚參。師云。喫苦茶。說淡話。誰管佛法不佛法。馮夷剪破龍溪練。枯柳梅花處處春。咦。月下凍痕生綠井。隔窗玉片飛無影。樹枝風息轉迎寒。寒人如鳥棲未安。日短夜長誰先覺。熒熒殘燭嗚嗚角。咄咄。黃龍三關。香巖獨腳。
  冬至早參。師云。冷地裡夢見一獃和尚曰。昨夜三更子癸時。楓杉隔塢問松枝。滿天飛雪來何處。寒梅低首笑嘻嘻。他又大叫云。老祖老祖。如今是什麼時節。大眾說看。傍僧擬答。師便打。僧復出問生擒猛虎。活捉獰龍人來時如何。師云。官法如爐。進云。忽遇透網金鱗又作麼生。師云。謹慎火燭。進云。驅耕夫牛。奪飢人食。未是向上鉗鎚。如何是向上鉗鎚。師叱云。揚州客。僧擬議。師云。大眾歸堂。
  小年晚參。眾集師舉柱杖云。是我不是。眾茫然。師擲下歸臥室。
  四月八日早參。師云。從古相傳。釋迦佛今日降生。不知是否。說與諸人檢點看。南康府裡星子縣。黃梅縣外義豐城。這便是森長老見處。良久云。知客在否。眾答在。復云。內外大眾今早都念課誦麼。眾云念。師便入臥室。
  師見病人多逐苦境。乃示云。莫莫莫。病是眾生之良藥。我在俗時一病幾死。正迷悶中。忽聞鼓吹。始知病源不從他有。遂決志出家云。鼓角分明破毒針。驀然劄斷愛情心。死去活來真好笑。石頭土塊盡知音。語諸人。識病因。大家割捨夢中身。咄咄。不作維摩詰。文殊何處尋。

