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9年7月5日 星期五

淨土或問(全)~天如 惟則 禪師著

淨土或問(序)

  參禪余所不去。念佛亦非去者。禪主見性。佛念離塵。
竊謂念佛一門實為禪教共履之通途。亦士庶同遊之捷徑。可不信哉。
世之學者參禪有禪病。作佛有佛魔。秖緣去聖時遠。源流異別比比有之。孰能遏絕。而元之 「天如則禪師」宗說俱通人天規則。可謂劍離寶匣為斬不平。藥出金瓶以瘳沈痾。
遂於無疑中巧設疑情。無問處而興問目。目之曰「淨土或問」。共二十六則。
所謂拔本塞源,窮諸識念者也。若其信得及。淨念相繼。觸目西方。歸心淨土。奚以為文哉。如或執妄謬解。妍醜不分。白日迷途。
適越之北者。取為司南。

茲有門弟子洪慈。募眾流行。非獨與世之修淨業者共。亦足為不信者之一勸耳。
       三宗講主守愚悟勤識
       ()


淨土或問()
     師子林  天如(維)則
     雲棲 袾宏
        弟子 廣信 

  天如老人方宴默於臥雲之室。有客排闥而入者。禪上人也。因命之坐。坐久夕陽在窓。篆煙將滅。
客乃整衣起立。從容而
問曰。
「竊聞永明壽和尚稟單傳之學於天台韶國師。是為法眼的孫。匡徒於杭之淨慈。座下常數千指。其機辯才智雷厲風飛。海內禪林推之為大宗匠。柰何說 禪之外。自修淨土之業。而且以教人復撰揀示西方等文。廣傳于世。及作四料揀偈。其略曰。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看他此等語言主張淨土。壁立萬仞無少寬容。無乃自屈其禪而過讚淨土耶。此疑非小。師其為我辯之。

答曰。
大哉問也。當知永明非過讚也。深有功於宗教者也。
惜永明但舉其綱。而發明未盡。故未能盡遣禪者之疑也。
余忝學禪。未諳淨土。然亦甞涉獵淨土諸書。稍知其概。
本是易行易入之方。亦是難說難信之法。
所以釋迦慈父現在世時。為諸弟子說彌陀經。預知末法眾生少能信向。故引六方諸佛出廣長舌說誠實言。以起其信。以破其疑。及於經末。因諸佛所讚。乃復自言。當知我於五濁惡世
行此難事。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此皆苦口叮嚀勸人信向矣。
且大悲世尊垂救末劫。凡金口所宣。一偈一句而 人非人等莫不信受奉行。獨於淨土之說。則間有疑者何哉。
良由淨土教門至廣至大。淨土修法至簡至易。以其廣大而簡易故。聞者不能不疑焉。
所謂廣大者。一切機根攝收都盡。上而至於等覺位中一生補處菩薩亦生淨土。下而至於愚夫愚婦與夫五逆十惡無知之徒。臨終但能念佛悔過。歸心淨土者。悉得往生也。
所謂簡易者。初無艱難勞苦之行。又無迷誤差別之緣。但持阿彌陀佛四字名號。由此得離娑婆。得生極樂。得不退轉。直至成佛而後已也。其廣大既如彼。其簡易又如此。故雖智者亦不能無疑焉。
汝如知此。則知永明之讚深有意焉 而非過也。


  問曰。
廣大簡易既聞命矣。如禪宗悟達之士。既曰見性成佛。其肯復求淨土之生乎。

答曰。
汝未之知耳。悟達之士正願求生。
古人云。不生淨土。何土可生。汝但未悟。使汝既悟。則汝淨土之趨,萬牛不能挽矣。
問曰。
佛祖出世為度眾生。學者但患大事不明。大事既明。當行佛教。隨類化身。入泥入水不避生死。廣度生靈。今悟達之士。求生淨土。則厭苦趨樂。不顧他人。此非吾所願也。

答曰。
見卵而求時夜。何太早計耶。
爾將謂一悟之後 習漏永除便得不退轉耶。
爾將謂一悟之後 更無遍學佛法修行證果等事耶。
爾將謂一悟之後 便可上齊諸佛入生入死不受障緣之所撓耶。

審如是。則諸大菩薩修六度萬行。動經恒河沙數劫者。寧無愧於汝耶。
古教有云。聲聞尚有出胎之昧。菩薩亦有隔陰之昏。況近時薄解淺悟而自救不了者乎。
縱有悟處深遠見地高明。行解相應志在度人者。柰何未登不退。力用未充。居此濁惡化此剛強。此亦先聖之所未許。

如以未完不固之舟濟多人於惡海。自他俱溺。其理必然。

故往生論云。欲遊戲地獄門者。必生彼土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救苦眾生。以此因緣求生淨土。

又先聖有云。未得不退轉位。不可混俗度生。未得無生法忍。要須常不離佛。譬如嬰兒常不離母。又如弱羽只可傳枝。
今此國中釋迦已滅彌勒未生。而況四惡趣苦因果牽纏。外道邪魔是非扇亂。美色淫聲之相惑。惡緣穢觸之交侵。
既無現佛可依。又被境緣所撓。
初心悟達之人。尠有不遭其退敗者。
所以世尊殷勤指歸極樂者。良有以也。蓋彼彌陀現在說法。樂土境緣種種清淨。倘依彼佛忍力易成。高證佛階。親蒙授記。然後出化眾生。去來無礙也。以是之故。雖上根利器。猶願託生。況汝中下之輩初得發明者乎。

豈不見。「觀佛三昧經」中。文殊自敘宿因謂。得念佛三昧常生淨土。世尊復記之曰。汝當往生極樂世界。
又不見。華嚴經中。普賢勸進善財童子海會大眾。以十大願主導歸極樂。其偈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佛。即得往生安樂剎。
又云。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覩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利樂一切眾生界。
又不見。入楞伽經中。授記龍樹偈云。南天竺國中。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大乘法。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
又不見。起信論中。馬鳴菩薩有。求生之願。無量壽論。天親菩薩有願往之心。
又不見。大寶積經中。印許淨飯王及七萬釋種同生安養。十六觀經中。指示韋提夫人及五百侍女同覲彌陀。且淨飯韋提等。皆是現得無生法忍。西竺似此之流。不可得而勝數矣。
東土如廬山遠公合社高人。天台賢首諸宗尊者自行化他。
曰僧曰俗同生淨土者。又可得而勝數耶。

