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法華經今解(藥草喻品第五之一)~悟顯法師 講述

妙法蓮華經今解
藥草喻品第五
第一講
請掀開《妙法蓮華經》,看第一百四十四頁。

我們接著講第五品〈藥草喻品第五〉。《法華》從第一品到第四品,第一品世尊示現瑞相,而後告訴我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佛法。也就是說諸佛如來唯談一心,更無別法。第一位先理解的、先悟入的是舍利弗。而後是大迦葉、須菩提、目連等,這四大弟子。
在前面〈信解品〉講到:「唯有信解大乘。方是如來真實弟子。」否則你就像在外面流浪的小孩一樣,「竛竮辛苦五十餘年」,在這三界六道輪迴當中不得出離,「或升或沉」,或是上升,或是墮落。因為不了解心性,沒有明心見性,所以修行不得要領,念佛不懂得銷歸自性,總是取心外法,認心外佛,或是以為心內有佛,分為內外二相,不知心境本自一如,萬法原是不二,不能悟入佛之知見。世尊方便接引眾生,講說三乘,目的是要「會三歸一」,讓你了達一乘了義。

所以這一品藉由「三草二木」的譬喻,讓我們知道世尊所說唯是「一雨普潤」平等之法,這「一雨普潤」的意思,就是天空下雨,就如同如來講經說法。只是眾生根器各個不同,所以才有種種不同的差別。小草它所吸到的就是一點水而已,大樹它吸的水分就比草來得多。

這是藉「一雨普潤」以顯「無二無三」之旨,顯示佛法當中唯談一乘了義,沒有二乘也沒有三乘。講沒有二乘、沒有三乘,有些學佛久的同修,你可能會覺得很訝異,但是在法華會上,它經文就是這麼說,甚至告訴我們佛法中沒有聲聞弟子,純是菩薩。不光此土,他方佛土亦復如是。

所以如來出世的本懷,就是為了講說一乘。說一乘的目的,是為了令眾生明心見性。《法華經》講:「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那實際上就是講明心見性而已,令眾生見性成佛,所以為什麼說「成佛的《法華》」,這個是頓超之法。能入如來平等之性,後面你方堪受記。所以在〈藥草喻品〉後面,有一品就是〈授記品〉。如果你沒有悟入,那就不得如來授記。什麼叫「不得如來授記」呢?也就是沒有辦法成佛。

《法華經》〈法師品〉說的,他說你沒有聽聞《法華》,你不解一乘,你不是真正行菩薩道。你沒有解了一乘,你沒有悟入心性,你不能成佛,什麼宗派都一樣;成佛這件事情,不是哪一個上師可以給你,哪一個諸佛如來可以送給你,所以六祖慧能大師講:「自性自度。」自性就是講眾生就具有佛性,你還得自己悟,還得自己來修行,如來頂多講經說法給你聽,給你作個增上緣,告訴你一乘佛法,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有的法門,指歸的就是心性而已。
所以你看我們中國人學佛,他的一個基礎經典,一定有一部經叫《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讓你一學佛的時候你就知道,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得阿耨三藐三菩提;一切的如來,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諸佛如來,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而般若正是自性的智照之用,能照破眾生的無明,所以你修行的時候,以般若智慧來覺照,照見五蘊皆空。

實際上這般若智慧不在別處,人人本有不假他求,只是你迷惑顛倒太久,所以藉由經典來開顯,所以說因師得悟。因為有本師釋迦牟尼佛給你講經說法,有祖師大德傳法,你才能夠明心見性,所見之性,沒有心外之法,不是「向外別求」,亦不是住著於內。因為我常講「不要向外求」,有些人他就會想說,不求外,那我就往內求。問題是:內在哪裡?內外如何區別?內外只是眾生的顛倒分別而已啊,哪有什麼內求外求?

所以就有人說:我去學小乘「內觀」。實際上這就是心裡立了二法,內外之相熾然成立。有內就有外,有外就有內,所以為什麼說,龍樹菩薩講,學小乘學到後來會變邪見。講這話很多人震驚,甚至反過來毀謗龍樹菩薩。你要知道,龍樹菩薩是釋迦牟尼佛在大、小乘經典裡面都有講到的,大乘《楞伽經》,小乘的《摩耶經》裡面講到,佛滅度後,大概是七百年,有龍樹菩薩來教化眾生,這是世尊授記,所以必然得佛心印,方堪教化。你要懂得,你絕不能去毀謗。
因為你程度不夠,你聽到大乘佛法會害怕,善根福德因緣沒有具足,所以你聽了你會恐慌,你會害怕:「我學大乘會不會著空?我次第來比較實在啊!」
實際上大乘它也是有次第的,只是它裡面的心法跟一般的二乘不一樣。你看,天台宗講的「化儀四教」:頓、漸、秘密、不定;跟「化法四教」:藏、通、別、圓。「藏教」裡面有頓、漸、秘密、不定;「通教」裡面有頓、漸、秘密、不定;「別教」裡面有頓、漸、秘密、不定;「圓教」裡面也有頓、漸、秘密、不定。你了解經教,你就懂得我們學大乘是沒有問題的,你就知道為什麼說淨土宗是圓教,淨土宗念佛能頓超,它又不妨你次第修證;因為它用的心法是大乘的心法,入手處不一樣,所以它能夠頓超。你聽了,心地上就安了,不會覺得自己沒有基礎。

再來,小乘裡面沒有講女眾成佛的,所以妳們女眾自己要清楚,妳想說:「我學小乘,我這樣按部就班地來成佛。」妳成不了佛,小乘沒有女眾成佛的。所以你看《法華經》後面〈提婆達多品〉裡面,講到「龍女成佛」,龍女是畜生女,又能夠獻珠以後立即成佛,所以舍利弗尊者非常地不解,因為他從來沒有聽過女眾這個身體可以直接頓成佛,一定要先「女轉男身」,而後方成。所以你去學小乘,妳們女眾那是不能一生成就的。女人沒有辦法做轉輪聖王,沒有辦法做帝釋,沒有辦法示現佛身,這是在小乘經典裡面所講到。你看到有一些女眾,她學小乘學得很用功等等的,那個叫白費力氣,她想成就圓滿佛,她是沒有辦法的,唯有學習大乘佛法才能夠成就,這話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所以為什麼連舍利弗、目犍連也迴小向大,你看前面〈信解品〉,大迦葉尊者都迴小向大,你看這些人根器多好;所以道理就很清楚了。這裡是藉由三草二木,以顯如來唯說一乘,所以無二亦無三。祖師講得很清楚,《華嚴經》說:「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心性之法,從古至今,如是如是,從不變異,所以說「文殊法常爾」。法王所說之法,唯是一乘法;如來是一切無礙人,通達一切,唯以一乘法教化眾生,所以「一道出生死」。此「一道」,在對於喜歡簡單的眾生,他示現的就是禪宗,根器很利;有的喜歡廣說的,他就說《華嚴》、說《法華》、說大部頭的經典;有的喜歡持咒的,如來就為他說咒,或是多字咒,像:《楞嚴咒》,或是少字咒,或是一字咒,法法皆是「一道」。所以《金剛經》講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它講的「是法」就是講佛法,講佛法裡面平等無有高下,同是一道出離生死。證入了以後,你才曉得:原來世間法跟佛法,無二無別。怎麼說「世間法與佛法無二無別」呢?因為「唯心所現」,當體即空,所以說「無二無別」;「無二無別」裡面不妨你「差別宛然」。所以有「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這眾生就像這裡說的,有三草二木,種種根器的不同,福報有厚薄不同,根器有利鈍不同,但是同一心性。所以有些人講「佛法跟世間法一樣」,這個話是我們佛教裡面才這麼說,它跟世間法一樣,是怎麼「一樣」的?同一心性。雖說「同」,它不妨「差別宛然」,還是有它的因果,還是有它的次第,所以不壞因果、不壞次第。造善業得善報,造惡業得惡報,念佛成佛,它都有它的因果,有它的次第,但是唯是一心。所以講「一道出生死」,同是用「一乘法」,同是用「一心之理」出離生死,但是裡面次第宛然,就像「一刀千紙」,因為這刀很鋒利,你這一刀切下去,瞬間穿過一千張紙,第一張是第一張、第二張是第二張......直到最後一千張,雖然很快,它還是層次分明。所以佛門裡面講這心性之理,說為「中道」,不著空、不著有,但是呢,亦不可作「中道」之想。心存中道,那就存了一法,這個道就不「中」了。你理解的佛法、你體會的佛法就偏掉了。
這是一開頭跟大家講到的道理,承接上一次〈信解品〉,以開啟後面的〈藥草喻品第五〉。

(經文):
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及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葉善說如來真實功德。誠如所言。

(解:)
這是世尊讚歎迦葉尊者。「迦葉」,這不用多說,翻作中文叫「飲光」,過去以紫金光塗佛形像,供養日月燈佛。

這是讚歎他前面說的,〈信解品〉中善說譬喻。講他們二乘人,雖然得遇大乘,但是未敢直下承當;就像長者家子從小就離開了父親,在外面流浪五十多年,最後長者起善方便,以善方便誘引他的這個小孩,漸漸地「其心開泰」,就是他小孩的心意能夠打開、能夠接受,而後長者在臨終之前聚會親族、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就像如來在要入涅槃前,講《法華》,講一乘之法授予眾生,開權顯實,直指人心。迦葉尊者體會到這層道理,所以世尊讚歎迦葉善說如來真實功德;說他這個譬喻舉得非常地好,把如來的用心以及教化眾生的次第都濃縮在〈信解品〉中的譬喻裡面,這是讚歎他「說如來真實功德」,誠如所言。

(經文):
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汝等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

(解):
下面這一句就是給他補上了,你雖然善說如來真實功德,也如同你所說得一樣沒有錯,但是,「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這「無量無邊」就沒有辦法算了。「阿僧祇」翻作中文叫無央數。這是講一切的諸佛如來尚有無量無邊、無央數的功德。「汝等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這話什麼意思呢?凡夫修功德不離四相,所以是屬三界;而二乘所修功德雖出三界,但是沉空滯寂,墮偏真涅槃當中,都屬於「有餘」之法,「有盡」之處。二乘人他見思煩惱斷盡,在這當中成就了阿羅漢果,這是有盡的功德。如來了妄即真,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意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意識為大圓鏡智;了妄即真,知煩惱即菩提,不盡煩惱而證涅槃,不捨一法而入心性;所以說為「功德無盡」。凡夫墮於四相,所以有所求、有所得,二乘也有所取證,但凡有所取證者這功德就有餘。為什麼說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無量億劫說不能盡?因為「稱性」的緣故,所以說為「不可思不可議」;唯有了此不思議法,方為可思可議。所以說如來的功德說不可思不可議,是不可以言語道,不可以思量測;又亦復可思可議,為什麼?眾生如果不能緣念如來的功德,不能憶念佛的功德,那怎麼成佛?如果真的不可議,為什麼如來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華嚴》剎塵說法?當知思議與不思議皆是隨眾生方便而說,這個道理在《華嚴經》裡面都有說到。所以說無量億劫說不能盡,你唯有了此心性,方是不可盡,方是解了不可思議,方是契入了不可思議,所以故說為無盡。以心性無盡故,所以功德無盡,這是讚歎如來,也是提獎這些二乘,還有凡夫,同時指示悟入心性的重要。

(經文):
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虛也。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

