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傳心法要


傳心法要


 


黃蘗山斷際禪師著


唐河東裴休集并序


 


黃蘗斷際禪師宛凌錄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高安縣黃蘗山鷲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孫,西堂百丈之法姪。獨佩最上乘離文字之印,唯傳一心,更無別法;心體亦空,萬緣俱寂;如大日輪昇虛空中,光明照耀,淨無纖埃。證之者無新舊、無淺深,說之者不立義解、不立宗主、不開戶牖,直下便是,運念即乖,然後為本佛。故其言簡,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學徒望山而趨,觀相而悟,往來海眾常千餘人。予會昌二年廉于鍾陵,自山迎至州,憩龍興寺,旦夕問道。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復去禮迎至所部,安居開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紀之,十得一二,佩為心印,不敢發揚;今恐入神,精義不聞於未來;遂出之,授門下僧太舟法建,歸舊山之廣唐寺;問長老法眾,與往日常所親聞,同異何如也?時唐大中十一年十月初八日序。


 


師謂休曰: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此心無始已來,不曾生不曾滅,不青不黃、無形無相,不屬有無、不計新舊,非長非短、非大非小,超過一切限量名言、蹤跡對待,當體便是,動念即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但是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不知息念忘慮,佛自現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為眾生時此心不減,為諸佛時此心不添,乃至六度萬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緣即施,緣息即寂;若不決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與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無別佛,亦無別心。此心明淨猶如虛空,無一點相貌,舉心動念,即乖法體,即為著相,無始已來無著相佛。修六度萬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無始已來無次第佛。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與眾生一心無異,猶如虛空無雜無壞,如大日輪照四天下;日升之時明遍天下,虛空不曾明;日沒之時暗遍天下,虛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奪,虛空之性廓然不變,佛及眾生心亦如此。若觀佛作清淨光明解脫之相,觀眾生作垢濁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歷河沙劫終不得菩提,為著相故。唯此一心,更無微塵許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學道人,不悟此心體,便於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惡法,非菩提道。供養十方諸佛,不如供養一箇無心道人。何故?無心者,無一切心也;如如之體,內如木石不動不搖,外如虛空不塞不礙,無能所、無方所、無相貌、無得失;趨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無棲泊處,故望崖而退,例皆廣求知見,所以求知見者如毛,悟道者如角。文殊當理,普賢當行;理者真空無礙之理,行者離相無盡之行。觀音當大慈,勢至當大智,維摩者淨名也;淨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異,故號淨名。諸大菩薩所表者,人皆有之,不離一心,悟之即是。今學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於心外著相取境,皆與道背。恆河沙者,佛說是沙;諸佛菩薩釋梵諸天步履而過,沙亦不喜;牛羊蟲蟻踐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寶馨香,沙亦不貪;糞尿臭穢,沙亦不惡;此心即無心之心,離一切相,眾生諸佛更無差別;但能無心,便是究竟。學道人若不直下無心,累劫修行終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繫,不得解脫。然證此心有遲疾,有聞法一念便得無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乃得無心者,有至十地乃得無心者;長短得無心乃住,更無可修可證,實無所得,真實不虛;一念而得,與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齊,更無深淺,祇是歷劫枉受辛勤耳。造惡造善皆是著相,著相造惡枉受輪迴,著相造善枉受勞苦,總不如言下便自認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無法;此心即法,法外無心。心自無心,亦無無心者;將心無心,心卻成有,默契而已,絕諸思議;故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此心是本源清淨佛,人皆有之,蠢動含靈,與諸佛菩薩,一體不異;祇為妄想分別,造種種業果;本佛上實無一物,虛通寂靜,明妙安樂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圓滿具足,更無所欠。縱使三祇精進修行,歷諸地位,及一念證時,祇證元來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鄰觀歷劫功用,總是夢中妄為。故如來云:我於阿耨菩提實無所得,若有所得,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又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菩提。即此本源清淨心,與眾生諸佛,世界山河,有相無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無彼我相。此本源清淨心,常自圓明遍照,世人不悟,祇認見聞覺知為心,為見聞覺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體。但直下無心,本體自現,如大日輪昇於虛空,遍照十方更無障礙。故學道人唯認見聞覺知施為動作,空卻見聞覺知,即心路絕無入處,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但莫於見聞覺知上起見解,亦莫於見聞覺知上動念,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莫捨見聞覺知取法;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無非道場。世人聞道諸佛皆傳心法,將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遂將心覓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將心更求於心,歷千萬劫終無得日;不如當下無心,便是本法。如力士迷額內珠,向外求覓,周行十方終不能得;智者指之,當時自見本珠如故。故學道人迷自本心,不認為佛,遂向外求覓,起功用行、依次第證,歷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當下無心,決定知一切法本無所有,亦無所得,無依無住、無能無所,不動妄念,便證菩提;及證道時,祇證本心佛,歷劫功用,並是虛修;如力士得珠時,祇得本額珠,不關向外求覓之力。故佛言:我於阿耨菩提實無所得,恐人不信,故引五眼所見,五語所言,真實不虛,是第一義諦。


 


學道人莫疑四大為身,四大無我,我亦無主,故知此身無我亦無主。五陰為心,五陰無我亦無主,故知此心無我亦無主;六根六塵六識和合生滅亦復如是。十八界既空,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蕩然清淨。有識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飢瘡為患;隨順給養,不生貪著,謂之智食;恣情取味,妄生分別,唯求適口,不生厭離,謂之識食。聲聞者因聲得悟,故謂之聲聞;但不了自心,於聲教上起解,或因神通,或因瑞相,言語運動,聞有菩提涅槃,三僧祇劫修成佛道,皆屬聲聞道,謂之聲聞佛。唯直下頓了自心本來是佛,無一法可得,無一行可修,此是無上道,此是真如佛。學道人祇怕一念有,即與道隔矣;念念無相,念念無為,即是佛。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唯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八萬四千法門,對八萬四千煩惱,祇是教化接引門,本無一切法,離即是法,知離者是佛;但離一切煩惱,是無法可得。


 


學道人若欲得知要訣,但莫於心上著一物,言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此是喻法身即虛空,虛空即法身。常人謂法身遍虛空處,虛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虛空,虛空即法身也。若定言有虛空,虛空不是法身;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虛空;但莫作虛空解,虛空即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虛空;虛空與法身無異相,佛與眾生無異相,生死與涅槃無異相,煩惱與菩提無異相,離一切相即是佛。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忘境猶易,忘心至難;人不敢忘心,恐落空無撈摸處,不知空本無空,唯一真法界耳。此靈覺性,無始已來,與虛空同壽,未曾生未曾滅,未曾有未曾無,未曾穢未曾淨,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無方所無內外,無數量無形相,無色象無音聲,不可覓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識,不可以言語取,不可以境物會,不可以功用到,諸佛菩薩與一切蠢動含靈,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離真,皆為妄想;不可以心更求於心,不可以佛更求於佛,不可以法更求於法,故學道人直下無心,默契而已,擬心即差,以心傳心,此為正見。慎勿向外逐境,認境為心,是認賊為子;為有貪瞋癡,即立戒定慧;本無煩惱,焉有菩提?故祖師云: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本源清淨佛上,更不著一物,譬如虛空,雖以無量珍寶莊嚴,終不能住;佛性同虛空,雖以無量功德智慧莊嚴,終不能住;但迷本性,轉不見耳。所謂心地法門,萬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無境即無,不可於淨性上轉作境解;所言定慧鑑用歷歷、寂寂惺惺、見聞覺知,皆是境上作解,暫為中下根人說即得,若欲親證,皆不可作如此見解,盡是境法有沒處,沒於有地;但於一切法不作有無見,即見法也。


 


九月一日師謂休曰:自達磨大師到中國,唯說一心,唯傳一法;以佛傳佛,不說餘佛;以法傳法,不說餘法;法即不可說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乃是本源清淨心也。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般若為慧,此慧即無相本心也。凡夫不趣道,唯恣六情,乃行六道。學道人一念計生死,即落魔道;一念起諸見,即落外道;見有生,趣其滅,即落聲聞道;不見有生,唯見有滅,即落緣覺道;法本不生,今亦無滅,不起二見,不厭不忻,一切諸法唯是一心,然後乃為佛乘也。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忻厭,若欲無境,當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滅;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祇益紛擾;故萬法唯心,心亦不可得,復何求哉?學般若人,不見有一法可得,絕意三乘,唯一真實,不可證得;謂我能證能得,皆增上慢人;法華會上拂衣而去者,皆斯徒也;故佛言我於菩提實無所得,默契而已。凡人臨欲終時,但觀五蘊皆空,四大無我,真心無相,不去不來,生時性亦不來,死時性亦不去;湛然圓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頓了,不為三世所拘繫,便是出世人也;切不得有分毫趣向,若見善相諸佛來迎,及種種現前,亦無心隨去;若見惡相種種現前,亦無心怖畏;但自忘心,同於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節也。


 


十月八日師謂休曰:言化城者,二乘及十地等覺妙覺,皆是權立接引之教,並為化城。言寶所者,乃真心本佛自性之寶,此寶不屬情量,不可建立,無佛無眾生,無能無所,何處有城?若問此既是化城,何處為寶所?寶所不可指,指即有方所,非真寶所也,故云在近而已,不可定量言之,但當體會契之即是。言闡提者,信不具也,一切六道眾生,乃至二乘,不信有佛果,皆謂之斷善根闡提。菩薩者深信有佛法,不見有大乘小乘;佛與眾生同一法性,乃謂之善根闡提。大抵因聲教而悟者謂之聲聞,觀因緣而悟者謂之緣覺。若不向自心中悟,雖至成佛,亦謂之聲聞佛。學道人多於教法上悟,不於心法上悟,雖歷劫修行,終不是本佛;若不於心悟,乃至於教法上悟,即輕心重教,遂成逐塊,忘於本心。故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凡人多為境礙心、事礙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礙境、理礙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於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菩薩心如虛空,一切俱捨,所作福德皆不貪著。然捨有三等:內外身心一切俱捨,猶如虛空無所取著;然後隨方應物,能所皆忘,是為大捨。若一邊行道布德,一邊旋捨,無希望心,是為中捨。若廣修眾善,有所希望,聞法知空,遂乃不著,是為小捨。大捨如火燭在前,更無迷悟。中捨如火燭在傍,或明或暗。小捨如火燭在後,不見坑井。故菩薩心如虛空,一切俱捨;過去心不可得,是過去捨;現在心不可得,是現在捨;未來心不可得,是未來捨;所謂三世俱捨。自如來付法迦葉已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印著空即印不成文,印著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異;能印所印,俱難契會,故得者少;然心即無心,得即無得。佛有三身:法身說自性虛通法,報身說一切清淨法,化身說六度萬行法。法身說法,不可以言語音聲形相文字而求,無所說,無所證,自性虛通而已,故曰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報身化身皆隨機感現,所說法亦隨事應根以為攝化,皆非真法,故曰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所言同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此六根各與塵合:眼與色合,耳與聲合,鼻與香合,舌與味合,身與觸合,意與法合;中間生六識,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無所有,束六和合為一精明。一精明者即心也,學道人皆知此,但不能免作一精明六和合解,遂被法縛,不契本心。如來現世,欲說一乘真法,則眾生不信興謗沒於苦海;若都不說,則墮慳貪,不為眾生,溥捨妙道;遂設方便說有三乘,乘有大小,得有淺深,皆非本法,故云唯有一乘道,餘二則非真;然終未能顯一心法,故召迦葉同法座,別付一心離言說法,此一枝法令別行,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


 


問:如何是道?如何修行?師云:道是何物,汝欲修行。問:諸方宗師相承,參禪學道如何?師云:引接鈍根人語,未可依憑。云:此既是引接鈍根人語,未審接上根人復說何法?師云:若是上根人,何處更就人,覓他自己尚不可得,何況更別有法當情,不見教中云法法何狀?云:若如此,則都不要求覓也。師云:若與麼,則省心力。云:如是,則渾成斷絕,不可是無也。師云:阿誰教他無,他是阿誰?你擬覓他。云:既不許覓,何故又言莫斷他?師云:若不覓即便休,誰教你斷;你見目前虛空,作麼生斷他。云:此法可得便同虛空否?師云:虛空早晚向你道有同有異,我暫如此說,你便向者裏生解。云:應是不與人生解耶?師云:我不曾障你要,且解屬於情,情生則智隔。云:向者裏莫生情是否?師云:若不生情,阿誰道是。


 


問:纔向和尚處發言,為甚麼便道話墮?師云:汝自是不解語人,有甚麼墮負?


 


問:向來如許多言說,皆是抵敵語,都未曾有實法指示於人。師云:實法無顛倒,汝今問處自生顛倒,覓甚麼實法?云:既是問處自生顛倒,和尚答處如何?師云:你且將物照面看,莫管他人。又云:祇如箇癡狗相似,見物動處便吠,風吹草木也不別。又云:我此禪宗,從上相承已來,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只云學道,早是接引之詞;然道亦不可學,情存學解,卻成迷道;道無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內外中間,實無方所;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說汝如今情量盡處為道;情量若盡,心無方所,此道天真,本無名字,只為世人不識,迷在情中,所以諸佛出來說破此事;恐汝諸人不了,權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故云得魚忘筌,身心自然,達道識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沙門果者,息慮而成,不從學得,汝如今將心求心,傍他家舍,祇擬學取,有甚麼得時?古人心利,纔聞一言,便乃絕學,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閒道人;今時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廣求文義,喚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唯知多與兒酥乳喫,消與不消都總不知,三乘學道人皆是此樣,盡名食不消者;所謂知解不消,皆為毒藥,盡向生滅中取,真如之中都無此事,故云我王庫內無如是刀,從前所有一切解處,盡須併卻令空,更無分別,即是空如來藏;如來藏者,更無纖塵可有,即是破有法王出現世間,亦云我於然燈佛所無少法可得,此語只為空你情量知解,但銷鎔表裏情盡,都無依執,是無事人;三乘教網,祇是應機之藥,隨宜所說,臨時施設,各各不同,但能了知,即不被惑;第一不得於一機一教邊守文作解,何以如此?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我此宗門不論此事,但知息心即休,更不用思前慮後。


 


問:從上來皆云即心是佛,未審即那箇心是佛?師云:你有幾箇心?云:為復即凡心是佛、即聖心是佛?師云:你何處有凡聖心耶?云:即今三乘中說有凡聖,和尚何得言無?師云:三乘中分明向你道凡聖心是妄,你今不解,反執為有,將空作實,豈不是妄?妄故迷心,汝但除卻凡情聖境,心外更無別佛,祖師西來,直指一切人全體是佛,汝今不識,執凡執聖,向外馳騁,還自迷心,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一念情生即墮異趣,無始已來不異今日,無有異法,故名成等正覺。云:和尚所言即者,是何道理?師云:覓什麼道理?纔有道理,便即心異。云:前言無始已來不異今日,此理如何?師云:祇為覓故,汝自異他;汝若不覓,何處有異?云:既是不異,何更用說即?師云:汝若不認凡聖,阿誰向汝道即?即若不即,心亦不心,可中心即俱忘,阿你更擬向何處覓去?


