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耳根圓通章概要

悟顯法師講述~~~耳根圓通章概要 ~無量法喜 盡在其中~

⋯⋯所以中國民間傳統信仰,有千里眼跟順風耳,為什麼叫順風耳?就是所聽到的事物,如同風一樣,一旦過去了,他就不執著,這才是真正的順風,如同如風一樣無所住著。《無量壽經》講:「不著如風。無諸障礙。」這樣才是真正得天耳通。要是聽到人家講你好,你就好高興,若是罵你,你就起煩惱,生起對待想、怨恨想,起了怨恨,想要報復,那縱然你能聽到無邊法界的音聲,你也是有障礙,不得天耳通。

所以講洞視徹聽,要知道它是離煩惱的。「聽」時不循聲流轉,《耳根圓通章》講:「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剛開始修耳根圓通的時候,要知道一切法即心自性,此名為入流。不循聲流轉,不再認為心外有法,名為亡所。

從此「入流亡所」修行,「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就是不循動、靜所轉。「如是漸增」就是漸次增進,到「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那就打破無明了。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下合六道一切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耳根圓通章這修行法叫「圓破五陰。圓超五濁。」外面有些人把這段講成次第修。教人先亡動靜二相,然後再教亡能覺動靜的心,…在述說修法時,雖說之次第,但理非次第。

在修行的時候,它是沒有次第的,這才真正叫《耳根圓通章》,是圓通,非次第。還有人說「反聞」就是聽身體裡面血液流動的音聲,聽那音聲做什麼?那跟外面的音聲有什麼兩樣,還是循聲流轉。

觀世音菩薩說自己是依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所以是從耳門知道圓通,見到了佛性,然後從此安住,守本真心,常住不滅,以此做為本修因,入三摩地,從此成聖賢之流。

這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的概要。後面的十四種無畏功德,三十二應入國土身,都是作用。保任以後,會起大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獲十四種無畏功德。從此大機大用,也就是天台宗講的「從空出假」。 (之2,未完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_lGrGxQCM&feature=c4-overview&list=UUOgGqlXWaqO87lBB3IIvtyQ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悟法傳衣第一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名璩。與官僚入山。請師於大梵 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 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 法要。大師告曰。善知識。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大師良久 復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能嚴父本貫范陽。左降流於嶺 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 艱辛貧乏。於市賣柴。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 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能一聞經云。應無所住。而生 其心。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復問從何所來 持此經典。客云。我從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 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 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 一客取銀十兩與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禮拜五祖。能安 置母畢。即便辭親。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問能曰。 汝何方人。欲求何物。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 惟求作佛。不求餘物。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 佛。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
性有何差別。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 予曰。惠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 未審和尚教作何務。祖云。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 去。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差能破柴踏碓。經八月餘。祖一日見 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知之否。 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祖一日喚諸門 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 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 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 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 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眾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 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 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頌。枉用心力。諸人聞語。總皆 息心。咸言。我等已後依止秀師。何煩作偈。神秀思惟。諸人不 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 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深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卻 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若不呈偈。終不得法。大難。大難。五祖 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流傳 供養。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體汗 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
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云是秀作。 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 人知。自執燈。書偈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偈曰。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秀書偈了。便卻歸房。 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 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房中思想。 坐臥不安。直至五更。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天明。 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言。供奉卻 不用畫。勞爾遠來。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留此偈。與 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門人炷 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歎善哉。祖三更喚 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 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 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 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 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 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兩日思惟。 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神秀作禮而出。 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 樂。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房過。唱誦其偈。能一聞。便知此偈
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 子言。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 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 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此偈。依此偈修。免墮惡道。能曰。 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同生佛地。上人。我此踏碓八個餘月。 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禮。能曰。 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 能聞已。因自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別駕言。獦獠。汝亦作 偈。其事希有。能啟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 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別 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 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 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 鞋擦了偈云。亦未見性。眾人疑息。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 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即問曰。米熟 也未。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能即 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
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即名丈夫。
天人師。佛。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心法及衣缽。云。
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
吾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祖復曰。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
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
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
須速去。恐人害汝。能曰。向甚處去。祖云。逢懷則止。遇會則
藏。惠能三更領得衣缽。云。能本是南中人。久不知此山路。如
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須憂。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
驛邊有一隻船子。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艣自搖。惠能言。請和
尚坐。弟子合搖艣。五祖云。合是吾渡汝。能云。迷時師度。悟
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
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後佛法。
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
說。佛法難起。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
五祖歸。數日不上堂。眾疑。詣問曰。和尚少病少惱否。曰。病
即無。衣法已南矣。問誰人傳授。曰。能者得之。眾乃知焉。逐
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
情粗糙。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於能。能擲下衣缽於石上。
云。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於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 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能遂出坐盤石上。惠 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 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良久謂明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 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 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 照。密在汝邊。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 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能曰。汝若如是。 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明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能曰。 逢袁則止。遇蒙則居。明禮辭。明回至嶺下。謂趁眾曰。向陟崔 嵬。竟無蹤跡。當別道尋之。趁眾咸以為然。能後至曹溪。又被 惡人尋逐。乃於四會縣避難獵人隊中。凡經一十五載。時與獵人 隨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菜寄 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喫肉邊菜。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 可終遯。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 動。一僧云。風動;一僧云。幡動。議論不已。能進曰。不是風 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印宗延至上席。徵詰奧義。 見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聞黃梅衣法 南來。莫是行者否。能曰。不敢。宗於是執弟子禮。告請傳來衣 缽出示大眾。印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能曰。指授即無。
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謂曰。為是 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 法。能曰。法師講涅槃經。經明見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涅 槃經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 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 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 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 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講經。猶如 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於是為能剃髮。願事為師。能遂於 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能於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似懸絲。今 日得與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累劫之因。亦是過去生 中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教是先聖 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除疑。 如先世聖人無別。師復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 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 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 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 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 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
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 別佛。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 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 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 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莫聞吾說 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善知識。 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 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 總在空(虛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自性能含萬 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 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善知識。迷人 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 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 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 心體無滯。即是般若。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 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 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 不可得。非吾弟子。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 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 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
般若。心中常愚。當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 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羅蜜。 此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 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 蜜。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 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 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 三世諸佛皆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 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 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 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 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 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 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 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 皆漂流。如漂棗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 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
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 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 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 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 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 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 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 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聞悟頓教。 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去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 與般若經本無差別。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 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 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 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 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善知識。不悟。即佛 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 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 皆成佛道。淨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善知識。我於忍和 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 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
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 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 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若一向執謂須要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 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 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 至佛地。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 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 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 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 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 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善知識。悟無念法者。 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 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 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 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 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 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
見性門。愚人不可悉。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
常須生慧日。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
餘。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世人
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
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若真
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
臥。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佛法
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見名出世。
邪見是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
船。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
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時韋史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
不省悟。一時作禮。皆歎善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



◎釋功德淨土第二
次日。韋剌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剌史請師陞座。同官僚 士庶肅容再拜。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 願大慈悲特為解說。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韋公曰。和尚
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師曰。是。公曰。弟子聞達摩初化 梁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 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 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養布施設齋。名為求福。 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師又曰。見性是 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 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 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 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 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 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 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 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又問。弟子 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 疑。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 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 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 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 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 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
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 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 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 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 到如彈指。便睹彌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 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 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 各願見否。眾皆頂禮云。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 便現西方。普令得見。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 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 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 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 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 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 是地獄。愚痴是畜生。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 須彌倒。無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 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諸天。 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 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大眾聞說。了然見性。悉皆禮拜。俱歎善 哉。唯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師言。善知識。若欲
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 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韋公又問。在家 如何修行。願為教授。師言。吾與大眾作無相頌。但依此修。常 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依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頌曰。心平 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 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 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 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 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 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 卻來相問。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定慧一體第三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 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 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 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 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種。定慧 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
卻增我法。不離四相。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 常行一直心是也。如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 行諂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 切法勿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動妄不起心 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善知識。 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 縛。若言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善知 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 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善知識。定慧猶如 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 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善知識。本來 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契。悟人頓修。自識本心。 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善知識。我此法門。 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 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 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 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善知識。 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即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 體。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
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 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誤他人。 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善知識。云何立無念為 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 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 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 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 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 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善知 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 在。故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教授坐禪第四
  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
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善
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
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
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
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淨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菩
薩戒經云。我本性元自清淨。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 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然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 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 淨。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 心著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著者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 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善知識。若修不動 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 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 若著心著淨。卻障道也。
◎傳香懺悔第五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陞座告眾曰。 來。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 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 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 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 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 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 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
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 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空守寂。 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 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 向外覓。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善知 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 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 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 作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 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 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 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 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 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 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 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 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 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 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善知識。 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
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 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 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痴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 智打破愚痴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 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 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 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 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 常念修行。是願力法。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 相三歸依戒。善知識。歸依覺。二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 淨。眾中尊。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 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 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 名二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 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 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 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 言卻成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 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 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善知識。既歸依自三
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了然 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 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善知識。色身是舍宅。 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 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 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何 名清淨法身。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 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 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 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善知識。智如日。慧 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 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 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善知識。自心歸依 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憍 慢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人心。邪見心。貢高心。及 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常 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何名 千百億化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 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 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痴。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
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迴一念善。智慧即生。 此名自性化身佛。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 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 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 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 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 名為報身。善知識。從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念念自性自見。 即是報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皮肉是色身。色身 是舍宅。不言歸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吾有一無相 頌。若能誦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消滅。頌曰。迷人修福不 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 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 懺悔。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學道常於自性觀。即 與諸佛同一類。吾祖惟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若欲當來覓 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一世休。若 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 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 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 奉行。


