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

巧飾

幾句鬼話就能改變初發心,不簡單啊。可見對某些人而言,這鬼話比佛言有效。我不是反對三時繫念,而是聽到這種話,離譜,自古以來災難少嗎?記得十幾年前xx法師說:「少看電視報紙雜誌網路,不就天下太平嗎?你們就是天天看,所以世界不太平,我的世界太平啊」!.....可見現在就是資訊發達,所以當初篤定的志向,現在全變樣了!


眾生心貪瞋癡,幾萬個七都不會平安,是什麼傻子會信鬼話啊!


真是笑死人的遮羞布~~~~~被佛教界斥為倡導迷信之後就趕緊出來講這番話,

就像說:「當年我是如何淪落風塵的.....」!!晚節不保啊!!


~~~~~~~~~~~~~~~~~~~~~~~~~~~~~~~~~~【發起三時繫念法會的緣起】

我學佛六十一年,學了七年出家,出家就開始講經教學,沒有幹別的事情。寺廟裡面住了一­年,就不能再住了,什麼原因?寺廟裡頭不要講經教學。告訴我,講經教學寺廟維持不下去­,沒有經濟來源。一定要經懺佛事,可以賺錢,做法會,搞這些活動,有收入。他要我放棄­講經,要我搞宗教的佛教,這不是我學佛的本意,我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就得離開寺院。所­以一生流浪,居無定所。所以,繼承釋迦牟尼佛的教學不是個容易事情,我要不是當年韓館­長全家照顧我,我走投無路。我在他們家住了十七年,不簡單!十七年才有個小道場,這些­聽經的信徒們供養一個小道場,有個小講堂,講經不中斷,不要再到處跑了。這就是早年台­北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我沒有用寺廟的名義,我用圖書館,這是講經的道場。一生沒有做­過經懺佛事,沒有做過任何法會。

法會的興起是最近幾年,也不過就三、四年吧。因為看到附體的很多,知道有些靈鬼要求超­度,那怎麼辦?說老實話,我們對於什麼法會也不會做,所以就看到中峰禪師的《三時繫念­》。這個本子我看了,看過幾遍,好!冥陽兩利,完全是屬於淨土,特別是中峰禪師的開示­,那些話都能幫助人覺悟。所以我就教淨宗同學、出家的同修,你們試試用用這個本子,結­果用得很殊勝。

繫念佛事也就是最近四、五年提出來,效果非常好。二00八年我在廬江過了一個年,過年­期間,也是有靈媒,告訴我災難很嚴重。那時候我們發起四十九天的三時繫念,這些靈界知­道這個消息,來要求,他說法師,四十九天不夠,不能化解災難。我說那怎麼辦?他說四十­九天七個七,他要求一百個七。一百個七就是七百天,這個時間很長,從來沒有搞過這個活­動。我就找方丈和尚滿成法師,把這樁事情告訴他,徵求他的意見。他同意了,就在實際禪­寺做。我就叫悟道法師,你來主持這次的法會,七百天。七百天的繫念法事就是這樣子起來­的,這是緣起。

可是學佛如果不得經教,法會就變成迷信,這就變成宗教的佛事,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這個東西附帶的可以,希望災難過後,我們能恢復到正常。正常是上課、是教學,是在生活­當中、工作當中、待人接物,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這些習氣,叫煩惱習氣,把它磨掉。真­正懺悔,把自己的業障懺除,提升自己的境界,真修行!

淨宗的修行,特別要求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叫你要存真心,不能用妄心生活,不能用妄心待­人接物。為什麼?用妄心不能往生,依舊搞六道輪迴,你一定要用真誠心。很多同修告訴我­,真誠心想生,生不起來。你拜佛吧,一天拜三千拜,拜個三年,真誠心出來了。為什麼?­拜佛是降伏傲慢,以我們最尊貴的頭,禮對方的足,叫接足禮。可是目標要正確,消業障、­斷煩惱、求智慧,那就對了。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八七集)  2012/4/12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怎麼修行?

說眾生著相,人人不敢否認,

蓮友說:「被指到說自己著相,心裡不是很高興,

但還真是著相,到底要怎樣才能不著相」?

眾生 生生世世輪迴 ,早就習慣墮於六根對六塵的覺受中,

欲得頓悟、頓證,不是人人行的事。世尊講經說法四十九年,

表示我們要透過聽經聞法來學習佛法。起碼先要聽經聞法,

(有人說只念佛行不行?

除非你做得到---心裡只有這句佛號。就可以!做不到,你就非聽經不可)

楞嚴經中在揀選圓通時也選了耳根圓通,但錯用的人居多,用對的極少,

像現在選念佛法門的人居多,假設要用這方法見性成就,

平日天天佛號要念個幾萬聲才行,

不是說念得多就可以成就,那只是初方便,你不念佛,腦子就全都是世間事,

做什麼都是世間意。所以要先念佛念得住。起碼才有真發心要修。

聽經聞法 必須要聽內容是跟心性、般若、實相有關的,

聽一
些世間話、講世間這樣那樣的話,或搔不到癢處的感性話都沒有用,

聽那些只是在浪費你的時間,不如念珠拿起來念佛,

不聽實相、不聽般若、認世間為實有的心念轉不過來,

剛開始或許聽不懂,但只要肯聽下去,業一定消,執心必除,

不要去聽一些讓你「很有感受」的話,或是所教的都在身體上做功夫的教學!

(待續)

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無知又可笑

昨天收到網友好心告知,要大家小心,在臉書上有一個帳號叫做孫x信因個人自身的看法,與精舍大眾及多數正信佛教徒不同,在fb開了一個社團(真是大笑話咧~正信)誰來印證他的見解修行是正信

將不合他意思的單位及社團,加入他個人所造的附佛外道名單中,還說要陸續增加,這個人用自己的好惡來判斷,純屬個人一己之私,一人之見,真不曉得哪一天大家依止的法師大德都會被他列入,不合他個人想法所公告的外道名單當中,

也許大家有一天會看到,佛光山,法鼓山,淨空法師,悟顯法師 的法都沒有受到他一個人的認同,出現在他所謂的名單當中

請大家小心,個個單位社團注意,只要不合他個人的意思,你就成了附佛外道了

何為十法界~虛雲老和尚

何為十法界。即四聖六凡是也。四聖者聲聞。緣覺。菩薩。佛。謂之四聖。超出三界。不受輪迴。四聖之分別。在發心之高下。最上者為佛。次菩薩。再次緣覺。又次聲聞。其餘天道。人道。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法界為六凡。均在苦海之中。天道為二十八層諸天。享盡福報。仍須輪迴。人道由帝王將相以至農工士庶。受盡生老病死之苦。阿修羅道有天之福。無天之德。終歸覆滅。畜生道亦有高下苦樂。由龍鳳獅子麒麟以至溼生化生之蟲蟻。鬼道苦樂不同。閻王城隍均為鬼王。以至一切無主孤魂千百年不能超脫者。最苦者為餓鬼。地獄道有苦無樂。名目繁多而最苦。十法界不出一心。覺與不覺之所由作也。

水陸法會緣起~虛雲老和尚

講水陸道場之緣起。何謂水陸。水者江海湖沼。陸者高低丘陵。水陸包含虛空。凡有色相。均不能離此三者。我佛如來發大慈悲。賑濟有情。故有此法門。此法門緣佛在靈山會上說法時。阿難尊者在林間習定。見一鬼王。求佛普渡。釋迦牟尼佛因說水陸之法。此鬼王乃觀世音菩薩化身。憐諸眾苦。設法超度。使幽冥地獄眾生。均能超生極樂。中國則始於梁武帝。梁武帝請誌公和尚初起水陸大齋。發菩提心。制定水陸儀軌。極為真誠。利益昭著。蠟燭熄後。梁武帝一禮。燈燭盡明。再禮宮殿震動。三禮空中雨花。水陸之功德。有如此者。唐朝法海寺英公禪師啟建水陸。超度秦莊襄王。范睢穰侯。白起王龍羽。張儀。軫昧等沈淪千餘年。均藉此超昇。幽魂超昇天界。宋蘇東坡居士。明蓮池大師等歷代聖賢。均加補充。儀軌益臻完備。萬法由心所造。大家有誠心。必有感應。

改學大乘的小乘論師~~~世親菩薩

大約在西元四世紀的時候,北印度富婁沙富羅國住著一戶姓憍尸伽的大戶人家。父親是位國師,母親名叫比鄰持,兩人共生了三個兒子,老大叫無著,老二叫世親,老三因母起名,名叫比鄰持子。這三人後來皆出家學道,信持佛法,成了佛教有名的高僧大德。
  
  最初,三人皆於小乘佛教「說一切有部」出家,老三比鄰持子修成了阿羅漢果,
終其一生信持「說一切有部」。老二世親的學問和膽識比他大得多。
  
  據說,世親菩薩曾潛入罽賓國偷學《大毗婆娑論》,著成《阿毗達磨俱舍論》一書,

成了「說一切有部」中學問最高的人。

但他並不偏執此派一家之言,他於小乘各派教義都非常熟悉,在解釋「說一切有部」的理論時,
便常常引用其他派別的論點以疏通此派的矛盾之處。

因而,人們都稱讚他能「妙解小乘」。

但世親對大乘佛教心存傲慢,經常在講經說法時宣揚,大乘佛教非佛所說,而是魔說,是邪門外道。

以世親的學識聲譽,他的行為自然會在社會上產生重大影響。
  
  此事急壞了世親菩薩的長兄無著菩薩。無著菩薩本來也是小乘「說一切有部」的信徒,

曾隨有名的賓頭羅法師學習小乘空觀。

但他在學習小乘空觀時認識到,小乘空觀理論於理未盡,尚有不通之處。

他便去找彌勒菩薩,虔誠求教。彌勒菩薩住在兜率天宮之中,要等到機緣成熟,才能來到人間說法,救渡眾生。

無著為弄通佛教的道理,以神通力飛兜率天宮。彌勒菩薩為他解釋了大乘空觀,使他由此大悟。自此之後,無著菩薩便開始改信大乘佛教,致力於大乘佛教的傳法。
  
  當他聽到兄弟世親菩薩的所作所為之後,憂心如焚,想要設法感化世親菩薩改信大乘佛教。

那時,無著菩薩住在富婁沙富羅國,世親菩薩住在阿輸闍國。無著菩薩派人前去世親菩薩的住處,

假傳消息說:「我現在病危了,想要見兄弟最後一面,希望你能盡快趕來。」世親菩薩聽說長兄病危,手足情深,立即快馬加鞭,趕赴富婁沙富羅國。
  
  當天晚上,世親菩薩來到無著菩薩的處所。當他來到無著菩薩的窗前時,只聽長兄的聲音從屋內朗朗傳出,卻是無著在讀大乘佛教的《十地經》,根本不似病危之人。世親菩薩心中納悶,急忙進屋詢問長兄的病情。
  
  無著菩薩告訴他說:「我現在的病是塊心病,身體倒健康得很。要問得病的原因,那全是因為兄弟你了。」
  
  世親菩薩不明所以,忙問:「長兄,我怎麼成了你的心病呢?」
  
  無著菩薩回答:「只因為你不信大乘,總是詆毀大乘,已經種下惡業,將來難免輪迴於惡道之中受苦。為此我都快愁死了,怎能不算是心病呢?」
  
  世親菩薩見兄長所說如此,心中驚恐萬分,急忙請無著菩薩為他解釋大乘佛教教義。

當他聽完無著菩薩的解釋之後,仔細比較大、小二乘教義的優劣,

立即明白大乘佛教勝過小乘佛教,自己原來的所作所為全錯了。隨後世親菩薩便以無著菩薩為師,

潛心鑽研大乘佛教教理,改信大乘佛教了。
  
  後來,當世親菩薩學習大乘佛教精通之後,想起自己昔日所為便心生恐懼,害怕因此墮入惡道,輪迴受苦。
有一次,他把自己的擔憂對無著菩薩說了,並對他說:「我昔日詆毀大乘,全是因為長了舌頭。所以,我想割去舌頭,以示懺悔。不知這樣能否滅掉前業。」

無著菩薩對世親菩薩說:「你原來犯的罪實在太大了,即使你有一千條舌頭都割去也不能滅你的罪孽。

你如真的想滅除此罪,應當尋找更有效的辦法。你的罪既然由舌而生,自然也應該用舌去滅。

你如能誠心誠意地宣揚大乘,以前的罪孽就會因此滅掉。」

世親聽了長兄的勸告,自此便一心一意地宣揚起大乘佛教來,終將大乘佛教推向另一個高峰。
  
  上面的故事記述了無著菩薩感化世親菩薩的過程。

無著菩薩與世親菩薩是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生活在公元四世紀間,是大乘佛教瑜珈行派創立者。

他們兩人本為兄弟,也是佛教史上不爭的事實。恰如上所說,世親菩薩原來是小乘佛教信徒,曾對大乘佛教做過猛烈地攻擊,極大地傷害大乘佛教。世親菩薩受兄長無著菩薩感化,改信大乘,是佛教史上的實事,同時也是佛教徒經常掛在口邊的一件趣聞。

世親菩薩改學大乘,使大乘佛教增添了一員戰將。他繼無著菩薩之後弘揚大乘的唯識學說,

撰寫大乘論著,解釋大乘經典,批判小乘理論,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投師門下。

自世親菩薩之後,印度佛教的學風為之大變,幾乎成了瑜珈行派的唯識學說 獨擅天下的局面,

持續時間長達幾個世紀之久。這只怕是無著菩薩當初沒想到的!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隨緣隨緣

有人問隨緣說:「隨緣你分享的佛法都很讚,怎麼會去贊同批評x空法師的人」?

