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正確的不執著

很多人學佛之後,知道不要執著,

但是有的人在生活中自以為「不執著」時,其實
正在執著著「不執著」而壞著佛門規矩。
所謂「家有家規,入境隨俗,國有國法」,
並不是學了佛就要壞了這規矩、律法,
佛告訴我們真如實相,是要我們不著於世間,
而不是要我們借著「不執著」三個字來壞世間規矩。

是要離相而非壞相,規矩照守,不妨礙心上不著。
真正會修的,不會在這裡走岔路,
常勸大家「學佛一定要聽經」,否則自以為是在修行,
其實正在岔路上走著。
所以
學佛一定要放下自己固有的成見,
沒學佛之前認為 什麼是好,什麼是對,什麼是喜愛的......,都不重要,
重點是現在,
佛說什麼?佛告訴你要怎麼做,你就照做,因為你是要學佛,
如果沒有要學,那儘管當一般人,無妨,
但別帶著俗心俗氣又要裝佛門的出家人、師兄、師姐樣子,
這是絕對不應該的,
因為完全辜負釋迦牟尼佛、諸大菩薩的慈悲,
真正的佛法 你不願學,還有人要學,
千萬不要混雜世間法來破壞佛教啊!
#學佛一定要聽經




大乘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無心論~菩提達摩


無心論

                釋菩提達摩製

  夫至理無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粗而見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談無心之論矣。

弟子問和尚曰。有心無心。
答曰。無心。
問曰。既云無心。誰能見聞覺知。誰知無心。
答曰。還是無心既見聞覺知。還是無心能知無心。
問曰。既若無心。即合無有見聞覺知。云何得有見聞覺知。
答曰。我雖無心能見能聞能覺能知。
問曰。既能見聞覺知。即是有心。那得稱無。
答曰。只是見聞覺知。即是無心。何處更離見聞覺知別有無心。
       我今恐汝不解。一一為汝解說。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見終日見由為無見。見亦無心。聞終日聞由為無聞。聞亦無心。覺終日覺由為無覺。覺亦無心。知終日知由為無知。知亦無心終日造作。作亦無作。作亦無心。故云見聞覺知總是無心。

問曰。若為能得知是無心。
答曰。汝但子細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復可得。是心不是心。為復在內為復在外為復在中間。如是三處推求覓心了不可得。乃至於一切處求覓亦不可得。當知即是無心。

問曰。和尚既云一切處總是無心。即合無有罪福。何故眾生輪迴六聚生死不斷。
  答曰。眾生迷妄。於無心中而妄生心。造種種業。妄執為有。足可致使輪迴六趣生死不斷。譬有人於暗中見杌為鬼見繩為蛇便生恐怖。眾生妄執亦復如是。於無心中妄執有心造種種業。而實無不輪迴六趣。如是眾生若遇大善知識教令坐禪覺悟無心。一切業障盡皆銷滅生死即斷。譬如暗中日光一照而暗皆盡。若悟無心。一切罪滅亦復如是。
問曰。弟子愚昧心猶未了審。一切處六根所用者應。答曰。語種種施為煩惱菩提生死涅槃定無心否。答曰。定是無心。只為眾生妄執有心即有一切煩惱生死菩提涅槃。若覺無心即無一切煩惱生死涅槃。是故如來為有心者說有生死。菩提對煩惱得名。涅槃者對生死得名。此皆對治之法。若無心可得。即煩惱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槃亦不可得。

問曰。菩提涅槃既不可得。過去諸佛皆得菩提。此謂可乎。
答曰。但以世諦文字之言得。於真諦實無可得。故維摩經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又金剛經云。無有少法可得。諸佛如來但以不可得而得。當知有心即一切有無心一切無。

問曰。和尚既云於一切處盡皆無心。木石亦無心。豈不同於木石乎。
答曰。而我無心心不同木石。何以故。譬如天鼓。雖復無心自然出種種妙法教化眾生。又如如意珠。雖復無心自然能作種種變現。而我無心亦復如是。雖復無心善能覺了諸法實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應用無妨。故寶積經云。以無心意而現行。豈同木石乎。夫無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無心也。

