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4月14日 星期六

法華經今解(藥草喻品第五之五)~悟顯法師 講述

妙法蓮華經今解
 藥草喻品第五
第五講

前面經文講「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
如來了知「業」即是解脫,「惑」即是般若,「苦」即是法身。法身本自寂滅,所以說「苦即是空」。所以說名為解脫相、離相、滅相,而後究竟涅槃,常寂滅相,常自寂滅,「常自寂滅」就是不生不滅。凡夫見有生有滅,有生有滅就有老病死,所以要修行、學佛,我們要證得的就是「不生不滅」。說不生不滅實際上就是明心見性的意思,因為「見性」自然就不落生滅,雖現生滅,但是不墮在生滅之中。所以為什麼教你念佛、教你持咒......等等的,就是把你這生滅的妄想心給打掉,所謂:「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說打死念頭,實際上這「打死念頭」,不是石頭壓草的打死,是把這個妄念給轉化過來。

本來你隨逐妄念走,現在用佛號來代替它。眾生習慣攀緣、習慣緣念一物,所以佛就以毒攻毒、以楔出楔。這「楔」是木楔,木頭卡在一個圓孔裡面,我們去找一個跟它差不多大小的,同樣是木頭的錘子敲擊這個木頭,用木楔把木頭敲出來,用這叫「以楔出楔」,跟以毒攻毒的意思類似。就是用佛號去轉化你執持妄想的這一念心,當轉過來了,這個佛號也不執,所以說「能所雙忘」、「境智一如」,就是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打成一片」,那當打成一片時是什麼結果呢?就是見到本來。也就是見到自性與佛無二無別,這個就是打成一片,所以叫做「一心不亂」。這個時候你的「心」跟佛的「心」是完全平等的,故名「一心」。所謂的完全平等是什麼呢?是講「證量」。為什麼要給你加上這一句?因為若說心性則一切眾生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但是如果說修證來說,從修證來講,則是天差地別。所以當你念佛「能所雙忘」的時候,打成一片的時候,實際上你的用心、你的真如自性完全透露出來,完全恢復本來清淨,這個是你「證得」。證得跟你「悟得」是不一樣。你悟到了,跟你修證證到了,這個境界不同,修證的工夫高。剛開始開悟,你悟到以後,這個時候還要修行。也就是說:明心見性以後,這是開悟,還要修行以除斷習氣,當你習氣全部除盡了,這個時候你真的叫「見道」了,你就是圓滿佛,這跟你剛開悟的時候,是不一樣。所以說,念佛念到能所脫落、能所雙忘的時候,習氣脫掉了,打開本來,你見到佛性,證入了實相之理。


所以講這明心見性,剛開始你是先「解悟」,後來你能「體悟」,再來「證悟」。講到證悟,那就是你的煩惱習氣全部脫落。講明心見性,有一種是他的慧解力很強,看經教他能夠解悟,解得心性。有一種,他是參悟的,就像禪宗參悟,他參悟以後,他習氣沒有全部除掉,他還要繼續修行,把習氣給除掉,真正地脫落了無始以來的虛妄習氣,而後證悟,這個才是真正有大成就。一般從參究上開悟的,已經算是非常厲害了,但是悟後還是得起修,所以叫「悟後起修」。一般學經教的他就是從經教上了解實相的道理,可是從經教解得或是文字上解得者,道力弱;為什麼說要常熏習,要常常提醒。所以你不要想說這心性的道理你都懂了,你都了解了,那你再看看你自己的貪瞋癡,有沒有去掉?你沒有去掉。沒有去掉,充其量你就是解悟而已。縱然你參究,你打開本來,
你見到佛性了,見了以後有時候還會再忘失,為什麼說還會再忘失呢?因為習氣起來了,又迷了。所以說這秦檜過去生是五祖寺的戒禪師,他過去生修行開悟,但是悟後沒有起修。這是印光大師所說的。為什麼說參禪「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因為他一投胎就有隔陰之迷,他就忘記了,就是這一生的習氣沒有全部除盡。