◎參請機緣第六
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有儒士劉志略。 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 知妙義。遂為解說。尼乃執卷問字。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 尼曰。字尚不識。曷能會義。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驚 異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有晉武侯玄 孫曹叔良及居民競來瞻禮。時寶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廢。遂於故 基重建梵宇。延僧居之。俄成寶坊。師住九月餘日。又為惡黨尋 逐。師乃遁於前山。被其縱火焚燒草木。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 石於是有師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紋。因名避難石。師憶五祖懷會止 藏之囑。遂行隱於二邑焉。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參祖師。 問曰。即心即佛。願垂指諭。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 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 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等。意中清淨。悟此法門。 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讚曰。即 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僧法達。洪 州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祖師。頭不至地。師訶曰。 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耶。曰。念法 華經已及三千部。師曰。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
則與吾偕行。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過。聽吾偈曰。禮本折幔幢。 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師又曰。汝名什麼。曰。 法達。師曰。汝名法達。何曾達法。復說偈曰。汝今名法達。勤 誦未休歇。空誦但循聲。明心號菩薩。汝今有緣故。吾今為汝說。 但信佛無言。蓮華從口發。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後。當謙恭 一切。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 略說經中義理。師曰。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本無疑。 汝心自疑。汝念此經。以何為宗。達曰。學人根性暗鈍。從來但 依文誦念。豈知宗趣。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之一遍。 吾當為汝解說。法達即高聲念經。至方便品。師曰。止。此經元 來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何者因緣。經 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 見也。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 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佛猶覺也。 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 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汝慎勿錯解經意。 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 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 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 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
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吾亦勸一切人。於 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 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 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 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見。汝 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達曰。若然者。但得 解義。不勞誦經耶。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 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聽 吾偈曰。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 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達聞偈。 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法達從昔已來。實未曾轉法華。 乃被法華轉。再啟曰。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 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 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鹿之車與白牛之車。如何區別。願和尚 再垂開示。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 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 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殊不知坐卻白牛車。更於門外 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乃 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 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故。只教汝去假歸實。
歸實之後。實亦無名。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更 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法華經從劫至劫手不 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達蒙啟發。踊躍歡喜。以偈讚曰。經 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羊鹿牛權設。 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 經僧也。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 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師曰。三 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 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 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 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 終日說菩提。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師曰。既會三身。 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也。 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偈曰。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 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 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通頓悟性智遂 呈偈曰。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污名。僧智常。 信州貴谿人。髫年出家。志求見性。一日參禮。師問曰。汝從何 來。欲問何事。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
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師曰。彼 有何言句。汝試舉看。曰。智常到彼。凡經三月。未蒙示誨。為 法切故。一夕獨入丈室請問。如何是智常本心本性。大通乃曰。 汝見虛空否。對曰。見。彼曰。汝見虛空有相貌否。對曰。虛空 無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猶如虛空。返觀自性了無一 物可見。是名正見。了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 但見本源清淨覺觀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極樂世界。亦名如 來知見。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示。師曰。彼師所 說。猶存知見。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見一法存無見。 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此之知見 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 常聞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無端起知見。著相求菩提。情 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不入祖師室。 茫然趣兩頭。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 未解。願為教授。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 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 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 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 中。自性自如。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 請益曰。學人自出家。覽涅槃經十載有餘。未明大意。願和尚垂
誨。師曰。汝何處未明。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於此疑惑。師曰。汝作麼生疑。曰。一切眾生皆有二 身。謂色身、法身也。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 覺。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若 色身者。色身滅時。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 寂滅。即同草木瓦石。誰當受樂。又法性是生滅之體。五蘊是生 滅之用。一體五用。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滅則攝用歸體。 若聽更生。即有情之類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則永歸寂滅。同 於無情之物。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樂 之有。師曰。汝是釋子。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據汝 所說。即色身外別有法身。離生滅求於寂滅。又推涅槃常樂。言 有身受用。斯乃執吝生死。耽著世樂。汝今當知。佛為一切迷人 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 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 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 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前。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乃謂常樂。 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豈有一體五用之名。何況更言涅槃 禁伏諸法令永不生。斯乃謗佛毀法。聽吾偈曰。無上大涅槃。圓 明常寂照。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諸求二乘人。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妄立虛假名。何為真實義。惟有過量
人。通達無取捨。以知五蘊法。及以蘊中我。外現眾色像。一一 音聲相。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不作涅槃解。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劫火燒海 底。風鼓山相擊。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吾今強言說。令汝 捨邪見。汝勿隨言解。許汝知少分。志道聞偈大悟。踴躍作禮而 退。行思禪師。姓劉氏。吉州安城人也。聞曹溪法席盛化。徑來 參禮。遂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師曰。汝曾作甚麼來。 曰。聖諦亦不為。師曰。落何階級。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 有。師深器之。令思首眾。一日。師謂曰。汝當分化一方。無令 斷絕。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紹化。諡號弘濟禪師。 懷讓禪師。金州杜氏子也。初謁嵩山安國師。安發之曹溪參扣。 讓至。禮拜。師曰。甚處來。曰。嵩山。師曰。甚麼物恁麼來。 曰。說似一物即不中。師曰。還可修證否。曰。修證即不無。污 染即不得。師曰。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 如是。西天般若多羅讖。汝足下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應在汝 心。不須速說。讓豁然契會。遂執侍左右一十五載。日益玄奧。 後往南嶽。大闡禪宗。永嘉玄覺禪師。少習經論。精天台止觀法 門。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與其劇談。出 言暗合諸祖。策云。仁者得法師誰。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 承。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
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曰。願仁者為我證據。 策云。我言輕。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者。若去。 則與偕行。覺遂同策來參。繞師三匝。振錫而立。師曰。夫沙門 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覺曰。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師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曰。體 即無生。了本無速。師曰。如是。如是。玄覺方具威儀禮拜。須 臾告辭。師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師曰。誰 知非動。曰。仁者自生分別。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曰。無生 豈有意耶。師曰。無意。誰當分別。曰。分別亦非意。師曰。善 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後著證道歌。盛行於世。禪者智隍。 初參五祖。自謂已得正受。菴居長坐。積二十年。師弟子玄策。 游方至河朔。聞隍之名。造菴問云。汝在此作什麼。隍云。入定。 策云。汝云入定。為有心入耶。無心入耶。若無心入者。一切無 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識之流亦應得定。 隍曰。我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心。策云。不見有有無之心。 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無對。良久。問 曰。師嗣誰耶。策云。我師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 策云。我師所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 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 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隍聞是說。徑來謁師。師問云。
仁者何來。隍具述前緣。師云。誠如所言。汝但心如虛空。不著 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 無不定時也。隍於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無形響。其夜。河北 士庶聞空中有聲云。隍禪師今日得道。隍後禮辭。復歸河北。開 化四眾。一僧問師云。黃梅意旨,甚麼人得。師云。會佛法人得。 僧云。和尚還得否。師云。我不得。僧云。和尚為什麼不得。師 云。我不會佛法。師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無美泉。因至寺後五 里許。見山林鬱茂。瑞氣盤旋。師振錫卓地。泉應手而出。積以 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來禮拜。云。方辯是西蜀人。 昨於南天竺國見達摩大師。囑方辯。速往唐土。吾傳大迦葉正法 眼藏及僧伽梨。見傳六代。於韶州曹溪。汝去瞻禮。方辯遠來。 願見我師傳來衣缽。師乃出示。次問。上人攻何事業。方辯曰。 善塑。師正色曰。汝試塑看。方辯罔措。數日塑就真相。可高七 寸。曲盡其妙。呈似師。師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師舒 手摩方辯頂曰。永為人天福田。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臥輪有伎 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師聞之。曰。此偈 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惠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南頓北漸第七
時祖師居曹溪寶林。神秀大師在荊南玉泉寺。於時兩宗盛化。 人皆稱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頓漸之分。而學者莫知宗趣。師 謂眾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 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然秀之徒眾。往往譏南宗祖師。 不識一字。有何所長。秀曰。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 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吾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 國恩。汝等諸人。無滯於此。可往曹溪參決。乃命門人志誠曰。 汝聰明多智。可為吾到曹溪聽法。汝若聞法。盡心記取。還為吾 說。志誠稟命至曹溪。隨眾參請。不言來處。時祖師告眾曰。今 有盜法之人。潛在此會。志誠即出禮拜。具陳其事。師曰。汝從 玉泉來。應是細作。對曰。不是。師曰。何得不是。對曰。未說 即是。說了不是。師曰。汝師若為示眾。對曰。常指誨大眾。住 心觀靜。長坐不臥。師曰。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 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 為立功課。志誠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師處學道九年。不得契悟。 今聞和尚一說。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為教示。 師曰。吾聞汝師教示學人戒定慧法。未審汝師說戒定慧行相如何。 與吾說看。誠曰。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 自淨其意名為定。彼說如此。未審和尚以何法誨人。師曰。吾若
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如汝師所說 戒定慧。實不可思議。吾所見戒定慧又別。志誠曰。戒定慧只合 一種。如何更別。師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 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 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 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聽吾偈曰。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 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誠聞偈。悔謝。乃呈一偈。五蘊幻身。幻何究竟。迴趣真如。法 還不淨。師然之。復語誠曰。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 慧。勸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 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 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 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 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志誠再啟師曰。如何是不立義。師 曰。自性無非無痴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 縱橫盡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 立一切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志誠禮拜。願為執侍。朝夕不 懈。誠。吉州太和人也。僧志徹。江西人。本姓張。名行昌。少 任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時北宗 門人。自立秀師為第六祖。而忌祖師傳衣為天下聞。乃囑行昌來
刺於師。師他心通。預知其事。即置金十兩於座間。時夜暮。行 昌入祖室。將欲加害。師舒頸就之。行昌揮刃者三。悉無所損。 師曰。正劍不邪。邪劍不正。只負汝金。不負汝命。行昌驚仆。 久而方蘇。求哀悔過。即願出家。師遂與金。曰。汝且去。恐徒 眾翻害於汝。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當攝受。行昌稟旨宵遁。後 投僧出家。具戒精進。一日。憶師之言。遠來禮覲。師曰。吾久 念汝。汝來何晚。曰。昨蒙和尚捨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德。 其惟傳法度生乎。弟子常覽涅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 略為解說。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 分別心也。曰。和尚所說。大違經文。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 違於佛經。曰。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卻言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 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是常。此即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師 曰。涅槃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便為講說。無一字一義 不合經文。乃至為汝。終無二說。曰。學人識量淺昧。願和尚委 曲開示。師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 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 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 遍之處。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 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 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汝今依言背義。以斷
滅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言。縱覽千遍。有何 所益。行昌忽然大悟。乃說偈言。因守無常心。佛說有常性。不 知方便者。猶春池拾礫。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現前。非師相授與。 我亦無所得。師曰。汝今徹也。宜名志徹。徹禮謝而退。有一童 子。名神會。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來參禮。師曰。知識 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會曰。 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以拄杖打三 下。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師云。吾打汝是痛不痛。 對曰。亦痛亦不痛。師曰。吾亦見亦不見。神會問。如何是亦見 亦不見。師云。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 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 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 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戲論。神會禮拜悔謝。師又曰。汝若心 迷不見。問善知識覓路;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汝自 迷不見自心。卻來問吾見與不見。吾見自知。豈代汝迷。汝若自 見。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見。乃問吾見與不見。神會再禮百 餘拜。求謝過愆。服勤給侍。不離左右。一日。師告眾曰。吾有 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會出曰。 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 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蓋頭。也只成箇知解宗徒。會後入京洛。
大弘曹溪頓教。著顯宗記。行於世。師見諸宗難問。咸起惡心。 多聚座下。愍而謂曰: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無名 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 言下便須自見。諸人聞說。總皆作禮。請事為師。
◎唐朝徵詔第八
神龍元年上元日。則天中宗詔云。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 萬機之暇。每究一乘。二師推讓云。南方有能禪師。密受忍大師 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願師慈念。 速赴上京。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薛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 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 審師所說法如何。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 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 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 簡曰。弟子回京。主上必問。願師慈悲。指示心要。傳奏兩宮及 京城學道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明無盡。師云。 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亦是有盡。相待立名故。 淨名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簡曰。明喻智慧。暗喻煩惱。 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師曰。煩惱
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 鹿等機。上智大根悉不如是。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師曰。明 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 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 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 道。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 滅。生說不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無滅。所以不 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 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簡蒙指教。豁然大悟。禮辭歸闕。表 奏師語。其年九月三日。有詔獎諭師曰。師辭老疾。為朕修道。 國之福田。師若淨名托疾毘耶。闡揚大乘。傳諸佛心。談不二法。 薛簡傳師指授如來知見。朕積善餘慶。宿種善根。值師出世。頓 悟上乘。感荷師恩。頂戴無已。拜奉磨衲袈裟及水晶缽。敕韶州 剌史修飾寺宇。賜師舊居為國恩寺。
◎法門對示第九
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 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各為一方
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 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 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三科法門者。 陰。界。入也。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 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 六塵。六門。六識是也。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 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 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含惡用即眾 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對法。外境無情五對。 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 對也。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 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 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自 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痴與慧對。愚與智對。亂 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 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瞋對。捨與慳對。 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 對也。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 離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 著相。即是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執空之人。有謗經。直
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只此語言便是文字
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兩字。亦是文字。見人所
說。便即謗他言著文字。汝等須知。自迷猶可。又謗佛經。不要
謗經。罪障無數。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廣立道場說有無之
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見性。但聽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
於道性窒礙。若聽說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無住相
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
宗。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
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汝一問一對。餘問一依此作。
即不失理也。設有人問。何名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緣。明
沒即暗。以明顯暗。以暗顯明。來去相因。成中道義。餘問悉皆
如此。汝等於後傳法。依此迭相教授。勿失宗旨。
◎付囑流通第十
師於太極元年壬子七月。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命促 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眾曰。吾至八月。欲離世間。 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吾若去後。無人教 汝。法海等聞。悉皆涕泣。惟有神會。不動神情。亦無涕泣。師 云。神會小師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餘者不得。
數年在山。竟修何道。汝今悲泣。為憂阿誰。若憂吾不知去處。 吾自知去處。吾若不知去處。終不預報於汝。汝等悲泣。蓋為不 知吾去處。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汝等 盡坐。吾與汝等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 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眾僧作禮。請師說偈。偈曰。一切無 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若能自有真。離 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 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 動。無情無佛種。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 真如用。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此宗本無 諍。諍即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時徒眾聞說偈已。 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諍。乃知大 師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之後。衣法當付何人。 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抄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 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今為汝 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 然據先祖達磨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偈曰。吾本來茲土。傳 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師復曰。諸善知識。汝等 各各淨心。聽吾說法。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
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 法滅。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 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 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 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 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我今說法。 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霑洽。悉得發 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聽吾偈曰。心 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師說偈已。 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亦無諸相。汝等慎勿觀靜 及空其心。此心本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爾時。 徒眾作禮而退。大師七月八日忽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汝等速 理舟楫。大眾哀留甚堅。師曰。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 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可回。 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又問曰。正法眼藏傳付何人。師曰。 有道者得。無心者通。又問。後莫有難否。師曰。吾滅後五六年。 當有一人來取吾首。聽吾記曰。頭上養親。口裡須餐。遇滿之難。 楊柳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薩從東方來。一出家、一 在家。同時興化。建立吾宗。締緝伽藍。昌隆法嗣。問曰。未知 從上佛祖應現已來。傳授幾代。願垂開示。師云。古佛應世已無
數量。不可計也。今以七佛為始。過去莊嚴劫。毘婆尸佛。尸棄 佛。毘舍浮佛;今賢劫。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 迦文佛。是為七佛。釋迦文佛首傳摩訶迦葉尊者。第二阿難尊者。 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優波鞠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 彌遮迦尊者。第七婆須蜜多尊者。第八佛馱難提尊者。第九伏馱 蜜多尊者。第十脅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馬鳴大士。十 三迦毘摩羅尊者。十四龍樹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羅侯 羅多尊者。十七僧伽難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鳩摩羅 多尊者。二十闍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盤頭尊者。二十二摩拏羅 尊者。二十三鶴勒那尊者。二十四師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 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二十八菩提達 摩尊者此土是為初祖。二十九慧可大師。三十僧璨大師。三十一 道信大師。三十二弘忍大師。惠能是為三十三祖。從上諸祖。各 有稟承。汝等向後。遞代流傳。毋令乖誤。大師開元元年癸丑歲 八月三日。於國恩寺齋罷。謂諸徒眾曰。汝等各依位坐。吾與汝 別。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師言。汝 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 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 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 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
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我心 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 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 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 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偈曰。真如 自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 堂。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正見自除三毒心。魔變 成佛真無假。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 見。即是成佛菩提因。本從化身生淨性。淨性常在化身中。性使 化身行正道。當來圓滿真無窮。淫性本是淨性因。除淫即是淨性 身。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頓教門。忽悟 自性見世尊。若欲修行覓作佛。不知何處擬求真。若能心中自見 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痴人。頓教 法門今已留。救度世人須自修。報汝當來學道者。不作此見大悠 悠。師說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 受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識自本心。見自 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 恐汝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吾滅度後。依此 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復說偈曰。 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師說偈已。

