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佛所行讚 卷四(亦云佛本行經) 馬鳴菩薩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佛所行讚卷第三

佛所行讚(亦云佛本行經)卷第四

瓶沙王諸弟子品第十六

時彼五比丘 阿濕波誓等 聞彼知法聲 慨然而自愧
合掌而加敬 仰瞻於尊顏 如來善方便 次令入正法
前後五比丘 得道調諸根 猶五星麗天 列侍於明月
時彼鳩尸城 長者子耶舍 夜睡忽覺悟 自見其眷屬
男女身裸臥 即生厭離心 念此煩惱本 誑惑於愚夫
嚴服佩瓔珞 出家詣山林 尋路而普唱 惱亂惱亂亂
如來夜經行 聞唱惱亂聲 即命汝善來 此有安隱處
涅槃極清涼 寂滅離諸惱 耶舍聞佛教 心中大歡喜
乘本厭離心 聖慧冷然開 如入清涼池 肅然至佛所
其身猶俗容 心已得漏盡 宿殖善根力 疾成羅漢果
淨智理潛明 聞法能即悟 猶若鮮素繒 易為染其色
彼已自覺知 所應作已作 顧身猶莊嚴 而生慚愧心
如來知彼念 而為說偈言 嚴飾以瓔珞 心調伏諸根
平等觀眾生 行法不計形 身被出家服 其心累未忘
處林貪世榮 是則為俗人 形雖表俗儀 心栖高勝境
在家同山林 則離於我所 縛解存於心 形豈有定相
佩鉀衣重袍 謂能制強敵 改形著染衣 為伏煩惱怨
即命比丘來 應聲俗容廢 具足出家儀 皆成於沙門
先有俗遊朋 其數五十四 尋善友出家 隨次入正法
斯由宿善業 妙果成於今 淳灰洽已久 經水速鮮明
上行諸聲聞 六十阿羅漢 悉如羅漢法 隨順而教誡
汝今已濟度 生死河彼岸 所作已畢竟 堪受一切供
各應遊諸國 度諸未度者 眾生苦熾然 久無救護者
汝等各獨遊 哀愍而攝受 吾今亦獨行 還彼伽闍山
彼有大仙人 王仙及梵仙 悉皆在於彼 舉世之所宗
迦葉苦行仙 國人悉奉事 受學者甚眾 我今往度之
時六十比丘 奉教廣宣法 各從其宿緣 隨意詣諸方
世尊獨遊步 往詣伽闍山 入空靜法林 詣迦葉仙人
彼有事火窟 惡龍之所居 山林極清曠 處處無不安
世尊為教化 告彼而請宿 迦葉白佛言 無有宿止處
唯有事火窟 善清淨可居 而有惡龍止 必能傷害人
佛言但見與 且一宿止住 迦葉種種難 世尊請不已
迦葉復白佛 心不欲相與 謂我有吝惜 且自隨所樂
佛即入火室 端坐正思惟 時惡龍見佛 瞋恚縱毒火
舉室洞熾然 而不觸佛身 舍盡火自滅 世尊猶安坐
猶如劫火起 梵天宮洞然 梵王正基坐 不恐亦不畏
惡龍見世尊 光顏無異相 毒息善心生 稽首而歸依
迦葉夜見火 歎嗚呼怪哉 如此道德人 而為龍火燒
迦葉及眷屬 晨朝悉來看 佛已降惡龍 置在於缽中
彼知佛功德 而生奇特想 憍慢久習故 猶言我道尊
佛以隨時宜 現種種神變 察其心所念 變化而應之
令彼心柔軟 堪為正法器 自知其道淺 不及於世尊
決定謙下心 隨順受正法 鬱毘羅迦葉 弟子五百人
隨師善調伏 次第受正法 迦葉并徒眾 悉受正化已
仙人資生物 并諸事火具 悉棄於水中 漂沒隨流遷
那提伽闍等 二弟居下流 見被服諸物 隨流而亂下
謂其遭大變 憂怖不自安 二眾五百人 尋江而求兄
見兄已出家 諸弟子亦然 知得未曾法 而起奇特想
兄今已服道 我等亦當隨 彼兄弟三人 及弟子眷屬
世尊為說法 即以事火譬 愚癡黑煙起 亂想鑽燧生
貪欲瞋恚火 焚燒於眾生 如是煩惱火 熾然不休息
彌淪於生死 苦火亦常然 能見二種火 熾然無依怗
云何有心人 而不生厭離 厭離除貪欲 貪盡得解脫
若已得解脫 解脫知見生 觀察生死流 而舉於梵行
一切作已作 更不受後有 如是千比丘 聞世尊說法
諸漏永不起 一切心解脫 佛為迦葉等 千比丘說法
所作者已作 淨慧妙莊嚴 諸功德眷屬 施戒淨諸根
大德仙從道 苦行林失榮 如人捨戒德 空身而徒生
世尊大眷屬 進詣王舍城 憶念摩竭王 先所修要誓
世尊既至已 止住於杖林 瓶沙王聞之 與大眷屬俱
舉國士女從 往詣世尊所 遠見如來坐 降心伏諸根
除去諸俗容 下車而步進 猶如天帝釋 往詣梵天王
前頂禮佛足 敬問體和安 佛還慰勞畢 命令一面坐
時王心默念 釋迦大威力 勝德迦葉等 今皆為弟子
佛知眾心念 而問於迦葉 汝見何福利 而棄事火法
迦葉聞佛命 驚起大眾前 胡跪而合掌 高聲白佛言
修福事火神 果報悉輪迥 生死煩惱增 是故我棄捨
精勤奉事火 為求五欲境 愛欲增無窮 是故我棄捨
事火修咒術 離解脫受生 受生為苦本 故捨更求安
我本謂苦行 祠祀設大會 為最第一勝 而更違正道
是故今棄捨 更求勝寂滅 離生老病死 無盡清涼處
以知此義故 放捨事火法 世尊聞迦葉 說自知見事
欲令諸世間 普生淨信故 而告迦葉言 汝大士善來
分別種種法 而從於勝道 今於大眾前 顯汝勝功德
如巨富長者 開現於寶藏 令貧苦眾生 增其厭離心
善哉奉尊教 即於大眾前 斂身入正受 飄然昇虛空
經行住坐臥 或舉身洞然 左右出水火 不燒亦不濡
從身出雲雨 雷電動天地 舉世悉瞻仰 縱目觀無厭
異口而同音 稱歎未曾有 然後攝神通 敬禮世尊足
佛為我大師 我為尊弟子 奉教聞斯行 所作已畢竟
舉世普見彼 迦葉為弟子 決定知世尊 真實一切智
佛知諸會眾 堪為受法器 而告瓶沙王 汝今善諦聽
心意及諸根 斯皆生滅法 了知生滅過 是則平等觀
如是平等觀 是則為知身 知身生滅法 無取亦無受
如身諸根覺 無我無我所 純一苦積聚 苦生而苦滅
已知諸身相 無我無我所 是則之第一 無盡清涼處
我見等煩惱 繫縛諸世間 既見無我所 諸縛悉解脫
不實見所縛 見實則解脫 世間攝受戒 則為邪攝受
若彼有我者 或常或無常 生死二邊見 其過最尤甚
若使無常者 修行則無果 亦不受後身 無功而解脫
若使有常者 無死生中間 則應同虛空 無生亦無滅
若使有我者 則應一切同 一切皆有我 無業果自成
若有我作者 不應苦修行 彼有自在主 何須造作為
若我則有常 理不容變異 見有苦樂相 云何言有常
知生則解脫 遠離諸塵垢 一切悉有常 何用解脫為
無我不唯言 理實無實性 不見我作事 云何說我作
我既無所作 亦無作我者 無此二事故 真實無有我
無作者知者 無主而常遷 生死日夜流 汝今聽我說
六根六境界 因緣六識生 三事會生觸 心念業隨轉
陽珠遇乾草 緣日火隨生 諸根境界識 士夫生亦然
芽因種子生 種非即是芽 不即亦不異 眾生生亦然
世尊說真實 平等第一義 瓶沙王歡喜 離垢法眼生
王眷屬人民 百千諸鬼神 聞說甘露法 亦隨離諸塵

