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1月30日 星期四

聽經聞法學放下~悟顯法師 拜願開示(一2)



題目:聽經聞法學放下

我們常要想一想還有多少日子可以過?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如同水中的魚,水越來越少,那還有麼好快樂的呢?年輕的人要想楞嚴經講的:我的年紀三、四十已經比、二十歲的時候還要再老很多從古以來這些孤墳,都是少年人多。所以要發菩提心,發覺悟的心,要勇猛精進像徹悟大師講:「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信願,持佛名號,還有夏蓮居老居士講:持戒念佛經教,過去習欺」,我們要持戒,遵守佛陀的教,在這世間要守法,守規,很多人不會犯嚴重的法律,但是他會鑽法律漏洞這都是犯盜戒,不但犯盜戒,還犯了-壞國制戒,這都是學佛人應當學的學佛應該學三聚淨戒:所謂善法戒、攝律儀饒益有情一切善法我們應當發心奉,一切律儀應當要遵守,念念為眾生,要發菩提心把自己放下,做麼事情不要為自己的名利養及我見我相去做,這是很重要的人就是太多時間及想念都是為自己,所以就在這裡輪迴,造作惡業無論善報惡報都是輪迴都是苦,因為樂報不長久,樂是壞苦是苦苦終不會變成樂,所以三界輪迴是苦

釋迦牟尼佛看到這苦惱眾生的現象,所以他發心學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就是為了讓眾生悟入佛之知見,讓眾生出輪迴,永遠不要在輪迴的模式下生活所以聽經就很重要,持戒念佛看經教因為經典裡面講的統統都是我們不覺察的問題,而且都非常嚴重我們心-還以為說一兩個妄語沒有麼,做一兩件不守規矩的事情麼,可是在佛法在因果裡面講結罪不在於事,是在於心態上你的心就是我們講的心,心能夠持所有的心 心所法所以結罪都在眾生的心,不是事上有做沒做而是心地上是怎樣的存心,所以說因果絲毫不會錯,因為意識會把你的行為做紀錄就像我們現在的記憶體一樣,它會寫入,它會記起來,而且永遠都不會忘,所謂假使百千,所業不緣會時,果報還自,這是真的,也許現在不會現,但是當現的時候大家就要小心了,一定會害怕地藏經講:父子至親,別,縱然相逢,無肯,沒人有會願意替你受這樣的果報,也沒有辦法代,所以我們要聽經,要修行聽經真的很重要,聽經把我放下,把成見放下,這才聽進去不是我來看看祖師大德怎麼說,那個還是我見,還是顛倒,祖師大德他們是把我放下的,我們帶著輪迴心看祖師大德的著作生輪迴「欲入如來,大圓覺海,終不能,這是佛在圓覺經上的告訴我們的。聽經不要只聽是非,不要專聽現在又發生麼事,大家聽師父講經很喜歡聽師父現在又發生麼事,其實發生麼事那是師的境界。要問我們自己的心是不是在攀緣?心是不是在顛倒?有沒有辦法覺察,這很重要所以聽師父或是聽哪位法師講經,都不要只聽是非,而要聽對自己煩惱氣的,所謂忠言逆耳於行,良藥苦口於病,對我們有益的話不一定是好聽的話或順著我們的氣,一定是逆我們的有一些法師,講經講得很好很真實,但我們自己氣重,就會覺得他講話怎麼這麼不圓融,不順人情但是我們要想到,人情就是我們這一生的業,心的業,為什麼有順境或逆境的感受?就是因為你有這個世間的業,有人情及世間的思想,那是不行的學佛要放下,只有放下你世間的思想,你的業才會轉,氣才會轉很多法師講經都講很好,都是在幫助眾生,但是我們要會聽,不要想:他怎麼這樣講!其實很多祖師大德講經都是這樣,非常的真實,非常的貼切,我們要是不學,使真正的祖師大德站在我們的面前,我們也沒有辦法認識,我們:人家為什麼障礙正法?我們有沒有懺悔反省過,問自己是不是那個障礙正法的人自己是不是那個不修行,破壞道場破壞正法的人我們四眾弟子都要警惕小心,大家去看看法華經就知道,不要犯到這因果,這果報非常嚴重尤其我們這道場是和合的道場,大家在言行上要多注意。尤其有意無意的挑起是非,是破和合僧。若你破和合這問題就很嚴重,你生乃至這一生要出家,可能沒辦法得戒,因為在戒壇上會問:你有沒有破羯磨轉法輪僧?若有,那是七逆罪,不能得,連沙彌壇都沒有辦法登,何況是比丘壇,乃至菩薩壇,這是相當嚴重的希望大家一定要認真努力,算一算,還有多久可以活?我們沒辦法活一百年,所以一定要認真努力,如果在這上面可以覺悟,那真是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如果顛倒不覺悟、不修行還貪戀世間,那如少水魚,有何樂?」啊!