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遷化。於時異香滿室。 白虹屬地。林木變白。禽獸哀鳴。十一月廣韶新三郡官僚洎門人 緇白爭迎真身。莫決所之。乃焚香禱曰。香煙指處。師所歸焉。 時香煙直貫曹溪。十一月十三日。遷神龕併所傳衣缽而回。次年 七月二十五日出龕。弟子方辯以香泥上之。門人憶念取首之記。 遂先以鐵葉漆布固護師頸入塔。忽於塔內白光出現。直上衝天。 三日始散。韶州奏聞。奉敕立碑。紀師道行。師春秋七十有六。 年二十四傳衣。三十九祝髮。說法利生三十七載。得旨嗣法者四 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達摩所傳信衣。中宗賜磨衲寶缽。 及方辯塑師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鎮寶林道場。流 傳壇經。以顯宗旨。興隆三寶。普利群生者。

page44image2528 page44image2688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太虛大師批印順邪見

節錄自 靈山海會 第八期
『 印順法師的著作和太虛法師的評論問世已近60 年了,今天印順版的“人間佛教”作為太虛法師“人生佛教”的正宗嫡傳已風行海峽兩岸,已取得了佛教界意識形態的“話語霸權”,

而太虛法師所擔心的“佛法被棄於人間”也正有成為現實的可能性。此時重溫塵封已久的關於《印度之佛教》的爭論,令人感慨萬千!

太虛法師當時因色身衰朽未能詳細討論的問題,在佛教面臨種種危機的今天,也許是應當認真反思的時候了?

本文的討論限於個人能力、資料及篇幅,只涉及了非常粗淺和表面的層次,對於相關問題的理解容有可商和錯誤之處,深入的探討尚有待於海內外專家大德的共同努力。』

太虛法師在看到了全書及印順法師的回應之後,批評的立場不僅沒有消除,反而更加強烈。

在“再議印度之佛教”強調彼此對於這句話解釋的差異,並進一步擴展了批評。不僅如此,還於1943 年8 月30 日為漢藏教理學院師生做了公開講演。……

實際上是“人生佛教”與“人間佛教”兩條路線鬥爭的前哨戰,值得我們關注。

也許需要指出的是,我們敘述太虛和印順之間的“路線鬥爭”,並不意味著太虛和印順師徒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個人衝突,也不否認二者之間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繫和相當大的一致性,

只是論者大多強調二者的一致性而少談差異性,故強調二者之間存在著對於佛法的不同理解而已。……

太虛法師也明確地反對依據世俗考據學認為大乘思想是後世佛教徒從小乘經典“發展”和“創造”的觀點。

從目前的狀況看,太虛法師的批評是很有遠見的,聯想到在將印順尊為導師的台灣有那麼多佛教徒攻擊龍樹菩薩、攻擊大乘佛法,就知道用學術進化的觀點來研究佛法的危險了!……

印順時常批評堅持古代的祖師大德們陷入宗派偏見,標榜自己堅持理性的立場,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殉一己之觀點而不惜歪曲佛教歷史的所謂“研究”,

看到的卻是既無佛教傳承、又不符合學術規範的強烈執著。……
太虛法師的批評確實抓住了印順思想最為嚴重的缺陷。佛法是全法界的,而不僅僅是人本的,

在這個問題上的疑惑實際上就是在具體問題上否定、或懷疑六道的存在。對於六道輪迴、三世因果,印順法師泛泛地說時也是肯定的;

但一到了具體問題時,就開始說龍宮是和龍族、龍比丘有關,說普賢、文殊菩薩、大日如來等是眾生虛構和想像的,

阿彌陀佛是太陽神崇拜的淨化,佛經上說佛之偉大、壽量久遠是後世眾生之想像、懷念!其實,

骨子裡就是對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信不及,對菩薩、佛信不及,對菩薩、佛的果境和神通信不及!而且,

太虛在此提出了佛學研究的學風問題,即對於佛陀的言教應該虛心體察,應該全面、準確地把握佛陀言教的精神實質,決不可斷章取義,歪曲佛意。

古德有云:“依文解意,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為魔說”,誠哉斯言。……

太虛大師明確地指出印順的立場不是大乘佛菩薩的立場,而是【溫和版的大乘非佛說】。(根本就是邪見版的)

印順認為 樹菩薩的空宗才真正代表菩薩精神。……… 無著系缺初義,《起信論》唯一漸成義,禪宗唯一自力義:淨之與密,則無一可取,權攝愚下而已。

參考文獻:
[1] 、“議印度之佛教”
[2] 、《太虛大師年譜》[3] 、“再議印度之佛教”
[4]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5] 、“敬答議印度之佛教”
[6] 、“學佛三要”

佛教通問~李炳南居士

 【一、通問】

問:儒道兩教,乃我中國固有之宗教,為固有文化,民族精神,國民道德之根源。故在我中國,儒教如小學,道教如中學,佛教如大學也。有上等資格之人,則能進入中學,若只下等資格之人,則只進入小學。而拜仙拜神,若對人道上無背道德犯法律,而能養成高尚之道德人格者,亦屬堂堂之國民也。倘背道德,犯法律,而受法律之制裁,致破壞人道規格者,即屬迷信邪信者,應當排斥也。近來之佛教徒,對於拜神拜仙之人,多有排斥其為旁門外道,邪門外教者,不知有違背民族精神,國民道德之根本否?此乃對民族精神,國民道德,有重大關係也。(林得模)

答:外有二解,一者,佛法假名心法為內,非心法為外,凡不修心法者,概曰外道,謂其僅知外法也。二者,本教以外之道,此則各教對他教,皆可稱之,實非罵人語也。旁邪則有別,旁者非正,邪者不端,如迷信造謠謂釋迦退位,彌勒代掌天盤,玉皇已改關帝,某佛降臨等。甚則拆卸佛經,政治夾雜偽語,自欺欺他,謬稱三教合一。凡此之類,大都黃巾白蓮天理八卦等門支派,無知妄作,害人慧命,邪不息,正不崇,故斥之耳。若夫儒教純正,佛徒何嘗不併尊重!至於道教,今已是張道陵之天師教,非復漢時之黃老矣。聞先生乃讀書之人,詳考歷史,自知其由!若言民族精神與道德,惟儒教有之,其他亂七糟八之雜教,何得稱焉!