大弟子出家品第十七

爾時瓶沙王 稽首請世尊 遷住於竹林 哀受故默然
王已見真諦 奉拜而還宮 世尊與大眾 徙居安竹園
為度眾生故 建立慧燈明 以梵住天住 賢聖住而住
時阿濕波誓 調心御諸根 時至行乞食 入於王舍城
容貌世挺特 威儀安序庠 城中諸士女 見者莫不歡
行者為住步 前迎後風馳 迦毘羅仙人 廣度諸弟子
第一勝多聞 其名舍利弗 見比丘庠序 閑雅靜諸根
躕路而待至 舉手請問言 年少靜儀容 我所未曾見
得何勝妙法 為宗事何師 師教何所說 願告決所疑
比丘欣彼問 和顏遜辭答 一切智具足 甘蔗勝族生
天人中最尊 是則我大師 我年既幼稚 學日又初淺
豈能宣大師 甚深微妙義 今當以淺智 略說師教法
一切有法生 皆從因緣起 生滅法悉滅 說道為方便
二生憂波提 隨聽心內融 遠離諸塵垢 清淨法眼生
先所脩決定 知因及無因 一切無所作 皆由自在天
令聞因緣法 無我智開明 增微諸煩惱 無能究竟除
唯有如來教 永盡而無遺 非攝受我所 而能離吾我
明因日燈興 熟能令無光 如斷蓮花莖 微絲猶連綿
佛教除煩惱 猶斷石無餘 敬禮比丘足 退辭而還家
比丘乞食已 亦還歸竹園 舍利弗還家 貌色甚和雅
善友大目連 同體聞才均 遙見舍利弗 顏儀甚熙怡
告言今見汝 而有異常容 素性至沈隱 歡相見於今
必得甘露法 此相非無因 答言如來告 實獲未曾法
即請而為說 聞則心開解 諸塵垢亦除 隨生正法眼
久殖妙因果 如觀掌中燈 得佛不動信 俱行詣佛所
與徒眾弟子 二百五十人 佛遙見二賢 而告諸眾言
彼來者二人 吾上首弟子 一智慧無雙 二神足第一
以深淨梵音 即命汝善來 此有清涼法 出家究竟道
手執三掎杖 縈髮持澡瓶 聞佛善來聲 即變成沙門
二師及弟子 悉成比丘儀 稽首世尊足 卻坐於一面
隨順為說法 皆得羅漢道 爾時有二生 迦葉族明燈
多聞身相具 財盈妻極賢 厭捨而出家 志求解脫道
路由多子塔 忽遇釋迦文 光儀顯明耀 猶若祠天幢
肅然舉身敬 稽首頂禮足 尊為我大師 我是尊弟子
久遠積癡冥 願為作燈明 佛知彼二生 心樂崇解脫
清淨軟和音 命之以善來 聞命心融泰 形神疲勞息
心栖勝解脫 寂靜離諸塵 大悲隨所應 略為其解說
領解諸深法 成四無礙辯 大德普流聞 故名大迦葉
本見身我異 或見我即身 有我及我所 斯見已永除
唯見眾苦聚 離苦則無餘 持戒修苦行 非因而見因
平等見苦性 永無他聚心 若有若見無 二見生猶豫
平等見真諦 決定無復疑 染著於財色 迷醉貪欲生
無常不淨想 貪愛永已乖 慈心平等念 怨親無異想
哀愍於一切 則消瞋恚毒 依色諸有對 種種雜想生
思惟壞色想 則斷色於愛 雖生無色天 命亦要之盡
愚於四正受 而生解脫想 寂滅離諸想 無色貪永除
動亂心變逆 猶狂風鼓浪 深入堅固定 寂止掉亂心
觀法無我所 生滅不堅固 不見軟中上 我慢心自忘
熾然智慧燈 離諸癡冥闇 見盡無盡法 無明悉無餘
思惟十功德 十種煩惱滅 甦息作已作 深感仰尊顏
離三而得三 三弟子除三 猶三星布列 三十三司弟
列侍於三五 三侍佛亦然

化給孤獨品第十八

時有大長者 名曰給孤獨 巨富財無量 廣施濟貧乏
遠從於北方 憍薩羅國來 止一知識舍 主人名首羅
聞佛興於世 近住於竹園 承名重其德 即夜詣彼林
如來已知彼 根熟淨信生 隨宜稱其實 而為說法言
汝已樂正法 淨信心虛渴 能減於睡眠 而來敬禮我
今日當為汝 具設初賓儀 汝宿殖德本 堅固淨其望
聞佛名歡喜 堪為正法器 虛懷廣行惠 周給於貧窮
名德普流聞 果成由宿因 今當行法施 至心精誠施
時施寂靜施 兼受持淨戒 戒為莊嚴具 能轉於惡趣
令人上昇天 報以天五樂 諸求為大苦 愛欲集諸過
當脩遠離惡 離欲寂靜樂 知老病死苦 世間之大患
正觀察世間 離生老病死 既見於人間 有老病死苦
生天亦復然 無有常存者 無常則是苦 苦則無有我
無常苦非我 何有我我所 知苦即是苦 集者則為集
苦滅即寂靜 道即安隱處 群生流動性 當知是苦本
厭末塞其源 不願有非有 生老死盛火 世間普熾然
見生死動搖 當習於無想 三摩提究竟 甘露寂靜處
空無我我所 世間悉如幻 當觀於此身 諸大眾行聚
長者聞說法 即得於初果 生死海消滅 唯有一滴餘
空閑修離欲 第一有無身 不如今俗人 見諦真解脫
不離諸苦行 種種異見網 雖至第一有 不見真實義
邪想著天福 有愛縛轉深 長者聞說法 陰蓋煥然開
逮得於正見 諸邪見永除 猶如秋厲風 飄散於重雲
不計自在因 亦非邪因生 亦復非無因 而生於世間
若自在天生 無長幼先後 亦無五道輪 生者不應滅
亦不應災患 為惡亦非過 淨與不淨業 斯由自在天
若自在天生 世間不應疑 如子從父生 孰不識其尊
人遭窮苦時 不應反怨天 悉應宗自在 不應奉餘神
自在是作者 不應名自在 以其是作故 彼則應常作
常作則自勞 何名為自在 若無心而作 如嬰兒所為
若有心而作 有心非自在 苦樂由眾生 則非自在作
自在生苦樂 彼應有愛憎 已有愛憎故 不應稱自在
若復自在作 眾生應默然 任彼自在力 何用修善為
正復修善惡 不應有業報 自在若業生 一切則共業
若是共業者 皆應稱自在 自在若無因 一切亦應無
若因餘自在 自在應無窮 是故諸眾生 悉無有作者
當知自在義 於此論則壞 一切義相違 無說則有過
若復自性生 其過亦如是 諸明因論者 未曾如是說
無所依無因 而能有所作 彼彼皆由因 猶如依種子
是故知一切 則非自性生 一切諸所作 非唯一因生
而說一自性 是故則非因 若言彼自性 周滿一切處
若周滿一切 亦無能所作 既無能所作 是則非為因
若遍一切處 一切有作者 是則一切時 常應有所作
若言常作者 無待時生物 是故應當知 非自性為因
又說彼自性 離一切求那 一切所作事 亦應離求那
一切諸世間 悉見有求那 是故知自性 亦復非為因
若說彼自性 異於求那者 以常為因故 其性不應異
眾生求那異 故自性非因 自性若常者 事亦不應壞
以自性為因 因果理應同 世間見壞故 當知別有因
若彼自性因 不應求解脫 以有自性故 應任彼生滅
假令得解脫 自性還生縛 若自性不見 為見法因者
此亦非為因 因果理殊故 世間諸見事 因果悉俱見
若自性無心 不應有心因 如見煙知火 因果類相求
非彼因不見 而生於見事 猶金造器服 始終不離金
自性是事因 始終豈得殊 若使時作者 不應求解脫
以彼時常故 應任彼時節 世間無有邊 時節亦復然
是故脩行者 不應方便求 陀羅驃求那 世間一異論
雖有種種說 當知非一因 若說我作者 應隨欲而生
而今不隨欲 云何說我作 不欲而更得 欲者反更違
苦樂不自在 云何言我作 若使我作者 應無惡趣業
種種業果生 故知非我作 言我隨時作 時應唯作善
善惡隨緣生 故知非我作 若使無因作 不應修方便
一切自然定 修因何所為 世間種種業 而獲種種果
是故知一切 非為無因作 有心及無心 悉從因緣起
世間一切法 非無因生者 長者心開解 通達勝妙義
一相實智生 決定了真諦 敬禮世尊足 合掌而啟請
居在舍婆提 土地豐安樂 波斯匿大王 師子元族胄
福德名稱流 遠近所宗敬 欲造立精舍 唯願哀愍受
知佛心平等 所居不求安 愍彼眾生故 不違我所請
佛知長者心 大施發於今 無染無所著 善護眾生心
汝已見真諦 素心好行施 錢財非常寶 宜應速施為
如藏庫被燒 已出者為珍 明人知無常 出財廣行惠
慳貪者守惜 恐盡不受用 亦不畏無常 徒失增憂悔
應時應器施 如健夫臨敵 能施而能戰 是則勇慧士
施者眾所愛 善稱廣流聞 良善樂為友 命終心常歡
無悔亦無怖 不生餓鬼趣 此則為花報 其果難思議
輪迴六趣中 良伴無過施 若生天人中 為眾所奉事
生於畜生道 施報隨受樂 智慧脩寂定 無依無有數
雖獲甘露道 猶資施以成 緣彼惠施故 脩八大人念
隨念歡喜心 決定三摩提 三昧增智慧 能正觀生滅
正觀生滅已 次第得解脫 捨財惠施者 蠲除於貪著
慈悲恭敬與 兼除嫉恚慢 明見惠施果 無施癡見除
諸結煩惱滅 斯由於惠施 當知惠施者 則為解脫因
猶如人種栽 為蔭花果故 布施亦如是 報樂大涅槃
不堅固財施 獲報堅固果 施食唯得力 施衣得好色
若建立精舍 眾果具足成 或施求五欲 或貪求大財
或為名聞施 有求生天樂 或為免貧苦 唯汝無想施
施中之最上 無利而不獲 汝心有所弘 宜令速成就
癡愛心來遊 清淨眼開還 長者受佛教 惠心轉增明
請優波低舍 賢友而同歸 還彼憍薩羅 周行擇良墟
見太子祇園 林流極清閑 往詣太子所 請求買其田
太子甚寶惜 元無出賣心 設布黃金滿 猶尚地不遷
長者心歡喜 即遍布黃金 祇言我不與 汝云何布金
長者言不與 何言滿黃金 二人共諍訟 延及斷事官
眾皆歎奇特 祇亦知其誠 廣問其因緣 辭言立精舍
供養於如來 并及比丘僧 太子聞佛名 其心即開悟
唯取其半金 求和同建立 汝地我樹林 共以供養佛
長者地祇林 以付舍利弗 經始立精舍 晝夜勤速成
高顯勝莊嚴 猶四天王宮 隨法順道宜 稱如來所應
世間未曾有 增暉舍衛城 如來現神蔭 眾聖集安居
無侍者哀降 有侍資道宜 長者乘斯福 壽盡上昇天
子孫繼其業 歷世種福田