只如文殊普賢大菩薩也。善財海眾遍參知識。悟同諸聖者。馬鳴龍樹等亦菩薩也。亦禪宗以為大祖師也。此諸聖人所悟所證。比今悟達之士。為何如哉。
彼尚願生樂國。親近彌陀。而汝一悟之後。更不求生。則龍樹馬鳴普賢文殊等。寧無愧於汝耶。
今汝何不自揣其心,自量其力:
所修所證。誠有過于二菩薩二禪祖者乎。
所參知識所悟佛性。誠有過於善財海眾者乎。
所得無性法忍受佛印證。誠有過於淨飯韋提者乎。
淨飯國王 佛之父也。七萬釋種 佛之親屬也。淨土之生倘無利益。佛忍自誤其父與親屬乎。
向謂 得無生法忍者 可許混俗度生。今其父王親屬既得此忍。而尚記往生。則汝求護持保養之意。豈不深且遠乎。

多見今之禪者。不究如來之了義。不知達磨之玄機。空腹高心習為狂妄。見修淨土則笑之曰。彼學愚夫愚婦之所為。何其鄙哉。
余嘗論其。非鄙愚夫愚婦也。乃鄙文殊普賢龍樹馬鳴等也。非特自迷正道。自失善根。自喪慧身。自亡佛種。且成謗法之業。又招鄙聖之殃。佛祖視為可哀憐者。

於是永明和尚深憐而痛哀之。剖出心肝主張淨土。既以自修。又以化世。故其臨終預知時至。乃有種種殊勝相現。甚至舍利鱗砌于身。
嘗有撫州一僧。經年旋繞其塔。人問其故。僧曰。因病入冥。閻王以陽數未艾。得放還生。乃見殿左。供養畫僧一
 閻王禮拜殷勤。
遂叩主吏。吏曰:此永明壽禪師也。其修行精進。徑生極樂上品。王以為希有。故圖像而禮敬之。

夫永明既悟達摩直指之禪。又能致身於極樂上品。以此解禪者之執情。以此為末法之勸信。故余謂其深有功於宗教者此也。豈特永明為然。如死心新禪師。作勸修淨土之文 有云。
彌陀甚易念。淨土甚易生。又云。參禪人最好念佛。根機或鈍。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彌陀願力接引往生。又云。汝若念
佛不生淨土。老僧當墮拔舌地獄。
又如「真歇了禪師」作「淨土說」有云。洞下一宗皆務密修
。其故何哉。良以念佛法門徑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機。又云。宗門大匠已悟不空不有之法。秉志孜孜於淨業者。得非淨業之見佛簡易於宗門乎。
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業同歸一源。入得此門。無量法門悉皆能入。
至如
天衣懷禪師。圓照本禪師。慈受深禪師。南嶽思禪師。法照禪師。靜靄禪師。淨慈大通禪師。天台懷玉禪師。梁道珍禪師。唐道綽禪師。毘陵法真禪師。姑蘇守訥禪師。北磵簡禪師。天目禮禪師等諸大老。皆是禪門宗匠。究其密修顯化。發揚淨土之旨。則不約而同。豈特諸大老為然。

余嘗聞一老宿言曰。合五家之宗派。盡天下之禪僧。
悟與未悟。無有一人不歸淨土者。因問其故。乃曰。如百丈大智海禪師。是江西馬祖傳道之的子。天下叢林依他建立。從古至今。無一人敢議其非。天下清規依他舉行。
從始至末。無一事敢違其法。看他為病僧念誦之規云。
集眾同聲舉揚一偈。稱讚阿彌陀佛。復同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或百聲或千聲。
回向伏願云。諸緣未盡。早遂輕安。大命難逃。徑歸安養。
此非淨土之指歸乎。
又看他津送亡僧。大夜念誦回向
伏願云。
神超淨域。業謝塵勞。蓮開上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記。
此非淨土之指歸乎。
至於荼毘之際。別無所為。但令維那引聲高唱: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如是十唱而大眾十和。總名之曰十念也。唱畢復回向云。上來稱揚十念 資助往生。此非淨土之指歸乎。
自百丈以來。凡所以津送禪僧。皆依此法。然則所謂合五家之宗派。盡天下之禪僧。無有一人不歸淨土者。豈不然乎。

以余觀老宿所引之言。誠有所據。而不容辯矣。又因其言遂悟百丈祖師立法之意。亦豈無所據而然耶。汝在叢林津送禪僧。
不知其幾矣。此等回向十念。口裏唱過。耳裏聽過。又不知其幾矣。
汝既不會祖師之意。又自不發省覺之心。妄謂悟達之士不願往生。則天下禪者之執莫汝若矣。

  問曰。
淨土攝機誠乎其廣矣。愚不敢復議矣。然亦嘗聞有惟心淨土本性彌陀之說。愚竊喜之。及觀淨土經論。所謂淨土者。十萬億土外之極樂也。所謂彌陀者極樂國中之教主也。
是則彼我條然。遠在惟心本性之外矣。果何謂耶。

答曰。
汝言局矣。不識汝心之廣大而明妙者矣。
楞嚴云。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又云。諸法所生惟心所現。安有佛土而不在吾心者哉。
當知淨土惟心。心外無土。如大海之現群漚。無一漚能外海也。惟心淨土。土外無心。猶眾塵之依大地。無一塵不名地也。

又當知先聖有云。惟此一心具四種土。一曰凡聖同居。二曰方便有餘。三曰實報無障礙。四曰常寂光也。

一、凡聖同居土者。
自分二類。初曰「同居穢」。次曰「同居淨」。
「同居穢土」者。娑婆之類是也。居其中者有凡有聖。而凡聖各二。
凡居二者:一者惡眾生即四趣也。二善眾生即人天也。
聖居二者:
一實聖。即四果。辟支。通教六地。別十住。圓十信後心。通惑雖盡。報身猶有。皆名實也。
二權聖。謂方便 實報 寂光土中法身菩薩及妙覺佛。
為利有緣。應生同居。皆是權也。是等與凡共住。故云「凡聖同居」。四趣共住。故云穢土也。

同居淨土者。且如極樂國。雖果報殊勝非餘可比。然
亦凡聖同居。何以故。雖無四趣。而有人天。以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如經云。犯重罪者。臨終懺悔念佛。即得往生。故知雖具惑染。亦得居也。
聖居權實類前可知。但以無四惡趣故名為淨。或曰。具明土相。復多不同。如無動界。雖是淨土。猶有男女及須彌等。淨土既其不同。穢土亦應不等也。