       蓮池大師、蕅益大師這些淨宗的祖師早年都是參禪,參禪開悟了,後來修淨土。像蕅益大師他就是在浙江余杭的徑山寺,這寺很有名,大師在那裡坐禪用功,確實有體會,確實有悟處,但是他後來是念佛。所以說,你修禪可以打開本來沒有錯,但是你習氣一上來,你「本來」就忘了。為什麼?因為修證沒有到家。一般現在外面講的明心見性,它就算是徹證徹悟了。有沒有這種人?有,可是很少。你看,像六祖慧能大師,見性以後還是勤除習氣,他待在獵人隊裡面,磨練自己的工夫。

      所以「明心見性」它只是到達一個階段而已,你不能夠以為你見性了,或是你解得了佛教的經典,你就完全通透了,你要看看你自己的貪瞋癡慢疑這些習氣除掉了沒有?如果沒有除掉,那還要勤除習氣。你看虛雲老和尚,他早就開悟了,為什麼你看他到一百歲、一百多歲那照片,人家跟他拍照的樣子,雙目低垂,開三分目,甚至閉目,他就是在用功,時時刻刻就是用功的樣子。再看看來果禪師,他是近代禪宗成就非常大的,虛老還有來果禪師,他們早就參破了,可是他為什麼還在用功?就是要「勤除習氣」。所以這個道理要懂啊!


     講到禪宗,講明心見性修行的過程,近代就一個人講得清楚的,就是元音老人講得清楚。很多佛教界裡面的出家人講不清楚,後來都跑去學經教。經教,多數是學天台宗,天台宗近代它的法脈傳下來,裡面多半都告訴你:見性很難,不可能,轉修淨土吧!他教你學淨土,學淨土也沒錯,他路子也是沒有指錯;但是佛法的一個核心宗旨,反而變成模糊了,大家不清楚了。其實所有的宗派,所指歸的就是「見性」,你不明心見性不行,但是明心見性以後,你還要起修,你如果不起修,那就會造成「悟後迷」,這就是印光大師常在批評禪宗學人的原因,說末世禪宗的學人,修學為什麼不穩當?雖然開悟了、雖然識得本來了,但是他沒有繼續用功,所以印光祖師偏讚淨土,就是這麼回事,所以這個大家要懂。

     你了解了原來禪宗是這麼修的,參禪是這麼參的。好像參話頭,現在的禪宗只有少數一些道場,真正在參話頭。現代人提出來的這些「話頭」其實都是話尾。從前祖師教你「參究」的這個方式,他的話頭是真正話頭。什麼叫「話頭」?就是在你要參這個話頭的時候,能看到你這心念未起之時;比如說,「念佛的是誰」,這話頭不是叫你去找誰,不是叫你去想,而是叫你反觀啊。就用這「念佛的是誰」這一句話叫你反觀,斷除你一切想念,而後打開本來。念佛也是,為什麼說「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實際上法身從來沒死,就是你的心都向外攀緣,墮在生死當中,墮在塵勞煩惱裡面,所以用這佛號教你將心收攝回來。可是學人不懂參究本來,反念心外之佛,所以祖師就教淨宗的學人參「念佛的是誰。」憨山大師就是這麼參究,這是一個教你回頭的方法,或是參「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所以禪宗用的這些公案、這些方式,你們去看,看起來是沒有道理的,像「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空手怎麼抓著鋤頭?抓著鋤頭手上就有鋤頭,那就不空;步行人在走,邊走還邊騎水牛;人從橋上走過,但是水不流動,橋在流動。這些都是要打得讓你念頭徹底地死盡,可是後來卻演變成在解釋一個禪詩的意境,禪詩哪有什麼意境?禪宗講「起心便錯,動念即乖」,還什麼意境?你一說禪詩這詩的意境,那就要挨板子、吃鞭子了,因為你就失了正念,全墮妄想。