這裡講清楚啊,隨緣是依法而說不是對人而說。

有些人看到隨緣的貼文,就想:「什麼!你講的內容罵到我最尊重的

x空老法師耶,我要退出,不做你朋友了!」

學佛不是在搞粉絲、師父迷。

自己學佛是為什麼,先弄清楚,聞法不反觀不反思,

最後迷的是自己,不會是眾生。


老法師以前就宣導,初學不要看電視報紙雜誌....,

不要與世間人、家親眷屬酬怍往來要一心念佛用功,幾個人做到?

隨緣確實做到,家裡真沒電視、報紙雜誌,不搞人情、親眷淡薄,

你們所謂老實依止的幾人做到?


「老實依止」是要依能讓自己解脫出輪迴的法,

而不是哪一個人,緣好是過去結的,但這一生一定要出輪迴。

記得這一點,就不會被『業』緣所牽。

依佛所教!

作為三寶弟子,要依佛陀的教法奉行,依佛陀戒律而行持,

不是依某一人自己的意見或想法而決定修學方向及法門。

學佛人依止的是三寶,不是社會風氣及某人的意見,這一點要常常記著。

所謂依法是依佛法,不是世間法,無量劫來就是依世間法才在三界輪迴,

好不容易這一生可以遇到出離三界的佛法,

豈可再依習氣中圈套搞假的,搞世間法,那豈不是讓魔王在旁邊拍手笑呵呵嗎!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看一切都是阿彌陀佛

同修問:

為什麼某某人,他講,「我看什麼都是阿彌陀佛」,為什麼?。
~~~~~~~~~~~~~~~~~~~~~~~~~~~~
因為要善說法不是人人能夠的,

所以有些人在表達上是會有些不圓滿。

~~~~~~~~~~~~~~

因阿彌陀佛 即是無量覺,(即是無量覺悟)
當悟得一切法「即心自性」,
無論有情、無情,山河 國土 世界....,有情眾生 家親眷屬 同學同事 ....,
都是自己一念無明幻現出的。
一念無明未起時是真心,也就是
「覺」,
所以才會說,「我看什麼都是阿彌陀佛」,但不代表講這話的人是這境界。
文字知解者也會說,鸚鵡學語者也會說,
是不是
這境界?
就看他所講的、所做的與佛經是否相應了!

再者一個看什麼都是阿彌陀佛的人,是不會看大家都不孝順,

進而將「世間法」取代掉原本自己極力提倡鼓吹的「大乘佛法」。
這是不是很矛盾呢!

@@
私下曾請問過悟顯法師這事情,
悟顯法師回答:

如果穿著袈裟,受著十方供養的人 引著一群想出輪迴的人,

將路牌指向「學弟子規」說這樣才有學佛(出輪迴)的基礎.....,

悟顯法師說:這種依人不依法,下地獄的事 ,他不敢做!

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西方發願文 注

西方發願文注

清實賢注1卷

西方發願文注敘

  或有問於餘曰。諸經所載淨土文。總有三篇。其問詞致。咸可宗尚。而師獨於雲棲所作。極口讚歎。又其文義不為難解。雲棲略注。已自顯然。而師復為之註釋者。何也。餘曰。餘文雖可宗尚。而詞義未周。獨此願文。義周詞備。請申言之。此一願文。大章有六。一曰發菩提心。二曰懺悔三障。三曰立四宏誓。四曰求生淨土。五曰回入娑婆。六曰總申迴向。如此六章。始終備足。何者蓋念佛法門。菩提最要。大心不發。淨土難期。故首之以發菩提心心志雖立。惑業尚纏。果報一來。何從得免。故繼之以懺悔三障。煩惑既淨。業累都蠲。宏誓不堅。修行易退。故申之以四宏誓願。心願併發。惑業雙消。則三昧可成。九蓮易往。故要之以求生淨土。但期自利。是名小乘。普願利他。方名大士。故次之以回入娑婆。自他因果。事理俱圓。故以總申迴向終焉。此之六法。一不可缺。缺一則為人天小果。缺二則受三途惡報。缺三則懈怠易生。缺四則輪迴難免。缺五則聲聞獨善。缺六則因果非圓。餘淨土文。但有求生之願。而無回入之文。發心立誓。既未彰明。懺悔迴向。亦無陳述。故言詞義未周也。然此願文。雲棲雖解。一往但明大意。其中理致。則蘊而未發。初心鈍根。尚難開解。是以不憚繁文。復為註釋。蓋此法門。屬於圓教。不明圓理。豈是圓人。苟非圓人。則安發圓願。安修圓行邪。故此註文。言四宏則必歸無作。言迴向則舉必具三。無事而非即理。有願皆從稱性。又恐末世行人。少諳教義。故諸名相。不敢備述。但取其意。變換其文。只逗初機。敢聞宿學。其有因此少文。略通片義。然後而求大乘經典。諸祖著述。方知菩薩修行法門。諸佛成道因果。無不在是。又豈別有一法出於願文之外者哉。餘之所以讚歎而註釋者以此。問者唯唯而退。餘因遂理前言而為之敘。

  雍正四年歲次丙午嘉平月之既望東吳虞山沙彌實賢書於海南蛟門之海雲精舍



西方發願文注

雲棲 蓮池大師 作
後學沙彌 實賢 注

  西方發願文

  釋此願文。大分為二。初題目。二入文。題目五字。有通有別。西方發願是別名。文之一字是通名。就別名中。西方二字是所發。願之一字為能發。發字具兼能所。又西方是所願之處。願是能發之心。言西方則該依報正報。言發願則攝自利利他。依報則七寶莊嚴。圓融四土。正報則彌陀聖眾。一體三身。四土者。一常寂光土。二實報莊嚴土。三方便有餘土。四凡聖同居土。三身者。法身。報身。應身。應有勝劣。勝則巍巍堂堂。劣則丈六八尺。問。只一西方。何分四土。又衹是一佛。何有三身。得無割裂分張邪。答。如衹是一月。而有光影不同。又如衹是一鏡。而有影像。光明不同。何曾割裂光影。分張鏡像邪。法身如月。報身如光。化身如影。寂光如鏡體。實報如鏡光。方便同居如鏡影像。在佛則唯一法性身。寂光土。為眾生故。現起二身。應下三土。為十地三十心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名三十心)。現圓滿報身。居實報土。為聲聞菩薩。現勝劣二身。居方便土。為凡夫初發心菩薩。現劣應身。居同居土(此中身土被機。只約圓教一往而論。若具明四教。其相千差。恐煩不引)。問。此之四土。為同一處。為各異邪。答。亦同亦異。同則譬如一水。天人魚鬼四見差別。異則各各境界。所處不同。然上能知下。下不知上。應化亦爾(菩薩能應同居方便。聲聞能應同居。凡夫但在同居不能詣上。故云亦爾)。彌陀究竟三身。聖眾分得三身。凡夫但有理具而無事用。此之身土。但約機見差別。故有不同。實則依正不二。體用無差。故曰圓融一體也。自利則現生斷惑。後世往生。利他亦爾。又言發者。以激動為義。願者。以希求為義。激動則如箭離弦。勢不中止。希求則如好美色。如謀重利。乃有始焉發願往生。少焉退惰者。此非發也。又有口談淨土。心戀娑婆者。亦非願也。又願之一字。具該信行。信則自他因果。事理不虛(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為因。往生作佛為果實也。西方是事。離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實故云不虛)。行則專事持名。不雜不散。願則心心好樂。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無願者有矣。未有有願而無信行者也。問。有人聞說西方淨土。心生好樂。然不念佛。得往生否。答若果心生好樂。定起希求。若起希求。必然念佛。好樂不希求。定非好樂。希求不念佛。豈是希求。好樂希求念佛而不往生者。未之有也。問。有人於此。亦好亦求亦念。但世間心重。貪戀塵勞。得往生否。答。衹要將猛。不怕賊強。若果希求心切。繫念心專。則貪戀雖重。自然漸漸輕微。亦當往生。如捨銀取金。捨魚取熊掌。則亦何難之有。第恐願力不敵愛力。佛念不勝欲念。悠悠忽忽。半信半疑。則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又問。為善生天。作惡入地獄。本不發願。念佛往生。亦復如是。何須待願而後生邪。答。三界因果。隨業所感。固不待願而成。求生西方。出世正因。若無大願要期。縱然念佛。決不成就。譬如牛行熟路。雖無御者。亦知歸宿。如行生路。決無趨向。必須御者手執繩頭。復加鞭策。然後方行。眾生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願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繩頭。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無願不生。如牛無禦。故必以發願為要也。問。信行願三。既聞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國。何須獨願西方。答。以彼土中阿彌陀佛。與此土眾生。深有因緣。諸佛不爾。是以專求彼國。不願餘方。又彼土中依報正報。超過十方。諸佛所贊。不唯凡夫願往。菩薩亦然。不唯此方願往。餘方皆然。既無八難三途。亦無三毒八苦。衣食自然。壽命無量。水鳥樹林。皆能說法。聲聞大士。其數甚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彌陀經中。釋迦如來苦口丁寧。汝等眾生。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也。又問。祖師雲。智者知心是佛。愚人樂往西方。由是而言。則愚人只好念佛。智者固宜參禪。若概勸往生。恐違祖意。非通論也。答。若言往生是愚。則從上諸祖。蓮社高賢。乃至馬鳴龍樹文殊普賢。亦皆愚邪。亦不知心邪。當知盡理而言。唯佛一人稱為智者。餘皆是愚。若就事論。乃有千差。談何容易。嗚呼。祖師破人執有。故發此言。今汝執空。因藥致病。不知有病易遣。空病難除。天下至愚。非汝而誰。又問。古有發願來生。生逢中國。長遇明師。正信出家。童真入道者。此復云何。答。在昔像教方隆。人根尚利。明師易得。入道非難。縱現世未明。來生可望。故發此願也。今則不然。佛法愈衰。人根愈鈍。邪多正少。退易進難。內障外魔。無人不具。明師善友。希世難逢。但見出家滿地。未聞得道何人。累劫未成。後生寧致。青公喆老。敗轍昭然。大集懸記。可為誠證(大集經云後五百歲中億億人修行。無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門得度生死)。乃有不知利害。妄效古人。仍發此願者。過矣。且言中國。則孰如安養。言明師。則孰愈彌陀。言出家。則孰若橫超三界。言入道。則孰若華開見佛。悟無生忍。不是之願而願娑婆。我信是人誠為愚執。問。求生西方。固所願也。但我下劣凡夫。罪業深重。福善輕微。如何容易得生安養。答。餘門學道。須賴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賴彌陀願力。自力難。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亦能見佛。縱十惡罪人。佛亦不棄。況十善凡夫。一生髮願。念佛。而不得往生乎。且一稱洪名。滅罪八十億劫。何疑業重。暫。持聖號。勝於布施百年。何慮福輕。但辦信心。決不相賺。又問。兜率內院。近在此界。又有補處菩薩於中說法。亦可上昇。親近大士。何須近越此方。遠超他土。答。西方淨土。是仗彌陀願力。接引往生。故雖遠而易屆。兜率內院。要賴行人定力。方得上昇。故雖近而難生。苟無禪定。是無翅欲飛。求昇反墜矣。且彼天欲樂。初心尚迷。西域三人。可為殷鑒(西域記雲。無著世親師子覺兄第三人。發願同生兜率見彌勒佛。約以先去上生必來相報。後師子覺先逝杳無消息。世親繼歾復隔一年方來報語。無著問曰生兜率否。答曰已生親見彌勒。又問師子覺何在。答曰彼生外院耽著欲樂不見菩薩。是以不來相報。故知小菩薩尚爾。何況凡夫。安可不知利害)。又問。東方藥師佛國。依正莊嚴。與西方。無異。又有八大菩薩臨終示路。亦可往生。何須定願西方淨土。答。藥師一經。主於消災延壽。不專勸往生。其言菩薩示路。是為一類不定。善根眾生。欲隨方受生供佛聞法者。此人福慧具足。所願皆得。故聞藥師佛名。隨念即生彼國。八大菩薩。特為示路。指歸其處耳。亦非一定。往生彼國也。故曰。或有因此生於天上。及生人間。為輪王而攝四洲。安四民於十善。此非福慧具足而能之乎。今彌陀佛國。專勸往生。諸經廣談。十方咸往。彌陀聖眾。垂手提攜。釋迦諸佛。讚歎護念。而乃捨通途而行局路。執暫語以廢常談。東西既無定向。持念又復不一。既無福慧。又鮮神通。未得隨生。翻成莽蕩。可弗審歟。今欲一其志念。專其趣向。不歸安養。將安歸邪。專其趣向。故曰西方。一其志念。故曰發願。文者。能詮章句也。又願有通別。通則四宏誓願。別則隨心所發種種誓願。又通則皆名為願。別則菩提名發心。四宏名發誓。求生西方名發願。又迴向亦名為願。如華嚴十迴向文。一一皆云願眾生等是也。又求生西方。總攝一切菩提誓願。及十方三世一切佛法。無有遺餘。故以此題而冠篇首也。然此願文。事理周備。行願深廣。諸有智者當味其言。力行其事。庶幾自他俱利。因果皆成。不徒為文字語言。音聲唱和而已。初釋題目竟。