2020年1月29日 星期三

法華經今解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第一講~悟顯法師 講述

妙法蓮華經今解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第一講
《妙法蓮華經》卷第四。
這一部《法華》,所謂「大乘妙法蓮華」,這「大乘」就是揀別非是小乘,「妙法」就是宣說著我們眾生本有的佛性,「蓮華」是舉個譬喻,把心性譬喻為蓮花出汙泥而不染,而且表「因果同時」,你看蓮花它開花的時候也同時結果,「因果同時」表示眾生身中就有如來智慧德相,就有佛性,就能成佛。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滅度之前,講了這一部《妙法蓮華經》,但聞《法華》無不得度,直接指示眾生人人可以成佛,顯示佛法廣大包容,能接引無量無邊不同根器的眾生:包括人道、包括天道、包括地獄餓鬼畜生、包括二乘、包括菩薩,它都能接引。所以一開頭標「大乘」,就是代表它能夠接引的根器廣大,任何人任何種類的眾生來修學佛法都能得度;每一個眾生都具有佛性,現在就是佛。所以《法華》稱為「成佛的法華」,直指眾生就具有如來智慧德相。

從第一品〈序品〉一直到這〈五百弟子受記品〉,每一品當中都開示眾生本有佛知佛見,也顯示如來出世的本懷,所以說為「三周說法」。你們能夠來聽聞,這是一件非常殊勝的事情。你們有特別從愛爾蘭回來的,有特別從馬來西亞回來的,有特別從中南部上來的,都有來自各地。《法華經》這經典上就有講到,能夠親自聽聞,超過供養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的眾生,從這眾生他出生一直到八十歲,每天七寶供養,直至他證得阿羅漢。你聽聞一句法華經的福報都尚且超過這樣的功德,即使輾轉聽聞都尚且超過這樣的功德,何況你能親自來直接聽。
所以聽聞《法華》的功德,非常地殊勝,「聞經一偈必定成佛」,這是世尊在《法華經》裡面講的。所以佛說:「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不管你是什麼根器的,你是聲聞根器的,你是菩薩根器的,你是大乘根器小乘根器,什麼根器的都好,你聽聞《法華經》必定成佛;可見這一部經它的殊勝,不是一般的經典所能比的。

佛門有三部一乘了義的經典:一部是《華嚴》,一部是《法華》,一部是《梵網》。《華嚴》的大意我有講過,《梵網經》〈心地戒品〉也講了,那《法華經》我們現在正在講。這三部都是一乘了義的經典,你這一輩子能看一次,都是不簡單,你的善根福德因緣,就不是一般人。有些人善根不夠好,聽了以後還懷疑,認為大乘不是佛講的,認為《法華》不是佛經,真的有這種人,他這種就是善根不夠。你要知道,這《法華》是如來親證的境界,直接指示授與眾生,它不是什麼思想。你現在看到外面,有講「《法華經》的思想」,或是「智者大師的《法華》思想」,其實「思想」這兩個字不適合用在佛經上,因為所謂的「思想」是你第六意識變現出來的妄想境界而已;如來他是證得涅槃,他是親證,所以絕對不同於凡夫的思想。二乘尚且沒有「我見」,哪來的「思想」。所以你們在外頭聽到的,那些種種的不正見,你都應該要放下。要知道,佛法它講的就是實修,它不是講學歷,也不是看你出生尊不尊貴,你家有沒有錢,那些都不是佛法所要談的,佛法講的就是你要「實修」,要實際上的修行,實際上的修證,這才是佛法。

一部《法華經》直指的就是眾生本來成佛,所以叫「成佛的《法華》」。你依這人人本具的佛性、不生不滅的佛性,你依它來修行,必定能成佛。有一句話叫「依自性不依外境」,這「自性」是什麼,就是本自清淨,人人本有;這「自性」跟你「認為」的,跟你現在在「想」的這個心,那是完全不一樣。
為什麼?你現在認知的「心」,認為自己在「想」的,那是迷失自性以後,變成八識五十一心所法,再接觸自己變現的虛妄境界,接觸境界後產生出的妄想。所以你再怎麼想都是「能所對待」,不出「是非、善惡、對立、有無......」,這些都是你的妄識所攀緣的妄境。所以佛直接講大乘經典,講《華嚴》,講《法華》,講《涅槃》,講《般若》等等的,就是要去除你無始劫以來的錯認,你無始劫來的一個錯誤妄想,使你能夠知道眾生本有佛性,這佛性本自清淨;這樣你才能不落思量不落善惡,才能依此心來修行,這個就是大乘。
有人說大乘好像空中樓閣,實際上是你不了解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是非常實在的,扎扎實實地一步一步走的,絕對不空談,只是你迷得太深、迷得太久了,業障重,蓋住了,所以你才會覺得它講得好高,實際上一點都不高。你天天都在用,這佛性就像蓮花出汙泥而不染,雖然在迷,你仍天天都在使用它。沒有了真如自性,人就不會說話,人就沒有辦法去感知;沒有真如自性,這世間的萬事萬物就沒有辦法有組織性地活動運轉。所以自性處處都在,但是迷惑的人處處不認得,還覺得它是「心外之物」,不知道萬法全體是心。

