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善人與菩薩的差異

今人總胡說:「你只要如何...如何,你就是在修行」,全是世間人自己胡謅的,拿枝葉當根本。
不講話就有修行啦,捐錢幫助人就是修行啦,.....
縱然做得再多善事好事,若不離相,都是世間法,不會是佛法,更非是修行!
世間人所行的善事,根本無法與佛菩薩的慈悲相比擬,因為佛菩薩「無我」,世間人還是「有我」,還是「著相」。
若認世間為實有在做善事,無論有所求或無所求回報,那都只是世間凡夫善行。
佛教所教的菩薩行在事情的表面看來像世間善,但事實上卻是「無我」、「無四相」,即是金剛經所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為何總簡單說「無我」呢?因為有「我」,才熾然有「人、眾生、壽者」。總以「我相」來代表。世間人即使為人捨身、捨命,那一念「我」還是在,所以頂多感得天上善報。報盡還墮落。非是究竟!懂得佛所說的「實相、心性」之理,才能修無相之善行,但心中不可執「無我、無相」,否則仍還墮在令一窠臼。許多人說「佛法在生活中」,但好人也在生活中,造殺盜婬者也在生活中,究竟如何修、如何轉,請多聽 悟顯法師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