  △二入文為二。初歸命請加。二發願迴向 今初。

  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  唯願慈悲哀攝受

  偈文初二句是歸命。後二句是請加。發願之始。必先歸命於佛者。所以求證此心也。稽首者。禮佛之儀式。謂以頭著地。稽留少頃而起。故名稽首。表敬之極也。西方安樂國。是依報接引眾生大導師。是正報。言安樂國者。無八苦故名安。無三毒故名樂。法王所統名為國。言接引者。眾生沒在苦海。佛以智手接之令出。著於五欲。佛以種種樂事誘之令離。故曰接引。言導師者。導人以正道也。眾生顛倒。以苦為樂。以邪為正。不知出要。佛為分別娑婆是苦。西方是樂。令起欣厭。發願往生。故名導師。外道不知邪正。妄立宗徒。是師非導。聲聞能出三界。不化眾生。是導非師。菩薩能化眾生。雖是導師。不名為大。唯有彌陀世尊。乘大願船。入生死海。不著此岸。不居彼岸。不住中流。而導眾生到於彼岸。如是利益。遍於十方。盡於三世。無暫休息。是故獨稱為大導師也。我今願往。是自迷己懷。唯願攝受。是請求加護。愛念名慈。憐愍名悲。如母念子。心無捨離。是名攝受。初歸命請加竟。

  △二發願迴向二。初發願。二迴向。初又二。初自利。二利他。初又三。初發心持名。二懺悔三障。三發願 今初。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普為四恩等。是所緣之境。求於諸佛等是能發之心。專心持念等。是所念之佛。期生淨土。是所望之處。蓋發菩提心。必先緣境。若無此境。則心無所依。亦無所發。然境有廣狹。遠近不同。四恩狹而最近。三有居中。法界眾生。則遠而復廣。境既如此。心亦復然。必先從親至疏。由近及遠也。言四恩者。在家則天地君親師。出家則父母。師僧國王檀越。言三有者。即是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隔歷不同曰界。因果不亡曰有。此三界中。即六道四生住處。舉依報以該正報也。法界眾生。即十方無量世界一切眾生。亦即九法界眾生。非二非三故名一運載眾生故名乘。無上非有上。菩提者。能覺之智也。言不但專為自利。乃欲普為四恩。又不但為四恩。亦欲普度六道四生。又復不為一三界六道四生。乃是普為十方無量世界一切眾生。欲令度脫。使其皆得一乘無上菩提之道。故發此心也。專心者。不雜餘事。持念者。受而不忘。一名而具萬德。故云萬德洪名。期者望也。無有五濁。故名淨土。蓋念佛而不發大菩提心。不與彌陀本願相應。終不往生。雖發菩提心。不專念佛。亦不往生。故必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緣。而後期生淨土。修淨業者不可不知。

  △二懺悔三障。

  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曠劫至今。迷本淨心。縱貪瞋癡。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

  又以下明懺悔之因。今於下明懺悔之法。我及眾生下正陳懺悔。此一段文。承上文言。雖然念佛發心。期生淨土而我罪業厚重。福善輕微。障緣既深。智慧復淺。染污心識。如火熾然。清淨功德。一無成就。興言及此。焉不悲傷。蓋末世凡夫。鈍置如此。如此罪障。能障行人不得往生。將如之何。此懺悔之宜急務也。言業重福輕者。業即十惡。福即十善。言十惡者。身有三。謂殺盜婬。口有四。謂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有三。謂貪瞋癡。翻此十惡。則名十善。言重則十惡具造。言輕則一善單修。又上品十惡名業重。下品十善名福輕(如十惡業殺生則以父母師僧為上餘人為中畜生微細昆蟲為下餘皆例此可知十善反此可以意得)。又熾然作惡名業重。泛然行善名福輕。乃有瞋他則咒其速滅。杖彼則立使隨亡。此業重也。又或方才念佛。便謂口酸。適欲禮拜。又言腰痛。此福輕也。言障深慧淺者。障有二種。一者外障。二者內障。外障有二。一者塵緣逼迫二者魔外牽纏。內障復二。一者疾病夭殤。二者。愚癡顛倒。慧有二種。一者方便慧。二者真實慧。聞思修為方便。見道為真實。見道有二。一者小乘。二者大乘。大乘所見復有二種。一者空假。二者中道。中道復二。一者但中。二者圓中。若就諸慧論深淺者。聞慧為淺。思慧為深。乃至但中為淺。圓中為深。傅傅互論可知。言障深則內外交攻。言慧淺則聞熏薄解。乃有甫欲修行。便生惡疾才能向道。適遇邪師。此障深也。又有未得內凡。便謂已超佛地。稍通世智。自言已入悟門。此慧淺也。貪瞋癡名染心戒定慧名淨德。言易熾者。瞋如火焰。觸乾草而展轉增高。愛似藕絲。割鈍刀而牽連不斷。癡則密織見網。愈縛愈纏。深種邪根。彌生彌廣。言難成者。戒則律儀篇聚。持少犯多。定則大小禪那。造修無地。慧則權實妙智。證悟無門乃有一毫染著纍月牽懷片語不投。終身結怨者。此易熾也。其或才登戒品。已破浮囊。一入禪堂。但增昏掉者。此難成也。自非深生慚愧。痛自克責。懇到懺悔。則縱經塵劫。滅罪良難。次懺悔法中。翹勤五體。表外儀恭。披瀝一心。明內心敬。兩肘兩膝及額。名為五體。披瀝謂開發洗蕩也。以我之誠。歸投於佛。故曰投誠。懺悔者。斷相續心也。由昔身行惡法。故今五體翹勤。復由意起貪瞋。故用一心披瀝。又由舌談惡語。故今口陳懺悔。又昔無始身業猛利。故用翹勤而懺意業穢污。故用披瀝而懺。口業粗獷。故用陳詞急切而懺也。次正陳懺悔中。我者行人自謂。眾生即四恩三有六道四生。謂我與法界眾生。自從曠劫直至今生。常常起惑造業。未曾休息。非是一人獨造。亦非一生一處所造。非是一人。故云我及眾生。非是一生。故云曠劫至今。非是一處。故云無量無邊。蓋由眾生從無始來。世世生生。互為眷屬。更相主伴。更相佐助。罪業方成。造業既同。懺悔亦爾。故須遍緣法界眾生為其懺悔也。問。曠劫罪業。應已受報。云何直至今生猶未滅邪。若已受報。則不須懺。若猶不滅。則懺亦無益。答。眾生造業受報有三。一者現報。二者生報。三者後報(現報一生即受生報次生方受後報經無量劫乃受)。復有二種。一者定業。二者不定。若過去業屬現報者。則亦已受若生報後報。正在將來。豈可不殷勤懺悔邪。又若是定業。則不可懺若不定者。懺則除滅。何謂無益邪(小乘所明有定不定業大乘所明一切不定)。迷本淨心二句是懺煩惱障。染穢三業四句是懺業障。所結冤業二句是懺報障。又迷本淨心是根本惑縱貪瞋癡是枝葉惑言迷則如雲覆月。光明不現。言縱則養賊為子。自劫家珍。身口意三。與煩惱相應。名為染穢。造作十惡五逆。名為罪垢。三業為能造。罪垢為所造。罪垢既成。必招冤業。冤必有報。故名報障也。言無量無邊略有五意。一約心。一念塵勞。具有八萬。何況相續二約境。一處所作。已自無量何況十方。三約事。一業若成。罪無邊際。何況諸業。四約時。一生所作。亦應無量。何況曠劫。五約人。一人所作。已自無邊。何況眾生。所以業若有形。虛空難受也。冤業有三。如雲人死為羊。羊死為人。死死生生。遞相吞啖。此名殺冤。汝負我命。我還汝債。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此名盜冤。汝愛我心。我憐汝色。經百千劫。常在纏縛。此名婬冤(問婬則彼此無怨何亦名冤答殺盜二業名為怒冤婬名喜冤喜怒俱冤無非是業眾生顛倒以怨為親良由於此)。願悉消滅者。謂三障俱滅也。二懺悔三障竟。

西方發願文1 注

△三發願三。初總願。二別願。三總結 今初。

  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覺。誓度眾生。

  此即四宏誓願也。修行若無誓願。則有退失。故以此四法自制其心。則不生懈怠也。此之四宏。依於圓教無作四諦而發。名深誓願。願不依諦。名為狂願。若非無作。亦不名深。言無作者。謂本性具足。四皆無所造作也。天台大師雲。由迷理故。涅槃是生死。名為苦諦。菩提是煩惱。名為集諦。由悟理故。生死即涅槃。名為滅諦。煩惱即菩提。名為道諦。今略釋之。生死煩惱是眾生因果。菩提涅槃。是諸佛因果。然眾生諸佛。但有名字。生死煩惱菩提涅槃。亦但有名字。究極而言。衹是一心。以由無始迷此一心。全以菩提涅槃而為煩惱生死。故於今日悟此一心。即以煩惱生死而為菩提涅槃。名雖有二。體則無二。如水成冰。冰還成水。此即無作四諦也(問眾生諸佛但有名字則誠然矣生死煩惱是染穢法菩提涅槃是清淨法昇沈迥異優劣天淵云何言亦但有名字邪答若就事論誠如所說若約理論一一皆無實法喻如梨園子弟扮作貧兒身行丐食意起希求須臾又扮帝王身登九五意生歡悅有智慧者不應於是而生實想謂有貴賤高[(白-日+田)/廾]之異生死煩惱菩提涅槃亦復如是凡夫謂實諸佛聖人知其非真又問生死煩惱不實可也若菩提涅槃亦非真實何須辛苦修證邪答所言非真但破執著不言修證亦無若執非真反成邪見矣乃有身犯律儀口談玄妙以念佛為愚夫以修持為著相此末世聰明人參禪大病不可不知)。今言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即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此依集諦發心。勤修聖道。誓不退惰。即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此依道諦發心。誓成正覺。即是佛道無上誓願成。此依滅諦發心。誓度眾生。即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此依苦諦發心。文雖不次。義無二也。云何依於苦諦發心。謂觀眾生為生老病死之所逼迫。生大苦惱。以是因緣。發誓願雲。我當早度生死。亦度無量眾生得出生死。生死即所觀苦諦。因觀生死故願度脫。是名依苦諦發心。云何依於集諦發心。謂觀眾生為貪欲瞋恚愚癡邪見之所惱害。不能自拔。以是因緣。發誓願雲。我當自斷煩惱。亦斷眾生無量煩惱。令得解脫。煩惱即所觀集諦。因觀煩惱過患故欲斷除。是名依集諦發心。云何依於滅諦發心。謂觀諸佛已滅煩惱。得解脫樂。具有無量神通自在。而諸眾生不覺不知。妄受諸苦。以是因緣。發誓願雲。我當勤修方便。得大涅槃寂滅之樂。亦令眾生同得此樂。涅槃佛果。即所觀滅諦。因觀佛果。故有希求。是名依滅諦發心。云何依於道諦發心。謂觀六度萬行恒沙法門。具有無量稱性法樂。而諸眾生不習不修。妄造諸業。以是因緣。發誓願雲。我當精勤修學無量法門。亦令眾生修學是法。法門即所觀道諦。因觀法門。故願修學。是名依道諦發心也。然此衹是事相若知理性具足則四皆無作。云何無作。謂眾生是假名。度無所度。煩惱無實性。斷無所斷。法門元具足。學無所學。佛道本現成。成無所成。此名無作四宏誓願。依於無作四諦而發也。

  △二別願二。初求佛護念二正發願 今初。

  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愍我。當加被我。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

  阿彌陀下五句。明護念之心。願禪觀下。明護念之事。諸佛心者。是大慈悲。以慈悲故則有誓願。以誓願力。則當證知。由證知故。復當哀愍。以哀愍故。必應加被。此彌陀護念之心也。禪觀謂十六觀。始從日觀。乃至九品往生。或具觀十六。或專一觀。言一觀者。且指總觀。謂觀己身坐蓮華中。作蓮花開合想。蓮花開時。彌陀聖眾俱放光明。來照我身。水鳥樹林。皆演妙法。此名總觀。或但觀丈六佛相在池水上。垂手提攜。己身胡跪華中。亦可。問。今既專持名號。云何復令觀想。答。終日持名。暫時觀想。以觀助念。念則不散。縱令心粗境細。亦可托像而觀。復何礙乎。禪觀是醒時。夢寐是睡時。或醒或睡。皆得見佛。若不觀想。則見佛為難。問觀。中見佛。得無魔事否。答。參禪人本不念佛而佛忽現。此則心境相違。名為魔事。念佛人本自觀佛。佛隨相現。此名感應道交。非魔事也。然須了知所見之佛。如水中月。非有非無。不可取著若生取著。則恐反成魔事。切宜慎之。金色身是正報。寶嚴土是依報。歷是經歷寶嚴者七寶莊嚴也。餘文可解。

  △二正發願三。初現生願。二臨終願。三往生願 今初。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

  由甘露灌頂。故宿障除。由光明照身。故善根長。由手摩我頭。故煩惱無明頓破。由衣覆我體。故妙心真境現前。宿障指惑業苦三障。善根即戒定慧根。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名為煩惱。指見思惑。於第一義諦不了。名曰無明。指根本惑。由此二惑。故妙心真境不能顯現。今二惑頓空。故開悟現前也。圓覺是能證智。寂光是所證理。現前者。洞然明白也。