(解:)
佛叫著迦葉,同時也是叫著我們。所以講「迦葉當知」也就是告訴我們應當知道,如來是諸法之王。這「王」有「自在」之義,於諸法中皆得自在,世間法、佛法他都能夠自在,都能解了、都能通達,而且能夠隨自意,亦復能隨他意,能夠自在變現,所以說為「諸法之王」。你們看現在有些人喜歡稱活佛、法王,那個頂多是尊稱而已,唯有如來,唯有釋迦牟尼佛才能堪稱法王。
所以講「諸法之王」,這「王」就是有自在義、無礙義,還有,一切諸法皆依如來而得建立,所以說為「諸法之王」。如來者,悟了心性。從心所現一切諸法,所以說如來為諸法之王。
「若有所說皆不虛也」,所說的沒有虛妄,唯說一乘,所以故名不妄語。「於一切法」,對於一切的諸法「以智方便」,以般若智慧善巧方便而演說之。如來所說之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所以,無論是顯說、是密說,長說、短說;或是身說、口說或意說(如來身口意皆能說法);或放光,或動地,皆悉到於一切智地。這個「一」就是「不二」,一切就是廣博的意思。寂而常照叫做「智」,以無住本立一切法名為「地」,所以叫「一切智地」,就是我常講的,就是心性而已。如來說法就是要令眾生明心見性,到於一切智地;讓你知道心性廣博無礙,心性寂而常照,心性當體即空,照而常寂,所以叫「入於一切智地」。我們修行也是要入於一切智地,講經說法、流通正法也都是要令眾生入於一切智地,否則這個說法就叫戲論。「契機」跟「契理」兩者何者重要呢?契理最重要,因為眾生根機本來是佛,眾生心性與佛同儔,你只要以實相之理而開導,他常聽常聽,他業障就能消;業障消了,他就懂得修行。所以有人問永明延壽大師,他說:大師為什麼只講大乘,只講一乘或是只講菩薩戒?為什麼不傳五戒、八關齋戒,講這些十善、人天之法?永明大師回答,他說:但說一乘,沒有任何過失。為什麼呢?因為你拿這世間五戒十善,人天乘之法來教化眾生,就好像拿毒酒給人家喝,「雖得一期之飽,終不免生死毒發」,喝下去剛開始好像有飽足感,仍舊是生死輪迴。所以你但說大乘即可,弘揚大乘就是如法。講經說法,講開示、流通正法,我們都是流通一乘。那麼在流通上,你可以善巧方便接引他進來,這個沒有問題。但目的是要讓他學一乘了義,不是讓他學二乘,也不是讓他再來做個人。你如果學佛只是要來做個人,想保個人身,那你學佛法就沒有意義。

        我知道現在末法有很多道場,他看似在講經說法,其實講的就是世間法,並沒有談說一乘了義,都把它當作很高、很難,認為眾生做不到,所以就用人乘的、天乘的在那裡解釋菩薩戒、解釋大乘經典,這種就是曲解經典,清涼國師就是喝斥這種人。大乘的經典,你就應當以大乘義趣來解釋,絕不可以用不了義法來解釋大乘經典,這是清涼國師講的。他解經非常要求,解名相也很要求,要知道名相的落處。有些名相是只有名,沒有義;有些名相它是有義而無名,這講經的人、學佛的人,你都要能了解,你才能夠學到正知正見。所以若你看出家人講經,要是講大乘經典,所拿的都是這種外道或是一些俗典來作解釋,那就不對了。我聽過一個出家的比丘尼,她把《無量義經》講到後來就去做資源回收、去捐器官。所以你看,這就是明顯不解如來真實義。《無量義經》是一部大好的經典,佛講《法華》之前,先說《無量義經》,這部《無量義經》被他解釋到後來,變成去做慈善、捐器官、收垃圾。所以你就要知道:凡夫眼看這麼好的經典,他就是看成世間法,這就是凡夫;你二乘人在看《無量義經》,他就是理解到二乘法;你有大乘根器、大乘善根,你看《無量義經》就能契入佛智。所以講經說法,凡是大乘經典要以大乘經典來註解,最重要的是要結歸在大乘的義趣,不要玩弄文字,不要多說名相。現在網路很方便,名相你們自己去查即可,以前查一個名相,有時候難找的,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還找不到,現在只要輸入關鍵字就查到了,比以前快十倍都不止。名相很好懂,所以講經的人要講實相之理,學經教的人、聽經的人,你要聽實相之理,聽心性的義趣,你才能夠真學得到佛,不然一場講座聽下來,你不知道你在聽什麼,抓不到重點。從這經文我們就知道:如來說法就是要令眾生到於一切智地,聽法也是要到於一切智地,所以你不能著文字相,只看「如來說法」,就解成:如來說法,佛是「能說法之人」,你是「能聽法之人」;你要隨文入觀,到於一切智地。學佛不能只學一些簡單的、方便的,在世間買東西購物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流傳著一句話,叫「便宜沒好貨」。如果你學佛你都只要學一些簡單的、方便的,符合你習氣、想法,不出你所認知的,那你就不用學了;就像搞科學研究的,每次他只做他能夠突破的部分,或是已經突破的部分,在那裡重複實驗,你看這些科學家,能夠研究出新的東西嗎?一定是往自己未突破領域去。學佛也是一樣,一定是學習能斷除自己煩惱習氣的,學習自己還沒做到的,這個才叫學佛。你都只學一些你已經做到的,那個就不用學了。

     其實有時候你做到的,實際上也不一定是真正佛法,就像眾生對於家庭非常貪愛、非常執著,所以就有出家人亂講,說:你行六波羅蜜,「布施」就把你自己布施給家人。那你為什麼不布施給佛法、布施給道場,這個才叫布施。佛教我們布施是布施給佛法,不是布施給跟你有業的或是你執著的、你在意的對象。「持戒」是教你如同維摩詰居士一樣,雖然示現在家,而常行菩薩清淨律儀,這個才叫持戒。雖然面對一切惡口罵辱,人家說你學佛怎麼不孝,怎麼不好,如何如何……用盡惡言惡辭來毀謗你,你要能忍辱,這就是修「忍辱」啊!有些居士來跟我講說:「哎呀!師父,我學了佛,家裡面的人罵我如何又如何……說我什麼不盡婦道、不盡孝道,都沒有在家裡……等等的。」那正好,這就叫修忍辱,因為你做的事情是在修行,人家障礙你,不讓你聽經、不讓你學佛,你就更精進,這才叫「精進」。不是在你家裡把桌子、椅子擦到都脫皮了,那個不叫精進。還有「禪定」,這禪定是要心不亂,任何的干擾你都不亂,都能堅持下去,都能心空,不受他影響,這就是禪定。「般若」就是無生,你就要「知家性空」,《華嚴經》講:「知家性空。免其逼迫。」這就是照了無生。所以在生活中你能落實佛法,這就是在家人修六度,是這樣修。不是變成在家裡做家事,搞世間事,幫家裡面的人打掃……等等的這些事情叫修六度,不是這樣做。是你雖然在家,還是能持戒、還是能夠修行作課,這樣用功,這個就修六度。不是去煮飯、洗碗、擦地......就叫做「修六度」,所以要懂得佛法的義趣¡C你要看經典,你這樣子修你才能「到一切智地」,你要是對於你在意的,還在那裡罣礙放不下,還說自己這樣叫修六度,那是自欺欺人。

     你第一個這「布施」你就沒做到。你連布施一點時間來給你自己用功修行,你都做不到,何況叫你要捨身來為佛法、為一切眾生?要你每個禮拜找一點時間,布施一點時間來給自己修行,來這裡聽經聞法你都做不到,那你怎麼說「我行大布施」;我常講菩薩戒第一條「不殺生」,連叫你在家裡不要煮葷的,你都做不到,你怎麼說你要持戒?「戒」你要能堅持啊。在家人常會問我的問題:這淫欲怎麼辦?我說:你們觀念能不能稍微轉一轉,維繫夫妻關係不能只靠淫欲,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你至少提升你這個人的層次,不講你是佛菩薩,你是人,你是萬物之靈,你不能跟豬狗一樣,你可以提升你的層次,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所以這一點要清楚,你能堅持下去,這個就是持戒。所以,要能隨順大乘佛法,隨順佛法才叫做「恆順眾生」。這「眾生」不是偏執你家裡面的人,「眾生」是講一切眾生,你能吃素就是在救護眾生,所以這叫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有的邪說,他說:你回家你煮葷食、肉食給你家人吃,這叫恆順眾生。那你就只討好你們家那三個、四個人,為他殺無量命,這個不叫恆順眾生。你要知道你家裡面的人不吃葷的不會怎麼樣,可是若他們要是吃葷的¡A這些眾生就得斷命。所謂「恆順眾生」,你是要隨順一切眾生、隨順正知正見,說「隨緣」是要隨順佛法的緣,不是隨順世間法,不是隨順讓你墮落的方法,或是讓你懈怠的方法,這個才叫隨順佛教,隨順佛的教誨,這才叫做「隨緣」,是隨佛法的緣,不是隨世間法的緣。所以這裡講的,如來說法以智方便,目的是要讓你到一切智地,那你就要知道,你修行的目的是要到一切智地,不是變成一個俗人、世間人。

        你念佛即使沒成就,這個人身也都保得住,你不用擔心,你只要發心求生淨土即可,否則你就是信願不具足。現在有些念佛人,他覺得他念佛好像保不住人身,還要再搞一些世間法來作為助修,實際上你這個就是「抱樁搖櫓」,又想出三界,又對家庭又放不下。你看看哪一個祖師的願是像你這樣子的,祖師出家學佛念佛就是一心一意地念,沒有在管什麼保人身不保人身的,所以叫「一心念佛」。你還想到:萬一你人身保不住,你家庭又如何如何……這個就是多心,不是一心。念佛修行就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就叫做「到於一切智地」。雖然短短一句經文,它涵蓋的範圍非常地廣。