所以,佛說這「妙法」就是要告訴我們,為什麼說佛法是妙法,這「妙法」所詮釋的就是眾生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處處指示。
所以從一開始〈序品〉放光現瑞到舍利弗,我們講的《法華經》三周說法,從〈方便品〉到〈譬喻品〉是第一周,叫做「法說周」,就唯有舍利弗一人,他獨領會,因為他智慧很高,他單獨領受這一乘了義,所以叫「法說周」。第二個就是「譬喻周」,這「譬喻周」就是大迦葉、須菩提等這四大阿羅漢。那麼從〈譬喻品〉一直到〈藥草喻品〉,這是說譬喻,讓中根的人能夠信解。再來最後就是「因緣周」,「因緣周」就是從〈化城喻品〉到末後的第九品,說大通智勝如來過去的因緣,跟釋迦牟尼佛的因緣,使下根的人能夠信入。

舍利弗一開始請佛說一乘了義,他在〈方便品〉知道如來直指眾生本有的佛性;舍利弗他單獨一個人先領悟。
譬喻品〉中佛說了一個火宅的譬喻,到後面佛說了「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其實這個火宅當中,個個都是法王真子,每一個眾生都能成佛,只是迷失了而已;如來方便說三乘,舉羊車鹿車牛車,最後平等給與大白牛車,用這樣子來形容世尊說法。

經文再來就是講四大弟子,這四大弟子從〈譬喻品〉末後,看到這舍利弗被授記,所以他們也發心,心裡也希望能夠信解大乘,所以才有後面的〈信解品〉,還有後面的〈藥草喻品〉,舉「三草二木」來說明如來說法猶如「一雨普潤,普皆充洽」,都能夠蒙佛說法的大雨,能夠潤澤。
所以說如來唯說一乘佛法,沒有二乘也沒有三乘,這才是如來的真實說,其他都是方便說,這是「譬喻周」。

那到〈化城喻品〉,與〈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這是第三周說法,就是所謂的「因緣周」,所以經中舉「大通智勝如來跟釋迦牟尼佛,還有一千二百五十弟子」過去的因緣,他們過去也聽經聞法,也接觸過《法華經》,所以今天有這個因緣再來,他能夠信解,相信如來所說,沒有錯誤。
一乘了義難信難入,像《維摩詰經》裡,天女告訴舍利弗:「女轉男身」等等的種種大智大慧,舍利弗都不敢相信。這裡講的「龍女成佛」,「提婆達多」這是在後面經文,講龍女八歲成佛,她成佛之快,之迅速。所以大乘佛法一般人難信難入,因為通途的說法,是說要經歷過三大阿僧祇劫你才能夠成佛或是證阿羅漢,哪有念念咒轉轉念頭,心念一轉就頓脫三界,就頓破無明的,所以難信難入。又到現在五濁惡世,末法時期,你看有些學禪的人,學到後來他退心,跑去學小乘,他說小乘也有禪。其實小乘那叫「禪定」,它是次第定,它不是真正我們大乘禪宗講的禪。
大乘禪宗的禪,在修學是絕言絕慮,不住身心、不住語言,教你離心意識參、離妄想境界求,這是大乘的禪宗,是真正的禪。我們中國人這個禪,特別叫「祖師禪」。「祖師禪」它就是直指人心,當下頓悟。這樣的方法,要特別的根器,所以一般人沒有辦法。

我們講淨土宗,淨土宗也是大乘的,即使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這樣重的惡業,念佛你都能夠消掉,能帶業往生,能頓超三界。你現在在苦難當中,你懺悔,你念觀世音菩薩,你拜懺,拜《八十八佛》,有這經咒的功德力,有如來名號的功德力,有菩薩名號的功德力,就能讓你速脫苦難。
大家都知道觀世音菩薩非常感應,像大悲神咒,凡有至心念誦者,都是靈驗的。我就講過,在民國初年的時候,那個時候有一位居士,在佛門算是大居士,他的太太坐飛機,遇到可以算是空難了,那時候科技還沒那麼發達,她那飛機飛一飛,那時候都是那種高翼機,螺旋槳的舊式飛機,一個引擎壞掉了,那麼機長說其實整台飛機已經失去控制了,它這個引擎沒有辦法驅動;因為他的太太,她是學佛的,她教大家念觀世音菩薩,整台飛機的人都念觀世音菩薩,最後這飛機平安降落。這整台飛機的人,都相信觀世音菩薩。這是真實的事情,他們念了以後,它這引擎突然能轉了,能動了,飛機恢復控制了,所以平安降落,這是心誠則靈,這是講他正念觀世音菩薩名號。