      所以為什麼近代參禪的人很難開悟,就是教的人有問題。禪宗算是在末法最危險的一個宗派,這話是沒有錯,因為它幾乎沒有宗匠,也就是沒有大善知識,多半都修變成只有禪定,還有的就是變成小乘;他把小乘的《安般守意經》講的「安那般那」,也就是「安般」這調息法、數息法,當作是禪。我們大乘禪宗的禪不同,真正的「參禪」,是「離心意識」參,是不著地水火風,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乃至連「不依」也不依,這才是真正參究。
不是說息不能調,但是你在那裡調息,你以為調息就是「禪」,那你就搞錯了;你以為禪定就是「禪」,那這個不對。所以說末法這禪宗很危險,禪宗是從宋朝以後,才多半是參話頭;宋朝以前,大概就是大慧宗杲禪師以前,多半都是直指人心。所以你看六祖慧能大師,他是直指人心,不是參究的,當時惠明和尚請法,六祖問惠明和尚:「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便是明上座本來面目。」當善惡都莫思量之時,此便是。這是按照禪宗它直指人心的方式來解釋這一句話;後世的人有說是「哪」,哪一個是,那這話它就變成參究了。達摩大師是禪宗正傳,而六祖是承襲達摩大師他這一個法脈,所以在六祖慧能大師時也是直指人心方式,甚至六祖慧能大師後面的「神會禪師」,你們在《壇經》看到的那個被六祖和尚修理的那一個神會小師,就是後來的神會禪師,他們都是用直指人心的;那後來是到宋朝以後,才多半用參究的,那是因為眾生根器越來越差,所以用參究的。

有人說禪宗的話頭跟淨土宗的念佛執持名號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沒有錯,但是其中還是有差別,差在哪裡呢?淨土宗是自他二力並用,禪宗是自力,靠自力參究。那淨土宗所謂「自他二力」,「自力」就是自己修行的發心,「他力」就是阿彌陀佛本願,但是,你說禪宗的人真的全部都是自力嗎?也未必,你看參禪的人他會念楞嚴咒,楞嚴咒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佛力加持,楞嚴神咒會加持,讓參禪的人或是修學大乘的人快速開悟,所以為什麼《禪門日誦》的早課,不管佛門什麼宗派,它早課都是念楞嚴咒;這一點你一定要清楚,淨土宗講的自他二力並用,是特別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可以說為「他力」,所以是自他二力並用法。禪宗講的自力,又不是全部都絕對的自力,他仍舊有持楞嚴咒,或是持誦大悲咒,都有,幫助他自己明心見性,所以不可以定說禪宗一定是只有自力的法門。這是客觀來說。那淨土宗的「他力」好在哪裡呢?若跟禪宗的自力,同樣都是二力法門的話,這兩個差在哪裡?就差在:阿彌陀佛可以接引眾生,眾生能帶業往生,而禪宗的就沒有,這就是差別。


所以要是講禪宗只是純粹自力,有人就不認同,因為講得不圓,所以我把它講清楚;但是如果兩個宗派來比較,都是自他二力並用法門的話,那麼淨土與禪宗的「二力」差別就在這裡:一個可以帶業往生,禪宗的就沒有辦法,因為它本身就不是為求生淨土;那參禪能不能迴向求生淨土?也可以,當然也是沒有問題。

所以這裡釋迦牟尼佛講的:「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終歸於寂滅。


下面看:
(經文)
佛知是已。觀眾生心欲。而將護之。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

釋迦牟尼佛知道眾生有種種不同的根器,就像前面經文講到的「三草二木」,將是指眾生的根器不同;為了保護眾生,怕眾生毀謗大乘,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不即為說一切種智。」佛沒有告訴他:你跟佛完全一樣。為什麼?因為眾生沒有辦法信受;這是大體上來說,但是如來他會觀機,如果碰到能信受的眾生,就像佛在講完《華嚴經》,有人跟佛求受三皈,佛就跟他開示心性之法,這個人照樣是從三皈而證無生法忍,這種也是有,但僅是一些少數的,「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大體來說,整個「五時八教」,也就是如來一代時教,從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是「五時」;「八教」是化儀四教、化法四教,化儀四教:頓、漸、秘密、不定;化法四教:藏、通、別、圓,這是「五時八教」。總的來說,在前面的四時,如來沒有把話講得這麼白,直到法華會上,才真正說清楚說明白,完全地隨如來的自意而說,也就是稱佛的本懷。

