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1月3日 星期二

明心見性4..元音老人

我們心中心法要這樣做功夫就能證到這個境界,就是華嚴境界。我們證到本性、明白本性,那就是禪宗。我們心清淨一點沒污染,那就是淨土宗。所以淨土宗,禪宗,什麼宗都包括在內,一宗包括多宗。並不是我們說心中心法包含諸宗,其它就不包含諸宗,都是一樣。淨土宗也能包含諸宗。一句佛號念到心花開敷見到本性,那就是禪宗。心花開敷見到本性之後,習氣消融,朗照十方那就是華嚴境界。用一句佛號三密加持,把秘密打開,見到秘密本性那就是密宗。所以一宗都能互相通用,並不是哪一宗最好哪一宗差。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都是一樣。所以我們現在常常對年老的居士們提倡修淨土宗。淨土宗畢竟比較方便一點,不要每座兩小時,可以自由長短,半個鐘頭乃至於二到三小時隨便,也很自由。念一句佛號也很便當,所以就勸告年老的居士們用功修淨土宗,也很好,一切都是一樣。我們能夠證道,「明體進詣」這一步還不究竟。為什麼?還有法可得,還有光明在,還有神通在。要光明神通都收歸自性,一切都不可得。法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什麼都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那才是法界究竟,那才是禪宗所說的法身向上。所以說密宗說的法和禪宗說的法完全一樣,密就是禪,禪就是密,完全一樣。因此大家修法的時侯不要分宗派,不要這個宗好那個宗壞,其實都是一樣。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基礎,各有各的愛好,這可隨自己來選擇,不必勉強。就像我們吃菜,你喜歡吃辣的,辣的很好吃。那我不喜歡吃辣的,辣的可怕可怕不能吃。你喜歡吃甜的,甜的好,不喜歡吃甜的,甜的就不好了。就是不要分門別類,分宗派彼此誹謗,就不好,各宗都是好的。

我們講講功夫的進步給大家聽聽,這個路途講清爽,大家可以依照這個道路去前進,不斷的向前進,證到究竟。因為假如有發神通的時侯,證到光明體朗照十方認為是到家了,那是大錯誤。密宗也是這樣說,假如你證到光明身,就是整個肉體完全化成光明體了,那還是宇宙之間一個遊魂。還是個遊魂,不算究竟,因為你著相了。要把光明體也沒了,消化了。禪宗也是這樣說,有光明在朗照你,渾身都被光明筒朗照住了,籠罩了,那個光明要消了才行,有光明在也不行。禪宗裡有很明顯的例子。禪宗的公案很多,大家修心中心法,可以看禪宗的公案,參參公案,公案是幫助我們用功的。有一個參禪師父去問曹山師父。曹山就是曹洞宗的開山師,洞山良價、曹山本寂,他師徒都是曹洞宗的開山祖師。他問曹山本寂師父:「我朗月當頭怎麼樣?」功夫做得光明大放朗照住全身。曹山師父說:「猶是階下漢。」你還在這個大殿外面石階之下呢。那僧還以為到家了。「哎呀!那不是到家了,那麼請你大師慈悲拉我一把呀,接引我上階。」曹山師父說:「月落時相見!」把這個光明月亮落掉再相見。就是你還有光明見,還有法執法見,要把這個光明做到渾化相忘,忘記掉了,在光明當中不覺得有光明。就像我們現在在空氣當中不覺得有空氣,這樣渾化相忘,忘記了,一點也沒有了,那才到家。功夫要做到這個地步才到家。不要以為:「噢,我認識你佛性了,聽講就認識佛性了,可以了,不要修了。」大錯誤!有一批人就犯這個錯誤,知道一點理論,認識了:「噢,這個一念斷處就是我們的佛性,好了……到家了,不要修了,我已經成佛了。」其實你沒有成佛,你是因地佛,果上還沒到。你因地到了,果地上沒有成就。差得十萬八千里了,差得遠,趕快用功。所以今天我趁這個機會告誡大家,假如有這個見解的,趕快回頭。不是不用功,是正好用功。趕快努力用功,時時觀照,觀照不得力,還跟境界跑,那就還得多打座。不打座不增加定力,境界還拉著你跑,不行!


冶開大和尚是常州天寧寺的大禪師,他的弟子月霞法師、應慈法師都很出名。這個大和尚參禪開悟之後,他師父就配個知事給他做,他做了之後:「哎呀!不行,我這個心還是動。」只好找師父:「師父啊,現在我雖然開悟了,見性了,還是不行啊!跟著境界轉啊,不行不行!」你看人家多明智啊,知道不行。師父說:「好,還是去閉關吧!你力量不夠,閉關!」閉三年關再出來:「噢,力量夠了,做事情心不動了。」人家都是這樣做功夫啊,不像我們,發狂啊!知道一點道理,好了,到家了,不用修行了。這是做大夢,生死不能了,說大話還要下地獄呢!真的啊,說大話叫「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這是要下地獄的。所以自己要當心了,沒有得道不要說得道,你差得遠呢!你事情上透得過嗎?透不過,還要抽煙、還要喝酒、還要吃肉。哎呀!看,習氣這麼重,就到家了?!胡說八道!所以勸告大家不要這樣想,趕快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