    機緣

  僧問如何是鳥道玄路。師云。白雲飛起紅葉落。進云。文武兼濟人來時如何施設。師云。不許飲酒食肉。進云。邪法難扶時如何。師云。豈有此理。進云。如何是正法眼。師云。早晚也。進云。何以為之大機。師云米。進云。何以為之大用。師云時。進云。異類中如何行得。師云。斗有大小。秤有輕重。進云。疑情未息時如何。師云。魚勞尾赤。人勞頭白。
  同參問首座親見老人是否。師云是。參云。還有奇特事也無。師云。扣冰人少。崇福人多。
  僧入室請師決疑。師云。鬼谷老爺不在家。僧云。豈無方便。師云。歸去門前自打瓦。
  僧問如何是清淨法身。師云。普請擔泥。僧云。因甚學人不會。師云。有直歲在。僧云。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師云。依教奉行。
  僧云。牛頭橫說豎說。不知有關捩子。如何是關捩子。師云止。僧擬議。師云去。
  僧問如何是妙唱不干舌。師云。罕遇知音。僧云。如何是死蛇驚出草。師云。照顧性命。僧云。如何是鐵鋸舞三臺。師云。呆鴨聞雷。僧云。如何是解針枯骨吟。師云。切忌寐語。
  僧問終日紛紛擾擾。如何是不動尊。師云。天晴快走。僧擬進語。師云。換手搥胸。
  僧問四方八面來時如何。師云。門前石馬腳撩天。僧問羚羊挂角時如何。師云。引我笑。
  僧問一等是水。因甚海鹹河淡。師云。莫矢溺。
  僧請益云。不假半寸繩。如何出得深井入。師云。賴遇天溪。進云。大似失便宜。師云。看你顛倒。進云。乞師方便。師云。大聖緊那羅王菩薩。
  僧問如何是玄中玄。師云。日長夜短。
  僧問佛心無處不慈悲。觀音大士因甚不去高麗國。師云。謝汝饅頭湯餅。
  游山歸問僧。塗毒鼓聞者皆喪。因甚擊者不死。僧下語不契。師示偈云。山上鴟夷又買舟。清風明月幾時休。欲知進退存亡事。只問歸來鄭化州。
  僧問昔日趙州勘破臺山婆子。畢竟在甚麼處。師云。天開河。進云。學人不知落處。師云。齋堂東邊。進云。乞師慈悲直說。師云。趙州兩隻眼。婆子一條舌。五臺山上去。舊路嶺莫歇。
  僧問如何是先照後用。師云。臨濟來也。僧擬議。師便喝。僧云。如何是先用後照。師搊住云。道道。僧茫然。師遂托開。僧云。如何是照用同時。師掌云。非驢所堪。僧云。如何是照用不同時。師云。不知痛癢漢。僧喝。師云。再喝看。僧又喝。師便打。
  僧問如何是無相涅槃。師云。五里亭。十里舖。僧云。因甚學人不會。師云。驢前馬後。
  僧問如何是雲門顧鑑咦。師展手云那。僧擬議。師云了。僧再問。師云去。
  僧問劈面來時如何。師隨聲便掌。
  僧問如何是大雄山底佛法。師云。白額當途坐。僧云。還有方便也無。師云。闍黎莫夜行。
  僧問如何是西來祖意。師云。南人瘦。北人肥。
  僧問諸佛出身處且置。如何是和尚安身立命處。師云。你卻跳得好。僧喝。師云。為什麼。僧擬議。師打退。
  僧問因甚不點路燈。師云。一任瞎闖。
  僧問入門便喝便打意作麼生。師云。祖師在你背後。
  僧問不慕千聖。不重已靈時如何。師云。你五戒也不持。僧云。古人到者裡。為甚不肯住。師劃一畫。僧喝。師云好喝。僧擬議。師便打。
  僧問金鎖斷後時作麼生。師云。腦門著地。
  僧問堆堆坐禪。圖箇什麼。師掩鼻云。出去。僧茫然。師云走來。僧近前。師云。三黃丸好。
  僧問從上宗乘如何接續。師云。日東上。月西下。僧云。與麼則人人有分也。師云。知章騎馬似乘船。
  同參問如何是首座家風。師云。沒籬沒壁。參云。忽遇賊來時作麼生。師云。憑你模索。
  僧問畢竟如何是佛。師云。撞不破便燒。
  僧問如何是梵音相。師云。鋪堂不細行。
  僧問箭鋒相拄時如何。師云。過者邊立。僧喝。師便笑。僧擬議。師云。大好箭鋒相拄。
  僧問作麼生轉得自已歸山河大地去。師云。昨夜好秋雨。
  僧問如何是和尚為人處。師云。獃子獃子。進云。不落古今句作麼生道。師云。官久必當。進云。七佛未出世時。向甚處行履。師云。疑人莫用。
  僧入室請益心經云。揭諦揭諦意旨如何。師云。孔子產山東。文才今古通。大夫天下有。白屋出三公。僧云。學人不知落處。師云。自衛返魯。
  僧問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為什麼方丈後泥挑不盡。師云。鬼喫餿饅頭。僧問既是報恩人。因其不識金車山。師云。看你打之遶。僧喝。師云。有甚了期。僧擬議。師云。還怪得我麼。便打。
  僧問山河大地還有過也無。師云。缺嘴打鑼。
  僧問乍起乍滅時如何。師云。不是鬼燈。便是螢火。
  僧問如何是觀音三昧。師云。夜來孩子哭。僧云。如何是文殊三昧。師云。日裡踢繡毬。僧云。如何是普賢三昧。師云。包公廟裡失氈包。
  僧問心佛俱忘時如何。師云。誰與麼道。僧擬議。師喝出僧問浩浩塵中如何辨主。師云。飯裡沙多。僧云。謝師指示。師云。莫亂嚼。
  僧問。無夢無想時主人公在什麼處。師云。大眾笑你師問僧仙鄉那裡。僧答合浦縣。師云。明珠拈出看。僧無對。師云。想是新戒。
  師問座主金剛且止。喚作什麼經。主擬議。師便笑。主問如何是經。師召云。法師。主應諾。師云。好箇座主。主指茶鍾云。者裡有趙州也無。師云。匙挑不上。
  師問一切葛藤敲門瓦子。如今門開也。瓦子在什麼處。僧茫然。師云。可惜七間僧堂。
  僧問一字不著畫是什麼字。師云。鼻大心無毒。
  僧問未生之前即不問。如何是趙州勘破婆子處。師云。飯飽弄箸。進云。某甲即不然。師云。要屙那邊去。僧無語。師云。急歸堂。
  僧問如何是有柱杖子與柱杖子。師云。伶俐好。僧云。如何是無柱杖子。奪柱杖子。師云。懵懂漢。
  僧問目前蕩盡時如何。師云。更夢見什麼。
  僧作禮。師問汝名什麼。僧云南山。師云。南山起雲。為甚北山下雨。僧無對。師云。春無三日晴。
  僧問百尺竿頭進步時如何。師云。三月三。僧云。學人不知落處。師云。起席不謝坐。僧云。從今得箇安樂地。師云。義塚淚痕多。
  師問僧。抑而為之可謂貴人多忘。擬向那邊施設。僧無對。師問傍僧。若也鑑不出。落地作金聲。你道作麼生。僧擬作禮。師便打。
  師遊牛首時。路逢一道者。者彈指一下。問云。是何宗旨。師云。老鼠喫鹽。者云。如何是藏鋒句子。師云。東西南北。者云。如何是事藏鋒。師云。隔岸醉人多。者云。如何是理藏鋒。師云。滿江野鴨子。者云。如何是事理俱藏鋒。師云。水裡船。船裡水。者云。如何是事理俱不藏鋒。師云。上底上。下底下。者便作禮。
  僧問萬法歸一即不問。畢竟一歸何處。師云。昨日典座來。今朝柴頭去。
  僧問髑髏粉碎時如何。師云。僧排夏臘。俗列耆年。
  僧問供養百千諸佛。不如供養一無心道人。諸佛有何過。無心道人有何德。師云。打鼓轉船頭。
  僧問王索仙陀婆。意作麼生。師云。聽事不真。僧云。古人點鐵成金。乞師直捷指示。師云。淮北鼓。
  師問打稻僧。禾熟不臨場且置。作麼生耕人田不種。僧無對。師云。賀家湖上天華寺。
  僧問不是風動。不是旛動。是什麼動。師云。禪和走入漆桶。僧云。和尚作麼生。師云。茆溪號做慈翁。
  僧問樹彫葉落時如何。師云。大好從頭起。僧云。體露金風。又作麼生。師云。歌於斯。哭於斯。僧喝。師云。汝命何短。僧擬議。師打退。
  僧問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是否。師云。雙陸盤開大喝彩。進云。如何是至道。師云。不差不差。進云。學人今日得遇和尚。師云。禪客昨晚在那裡歇。
  僧問如何是大通智勝佛。師云。古家橋下。進云。為什麼佛法不現前。師云。臨平腐乾。
  入室僧問臨濟的的意作麼生。師云。官打現在。進云。學人不識宗旨時如何。師云。我是天溪主人。進云。道眼如何得明。師云。禮防君子。進云。乞師方便。師云。你問什麼。僧罔然。師云。近前來。僧近前。師大笑云。金風落落洗芳菲。瘦盡千峰雁始飛。南海一波長不定。西山半面莫疑非。
  僧問燕子善談實相。如何是實相。師云。韓盧韓盧。
  僧問撩起便行時如何。師云。泥作頭。
  僧問如何是古佛心。師云。槁流紅樹。僧云。如何是物不遷。師云。葉泛霜波。
  僧問禪客相逢祇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如何是此心。師云。闍黎鼻頭黑。
  僧問如何是道。師云。好日多同。僧云。如何是道中人。師云。再過一家。
  僧問作麼生是禪。師云。日裡不點燈。
  僧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云。初七清明。僧云。見後如何。師云。念二榖雨。
  僧問上木下鐵意旨如何。師云。逢凶化吉。僧擬議。師大笑。僧再問。師云。近日工夫太殺閒。
  師問僧無根樹子作麼生種。僧無對。師云。巡山稍暇。
  僧請益舉玄沙問光侍者打鐵船也未。光無對。請師代。師云。今日好風。問進門一句作麼生道。師云。猢猻騎鱉背。問既是大雄山。因甚麼又道雲覆菴。師云。你是瓶窯來的。僧云是。師云。扣冰去。
  黴大連雨。師落堂云。大眾。因甚麼迷痴。許久不晴。眾無對。師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天上雷公叫。地下走蟛蜞。呵呵好場熱亂。以柱杖畫云。湄。眾茫然。師喝云。聾牛瞎驢。一齊打散。
  解制師問僧云。秋風清。秋月明。百城煙水任君行。只有一事。撞見勝熱婆羅門時。莫道在者裡起程。何故呢。彭。良久云。你道老祖意在甚麼處。
  師問僧。語是謗。默是誑。語默向上有事在。什麼事。呵呵。不到死牛邊。不欠死牛錢。我與麼道。你又作麼生。
  僧問如何是學人親切處。師云。火燒烏龜。進云。如何是本身盧舍那。師云。受戒也未。僧云。如何是清淨法身。師云。鬥打相爭。
  僧問如何是大通智勝佛。師云。東廊西廊。僧云。為甚十劫坐道場。師云。看你顛。僧云。作麼生佛法不現前。師笑云。酒鬼子。僧云。何故不得成佛道。師咄云。痴虫。
  師問柴頭。無根樹子斫斷也未。頭無對。次早云。昨夜看無根樹子。聞鑼聲忽然斷去。師指花云。因甚麼喚作海棠。頭擬議。師便掌。
  僧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師云。你尋衣單麼。進云。學人請問佛法。師云。天旱棉花少。
  僧呈懷州牛食禾頌。師笑云。蠻婆哈醋嘴三尺。村老聞酸面百摺。引得乞兒聳膊寒。儼然一幅吳生筆。
  師垂問云。祖師西來。籬邊山菜帶泥挑。滋味新鮮好。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侍者答云。甘草甜。黃連苦。師云。向去莫言今日事。觀音自在放毫光。誰不忍者說。答。深山藏猛虎。師云。風燈動夜幃。大棒打老鼠。為什麼窗敲碎玉聲偏細。答。明月堂前風冷淡。師云。太平時節桑麻話。不用兵符佩絳紗。錯過也。答。雲從龍。風從虎。師云。蛟翻波作雪。鼉吼氣蒸雲。金色頭陀供麥飯還知否。答。曲不藏直。師云。畢陵伽呵叱河神。梅花倒影插人頭是否。答。樓閣裡善財。師云。一鉤新月魚吞影。雙峰雲外瞑。是何病。答。碧波生水面。師云。月上女出城。舍利弗入城。布袋和尚。何故如今笑不止。答。辰屬龍。卯屬兔。師云。東西南北水灑不著。潑墨飛毫莫浪題。你能搆得麼。答。雨過看長虹。師云。禪和子。親舍每疑雲外近。長安翻覺日邊遙。呢。侍者答不契。師遂遣出。