 


問:妄能障自心,未審而今以何遣妄?師云:起妄遣妄亦成妄,妄本無根,祇因分別而有,你但於凡聖兩處情盡,自然無妄,更擬若為遣他?都不得有纖毫依執,名為我捨兩臂必當得佛。云:既無依執?當何相承?師云:以心傳心。云:若心相傳,云何言心亦無?師云:不得一法,名為傳心;若了此心,即是無心無法。云:若無心無法,云何名傳?師云:汝聞道傳心,將謂有可得也,所以祖師云: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所得,得時不說知,此事若教汝會。何堪也?!


 


問:祇如目前虛空,可不是境,豈無指境見心乎?師云:什麼心教汝向境上見,設汝見得,只是箇照境底心;如人以鏡照面,縱然得見眉目分明,元來祇是影像,何關汝事?云:若不因照,何時得見?師云:若也涉因,常須假物,有什麼了時,汝不見他向汝道: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謾說數千般。云:他若識了,照亦無物耶?師云:若是無物,更何用照?你莫開眼囈語去。


 


上堂云:百種多知,不如無求最第一也;道人是無事人,實無許多般心,亦無道理可說。無事散去!


 


問:如何是世諦?師云:說葛藤作什麼?本來清淨,何假言說問答,但無一切心,即名無漏智;汝每日行住坐臥一切言語,但莫著有為法,出言瞬目,盡同無漏;如今末法向去,多是學禪道者,皆著一切聲色,何不與我心心同虛空去,如枯木石頭去,如寒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應!若不如是,他日盡被閻老子拷你在;你但離卻有無諸法,心如日輪常在虛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時無棲泊處,即是行諸佛行,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是你清淨法身,名為阿耨菩提。若不會此意,縱你學得多知,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識自心,盡名邪行,定作天魔眷屬,如此修行當復何益?誌公云: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饒你學得三賢四果十地滿心,也祇是在凡聖內坐,不見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為你不是與麼人,須要向古人建化門廣學知解。誌公云:不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你如今一切時中行住坐臥,但學無心,久久須實得,為你力量小,不能頓超,但得三年五年、或十年,須得箇入頭處自然會去;為汝不能如是,須要將心學禪學道,佛法有甚麼交涉?故云:如來所說,皆為化人,如將黃葉為金,止小兒啼,決定不實;若有實得,非我宗門下客,且與你本體有甚交涉?故經云:實無少法可得名為阿耨菩提,若也會得此意,方知佛道魔道俱錯,本來清淨皎皎地,無方圓、無大小、無長短等相,無漏無為、無迷無悟,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一切不如心真實;法身從古至今,與佛祖一般,何處欠少一毫毛?既會如是意,大須努力!盡今生去,出息不保入息!


 


問:六祖不會經書,何得傳衣為祖?秀上座是五百人首座,為教授師,講得三十二本經論,云何不傳衣?師云:為他有心,是有為法,所修所證,將為是也,所以五祖付六祖。六祖當時祇是默契得,密授如來甚深意,所以付法與他。汝不見道: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若會此意,方名出家兒,方好修行;若不信,云何明上座走來大庾嶺頭尋六祖,六祖便問:汝來求何事?為求衣、為求法?明上座云:不為衣來,但為法來!六祖云:汝且暫時斂念,善惡都莫思量;明乃稟語。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惡,正當與麼時,還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時面目來!明於言下忽然默契,便禮拜云:如人飲水,冷煖自知,某甲在五祖會中,枉用三十年功夫,今日方省前非。六祖云:如是!到此之時,方知祖師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在言說。豈不見阿難問迦葉云:世尊傳金襴外,別傳何物?迦葉召阿難,阿難應:諾!迦葉云:倒卻門前剎竿著!此便是祖師之標榜也。甚深阿難三十年為侍者,祇為多聞智慧,被佛訶云:汝千日學慧,不如一日學道;若不學道,滴水難消!


 


問如何得不落階級?師云:終日喫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與摩(疑同麼)時無人我等相;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方名自在人;更時時念念不見一切相,莫認前後三際,前際無去、今際無住、後際無來,安然端坐任運不拘,方名解脫。努力努力!此門中千人萬人,只得三箇五箇,若不將為事,受殃有日在!故云:著力今生須了卻,誰能累劫受餘殃?!


 


黃蘗斷際禪師宛凌錄


 


裴相公問師曰:山中四五百人,幾人得和尚法?師云:得者莫測其數,何故?道在心悟,豈在言說?言說祇是化童蒙耳。


 


問:如何是佛?師云:即心是佛,無心是道;但無生心動念—有無長短、彼我能所等心,心本是佛,佛本是心,心如虛空;所以云佛真法身猶若虛空,不用別求,有求皆苦;設使恆沙劫行六度萬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為屬因緣造作故,因緣若盡,還歸無常。所以云: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但識自心,無我無人,本來是佛。


 


問:聖人無心即是佛,凡夫無心、莫沈空寂否?師云:法無凡聖,亦無沈寂;法本不有,莫作無見;法本不無,莫作有見;有之與無,盡是情見,猶如幻翳。所以云:見聞如幻翳,知覺乃眾生。祖師門中只論息機忘見,所以忘機則佛道隆,分別則魔軍熾。


 


問:心既本來是佛,還修六度萬行否?師云:悟在於心,非關六度萬行,六度萬行盡是化門接物度生邊事,設使菩提、真如、實際、解脫、法身,直至十地、四果聖位,盡是度門,非關佛心;心即是佛,所以一切諸度門中,佛心第一,但無生死煩惱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所以道:佛說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從佛至祖,並不論別事,唯論一心,亦云一乘;所以十方諦求,更無餘乘;此眾無枝葉,唯有諸貞(疑同真)實;所以此意難信,達磨來此土,至梁魏二國,祇有可大師一人密信自心,言下便會即心是佛;身心俱無,是名大道;大道本來平等,所以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異,即性即心,心不異性,名之為祖。所以云: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


 


問:佛度眾生否?師云:實無眾生如來度者!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佛與眾生皆不可得。云:現有三十二相及度眾生,何得言無?師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與眾生,盡是汝作妄見,只為不識本心,謾作見解;纔作佛見,便被佛障;作眾生見,被眾生障;作凡作聖作淨作穢等見,盡成其障,障汝心故,總成輪轉,猶如獼猴放一捉一,無有歇期。一等是學,直須無學,無凡無聖、無淨無垢,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聽汝學得三乘十二分教一切見解,總須捨卻,所以除去所有,唯置一床寢疾而臥,祇是不起諸見,無一法可得,不被法障,透脫三界凡聖境域,始得名為出世佛。所以云:稽首如空無所依,出過外道;心既不異,法亦不異;心既無為,法亦無為;萬法盡由心變,所以我心空故,諸法空,千品萬類悉皆同,盡十方空界同一心體,心本不異,法亦不異,祇為汝見解不同,所以差別;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十方諸佛實無少法可得,名為阿耨菩提;祇是一心,實無異相亦無光彩,亦無勝負;無勝故無佛相,無負故無眾生相。云:心既無相,豈得全無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化度眾生耶?師云:三十二相屬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八十種好屬色,若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問:佛性與眾生性,為同為別?師云:性無同異。若約三乘教,即說有佛性有眾生性,遂有三乘因果,即有同異。若約佛乘、及祖師相傳,即不說如是事,惟指一心:非同非異,非因非果。所以云:唯此一乘道,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問:無邊身菩薩,為什麼不見如來頂相?師云:實無可見,何以故?無邊身菩薩,便是如來,不應更見;祇教你不作佛見,不落佛邊;不作眾生見,不落眾生邊;不作有見,不落有邊;不作無見,不落無邊;不作凡見,不落凡邊;不作聖見,不落聖邊;但無諸見,即是無邊身;若有見處,即名外道;外道者樂於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所以云:彌勒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如即無生,如即無滅,如即無見,如即無聞。如來頂即是圓見,亦無圓見,故不落圓邊,所以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權以虛空為喻,圓同太虛,無欠無餘,等閑無事,莫彊辯他境,辯著便成識。所以云:圓成沈識海,流轉若飄蓬,祇道:我知也、學得也、契悟也、解脫也、有道理也;彊處即如意,弱處即不如意,似者箇見解,有什麼用處?我向汝道:等閒無事,莫謾用心,不用求真唯須息見;所以內見外見俱錯,佛道魔道俱惡;所以文殊暫起二見,貶向二鐵圍山;文殊即實智,普賢即權智,權實相對治,究竟亦無權實,唯是一心,心且不佛不眾生,無有異見;纔有佛見,便作眾生見;有見無見,常見斷見,便成二鐵圍山,被見障故。祖師直指一切眾生本心本體本來是佛,不假修成,不屬漸次,不是明暗,不是明故無明,不是暗故無暗;所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入我此宗門,切須在意,如此見得,名之為法;見法故,名之為佛。佛法俱無,名之為僧,喚作無為僧,亦名一體三寶。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應無所求;不著佛求,故無佛;不著法求,故無法;不著眾求,故無僧。


 


問:和尚見今說法,何得言無僧亦無法?師云:汝若見有法可說,即是以音聲求我;若見有我,即是處所;法亦無法,法即是心;所以祖師云:付此心法時,法法何曾法?無法無本心,始解心心法。實無一法可得,名坐道場;道場者祇是不起諸見,悟法本空,喚作空如來藏;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若得此中意,逍遙何所論!


 


問:本來無一物,無物便是否?師云:無亦不是;菩提無是處,亦無無知解。


 


問:何者是佛?師云: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異。故云:即心即佛。若離於心,別更無佛。云:若自心是佛,祖師西來如何傳授?師云:祖師西來,唯傳心佛,直指汝等心本來是佛,心心不異,故名為祖;若直下見此意,即頓超三乘一切諸位,本來是佛,不假修成。云:若如此,十方諸佛出世,說於何法?師云:十方諸佛出世,祇共說一心法,所以佛密付與摩訶大迦葉,此一心法體,盡虛空遍法界,名為諸佛理;論這箇法,豈是汝於言句上解得他?亦不是於一機一境上見得他!此意唯是默契得。這一門名為無為法門,若欲會得,但知無心,忽悟即得,若用心擬學取,即轉遠去;若無歧路心,一切取捨心,心如木石,始有學道分。云:如今現有種種妄念,何以言無?師云:妄本無體,即是汝心所起;汝若識心是佛,心本無妄,那得起心更認於妄;汝若不生心動念,自然無妄。所以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云:今正妄念起時,佛在何處?師云:汝今覺妄起時,覺正是佛;可中若無妄念,佛亦無。何故如此?為汝起心作佛見,便謂有佛可成;作眾生見,便謂有眾生可度;起心動念,總是汝見處;若無一切見,佛有何處所?如文殊纔起佛見,便貶向二鐵圍山。云:今正悟時,佛在何處?師云:問從何來?覺從何起?語默動靜一切聲色盡是佛事,何處覓佛?不可更頭上安頭、嘴上加嘴!但莫生異見,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總不出汝心,三千世界都來是汝箇自己,何處有許多般?心外無法,滿目青山、虛空世界,皎皎地無絲髮許,與汝作見解,所以一切聲色,是佛之慧目。法不孤起,仗境方生;為物之故,有其多智。終日說何曾說?終日聞何曾聞?所以釋迦四十九年說,未曾說著一字。云:若如此,何處是菩提?師云:菩提無是處,佛亦不得菩提,眾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云:如何發菩提心?師云:菩提無所得;你今但發無所得心,決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故云:我於然燈佛所,無有少法可得,佛即與我授記。明知一切眾生本是菩提,不應更得菩提,你今聞發菩提心,將謂一箇心學取佛去、唯擬作佛,任你三祇劫修,亦祇得箇報化佛,與你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故云: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


 


問:本既是佛,那得更有四生六道種種形貌不同?師云:諸佛體圓,更無增減;流入六道,處處皆圓;萬類之中,箇箇是佛;譬如一團水銀,分散諸處,顆顆皆圓;若不分時,祇是一塊;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種種形貌,喻如屋舍,捨驢屋入人屋,捨人身至天身,乃至聲聞緣覺菩薩佛屋,皆是汝取捨處,所以有別;本源之性,何得有別?


 


問:諸佛如何行大慈悲,為眾生說法?師云:佛慈悲者,無緣故,名大慈悲。慈者不見有佛可成,悲者不見有眾生可度。其所說法,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這箇法,若為道我從善知識言下領得、會也、悟也;這箇慈悲,若為汝起心動念學得他見解,不是自悟本心,究竟無益。


 


問:何者是精進?師云:身心不起,是名第一牢彊精進;纔起心向外求者,名為歌利王愛遊獵去;心不外遊,即是忍辱仙人;身心俱無,即是佛道。


 


問:若無心行此道,得否?師云:無心便是行此道,更說什麼得與不得?且如瞥起一念,便是境若無一念便是,境妄心自滅,無復可追尋。


 


問:如何是出三界?師云:善惡都莫思量,當處便出三界。如來出世,為破三有;若無一切心,三界亦非有;如一微塵破為百分,九十九分是無,一分是有,摩訶衍不能勝出;百分俱無,摩訶衍始能勝出。


 


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所以達磨從西天來,唯傳一心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云何識自心?即如今言語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語、又不作用,心體如虛空相似,無有相貌、亦無方所、亦不一向是無,有而不可見故。祖師云: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若不應緣之時,不可言其有無;正應之時,亦無蹤跡。既知如此,如今但向無中棲泊,即是行諸佛路。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眾生輪迴生死者,意緣走作,心於六道不停,致使受種種苦。淨名云: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禦其心,然後調伏。所以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故知一切諸法皆由心造,乃至人天地獄六道脩羅盡由心造。如今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瞋、無憎愛、無勝負,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性自本來清淨,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若不會此意,縱你廣學,勤苦修行,木食草衣,不識自心,皆名邪行,盡作天魔外道水陸諸神;如此修行,當復何益?誌公云:本體是自心作,那得文字中求。如今但識自心,息知思惟,妄想塵勞,自然不生。淨名云:唯置一床,寢疾而臥,心不起也;如人臥疾,攀緣都息,妄想歇滅,即是菩提;如今若心裏紛紛不定,任你學到三乘四果十地諸位,合殺祇向凡聖中坐,諸行盡歸無常,勢力皆有盡期,猶如箭射於空,力盡還墜,知歸生死輪迴;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虛受辛苦,豈非大錯!誌公云:未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如今但一切時中行住坐臥,但學無心,亦無分別,亦無依倚,亦無住著,終日任運騰騰,如癡人相似,世人盡不識你,你亦不用教人識不識,心如頑石頭,都無縫罅,一切法透汝心不入,兀然無著,如此始有少分相應;透得三界境過,名為佛出世;不漏心相,名為無漏智;不作人天業,不作地獄業,不起一切心,諸緣盡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不是一向不生,祇是隨意而生,經云:菩薩有意生身是也;忽若未會無心,著相而作者,皆屬魔業;乃至作淨土佛事,並皆成業,乃名佛障;障汝心故,被因果管束,去住無自由分;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來所說,皆是化人,猶如黃葉為金,權止小兒啼故,實無有法,名阿耨菩提;如今既會此意,何用區區?但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心裏明明,所以舊時見解總須捨卻。淨名云除去所有,法華云二十年中常令除糞,祇是除去心中作見解處;又云蠲除戲論之糞,所以如來藏本自空寂,並不停留一法;故經云:諸佛國土亦復皆空。若言佛道是修學而得,如此見解全無交涉,或作一機一境揚眉動目祇對相當,便道契會也、得證悟禪理也;忽逢一人不解,便道都無所知;對他若得道理,心中便歡喜;若被他折伏不如他,便即心懷惆悵,如此心意學禪,有何交涉?任汝會得少許道理,祇得箇心所法,禪道總沒交涉!所以達磨面壁,都不令人有見處。故云:忘機是佛道,分別是魔境。此性縱汝迷時亦不失,悟時亦不得;天真自性,本無迷悟;盡十方虛空界,元來是我一心體;縱汝動用造作,豈離虛空;虛空本來無大無小,無漏無為、無迷無悟,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絕纖毫的量,是無依倚、無粘綴,一道清流,是自性無生法忍,何有擬議?真佛無口,不解說法;真聽無耳,其誰聞乎?珍重!