父子相見品第十九

佛於摩竭國 化種種異道 悉從一味法 如日映眾星
出彼五山城 與千弟子俱 前後眷屬從 往詣尼金山
近伽維羅衛 而生報恩心 當修法供養 以奉於父王
王師及大臣 先遣伺候人 常尋從左右 瞻察其進止
知佛欲還國 驅馳而先白 太子遠遊學 願滿今來還
王聞大歡喜 嚴駕即出迎 舉國諸士庶 悉皆從王行
漸近遙見佛 光相倍昔容 處於大眾中 猶如梵天王
下車而徐進 恐為法留難 瞻顏內欣踊 口莫知所言
顧貪居俗累 子超然登仙 雖子居道尊 未知稱何名
自惟久思渴 今日無由宣 子今默然坐 安隱不改容
久別無感情 令我心獨悲 如人久虛渴 路逢清冷泉
奔馳而欲飲 臨泉忽枯渴 今我見其子 猶是本光顏
心疏氣高絕 都無蔭流心 抑情虛望斷 如渴對枯泉
未見繁想馳 對目則無歡 如人念離親 忽見畫形像
應王四天下 猶若曼陀王 汝今行乞食 斯道何足榮
安靜如須彌 光相如日明 庠行牛王步 無畏師子吼
不受四天封 乞求而養身 佛知父王心 猶存於子想
為開其心故 并哀一切眾 神足昇虛空 兩手捧日月
遊行於空中 種種作異變 或分身無量 還復合為一
或入水如地 或入地如水 石壁不礙身 左右出水火
父王大歡喜 父子情悉除 空中蓮花座 而為王說法
知王心慈念 為子增憂悲 纏綿愛念子 宜應速除滅
息愛靜其心 受我子養法 人子所未奉 今以奉父王
父未從子得 今從子得之 人王之奇特 天王亦希有
勝妙甘露道 今以奉大王 自業業受生 業依業果報
當知業因果 勤習度世業 諦觀於世間 唯業為良朋
親戚及與身 深愛相戀慕 命終神獨往 唯業良朋隨
輪迴於五趣 三業三種生 愛欲為其因 種種類差別
今當竭其力 淨治身口業 晝夜勤修習 息亂心寂然
唯此為己利 離此悉非我 當知三界有 猶若海濤波
難樂難習近 當修第四業 生死五道輪 猶眾星旋轉
諸天亦遷變 人中豈得常 涅槃為最安 禪寂樂中勝
人王五欲樂 危險多恐怖 猶毒蛇同居 何有須臾歡
明人見世間 如盛火圍遶 恐怖無暫安 求離生老死
無盡寂靜處 慧者之所居 不須利器仗 象馬以兵車
調伏貪恚癡 天下敵無勝 知苦斷苦因 證滅修方便
正覺四真諦 惡趣恐怖除 先現妙神通 令王心歡喜
信樂情已深 堪為正法器 合掌而讚嘆 奇哉誓果成
奇哉大苦離 奇哉饒益我 雖先增憂悲 緣悲故獲利
奇哉我今日 生子果報成 宜捨勝妙樂 宜精勤習苦
宜離親族榮 宜割恩愛情 古昔諸仙王 唐苦而無功
清涼安隱處 汝今悉已獲 自安而安彼 大悲濟眾生
昔本住世間 為轉輪王者 無自在神通 令我心開解
亦無此妙法 使我今日歡 設為轉輪王 生死緒不絕
今已絕生死 輪迴大苦滅 能為眾生類 廣說甘露法
如此妙神通 智慧甚深廣 永滅生死苦 為天人之上
雖居聖王位 終不獲斯利 如是讚歎已 法愛增恭敬
居王父尊位 謙卑稽首禮 國中諸人民 睹佛神通力
聞說深妙法 兼見王敬重 合掌頭面禮 悉生奇特想
厭患居俗累 咸生出家心 釋種諸王子 心悟道果成
悉厭世榮樂 捨親愛出家 阿難陀難陀 金毘阿那律
難圖跋難陀 及軍荼陀那 如是等上首 及餘釋種子
悉從於佛教 受法為弟子 匡國大臣子 優陀夷為首
與諸王子俱 隨次而出家 又阿低梨子 名曰優波離
見彼諸王子 大臣子出家 心感情開解 亦受出家法
父王見其子 神力諸功德 自亦入清流 甘露正法門
捨王位國土 禪一甘露飯 閑居修靜默 處宮習王仙
如來悉隨攝 本族知識已 道中顏和悅 親戚歡喜隨
時至應乞食 入迦維羅衛 城中諸士女 驚喜舉聲唱
悉達阿羅陀 學道成而歸 內外轉相告 巨細馳出看
門戶窗牖中 比肩而側目 見佛身相好 光明甚暉曜
外著袈裟衣 身光內徹照 猶如日圓輪 內外相映發
觀者心悲喜 合掌涕淚流 見佛庠序步 歛形攝諸根
妙身顯法儀 敬惜增悲歎 剃髮毀形好 身被染色衣
堂堂儀雅容 束身視地行 應戴羽寶蓋 手攬飛龍轡
如何冒游塵 執缽而行乞 藝足伏怨敵 貌足婇女歡
華服冠天冠 黎民咸首陽 如何屈茂容 拘心制其形
捨妙欲光服 素身著染衣 見何相何求 與世五欲怨
捨賢妻愛子 樂獨而孤遊 難哉彼賢妃 長夜抱憂思
而今聞出家 性命猶能全 不審淨飯王 竟見此子不
見其妙相身 毀形而出家 怨家猶痛惜 父見豈能安
愛子羅侯羅 泣涕常悲戀 見無撫慰心 用學此道為
諸明相法者 咸言太子生 具足大人相 應享食四海
觀今之所為 斯則皆虛談 如是比眾多 紛紜而亂說
如來心無著 無欣亦無慼 慈悲愍眾生 欲令脫貧苦
增長彼善根 并為當來世 顯其少欲跡 兼除俗塵謗
入貧里乞食 精麤任所得 巨細不擇門 滿缽歸山林