下面:
(經文)
汝等迦葉。甚為希有。能知如來隨宜說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諸佛世尊隨宜說法難解難知。

這裡是讚歎迦葉,讚歎他甚為希有。
如來隨宜說法,迦葉你能知道我此九部法,是隨順眾生說而已,今天開權顯實直說大乘,你能信能受,甚為希有。
「所以者何」,為什麼?因為諸佛講這大乘經,又同時方便開三乘,一般人在裡面很難去體會到如來所要說的是一乘了義。
為什麼世尊會隨宜說法這個一般眾生很難知道;可是迦葉尊者今天能夠體會,「能解能知」,能解能知諸佛世尊是隨宜說法,但是一般人難解難知。

     所以你自己在看佛教的經典,這佛教有這麼多經典,剛開始你都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只能看你碰到什麼緣,看這法師怎麼教你,學了一陣子以後,你才能夠大概曉得佛教有哪些經典,哪一些是大乘的,哪一些是小乘的經典,那要好多年以後了,而且還必須是你真正有在學的;你要是只是聽聽經,回去就忘記了,回去你也不看了,你也不學了,你也沒在念佛,那我告訴你,你學三十年,你都沒有辦法搞清楚。就像有的居士學佛學了二、三十年,我遇到他,我問他、跟他講佛法,他說他「都知道,都知道......」,我說:「那大小乘是什麼?你說來聽聽,它的差別在哪裡?從它的教理:
理、事、因、果、性、相,你說說看。」結果他一句話都答不出來,都學幾十年了,連大、小乘都搞不清楚,大乘以什麼為根本?小乘以什麼為根本?大乘的神通有多廣?小乘的神通有多廣?大乘的修證到哪裡?小乘的修證到哪裡?大乘以何法修?小乘以何法修?大乘是什麼樣的行持?小乘是什麼樣的行持?......。大乘是廣修六度,小乘著重自力。這一般人沒有辦法會,你如果不用功,你學了幾十年,你也只是聽到了一些佛教的道理,你對於佛法你也沒搞清楚。還有一種人,他講得出來,但是沒有發心,什麼叫「沒有發心」?大小乘他都知道,你一問他道理,他都懂,但是他不敢學大乘,這個就是他善根福德因緣不夠,有點像這大迦葉尊者他們,在法華會上,世尊還沒為他開演之前,還沒為他講實話以前,他們自己雖然會說大乘,但是不敢信受,就像經文前面講的這個窮子一樣,到了長者家,雖然都知道這個家裡面的一切事物,但是還是認為這是別人家的東西;這就是《楞嚴經》阿難尊者講的「未敢認為本元心地」,不敢認為佛所說的這真如自性就是我們的真如自性,就是眾生的本性,阿難他不敢認同;他還是覺得我要先走這樣的路,然後再走那樣的路,而後達到。這個就是根器的問題了,有時候這種人他時節因緣到了,他可以回頭,有的人一輩子不會回頭。還有的,他是懂得這些道理,但只是懂了,那很可憐,他不修的,就是我們講的「理事俱廢」,佛法的道理跟事相他都不修,理他也不觀,這個就很糟糕的;雖然會講佛法、懂佛法,但是自己沒有修行、沒有修證。