(經文) 
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

(解):
佛告訴迦葉,他說「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人家說「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佛門講「萬法歸一」,它這個「歸」,按照大乘的義趣來說,它「不壞本處而能歸一」,所謂「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這是《法華經》裡面講的。「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這「法位」就是法性之位。一切法住自法位,本是唯心所現之量,所以叫「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不是說世間相不會變壞,世間生滅變異,虛偽無主,但即使它變化,還是不離自性,所謂:「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就像我們在這太虛空裡面,人有生老病死,物質有成住壞空,植物有生住異滅,不妨它變化,虛空不壞,這個叫:「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所以說「萬法歸一」,這個「一」是什麼?是講「一心」,它並不是把「萬法」給破壞掉,收入一心裡面,它不壞相,而本即是一,就像海浪,這海浪每一浪有大有小,無論你東南西北,八方八個方位隨取一滴水,它的濕潤之性與大海的潤性完全一樣,所以說「歸一」是講它「一性」。所以《華嚴經》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十方三世佛他的願力都不一樣,這就是代表著萬法不同,「歸一」就一心一智慧。所以有人還再追問:那「一」歸何處?歸「無所得」。其實說個「無所得」都還多餘,因為是無知的人在問歸何處。佛法講的「一」不是像道家講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佛法講的「一」,它不是一個東西,不是有一物。所以為什麼說佛教的義趣很圓滿,若你定執有一物,那就會問「誰生一」,如果又有一物能生一的話,那這個「一」就不是真實的「一」了,你所說的這個道理就不對。如果無物來生它,那這個「一」是怎麼來的?你總得說個道理,是誰主宰?是屬有情還是無情?是以什麼和合生或是無因生?若「無因生」,則能到處生一;如果是「因緣生」,那就又有別物來生此「一」,那這個「一」也不是原始的「一」,由此可知,為什麼說佛法能破外道。所以經文講:「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這樣大家就能曉得,是歸於心性之理,皆是「一相一味」平等之法,所以當你看到經典講一相一味平等之法,你就知道它的道理,因為法法不離心。而無知的人就說「這心怎麼來」?你看維摩詰居士見文殊師利時,他說:善來文殊,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你「有來有去」、「有一有二」,這都墮在凡夫對待能所的思惟當中,正是《圓覺經》所說:「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中觀論疏》的疏主他講的,後面的人不懂,誤以為萬法真的有「和合」而生,所以在那裡討論:是先有種子還是先有樹?就像現代人在討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他們只是看到後面的相續相,並沒有看到它本體無生,沒有看到心性無生。無生則無滅,無滅則不常不斷、不來不去、不一不異,所以講「八不中道」,無知的人他沒有辦法看到,所以他就再找「心從哪來」,他不知道當體無生。佛說「諸法寂滅」,寂滅是講心寂滅,心寂滅故法寂滅,這個道理比較深一點。所以凡夫總在那裡找,找:到底先生雞?還是先生蛋?先有種子?還是先有樹?青目菩薩講,這都是凡夫墮在相續見當中,這就叫「輪迴見」,墮在能所相待的思惟裡面,在那裡沒辦法轉出來,所以不得見性。如來見性,如來知道一切法之所歸趣,以見性的緣故,「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也知道一切眾生他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過去現在未來,佛皆能了達。所說的「過去、現在、未來」,並不是實有過去、現在、未來,當你說「過去」,過去已滅;說「現在」,現在不住;說「未來」,未來未至,唯有證了一心的人,才能善知過去現在未來;凡夫認法為實有,以為實有過去、實有現在、實有未來,所以要以現在入於過去,他沒有辦法入,要以現在入於未來,他也沒有辦法入,他不知道這「三際本空」,所以墮在眾生位當中。那麼如來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他知道眾生過去現在未來的種種造作,這是要有證量的,佛皆「通達無礙」,且「又於諸法究盡明了」,對於世間法、出世間法他都明了,包括世間的這些知識、學問他都明了,包括佛法出世法他都明了,所以說「究盡明了」。能「示諸眾生一切智慧」,能夠開示眾生,令眾生證入本具的般若智慧,所以叫「示諸眾生一切智慧」,這唯有佛能做到。所以你看,你要是沒有學佛,你看看你現在就跟世間人一樣,其實你回想你沒學佛的時候都在幹嘛,「一樣在吃喝玩樂、一樣虛榮,一樣面對生死的時候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要面對生死,以為人可以長生,想到要用科技可以把你自己冷凍起來,之後科技進步的時候可以治療你的病,你再回來」,其實這是世間人的幻想,學佛人不作是念,學佛是要了生死。所以你要知道,如果沒有佛菩薩給你講經說法,你就不曉得般若實相。我講過佛法的傳承,它的可貴、它的珍貴,從世尊說法到現在三千多年了,佛法從當時候印度傳到我們中國,經歷了很多個朝代,經歷了戰爭、經歷了三武滅佛,到民國初年,經世界大戰,包括日軍的侵華戰爭,之後中國一片混亂,你在這個五濁惡世,在這個不幸的世界當中,你還有幸遇到佛法流通到你手上,你現在能夠拿到這佛法,你可以看到,這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你要幫助佛法能流通出去、能弘揚下去。你看,世間人在看國寶時,說這國寶是乾隆時期的;這國寶是唐朝,是唐太宗時期的;是越王勾踐的劍,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你把它當寶,為什麼?因為它有歷史傳承。它們是埋在地底下的,很多都是埋在墓葬群裡面,幾乎本就沒遭到破壞。可是佛法不一樣,佛法是在世間當中流通的,你看能夠經歷這麼長時間,能夠傳到現在,這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情,沒有讓這些戰爭給毀滅,沒有讓外道給破壞掉,沒有讓惡王給消滅掉。有多少人為了經典付出性命,多少人在流通正法,所以你們聽聞大乘經、聽聞一乘了義,就要發心流通佛法,使佛法常住不滅,況且佛法比我剛才講的那些歷史文物還來的更珍貴,而這麼珍貴的東西,卻是讓你平常都可以看到,但也正是因為太容易得到了,所以你不懂得珍惜。就像你看到博物館裡的文物,很多人都把那些當作稀世珍寶,說它經歷多少朝代,有多少故事。其實是大家不知道,這個佛經的流傳,背後也有蘊藏多少故事。我最近常講的,你們看這「趙城金藏」,是一個女眾居士,斷臂集資,我們中國第一套藏經是「開寶藏」,「趙城金藏」是以「開寶藏」作底本,再加入了遼金時期一些經典的內容,歷經三十年完成,傳了幾個朝代,到民國初年,日軍侵華時就要來搶奪「趙城金藏」,這當中有多少人在護法,才能保存下來!所以你看到這個「趙城金藏」,等於看到我們中國第一版的官版藏經,因為它幾乎是「開寶藏」的複刻版,你看到的佛經都是從這個大藏經裡面出來的,這都是國寶中的國寶。稀世珍寶就在你眼前,你也不讀經也不研教,你覺得沒什麼,你這叫不識貨。就像有些人,他家裡放著國寶,可是他卻拿去擋門,或是把它拿去醃鹹菜,那就叫有眼無珠,你想想你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佛法這麼珍貴,經典就在你面前,你卻不想讀,你沒耐性,你覺得沒有時間,你看看你是不是一個不識得真珠之人?而且佛法的珍貴更勝這些國寶,為什麼?世間的文物讓你可以了解歷史,了解文化;讀佛經不光有歷史,不光有文化,還有如來的般若智慧,祖師大德的般若智慧都在裡面。當你心煩意亂時你讀經,可以消除你煩亂的心,可以消除你宿世的業障,可以把你的貪瞋癡慢疑統統消掉,可以為這世界帶來長遠的和諧,可以為眾生帶來一切安樂。你看看博物館裡的文物,哪一樣可以做到?都沒有能做得到的。所以你就知道佛法的珍貴。一定要印經,要推廣、要去流通,要護持,當令是法久住不滅。要學著這句經文講的─示諸眾生一切智慧。如來的經典就是一切智慧,如來示一切眾生智慧,為眾生開示般若智慧,你也要把這開示給傳出去,那你同時也是在為諸眾生示一切智慧,跟這一句經文,是同樣的道理,你可以這樣做。但是很多人他就是聽一聽,他不懂,他沒有體會到去取經有多難。我講過,你到新疆這一帶,有的時候進入這山裡面,山裡面溫度高達七十攝氏度,祖師這樣費勁辛苦去取經,然後再給你帶回來,經過多少人傳抄,尤其以前印刷術不發達。在我們中國算很發達,全世界最發達的就是我們中國,從漢代就造紙,宋代就有活字排版,雖算是很發達,可是傳承也不容易,到現在電腦排版。所以大家要知道這樣的一個歷史傳承,現在到我們手上,這佛法要趕快流通出去,讓更多的眾生可以聽聞大乘佛法。現在很方便,只要按個按鍵「複製」再「貼上」,你就能分享,為什麼不做?我們精舍連二維碼都準備好了,手機一拍,這經典就到手機裡面,就看你有沒有發心?有沒有重視這件事情?看你對佛法認識得多深?你懂不懂得它的珍貴?你願不願意示諸眾生一切智慧?如果你願意去做,你也可以跟佛一樣,那你跟佛菩薩是同心同願。所以你要能夠去體會到我剛才講的這個傳承,這傳承,學佛人都要有所意識到,你要有深刻的認識跟體會,你要知道,祖師大德去取經不是坐著高鐵、不是坐著飛機舒舒服服去的呀!他們回來走海路,經過斯里蘭卡,以前叫獅子國;再到廣州、到山東,進到建業,「建業」是現在的南京,這是法顯大師的路線,人家可不是坐著豪華郵輪去的,是多麼辛苦給你運回來的,路上還有可能,受到這些盜賊的搶奪,還有極度惡劣的天氣變化。能傳承下來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今天到我們手上,你要懂得示諸眾生一切智慧,讓眾生可以聽聞正法、可以學習大乘。

觀世音菩薩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問明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詔制譯
(八十卷本,九會三十九品)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言:「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往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緣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

  時,覺首菩薩以頌答曰:
  「仁今問是義,爲曉悟群蒙,我如其性答,惟仁應諦聽。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
譬如河中水,湍流競奔逝,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亦如大火聚,猛焰同時發,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又如長風起,遇物咸鼓扇,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又如衆地界,展轉因依住,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
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是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
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別有。
如理而觀察,一切皆無性,法眼不思議,此見非顛倒。
若實若不實,若妄若非妄,世間出世間,但有假言說。」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財首菩薩言:「佛子!一切衆生非衆生。云何如來隨其時、隨其命、隨其身、隨其行、隨其解、隨其言論、隨其心樂、隨其方便、隨其思惟、隨其觀察,于如是諸衆生中,爲現其身,教化調伏?」

  時,財首菩薩以頌答曰:
「此是樂寂滅,多聞者境界,我爲仁宣說,仁今應聽受。
分別觀內身,此中誰是我,若能如是解,彼達我有無。
此身假安立,住處無方所,諦了是身者,於中無所著。
於身善觀察,一切皆明見,知法皆虛妄,不起心分別。
壽命因誰起,復因誰退滅,猶如旋火輪,初後不可知。
智者能觀察,一切有無常,諸法空無我,永離一切相。
衆報隨業生,如夢不真實,念念常滅壞,如前後亦爾。
世間所見法,但以心爲主,隨解取衆相,顛倒不如實。
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
能緣所緣力,種種法出生,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寶首菩薩言:「佛子!一切衆生,等有四大,無我、無我所。云何而有受苦、受樂,端正、醜陋,內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現報,或受後報?然法界中,無美、無惡。」

  時,寶首菩薩以頌答曰:
「隨其所行業,如是果報生,作者無所有,諸佛之所說。
譬如淨明鏡,隨其所對質,現像各不同,業性亦如是。
亦如田種子,各各不相知,自然能出生,業性亦如是。
又如巧幻師,在彼四衢道,示現衆色相,業性亦如是。
如機關木人,能出種種聲,彼無我非我,業性亦如是。
亦如衆鳥類,從??而得出,音聲各不同,業性亦如是。
譬如胎藏中,諸根悉成就,體相無來處,業性亦如是。
又如在地獄,種種諸苦事,彼悉無所從,業性亦如是。
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
又如諸世界,大火所燒然,此火無來處,業性亦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德首菩薩言:「佛子!如來所悟,唯是一法。云何乃說無量諸法,現無量刹,化無量衆,演無量音,示無量身,知無量心,現無量神通,普能震動無量世界,示現無量殊勝莊嚴,顯示無邊種種境界?而法性中,此差別相,皆不可得。」