  △二臨終願。

  至於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捨報安詳。如入禪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主見者聞者。歡喜感嘆。發菩提心。

  臨命終時。第八識將去時也。三日七日為預知四大不調名病苦。水火刀兵毒藥等名厄難。貪戀有四。一終歲持齋。一朝食肉。二長年念佛。此日貪生三恩愛牽纏。難割難捨。四許願保禳。求神服藥。迷惑有三。一疑罪業深重。二疑功行淺薄。三疑佛不來迎諸根即眼等五根。正念是意根。無病無難故悅豫。無貪無惑故分明。捨所受身名捨報。不忙不亂故安詳。坐脫立亡。故云如入禪定。阿彌陀佛下。明感應道交。令諸眾生下。明見聞利益。如文可知。

  △三往生願。

  我於爾時。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金剛臺。即蓮華座。其座金剛所成。故名金剛臺。又華內蓮房。亦名為臺。上品上生。乃有此臺。如彈指頃。言往生之速也。勝蓮華。即金剛臺上之華。無生忍者。一切諸法本自不生不滅。眾生顛倒妄見生滅。今以智慧而了達之故云獲無生忍。得此忍已便登初住。大用現前。承事諸佛下。正明其相。三身者。法身報身化身。四智者。一大圓鏡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觀察智。四成所作智。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者。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也。陀羅尼翻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也。一切功德句。總結上文。皆悉成就者。是初住分成就。非究竟成就也。初自利竟。

  △二利他。

  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遍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問。菩薩化他。不於淨土而於穢土者。何也答。以淨土中人有善無惡。化度則易。穢土惡多善少。化度則難。難故大悲增長。行願堅牢。易故悲心不深。行願不廣。大彌陀經云。此土修行一日。勝於西方淨土修行一劫者蓋謂此也。又此娑婆是本昔受生之處。有緣必多。化度宜急。所以生淨土後。必先回入。又問。逕在此土化導。有何不可。何須捨此趨彼然後回入。答若不捨此。則墮落有分。化導何從。若不往彼。則自利未能。利他安保。喻如貧人未見帝王。未蒙官職。則自尚飢寒凍餒之不暇。又焉能周給鄰里鄉黨乎。故知不願度生則已。願則必求西方。不生西方則已。生則必須回入。又問適欲往生。又欲回入。得無進退躊躇。志不決定邪。答。先期自利。故願往生。後願利他。故須回入。發心雖在一時。行事則有先後。若不先發此意。一生淨土。回入則難。其如四恩三有何。故知未得往生。決無復入胞胎之念。既生安養。決無不來化導之心此正明決定。何謂不定邪。言不違安養者。法身不動也。言回入娑婆者。化身應現也。如一月千江。不昇不降。從體起用。亦復如是。非獨一國。亦遍十方。種熟脫三番番不息。小乘外道作意神通。名可思議。一心作一。不能作多。名不自在。菩薩不爾。不消作意。化化無窮。故名不可思議自在神力也。慳貪者以財施攝。剛強者以愛語攝。為善者以利益攝。行惡者以同事攝。故名種種方便。使其三惑不起。名為離染。三德圓證。名為淨心(見思塵沙無明為三惑法身般若解脫為三德)。咸令離染二句。是現世益。同生西方二句。是後世益。不退有三。一位不退。終不退為凡夫二乘。二行不退決無退失所修行業。三念不退。決無一念忘失錯誤。又一入西方。縱在疑城邊地。下品下生終不退入三途。故總名不退也。問西方不退設使回入娑婆。還有退否答。如上所明。三身四智種種現前。加以彌陀護念諸佛攝受。焉有退失之理。喻如衣錦還鄉順風搖櫓。無求不利。無往不前。菩薩度生。所以必欲求生西方而後回入者。良由於此。

  △三總結二願。

  如是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

  如是大願。總結前文。世界無盡等是舉例我願句總顯無盡。如雲世界不可盡。我願不可盡眾生不可盡。業及煩惱不可盡我願不可盡。若四種可盡。我願乃可盡問。何故發此無盡不願邪。答。以由心無盡故。隨心所發誓願。亦無有盡。又世界等四並由心具。縱然成佛亦無可盡之理又問。願既無盡成佛何時。答。所言成佛。衹是識得自心究竟不生耳至於三十二相。方便施為。本非真實。尚何成與不成之可論哉初發願竟。

  △次迴向。

  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迴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菩薩修行。必先迴向者。以若不迴向。則是人天果報若能迴向。則成出世正因故也。迴向有三。一回己向他。二回因向果三回事向理。云何回己向他。以由眾生無始時來所修善業。並為己身及己眷屬今回此心向於眾生。以己所修悉施於彼。願他得利。不求自樂。是名回己向他。云何回因向果。以無始來但為人天福報。不求出世實果。今回此心向於無上菩提。所修善業。悉用莊嚴佛果。是名回因向果。云何回事向理。若見有眾生諸佛善法迴向種種差別。則事不空。今回此心向於實際。能修所修。能向所向。二俱寂滅是名回事向理。今言恩有齊資。是回己向他。同圓種智。是回因向果。此二並是事相。理在事中。故三皆具足。種智者佛之智慧也。謂能知諸法一相。亦能知種種相無二無別。故名種智也。問。所修善業。雖有若無。名不住相。今一事甫畢。汲汲迴向。不已著乎。答。汝言善不住相。為有後報否若無則墮斷滅若有則雖不求福福還隨汝。人天果報。固未免離。云何無著。今以此福迴施眾生及以諸佛。則成無漏勝因。何著之有。問迴施眾生。眾生實得利益否。若無利益。則成虛妄。若有利益。則我作他受。焉有此理。答。菩薩福德。與眾生共。現在雖無利益。未來成佛。則眾生受賜。如彌陀佛國。凡未生者即同佛受用。並由世尊因地作福。迴施我等。是故今日得其果報。如父財子用。孰曰不可乎。問。迴向與不迴向。功有勝劣。事有得失否。答。迴向則少福成多。如一滴投海。不可分別。不迴向則多福轉少。如水灌漏卮。須臾即盡。又若能迴向。則心能轉福。逕往西方。若不迴向。則心被福牽。還生三界。是以修淨業人。凡有一善。必先迴向西方者蓋以此也。問。迴向西方則自求快樂。迴向佛果。則自求尊勝。由來為己。何與眾生。答。苟不為人。則何須作佛。如不因治亂。焉用求王。當知利人必先自利。成己即是成他。尚何彼此分別之有哉。問。眾生本空。菩提非有。不見善法。將何迴向。答雖知三事俱空。而眾生不解。妄造諸業。妄受諸苦。是故菩薩以善法而迴向之。又欲成佛而度脫之。不廢修持因果耳。若執俱空。則反成偏見。墮入二乘斷滅深坑矣。是知具足三種迴向。是菩薩修行要行。不可不知。略釋願文竟。

  西方發願文注(終)

善導法師 傳

往生集善导和尚传
作者:莲池大师等
  唐善导。贞观中。见西河绰禅师九品道场。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惟此法门。速超生死。于是勤笃精苦。昼夜礼诵。激发四众。每入室互跪。念佛非力竭不休。出则为人演说净土。三十余年不暂睡眠。好食送厨。粗恶自奉。凡有衬施。用写弥陀经十万卷。净土变相三百壁。修营废坠。燃灯续明。三衣瓶钵。不使人持。行不共众。恐谈世事。从其化者甚众。有诵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者。有念佛日课万声至十万声者。得念佛三昧。往生净土者。莫能纪述。或问。念佛生净土耶。师曰。如汝所念。遂汝所愿。乃自念一声。有一光明从其口出。十至于百。光亦如之。其劝世偈曰。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岂免衰残病苦。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忽谓人曰。此身可厌。吾将西归。乃登柳树。向西祝曰。愿佛接我。菩萨助我。令我不失正念往生净土。言已投身而逝。高宗皇帝知其事。赐寺额曰光明云。

  赞曰。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观其自行之精严。利生之广博。万代而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脱非弥陀。必观音普贤之俦也。猗欤大哉。

  (载莲池大师着《往生集》)
净土圣贤录唐善导莲宗二祖

  善导,不详其所出。贞观中,见西河绰禅师净土九品道场,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于是勤笃精苦,昼夜礼诵。旋至京师,激发四众。每入室,长跪唱佛,非力竭不休。出,则演说净土法门。三十余年,示尝睡眠。护持戒品,纤毫不犯。好食供众,粗恶自奉。所有(贝+亲)施,用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画净土变相三百壁,修营塔寺,然灯续明。道俗从其化者甚众,有诵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者,有日课佛名自一万至十万者。其间得三昧生净土者,不可纪述。或问,念佛生净土耶。导曰,如汝所念,遂汝所愿。乃自念一声,有一光明从其口出。十至于百,光亦如之。基公署世偈曰,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岂免衰残病苦。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或问,何故不令人作观,直遣专称名号耶。答曰,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级,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若舍专念,修杂业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何以故,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心不续念报佛恩故。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经见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前念命终,后念即生,长时永劫,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岂不快哉。双作临终正念文曰,凡人临终欲生净土者,须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缘,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身,超生净土,受无量快乐,解脱生死苦趣,乃是称意之事。如脱弊衣,得换珍服。放下身心,莫生恋着。才遇有病,便念无常,一心待死。须嘱家人,及问候人,来我前者,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之话,家中长短之事。亦不须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虚华无益。若病重将终,亲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嗟叹懊恨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教记取阿弥陀佛,守令气尽。若得明解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用此法得,决定往生,无疑虑也。死门甚大,须自家着力始得。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导一日忽谓人曰,此身可厌,吾将西归。乃登寺前柳树,向西祝曰,愿佛接我,菩萨助我,令我不失正念,得生安养。言已,投身而逝。高宗知其神异,赐寺额曰光明云。(佛祖统纪,乐邦文类。)