以下這是世尊讚歎。「能知如來隨宜說法。能信能受。」他知道如來所說的九部法皆是方便,「諸佛世尊隨宜說法難解難知。」因為一般人不知道世尊的用心,但是大迦葉尊者知道;前面佛舉了〈信解品〉的譬喻,他能夠體會佛是什麼用心,所以世尊在這裡再次讚歎。世尊自己又舉了一個「三草二木」的譬喻,以三草二木顯示「唯有一乘法」。那為什麼佛講說三乘呢?這裡其實就是在解釋大家的問題,你看我們前面講到的,佛法當中「唯有一乘,無二亦無三」、「我佛法中無聲聞弟子」,這話講出來,大家感到很迷惑,明明有小乘經典,明明有《阿含經》......等等的這些小乘經,也有方等經典,那為什麼佛說佛法中沒有三乘?這同樣也是大家的疑惑,不光當時候與會大眾有此疑惑,我們現在的這些學佛人也有這樣的疑惑,所以世尊用「三草二木」的譬喻讓你知道:如來說法一相一味,猶如大雨普潤一切,但是眾生的根器不同,猶如三草二木,「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眾生的根器不同,所以受解不同,我用祖師講的「受解不同」,「受」「解」就是他受持跟理解不一樣;不是法有二法,實際上是「法王唯一法」,但是眾生的根器不一樣。很簡單,就像我對大家講同樣一句話,每一個人他的感受不一樣,就像十個人同樣聽到一個故事的內容,大家同時同處聽,但是每個人因為他生活的際遇,從小到大成長的過程......有所不同,以致他的感受不一樣。你看,連一個故事都能夠產生出不同的理解跟體會,何況是如來說法。這樣子講解這「三草二木」,你們大家就能夠體會到。所以不是釋迦牟尼佛打妄語,你聽到說「佛法中唯有一乘」,你也不要毀謗,因為是你搞不懂,所以這裡講「諸佛世尊隨宜說法難解難知。」真不好懂,不容易懂;你不清楚的東西,你不要先排斥,不要先毀謗,等到你修行一段時間,你業障消了,工夫增進了,你就能夠理解。
再看:
(經文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破有法王。出現世間。隨眾生欲。種種說法。如來尊重。智慧深遠。久默斯要。不務速說。有智若聞。則能信解。無智疑悔。則為永失。是故迦葉。隨力為說。以種種緣。令得正見。 


這個時候,世尊再把〈藥草喻品〉這一品的內容再為我們重新宣說一次。所以說「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破有法王。出現世間。」所以「佛說一切法為破諸有故」,這個很重要;原文是:「佛說諸法空。為除諸有故。若復著於空。諸佛不能度。」


佛說「空」,是為要破「有」,所以說如來是「破有法王」。因為凡夫不管你是著「空」還是著「有」,都還是著「有」;不管你是二乘還是人天乘,你都是著有,因為凡夫是把「空」當作「有」,也就是:有一個「空」。二乘他是徹底著空。為什麼說凡夫把空當作有,你看,這世間因緣和合、生滅變異、虛妄不實,凡夫他把「空」當作有。二乘人他雖然學佛也知道涅槃,但是他不知道佛性,所以把「有」當作空;什麼「有」呢?有佛性。但是他不見不聞,所以沉空滯寂。

     世尊為破諸有,「出現世間。隨眾生欲。種種說法。如來尊重。智慧深遠。久默斯要。不務速說。」如來能夠觀一切眾生的根器,智慧深遠,得大眾的尊重;但是為什麼「久默斯要」?久默,「久」就是長久,「默」就是不說;佛長久以來不說真實之理、真實的義趣。什麼叫「真實義趣」?就是「佛法中唯有一乘」,「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個,久默斯要,「斯要」就是指重點。為什麼「不務速說」?就是怕眾生毀謗。那「有智若聞。則能信解。」如果你有智慧,你福報夠,因緣具足,你就能信受,你就能開解、就能理解;還有,就是可以從中信入而解脫。所以這「信解」的意思好幾重:「信」就是你能相信,再來你能深入、信入,那就能夠不退了;「解」就是你能開解、你能了解、理解,而後從你了解的佛法裡去起修,從而得到解脫,所以說「則能信解」。