問曰。今於心中作若為修行。
答曰。但於一切事上覺了。無心即是修行。更不別有修行。故知無心即一切。寂滅即無心也。

弟子於是忽然大悟。始知心外無物物外無心。舉止動用皆得自在。斷諸疑網更無罣礙。即起作禮。而銘無心乃為頌曰。

  心神向寂  無色無形
  睹之不見  聽之無聲
  似暗非暗  如明不明
  捨之不滅  取之無生

  大即廓周法界  小即毛竭不停
  煩惱混之不濁  涅槃澄之不清
  真如本無分別  能辯有情無情
  收之一切不立  散之普遍含靈
  妙神非知所測  正覓絕於修行
  滅則不見其懷  生則不見其成
  大道寂號無相  萬像窈號無名
  如斯運用自在  總是無心之精

  和尚又告曰。
諸般若中以無心般若而為最上。
故維摩經云。以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外道。
又法鼓經。若知無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福亦不可得。生死涅槃亦不可得。乃至一切盡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乃為頌曰。

  昔日迷時為有心  爾時悟罷了無心
  雖復無心能照用  照用常寂即如如

  重曰。

  無心無照亦無用  無照無用即無為
  此是如來真法界  不同菩薩為辟支

  言無心者即無妄相心也。

  又問。何名為太上。
答曰。太者大也。上者高也。

窮高之妙理故云太上也。又太者通泰之位也。
三界之天雖有延康之壽福盡。是故終輪迴六趣。未足為太。
十住菩薩雖出離生死。而妙理未極。亦未為太。
十住修心妄有入無。又無其無有雙遣不妄中道。亦未為太。
又忘中道三處都盡。位皆妙覺。菩薩雖遣三處。不能無其所妙。亦未為太。
又忘其妙則佛道至極。則無所存。無存思則無思慮。兼妄心智永息。覺照俱盡。寂然無為。此名為太也。
太是理極之義。上是無等色。故云太上。即之佛如來之別名也。

無心論一卷

達摩祖師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標點符號的正規用法

標點符號的正規用法

(1)頓號 (、)
表示句子內部 並列詞語 之間的停頓。
頓號表示的停頓比逗號小,一般用來隔開並列的詞或者並列短語。
並列的詞之間用了“和”、“或”之類連詞,就不再使用頓號。
頓號與“和”的作用是一致的。
多個詞語並列先用頓號,最後一個用“和”。
如果並列詞語結合得很緊,沒有必要在行文中用停頓來突出它,則可以不加頓號。
並列詞語中又有並列詞語時,大並列用逗號,小並列用頓號。

頓號運用方面常見錯誤如: 
張三李四趙五經常到閱覽室學習。(兩個逗號應改為頓號)
市一中學的校長、主任第三中學的校長、 主任都來開會了。(此句混淆了並列詞語的大小層次。
第二個頓號應改為逗號。) 

亞馬遜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 和長江是世界四大河流。(此句用了“和”,前面的頓號應該刪去。) 
  

(2)逗號 (,)
表示句子內部的一般性停頓。
其主要用法有: 
a.用在較長的主語後面。
 如: 
這個演員表上排列在最後一名的小角色, 卻贏得了觀眾最熱烈的掌聲。 
b.用在需要強調的簡短主語後面。
 如: 
北京,祖國的首都。 
c.用在句首狀語的後面。
如: 
在一個明媚的早晨,他登上了去石家莊的列車。 
d.用在較長的賓語前邊。
如: 
我不得不承認,他的實力比我強得多。 
e.用在插入語前後。
如: 
我來北京,往少裏說也有十幾次了。 
f.某些句中關聯詞後面有時也用逗號。
  這往往是出於強調的需要,一般是不必停頓的。
如: 
勞動很艱苦,可是,我們根本不怕。 
g.用在複句內部的分句間。
如: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些白花,
 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h.用在次序語後面。
如: 
 第一,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必須加勁幹;
 第二,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 
i.用在倒裝句中間。
如: 
多麼美麗,這一朵朵鮮花。 
  

(3)分號 (;)
表示一句話裏 並列分句之間的停頓。
只有一重關係的複句,分句間一般用逗號,不用分號。
如果分句內部已用了逗號,複句之間必須用分號。
如: 
白天,戰士們堅守著已得的陣地;夜裏, 戰士們向敵人發起新的攻擊。

多重複句內, 並列分句之間必用分號。如: 
依照客觀規律去辦事,國民經濟就能夠均衡地、順利地發展;違反這些原則,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就快不起來。 

