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5月16日 星期六

真的念佛就好嗎?

常有人說:「我念佛就好」。

正確的知見是:

學佛,不是只有念一句佛號!

世尊講經49年,難道都白講的?哪有只念佛就好!!

境界來時才知道自己是念真佛或念假佛。

如果你還覺得「在意」這世間就一定要聽經,

不是自己本身什麼都沒有時(沒錢沒名沒家人)不在意,

必須是境緣現前,財色名食睡圍繞時才知道心裏在不在意!!

當然,也沒必要刻意去找財色....等等因緣來考自己,萬一沒過關,豈不是連佛都不學了!!

佛教講的,不是單指事相上的「有」或「無」,而是心上「有或無」。

那些能 只念一句佛號往生淨土的人,是心裡真正放下的,

今人,四處湊熱鬧去道場做法會、辦活動,拍照時看似興旺,其實這群人當回到家時,

也是回復到俗人一個。

說到吃素,不肯,還回嘴說:那個誰也沒吃素。

說到念佛,也不要念,還說命終十念、一念皆可往生,到時再念!

終歸一句話,就是「沒想真正轉變」,所以將全部的事都推給阿彌陀佛,

吃著肉、殺著生、貪著淫欲、做著發財夢,還說自己是三寶弟子,在學佛,

打著坐、念著佛,滿腦子胡思亂想,美其名說是在禪坐、禪修、念佛用功,

其實跟他打交道的不是佛菩薩龍天善神,而是天魔鬼神,怎麼知道咧,看臉相就知道。

一臉的慾望,滿心的癡迷,所以明知自己追隨的人教的東西不對勁,還是不肯離開,

就因為那裡學的東西符合自己的欲求,才會不知不覺一齊走向墮落之路,而非成佛之道。





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

皇帝與和尚(8)唐高宗與佛教

(8)唐高宗與佛教

唐高宗皇帝是太宗皇帝的第九子,字為善,小名雉奴,他在二十多歲就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在位三十四年(或說三十六年)高宗在太子時,就依玄琬法師受過了菩薩戒,玄奘法師請太宗皇帝作三藏經教序時,有一篇菩薩藏經序後,就是高宗在太子時奉詔所作的,內中有「余以問安之暇,證以妙法之寶,奉述天旨,微表讚揚,或命有司綴於卷末。」其實這兩篇序文皆冠於經首。

追念母儀,創大慈恩寺
貞觀二十二年,皇太子在春宮,當時天氣陰晦,他的身體倦厭哀戚,追念母儀,昊天罔極,慈恩難報,於是就鳩材擇地,創建了一所大慈恩寺,為文德皇后,追崇冥福,從春天開工,到十二月,大慈恩寺,方才峻工,在寺傍又建了一座雄偉的佛塔,詔選京城,德高望重大德沙門五十位,各度六人,同居新寺。那一次他們晉山典禮的儀式,特別隆重,太子備了寶車五十乘,迎接五十位大德,並有采亭寶數百具,新請到的梵本諸經以及瑞像舍利等,一同迎到寺內奉安,演奏的樂隊是太常九部樂,與長安萬年音樂。華幡導引入寺,京城每一寺都參與此一遊行盛會,太宗皇帝在安福門樓上執爐致敬,等待經像等行列過了後始罷,皇情對此盛況,頗為高興,高宗登位後,並制大慈恩寺碑。
有一次高宗謁大慈恩寺上香禮佛,慈恩寺沙門做了一首五言律詩道:「皇風扇祗樹,至德茂禪林,仙華曜日彩,神幡曳遠陰,綺殿籠霞影,飛閣出雲心,細草希慈澤,恩光重更深。
高宗皇帝也做了首五言詩和慈恩寺沙門道:「日宮開百仞,月殿聳千尋,華盍飛圓影,幡虹拽典陰,綺霞遙瓏帳,叢珠細網林,寥廓煙雲表,超然物外心。

大慈恩寺,譯經道場

顯慶元年正月,皇太子在慈恩寺齋僧五千人,太子在寺內與玄奘法師談起翻譯經典的事,太子請問前代翻經的經過,玄奘法師答道:「晉寧以來,翻經皆有監閱、詳輯之官,前秦苻堅時,曇摩難提譯經,黃門趙整執筆。姚興時,羅什法師譯經,興及姚嵩執筆。後魏菩提流支譯經,侍中崔光筆授,以至梁、陳、周、隋各王朝,也都是如此。就是在本朝貞觀初年,波頗那羅譯經,先帝文皇帝也敕令趙郡王孝,詹事杜正倫為監護。可是現今闕如,如今大慈恩寺,極其莊麗輪奐,是今古罕儔,可是尚未建碑,貧道住此寺,關於建碑的事,我想給皇上知道建碑之事。不久黃門侍郎薛元超,將奘法師與太子所談翻經以及建碑之事,奏聞皇上,高宗允奏其事。
數日後,高宗命中書令崔敦禮,宣讀敕旨詔曰:「大慈恩寺玄奘法師,新翻經論,今特令,左僕射于志寧,吏部尚書來濟,禮部尚書許敬宗,黃門侍郎薛元超,中書侍郎李義府、杜正倫協助看閱,或有不穩的地方,隨筆潤色。
皇上朝罷後就派遣內給事王君德,先去告訴玄奘法師,就說朕已經詔令多人來協助他翻經的事項,至於慈恩寺碑的事,朕想自己撰作,不知法師意下如何?
玄奘法師接到王君德的報告後,馬上就率領大眾,上朝陳請,不久高宗親制的大慈恩寺碑文撰好,碑文中有「......玄奘法師者,實真如之冠晃也,器宇凝遽,若清風之肅長松......騰今照古之智,挺自生知......孤標一代,邁生(道生)、遠(慧遠)以照前, 秀千年,架澄(佛圓澄)、什(羅什)而光後......衣單雪岑之風,曠野低輪,肌弊流沙之日,遐征月路......通昔賢之所不達,悟先典之所未聞,遂得金牒東流,續將絕之教,寶偈西徙,補巳闕之文......朕之虔心八正(八正道)肅冀志雙林,冀延景福,式資冥助,奉願皇太后,逍遙六度,神游丹闕之前,偃息四州,魂飛紫極之境...... 四日八月,奘法師率領京城緇素,盛備幢幡寶輦,香花梵儀,來迎接皇帝的御碑,皇上也特派太常九部音樂,以及長安、萬年,二縣的樂戲,同時京城的戚裡候王們,都全部參加了迎送的行列,高宗皇帝自己站在安福門上觀看。玄奘法師迎迓大慈恩寺碑的導從,是用的天竺的法儀,隆重莊嚴,皇帝見此莊嚴盛況,龍心大悅不巳。

特旨沙彌,窺基為僧

永徽五年,高宗特旨度沙彌窺基為大僧,因為當時窺基未滿二十歲,依佛戒是不能受比丘戒為大僧的,他是鄂國公尉遲敬德的侄兒,右金吾衛將軍尉遲敬宗的兒子,他的母親裴氏夫人夢見掌中有月輪吞之有孕,誕生的那天晚上,神光滿室,年甫六歲就能著書立說了。奘公很歡喜這小孩絕頂聰明。想度他出家為他的繼承人,可是這小孩子自己不肯出家,後來與他的父親商量好,用法逼他出家,先是玄奘法師在西域遇見一個童子,也是悟司絕倫,奘公將他從西域帶回東土。

一日奘法師攜帶著西域童子,去見尉遲敬宗,敬宗將軍就命窺基出來拜見奘公法師,奘法師就命其讀他所作的兵書,有數千言之多,同時奘公目視童子,要他留神注意,待窺基讀完後,奘公說:「此古書耳,不足為奇「敬宗將軍不相信,奘法師就命西域童子,覆誦此文一次,竟一字不差的誦出來,敬宗大怒,以為窺基偷竊古書來欺編自己,喝令將此逆子推出去斬首,玄奘法師慢慢的出來為他求情,敬宗也故意不允,堅持要殺此逆子,然後奘法師說明度他出家,尉遲敬宗才允放他,窺基說:「你一定要我出家,要依我幾件事,我要禦葷、色、晚膳方能從你出家,不然的話,我寧可伏劍而死,也不去餓死。奘公為了愛他秀逸的才華,方便允許,因為他的相貌堂堂,氣概萬夫,雖然年弱冠,而身高八尺,頸上有玉枕,十指紋皆盤折如印,使見者內心折伏,因此皇上就也特旨度他受戒為大僧,參預翻譯經論,他每覽一種佛經疏記,都能過目成誦,義亦頓解,並善解大小乘經論。後來成為唯識宗的祖師,住大慈恩寺,故唯識宗又名慈恩宗,他著論有百部之多,有百部論師之稱。

呂才向奘法師謝罪

玄奘法師在高宗永徽六年五月間,翻譯出<因明論>,當時有神泰法師等,各造義疏解釋奘師所譯的「因明論」,棲玄法師就將「因明論」給尚藥奉御呂才閱讀,因為呂才是一位深具才藝之士,可是對佛法不通,而且妒忌奘法師的才名,因此作「因明注解破義圖」。有一些輕薄者聽信其言,因此引起奘法師的弟子,惠立法師致書給左僕射于志甯,斥責呂才的狂謬,信中有一「近聞尚藥呂奉御以常人之資,竊眾師之說,造「因明圖」釋宗因義,不能精悟而好異端......排眾德之正說,任我慢之高心......古德有淨名契理,杜口毗耶,尼父德高,恂恂鄉黨,未聞誇矜自媒而獲縉紳之推仰也。
不久太常博士柳宣,作「歸敬書偈」,送給譯經會的大德們求畢其說,於是有明睿法師「答述頌」和來書,極大尊嚴,並訓呂才的妄舉,柳宣得到睿法師的來書,就上朝見駕,彈劾呂才的謬妄,列奏其事。高宗皇帝下旨,齊集公卿學士,帶領呂才到大慈恩寺向奘法師當面道歉,謝罪悔過。

我們從這一故事,可以看出玄奘法師在當時的名譽和地位,以及皇帝對法師的崇敬了。一位不小的尚藥奉御官,在文字上得罪了玄奘法師,就有這些人出來為奘法師不平,攻擊呂才,最後鬧到皇帝面前,皇帝還齊集公卿學士們,把呂才送到大慈恩寺,向奘法師道歉懺悔才了事。

阿育王塔  卅年一開

顯慶四年九月間,有智琮、弘靜二法師,奉詔入內宮與皇帝談經論道,在談話中談起阿育王塔的故事,因為年歲久遠,須假弘護,高宗說:「莫不是童子施上的阿育王麼?如近處有之;那就是八萬四千佛塔之一了。
琮師答道:「未詳虛實,不過古老傳說,名阿育王寺言不應虛,又有傳說三十年一次出現,前在貞觀初,已經出現一次大有感應,今己期滿請皇帝開一次如何?皇帝說:「能得舍利這是莫大善因,你可以先去佛塔的地方,行道七天,有了瑞應,方可開發,寡人御施錢五千,絹五十匹,以作供養,於是琮法師與給使王長信等於十月五日出發,六日夜晚到達,琮法師一到就進入塔內,專精苦修,精修了將近七日,仍然沒有看見什麼光明瑞現,到了十三日的晚上三更,法師在自己臂上,剜肉燃燈供養,專注一念,心無異想,忽聽塔內佛像的下面有振裂之聲,琮師聞聲往看時,但見瑞光流溢,漸漸上湧,塔內三尊佛像,各個放光,琮師大喜,將欲叫僧眾來看時,又見塔內走出很多僧徒,合掌而立,說是同一寺的人,過了一會光蓋漸歇,冉冉而下,去地三尺不見群僧,這時方知是聖者隱現,因此趕快將來使召來同看瑞相,他們到了塔內,餘光薄地,流輝滿布,百千種光,若有旋轉,久久方才沒盡,到了第二天早上,進去看時,在地上尋得舍利一枚,光明鮮潔,再細心的在地上又找到了七粒舍利,放在盤內,一枚獨轉繞余舍利,各放光明,炫人眼目,奘法師將所見的瑞應,奏聞皇上,高宗派常侍王君德等人,送絹三千匹並造阿育王像。