莲宗宝鉴京师善导和尚

  释善导。唐贞观中周游寰宇求访道津.见西河绰禅师行方等忏。及净土九品道场讲观经。导大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观门速超生死吾得之矣。于是笃勤精苦若救头然。续至京师击发四部。弟子无问贵贱俾屠沽辈亦激悟焉。导每入佛室合掌胡跪。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乃至寒冷亦须流污。此相状表于至诚。出即为人说净土法。化诸道俗令发道心。修净土行无有暂时不为利益。三十余年。无别寝处。不暂睡眠。除洗浴外。未尝脱衣。般舟行道礼佛方等专为己任。护戒持品纤毫不犯。未尝举目视女人。绝意名利远诸戏笑。所行之处净身供养。饮食衣服四事饶益。皆不自享并将回施。好食送大厨供养徒众。唯食粗恶以自支身。乳酪醍醐皆不饮啖。诸有衬施将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所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所至见坏伽蓝。及故砖塔寺皆悉营造。燃灯续明岁不绝。三衣瓶钵不使人持洗。始终无改化诸有缘。每自独行不共众去。恐与人行谈论世事妨修行业。其有暂申礼谒闻说少法。或得同预道场亲承教训。或曾不见闻披寻教义。或展转授净土法门者。京华诸州僧尼士女。至有投身高岭。或委命深泉。或自堕高枝焚身供养。略闻远近百余人。诸修梵行弃舍妻子。诵阿弥陀经十万。至三十万遍者。念阿弥陀佛日得一万五千至十万遍者。及得念佛三昧往生净土者不可知数。或问导曰。念佛之善生净土耶。对曰。如汝所念遂汝所愿。于是导乃自念阿弥陀佛。如是一声则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十声至千百声光亦如之。导谓人曰。此身可厌诸苦逼迫。情伪变易无暂休息。乃登所居寺前柳树。西向愿曰。愿佛威神骤以接我。观音势至亦来助我。令我此心不失正念。不起惊怖不于弥陀法中少生退堕。愿毕于其树上端身立化。时京师士大夫倾诚归信咸收其骨以葬。高宗皇帝知其念佛口出光明。又知舍报之时精至如此。赐寺额为光明焉。天竺式忏主略传云。阿弥陀佛化身。自至长安闻涯水声。和尚乃曰。可指念佛遂立五会教广行劝化人。有至信者见和尚念佛佛从口出。三年后满长安城内皆受化。念佛事见别传。后有法照大师即善导后身也。德宗时于并州行五会教化人念佛。帝于长安常闻东北方有念佛声。遣使寻觅至大康果。见照师劝人念佛。遂迎入内用刘球绳床。教宫人五会念佛。事彰本传矣。
莲宗正范善导大师传

  师讳善导,不详其所出;人皆称善导和尚,云是阿弥陀佛化身也。唐贞观中,见西河绰禅师,净土九品道场。喜曰:此真入佛之精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于是勤笃精苦,昼夜礼诵。旋至京师,激发四众。每入室,长跪唱佛,非力竭不休;出则演说净土法门。三十余年,未尝睡眠;护持戒品,纤毫不犯。好食供众,粗恶自奉。所有衬施,用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修营塔寺,燃灯续明。三衣瓶钵,不使人持。行不共众,恐谈世事。道俗从其化者甚众,有诵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者;有日课佛名,一万至十万者。其间得三昧,生净土者,不可纪述。或问:念佛生净土耶?师曰:如汝所念,遂汝所愿。其劝世偈曰: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岂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或问:何故不令人作观,直遣专称名号耶?答: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号。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若舍专念,修杂业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何以故?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心不相续报佛恩故,虽作行业,常与名利相应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比见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普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卧,必须励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前念命终,后念即生。长时永劫,广受法乐,乃至成佛,岂不快哉!又作临终正念文曰:凡人临命终时,欲得往生净土者,须先准备,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有众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身,超生净土,受无量快乐。见佛闻法,离苦解脱,乃是称意之事;如脱臭敝之衣,得换珍御之服。放下身心,莫生贪着。才有病患,莫论轻重,便念无常,一心待死;须嘱家人,及问候人,凡来我前,但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之话,家中长短之事;亦不须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虚华无益之语。若病重将终,亲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嗟叹懊恼之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得同心念佛,助其往生。若得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若依此者,决定往生无疑矣。多见世人,平时念佛,发愿求生,甚是勤拳;及至临终,却又怕死,都不说着往生之事。死门事大,必须自家着力始得;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师自念佛一声,有一光明从其口出;十至于百,光亦如之。忽一日谓人曰:此身可厌,吾将西归。乃登寺前柳树,向西祝曰:愿佛接我,菩萨助我,令我不失正念,得生安养。祝愿已,即投身而近。唐高宗皇帝,知其神异,赐寺额曰「光明」云。

  赞曰:庐山而后二百年,出善导和尚,大扬法化,丕振莲宗。其曰:如汝所念,遂汝所愿。又言:专念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修杂业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其得失关头,唯在与佛本愿相应、不相应处。末后临终正念文,剀切指陈,可谓慈心太切矣!学者当识取正脉源头。

  (载陈海量编辑《莲宗正范》)

淨土警語3~截流大師

名字说与金水若居士

  天台以六佛拣滥。初曰理性。次曰名字。

始闻圣教。乃至明心见性。皆未出名字位。故知名字其时甚长。而其义亦甚深无量也。居士名善。字水若。达此名。识此字。于见性成佛之道。思过半矣。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异哉。告子之言性也。虽非儒宗中至义。乃翻有类乎如来之契经也。惜其屈于孟子之辩。而卒无以申明其说。是亦如虫御木耳。夫十法界本乎一心。则善不善法。皆性具明矣。所谓性中有染净种子。故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而能外乎性。率性中净种子而起现行。则为君子之道。谓之修善。率性中染种子而起现行。则为小人之道。谓之修恶。中庸曰。率性之谓道。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道无分于仁不仁。即性无分于善不善也。若性惟善。而无不善。则三涂恶趣。非由心造。又岂得称为法界乎。是故一阐提人虽断修善。不断性善。若断性善。则终不成佛。诸佛圣人但断修恶。不断性恶。若断性恶。则不能现秽恶世界。折伏众生。此性修之关所当洞达。既不能离性以起修。亦不得废修而言性也。请以水言之。所谓性者。即湿而就下。东流西流者也。所谓修者。即决之东方。决之西方者也。居士欲修净业。可不顾名思义。而审其所以修之之术乎。若其心念念趣贪瞋痴。日深月甚。挽之不回。引之不出。发于身口。多与恶相应。则所谓决之东方。终为震旦国中人物。若其心念念厌离五欲。系想阿弥陀佛。愿乐亲近。如子忆母。不为业境之所牵。不为他岐之所惑。则所谓决之西方。定于极乐世界。莲华化生。见佛受记。由是观之。见性成佛亦在乎。决之而已。若能决之西方。而为西流之水。则必不入三涂鼎沸之水。必不杂人天渴爱之水。不混凡夫之浊水。不沾魔外之恶水。不堕二乘之死水。不同权乘之客水。常得理水。以润心田。智水以融万行。即此名字位中。而圆合如来之性水。既得与性水合。则会归七宝池中。为澄净。为清冷。为甘美。为轻软。为润泽。为安和。为除患。为增益。而究竟成八功德之圣水矣。西流而极于此。真能尽水之性者与。然吾审居士之名与字。是从孟子义也。非告子义也。若夫决择善法。修习令满。决破不善法。修除令尽。则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而终止于至善之地。是未尝不与告子合。未尝不与宣圣合。亦未尝不与西方之大圣人合也。居士其力决之乎。

首楞严经势至圆通章

  首楞严一经说。在法华之后。实为佛法堂奥。昔智者判教时。此经未来支那。故唯以法华涅盘为后味。若令一见。必广有疏释。且判属醍醐无疑矣。奈四依大士已灭。古今疏主各兴异见。久如聚讼。后学不具择法眼。靡所适从。至欲尽废疏解唯看经文。亦过激之论也。及乎以己智寻经。又多不能达其旨趣。则终于昧昧而已。试平心论之。众解岂无长处。然不失之乖谬。即失之粗略。间有智识高超。出乎其类者。则又借此经。发挥匈中。剏论有真。能舍己从经。曲顺佛意。则西湖鉴一疏之外。吾未见其能并美者。孰谓今人必不能迈古耶。或病其主张太过。讥其杜撰不无。纵未能无遗憾。要亦大有功于此经者矣。至于舍识用根归重圆通之说。则诸佛诚言谁敢不信。此方教体谁敢不遵从。而议之者。皆违经抗佛者也。现前诸善友既已标心净土。复欲研究此经。甚不易得。然始末无论。只此圆通文中大有淆讹处。若非善读善会者。则所谓醍醐毒药亦不甚远。岂不闻楞严会上选佛场开。观音登科。势至下第。修净土人。于此若不拣辨。何以发此经之密意。而坚后学之行愿耶。但势至法门非此经要义故。鉴师疏中亦引而不发。今则先辨法门。次彰密意。  辨法门者。当知此圣圆通属七大。中根大以都摄六根故。依此六根而修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一者念自佛。二者念他佛。三者念自他佛。若念自佛则与诸圣圆通。是同以根性为所念法门。以旋湛为能念方便。如央崛经云。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见。乃至彼意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知等。亦如此经。十方诸佛同告阿难。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唯汝六根更非他物。又如祖师云。在胎名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从上诸祖如斯指示甚多。此念自佛三昧具摄一切教义。一切禅宗直指法门。罄无不尽也。若念他佛。则。与诸圣圆通有异。以六根为能念。以果佛为所念。法身虽复一体。我无二种庄严。诸佛福智圆满成两足尊。念彼果德。不生疲厌。眼常瞻佛相。耳常闻佛教。鼻常触佛香。舌常称佛号。身常礼佛像。意常缘佛法。六根所注无非佛境。如是相继无间无杂。此念他佛三昧具摄一切弥陀药师弥勒上生等经。及莲社一切业行事想法门。罄无不尽也。若念自他佛。则与诸圣圆通。同而复异。先须开圆顿解。