並列的分句出於分清結構和突出名單的需要, 即使分句內部沒有逗號,分句之間也可用分號。
非並列關係(如:轉折關係、因果關係等)的多重複句,第一層的分界處也用分號。

如: 
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分項列舉的各項之間,也用分號。 
  

(4)冒號 (:)
用在提示語後面,表示提起下文或總結上文。
運用冒號時要注意其提示範圍。
冒號提示的內容的末尾用句號。
如果一個句號前的內容不全是冒號提示的,則這個冒號用得不正確。
如: 
這事實證明:人如果老想著錢, 看不到敵人的腐蝕進攻,就會走入歧途可見這些事實是可以作為活教材的。(句中冒號只提示到了“歧途”,不包括後邊,所以用錯了。
應把“歧途”後面的逗號改為句號。) 
沒有特別提示的必要就不要用冒號。
如: 
他表示:一定要來參加會議。(冒號應該刪去) 
比賽的結果出人預料:老年隊竟打敗了青年隊。 (冒號應該改為逗號) 
在句子內部,不能用冒號。如:老師說了一聲:“下課!”就走了。 
(句中不能用冒號,應刪去。) 
某某說”、“某某想”等後邊常用冒號。 
但有時不想強調提示語,或不直接引述別人的話,則不用冒號而用逗號。 
如果“某某說”是在所有引文的後邊,“說”後用句號。 


句末點號 

(1)句號 (。)

表示一句話說完的停頓。一般用在陳述句末尾。 
語氣輕微的祈使句、感歎句各項末尾也可以用句號。
如: 
母親和孩子睡得很香。(陳述句) 
我們還是回去吧。(祈使句) 
老李同志真是個好人啊。(感歎句) 

如果一個句子中出現了“什麼”“怎麼”之類的疑問代詞,句末加有“呢”之類的助詞,但句意並沒有發問要求回答,也不能視為問句, 句末仍用句號。

如: 
你歇會吧,現在時間還早著呢。 
誰不知道他是寧波中學的好學生呢。 
他來問我去新江廈商城到底乘幾路公共汔車。 
怎樣才能奪取抗洪勝利是我們必須充分研究的問題。 

句號應用方面的常見錯誤是:
該用逗號用了句號, 該用句號而用了逗號或問號。


(2)嘆號(!)
表示一句感情強烈的話結束後的停頓。
一般用在感歎句的末尾。語氣較強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嘆號。
有時語氣強烈的反問句末尾也用嘆號。

如:
多麼美麗的景色啊!(感歎句)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祈使句)
哎呀,你怎麼不早說呢!(反問句)
陳述句若帶有較強的事情色彩和內心情緒也可用嘆號。如:
這真是一場悲劇! 

凡表示讚頌、歡喜、憤激、驚訝之情的句子, 後面都用感嘆號,兼有疑問和感歎語氣的,應根據句子的形式和具體的語言環境來決定是用問號還是嘆號。

嘆號運用方面的常見錯誤有: 
a.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末尾用嘆號。
如: 
讓我們出去散散步吧!(。) 
b.在並非句末的地方用嘆號。
如: 
太精彩了(,)這場比賽! 
c.在貌似感歎而目的並不在於表達情感的陳述句末尾用嘆號。
如: 
比賽失敗後,他傷心極了!(。) 

(3)問號 (?)
表示一句問話結束之後的停頓。表示詢問、責問、反問、設問、商量、猜測的句子都用問號。
選擇問號只在最後用一個問號。
問號中含有稱呼語的,無論稱呼語在前還是在後,問號都用在句末。問話人一個接一個地發問,構成一串相對獨立的問句時,每個問句末尾都用問號。
當一個問句做某一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時,則整個句子不是問句,但並不要求回答,其目的只在於陳述一種情況,這種句子也不用問號。
如: 
只有一張票,是你去?還是我去?(這是一個選擇問句,第一個問號應改為逗號。
選擇問句中,如果為了強調,每個選擇分句後都用問號,此類句子在分句後一般有句末語氣助詞。) 
你幹什麼去?小張。(問號改為逗號,句號改為問號) 
我想知道明天是不是會下雨?(問號改為句號) 