問:什麼道叫做外道?常聽人講經說,外道所修法,徒勞無益。外道也是誦經拜神,或做善事,這與我們有什麼不同?(葉柳)

答:外道者,佛教以外之教也,佛法深了真心,故稱內道,彼等不解心法,故曰外道。外道所誦之經,其理淺薄,於萬法真相,多所錯解,為不了義之語。所拜之神,乃係來往六趣,未見道之生死凡夫。所作之善,皆係有漏之善,非屬真純。其結果,途正者不過人天福報,不了生死;途邪者則報在三惡,苦厄無窮,故曰徒勞無益。不同佛處,如上所云,仔細體味,即能瞭解矣。

問:外道謗我大乘非佛說,未知應以何語破之?(蔡世芳)

答:外道者,佛教以外之道也。俗名「門外漢」。此類人根本不懂佛法,若強與辯論,等於對牛彈琴,過反在我不知趣也。孔子有云:「不可與言,而與之言,謂之失言」。此等大問題,豈是三言五語所能解決,亦不是下等根器,一聽即能了悟者也。居士遇此等人,但問其學比永嘉祖師何如?即舉祖師證道歌:「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之句,用以勸之,便是不破而破之矣。

問:濟公活佛一般人的根據傳說,知其事略,然在佛界之正宗果位上,屬何階級?其當初修道之經過與後來成佛之情形如何?請詳示之?(黎錦輝、李漢波、邵益清)

答:濟公在高僧傳,實有其人而已。若乩壇及電影小說一切宣傳,皆係捕風捉影,胡造謠言。

問:天下之道、教太多,何為左道?何為旁門?修何道得能成功?(潘國榮)

答:佛教有至高之哲理,精邃之教義,悠久之歷史,廣大之涵濡,為宗教中至上至正者也。道教、婆羅門、天主、耶穌、回回等,範圍雖較佛教狹隘,但皆法律承認之正當宗教。其餘竊取以上各教學說,七拼八湊,巧立名目,扶乩畫符,圓光鎮壓,弄神弄鬼,多屬白蓮教之流派。儘是旁門左道,萬不可學!若問真能成功,徹底究竟,惟有佛法。

問:邪教,外道與正教如何分法?(屠夫)

答:理真智圓,不偏不易,大公無私,正教也。妖言幻術,悖乎性德,違反倫常,邪教也。捨本務末,真偽混雜,似是實非,外道也。然邪外亦未嘗自承其為邪外,其間毫釐千里,要在讀書達理之人。具明眼以辨之。

問:敝人的先祖母在世時為龍華齋友,現已去世,敝人欲替她再行皈依三寶,請指示有何方法及有前例否?(王家聲)

答:有傳授幽冥戒之法,但須向知律之比丘求之。

問:本人遇一尼師在化緣分發傳單,印有「佛說救劫真經」內有一句「釋迦佛管天下一萬八千年至今已滿,彌勒佛接位。」此經出在何處?是否佛說?(李榮棠)

答:此張傳單,更是妖言惑眾,謗佛謗法,不但擾亂治安,且恐報在三途。凡言釋迦退位,彌勒掌盤者,皆是毫無學識之秘密邪教。此教遠自漢末,流至元明至清,今又變有種種名詞,支派繁多。「回頭是岸」一書,說其來源甚詳,初學佛恐走錯路者,不可不看,試思釋迦世尊降化至今,才二千五百餘年,安有一萬八千之數,按此一語可想其尚無常識,又何有道可言。後再見此單,速投水火。此一「尼師」,不辨真假,或係未明佛理之人,宜善言勸導,勿受邪人欺騙也。

問:因感友人張君,雖供奉觀音聖像,卻崇老母為千仙萬佛之創造者,其經典係由仙人分三才位置(天才講述,地才翻譯,人才筆記)講記所編印,且未記明著者,及印刷書局牌號,其教義包含釋、道、儒,且三界、六道、因果等之說均有不同之處,又云「天機不可外洩」等云,若按回明老禪師傑作,「暗路明燈」而武斷之,友人之信奉,似乎近邪?雖欲拯渠棄邪歸正,奈因彼此之學識在伯仲之間,又渠之篤信已臻至堅不可破之境界,且恐誹謗正法重罪,懇祈賜示其信奉屬正抑是邪?何以誘導歸正?(李心誠)

答:居士既皈依三寶,而三寶中焉有「老母」「仙人」「儒」「道」「三才」等,既讀過暗路明燈,則當知一切邪魔等,何尚遇事而不決?此人之學問,諒不能與居士伯仲,是所信奉者,乃無知愚夫,醉夢亂境,七顛八倒,一塌糊塗而已,奚足云教。彼著魔日深,故堅迷難拔,誘其歸正,安有定法,惟賴居士觀察機緣,善巧勸導,時久業消,或能轉耳。

問:十字架的大廈到處林立,一見之下洋教無疑,然而卍字乃佛教之象徵,而世界紅卍字會亦高懸其字者,過眼間諒是叢林無疑矣。(楊開慶)

答:紅卍字會內容,分道院、慈院。道院者,乃神道設教之事,所奉者,為儒釋道耶回,最高尚者為老祖,自稱是五教之首,然各教各有其本,皆否認其雜稱。彼無經典,惟信扶乩,與佛非同法,亦非叢林。慈院者,乃辦種種慈善事業,並羨紅十字會戰場救護,亦辦戰場救護之事,其紅卍字旗,乃仿紅十字之變作,然其慈業,頗有成績,信教自由,正不必與其道同觀也。【編註:紅卍字會,與紅十字會 不同,請讀者明察!】

問:佛說三界無安,福盡總是六道輪迴,若有儒教聖堂佛菩薩神仙,時常下降扶鸞闡教,現在度眾無限量,鸞台聖教三教同禮,佛聖神仙同渡。參拜彌陀種種詩詞訓話令人感動,但照佛是正覺者,不涉外道,為何佛菩薩時常下降扶鸞?對於此事愚夫難解,敬請開示。(林讚德)

答:觀先生之言,知是宅心慈祥,倘肯虛心研讀佛典,當能智開見道。下問多所誤會,謹為釋之。一、儒非宗教。二、佛菩薩亦不下降扶鸞。三、儒既不是宗教,便無三教同體可言。四、種種詩詞,決非阿彌陀佛所說。以上四端,皆是無知之人,瞎造謠言,造謠者言語不實,行屬欺誑。如不屬妄自造謠,定是鬼妖作祟,假冒神仙之名,誑惑愚痴,而無學之人,不辨真假邪正,從而設壇立教,故曰旁門外道,先生求道,已入歧途,將來恐有落塹墜坑之虞,祈慎之!

問:佛菩薩誕辰及成道日,問者很多。到底出何經典,或是有何根據?在貴刊總沒解說明白,既沒經典,為何天下各寺廟,都一律推行。平常人都有一定生辰,佛菩薩是聖人,為何反不可考,這樣,豈不使人對佛教誕辰成道,卻不及耶穌耶誕節可靠,以後寺廟做法會,恐會減少人的信仰。(無名氏)

答:凡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確實說確實,無徵說無徵,乃為真實語,本刊過去所答,即本此宗旨。佛菩薩有此界者,有他界者,曆法有各地古今之不同,莫論經無記載,縱有之,而使與中國時下之月日吻合無訛,大是難事。雖使精曆法者算之,亦非敢云所算準確。耶穌誕節,載在新舊約乎?彼自限太陽曆為準,如符中國之農曆,及回教之曆等,亦參差無定。再學佛者,宜究其要,此似無關宏旨,若必欲考據經典,亦非無之,茲錄華嚴偈一首,可以了悟,偈曰,「眾生各自謂,佛某日成道,如來得菩提,實不繫於日。」蓋實義尚無三世,而必執著於某日,是逐妄矣。至於信仰問題,真佛徒只有信其所當信,有因是而懷疑吾教者,真不解信之範疇,吾豈能違理而欺之。

問:六祖云:「東方人造業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業念佛往生何方?」是什麼意思?(陳燈逢)

答:念佛求生西方,乃本師釋尊之經訓,示眾生修行之正途。西方造業,往生何方,乃祖師杜絕初學,不能專一觀心之方便。各各有妙用,契禪者禪,契淨者淨,不必執著,後學認為破淨背佛,皆誤矣。

問:吾鄉一貫道盛行,所謂「末法時期,稗販如來,宣說開示像似正法,到處皆是」,令人感慨萬千,甚至有類出家人亦交相往來,晚輩年輕,然略識佛法,於心不忍,請示對此輩法師應如之何?(茆茂盛)

答:本問所云之法師,指「一貫道」耶?指「類出家人」耶?此二者皆非法師,不應以此尊號,隨便向人妄加,所謂「稗販如來」一語,因是罪過,然彼等尚無資格,膺此惡名。至云何以對付?有力感化,則勸之改邪歸正,自揣無力,天地之大,何所不容,置之不理而已。

問:據說扶鸞亦有佛祖降旨,我想扶鸞亦屬佛教錯否?(陳燈逢)

答:鸞壇是神道設教之一種,與佛教無關,所謂佛旨者,皆係鸞壇中人假造,或屬靈鬼偽託,其所出鸞語,少明佛學者,類能辨之,居士切勿皂白不分。

問:臺灣神廟(供神鬼者)是屬於道教還是佛教?如果是道教,則何以還供菩薩,(如觀世音)其善男信女何以佛徒自居?(心炳)

答:供鬼神之廟,不能以其神定為何教,因民間對於神佛鬼怪,久已不分,只是模糊影響,拜拜而己。再以僧道之徒而論,研教明道之士,固然不少,非僧非道非俗,混充廟祝者亦多。神佛鬼怪,一律供養,彼等非為弘教,不足深責,一般善男信女,自命佛徒,亦是盲知盲從,更難怪矣。

問:神通是修行的一種境界,亦是度人的一種法門,若濟公活佛,金山活佛,均以神通變化,觀音顯像,亦是神通。英國有靈魂研究社,法國有招鬼術,亦是依神通,證明有神,於弘揚佛法,均屬有益。車免近人心不古,作惡多端,如不示警,誰肯回頭,只以佛不妄語為證,與以聖經證明上帝,又何擇焉?中庸說「體物而不可遺」,即是依物證神,如龜筮之類,又如能攝神像,更可使人起信,我之信有因果,乃以各種神通,均與佛所說者相符故耳。管見是否請指正?(金亞鐸)

答:學佛者,非必不要神通,乃不許炫耀神通,及不許捨了生死,專學神通耳。凡事有利有弊,不能兩全,故利弊相較,有避就之訓。若為勸眾,輕易顯通,必有奸人以魔術充通,為非作歹,黃巾賊白蓮教等,皆其例也。若言儒經而有龜筮,佛法亦許輪相佔察,若言示警,陽律設有監獄,冥報之現於世者,無時無之,且佛經儒史,記載纍纍,奈今之人,置若罔聞何?若現神通,未必不招妖術惑眾之嫌,是迫急操切,反生障礙。此等事只能有德者,偶一為之,若專尚此,是行不由正也,故孔子不語怪力亂神,佛戒向俗炫示神通。

【二、析疑】

問:佛教、回教、道教、白蓮教、天主教與基督教之教義和優劣點,請作比較以略之?(劉凱)

答:白蓮教係中國之邪魔外道,並非宗教。餘五教之教義優劣,請遍閱各教經典,功夫深時,便能自知,本刊未便評論,以啟教誼爭端,祈恕!

