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1月3日 星期二

明心見性2...元音老人

認識本性是第一步,最好用功的時侯,我們要努力精進做功夫。現在有兩種人,一種人就是說了這話之後,叫他認識本性,不接受,「這就是本性啊!恐怕不是。為什麼?假如認識這是本性,為什麼沒有發神通呢?」他住在神通上去了,他就住在那個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上去了。「我沒有發神通啊!還不知道啊!那還不是。我要是真認識本性之後,應該發通啊!」他就不肯接受,這是一種。另外一種人呢,發狂了:「噢!這就是本性啊!好,好!我悟道了!可以不要用功了!」不要用功了?完蛋了。為什麼?你習氣還在,生死不能了。禪宗大祖師臨濟禪師對我們講得很明白。他說:「第一句薦得,生死不了。」第一句是什麼句子啊?就是「看取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裡頭人。」這句話,就是我們看木偶戲,木偶在棚子上面,一個人坐在裡面抽線,木偶會動。比如我們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那個木偶會打會動,全靠有人拉線啊!這是比方我們---現在我們能說話,能走路,能工作,這就是有個人在裡拉線。這個身體就等於是個木偶。那拉線的是誰?就是我們的佛性。認識這個道理之後:「噢!我現在能說能聽能住能走,這就是我的佛性。」認識它了,但是你自己不了啊!為什麼?習氣還在,對境還生心還動搖,所以生死不了。臨濟大師關照我們認識它之後要綿密保護,做功夫。禪宗是這樣綿密保護,看著念頭起處,就和我們講的一樣無時無刻不像這樣做到綿密保護,看著念頭起處不跟念頭跑。一切境界現前,善境惡境順境逆境,都不動搖。這樣段煉,把習氣消光,生死才能了。所以臨濟大師在這上面分九步,一步一步向前進。第一步:我們想要保護,會忘記保。因為動念動慣了,跟境界跑,跑慣了,境界一生起來就跟它跑掉了,保護忘記了。趕快把它拉回來,做到不忘記保。從忘記保而做到不忘記保,時時刻刻照顧話頭,看住。這保護也不是呆板的保,也不是「我看住,我不要說話,我要看住不要說話!」不是這樣子,保護是很活潑的,很瀟灑的,很輕鬆的,不是壓住念頭保:「噢,這個念頭不要起,不要起。「不是這樣。你讓它起,就是你起來,我不睬你,你念頭起來我不睬你,它就過去了。就像馬路上的行人,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你不睬他,他就過去了,你一睬他:噯!拉住了,噯!和他講話,那好他就不走了。所以我們保護是很活潑不是死死的,呆住的,壓住這念頭。做事時就是做這個事的一個念頭,沒有第二個念頭起來,那麼這個就是保。所以保也要知道並不是看著什麼地方,住著某一個點,就像道教守丹田守竅門那樣,不是!很活潑,你念頭一起就不跟它跑,很自在的就是了。從忘記保而到不忘記保,這就是大過程。能時時看住,真正能夠不忘記保了,還要進步,要把這保也忘記,不要保了,要脫開這保。因為保也是多事,佛性本來如此,本來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增不減。現在我們保,是因為我們習氣重,不這樣保下去,習氣還不肯了。所以這樣保成功了,它就不動了,自然不動了。就是一切境界來的時侯,也不喜也不惱,這就是做功夫進步了。在禪宗說起來,這已經到了法身正住了。第一步見性叫法身邊事,在邊邊上,等於是這個佛堂,你來到門口,頭伸進來張望一下。沒有做到善也不喜、惡也不惱,真能做到,一點不帶勉強的,那才是法身正住。就等於進到房子裡了,登堂入室了,功夫做到這裡就比較好了。再慢慢的把這個'不要保忘記保'統統的忘記了,忘記了也忘記了。還有忘記了也不行,得從有為過到無為。那時候就是不求神通,神通自然發現。到無為的時候就是八地菩薩的位子。還進一步,無為也不可得,假如有個無為在,還是不好,還是有一點點知見,還是有一點法執,這不好。要把它統統取消,從而進一步法身向上。這禪宗有三關,初關『法身邊事』剛才講了。第二關就是重關『法身正住』,第三關『末後牢關』就是法身向上,再有神通也不可得,再放大光明朗照十方也不可得,一切都收歸自性。所以萬物歸自己,一切森羅萬象都是我自己的化身。所以一點都不著相,那才是法界究竟。我們做功夫要依照這程序去做,千萬不可得少為足。現在我們兩種人:一種不能承擔,不認識這個是自性。一種人知道點道理以為好了:「噢,到家了,不要修了,不要用功了!」其實差得遠呢!不是到家,才是開始走第一步。在密宗大圓滿裡說的很清爽,就是我們認識本性這是第一步,所以我們修心中心就是大圓滿法,因為它是圓滿究竟的,是大圓滿法,徹底圓滿佛果的,所以叫大圓滿法。第一步就是認識本性。我們大家修過心中心修過很多時,應該有這個知見。認識本性,就在我們一念斷處,不要到外面去找,在外面找,找不到的。它時時刻刻在自己面門放光。認識之後,綿密保護是第二步。在密宗講起來就是覺受增長,就是一天比一天覺悟了。曉得這些境界都是我佛性自己變現的。這裡恐怕大家不太理解,怎麼一切東西是自己佛性變現的呢?用個比方解釋一下:比如這個大殿,造這個大殿是不是先要打個圖樣啊,畫個藍圖啊。打圖樣,畫藍圖是不是經過大腦的思考設計呀。大腦怎麼能夠思考設計的呀?是大腦自己功能這樣子嗎?假如是大腦,我們一口氣不來死了,這個大腦還在,它怎麼不能動啊!現在我怎麼能思考設計呢?這個『能』就是我們的佛性的功能。佛性的功能,不是大腦的功能。大腦等於是個電線,這個佛性是電。電通過電線起作用,完成是大腦的作用。工人在依照這個圖樣藍圖去把房子造好。大家造好了,造是什麼作用啊?這也是佛性的作用。所以這個大殿造成功,這就是佛性所變化出來的,那就是佛性的變現。現在我們要看見這個大殿也是佛性的功能。因為眼睛不能看,眼睛能看也是靠大腦,大腦還要通電,通電還就是佛性,所以「見」歸根結底,能看的還是佛性。因為科學家他不認識這佛性,他選擇大腦,他說我們能看東西是大腦的功能大腦的作用,實際上還是我們的佛性。能看能聞都是佛性。這一切事物,千差萬別的事物森羅萬象,都是我們佛性所變現的,都是我們的化身。所以我們的法,報,化三身就在當下圓滿具足,不要到外面去取。現在我們一念斷處,了了分明的就是法身;我們能看一切事物都是我們的智慧光,智慧光朗照能看見,這智慧光明就是我們的報身;千差萬別的事物森羅萬像是我們佛性所變現的,是我們的化身。所以法、報、化三身就在面前圓滿,不要到外面去找,當下就是。明白這個道理用功起來就很便當了,不費勁了。時時地看住我們的念頭起處,不跟著念頭跑,不要著相。盡管千差萬別的境界現前不跟它跑,全都是我們法身當中的影子,法身是鏡子,事物是影子。鏡中影子不可得,不可取,一切境界面前不要動心、保護它,就成道了。所以用功很便當,不難。我們要圓成佛性、圓成佛果沒有難處,只要我們知道訣竅、知道方法,沒有什麼難的。難就難在不知道決竅、不知道方法,亂走,盲修瞎練亂走,那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