標 號 

(1)引號 (「」)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引號有雙引號和單引號兩種。
一般用雙引號,引文內還有引文,就用單引號。
雙引號和單引號反復使用。
直接引用別人的話,用引號;
間接引用別人的話,不用引號。
連續引用幾個文段時,每段開頭都要用前引號,只在最後一段用後引號。
 
引號的作用主要有: 
a.表示引語 
b.表示特定稱謂 
c.表示特殊含義需要強調 
d.表示否定和諷刺 
引語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話。成語、格言、詩詞等, 也包括擬聲詞、音譯詞。
特定稱謂指具有某些特點的名稱、簡稱、專用術語以及紀念日等。
特殊含義指引號中的詞語在其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產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時,引文末尾標點的位置要注意。 
凡是把引用的話獨立來用,末尾點號放在引號裏邊。
如果引用的內容是句子的一個組成部分,即引文沒有獨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點號(問號、嘆號可保留),整個句子該停
頓處則停頓,該用何點號則用何點號。 

(2)括弧 (())
表示文中注釋的部分。注釋或補充說明句中某個詞語的叫句內括弧
它必須緊緊跟在被注釋的詞語之後,被注釋的詞語後面需要停頓,點號要放在後括弧後面
括弧內的注釋語如果帶有標點,其最後一個標點(問號、歎句除外)應省去。

注釋或補充說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弧。句外括弧內的注釋語如果是一句話,那麼句末點號應該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句末點號。 

(3)破折號 (
──
表示對上文的詞語的解釋或表示語意某種變化。
破折號的第一作用是對上文進行解釋。
這種用法與括弧相似。 
它們的區別是:括弧裏標明的語句僅是對上文的解釋說明,不是正文,讀的時候不必讀出;
破折號標明的語句兼前文的解釋說明,同時又是正文的一部分,必須與上下文連讀下來。

以,對上文進行注釋要注意到兩者的區別,
注釋部分若是正文,就用破折號;若不是正文,就用括弧。

行文中表解釋說明通常只用一個破折號引出,這類語句若插在句子中而且較長,可用雙破折號,即注釋語前後各一個

破折號的第二個作用是表語意的遞進。
這種情況下,通常能看出破折號前後在時間上的推移、在意思
上的推進、在空間上的轉移、在情節上的變化。

破折號的第三個作用是表
語意的轉換,批語言表述中一個意思突然轉到另一種意思上去,破折號前後不是同一方面的內容。

第四個作用是表示聲音的中止、停頓、延長。

另外,破折號還用於連接歇後語,標明文章副標題和詞、詩、文的作者及事項列舉分承的各項之間。

(4)省略號…… 
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主要用法有:
a.表示引文的省略
b.表示列舉的省略
c.表示說話斷斷續續
d.表示語意未盡
e.表示沈默不語
並列詞語在句中作定語時, 省略時只用“等”不用省略號。
使用省略號要注意它和前後標點的關係。
省略號前邊如果是完整的句子,此句點號照用;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一般不用點號。
省略號後邊一般不用點號。省略號後邊有時用點號,目的在於分清結構,表示不與下文相混。
特別注意一點,省略號「......」必須是六個點,有些出版社甚至會因你只用3點而拒稿。

(5)書名號 (
﹏﹏橫式 )(《 》〈 〉直式
表示文中出現的書名、報刊名、詩文名、歌曲名、戲劇名、繪畫名、電影和電視片名等。
書名與一般用雙層尖角號表示。書名號內還要用書名號時,裏面的用單層尖角號。 


(6)著重號 ()
標明要求讀者特別注意的文字。著重號用小圓點表示,點在被強調的文字下邊,有多少個字,就點多少點。 

(7)連接號 (
——
表示把意義密切相關的詞語連成一個整體。它是一個小短橫,高低居中。它一般用來連接起止時間、相關數位、兩個地名等。 
連結號必須同時使用兩個,即——;只使用ㄧ個是錯誤的。

(8)間隔號 (
 
標明詞語的分界。它是一個小圓點,放在隔詞語的中間,高低居中。它用在並列的詞語構成的標題中;用在詞牌名與題目間;用在書名與篇章名之間;用來標示在外國人或某些少數民族人名的音節;用在表示年月日的數字之間。 

(9)專名號 (_)
表示文中人名、地名、朝代名、團體名等。它是一條橫線,存在專有名稱下面,目的在於使之與一般詞語區別開來。它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中著作裏面。








教育部公佈的編點符號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