了知生佛一如心土不二。托彼依正显我心性。既不迷性外。有佛亦不执。彼土非心。此则开圆解处与诸圣同。托他境处与诸圣异。十六观经所谓胜异方便。今文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以此方便最胜极异故。不更假余方便也。祇就圆顿教中三种念佛三昧。对四种净土。略辨摄生大用。惟念自佛者。摄归实报寂光二种净土。然但能竖入不能横超。又但被利根不能普摄。又则诸圣所同不显此门独异。似非势至摄归本旨。今谓正摄念他佛及念自他佛二种行人。归于同居净土。兼复横超方便实报寂光。是故文中深明感应道交之益也。  次显经密意者。选择圆通法门。犹如国家用兵选将相似。或推作先锋。或压令殿后殿。后者为正选。余则各随常队而已。其推与压。要非无故而然。祇如十八界中必先根次尘后识。此常例也。今以六尘居先而根次之。六尘中必先色次声。以及香味触法。今以声最居先而色次之。于六根中仅列其五。抽出耳根置于二十四门之后。葢以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故。以音尘开先。闻根殿后。而独详明之也。虽不显言其故。人已觉之。既归重耳门。一经要旨排列圆通法应如是。然念佛法门亦逗此方机宜。末世众生须依念佛得度。乃此经方令一门深入直了自性。若复双选二门。则昧本经旨趣。若令念佛法门直尔混依常队。又失他经广赞之意。故今巧示推压。如军中密令未许泄漏。葢前于十八界中。明抽耳根为重将矣。今乃于七大中。暗压根大为重将。而此根大正属念佛法门。既不违他经广赞之宗。仍不乖此经用根之义。可谓至巧亦至密矣。夫七大次第。曰地水火风空见识。见即是根本。应根先识后。今移识居第六。而以根大殿后。亦如十八界中之耳门也。又于前五大中。推火大作先锋。而以地水风空次之。此有两意。一为当机堕淫起教故。以多淫召火。警多闻人先除欲漏也。故文云。说多淫人成猛火聚。乃至化多淫心成智慧火。诸佛呼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愿为力士。亲伏魔怨等。明以警之也。一切经律中。皆以不杀为首戒。此经则以不淫为第一决定明诲。于三缘中。亦以欲贪先于杀盗。均此意耳。二为末世对治重障。以烦恼虽多惟淫欲为生死根本。最能障往生法故。令行人观凡夫身内淫火。即如来藏性空真火循业发现。深观得悟成智慧光。非唯不障往生。且能将送行人托上上品。所以净名赞淫怒痴以其体即藏性而染净。功用在反掌间耳。故以火头居先。亦如十八界中之陈那也。今请历观诸圣。除此二先锋。二重将外。余皆一依常例。次第不紊可见。二十五圣起座之时。诸大弟子结集之际。一威一仪。一起一止。皆有深意。悉符教义。以粗心遇之。又安可得耶。然则观音虽独登科。势至岂全下第。但于观音则明选。于势至则暗选耳。良以圆根别入故明选。诸根总摄故暗选。此方教体故明选。此土有缘故暗选。通益当机时。会现未众生故明选。别益恶世法末时。不见佛众生故暗选。虎榜高题处。人所共知朱衣暗点时。人所不觉故。曰大有淆讹。须善读善会也。或曰既是密意。何得泄漏。曰楞严选佛场中。揭榜已二千余年矣。此时若不明破密将焉用。或又曰。诚如子言则文殊说偈选择时。岂亦不知密意。何不遵前例一概都拣耶。曰诸圣自陈各说第一故。寄推压巧示密机。若承敕正选时。一依前轨。何得成密。然但声尘火大准归常次。以此二门别意助显。非本所归重。故不更推出。至于势至法门。仍顺长行。置识大后。为二十四门之殿。未始不遵也。且既令专选一门。何得不拣势至。观其拣辞。仍与诸圣不同。但曰。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意谓彼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此相继之念。既属行薀迁流。亦生灭法。以此为因。欲往生见佛。谁曰不可。今欲现证不生灭圆通。则因果不符。何能克获。此拣现获圆通为难。非拣往生后益也。其余诸圣单念自佛。唯属现修现证。故拣则全拣。以不逗此土机宜。不合此方教体故也。有志修证者。亦可以深长思矣。然此为信力未坚者说。若果深信净土。纵令楞严独贬势至。亦自不疑。何以故。以他经广赞故。曰不可思议功德。曰世间难信之法。曰一切佛护念。曰无上深妙禅。曰胜异方便。曰三昧中王。多处极赞。既不生信。一处乍贬。何辄生疑。而况曾不独贬。而况复示暗选乎。奈末世众生读此经者。既不能依教。从耳门深入现证圆通。偏于念佛法门好起疑惑。乃至破他净信障他善行。薄福少智人。往往习气如是。故兹约法依经。曲为辩析。不自知其辞之丛沓也。岂得已哉。

旅三字说

  妙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若贪着生爱。则为所烧。故先佛世尊方便劝谕。引之令出。以此宅中众苦充满。难可安居也。蕅益大师净信集云。自寂光真性。翳于五住尘劳。而一切含识鲜有恒居。虽四禅四空及方便土。亦属旅泊。旅之时义大矣哉。夫旅者。以行旅之人。次于旅舍之谓也。旅必有伴。亦必有处。亦必有其本业。今旷观三界之中。同一旅也。而人异其业。业本既异。而处与伴亦殊焉。慨自有识以来。经尘沙劫波。积骨逾于富罗。饮乳过于溟渤。于中竛竮之状。飘泊之苦。有不可胜言者时。而与狱种为伴也。则恶逆为其本。有间无间是其旅处时。而与鬼趣为伴也。则悭贪为其本。旷野山泽是其旅处时。而与畜类为伴也。则愚痴为其本。水陆空界是其旅处时。而与修罗为伴也。则瞋慢为其本。须弥大海是其旅处时。而与人道为伴也。则纲常为其本。四洲诸国是其旅处时。而与欲天为伴也。则戒善为本。地居空居是其旅处时。而与色无色界为伴也。则禅定为其本。四禅四空是其旅处。方其旅也。随处而着。不知其旅也。嗟乎故乡之梦。尚自朦胧。客次之居。岂为究竟。是非托安养以横超。悟寂光而上彻。又孰能外乎旅义也哉。天都汪润生居士。法名性净。别字旅三。去家游学。有年矣。晚居琴川。有令嗣。长于才。夙柄家政。故居士得不为家累。虽厚栋华轩。可以逸老。以居士视之。萧然若寄也。居士恒长斋事佛。以淡泊无欲为养。以操修问道为兢兢。康熙乙卯岁。仲秋之朔。乃其七十揆辰。诸亲友故旧。争为文以祝之。诗以颂之。居士谢而弗视。视亦不审。曰。徒周章乎耳目耳。与其谀言之来。以沽吾名。孰若法言之及以裨吾心。爰以旅三之字。而请说于予。予思。居士既旅乎三界。是得其旅之大者也。岂天都琴邑云乎哉。然吾窃观夫居士之邦人族士。类多操奇。赢走四方。其于旅也。惟获其利。未尽其义也。今居士旅于斯。设有人焉。告之以猗生煑海之谋。进之以郭氏治山之策。吾知居士必掩耳而去之矣。独兹七旬介寿之期。乃能却朋樽而不顾。置牲鼎而不御。访予于枯澹寂寞之濵。咨予以异世乖俗之旨。可谓真湻未散。大朴犹存。其几于道者乎。曰。犹未也。夫既曰旅三。则一切法趣旅。更无有法过于旅者。所谓随处而着。不知其处理性旅也。了此三界。同为逆旅。本业处伴。各各差殊。名字旅也。知其非家。不住不着。于粗敝境。不生贪恋。观行旅也。客尘烦恼。方便折伏。悠悠旅梦。彷佛欲醒。相似旅也。不离法界。随寄尘寰。哀此旅人。尽力津济。分证旅也。是朽故宅。属于一人。我常在此说法教化。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究竟旅也。苟不达此义。则于邮亭传舍。误认家乡。诸所谋求。无非火宅中事。又或畏此旅途。多诸苦难。归心孔亟。去不还来。将使六宇同昏四生。奚赖若此者。皆无当于旅义也。然则居士之在今日。惟当以安养为归宿之地。毋终为堪忍之旅客。若夫华开见佛。获证真常。又当睠此娑婆。再来侨寓。将护众伴。诱掖羣迷。更于异域殊方。分身应迹。往来三界。终不疲厌。斯为究竟旅人。庶不虗居士立字之意矣。

观佛毫相法

  观无量寿佛经云。若欲生西方者。当观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又云。身相众多。不可徧观。须从一相好入。谓专观白毫一相。待观成熟。余相自然显现。毫长一丈五尺。周围五寸。外有八棱。中则虗通彷佛。如瑠璃筒。在两眉中间。表中道也。右旋宛转。白如珂雪。莹净明彻。显暎金躯。依此想时。令心坚住。心若昏散。制令明静。葢明则不昏。静则不散。当知明静是止观之效。定慧之体。亦即心之本体。止观是工夫。定慧是因行。明静是功效。明静之极。顿合本体。若至果上。即成福智二种庄严也。今身心寂定。止也。观佛毫相。观也。毫相历然。明也。坚住不动。静也。所谓托彼身相。熏我心性。观智若成。自然显现。正此义耳。然欲修此观。须了万法唯心。经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故知弥陀毫相。自是我心本具。定中所现。亦是我心造出。是心作毫相。是心是毫相。不从他得。不向外来。如是了达。方名如法修观也。总之。能观观智为一心三观。所观毫相是一境三谛。何以故。定中毫相。虽现在前。皆想念因缘。无实性相。此因缘所生之法。法尔无自性。无他性。无共性。无无因性。四性皆空。故无实性。而此想念所生毫相。非惟性空。相亦巨得。如镜像水月。故无实相也。性相无实。故即空即真。随念能见。故即假即俗。即假即俗。故非真空。即空即真。故非俗假。此则作是一念。遮照同时。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故为三一圆融不可思议中道观境也。全谛发观。观还照谛。境观不二。唯是一心。故古德颂云。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亡即是中。亡照何曾有前后。一心融绝了无踪。此颂影略。须略释其意。言境为妙假。则空与中。在其中矣。不具空中。焉称妙假。言观为空。即妙空也。而中与假。在其中矣。言境观双亡。则双照在其中矣。双亡即非空非假。双照是即空即假。二边不着。亦复不离。故即是中道。而下二句即言亡照同时。一心融绝也。葢境虽具三。既属所观之境。但称妙假。观虽具三。既属能观之观。但名妙空。境观虽各具三。既用双亡双照之妙观。冥合双非双即之妙境。但是妙中。由是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三一非同。三三非异。不可以意识思量。不可以名言分别。故曰亡照。何曾有前后。一心融绝了无踪也。境观圆融妙理。以四语总摄无遗透。此妙伽陀。胜读台宗书数百卷。然非明了一心淹贯台教者。恐未易透也。经云。但闻白毫名字。灭无量罪。何况如法系念释迦如来金口垂示。天台智者劝令专修。近代唯幽溪大师。常修此观。今净业行人。苟能一心持名。往生可保。兼修妙观。则托品必高。利根上士。胡不勉而行之。

  警语(终)

淨土警語2~截流大師

料柬法門

  念佛求生淨土。釋尊於無量法門中。特垂勝異方便。然念佛一法。仍有多門。約而計之。不出四種。

一者念佛實相。即本覺理性。如大集等經所明是也。

二者念佛法門。即種種三昧。如諸大乘經所明是也。

三者念佛相好。即勝劣身相。如十六觀經所明是也。

此三種念佛。勝則勝矣。非異方便。葢必洞明事理。深達境觀。上智猶難。鈍根絕分故也。


四者念佛名號。即一心持名。如小本阿彌陀經所明是也。

惟此一門。藉彼佛勝願力故。不論有智無智上中下根。但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七日乃至一日。
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即蒙彌陀聖眾接引。即為十方一切諸佛護念。

又彼佛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是為不思議異方便。惟其異故勝也。

所生淨土亦有四種。

一曰常寂光土。極果聖人所居。斷無明惑盡方得生。

二曰實報無障礙土。別圓地住以上菩薩所居。斷塵沙惑方得生。

三曰方便有餘土。四果聖人及別教三賢菩薩。圓教十信菩薩所居。斷見思惑方得生。此三種淨土勝則勝矣。非異方便。葢必斷惑乃生。還同豎出三界故也。

四曰凡聖同居土。權實聖賢。與博地凡夫共居。惟此淨土。仗諸佛攝受力故。不須斷惑。兼復帶業往生。

但惟信願前導。感應道交。濁障稍輕。苦輪斯脫。而又即此同居安養。豎徹方便。實報寂光。

故上智即能頓淨四土。而下愚亦可三界橫超。無煩九次第修。不俟三僧祇證。是為不思議異方便。惟其異故勝也。如此最勝獨異法門。釋迦善逝。殷勤示勸於五竺遐邦。

恒沙如來。廣舌讚揚於十方剎土。豈欺我哉。

龍樹毗婆沙論云。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行路。有難有易。徒步則難。乘船則易。欲易行疾至。應當念佛。稱阿彌陀佛名號。疾得阿耨菩提。