我們之前也講過一個,應該是在廣東這一帶,流傳的一個民間故事,我相信應該是真有此事。有一個老太太她不認識字,她到一個富貴人家去幫傭,看他們家這千金小姐,每天就念觀世音菩薩,念大悲咒,那她也學著念佛,念觀世音菩薩。有一天她求她們小姐,她說:「你看看我這命這麼差,請小姐能不能教教我,讓我除了觀世音菩薩以外,還能念點別的經、別的咒。」她說,你不是每天都在念這個,她也不知道是大悲咒,她每天就在念這個,除了觀世音菩薩以外,還有其他的經咒。那個小姐就很不耐煩,她說:你不認識字,又這麼沒福氣,教你你會嗎?那老太太就求小姐教她,她說:「小姐你不是每天念觀世音菩薩念完了,有念一長串的咒,還是經呢?」老太太也不知道。
那小姐說:我每天都念「南無荔枝龍眼殼」。她就回去,每天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然後完了之後就念「南無荔枝龍眼殼」。

那麼因為在廣東它是珠江三角洲這一帶,很多都是靠海維生、出海打漁,老太太她兒子是一個船工,跟著出海。那麼那次出海就碰上事情,這船沉了,幾乎所有的人都淹死在海裡面了,只有她兒子一個人回來,兒子見到他媽媽痛哭流涕。他媽媽覺得很奇怪,她說:那個船難很嚴重,大家都死了,你怎麼能回得來?他說:他也不知道,他就是將要死亡的時候,這海中冒出一大堆荔枝龍眼殼,因為它很輕,浮在水面上,他就被這些荔枝龍眼殼托著,讓海浪給沖回來,沖到岸邊獲救。他媽媽告訴他,說:「你要曉得,我每天都在給你誦經念佛。」他才知道。雖然她不認識字,但她心中有佛,所以她就能得到這樣的一個感應,就能得到這樣的加持,能夠立即脫離苦難,這就是大乘佛法,大乘的力量。有人說大乘沒有用,那你去看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你去看看《觀世音菩薩感應錄》,你就知道大乘有沒有用,確實非常有用。

我還聽過有的人,他這個久病不癒,他至心誦念藥師佛,念《藥師經》,他夢見了藥師佛幫他治療,他夢到自己躺在床上九個小時,藥師佛幫他治療,起來以後這病就好了。這個就是大乘的力量,這就是妙法。這「妙法」不光能夠讓你出三界,也能夠解決你現前的苦難,都是妙法,還能夠引導你走向正知正見。