  時,德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所問義,甚深難可了,智者能知此,常樂佛功德。
譬如地性一,衆生各別住,地無一異念,諸佛法如是。
亦如火性一,能燒一切物,火焰無分別,諸佛法如是。
亦如大海一,波濤千萬異,水無種種殊,諸佛法如是。
亦如風性一,能吹一切物,風無一異念,諸佛法如是。
亦如大雲雷,普雨一切地,雨滴無差別,諸佛法如是。
亦如地界一,能生種種芽,非地有殊異,諸佛法如是。
如日無雲曀,普照于十方,光明無異性,諸佛法如是。
亦如空中月,世間靡不見,非月往其處,諸佛法如是。
譬如大梵王,應現滿三千,其身無別異,諸佛法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目首菩薩言:「佛子!如來福田,等一無異。云何而見衆生佈施果報不同?所謂:種種色、種種形、種種家、種種根、種種財、種種主、種種眷屬、種種官位、種種功德、種種智慧;而佛於彼,其心平等,無異思惟。」


  時,目首菩薩以頌答曰:
「譬如大地一,隨種各生芽,於彼無怨親,佛福田亦然。
又如水一味,因器有差別,佛福田亦然,衆生心故異。
亦如巧幻師,能令衆歡喜,佛福田如是,令衆生敬悅。
如有才智王,能令大衆喜,佛福田如是,令衆悉安樂。
譬如淨明鏡,隨色而現像,佛福田如是,隨心獲衆報。
如阿揭陀藥,能療一切毒,佛福田如是,滅諸煩惱患。
亦如日出時,照耀於世間,佛福田如是,滅除諸黑暗。
亦如淨滿月,普照於大地,佛福田亦然,一切處平等。
譬如毗藍風,普震於大地,佛福田如是,動三有衆生。
譬如大火起,能燒一切物,佛福田如是,燒一切有爲。」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勤首菩薩言:「佛子!佛教是一,衆生得見,云何不即悉斷一切諸煩惱縛而得出離?然其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欲界、色界、無色界,無明、貪愛,無有差別,是則佛教。于諸衆生,或有利益?或無利益?」

  時,勤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善諦聽,我今如實答,或有速解脫,或有難出離。
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惡,當於佛法中,勇猛常精進。
譬如微少火,樵濕速令滅,於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
如鑽燧求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
如人持日珠,不以物承影,火終不可得,懈怠者亦然。
譬如赫日照,孩稚閉其目,怪言何不睹,懈怠者亦然。
如人無手足,欲以芒草箭,遍射破大地,懈怠者亦然。
如以一毛端,而取大海水,欲令盡乾竭,懈怠者亦然。
又如劫火起,欲以少水滅,於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
如有見虛空,端居不搖動,而言普騰躡,懈怠者亦然。」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法首菩薩言:「佛子!如佛所說:『若有衆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斷一切煩惱。』何故復有受持正法而不斷者?隨貪、瞋、癡,隨慢、隨覆、隨忿、隨恨、隨嫉、隨慳、隨誑、隨諂,勢力所轉,無有離心。能受持法,何故復於心行之內起諸煩惱?」


  時,法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善諦聽,所問如實義,非但以多聞,能入如來法。
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人善方藥,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有生王宮,而受餒與寒,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聾奏音樂,悅彼不自聞,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盲繢衆像,示彼不自見,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譬如海船師,而於海中死,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在四衢道,廣說衆好事,內自無實德,不行亦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智首菩薩言:「佛子!于佛法中,智爲上首。如來何故,或爲衆生讚歎佈施,或讚持戒,或讚堪忍,或讚精進,或讚禪定,或讚智慧,或復讚歎慈、悲、喜、捨?而終無有唯以一法,而得出離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時,智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甚希有,能知衆生心,如仁所問義,諦聽我今說。
過去未來世,現在諸導師,無有說一法,而得於道者。
佛知衆生心,性分各不同,隨其所應度,如是而說法。
慳者爲讚施,毀禁者讚戒,多瞋爲讚忍,好懈讚精進。亂意讚禪定,愚癡讚智慧,不仁讚慈愍,怒害讚大悲。憂戚爲讚喜,曲心讚歎捨,如是次第修,漸具諸佛法。
如先立基堵,而後造宮室,施戒亦復然,菩薩衆行本。
譬如建城廓,爲護諸人衆,忍進亦如是,防護諸菩薩。
譬如大力王,率土咸戴仰,定慧亦如是,菩薩所依賴。
亦如轉輪王,能與一切樂,四等亦如是,與諸菩薩樂。」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賢首菩薩言:
「佛子!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離。云何今見一切佛土,所有衆事,種種不同?所謂:世界、衆生界、說法調伏、壽量、光明、神通、衆會、教儀、法住,各有差別。無有不具一切佛法,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時,賢首菩薩以頌答曰:
「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
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如本趣菩提,所有回向心,得如是刹土,衆會及說法。
一切諸佛刹,莊嚴悉圓滿,隨衆生行異,如是見不同。
佛刹與佛身,衆會及言說,如是諸佛法,衆生莫能見。
其心已清淨,諸願皆具足,如是明達人,於此乃能睹。
隨衆生心樂,及以業果力,如是見差別,此佛威神故。
佛刹無分別,無憎無有愛,但隨衆生心,如是見有殊。
以是於世界,所見各差別,非一切如來,大仙之過咎。
一切諸世界,所應受化者,常見人中雄,諸佛法如是。」


  爾時,諸菩薩謂文殊師利菩薩言:「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說已。唯願仁者,以妙辯才,演暢如來所有境界!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說?何等是佛境界知?何等是佛境界證?何等是佛境界現?何等是佛境界廣?」

  時,文殊師利菩薩以頌答曰:
「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衆生入,而實無所入。
如來深境界,所有勝妙因,億劫常宣說,亦復不能盡。
隨其心智慧,誘進咸令益,如是度衆生,諸佛之境界。
世間諸國土,一切皆隨入,智身無有色,非彼所能見。
諸佛智自在,三世無所礙,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虛空。
法界衆生界,究竟無差別,一切悉了知,此是如來境。
一切世間中,所有諸音聲,佛智皆隨了,亦無有分別。
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淨,開示諸群生。
非業非煩惱,無物無住處,無照無所行,平等行世間。
一切衆生心,普在三世中,如來於一念,一切悉明達。」


  爾時,此娑婆世界中,一切衆生所有法差別、業差別、世間差別、身差別、根差別、受生差別、持戒果差別、犯戒果差別、國土果差別,以佛神力,悉皆明現。如是東方百千億那由他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中,所有衆生法差別,乃至國土果差別,悉以佛神力故,分明顯現;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法華經今解(信解品第四之七)~悟顯法師 講述

大乘妙法蓮華經
信解品第四
第七講
前面講到大迦葉尊者,以喻合法來為我們說明他之前舉窮子的例子。最後說到:「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這是在一百三十二頁末後的地方。這一段很明確地說明,就像百丈懷海禪師說的:「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特別是講心性圓滿,本自圓成。眾生,特別是二乘人,他不了解真如佛性,不知道佛性本來不屬染淨迷悟。因為不了達,妄生希求心。以為:我修個法,能夠把心給恢復到原來的清淨。實際上這是不了解大乘佛法,不了解實相之義。所以,他在這裡講「無心希求」。眾生就是有希求心,這「希求心」是什麼?就是造作。你有希求心、有造作,那真心本性顯現不出來。所謂顯現不出來,就是說你不明了,不能見性。實際上,性德的作用,時時刻刻,在在處處,它都在作用。但是你若起了取著的心、造作的心、希求心,那你就不能夠見道。所以〈大勢至念佛圓通章〉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念佛念到後來,「能所脫落,不起造作」;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不向外取法。「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打成一片,這叫「能所脫落」。「不假方便」是不藉由其他方法、手段。《觀經》講:「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它教你觀無量壽佛身,你見佛身,同時即是見佛心。前面講到,《華嚴經》上說:「應知眾生心念。念念中有諸佛成正覺。」為什麼?因為諸佛成正覺,不離此心故;不離此心而能成正覺。所以,眾生的心,原原本本就是佛心。我們淨土宗《觀經》上講:「諸佛如來。法界藏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之中。是故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在在處處都是指示我們明心見性,不向外求,只要你能迴光返照。所以「念佛」念的是自心之佛,念阿彌陀佛還是念自性佛;原原本本,徹徹底底,沒有向外求過。所以說眾生心想佛時,是心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啊!
前面講諸佛如來,法界藏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之中。為什麼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跟《華嚴經》講得一模一樣!應知眾生心中,念念有諸佛成正覺啊,念念有諸佛如來成就無上佛道,為什麼?因為這是本覺。所以說「眾生即佛」,迦葉尊者這裡講:「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說無心希求,就是本自圓成啊!這其中有兩層道理,一個是末後禪宗講的「向上一著」,用功用到最後了,能所脫落,無心希求;一個是你剛開始學佛的時候,能夠了達心性,這是解悟,後面是證悟。解悟的時候知道此心本自清淨,但是還是要假修成,就是藉由修行磨除你的煩惱習氣,而後證入以後,那你才真正了達。所以就像《起信論》講的:「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粗穢之垢。若人唯念寶性。不以種種磨治。終不得淨。」就像摩尼珠一樣,它外面汙染了,「摩尼珠」就代表我們的心,受無明的汙染蓋覆住了。如果你只知道這摩尼珠它是寶,你不把它給洗乾淨,給擦乾淨了,那它終究還是汙染。眾生的心性亦復如是,被無明、被貪瞋癡給蓋覆住了。所以需要藉由佛法的熏習,而後能夠清淨。清淨的時候,只是恢復本來面目而已,恢復本來的樣貌,並不是又跑出一個心來,並不是又多了一個摩尼珠。就像《楞嚴經》講的,這「捏目妄見二月」,你用手去捏著你的眼睛,你眼睛出問題了,你看到天空有兩個月亮,實際上,在這兩個的當下,正在能所不相融的當下,原是一體。這捏目的動作就像取著諸法一樣,只要你把你的手放開,不要捏著,它就恢復正常,天空中仍舊是原來的月亮,此心也如是。所以說我們眾生與諸佛同一體性啊!《華嚴一乘十玄門》講的「秘密隱顯俱成門」。什麼叫「秘密隱顯俱成門」?「隱」跟「顯」同時,就像農曆初八、初九這個時候的月亮,一半顯現出來,一半是隱藏的。諸佛如來明心見性,就像顯現的月亮,另外的一半就像眾生,他迷失了。所以,眾生跟諸佛同一體性,就像月亮,這顯現的半月跟另外的半月,是同一個月體,真如自性亦復如是啊。所以,在五道當中,它是隱而不現;在諸佛如來、法身大士的境界,它是顯而不隱。但是無論隱,無論顯,皆是同一體性。所以說:「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是說它同體,而且同時顯現,所以叫「秘密隱顯俱成門」。為什麼叫「秘密」?因為難知,故名秘密。難知啊!隱顯同時,隱顯俱成,這同一體性。正顯的時候不妨正隱,正隱的時候不妨正顯,所以也可以稱為秘密。你說眾生佛性不起作用了嗎?它正在起作用,但是眾生不知,所以隱顯一際。如來的佛性起作用了,如來的眾生性也同時起作用,這當中沒有所謂染淨的問題。在如來分上,眾生是佛心內的眾生,這叫隱顯同時,這道理比較深。

所以大迦葉尊者這裡講很清楚,眾生就是有心希求,所以「隱而不顯」。實際上,心性無染,本自圓成。所以他說:「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從前就是有心,有心就有所住著,住著二乘、住著人天乘,所以不能前進。就像你上樓梯,你踩著第一階,你不願意往上走、不願意往前走,那就沒有辦法。為什麼?有所住著。所以這裡講「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