二、方便有餘土者。

二乘三種菩薩證方便道者之所居也。何則若修二觀斷通惑盡。塵沙別惑無明未斷。捨分段身。而生界外。受法性身。即有變易。所居之土名「有餘」者。無明不斷也。名「方便」者。方便行人之所居也。故釋論曰。出三界外有淨土。聲聞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也。

三、實報無障礙土者。

無有二乘。純諸法身菩薩所居。破無明顯法性。得真實果。
而無明未盡。潤無漏業。受法性報身。亦名果報國。
仁王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是也。
以觀實相發真無漏所得果報故。名為「實」。修因無定。色心無礙。故名「真實無障礙土」。華嚴明因陀羅網世界是也。

四、常寂光土者。

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為「國」。亦名法性土。但真如佛性 非身非土。而說身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
名其土者。一法二義。普賢觀毘盧遮那住處名常寂光。

前二土是應。即應佛所居。第三亦應亦報。即報佛所居。第四但是真淨。非應非報。法身所居。
又云。「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如世「伊」三點。不縱橫並別。名祕密藏。諸佛如來所遊居處。真常究境極為淨土。

由是觀之。所謂十方微塵國土者。惟吾心中之土也。
三世恒沙諸佛者。惟吾心中之佛也。知此則知 :無一土不依吾心而建立。無一佛不由吾性而發現。
然則十萬億外之極樂獨非惟心之淨土乎。極樂國中之教主獨非本性之彌陀乎。

又當知惟此一心具含十界。身土融通重重無礙。又當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生佛互現。念念交參。

所以言 諸佛心內眾生 塵塵極樂。眾生心中諸佛 念念彌陀。
又云。十方淨穢卷懷 同在於剎那。一念色心羅列遍收於法界。並天真本具。非緣起新成。一念既然。一塵亦爾。
故能一一塵中一切剎。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塵復互周。
重重無塵無障礙。一時頓現非隱顯。一切圓成非勝劣。

若神珠之頓含眾寶。猶帝網之交映千光。我心既然。生佛體等
。如此則方了。遷神億剎。實生乎自己心中。孕質九蓮。豈逃剎那際內。



又云。
 極樂遍在一切處。舉一而全收也。如帝釋殿上千珠寶網。
千珠光影咸入一珠。一珠光影遍入千珠。
雖珠珠互遍。此珠不可為彼。彼珠不可為此。參而不雜。離亦不分。一一遍彰。亦無所在。
極樂淨土即千珠之一。十萬億國亦各千珠之一。
至若三乘人天。下至地獄餓鬼畜生脩羅。一一無非千珠之一。阿彌陀佛亦千珠直示一珠。見一佛即見十方諸佛。亦見十方九界眾生。
微塵剎海十世古今一印頓圓。無餘法矣。

如上所引。皆佛祖聖賢遞相發揚之明訓也。
知此則知諸剎諸塵 塵塵皆唯心之極樂也。一塵一佛 佛佛皆本性之彌陀也。復何疑哉。

  問曰。
既謂淨穢融通塵塵極樂。何娑婆獨不免於穢耶。

答曰。
凡夫業感即淨而穢。佛眼所觀即穢如淨。
豈釋迦報境 而果穢哉。

  問曰。
含攝無餘。吾信惟心之大矣。
圓融無礙。吾信惟心之妙矣。
柰何尚滯迷情。未離穢業。則吾惟心之土何由淨耶。

答曰。
心垢土垢。心淨土淨。
故維摩經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欲淨其心有。捨淨土之修法。他無能焉。


  問曰
淨土修法其詳可得聞乎。 

答曰。
淨土無修。
修因迷有。法無高下。高下由根。
根有多殊。修分多類。攝其多類,總有三門。一曰觀想。二曰憶念。三曰眾行。
皆依極樂彌陀以為之主也。

一曰 觀想者。
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

天台疏曰。
「諸佛如來」下 泛明諸佛。是故應當下遍觀彌陀。
「法界身者」報佛法性生也。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故云「入」。
如白日昇天 影現百川。明佛身自在能隨物現也。
又法界身是佛身 無所不遍。法界為體。得此觀佛三昧。
解入相應。故云「入心想」也。
「是心作佛」者。佛本是無。心淨故有。
「是心是佛」者。向聞 佛本是無 ,心淨故有。便謂條然。故云「即是」。始覺名「作」。終成即是「佛」。

[妙宗] 釋曰。欲想佛身。須知觀體。「體」是本覺。起成能觀。
本覺乃是諸佛法界之身。以諸如來無別所證 全證眾生本性故也。
若「始覺」有功。「本覺」乃顯。故云「法身從心想生」。
又復彌陀與一切佛。一身一智應用亦然。彌陀身顯即諸佛身。諸佛相明 即彌陀體。是故泛明生諸佛身。以為觀察彌陀觀體。從「法界身」下。是約 感應道交 釋。
從又「法界身」下。約解入相應釋。
融心解云。若無初釋 則觀非觀佛。若無次釋 則生佛體殊。二釋相成。是今觀法。
[妙宗]又曰。今之心觀非直於陰觀本性佛。乃託他佛顯乎本性。故先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 佛身全是本覺。故應佛顯。知本性明。託外義成。唯心觀立。
若論「作」是。即不思議三觀也。以若破 若立皆名為「作」。空假二觀也。
不破不立名之為「是」。中道觀也。
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三諦俱立。全作而是。
則於三諦俱 非破非立。即中之空假
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 ,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
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此三觀。
十六觀之總體一經之妙宗也。又曰。此觀能令四佛土淨。如是方為此經宗致。

乃至云。以此經本為韋提希厭同居穢。求同居淨故。談妙觀觀彼依正。三觀若成。麁垢先落。非有餘淨。更生何處。須知正為生同居淨故說三觀。
良由觀妙能破三惑。不獨感於同居淨土。隨其惑斷淺深之處。自然感得有餘等三。如病須藥。本為身安。求得仙方修合服
之。不但身安。兼能輕骨。身安可喻生同居淨。輕骨可喻感上三土。只是一藥。効乃深勝。如一妙觀能淨四土。
解云。韋提本欲捨穢取淨。而佛示觀法。捨穢必盡。顯淨無遺。
如月蓋為免舍離果報之病。故請觀音及乎宣呪。乃能消伏三毒之根。具足五眼之果。
故一心三觀求生淨土者。以三惑為穢土之因。以三諦為淨土之果。故別惑盡則寂光淨究竟三諦也。別惑未盡則實報淨分證三諦也。云云。