 


師本是閩中人。幼於本州黃蘗山出家。額問隆起如珠。音辭朗潤。志竟沖澹。後遊天台,逢一僧如舊識,乃同行;屬澗水暴漲師倚杖而止,其僧率師同過。師云:請兄先過,其僧即浮笠於水上便過。師云:我卻共箇稍子作隊,悔不一棒打殺!


 


有僧辭歸宗。宗云:往甚處去?云:諸方學五味禪去。宗云:諸方有五味禪,我這裏祇是一昧禪。云:如何是一味禪?宗便打。僧云:會也會也。宗云:道道。僧擬開口,宗又打。其僧後到師處,師問甚麼處來?云:歸宗來。師云:歸宗有何言句。僧遂舉前話。師乃上堂舉此因緣云:馬大師出八十四人善知識,問著箇箇屙漉漉地,祇有歸宗較些子。


 


師在鹽官會裏,大中帝為沙彌。師於佛殿上禮佛。沙彌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長老禮拜,當何所求?師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常禮如是事。沙彌云:用禮何為?師便掌。沙彌云:太麤生。師云:這裏是什麼所在,說麤說細;隨後又掌,沙彌便走。


 


師行腳時到南泉。一日齋時,捧缽向南泉位上坐。南泉下來見,便問長老什麼年中行道?師云:威音王已前。南泉云:猶是王老師孫在。師便下去。師一日出次,南泉云:如許大身材,戴箇些子大笠。師云:三千大千世界總在裏許。南泉云:王老師(ㄕˋ,好口腹也)。師戴笠便行。


 


師一日在茶堂內坐。南泉下來,問:定慧等學,明見佛性,此理如何?師云:十二時中不依倚一物。泉云:莫便是長老見處麼?師云:不敢!泉云:漿水錢且置,草鞋錢教什麼人還?師便休。後溈山舉此因緣問仰山:莫是黃蘗搆他南泉不得麼?仰山云:不然!須知黃蘗有陷虎之機。溈山云:子見處得與麼長!


 


一日普請。泉問什麼處去?師云:擇菜去。泉云:將什麼擇?師豎起刀子。泉云:只解作賓,不解作主。師招三下。一日五人新到,同時相看,一人不禮拜,以手畫一圓相而立。師云:還知道好隻獵犬麼?云:尋羚羊氣來。師云:羚羊無氣,汝向什麼處尋?云:尋羚羊蹤來。師云:羚羊無蹤,汝向什麼處尋?云:尋羚羊跡來。師云:羚羊無跡汝向什麼處尋?云:與麼則死羚羊也。師便休。來日陞座退,問昨日尋羚羊僧出來,其僧便出。師云:老僧昨日後頭未有語在,作麼生?其僧無語。師云:將謂是本色衲僧,元來祇是義學沙門。


 


師曾散眾在洪州開元寺。裴相公一日入寺行次。見壁畫,乃問寺主:這畫是什麼?寺主云:畫高僧。相公云:形影在這裏,高僧在什麼處?寺主無對。相公云:此間莫有禪僧麼?寺主云:有一人。相公遂請師相見,乃舉前話問師。師召云:裴休!休應:諾!師云:在什麼處?相公於言下有省,乃再請師開堂。


 


上堂云:汝等諸人盡是哃酒糟漢,與麼行腳,笑殺他人,總似與麼容易,何處更有今日?汝還知大唐國裏無禪師麼?時有僧問:祇如諸方,見今出世,匡徒領眾,為什麼卻道無禪師?師云:不道無禪,祇道無師。後溈山舉此因緣問仰山云:意作麼生?仰山云:鵝王擇乳,素非鴨類。溈山云:此實難辨。


 


裴相一日托一尊佛於師前胡跪云:請師安名。師召云:裴休。休應:諾。師云:與汝安名竟。相公便禮拜。相公一日上詩一章。師接得便坐卻。乃問:會麼?相公云:不會。師云:與麼不會,猶較些子;若形紙墨,何有吾宗?詩曰:自從大士傳心印,額有圓珠七尺身,掛錫十年棲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濱,千徒龍象隨高步,萬里香花結勝因,願欲事師為弟子,不知將法付何人?師答曰:心如大海無邊際,口吐紅蓮養病身,雖有一雙無事手,不曾祇揖等閑人。


 


夫學道者,先須屏卻雜學諸緣,決定不求,決定不著;聞甚深法,恰似清風屆耳,瞥然而過,更不追尋,是為甚深。入如來禪,離生禪想。從上祖師唯傳一心,更無二法。指心是佛,頓超等妙二覺之表;決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門,如斯之法,汝取次人到這裏擬作麼生學?所以道:擬心時被擬心魔縛,非擬心時又被非擬心魔縛,非非擬心時又被非非擬心魔縛。魔非外來,出自你心,唯有無神通、菩薩,足跡不可尋;若以一切時中,心有常見,即是常見外道。若觀一切法空,作空見者,即是斷見外道。所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此猶是對外道邪見人說;若說法身以為極果,此對三賢十聖人言。故佛斷二愚:一者微細所知愚,二者極微細所知愚。佛既如是,更說什麼等妙二覺來?所以一切人但欲向明,不欲向闇;但欲求悟,不受煩惱無明;便道佛是覺,眾生是妄;若作如是見解,百劫千生輪迴六道,更無斷絕。何以故?為謗諸佛本源自性故。他分明向你道:佛且不明,眾生且不闇,法無明闇故;佛且不彊,眾生且不弱,法無彊弱故;佛且不智,眾生且不愚,法無愚智故。是你出頭,總道解禪,開著口便病發;不說本,祇說末;不說迷,祇說悟;不說體,祇說用;總無你話論處,他一切法且本不有,今亦不無;緣起不有,緣滅不無;本亦不有,本非本故;心亦不心,心非心故;相亦非相,相非相故;所以道:無法無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無法無非法,故是心心法。忽然瞥起一念,了知如幻如化,即流入過去佛;過去佛且不有,未來佛且不無,又且不喚作未來佛;現在念念不住,不喚作現在佛;佛若起時,即不擬他是覺是迷、是善是惡,輒不得執滯他、斷絕他;如一念瞥起,千重關鎖鎖不得,萬丈繩索索他不住。既若如是,爭合便擬滅他止他?分明向你道爾燄識,你作麼生擬斷他;喻如陽燄,你道近,十方世界求不可得;始道遠,看時祇在目前;你擬趁他,他又轉遠去;你始避他,他又來逐你;取又不得,捨又不得。既若如此,故知一切法性自爾,即不用愁他慮他。如言前念是凡,後念是聖,如手翻覆一般,此是三乘教之極也;據我禪宗中,前念且不是凡,後念且不是聖;前念不是佛,後念不是眾生;所以一切色是佛色,一切聲是佛聲;舉著一理,一切理皆然;見一事,見一切事;見一心,見一切心;見一道,見一切道,一切處無不是道;見一塵,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然;見一滴水,即見十方世界一切性水;又見一切法,即見一切心;一切法本空,心即不無;不無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既若如是,十方世界,不出我之一心;一切微塵國土,不出我之一念;若然,說什麼內之與外,如蜜性甜,一切蜜皆然,不可道這箇蜜甜,餘底苦也,何處有與麼事?所以道:虛空無內外,法性自爾;虛空無中間,法性自爾;故眾生即佛,佛即眾生;眾生與佛,元同一體;生死涅槃,有為無為,元同一體;世間出世間,乃至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有性無性,亦同一體;言同者,名相亦空,有亦空、無亦空,盡恆沙世界,元是一空;既若如此,何處有佛度眾生?何處有眾生受佛度?何故如此?萬法之性自爾故。若作自然見,即落自然外道;若作無我、無我所見,墮在三賢十聖位中。你如今云何將一尺一寸,便擬量度虛空?他分明向汝道法法不相到,法自寂故,當處自住,當處自真;以身空故名法空,以心空故名性空,身心總空,故名法性空;乃至千途異說,皆不離你之本心。如今說菩提涅槃真如佛性二乘菩薩者,皆指葉為黃金、拳掌之說;若也展手之時,一切大眾若天若人,皆見掌中都無一物。所以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本既無物,三際本無所有;故學道人單刀直入,須見這箇意始得。故達磨大師從西天來至此土,經多少國土,祇覓得可大師一人,密傳心印,印你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既如此,法亦如此,同真際,等法性。法性空中,誰是授記人?誰是成佛人?誰是得法人?他分明向你道:菩提者不可以身得,身無相故;不可以心得,心無相故;不可以性得,性即便是本源自性天真佛故;不可以佛更得佛,不可以無相更得無相,不可以空更得空,不可以道更得道;本無所得,無得亦不可得,所以道無一法可得;祇教你了取本心,當下了時,不得了相;無了無不了相,亦不可得;如此之法,得者即得,得者不自覺知,不得者亦不自覺知;如此之法,從上已來,有幾人得知?所以道:天下忘己者有幾人?如今於一機一境、一經一教、一世一時、一名一字、六根門前領得,與機關本人何別?忽有一人出來,不於一名一相上作解者,我說此人盡十方世界覓這箇人不可得,以無第二人故,繼於祖位,亦云釋種,無雜純一,故言王若成佛時,王子亦隨出家,此意大難知!祇教你莫覓、覓便失卻;如癡人山上叫一聲,響從谷出,便走下山趁;及尋覓不得,又叫一聲,山上響又應,亦走上山上趁;如是千生萬劫,祇是尋聲逐響人,虛生浪死漢!汝若無聲即無響,涅槃者;無聞無知無聲,絕跡絕蹤,若得如是,稍與祖師鄰房也。


 


問:如王庫藏內,都無如是刀。伏願誨示。師云:王庫藏者,即虛空性也,能攝十方虛空世界,皆總不出你心,亦謂之虛空藏菩薩。你若道是有是無、非有非無,總成羊角;羊角者,即你求覓者也。


 


問:王庫藏中有真刀否?師云:此亦是羊角。云:若王庫藏中本無真刀,何故云王子持王庫中真刀出至異國,何獨言無?師云:持刀出者,此喻如來使者。你若言王子持王庫中真刀出去者,庫中應空去也。本源虛空性,不可被異人將去,是什麼語設你有者,皆名羊角。


 


問:迦葉受佛心印得為傳語人否?師云:是。云:若是傳語人,應不離得羊角。師云:迦葉自領得本心,所以不是羊角。若以領得如來心,見如來意,見如來色相者,即屬如來使,為傳語人。所以阿難為侍者二十年,但見如來色相,所以被佛訶云:唯觀救世者,不能離得羊角。


 


問:文殊執劍於瞿曇前者如何?師云:五百菩薩得宿命智,見過去生業障;五百者即你五陰身是;以見此夙命障故,求佛求菩薩涅槃;所以文殊將智解劍,害此有見佛心故,故言你善害。云:何者是劍?師云:解心是劍。云:解心既是劍,斷此有見佛心,祇如能斷見心何能除得?師云:還將你無分別智,斷此有見分別心。云:如作有見,有求佛心,將無分別智劍斷,爭奈有智劍在何?師云:若無分別智,害有見無見,無分別智亦不可得。云:不可以智更斷智,不可以劍更斷劍。師云:劍自害劍,劍劍相害,即劍亦不可得;智自害智,智智相害,即智亦不可得;母子俱喪,亦復如是。


 


問:如何是見性?師云:性即是見,見即是性,不可以性更見性。聞即是性,不可以性更聞性,祇你作性見能聞能見性,便有一異法生。他分明道:所可見者,不可更見你。云何頭上更著頭?他分明道:如盤中散珠,大者大圓,小者小圓,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礙,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所以四生六道未有不如時。且眾生不見佛,佛不見眾生;四果不見四向,四向不見四果;三賢十聖不見等妙二覺,等妙二覺不見三賢十聖;乃至水不見火,火不見水;地不見風,風不見地;眾生不入法界,佛不出法界;所以法性無去來,無能所見。既如此,因什麼道我見我聞,於善知識處得契悟,善知識與我說法,諸佛出世與眾生說法。迦旃延祇為以生滅心傳實相法,被淨名呵責。分明道:一切法本來無縛,何用解他?本來不染,何用淨他?故云:寶相如是,豈可說乎?汝今祇成是非心、染淨心,得一知一解,遶天下行,見人便擬定當取:誰有心眼,誰彊誰弱;若也如此,天地懸殊,更說什麼見性?


 


問:既言性即見、見即性,祇如性自無障礙、無劑限,云何隔物即不見?又於虛空中,近即見、遠即不見者,如何?師云:此是你妄生異見;若言隔物不見,無物言見,便謂性有隔礙者,全無交涉;性且非見非不見,法亦非見非不見。若見性人,何處不是我之本性?所以六道四生、山河大地,總是我之性淨明體。故云見色便見心,色心不異故,祇為取相作見聞覺知。去卻前物始擬得見者,即墮二乘人中依通見解也。虛空中近則見,遠則不見,此是外道中收。分明道:非內亦非外,非近亦非遠。近而不可見者,萬物之性也;近尚不可見,更道遠而不可見,有什麼意旨?