問:聞說目下有一種教,說持齋可食雞卵,供彌勒佛。他說釋迦佛的經典不用了,已經不合時事。對他的信徒專用點心直指,就得道。這是不是佛教一派?(三木)

答:凡在今時說彌勒佛降世者,皆是騙人之術,不外扶乩、傳話、點竅、指心、封仙、符水治病等。若輩魔民,縱遇政府寬厚,不遭顯誅,其譭謗三寶之罪,當亦不免陰譴也!

問:我曾聽人說:現時不是釋迦牟尼佛及阿彌陀佛什麼菩薩在興盛了,是濟公活佛在興盛了,不知確否?(陳榮進)

答:佛法如日月,無所謂興盛不興盛。彼出此語者,定係不明佛理,而崇拜乩鸞之流。彼肯虛心學佛,有「歧路指歸」一書,勸其閱讀,彼如不肯,莫與較論,各行其是而已。

問:老祖在諸神中是最高的,據說佛祖孔聖人皆是他的弟子,又有說無生老母更在上,究竟哪一位最高?(一塵)

答:遍查三藏並無佛陀拜老祖為師的事。一部二十四史及四書五經,亦無孔子拜老祖為師的事。先生所聽之話,有沒有正史可考?請你原諒!此類無稽神話,我沒工夫閒扯,更談不到誰高誰低。

問:佛為何不能使魔王外道入正悟?(沙壬)

答:佛為無上醫王,能醫任何疾病,眾生如病夫,不肯服藥,病故不除。魔不喜聞佛法,何能得悟,此其一;魔外孽重障深,惡習堅固,心如昏鏡,不通光明,故聞佛言,不能瞭解。如嚴冬堅冰,日光照臨,彼以積寒所聚,一時頑強難化耳,此其二。

問:濟公飲酒吃肉而人稱之為活佛,未知是實是虛?現在人慣說心好就好,何必吃素,吃素是損害身體,何能離苦得樂,又何有增壽增福,似此以何言對他?(朝新班蓮友)

答:濟公飲酒吃肉,乃小說俗傳,不足憑信。縱以小說來講,濟公和尚有種種神通,他就有飲酒吃肉之辦法。現在學佛之人,連鬼通半點也無,飲酒吃肉,不過是破戒造孽而已。若說心好,何必吃素,請問他吃之肉,是不是從受宰割流血中來的!為你嘴饞,殺他之命,這樣好心,只有天曉得!又為自己營養,增壽增福,卻把物命千刀萬剮,這還叫做好心,假若他心不好便怎麼樣?若說吃肉增福壽,那些富貴人家,就該不生病,不死亡。

問:蚊子的產生,照物理學的研究從泥水而生,未知這個蚊子有沒有靈性?可不可打它?(施湘痕)

答:胎卵濕化皆是色身,必有其性,方能長養。蚊子何能例外。眾生皆有佛性,皆不可殺。

問:壇經疑問品云「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之在處一般」以上所說與淨宗信願行之發願往生似有相違,雖云禪淨不同,唯但行十善:只獲天道福報,而發願往生卻可超出輪迴,發願生西,豈會是愚迷之事,諸義未詳,祈釋疑慮。(李蓮階)

答:佛之經文,原有了義與不了義之分,祖師語錄,更多真實與方便之言,必如是者,皆為時機根器,種種不同,故說法忽東忽西耳。譬病有千種,藥亦有千方,虛則補,實則瀉,熱則清,寒則溫,藥無良莠,契病為佳,應補者,不妨權斥瀉藥,應清者,不妨權斥溫劑。如達摩祖師曰:「學吾者入地獄,謗吾者升天堂」。試問若謗祖師,便升天堂乎?明乎此,則壇經數語,為人為時之語也,所謂讀經求圓解,其在斯乎。

問:汝等切勿弄錯,經中只言「無量佛」降世,而並未言「南無阿彌陀佛」降生於人間,須知「無量佛」乃另一佛也,「大無量佛」乃「南無阿彌陀佛」也,我佛自有始以來從未降生於任何處也,又須知,我佛實為宇宙中最尊者。我見菩提樹六十七期佛學問答中,台中蕭紹馨居士所問之第七則,問得差,答亦差矣,另外各處亦有許多不是之處,現在不便細談。不久之將來自有人升堂廣眾說法,那時汝自知矣。記得前幾年,某羅漢(非平常證四果之普通羅漢)想向你說法,試了你一試,可惜你竟將此大好機會錯過了,好好修行,多多弘法,將來或者還有機會的。(蕭先生)

答:本欄之辟,專為初學佛者,作一顧問,非為與人爭長短也。至其所答,原有範圍,越之可以不復。但又因有問不復,恐涉失禮,故亦有格外通融之語。倘與佛越談越遠,或言失常,及神經錯亂者,則概不與答,特此聲明。先生三函,無名無處,文氣大似諭訓,宗旨莫名其妙。除上已答者,請再細味,或能瞭解外,茲再勉答一次。此問可分十層討論;(一)「經中只言無量佛降世」,請問是什麼經文,哪一教之經?(二)「並無言阿彌陀佛降生人間」,此是何人發之議論,而向區區反問何為?豈非無的放矢。(三)「無量佛乃另一佛,大無量佛乃南無阿彌陀佛也」,佛固有同名同號,但尊語出自何典?(四)「我佛自有始以來,從未降生於任何處也」,據此有始二字,便知先生定非佛徒,亦未讀過佛經,且亦不信佛教,恐定奉行外道,果如所測,則各行各道,不必相犯。(五)「菩提樹六十七期蕭紹馨居士所問之七則,問得差,答亦差矣」,蕭居士據經問,區區據古德之意答,差在何處?(六)「另外各處亦有許多不是之處,」謝謝指教,區區學淺,此所不免。但對先生則不作如是語,作何語耶?曰金聖歎批六才「文人看者謂之文,淫人看者謂之淫」耳。(七)「不久將來自有人升堂廣眾說法,那時汝自知矣」。不必將來,暫且私揣如何?得非合儒釋道耶回現掌天盤之彌勒佛乎?(八)「前幾年某羅漢(非平常證得果之普通羅漢)想向你說法試了你一試,可謂越說越戲論矣,區區不願造口業,只有以直報先生一句,莫大妄語!(九)「可惜你竟將此大好機會錯過了」,萬幸萬幸蒙伽藍菩薩慈悲,當時諒有一支金剛杵在。(十)「好好修行,多多弘法將來或者還有機會的」,再謝謝先生之教訓,區區甚信此言,古諺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怕還有機會的。

【四、因果】

問:在聖帝殿作鸞生,後堂主選作講生,現今聽佛理,然後能得好善果否?(吳央)

答:鸞生講善書,乃是世間之善,僅能保持人身。學佛乃超凡入聖之大事業,所得之果,終能與諸佛同等,兩者相較,天淵之別矣。

問:佛教對因緣果真重論,李老師,若是真有因果論,我過去信奉一貫大道五年左右,及設壇二三處,常誹謗佛教三寶,然後受前鎮念佛會某法師教化,再轉變一心信佛教,常行懺悔,以後因果之報如何?(靈覺)

答:凡夫迷惑顛倒,乃其通常,惑則造作罪惡,更所難免。以後聞道而信,便是覺悟,皈依懺悔,是又猛進,皈依是改邪歸正,懺悔是從暗轉明。因果本由心造,罪福亦由心轉,罪惡喻如霜露,懺心喻如杲日,但求後不再作,即是杲日常明,杲日之下,霜露不存。


日蓮正宗與一貫道也是佛教嗎? 




 

認識佛教1--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前言:


世界上有很多書,有中文有外文,有政治、經濟、文化、自然.....等等。各種種類的書籍。


卻沒有一本可以讓眾生了生死、脫輪迴。





釋教三字經是明朝吹萬廣真禪師所作,已經流傳二百餘年了。 吹萬禪師 法號聚雲,法諱叫廣真。得法於瑞池月和尚,為南嶽下第二十八代。嘉興本 續藏經中有聚雲吹萬真禪師的語錄三卷。 印光大師在普陀山掩關的時候,曾經將釋教三字經的正文改正過十分之三,註解也修改了十分之七。而楊仁山老居士又將印光大師的改正本重行改訂過,並且改換了一個名稱,叫佛教初學課本。今因應時代的變遷,以及詳查祖師著述,將其中部分地方做修正。以利佛門同修對佛教有正確及粗略的認識。
這篇釋教三字經的內容非常豐富。

有教理、有釋迦牟尼佛降生、出世說法的過程。


佛法傳入中國的因緣、佛教十宗的概要、 


較普及的幾種懺法,簡單介紹根、塵、識...等常見名詞,


及依報世間,最後略舉了十位祖師大德,用來勸誡後面的學人。


以下便進入正文:
「無始終,無內外,強立名,為法界。」
直接就文解釋,就是:沒有始終,一切法無始無終。
「無始終」的「始」是生,「終」就是滅。也就是「無生滅」,沒有所謂的生滅。
那有沒有內外?沒有,因為唯一心,萬法都是心所現的,所以沒有內外的差別。心能夠知內知外,一切都是心在。此心能俱百界千如,能夠成就一切法、能起作用。心就像電一樣,能驅動一切電器。
「強立名,為法界」,這現象從心所現,勉強立一個名,叫法界。「界」是分類、分歧、差別的意思,萬法的界線、分類叫法界,也就是世界。
「法界性,即法身」,法界性等於是法身的意思,能生一切諸法的本體就是法身。雖有分類差別,但卻同是法性所生,兩個都是一樣的。「因不覺,號無明」,其實本來沒有所謂覺跟不覺的問題,但是一念迷失就是不覺,就這一念不覺,迷失本真,立個名叫「無明」
但實際上,並不是真有個「無明」。因為一切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名字相。不光心性離,連無明也離,所以,說「無明」只是假立個名,說法界、法身也是,都是假立個名稱,這都是一樣的意思,都是方便說。
「空色現,情器分。」
因為不覺的緣故,所以妄有空色顯現。情器的「情」就是有情眾生,「器」就是無情眾生、器世間。
空、色是相對的,「空」是所謂的空蕩蕩的,「色」就是有礙的,現在的世間是能所相對待的,色跟空是相待而成,所以說法界是對待的,一切物質,無論心法、色法都一樣,總攝一切世、出世間法,統統都是對待。因為一念迷情,之後就摶取少分四大,四大是地水火風,認妄為真所以有了山河國土大地這世界顯現,所以之後
迷,堅固這念,就執這四大,感現了這四大假合的色身。這正是楞嚴經上所謂「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這是用經教來講解。釋教三字經中吹萬真禪師很直接就表達,這裡只為了讓大家明白,所以就用了點教下的內容。
情器分後,「三世間,從此生。」「三世」有情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有了有情眾生及器世間,就有了有時空,有過去、現在、未來。因為有情眾生會生、老、病、死,器世間會成、住、壞、空,無情眾生會生、住、異、滅。這是法師講了這世界怎麼來的。
「迷則凡,悟則聖」
迷惑於這個真相道理的眾生,因為不了唯心,認妄為真,所以是「凡」。覺悟萬法從心所現的道理就是「聖」。重點在於「真如體,須親證。」此真如之體必須得親自證到,離開了能所。用想像的並沒有用,很多人會想像自己心裡有一扇窗打開,那統統都是打妄想,勉強說是影子而已,其實連影子都還不到。
須親證就是要親自去體證到、體會到,屆時身心就脫落了,萬緣自然就放下。什麼叫萬緣放下?這念能執萬緣的心,不再相續,自然就沒有了,這是最重要。