如上所明  一心三觀能破三惑 能淨四土。其或未破而生安養同居者。託勝增修。則有餘等三淨可待矣。

且教有云。五濁輕重同居淨穢。而圓觀輕濁所感同居依正最淨。比修戒善及餘經眾善感安養土。其相天殊。
故天台宗以圓觀為定善也。

二曰 憶念者。
或緣相好。或持名號。皆名憶念。而有理有事。
如華嚴解脫長者云。我若欲見安樂世界無量壽如來。隨意即見。如是十方一切世界所有如來我若欲見。隨意即見。
我能了知一切如來國土莊嚴神通等事。無所從來。亦無所至。無有行處。亦無住處。亦如己身。無來無去。無行住處。

然彼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
知一切佛及與我心 皆如夢故。如夢所見 從分別生。
見一切佛。從自心起。
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諸法。如水中影。
又知自心。猶如幻術。知一切佛。如幻所作。
又知自心諸佛菩薩。悉皆如響。譬如空谷隨聲發響。
悟解自心。隨念見佛。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貞元疏 曰。「無所從來」下正辨惟心。
即心無心便入真如。了彼相虛。惟心現故。
既了惟心。了心即佛。故隨所念無非佛矣。


下列四喻。通顯惟心。喻無來往。別喻兼明 不出入等。
四喻皆具四觀。

正是惟心。二惟心故空。三惟心故假。四惟心故中。
融而無礙。即華嚴意。
「夢」喻不來不去。「影」喻不出不入。「幻」喻非有非無。「響」喻非合非散。

又如 「般舟經」教修佛立三昧。專念彌陀。
其略云。常念彼佛。譬如夢見金寶親屬 相與娛樂等。
永明曰。此喻惟心所作。即有而空  故無來去。
如幻非實。則心佛兩忘。而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
空有無礙即無去來。不妨普見。見即無見。常契中道。
是以佛實不來。心亦不去。感應道交惟心自見。
又如楞嚴 大勢至云。若子憶母。如母憶時。
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至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霅(ㄓㄚ )川 以理事判之曰。觀其母子相憶之喻。則是同居事相而已。觀其自證無生法忍 則念佛心 不可單約事相而解。念存三觀。佛具三身。心破三惑。無生忍位乃可入焉。

又如 「彌陀經」 云。執持名號。至一心不亂。

淨覺曰。
一心不亂例前妙觀同名正受。即定心定善也。
據往人之論。則有理事。若達此心。四性不生。
與空慧相應。是理一心。若用心存念。念念不間。名事一心也。

真歇亦曰。一心不亂兼含理事。
若事一心,人皆可以行之。由持名號心不亂故。如龍得水。似虎靠山。此即楞嚴「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連攝中、下二根之義也。

若理一心亦非他法。但將阿彌陀佛四字做箇話頭。二六時中直下提撕。不以「有心」念。不以「無心」念。不以「亦有亦無心」念。不以「非有非無心」念。前後際斷 ,一念不生。不涉階梯徑超佛地。

余嘗評之。不以「有心念」等文 有四節。可配三觀。
初節配「空」。次節配「假」。第三「雙離」。第四「雙即」。雙離雙即可配「中觀」。

蓋彼「中觀」亦含遮照之義也。
合而言之。無非「以修契性」。顯其「當處即空」。全體即有,亦非空有,亦是空有。不可湊泊。不可擬議。心路絕處。即名為佛。

如上略舉數條通名「憶念」。而各分理事。
其理念者。與圓觀同。能破三惑。能淨四土。此攝上上根也。

若其事相念者。近則感同居淨。遠則可為上三土之因耳。
降此以下  事相不等。如諸經所說。或一生繫念。或三月繫念。或晨朝十念。或七七日念。或十日十夜 六時中念。或一日一夜不斷專念。加以深信之力、 淨願之力、 佛加被力。皆生極樂。

又下而至逆惡凡夫。臨終十念亦許得生。此攝中根及下下根
也。

三曰 眾行者。

如華嚴經 普賢菩薩勸進善財童子海會大眾。發十大願。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
十者普皆回向。
其一一願皆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業煩惱不可盡。故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殿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無復相隨。惟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到已即見阿彌陀佛。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無數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乃至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極樂世界。

又如「法華經」云。
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
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花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欲所惱。亦復不為嗔恚愚癡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妬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

又如「大寶積經」。發十種心往生極樂。
佛告彌勒。如是十心,非諸凡愚 不善丈夫 具煩惱者 之所能發。何者為十。
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
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
三者於佛王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
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
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
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
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
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
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
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起隨念心。
是名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若人於此十心隨成一心。樂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 無有是處。

又如觀經云。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淨業正因。

疏曰。初業共凡夫。次業共二乘。後業乃大乘不共之法也。
又如大本三輩發菩提心及諸經論所明。誦經持呪。建塔造像。禮拜讚頌。奉持齋戒。燒香散華。懸繒幡蓋。凡一行一事足以求生者。資之以信願回向之力。無不生也。
如上泛引。通名眾行。

然願行既有大小之不等。而又各有理事之不同。且如華嚴十願寶積十心之類。生於極樂者。其所感依正之勝及所見之佛。所聞之法。較諸小行常流。應必懸異也。


  問曰。
吾聞善財童子圓頓利根。一生取辦。今乃不生華藏。而勸生極樂。此何意耶。

答曰。
華嚴疏中自有此問。
彼所答云。有緣故。歸憑情一故。不離華藏故。即本師故。
謂華藏中所有佛剎皆微塵數。極樂去此十萬億土。並未出於剎種之中。故不離也。

經云。或有見佛無量壽 觀自在等共圍繞。此讚「遮那」隨名異化。故即本師也。

又曰。普賢為善財海眾結歸極樂者。蓋為信解圓宗之人入文殊智修普賢行。福慧事理皆稱法界。此大心人雖妙悟本明 
頓同諸聖。然猶力用未充。未及如來出世普利眾生。所以暫依淨土親近彌陀。直至成佛。意在此也。

 問曰。
眾行門中。既云大小不等 理事有殊。所感生相亦乃懸異。然則觀想、憶念二門 修各不等。其所感相  同耶異耶。

答曰。
皆不同也。
故永明曰。九品往生事非一等。或遊化國見佛應身。或生報土見佛真體。或一夕而便登上地。或經劫而方證小乘。或利根鈍根。或定意散意。或道悟遲速。而機器不同。或花開早晚。而時限有異。