業重不見舍利

高宗皇帝敕封琮法師,住持會昌寺,並修飾舍利塔,開發舍利以開眾生的福慧,初開塔的那天,有二十多人,共同下塔,獲得的舍利,大家共見,其中有一人看不見舍利,他恨自己業障太重,自己氣恨,拔自己的頭髮,苦心痛責,哀哭號叫,聲駭人畜,仍然是看不見,有人將舍利放在他手掌上,雖然他自己也覺得手中有東西,還是看不到什麼。

當地的人民,在聖旨未來前幾天,就看到寺塔上,現出紅色的光華,周照遠近,有的看見一條長虹,直上天際,有的看見光照寺域,丹赤如畫,寺僧們就知道舍利不久就可以出現了。

這塔內的那粒舍利,形狀如小指,骨長一寸二分,內外孔口方正下平上圓,內外光淨,它的光相的變異也沒有標準,各人所見的顏色不同,舍利開出後,前往參拜的道俗人等,連接二百里間往來不絕。佛法的感應,實在不可思議,同時也看出盛唐時代佛法的興旺了。

恭迎舍利,進內宮供養

顯慶五年春三月間,周地獻來佛陀頂骨,到了京城,有人看見高有五寸,闊四寸許是黃紫的顏色,當時皇帝正在東都洛陽,舍利送到東都時,召請京師高僧,七人往東都進宮行道,下詔將佛頂骨與佛舍利,出示行道,有大德法師奏道:「這是佛陀的真身,我們願意頂戴供養。經過一夜,收入宮內。皇后施捨她所寢之衣帳,直絹一千匹,並為舍利造金棺銀槨,內外共有九重,而且雕鏤窮奇。到了龍朔二年,送還本塔,在二月十五那天,敕令智琮、弘靜二法師,率京城諸僧,暨塔寺內的僧眾,以及官民人等,無數千人共藏舍利於石室,奘法師說:「三十年後非余所知了。這是高宗時一件佛教的盛事。

佛道論辯,道士敗北

高宗在位時,經常召集僧道辯論,前後有七、八次之多,每次辯論的結果,都是道士失敗,佛教勝利。他們辯論的方法,雙方設有論師的座位,由雙方代表,代表他的本教,升上論師座,或者道士豎立一題,由佛教出來難他,或者佛教的代表出一題目,由道教的代表出來論難,如此互相論義,而且要答辯得快,答不出來就要輸一次,有些談理的方面頗為精彩,有的互相嘲笑譏諷,近乎謾,而且毫無學理,就是要有話說,說得對方答不上話來,有時譏嘲對方可笑的地方,皇帝也撫掌大笑出聲,現在將他們論戰的大概略述如後:

西明寺落成,佛道論義

顯慶二年六月十三日是敕建西明寺落成的一天,從十二日就開始,道俗雲集,幢蓋嚴華,西明寺建築雄偉宏大,大殿共有十三所,樓臺廊廡有四千區,詔請道宣法師為上座,神泰法師任住持,有草書之聖的懷素大師任維那,西明寺的住持首座以及綱領職事,都是一時的俊彥。落成那天的盛況也是極一時之勝,沿途的人潮,從北城到南寺,有十多里路,所有街衢道路都為之塞。

皇帝為了慶祝西明寺落成,徵詔僧、道各七人,到百福殿由內宮引導,僧在東,道在西,一同上殿,皇帝對僧道們道:「佛、道二教,同歸一善,然而梵境虛寂,為於無為,玄門深奧,德於不德。你們都是二教中的飽學之士,可以共談明理,各闡本宗如何?
先由佛教會隱法師升座,立四無畏義,道士七人,各陳問難,道士李榮立六洞義,再由佛教慧立法師問難道:「洞義者是否於物是通達無礙呢?李榮答:「是的。立法師難道:「老君於物是否通達呢?李答道:「老君上聖怎麼不通達呢?立法師難道:「既然老君於物通洞的話,為什麼道德經上說:『天上大患,莫若有身,使我無身,吾何患也?』如此看來,老君於自身尚且有礙,何能通於萬物呢?道士李榮一時無話可答,只有請法師不要逼得太急。
李榮道:「我在蜀中就聞法師的大名,今日能在聖殿之內,相與談論,我們同是出家人,不要苦相非駁。慧立法師毫不放鬆的道:「聽先生的話,似想要我對你姑息,昨天我們可以歡敘幽情,可是今天的此席,是要我們分明邪正的。再者,你說我們同是出家人,然而我們檢形論事都不相同,先生鬢髮不剪,褲未除,手把桃符,腰懸赤袋,巡門厭鬼,曆巷摩兒,本不異淫祀邪巫,豈可與我清淨釋子相比呢?李榮怒道:「你以為剪髮為好,何不剔眉。立法師問:「何為剔眉?李榮說:「一種毛故。立法師道:「一種是毛,剔髮亦剔眉,你也是一種毛,為什角髮不角髭。李榮又無話可說。立法師嘲笑道:「昔平津困於十難,今李榮死於一言,論德立謝古人,論功無慚往哲。說罷就下座,皇上大笑。
當時玄奘法師在西明寺度僧,不在論席,第二天一早,皇上就派人去告訴奘法師道:「七人入內與道士論議,五人論勝,兩人沒有參加也應為勝,幽州僧最好。參加論議的法師多數是奘法師弟子,所以高宗要把這消息告知奘法師。

敕語道士,何不學佛經

第二次是顯慶三年四月間,高宗皇帝召僧、道各七人到內殿去論議。
那一次佛教派出會隱法師以五蘊為題,神泰法師,立九斷知義。道教方面有:黃賾、李榮、黃壽等,次第出來應戰,因為道士不知佛教的名體,茫如夢海,雖然也往返的論了數次,因為不懂佛理,無從論難。
皇帝又命道士立題,李榮立:「道生萬物義。由大慈恩寺慧立法師,登上論座台來與李榮對辯,如此互相答辯,最後慧立法師說:「天地萬物是眾生業力所感,善業多者,則琉璃為地,黃金界道。惡業多者,則沙壤為土,瓦礫為衢......這都是自業自作,無人使之。吾子心愚不識,橫言道生,道實不生,一何可愍呵!李榮愕然不知所對,於是愧然下座。
道士黃壽登座,立:「老子名義。」佛教由會隱法師與他討論,首先責其立題不當,並對皇帝奏道:「黃壽身為黃冠,不知忌諱,陛下是老君之孫,豈有對人子孫面前,公然談論其祖之名。五千文中大有好義,均可立題,怎可以標聖人之名,犯了大不敬之罪,如計罪論刑的話,黃壽死罪有餘。會隱法師在皇帝面前,堂皇之的痛責道士一頓,皇上命道士更換別題,黃壽因此遭受挫銳,後來雖然言對,可是次序乖越,高宗說僧、道兩家此次論義,宗旨未甚分明,慧立法師奏道:「眾僧立義,道士不識其源,例如:僧立「五蘊義」,黃賾道士以蔭名來難,要知「蔭」以覆蓋為宗,「蘊」以積聚為義。如「色」有十一聚,在色名之下,識有八種聚,在一名之下,舉統以收,稱為「蘊義」。若以蔭名來難,義理全乖,再說神泰法師「立九斷知義」,道士生來就未聞此名,雖然登上了論座,而不知發問之處,無以遮著,就浪作餘語。因此聖上聽來宗旨不明,佛法的大宗,是以因緣為義,所以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例如:我們看見殿前的柱子,要具有五緣才能看,一、識心不亂。二、眼根不壞。三、藉以光明。四、有境現前。五、中間無障。一定要具足五緣方能看見。假使天黑,無光,縱有朱楹也無法看見,以此類推,莫不皆然。
再說我們人的出生,也是因緣所生,內則業惑為因,外則父母為緣,身方得生…。」皇帝聽慧立法師大談佛法,頗為高興地說:「師等因緣大好,何不早論。散席之後,皇帝與給事王君德說:「敕語道士等:『何不學佛經。』這是第二次佛道論戰,佛教又勝了一場。

三度論戰,道士再北

顯慶三年的冬天,沒有下雪,皇上想弘法祈雪,召佛、道二教,入內殿講論道義,召大慈恩寺義褒法師,東明觀道士張惠之等,內外宮禁,咸集法筵,參聽這次的論道,開始時道士李榮,先升高座,立「本際義」,褒法師升座共談名理,互相論難......到後來道士沒話說,嘲褒師道:「法師喚我為先生,汝則成為我的弟子。」褒師應聲挫道:「今對天子言論,申明邪正,用簡帝心,你竟以蕘之嘲,來塵黷天聽,誠不可也,不過既然這樣說,我也聊以相答,我以事佛為師,我為佛之弟子。汝既稱為先生,汝應先道而生,那末你就為道祖啦!」道士忸怩,無話可答,手上的麈尾垂頓,聲氣俱下,褒師也嘲道:「麈尾巳萎,鹿巾將折,語聲既軟,義鋒亦推。」李榮無對下座,道士輸了一次。
皇上再命褒師依法登座,義褒法師以摩訶般若波羅密為義,菩薩大師如來智母。摩訶,大也。般若,慧也。波羅密者,到彼岸也。道士之中有張惠元,姚道士等,次第來與褒師論難,姚道士道:「般若非愚智,何以翻為智。」答道:「為欲破愚癡,歎美稱為智。」張道士難道:「何者是愚癡,而將智來破。」答道:「愚人是道士,將以智破之。」張道士說:「我那裡是愚。」答道:「般若非愚智,破愚歎為智,道士若亡愚,我智藥亦遣。」他們論到後來,張、李、姚三道士都參加來與褒師一人論戰,褒師嘲笑道:「兩人助一人,三愚成一智,昔聞今始見,斯言有從記。」高宗皇帝也不禁撫掌大笑,李榮等又俯首無言,默然下座了。

襄陽道人有精神

顯慶三年六月十二日,帝召襄陽靈辯法師與道士李榮論難,因為道士敗了數次,皇帝同情弱者,對李榮道士警告說:「你今天要慎重,你看,襄陽道人有精神,好交言,不要墮其圈中。」李榮道士還倚老賣老地奏說:「孔子尚畏後生,況榮不如前哲。」辯師奏道:「靈辯誠後生,李榮故當是老。」因為李榮是四川人,故有此譏語,皇上大笑道「李榮巳被逼了。」正題尚未開始,李榮先輸了一著。
他們論戰到後來,道士李榮無理可說時,就大聲說:「明王有道,致使番僧入貢。」辯師應道:「日碑生於塞外,為忠臣於漢朝,道陵長蜀中,作米賊於魏。」(曹魏時張道陵創五斗米教,凡入他教者,要五斗米,道士稱為張天師,世人稱為五斗米賊。)李榮默然不能答,辯師又追道:「得嘲急解,何事踟躕。」李榮道:「即得玄旨,所以杜口。」辯師道:「魚目不類明珠,結舌何關杜口。」皇上大笑,並命辯師再難下去。
辯師難道:「玄理幽深,至人可淵,道士庸昧,如何能知。」道士答道:「玄雖幽奧,至人深知,凡則淺知」,辯師難道:「道士學玄理,至人能深知,道士得淺知,道士學仙法,仙人能高飛,道士應下飛,仙飛有高飛,道士高下俱不飛,玄理有淺深,道士淺深俱不測。」李榮一時不能答。
辯師嘲諷道:「老子兩卷,本未研尋,莊子七篇,何曾披讀。」繼著又嘲之道:「聞君來蜀道,蜀道信為難,何不乘鳧游帝里,翻被枷項入長安」(敕令追李榮進京時著枷而來的,不知是否在本地犯了什麼罪,帶罪進京。)李榮答道:「死厭其慮,槁木其形,行忘坐忘,著枷何妨?」辯師道:「行忘坐忘,終身是忘,亦可以行枷坐枷,終身著枷。」
李榮怒道:「天子知道有李榮,乃與李榮著枷,如何道人之流,皇上對你們何曾記錄呢?」辯師道:「天子今年知有李榮,來年也知有李榮,今年既然與榮枷著,來年也與榮的枷著,聖恩未巳,著枷更無了時,不過詳刑抵罪,天子未必都知道,道士著枷,聖人何曾記識,倘若因枷被識,也是以醜見知。」道士李榮,惱差成怒,大聲罵道:「我是道門英秀,蜀郡李榮,何物小僧,敢欲相輕。」辯師道:「李榮,李榮,先乏雄情爽氣,何勞嗔目厲聲,區區蜀地佬,竊號道門榮,巳摧頭上角,何用口中嗚。」道士李榮給辯法師喜笑怒,連嘲帶諷的弄得答不上話來,如此譏諷嘲笑的事很多,每嘲一次,皇皆隨之大笑。