這些東西小乘經典沒有,我們不是批評它說它不行,是它真的不行。這是佛講的,釋迦牟尼佛講的,佛在《華嚴經》上說:「更有一法。過二乘者。名為大乘。」這是《華嚴經》上說的,大乘佛法超過一般的小乘,這是可以肯定的,這是常識。
就像釋迦牟尼佛出世,你看佛出世先講什麼?先講《華嚴》,這是常識;是你沒有辦法契入《華嚴》,後面,佛才給你講小乘,然後慢慢引你到法華涅槃,這法華涅槃跟《華嚴經》講的境界是完全一樣的,都是如來圓滿的境界,是一樣的。所以如來出世,他是先講《華嚴》,《華嚴經》是先說的。你看一尊佛出世,他總要先講佛法大綱,《華嚴經》就是佛學概論,我講「概論」,那是講給你們聽的;實際上這《華嚴經》就是佛法的全部,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這就是整個的佛法。如來在二七當中宣說,有的經典講三七、有的是講四七,這都沒有關係,都各有依據,是眾生所見不同而已。又說《華嚴經》塵說剎說無間斷說,所以不屬二乘境界,這是如來果覺,顯示如來果地上依正莊嚴,清淨圓滿,這是《華嚴經》。
你沒有辦法契入,所以佛才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才有「鹿野苑轉法輪」,然後收五比丘,再來度外道:三迦葉波兄弟等等的,而後才慢慢教,所以講阿含、方等到般若,到法華涅槃,這是如來要滅度以前,和盤托出佛法的精髓。釋迦牟尼佛要入滅了,所以把他來這裡度眾生的本懷宣說出來。
佛在前面經文就講過,他說:「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但是「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而眾生在苦惱當中,不能相信大乘佛法;所以他方便說三乘,目的是要眾生會歸一乘,他希望眾生跟佛完全一模一樣,他說:希望我今所得之法,眾生也能夠得到,所以他要講《法華經》。前面講「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為什麼佛之前不講《法華》?是因為眾生的根器還不成熟,因緣還不到,所以佛沒有提這部《大乘妙法蓮華經》。
「今正是其時。」如今佛要滅度了,這是一個原因;再來,是眾生的根器成熟了,所以佛「決定說大乘。」這「大乘」不用講別的,就是《大乘妙法蓮華經》。告訴你「我此九部法」這指如來的一代時教,都是隨順眾生說,目的是要你「入大乘為本。」
所以這三周說法,皆歸一乘、皆歸大乘。不管是舍利弗、不管是四大弟子,乃至五百弟子,種種說法,因緣、譬喻,目的是要歸於一乘了義,這個才是《法華經》的本意。
所以你們從前有學外道的、有學小乘的,你現在都要放下,那些都沒有用;要迴小向大,棄暗投明,像世間人講的「棄暗投明」。世間的外道是昏暗的、小乘也是昏暗的,猶如螢光;大乘佛法猶如杲日,如天上的太陽普照大地。你想,螢火蟲的光明怎麼能跟太陽相比?所以應該放棄之前所學,應該要來迴向大乘,就直接學大乘。
這是大概提一下之前《法華經》的内容,也讓你知道《法華經》到底是在講些什麼。我們中國人其實很有福報,有鳩摩羅什大師來為我們翻譯,羅什大師是七佛的譯經師,過去七尊佛都是他來翻經,讓後面的眾生可以看到;是七佛譯經師,所以你看,他翻譯的版本流通得非常廣,像我們讀的《阿彌陀經》就是羅什大師翻譯的,他翻譯得非常好,這《法華經》也是。大部分你讀起來很通順的,都是羅什大師翻譯的居多。羅什大師自己有修有證,他翻譯的經典沒有任何錯誤。
現在有些人,在那裡揣測,他揣測祖師會不會把經典翻錯?你看看,他還覺得他這是客觀在探討一些問題,實際上他這種就叫「邪見」。就是我們佛門講的,眾生的六種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他懷「疑」經典、懷「疑」佛法,這個就是他的煩惱,這是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這些是必須消除的。古德講:「疑能生苦。」為什麼?很簡單,因為你對於大乘佛法懷疑,你就不會信,不信,你就不會念佛,不念佛就不能消業障,不能消業障,那煩惱就無量,煩惱無量就苦惱無量。
他在懷疑:這經典是不是祖師翻譯的?或是祖師會不會翻錯了?
我告訴你:我們歷代的祖師都是有修有證,而且不是一個人有修有證,而是多個人;而且在歷史上都有記載,記載著哪一部經是在什麼時候翻譯,都有著記載。但因為經過戰亂,有一些記載可能毀於戰火,所以它不完全。但是,像《華嚴經》這種重要經典,它都有記載下來,像這一部《法華經》,羅什大師本身是有修有證,他坐化,往生以後,他的舌根不壞。你一般人要是丟到火裡面去燒,早就化成灰燼了,但是羅什大師的舌頭不壞。像參加翻經的這些大師,玄奘大師的舍利都在,像在陝西西安的大慈恩寺,就有玄奘大師的頂骨,我們台灣日月潭旁的玄奘寺那裡也有,都是有修有證。你看,像清涼國師他也是參加翻譯經典,他荼毗後,四十顆牙齒都沒有壞,這個就是證明。所以,古來這些能翻經的大德,那都不是普通人物。所以,你不要以為你現在念了個博士、碩士,寫了幾篇什麼博士論文,你就想要來挑戰祖師的權威,我告訴你,你還早呢你。你的貪、瞋、癡斷了多少?淫欲斷了沒有?我不用講多,你這個色身能不能解脫得了?你看羅什大師他整碗針拿起來吃下去,他沒事。你有沒有這等工夫?等你有這工夫,你再來質疑祖師,不過我相信你真有這種工夫時,你也不敢、也不會再質疑祖師了。你肯定沒有工夫,所以才懷疑大乘。
也不去想想自己到底是幾斤幾兩重,敢「以雜碎智比日月之明。」這話是在經典裡面講的:「以雜碎智比日月之明。」是說以自己這種雜碎的智慧,要跟祖師大德這猶如日月一般高明的智慧去相比較,那是做不到的。

這是大概講一下「人題」,讓你知道,你對於經典你不要懷疑,相信就對了,你想想你自己還有多少煩惱,平時一點點家裡面的事情你就煩惱得不得了,一煩惱就幾個月,你還有什麼資格去質疑經典。你連「身見」一點都沒破,被刀割到了,有的人要是執著一點,見到血還嚇暈了;你怎麼有資格去質疑經典?你先看看自己有多少的工夫。真正有工夫的人,他不會質疑經典,因為他契入,他知道這裡面翻譯得一點都沒有錯。
所以,佛法講要相信「聖言量」。佛教不是只有講經,還有就是你要信仰,對佛法你要能深信,深信以後你要能夠幫助佛法弘揚,佛教的推廣不是只靠出家人,要大家一起來。在家居士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出家人講經,你在家人要去推廣,使正法久住。你看祖師大德翻經,我們要來印經、我們要來講經、要來推廣,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是一脈相承。
這是看到人題「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我順便跟大家講到的。