 


問:學人不會,和尚如何指示?師云:我無一物,從來不曾將一物與人。你無始已來,祇為被人指示,覓契覓會,此可不是弟子與師俱陷王難?你但知一念不受,即是無受身;一念不想,即是無想身;決定不遷流造作,即是無行身;莫思量卜度分別,即是無識身;你如今纔別起一念,即入十二因緣;無明緣行亦因亦果,乃至老死亦因亦果;故善財童子一百一十處求善知識,祇向十二因緣中求;最後見彌勒,彌勒卻指見文殊;文殊者即汝本地無明。若心心別異向外求善知識者,一念纔生即滅,纔滅又生;所以汝等比丘,亦生亦老亦病亦死;酬因答果已來,即五聚之生滅;五聚者五陰也。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華果,即心便是靈智,亦云靈臺;若有所住著,即身為死屍,亦云守死屍鬼。


 


問:淨名默然,文殊讚歎云:是真入不二法門,如何?師云:不二法門,即你本心也;說與不說,即有起滅;無言說時,無所顯示,故文殊讚歎。云:淨名不說,聲有斷滅否?師云:語即默、默即語,語默不二,故云聲之實性亦無斷滅,文殊本聞亦無斷滅。所以如來常說,未曾有不說時;如來說即是法,法即是說,法說不二故。乃至報化二身、菩薩聲聞,山河大地、水鳥樹林,一時說法。所以語亦說、默亦說,終日說而未嘗說。既若如是,但以默為本。


 


問:聲聞人藏形於三界,不能藏於菩提者,如何?師云:形者質也。聲聞人但能斷三界見修,已離煩惱,不能藏於菩提,故還被魔王於菩提中捉得,於林中宴坐,還成微細見菩提心也。菩薩人已於三界菩提決定不捨不取;不取故,七大中覓他不得;不捨故,外魔亦覓他不得。汝但擬著一法,印子早成也;印著有,即六道四生文出;印著空,即無相文現;如今但知決定不印一切物,此印為虛空不一不二;空本不空,印本不有。十方虛空世界諸佛出世,如見電光一般。觀一切蠢動含靈,如響一般。見十方微塵國土,恰似海中一滴水相似。聞一切甚深法,如幻如化。心心不異,法法不異,乃至千經萬論,祇為你之一心;若能不取一切相。故言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


 


問: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如何?師云:仙人者即是你心。歌利王好求也,不守王位,謂之貪利。如今學人,不積功累德,見者便擬學,與歌利王何別?如見色時,壞卻仙人眼;聞聲時壞卻仙人耳,乃至覺知時,亦復如是;喚作節節支解。云:祇如仙人忍時,不合更有節節支解,不可一心忍,一心不忍也。師云:你作無生見、忍辱解、無求解,總是傷損。云:仙人被割時,還知痛否?又云:此中無受者,是誰受痛?師云:你既不痛,出頭來覓箇甚麼?


 


問:燃燈佛授記,為在五百歲中、五百歲外?師云:五百歲中不得授記。所言授記者,你本決定不忘,不失有為,不取菩提,但以了世非世,亦不出五百歲外別得授記,亦不於五百歲中得授記。云:了世三際相不可得已否?師云:無一法可得。云:何故言頻經五百世前後極時長?師云:五百世長遠,當知猶是仙人;故然燈授記時,實無少法可得。


 


問:教中云: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者,如何?師云:若以三無數劫修行,有所證得者,盡恆沙劫不得。若於一剎那中獲得法身,直了見性者猶是三乘教之極談也。何以故?以見法身可獲故,皆屬不了義教中收。


 


問:見法頓了者,見祖師意否?師云:祖師心出虛空外。云:有限劑否?師云:有、無限劑,此皆數量對待之法。祖師云:且非有限量,非無限量,非非有無限量,以絕待故。你如今學者,未能出得三乘教外,爭喚作禪師?分明向汝道:一等學禪,莫取次妄生異見,如人飲水,冷煖自知,一行一住一剎那間,念念不異;若不如是,不免輪迴。


 


問:佛身無為,不墮諸數,何故佛身舍利八斛四斗?師云:你作如是見,祇見假舍利,不見真舍利。云:舍利為是本有,為復功勳?師云:非是本有,亦非功勳。云:若非本有,又非功勳,何故如來舍利,唯鍊唯精,金骨常存?師乃呵云:你作如此見解,爭喚作學禪人,你見虛空曾有骨否?諸佛心同太虛,覓什麼骨?云:如今見有舍利,此是何法?師云:此從你妄想心生,即見舍利。云:和尚還有舍利否?請將出來看。師云:真舍利難見,你但以十指撮盡妙高峰為�


&

金剛決疑...明曹溪沙門憨山釋德清 撰


金剛決疑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譯


明曹溪沙門憨山釋德清 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二字,解者都以堅利能斷為義,此泛說也。然西域實有金剛寶。此寶最堅不可壞,且能壞一切物。謂取此寶以喻般若,能斷煩惱。此雖近理,總非佛意,特尋常宿習知見耳。


 


蓋般若,此云智慧,乃是佛的心,所謂佛智慧也。波羅蜜,義云到彼岸,乃指此心極盡處也。今題云金剛般若波羅蜜,標此經所說,特顯佛一片金剛心耳。且金剛心乃佛修因證果之本心。今出世教化眾生,全用此心。今教菩薩以金剛心為本修因,為入大乘之初門,故特示之以斷疑也。以此心不是世間眾生常情,故舉世不能知佛。且佛原不是世間人,而今平空走到人間來,則人人見而生疑矣。及其日用行事,件件不與人同。說話不同,規矩不同。事事法法,與世間相反,故動而見疑。宜其諸天魔王皆欲害,調達阿闍皆要殺,而一切人皆生謗也。故曰:我出世間,一切天人阿修羅外道魔王,皆當驚疑,是也。不但天人生疑,即弟子中上首如迦葉等,舉皆疑佛。以所說法,乍空乍有,乍是乍非,或讚或斥,或獎或呵,全無一定之言。而諸弟子,聞者皆疑而不信。故曰,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上首尚乃如此,則新學可知。以佛所說法,難信難解故。然佛出世,一番說法,則今已三十年矣,弟子猶且懷疑而不信。是則佛之含冤,蓋已久矣。今日幸喜空生,有些見處,窺見世尊一斑,忽生讚歎。故世尊因其疑而決破之。乃披露自己一片金剛真心,表白與他,使其了悟不疑。令諸聞者,群疑頓斷。故此經,乃佛的示自心,以斷弟子學佛者之疑。不是說般若能斷眾生煩惱也。如其不然,但看經中一一皆是空生之疑,疑佛之心。佛表此心以破彼疑。何嘗說以智慧斷眾生煩惱耶!故此經題,單是法,非以喻也。但斷得弟子疑,就斷得眾生煩惱。此經一味只是斷疑生信為主。以學道之人,以信為本,以疑作障。故疑有三種:謂疑人、疑法、疑己。疑人謂認人不真。即如弟子聞佛說色身法身,大身小身,不知那箇是真佛。此疑人也。且其說法,方纔說有,卻又說空。方纔說空,卻又說不空。以其言不一,故最可疑。此疑法也。或有聞而能信,不疑於法。又見其法大,則疑自己根小,不堪領荷,不能修行。此疑己也。今此經中,三疑都有。佛隨空生所疑處,即便逐破,頓斷彼疑。所謂疑悔永已盡,安住實智中。此經之旨也。


 


此經,此方解者極多,都不合佛意。獨西域天親菩薩,以二十七疑分經,極是。但意出於聖人,而論傳此方,已經翻譯。且譯人有巧拙不同,言不達意,反生滯礙,使學人難省。此微妙幽旨,非口所宣,一落言銓,便成渣滓。況著粗浮文字,何以達妙!此註述之難於描寫佛心,不無救顰之醜。即如世人作行狀,但可述事,不能傳神。此其難也。故今決疑解,妙在先得空生之疑為主。若疑情全露,則佛破疑之說,不待解而自明矣。故此解先出疑,在本文之前。節節按跡而破之。忘言領悟,自得其宗。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解﹞此是佛住世說法儀式。諸說備釋,此不繁衍。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解﹞此是佛住世家常過活。日用處動容,與眾一般,更無別奇特。只是就裏一點,與人不同,知之者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


 


﹝解﹞如來住世日用尋常,與人一般。就裏一點不同處,人人對面不知。今日忽被空生勘破。故歎曰希有!嗟乎!如來與諸弟子,周旋三十年矣,一向不知佛行履處。不知,故作等閒放過,只道與眾人一般。所以凡佛所言,多疑而不信。若不是空生覷透,則終無知佛者耶。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解﹞此空生歎佛希有處。正是親見如來此一片苦心也。菩薩乃學佛之弟子。即昔在小乘中,初發大乘心者,乃空亂意菩薩也。一向佛為護念此輩,更無別意,只是要付囑此心耳。護念者。以佛出世本願,只欲令一切眾生與佛無異,人人成佛,方盡此心。但眾生德薄垢重,心志怯弱,不能擔荷。如嬰兒一般。佛如慈母之護念嬰兒,則無一息放下。種種周悉,調護愛念。故如保赤子。所謂護念,只欲一切眾生直至成佛而後已,故曰付囑。然不敢明言,但密密方便而將就之,故曰善。經云:我以無量無數方便,引導眾生,欲令一切眾生,皆悉到於一切智地。是謂護念付囑。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解﹞此空生特問安心之法也。以初在小乘時,單肯自度,不肯度生。故心小。今蒙如來二十餘年,多方淘汰,激起度生之心,故名大心眾生。為菩薩。要令下化眾生,將以上求佛果。此輩自肯利生,故曰發菩提心。此空生已信佛心矣。但見初發大心菩薩,未悟實相真空,與前所取偏空,二者難辨。以前小乘涅槃,可以取著安住其心。今既捨前空,而未得真空。所謂進無新證,退失故居,名空亂意。以一向執著名言,習氣未忘,要有住著。又執著一定有佛果可求,將謂求至佛果,便是住處耳。且要上求佛果,必欲下化眾生。眾生度盡,方得成佛。而今滿眼看見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無量無邊,幾時能度得盡!眾生不盡,如何得成佛果。以求住之心急,故此心不安,不能降伏。故空生特為請安住其心,降伏其心之方法耳。然空生已見佛心而嘆希有矣,且開口單問此二語者,何也?以眾心各謂世尊今日是已成之果矣,故我見世尊如此日用安心自在。即今初發心求佛果之人,其心不定,當如何安住,如何降伏耶?此問意也。安心者,如二祖侍達磨,乞安心法。磨云:將心來與汝安。祖云:覓心了不可得。磨云:與汝安心竟。然在祖師門下,一言便了,所以為宗。今世尊便說了許多安心之法,婆心漏逗,所以為教到底只是箇覓心了不可得。故四祖以前,皆以楞伽印心。至黃梅六祖,皆以金剛印心。故此經文非文字相,不可作言語文字看,全在離言之妙。其經中,凡言於汝意云何,皆反徵其疑也。以眾心隨語起疑,雖未吐露,而心已動念,謂之意言分別,正是名言習氣耳。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解﹞空生所問。意謂發心菩薩,不得似佛這等安心自在,將謂若求作佛,必須像佛日用行履一般,方纔是佛。我觀佛心如此安閒,而菩薩心不得安住,如何降伏使心安耶?佛答意云菩薩要求心安作佛,不必別求,只如汝會得我護念付囑之心,其心自安,亦不必別樣降伏。故云如汝所說,但得心安足矣,更何降伏耶!只當如此而已,故云如是。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解﹞唯然者。空生直信佛心無疑矣。已見佛心似不必說,但諸菩薩未領其旨,更欲樂聞也。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解﹞此佛指示安心之方法也。義在下文。前問安住降伏二事,今只許說降伏,不言安住者,以凡夫二乘,一向執著住處,此名言習氣也。今趣進大乘者,先要遣此習氣。以眾生涅槃,俱非實法,皆不可得,但以名言為體耳。名言既捨,習氣頓空。其心不待降伏,而自安恬寂滅矣。故但教降心,不言其住者,恐引習氣。所謂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但盡凡情,別無聖解。佛不以實法繫著於人,故不言住。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解﹞此世尊直示安心觀法也。然菩薩發心,所求者佛果,所化者眾生。二者而已。所以於心不安者,以未見眾生如故。滿目都是眾生,何時方得度盡。眾生不盡,則佛果難求。轉見長遠,因此其心不安。而汲汲不休,故求降伏此心。今佛教以度生之方,以觀察無我為主。且菩薩所見眾生之多,難盡度者,以有我相,則見人相。人人相對,則三千界內眾生何限!且生生不已,宜怖其難盡也。殊未見眾生本自如如耳。然眾生雖多,總十二類。縱有無量,亦只十二。就十二類一一觀之,收於胎卵濕化四生而已。四生之內,不過色心二法而已。在色則不過有色無色,論心亦不過有想無想。縱到極頂,則止於非有非無。如此十二,則盡眾生界矣,又何多耶。況十二類,名為眾生。眾生色心,本是假合。既為假合,則眾生本無。眾生本無,但妄見有。茍以本無而觀眾生,則眾生本自如如。眾生既如,俱成寂滅。即此盡皆令入無餘涅槃矣,又何難哉。淨名云,一切眾生畢竟寂滅,不復更滅。如此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其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本無我故。以有我則有人,有人則有眾生壽者。但有此四相,則不名為菩薩矣,何言度生。是故菩薩度生當觀無我。無我則無人。既無我無人,則眾生界自然寂滅。眾生寂滅,則佛果非遙。又何怖其長遠耶。是故菩薩當觀無我。下文云: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真菩薩也。


 


﹝疑﹞佛教菩薩度生,以布施為本。其所施者,皆眾生也。今眾生皆空,則所作布施,誰為受者。故下文答云,菩薩布施,不必著眾生相。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解﹞此破著相之疑也。空生因聞眾生皆空,則疑。謂眾生既空,則菩薩布施,無有受者。以六塵非有,眾生本空,故云應無所住。此教不可著眾生塵相也。又伏疑云:若不住相,何以有福?故下答以離相之福更大。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解﹞此破著相之疑,示以離相妙行也。然菩薩布施,專為求福。若求福之心著相,則福不大。故世尊權指離相之福更大,使其安心。然著相布施,局於有相。而眾生之相,一微塵耳。縱能獲福,其福幾何!今若正施眾生時,不見有施者受者,亦不見有所施之物,如此三輪皆空,無相可住。不住相之福,其福不可思議矣。故以虛空喻之。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解﹞此結示安心之法也。前問心不能安住,故須降伏。世尊教以降伏之方,只是以觀無我為主。無我則無人,人我兩忘,則自心寂滅。自心寂滅,則一切眾生皆寂滅矣。眾生既寂,則佛不必求。此則馳求心息,取捨情忘,內外皆空,一心不動。是則名為安心之法,故結云如。


