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苦不苦?

佛說:「以苦為師」。

因為世間人很著相,所以只要看見出家人過窮苦日子,就認為有道。

當然,也不是過著富日子,就是有修行。

有錢沒錢,不足以代表有修行。只能說他能過這樣的物質生活。

就像世間會做善事的人,其中有:有錢人,也有窮人。

不是有錢一定會做善事,不一定窮就會做壞事,

全都是因為眾生著於相上,才有這些偏見。

不是在物質上極力窮苦,就是在修行,否則乞丐也是在修行了!

對於佛法有正知正見,行住坐臥都依照佛所教的在起觀、念佛、禪觀....,

這才是真正值得學習的榜樣,如果著相認取有修或沒修,

那會讓自己更執著,無法於菩提道上得圓滿。

其實著相的「凡夫」很愛勸人:

「不要著相」。但自己在事相上總是以「眼見」與「成見」去認知事情。

常有人愛說:修行人不用過那麼好。

這都是慳吝、無知的人所說。

若自己是修行人,在物質上揀擇,起煩惱,那就是修行者本身的問題。以前也曾見過有出家人見到好東西就皺眉頭,這是見好物起煩惱。也有環境貧困令出家人不歡喜的。有這些問題的人,他所應服的藥,就是在大乘佛法中求出。

而若是以供養者而論,當以清淨心盡力供養三寶,此則是修自己的福慧。
對於捨不得出錢的人,就會拿「修行人不需要用太好」來掩飾自己的吝嗇,再輾轉告訴其他佛弟子這些邪見,障礙別人的福慧。

在經典上,常見此界他方、三界六道的天、人....有錢、無錢者,盡全心力供養佛、菩薩,可惜一群讀經者,雖識字卻見不到要捨自己的慳吝。
今人幾乎都是要出家人為他做點什麼,才願意把錢拿出來,比如說:付牌位錢,付飯錢....。
嘴上說是供養,其實這些人心態中是把出家人當員工,認為:「你有幫我做事,我就付錢。」,這種行為就是輕慢三寶,將來會有果報,真相是他沒得到點什麼,他是一毛錢不出的。

如果只嘴上說學佛修行很好,但大家都不護持,
最後會落得只有佛法名字,而無修行、修證者。


~~~~~~~~~~~~~~~~~~~~~~~~~~~~~~~~~
學佛當依四依法而修學:

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