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講講明白,我們做功夫要認識本性。本性不在別處,就在我們面門放光,這個能見能聞的能,就是我們的佛性。我們做功夫就是保護它。打座呢?打座是增加定力,我們要對境的時侯沒有定力就跟境界跑了。其實假如知道這是理解,這還是理、不是事,本來是理就是事,事就是理。但是我們做功夫有一點分別。像《楞嚴經》說的『理屬頓悟,乘悟並銷。』道理是一悟即悟,沒有今天悟一點明天悟一點的,『今天我認識本性,噢!這就是我本性。』就行了。『乘悟並銷』就是所有不明白的妄想、知見、無明一起消光。「事則漸除,因次地盡。」事上要段煉啊,就是習氣太重啊。我們的大祖師象圭峰宗密,他就說:「理可頓悟」,事上,因為我們都是歷劫積累的,一下子消不了,「不能卒除」就是不能一下子除光。「長須覺察」需要長時間的覺,叫自己的名字,噢!這都是假的,不要動,不要動!要覺,不要昏迷。像我們修淨土人念阿彌陀佛,念佛是用佛號喊醒我們自己,就是叫我們清醒些,不要昏迷,其實是一樣的。現在淨土宗人不知道,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祖師,他就說:「聲聲喚醒主人公。」一聲一聲的阿彌陀佛,就是把我們主人公喊醒。我們禪宗也是這樣說:「喊自己名字!」比如我叫元音,就喊:「元音,元音!」自己答應:「哎!」「惺惺著!」就是你時時清醒,不要昏迷。就是我們時時刻刻不要昏迷,這是最重要的。我們做功夫就是保持這清醒,不要昏迷,不要著相。為除習氣長須覺察、覺悟,這就是清醒。考察自己今天有什麼過錯,什麼地方不對,什麼地方又犯戒了,又著相了,趕快改除。損之又損,一天比一天減少。道教老子也是這樣說的:「為道日損。」就是修大道要成功,就要一天比一天把我們的習氣妄想減少,日損就是天天減少,天天損耗。做功夫就這樣做下去,明白這個道理就有長遠心,就不會急了。
現在常常有人很急:「唉呀!我怎麼進步很慢呀!怎麼效果很小呀!」怎麼進步很慢呀、沒發神通啊!錯誤了,你怎麼認為求神通是進步快,進步快是在事上考察,本來我對某樁事情很煩惱,現在我不煩惱;從前我對某樁事情很得意、很開心,現在我對某樁事情不得意、不開心,那就是大進步。真正進步是在事上段煉考驗自己,不是發神通考驗自己。你要是真正是在事情上不動念不煩惱,神通不求自得。祖師們都是這樣說的,像仰山祖師,就是溈仰宗的祖師,溈山的徒弟。仰山祖師說:「神通為聖末邊事。但得本,不愁末。」認識本性清爽了,真立穩腳跟,不跟境界轉。「不愁末。」這枝末神通一定是有的。神通不可求,求不到,縱然求到了,那都是假的,不是真的,祖師這樣說。所以我們進步,肯事上瀟灑解脫。你事上能夠時時刻刻自在安樂,一點沒煩惱,那就是大進步。不是在神通上去考察,所以我們自己考察自己,就是向過去回頭看看,不要向前面看。為什麼?向前面看路途很遙遠,成佛路途不是很近,因為我們的習氣這麼大。回頭看看,過去我怎麼樣,現在我怎麼樣了,是不是進步了,那就有信心了。噢!比以前是進步了,從前我對某樁事情很放不下來,現在我能放的下來了,心空得了那就是大進步。進步在這地方看,所以要長須覺察,覺受增長,一天比一天覺悟,一天比一天得真實受用。受是受用,不是享受。
現在我們人壞就壞在享受,追求享受。要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走得好,樣樣都有。都向上看齊,不向下看齊,所以欲望無窮。欲望無窮之故,這個社會就不安定了。因為你也要、他也要、大家搶啊!所以貪污受賄都來了。我們的正受是受用,就是心裡空蕩蕩的,安然自在,瀟灑得很,這是受用。一天到晚苦楚苦惱,煩惱的不得了,憂傷煩惱,那何必呢!人生在世頂長一百多歲,在佛看來一眨眼就過去了,不算一回事。所以我們要自己明白這佛性是真實的,一切事相都是假的、影子,不去追逐,各隨各的緣。每個人從前做的業不同,自己所得的果也不同。現在我們又做事,又造業了,將來的果也不同,就是這個緣故。向上看那都要好,不可能!各有各的緣不同,各有各的業不同,不可能、不可能。所以我們隨緣自在任運逍遙就好。運氣都不同,緣也不同,這心空空的,吃得飽穿得暖就是了。何必向上看齊呢。上有上面的因緣,下有下面的因緣。你將上不足比下有餘,朝下看看比我不足的還有呢。現在你們大家或許不知道,我們到窮山溝裡去看看,哎呀!那些人苦的不得了哇!吃得飽都不可能啊,要吃得好更難啊。穿的什麼樣子啊?穿的暖就是好的啦,很多了。所以我們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也就是好的了。各有各的因緣自在嘛。只要我們努力盡一己之能工作去,得的報酬就是我們的能力所得,不要再去向上面看,上面有上面的能力,我們有我們的能力,各有各的不同,社會分工各個不同。所以要覺受增長,心裡要一點沒有煩惱,自然安閒。真正增長到飽和點了(心真空淨了就是飽和點),他就發大神通了。禪宗這樣說,我們密宗也是這樣說。你不求神通,神通來求你了找你了,你就得大神通。那個時候就叫『明體進詣』,密宗裡是這樣名字,禪宗沒有這樣說,禪宗說的是『重關牢關』。『明體進詣』,發大神通,光明朗照十方世界。明體就是光明之體,進是進步,詣是到家,造詣很深的詣,就是造詣很深到了,到了這個地步了,光明大放朗照十方世界,十方的佛在我心中圓,我在諸佛心中圓,彼此交參無礙,這就是《華嚴經》證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