 


﹝疑﹞前以布施作福,下化眾生,只為上求佛果。今既眾生相空,三輪體寂,是則因為虛設矣。無相之因,何以上求有相之果乎?況現見如來身相宛然,不是無相之因可得。此以相見如來也。故佛破云。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解﹞此直指無相妙行也。空生由聞無相之因,遂疑此因,不能求有相之佛果。是以相見如來也。此乃著佛應化之相,未見法身真體。世尊徵破見相。空生領旨。故佛直告不可以相見如來。以如來所說之身,即法身也。故云非身。然法身亦非有相,即於諸法相上,見其非相,即見如來矣。不是如來法身,捨諸法之外,別有一相狀也。此則無相之因,契無相之果。明矣。


 


﹝疑﹞若以無相之因,契無相之果。此義甚深,難信難解。遂疑。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解﹞此直示佛之知見也。由前空生初執有相之因,佛以不住相布施破之。復疑無相之因,不能契有相之果,蓋執佛有相狀也,佛以法身非相破之。是以無相之因,契無相之果,明矣。如此,則因果俱空,人法雙泯,此義甚深,難信難解。故疑問佛,不知可有人,能信此法不?頗,猶可也。言說章句,即指前無相因果之說。佛答謂豈無其人。但信此法者不是尋常之人,乃是持戒修福者,方能信耳。此人亦非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蓋從無量千萬佛所而種善根者。所謂久種深根,乃能信耳。此等大根眾生,即一念信心,我悉知見其所得福,已無量矣。此無相之福,勝過有相所求之福。明矣。何故契無相者,能得多福耶?蓋此眾生。無復我人眾生壽者之相矣。不但無此四相,即一切有無諸相,悉皆空矣。故云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以此眾生,心不取相故,一切皆離。茍一念取著法非法相,即著四相。以不取相故,心境皆空,得福殊勝之若此耳。此是如來真知見力。故我教菩薩,不應取法非法相。何以故?以一入此法,則人法皆空,頓離諸取,便起諸有矣,豈細事哉。故我常教弟子,當捨法也。然捨法即捨情,情忘則智圓矣。故曰: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疑﹞空生因聞佛說佛非色相,法不可取。遂起疑云,若佛與法,二皆無相,是無佛無法矣。爭奈現見佛成菩提,現今說法,何以言無。此疑佛自語相違也。故下按破。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解﹞此雙遣佛法知見也。空生心中纔萌有佛有法之念,所謂意言分別也。含而未吐,佛逆破之。故召而詰之曰:於意云何?謂汝意下作何分別耶?且佛菩提,果有所得耶?如來果有所說法耶?此審而詰之,以勘其意。空生領旨,故陳其悟。謂已解佛說,原無定法,即是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此空生深領如來不取之旨。不但如來,即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有差別故,故非可取。此開權顯實之意,已露一斑矣。


 


﹝疑﹞空生已領無佛無法之旨。但不知契無為者,如何得福殊勝。故下如來以離相破之。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解﹞此以無相之福,以顯無相之法為最勝也。空生已悟無相之理。但不知契無相之理,得無相之福。此福如何勝彼有相耶?故佛先以有相布施,較量其福,不如持四句偈之福殊勝者,以一切諸佛,皆從此般若而出生故。故云,般若是諸佛母,所以福大。如俗所云,母因子貴故也。是則般若乃是能出生佛、法者。而般若本非佛、法也。故云。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疑﹞既法無可說,佛無可成,俱不可得矣。且世尊昔日,為我等聲聞,說四諦法,乃是法也。我等依之而修,是得果也。我等依涅槃而住,此有所住也。如何世尊一切皆非。此大眾意言分別也。故世尊逆舉小果,逆問空生,而代破之。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解﹞此的示無住真宗也。大眾因聞佛不可求,法非可取,斯則進取無可住矣。爭奈世尊昔日,教我聲聞,令離生死,安住涅槃,非無法無果可住也。而今世尊何以言佛法皆非。此小乘未忘名言習氣,執有實法,難入般若,故多起疑。世尊假空生之悟,為眾旁通,故舉昔果逆徵之曰。於意云何,謂於汝意下如何也?梵語須陀洹,此云入流。入,逆也。謂逆生死流也。然言逆流,但約不入六塵名為逆,非是實有此可逆,有彼可入而住之也。斯陀含,此云一往來。謂有欲界一品殘思,但只消一來欲界斷之,則從此長往矣。此亦非有來往實住處也。阿那含,此云不來。謂永不來欲界受生。如此而已。亦非有不來之處可住也。阿羅漢,此云不生。以見彼諸法,一切皆無,實無諸法,一心不生。如此而已。亦未嘗作念,我是阿羅漢。亦非有住可之羅漢地也。若阿羅漢自己作念,認著我是羅漢,此則與眾生知見一般,即著四相矣。空生以己驗之。即如世尊每每稱我得了無諍三昧,又讚我是人中最上之人,又說我是第一離欲阿羅漢。蒙世尊如此極口稱讚,然我自忖己心,並不曾一念生心,執著我是離欲羅漢也。若我有此念,世尊則不說我是樂寂靜行者。以我而觀,昔日涅槃元無住處。足知如來菩提,必無可住之理矣,復何疑哉。此決佛果有住之疑。下決佛定有成之疑。


 


﹝疑﹞聞上開示。佛果無住,明矣。既果無所成,爭奈現見如來,從燃燈受記。是則佛定有成。既有可成之佛,豈無可住之果。下答以無所得。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解﹞此示究竟無得之旨也。以聞無住之談,已悟菩提無住。遂疑菩提雖無住,而佛果必定是有成。若佛無成,如何傳授。故世尊逆問空生而決之。以燃燈佛雖云授記,但印契此心而已,實無所得。若有所得,則燃燈必不與我授記。


 


﹝疑﹞菩提無住,佛果無得,如此,則不必莊嚴佛土矣。而世尊何以教我行菩薩行,莊嚴佛土耶?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解﹞此直示安心之法也。空生疑謂佛既無成,涅槃無住。若如此又何須莊嚴佛土耶?執此疑者,謂度生之行,實要莊嚴佛土,如修寺一般,此執相之愚也。故世尊逆問空生,菩薩果有莊嚴佛土不?空生領旨。答言即非莊嚴,是名莊嚴。何以明之。然而佛土者,淨土也。且此淨土,豈可以七寶累砌而為莊嚴也。以眾生所見穢土,乃惡業莊嚴,種種苦具。在諸佛所居淨土,但以清淨覺心,淨彼諸染,染業既空,則土自淨。是以清淨心而為莊嚴。然此莊嚴,非同彼也。故曰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如此看來,菩薩莊嚴佛土,不假外來,只是自淨其心。心淨則土自淨。故曰,但應如是生清淨心而已,不必別求莊嚴也。


 


﹝疑﹞既云清淨,如何生心?佛言:清淨如何生心。但不當生六塵染心而已。非有清淨可住而生心也。所謂執謝情忘,淨心自現。故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三祖云:莫逐有緣,無住空忍。此為無住生心安心之法,妙不過此。故六祖一聞,言下頓悟。


 


﹝疑﹞既不莊嚴佛土,是無佛土也。且千丈大身之佛,又何所居耶?此疑報身必居實土。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解﹞此示法身真土也。因聞佛土非可莊嚴,遂疑報身必居實土。若不莊嚴,向何居住。佛以法身非身破之。意謂非土之土,常寂光也。非身之身,乃法身也。法身非相,真土無形。然身既不可以相見,而土又何可以莊嚴耶!此從離六塵相,離心緣相以來,所破群疑,直至身土皆空,心境雙絕,始是般若極則,以顯法身無住之理。故開導至此,理極忘言。但有信此法者,其福無量。故下較量福德。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解﹞此以喻法顯殊勝也。說四句之福,勝河沙七寶者。以此法,乃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以此四偈,即法身全體故。如佛住世,與弟子宣說無二故也。前顯法身已圓。群疑頓破,言忘理極。故空生領旨,遂請結經名。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解﹞此指歸般若實際也。空生領悟,般若全體已露,更無餘法,故問結經名。世尊但告之曰: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意謂此法無名,但此心耳。又問如何奉持。告以即以此心奉持此法。以心本非心,而法亦非法。故曰般若即非般若波羅蜜。前未聞此法時,其心未安,故初請降伏。以所知所見,滿目塵鏡,生佛迢然,淨穢殊途,取舍異趣,故其心不安,難以降伏,特起種種疑情。初疑眾生難度,則告以眾生本空。又疑佛果難求,則告以佛不必求。次疑布施難周,則告以三輪空寂。次疑佛土難嚴,則告以心淨則嚴。次疑報身無寄,則告以法身無依。到此空生伎倆已窮,群疑冰釋。佛心已盡披露,無復遺餘。所以聞者心安自降伏矣。故問結經名。世尊不以實法贅人,但名此心而已。故以此結之。下文乃單示法身極則,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只須具金剛眼,始得極盡相應。故空生感悟流涕,讚歎難量。似久客還家,宜其見慈母而生悲泣也,直至不可思議而後已。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解﹞空生已悟法身之理。遂疑法身非相,誰當說法。此計法有所說也。故佛徵詰。乃悟身既非身,法亦無說。


 


﹝疑﹞法身非相,然非相即墮斷滅。斷滅無相當於何處見法身耶?眾有此疑,故佛徵破。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解﹞此示諸法雖空,不入斷滅也。聞說法身非相,遂疑墮斷滅。斷滅則無處覓法身矣。世尊示以塵塵剎剎皆法身也。故詰之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答言甚多。若以微塵世界而觀,則滿目塵境萬象樅然;若以非微塵世界而觀,則一道虛間,真空冥寂。所謂寂滅靈虛,寄森羅而顯象。縱橫幻境,在一性而融真。所以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華,無非般若。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要見法身,須具金剛正眼始得。故曰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疑﹞所聞法身非相方名為佛。若非相是佛,即今現前三十二相之佛豈非佛耶?此認化身為真佛也。下以法化一體破之。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解﹞此示法、化冥一也。莫謂有相非佛。即今三十二相,本非有相,相即非相,則應身即法身矣。到此三身一體,身土皆空,理極情忘,言詞相寂。故但讚歎能契此理,轉教之者其福無量。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解﹞此顯法空勝益也。世尊顯理已極,群疑已破,四相頓空,我執既亡,法身獨露。故世尊較量布施恒沙身命之多,不若深心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說,其無相之福真不可量矣。空生全領此旨,感激未聞,故涕淚悲泣讚歎希有。此正前云善護念善囑付者以此故也。


 


(已前領悟。)


 


(已下陳情。)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解﹞此印契佛心入佛知見也。若空生輩諸小乘人與諸眾生皆執相之徒也。即佛出世以來二十餘年,所說諸法未曾離相,恐生驚疑,故窾而教之,多方淘汰,至今方始露出本心。何以故?以佛本願,欲令一切皆趣大乘究竟之地故。今將引昔小乘發大乘心,特以此金剛心地為本修因,故先用此心斷彼群疑,令生正信。故此般若乃入大乘之初門,為菩薩發覺之初心,所謂護念付囑者此心也。以小乘弟子一向未聞,而今始聞之。從昔未解,而今始悟之。如失乳兒忽遇慈母。所以空生一聞感激涕零,宜其然也。故讚歎希有。前歎希有,乃忽爾覷見世尊此一片心,尚未備聞其說。今蒙世尊吐露,重重逐破,消盡群疑,此真希有之心也。蓋從昔已來所未聞者,誠希有之法也。空生自陳已悟。又激發同輩意謂我聞而悟自謂希有矣,若再有一人聞而能信自心清淨如此者,則實相現前,諸妄消滅。此人亦自希有之人矣。何以故?以離相之法最難信解故也。且我輩親見如來。雖是難信,然聞佛妙音,即信解亦不難。若佛滅後去聖時遙,後五百歲,五濁惡重,魔強法弱之時,能信此法者,甚為難也。茍有能信者,則為第一希有之人也。何以故?以此人能離四相故。然四相本是如如,了此即見法身矣。故曰:能離一切相,即名為佛。此真希有也。世尊聞說乃印許之曰:如是,如是,誠如所說。以此法大機小,聞者皆生驚疑怖畏故也。茍聞而不驚疑怖畏者,甚希有也。以我所說,不在言故。故曰:即非第一,是名第一。


 


﹝疑﹞前言布施,乃六塵受用之物,外施也。一向難捨已捨,即捨亦要求福,世尊已教不許住相,已說無相之福更大。既而又說,不但七寶布施,不比無相之福。即將恒沙身命布施之福,亦難比之。以身命內施也。故空生遂疑謂外施可忘,身命難捨,如何能捨耶。世尊逆知其意。故特說忍辱行以破之。割截身體而不嗔恨,則我空矣。此是當機疑意如此。其經中密意,乃世尊密破菩薩我法二執。然我執即五蘊身心,且此五蘊身有假名,有實法。前破假名,今以割截身體驗破五蘊實法也。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解﹞此破五蘊實法,結答云何應住之問也。空生一聞身命布施,不達五蘊本空,遂疑而不信,甚以為難。謂外施七寶,不住於相,猶可能也。若捨身命,則不能矣。不捨身命,則我相未空。既然著相,難契真空,故世尊特說忍辱之行。當歌利王割截身體之時,若我四相未忘,則生嗔恨矣。所以不嗔者,以達五蘊本性空故。所謂割水吹光,湛然不動者,以離一切相也。是故我教菩薩當離一切相發菩提心者,不應住於六塵生心,應當生無所住之心也。此結前文總會離相之旨,以答云何應住之問也。又示之曰:若心有住,則心境俱妄,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不應住於色相而行布施者此也。然菩薩既為利益一切眾生,應當如是布施,方為妙行,不可執著別生臆見也。以如來說一切相,皆是真如。說一切眾生即是真如。所以前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故結示云諸相即是非相,眾生即非眾生。


 


﹝疑﹞既云不住於相,則一切皆空。空即能證之智亦空無體矣。無體之法,安可作因而取果耶?答意誡令但當諦信佛言,是如來自證境界,決不虛妄。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解﹞此結令諦信也。空生聞佛所說因果皆空,疑謂果空則不必用因。因空則不能得果。今因中行施,況不住生心,則無實果可證矣。世尊誡以但當諦信佛言,不必多起疑念,以如來所得之法非實非虛,不可以執著之情而求之也。以此破之。


 


﹝疑﹞不住相布施生心,即此不住生心。何以得合般若?下答破。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解﹞此示無住之益也。有住之心,屬於無明,為心境障故。如人入暗,一無所見。無住之心諸障盡撤,人我兩忘,如日升天,朗照萬象。故此無住之心,即真實般若,佛所證者,此心而已。


 