受祇桓精舍品第二十

世尊已開化 迦維羅衛人 隨緣度已畢 與大眾俱行
往憍薩羅國 詣波斯匿王 祇桓已莊嚴 堂舍悉周備
流泉相灌注 花果悉敷榮 水陸眾奇鳥 隨類群和鳴
眾美世無比 若稽羅山宮 給孤獨長者 眷屬尋路迎
散花燒名香 奉請入祇桓 手執金龍瓶 躬跪注長水
以祇桓精舍 奉施十方僧 世尊咒願受 鎮國令久安
給孤獨長者 福慶流無窮 時波斯匿王 聞世尊已至
嚴駕出祇桓 敬禮世尊足 卻坐於一面 合掌白佛言
不圖卑小國 忽成大吉祥 惡逆多殃災 豈能感大人
今得睹聖顏 沐浴飲清化 鄙雖處凡品 蒙聖入勝流
如風拂香林 氣合成薰飆 眾鳥集須彌 異色齊金光
得與明人會 蒙蔭而同榮 野夫供仙人 生為三足星
世利皆有盡 聖利永無窮 人王多愆咎 遇聖利常安
佛知王心至 樂法如帝釋 唯有二種著 不能忘財色
知時知心行 而為王說法 惡業卑下士 見善猶知敬
況復自在王 積德乘宿因 遇佛加恭敬 此乃非為難
國素靜民安 非見佛所增 今當略說法 大王且諦聽
受持我所說 見我功果成 命終形神乖 親戚悉別離
唯有善惡業 始終而影隨 當崇法王業 子養於萬民
現世名稱流 命終上昇天 縱情不順法 今苦後無歡
古昔羸馬王 順法受天福 金步王行惡 壽終生惡道
我今為大王 略說善惡法 大要當慈心 觀民猶一子
不迫亦不害 善攝持諸根 捨邪就正路 不自舉下人
結友於苦行 勿習邪見朋 勿恃王威勢 勿聽邪佞言
勿惱諸苦行 莫踰王正典 念佛維正法 調伏非法者
現為人中上 德將隆道中 深思無常想 身命念念遷
栖心高勝境 志求清涼津 保慈自在樂 來世增其歡
傳名於曠劫 必報如來恩 如人愛甜果 必種其良栽
有從明入暗 有從闇入明 有闇闇相續 有明明相因
智者捨三品 當學始終明 言惡群嚮應 善唱隨者難
無有不作果 作者不敗亡 創業不勤習 至竟莫能為
素不修善因 後致樂無斯 既往無息期 是故當修善
自省不為惡 自作自受故 猶四石山合 眾生無逃處
生老病死山 群生脫無由 唯有行正法 出斯苦重山
世間悉無常 五欲境如電 老死錐鋒端 何應習非法
古昔諸勝王 猶若自在天 勇健志騰虛 暫顯已磨滅
劫火鎔須彌 海水悉枯竭 況身如泡沫 而望久存世
猛風止隨藍 日光翳須彌 盛火水所消 有物悉歸滅
此身無常器 長夜苦守護 廣資以財色 放逸生憍慢
死時忽然至 挺直如枯木 明人見斯變 勤修豈睡眠
生死獨搖機 不止會墮落 不習不續樂 苦報者不為
不近不勝友 不學不斷智 學不受有智 受必令無身
有身不染境 染境為大過 雖生無色天 不免時遷變
當學不變身 不變則無過 以有此身故 為眾苦之本
是故諸智者 息本於無身 一切眾生類 斯由欲生苦
是故於欲有 當生厭離心 厭離於欲有 則不受眾苦
雖生色無色 變易為大患 以不寂靜故 況不離於欲
如是觀三界 無常無有主 眾苦常熾然 智者豈願樂
如樹盛火然 眾鳥豈群集 覺者為明士 離此則無明
此則開覺士 離此則非覺 此則應所作 離此則不應
此則為近宗 離此與理乖 言此殊勝法 非在家所應
此則為非說 法唯在人弘 患熱入冷水 一切得清涼
冥室燈火明 悉睹於五色 修道亦如是 道俗無異方
或山居墮罪 或在家昇仙 癡冥為巨海 邪見為濤波
群生隨愛流 漂轉莫能度 智慧為輕舟 堅持三昧正
方便鼓念楫 能濟無知海 時王專心聽 一切智所說
厭薄於俗榮 知王者無歡 如逸醉犴象 醉醒純熟還
時有諸外道 見王信敬佛 咸求於大王 與佛決神通
時王白世尊 願從彼所求 佛即默然許 種種諸異見
五通神仙士 悉來詣佛所 佛即現神力 正基坐空中
普放大光明 如日耀朝陽 外道悉降伏 國民普歸宗
為母說法故 即昇忉利天 三月處天宮 普化諸天人
度母報恩畢 安居時過還 諸天眾羽從 乘於七寶階
下至閻浮提 諸佛常下處 無量諸天人 乘宮殿隨送
閻浮提君民 合掌而仰瞻守財醉象調伏品第二十一

天上教化母 及餘諸天眾 還遊於人中 隨緣而行化
樹提迦耆婆 首羅輸盧那 長者子央伽 及無畏王子
尼瞿屢陀等 尸利掘多迦 尼揵憂波離 悉令得解脫
乾陀羅國王 其名弗迦羅 聞說微妙法 捨國而出家
醯茂缽低鬼 及波多耆利 於毘富羅山 調伏而受化
波羅延梵志 波沙那山中 半偈微細義 調伏令信樂
他那摩帝村 有鳩吒檀耽 是二生之首 廣殺生祠祀
如來方便化 令其入正道 於毘提訶山 大威德天神
名般遮尸呿 受法入決定 毘紐瑟吒村 化彼難陀母
央伽富梨城 降伏大力神 富那跋陀羅 輸屢那檀陀
兇惡大力龍 國王及後宮 悉皆受正法 以開甘露門
於彼侏儒村 稽那及尸盧 志求生天樂 化令入正道
央瞿利摩羅 於彼脩侔村 為現神通力 化令即調伏
有大長者子 浮梨耆婆男 大富多錢財 如富那跋陀
即於如來前 受化廣行施 於彼跋提村 化彼跋提梨
及與跋陀羅 兄弟二鬼神 毘提訶富利 有二婆羅門
一名為大壽 二名曰梵壽 論議以降伏 令入於正法
至毘舍離城 化諸羅剎鬼 并離車師子 及諸離車眾
薩遮尼犍子 悉令入正法 阿摩勒迦波 有鬼跋陀羅
及跋陀羅迦 跋陀羅劫摩 又至阿臘山 度鬼阿臘婆
二名鳩摩羅 三訶悉多迦 還至伽闍山 度鬼迦那
及針毛夜叉 及其姊妹子 又至波羅奈 化彼迦旃延
然後乘神通 至輸盧波羅 化彼諸商人 多波揵尼劍
受其旃檀堂 妙香流於今 至摩醯波低 度迦毘羅仙
牟尼住於彼 足蹈於石上 千輻雙輪現 終則不磨滅
至波羅那處 化婆羅那鬼 至摩偷羅國 度鬼竭曇摩
偷羅俱瑟吒 度賴吒波羅 至鞞蘭若村 度諸婆羅門
迦利摩沙村 度薩毘薩深 亦復化於彼 阿耆尼毘舍
復還舍衛國 度彼瞿曇摩 闍帝輸盧那 道迦阿低梨
還憍薩羅國 度外道之師 弗迦羅婆梨 及諸梵志眾
至施多毘迦 寂靜空閑處 度諸外道仙 令入佛仙路
至阿輸闍國 度諸鬼龍眾 至舍毘羅國 度二惡龍王
一名金毘羅 二名迦羅迦 又至跋伽國 化度夜叉鬼
其名曰毘沙 那鳩羅父母 并及大長者 令信樂正法
至俱舍彌國 化度瞿師羅 及二優婆夷 波闍鬱多羅
伴等優婆夷 眾多次第度 至揵陀羅國 度阿婆羅龍
如是等次第 空行水陸性 皆悉往化度 如日照幽冥
爾時提婆達 見佛德殊勝 內心懷嫉妒 退失諸禪定
造諸惡方便 破壞正法僧 登耆闍崛山 崩石以打佛
石分為二分 墮於佛左右 於王平直路 放狂醉惡象
震吼若雷霆 勇氣奮成雲 橫泄而奔走 逸越如暴風
鼻牙尾四足 觸則莫不摧 王舍城巷路 狼藉殺傷人
橫尸而布路 髓腦血流離 一切諸士女 恐怖不出門
合城悉戰悚 但聞驚喚聲 有出城馳走 有窟穴自藏
如來眾五百 時至而入城 高閣窗牖人 啟佛令勿行
如來心安泰 怡然無懼容 唯念貪嫉苦 慈心欲令安
天龍眾營從 漸至狂象所 諸比丘逃避 唯與阿難俱
猶法種種相 一自性不移 醉象奮狂怒 見佛心即醒
投身禮佛足 猶若太山崩 蓮花掌摩頂 如日照烏雲
跪伏佛足下 而為說法言 象莫害大龍 象與龍戰難
象欲害大龍 終不生善處 貪恚癡迷醉 難降佛已降
是故汝今日 當捨貪恚癡 已沒苦淤泥 不捨轉更深
彼象聞佛說 醉解心即悟 身心得安樂 如渴飲甘露
象已受佛化 國人悉歡喜 咸歎唱希有 設種種供養
下善轉成中 中善進增上 不信者生信 已信者深固
阿闍世大王 見佛降醉象 心生奇特想 歡喜倍增敬
如來善方便 現種種神力 調伏諸眾生 隨力入正法
舉國脩善業 猶如劫初人 彼提婆達兜 為惡自纏縛
先神力飛行 今墮無擇獄