    偈頌。

    雁宕山過夏示徒

  踏破草鞋。坐消白日。北海天麻。南臺烏藥。嚼得破者。急須吐卻。吞不下者。翻成毒藥。

    示溟源禪人

  水至柔而能攻堅。故一其內。美哉渢渢乎。經始綿綿。滂沱淮海。子宜自勉。

    天目秋夜禮祖塔

  涼月侵衣紅葉鮮。杖藜幾度塔松前。寒鴉數點棲枯杪。一陣西風霜滿天。

    天目掃高祖塔

  綠犀海外分離坎。金毛崖畔甲丁庚。三四四三三四四。四三三四四三三。西方菴上。鐵蛇鑽入金剛眼。東塢峰下。巖前石虎抱兒眠。恭惟老祖。珍重萬福。行森到此。瞻之仰之。萬年松拂日。百怪石騰溪。不一而一。不二而二。

    世尊出山相

  頭髼鬆。鼻突兀。膝拄腮。皮裹骨。見之曰佛。咄咄。

    水月觀音大士

  一蒲青草上。四面白雲飛。盡日無言說。巖花落滿衣。野店風濤驚泊岸。西峰月上善財歸。

    布袋和尚讚

  頭大頭無角。肚大肚無橐。盡道是奉化縣老官。不知說得著不著。放下布袋等箇人。手裡把柄破木杓。噁。

    頌世尊拈花迦葉微笑

  是處江湖有釣簑。相逢猶更問如何。橫吹黃鶴樓前笛。直是廬山採菊歌。

    頌汾陽十智同真示僧

  當軒竹珮因風嚮。遶徑梧陰帶月奢。曾識桃源仙子面。豈緣流水覓胡麻。

    達摩祖師贊

  怒目咬齒。何苦如此。而今用師不著。有理也是無理。西天東土一般。各各自有所以。祖師祖師。請起請起。

    示明鏡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好語話。幾人不錯會。

    宿黃梅小石口五祖送六祖灘

  夕陽樓外淡煙籠。野渡舟橫草接空。望斷嶺南人不見。九江月冷水溶溶。

    宿四祖塔前

  破額山窗紙泣風。烏聲月下遶青桐。夜寒古殿雞鳴蚤。曳杖仍登最上峰。

    宿黃梅東禪寺

  撲面蓬塵擬蔽天。東禪槽廠若為傳。應菴華祖三生室。耕者南田又北田。

    秋日掃龍池傳祖塔

  塔上雙虹適偶期。焚香誰識獨悲思。池當夕照半添色。句與秋山兩鬥奇。龍出無心三汲浪。鶴鳴有意九皋岐。若非吾祖何來此。雨細風斜歸去遲。

    禮罄山師翁塔宿海會寺

  遊罷荊溪過上方。笑看歸鳥磨斜陽。千盤石徑雲承屐。一室松風月滿床。既破浮生塵外夢。寧耽長夜定中香。分明塔下鐘清韻。多少時人歎渺茫。

    山中四儀

  山中行。春鳥逢人自喚名。芝蘭滿谷藏深草。無限禪和努眼睛。
  山中住。結夏安居雲水聚。施主雖然箇也無。竹石松風時共遇。
  山中坐。燕去雁來歷亂過。梧桐葉落一天秋。雙峰月上僧功課。
  山中臥。被絮前冬腳踢破。夜寒無數箇翻身。床頭老鼠如旋磨。

    自箴

  詩云。無易由言。耳屬於垣。事以密成。語以泄敗。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搏辨廣大而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孔子惡稱人之惡者。阮嗣宗口不論人過。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吉人之辭寡。言以簡為貴。言簡而意盡者。至言也。少言氣完。而夢寐亦安。君子絕交。不出惡言。少皋氏有不才子。崇飾惡言。天下之民為之窮奇。人而不仁。疾之巳甚。亂也。汝唯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矜已能。喪厥功。齊桓公葵邱之會。微有振矜。而叛者九國。人有滿於意。而不覺形於詞色者。則其所養可知矣。人好直言。必及於禍。言切直。則不用而身危。剛腸疾惡。不避嫌疑。謂之大失。狃於能直者所發多敝。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好盡言以招人過。國武子所以見殺於齊也。出言有時而不敢盡。保身之道也。往哲提命。猶在一堂。不次書之。以清座右。嗟乎。金人三緘。實惟我師。

    卷十二

    御製自序

  夫本妙明心。大圓覺海。非見聞知解所可通。故無語言文字之可立。然而古來大德。於最上真乘。灼示學人。直言無隱。於無法可說之中。演無意之言句。超情絕解。直指自心。了了可知。昭昭不昧。使聽者音前薦取。性地承當。苟非神悟於幾先。則必滯情於句下。非若秀才訓詁。法師言詮。錄道德仁藝之文。能言鸚鵡。說夢幻泡影之論。依樣葫蘆。此事惟證乃知。非自不悟。滔滔法海。上上真機。隔閡絲毫。暌違萬里。一音演出。徹底分明。一字纔成。大千透露。真金礦內。必無點銅。大火聚中。寧容滴水。程途階級。歷歷若繒諸圖。真偽正邪。灼灼自呈於鏡。群蒙易惑。明眼無花。蓋雨入草心。自分甘苦。水歸器內。各現方圓。既具正觀。難逃神聽。朕於此事。曾著參詳。藩邸清閑。化城游歷。有向無方便中。曲伸請問。亦於絕思維處。俯徇來機。豈曰梯航。不無漏逗。今乃選編數帙。垂示來茲。於所採大善知識語錄之後。亦附刊焉。朕昔者。雖復時談妙旨。實未遍閱群言。任性卷舒。隨緣出沒。實由杜撰。非法經文。近始披空裡之遺文。剖塵中之積卷。欲使焦枯栗棘。新刺重生。陳爛葛藤。靈花再發。今見昔人之語。與朕之所言。多不約而暗符。無心而自合。圓音如是。不禁啞然。此足表千年而異口同聲。非有意一字之雷同勦說也。朕今位居元后。豈慕作家居士之虛名。蓋既親履道場。宜宣大覺法王之正令。欲人信知。祖印親傳實有據。本來具足。言思絕處非虛說。道理昭然。非有而非空。不出而不入。妙性不遠。明覺非遙。朕實本一性之圓通。作五般之實語。唯此一事。餘二非真。古德之所顯承。當來之所默印。是以序而傳之。不惜重添一番語墮。非曰朕之言句。可與從上大善知識比肩也。觀者切莫哂焉。