什麼叫「佛子所應得」?這裡它有它的密意,就是直接給你開示眾生的心性,眾生即佛,所以說「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佛子所應得」就是要明心見性。而此心呢,你現在就在用,現在即是,所以說「當下即是」,說「眾生即如」。這個都是大乘經典裡面講的,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為什麼?因為煩惱性空,當下原原本本的就是涅槃、就是菩提,所以說「佛子所應得」。你學佛你要得到個什麼?得到「明心見性」,得到「識了本心」。它這個就是講「佛子所應得」,這「得」就是講你「本所得」,本來就有,不從外得,所以說「皆已得之」。這裡你要能夠轉得過來,這「所應得者」,不從外得,是本來就有。所以六祖慧能大師講,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他就是得到了「佛子所應得者」。所以這最後一句,至關重要。

下面是迦葉尊者說的重頌,這是很好的一個教學方式。我們講座也隨順這經典講經的方式,到最後一天來講這偈頌。這除了是幫助這幾天都有來參加講座的人能夠把前面聽到的做整理,還可以再重新熏習一次。還有一個:讓前幾天沒有因緣來參加的人可以從頭到尾大概地聽聞一遍。應該這樣講:這有雙重利益,幫助有來聽,沒有間斷的人能夠再深入地熏習,再做一次整理;幫助沒有來聽的人,可以從頭到尾聽過一遍,所以相當地圓滿。

下面:
爾時摩訶迦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等今日。聞佛音教。歡喜踴躍。得未曾有。佛說聲聞。當得作佛。無上寶聚。不求自得。

這是大迦葉尊者重宣之前所說的。以偈頌的方式,讓與會的大眾再重新熏習,也讓後來的人能夠從頭到尾再聽一次,還有,方便大家受持。所以他說:「我等今日。聞佛音教。」聽聞佛的音聲,教導。「歡喜踴躍。得未曾有。」心地歡喜,踴躍不已,得未曾有。他說:「佛說聲聞。當得作佛。無上寶聚。不求自得。」把心性比喻作寶聚,就像如意珠一樣,能生一切寶,能聚一切珍寶,所以說:「無上寶聚。不求自得。」佛之前從來沒有說過聲聞可以作佛,今天才知道原來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不求自得」。不必向外馳求,原來自己本來就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修行不假他求,所以他非常歡喜。祖師講「但離妄緣即可」。妄緣是什麼?妄想攀緣啊。所以說:「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下面看:
譬如童子。幼稚無識。捨父逃逝。遠到他土。周流諸國。五十餘年。

就像一個小孩,幼稚,沒有成熟的思惟,所以說「幼稚無識」,也就是背覺合塵。從小就逃離他的父親,所以說「捨父逃逝」。「遠到他土。」到其他的國家去。因為逃離父親,所以「周流諸國。五十餘年。」在其他的國家流浪。流浪了多久?流浪五十餘年。這「五十餘年」,就像眾生輾轉五道一樣。

下面:
其父憂念。四方推求。求之既疲。頓止一城。造立舍宅。五欲自娛。其家巨富。多諸金銀。硨磲瑪瑙。真珠琉璃。象馬牛羊。輦輿車乘。田業僮僕。人民眾多。出入息利。乃遍他國。商估賈人。無處不有。千萬億眾。圍繞恭敬。常為王者。之所愛念。群臣豪族。皆共宗重。以諸緣故。往來者眾。豪富如是。有大力勢。

這個窮子他的父親非常地擔心他,因為小孩子離家出走了。「其父憂念。四方推求。」到處找,找到後來非常疲憊,就在一個城池安住下來。「造立舍宅」,在那裡生活,以「五欲自娛。」「其家巨富。多諸金銀。」他家非常地有錢,不是一般的有錢,是超級有錢,所以稱為巨富。「多諸金銀。硨磲瑪瑙。真珠琉璃。」這都是寶物、寶石。那麼家裡面呢,有「象馬牛羊」,出門有「輦輿車乘」這「輦輿」就是多人抬的轎子,所以稱為「輦輿」。古代皇帝上朝他是坐輦輿。在清朝,一般它這個轎子,王公大臣是八個人抬的大轎;皇帝一定是多人抬的,所以多人抬的轎子稱為輦輿。那麼,其家田業僮僕。人民眾多」。不光有錢,而且呢,家裡有很多的僕人,而且呢,他還有人民,就有點像一個小國王。那麼,「出入息利。乃遍他國。」不光在自己的國家有錢,而且呢,也到國外去做投資,所以說「出入息利。乃遍他國。」他們家還有很多的「商估賈人。無處不有」。都是幫他們家在賺錢做生意的。那麼這個「千萬億眾。圍繞恭敬」。因為在那個地方有錢、有身分、有地位,大家都懂得來尊重他,到這裡來求利;那麼這個人,相信做人也相當地好,這裡這是舉個比喻。所以「千萬億眾。圍繞恭敬。」「常為王者。之所愛念。」當地的國王也非常地愛重他,包括「群臣豪族。皆共宗重。」國王以及大臣,還有這些皇室宗親都非常尊重他。「以諸緣故。往來者眾。」因為這種種的因緣,所以他家勢非常地巨大,往來的人非常地多;或是說他的人脈非常地廣,跟他往來的人非常地多。「豪富如是。有大力勢。」這長者就像諸佛如來一樣,具有種種的功德,具有無邊的功德;然後能分身無數,能夠利益眾生。所利益的眾生能化功歸己,那麼同時嚴飾佛身、嚴飾法身。這裡講的,包括這個「出入息利」等等的,之前都已經詳細地作過說明,你們可以看前面的表法。

下面:
而年朽邁。益憂念子。夙夜惟念。死時將至。癡子捨我。五十餘年。庫藏諸物。當如之何。

但是這個長者年紀大了,心裡就更想著他的兒子,當初離家了、逃走了。「夙夜惟念」,長者晝夜思念他的小孩,也同時想到自己可能將要臨終了。「癡子捨我」,這個小孩沒有智慧,所以稱為「癡子」,捨我五十餘年。「庫藏諸物。當如之何。」他的家業這麼大,那應該要由誰來承接呢?所以說「當如之何」,應當怎麼辦?

爾時窮子。求索衣食。從邑至邑。從國至國。或有所得。或無所得。饑餓羸瘦。體生瘡癬。漸次經歷。到父住城。

就在父親擔心的同時,他的這個小孩也在外面「求索衣食」,受到人家的傭賃,就是受僱於人。「從邑至邑。從國至國。或有所得。或無所得。」從這城到那城,從這國家到那國家,有些地方,有時候有飯吃,有時候沒有飯吃;有時候有賺到錢,有時候沒有賺到錢。其實日子過得不好。「饑餓羸瘦。」這「羸瘦」就是瘦弱;而且「體生瘡癬」,就是身體長瘡,皮膚潰爛。「漸次經歷。到父住城。」漸次來到他父親所住的這個城池。

下面:
傭賃展轉。遂至父舍。爾時長者。於其門內。施大寶帳。處師子座。眷屬圍繞。諸人侍衛。或有計算。金銀寶物。出內財產。注記券疏。窮子見父。豪貴尊嚴。謂是國王。若國王等。驚怖自怪。何故至此。覆自念言。我若久住。或見逼迫。強驅使作。思惟是已。 馳走而去。借問貧里。欲往傭作。

這個時候他的小孩,因為常常受僱於人,逐漸輾轉來到他生父的家,「遂至父舍。」,長者「於其門內」,坐的地方有大寶帳;處師子座上,坐在很豪華的座椅,上面附有寶帳。「眷屬圍繞」。那他的旁邊有很多的眷屬以及貼身的侍衛,諸人、侍從、侍衛,服侍他的、保護他的都有。在這家裡面,「或有計算。金銀寶物。出內財產。注記券疏。」就有幫他算錢的、算帳的。這個窮子見到他的父親「豪貴尊嚴」,以為是國王,因為他從小就捨父逃逝,也不知道他父親長什麼樣子,以為是國王,或是國王等,或是大概是與國王相當的,或是國王的親戚等等的。所以「驚怖自怪。何故至此。」自己感到非常恐怖,幹什麼跑來這種地方。那「覆自念言」就是自己心裡面想,「我若久住。或見逼迫。強驅使作。」如果我在這裡待久了,萬一他逼迫我,或「強驅使作」強逼我做我不願意做的事情,那我豈不完蛋啦!所以「思惟是已。馳走而去。借問貧里。欲往傭作。」就想到一些他覺得比較沒有壓力這麼大的地方,或是到一些生活比較困苦的地方;「貧里」實際上就是像現在的貧民窟一樣,所以他「欲往傭作」。

再看:
長者是時。在師子座。遙見其子。默而識之。
這個長者坐在座位上,遠遠見到他的小孩,「默而識之」,心裡面知道。這個在前面講過,長者坐在師子座上,就像如來處師子座「遙見其子」,為什麼叫「遙見其子」呢?因為這「遙」就是譬喻眾生以及二乘,距離如來的果位非常地遙遠,但是如來知道眾生有佛性,所以說「默而識之」,心裡知道。

下面看到:
即敕使者。追捉將來。窮子驚喚。迷悶躄地。是人執我。必當見殺。何用衣食。使我至此。長者知子。愚癡狹劣。不信我言。不信是父。

這長者看到自己的小孩,一眼他就認出來了,很歡喜,馬上派遣使者把他找過來。
這窮子因為長期在外頭流浪,貧窮孤露,所以有自卑感等等的。他想到:「你這樣豪富,你這樣抓我,我這一次大概是死定了。」所以「窮子驚喚。迷悶躄地。」就驚嚇癱在地上。他心中想著:「是人執我。必當見殺。」這「見」可以當「被」。他來抓我,我必當被他殺掉,他想這一次一定會被殺掉的。「何用衣食。」哪還用想到我來這裡可以掙點錢或是有口飯吃,那都想太遠了,現在可能就會被殺掉,所以說「何用衣食。使我至此。」「長者知子。愚癡狹劣。」他的父親知道,這個小孩流浪太久了,愚癡狹劣。「不信我言。」他跟他講的話,他不會聽。「不信是父。」更不能相信他就是他的親生父親。

      這裡就像二乘一樣,如來給予一乘佛法,他一下不能接受,還想說:我這樣學,學了一乘,到時候會不會撲了個空啊?就像現在的學佛人,明明教你念佛、教你萬緣放下,你還要覺得你自己是不是沒有基礎?要去弄個什麼《弟子規》等等的人天乘、人間佛教等等的。你就像這個窮子一樣,教你要放下,你還不願意放;你還懷疑這大乘佛法會不會害到你,害你家庭不幸福?就像這個窮子一樣。佛知道眾生愚癡狹劣,跟他講一乘他不會信,更不知道眾生跟如來是同一佛性、同一體性,所以,「長者知子。愚癡狹劣。不信我言。不信是父。」

下面看:
即以方便。更遣餘人。眇目矬陋。無威德者。汝可語之。云當相雇。除諸糞穢。倍與汝價。窮子聞之。歡喜隨來。為除糞穢。淨諸房舍。
這時候長者就巧設方便,「即以方便。更遣餘人。」就在他的事業,也就是像現在的公司企業當中,有這麼多人,在當中找幾個眇目矬陋的;「眇目」就是眼睛小,「矬」就是矮,「陋」就是長得醜,所以叫「眇目矬陋」。看起來「無威德者」,長相看起來其貌不揚的,去接近他的小孩。「汝可語之。云當相雇。」而且要他們告訴他小孩,說要雇他,雇他做什麼?雇他來除糞。而且會多給一點錢,所以說「倍與汝價」。所以「窮子聞之。歡喜隨來。」這窮子聽了很高興,知道原來不是要殺我,是要叫我來除糞,於是他很高興;而且還要多給錢,那就更高興。所以「為除糞穢。淨諸房舍。」