﹝疑﹞且此無住之心,縱是般若,如何能契佛心?下答破。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解﹞此示心佛平等也。空生之疑將謂己智不能契合佛智。佛意般若無文字,文字即般若。然我說此經,即全體般若。但有人能信受者,則為妙契佛智。而佛以本智,了知其人無量功德矣。此一念頓契佛心之功德,縱使一日三時以恒沙身命布施功德其福固多,但不若有一念信心,隨順般若而不逆者,可謂善入佛慧矣。其福更大。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下讚般若殊勝)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解﹞此讚般若獨被上上根人。前屢言著四相故麤,今言著四見故細。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遶,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解﹞此讚般若法身常住。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解﹞此讚般若有離障出纏之益。不但滅罪,且得勝果。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解﹞此讚悟般若者,一念頓生佛家。生生世世,永不離佛。故此功德最為殊勝也。後世末法之中,有能信者,其功更大。以此般若之德,不可思議,故果報亦不可思議。從初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以來,通破凡夫中大心眾生修菩薩行者所執之疑。然所執我法二執有麤有細。已前破麤二執。以所執五蘊身心為我執,我所作為緣塵六度之行欲求菩提者為法執。然此二執,皆著相故。是破初發心菩薩未悟般若者之疑,但意顯下不見有眾生可度也。此後乃破微細我法二執。是已悟般若之菩薩,但執有能證之智為我,有所證真如為人,能證能悟為眾生,證悟未忘潛續如命為壽者。而此四相最極微細,故為微細二執。所謂存我覺我。故向下發揮但標我字。若破此我執,則上不見有佛果可求也。經文與前問同意別,觀者應知。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解﹞從此以下,徵破微細我法二執也。經初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者,以初發心菩薩,乃凡夫中大心眾生始發度生之心,故種種著相,以依著自己五蘊色身修行。其所行布施,乃執著六塵麤物而求福果;其所求菩提,乃執著化佛色相之身;其土乃寶物莊嚴之土。種種所行,皆不離相,故去般若遠甚。空生起疑,被佛重重破斥,直至一切色相皆離,方契真如般若實智。而空生已悟,大眾疑消。此經文不可思議。已前半卷皆此意也。其所破我依凡夫見起,即五蘊色相之我,其四相皆麤。今此經文以下乃是破已悟般若之菩薩,但能證之智未忘,以此執著為我,此是存我覺我之我,乃微細我法二執,四相皆細,故此經中標出一我字為首。但云我應滅度眾生,更不言布施,是知功行已圓,唯有生佛之見未泯耳,故前麤後細。問:然此細智為我,而又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與前問意同者何也?答:此問住,蓋此菩薩已離五蘊,但習氣未忘,故於真如智中亦求安住。且急急欲求菩提,執謂菩提有所住處。求而不得,其心不安,故問降伏,此求佛之心未安,以生佛之見未泯,不達平等一如耳。問同意別。故世尊破云發菩提者,當作此觀:我滅度一切眾生已,實無有一眾生得滅度者。以眾生本自如如,不待更滅,若執有滅度,則著四相,非菩薩矣。此不見有眾生可度也。然生佛本來平等,若眾生既無可滅,而此中實無有法,可容菩薩發心求菩提者。何以故?以眾生本自寂滅,即是菩提,又何容其更求耶,此不見有佛果可求也。


 


﹝疑﹞既無實法可得菩提,且我所悟之般若豈非法耶?即世尊於燃燈佛所,因得此法,乃得成佛,豈非得菩提耶?何言無法可得?故下破之。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解﹞此示菩提無得,以破執佛之疑也。空生疑佛於燃燈佛所,實有法可得。世尊展轉逐破妄計,正顯實無一法可得。


 


﹝疑﹞謂般若之法,乃成佛真因。今云無法,則無因矣。無因如何得菩提果?下以法身不屬因果破之。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解﹞此顯法身不屬因果也。空生不達法身真體,不屬因果,乃執定如來有修有得。故佛以無所得破之矣。猶恐不悟,乃直示之曰:何故言菩提無所得耶?以如來者,非色相之稱,乃是諸法當體如如之義耳。且諸法本自如如,豈假修為證得耶?故我說菩提實無有法容佛可得。宗門謂向上一路三世諸佛不許覷著,覷著則眼瞎,以此中無你取覓處故也。如來菩提並無甚奇特,但於諸法不起斷常顛倒見耳,故言無實無虛。以一切法,皆非法故。若知大身非身,則知諸法非法。


 


﹝疑﹞因聞實無有法容其發心,遂疑云以我有此度生之法,方名菩薩。既無有法,何以得菩薩之名耶。下以無法無我破之。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解﹞此示法身無我例破菩薩微細二執也。空生執有法度生方名菩薩。世尊告以實無有法以遣法執。恐疑無法度生如何莊嚴佛土,故世尊示以常寂光土不假莊嚴,以遣住心破我執。此二無我也。茍不達此理,則非真菩薩矣。故云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疑﹞若菩薩不見眾生可度,無土可淨,如此如來要五眼作麼?下約知眾生心為眼,非實有五眼破之。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

五方便念佛門

五方便念佛門


 


天台智者大師 撰


 


一凝心禪。二制心禪。三體真禪。四方便隨緣禪。五息二邊分別禪。


凡住心一境。名曰凝心。且如行者念佛之時。諦觀如來玉毫金相。凝然寂靜。


了亮洞徹。名凝心禪。次前雖凝心。所習慣馳散。今制之令還。諦緣金相。


名制心禪。復次前雖制心。得住定境。既非理觀。皆屬事修。


今體本空誰制。無佛無念。名體真禪。復次前雖謂體真。猶滯空寂。


無量名相。昧然不知。今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從空入假。萬相洞明。


不為空塵之所惑亂。名方便禪。復次體真及以方便。各據空有。不離二邊。


今諦觀靜亂本無相貌。名言路斷。思想亦絕。名息二邊禪。


從淺至深。如是分別。原夫圓觀。亦無淺深。而淺深宛然。敘開念佛五門。


第一稱名往生念佛三昧門。


第二觀相滅罪念佛三昧門。


第三諸境唯心念佛三昧門。


第四心境俱離念佛三昧門。


第五性起圓通念佛三昧門。


諸佛大慈悲。常教敕說法諸菩薩等。以種種方便。令眾生易解。


又自以種種方便。開示般若波羅蜜。以何義故。說是般若波羅蜜。


佛言。欲令諸菩薩等增長念佛三昧故。以何因緣。令念諸佛。


佛言。若念佛者。當知是人。即與文殊師利等無有異。以何故。此三昧者。


諸佛世尊之所遊戲。首楞嚴等諸大三昧始出生處。是知將入諸佛法。方便誠多。


若以一言而具眾門。無過念佛。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從念佛而生。


一切智慧。皆從念佛而有。假如十信菩薩及三賢菩薩。皆不離念佛念法念僧。


乃至不離念一切種智。初地菩薩乃至八九十地菩薩。亦不離念佛念法念僧。


乃至不離念一切種智。但以念知差別。隨義立名。眾生迷名。妄生異解。漂墜魔界。


遂輕念佛之名。仍謂已修。別為勝業。為愍此故。今略言之。若論修因之人。


不離三賢十聖。若論證果之者。即是諸佛如來。修因之人。繫心常思念十方一切佛。


證果之者。又特啟此以為微妙清淨第一禪。是知易入而證深。無過念佛。


嗟乎。末學之流。輕其易入。失其證深。為見所縛。良可悲矣。


又諸佛以眾生樂稱諸佛名。生彼國者。則示以稱名往生門。


眾生有樂覩諸佛身。懼障不見者。則示以觀相滅罪門。眾生有迷心執境者。


則示以諸境唯心門。眾生有計實有者。則示以心境俱離門。


眾生樂深寂定。趣無生滅者。則示以性起圓通門。


大哉世尊。善拔我等。開示一道直至菩提甚深法門。


所謂念佛。唯有大智度者。生而知之者。深修定慧者。善經論者。請撿此門。


與了義大乘等經。有收義不盡處。請試言之。是知稱一佛名。智深則深。


一言而具眾門。信有徵矣。既敘五門來意竟。更敘入方便次第。


假如行人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時。心必願生彼國土。即是稱名往生門。


行者想像佛身。專注不已。遂得見佛光明。赫奕照觸。


行者爾時所有罪障。皆悉消滅。即是觀相滅罪門。


又觀此佛。從自心起。無別境界。即是諸境唯心門。


又觀此心。亦無自相可得。即是心境俱離門。行者爾時趣深寂定。


放捨一切心意意識。將入涅槃。蒙十方佛。加被護念。興起智門。


行者爾時。於一念頃。淨佛國土。成就眾生。


如何前四門所有功德百千萬分。不及其一。何以故。


無功用位。能以一身為無量身。任運修習故。佛觀護故。


諸佛法源。盡窮底故。普賢願因。悉圓滿故。本願力故。


法如是故。即是性起圓通門。已上五門竟。


 


問。云何為一行三昧。


答。大寶積經第一百一十六云。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當云何修行。能速得阿耨菩提。


佛言。一行三昧。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言。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行。


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


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佛名字。


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三世諸佛。


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異無別。


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此文良證。


 


問曰。人多畫像而以觀禮。有何聖教。


答。大寶積經第八十九云。爾時大精進菩薩持畫佛氈像。入於深山。


寂靜無人。禽獸之間。開現畫像。取草為座。在畫像前。結跏趺坐。


正身正念。觀於如來。諦觀察已。作如是念。如來是希有微妙。畫像尚爾端坐微妙。


況復如來正遍知身。復作是念。云何觀佛。爾時林神知彼菩薩心之所念。


白菩薩言。善男子。汝念云何觀佛。答言。若欲觀佛。當觀畫像。觀此畫像。不異如來。


是名觀佛。如是觀佛。如是觀者。是為善觀。時大精進作如是念。


我今云何觀此畫像與如來等。復作是念。如是畫像者。非覺非知。一切諸法。亦復如是。


但有名字。如是名字。自性空寂。本無所有。如來之身。其相如是。畫像非證非果。


非證者。非得者。非住者。非去來。非生非滅。非淨非色。非貪瞋癡。


畫像非陰界入。非初中後。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如來身相。亦復如是。


如此畫像非覺非知非作。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觀如來身相。亦復如是。乃至六根。


亦復如是。菩薩如是觀如來身。結跏趺坐。於三七日中。成就五通。供養諸佛。


諸天散華。以為供養。為佛所讚。會中二萬人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量阿僧祇人住二乘功德。大精進者。釋迦牟尼佛是也。


此文明矣。約四教者。夫心不獨生。必托緣起。行者念佛之時。意想為因。


如來毫光為緣。亦名法塵。以對意根故。所起之念。即是所生法。


觀此根塵能所。三相遷動。新新生滅。念念不住。分析方空。無佛無念。藏教小乘也。


即觀念佛心起。能生所生。無不即空。妄謂心起。心實不起。起無自性。體之即空。


所觀佛相。如鏡中像。虛空華。無佛無念。通教大乘也。即觀念佛心起。即假名之法。


淺深洞鑒。無量名相。如觀掌中。了知此心。有如來藏。歷劫斷惑。方證真常。


離邊顯中。無佛無念。別教大乘也。即觀念佛心起。即空假即中。


若根若塵。並是法界。起一念亦爾。塵剎諸佛。一念照明。六道眾生。剎那普應。


初即是後。今始覺知。如大福人。執石成寶。必無捨念。別求離念。即邊而中。


無佛無念。圓教大乘也。瓔珞經明。頓悟如來。此之謂也。


淨空老法師弟子 悟顯法師宣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7(文字檔)

