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原來的你

#悟顯法師 開示:

學佛不是只聽聽道理。
正知正見很重要,這「正知正見」是在幫你指路,指路的目的是要你去走,要走對路。

你聽到 ~ 教你念佛怎麼念、盤腿怎麼盤、經典怎麼讀....,你聽到佛法很殊勝,...........如果你不念、不盤、不讀.......,
那等於沒有真學到。

就像你很愛聽聽,歐美怎麼去、哪個國家怎麼去、哪個景區怎麼去,如果你不起而行,還停在原地,結果你只是在做白日夢,那還是人家的事。

學佛,要實修。
法不在字面上,卻又要藉由文字;道又不是你懂文字,解意思就可契入............覺得難懂、高深,就是你缺了實修。

所以說一定要用功,要「修」、要「念佛」,否則佛菩薩的境界永遠不會是你的境界。

佛菩薩就是原來的你!!



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佛法答問15:為什麼心能轉境界?

15.
問:為什麼心能轉境界
開示:
因為境界是心所現。
心為什麼能轉境界?
境界是心所現,像你家裡的裝潢、裝飾,就是你心裡面的展現。你覺得你想要什麼風格,你今天的打扮、你今天的穿著,就是你心所現,所謂「心所現」它不是說不用透過手腳能憑空出來。也可以透過手腳,也可以不用透過。

就像你作夢,你的手腳並沒有在動,你並沒有去做了什麼事情,你只是躺在床上作夢,但是裡面的境界、氣味,什麼都是真實的,你看你心裡面,這個夢境哪來?是心所現。所以說心能轉境界。識了虛妄的時候,這夢境就沒有了,所以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心能轉境」,是心在轉境界。



地藏菩薩

竺佛念(晉長安)《高僧傳》卷一~14


竺佛念。涼州人。弱年出家。志業清堅。

外和內朗。有通敏之鑒。諷習眾經粗涉外典。

其蒼雅詁訓尤所明達。

少好遊方。備觀風俗。家世西河洞曉方語。
華戎音義莫不兼解。

故義學之譽雖闕。洽聞之聲甚著。

符氏建元中有僧伽「跋澄」、「曇摩難提」等入長安。

趙正請出諸經。當時名德莫能傳譯。

眾咸推念。於是「澄」執梵文。
「念」譯為晉。

質斷疑義。音字方明。

至建元二十年正月。
復請曇摩難提出增一阿含及中阿含。於長安城內集義學沙門。
請「念」為譯。敷析研核二載乃竟。
二含之顯。「念」宣譯之功也。


自「世高支謙」以後莫逾於念。在符姚二代為譯人之宗。
故關中僧眾咸共嘉焉。後續出「菩薩瓔珞十住斷結及出曜胎經中陰經」等。
始就治定。意多未盡。遂爾遘疾卒於長安。達近白黑莫不嘆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