      長者他們家有非常多的人,他找兩個人「眇目矬陋,無威德者」;那這個「眇目矬陋。無威德者。」在佛門就代表二乘的四諦跟十二因緣。二乘的四諦跟十二因緣,就如同這眇目矬陋,無威德者這兩個人。而且告訴他「汝可語之。云當相雇。」就告訴他:要雇汝來除糞;就像佛跟這二乘講,有生老病死,你要把它消除,而後可證得涅槃等等的。為什麼叫「倍與汝價。」呢?就像這二乘證初果、二果、三果,一果算是一價,就像總共加四次的價,是加薪四次這樣的意思。那麼這「窮子聞之。歡喜隨來。為除糞穢。淨諸房舍。」這二乘人聽了很高興,聽到能證阿羅漢果,能出三界,所以他願意修行。

下面:
長者於牖。常見其子。念子愚劣。樂為鄙事。於是長者。著弊垢衣。執除糞器。往到子所。方便附近。語令勤作。既益汝價。並塗足油。飲食充足。薦席厚暖。如是苦言。汝當勤作。又以軟語。若如我子。

這時候長者在窗戶邊上常看到他的小孩,他憫念自己的這小孩愚劣,「樂為鄙事」,做一些去除糞這種比較辛苦的事情。於是長者為了要再接近這個小孩,所以「著弊垢衣」,就穿著破弊的衣服、有汙垢的衣服,而且跟他一樣執除糞器。「往到子所。」到這窮子居住的地方,「方便附近」以方便靠近他。而且告誡他「語令勤作」,說:你要好好做,我再多給你加錢。「並塗足油。」還給他一些保養品,這「足油」就是保養品,擦了足油可以抗寒、可以涉水,皮膚就不會受傷,也就是現在的保養品。而且給他充足的飲食,讓他睡可以保暖的席子,給他三餐溫飽。「如是苦言。汝當勤作。又以軟語。若如我子。」這「長者」就是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常看到眾生愚癡狹劣,樂為鄙事;喜歡學二乘、人天,所以示現劣應身來這裡為眾生說法。就像這長者「著弊垢衣」,穿弊垢的衣服,跟著他的小孩一起來除糞,就像世尊捨勝應身現劣應身;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劣應,來這裡示現成佛,來教這些眾生。剛開始教二乘,說:「你們要好好修,要知道無常,不要放逸,能夠這樣勤修,必定能夠證果」。他同時在教化的時候又跟二乘講:「你們就是佛子」。就是這樣慢慢地來教化這些眾生。

下面:
長者有智。漸令入出。經二十年。執作家事。示其金銀。珠玻璃。諸物出入。皆使令知。猶處門外。止宿草庵。自念貧事。我無此物。

這長者有智慧,慢慢地帶他,這樣經過二十年,讓這窮子在家裡做事情,所以叫「執作家事」。而且同時告訴他,這金銀真珠玻璃,哪個東西在哪裡,各種物資進出「皆使令知。」但是這個窮子還是志意狹劣。「猶處門外。」還是覺得跟這長者有隔閡,所以說「猶處門外。止宿草庵。自念貧事。我無此物。」這是說他沒有想過自己可以擁有這些東西,他只是想到自己是替人家辦事的。

    就像佛為二乘人說般若,講「諸佛與眾生同一法性」,這樣慢慢跟他講,但是二乘人雖然懂、雖然會講,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能跟佛一樣,也沒有想過自己本性就具有如來的無量知見、諸波羅蜜。這段經文是這樣的意思。

下面:
父知子心。漸已曠大。欲與財物。即聚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於此大眾。說是我子。捨我他行。經五十歲。自見子來。已二十年。昔於某城。而失是子。周行求索。遂來至此。凡我所有。舍宅人民。悉以付之。恣其所用。

這個長者知道他這小孩慢慢已經成熟了,所以說「父知子心。漸已曠大。」想要把財物全部讓他繼承,所以「即聚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於此大眾。說是我子。」跟大家講,說他其實有一個小孩,只是當初走丟了,「捨我他行」,經歷五十歲。自從相會以後,已經二十年,「自見子來。已二十年。」「昔於某城。而失是子。」說明當時是在哪一個城池,在哪一個城市裡面,而失是子。「周行求索。遂來至此。」他到處找到處找,沒想到,不期而遇。同時告訴大眾,「凡我所有。舍宅人民。」長者他的財富以及他的人民,乃至幫他做事的這些人;他說都由他這小孩來繼承。

    這就像世尊要滅度前說《法華》,這時二乘之人他的心漸已通泰,漸漸地能發大乘心,所以叫「漸已曠大」。所以「欲與財物」,這「財物」就是一乘佛法。所以即聚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就像在前面〈序品〉當中放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乃至釋迦如來分身無數,皆悉雲集《法華經》這個法會。所以你看我們升座講經所唱得「爐香讚」,我們不是唱「香雲蓋」,我們是唱「雲來集」。這裡說「即聚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就是代表法華會上諸佛如來都來參加。同時告訴這些二乘人他們都有如來智慧德相,本來就是法王真子,應當紹隆家業。並且在說之前,把眾生是怎麼迷惑的,在哪邊迷惑的,都告訴這些二乘人,使他悟自本心,能夠明心見性,能夠圓滿成佛。

下面看:
子念昔貧。志意下劣。今於父所。大獲珍寶。並及舍宅。一切財物。甚大歡喜。得未曾有。

這個窮子想到他從前貧窮,而且志意下劣。沒有想要改善、上進,所以說「志意下劣」。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今天能夠跟父親相認,還會有這麼多的財寶,所以說「今於父所。大獲珍寶」。以及這些舍宅,乃至舍宅中一切的財物,所以「甚大歡喜。得未曾有。」這個就像大迦葉尊者得佛授記,知道自己將來必定作佛,也像舍利弗、目犍連以及五百弟子,大家都甚大歡喜,得未曾有。

下面看:
佛亦如是。知我樂小。

這裡就是「以喻合法」。釋迦牟尼佛亦復如是,知道眾生沒有上進心,喜歡人天乘、喜歡小乘;特別是講喜歡小乘,所以說「知我樂小」。佛有智慧,能善知眾生根器,包括過去生、無量劫的他都知道,所以他善說法,善能觀機,所以說「知我樂小」,佛知道我喜歡小乘法。

下面看:
未曾說言。汝等作佛。而說我等。得諸無漏。成就小乘。聲聞弟子。

這一段話就給你講出來,為什麼會有小乘,因為這些人根器不夠;根器不夠的,你一下跟他講「眾生心即佛」,他聽不懂,他還會毀謗,會毀謗釋迦牟尼佛。謗佛必然墮落,就是前面所謂的「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你毀謗正法,一定墮三惡道。所以跟他講二乘、跟他講小乘法。所以說「未曾說言。汝等作佛。而說我等。得諸無漏。」佛為他們印證:你們證的是阿羅漢,你們成就的是小乘聲聞,但是這個不究竟,大迦葉尊者也知道這不究竟。

    所以我昨天就講了,你說大乘從二乘來,是從你上座部來,上座部的大迦葉尊者是祖師,他是發起人。會有上座部,是因為有大迦葉;為什麼叫上座部?因為大迦葉是當初的這些比丘僧的上座,他出家最久,所以稱為上座部。連上座部的祖師都講二乘法不究竟,為什麼?因為迦葉尊者在法華會上聽到佛說,所以他回心轉意來學習一乘!那你就要知道:二乘尚且不究竟,何況你現在貪愛你的事業、你的家庭等等的,這些更不究竟,更是沒有用。連二乘尚且不究竟,人天怎麼會究竟!

   愚癡的人他會覺得:我把世間事做好了,我就成就了。這種都是妄想啊!何況還在那裡想著「到底是佛法重要?還是我家庭重要?」你有這個想念就已經錯了。我直接告訴你:就是佛法重要,世間法不重要。你不要想你的小孩這個年紀要以讀書為主,那你想錯了,你要度他來學佛,要以學佛為主。這世間都是夢幻泡影,你跟你小孩有這個緣,你要度他來學佛;跟你周遭的人有緣,你要度他們來學佛,讓他知道這世間不究竟。所以經典上講,要讓眾生知三界苦,「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這才是真實義啊!所以你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不是只有文字解,而是在行持上、在事相上,你要轉得過來。你如果學佛還是這樣世間意,轉不過來,那你佛是白學的,這樣沒有用。佛菩薩所給你的保佑,不是像那些外道、天神一樣,佛菩薩給你的保佑,是讓你能夠轉煩惱,能夠消除根本的業,而不是隨順你的欲望、欲求、欲想,那是會讓你墮落的。佛菩薩給眾生的保佑就是「說法」。如來的經藏現在就在這個世間,就擺在你眼前,你不讀,你只在那裡磕頭、求佛,你以為佛菩薩就會給你保佑,你這個叫「捨本逐末」、「本末倒置」。所以看到這裡你就知道,二乘的人他是不究竟的,迦葉尊者在這裡他才迴小向大。所以為什麼說不究竟?因為一下跟你講你是佛,你不能信。所以反過來說,你自己對於大乘佛法有希求心,就一定可以信入,一定可以成就,沒有絲毫的問題。就怕你不願意轉,你無心希求。你有心希求,有這個願心,什麼業障都能轉,什麼業障都可以消掉,就怕你沒有心。

    就像有些人他不敢受戒,受菩薩戒。他想到:哎呀受這菩薩戒,萬一犯了不通懺悔。那是小乘的人才不通懺悔。為什麼說犯殺戒不通懺悔?因為懺悔沒有用,事相上這個眾生已經斷命了,所以說不通懺悔,你懺悔沒有用啊。你偷人家東西為什麼不通懺悔,因為你把人家東西偷走了,讓人家蒙受損失,人家損失已經現前了,所以說懺悔沒有用。大乘佛法不一樣,一切的罪業都能消、都能懺,而且這個無作戒體不失不壞,所以你不要聽到這不通懺悔這幾個字,它是講你後悔沒用,是叫你不要犯,不是說你誤犯了,懺悔沒用,如果懺悔沒用,這個業就消不了,那就變叫做「定業」。如果說業真的是定的話,真的是定業的話,那眾生就不會成佛。所以說學大乘能消定業,二乘沒有辦法。你看地藏菩薩有一首陀羅尼,叫滅定業真言,就能滅定業;還有你念阿彌陀佛就能滅定業,你無始罪障一時消盡了。所以這個大乘佛法殊勝,念佛可以消滅定業,消滅根本業,連根本的無明它都能破啊!這個小乘它沒有辦法消滅定業。