沙門不拜王者

高宗為太子時就受了菩薩大戒,初登位的幾年當中,還是崇敬三寶,後來漸漸驕慢,在龍朔二年的四月十五日,突然下了道「屈僧拜俗」的詔書,令沙門致敬君親,交付有司議定此事,就在本月二十一日,有大莊嚴寺威秀法師等上不拜表,到了二十五日,道宣法師等聯名上不拜表,二十七日道宣法師又上榮國夫人楊氏,沙門不拜俗啟,並說明佛教隆替的事狀,因為夫人是皇后的母親,崇敬三寶,廣建福田,因為她出入禁宮,無人干涉的,所以宣法師等,詣門致書,請她從中協助,陰止沙門拜俗之事。
宣法師等上表引經論證明道:「梵網經云:『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祀。』涅槃經第六卷說:『出家人不禮在家人。』四分律云:『佛令諸比丘相次禮拜,不應禮拜一切白衣。』佛本行經說:『輪輸檀王,與諸眷屬百官,次第禮佛足已,佛言,王可禮優婆離足,諸比丘足,王聞佛教,即從座起,頂禮五百比丘足......』今見詔書,令僧致敬君父,事理深遠,非淺情能測,夫出家之跡,列聖齊規,真俗之科,百王同軌,幹木在魏,高抗而謁文侯,子陵居漢,長揖而尋光武,彼稱小道,尚懷高蹈之門,豈此沙門不蒙,閒放之美呢?」

因為此事,上下拜表的僧俗很多,到了五月十五日,皇帝大集文武百官於中台,商對此事,京城道宣法師等三百多人竟陳啟狀。有司也各以表聞,一方面有右司成令狐德業等五百三十九表請沙門不合拜俗。一方面有右兼司平太常,閻立本等三百五十四人表請沙門應合拜俗。高宗看了雙方表奏後說:「朕商確群議,今於君處,勿須致拜,致於其父,慈育彌深,自今以後,即宜跪拜,主者施行。」

到了六月八日,有京邑老人程士顒等上表大意說:「高尚之風,人王猶有抗禮,豈惟臣下及跪拜之儀,意願國無兩敬,大開方外之跡,僧奉內教,便其立身行道,不任私懷之至。」沙門拜俗之從此不議。




和尚圓寂 皇帝痛哭

玄奘法師,道力通天,身為太宗、高宗兩朝君皇的崇敬,真是有求必應,永徽三年應奘法師之請,敕建慈恩佛塔,內藏梵本經典與佛舍利(也就是後人稱為大雁塔、小雁塔)。顯慶三年七月迎請奘法師住入西明寺,到了四年十月間,高宗又施捨玉華宮為寺,追崇先帝太宗皇帝,詔迎玄奘法師住持玉華宮。

麟德元年二月初五日奘法師有病,命他的弟子大乘光,錄他所釋經論,幾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造彌勒佛像十俱胝(即百萬之數),又命大眾為他同念南無慈氏如來應正等覺。願速奉慈顏。南無慈氏如來所居內院,願捨壽必生其中,右脅而臥,安詳逝世,春秋六十有三。那天的晚上有白虹四道,自北亙南,貫穿慈恩寺塔。

大師圓寂的消息送達朝廷,高宗皇帝突聞此事,痛哭失聲的對左右說:「朕失國寶矣!」廢朝五日不登殿,以志哀痛,自從奘法師圓寂到出葬,皇上五降御札關心大師的褒錄遺典與勤恤喪事了。不久,有一異僧送來旃擅香末,請依天竺之法,用塗師之體,弟子大乘光以掩龕日久,不欲再開,來僧說:「我是奉旨而來,如何拒絕?我即回奏。」不得己啟龕,法師顏色如生,香氣馥鬱,其僧為其塗香後,恍然不見,識者以為一定是兜率內院的天人下降。

四月皇帝敕旨,依佛陀故事,金棺銀槨,塔於產水之東,四方趕來送葬者,有一百多萬人。一代大師受人民崇敬如此,甚至在一千三百年後的今天,大師還是活在世界各國人們的心中不朽呵!

追隨大師的弟子有窺基法師,神泰法師、棲玄法師、會隱法師、惠立法師、明睿法師、義褒法師、大乘光等,都是當時佛門龍象,一方宗師。

(本文參考廣弘明集、古今佛道論衡集、佛祖統紀、佛祖歷代通載高僧傳、唐典等書。)