諸位同修,大家好,請掀開無量壽經卷首筆記,看第七頁,第一行,日道隱曰:「五濁惡世,造惡之時,其難非一;特此一門,至圓極頓,而且由其簡易直捷,則出世之正說偏在斯經。一代所說歸此經,如眾水歸於大海。,由此言之,百萬阿僧祇因緣以起華嚴之典,一大事因緣以成法華之教,亦唯為此法之由序」。蓋謂華嚴、法華兩經只是本經之導引,本經正是一大藏教之指歸。華嚴末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是其明證。到這裏是一段,我們上一次講到這個五濁惡世,造惡之時,這一段還沒有說完,那麼這裏所說的是詳明無量壽經興起的因緣,那麼是什麼因緣呢?其中之一就是在五濁惡世,這五濁就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在這五種污濁的世間裏面,眾生帶著很深重的習氣,所以造作惡業,那麼你造作惡業就會有它的果報,那從人壽兩萬歲開始,每一百年減一歲,一直減到十歲,這個時候,它就算是進入了叫作劫濁的一個情況,那麼在這裏面這一段時間裏面,眾生的五利使、五鈍使,它的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利使就叫做見濁。那麼五鈍使呢?貪、瞋、癡、慢、疑、惡見 這五鈍使就叫作煩惱濁,那再來是眾生濁,什麼是眾生濁呢?這個眾生濁就是你在這裏面造業,有我 有人所以叫做眾生濁。命濁呢?執持這個身是我, 執持這個身是我,所以呢有生..有生老病死,一直不斷的遷謝,這是命濁。所以眾生的命呢到現在大約是七十歲左右,越來越短,每隔一百年又減了一歲,今年剛好是民國一百年,所以大家平均的壽命又少了一歲了,平均壽命。釋迦牟尼佛預言的相當的正確, 相當的正確,在這些煩惱熾盛的一個年代裏面、的一個時代裏面,眾生造惡非常的嚴重,所作所為通通都是自私自利,想要的都是名聞利養,表現出來的呢,雖然口說仁義道德,但是心裏面想的都是貪瞋痴慢,所以才會感招有很大的災難,所以在這個五濁惡世造惡之時,其難非一,那個這個難呢,我們看到的天災水災,這是會影響我們的,還有一個我們人生最大的難是什麼?就是八難…”八難大家有看過佛學名相,應該知道八難,這個八難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鬱單越-北俱盧洲,我們這是南贍部洲,北俱盧洲那邊的人吃東西不用自己去工作,它自己會長,那麼人壽大約是千歲,唯有享樂沒有佛法,沒有佛法,所以呢死後都墮於惡趣之中,那個是大難,這是北俱盧洲。還有呢叫什麼?世智辯聰,佛前佛後,生在佛前生在佛後,世智辯聰也是很不好的,世智辯聰他沒有因果,沒有因果的觀念,他有很多的知識,但是他不相信因果,他不相信有正法,不相信有佛..這些!  還有盲聾瘖啞, 盲聾瘖啞,眼睛看不到,耳朵聾掉了,沒有辦法說話,這些通通都是八難。這八難呢就是遇到。最大的問題倒還不是天災水災,障礙我們沒有辦法去聽聞正法,這就是八難。對於我們最大的障礙,這叫作難,像北俱盧洲那裏就是,那個他雖然不用工作他也很富有,可是他所在的一個地方他是沒有正法的,所以他必然還會再輪迴,還會再受苦報。那麼我們今天聽聞到佛法,一定要、真的要好好的珍惜,要珍惜自己有這一段因緣,還有這一段光景,你能夠薰習正法,那麼在薰習正法裏面呢你又能夠遇到淨土法門,所以這裏呀他就讚歎,他說特此一門,至圓極頓,而且由其簡易直捷。在我們業障這麼重,眾生執著有這麼重的一個,的一個劫濁裏面,我們還能遇到正法,還能夠遇到淨土法門,幫助我們一生出離輪迴,出離你的煩惱。雖然造善會得善報,造惡會得惡報,但是總在輪迴之中,我們出離不了。那其它法門,雖然非常的殊勝,但是對我們的根器沒有辦法去,我們的根器沒有辦法去學習,我們執有的心太嚴重了,執著一切法是有的,執著一切相是實的,這個錯誤的觀念,錯誤的這個執取,非常的深、非常的重,所以一見相就生心,遇境界就起煩惱。實際上如果從本性來看,有沒有相呢?沒有相可得,有沒有我呢?也沒有我可得,沒有境界可得,沒有相可得,沒有我可得,也沒有我可除,因為本來清淨,本來不染。但是我們現在呢?動念起無明啦,所以呢你就妄有這些現象,說是妄有呀,是妄有不是真有,妄,妄有大家會偏重在有字,不是的,是偏重在妄字,你要知道法是妄的,一切法如幻如化,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所以說妄有。佛在經上講,他說虛受輪轉,虛受輪轉,妄受苦報,眾生迷,迷失自性就虛受輪轉,於無生中妄見生滅,你在無生之法當中,在無生之性當中,見有生滅相,所以呢就妄有這個苦報,執著念念不捨,然後呢就沒辦法出離,我們沒有辦法超脫呀。所以特此一門,至圓極頓,特別開了這個方便的法門,開這個殊勝的方法,你執有,沒有關係,這個有是妙有,念下去呢你就會得到什麼?得到真空,真空是什麼?就是你的佛性,就是你的本性,所以呢我們這個淨土呀叫「入有得空」。有一句話讚歎「至哉妙用不可思議」,超情離見,明明是執取的,為什麼會入真空呢?這真的是難思啊,就叫你執持名號一句接一句,老實念不間斷,心裡有罣礙,你罣礙,就馬上提起來,不要管它、不要順著它、不要跟它去、不要跟它跑,不取不隨,唯有依止佛號,這麼簡單你可以見性,你可以超脫輪迴,所以叫特此一門,至圓極頓,圓,圓到至極了叫至圓,沒有比它更圓滿的了,極頓有多頓?頓是頓超的意思,它有多麼頓超呢?十念一念皆得往生,皆能超三界。你修行通途的法門,它如同這個一隻螞蟻,白蟻在竹子裡面,它要一節一節一節的逐節咬破,才能爬到竹子的頂端,那麼淨土法門呢它是怎麼樣?它是橫超的,從旁邊咬破一個洞,就直接就登頂了,所以它橫超的,橫超三界就是這個意思,從橫的;豎的就是次第的,次第的,所以它是圓頓法。又說它有多頓呢!我們在觀無量壽佛經看到,最後的下下品,它裡面講什麼?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五逆呀知道嗎?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個極重的惡業,乃至於盜十方僧物、盜現前僧眾物、十方的這個供養你偷盜,有些不小心拿的誤犯的、有些是故意的,這個這麼重的罪,因為它結罪是十方。譬如說:你偷台灣公家的東西,台灣有多少人呢?有兩千三百萬,那你要還是還這兩千三百萬人,十方的,哇~那數不清呢,這麼嚴重的罪報,佛說:我不能救,因為通途法門沒辦法救,這麼嚴重五逆十惡,殺父、殺母、又殺阿羅漢,殺阿羅漢,現在沒有阿羅漢你們殺不到,你障礙正法流通,你這個人會講經,你卻後面去批評他、去譭謗他,那這個就殺阿羅漢,你障礙這個人天的眼目,或是你殺害講經的法師,或是在家人或是出家人。


講經的法師沒有分出家跟在家,像它..我們無量壽經有一個翻譯的版本,吳國五種原譯本裡面有一個叫支謙, 支謙 居士這個是居士翻譯的,他也稱為三藏法師,所以講經沒有在分是在家或出家,所以像有些在家人講經,你去聽經即使你是出家人,看到他也是頂禮三拜。佛門重的是師承,重的是經法,不重這個形象,他當然我們對出家人要恭敬要讚歎要隨喜,要讚歎他,他肯發心願意出家! 那麼,但是聽法的時候那就不一樣了,來到講堂即使是在家人,出家人要聽經也應該頂禮三拜,頂禮三拜,這個是我們師父教的,很重要,大家對法有恭敬,你才能夠得利益,如果我們對法不恭敬,那麼你要獲利那就非常的困難,所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你就得十分利益,你百分誠敬至誠恭敬,一念不生你就證得法身,你就證得了本來的般若智照,這是誠敬到極處,是至誠到極處,所以對法要恭敬。那麼所以在這個時候,你用執持名號的方式,你可以這個,用這個執取的方法,淨土法門有人說:你們那個法門是執取是執著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啊,你幹嘛還念佛,應該有聽過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幹嘛還念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是呢,阿彌陀佛不是一切相,阿彌陀佛不是生滅相,不是有為法,佛不屬有為、不屬無為,唯是真如、不可變異、不可更改,你念他的名號,看似有為、看似有相,實際上呢你緣的是什麼?如來的果德,你緣的是什麼?他的圓圓滿滿的功德,所以呢你不能夠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是破你執有的心,念佛是不是破你執有的心?是!你執世間為有,你念佛,你執出世間為有,你念佛,所以十地始終不離念佛,就是這個意思啊,文殊、普賢不離念佛,他沒有離開這句佛號是真的啊,你看這個華嚴經、看這個文殊般若經裡面就講啊,他就是念佛啊一行三昧,你看文殊你看普賢他發願求生,對不對?十大願王就是念佛,那你說十大願王是有相還是無相?佛啊說空相是為了對治你執有的心,說有相呢是為了破你執空的心,所以呢對治二乘、對治外道,他說有相,一切法因緣和合,對治二乘。說一切法常住不滅,即是真如,只是為了要破除你的煩惱習氣,破除你的情見而已。破除情見你的本性就顯發出來啦,就像我們擦黑板黑板能擦嗎?黑板不能擦,只是擦黑板上面的灰,粉筆灰,黑板要是給你擦掉,那就沒有黑板,有擦過黑板,黑板應該知道,所以擦黑板就像擦黑板,我們修行除的是什麼?自性之本無,什麼叫自性之本無,心裡面本性當中本來就沒有,本來就沒有;念的是什麼呢?自性之本有;顯的是什麼呢?自性之本有。眾生心性本具什麼?本具如來智慧德相,顯發的是這個,還我本來面目,所以你念佛是念的是這個道理。所以有一些人看了金剛經,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若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是的,你音聲見我音聲求我,確實與如來真如本性不相應,所以淨土法門是如來勝異方便,可是釋迦牟尼佛又講啊,若不以音聲求我不以相見我,是人亦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所以教理是什麼:「莫著有為,不住空忍」,僧璨大師講:「莫著有為,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一種平懷就是你本來的樣子啊,不起心、不動念、不思善、不思惡,就是你本來的面目啊!所以不要用以經來破經、以經謗經,要懂得,佛說一切法只是為了要對治一切心,今天你要無一切心呢,還用一切法嗎?就不用一切法了嘛,所以我們念阿彌陀佛是有相還無相啊,給你們去參參看啊,給你們去參,不屬有相,不屬無相;不屬有念,不可說其無念,是圓頓的止觀。所以叫至圓極頓不可思議。你要思、要議,動念..完了,就落到意識心裡面去了,就落二三啦,禪宗叫做落窠臼啦,所以不可說其有念,不可認其無念。念佛有一句話,叫三字真傳,叫「老實念」。你老實念,你不用管同異,我跟佛是同是異,你不用管,不用分什麼自他、念自佛、念他佛,你不用管,那是分析給不想相信的人聽的,我跟你們講實話,你要真正信,所以你真正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一直念下去,「不著有為,不住無為」,自然就證入這個境界,這個叫「至哉妙用」,「至哉妙用」,不是凡夫所能及呀,所以蕅益大師在要解講,他說「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你要用現代的白話講,不是依,不是你們用你們的智慧所能懂的。在頓悟入道要門論裡面說:非汝凡夫所知。這個是如來唯一真傳,阿彌陀佛名號確實是如來唯一真傳,而且是十方諸佛唯一真傳。真的,你看彌陀經,你看無量壽經,十方諸佛,十方諸佛出來作證明,你要肯念佛皆得阿惟越致,皆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這佛講的,佛講的話,我們學佛還不相信,還要懷疑,還要去拿,我看有一些還拿,引一些生滅法要來證明說阿彌陀佛是不行的,不能念的,是什麼太陽神,是什麼,觀世音菩薩是水女神,這個不對啊,你不信佛語啊,佛言誠諦啊,佛對我們是真誠至極啊,我們都不相信,你看我們業障有多重啊,所以呢,「至哉妙用」,還是回到剛才的所說的,「至哉妙用」,確實是殊勝,確實是難得,因為你要見性,你要明心,你要了斷生死,你用其他的法門根器不一,根器不一,真的你沒有辦法很,找到跟你根器相同的,唯此一門,普攝三根。真的普攝三根。所以是很難得的,很殊勝的,要保此一行。我們再看下面,所以則出世之正說,偏在斯經。佛講出世法,出世法則是了義法啦,是佛法。正說,它重點是在哪裡呢?在這部無量壽經裡面,在這一句名號裡面,所以偏在斯經。那一代所說的重點在哪裡呢?在無量壽經裡,這個都是道隱法師說的。道隱法師是日本的淨土宗高僧,高僧。所以如來,如眾水歸於大海,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法界呢,是自性的另外一個名稱,法界:「法是法身,界是界相」。法身能現一切相,稱為法界。那麼我們一般講的法界,有十法界:從地獄、惡鬼、畜生、人、天、修羅、聲聞、緣覺、菩薩與佛。這十法界,那這十法界無不從,無不從心而現,所以我們有一張十法界圖,你們去看看,道場這裡也可以請,就在那個,那邊的那個櫃子上,從心而現,你心著有,起貪、瞋、痴,現地獄、惡鬼、畜生。若著善,起好惡心,有人、天、修羅。或著空,這個你就證於阿羅漢,證得阿羅漢果著空。若認為無明滅,有滅相可得,是十二因緣,你是緣覺、是辟支佛。若捨兩邊,取中道,是菩薩。若了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地獄天宮同為淨土,是佛法界。所以呢,從心所現。一切法從心想生,那麼跟現在說的唯心論跟唯物論一不一樣?它是不一樣的,它是心。現在人說的唯心跟唯物,是有心跟物相對,仍在對待法裡面。我們佛法講的一心,講的一如,它是心跟物,心就是物,物即是心。心即是物,物即是心。可是你要說心是有情,物是無情,有情無情俱是心。你要妄分有二法,所以有情無情妄現。你心的動念,有有情、無情生。若是一心,法法真如,你看極樂世界,一心現裡面的什麼功德、寶池水會出什麼聲?無生無滅聲,這是一心現。那講堂、樓觀欄「楯」會說法啦,這一心現,都是華嚴法界啊,重重無盡法界啊,樹能現佛剎,光中能化佛。化佛有菩薩,有無量如來所說微妙法。所以這從心所現啊,沒有隔礙,我們本來是這個樣子啊,可是你現在動念,好了,就有有情跟無情、有相跟無相,分了兩邊,分成兩邊。這個有一個比喻就很好懂,你做夢,夢境夢中有沒有感覺有個我?有。有人在做夢,有沒有人家跟你對話?有。有沒有無情?俗稱我們講的無情,有沒有,有。從哪裡現啊,從你的心現,很明顯啊,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啊。就是這個道理啊,所以夢境的比喻啊,所以祖師常常教我們,當觀諸法如同夢境,現前就在做夢,就如夢。人家在跟你講話,夢中的境界有人跟你講話,人家對你不好、對你好,就像你做好夢,做惡夢。但是呢,無論是好夢,無論是壞夢,皆是如幻如化,不是實有的啊,你要能去體會,要能去思維,去觀察,在經典上講什麼,「審諦審觀」,仔細去體會,仔細去觀察,依著經典去觀察,不要依你的妄想去觀察,你的妄想是情見,都落在有無、是非、對待、一異,落在這裡面,所以在圓覺經講:「若以輪迴心,思維即旋復,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你用輪迴心,生輪迴見,去搞思想,這什麼思想,佛教的思想,祖師大德思想,祖師沒有思想,菩薩沒有思想,思想是什麼:「是見思煩惱」。有一次我,有一個法師他在講,他說這阿羅漢的思想是怎麼樣,是破身見,沒有見思煩惱,我說不對啊,法師。沒有,阿羅漢既然沒有見思煩惱,為什麼會有思想啊?思想從哪裡來的啊?從見思煩惱來的嘛。所以呢,用詞要會用詞,阿羅漢的境界,你能說阿羅漢的境界是離開見思煩惱,那阿羅漢的思想,阿羅漢沒有思想,沒有我啊、沒有人啊,阿羅漢已離四相,沒有我、人、眾生。只是他的四相化空了,他是全部泯絕,泯絕就是什麼都沒有。