    所以只是你沒有心學而已,不會是佛菩薩不加持。在末法聽聞大乘佛法、聽聞一乘了義,乃至能聽的、能說的,都是有佛力加持,這是經典上有依據的。就怕你沒有心在聽、沒有心要轉,沒有心要轉變,那你聽到的就是事相上的,就是耳邊風,就是小乘。所以你看為什麼有些人聽聞大乘的經、給他講大乘的道理,他還在那裡投機取巧、規避戒律,在那裡想看看怎麼樣子能夠又做世間事又不犯戒,整天就是有這些想頭,為什麼?就因為他沒有發心,他沒有發心學佛啊。所以就是在那裡苟且,在那裡耽誤自己的命光,玩弄佛法,這種就是小乘,就是人天乘。所以你縱然聽聞大乘,卻無心希求,你沒有想轉,那你只是聽到大乘的文字而已。就像這個窮子一樣,雖然告訴他這金銀珍寶,但是他無心希求,沒有想過自己也能夠改變自己的生活;凡夫亦復如是,雖聽聞大乘,卻沒有想過自己要轉變,覺得那是佛菩薩的境界、佛菩薩的道理,跟這個現實好像沒有這麼接近,那你這就是對於佛法無心希求,就像這個窮子一樣,窮露他方,這「他方」是什麼?就是「在佛門外」、「在六道輪迴」。這道理非常地清楚,因為佛知道眾生不能接受,所以「未曾說言,汝等作佛」。

    你現在聽聞大乘,你就要發心,就像六祖慧能大師講的一樣,他見五祖弘忍禪師時,禪師問他,你來幹什麼的,六祖說「我來作佛」的。他來學佛是來作佛啊,又講:「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你要有這樣的大願,要發這樣的大願,要誓成正覺,要誓度眾生,這就是菩薩的大願,那你必然得佛力加持,你的業障都能消掉,這個是事實啊。

下面看:
佛敕我等。說最上道。修習此者。當得成佛。我承佛教。為大菩薩。以諸因緣。種種譬喻。若干言辭。說無上道。諸佛子等。從我聞法。日夜思惟。精勤修習。是時諸佛。即授其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一切諸佛。秘藏之法。但為菩薩。演其實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

所以大迦葉講,佛要他們二乘人為大菩薩,以諸因緣,種種譬喻,若干言辭,說大乘佛法。實際上這些大菩薩是來成就他們的,假裝作聽眾,讓這二乘人種大乘的善根。所以實際上這二乘是學生,聽眾是老師,倒過來,來成就大迦葉他們。所以他們剛開始只是會講般若。所以為什麼你會看到現在有些小乘的論典、小乘的經典裡面會有一些大乘的內容,就是佛有教他們,但是他們的本意並不在於大乘。這個你就要感謝當初傳法過來的這些祖師,為我們分得一清二楚,為我們作擇法眼,沒有祖師大德,你根本搞不清楚佛經的義趣,你不知道什麼是大乘、什麼是小乘,就會亂學一通。更不知道如來說法的時節因緣,不知道何者是真正圓頓之法。所以這都是當初佛經傳來我們中國,祖師大德在翻經、在註解,為後世這些佛弟子開示說明,為我們分判出來,讓我們知道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所以從這裡知道世尊教二乘也熏習大乘佛法,要他們為大菩薩說法。「以諸因緣。種種譬喻。」乃至不同的言辭,「若干言辭。說無上道。」「諸佛子等。從我聞法。日夜思惟。」當然,聽眾除了菩薩以外,也有一般的人,日夜思惟,勤修精進。「是時諸佛。即授其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佛就為這些用功修行的人授記。「一切諸佛。秘藏之法。但為菩薩。演其實事。」這些人聽聞大迦葉尊者他們講大乘,佛為這些聽眾授記,說你們能發無上道心,這樣發心修行,都是菩薩,都是必定成就之人,來世當得作佛。但是「而不為我。說斯真要。」可是佛從來沒有告訴他們,二乘人可以作佛、可以成就無上佛道,也沒有為他們授菩提記,這是大迦葉講的。所以說實話,他們心裡面會覺得這世尊,是不是不為他們說,是不是有慳吝之心,他們也這樣想。前面講的舍利弗尊者,乃至這〈信解品〉中的這些聲聞才明白,不是佛吝法,是他自己墮在二乘之位、墮在二乘當中,他沒有發心。既然沒有發心,就不能為他「說斯真要」,說了也不懂,也沒有辦法學。

    講到這裡,就想到:我常勸人家吃素,有些人就會毀謗,說:你勸人家吃素,勸人家受戒要吃素,那人家就不敢受戒了;或說不能煮葷的,人家就不敢受戒。......。你要知道:千佛大戒不傳給賊人,不傳給不想學的人。他如果不能受、不能學,那是他沒有道心。不是說我把戒律講正確,把道理給你講明白了,是一種過失啊!是你不願發心,不去受戒。不是壞人道心,而是這些人本來就沒有道心。就像如來為什麼不跟二乘人說一乘法?因為他們還沒有這個心要學,還沒有發心。所以既然你要去受菩薩戒,你就要按照裡面教的去做,至少要求你要做到,你一定得素食,你不可以去殺生吃肉,這個一定要做。如果你因為這樣退心了,你不要受,那最好,因為你沒有道,我們菩薩戒也不傳給這種人。我告訴你,這菩薩戒那是祖師們大慈大悲,不然,你以為你想受就受?你以為填一填,交個報名表,你就能受?我告訴你,你還沒有那個根器。你既沒有這根器,你還不趕快發心學!還想「我受了戒,看看能不能怎麼來犯戒,還不要受罰、不要挨罵、不要受果報,怎麼來規避戒律,來投機取巧」。你這個心就是諂偽之心。用諂偽之心求戒,你怎麼能得戒?你只是去那裡浪費時間而已,白磕七天的頭。最後有沒有得戒?沒有得戒。因為你根本沒想受,還在戒場就開始問:回去可不可以煮葷的?回去可不可以殺生呢?其實你也知道都不能煮、不能殺,你就是沒有想守才問的。

    所以,為什麼佛不跟二乘人說大乘?因為你沒想學。所以我一開始講菩薩戒,就有講明:「不為邪見外道者說,不為没有想學的人說」。如果你是這二種人,縱然聽了,你也不會得戒。這《法華經》亦復如是,不為不想學的人講,是同樣的道理。所以說「而不為我。說斯真要。」你沒有想學,當然就聽不到,聽到了也等於沒聽到。

下面看:
如彼窮子。得近其父。雖知諸物。心不希取。我等雖說。佛法寶藏。自無志願。亦復如是。

就像這個窮子一樣,雖然「得近其父」,能夠親近他的父親,知道這家裡有種種的金銀珍寶,但是「心不希取」,沒有想過自己也能夠生活改善,覺得自己就還是過那樣的苦日子。「我等雖說。佛法寶藏。自無志願。亦復如是。」所以你看,這叫「能說不能行,不是真修行」。只能講,不做,那你不是真正的修行人;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就像這窮子雖然得近其父,但於諸物心不希取;同樣的道理,這二乘人雖然會講佛法,但是沒有想學。就像有些學佛人,嘴巴喊著要求生淨土,但是一點也不想放下,一點也不想轉變。就像現代的這「本願山」。你問他有沒有想要求生淨土?他說「有」;但你問他有沒有在念佛?他說「沒有」。他說:「我信,我就能往生,臨終十念一念就可以了。」其他平常要吃肉,就吃肉、要喝酒,就喝酒、不該犯的戒,他統統都敢犯。他說:「那個(持戒)不用,我有阿彌陀佛加持,我就可以去極樂世界了。」你看!這種就是無心希求。善導大師講:本願山這種修行方式是自誤誤他。他搞錯「本願念佛」的意思了,人家教臨終十念一念,那是教給無心要求生淨土的人,教他念十聲佛號,雖然這一生不能往生,能給他種來生成佛的因緣。不是教你平常不念佛,發個願,臨終念個十聲佛號,你這樣子就能往生了。善導大師曾舉了一個譬喻:就像你存錢,存到一千塊錢,你是不是當初一塊一塊這樣存。念佛想要成佛,你得按部就班地來。所以《阿彌陀經》講若一日到若七日;你聽聞阿彌陀佛,你就應當執持名號,一日到七日,乃至盡形壽地念。因為善導大師講過,是後人錯解。所以這本願念佛是行不通的、是錯的,善導大師就是在《觀經四帖疏》中喝斥這種本願念佛,他講得很清楚。現在這些學本願念佛的人也不看經,就說「是依善導大師」;其實善導和尚就是在罵著你,在罵這種人「投機取巧」之人,就像嘴巴談說要求生淨土,但是沒有一絲毫希取之意。你說你想求生淨土,那你是不是應該萬緣放下來念佛?是不是應該持戒?你要這樣做才叫「願生」。就像你想要有博士學位,你是不是要讀書?是不是要做研究、要考試......?你說「不用,沒關係!我已經有報名,一定能上。」那你不準備、不考試,你可能上嗎。世間法如是,佛法亦復如是啊。你想要這個學位,你又不想努力;就像你想求生淨土,但你又不想念佛,也不想改習氣,根本是抱樁搖櫓,自欺欺人而已。所以那些學本願山的就是在自欺欺人,自己騙自己,又騙人家。我講的這是事實,他們聽了會很不高興,但是,他有沒有想過?他是在不高興善導大師教的,因為我是依善導大師講的,善導和尚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是在罵這種不如法修的人,他沒有指著本願山罵,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所謂的本願山。但就有人錯解,這樣錯錯錯……後來還傳到日本去了,這就越錯越離譜了。所以你要是問這「本願念佛」是不是附佛外道?比附佛外道還糟糕,它算是大邪見,那不能成就。一般對附佛外道一下子就能看清楚,很簡單,它謗佛、謗祖師,講的東西跟佛經完全不同,歷史也講錯了,一下就知道啦!佛門最怕的就是這種大邪見的,這個的問題比較嚴重。所以你要知道:淨土宗名為「易行道」,所謂的「易行」不是「放逸行」喔!不是說「我不用念佛,我不用持戒,只要有想去,這樣臨終時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如果你這樣誤會,那你臨終起來的會是業障,而不是佛力。淨土宗是「易行」,雖說容易行,那是比起其他的宗派的行法容易行,但不是放逸行。你要是聽錯了,聽到本願山講的那種東西,他那個叫「放逸行」,他那個叫放逸的「逸」,「逸」行道,不是容易的「易」。就是放逸!也不念佛,就想說「我有相信,相信就能成佛」,善導大師說沒那麼簡單。他說「念佛」在八萬四千行中,只是一個行門而已,你以為只做念佛這一樣,其他的你都廢掉,你也不持戒,你也不懂道理,你就能夠成就了嗎?所以大師講,要成佛除了念佛,還要修六度、具足種種萬行才行。善導大師不是庸俗之輩,他對於經典是非常地了解。我看了都非常佩服。表面上這個註解好像沒有分科判教,實際上是融會貫通了佛門的分科判教的精神在裡面,讓大眾更容易懂,這是大師的大慈大悲,是智慧。他講經說法都依經教來說,依經典來說。所以你不要像一個俗人一樣,你不要像二乘不了義、不能圓成佛道的人一樣「無心希求」。雖然談說佛法、談說淨土,但是沒有想學,沒有想改;只是應付,表面一套、裡面一套,這個不行。所以說二乘的人是這樣,凡夫那更虛偽,而且還得少為足,他用這種錯誤的方式,還覺得自己好像找到這世界上最投機、最便宜的方法。把淨土宗看得這麼投機,那是你的過失。淨土宗一點也不投機,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是不得。

下面再看:
我等內滅。自謂為足。唯了此事。更無餘事。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都無欣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我等長夜。於佛智慧。無貪無著。無復志願。而自於法。謂是究竟。我等長夜。修習空法。得脫三界。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餘涅槃。佛所教化。得道不虛。則為已得。報佛之恩。