以下直接看品題: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這是講「因緣周」,這是聲聞眾中下根之人,後面是學無學人,「學」就是正在學,「無學」就是將證阿羅漢,或是已證阿羅漢,其他下根的阿羅漢。這裡是〈五百弟子受記品〉,文中品題標「五百」,實際上它裡面是代表一千二百,你看到後面,你就會知道的。千二百羅漢,內文是講一千二百,在佛經裡面常常用「五百弟子」做代表,這五百弟子哪兒來的,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哪兒來的?
這一千多人就是三迦葉波兄弟,之前是拜火外道,佛度他們,來了一千人,舍利弗、目犍連兩個人有兩百人,耶舍子等五十人,他們是這樣子來的,是從外道回心來學佛法,我剛才講的,捨棄之前所學的不正見,來皈依大乘;所以才有這一千兩百五十五人,千二百弟子,最後那五人,就是鹿野苑五比丘。這「五百弟子」,這一千二百弟子都是常隨佛學。你看在世尊會下的,他們常常跟著佛在學,你自己就要想到:我要常常親近道場,親近正法,放假要來道場,來共修、要來用功;就是因為自己世間業太重,即使沒有放假,也要請假來。你看這些人根器這麼好,這一千兩百多個,隨便挑一個都比你們根器好,人家有證阿羅漢果的,證阿羅漢以後仍常不離佛,常常在佛的身邊聽佛講經說法、學習。

這個時候你就要懂得慚愧:「佛在世時我沉淪。今我出世佛滅度。懺悔此身業障重。不見如來金色身。」既然知道自己業障重,那這世間事就一定要放下,世間事太多了,你永遠煩惱不完,你擔心不完,你也忙不完,就像我常跟同修講的,我說:你要來共修、要來用功。他說:「我公司事情好忙。」我說:「很好,你公司事情好忙,表示你還有工作可以做。」什麼時候公司是沒有事情的?就是準備倒閉的公司,它才沒有事情。
所以你要知道,工作是永遠忙不完的,在忙裡要會偷閒,你能放下就要馬上放下,能請假就要馬上請假,因為永遠沒有忙完的世間事。我跟你保證,也永遠沒有忙完的家事,尤其是這家事,就算你夫妻離婚了,你還是有家事,永遠忙不完。這就是煩惱熾然,苦惱無量,就是這麼回事。要懂得放下,常隨佛學。放下一分,煩惱就少一分,這世間業就淡一分;執著一分,你這個世間業就重一分。

所以有些同修覺得我這世間事很多,忙不過來,我告訴你:你要是有這種念頭,你永遠都解脫不了。再加上你家裡面的給你障礙,他這障礙不是你認為的那種障礙,他不會講什麼「你敢去佛堂我就打你」,這種話;他會告訴你,你應盡的責任:「你是我先生,你平常上班五天都在公司,週六週日你總該待在家裡要陪陪我吧。」一個家庭,這個就是障礙。