            雍正十一年癸丑四月八日。

    和碩雍親王圓明居士語錄。

    覺生銘

  佛佛祖祖。覺悟生民。惟此一事。餘二非真。此事云何。直指人心。此心云何。有幻有真。幻亦非幻。真亦非真。真即是幻。幻即是真。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何名眾生。執生滅因。背真合妄。顛倒沈淪。欲了生死。切莫用心。切莫斷妄。切莫求真。諸緣若息。何處有因。少涉取捨。即憎愛心。即此憎愛。即生滅因。即此生滅。名曰無常。因此無常。顯有真常。何名真常。遍界不藏。頭頭吐露。法法全彰。萬年一念。物我一如。本無來去。豈有終初。平等不動。是名真如。覺明妙有。無實無虛。妙有覺明。無欠無餘。聖賢不著。凡愚自縛。妄執妄有。錯中更錯。迷生是非。悟無好惡。不必計議。不必卜度。佛生之分。只在識覺。知解念想。盡情棄卻。驀然相應。如響應。聲明暗塞空。無處不通。圓虛寂照。如月攝空。無今無古。無他無自。無二無一。光湛清碧。如來如來。如是如是。

    真心銘

  祖師西來。直指人心。多少學者。錯認識神。凡所推解。皆妄非真。琢石磨玉。枉費艱辛。不必除妄。不必求真。畢竟如何。只要死心。一心若死。萬心皆真。塵塵剎剎。的的親親。此名不二。玄妙法門。