又慈雲曰。雖分九品。猶是略分。若更細分亦應無量。
問曰。
極樂只是「同居」本非「實報」。何謂 或生報土見佛真體耶。

答曰。
爾將謂同居之外別有實報耶。當知三土不離同居。特身境受用遞遞不相同耳。
如經云。彌陀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等。
古師曰。此實報身也。

又霅川曰。極樂國土四土不同。豈但極樂為然。
荊溪云。直觀此土。四土具足。如當時華嚴海會不離逝多林。而諸大聲聞不知不見。即此類也。

問曰。
既云此土四土具足。只消就此展轉修行。反欲捨此而生彼國何耶。

答曰。
此方雖具四土。奈何穢業難除。
夫欲捨穢取淨。勢須彼國求生。

四明云。此土濁重 十信方出苦輪。
彼土境勝。九品悉皆不退。
豈不聞。大通佛世 受教之徒。已經塵點劫來。尚在聲聞之地。皆因退轉。故涉長時。
如「身子」已證六心。猶自退落五道。況悠悠修行者乎。蓋由此土多值退緣。
故云。「 魚子菴羅華,   菩薩初發心,  三事因中多,  及其結果少。」
若生極樂。藉彼勝緣。博地凡夫便階不退。以是之故求生彼國。

 問曰。
同居淨土其類甚多。今偏指極樂。而又偏讚其境勝。緣勝何耶。

答曰。
經云。彼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今以娑婆對而比之。

此則血肉形軀。有生皆苦。
彼則蓮華化生。無生苦也。
此則時序代謝。衰老日侵。
彼則寒暑不遷。無老苦也。
此則四大難調。多生病患。
彼則化體香潔。無病苦也。
此則七十者稀。無常迅速。
彼則壽命無量。無死苦也。
此則親情愛戀。有愛必離。
彼無父母妻子。無愛別離苦也。
此則仇敵冤讎。有冤必會。
彼則上善聚會。無冤憎會苦也。
此或困苦饑寒。貪求不足。
彼皆衣食珍寶。受用現成。
此或醜穢形骸。根多缺陋。
彼則端嚴相貌。體有光明。
此則輪轉生死。彼則永證無生。
此有四趣之苦。彼無三惡之名。
此則丘陵坑坎荊棘為林。土石諸山穢惡充滿。彼則黃金為地。寶樹參天。樓聳七珍。花敷四色。
此則雙林已滅。龍華未來。
彼則無量壽尊現在說法。
此則觀音勢至徒仰嘉名。
彼則與二上人親為勝友。
此則群魔外道惱亂正修。
彼則佛化一統魔外絕蹤。
此則媚色妖婬迷惑行者。
彼則正報清淨實無女人。
此則惡獸魑魅交扇邪聲。
彼則水鳥樹林咸宜妙法。

二土較量。境緣逈別。而樂邦之勝其數無窮。未暇悉舉也。
其境勝者可以攝眾生取淨之情。其緣勝者可以助生者修行之力。
雖同居淨類甚多。惟極樂修行緣具。故偏指也。


問曰。
十方如來皆可親近。今獨推彌陀者何耶。

答曰。
獨推彌陀。其故有三。
一、誓願深重。二、娑婆有緣。三、化道相關也。

一、願重者。
經云。彌陀往昔因中。嘗發種種廣大誓願。
其略曰。若我成佛已來。其有眾生願生我國。或聞我名。修諸善本。稱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誓不取正覺。
既生我國。若有退轉。不決定成佛者。誓不取正覺。
故華嚴鈔曰。彌陀願重。偏接娑婆眾生也。

二、有緣者。

我佛釋迦現在世時。眾生聞佛所教。歸向彌陀。固已多矣。

觀佛滅後末世眾生。無問僧俗男女貴賤貧富。稍聞佛教者。無不信向。未聞佛教者。亦會稱名。縱是頑愚暴惡無信之徒。或遭厄難危險之處。或發讚歎怨嗟之聲。不覺信口便叫阿彌陀佛。至於兒童女子戲弄之際。聚沙摶泥。圖牆畫壁。便作彌陀佛像。
甚至於學行未穩學語未成者。自然能唱阿彌陀佛。此皆不勸而發。不教而能。非有緣而何。

又如「無量壽經」云。吾說此經。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所當為者。皆可求之。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愍特留此經更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此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又經云。此經滅後,佛法全無,但留阿彌陀佛四字名號救度眾生。其有不信而謗毀者。當墮地獄具受眾苦。

故天台云。當知彼佛於此惡世偏有緣耳。

三、相關者 
先覺謂。兩土聖人示居淨穢。以折攝二門調伏眾生。
此以穢、以苦、以促、以多魔惱而折之。俾知所厭。
彼以淨、以樂、以延、以不退轉而攝之。俾知所欣。既厭且欣。則化道行矣。

又我釋迦於三乘授道之外其有度未盡者。度在彌陀。故於諸大乘經 叮嚀 反覆稱讚 勸往者。蓋化道之相關也。
以是三者之故。乃獨推焉。



 問曰。
偏指獨推之說。旨哉言乎。
欣厭取捨之方。至哉教矣。
敢問。欣厭取捨得無愛憎能所之過乎。

答曰。
汝不知言也。此非世間之愛憎能所也。
此乃十方如來「轉凡成聖」之通法也。
若非厭捨。何以轉凡。若非欣取。何以成聖。故自凡夫預乎聖位。由聖位以至等覺。其間等而上之。無非欣厭。極乎「妙覺」取捨始亡。
故先德云。取捨之極,與不取捨,無有異也。

況此淨土之法 只一化機。而釋迦彌陀之所共立者也。此指其往。彼受其來。
倘非厭捨。離此無由。倘非欣取。生彼無分。既捨此矣。又生彼矣。藉彼勝緣直至成佛。然愛憎能所功莫大矣。何過之有 故。
問曰。
取捨之談無敢議矣。但往生之說能不乖於無生之理乎。

答曰。
天台云。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即是真無生。此謂心淨故佛土淨。
愚者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即作「無生」解。
不知「生即無生,無生即生」也。

長蘆曰。
以「生」為「生」者。「常見」之所失也。
以「無生」為「無生」者。「斷見」之所惑也。
「生而無生,無生而生」者。第一義諦也。

天衣曰。
「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三家之說其旨甚明。


 今余復以「性、相」二字釋之:
「妙真如性」本自無生。「因緣和合」乃有生相。以其「性」能現「相」。故曰「無生即生」。
以其「相」由「性」現。故曰「生即無生」也。
知此則知 淨土之生,惟心所生,無生而生。理何乖焉。