菴摩羅女見佛品第二十二

世尊廣化畢 而生涅槃心 發於王舍城 詣巴連弗邑
到已住於彼 娑吒利支提 彼是摩竭提 邊邑附庸國
國主婆羅門 多聞明經典 瞻相土安危 國之仰觀師
摩竭王遣使 敕告彼仰觀 命起於牢城 以備於強鄰
世尊記彼地 天神所保持 於中起城郭 永固不危亡
仰觀心歡喜 共養佛法僧 佛出彼城門 往詣恒河濱
仰觀深敬佛 名為瞿曇門 恒河側人民 皆出迎世尊
興種種供養 各嚴船令渡 世尊以船多 偏受違眾心
即以神通力 隱身及大眾 忽從此岸沒 而出於彼岸
以乘智慧船 廣濟於眾生 緣斯德力故 濟河不憑舟
恒河側人民 同聲唱奇哉 咸言名此津 名為瞿曇津
城門瞿曇門 津名瞿曇津 斯名流於世 歷代共稱傳
如來復前行 至彼鳩梨村 說法多所化 復至那提村
人民多疫死 親戚悉來問 諸親疫死者 命終生何所
佛善知業報 悉隨問記說 前至鞞舍離 住於菴羅林
彼菴摩羅女 承佛詣其園 侍女眾隨從 庠序出奉迎
善執諸情根 身服輕素衣 捨離莊嚴服 自沐浴香花
猶世貞賢女 潔素以祠天 端正妙容姿 猶天玉女形
佛遙見女來 告諸比丘眾 此女極端正 能留行者情
汝等當正念 以慧鎮其心 寧在暴虎口 狂夫利劍下
不於女人所 而起愛欲情 女人顯恣態 若行住坐臥
乃至畫像形 悉表妖姿容 劫奪人善心 如何不自防
現啼笑喜怒 縱體而垂肩 或散髮髻傾 猶尚亂人心
況復飾容儀 以顯妙姿顏 莊嚴隱陋形 誘誑於愚夫
迷亂生德想 不覺醜穢形 當觀無常苦 不淨無我所
諦見其真實 滅除貪欲想 正觀於自境 天女尚不樂
況復人間欲 而能留人心 當執精進弓 智慧鋒利箭
被正念重鎧 決戰於五欲 寧以熱鐵槍 貫徹於雙目
不以愛欲心 而觀於女色 愛欲迷其心 炫惑於女色
亂想而命終 必墮三惡道 畏彼惡道苦 不受女人欺
根不繫境界 境界不繫根 於中貪欲想 由根繫境界
猶如二耕牛 同一軛一鞅 牛不轉相縛 根境界亦然
是故當制心 勿令其放逸 佛為諸比丘 種種說法已
彼菴摩羅女 漸至世尊前 見佛坐樹下 禪定靜思惟
念佛大悲心 哀受我樹林 端心斂儀容 止素妖冶情
恭形心純至 稽首接足禮 世尊命令坐 隨心為說法
汝心已純靜 表徹外德容 壯年豐財寶 備德兼姿顏
能信樂正法 是則世之難 丈夫宿智慧 樂法非為奇
女人情志弱 智淺愛欲深 而能樂正法 此亦為甚難
人生於世間 唯應法自娛 財色非常寶 唯正法為珍
強良病所壞 少壯老所遷 命為死所困 行法無能侵
所愛莫不離 不愛而強鄰 所求不隨意 唯法為從心
他力為大苦 自在力為歡 女人悉由他 兼懷他子苦
是故當思惟 厭離於女身 彼菴摩羅女 聞法心歡喜
堅固智增明 能斷於愛欲 即自厭女身 不染於境界
雖恥於陋形 法力勸其心 稽首而白佛 已蒙尊攝受
哀受明供養 令滿其志願 佛知彼誠心 兼利諸群生
默然受其請 令即隨歡喜 視聽轉增明 作禮而還家