    一貫銘

  不二之門。吾道一貫。一二之法。惟以息見。見若能息。覿體全現。棄其生滅。住此不辯。不辯是非。憎愛自幻。如此進途。是名正見。若道同行。另有公案。向下文長。語言道斷。非一非二。萬年此念。
  立春日王垂示云。八萬有塵有不有。十二空門空不空。識得口中兩片舌。許汝具得一隻睛。若但隨著赤律律一箇舌頭。依著光爍爍兩箇眼睛。要會螺螄跳上船。只恐蝦蟆未必肯作狗叫。青山原不長草。綠水本不生魚。說甚麼朝遊北海。暮宿蒼梧。春也融和。夏也炎蒸。秋也淒爽。冬也肅凝。饒伊一觔斗。翻到非非想天。也跳不出者圈子去。何如一頭淬在恆河沙裡。塵塵爾。剎剎爾。悠悠自在。任運如如。雖是背父逃走。卻作的是本分營生。一時倒撐鐵舫泛滄海。何妨自家骨肉依然親。若也不會。更為註破。不見塵塵剎剎。剎剎塵塵是我。我是剎剎塵塵。誰見塵塵剎剎。咄。四序一年輪轉遍。試看今日又從起。
  掬香水海於兩掌心。三尺孩童弄泥團伎倆。撮三千界於一指尖。赤貧乞兒貪小利營生。路逢道伴交肩過。趙一道。一人何得有兩頭。一口吸盡西江。錢二說。瞎漢生吞鐵蒺藜。不與萬法為侶。孫三言。尚欠老虎吞卻大蟲在。橫擔拄杖直入千峰。李四云。還須遇著死蛇休打殺。青黃赤白黑。雖然色色不見。酸甜苦辣鹹。一一嘗著滋味始得。便只在長安城內打箇勃跳。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必至入含元殿裡翻一觔斗。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所以大慈父我佛言。我若按指。海印發光。汝纔動念。塵勞先起。且道作麼生即得。今朝臘月八日。
  三界無法。何處求心。心不可求。法將安寄。兔角杖挑潭底月。巴鼻儼然。龜毛繩繫樹頭風。顯露巳了。頭頭物物。逼塞虛空。心耶法耶。只在當人識取。若道描不成畫不就。羅籠不住。呼喚不回底。要且未必在者裡著腳。喝一喝。
  路逢瓦礫休輕棄。將得歸來盡是金。一時將寶藏金丹訣。兩手分付諸人了也。還有知恩者麼。回顧左右云。作得一解。險入地獄如箭射。
  不管張三嘴上鬍。誰論李四身如漆。電光影裡吼泥牛。任運騰騰沒絆繫。照顧眉毛眼上排。留著鼻孔好出氣。眉毛則且置。且道鼻孔落在甚麼處。東牽東去。西扯西來。
  青青翠竹。一莖兩莖東。三莖四莖西。鬱鬱黃花。一朵兩朵上。三朵四朵下。松直棘曲。剝削一些子不得。鵠白烏黑。點染一些子不得。會得底。須彌山塞卻咽喉。會不得底。香水海浸瞎眼睛。呵呵有甚麼交涉。
  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一條拄杖兩人扶。打著西邊動北邊。薰風拂拂。時雨濛濛。東東滴滴。滴滴東東。無孔笛逢氈拍板。大家齊唱玉芙蓉。不見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
  樹作筋兮石為骨。水為血兮山為肉。日作心兮路為腸。天作皮兮地為膚。惟有大地眾生沒處安排。把來權當肚裡蛔蟲。設有箇漢出來問道集雲。只向他搖手云。怕怕。若云大善知識為甚麼怕。但云。從來沒見者樣箇大怪物。呵呵大笑。
  眾生不了。猶如小兒放風箏相似。隨風放去。風定卻復收來。收來放去。實同兒戲。何日是了期。所以古德每拈云。腳跟下紅絲斷也未。此語甚親切。譬如風箏線斷。紙鶯落在何處。參。
  尋師訪道。何異驢頭上覓鹿角。行腳參禪。大似龜殼裡取珍珠。眼觀耳聽。增添些什麼。鼻直眉橫。少欠些什麼。會得底當下承當。會不得千生百劫。且道承當箇什麼。你是你。我是我。你是我。我是你。若也不會。圓明更再下一註腳。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你不是我。我不是你。
  王云。海闊吾魚躍。天空我鳥飛。我海任魚躍。吾空任鳥飛。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此三句。有一句可與佛祖為師。試檢點看。若儱侗會去。辜負圓明。若擬意分疏。未免辜負前聖。且道作麼生始得。豎拳云。木鳳披毛霄漢舞。石虎懷胎海底行。
  月下賞花次。聞鐘聲。王云。鐘是我聲。只是聽不著。花是我色。只是見不著。酒是我味。只是嘗不著。月是我體。只是觸不著。乃對侍從云。圓明今日飲酒啖肉。論玄談禪。且道有罪過也無。眾無對。王笑云。幸而談論是我。只是說不著。咄。莫非酒話。眾皆大笑。王云。也不可草草。汝等但一心念佛念法念僧。自然有箇會處。
  從來都道。一句中薦得。堪與佛祖為師。第二句薦得。堪與人天為師。第三句薦得。自救不了。圓明以為不然。第三句薦得。堪與佛祖為師。第二句薦得。堪與人天為師。第一句薦得。自救不了。若道圓明有意別資一路。翻拈倒提。未免辜貢一番眉毛拖地。何則。一句中有不具三句之道。三句中未有不具一句之理。諸方自有具眼者辨取。
  王云。寒山大士道。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圓明今日道。情是身中水。能迷般若津。欲行菩薩道。戒慾護真身。且道是同耶異耶。
  西天四七。教外別傳。大似飽漢說餓話。東土二三。一花五葉。盡是開眼吟夢詩。若然將什麼維持正法。覺渡群迷。常拈一隻無孔笛。隨緣演唱太平歌。
  淨潔潔一片閑田地。露堂堂萬古舊家風。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山水雲霞。粧點乾坤錦繡。日月星辰。照耀宇宙輝煌。東南西北。歷歷八方布列。春夏秋冬。明明四季周張。自然觀自在。妙圓淨妙音。即便恁麼去。何異寶鏡當空。全沒交涉在。且道作麼生行履。良久云。饒伊一口吸盡西江。還須直入千峰始得。雖然。尚欠知恁麼來在。
  清淨法身性合空。百千萬億化身性合有。圓滿報身性合空有。大圓鏡智。即有即空。平等性智。即空即有。妙觀察智。知空有而不知。成所作智。如鏡攝三身三智。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者。三身四智。一體全彰。乃不二之法。一二尚了不可得。何得三四之說也。要會三身四智一體全彰麼。彈指云。切忌認性為我。
  一念動。一念靜。動靜二相渾無定。一箇鼻孔香。一箇鼻孔臭。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麼得。俊鷂搏空入雲端。欲落不能下。癩狗滾地墮泥中。欲起不能陞。且道是苦是樂。但至否極泰來。自然群陰剝盡。一陽來復。到者裡雖是春同往歲。要如梅樁上。開的不是去年花。恰有箇小犬跳躍。在傍叫道。光光光光光。圓明不覺失口說。卻被道著。
  橫說十方。豎說上下。若道隨波逐浪。吾嘗於此切。只是你自未夢見在。有時如來。有時來如。有時來來。有時如如。若不如是。爭得如是。若問如何是如是。夜來諸人八萬四千毛孔。為甚塞卻了一千二百五十。眾默然。王云。是你不通。卻干圓明甚事。
  從來言。見道易。修道難。修道易。守道難。守道易。行道難。圓明不然此論。若見假道易。修假道難。修假道易。守假道難。守假道易。行假道難。若真實言。則行真道易。守真道難。守真道易。修真道難。修真道易。見真道難。但得真見。修守行皆易於為力。若見處不真。修守行不但難之一字。亦斷不能成也。所以云。參須真參。悟須實悟。但得本。何愁末。各人捫心自問。不可強蒸沙望成米飯。徒勞何益。若不到大休歇田地。不可妄為休歇也。學者其勉諸。
  有時大。有時小。有時有。有時無。大也非是放開。小也非是捏聚。有也非別有無。無也非別有有。若能恁麼。方得恁麼。若能得恁麼。不可知恁麼。若知恁麼。即不得恁麼。如是見。如是行。如是修。如是證。同見同行同修同證者。珍重勉之。