底下講「證者誰,釋迦尊」「大悲願,示誕生。」
「證者誰」其實即是一切眾生。所以說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後面就開始說法。


(釋迦佛生)----
上次略講法界
今天要講第二大段、釋迦佛生。
第二段的文字可以分作兩節。 
第一節中指出證悟的人。前面曾經說過,「悟則聖」。悟過什麼? 那便是親證真如性體。
那麼,有誰曾經證悟過?可不可以舉出來,作一證明呢?所以經文上說:
證者誰,釋迦尊。
這就是最好的證據:證得的是誰?是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世尊。
在 無量劫以前,他就修圓滿了菩薩行,而親證真如性體,成就了萬德莊嚴的佛果。
大悲願,示誕生。
這是佛門常說 釋迦世尊的「八相成道」.
什麼是八相? 
一、從兜率天下 , 二、入胎  , 三、出胎, 四、出家,五、降魔, 六、成正覺,七、轉法輪,八、般涅槃。
諸佛的示現成佛,皆要 循著這成規而出現於世。
「大悲願,示誕生」這兩句,上句是 說「大悲願」是釋迦世尊誕生的原因,
下句是八相成道中第一、二、三的 三個相。
那麼,釋尊的誕生是因為「大悲願」這三個字, 真是一語道破。
因為釋迦世尊在 塵點劫 前早已成佛,並 為「大悲心」所驅使,慕愍眾生的愚迷、無智,沈淪苦海而 無由 自拔,
所以才發「願」到人間來。於無生而示現 有生, 以大悲心宣說佛法,度一切眾生,同登彼岸。
因此,示誕生的一句,包括了從兜率天下、入胎、出胎的三相。
釋尊的一切動作,皆是為了我們眾生。要報答佛恩,這是大家時刻不應該忘懷的。
這裡講「誕生」的一句包括了「從兜率天下、住胎、出胎 」的三相。
過去諸佛在因位上修的六度萬行,修到圓滿時,都是住在 欲界 第四兜率天 的內院,等待因緣時節,而後下降人間。
這就是第一、從兜率天下
當菩薩在兜率內院的時候, 他的地位是一生補處菩薩,又名 護明菩薩。
然而什麼叫因緣時節呢?
因就是菩薩的大悲願力,緣就是父緣、母緣、眷屬緣以及應該得度的眾生緣。因緣會聚,就是時節。
因緣時節一到,補處菩薩乘六牙白象王,離了天宮多年會聚的法侶,
以淨飯王為父、摩耶夫人為母,而降生於摩耶夫人腹中,是為第二、入胎相
摩耶夫人懷了聖胎,月分滿足時,遵循印度的俗例,是應該回 到娘家去生產。
這時候,在中國是春、夏之交;而在印度是雨季快要開始的時候。
摩耶夫人在回到娘家前,經過道路旁邊一座花園,名 「藍毘尼園」。雖然是春盡花殘,仍然覺得綠葉扶疏,亭臺掩映,(風景美好)
 而且有一株既高且大的木本花,名「無憂花樹」,正在盛開。夫人偕 侍女們,步入花園中,左顧右盼,很感到心曠神怡。
於是以右 手攀住無憂樹枝。誰知,太子就在這時從右脇而降生了!
太子生下來,就有許多瑞相,幾幾乎為我們這些平凡的人 所不能置信的。
那麼是些什麼瑞相呢?
第一、太子生下來,就 能四方各行七步,而且有寶花乘足。
第二、他以一手指天,一 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第三、天空中有天人散 花、奏樂、九龍吐水,為太子浴身。這就是第三、出胎相。
因為有這許多祥瑞,所以回到迦 毘盧國淨飯王宮以後淨飯大王為太子取了一個乳名,叫「悉達多」,譯成中文叫「頓吉」,取 頓然吉祥 的意思。

再來是  第四、出家 這一相。

處王宮,求出離,夜踰城,人不知。
淨飯王剛生了這個兒子,他的歡喜可想而知。太子出生沒有幾天,淨飯王為了明白太子的前途,

於是請 來了一位善於占卜、名叫阿私陀的仙人,解決這個疑問。

阿私陀仙人 鬚髮皓白,手執拐杖,進宮來,抱著太子,很仔細地看。但是等仙人放下太子,忽然淚流滿面地哭起來
了,使得淨飯王很為驚愕。
仙人向淨飯王說:「太子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長大了,應該作轉輪聖王, 不然的話,就是出家、成佛。
據我的估計,太子是出家、成佛 的成分多。可惜我年紀已老,來不及親聞大法,所以這麼悲傷。」
淨飯王從此心上就像有塊石頭,而無法放下,因為兒子作轉輪王,這是他最歡喜的。

萬一出了家, 豈不是王位無人紹繼?淨飯王眼見悉達太子一天天長大了,讀書,習藝之外,為太子增加娛樂的設施。

十七歲時為太子選鄰國的美女「耶輸陀羅」為妃。
但是太子對於這些高貴的享受, 尤其是前後、左右寸步不離的妙齡女人,絲毫沒有貪著的心情。 
太子唯一的愛好,就是靜坐沈思。
這真把淨飯王傷透了腦筋。到太子十九歲,淨飯大王再也關他不住了。
因為太子要求去城外遊玩,淨飯王馬上勒令臣工,清除街道,凡太子所必經的道路,都把它莊飾得堂皇、嚴淨,斷絕一般平民行人。
但太子出城遊玩時,偏偏在 東門逢上了駝腰曲背的老人,南門 --遇上呻吟待死、骨瘦如柴的病夫,
西門--逢到死屍。
太子問了他的侍者,知道了這「老、病、死」苦,凡是血肉之軀的人類,沒有一個人能倖免的。
太子對此人生 因此深深地感到厭離。這時就在北門--見到了 身披袈裟的沙門沙門一手持著錫杖,一手托著鉢,徐步安詳,目不邪視。
太子勒馬,和沙門交談了一會兒, 知道,沙門就是出家人。出家修行,能脫離老、病、死苦。
太子本來就是乘著願力,為度眾生而來。藉遊玩時的所見所聞,激發他的願心、悲心。
回宮後,只有悶悶不樂地靜坐。淨飯王雖然對侍從人員發了大脾氣,太子當然知道父王的疼愛,可是他想修行,但又知道不會獲得父王的允許,真是進退維谷。這就是講「處王宮,求出離」。
經過了審慎的思考,權衡輕重。太子有了決定,那便是: 出家可以成佛,普度一切眾生。
否則的話,即使是滿足了父王的願望,自己還不是一樣老死,和草木一樣地腐朽。於自己、於他人,究竟有什麼益處呢?

而且父王的憂慮, 無非是「恐絕國嗣」而已。
後太子指著耶輸陀羅的腹部,說道:「卻後六年,當生貴子。」 耶輸陀羅在這一剎那間,身體感覺懷了孕。太子這算是對父王有了交代。


於是趁著 月明星稀的夜半,喊起馬夫車匿,牽來一向所乘的白馬,悄悄地開了宮門、城門,而跑到深山裏去了。



入雪山,修苦行。六年間,習寂定。


這是講出家以後的事。
上次講到 悉達多太子夜半出城而去。走到雪山中。
當太子出城時,王宮裏的侍者一睡到天亮,等發覺太子走了。宮內、宮外,免不了一陣大亂與搜索。
等到 車匿(王子的車夫)牽著白馬,垂頭喪氣,回宮來,纔知道太子的去處。
淨飯王就派了 憍陳如 等 五個人去侍衛王子。太子用身上所配金刀,割去鬚髮,換成獵人的鹿皮衣,向著山的深處走去。
憍陳如等五個人,只好遠遠地跟隨。這是八相成道中的第四、出家相。
 釋迦牟尼佛應世時,正是印度百家爭鳴、文化鼎盛的時候, 其中尤以婆羅門教歷史最久。
婆羅門教徒,在深山裏修苦行或者習定的很多。,太子很想向那些修行的前輩討教。
所以出家的生活一開始,就分別參訪「鬱頭藍弗」等一班老人,探求他們所用的工夫, 一方面也學習他們的苦行,一日只食麻麥。
 後來覺得這些都不究竟,於是就放棄。
這就是三字經上的「修苦行」。
「六年間,習寂定」是說:
悉達多太子不願意學習外道法,所以自己在雪山中結跏趺坐,修習「非非想」等 世間禪定。
這前後花了六年的時間,在苦行林中修的,終究覺得不徹底。
後面文才又說:
從定起,出山來,坐樹下,心鏡開。
於是太子放棄了不徹底的修法,離開苦行林,走到尼連河,洗了一個澡。
但太子此時已羸瘦不堪, 不是河邊樹神的救援,幾乎出不了尼連河。就在離開尼連河不遠處, 太子倒臥地上,因為實在走不動了。
幸虧遇到了一位牧羊女人,供養太子乳糜,太子纔稍稍恢復氣力。
於是太子打起精神, 下定了決心,選擇了古佛 成佛的菩提樹下,結跏趺坐於金剛座下, 
發大誓願 說:「我若不成佛,絕不起於此座」。就用 金剛喻定 的工夫,斷去了 煩惱障 及 所知障 二障, 終究圓滿成佛。
文上說的「坐樹下,心鏡 開」,就是指這些。
接下來 文中說:
天龍喜,魔膽落,覩明星,成正覺。
這是前面所說的「八相成道」中的第五、降魔,及 
第六、成正覺 二相。
所謂「天龍喜」的天龍指的是:天、龍、乾闥婆、阿修羅、迦樓那、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 等 的八部神眾,這些是護持佛法的護法神,
見到太子修行, 都生大歡喜。
六欲天 中的 他化自在天 是魔王「波旬」所居住的地方。魔王波旬怕太子修行成佛 脫離三界 而減少了他的魔眷屬, 
就用眾生的弱點:恐懼、好色慾..等等,想破壞王子的修行!
所以魔 變幻作獅子、虎、狼、毒蛇、猛獸, 又幻作些奇形怪狀的惡神、惡鬼來一再地恐嚇太子,要使其恐懼而生退心,
太子如如不動,只是閉目觀心,將一切幻境 置之不理。
最後魔又派了些美麗的魔女,故意不穿衣服,在太子前現出許多吸引人的姿態。 太子仍是一蓋不搭理。
魔王波旬 計窮力盡,無法可施,只好敗退。
所以經文 上說:「魔膽落。」
下一句「覩明星,成正覺」:
太子以 寂定力 摒退了魔王的威脅與誘惑後,加緊用功。當等到天快亮,晨光微露,東方現出魚肚白時,太子仰頭觀天,
當看到天上寥落的晨星,忽然大悟。此時 徹悟了實相,緣生性空的正理,
也悟到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說了一句:「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無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接著講到八相成道 中的第七相、轉法輪相。轉法輪相 含攝了世尊 五十年講經說法的範圍。
這五十年的說法,分成了五 個時期。
這五個時期是一、華嚴時,二、阿含時,三、方等時,四、 般若時,五、法華時。