又智者十疑論云。在五濁惡世。求阿毗跋致。甚難可得。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過數里。若信念佛三昧。乘彼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
如乘船遇順風。須臾千里。

又如劣夫。從轉輪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輪王力也。乃世之駕。言直指者。多以西方為鈍置。謂此法門專攝鈍根劣器耳。
苟能一超直入。何假他力。不思文殊普賢馬鳴龍樹。及此土智者智覺。咸發願往生。盡屬鈍根乎。世尊於寶積會上。勸父王淨飯并六萬釋種。皆生淨土。盡是劣器乎。

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安有如斯曲徑。甫育蓮胎。便階不退。奈何反屬廉纖。若夫已悟心宗。為垂警策。猶曰生生不退。佛階可期者。其難易遲速。皎然可知矣。

而世之學者。或疑或謗。或恥談而不屑道。雖曰非愚非狂。吾不信也。

九品略辯

  淨土一門雖廣攝諸根。咸登不退。而見佛久近。聞法大小。證果授記遲速。不啻天淵懸絕。大本經略分三輩。不及觀經九品為詳。總而論之。上品以解悟為本。中品以戒善為本。下品純惡無善。惟臨終遇善友。一念信心。滅罪往生。析而計之。上上生者。所謂讀誦大乘。則宗說俱通。修行六念。則行解相應。故彈指即生。見佛聞法。悟無生忍。須臾歷事十方諸佛。親蒙授記。僧如遠公智者。俗如劉遺民楊無為輩。足以當之。上中生者。雖未及讀誦大乘。而能解第一義。是於己躬亦有悟入。而行證未逮上上生者。故經宿華開見佛。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皆說甚深第一義諦。七日於阿耨菩提。得不退轉。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上下生者。雖未有悟入。而亦發無上道心。自欲明見本性。卒未遂志。以求生者。七日見佛。三七日始聞妙法。經三小劫。住歡喜地。中上生者。乃在家淨信男女。持戒求生者。臨終見佛往生。蓮華尋開聞說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以戒力專故。華開證果甚速。以未發無上道心故。所聞但四諦。所證但小果耳。中中生者。乃出家男女持戒求生者。曰一日一夜持沙彌戒。持具足戒者。顯戒法殊勝。雖最促猶生。何況久持。然出家戒行精專。亦生中上。在家暫持齋戒。亦生中中。可互通也。臨終見佛往生。七日華開聞法。得須陀洹果。經半劫成阿羅漢。中下生者。亦在俗男女素未歸向三寶。而天資仁孝。進道有階。臨終遇善知識開示。即獲往生。七日見二大菩薩聞法。得須陀洹果。過十小劫。成阿羅漢。下上生者。乃在俗惡人。臨終遇善知識。教稱佛名。滅罪往生。七日華開。見二大士。說甚深十二部經。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得入初地。下中生者。乃出家破戒惡人。臨終遇善知識。稱佛說法。一念往生。六劫華開。見二大士。聞大乘甚深經典。發無上道心。下下生者。五逆十惡極惡之輩。兼僧俗二類。臨終遇善知識。教稱佛名。十念往生。十二劫華開。二大士為說諸法實相。即發菩提之心。後二生未言。登地時數者。亦如下上生。發無上道心。後十小劫也。中三品雖以戒善求生。自度心堅。度他行缺。故終得大乘。而須暫登小果。下三品雖係極惡凡夫。以聞二大士說甚深法。即能發無上心。雖經多劫。直入聖位。然則一念大小。頓越權乘小果。一生精進。遠超多劫。華胎大小遲速之間。發心策行者。當審所從事矣。悟後求生者。藉極樂境緣。結習易斷。三昧易修。速成忍力。度諸眾生也。未悟求生者。為親近彌陀。易於見性。永明所謂但見阿彌陀何愁不開悟。是也。禪淨二門。各宜專務。不必兼修。但彼此相。非深昧佛旨。參禪者。無論悟與未悟。但獲往生。皆躋上品。修淨者。雖五逆十惡懺悔猶預下生。而必曰不謗大乘。則謗者不生。可知矣。先悟後生者。如巨帆遇彼順風。念佛謗禪者。如敗種植乎腴壤。其優劣之相。得失之關。誠不可不辯也。

示夏子彝居士

  大阿彌陀經云。娑婆世界修行一晝夜。勝于極樂世界行善百歲。葢以此土難於進修。彼土易為功力故也。例此而言。則風塵世路中修行一日。勝于深山淨剎修行百千日。無疑矣。是故帝鄉可遊也。紅塵可入也。所謂淨願不可忘也。淨行不可缺也。嗟乎風塵亦何能染人。第恐人自染風塵耳。居士善根深厚。信力專篤。久知選官不如選佛。此行葢非得已也。然選佛場開。是處可入。無論深山淨剎世路風塵。要須心作南車。願為前導。苟所向不乖。雖終日途中何異家舍。長安此地不隔一塵。隨伊冒暑衝寒。經州歷縣。操觚捉筆。執轡揚鞭。處處道場。時時佛事。淨願淨行。常得現前。自然達清泰之上邦。面無量之壽聖。預九品之科目。極住行向地之升進。候十方諸佛息化之大闕。然後分身補處。發號施令。統理九法界人天。調熟七方便弟子。如是選官選佛。豈不誠大丈夫哉。然而說則易。行則難。深山淨剎則易。風塵世路則難。吾願居士為其難者。則他時異日。必有大得。力處當念。流光如駛。衰老日侵。長途往還。勿虗度好。時節定課。外有餘晷。但只加持佛號。若楞嚴呪大悲呪等。客路俱不必也。

示丁耕野居士

  昔寂室和尚云。世人欲修淨業。不可言我今忙。迫且待閒暇。我今貧乏。且待富足。我今少壯。且待老時。若分定常忙。分定貧乏。分定夭折。即於淨業。無緣修習。忽爾喪亡。雖悔何及。何如趁身彊健。努力修之。至哉言乎。然今人無論。信樂者少。縱能深信淨土。而因循需待。蹉過一生者。比比皆是也。居士天姿[醇-子+日]謹。向見衲不久。即能警悟無常。長齋事佛。葢宿緣有在也。然居士家無恒產。歲以館穫得。糈夫家無恒產。則不足可知矣。身有館職。則不閒可知矣。年方半百。則未至衰老可知矣。乃一旦謝館不赴。却諸門弟子。秉持滿分優婆塞戒。楗戶終年。專力淨業。至於資糧薪水。初無會計。非勇猛丈夫。而能若是乎。且以斗室狹隘。半供經像。于中避囂息影。銳意精修。一如夏屋寬舒。泰然自足。惟慮其不能久久如斯也。嗟乎夫人之居世。亦何定哉。竊嘗論之。暇莫暇于不失時。富莫富于常知足。強莫強于勤精進。今居士兼三者而有焉。則雖舉天下之閒者富者強有力者。與居士較。吾知其有名而無義矣。能如是于生淨土也何有。然更有一語願。相告誡者。譬如萬斛之舟。欲有所往。檣非不高也。柁非不正也。資具非不完備也。去志非不決也。乘風張帆。有瞬息千里之勢。倘若船頭一樁。未肎拔却。被一條纜索繫住。雖種種推排。其能有濟乎。今時淨業人。終日念佛。懺罪發願。而西方尚遙。往生弗保者。無他愛樁未拔情纜。猶牢故也。若能將娑婆恩愛。視同嚼蠟。不管忙閒動靜苦樂憂喜。靠著一句佛號。如須彌山相似。一切境緣。無能搖動。或時自覺疲懈。惑習現前。便奮起一念。如倚天長劒。使煩惱魔軍。逃竄無地。亦如紅爐猛火。使無始情識。銷鑠無餘。此人雖現處五濁之鄉。已渾身坐在蓮華國裏。又何待彌陀授手觀音勸駕。而始信其往生哉。或曰。彼居士勇猛精進如是。豈復牽于情愛。不幾于無病而授藥乎。予曰。不然。古人云。愛不重不生娑婆。又云。道念若同。情念則成佛。多時五通仙人累劫精勤。尚以欲漏未除。隳其功行。故知未登聖果以還。鮮有不被其繫累者。居士果世念輕微。道心勇銳。見欲避如火阬。憶佛如戀慈母。淨齋清課。永矢弗渝。又何妨以無病好人常服良藥。豈不起居輕利轉益強健乎。總之煩惱無盡。而生死根本則唯貪愛。能漂溺行人。障往生法。是故先佛經中。處處訶責。但情愛一分疏淡。則淨業一分成熟。于生死岸頭。庶得解脫。也居士其勉之哉。

柬顧兆禎居士

  末法澆漓。人趨詐偽。求其履道存誠敦古反樸。如我老居士者。其人皆不啻披星揀月矣。然淨友中得君家公臣。又得丁君耕野。復得翁君舜儀。皆屬居士令親。何祥麟瑞鳳之以類而聚耶。就中翁君大孝遺身。所謂難行苦行。我所未曾為。亦所不能為。心焉欽服。非復筆舌所可讚述。讀長歌允稱其人。三復再復。彌見精麗。昔也知章八十耽吟。邱為九旬工賦。居士年居邱賀之間而著作。亦兼擅其美。所冀惜分寸之陰。淡筆墨之好。回此精力。唯以淨業棲心。則慧芽增長。道種成熟。異日佛前蓮華化生。便非邱賀輩所可同年語矣。

答顧兆禎居士

  前有數行奉寄。想已塵覧。頃接手書。乃有塵業情緣。卒難銷隕。何時得成妙觀等語。足知求道之切。然依鄙見。即此厭塵。情忻妙觀。正坐學道。內障且避。諠求靜處。世未有其方塵。情果可絕乎。要知萬法本閒。惟人自鬧。善乎。蕅益大師之言曰。雖曰六根幻馳六情紛動。仔細推求。塵既不居其咎。根亦豈職其愆。根既不職其愆。情豈獨當其罪。三科剖析。既無真主。縱使共合。那有實法。而我輩於此虗妄法中。著我耽人。舍彼取此。猶如揑目亂華發生。更欲分別華相孰妍孰醜。不亦謬乎。唯將身心。世界全體放下。則智眼昭明。何處有塵情可厭。然欲念佛求生淨土。正不妨熾然起忻厭心。此忻厭心。著之則成惑病。了之則是方便。亦存乎其人耳。所言妙觀者。觀經不云乎。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只此數語。便是念佛三昧祕要。一切觀門。無不從茲流出。葢知作而不知是。則墮在權小。知是而不知作。必落魔外。作即空假觀。是即中道觀。全是而作全作。而是作是一念三觀圓融。故大集經偈云。若入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至心想像見佛時。即是不生不滅法。智覺禪師云。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佛是本覺之理念。即始覺之智。故知正念佛時。始本會合。理智冥契。能所俱忘。自他不二。無念外之佛為念所念。無佛外之念能念於佛。超情越見。離句絕非。直捷圓頓。無過此者。除却念佛外。豈別有妙觀可成耶。竊嘗論之。藥無貴賤。起病為良。治本治標。宜隨緩急。居士以耄期之年。回心向道。縱得百齡。餘光有幾。可不思束其功於至穩至易之途。而尚似探。元問妙。徘徊跂望於其間乎。衲前晤時。非唯不譚妙觀。并為略去。多種日課。僅以六字真言。相勸勉者。此是海上奇方。能療急病。抑又標本齊治。緩急咸宜。貴在深信力行。古人所謂但見阿彌陀。何愁不開悟。然則何塵情而不銷隕。何三昧而不現前。然在今日。縱有百千法門無量妙義。總置不用。唯此一味單方相贈。苟非斬釘截鐵併力專持。其何以自振拔哉。若必謂持名功效。不及用觀者。則彼佛所具身相微妙。經論所開觀法深細。博地初心恐不易成辦。終不若依小經專一持名為穩當耳。但持名時。了達事理。一心不亂。即是觀境。不須別求。元妙念老居士。十分誠慤。忘年齒之高。殷殷下問。故敢罄布愚直之私。而一無諱忌也。惟審之擇之何如。

淨土警語~截流大師

菩薩苾蒭 行策 截流

勸發真信

  念佛三昧。其來尚矣。自遠祖崛起廬山。肇興蓮社。六時淨行。遂成千古芳規。雖日功高易進。乃末世行人罕獲靈驗。良由信願不專。未能導其善行。以要歸淨土故也。今既廣邀善侶。同修淨因。若非諦審發心。那知出苦要道。凡我同人與斯法會者。須具真實信心。苟無真信。雖念佛持齋放生修福。祇是世間善人報生善處受樂。當受樂時即造業。既造業已必墮苦。正眼觀之。較他一闡提旃陀羅輩。僅差一間耳。如是信心豈為真實。所謂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覺性無二。我雖昏迷倒惑。覺性未曾失。我雖積劫輪轉。覺性未曾動。故曰莫輕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次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彌陀是究竟佛性。雖無二位乃天淵。若不專念彼佛。求生彼國。必至隨業流轉。受苦無量。所謂法身流轉五道。不名為佛。名為眾生矣。次要信得。我雖障深業重。久居苦域。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遠在十萬億剎之外。是我心內之佛。既是心性無二。自然感應道交。我之苦切。必能感。佛之慈悲必能應。如磁石吸鐵。無可疑者。所謂佛念眾生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也。具如上真信者。雖一毫之善一塵之福。皆可迴向西方。莊嚴淨土。何況持齋秉戒。放生布施。讀誦大乘。供養三寶。種種善行。豈不足充淨土資糧。唯其信處不真。遂乃淪於有漏。故今修行別無要術。但於二六時中。加此三種真信。則一切行履。無煩改轍矣。倘欲捨此度門。別商元妙工夫。則諸方宗匠如林。剎竿相望。正可隨處問津。不須投足茲社。若果名心永盡。素願攸同。時節因緣。幸常集會。依稀蓮漏。仿佛籃輿。今古如斯。遺風未泯。庶他生為親近之津梁。即此世為助發之資具。願交勉焉。