法華論疏(卷上)~

刻法華論疏序
法華論疏者嘉祥大師之所撰也。

本山實藏具大僧正嘗分會本論。

兼加校訂。許(余)請流通近者有人隨喜其梓行。

寄來古本。據之校讎。脫字錯誤稍稍而在。
因舉諸格上。傍加國語。付剞劂氏。刻版既成。
印生請為之序。
因記其顛末云時  正德甲午孟冬朔 台山本住沙門(咸潤)敘



法 華 論 疏




胡  吉藏  撰
妙法蓮華經  

優婆提舍  婆藪槃豆(此云天親)菩薩  造

三藏法師  菩提流支奉 詔譯



卷上


妙法蓮華經優婆提舍。婆藪槃逗 造。菩提留支 譯。

「婆藪」 云 天。「槃逗」 云 親。


其人本是天帝釋之弟。釋 遣其下閻浮提 伏 修羅。


故云 天親。


「菩提」云道。「留支」曰希。謂「道希」也。並有別傳。


不具敘斯論譯之甚久。而不盛傳於世者良有二焉。


一文旨簡略前後似亂。麤尋之不見首尾故也。


二昔北土江南多以五時四宗以通斯教。並與論違。


講匠守於舊執背聖信凡。故不傳於世也。



余講斯經文疏三種。


一用關河叡朗舊宗。


二依龍樹提婆通經大意。


三採此論綱領以釋法華。



但昔三出經疏猶未解論文。今具釋之。使經論煥然可領。


但此論有二本。

一無前序直云經云歸命一切諸佛菩薩。

此是集經人請護之辭也。


二有歸敬此是天親自作。今具依二文開三分。


一歸敬三寶申造論意。請威靈加護為緣起分。


牒經解釋為正體分。


三重牒章門追示分齊為餘勢分。


就初有二。


一天親歸敬申造論意。


二集經者歸敬申集經意。

就初有二。


前兩偈歸敬三寶申造論意。


次一偈半 歸敬佛僧請威靈加護。


就初又二。


一通歸敬一體三寶申造論意。


次別歸敬釋迦佛僧申造論意。


初又二。


前半偈歸敬一體三寶。

次半偈申造論意。

就初又二。

初兩字敘能敬之至誠。

次八字歎所禮之尊極。頂禮者第一句也


頂禮 禮有三種。謂下中上。今謂上品禮


也。所敬既其尊極。能禮必須最上 正覺海


下第二明所敬之尊極。問。何以知此是一體


三寶。答。既稱淨法無為僧。即知是明常住


僧。在僧既爾。法佛例然。問。何故敬一體三寶


耶。答。既是一乘究竟之經。必明究竟三寶。又


以究竟三寶顯知一乘。一乘是圓極之經。仍


用此言斥北土四宗之說江南五時之教也


正覺海淨法無為僧 言正覺海者。一法身


佛。遍一切處如海之大。故普賢觀云。毘盧舍


那一切處也。二深如海。謂七辨不能說。五



眼忘其照。故謂深也。三一味如海。平等法身


一身如味。四法身具一切功德。如海之備眾

珍。餘法僧易知 為深利智者。第二申造論

意又二。初句明教所為人


為深利智者 謂深利智者。一聞即解為利。


達至理。所以斯論不盛傳者。末世群生既


多淺鈍。故知知音者希矣 開示毘伽典者。


上明所為之緣。今明能被之教


開示毘伽典 所為之緣有利有深。能被之


論有開有示。即大開與曲示也。毘伽論者。


斯文引涅槃般若所說以歎今法華教也。稚


子但教半字之經。長成則訓滿字毘伽羅論。


昔說三乘喻同半字。今明一極謂滿字經。亦


用斯言斥五時四宗之說。以彼謂涅槃之經


獨。滿法華等教猶半教也。毘伽羅此云字


本。毘伽羅論未見翻譯。河西朗師云。是大權

菩薩之所造也 祇虔牟尼尊下。第二別敬


釋迦佛僧。所以須別敬者。三寶具有一體別


體。故須通敬別敬也。又釋迦當今教主。欲


釋所說之教。必須敬演敬之人。就文又二。初


半歸敬佛僧。後半申造論意。兩章各二。初章


二者。初祇虔兩字述能敬之至誠。次八字



歎所禮之尊極


祇虔 祇者重也。虔者敬也。前已通禮。今


復別敬。故名重也。亦可前明頂禮用震旦之


音。此稱祇虔依天竺之訓。猶未詳次。別請


問譯人



牟尼尊及菩薩聲聞 令法自利他下。明申


造論意。亦開為兩。初句申造論意


令法自利他 謂令解此妙法得自利益。謂


自成佛也。更傳授於他。使他成佛也 略出


勒伽論者。第二正明造論


略出勒伽論 從首至尾委曲釋者。謂為廣


論。今但折其樞要。震領提綱。如脫犀象之牙


甬。擿翡翠之毛羽也。勒伽論者。即摩德勒


伽。謂解阿毘曇論。此翻為境界。尋斯論旨能


生自他利解。即生解之境界也 歸命過未


世下。第二次明申敬請護。即開為兩。半行致


敬。一偈請護各兩。初二者歸命兩字明能歸


之至誠


歸命 次之敘所敬之尊極


過未世現在佛菩薩弘慈降神力願施我無畏


 弘慈降神力。使我所說合理稱機。無違理


傷機之過 次半請大悲加護使離彼四魔得


三菩提增長


大悲止四魔護菩提增長 初句請所應離


者皆離。次明所應得者皆得也 經曰歸命


一切諸佛菩薩者。此第二集經者請護之辭


經曰歸命一切諸佛菩薩 前歸敬申造論意


請威靈加護。此歸敬集經者欲出佛經。亦請



威靈加護。一切眾經皆並有於此辭。但隨


寄一文示存略故也 經曰如是我聞。此是



第二正明論體。但論略難明。今引二門敘其


體例。一辨二經同異。二敘斯論製作之方。二


經同異者。即羅什所譯經及留支所出帶論


之經。其文不同。凡有五種。一者舊經略論


經廣。如舊經歎羅漢德唯有五句。論經有十


六句。或可梵本廣略不同。或可聲聞常眾無


會不集處處歎之。故羅什略歎其德也。天親


欲示解一經歎德。令譏眾經歎德之意。故廣


說也。二舊經廣而論經略。如方便品。舊經為



十句。謂如是相如是性等。論經唯有五門。


當是天親以略攝廣故也。三二經同無廣略。



如歎菩薩德。四品次前後。舊經屬累在藥王


之前。論經在普賢之後。羅什依於義意。是故


在前。天親同經常法。所以在後。五名義不同。


舊經稱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論經稱六十


二億恒河沙佛。羅什依經文譯之。故云菩薩。


論取義意歎釋其福正等。顯初地菩薩得真


如法身故即是佛。以觀音與六十二億法身


不二。故言福平等。所以稱佛。次明論製作不


同者。如龍樹釋經。不預開章門。至後追詺


於前。天親釋此經凡有二意。一者預開起盡。


如初品七分。二至後方陳。如論末云方便品


凡有五門。蓋是聖人適時而用也。天親大開



此經凡有三十二章。所言三十二者。即序品


七分方便品五門謂十二也。從譬喻品竟


寶塔品。破十種病利益十人即十段也。從


藥草竟一經明十無上。又有十章。故合成


三十二也。問。初從火宅竟於寶塔所破十病。


云何更從藥草竟一經明十無上耶。答。付法


藏經云。婆藪槃陀善解一切修多羅義。修

多羅者凡有五義。一者顯示。謂顯示諸義故。


如序品七段方便五門即顯示十二種義也。二


涌泉。謂義味無盡故。如解譬喻竟於寶塔更


從藥草竟於一經。釋於後竟而追解於前示義


味無盡。即涌泉義也。三出生。諸義出生故。如



解第十無上勝功德力。歎經廣生功德無盡。


即出生義也。四者繩墨。裁諸邪顯正故。破十


病名曰裁邪。顯十種義所謂顯正。五者結鬘


貫穿諸佛法。則三十二章同為顯一道唯教


一人。如結華鬘令身首嚴飾也。又釋後竟而


更追解前者。聖人內有無礙之智。外有無方


之辨。故能自在而譯。又從前譯向後示鳥


目疾轉。從後向前如師子返擲。又前譯經竟


有疑者重問之。故後更釋之。如今人義深後


章別有料簡重也。蓋是外國聖人制論之大


體也。就釋初品大開為二。一者牒經。二者論


譯。牒經但牒二章。謂序分經眾分經。牒序


分經始從如是終竟崛山。即牒經序分也


序品第一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


山中 與大比丘下。第二牒眾成就分也。什


譯經有三。一聲聞。二菩薩。三人天眾。今但



牒前二。以二眾有歎德。今欲釋之。故牒以


人天眾無歎德。又易解兼餘經已釋。故不


牒之。就牒二眾即二。牒聲聞眾中舊經有比


丘比丘尼。今但牒比丘。比丘眾中有二。一顯


名。二密行。今但牒顯名不牒密行。並為易解

兼不歎德故也。比丘中有六。一標通號。二唱


數。三明位。四歎德。五列名。六總結。今但列

初四。不列後二。而論釋中不釋初一通號及


第五列名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


盡無復煩惱心得自在善得心解脫善得慧解


脫心善調伏人中大龍應作者作所作已辨離


諸重擔逮得已利盡諸有結善得正智心解脫

一切心得自在到第一彼岸 菩薩中亦六門。

一通號。二唱數。三明位。四歎德。五列名。

六總結。而後論釋中不釋初一及以後二。至


文當顯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不退轉皆得陀羅尼大辯財樂說轉不退


轉法輪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種諸

善根常為諸佛之所稱歎以大慈悲而修身心


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名稱普聞無量

世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 論曰下。第二論


釋就文為二。第一通釋一品。凡為七門。第


二別列七門

論曰此經法門中初第一品示現七種功


德成就 就初又二句。此法門者一部之通

號也。初第一品者一章之別稱也。七種皆稱


功德者。此之七種皆能顯道利物故並云功


德。一一章中明義具足無餘。不可破壞故云


成就 何等為七下。第二別列七門。就文又

二。初列次釋文

何等為七一者序分成就二者眾成就三者如


來欲說法時至成就四者依所說法威儀隨


順住成就五者依上說因成就六者大眾欲


聞法現前成就七者文殊師利答成就 序


分成就者下。第二釋七章門。即成七分。初分


有五。一如是。二我聞。三一時。四教主。五住

處。今但釋第五。初分四餘經已明。兼復易解


故不釋也。論曰序分成就者。此牒序分成就

義也


又序分成就者 此法門中。示現二種勝義成


就應知者。第二釋序分成就。就文為二。一正


釋。二舉經示釋處。就初又四。一標二種勝義


勸知。何等為二下。第二別出二種勝義。如王


舍城下。第三正舉城山示二種勝義。顯此法


門最勝義故下。第四正明勝義


此法門中示現二種勝義成就應知何等為二


一者示現諸法門中最勝義成就故二者示


現自在功德義成就故如王舍城勝於諸餘一


切城舍耆闍崛山勝餘諸山故 






問。王舍城云何勝一切城。


答。別傳云。五天竺國十六大國五百中國十千小國有六大

城。而王舍城最大。

龍樹云。佛滅度後阿闍世王人民減小故更別立一小城。


猶勝一切城。何況本王舍城。


譬此經於一切經中勝者。


凡乘有四種。


是人天即世間乘。二小乘。三大乘。四一乘。

此經正明一佛乘故眾中經勝。