佛所行讚卷第四

~~~~~~~~~~~~~~~~~~~~~~~~~~~~~~~~~~~~~~~~~~~~~~~~~~
佛所行讚(亦云佛本行經)卷第五

神力住壽品第二十三

爾時鞞舍離 諸離車長者 聞世尊入國 住菴摩羅園
有乘素車輿 素蓋素衣服 青赤黃綠色 其眾各異儀
導從翼前後 爭塗競路前 天冠袞花服 寶飾以莊嚴
威容盛明曜 增暉彼園林 除捨五威儀 下車而步進
息慢而形恭 頂禮於佛足 大眾圍遶佛 如日重輪光
離車名師子 為諸離車長 德貌如師子 位居師子臣
滅除師子慢 受誨釋師子 汝等大威德 名族美色容
能除世憍慢 受法以增明 財色香花飾 不如戒莊嚴
國土豐安樂 唯以汝等榮 榮身而安民 在於調御心
加以樂法情 令德轉崇高 非薄土群鄙 而能集眾賢
當日新其德 撫養於萬民 導眾以明正 如牛王涉津
若人能自念 今世及後世 唯當脩正戒 福利二世安
為眾所敬重 名稱普流聞 仁者樂為友 德流永無疆
山林寶玉石 皆依地而生 戒德亦如地 眾善之所由
無翅欲騰虛 渡河無良舟 人而無戒德 濟苦為實難
如樹美花果 針刺難可攀 多聞美色力 破戒者亦然
端坐勝堂閣 王心自莊嚴 淨戒功德具 隨大仙而征
染服衣毛羽 螺髻剃鬚髮 不脩於戒德 方涉眾苦難
日夜三沐浴 奉火修苦行 遺身穢野獸 赴水火投巖
食果餌草根 吸風飲恒水 服氣以絕糧 遠離於正戒
習斯禽獸道 非為正法器 毀戒招誹謗 仁者所不親
心常懷恐怖 惡名如影隨 現世無利益 後世豈獲安
是故智慧士 當修於淨戒 於生死曠野 戒為善導師
持戒由自力 此則不為難 淨戒為梯鄧 令人上昇天
建立淨戒者 斯由煩惱微 諸過壞其心 喪失善功德
先當離我所 我所覆諸善 猶灰覆火上 足蹈而覺燒
憍慢覆其心 如日隱重雲 慢怠滅慚愧 憂悲弱強志
老病壞壯容 我慢滅諸善 諸天阿修羅 貪嫉興諍訟
喪失諸功德 悉由我慢懷 我於勝中勝 我德勝者同
我於勝小劣 斯則為愚夫 色族悉無常 動搖不暫停
終為磨滅法 何用憍慢為 貪欲為巨患 詐親而密怨
猛火從內發 貪火亦復然 貪欲之熾燃 甚於世界火
火盛水能滅 貪愛難可消 猛火焚曠野 草盡還復生
貪欲火焚心 正法生則難 貪欲求世樂 樂增不淨業
惡業墮惡道 怨無過貪欲 貪則生於愛 愛則習諸欲
習欲招眾苦 元惡無過貪 貪則為大病 智藥愚夫止
邪覺不正思 能令貪欲增 無常苦不淨 無我無我所
智慧真實觀 能滅彼邪貪 是故於境界 當修真實觀
真實觀已生 貪欲得解脫 見德生貪欲 見過起瞋恚
德過二俱忘 貪恚得除滅 瞋恚改素容 能壞端正色
瞋恚翳明目 害法義欲聞 斷絕親愛義 為世所輕賤
是故當捨恚 勿隨於瞋心 能制狂恚心 是名善御者
世稱善調駟 是為攝繩容 縱恚不自禁 憂悔火隨燒
若人起瞋恚 先自燒其心 然後加於彼 或燒或不燒
生老病死苦 逼迫於眾生 復加於恚害 多怨復增怨
見世眾苦迫 應起慈悲心 眾生起煩惱 增微無量差
如來善方便 隨病而略說 譬如世良醫 隨病而投藥
爾時諸離車 聞佛所說法 即起禮佛足 歡喜而頂受
請佛及大眾 明日設薄供 佛告諸離車 菴摩羅已請
離車懷感愧 彼何奪我利 知佛心平等 而起隨喜心
如來善隨宜 安慰令心悅 伏化純熟歸 如蛇被嚴咒
夜過明相生 佛與大眾俱 詣菴摩羅舍 受彼供養畢
往詣毘紐村 於彼夏安居 三月安居竟 復還鞞舍離
住獼猴池側 坐於林樹間 普放大光明 以感魔波旬
來詣於佛所 合掌勸請言 昔尼連禪側 已發真實要
我所作事畢 當入於涅槃 今所作已作 當遂於本心
時佛告波旬 滅度時不遠 卻後三月滿 當入於涅槃
時魔知如來 滅度已有期 情願既已滿 歡喜還天宮
如來坐樹下 正受三摩提 放捨業報壽 神力住命存
以如來捨壽 大地普震動 十方虛空境 周遍大火然
須彌頂崩頹 天雨飛礫石 狂風四激起 樹木悉摧折
天樂發哀聲 天人心忘歡 佛從三昧起 普告諸眾生
我今已捨壽 三昧力存身 身如朽敗車 無復往來因
已脫於三有 如鳥破卵生

離車辭別品第二十四

尊者阿難陀 見地普天動 心驚身毛豎 問佛何因緣
佛告阿難陀 我住三月壽 餘命行悉捨 是故地大動
阿難聞佛教 悲感淚交流 猶如大力象 搖彼栴檀樹
擾動理迫迮 香汁淚流下 親重大師尊 恩深未離欲
惟此四事故 悲苦不自勝 今我聞世尊 涅槃決定教
舉體悉萎消 迷方失常音 所聞法悉忘 荒悸亡天地
怪哉救世主 滅度一可駛 遭寒水垂死 遇火忽復滅
於煩惱曠野 迷亂失其方 忽遇善導師 未度忽復失
如人涉長漠 熱渴久乏水 忽遇清涼池 奔趣悉枯竭
紺睫瞪睛目 明鑒於三世 智慧照幽冥 昏冥一何速
猶如旱地苗 雲興仰希雨 暴風雲速滅 望絕守空田
無智大闇冥 群生悉迷方 如來燃慧燈 忽滅莫由出
佛聞阿難說 酸訴情悲切 軟語安慰言 為說真實法
若人知自性 不應處憂悲 一切諸有為 悉皆磨滅法
我已為汝說 合會性別離 恩愛理不常 當捨悲戀心
有為流動法 生滅不自在 欲令長存者 終無有是處
有為若常存 無有遷變者 此則為解脫 於何而更求
汝及餘眾生 今於我何求 汝等所應得 我以為說竟
何用我此身 妙法身長存 我住我寂靜 所要唯在此
然我於眾生 未曾有所惓 當修厭離想 善住於自洲
當知自洲者 專精勤方便 獨靜脩閑居 不從於他信
當知法洲者 決定明慧燈 能滅除癡闇 觀察四境界
逮得於勝法 離我離我所 骨竿皮肉塗 血澆以筋纏
諦觀悉不淨 云何樂此身 諸受從緣生 猶如水上泡
生滅無常苦 遠離於樂想 心識生住滅 新新不暫停
思惟於寂滅 常想永已乖 眾行因緣起 聚散不常俱
愚癡生我想 慧者無我所 於此四境界 思惟正觀察
此則一乘道 眾苦悉皆滅 若能住於此 真實正觀者
佛身之存亡 此法常無盡 佛說此妙法 安慰阿難時
諸離車聞之 惶怖咸來集 悉捨俗威儀 驅馳至佛所
禮畢一面坐 欲問不能宣 佛已知其心 逆為方便說
我今觀察汝 心有異常想 放捨俗緣務 唯念法為情
汝今欲從我 所聞所知者 於我存亡際 慎莫生憂悲
無常有為性 躁動變易法 不堅非利益 無有久住相
古昔諸仙王 婆私吒仙等 曼陀轉輪王 其比亦眾多
如是諸先勝 力如自在天 悉已久磨滅 無一存於今
日月天帝釋 其數亦甚眾 悉皆歸磨滅 無有長存者
過去世諸佛 數如恒邊沙 智慧照世間 悉皆如燈滅
未來世諸佛 將滅亦復然 我今豈獨異 當入於涅槃
彼有應度者 今宜進前行 毘舍離快樂 汝等且自安
世間無依怙 三界不足歡 當止憂悲苦 而生離欲心
決斷長別已 而遊於北方 靡靡涉長路 如日傍西山
爾時諸離車 悲吟逐路隨 仰天而哀歎 嗚呼何怪哉
形如真金山 眾相具莊嚴 不久將崩壞 無常何無慈
生死久虛渴 如來智慧母 而今頓放捨 無救苦奈何
眾生久闇冥 假明慧以行 如何智慧日 忽然而潛光
無智為迅流 漂浪諸眾生 如何法橋梁 一旦忽然摧
慈悲大醫王 無上智良藥 療治眾生苦 如何忽遠逝
慈悲妙天幢 智慧以莊嚴 金剛心絞絡 世間觀無厭
祠祀嚴勝幢 云何一旦崩 眾生何薄福 輪迴生盡流
解脫門忽閉 長苦無出期 如來善安慰 割情而長辭
制心忍悲戀 如萎迦尼花 徘徊而遲遲 悵怏隨路行
如人喪其親 葬畢長訣還

涅槃品第二十五

佛至涅槃處 鞞舍離空虛 猶如夜雲冥 星月失光明
國土先安樂 而今頓凋悴 猶如喪慈父 孤女常獨悲
如端正無聞 聰明而薄德 心辯而口吃 明慧而乏才
神通無威儀 慈悲心虛偽 高勝而無力 威儀而無法
鞞舍離亦然 素榮而今悴 猶如秋田苗 失水悉枯萎
或斷火滅煙 或對食忘餐 悉廢公私業 不修諸俗緣
念佛感恩深 默默各不言 時師子離車 強忍其憂悲
垂泣發哀聲 以表眷戀心 破壞諸邪徑 顯示於正法
已降諸外道 遂往不復還 世絕離世道 無常為大病
世尊入大寂 無依無有救 方便最勝尊 潛光究竟處
我等失強志 如火絕其薪 世尊捨世蔭 群生甚可悲
如人失神力 舉世共哀之 逃暑投涼池 遭寒以憑火
一旦悉廓然 群生何所歸 通達殊勝法 為世陶鑄師
世間失宰正 人喪道則亡 老病死自在 道喪非道通
能壞大苦機 世間何有雙 猛熱極焰盛 大雲雨令消
貪欲火熾然 其誰能令滅 堅固能擔者 已捨世重任
復何智慧力 能為不請友 如彼臨刑囚 為死而醉酒
眾生迷惑識 惟為死受生 利鋸以解材 無常解世間