問曰。
往生之說其旨昭然。但今之學者不能曉了。千人萬人疑道。極樂遠隔十萬億國。臨命終時恐難得到。復何策以曉之。

答曰。
是可咲(笑)也。
說了許多 心外無土,土外無心。到者(這)裏猶道 不曉。
此無他。只是眾生妄認 自心在色身之內,方寸之間。
不知自家心量元自廣大。
豈不聞 讚佛偈云。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且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被我心量都盧包了。恒沙世界無量無數。我之心量一一周遍。如此看來。十萬億國在我心中。其實甚近。何遠之有。
命終生時。生我心中。其實甚易。何難之有。

豈不見「十疑論」云。「十萬億剎」為對凡夫肉眼 生死心量 說耳。
但使眾生淨土業成者。臨終 在定之心 即是淨土受生之心。動念即是生淨土時。為此。

觀經云。彌陀佛國去此不遠。
又業力不可思。一念即生。不須愁遠。
又如人夢身雖在床。而心意識遍至他方。生淨土亦然。不須疑也。
經云。一彈指頃即得往生。又云。屈伸臂頃。又云。頃刻之間。
故自信錄云。十萬億剎頃刻至者。自心本妙耳。此等重重喻說。只是言其 生在自己廣大心中甚近而甚易者也。

我如今且莫說廣大心量。且只就汝色身之內方寸之間。說箇譬喻。譬如此方到西天竺。動經十萬餘里。一路之間多經國土。有一人雖未親到。曾聞他人講說一遍。記憶在心。其人後時坐臥之間。忽動一念思量彼國。思量千里便到千里。思量萬里。便到萬里。思量天竺便到天竺。以此比之。生淨土便是這箇道理。豈不是彈指之頃。一念便到。何難到之有哉。

汝若不修淨業要到極難。淨業若成要到極易。但辦肯心。決不相賺。

問曰。
不修淨業要生極難。此誠言也。何故前舉「逆惡凡夫臨終亦生。」吾未聞其詳。而且有疑。幸詳示而釋之。

答曰。
觀經云。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 為說妙法 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 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此其詳也。

雖十二劫處蓮華中。而其受用快樂如忉利天。故古者云。華中快樂如忉利。不比人間父母胎,逆惡得生者。

觀經疏曰。以念佛除滅罪障故。即以念佛為勝緣也。
余詳經意。即是念佛滅罪而生。然以疏論參而明之。則有三義。

一者或問。如何以少時心力而能勝終身造惡耶。
曰。
心雖少時。而其力猛利。是心勇決名為大心。以捨身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人也。

二者,此雖造惡。或現世曾修三昧故。臨終勸念,定心易成。亦是乘急戒緩人也。縱現世不修三昧。亦是宿種今熟。以宿善業強故。臨終得遇善知識。十念功成也。
三者,若非宿種。又非現修。則其念佛之時。必有重悔。

故永明曰。善惡無定。因緣體空。迹有升沈。事分優劣。
真金一兩勝百兩之疊華。爝(ㄐㄩㄝˊ)火微光爇萬仞之積草。

問曰。
五濁惡世人皆有罪。縱未造五逆重罪。其餘罪業孰能無之。苟不懺悔消滅。但只臨終念佛能往生乎。

答曰。
亦得生也。此乃全藉彌陀不思議之大願力也。

那先經云。如持百枚太石置於船上。藉船力故石不沒水。若無其船。小石亦沒。
喻彼世人一生造惡 臨終念佛 不入泥犁。若非念佛。雖作小惡。亦入泥犁。況大惡乎。
「船」喻佛力。「石」喻惡業。故昔人有帶業而生之說。
四土文中亦云。具惑 染者亦得生同居淨也。
又如 僧雄俊。臨入鑊湯。并 汾州人屠牛為業。臨終見群牛逼觸其身,苦痛切己。及 張鐘馗殺雞為業。臨終見神人驅群雞喙破兩目流血盈床。稱佛名號俱生淨土。
此非佛力而何。
請復以喻 明之。如人現犯官法。應入官內。以投託國王。承王宣召。則官不能拘而復達帝京也。

所以 西資鈔云。得生淨土。是假他力。彌陀願攝 釋迦勸讚 諸佛護念。如渡大海。既得巨舟。仍有良導。加以便風 ,必能速到彼岸也。若其不肯登舟。遲留惡國者。誰之過歟。
問曰。
前云。博地凡夫便階不退。此必已無惡業者也。今此帶業而生。能不退乎。

答曰。
例皆不退。
經云。其有生者悉住正定之聚。又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又「十疑論」云。有五因緣能令不退。
一者 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
二者 佛光常照 菩提心常增長故不退。
三者 水鳥樹林風聲樂音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故不退。
四者 彼國純諸菩薩以為良友。無惡緣境。外無外道鬼魔。內無邪三毒等。煩惱畢竟不起故不退。
五者 生彼國者壽命永劫。共佛齊等故不退也。又古人云。不願生淨土則已。願生則無不得生。不生則已。生則永不退轉也。

問曰。
一生造惡。臨終念佛帶業得生。又無退轉。此彌陀願力誠乎不可思議矣。然則我於生前。且做世間事業。直待臨終然後念佛。可乎。

答曰。
苦哉苦哉。何等愚謬之言也。砒霜酖酒毒中之毒。今汝此言毒於砒霜酖酒者也。非特誤賺自己。又且誤賺天下曰僧曰俗善男信女。皆此言也。
向所謂 逆惡凡夫臨終念佛者。乃是宿有善根福德因緣。方遇知識。方得念佛。此等僥倖萬萬人中無一箇半箇。
汝將謂人人臨終有此僥倖哉。

豈不見「群疑論」云。世間有十種人。臨終不得念佛。
一者、善友未必相遇故無勸念之理。
二者、業苦纏身不遑念佛。
三者、或偏風失語不能稱佛。
四者、狂亂失心注想難成。
五者、或遭水火不暇至誠。
六者、遭遇豺狼無復善友。
七者、臨終惡友壞彼信心。
八者、飽食過度昏迷致死。
九者、軍陣鬪戰奄忽而亡。
十者、忽墜高巖傷壞性命。 