那些人「無智疑悔。則為永失。」不能信受大乘的人,沒有智慧的人則為永失,永失大利,所以說「無智疑悔」,「疑」就是懷疑,「悔」是後悔;有的人學了佛後悔,學大乘後悔,什麼叫「學大乘後悔」?就是他學了以後退轉了,就是我們常在講的,有人聽了經,學了大乘,學了淨土宗,結果一聽到人家幾句話,說:「你沒有根啊,你這樣子學淨土不能成就,你要再把人做好,你要來學儒家,你要再來看一下《感應篇》、《弟子規》......。」他就相信,就退轉去照做,這個就是「無智疑悔。則為永失。」實際上你學淨土,就算不讀《法華經》,只要一心念佛,一心稱念,也都能往生淨土沒有障礙;你縱然對於一乘了義絲毫不懂,你只要真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也沒有問題,只要你不謗大乘,你信得過阿彌陀佛,信得過四十八願,念佛求生絕對不成問題,你何必退轉。所以說,有一類人,無智疑悔,這個「無智」,是不分年齡,你不要想說「我學佛學得久了,應該算有智了吧」,那不一定。要看看你到底有沒有智,有智則能信解大乘,不會退轉;無智就會疑悔,這是不管你學佛多久。有的出家人到七老八十,還帶頭疑悔的、帶頭退轉的,居然說:「唉呀!這學佛就是要把世間事做好,只要把人做好,人成,佛就成了......。」那你看看釋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以後,他有沒有講過這個話?那再看看這個退轉的出家人,他所謂的「把人做好」就是變得很世故、很人情,跟個俗人一樣,他的定義是在「人做好」這裡,所以不是作佛啊。

所以有人跟我講,他說:「我們學佛就把人做好,在家人就把家裡照顧好。」我說:要是按照你這麼說,那釋迦牟尼佛成佛了,豈不是要勸大家先還俗?我說:你這個話絕對不是來自於釋迦牟尼佛所說;佛已成佛了,他是教眾生出三界、教眾生出家,捨離煩惱,捨離貪瞋癡,這個才是佛教,絕對不是教你貪著,絕對不是教你退轉。這裡講的「無智疑悔。則為永失。」就是講:沒有智慧的人就會這樣,像有一些年紀大的出家人,就在帶頭退轉,這種「無智的行為」它沒有年齡的差異。就像我昨天講的「順境」,有很多老和尚都在順境中退轉,年紀大了,順境來就退轉了,年輕的時候護法護教、為佛教、為眾生,講的法都是對的;但是年紀大了以後,自己習氣起來了,頭頂上沒有人了,他就開始胡說八道了,胡作非為了,開始蓋道場、開精舍,為什麼他蓋道場開精舍,瘋狂地做法會?自己開了這個道場,他說:「我這個道場就是要來做法會的」,「我這個是法會的道場,專門超度的」。他年輕的時候腦筋清楚,知道佛教就是專門講經說法,年紀大了,反而退轉了。另有的,他怎麼退轉呢?因為欠人家一屁股債,蓋了一間道場,花幾個億、幾十個億,所以他要透過瘋狂地做法會,不斷地辦活動來拉信徒,不然他這個廟子維持不下去,他用廟來養廟,佛門的房地產也是泡沫,把這講出來,你們在家人聽了會嚇一跳。不是只有世間的樓房、房地產是泡沫,佛門的房地產也是泡沫。這是講「無智疑悔」,這「無智」,它是沒有所謂的年長跟年少的差別,要看他的行為,你看他是不是真的深信佛法?你看他是不是真正在佛教裡面為佛教為眾生?我之前有跟大家講過「趙城金藏」怎麼來的,起初她是一個女眾居士,她後來出家了,一個女眾為了護持佛教,斷臂化緣,集資來刻印這一套大藏經「趙城金藏」,這是我們中國的國寶;她做到斷臂集資,所以說女眾也是一樣可以護法,你們男眾看到,自己都要慚愧。這是一個在家人,在家人都懂得這樣來護持佛教,反觀現在有一些年紀大的出家人,他向人家化緣,是要做什麼?他要印四庫全書,印這世間書,你看看這種出家人可不可惡?根本是在裨販如來,利用三寶的形像騙眾生的錢;人家女居士是斷臂化緣來供養藏經,她為這一套藏經用了三十年的時間,當時候的人都受她感動,傾家蕩產地捐,真的是傾家蕩產地捐,賣田賣地地捐,人家就是有這樣的決心來護持正法,手臂都斷了。你再看看有些出家人,整天就想著:我廟子能不能再蓋大一點,或是跟信眾化緣印這些世間書,還說是「利益眾生」,你看看他是不是「無智」?全然沒有智慧;一個出家人吃三寶的飯,他不說佛法能利益眾生,他居然說世間法能利益眾生!這是在佛門挑起爭端,他自己佛法跟世間法不能圓融,不知道徹底性空,還挑起爭端,還認為:有佛法、有世間法兩個不同,把佛教的錢拿去做世間法,人家告訴他、勸導他,他還說:你們不了解我是多圓融,我「佛法就不離世間法」......,在那裡胡說八道、強詞奪理、倚老賣老,這種人就是無智。所以出家人的錢,他跟你化緣,拿來印經、拿來護持正法,這個沒有問題。佛教的事情可以做,你說偶爾做一點慈善,那也還可以,可是要是收了居士的錢,跑去印、去流通世間書,那這個人可以肯定是退轉了,很明顯地退轉。還有些是拿去印偽經的,你印經以前你要稍微看一下,你要出錢印的這個到底是不是經?不是只要有一個「經」的名字,你就把它當經來看,像佛門現在流通了一本叫《父母恩重難報經》,這本經,蓮池大師就說是假的,祖師說的話你都不相信,還瘋狂印刷,所以就是「無智」。