這個是迦葉尊者講,他說:「我等內滅。自謂為足。」他滅除了見、思二惑,證阿羅漢,他以為他這樣就很夠了。所以,你覺得你現前這樣就很有德、很有修了,那你看看你證果了沒有?阿羅漢自以為足,還情有可原,他已經出三界了;你一個凡夫,貪瞋癡一品都沒有斷,你還覺得你這樣子夠了,你這樣子可以算是有在學佛了,那你的標準也太低了。所以迦葉尊者他講「自謂為足」,但是「唯了此事。更無餘事。」他只會二乘,其他的不會;他只斷了見、思二惑,其他的他都沒斷。「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都無欣樂。」即使聽到菩薩嚴淨國土、教化利益眾生,他都沒有生大乘的心,想要來利益眾生。所以佛說小乘為「焦芽敗種」,真的也是這個樣子沒有錯,沒有發心要利益眾生、要度一切眾生。這也是大迦葉尊者他自己講的,不是我們學大乘的人去抹黑他、毀謗他。「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他知道一切諸法皆空,不生不滅、非大非小,無漏無為;「有為」就是有造作、「無為」就是無造作,他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如是思惟,不生喜樂」,沒有好樂心,沒有想要希求無上佛道。所以只是口說而已,這個就叫做「空談」。這裡是大迦葉講他自己在空談。當然這些尊者都是示現給我們看的,確實是示現來教化眾生,示現作二乘,也是示現這樣子的一個過程。什麼過程呢?來度這些下根之人、小根之人。就是來告訴他們,你不要像我一樣,走這些冤枉路,這樣子太辛苦了,你要直接學大乘。所以他示現這樣的一個過程,告訴你不要這麼辛苦,直接學。他說:「我等長夜。於佛智慧。無貪無著。無復志願。」他雖然知道佛的智慧,但是没有希求心,也没有想要證得,所以說「無貪無著」。他這貪著不是凡夫的貪著,就是指沒有希求心、沒有想要證得。所以「無復志願」,連一個念頭都沒有。「而自於法。謂是究竟。」覺得自己這樣就很究竟、很好,這叫「得少為足」。他說:「我等長夜。修習空法。得脫三界。」這是指二乘的「空法」。他空除他的第六意識。所謂「空第六意識」,就是讓第六意識不起作用,所緣的就是一片寂淨、無煩惱的境界,所以叫「修習空法」。「得脫三界。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餘涅槃。」就是講他這一生過後,就不再輪迴了,也就是說他現在就有能力不再輪迴了。所以說「有餘涅槃」,為什麼說「有餘」?因為有所造作、有所取證,故名「有餘」。有所造作則不圓滿,所以說「有餘涅槃」。「佛所教化。得道不虛。」是說今天佛跟他講這真實語,他能懂,所以叫「得道不虛」。「則為已得。報佛之恩。」他今天才知道什麼樣叫做「報佛恩」,才真正學到佛法。

再看:
我等雖為。諸佛子等。說菩薩法。以求佛道。而於是法。永無願樂。導師見捨。觀我心故。初不勸進。說有實利。

前面講,他聽佛講說二乘,然後修行得道,他覺得他證得二乘就算是報佛恩,就算圓滿了。下面他說:「我等雖為。諸佛子等。說菩薩法。以求佛道。」但是「而於是法。永無願樂。」雖然為諸佛子說菩薩法,但是沒有真正想要希求、想要圓成佛道。「導師見捨」,導師就是指世尊,「見捨」就是看見我捨棄大乘、没有修學大乘。「觀我心故。初不勸進。說有實利。」所以剛開始,世尊沒有跟二乘人講,說眾生能成佛,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就只是慢慢地這樣引導。

下面:

如富長者。知子志劣。以方便力。柔伏其心。然後乃付。一切財物。佛亦如是。現希有事。知樂小者。以方便力。調伏其心。乃教大智。

「如富長者。知子志劣。」知道這個小孩志意下劣,所以「以方便力」得近其子。而後「柔伏其心」,「然後乃付」予他家一切的財物。「佛亦如是。現希有事。」佛也像這樣,顯現殊勝希有之事。「知樂小者。」知道這些眾生好樂小乘法,或是無心希求大乘法,故以方便力調伏其心,慢慢讓他熏習大乘。而後「乃教大智」,才教給他無上大乘。

下面:

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如彼窮子。得無量寶。世尊我今。得道得果。於無漏法。得清淨眼。我等長夜。持佛淨戒。始於今日。得其果報。法王法中。久修梵行。今得無漏。無上大果。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於諸世間。天人魔梵。普於其中。應受供養。

大迦葉尊者他說「我等今日」非常歡喜,「得未曾有。」「非先所望。」就像這窮子一樣,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繼承家業。他之前也沒有想過,他能夠預佛授記,「而今自得。如彼窮子。得無量寶。」就像這個窮子繼承長者的家產一樣。「世尊我今。得道得果。於無漏法。得清淨眼。」尊者說他今天能夠證得無漏,能夠得清淨眼。「五眼圓明」第一個是肉眼,第二個是天眼,第三個是法眼,菩薩是慧眼,佛是佛眼。二乘人有法眼,他算是得到了清淨眼。「我等長夜。持佛淨戒。」尊者說他常常持佛的淨戒。「始於今日。得其果報。」他在佛門當中,長久以來這樣修行,他終於學到一乘。「法王法中。久修梵行。今得無漏。無上大果。」他現在學習到真正的佛法。所以說「今得無漏。無上大果。」因為大乘是真正的無漏,不會退轉,真正地帶領著一切眾生,往無上佛道上去前進。所以說「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他今天聽到了一乘了義,而且他還發願「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他也要弘揚一乘了義,弘揚這一部《法華經》。所以你們聽聞了,也應當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向大迦葉尊者學習。他說:「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我們如今才是真正的阿羅漢,才是真正應受人天供養。所以為什麼祖師講「你不學大乘、你不明心,你不堪受供養」,這話就是依照這經典上來的。到這裡大迦葉尊者他懂了,他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應供」。所以,你不學大乘,不應受供養。所以為什麼說受菩薩戒要護持大乘,護持大乘的行者、大乘的法師、講說大乘的道場、要印大乘的經典,因為這才算是真正的福田。所以大迦葉尊者告訴我們,他通達了大乘,他才真正算是真阿羅漢,才算是真正應受供養者。

下面看:
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利益我等。無量億劫。誰能報者。手足供給。頭頂禮敬。一切供養。皆不能報。若以頂戴。兩肩荷負。於恆劫。盡心恭敬。又以美膳。無量寶衣。及諸臥具。種種湯藥。頭栴檀。及諸珍寶。以起塔廟。寶衣布地。如斯等事。以用供養。於恆沙劫。亦不能報。諸佛希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大神通力。無漏無為。諸法之王。能為下劣。忍於斯事。取相凡夫。隨宜為說。諸佛於法。得最自在。知諸眾生。種種欲樂。及其志力。随所堪任。以無量喻。而為說法。隨諸眾生。宿世善根。又知成熟。未成熟者。種種籌量。分別知已。於一乘道。隨宜說三。

這是感謝佛恩!「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佛菩薩有大恩德,憐憫眾生、教化眾生、利益眾生,所以說「利益我等」。「無量億劫。誰能報者。」他真正是體會到佛恩。所以不讀大乘、不讀一乘了義,你不知道什麼叫報佛恩。就像釋迦牟尼佛他來這裡示現,苦口婆心地勸導,如果無法體會如來真實義,你就不懂得要護持正法,你不會把佛法擺在第一位,也不會把佛法看作是最重要的,所以你真正了解了,你就會發心來修行,發心來學一乘。所以說「無量億劫。誰能報者」。就算「手足供給」,把手足都砍下來,拿來供佛。「頭頂禮敬。一切供養。」一切的金銀珍寶來供養都不能報。「若以頂戴。」即使把佛頂在頭上。「兩肩荷負。」兩個肩膀荷負,負荷多久呢?恆沙劫,「於恆沙劫。盡心恭敬。」這樣恭敬。「又以美膳。」有好的這些美食。「無量寶衣。及諸卧具。」用這些好的衣服來莊嚴佛像,乃至臥具,來讓佛來休息,用好的衣服來供養佛。「種種湯藥。牛頭栴檀。」以這四事供養,乃至用「牛頭栴檀」,最好的水沉香。「及諸珍寶。以起塔廟。寶衣布地。」用各種珍寶來蓋塔蓋廟。而且以上好的綾羅綢緞鋪在地上,「如斯等事。以用供養。」縱然經恆沙劫「亦不能報」,為什麼?因為皆屬「有為」,所以不能報。你要報佛恩,你用世間的這些金銀珍寶,用這些形式來供養皆不能報,唯有你契入一乘了義才是真報佛恩。經上這些話是有密義的,就告訴你說,用這些供養都不能報,那是不是說就不要供養了呢?不要供佛了?那你根本就是忘恩負義啊!所以話要會聽。告訴你盡極地供養,這樣仍舊不能報。那要怎樣做才能報?就是希望你能夠「契入一乘」,這才叫報佛恩。你看,我們供佛都要求要用好的、要用新的,你不可以你自己吃過的、用過的拿來供佛、供僧,那你是把佛門當作廚餘桶,你這樣是會有罪過的。像以前有些不懂的人,他是在賣菜,想說「我今天菜沒賣完,我就拿到道場,去給出家人挑,反正他們可以吃,也說我是拿來供佛的」,你這心態就不對了,你這是在處理廚餘,不是來供佛的。供佛就是什麼?是在你還沒開始賣之前,你先把好的東西都挑出來,拿到道場來供佛,這才是真正至誠心,差的自己用。還特別要挑好的供養佛菩薩、供養道場,供養這些如法的出家人,你是這樣恭敬心,用你的能力,你做得到的。所以說:「得新食先供佛。」你拿到新的食物,要先供佛,這是對的,表示心中有佛,感謝佛恩!雖說縱然做到像這裡這樣恭敬,仍舊沒有辦法報佛恩,但是還是要做。報佛恩的重點是你要能夠契入。在事相上是沒有辦法報答的,所以講「於恆沙劫。亦不能報。」要在心地上能契入,才是真正的報佛恩德。

下面講:「諸佛希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有「大神通力。無漏無為。諸法之王。」這是讚歎如來的功德高廣。在一切的聖賢當中,他是至聖,所以說聖中聖,為一切法之王。所謂「於法自在」所以稱為法王。但是「能為下劣。忍於斯事。」他能為我們這些下劣的眾生,來這裡示現作佛。「取相凡夫。隨宜為說。」能為著相的凡夫,來說一乘了義,能夠為他來方便開三乘。「諸佛於法。得最自在。」諸佛於一切法得最自在,所以稱為法王。「知諸眾生。種種欲樂。」知道眾生的根器,以及他們心裡面所想要的。「及其志力。隨所堪任。」以及他的志願,他現在能承受什麼樣的法,佛都知道。所以「以無量喻。而為說法。」佛有能力觀機,所以他善說譬喻為眾生說法。「隨諸眾生。宿世善根。」他知道眾生過去生宿世的善根,來為眾生講經說法,來教化他、來開導他。「又知成熟。未成熟者。」也知道哪一些眾生根器成熟,哪些眾生根器未熟。「種種籌量。分別知已。」種種差別他都知道,能觀察眾生根器。所以「於一乘道。隨宜說三。」這是大迦葉尊者跟我們講世尊的用心,他體會得到世尊所要說的一乘了義;他也悟到了,原來他自己跟佛是同一體性。那麼,反觀我們自己在學《法華經》,也應當如是學,如是用心。

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