  明頭也合。逾白晝之光。暗頭也合。較黑夜彌寂。開眼也合。無一物非我身。閉眼也合。無一物是我已。言本無物多饒舌。說一合相強安名。誰道豎窮三際。橫亙十方。只得綿綿然知而不知。密密爾見而不見。依草附木。混俗和光。飢渴則飲食。寒熱則披解。往之來之。今之古之。聽天而天不拘。由命而命不束。雖非長生。卻乃久視。且道如何是久視。一粒金丹藏世界。萬般珍寶聚形山。喝一喝云。有什麼交涉。
  天堂地獄。即此人間佛國。忠恕貪瞋。皆是識性佛心。勉修善因以招福應。莫種惡果以造業根。雖是有為幻做作。確然無相實功德。寧可從有背有。不可從空背空。背空從有。惡果而招善因。從空背有。善因而招惡果。然自本具。非向非背。非有非空。非無向背。非無有空。非無亦非。非非亦無。無非亦無。無無亦無。達者不用頻頻舉。未了之人仔細參。畫一○相云。參什麼。復畫一相云。參什麼。復畫一相云。參什麼。復盡掃卻云。參什麼。參參參。
  眼聽聲乃名真聽。耳觀色乃名正觀。非是六根互用。卻乃法爾如然。所以慈悲大士。號觀世音。若不如是。何得與佛佛同一慈力。與生生同一悲仰。雖然。此猶是化門度生。聲色見聞邊事。設有箇漢道。捨此向上道句看。圓明只得撫其背云。亦不必話作兩橛。
  多少住山者。卻在山外住。多少江湖客。卻在水面行。不知朝堂城市中。人人卻在山水裡。不明斯旨者。大似誑惑閭閻說。話孰不知真語。實語。的語。確語。何則。試看住山者。阿誰不在山外住。江湖客。阿誰不在水面行。朝堂城市人。阿誰不在山間水裡。良久大笑云。恁麼說話。可謂真實的確。誑惑閭閻也。有不甘者出來。大家同發一大笑。
  情生智隔。念起神昏。是非迷正性。好惡障真心。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貪瞋癡念起。見怪不怪。其怪自壞。戒定慧情生。門前生瑞草。好事不如無。不見道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且道此知見力。心也。意也。識也。非心也。非意也。非識也。磚石瓦礫。大的大。小的小。稱他分兩作麼。東西南北。近的近。遠的遠。量他丈尺作麼。只可言了心。不可言無心。所以云。莫道無心卻是道。無心又隔萬重山。有法即有心。無心即無法。不是無法無心。只要心法一貫。傍有一從者云。供養百千萬億佛。不如齋一無心道人。王云。待汝會得無心。再向汝道。
  十三弟朝陽居士。丁酉年春。打破漆桶。以能問於不能。虛懷請示。難辭一番漏逗。援筆以應此。
  昨有深契不生不滅。相應之說。夫見到不生不滅者。不足論也。今賢弟。乃坐在不生不滅甲裡也。夫坐在色身內不生不滅者。固不足數也。今賢弟。乃坐在法身中不生不滅者也。能此者三十年後。覓箇人也難得。若於如來法門。坐一微塵裡轉大法輪。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尚未夢見在。今將色身法界。不妨蛇足一上。一切眾生。認色為已。偶爾警省。識得本來主人。不生不滅者次也。一切聖賢以大千為已。一念真實入妙圓覺海。不生不滅者上也。即如人之夭壽。物之短長。雖有差別。仍屬夢幻。又何足貴。色身不過百年。世界不過一劫。故認色身者。不可說短促。認法界者。不可說延長。如言色身法界。終歸於盡。將謂別有安身立命底所在。卻話成兩橛。如言色身法界皆無盡藏。乃外道空言。蓋色身小者近者不必言。即法界大者遠者。亦有成住壞空之理。今日所契。不生不滅相應處。猶是眼前功夫邊之展轉。如更踏一步向前。自然不假絲毫。便見三身四智。人我眾生。三千世界。八萬塵勞。豎窮三際。橫亙十方。不生不滅。不滅不生。不生生。不滅滅。不生生滅。不滅生滅。不生生生。不滅滅滅。饒他如來一按指。海印發光。也只得向他道。者老漢不識好惡。莫道此山多險峻。前途猶有最高峰。同行者勉之。
  問重關工夫如何。大事巳明。雖忌疑而他求。恐腳跟不穩。然多強作主宰。有誤向上。如未踏重關。最忌不疑。得少為足。不肯努力行者一步。破參後要疑而進。重關後要不疑而入真實。如無明者件事。原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既無明本無。又何用斷。若以靜止動。以真除妄。饒伊一念萬劫。終是空亡外道。成得箇甚麼邊事。佛云迷頭認影。祇為眾生。一向忘頭認影熟了。錯認顛倒。既識得頭了。管他影作麼。然此事不可作一。不可作二。影是日月燈火光芒邊事。有頭必有影。有影必有頭。眾生住影觀頭。聖賢住頭觀影。說不得自觀自。說不得他視他。日月燈火四光息後。那有頭視頭底事。四光不能長息。頭影何得長無。因熟處難忘。所以有無量劫熏習種子之說。只者一句若錯解了。賺煞多少人。譬如日光頭影隨日滅。月光頭影隨月生時。還喚他是先前底影子得麼。原是當處受生。當處受滅。經云。金巳出礦。不復為礦。總工夫渾些。乃又來認影認礦。並非我頭金。來作礦作影也。勉之。
  問回途工夫如何。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破本參後妄想巳除。透重關後執著全消。智慧德相。那裡有證不得底事。只是此時。且莫管回途不回途。及前後等事。但就者裡靜以俟之。隨遇而安。說箇三千大千世界。視如宅舍。不免猶有小大遠近比量在。我只是見得一切處。皆可坐臥起居。有什麼堂寢庭陛之分。所謂無入而不自得。切不可作是非覺。不可作真妄覺。不可作捨就覺。不可作去住覺。如是覺者。是名正覺。者還是燈影邊事。譬如燈體雖無用。其用在光。然其光卻在燈體。破參如燈近光。透重關如燈遠光。不能即至於燈體者。是燈光暗弱無力也。故行履到周年半載。若仍不見動靜。還是重關工夫。未曾通徹。果能一念信心。當下用力。不妨重起疑情。古云。功不浪施。又云。佛法不怕爛卻。即便錯用了心。也只當書作幾篇文字。辦理幾件事情。總是認得明了。一切不妨底。光畢竟能見體。體畢竟不離光。然是體不在內。實在內。不在外。實在外。千萬不可預為計較。徒自障礙。更不可錯認錯解。那句經那句文。著一境界。便是魔境。雖然。從緣入者不是家珍。即愚兄從上所說。也只作公案看去。不可被葛藤絆住。必待一一從胸襟中流出。方是向上一路。因賢弟問有反面回途。如何用力。不知何前何後。隨援筆寫及。然此乃是目下工夫道理。用力所在。若更進一步處。預言無益。候一步踏到時。自然慶快平生。不消言得。
  王云。佛法度人無量。佛法誤人無量。一切眾生熱火寒冰內。九橫八苦。千生千死。六道輪迴。無有休息。茫茫業海。痛莫可喻。善男信女。能生一念淨信。猛省回光。即登彼岸。超離苦海。是佛法度人無量處。彼岸巳登。萬業冰消。逍遙極樂之鄉。遊戲清涼之界。回觀三界。猶如火宅。譬如傷弓之鳥。遐舉高飛。又如漏網之魚。深藏遠遁。往往令人執指為月。畫餅充飢。這是佛法誤人無量處。那裡知得鑊湯爐炭內。即是法王全身。法華經中化城之喻甚切。眾生於一切痛苦。孰不生厭。厭故易棄。一切樂利。孰不生戀。戀故難捨。乃至生必定愛。死必定惡。故離死從生易。捨生就死難。所以說者件事。非將相之所能。若論生中之生。將相能也。死中之死。將相能也。生中之死。死中之生。將相不能也。不見道天下可均。白刃可蹈。中庸不可能。何故不可能。因有能所以不能也。這百尺竿頭懸崖撒手一步。必須大丈夫漢纔能了辦。非希圖小利。畫地自止輩。所可擬料也。古人云。但莫憎愛。洞然明白。纔有是非。紛然失心。又云。取捨之心成巧偽。若欲了明此事。待汝脫卻汗衫。斷了命根。方許汝會常住真心也。要會常住真心麼。晝行須把火。夜坐莫張燈。且道是度人無量。是誤人無量。喝一喝云。向下文長。來日再說。