又說盡理之法暢眾聖之心滿諸佛之願。


華嚴等法華前教雖盡理之法。未明五乘眾生皆成佛。


暢諸佛之心。是故斯經最勝。結束一化始終。是故最勝。


如神力品云。如來所有一切諸法。一切自在神力。


一切祕要之藏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


餘經但當教明義。未暢諸佛之心。是故此經最勝。


又如論下品云。此經有十七種名。顯示十七種甚深功德。


是故最勝。



問。大乘一乘此有何異。


答。有同有異。


所言同者。


即一而包故一乘稱大。即大無二故大乘名一。


故下文云。為諸聲聞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


亦如勝鬘攝受正法名摩訶衍。故知一大無二。


所言異者。


攝論已稱小乘大乘一乘。


金剛般若云。為大乘者說。最上乘者說。故知大與一異。


所言異者。


大乘未廢二。一乘已廢二。


大乘密廢二。一乘顯廢二。


乘但是因。一乘即是果。


如智度論云。是乘從三界出至薩婆若中住。


至佛乘反名一切種智。不復名乘。


故知大乘但因。

法華明三車一乘皆是果位。故知一乘但果。


又大乘通因果。


如十二門論。諸佛所乘故名為大。


大士所乘故名為大。

一乘但果如法華說。又法華論云。一乘者謂無


上菩提果究竟故。此一徒判。更有餘義。


涅槃經云。佛性謂一乘波若首楞嚴師子吼。


若如此文即一乘亦因與大無二。


問。何故一乘偏屬果。


答。昔明三果究竟。至此經即二果非究竟唯佛


果是究竟。

是故一乘偏屬佛果。鷲山勝一切山者。摩伽陀


有五山。

於五山中鷲山最勝也。


問。


如十地等經明十寶山。云何及取鷲山勝一切

耶。

答。

鷲山是三世諸佛常所住處。餘山不爾故偏

言勝。

問。云何是自在義耶。

答。既明佛乘。


即自在。又餘經當教明義。此經結束融會一


化始終出生收入。故言自在。問。章門中明一


勝義二自在義。今辨城山並是勝義。云何是


自在耶。答。即此二勝故是自在。又王城取自


在。山取其勝也


顯此法門最勝義故 如經如是我聞一時佛


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故 眾成就下。七分


中第二眾成就分文為二。初標次釋


眾成就者有四種義成就應知 釋中初列


四種章門。次釋四種章門


何等為四一者數成就二者行成就三者攝功


德成就四者威儀如法成就 初四章總釋。


大小乘有此四事也 一數成就下。第二別


釋四章門。即成四別也


一數成就者謂大眾無數故 數成就總明大


小二眾之數。如聲聞一萬二千菩薩八萬之


流也。所言無數者。示存略故總云不可說


耳 二行成就下釋第二章也。就文又二。初


總釋大小二眾。凡有四行。次別釋行體

二行成就者有四種一者諸聲聞修小乘行二

者謂諸菩薩以修大乘行三者謂諸菩薩

神通自在力隨時示現能修行眾行

如[颱-台+(犮-乂+又)]陀婆羅菩薩等

十六賢士具足菩薩不可思

議事而常示現種種形相謂優婆塞優婆夷比

丘比丘尼等故四者出家聲聞人威儀一定不

同菩薩故 四行凡有二。一對大小。二定不

定。大小者聲聞定修小行。菩薩定修大行。次

明定不定者。菩薩雖大行方能示無定無方

之行。如十六賢士能示為小乘四眾。即大包

小故。大示小行也。次比丘出家聲聞定行者。

畢定住出家威儀也。問。論何故舉十六大士。

答。十六是在家菩薩。以對小乘出家明道俗

明定不定也 皆是阿羅漢下。此第二別釋

小乘大乘二種行事。又二。初總列大小二功

德數次別釋二也

皆是阿羅漢等者有十六句示現聲聞功德成

就故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等

者有十三句示現菩薩功德成就故 小乘十

六句功德者。論經廣故有十六也。菩薩十三

句者。羅什經與天親論經同也 阿羅漢功

德成就者。釋上章門也。今前釋羅漢章門。又

開為二。初列三章門。次釋三章門

阿羅漢功德成就者彼十六句示現三種門攝

義應知何等三種門一者上上起門二者總別

相門三者攝取事門 即用此三門以釋上十

六句經文也 上上起門者第二釋也

上上起門者謂諸漏已盡故名為阿羅漢以心

得自在故名為諸漏已盡諸漏已盡故名為羅

漢以心無復煩惱故名心得自在以善得心解

脫善得慧解脫故名心得自在以遠離能見所

見故名無復煩惱以善得心解脫善得慧解脫

故名心善調伏人中大龍者行諸惡道如平坦

路無所拘礙應行者已行應到處已到故應作

者已作者人中大龍已得對治降伏煩惱怨

敵故所作已辨者更不後生如相應事已成

辨故離諸重擔者已應作者作所作已辨後

生重擔已捨離故逮得己利者已捨重擔證涅

槃故盡諸有結者已逮得己利斷諸想惱因故

善得正智心解脫者諸漏已盡故一切心得自

在者善知見道修道智故到第一彼岸者善得

正智心得解脫善得神通無諍三昧等諸功德

故大阿羅漢等者心得自在到第一彼岸故眾

所知識者諸王王子大臣人民帝釋天王梵

天王等皆知識故又復聲聞菩薩佛等是勝

智者彼勝智者皆悉善知是名眾所知識 可

就二義釋門。一就義釋。二依文釋。就義釋

者。

學人功德比凡夫功德為上。無學人功德勝

於學人功德。故云上上。如下論云。善得正智

心解脫名上上功德。唯羅漢方有此功德也。

又羅漢有二種。一鈍根小羅漢功德為上。今

歎大羅漢功德故云上上也。又大羅漢有二

功德。一上功德。二上上功德。今十六句歎

上上功德也。起者欲生起此上上功德也。依

下釋之。已云上上即一上為上一上為下。上

下互相顯釋為上上起門也。觀下釋中都有

五意。一以下釋上。二以上釋下。三以上釋

上。

四以下釋下。五以上及下足釋一句。以下

釋上者。謂諸漏已盡故名為阿羅漢。諸漏已

盡者。以心得自在故。此亦是以下釋上。與前

句異者。前是攝次以下釋上。今是超句以下

釋上。以無復煩惱故名心得自在。此以上

釋下也。善得心解脫名心得自在。此以下

釋上也。故釋心自在一句用兩句上下釋之。

問。云何心得解脫慧得解脫。

答。智度論云。

愛盡名心脫。屬見惑盡名慧脫。又釋云。定

障盡名心解脫。慧障盡名慧解脫。依毘曇定

是定數。慧是數慧。解脫亦是解脫數。與定

相應解脫名定解脫。慧解脫亦爾。以遠離能

見所見故名無復煩惱者。此當句釋。夫起惑

要由能見所見生。已遠離能見所見即煩惱

不起。善得心解脫慧解脫名心善調伏者。此

以上釋下也。人中大龍者。此當句釋也。前

明遠離能見所見。是當上釋上。今是當下釋

下也。應作者此用上釋下。所作已辨者此當

句也。如相應事已成就者。與四諦理相應也。

離諸重擔者。此以上釋下。用上二句以釋此

句也。逮得己利者。用上釋下也。盡諸有結

者。以上釋下。善得正智心解脫者。用上釋

下。

一切心得自在者。當句釋也。到第一彼岸者。

以上釋下。亦當句釋也大阿羅漢者。下釋經

中如是等眾所知識大阿羅漢也。用上歎德

中心得自在及到彼岸二句釋之。以到彼岸

是究竟聲聞故稱大阿羅漢。問。心得自在

云何是釋大阿羅漢。答。前釋心得自在具定

慧。兩障俱盡名心自在。此必是大阿羅漢。

釋眾所知識中。前明凡眾知識。又聲聞下明

聖眾知識。以具凡聖二眾所知故稱為眾也

 總別門者釋第二門。初標章門。皆是阿

羅漢等下釋總別門。阿羅漢一句為總。漏盡

已下十五句為別

總別相門者 皆是阿羅漢者。從此下但釋

總不釋別

皆是阿羅漢等十六句中初句是總餘句

別故皆是阿羅漢者彼阿羅漢名之為應有

十五種義應知何等十五一者應受飲食

臥具供養恭敬等故二者應將大眾教化一

切故三者應入聚落城邑等故四者應降伏

諸外道等故五者應以智慧速觀察諸法故


六者應不疾不遲說法如法相應不疲倦故七

者應靜坐空閑處飲食衣服一切資生不積不


聚少欲知足故八者應一向行善行不著諸禪

故九者應行空聖行故十者應行無相聖行故

十一者應行無願聖行故十二者應降伏世間


禪淨心故十三者應起諸神通勝功德故十四

者應證第一義勝功德故十五者應如實知同

生諸眾生得諸功德為利益一切諸眾故

 總羅漢或翻不生殺賊無著應供。今天親直

翻為應。十五中釋初一句。明應受飲食正是

應供義。餘十四但稱為應。如文所列。第十

五云應如實知同生眾生得諸功德者。然經

云。有二種五種佛子。並從佛口生。謂同生眾

生。一者四果并緣覺為五種佛子。二者四果

并法身菩薩為五種佛子 攝取事門者。釋

第三門。就文為二。初總標次別釋

攝取事門者此十五句攝取十種功德應知示

現可說果不可說果故 此十五句攝取十種

功德應知者。明用十五句攝取十種功德也。

示現可說果不可說果故者。一解云。有為果

可說。無為果不可說。若依之釋者。作十功德

名者名為可說。不作十功德名者不可說也

 何等為十下。明別十種功德

何等為十一者攝取斷德功德二句示現如經

諸漏已盡無復煩惱故二者三句攝取諸功德

一句降伏世間功德如經心得自在故二句降

伏出世間學人功德如經善得心解脫善得慧

解脫故三者攝取不違功德隨順如來教行故

如經心善調伏故四者攝取勝功德如經人

中大龍故五者攝取所應作勝功德所應作者

謂能依法供養恭敬尊重如來故如經應作者

作故六者攝取滿足功德滿足學地故如經

所作已辨故七者三句攝取過功德一者過

愛故二者過求命供養恭敬故三者過上下

界已過學地故如經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

有結故八者攝取上上功德如經善得正智心

解脫故九者攝取應作利益眾生功德如經一

切心得自在故十者攝取上首功德如經到第

一彼岸故 一者攝取德功德者二句示現者。

問。云何名德功德。答。一切羅漢必應諸漏

已盡無復煩惱故說德功德。二者三句攝取

諸功德者。問。云何名諸功德。

答。三句之中句降凡。次兩句降聖。

所以名諸也。攝取過

亦三句何不名諸。以初故。又後三云過。此三

應三降伏功德。但立名不同耳。三者攝取不

違功德者前句明能於下降。此句歎其上順。

謂得羅漢已後方能善順佛教行故。四者攝

取勝功德。謂。諸羅漢中最勝故如人中大龍。

五者攝取所應作勝功德。明雖得羅漢為報

佛恩更應敬養尊重於佛。前第三敘順法。此

句辨尊人。六者攝取滿足功德。學地所作未

辨故未滿足。今所作已辨。故云滿足也。七者

三句攝取過功德。前列三過。初二過過凡。後

一過過上下界。謂。過學地實過三界。而言上

下界者欲界為散。上二界為靜。故上下攝

三界也。次舉三句者。離諸重擔釋上過愛。

重擔雖具五陰而愛為其主。逮得己利釋過

求命供養恭敬。以得涅槃利故不求世間求

命敬養利也。盡諸有結釋上過上下界。已盡

三有之結。故過上下界也。八者攝取上上功

德者。問。善得正智心解脫云何名上上功德。

答。論前上上起門中云。云何名善得正智心

解脫者。諸滿已盡故。就義釋者意在漏盡。

是故漏盡為上上功德。就文釋者。諸漏盡者

十五功德中最初功德。故云上上也。九者攝

取應作利益眾生功德。以一切心得自在故。