申勸

  昔真歇和尚云。佛佛授手。祖祖相傳。惟此一事。更無餘事。釋迦老子住世七十九年。說法三百餘會。獨於淨土之教。諄諄讚說而不已。得非以是為超凡入聖之捷徑乎。然此法門誠易誠難。夫執持名號。修眾福善。至心迴向。即得往生。苟得往生。則橫截五道。頓超三有。直階不退。不歷多祇。豈非簡易。倘若娑婆事業。在在縈懷。一暴十寒。心不專篤。遇五欲時。如膠如漆。遭逢逆境。結怨銜恨。而欲命終。彼佛接引。又必不可得之數。豈非難事。由此觀之。淨土法門藥也。娑婆貪愛忌也。眾生業病。教奉醫王。甫服其藥。復飽食其忌可乎。及乎臨欲命終。重處偏墜。淨因微弱。難脫苦輪。翻謂醫王誤人。佛法無驗。悲夫。若輩顛倒極矣。曷不思匡廬法社十八高賢暨百二十三人俱留瑞應。具載方策。古今日月。古今山河。彼既丈夫。我豈不爾。當知不爾者。祇是重處放捨不下故也。凡我同會。緇白老壯。宜各痛念。娑婆險惡。早求出離。六道之匍匐。九品之逍遙。利害天淵。大須猛省。必也生大欣厭。捨穢取淨。信此取捨與不取捨。原非異轍。毋騖虗名。毋執空見。毋受高帽。禪和口頭。三昧惑亂。毋求旦夕速效。妄冀心外有佛來迎。動諸魔事。不論居家時入社時。恒以念佛為正行。以勉修眾善為助行。更於貪瞋習氣。刻意揩磨。使重處得輕。生處漸熟。淨念相繼。願行相資。自然千穩百當也。其眾行之中。則放生一事為最善。但應諦思。彼雖同性。猶屬異類。尚須救之。況我同類之人。障深業重。有不久墮入惡趣者。有現在地獄受苦者。彼地獄苦。劇於世間刀火。奚啻十百千倍。何容於此。置之膜外。不圖拯救。然其拯救之法。亦惟在今日。一心念佛。以速生安養。然後乘本願輪。運大神力。興無緣慈。擴同體悲。分身散影。於十方剎土諸惡趣中。尋聲救苦。如觀世音菩薩。誓空地獄。如地藏王菩薩。拔一切眾生苦因苦果。與一切眾生世出世樂。攝一切眾生。同覲彌陀慈父。到究竟安隱處。具如是志願。方是丈夫漢。若不具如是志願。則屆期聚首。悠悠從事。雖念佛放生。亦只是尋常社會。豈曰無福非衲所望於諸上善友也。幸審擇之。

又申勸

  淨土法門。雖諸佛諸祖共所讚揚。然當世士夫。一代時教。曾未經目。苟非宿有靈根。焉得聞而深信。今為略舉一二大經要論。以概其餘。使知法門殊勝。易生信樂之心。祇如華嚴一經。教門廣大。為諸經中王。譬如杲日當空。掩眾星之彩。須彌橫海。落羣峰之高。其語世界也。不曰恒河沙數。而曰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普賢菩薩以智通力。一眼普觀無邊香水海無邊剎土。如掌中果。從近至遠。隨其方面。一一指陳名號相狀。極樂世界在毗盧遮那本剎中。剎有二十層。上廣下狹。形如倒卓浮圖。娑婆與極樂。同在第十三層。此層內有十三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極樂世界。其一數耳。視本剎世界之多。猶如盡贍部洲百歲所收之穀。總為一聚。其中一粟相似。何況更視本剎外無邊剎種所有世界。尚可以言思計議哉。如是廣大經文。於末後結束處。乃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惟令生安養世界。惟願見阿彌陀佛。其專切勸發。反復丁甯。具在行願品中。茲不繁錄。又佛滅後六百年。西天第十二祖馬鳴大士。應佛懸記。重興正法。宗一百洛叉大乘經典。造為一論。名曰起信。能令末世眾生。發起大乘正信。譬如錯眾采而為錦。釀百華而成蜜。其建言析理。窮微造極。既備陳一切法門種種三昧。令修習正信已。復念一切法門種種三昧。皆難修而易退。乃於末後。更示諸佛勝異方便曰。復次初學菩薩。住此娑婆世界。或值寒熱風雨不時饑饉等苦。或見不善可畏眾生。三毒所纏。習行惡法。菩薩在中。心生怯弱。恐不能成就清淨信心。生疑欲退者。應發誓願。一心專念佛及菩薩。以生決定心故。於此命終。必得往生諸佛剎中。見佛菩薩。永離惡趣。如經中說。善男子善女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諸善根。回向願生。決定得生。常見彼佛。信心增長。永不退轉。得入正位。是知佛世時文殊普賢。佛滅後馬鳴龍樹。如是諸大士。咸勸往生。兼願自往親近彌陀。他如寶積大集等。諸大部經中。稱揚讚勸。未易悉舉。然十方諸佛淨土無量。經論偏指歸極樂者。略有三意。一為彼佛與此土人最有緣故。無貴賤。無賢愚。無幼艾。皆知阿彌陀佛號。若有苦屈。啟口發聲。無不稱其名者。二為法藏比丘願力勝故。攝二十一億清淨佛土諸莊嚴事。總為極樂世界一剎莊嚴。發四十八宏誓願。廣接十方念佛眾生。來生其國。葢諸佛果德。雖實平等。因中願力。任運攝生。無差別中。有差別故。三為阿彌陀佛即法界藏身。極樂世界即蓮華藏海。見一佛即是見無量佛。生一剎即是生無量剎。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即為一切佛所護念。以法身不二故。生佛不二故。能念所念不二故也。然諸經論雖廣讚揚。此國眾生。初無知者。唯晉遠公崛起匡廬。肇興蓮社。一時名賢巨儒。不期自至。如劉遺民及宗雷等。皆服膺請教。道遂大振。繼自唐宋以來。禪學寖盛。士大夫有智識者。多雅慕宗門。趣尚高異。然上下千百年間。其真能見性者。不過楊億侍郎李遵勗駙馬及許式郎中輩數人而已。餘皆游戲門庭者耳。遂令不思議勝異法門。委為愚夫愚婦句當。中間雖有三五尊宿。遞相祖述。然未必多接高流。廣度羣品。延及明季。乃有雲棲宏大師出。承宿悲願。以醇儒脫俗。專宏淨業。當世名賢歸信者固多。疑毀駁難者亦復不少。大師以宏才妙辯。百戰不屈。翻成法喜之樂。由是緇素悅服。幾如遠公復生。永明再世。淨土之道。復得大振。是則起千餘年已墜之法門。厥功不既偉與。烏呼乃今往矣。末法昏衢。眾生垢重。險惡道中。失此良導。可不為長太息者哉。予生也晚。弗獲親炙大師。寶其遺言。奚啻珪璧。每一展讀其書。輒不禁涕泗橫流。心意勇發。今住茲普仁以來。常得羣賢聚首。六時行道。洽我素心。然每遇一友與會。不敢以俗士目之。私心竊計曰。蓮華國土中。復增一勝侶矣。昔我釋迦本師懸記。此土有六十七億菩薩。往生彼國。此必一數也。雖知悠悠退墮者多。然既發意念佛。已入彌陀願海。如人食少金剛。終竟不消。縱勤惰遲速不同。究竟必生彼國。既生彼國。究竟必獲果證。八相成道。廣度眾生。故今於甫入會時。即以未來諸佛相期待。非為虗妄也。但不識眾友自待何如。苟能如衲所期待。以自期待。則凡現前善友。皆吾蓮蘂連枝矣。然吾觀今之富貴利達者。或貪粗敝聲色。不知苦本。或著蝸角勳名。不悟虗幻。或復愛殖貨利。會計經營。現在碌碌一生。將來隨業流轉。彼佛剎中。依正莊嚴。無量勝妙樂事。不聞不知。從生至死。未曾發一念向往之心。反不如窮愚困厄之夫。多能念佛。從冥入明。轉生勝處也。故今敬勸諸友。既各標名蓮社。便是火宅優曇必也。具真實願。發忻厭心。視三界如牢獄。視家園如桎梏。視聲色如鴆毒。視名利如韁鎖。視數十年窮通際遇。如同昨夢。視娑婆一期報命。如在逆旅信宿捨離。惟以歸家為務。如意亦得。不如意亦得。捨得寸陰。一心念佛。果能如是。若不生淨土者。諸佛皆成誑語矣。願共勉之。

起三年長期示眾

  凡欲與期念佛。令功行不虗者。當發三種心。以為方便。第一發痛惜光陰。心雖約三年。光陰無幾。古人喻如連日瘧。發三度寒熱。期即告終。若非勤策身心。寸陰是競。未免見以為長。若見以為長。則悠悠歲月。罔罔襟懷。疲厭易生。淨功莫剋。豈不大可惜哉。況命在呼吸。安保三年。縱越三年。豈能長久。所謂如囚趣市。如羊詣屠。但得前行步步近死。直須孜孜晝夜。矻矻暑寒。一句洪名。無時間歇。不用彌陀接引淨土。決定可生。凡我同行。慎勿銳始怠終。當視三年。如一日如一剎那可也。第二發專求出離心。夫此三年功行。非但不求世間福報。亦并不求功德智慧辯才悟解。與夫世世為僧興顯佛法等願。惟願命終得生彼國。脫生死苦。此願直須刻刻現前。如昔人被覆。在千尺枯井中。受野狐訣。注視磨孔。一心欲出。視之既久。孔不加大。身不加小。任運飛出。念佛亦爾。專念彼佛。一心求生。念之既切。佛實不來。我實不去。自然得生。得此一願。則見佛聞法。斷惑證果。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百千三昧。應念現前。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大願。同時具足。所貴諦信力行。惟專惟一。始克有濟也。第三發和順守約心。堂中既無多眾。早晚共住。稱同行善知識。各宜防身護口。謙恭巽順。互相砥礪。互為標榜。此三年內。例如掩關禁足。當以山門為界。不得出外行走。雖親友病亡大故。亦不得破例而出。開他人效。尤自便之端。每日恒課。不得懈怠廢缺。惟除病患。不能飲食。然或坐或臥。亦須默默念佛。葢病患中。尤當急切也。恒課外有餘晷。須自檢點。勿放身心空過。不得閒談雜話放逸戲笑。誤己妨人。更不得披覽外書吟咏詩偈。非唯唐喪光陰。亦乃孤負檀越。本堂輪一人作監直。五日一換。挂牌交代。有不守約不如法者。監直師即應勸諫。一諫輒聽者善。若三諫不聽者。白眾議罰。若監直師狥情容隱。不諫不舉者。隨事量罰。若諸師自嚴自重。各精進不放逸。置規約於無用之地。則彌善也。勉旃勉旃。

起精進七期示眾

  七日持名。貴在一心不亂。無間無雜。非必以快念多念為勝也。但不緩不急。密密持名。使心中佛號。歷歷分明。著衣喫飯。行住坐臥一句洪名。緜密不斷。猶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亂。亦不沈沒。如是持名。可謂事上能一心精進者矣。若是真正道流。直能體究萬法。皆如無有二相。所謂生佛不二。自他不二。自他不二。依正不二。淨穢不二。苦樂不二。忻厭不二。取捨不二。菩提煩惱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是諸二法。皆同一相。一道清淨。不用勉強差排。但自如實體究。體究之極。與自本心。忽然契合。方知著衣喫飯。總是三昧。嬉笑怒罵。無非佛事。一心亂心。終成戲論。二六時中。[覛-見+頁]毫髮許異相不可得。雖則至心偁念。亦同肆口訶罵。雖則精進修持。亦是夢中苦行。如是了達。方是真正學道人。一心精進持名也。前一心似難而易。後一心似易而難。但能前一心者往生。可必兼能後一心者。上品可階。然此兩種一心。皆是博地凡夫邊事。凡有心者。皆可修學。同堂緇素。切勿高推聖境。甘處下劣。各須勤策身心。近則七日內。遠則一生中。常作如是信。常修如是行。縱不證剋。為因亦強。華宮託品。必不在中下矣。倘或七日之後。置若罔聞。熟處畢竟不生。生處依然難熟。無明業習。牽合交纏。僅欲邀功七日。而此七日。又未曾到一心不亂田地。正所謂少善根福德因緣。安望往生彼國。致令金口誠言。翻疑誑妄。是誰之咎乎。同七淨眾。願各自審。而誡勉之。

決定成佛

悟顯法師特別開示:

身為學佛人,特別是出家人,要讓眾生對三寶,尤其是對佛法要有信心,

要引導眾生學佛,不可因自己
業障重,契入不了境界,

就認為所有眾生都跟你一樣,

講出讓眾生對佛法畏懼、怯弱、退縮的話,這都是在破壞正法,

特別是把要學佛的人引去學世間法,那真是佛門的大罪人。

佛說一切眾生本具佛性,除非你不肯學,不肯轉,否則決定成佛!

為何要參加共修?

為什麼修行要在大眾中修?

許多人說:「自己一個人也能修,關起門打坐念佛,要誦幾十遍楞嚴咒,或是百、千遍大悲咒,沒有人吵也沒有其他的雜務」。

聽起來好像有道理,其實,大家忘記有電話、有電視、有家事、有家人、、、、。都是令你散亂,無法專注的緣,或是腳酸啦、

或是想睡啦…種種身心的退緣,時不時的現前,沒有大眾的約束,沒有道場的共修力量,

要等你心裡想到:「可以念一下佛了」。是多麼難!

打坐也是一樣,沒有來上課,誰在家將這段時間用來靜坐?看佛書?一定有其他雜事要忙,生命就是這樣一天天過去,

所以才說我們是娑婆世界的眾生,眾生的業力就像地球的運轉,天天轉而沒有人感覺得出來,如果不是課本告訴你,

你根本不會知道自己就活在一個時時轉動的球體上。(這是形容給一般人聽)。

學佛人知道,佛在金剛經上講:這世間如同夢幻泡影。

夢是做夢,在夢中,人事景物都歷歷分明,夢中感覺是跟未做夢時一樣的真實,但畢竟是夢,非是實有。

幻,眾生的心如同幻師,對土念咒會生瓜,對水念咒可化魚。全體虛妄。

方便以現在的3D立體影像來形容,就是你看得到,甚至可以製造出各種感受,但卻是假的,非是實有。

泡,如同水泡,非是堅固,乍起乍滅而不久停。

影:就是指影象,是依著形狀而有,全體不實。

以上的比喻都是告訴大家,每個人這一生,是如此短暫又如此不真實,

今天能夠萬緣放下一、兩個小時就要好好用功。

靜坐的時候專心靜坐,念佛的時候一心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