      所以我講出來給你們聽,你自己在印經、在布施的時候要看清楚,它這個道場印了什麼書,你不要看它掛著一個財團法人、什麼基金會,你就以為它裡面做的事情就完全正確了;那你是被那塊招牌給騙了,我們佛門講的,你「著相」了。他跟你說:我要印經、印送佛法。你要看看它裡面印送了什麼?你看他都印這些世間書,那個東西一看就知道不是佛法。所以,你們在印經布施要看看你的錢用哪裡去了,人家是怎麼給你用;現在的人很愚笨,他說:我要去查他的帳。你不用查他的帳,你就看他拿什麼東西出來就很清楚了。所以這裡講的「無智疑悔」,就是特別講沒有智慧的,則為永失。   
     所以「是故迦葉。隨力為說。以種種緣。令得正見。」「是故迦葉」,這是告訴迦葉。如來隨力為說,隨眾生的根器為其說法,實際上如來唯說一法,但是眾生根器不同,隨力為說,所以有三乘的差別。「以種種緣。令得正見。」讓他得到正知正見,所以說「如來善說法」。

二乘的正見對於大乘來說,它就不算是真正全面的正知正見,菩薩對佛來說,菩薩的知見就不算是全面的正知正見,所以它是有差異的。佛講「令得正見」,你就要清楚,是因為眾生沒有辦法一下接受一乘了義,沒有辦法一下學習一乘了義,所以佛方便說三乘,說三乘的目的是為「令得正見」,這個「正見」是定義在於佛知佛見;所以,他雖然先成就阿羅漢、成就辟支佛,成就菩薩,但是終究是要作佛。經文的義趣要這樣子解釋,這意思才能說得清楚。否則如果只是看「正見」,那阿羅漢對凡夫來說,他是正見;凡夫對畜生道來說,凡夫他的一些倫理道德觀念,他算是正見;天的善法對人來說,他算是正見。所以我們是往上看,不是往下比;你往下比你自己就越來越差勁,越來越墮落。所以,學佛要你學的是你還沒有做到、你還不會的,不是都看一些自己做得很圓滿的地方、已經駕輕就熟的地方;修行要會修,當你看經典,哪邊看不懂,或你在讀經的時候在打妄想,或讀一讀昏沉地睡著了,這些就是你業障之處;聽經的時候也是一樣,你在聽經的時候,我在講這經典的內容,在談說大乘實相之理,你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特別昏睡?因為講的這部分就是你業障之處,你還要特別去重聽,特別去了解,或是針對你不了解的地方特別去深入,久而久之,你業障就消了。就像「念佛」,你們剛開始來道場念佛,我看幾乎都是有念跟沒有念一樣,也是「念而無念」;可是你們的念而無念,不是真正的「理一心」的念而無念,你們是連「工夫成片」都沒有,是有在念跟沒在念一樣,為什麼?因為念時都在打妄想、都在睡覺。像教你拜佛,從合掌一直到拜下,到站起來,才沒多久的時間,你的妄想就都不知道打到哪裡去了,這個就是業障之處;所以你要特別收攝,特別專心,特別用功。過一段時間後你會覺得比較好,就像念佛剛開始念了一支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念什麼,後來你才會有一點清醒,你的妄想會逐步地減少。