能自在利益於物。十者攝取上首功德。毘婆

沙云波羅蜜聲聞。此經到第一彼岸。第一

彼岸即是波羅蜜也。問。云何名到彼岸。答。

切羅漢諸勝功德。如無諍三昧等皆悉究竟。

故名到彼岸。問。羅什經十功德中凡具幾耶。

答。但三功德。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即十功

德中德功德也。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即是第

七過功德。論過功德中有三句。今不攝離諸

重擔。但有逮德己利盡諸有結也。心得自在。

即是十功德中第二諸功德。論明諸功德有

三句。今但有降伏世間功德。謂心自在。善得

心解脫善得慧解脫。此二降伏學人功德。今

不攝也 菩薩功德成就者。第二次別釋菩

薩功德。就文有二。初總標

諸菩薩功德成就者 有十三句已下。第二

解釋又二。初標二門。次釋二門。初又二。前

總標二門勸知

有十三句功德二門攝義示現應知 何等

二門下。此別出二門

何等二門一者上支下支門二者攝取事門

 一上支下支。門者。謂總相別相也。總相在

為上支。別相在後為下支也。欲辨總別二義

枝條不同。故稱為支也。攝取事門者。以十三

句攝取菩薩要功德事。故云攝取事門 皆

於三菩提不退轉者是總者。此第二釋二門。

即成二別。今前釋上支下支門

上支下支門者所謂總相別相比義應知皆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總相餘

者是別相彼不退轉有十種示現應知 一者

住聞法不退。此十句之別。即第二釋別門亦

次第相生也

何等為十一者住聞法不退轉如經皆得陀羅

尼故二者樂說不退轉如經大辨財樂說故三

者說不退轉如經轉不退轉法輪故四者依止

善知識不退轉以己身心業依色身攝取故

如經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故於諸佛所種諸善

根故五者斷一切疑不退轉如經常為諸佛之

所稱歎故六者為何等何等事說法入彼彼法

不退轉如經以大慈悲而修身心故七者入一

切智如實境界不退轉如經善入佛慧故八者

依我空法空不退轉如經通達大智故九者

入如實境界不退轉如經到於彼岸故十者

作應作所作住持不退轉如經名稱普聞無

量世界能度無量百千眾生故 初聞法不退


謂聞持也。二樂說不退者。內雖聞法不忘外

復有樂說辨才也。三說不退者已聞法不忘。

復有辨才。然復得為物說法也。四依止善

知識不退者。以上三功德皆由善知識所成

故須說也。以身心業依色身攝取故者。身

心業謂菩薩身心等三業供養百千佛。依色

身者。色身即是佛身。菩薩依止佛色身種

善根也。問。何故不依法身種善根。答。即明

供養種善根等事。故須明色身也。攝取者依

佛色身種一切善根為攝取也。五斷一切疑

不退者。雖種善根有疑未了就佛決之。故於

三寶得不壞信。已無疑及決了。故為佛歎也。

六者為何等何等事說法入彼彼法不退者。

已得無疑。便並起慈身口意為物說法。故

須上智也。為何等事說法者。所為事不同

故重言何等也。入彼彼法者。於種種法門中

通達也。七一切智如實境界不退者。上明慈

悲今辨智慧。故相須也。問。一切智云何是

如實境界。答。佛一切智於菩薩是所入之境

界也。八依我空法空不退者。上明有慧今辨

空慧。故相須也。問。我空法空何故名大智。

答。我空法空是諸法實相。實相理廣大。依實

相所生故云大智。又小乘但得人空以為小

智。菩薩具得二空。故言大智也。九如實境界

不退者。上明空有二慧。今辨空有二境。亦可

接上空慧。但明空境界謂如實境也。十作所

應作不退轉者。菩薩已入如實境界。得到彼

岸。復欲令物亦到彼岸。故接上也。作所應作

者化物也。化物是應作也。以常化物不絕故

云住持也。

問。化物何故偏言作所應作。

答。品云。

大事者所謂救一切眾生。此是菩薩常

所應作事。智度論云。菩薩得無生忍已後更


無餘事。唯成就眾生淨佛國土。此中正明得

無生忍菩薩。故唯當應教化眾生。所以云作

所應作也 攝取事門者釋第二攝取事門。凡

有二周。初周別標章門。次釋章門

攝取事門者 所言攝取事者。以十三句攝

取菩薩事也 示現諸菩薩下。第二釋章門。

就文有二。初列三門。次釋三門。住何等清淨

地中者。下列三門也

示現諸菩薩住何等清淨地中因何等方便於

何等境界中應作所作故 清淨地明菩薩位

也龍樹十地論云。地者謂菩薩階級住處。因

何等方便者。列第二章門。即地中所應作勝

用名為方便。於何等境界者列第三章門。即

行所對境界。於境界中應所作故也 地清

淨者下釋三章門。即成三別

地清淨者八地以上三地無相行寂靜清淨故

 謂八九十三地無相行寂靜清淨故者。六地

定不淨。七地二國中間亦淨不淨。八地已上

名定清淨。七地無相有功用故未寂靜。八地

無相無功用故寂靜寂靜故清淨。又亦得無

相為八地寂靜為九地。清淨者謂十地。以

十地於惑智二障中或障結習纏盡。故名

清淨 方便者下釋第二門也

地方便者有四種一者攝取妙法方便住持妙

法以樂說力為人說故二者攝取善知識方便

以依善知識所作應作故三者攝取眾生方便

以不捨眾生故四者攝取智方便以教化眾生

令入彼智故 有四種者。總唱方便有四種

也。一者攝取妙法方便者。標方便名住持。妙

法已下釋方便名住持。妙法者即上皆得陀

羅尼。以得聞持故。今所聞妙法不失即是

住持。以樂說者攝上樂說辨才。為人說者攝

上轉不退轉法輪。故以經三句攝取妙法方

便。問云何名此為方便。答。即住持乃至為

人說名方便。問。云何名妙法。答。初句皆於

三菩提不退轉。即以菩提為妙法。二者攝取

善知識方便者。標方便名。以依善知識下釋

方便。又攝經三句。以依善知識即經文無量

百千萬億諸佛。所作應作者攝經三句。一攝

供養。二攝於諸佛所種諸善根。三攝常為諸

佛之所護念。此三並是依善知識。所作應作

事。三者攝取眾生方便者標方便名。以不捨

眾生故者釋方便。即攝經以大方便。即攝經

以大慈悲而修身心。四者攝取智方便者標

方便名。以教化眾生令入彼智者釋方便也。

則攝經善入佛慧通達大智也

境界者易解 境界易解者。即釋上第三於何

等境界中應作所作故。則攝經到於彼岸也。

故前論文云入如實境界不退轉則到於彼

岸。又後文更釋三智境界故此文不釋 復有

攝取事門者。第二周重釋取事門。初標事


復更有攝取事門 從示現諸地攝取勝功

德下。釋門也。即簡與前門為異。前門明地

位及方便境界。今明攝取地上功德也

示現諸地攝取勝功德不同二乘諸功德故

第八地中無功用智不同下上故不同下者下

功用行不能動故不同上者上無相行不能動

故自然而行故於第九地中得勝進陀羅尼門

具足四無礙自在智故於第十地中轉不退

轉法輪得受佛位如轉輪王太子故以得同攝

功德義故 不同二乘功德者。總明地中功

德不同二乘也。第八地中無功用者下。別明

三地中功德。不同下上故者。簡八地功德也。

初標不同上下。從不同下者釋不同上下。下

功用不能動者。從初地到七地並是功用位。

就功用位中開為上下二分。六地已下名有

相有功用為一位。七地一地名無相有功用

為一位。今登八地不為此上下二功用所動

也。自然而行者。則第八地無相無功用也。

以無功用故言自然而行也。又大判十地為

三位。一有相有功用位。二無相有功用位。三

無相無功用位。初地至六地謂有相有功用

位。第七地是無相有功用位。八地已上無相

無功用位。論云下功用不能動則是初位。上

無相行不能動即第二。自然而行則第三

位。問。何故云下功用上無相行不能動。

答。釋不動地名。


所以稱不動者不為二功用所

動故名不動。唯法華論有此三位。餘論所

無。問。不同二乘及不同下位釋何經耶。

答。上於三菩提不退轉。

言不退轉者。一不退為

二乘。則上不同二乘功德謂勉位退也。下

功用不能動謂行不退也。上無相行不能動

謂念不退也。以勉三退故言於三菩提不退

轉也。亦得從不同二乘功德竟至自然而行。

並是釋八地功德。次第八地名為不退轉地。

以勉三退故也。於第九地中者釋九地功德。

得勝進陀羅尼則攝上皆得陀羅尼。具足四

無礙智攝上樂說辨才。則九地菩薩具足十

種四無礙智。於第十地中者簡第十地功德。

不退轉法轉者。攝上經文轉不退轉法輪。

以得同攝功德義故者。則攝上善入佛慧已

下經文。已云善入佛慧。則與佛同慧名同

攝功德。又依仁王經五忍義。第五寂滅忍佛

與菩薩同共此忍。下忍為菩薩上忍為佛。故

言同攝功德。初位稱歎菩薩德者。從初三

菩提不退轉是歎八地功德。皆得陀羅尼樂

說辨才歎九地功德。從轉不退轉法輪竟能

度百千眾生。歎十地功德 三攝功德成就

者眾成就有四門。一數。二行已竟。今釋第

三攝功德門。今詳此論文當是通釋大小二

眾功德。前二門別釋二眾功德竟。今後二門

總釋大小二眾功德。就文為二。初標章

三攝功德成就者 示現依何處下釋章門。

就文有二。初列五章門。則是問

示現依何處依何心依何智依何等境界行

依何等境界能辨故 從依何處下釋五章

門。即是答

依何處者依善知識故依何心者我依度眾

生心教化畢竟利益一切眾生故依何智者依

三種智一者授記密智二者諸通智三者真

實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者即三種智

所攝應知 夫二乘菩薩所有功德。必依善

知識而有故。初明依善知識。依何心者初句

明上有所憑。此句明下有所利菩薩正爾。

二乘亦得分有之。故前釋羅漢。總別門中云。

應將大眾教化一切故故名為應。乃至第十

五句云。應如實知同生眾生得諸功德。為

利益一切諸眾生故。當知二乘亦有下濟之

心。依何智者釋第三智章門。授記是未來冥

密之事。故云授記密智。諸通智則是五神

通。並以智慧為體。三者真實智謂無漏智及

照空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者。合彼

第四五也。即三種智所攝應知者。合釋第

四第五也。謂智所照境則釋境界義。依三

智所照境起三智名為能辨。問。論主依何文

明此五門。答。還依歎菩薩德中起此五門。前

第二周攝取事門歎八九十三地。第十地只

釋其轉不退轉法輪。從供養無量百千諸佛

至能度無量百千眾生。其文未釋。今欲釋此

經文故開為五門。依善知識處起。即供養無

量百千萬億諸佛。依何心即是以大慈悲而

修身心。依何智則善入佛慧通達大智。依

何等境界到於彼岸。依何等能辨即能度無

量百千眾生。問。若依歎菩薩德中。起此五門

者云何釋二乘。答。二乘亦有上憑下濟之

義。故得通明 四威儀如法住成就者。釋第

四。前標章

四威儀如法住成就者 有四種下。釋章又

二。前釋

有四種示現何等為四一者眾圍遶二者前後

三者供養恭敬四者尊重讚歎 次示經處

如經爾時世尊四眾圍遶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故 此亦通大小二眾。問。經云四眾圍遶。但