我們大乘的四相,沒有我、人、眾生及與壽者,但是呢,我人、眾生及與壽者,即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所以大乘的觀念就是這樣,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這個真的不好懂,但是愈是不懂,我們愈要來熏習,愈要來瞭解,所謂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我們是末代的子孫,佛陀的子孫,很愚鈍,業障很重,常常著相,見相生心,執法為實有,但是呢,經書不可不讀啊!又說,這我自己說的,眾生在迷啊,大乘不可不學。愈是不學,你愈迷;愈是不學,你愈沒有辦法開悟。你不要怕它難,你不要怕它深,你不要想說我年紀大了不用學,我告訴你,你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還是教你這個。所以我們先在這裡先上先修班,大家都會上啊,國一先修班,先學啊,先讓你,佛一講,我們就懂了嘛~我們就瞭解了啊,所以先學、先看、先預習,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才不會說你們根器怎麼這麼爛啊~(笑~!)你們根器怎麼這麼差啊~所以要先學,大乘很重要,「了生死」,如來出世之正說。如來所說一代時教,就是為了要讓你明心見性,要讓你破迷開悟啊,從剛開始的華嚴,到後面的法華,通通都是在講這個啊,這個最重要,真的是最重要。可是我們現在因為都讀白話文的關係,看文言文一看,算了算了不要看,那現在都是用動畫,但是呢,動畫表現不出這種所謂離是、離非、離過絕非的境界。離過絕非是什麼境界啊?那只能頂多只能做出光明的樣子,是光明的樣子,但是沒有辦法透過文字般若,讓你帶你進入實相般若,你要學佛,要學佛慧。真的是這樣啊。「若人悟佛慧,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這個真的是太好了,所以學佛要往心性上去看。我們老和尚教大家不要亂看,要學一本經,要學哪一本呢?「實相契經」。那我教你們,你們要多看,無論什麼經,講的什麼法:「實相契經」,還是看這部。你看所有經典,通通講的就是真如實相,就是講真如實際,就是沒有別法,要是有別法,那是不了義法,那個不是經典,真的可以肯定。祖師大德為我們判教,分判出來。 所以無論你是學一部,或是廣學多聞,華嚴經講:無生智慧從多聞而得,無生,無是那個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的那個無生。你要知,一切法無生,要有這個智慧從哪裡來呢?多聞,多聞跟雜學是不一樣的。多聞是什麼?是虛心的學習,向經典學習、向祖師、向大德、大士去學習。那你學習要怎麼學?放下我執、我見。要把自己化空,把自己給捨棄掉,不要有自己的成見,我看看你怎麼寫的,我看看你怎麼樣子,這個不行。這是帶著「我」來學,帶著見思煩惱在學,很重的見思煩惱在學,這不能契入啊。要至誠的心,我們剛剛講至誠,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如來,如同眾水歸於大海,剛才講的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如來稱性而說。什麼叫做稱性,你們一般人認為稱性而為,這個是隨著習性、業習,而不是稱性。性是不變的,是長恆的,不變、長恆,這是性。又有一個名稱叫真如,叫真如。也可以叫法住、叫法位。法是佛法的法,住是安住的住,住宅的住。法位就是一樣就是佛法的法,位子的位。法位,法住,它是不變的。所以在涅槃經,佛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你們怎麼看到了生滅啊?本來有常樂的我淨,真常四淨德,你為什麼認為蘊中無我啊?為什麼認為世間是苦啊?因為你掉到無明裡面去了,苦樂二相,所以佛他說稱性而談,稱性是稱佛性,從體起用,那我們現在念佛呢?全修即性,全修即性,所以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你們有沒有讀淨修捷要,淨修捷要就有講從性起修,全修在性。廣學原為深入,專修即是總持。淨修捷要,你們可以讀一讀,相當的好,它是無量壽經的,就是夏蓮 居老 居士的會集本裡面再濃縮,再整理,淨修捷要可以拜,拜淨修捷要。所以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法界就是真如真性,就是佛性,從佛性流出的就叫般若智慧,般若智慧能夠幫你照破諸法,還有就是這個能夠帶領眾生,苦海的慈航。如同行人的眼目,菩薩萬行之司南。當然前面都有講過了,所以呢,念這句佛號,它是就如同指南針一樣,如同指月標,甚至呢,它如同業海的舟航一樣。你在生死業海,載浮載沈啊,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荷載一切生死眾生。度生死業海到達彼岸,到達涅槃彼岸,所以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華嚴經一開始,你看菩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末後,華嚴經是如來出世,一開始講的第一部經典。法華經,法華所說直指眾生,身中就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每一個眾生都能成佛,末後啊,所以全部都導歸到淨土去啊,全部都直指人心啊~直指人心就是佛,所以一代所說歸於此經,如眾水歸於大海。又善導大師,應該知道,他又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所以如同眾水歸於大海,由此言知,百萬阿僧祇因緣以起《華嚴》之典,一大事因緣以成《法華》 之教,亦唯為此法之由序。


無量的因緣,這因緣當然都是菩薩的善根,菩薩的功德成就了華嚴經,阿僧祇翻做中文叫做無央數,百萬無央數,就是以無央數做一個基本單位,有多少呢?百萬。數不清了,所以呢,這個講的百萬,只是說的一個比喻,說無量的因緣成就了華嚴。不可說,不可說的因緣。因緣當然就是菩薩因地的行願,然後毗盧遮那佛果地的功德。因緣,所以成就了華嚴的盛會。那麼一大事因緣,如來出世為了是什麼呢?為了一大事因緣。一大事因緣是什麼呢?什麼是一大事因緣呢?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就是要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所以這個是大事,非常慎重。你們認為大事是什麼呢?世間事是大事,還是了生死啊?所以要看看自己是什麼發心,自己為了是什麼?人生為了是什麼?人生為了是什麼,佛在經上講人生酬業啊!你的家親眷屬不外乎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報恩的對你很孝順,讓你生貪著,對啊真的啊,報恩的對你很孝順讓你生貪著,報怨的呢會傷害你,會傷害你,會生瞋恨,不孝子逆子,討債的呢會讓你很失望,都是讓你起心動念啊,讓你失望啊怎麼生個來討債,把你家產全部全部給花光敗光光,很失望啊,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還債的呢,你也會覺得這個小孩很不貼心,他是來還你債的嘛,就像你還錢還給銀行,你會對銀行孝順嗎,不會吧,就是把錢還給它。他會賺很多錢給你,但是他對你沒有恭敬心,沒有孝養心,你也會覺得很失望,所以人生的酬業,就在這裡面啊,好惡啊,就在這裡面打轉,就在這裡面生死,這就是人生啊,人生的意義就是這樣子啊,一般人認為,所以同樣有六根為什麼不拿來念佛,同樣有心可以起煩惱為什麼要起煩惱,為什麼不念佛、為什麼不修行,我們一樣有四肢為什麼要造作惡業,作善業也可以活下去啊,念佛也可以好好過日子啊,不用起煩惱為什麼不念,你們去想一想?這些事情是很重要的啊,就像一張白紙你可以畫成惡魔,你也可以畫成佛像,我們六根沒有什麼好壞啊,那你為什麼不讓返本歸元來修行來成佛,那不是很好嗎,你偏偏要著相,偏偏要隨習氣去輪迴,那這個不是很可憐的事情,不是很可悲的事情嗎?


所以佛出世就是要告訴我們這個事實真相,有,眾生具有佛性,真的具有佛性,不生不滅,你們每個人都有,你們要去悟要去體會。人家說你們到時候會說:法師這很難體會,很難體會,這要懺悔,要懺悔我著相的習氣太嚴重,我著於「著法是有」的這個觀念太嚴重,要懺悔要常在佛前懺悔,你們會念這個懺悔偈,今對佛前求懺悔,懺悔什麼?要懺悔一切事相上沒有錯,事相上也要懺,但是後面那句要會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空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你要不起心才是心亡,不動念就是罪滅,不起心不動念就是心亡罪滅,是真懺悔,所謂復本心源究竟清淨,你的本性才能開顯出來,那今年新年新希望,希望大家發這個願,發這個菩提,不要想我今年要賺多少錢?我要升官我要發財,每年都是這樣,千篇一律都一樣,都是要發財,發財很好啊,拿來護持三寶、供養眾生、做很多好事,但是要隨緣。更重要的事情是什麼,要發願哪.願要來修行,要普渡眾生,不要念念想自己,想自己我要吃好的用好的,我想高人一等,我想要在公司我可以指揮人家,不要被人家指揮,你看我見就上來,我見上來,那你就要去打拚,打拚呢,講不好聽點就造業,造業就是有造作,無論善惡就是造作,所以佛門講的造業,沒有分善沒有分惡這造業。所以要發這個願,新年要發願我要來修行、我要明心見性、我要了脫生死,那個很重要,每年都要發,每天都要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無邊誓願度發了啊,但是不要看到討厭的又不度、瞋恨的又不度、對我不好的不度了、生氣了,這個就退心,退心了怎麼辦呢?再發再發,發到不退心為止。還有就是你要聽聞大乘經教,你才能夠不退,而你只有事相上發會退,你不懂道理會退,你不懂眾生與我是一體、眾生與我沒有差別,所以你會退心你會退轉,即使你懂都還會退轉,初發心菩薩,何況是不懂呢。舍利弗不是退轉了嗎,退轉從六住七住退回六住,天人跟他要眼睛要到後來起煩惱啊,眾生好難度我不想度,真困難,連舍利弗,在座應該沒有舍利弗,如果有的話對不起啊,你也是退心,你也要薰習,還是要親近如來,所以連舍利弗智慧第一,他在這裡面表現特別傑出,都還退心,你看他慧解力這麼強,解經典沒有障礙,能夠體會到,而且還遇到誰?遇到釋迦牟尼佛,你看還遇到世尊,你看都還會退心,何況大家沒有遇到佛,我們都沒有真正在世尊會下待過,你看都還會退心,搞不好有些同修有,過去生有,那更應該要懺悔,為什麼沒有成就,還是你們是再來的,乘業再來也是也是再來,大家都隨業流轉,乘業再來,所以要世尊出世,就是為了這個大事因緣,要發心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所以華嚴、法華也是為了讓大家明白,明白你的本性,明白本性以後你要怎麼起修,念阿彌陀佛,最簡單了、最方便了,而且呢最究竟,還告訴你當中還沒有暗證,修行很怕碰到暗證,暗證就麻煩了,未得謂得,有一種未得謂得是什麼?他自己沒有沒有功夫他出來騙人,我是什麼佛、我是什麼羅漢,你們來供養我,你們有很大的福報,這個是大妄語,這個是為利養心、為利養故欺騙眾生,還有一個呢,明明不懂覺得自己懂,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他認為說我有達到,他也不是故意的、無心的,無心的他不是故意的,所以暗證,暗證那最麻煩,你修其它法門沒有善知識帶,你會暗證,我們修淨土不會,你們不用怕,誰帶你啊!光中極尊佛中之王,講到這個心裡面都可以偷笑,沒有關係,都可以竊喜,佛中之王帶我,不會暗證,絕對的,肯定的,保證的,比你簽那個保證書都還有效,這是真的,不會有暗證,念佛不會有暗證,這是真的,帶業往生啊,阿彌陀佛護持行人,你看護持多障行人菩提道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佛的保證啊,那誰來作證呢,十方諸佛做證呢,那你說會不會暗證,不會啊不退轉,現前就得到,不是你臨終啊,你現前煩惱就能離,這叫悟後起修,念佛最穩當,真的是這樣子。永明大師說啊,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悟後起修,才能再來修淨土,那真是太妙了。那實際上禪淨本來就不二,本來就不二,只是手段不同,就像你要達到目的地,你可以坐火車、你可以坐飛機、你可以坐這個巴士、開車、走路,都可以啊,手段不同,目的達到了,所以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啊,所以這叫悟後起修,那麼現世為人師,來世做佛祖。那你說心性我悟不了,可不可以啊?也可以。這叫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哇,更好。那沒開悟怎麼辦呢?沒開悟?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這四料簡啊,永明大師說的,說得好啊,所以這是為一大事因緣,從發心,發菩提心,然後起修,亦為為此法之由序。蓋謂華嚴、法華,這兩本經只是無量壽經的一個引導,你要真正看無量壽經,一句經文就是一部經典,觀法如化,三昧常寂,這是一部經典啊。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哇,這又是一部華嚴經,具足總持百千三昧,對不對?這裡面有它的深意。這短短幾個字啊,什麼叫做華嚴三昧?什麼叫總持百千三昧?還更難的呢,十念一念皆得往生喔!這個夠深、太深了。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終地獄相現前,十念一念可以往生,什麼道理啊?


我上一次好像有說過,對不對?自己去聽聽看。所以真的只是這部經的引導而已,先讓你有個概念。所以本經呢,正是一大藏教之指歸,你看得再多,聽得再多,無外乎就是要修行,修行當然要找圓、頓的方式,又具有圓、又具有頓。圓是圓滿、圓融,阿彌陀佛最圓融啦,攝一切功德。頓,一念十念皆得往生,頓吧頓。然後呢,其他的法門是圓頓,但是難;這法門簡單、容易,那當然是選它啦。又圓頓、又簡單、又容易,然後呢,還能達到究竟,當然是選淨土啦。應該會選喔!


佛也幫我們選啊,佛的智慧,你們不會選沒關係,我幫你選,就選淨土,所以又具有圓、具有頓、又具方便,又具究竟,又第一希有,五種啊,這最殊勝的全部都在這裡面啦,你見性、你明心,你解得什麼是佛性,你來修行,又念佛,那最快了,最快了。所以它說,華嚴末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是其明證也。就是最好的證明。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有人說,淨土是化城,化城知道嗎?沒有聽過?法華經講的化城譬喻品,它講,就是在眾生修行,他菩提道很遠,如來呢他在當中化現一個城池,讓這些學人去那裡暫時止住,暫住的,不是真實的,就像阿羅漢他證的偏真涅槃。但至少他已經離開了三界。是化城。極樂世界不是化城,極樂世界是寶所,是真正那些商人啊,要達到的這個寶所。法華經講的寶所,就是具有珍寶的地方。因為他們要去那邊,聽說那邊有很多的金銀財寶,他們要去那裡,要去帶回來,就是這樣子。所以極樂世界不是化城,你不要說它是化城,它是寶所,它是如來徹底悲心的顯現,真正是本為凡夫,兼為聖人。就是為了我們,就是為了我們。因為真的有很多人他認為極樂世界是虛妄的,是瞎說,是胡說啊,是什麼印度教演變過來的啊,什麼阿彌陀佛是太陽神啊、水女神啊,胡說八道,亂講,沒有經典根據,而且這個法師名氣還不小啊。但是無論他的名氣大小,要與經典相應。我們找明師,要明經的法師,要依經典而說。四依法,在我們精舍的網站、影音裡面,都有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佛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要依義趣不要依語言文字,這以後有機會再細說。這細說又是 一兩 個小時,很好啊。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最後的最重要的一個,依智,智就是你的智德,不依識,識就是你的識心,你的妄識,妄動的你去依它,那就是生滅法,解什麼都是生滅法,所謂啊,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你用攀緣心來聽法,用生滅心聽法,我剛所說的,若以輪迴心,思維即旋復,這就是生滅心,在那邊想啊,釋迦牟尼佛的想法、看法,他是什麼觀點?他沒有觀點,佛一處不立、一法不住,哪有什麼觀點;菩薩的立場?菩薩立於寂滅之場,沒有什麼立場啊。菩薩無我人相啊,無眾生相啊,沒有立場啊。所以不要用這個世間的巧見;你要用這個世語言要入佛知見,但至輪迴際,輪迴際啊就是一直在輪迴啊;祖師大德講的,你修到驢年你也不會有成就。什麼驢年啊?十二生肖裡面有驢嗎?十二生肖裡面沒有驢啊,修到驢年呢?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佛就確定告訴我們,你要入佛智,不可能、做不到,所以要依智不依識。智就是什麼?般若智慧,要明了實相,不要把它當成是一個學說,不去觀照,不去念佛。我們今天啊,時間又到了,好快啊,就講到這裡,我們來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