如此等十種之事。皆是尋常耳聞眼見。不論僧俗男女。人皆有之。或宿業所招。現業所感。忽爾現前。不容迴避。

爾又不是神通聖人。有宿命通能知臨終有業無業。又不是有他心天眼能知臨終好死惡死。如上十種惡緣忽然遭著一種。便休了也。便做手脚不得了也。便有知識活佛圍繞。救爾不得了也。便須隨業受報。向三途八難中受苦受罪。到那時要聞佛名不聞了也。
直饒爾無此惡緣。只是好病而死。亦不免風刀解體四大分離。如生龜脫筒 螃蟹落湯。痛苦逼迫怕怖慞惶。念佛不得了也。更饒爾無病而死。又或世緣未了。世念未休。貪生怖死。擾亂胸懷。
若是俗人又兼家私未明。後事未辦。妻啼子哭。百種憂煎。念佛不得了也。更饒爾未死以前。只有些少病痛在身。忍疼忍苦。叫喚呻吟。問藥求醫。祈禱懺悔。雜念紛飛。念佛不得了也。
更饒爾未病以前。只是年紀老大。衰相現前。困頓龍鍾。愁嘆憂惱。只向箇衰老身上。左安右排。念佛不得了也。
更饒爾未老以前。正是少壯之日。正好念佛之時。稍或狂心未歇。俗務相關。東攀西緣。胡思亂相。業識茫茫。念佛不得了也。
更饒爾閑自在有志修行。稍於世相之中。照不破放不下。把不定坐不斷。忽遭些子境界現前。一箇主人隨他顛倒。念佛不得
了也。
爾看他老病之時少壯清閑之日。稍有一事掛心。早是念佛不得。況待臨終時哉。何況爾更道。且做世間事業。爾真癡人說此癡話。敢保爾錯用身心了也。
且世間事業如夢如幻如影如響。那一件有實效。那一件替得生死。縱饒廣造伽藍多增常住。攀求名位交結官豪。爾將謂多做好事。殊不知犯了如來「不體道本 廣造伽藍」等戒。豈不見
道。有為之功多諸過咎。天堂未就。地獄先成。生死未明。皆成苦本。
眼光落地。受苦之時。方知平生所作盡是枷上添枷。鎖上添鎖。鑊湯下增柴炭。劍樹上助刀鎗。袈裟下失却人身。萬劫難復。鐵漢聞之。也須淚落。

祖師如此苦口勸人。曾許爾且做事業。待臨終方念佛乎。

又不見。死心禪師道。世間之人財寶如山。妻妾滿前。日夜歡
樂。他豈不要長生在世。爭奈前程有限暗裏相催。符到奉行不容住滯。閻羅老子不順人情。無常鬼王有何面目。且據諸人眼裏親見耳裏親聞。前街後巷。親情眷屬。朋友兄弟。強壯後生。死却多少。
世人多云待老來方念佛。好教爾知。黃泉路上無老少。
能有幾人待得老。到少年夭死者多矣。
古人云。莫待老來方念佛。孤墳多是少年人。
又云。自從早年索妻養兒。經營家計。受盡萬千辛苦。忽然三寸氣斷。未免一旦皆休。
若是孝順兒孫。齋得幾僧 看得部經。燒得陌紙。春三秋九做得碗羹飯。哭得幾聲。猶是記憶爺娘。
若是不肖之子。父母方死。骨頭未冷。作撻財產。出賣田園。恣意作樂。以此較之。著甚麼急。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

復引 古德云。冷笑富家翁。營生忙似箭。囤內米生虫。庫中錢爛貫。日裏把秤稱。夜間點燈算。形骸如傀儡。莫教繩索斷。死心如此苦口勸人。曾許爾且做事業。待臨終方念佛乎。

當思人生在世能有幾時。石火電光眨眼便過。趁此未老未病之前。抖搜身心撥棄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由他臨命終時。好死惡死我之盤纏預辦了也。我之前程穩穩當當了也。若不如此。後悔難追。思之思之。

問曰。
吾之言過矣。駟不及舌矣。承師之教。誰不寒心。
奈何人心易進易退。一聞警策。勇猛精勤。忽於目前逢一障難。便轉念頭別求方便。都道淨業只是身後之事。於今目前無所利濟。從此身心一時放退。是亦無怪其然耶。

答曰。
汝之所見未廣也。豈不見經中道。受持佛名者。現世當獲十種勝利。
一者、晝夜常得一切諸天大力神將河沙眷屬隱形守護。
二者、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諸菩薩常隨守護。三者、常得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
四者、一切惡鬼若夜叉若羅剎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龍毒藥悉不能中。
五者、火難水難冤賊刀箭牢獄枷鎖橫死狂生悉皆不受。
六者、先所作業悉皆消滅。所殺冤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
七者、夜夢正直。或復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像。
八者、心常歡喜。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
九者、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供養歡喜禮拜。猶如敬佛。
十者、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聖眾持金蓮華接引往生。西方淨土盡未來際受勝妙藥。

如上十種利益。經文具載。乃佛口之所宣也。既是現生來世皆有利益。然則世出世間要緊法門。無如念佛者矣。但當精進不用懷疑。


問曰。
念佛之門多承開導。群疑盡釋。正信現前矣。
但上文所謂抖擻身心撥棄世事。今世網中人間有境緣順便身意安閑者。則可依此而行。其有世事不容撥棄者。又當何以教之。


答曰。
世網中人若是痛念無常用心真切者。不問苦樂逆順靜鬧間忙。一任公私幹辦迎賓待客。萬緣交擾。八面應酬。與他念佛。兩不相妨。不見古人道。朝也阿彌陀。暮也阿彌陀。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

又云。「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其有世緣稍重。力量稍輕者。亦須忙裏偷閑鬧中取靜。每日或念三萬聲  一萬聲  三千聲 一千聲。定為日課。不容一日放過。
又有冗忙之極頃刻無閑者。每日晨朝必須十念。積久功成。亦不虛棄。
念佛之外。或念經禮佛懺悔發願。種種結緣種種作福。隨力布施。修諸善功以助之。凡一毫之善 皆須回向西方。如此用功。非惟決定往生。亦且增高品位矣。


問曰。
泛言念佛未有其方。且十念回向之法亦所未諭。幸詳以示之。

答曰。
念佛者或專緣三十二相。繫心得定。開目閉目常得見佛。或但專稱名號執持不散。亦於現身而得見佛。此間現見。多是稱佛名號為上。稱佛之法必須 制心不令散亂。念念相續 繫緣佛號。口中聲聲喚阿彌陀佛。以心緣歷字字分明。稱佛名時。無管多少。並須一心一意心口相續。如此方得一念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若不然者。滅罪良難。