聲聞出家二眾。在家二眾云何通菩薩耶。答。

菩薩亦有在家出家。智度論云。菩薩必隨

四眾中。四眾未必隨菩薩中 如來欲說法

時至成就者。釋七分中第三欲說時至分。問。

今正說無量義經。云何言是欲說成就耶。答。

望後說法華故為欲耳。以將欲明法華故前

說無量義。則無量義為法華之由序也。就文

為二。初標章名

如來欲說法時至成就者 為諸菩薩下。釋

章名。就文為三門。一示釋經處。二正解釋。


敘解釋之意

為諸菩薩說大乘經故 初如文 此大乘

修多羅下。第二解釋。就文有二。初總標十

七種名勸知

此大乘修多羅有十七種名顯示甚深功德應

知 何等十七下。第二解釋。問。論何故辨

此經有十七種名耶。答。略明五義。一者天親

作論。多作總別釋經。此十七是一經之總目。

十七之外是一經之別。二者欲顯十七名有

十七功德。勸一切眾生受持供養生尊極之

心。三者欲定教淺深使讀誦之流改邪從正。

有人謂法華是無常教。二者謂是覆相明常。

三者執定性常住。今具十七種名並破此三

說。故下第十二名一切諸佛堅固舍利。謂如

來真如法身於此修多羅不壞故。已明真如

法身。故知非無常非覆相。真如之體言忘慮

絕。亦非定性之常也。四者正欲解一經之題。

題云妙法蓮華。妙法者謂如來淨妙法身也。

五者從來講人謂無量義異妙法蓮華。今釋

隨義異故立於異名。或名無量義。或名妙法

華。就釋十七種名則成十七

何等十七云何顯示一名無量義經者成就字

義故以此法門方便說彼甚深法妙境界故彼

甚深法妙境界者諸佛如來最勝境界故 一

無量義者標經名。成就字義故者釋無量義

名也。字則是教。義謂為理明理教無量也。

此與無量義經相應。無量義經云。眾生根性

無量故教無量。教無量故義無量。是故今云

成就字義也。以此法門說方便說甚深法妙

境界故者。釋上字義也。以說方便說甚深。此

之二說釋上字所說方便及甚深也。釋上字

故。故云字義。彼甚深妙境界是諸佛如來妙

境界。此亦與無量義經相應。彼經云。無量者

從一法生。其一法者謂無相也。如是無相無

相不相名為實相。故知唯佛與佛乃能究竟。

盡諸法實相名為甚深境界。問。說甚深已是

佛妙境界。說方便者何等名為方便義耶。答。

無量義經具前說於五乘。於中人天及二乘

名為方便。說大乘稱為甚深。又理實無五。說

於五乘皆是方便。又約理教明實方便。教能

詮理故以教為理義之方便也。是故論文但

釋甚深不解方便。當知方便為顯於理。若識

所顯之理即識能顯之教。故不釋方便也

二名最勝修多羅者於三藏中最勝妙藏此

法門中善成就故 二名最勝修多羅者。若

對小乘三藏則以此經屬菩薩藏。二者於大

乘中自有三藏。如攝大乘說。而法華是修多

羅藏。勝餘二藏

三名大方廣者無量大乘法門隨順眾生根

住持成就故 三名大方廣者。方廣是大乘

通名。即釋此經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又大乘

文義俱廣。故名大方廣也。此論文釋者正以

教廣為廣。故云無量大乘門。門則教也。隨

順眾生根住持成就者。釋大乘門無量也。以

大乘眾生根無量故大乘教無量。以教無量

以教能顯理順機故名住持

四名教菩薩法者以為教化根熟菩薩隨順

法器善成就故 四名教菩薩法者。至法華

時回小入大。及直往菩薩根皆已熟。故下云

如來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也

五名佛所護念者依佛如來有此法故 五名

佛所護念者。下經云佛自住大乘。故佛常護

念此法。今還為眾生說大乘。亦眾生得住大


乘。即眾生亦令為佛所護念。又如攝論云。

十二部經從法身流出。即是今文依佛如來

有此法故也

六名一切諸佛祕密法者此法甚深唯佛如來

知故 六名一切諸佛祕密法者。亦如下文

云。唯佛能知不妄授名為祕密也

七名一切諸佛之藏者如來功德三昧之藏在

此經故 七名一切諸佛藏者。如神力品云。

如來所有一切諸法一切自在神力乃至一切


甚深之事。皆攝入此經也

八名一切諸佛祕密處者以根未熟眾生等

非受法器不授與故 八名一切一佛祕密

處者。如五千之徒起去。不堪聞故也。亦如

四十餘年未得演說

九名能生一切諸佛經者聞此法門能成諸佛

大菩提故 九名能生一切諸佛者。如法師

品云。聞此經一句皆與授記作佛也

十名一切諸佛道場者聞此法門能成諸佛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餘修多羅故 十名一

切諸佛道場者。三菩提道起於此經。故稱為

場。神力品云。當知此處即是道場。在處已然

經豈不爾

十一名一切諸佛所轉法輪者以此法門能破

一切諸障礙故 十一名一切諸佛所轉妙

法輪者。藥王品云。能破一切不善之闇。亦如

下論破決定等三義。餘五種驚怖斷四種著。

乃至破十種人病也

十二名一切諸佛堅固舍利經者謂如來真

如法身於此修多羅不敗毀故 十二名如

前解。此用多寶佛塔意云法身不壞。亦如壽

量品中意明如來三身。及用法師品中當知

此處有如來全身之文也

十三名一切諸佛大巧方便經者依此法門成

大菩提已為眾生說天人聲聞辟支佛等諸善

法故 十三名大巧方便者。文正以一佛乘

為真實。得一佛乘竟於一佛乘說二乘及人

天乘名為方便

十四名說一乘經者以此法門顯示如來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之體彼二乘道非究竟

故 十四名說一乘經者。此中正以無上菩

提果為一乘體。方便品中用真如法身為一

乘體。此二不違。就隱而言則以真如法身為

體。約顯而說即無上菩提果法為體

十五名第一義住者此法門即是如來法身究

竟住處故 十五名第一義住者。第一義則

是法身。此經能顯法身。則是法身住處

十六名妙法蓮華者有二種義何等二種一者

出水義以不可盡出離小乘泥濁水故復有義

如蓮華出泥水喻諸聲聞得入如來大眾中坐

如諸菩薩坐蓮華上聞說如來無上智慧清淨

境界得證如來深密藏故二者華開義以諸

眾生於大乘中其心怯弱不能生信是故開示

諸佛如來淨妙法身令生信心故 十六名

妙法蓮華者。正釋經題。論主就二義釋之一

者出水義。二者華開義。就出水中更開為二。

一者出水義。此標出水義也。以不可盡出離

二乘泥濁故者。釋出水也。此經明出離小

乘泥濁水法。故言出離小乘泥濁水也。問。

但應云出離二乘泥濁水。何故言不可盡耶。

答。一者不可究盡。不可究盡者則是實相法

身。今說實相法身。故得出離二乘泥濁水也。

以實相法身雖在二乘泥濁水中不可令其滅

盡。則是有垢真如出成無垢真如。二者三世

佛令眾生出二乘濁水成佛。而佛乘不可盡。

如譬喻品云。以我此物周給一國尚不匱。何

況諸子也。三者蓮華雖出濁水而不捨泥水。

今亦爾。雖令眾生出離二乘成佛。常作二乘

方便教化眾生。亦如藥草喻品明。理雖無二

隨緣說二。及於緣有二。復有義已下第二義。

借蓮華出水喻二乘人迴小入大。得在如來

大眾中坐。應同菩薩坐蓮華坐故與菩薩同

聞法華作佛。前義與後義異者。可有二意。初

就法釋。以此經說就佛法身出離二乘濁水。

後約人出二乘濁水。二者前約直往菩薩。後

就迴小入大也。二者就華開義。喻者就華開

而實顯如一乘教開一乘理現。開示如來淨

妙法身令一切眾生得生淨信也。淨妙法身

即是經題妙法也

十七名最勝法門者攝成就故攝成就者攝

取無量名句字身

頻婆羅阿[門@(人/(人*人))]婆等舒盧迦(亦


偈)。故 十七名法門者。

自上來明佛乘。佛


具足萬德。所以辨眾德無量。今明德已無量


文亦無量也。故下文云。說是法華經如恒

沙偈。亦如藥王品云。八百千萬億那由他頻

婆羅等偈。藥王品稱偈。今明舒盧迦。亦可以

偈翻舒盧迦。亦可異名也。此具如法華疏

釋。外國或名首盧。或名舒盧迦。是彼音不同

耳。問。何故云首盧偈。答曰。首盧是通偈。

國數法若長行若偈並名首盧。故不取別偈

 此十七句法門是總餘句是別者。此第三釋

具十七種名意

此十七句法門者是總餘句是別故如經為諸

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如是等故 論主所

以具十七種名者。總解一部經名。若解此十

七種名則識一部法華意盡。蓋是慈悲之心。

令人聞少而悟於多意也 所依說法隨順威

儀住成就者。釋第四分。初牒章名。次釋

所依說法隨順威儀住成就者 牒章門中。

云隨順威儀住者。隨順過去佛威儀。如過去

說法華時入定動地雨華。今亦如是。二者隨

順眾生現在威儀故。後文云。為隨順眾生示

現對治。攝取覺菩提分法故 示現依何等

法下釋章門。就文為二。初問次答。示現何

等法說法者。則是問

示現依何等法說法 問意云。佛依何等法

用說此法華經耶 依三種法故下則是答。

初總標依三法。一者依三昧成就故者。別釋

依三法

依三種法故 就釋為二。初別釋依三昧。次

總釋依動地雨華。就釋依三昧復開二別。初

正釋。次舉經示釋處。正釋中初標依三昧

一者依三昧成就故 以三昧成就三種示

現。釋依三昧所以

以三昧成就二種法示現何等為二一者成就

自在力身心不動故二者離一切諸障礙隨

自在力故此自在力復有示現二種一為隨

順眾生不見對治攝取覺菩提分法故二為

對治無量世來堅報煩惱故 應有問云。今

說法華經何故不入法華三昧而入無量義處

三昧。是故釋云。無量義三昧有二種力。所

以依之。一者成就自在力身心不動故者。釋

自在力以身心不動。是故靜極。以靜極故所

以鑒明也。二者離一切諸障者。依下論釋

佛入三昧無人能驚悟則是離一切障。又佛

入此定說於法華無有外緣為作障礙令不得

說。又無有外緣為障礙令眾生不得聞也。

問。何以知有此力。答。文云離一切諸障。已

云一切則無障不離也。隨自在力故者釋離

一切障心。佛隨三昧自在力故一切障不能

障也。此自在力復有二種下。重釋三昧更有

二力。一為隨順眾生示現對治者。謂隨二乘

眾生四十餘年示現對治二乘病法。又如後

論隨順十種眾生示現十種對治也。攝取覺

菩提分法故者。此出能對治法入於三昧。正

用無上菩提對治二乘人病名為攝取。而稱

覺菩提分法者具言應言無上正遍知道。今

為存略但稱覺菩提。覺則菩提故。菩提以

智為體。而言分者正因無上菩提泯於二乘

不用餘法。故稱為分。又大乘道品七覺分八

聖道分。今歎七覺泯之。故云覺菩提分也。敘

覺菩提猶分菩提耳覺知分也。分之言因。因

則是二乘菩提。攝取菩提分者。即二乘菩提

入分菩提也。二為對治無量世來堅報煩惱

故者。前明知藥此敘識病。合而言之無量義

定有其四力。一者內。即身心不動。二則外。

無障礙謂內外一雙。三則識藥。四即知病。謂

藥病一雙。以有此力故入無量義定不入法

華三昧也。此品與無量義經相應。故無量義

經云。是無量義經文理真正尊無過上。三世

諸佛所共守護無有眾魔。群道得入不為生

死耶見之所壞毀。無量義經已爾。無量義定

亦然 如經已下。第二示釋經處

如經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

昧等故 二者依器世間已下。第二合釋動

地之與雨華。就文亦二。一者正釋。次引經

示釋處。就初文有二。初雙牒二依

二者依器世間三者依眾生世間 謂依器世

界眾生世間 從振動已下雙釋二依

震動世界及知過去無量劫事等故 即二

也。震動世界釋依器世間。以過去佛將說法

華地六種動。今亦如是。所以依動地者說大

法。破大部故。大利益故。令眾生大歡喜故

也。及知過去無量劫事等故者。釋依眾生世

間。過去無量劫佛說法華。時數盛天雨四華

大眾歡喜。今亦如是。以說第一理之法暢諸

佛之心滿眾生之願。數盛天雨四華大眾歡

喜。問。大眾歡喜可是眾生世間。天雨四華云

何是眾生世間。答。天則眾生數故也 如經

已下第二列經示釋處

如經是時天雨曼陀羅華乃至歡喜合掌一心

觀佛故 此列經正證眾生世間。前明震

動世界。已是證器世界竟也 依止說因成

就者。此第五分。就文為二。初牒章名

依止說因成就者 彼諸大眾已下釋章名。就

文為三。一正釋。二者引經示釋處。三斷簡。

就初正釋又三。初釋放光意。次正釋放光。三

明光中所現事。初釋章名。則是解放光意

彼諸大眾現見異相不可思議事如來今者

應為我說渴仰欲聞生希有心名依止說因

成就是故如來放大光明示現諸世界中種

種事故 言依止說因者。正是眾生內心。

言內心者渴仰願聞法華。雖明入定雨華動

地。若無內心渴仰欲聞之心。佛不得說法

華也。又上入定動地雨華是其外緣。今渴仰

欲聞之心是內因。因緣具足方得說教。問。上

雨華動地已令眾歡喜則是因竟。今云何

更辨因耶。答。上雖生歡喜未知欲說大法。今

睹佛放光現東方諸佛土事。必知應為我說

於大法。是故渴仰欲聞名為因義成就也

 先示外事者第二正釋。放光則是簡前後

二瑞不同

先為大眾示現外事六種震動等次示現此法

門中內證甚深微密法故 雨華動地並為外

事。佛親自身放光智炬將輝。故身光前耀。故

名內事。內證甚深微密法者。依方便品釋則

是無上菩提。今說佛所證無上菩提。亦令眾

生得於此法自解作佛也 又依器世間下。

此第三釋出光中所現事

又依器世間眾生世間。數種種無量種種具

足煩惱差別具足清淨差別佛法弟子差別示

現三寶故復乘差別有世界有佛有世界無

佛令眾生見修行者未得果得道者已得果故

 於中略明十事。器世間者東方一萬八千

佛土也。眾生世間者一萬八千土中眾生也。

數種種者釋明眾生數種種不同也。量種種

者明器世界形量不同也。具足煩惱差別者。

釋六道眾生不同也。六道不同皆由煩惱上

中下差別故也。具足清淨差別者。釋清淨世

界差別不同也。佛法弟子差別示現三寶故

者。佛東方萬八千土中佛。法則是萬八千土

中佛所說法。弟子謂四眾乃至菩薩。復乘差

別者。四果為小乘菩薩為大乘。有世界有佛

有世界無佛者。東方世界現在佛為有佛。又

見諸佛般涅槃後以佛舍利起七寶塔名為無

佛。令眾生見者。上明現十事。此明令眾生睹

見十事。則釋經中於此世界悉見之言也。修

行者未得果下。上釋未盡今重簡之。凡釋二

事。初釋四眾修行也。未得果者修三學行未

得四果。得道者已得四果 如經下示所釋


如經諸修行得道者故 數種種者。第二釋

前數種種示現

數種種者示現種種觀故略說四種觀一者食

住二者聞法三者修行四者樂 種種觀者正

釋數種種。佛放光亦可觀者見也。見彼東方

菩薩等食及聞法。示現萬八千土眾生。種種

觀不同。故名數種種觀也。略說四種觀者。釋

種種觀也。一者食亦可是禪悅為食。亦可是

揣等四食。二明食竟聞法。三者聞法竟修行。

四者修行得果為樂 如經下第二亦示釋處

如經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乃至以佛舍利


起七寶塔故 行菩薩道者。第三料簡前菩

薩中種種信解乃至行菩薩道之言也

行菩薩道者教化眾生依四攝取法方便攝

取應知如經所說當自推取 言四攝法攝

取者。布施攝之。今背惡向善為己眷屬愛

語攝之。今發菩提心利行攝。令善根增長同

事攝之。令其成佛。如經所說當自推取者。

前釋四眾中修行得道者示經處。今釋菩薩

中行菩薩道不示經處。但云如經所說當自

推取也。所以爾者前文略引之易。從後文廣

引之難也。故經云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

相貌行菩薩道也。每欲示其存略。故出此言

 自此已下示現大眾現前欲聞法成就。此

釋第六分經。就文為二。前牒章名