你要想到,在古代這種障礙也是很大的,人家祖師放得下,很多學佛人都放得下,你也能放下。不管是先生對太太講,或太太對先生講,他不一定是疾言厲色,他會跟你講一篇世俗的道理,那個道理我們都懂得,但是就是要在這個地方放下,這叫「難捨能捨」;做到「難捨能捨」你就有工夫,就有道力。我勸你們,如果能夠不要工作的就不要工作了。你工作一輩子,給人家賣命,到頭來你是一場空,你賺的錢,你的付出,多數都到別人口袋裡面去了,你自己就只能糊口。末法有種種的業障,這個就是業障,「業」就是你心裡面妄動,在那裡動念,你放不下;「障」就是外緣給你的障礙,或是你自己給你的障礙,都有,所以你放不開來。
那你看到經文中講的這「五百弟子」,看到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常隨佛學,他們到今天,善根成熟,可以受記了,你看看你什麼時候才能受記?你說,我聽了《法華經》就能受記,那個「聽」不是只有在這一會這樣聽,是要真聽進去,真的放得下,能轉,這樣才能受記。你看看前面的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須菩提這些尊者,他們都是真正轉念,心念轉過來了,他才能受記。你沒轉,只聽了一下,或是聽了幾分鐘,等一下又忘記了。所以自己要懂得,你看到這一品,你要很警覺,人家為什麼可以受記,人家為什麼可以成佛。
這「受記」是大事情;什麼叫受記?就是預言你成佛。為什麼能預言你成佛,第一個,你的發心正確,你的知見正確了,再來你的修持正確了,這個才能受記。你看佛會不會給一般的人受記,不會的,為什麼?因為他還是不定,今天有一點道心,三分鐘熱度,露水道心,然後就沒有了;想著放假要來用功,自己來用功,用功沒兩分鐘就睡著了,睡的時間比念的時間多,縱然讓你醒著,又開始打妄想了。所以你看看,這個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能夠得佛受記,他是什麼樣的一個因緣。你再看看你自己現在在幹嘛?從這裡你要能夠發大慚愧心、懺悔心,我們講經典講得很圓滿,每個聽聞《法華》的都能成佛,但是,你有沒有真聽進去?你有沒有真正轉過來?沒有轉,這要多拜懺,是業障太重了。                                         你看到人家能夠常隨佛學,你不能只是羨慕,你自己要常隨佛學;你要想到:這些阿羅漢都能常隨佛學,我也要常隨佛學,我也要常常到佛教正法道場裡面來,這個是很典型的常隨佛學。有的人說:我在家看經,也是常隨佛學。說實話,你在家看不了什麼經,看一看就退回到世間去,去念你那一本難念的經,哪一本?家家有一本難念的經,你就墮回煩惱裡面去。很多人講「處處都是道場」,說實話,你沒那個工夫,沒那麼高明的境界;不是看了幾頁《維摩詰經》,你就能當維摩詰。佛法,你沒有透過修行,沒有透過親近道場、正法的熏習,沒有道場教給你這些規矩威儀,你舉手投足盡顯世間習氣;你出去外面,你看很多學佛人,他說:「我學佛三十幾年了。」說真的,我們根本看不出來,不是他修得太好,是他根本連基礎的都不會。打拳的人每天早上都要練拳,這拳才打得好;唱曲的人每天都要練唱曲,天天都要唱,早上要唱、晚上要唱,歌才唱得好,你們看到現在這些歌星很能唱的,他也是這麼辛苦過來,唱歌、打拳都如是;一日不練十日空。你一天不親近佛法,你起心動念統統都墮在煩惱當中。一般人講:「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我給它改一下:「一日不讀經,你就面目可憎。」自己的心念、言行舉止就像個凡夫一樣,還想自己臨終後要求生淨土。叫你來用功、來道場,或是在那裡念一下佛,你都念不住,你怎麼求生淨土?極樂世界那麼清淨,沒有你世間的那些煩惱,你去那裡會不會不習慣?
就像一條糞坑裡的蟲,你想說,哎呀牠太可憐了,怎麼整天待在糞坑裡面,你把牠從糞坑裡面救出來,把牠洗乾淨,給牠抹上「海洋拉娜」,抹上最好的保養品,結果牠全身痛苦,牠還是要鑽回糞坑裡面去。這裡的眾生就是這樣,你給他清淨的環境,給他安靜的環境,如果他是在很煩亂的時候,他會想到「我要來靜一下」,但是沒多久,他又開始亂起來;你連在這個娑婆世界,這樣一個小小的清淨地你都維持不了多久,那你到極樂世界去,那麼極致清淨的地方,你豈不是像這糞坑裡的蛆,待不住啊。那你現在還不趕快轉變?要常隨佛學,要天天讀經,常常來道場,來用功。你自己來,也可以找同參道友來,這叫「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你自己常隨佛學,你勸人常隨佛學,見人家來用功、來修行,都讚歎,這就是修自己的善業,修自己的口業。
這就是看到「五百弟子」,看到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們的發心,你要想到的。

經文: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從佛聞是智慧方便隨宜說法。又聞授諸大弟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復聞宿世因緣之事。復聞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淨踴躍。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這「富樓那」翻作中文叫「滿」,「彌多羅尼」翻作中文叫「慈」,「子」就是小孩的意思,他是以父母的名作為他的名字。印度當時候他們有的姓氏跟我們中國的姓氏不太一樣,他有時候是父親跟母親結合起來的一個姓氏,他是兩個一起的,就像你現在看到這個中東、阿富汗,或是一些那邊的人,他的姓氏是父母的姓結合在一起的,就像法國人,法國人也是,法國人有些是他在講他的全名的時候,他連同他父親的姓,他母親的姓,有的還有中間名;這裡是「滿慈子」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經典上寫著他是以父母的名作為他的名字。
「從佛聞是智慧方便隨宜說法。」他聽聞前面佛所說的智慧方便,你看,佛舉譬喻,舉「三草二木」來方便說法,前面舍利弗受記、四大弟子受記,又聞授諸大弟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作中文叫無上正等正覺。得佛授記,就是表示佛給你印證,你這個發心沒有錯,你這樣修行沒有錯,能夠這樣子走下去必定成佛,大概要多久,只能說個大概。為什麼?因為講到授記,有些人就會覺得,那是不是不用修行,只要佛授記,我們就能成佛了?不是的。釋迦牟尼佛就講,他跟彌勒菩薩,照理來說彌勒菩薩他是應該是第四尊佛,也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教主,應該是他才對;但是他用功沒有釋迦牟尼佛精進,釋迦牟尼佛的緣先成熟了,所以本來釋迦牟尼佛是第五尊佛,前進超過彌勒菩薩,跳成第四尊。所以你說是不是得到佛授記,就代表你都沒有問題了?或是你得佛授記,你就能成佛了?
我知道有一些,他被鬼神附身,發神經的,精神幻覺,他常常講:我得到哪一尊佛來給我授記,我一定成佛了,或說:我是什麼佛再來,是第幾尊佛再來,很多這種騙人的。我告訴你,你出去你只要碰到誰說他是什麼佛再來,這個一定是附佛外道,一定是邪師,或是暗示他自己是佛再來的;或是人家說,現在我們講的「幫忙搭梯子」,你們知道嗎?就是互相吹捧的這一類,這個也是問題,雖然他不說自己是佛,但是他用讚歎的,這個法師去讚歎那個法師,那個法師又來讚歎你,大家互相吹捧,吹捧他是佛菩薩再來,他不自己講,他們私底下互相串通好的,或是人情上這樣吹捧的,互相提鞋。這個「提鞋子」你們應該聽得懂,這種也是。