癡闇為深水 愛欲為巨浪 煩惱為浮沫 邪見摩竭魚
唯有智慧船 能度斯大海 眾病為樹花 衰老為纖條
死為樹深根 有業為其芽 智慧剛利刀 能斷三有樹
無明為鑽燧 貪欲為熾焰 五欲境界薪 滅之以智水
具足殊勝法 已壞於癡冥 見安隱正路 究竟諸煩惱
慈悲化眾生 怨親無異相 一切智通達 而今悉棄捨
軟美清淨音 方身纖長臂 大仙而有邊 何人得無窮
當覺時遷速 應勤求正法 如嶮道遇水 時飲速進路
非常甚暴逆 普壞無貴賤 正觀存於心 雖眠亦常覺
時離車師子 常念佛智慧 厭離於生死 歎慕人師子
不存世恩愛 深崇離欲德 折伏輕躁意 栖心寂靜處
勤修行惠施 遠離於憍慢 樂獨脩閑居 思惟真實法
爾時一切智 圓身師子顧 瞻彼鞞舍離 而說長辭偈
是吾之最後 遊此鞞舍離 往力士生地 當入於涅槃
漸次第遊行 至彼蒲加城 安住堅固林 教誡諸比丘
吾今以中夜 當入於涅槃 汝等當依法 是則尊勝處
不入脩多羅 亦不慎律儀 真實義相違 則不應攝受
非法亦非律 又非我所說 是則為闇說 汝等應速捨
執受於明說 是則非顛倒 是則我所說 如法如律教
如我法律受 是則為可信 言我法律非 是則不可信
不解微細義 謬隨於文字 是則為愚夫 非法而妄說
不別其真偽 無見而闇受 猶鈺金共肆 誑惑於世間
愚夫習淺智 不解真實義 受於相似法 而作真法受
是故當審諦 觀察真法律 猶如鍊金師 燒打而取真
不知諸經論 是則非黠慧 不應說所應 應作不應見
當作平等受 句義如說行 執劍無方便 則反傷其手
辭句不巧便 其義難了知 如夜行求室 宅曠莫知處
失義則忘法 忘法心馳亂 是故智慧士 不違真實義
說斯教誡已 至於波婆城 彼諸力士眾 設種種供養
時有長者子 其名曰純陀 請佛至其舍 供設最後飯
飯食說法畢 行詣鳩夷城 度於蕨蕨河 及熙連二河
彼有堅固林 安隱閑靜處 入金河洗浴 身若真金山
告敕阿難陀 於彼雙樹間 掃灑令清淨 安置於繩床
吾今中夜時 當入於涅槃 阿難聞佛教 氣塞而心悲
行泣而奉教 布置訖還白 如來就繩床 北首右脅臥
枕手累雙足 猶如師子王 畢苦後邊身 一臥永不起
弟子眾圍遶 哀歎世眼滅 風止林流靜 鳥獸寂無聲
樹木汁淚流 華葉非時零 未離欲人天 悉皆大惶怖
如人遊曠澤 道險未至村 但恐行不至 心懼形匆匆
如來畢竟臥 而告阿難陀 往告諸力士 我涅槃時至
彼若不見我 永恨生大苦 阿難受佛教 悲泣而隨路
告彼諸力士 世尊已畢竟 諸力士聞之 極生大恐怖
士女奔馳出 號泣至佛所 弊衣而散髮 蒙塵身流汗
號慟詣彼林 猶如天福盡 垂淚禮佛足 憂悲身萎熟
如來安慰說 汝等勿憂悴 今應隨喜時 不宜生憂慼
長劫之所規 我今始獲得 已度根境界 無盡清涼處
離地水火風 寂靜不生滅 永除於憂患 云何為我憂
我昔伽闍山 欲捨於此身 以本因緣故 存世至於今
守斯危脆身 如毒蛇同居 今入於大寂 眾苦緣已畢
不復更受身 未來苦長息 汝等不復應 為我生恐怖
力士聞佛說 入於大寂靜 心亂而目冥 如睹大黑闇
合掌白佛言 佛離生死苦 永之寂滅樂 我等實欣慶
猶如被燒舍 親從盛火出 諸天猶歡喜 何況於世人
如來既滅後 群生無所睹 永違於救護 是故生憂悲
譬如商人眾 遠涉於曠野 唯有一導師 忽然中道亡
大眾無所怙 云何不憂悲 現世自證知 睹一切知見
而不獲勝利 舉世所應笑 譬如經寶山 愚癡守貧苦
如是諸力士 向佛而悲訴 猶如人一子 悲訴於慈父
佛以善誘辭 顯示第一義 告諸力士眾 誠如汝所言
求道須精勤 非但見我得 如我所說行 得離眾苦網
行道存於心 不必由見我 猶如疾病人 依方服良藥
眾病自然除 不待見醫師 不如我說行 空見我無益
雖與我相遠 行法為近我 同止不隨法 當知去我遠
攝心莫放逸 精勤修正業 人生於世間 長夜眾苦迫
擾動不自安 猶若風中燈 時諸力士眾 聞佛慈悲教
內感而收淚 強自抑止歸

大般涅槃品第二十六

爾時有梵志 名須跋陀羅 賢德悉備足 淨戒護眾生
少稟於邪見 修外道出家 欲來見世尊 告語阿難陀
我聞如來道 厥義深難測 世間無上覺 第一調御師
今欲般涅槃 難復可再遇 難見見者難 猶如鏡中月
我今欲奉見 無上善導師 為求免眾苦 度生死彼岸
佛日欲潛光 願令我暫見 阿難情悲感 兼謂為譏論
或欣世尊滅 不宜令佛見 佛知彼希望 堪為正法器
而告阿難言 聽彼外道前 我為度人生 汝勿作留難
須跋陀羅聞 心生大歡喜 樂法情轉深 加敬至佛前
應時隨順言 軟語而問訊 和顏合掌請 今欲有所問
世有知法者 如我比甚眾 唯聞佛所得 解脫異要道
願為我略說 沾潤虛渴懷 不為論議故 亦無勝負心
佛為彼梵志 略說八正道 聞即虛心受 猶迷得正路
覺知先所學 非為究竟道 即得未曾聞 捨離於邪徑
兼背癡闇障 思惟先所習 瞋恚癡冥俱 長養不善業
愛恚癡等行 能起諸善業 多聞慧精進 亦由有愛生
恚癡若斷者 則離於諸業 諸業既已除 是名業解脫
諸業解脫者 不與義相應 世間說一切 悉皆有自性
有愛瞋恚癡 而有自性者 此則應常存 云何而解脫
正使恚癡滅 有愛還復生 如水自性冷 緣火故成熱
熱息歸於冷 以自性常故 當知有愛性 聞慧進不增
不增亦不減 云何是解脫 先謂彼生死 本從性中生
今觀於彼義 無得解脫者 性者則常住 云何有究竟
譬如燃明燈 何能令無光 佛道真實義 緣愛生世間
愛滅則寂靜 因滅故果亡 本謂我異身 不見無作者
今聞佛正教 世間無有我 諸法因緣生 無有自在故
因緣生故苦 因緣滅亦然 觀世因緣生 則滅於斷見
緣離世間滅 則離於常見 悉捨本所見 深見佛正法
宿命種善因 聞法能即悟 已得善寂滅 清涼無盡處
心開信增廣 仰瞻如來臥 不忍觀如來 捨世般涅槃
及佛未究竟 我當先滅度 合掌禮聖顏 一面正基坐
捨壽入涅槃 如雨滅小火 佛告諸比丘 我最後弟子
而今已涅槃 汝等當供養 佛以初夜過 月明眾星朗
閑林靜無聲 而興大悲心 遺誡諸弟子 吾般涅槃後
汝等當恭敬 波羅提木叉 即是汝大師 巨夜之明燈
貧人之大寶 當所教誡者 汝等當隨順 如事我無異
當淨身口行 離諸治生業 田宅畜眾生 積財及五穀
一切當遠離 如避大火坑 墾土截草木 醫療治諸病
仰觀於曆數 步推吉凶象 占相於利害 此悉不應為
節身隨時食 不受使行術 不合和湯藥 遠離諸諂曲
順法資生具 應當知量受 受則不積聚 是則略說戒
為眾戒之根 亦為解脫本 依此法能生 一切諸正受
一切真實智 緣斯得究竟 是故當執持 勿令其斷壞
淨戒不斷故 則有諸善法 無則無諸善 以戒建立故
已住清淨戒 善攝諸情根 猶如善牧牛 不令其縱暴
不攝諸根馬 縱逸於六境 現世致殃禍 將墜於惡道
譬如不調馬 令人墮坑陷 是故明智者 不應縱諸根
諸根甚凶惡 為人之重怨 眾生愛諸根 還為彼傷害
深怨盛毒蛇 暴虎及猛火 世間之甚惡 慧者所不畏
唯畏輕躁心 將人入惡道 以彼樂小恬 不觀深險故
狂象失利鉤 猿猴得樹林 輕躁心如是 慧者當攝持
放心令自在 終不得寂滅 是故當制心 速之安靜處
飯食知節量 當如服藥法 勿因於飯食 而生貪恚心
飯食止飢渴 如膏朽敗車 譬如蜂採花 不壞其色香
比丘行乞食 勿傷彼信心 若人開心施 當推彼所堪
不籌量牛力 重載令其傷 朝中晡三時 次第修正業
初後二夜分 亦莫著睡眠 中夜端心臥 係念在明相
勿終夜睡眠 令身命空過 時火常燒身 云何長睡眠
煩惱眾怨家 乘虛而隨害 心惛於睡寐 死至孰能覺
毒蛇藏於宅 善咒能令出 黑虺居其心 明覺善咒除
無術而長眠 是則無慚人 慚愧為嚴服 慚為制象鉤
慚愧令心定 無慚喪善根 慚愧世稱賢 無慚禽獸倫
若人以利刀 節節解其身 不應懷恚恨 口不加惡言
惡念而惡言 自傷不害彼 節身修苦行 無過忍辱勝
唯有行忍辱 難伏堅固力 是故勿懷恨 惡言以加人
瞋恚壞正法 亦壞端正色 喪失美名稱 瞋火自燒心
瞋為功德怨 愛德勿懷恨 在家多諸惱 瞋恚故非怪
出家而懷瞋 是則與理乖 猶如冷水中 而有盛火燃
憍慢心若生 當自手摩頂 剃髮服染衣 手持乞食器
邊生裁自活 何為生憍慢 俗人衣色族 憍慢亦為過
何況出家人 志求解脫道 而生憍慢心 此則大不可
曲直性相違 不俱猶霜炎 出家脩直道 諂曲非所應
諂偽幻虛詐 唯法不欺誑 多求則為苦 少欲則安隱