  一日王云。者件事因在內。所以不在外。因在外。所以不在內。因不在內外。所以在內外。因在內外。所以不在內外。不見臨濟道。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人境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後人不解其旨。把作接人邊會去。未免辜負他前人。此等說話。譬如天之春夏秋冬。地之東西南北。人之生老病死。日之子午卯酉。月之晦朔弦望也。且道孰有孰無。孰真孰妄。本是以有顯無。以無顯有。二既不無有。四何得有無。有無尚且不立。真妄從何而分。所以說無明識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既是無明即佛性。空身即法身。則佛性法身何可貴。無明空身何可賤。只者一貴一賤。即生取捨。一生取捨。即生真妄。真妄一生。有無繼起。生死隨之。萬業雲集。皆從此一識一覺而生也。所以佛云。我若按指。海印發光。汝纔動念。塵勞先起。者箇關頭第一要緊。一絲不透。一毫不脫。如一指之障須彌。是誰之過歟。古人云。塵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若欲塵垢盡除。必須心法雙忘。若欲心法雙忘。必須心法合一。但有彼此相。何能忘此心。此心如鏡。萬有來臨。盡皆塵垢。若不能渾物我。但云。我自無心於萬物。妄為鏡巳打破。皆屬誑語。自欺自誤。此事須實踏不二心地。非知識可解者。參。
  王示一禪者云。學者巳入道。而不能踏破重關者。有三病。一者惺惺的。有箇大圓光相似。或放或收。以為操縱由已。是一。二者呆呆的。無聲無臭。或隨或奪。以為物來則應。事過不留。是一。三者見紅是紅。見黑是黑。胸中隱隱底。似有箇物在。是一。是皆識漏未除。淨相裡作活計。樂境裡覓生涯。若如此去。直饒千百劫。也只作得箇。種佛種底伶俐眾生。何時得了期。必須跳出化城。尋覓真境。還如未破參時一般。更加一番苦心。尚恐不能。何況優游自在。貪圖小利。畫地自限豈能進步也。待汝內外一如。今古不隔。百尺竿頭者一步踏來。再向汝道真實不虛之說。
  從上佛佛祖祖。千說萬說。總為者箇。能見者箇。切莫管者箇。若一管者箇。即成假者箇。若認假者箇。還不如不見者箇。何故。妄想易捨。執著難銷。後學者不可認賊為子。得少為足。得少為足事小。一認賊為子。則障汝前程萬里。不見佛言。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未了者當踊往直前。莫貽自誤。
  凡人欲了此一大事。只得將者箇覓那箇。覓得那箇。那箇卻成者箇。者箇卻成那箇。到此時。須要離卻那箇。要離那箇。須要就那箇。那箇成了者箇。者箇就是那箇。那箇就是者箇。到此時。方可商量真者箇。若見了真者箇。實實無者箇那箇。一任者箇也是那箇。那箇也是者箇。既然道實實無者箇那箇。為何又道那箇者箇。卻不知此時者箇那箇。不是從前那箇者箇。若也不會。且下四句註腳。八萬塵消頃刻間。石含玉兮地擎山。清風皓月無人識。惟證方知非可傳。參。
  參須真參。悟須實悟。何謂假參。為博得箇明眼宗師。作家居士之虛名也。何謂真參。為了死生也。若實為生死。致心一處窮究。趙州道。七日不悟摘取老僧頭去。永嘉道。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試看前聖婆心之緊懇。自可信此事之的真。所以石霜云。休去歇去。一念萬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廟香爐去。一條白練去。冷湫湫地去也。若是假參者。到此便謂可以成名。便不肯驀直而前。捫心自問。果了死生乎。非欺人也。非欺天也。乃自欺也。不但墮落空亡外道。奈大誑語成之罪業何。若為生死真參者。斷不肯畫止此也。不見雪峰道。不休不歇去。業識芒芒去。七顛八倒去。十字街頭鬧浩浩的坐臥去。荊棘裡遊戲去。刀山劍樹鑊湯爐炭去。驢胎馬腹去也。若道二老別資一路。作此見解者。實辜負前人眉毛拖地之深恩。然若不到不休不歇。斷不能真到休去歇去。若不到業識茫茫。斷不能真到一念萬年去。若不到七顛八倒。斷不能真到枯木寒灰去。若不到十字街頭鬧浩浩的。斷不能真到古廟香爐去。若不能到荊棘林裡遊戲去。斷不能真到一條白練去。若不能到刀山劍樹。以至驢胎馬腹去。斷不能真到冷湫湫地去。到此。雖未能了死脫生。實見明脫生了死之路。此正文殊言其力未充之候。然猶功勳邊事。不見涌泉欣禪師云。相續也大難。要會相續的面目麼。求聞見而不可得。作善惡而亦不會。湛湛碧天秋月皎。大千沙界露全身。咄。切忌耳聞。眼看。意會。
  生死一事。如大海中之浮漚。本屬空幻。眾生妄執為有。正我佛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此想不真。故有輪轉。譬如澄清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之謂。經云。凡事因譬喻而得明曉。佛言眾生執有之因。如譬言浮漚之起。乃因物觸風攪而成。聚則浮漚。散則海水也。我之妙明覺性。譬之海水。眾生塵剎。譬之浮漚。海水無暫竭之日。浮漚無常滅之時。雖是當處受生。當處受滅。即此生滅。亦隨海水以無窮。眾生以漚泡為己。而觀海水。如來以海水為己。而視浮漚。眾生非離海也。如來非離漚也。須知生滅相。即常住相。所以佛言。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也。愚昧眾生。不但不知海之為己。且亦不知其漚之為水也。若彼投胎奪舍者。即如捨此漚。而就彼漚也。勤求長生者。即如以諸權巧。護惜此漚也。神通變化者。即如以幻術。舞弄此漚也。所以道饒經八萬劫。終究落空亡。乃顯而易會者。善男子大丈夫。勤求此事。務研至與海同體而後巳。方為了事。不可坐浮漚中。目為全潮。為了事也。一知半解之人。較凡愚稍差者。知漚之為水也。是以不得大死者。未捨此漚也。得大活者。通身入海也。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者。如浮漚非只海有。江河湖海。各有漚也。然漚體水性。其理本一。聖賢修證之等列。如江河湖海。雖有大小深淺之不同。不得仍名為浮漚也。佛與眾生。其性無二亦然。眾生不可言有生死。聖賢不可言無生死。若欲了生死。不必離生死覓。但即浮漚中。識得漚是水。諺云。但入深山去。何怕沒柴燒。切不可得少為足。以能推的心。識得大海之理。便妄為巳證。休去歇去。不但畫地自限。且大誑語成。翻落無限苦趣也。古人道。見解人多。行解人萬中無一箇。以上乃性覺妙明之說。更有本覺明妙之理。實有口道不出。若是鐵漢子到此。自然領會。亦不煩圓明重下註腳也。擲筆慚惶處。三十年後。自有無面目人證明。
  天下叢林。拈椎豎拂堂頭。動輒言。放行也恁麼恁麼。把住也恁麼恁麼。拈起也恁麼恁麼。放下也恁麼恁麼。實令人發一大笑。愚何至此。尚敢大言。將此謂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實不解此輩。具何面皮肚腸也。此事本不動搖。阿誰放行把住。本自具足。阿誰拈起放下。從上超佛越祖。闡揚宗旨。震雷音作獅吼底。大善知識。亦間有恁麼舉者。乃黃葉止兒啼底婆心。使子遣孫底說話。何嘗似今日盲眼禪徒。將此以為究竟極則也。並此化城境界。亦未親睹實踏。尚屬拾人涕唾為珍饈。所謂可憐愍中。更可憐憫者也。此乃執識神生死本。外道斷常邪見。認賊為子。豈止中止化城而巳。自誤不了。有誤他人。於心何忍。能不畏佛誑語之戒乎。未了禪和。見圓明此說。當各各自省自問。知愧知勉。發勇猛心。務踏向上一關。討箇大休大歇。續佛慧命。亦不枉出家參學。父母之生身。大丈夫三字也。況南泉分明道破。歸家盡是兒孫事。祖父從來不出門。但者一句不可錯會。若言此皮袋中有一祖父。不出此皮袋之門。如此見解。何異坐井窺天。蒙眼拽磨。此言山川草木祖父。不出山川草木之門。龍鳳鯤鵬祖父。不出龍鳳鯤鵬之門。亭臺屋宇祖父。不出亭臺屋宇之門。鳥獸昆蟲祖父。不出鳥獸昆蟲之門。虛空祖父。不出虛空之門。塵剎祖父。不出塵剎之門也。若然。則有情無情。物物俱有祖父。各不出其門。則此皮袋亦萬有中之一物。亦自然有不出門之祖父也。如是參。如是悟。始得。不見臨濟道。有一人在途中不離家舍。有一人在家舍不離途中。會得此二人。方得會不出門底祖父。且道作麼生會。折合歸來炭裡坐。再道作麼生歸。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喝一喝云。刀斧斫不開。