只是現在學淨土的人,他只喜歡聽經,但他不喜歡念佛,因為聽經是聽道理,它有變化,可是念佛不一樣,一個小時或是半天念下來,他就是單念這一句佛號,他覺得很沒有味道,或是覺得很枯燥,他沒有耐性念;或是他覺得他自己「念佛都在睡覺,我乾脆回家去睡個痛快」,乾脆給自己個理由,他想:「哎呀,大概我工作累了吧,這一個禮拜從禮拜一忙到禮拜五,我今天累了。」那你反過來想一想,如果今天有一個合約要簽,簽了以後你會賺大錢,你會不會在簽合約的時候睡覺?你肯定不會;那麼由此可知,這想睡、這不耐煩就是你念佛的業障。所以道理是很清楚的:你在世間工作,是什麼心在作為動力?是財利心;我們念佛修行的人則是菩提心,就是靠這菩提心在支撐我們,讓我們堅持在念佛的時候能夠用功、能夠不要昏沉,即使昏沉,能再提起來,打了妄想,再拉回來,是這樣子的。所以修行是要看到你不會的地方,是要看到你沒做好的地方;解經教也是,是要去了解你還不理解的地方,你不能每次都只學一些人天乘,那些你已經會了,甚至你已經做到了。有的人還「頭上安頭」,明明對父母已經很孝順了,還一直給自己催眠說:哎呀,我還是不夠孝順,我還是不夠孝順,......。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中已經講得很清楚,你盡世間所有的一切孝養,即使你左肩挑父、右肩挑母,讓父母生活在你的背上滿一劫,他要吃什麼你給什麼,你都能夠隨其所需,你也不算是真正孝順;唯有勸他學佛、勸他念佛修行,這個才是真孝順。因為這一段經文出自於佛教的經典,很多出家人都只講了前半段,只教你一直做服務父母的行為,而沒有教你要度父母來學佛,這才是真孝。這一段經文很多人他沒看懂,佛講左肩挑父、右肩挑母,都不算真正孝順;盡世間的孝養都不算真孝順,唯有你勸他來學佛,你幫助他解脫生死,這個才真孝。你孝道已經做得很好了,你要懂得自己還要再提升,不要一直覺得:「哎呀,我哪裡又沒做好,我這裡又沒有做好......」,孝順不是這個樣子做的,這只是你的情見在作祟,是你的情執在作祟,如父母亦爾,其他的兒子、女兒,先生、太太亦復如是,妳對於妳先生的執著,對於你家庭的執著,對你事業的執著都一樣,自己要看開一點;看不開的要把它放下,要用佛法來對治你放不下的心。


     其實本來都沒什麼事,就是你那個放不下的妄心在那裡作怪而已,就是這一念心放不下;因為你專注在於你放不下的事情太久了,那你就要提起正念。

南無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