為安應少欲 況求真解脫 慳吝畏多求 恐損其財寶
好施者亦畏 愧財不供足 是故當小欲 施彼無畏心
由此少欲心 則得解脫道 若欲求解脫 亦應習知足
知足常歡喜 歡喜即是法 資生具雖陋 知足故常安
不知足之人 雖得生天樂 以不知足故 苦火常燒心
富而不知足 是亦為貧苦 雖貧而知足 是則第一富
其不知足者 五欲境彌廣 猶更求無厭 長夜馳騁苦
汲汲懷憂慮 反為知足哀 不多受眷屬 其心常安隱
安隱寂靜故 人天悉奉事 是故當捨離 親疏二眷屬
如曠澤孤樹 眾鳥多集栖 多畜眾亦然 長夜受眾苦
多眾多纏累 如老象溺泥 若人勤精進 無利而不獲
是故當晝夜 精勤不懈怠 山谷微流水 常流故決石
鑽火不精進 徒勞而不獲 是故當精進 如壯夫鑽火
善友雖為良 不及於正念 正念存於心 眾惡悉不入
是故修行者 常當念其身 於身若失念 一切善則忘
譬如勇猛將 被鉀御強敵 正念為重鎧 能制六境賊
正定撿覺心 觀世間生滅 是故修行者 當習三摩提
三昧已寂靜 能滅一切苦 智慧能照明 遠離於攝受
等觀內思惟 隨順趣正法 在家及出家 斯應由此路
生老死大海 智慧為輕舟 無明大闇冥 智慧為明燈
諸纏結垢病 智慧為良藥 煩惱棘刺林 智慧為利斧
癡愛駃水流 智慧為橋梁 是故當勤習 聞思修生慧
成就三種慧 雖盲慧眼通 無慧心虛偽 是則非出家
是故當覺知 離諸虛偽法 逮得微妙樂 寂靜安隱處
遵崇不放逸 放逸為善怨 若人不放逸 得生帝釋處
縱心放逸者 則墮阿修羅 安慰慈悲業 所應我已畢
汝等當精勤 善自修其業 山林空閑處 增長寂靜心
當自勤勸勉 勿令後悔恨 猶如世良醫 應病說方藥
抱病而不服 是非良醫過 我已說真實 顯示平等路
聞而不奉用 此非說者咎 於四真諦義 有所不了者
汝今悉應問 勿復隱所懷 世尊哀愍教 眾會默然住
時阿那律陀 觀察諸大眾 默然無所疑 合掌而白佛
月溫日光冷 風靜地性動 如是四種惑 世間悉已無
苦集滅道諦 真實未曾違 如世尊所說 眾會悉無疑
唯世尊涅槃 一切悉悲感 不於世尊說 起不究竟想
正使新出家 情未深解者 聞今慇懃教 疑惑悉已除
已度生死海 無欲無所求 今皆生悲戀 歎佛滅何速
佛以阿那律 種種憂悲說 復以慈愍心 安慰而告言
正使經劫住 終歸當別離 異體而和合 理自不常俱
自他利已畢 空住何所為 天人應度者 悉已得解脫
汝等諸弟子 展轉維正法 知有必磨滅 勿復生憂悲
當自勤方便 到不別離處 我已燃智燈 照除世闇冥
世皆不牢固 汝等當隨喜 如親遭重病 療治脫苦患
已捨於苦器 逆生死海流 永離眾苦患 是亦應隨喜
汝等善自護 勿生於放逸 有者悉歸滅 我今入涅槃
言語從是斷 此則最後教 入初禪三昧 次第九正受
逆次第正受 還入於初禪 復從初禪起 入於第四禪
出定心無寄 便入於涅槃 以佛涅槃故 大地普震動
空中普雨火 無薪而自焰 又復從地起 八方俱熾燃
乃至諸天宮 熾燃亦如是 雷霆動天地 霹靂震山川
猶天阿修羅 擊鼓戰鬥聲 狂風四激起 山崩雨灰塵
日月無光暉 清流悉沸涌 堅固林萎悴 華葉非時零
飛龍乘黑雲 垂五首淚流 四王及眷屬 含悲興供養
淨居天來下 虛空中列侍 觀察無常變 無憂亦無喜
歎世違天師 眼滅一何速 八部諸天神 遍滿虛空中
散華以供養 慼慼心不歡 唯有魔王喜 奏樂以自娛
閻浮提失榮 猶山頹巔崩 大象素牙折 牛王雙角摧
虛空無日月 蓮花遭嚴霜 如來般涅槃 世間悴亦然

歎涅槃品第二十七

時有一天子 乘千白鵠宮 於上虛空中 觀佛般涅槃
普為諸天眾 廣說無常偈 一切性無常 速生而速滅
生則與苦俱 唯寂滅為樂 行業薪積聚 智慧火熾燃
名稱煙衝天 時雨雨令滅 猶如劫火起 水災之所滅
復有梵仙天 猶第一義仙 處天勝妙樂 而不染天報
歎如來寂滅 心定而口言 觀察三世法 始終無不壞
第一義通達 世間無比士 慧知見之士 救護世間者
悉為無常壞 何人得長存 哀哉舉世間 群生墮邪徑
時阿那律陀 於世不律陀 已滅不律陀 生死尼律陀
歎如來寂滅 群生悉盲冥 諸行聚無常 猶若輕雲浮
速起而速滅 慧者不保持 無常金剛杵 壞牟尼山王
鄙哉世輕躁 破壞不堅固 無常暴師子 害龍象大仙
如來金剛幢 猶為非常壞 何況未離欲 而不生怖畏
六種子一芽 一水之所雨 四引之深根 二觚五種果
三際同一體 煩惱之大樹 牟尼大象拔 而不免無常
猶如飾棄鳥 樂水吞毒蛇 忽遇天大旱 失水而身亡
駿馬勇於戰 戰畢純熟還 猶火緣薪熾 薪盡則自滅
如來亦如是 事畢歸涅槃 猶如明月光 普為世除冥
眾生悉蒙照 而復隱須彌 如來亦如是 慧光照幽冥
為眾生除冥 而隱涅槃山 名稱勝光明 普照於世間
滅除一切冥 不停若迅流 善御七駿馬 軍眾羽從遊
光光日天子 猶入於崦嵫 日月五障翳 眾生失光明
奉火祠天畢 唯有燋黑煙 如來已潛輝 世失榮亦然
絕恩愛希望 普應眾生望 眾生望已滿 事畢絕希望
離煩惱身縛 而得真實道 離群聚憒亂 入於寂靜處
神通騰虛遊 苦器故棄捨 癡冥之重闇 智慧光照除
煩惱之埃塵 智水洗令淨 不復數數還 永之寂靜處
滅一切生死 一切悉宗敬 令一切樂法 以慧充一切
悉安慰一切 一切德普流 名聞遍一切 重照迄於今
諸有競德者 於彼哀愍心 四利不為欣 四衰不以慼
善攝於諸情 諸根悉明徹 澄心平等觀 六境不染著
所得未曾有 得人所不得 以諸出要水 虛渴令飽滿
施人所不施 亦不望其報 寂靜妙相身 悉知一切念
好惡不傾動 力勝一切怨 一切病良藥 而為無常壞
一切眾生類 樂法各異端 普應其所求 悉滿其所願
聖慧大施主 一往不復還 猶若世猛火 薪盡不復燃
八法所不染 降五難調群 以三而見三 離三而成三
藏一以得一 超七而長眠 究竟寂滅道 賢聖之所宗
已斷煩惱障 宗奉者已度 飢虛渴乏者 飲之以甘露
被忍辱重鎧 降伏諸恚怒 勝法微妙義 以悅於眾心
修世界善者 植以聖種子 習正不正者 等攝而不捨
轉無上法輪 普世歡喜受 宿殖樂法因 斯皆得解脫
遊行於人間 度諸未度者 未見真實者 悉令見真實
諸習外道者 授之以深法 說生死無常 無主無有樂
建大名稱幢 破壞眾魔軍 進卻無欣慼 薄生歎寂滅
未度者令度 未脫者令脫 未寂者令寂 未覺者令覺
牟尼寂靜道 以攝於眾生 眾生違聖道 習諸不正業
猶若大劫盡 持法者長眠 密雲震霹靂 摧林雨甘澤
少象摧棘林 識養能利人 雲離象老悴 斯皆無所堪
破見能成見 於世度而度 已壞諸邪論 而得自在道
今入於大寂 世間無救護 魔王大軍眾 奮武震天地
欲害牟尼尊 不能令傾動 如何忽一朝 非常魔所壞
天人普雲集 充滿虛空中 畏無窮生死 心生大憂怖
世間無遠近 天眼悉照見 業報諦明了 如觀鏡中像
天耳勝聰達 無遠而不聞 昇虛教諸天 遊步化人境
分身而合體 涉水而不濡 憶念過去生 彌劫而不忘
諸根遊境界 彼彼各異念 知他心通智 一切皆悉知
神通淨妙智 平等觀一切 悉盡一切漏 一切事已畢
智捨有餘界 息智而長眠 眾生剛強心 見則得柔軟
鈍根諸眾生 見則慧明利 無量惡業過 見各得通塗
一旦忽長眠 誰復顯斯德 世間無救護 望斷氣息絕
誰以清涼水 灑之令蘇息 所作自事畢 大悲已長息
世間愚癡網 誰當為壞裂 向生死迅流 誰當說令反
群生癡惑心 誰說寂靜道 誰示安隱處 誰顯真實義
眾生受大苦 誰為慈父救 猶多訟志忘 馬易土失威
王者亡失國 世無佛亦然 多聞無辭辯 為醫而無慧
人王失光相 佛滅俗失榮 良駟失善御 乘舟失船師
三軍失英將 商人失其導 疾病失良醫 聖王失七寶
眾星失明月 愛壽而失命 世間亦如是 佛滅失大明
如是阿羅漢 所作皆已畢 諸漏悉已盡 知恩報恩故
纏綿悲戀說 歎德陳世苦 諸未離欲者 悲泣不自勝
其諸漏盡者 唯歎生滅苦 時諸力士眾 聞佛已涅槃
亂聲慟悲泣 如群鵠遇鷹 悉來詣雙樹 睹如來長眠
無復覺悟容 椎胸而呼天 猶師子搏犢 群牛亂呼聲
中有一力士 心已樂正法 諦觀聖法王 已入於大寂
言眾生悉眠 佛開發令覺 今入於大寂 畢竟而長眠
為眾建法幢 而今一旦崩 如來智慧日 大覺為照明
精進為炎熱 智慧耀千光 滅除一切闇 如何復長冥
一慧照三世 普為眾生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