自此已下示現大眾現前欲聞法成就 問一

人者已下。第二解大眾疑有二。一者大眾疑

念。二者彌勒發問。今具釋此二也。大眾疑念

中有二。一彌勒疑念。今但釋彌勒不釋大

眾。彌勒疑念有三。一問佛何因緣故現瑞。二

訪決疑之人。三得袟彈之主。則但釋初後二

也。問。一人者文殊。應是第三釋得袟彈之

主。而在初則有此釋者。斯論大宗明取文意

而釋經也。彌勒雖有三章之經而意在問於

文殊。是故在前釋問文殊意也。何故唯問文

殊一人者。此是問也

問一人者 問意云。何唯問文殊一人不問

餘人耶 多人欲聞生希有心者。此則是答

多人欲聞生希有心是故唯問文殊師利如是

示現世尊弟子隨順於法不相違故 以多人

欲聞文殊之答也。是故唯問文殊師利者。結

問文殊意也。問。大眾不知文殊是能答之人。

云何乃言多人欲聞文殊之答。答。彌勒知大

眾機緣屬在文殊。若聞文殊所說必生希有

之心故也。如是示現世尊弟子隨順於法不

相違故者。釋文殊能答之意也。然彌勒位窮

補處。遂不能知現瑞之意則唯佛能知。佛入

三昧不可得問。雖文殊過去佛但今日示現

為世尊弟子耳。故餘經言。昔為能人師今作

弟子化。二尊不出並故示為菩薩。隨順於

法不相違者。此有二義。一者實是前師而示

為弟子。蓋是隨順於法無所相違。二者文殊

能了達法相。不與法相相違故能答問也

 今佛世尊現神變相者。正釋彌勒疑。初問現

神變之意也。此初句牒經文

今佛世尊現神變相 為何等義者。釋彌勒

疑念云以何因緣而有此瑞也。經云以何因

緣。今云以何等義。義則是因緣。為現大相

因故者。論主釋彌勒疑則是答也。就文為

二。初標現大相因二章門

為何等現義為現大相因故 為大相已下。

釋二章門。初釋為大相章門

為現大相者為說妙法蓮華經故現大瑞相

 為欲說大法故。應謂為現大瑞相也 為說

如來所得妙法不可思議文句者。釋上第二

因章門

為說如來所得妙法不可思議等文字章句

故 以文句即是教教是理因故稱為因。又因

欲說法華經故現大瑞相。即法華經。故現大

瑞相則法華為瑞相因也。詳前後文具有三

因。一法華教為理因。二法華為瑞相因。三因

見瑞相故知說法華。故瑞相為法華因也

 有二種義所以仰推文殊者。此釋第三正問

文殊。就文為二。初釋問文殊意。次釋問文

殊經文

有二種義是故仰推文殊師利何等為二一

者現見諸法故二者離諸因緣唯自心成就

彼法故 問文殊意者。一者文殊是佛了了

現見諸法。二者離諸因緣。離諸因緣者。以文

殊非推度以類而知。成論云。現見事中因緣

無用也。唯自心成就彼法者。釋離因緣。以文

殊自心明見彼事故。不假餘因緣也 示現

種種瑞相者。第二釋問文殊經文

示現種種瑞相者示現彼彼事故如彼事相現

沒住滅應知 大眾文云。必應見此希有之

相故。今將示現種種瑞相。此出文殊過去曾

見諸佛種種瑞相也。彼彼事者。過去諸佛種

種瑞相有為事也。如彼瑞相現沒住滅應

知者。過去諸佛有現在者有沒者有住者有

滅盡者。應知者令大眾知過去如斯等事。故

云應知 以文殊能記彼事故。此釋經文已

曾親近供養過去無數諸佛之言也。更明文

殊有二之義。一者得陀羅尼能記彼事故。二

者文殊所作成就因果。成就能現見彼法故。

前列二成就章門

以文殊師利能記彼事故以文殊師利所作

成就因果成就現見彼法故 所作成就下。

釋二章門。功德成就智慧成就。釋所作章門

所作成就者有二種一者功德成就二者智

慧成就 因成就下。釋因果章門。前釋因。次

釋果

因成就者一切智成就又緣因成就者眾相

具足也 釋因中有二因。一正因。二緣因。

正因者謂一切智。以因一切智能見過去世

事相也。又緣因成就謂眾相者。釋第二緣因

也。言眾相者。謂動地雨華放光名為眾相。由

見過去世佛現於眾相故現大法。今見釋迦

現眾相亦說大法。故眾相為說法之因也 果

相成就者釋第二果相章門

果成就者說大法也 因一切智及瑞相故

知欲說大法。故為眾相之果 種種佛土者。

自上已來釋彌勒疑念竟。今第二釋彌勒發

問。大眾中問有二章。一問意。二正問。今但

釋正問不釋問意。正問中有二。一長行。二偈

頌。今具釋二也。釋長行中有二。

一正釋。二舉經示釋處。

正釋有二。一釋現瑞。二釋睹瑞


種種佛國土者示現彼佛國土中種種差別應

知 種種佛土者。則釋一萬八千佛土也。示

現彼國土中種種差別應知者。此有二意。一

者示萬八千土種種差別。二者示現萬八千

土中十事差別。如前所釋 淨妙國土者。第

二釋睹瑞

淨妙國土者謂無煩惱眾生住處故 即釋

經中悉見彼佛國界莊嚴文也。二者上通萬八

千土。今別釋淨土 如經下第二示釋經處

如經照於東方萬八千世界乃至悉見彼佛國

界莊嚴故 照於東方萬八千世界。示初段

所釋經處。乃至悉見示第二都瑞經處 如

來為上首第二釋偈。亦開為二。初釋偈。二示

經處

如來為上首者諸菩薩等依如來住故以彼如

來於彼國土諸大眾中得自在故 如來為上

首者。牒經又睹諸佛聖主師子文也。如來已

為眾聖之主。故稱上首也。諸菩薩等依如來

住故者。菩薩有依佛得住於理。故佛為菩薩

上首。以彼如來下釋師子之言也。以佛於大

眾中自在。故云師子。問。何故不釋偈初文。

答。長行已釋。故不復釋也。

問。何故但釋為

首等二句。答。此二攝下一切經盡。以佛為上

首一切菩薩及二乘眾依佛得住理。又佛於

一切大小眾中自在能化大小等眾。下一切

經不出斯二事。是以但釋二也 如經下第

二引經云釋處

如經又見彼土現在諸佛如是等故 自此已

下釋第七文殊答問分。就文為二。初總明文

殊有能答之德。次別釋出經所答之事

自此已下明聖者文殊師利菩薩以宿命智

 以宿命智者則是能答之德 現見已下出

所見之事。就文又二。初列三門。次釋三門。

言三門者一過去因相。二果相。三成就十種


現見過去因相果相成就十種事如現在前是

故能答彌勒菩薩 現見過去因相者下。釋

三章門。則為三別

現見過去因相者文殊師利自見己身曾於彼

諸佛國土中修種種行事故 妙光之前未能

為眾說法華名為因相 現見果相者。釋第

二章門

現見過去果相者文殊師利自見己身是過去

世妙光菩薩於彼佛所聞此法門為眾生說

故 從妙光聞法華經為眾說此稱為果相。

問。此因果相釋何處經文。答。從初語彌勒竟

惟忖之言也 成就十種事者。釋第三章門。

就文有二。初標列十種成就。則是標章門

成就十種事者何等為十一者現見大義因成

就二者現見世間文字章句甚深意因成就三

者現見希有因成就四者現見勝妙因成就五

者現見受用大因成就六者現見攝取一切諸

佛轉法輪因成就七者現見善堅實如來法輪

因成就八者現見能進入因成就九者現見憶

念因成就十者現見自身所逕事因成就 從

大義因成就者。第二釋十種章門。則成十

數。言大義因成就者。即釋經欲說大法之言。

故稱為大。此大甚深所以名之為義。因則是

因緣。欲說八種甚深義之因緣。故現斯瑞。

就文又二。初標章牒經

大義因成就者 第二釋章經。初又三。初標

章總明八句勸知

八句示現應知 從一者欲論大法已下。第

二牒經八事

一者欲論大法二者欲雨大法雨三者欲擊大

法鼓四者欲建大法幢五者欲燃大法燈六者

欲吹大法螺七者欲不斷大法鼓八者欲說大

法 此八句示現已下。第三論主總釋

此八句欲示現如來欲論大法等故 何者

名為八種大義下。第二釋章解經。經無三句。

論但有八句也

何者名為八種大義謂有疑者為斷疑故已

斷疑者增長淳熟彼智身故根淳熟者為說

二種微密境界一謂聲聞密境界二謂菩薩

密境界大法鼓者二句示現以遠聞故入密境

界者令進取上上清淨義故取上上清淨義者

取一切智現見故令彼進取一切種智得現

見者為一切法建立名字章句義故建立名

字章句義令入不可說證智轉法輪故 謂

有疑者為斷疑故者。此釋第一欲論大法。則

是無論經欲說大法。自古至今不依論釋經

者。但案文前後意釋此一章經。依天親釋意

者就位從淺至深釋也。自四十餘年舊疑及

聞法華新生疑等。欲說大法斷此新舊二疑

也。故下文殊偈末云。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

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也。已斷疑者憎

長淳熟彼智身故者。釋第二雨大法雨。世間

之雨能令物增長成就。一乘法雨令三乘人

並入平等大慧。如身子領解中云疑悔永已

斷安住實智中。根淳熟者為說二種微密境

界。釋第三欲擊大法鼓及第七不斷大法鼓

也。前已明三乘人智身淳熟。今次授三乘人

作佛名記。密境界智度論云。法華經令二乘

作佛名祕密法。祕密法者甚深難解故也。又

四十餘年不明此事。故稱密。大法鼓者二句

示現者。一是擊大法鼓。二是不斷大法鼓

也。以遠聞故者正釋法鼓之名。夫擊大法

鼓令人遠聞。今就大法並授三乘人記。令

十方遠聞。問。何故云不斷法鼓。

答。夫二乘

善竟無傳化。若得受記成佛竟更傳化餘人

亦令成佛。故云不斷法鼓也。入密境界者令

進取上上清淨義故者。釋第四欲建大法幢。


三乘已得受記。然後行菩薩行。菩薩行遠

離二邊。是中道行故稱上上清淨。在幢已二

門高。故稱上上清淨義。取清淨義者令進取

一切種智得現見故者。釋第五欲燃大法燈。

夫燈有二義。一者破闇。二者顯物。令三乘人

行行已滿破無明闇得一切種智。故能見佛

性等法。前之四句令三乘人因行成。今此一

句令三乘人果德滿。取一切智見者。釋第

六句欲吹大法蠡。夫吹蠡出語言音聲。三乘

人得佛果竟更為眾生說一切教。故云為一

切法建立名字章句也。建立名字章句義者。

釋第八欲說大法。前第七成佛竟為物演教。

今第八說教令悟理。入於理亦得成佛。問。何

故云入不可說證智轉法輪。答曰。令物得證

真實智。時則內外並冥緣觀俱寂名不可說。

則此智體名為法輪。從彼至此故稱為轉。今

更總釋八句。佛說法華凡有二意。一令眾生

自得作佛。二令眾生化他亦使成佛。前六句

則是自行。後二句名為化他。此二各兩自

行中五句辨因一句論果。化他中初句為物

演教。次句令物證入。問。何故說法令自行

化他。答。二乘之人唯能獨善。今已成佛竟化

眾生亦令成佛也。就五句為二。初句斷疑令

其惑滅。次四句令其解生。開二。初句十信

至十解成就。次句解行純熟入密境界。故得

受記從十行至十迴向。上上清淨義從初地

乃至十地 現見世間名字章句意甚深因成

就者。釋十章第二。前牒章名

現見世間名字章句意甚深因成就者 如經

下示釋經處

如經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此瑞乃至故現斯瑞

故 問。名字章句意甚深。正釋何處經文。
答。

釋欲令眾生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經

文也。夫令三乘作佛正是難信之事。五千

起去則難解之事。問。何故云名字章句意甚

深。答。夫教為顯所詮之理。絕言。詮理之言


絕。故下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也 現

見希有因成就者。釋第三章經。前牒章

現見希有因成就者 以無量時下釋章。前

釋次舉經示釋處

以無量時不可得故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量

者示現過彼阿僧祇劫不可得故復示現五

種劫一者夜二者晝三者月四者時五者年示

現彼無量無邊劫故 釋中為二。一者明阿

僧祇劫不可說。二者明時不可說。阿僧祇劫

不可說者。以有無量阿僧祇故也。復示現五

種劫者。此第二明時不可說也。問。晝夜等云

何亦名劫。答。外國稱劫簸。此翻為分別時

節。

故劫是時之通名也。但經中取天地始終者。

立其通稱名為之劫。日月晝夜受其別名。問。

章名中何故云現見希有因成就。答。以過去

久遠時方有說法華之事故名希有 如經已

下第二示釋處

如經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

時有佛號日月燈明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成就一切種智故 此但取經過去無量

無邊劫示釋處。從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下。

並不釋也 現見勝妙因成就者。釋第四。前

牒名

現見勝妙因成就者 言勝妙因者。二萬億

佛說法皆七善文為勝妙 以諸佛菩薩自

受用示現故者。第二解釋。前釋次示經處

以諸佛菩薩自受用示現故 佛受用七善化

物。菩薩亦然。故云受用 如經下示經處

如經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乃至所可說

法初中後善故 此但取後所可說法初中

後善不取前文也。以二萬佛說法門具七善

故云所可說法初中後善。所以一處合釋之

也 現見受用大因成就者。釋第五。前牒章


現見受用大因成就者 受用大因者。釋王

子未出家時受勝妙樂。乃至釋大眾六十劫

聽法華經受於法樂不生疲倦。故名現見受

用大因成就也 是時王子第二解釋

是時王子受勝妙樂各捨出家復彼大眾於爾

許時不生疲倦心故 易知 如經下示釋處

如經其最後佛未出家時乃至佛授記已便於

中夜人無餘涅槃故 現見攝取一切諸佛轉

法輪因成就者。第六前牒章名。上來五章明

佛化行事竟。四章屬能化益物。次一明所化

益物。今辨菩薩佛滅度後弘經。即是轉法輪

不斷事

現見攝取一切諸佛轉法輪因成就者 言一

切佛者。現見一切佛轉之於前。菩薩於佛滅

後敷之不絕。即令一切佛法轉不絕。故言一

切也

法輪不斷故 如經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妙

法蓮華經滿八十小劫為人演說故 釋及列

經易知 現見善堅實如來法輪因成就者。

釋第七前牒章名

現見善堅實如來法輪因成就者 而言善堅

實如來法輪者。妙光從八十劫已後乃至令

八子堅固無上菩提已無量時就。法輪不壞

名為善堅實如來法輪

佛滅度後無量時說故 如經日月燈明佛八

子皆師妙光乃至皆令其堅固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故 釋及列經易知 現見進入因成

就者。此釋八。上第七明妙光能化事。今明

八子聞法得益。即是進入因成就也

現見進入因成就者 彼諸王子得大菩提故

如經是諸王子乃至皆成佛道故 釋及列經

易知 現見憶念因成就者。釋第九明妙光

憶念

現見憶念因成就者 過去化王子皆得成

佛。故名憶念因成就

為他說法利益他故 如經其最後成佛者名

曰然燈乃至尊重讚歎故 如經者不正釋經

文。但釋經意。明憶念過去化八子成佛。後

憶念燃燈化釋迦成佛乃至彌勒成佛也 現

見自身所逕事因成就者。釋第十明文殊憶



現見自身所逕事因成就者 過去為妙光能

悟解法華。復能為人演說。即是自身受勝妙



以文殊自身受勝妙樂故 如經彌勒當知


乃至佛所護念故汝號求名者示現知彼過去

事故復示現得彼法具足故 如經者下

但妙光菩薩豈異。我身是也。直釋此一句。

汝號求名者。別釋知彌勒事。二句。初釋彌

勒始號求名。復示現得彼法故。示彌勒終

名。以彌勒亦得此法具足成佛也

日東天台後學沙門實觀分會

法華論疏卷第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