先大略介紹這五時,再進入正文:
--------------------------------------------
1. 華嚴時

第一時說法是華嚴時。猶如太陽剛出時,只照高山,就像我們所說的須彌山。這是佛初成道三七日,為大菩薩講說的大法,
說《大方廣佛華嚴經》,轉根本無上法輪,度大菩薩。
《華嚴經》是佛的稱性極談,小乘根基的人接受不了。所以,教下的大菩薩把第一時說法比喻為生的牛奶。
生的牛奶大人能吃,小孩不能吃。因為小孩的消化能力弱,喝了生牛奶要拉肚子。
雖然牛奶是寶貴的東西,能滋養人的生命,猶如佛說的法能滋養我們的慧命,但小根性人接受不了,就如小孩喝生牛奶要拉肚子一樣。


所以佛看到小根性人不能接受大乘法,由是因緣,佛在鹿野苑等處,於十二年中,為小根性人說小乘《阿含經》,
這就是
2. 阿含時

 第二時說法是阿含時。這個時候,像太陽可以照射到比較低的山了。
這時候佛講說四諦法(也就是苦、集、滅、道)、十二因緣法(無明 緣 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等教理, 用來度聲聞乘、緣覺乘人。
「阿含」就是中國人所說的「無比」,是「無可比擬」的意思,就是說世間上的一切法再寶貝也比不上佛法。
因為世上任何寶貝只能暫用一時,都是虛幻不實的。而佛法是無上之寶。
眾生聽到、受持後,照它修行,就能超出生死輪迴,所以佛法是無上的大寶貝。
教下菩薩  把這時期的法比喻做「酪」,把小孩不能吃的生牛奶製成乳酪,小孩就能吃了,吃下去不會拉肚子。

3. 方等時

第三時說法是方等時。「方」就是方便、方正、廣大,「等」就是平等、均等、等持。
意思是說:佛說法並不是真實有法給人,而是看眾生有什麼病,就開什麼藥。正是應病與藥而已,是方便手法。
所以佛說了八萬四千法門,法法皆平等,無有高下。

這是佛繼阿含時 後,於八年當中,引小乘入大乘,為大乘初門菩薩 講 維摩詰經 等。
這時猶如太陽照到高原了,就像陽光照到較高的青康藏高原一樣。
這時說法就比 之前的酪 更進一步,由酪 成為酥 了。
 但這時的酥 是「生酥」,味道還不太好。接下來這一時 就很重要了!也是大家熟知的....

4. 般若時

第四時說法是般若時。
「般若」是梵文,是古印度語。它的意思很豐富,基本上中國沒有能包含「般若」所含廣義的詞語來取代它,所以列於「尊重不翻」的範圍。
直接用音譯。字是中國字,音是梵音。
中國在翻譯經文的時候,玄奘法師訂有五種不翻之規定,因翻譯後也無法明白本意,所以就音譯。

這裡簡單說一下是哪五種不翻:
 1)秘密不翻。如:「陀羅尼」,也就是咒語。就是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一切法都包括了,含攝無量無邊的意義。
所以,一切咒語都不翻。
( 2)多義不翻。如藥師經的文中有「薄伽梵」,因薄伽梵有六種義,通常就曉得薄伽梵是指佛,代表佛名。
( 3)此方所無不翻。就是我們這裏沒有這個詞。如「閻浮提」、「迦陵頻伽」。迦陵頻伽就是《阿彌陀經》裏所講的一種鳥,它的叫聲非常好聽。
( 4)順古不翻。已經延用已久,成了習慣語。
( 5)尊重不翻。表示 無上莊重的意思,如:「阿羅漢」、「菩提」...等,都是出於尊重而不翻譯。

因為「佛性」是無形無相、無法表達、不可名狀的,不能用 名詞來表達、無法用形相來形容。
所以般若時的說教 用二權一實,即兩種權巧、一種實法。
「權」就是 善巧方便。
兩種權巧:
一種是隨著眾生的根基而說義理;一種是要把佛的智慧本懷善巧地、暢所欲言地宣抒出來,
就是用眾生容易理解的東西來比喻不易理解的東西,而善巧方便地說教。

「實」就是真實說法,說真實佛法,說一乘法,直指我們的佛性、真如實相、諸法空理。
華嚴時屬實法,法華涅槃時屬實法。
阿含時、方等時 屬權法。
般若時是權實並用,所以般若時說法有 承前啟後 的作用。
又因為般若為佛法之心髓、成佛之指南,因此佛在一代時教 的五時說法中,都沒有離開般若,故般若法 既通前 又通後。
這個時候猶如太陽高升,廣照平原大地。  教下 比喻為「熟酥」,就是這「酥」由生轉熟了,味道更好了,這是對大菩薩說的。

接下來是--
5. 法華 涅槃時

第五時說法是法華 涅槃時。這個時候 佛的法運將要圓滿,就像日落西山,佛將要圓寂涅槃了。
教下 比喻作是「醍醐」。醍醐上味,是奶味中最好最好的。
為什麼比作是醍醐上味呢?因為佛在最後八年中,說《妙法蓮華經》等法,
純實無權,不講權法,唯有一乘法。
佛在法華會上,為說「諸法實相」之理,會三乘歸一佛乘。不管在會的人根性如何,不問他們能否接受,稱性極談,暢宣本懷,
說真實佛法。

當下就有五千小根人退席了。
法華勝會之後,佛在拘尸那城 娑羅雙樹間,於一晝夜說《大般涅槃經》後,就涅槃圓寂了。





-------------------------------------------
這就是世尊的五時說法。

接下來回頭講三字經上的文,
第一時,華嚴時。文上說:
啟大教,說華嚴,塵剎海,現寶蓮。
世尊出現世間,唯一的目標,是為了度眾生成佛。
 所以法華經上說:「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欲令眾生 開、示、悟、入 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
因此,人天乘和聲聞、緣覺的小乘佛教,皆是不得已應機而說的方便之談。 是所謂的「隨他意語」。「意」是意思。
「華嚴經」是成佛的教法。尊稱華嚴宗為「一乘圓頓」 ,
是「隨自意語」,是世尊將自己所證的圓融不可思議境界,直暢本懷,和盤托出。
在會的聽眾,都是些圓頓大根 的眾生,也就是 十住位 以上,已分證法身真理的菩薩。
因此,文上說它是「啟大教,說華嚴」。

華嚴經的名字叫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世尊成佛後,於三七日中演說的一乘圓頓根本法輪。
說經的處所,天上、人間, 共有七處。在這七個地方,集會了九次,所以纔說「七處九會,演大華嚴」。
佛滅度後,經文殊師利等諸大菩薩結集,後收藏在龍宮。 
在佛滅度後,七、八百年後,有龍樹菩薩出世,他讀遍了五印度所有的典籍,想另立教門,自為教主。
經菩薩的指示,叫他前往龍宮深造,因為龍宮裏收藏了更深、更多的寶典。龍樹菩薩進入龍宮,讀熟了十萬偈的下本華嚴。
他出了龍宮後背出來,於是人世間始有華嚴這一部經。

在東晉的時候有一位沙門,叫支法領,親往印度求得三萬六千偈。
由印度高僧 佛陀跋陀羅 譯成六十卷、三十四品,
但祇有 七處八會。

大周 武則天雖然是一位女皇帝,但深信佛法,知道 六十華嚴的處會不全,因而遣人訪求。使者在于闐國得到四萬 五千偈的華嚴梵本,
又請得高僧 實叉難陀一同來到中國,在東都大遍空寺,譯成八十卷、三十九品、七處九會。到這時,華嚴經纔算完整。
唐朝德宗皇帝貞元年間,南印度 烏荼國王,因德宗的生辰, 手書華嚴梵本,以充貢品。德宗詔請印度三藏般若法師,譯成 四十卷。
對晉經、唐經而言,是為新經。然而這祇是前二經最後一品的「入法界品」。

塵剎海,現寶蓮」是講:
釋迦牟尼是化身佛,以娑婆世界 ──也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為他的教化區。
華嚴經是融 十身十佛,而以報身佛的毘廬遮那為代表而說的。
報身佛是以華嚴 莊嚴世界海為一化境。
華嚴宗著述裏面有一本薄薄的書, 叫法界安立圖。
安立圖上面將一個佛剎微塵數的世界,縮作一 個小圓圈。最下層是一個小圓圈,第二層是兩個,最上一層是 二十個。
這二百一十個圓圈代表了二百一十個佛剎微塵數世界,為一世界種
最下一層一個世界,名叫最勝光遍照,有一個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
最上一層,名叫妙寶燄世界,有二十個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統計一個世界種,有 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
統計一個世界種,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廣大世界, 皆以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為單位。
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包括了一百億個須彌山、一百億個四大部洲、一百億對日月。
而且太虛空中尚有不可數計的世界種。這些無量無數的世界種,同在 種種光明蕊香幢大蓮華 之上。
因此,文上說:「塵剎海,現寶蓮。」 
當然這個不可思議的廣大境界,唯有親證 法身真理 的菩薩們才能見到。



文上說:
愍凡愚,不能聽。隱尊特,顯劣應。
這四句 可算是阿含時的前奏。
「愍凡愚  不能聽」
「愍」是憐愍;「凡」是指一般普通人而言。「愚」是愚法二乘。「愚」是障蔽的意思。
「二乘」是指聲聞、緣覺,又稱為小乘。
小乘人雖然已能斷除「人我執」,但「法我執」依然存在。
華嚴 是一乘圓頓的大教, 普通的凡夫固然無分。連還被「法我執」所「障蔽」的二乘,
也「不能聽到」。
所以華嚴經第六十卷上說:「如是皆是 普賢菩薩 智眼境界,不與一切二乘所共。
以是因緣,諸大聲聞弟子都不能見、不能知,不能聞,不能入,不能得......,
是故雖在逝多林中,不見 如來諸大神變。」世尊因為「憐愍」凡夫、二乘人們,對於一乘大教
不能接受,
所以纔「隱尊特,顯劣應」。
「尊特」是指報身佛而言,尊貴而特別的意思。
華嚴經第四十八卷 的 如來十身 相海品 中 普賢菩薩說:
如來有九十七種大人相。每一相中又包含若干相,所以稱為相海。
相海品的 末尾,普賢菩薩作結語說:
佛子!毘廬遮那如來有如是等 十華藏世界海 微塵數大人相,一一身分,眾寶妙相,以為莊嚴。」 
照這樣說,「尊特」兩個字,還尚不足以形容。
而「顯劣應」,是說 
如來為了「應」二乘的根機,所以「隱藏」起「尊特」的報身, 而只顯現 劣應身的化身佛。
化身佛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妙好。
然而 化身佛 和 報身佛,以相好來比較,報身佛是勝應身,化身佛是劣應身。
法華經上拿「脫珍著敝」的譬喻,就是:脫下原來珍貴的衣裳,穿上較差的衣服。
來形容「隱尊特,顯劣應」的殊勝方便,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下文又說:
說阿含,第二時,四諦法,接小機。

這段是講世尊第二時的說法。

世尊成道以後的初七日中,處自受用 寂滅法樂。這時候,有位商人名叫「提胃」,

他監督率領五百乘(輛)車,運載了很多的商品,從菩提樹旁 不遠的地方經過。

菩提樹神 唱言:「悉達多太子、淨飯王聖裔,得道來七日,無人來獻供!」悉達多太子就是

世尊,淨飯王是悉達多太子的父親。聖裔是指神聖的後代。世尊成道七天,還沒人來供養!