  經教語句。人人皆知為指月標。渡河筏。既見道巳。皆知標筏而捨之。孰不知此乃外標筏也。如我此一見。乃自身之內標筏。而人不知捨也。何則。經云知見無見。方是無漏真性。又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所以道。迷時師渡。悟時自渡。學者不可草草。
  凡學世間事。非用心之至。學不能成。學既得成。必到得信手拈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方名精純。悟出世間法。非無心之至。悟不能徹。悟既得徹。必到得隨緣應物。有法皆心。有心皆法。方名究竟。圓明此說。未具眼者觀之。大似妄談般若。孰不知古人云。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翻隔萬重山。不妨重為註破。凡夫以幻心為幻事。至極則無心地位。迷之而不收入覺。道人泯幻心究真如。至極則真心地位。覺之而不放入迷。正所謂常惺惺。常歷歷。此境界。乃佛說如是住。如是持。如是信解。如是奉行者。
  從上提唱三印。多言上士聞道。如印印空。中士聞道。如印印水。下士聞道。如印印泥者。圓明以為不然。接初機下士。如印印空。接進步中士。如印印水。接回途上士。如印印泥。何則。若言下士。執有滯句為印泥。何可言聞道也。自在諸方作者檢點在。
  學人初聞道。空境易。空心難。究竟則空心易。空境難。空境而不空心。到處為礙。空心而不空境。觸途成滯。不見道。心空及第。應知心外。復有何物而可空。物外。復有何心而可空。所以云。我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少有分別心。則非第一義。若不如是。必不能守。
  妙明心地。要會不難。但辦信心。即在目前。夫生滅心。乃生死本。凡所對待因緣。善惡是非。人我彼此。憎愛取捨。皆是無明生滅識性。本地妙明真心中。實無這些葛藤。學道之人。但能識得本心。看破生滅幻心。即明生死之理。若能了辦生滅幻心。即超生死之道。看破謂見。了辦謂成。其途路中無修守之修守。若非踏破重關。物我一如。亦不可輕言易也。其強作主宰輩。與下士聞道大笑者何殊。凡入道者。諦自省可也。
  此一件事。若與語默邊會。總沒交涉。初學欲了明此事。務將聰明知解。語言文字。盡情拋開。的確一字用他不著。淨名經云。依於義。不依語。能如是直心而入。必得了明。將此為入道之基。但既入矣。又不可以默為究竟。云此一事不在語句上。便務靜觀心。又所謂逃坑落塹也。所以經云。雖復不以言語道。亦復不著無言說。何則。語言乃色相之名。若不能徹其名。焉能徹其體。果能徹其體。自能徹其名。語默二見不除。皆為障道之因。聊述前後階級次第。上根大器者。自能領會。直踏華藏焉。
  凡夫種田。從地上耕種。道人種田。從地下耕種。凡田賴時雨。滋長禾苗。聖田需法雨。收獲籽粒。務心田者。諦審思之。設有增上慢人道。求心了不可得。更有何田可耕可種。則未免辜負圓明。此數句說話也。自有真實修行。明眼人辨取在。
  學者參悟見道。頃刻之間。便可明生死幻妄之因。識得即生死。而離生死之理。然明雖在一時。而了不可限期。真心。若不修無修。幻身。何得證無證。所以道祖言。外其身而身存。寒山大士言。易者易其形。夫外易之道有二。有從內。而外身易形之道。有從外。而外身易形之道。若執內之外易。則似滯殼迷封。若執外之外易。則似癡狂外走。若不明二種外易之道。但囫圇排撥。復不力行行業。則饒伊經千生百劫。亦不過空言。明知生不是生。死不是死。為何被生死之所流轉。委之其力未充而巳。擬欲腳踏實地。了明生死。不能也。且將二種。內外外身易形之理。試體會看。若也體會得出。許汝明佛仙一貫之道。若也不能體會。不可執狂空。以欺已欺人也。即圓明。亦不敢自言了證。但所見實有確據。願與同見者。期共勉同行云爾。
  十月初五日。祖師誕辰。王云。達摩大士。乃我震旦大恩初祖。西歸時。復慈留隻履。我東土百千萬億眾生而祖履亦化為百千萬億隻履。人人惠之。現今各各在目前。為何諸人負恩辜德。一一棄之不顧。況當年祖師九載所面之壁。亦日日在各各面前。何不體究。若也不會。圓明今日。與諸人露箇消息。參。透。會。穿。
  王云。學道之人。識心不了。不著有。便著無。不著此二種。便於有無之間。博量卜度。及自覺得此病。又在非有非無處著倒。所以古人。諄諄垂訓。令離四句之說。四句者。乃有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是也。若透得此四句。如何保任。遇一切諸法有。我亦隨順與之有。卻不被此有所礙。遇一切諸法無。我亦隨順與之無。亦非世俗虛豁之無。遇一切諸法亦有亦無。我亦隨順與之亦有亦無。不作凡情戲論。遇一切諸法非有非無。我亦隨順與之非有非無。且非互相背違。此淨名所云。外道六師所墮。汝亦隨墮是也。若不如是。不得輕言離四句也。珍重。
  一日偶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從來拈提此旨。乾峰拄杖一畫為最。但未免太隱。圓明今日重開一面。年牙相似體。烏鳥不同心。且道與乾峰。同耶異耶。若檢點得出。許汝解涅槃門一路。
  天無心覆而普蓋。地無心載而普擎。三光無心明而普照。聖人無心用而普應。聖凡之殊。絲毫之隔。只在有心無心之別耳。所以道。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何況其他萬有諸法。與吾為礙為滯也。既為人矣。何不則天象地法三光。作一真人。不亦快歟。有一從者進云。恁麼則王爺。自能超凡入聖也。王云。惡。是何言哉。曰聖一字。則余豈敢。修而不倦。誨人不厭。或可謂云爾巳矣。
  有問如何是無位真人。王云貪。復云。此一字巳繪出無位真人行樂了也。若也不識。只得蛇足一上。言無位真人者。本非無位。強名之曰無位耳。若言有位。卻是無位。說他無位。卻是有位。要識無位真人。須從有位中會。譬如一人。不住東南西北四位。立在者裡。若東望此人。則謂之西。西望此人。則謂之東。南北亦然。此乃逃一位而墮四位也。上下亦然。乃至塵塵剎剎亦然。然則塵塵剎剎。盡是有位真人。舉一言是有位真人。則百千萬億為無位真人也。從此一一推而廣之。將何為有位真人也。既不可名有位真心。豈非無位真人而何。所以無位真人之名。如此而立。乃從有位真人。而得此名也。所以有因無有。無因有無。無即是有。有即是無。若於有無之外。另覓無位真人。保汝覓到驢年。亦不得夢見在。若也不會。參。
  有僧問。無位真人如何保護。王默然良久。僧云。懇乞指示。王云。護真但化妄。妄化自皈真。綿綿化導去。妄盡即全真。真名因妄立。妄盡何名真。一真不自立。是名為護真。云王爺還是演教。還是酬機。王云。先演教。後酬機。云衲子分疏不下。王云。觀音千手千眼。大師會得也無。云會不得。王云。若也不會。圓明八萬四千張口。理應分疏不下。僧禮謝。王笑云。何不道今日纔見多口親王。
  僧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王云。者句也須吞卻。僧云。不解。王云。閉眼鑽入恆沙裡。僧云。恁麼則馬祖云。一口吸盡西江水誤矣。王云。中人以下。果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