我知道有些人他學佛,學了一段時間,有一些出家人,有一些在末法,他深諳佛門之道,他知道說只要一講說他自己是佛,他一定就被人家貶為附佛外道,他不講,他自己不講;但是叫別人吹捧他,叫他的居士來吹捧他,或是他居士吹捧他,他不立即否認。你看看我們的歷代祖師,人家要是讚歎他,說:「師父你就像佛菩薩再來。」你可能會被修理一頓,會被揍,為什麼?祖師不需要你來吹捧,他也沒有這個我相,也不求人恭敬。你們要是看到有的法師,他的居士恭敬他,說:你看我師父跟佛一樣。他聽了很高興,他沒有馬上制止他,那你就要注意了。那有一些是在背後讚歎,那他沒聽到,沒聽到,這沒有辦法;如果聽到,一定要趕快出來否認。你不能夠在佛門搞這種個人主義,用神通或是說自己是佛,或是別人說你是佛,別人說你是菩薩,說你是救世主,用這些方式來提高知名度、身價。有的是鬼神附身的,有些道場的出家人,有些居士跟他講說:「師父,我會來親近你,就是我去問了哪個神,哪個鬼,他說你是佛再來,所以我來親近你。」鬼請他到哪裡做法會。這個出家人聽了就很高興,為什麼?因為「人家說我是佛再來」。哎,你也不動動腦筋想一想,這個人是鬼道的眾生,他說你是佛再來,你也相信?你們有沒有聽懂?我們不講修證,就光現在他的境界都比你差,他還說你是佛再來,變成是鬼能幫你印證。

你看淨宗的初祖慧遠大師,慧遠大師一輩子三見淨土,都沒跟人家講,直到臨終才跟人家講;你看,豐干和尚、寒山、拾得,你看像永明延壽大師,他們都是身分一暴露,他就往生了,他絕對不會還在那裡:「欸,你們來恭敬我吧,我是佛」;絕不會搞這種事情,這個要注意。在末法很多會說自己是佛,或吹捧別人是佛的,互相吹捧的,再從中獲取名聞利養,去僭越佛法的規矩,這個要特別注意。你要小心,你如果去親近他,你必然破家亡身,「破家亡身」可能太文言了,我告訴你,你要是親近這種邪師,你就萬劫不復。你沒有辦法成就,你還會被騙財,錢都被騙光了,家庭不合,事業都衰敗,那個是必然的;因為你碰到的是邪師,他不教你修行,他只教你搞鬼神,弄神通,最後你就神魂顛倒,所以要注意這個。
所以不是說佛授記你,你就一定是這個樣子。你如果不努力,你如果不用功,那也是不行的,但是大多數都沒有問題,因為一定是到達一個程度,才得受記,只是有先有後,差一點點而已,這個要清楚。你不能想說,你在打坐用功的時候,有佛來給我授記,或看到誰來跟你說。這有時候是鬼神在捉弄你,這個要注意。你自己不要迷惑在這虛妄的境界當中,迷在鬼神捉弄當中,有很多人是這樣。你看你們周邊就常聽到「那個某某師姐很有修,佛菩薩都來跟他講話」或是「某某師兄很有修,他打坐一上座就五個小時,你看佛菩薩都來指導他怎麼修行」,這一種問題就很大,或是出家人這樣,也是問題嚴重。所以佛門是不搞神通的,也不可以說自己有德,不可以說自己是佛;或是用互相吹捧的方式,吹捧對方有德,搞些人情佛事,這個都不行,沒有這些才是正法。你看釋迦牟尼佛的諸大弟子,沒有在搞人情佛事的,也沒有互相吹捧,講的都是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