十念者。每日清晨。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但隨氣長短。不限佛數多少。唯長唯久。氣極為度。其佛聲不高不低。不緩不急。調停得中。如是十氣連屬不斷。意在令心不散 專精為功。故名此為十念者。顯是「藉氣束心」也。

盡此一生不得一日暫廢。回向發願者。念佛既畢
即云。「弟子某  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願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眾聖手持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如上念佛之法。至於回向。乃先德垂訓切要之方 盛傳於世久矣。當遵而行之。

問曰。
世網中人隨量指授微細方法。靡不詳明矣。然則我輩世外之人又當何以加其工焉。

答曰。
前不云乎。修有多類。攝成三門。如是三門 門門可入。或單或兼。隨意之所取耳。

問曰。
圓觀之修 惟心之念 似乎上器之行門。華嚴十願 寶積十心 亦乃大根之功用。
倘根器之不對。則功行之難成。今吾自揣其根 觀吾所好。惟在專持名號。暇則或加禮拜懺悔而已。師以為如何。

答曰。
善哉善或。汝知量矣。觀汝之言。正合善導「專修無間」之說矣。
專修者。謂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颺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號。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若能念念相續 畢命為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教故。
順佛語故。若捨專修 而修雜業以求生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乃由雜緣亂動 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心不相續報佛恩故。

雖有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樂近雜緣 自障障他 生淨土故。無間修者。身須專禮阿彌陀佛。不雜餘禮。口須專稱阿彌陀佛。不稱餘號。不誦餘經。意須專想阿彌陀佛。不雜餘想。又若貪嗔癡來間者。隨犯隨懺。不令隔日隔念隔時。常使清淨。亦名無間修也。

善導和尚 者。天竺傳中稱為彌陀化身也。觀其專修無間之說。要緊只在念念相續。
孤山 亦云。不可等閑發願 散亂稱名。
永明 亦云。直須一心歸命盡報精修。坐臥之間常面西向。當行道禮敬之際 念佛發願之時。懇苦翹誠 無諸異念。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賊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願脫苦輪速證無生。廣度含識紹隆三寶。誓報四恩。如斯志誠方不虛棄。

如或言行不稱。信願輕微。無念念相續之心。有數數間斷之意。恃其懈怠 臨終望生。但為業障所遮。恐難值其善友。風火逼迫正念不成。
何以故。
如今是因。臨終是果。應須 因實 果則不虛。聲和則響順。形直則影端故也。

  問曰。
念念相續之修。豈非余所願也。
奈何定力未成 念頭無主。
或舊學未忘。或邪想亂起。
或境緣相觸照顧不牢。
或情想紛飛遏捺不住。不覺念頭東走西走。眨得眼來千里萬里去了。
又或惹著一毫世事。便是五日十日半月一月擺脫不去。豈特間斷而已哉。
言之可慚。思之可慟。又當何策以治之。


答曰。
嗚呼。此天下學者之通病也。
汝當間斷之時。若不痛加鞭策。則「專修無間」之念永無成就之期。
余聞古人有二種痛鞭之策。今復為汝獻之。汝當諦而聽之。
一曰報恩。二曰決志。三曰求驗。

第一報恩者。
既修淨土。當念報恩。
佛恩國恩固未暇論。只如父母養育之恩。豈非重恩。師長作成之德。豈非重德。
爾最初出家。便說要報重恩。後來行脚。又說要報重德。離鄉別井二三十年。父母師長艱難困苦。爾總不顧。父母老病。爾又不看。及聞其死。爾也不歸。如今或在三塗受罪受苦。望爾救他。望爾度他。爾却念念間斷。淨土不成。
淨土不成。自救不了。自救不了。如何救他。既不能相救。爾是忘恩負義。大不孝人。
經云。不孝之罪當墮地獄。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地獄業也。又且不蠶而衣。不耕而食。
僧房臥具受用現成。爾當勤修淨業。圖報信施之恩。
祖師道。此是施主妻子分上減剋將來。道眼未明。滴水寸絲也。須牽犁拽耙。償他始得。
爾却念念間斷。淨土不成。淨土不成。酬償有分。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畜生業也。

第二決志者。

若學專修。志須決定。
爾一生參禪。禪既不悟。及乎看教。教又不明。弄到如今。念頭未死。又要說幾句禪。又要說幾句教。又要寫幾箇字。又要做幾首詩。情掛兩頭。念分四路。
祖師道。「毫釐繫念。三塗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爾却志無決定。情念多端。因此
多端 間斷正念。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三塗羈鎖業也。又且守護戒根。志不決定。或因身口念念馳求。教中道。「寧以洋銅灌口。不可以破戒之口受人飲食。寧以熱鐵纏身。不可以破戒之身受人衣服。」況因諸戒不嚴。邪心妄動。因此妄動。間斷專修。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何止熱鐵洋銅業也。
又且斷除憎愛。志不決定。每於虛名浮利自照不破。名利屬我便生貪愛。名利屬他便生憎妬。
古人云。「貪名貪利。同趨鬼類。逐愛逐憎。同入火坑。」爾却因此愛憎間斷淨土。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餓鬼火坑業也。

第三求驗者。

既學專修。當求靈驗。爾如今髮白面皺。死相現前。知道臨終更有幾日。須在目前便要見佛。只如廬山遠法師。一生之中三度蒙佛摩頂。又如懷感法師。稱念佛名便得見佛。又如少康法師。唱佛一聲眾見一佛從口飛出。唱佛十聲則有十佛從口飛出。如貫珠焉。
此等靈驗萬萬千千。爾若心無間斷。見佛不難。間斷心生。決不見佛。既不見佛。與佛無緣。既無佛緣。難生淨土。淨土不生。必墮惡道。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三塗惡道業也。戒之戒之。

如上三策。當自痛鞭。使其「念不離佛。佛不離念。」感應道交現前見佛。既見樂邦之佛。即見十方諸佛。既見十方諸佛。即見自性天真
之佛。既見自性天真之佛。即得大用現前。然後推其悲願。廣化一切眾生。此名淨土禪。亦名禪淨土也。然則永明所謂「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豈不驗於此哉。勉之勉之。

於是禪上人者既喜且驚。矍然久之如有所失。天如老人乃復告之曰。「禪與淨土了即俱了。心外無法 莫錯會好。」

上人乃稽顙再拜曰。吾多幸矣。今吾知所歸矣。謝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