提胃聽了,有機會可以供佛,心生歡喜,馬上用麨和蜜,到菩提樹下,親自供養。

世尊為提胃 說法,並且傳授他三歸。

世尊接受了提胃的供養以後。

想到:「自己應當說法利益眾生」。但是誰有這因緣 聽最初的說法呢?

要知道,要能聽聞佛法,

要有福報,這是一定不移的道理。

世尊想到 鬱頭藍弗 和 學仙。他們兩人雖然是外道,卻對於貪、瞋、癡三毒比較淡薄,

然而他們已在佛成道七日之中,先後去世了。

繼而又想到:「自己剛出家之時,父王差遣了憍陳如為首的五個人,來侍候。

他們五個人始終沒有離開。何況憍陳如尚有『如果成佛,當先得度』的宿願,

波羅柰國的鹿野苑,是過去諸佛說法的處所。憍陳如 等五個人恰好又都住在那兒。」

於是,世尊就前往鹿野苑,準備為那五個人說法。世尊在去的道路中經過 阿闍婆羅水旁,

已經將近黃昏了。不得已,只好就地跏趺而坐住宿一晚。這一定,就定了七天。

在這七天中的天氣都是風風雨雨。幸而阿闍婆羅水中有一龍王,名叫 文麟,因受佛光的照觸,

起而以它那長大的身體,圍繞釋尊七帀,更以頭部 遮覆佛身,使世尊不感到 風、雨、蚊蟲

的侵擾。

世尊出定後,龍王化身為青年,頂禮於世尊足下。世尊為他說法,並且傳授他三歸,

叮囑他永護佛法。

這時所說的教法,不出四諦法,總為 阿含部。

阿含經有 四種:一、長阿含,二、中阿含,三、增一阿含,四、雜阿含。
佛初成道後,度生因緣成熟,但因當時有在修行的只有外道,所以只好方便講小乘法以破外道見,以攝入佛門。

所以當時的世尊,是為接引外道而說諸阿含經。目的是在令其入大乘法中。

這在法華經、涅槃經中都有說到。


四諦法,接小機」,

世尊此時所說的,就是俗稱的小乘,四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前一次講到佛說法,第二時,是講四諦法,接引小根機的眾生。今天講
「證四果,出生滅」:

是介紹小乘聖者 修行斷證的位次,我們是修大乘,大家聽聽就好。小乘修行人是修學:
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 (這三個是資糧位,
其中二跟三就是常聽說的「小乘四念處」,「別」是個別觀察,「總」是總體觀察。
四、暖、頂、忍、世第一 (這是所謂的_四加行
世第一 以後,是修 四諦十六心, 斷三界八十八品 見惑 而證 初果須陀洹(是 小乘聲聞初果);
進而 斷 欲界   前六品思惑,   證二果斯陀含;
再   斷 欲界   後三品思惑,   證三果阿那含
最後斷 上二界(也就是色界、無色界) 七十二 品 思惑, 斷盡三界見思惑 而證 四果阿羅漢
既證得 四果以後, 就具足三明、六通、十八神變, 永遠脫離生死的困擾,而獲得小乘的涅槃寂滅的快樂。
前面所說的「所作已辦」,就是 該斷的煩惱都斷了,該證的果位證了;。「不受後有」就是不再來三界之內,受生死。
「後有」,就是 生死的別名。
文中的「證四果,出生滅」,就是指這些。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說的阿含時,到這裡已經講完。
現在講第三時:也就是「方等時」。
文上說:
演方等,破法執。

「演」是演說。不用「說」這個字,而用「演」這個字,是因為「演」有 分佈 的意思。

就是 源源本本、有條不紊 地將該說的事理 分別 演說 出來。

「方等」這個名詞,在 賢首宗 又叫做「方廣」。「方」是 並談(並在一起談論) 的意思,「等」是三根普被


四教 分為:藏、通、別、 圓四教。

「方等」是部類名稱。這裏面包括了很多很多的經論,

如: 維摩詰經、勝鬘夫人師子吼經 等。

是 接引小乘人 進入大乘佛法的橋梁, 所以天臺宗稱之為「通教」(藏通別圓四教中 的通)。
像 維摩詰經的宗旨,就是 抨彈偏見、喝斥小乘, 讚歎大乘 褒揚圓乘 。
維摩詰經中「弟子問疾品」就是喝斥小乘,「菩薩問疾品」是彈偏,彈斥偏空。
斥小乘的經文中,呵斥二乘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其中舍利弗,天花著身; 迦葉尊者,也責備自己,「於佛法無所復益」。
這些例子都是激發二乘人發大菩提心的一種方便,也就是手段。
接著是「破法執」:
小乘人對於五蘊構成的血肉之身,執以為「我」,把身外的事物當為「我所」,是為人我執

法我執是對於五蘊(色受想行識)、十二處(六根、六塵)、十八界(六根、六塵再加上六識),

世間許許多多的「法」,在二乘人的心目中,認為實有,使他們心煩意亂。

因此,小乘人就有「觀三界如牢獄、 視生死如冤家」的心態、永遠不能化解的觀念,這就是「法我執」。

因為有這樣的基本認知,所以就加緊修行如上面所說的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等等的觀照工夫,

進而證得小乘聖果。在他們份上自己以為滿足了,殊不知,人我執雖然斷去,但法我執依然存在。

以大乘佛教來看,小乘只是自了漢,並不究竟。

釋迦牟尼佛在「方等部」裏的經教,多半是針對二乘人的毛病而說,

重點是要鼓勵他們再進步,不要停滯於法華經所說的化城。

所以說:「演方等,破法執。」
(第四時)
世尊的五時說教,已經講了三時,今天講到 第四時:「般若時」了。
文上說:
第四時,談般若,

「般若」譯成中文,叫智慧。但依 譯經 的五不翻 原則「尊重不翻」所以仍稱「般若」。
菩薩所修的六度波羅密,是 布施(又叫做:檀那)、持戒(又叫:尸羅)、忍辱(梵語:羼提)、 
精進(梵語:毘黎耶)、禪定(又稱為:禪那)、智慧(般若)。
般若有三類:
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三、文字般若。
實相是 諸佛、眾生同具的性體。
只是眾生為無明所障覆,所以要用第二個 觀照般若 的功夫, 直對心性而起覺照。
眾生沈迷於 五欲六塵生死中, 由何而知有實相,而能起觀照呢?
這就說要到第三個「文字般若」了。就是透過文字學習領悟到般若妙慧、空性之理。
另一解釋是就是在 藏經中 大家所能看到的,有大品般若經、放光般若經、 光讚、道行、小品、
勝天王問、文殊問、金剛 等八部般若。然而,這都是 大般若經 的別譯。
大般若經有六百卷,是佛教經典中,卷冊最多的一部,是唐三藏 玄奘法師在長安郊外 玉華宮所譯的。
假如將 般若 的範圍 放廣來說, 則 經、律、論三藏,無一不是文字般若。
就 般若經中理論的淺深,又有所謂 共般若不共般若
「共般若」是和聲聞、緣覺、權教菩薩等三乘人共說的。
「不共般若」是惟對圓頓大根的菩薩而說的。
但是賢首國師在
[探玄記] 上引大智度論說: 「智論以大品等為共教, 則指華嚴不共教, 以華嚴不與二乘共也。」
因為華嚴會上,二乘修行人雖在座,  卻是:「有耳不聞 圓頓教,有眼不見 舍那身」,
「圓頓教」是指一乘。「舍那身」是指:盧舍那佛。
意思是說:小乘人的境界根本達不到華嚴會上的程度。所以雖然在會上,但他們如聾若啞。
二乘轉,教菩薩。
「二乘轉,教菩薩」:「二乘轉」的「二乘」是指 聲聞、緣覺。
「轉」有兩重的講法:
第一個轉的意思是「」。
釋迦牟尼佛 善於運用權巧方便來提拔弟子,有時候善言誘導,有時候又用呵斥的方法。
佛講般若的時期中,為了提高二乘弟子的程度,令須菩提等四大聲聞弟子,陞座宣說般若,迫使他們不得不自求進步。
大般若經第四百零六卷上說:
「爾時佛告尊者善現(就是須菩提尊者):
『汝以辯才,應為菩薩摩訶薩眾,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
令於般若波羅蜜多皆得成辦。」 
這是要須菩提尊者為菩薩說般若法。要聲聞弟子說菩薩法,這是老師幫助弟子進步!
轉的第二個意思是「迴轉」。 
小乘法不究竟,現在令聲聞人轉學習菩薩法,所以說: 「二乘轉。」
般若 如大猛火,接觸到就燒起來。 般若 如清冷的水,可以洗滌去除塵垢。 這是實相般若的作用。
因為二乘人的「人我執」雖然已斷,但是「法我執」依然存在;
權教的菩薩,雖然能發菩提心,修行六度,但是仍然不能「無相」。
所以釋迦牟尼佛不但自說般若,洗除 聲聞及菩薩弟子剩餘的執著,並且教聲聞弟子自己說般若法,
迫使他們,直下承當自性中本具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實相般若。
這是佛說般若以及教聲聞自說般若的深意。
page38image1016
下文又說:
開顯圓,法華會,

這是五時說教中的第五時:法華、涅槃時。
「法華」是「妙法蓮華經」的簡稱。 就是佛門中有名的「成佛的法華」。
法華經有三種譯本:
第一、西晉 惠帝 時, 竺法護 尊者 的譯本, 名正法華 有十卷。
第二、後秦 弘治年間,龜茲 沙門 鳩摩羅什 譯者,七卷。
第三、隋朝 大興善寺 北天竺 沙門 闍那笈多 譯者,也是七卷,經名也是妙法蓮華
」是 集會 的意思。「法華時」 跟「法華會」是同一個意思。
所謂「開顯圓」
法華經的內容是開權顯實,或 開三顯一
權是「權巧」;實是「真實」。 三乘是權,一乘是實。 一乘就是佛乘。 
釋迦牟尼佛出世本來是 欲令一切眾生,皆成佛道。唯有成佛,眾生纔能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而法華經就是令眾生成佛的經。
 然而若以一般次第法修學,成佛又豈是那麼容易!必須要經過長時期的 勤苦修行,
甚至對於自己的 頭、目、腦、髓,都無所吝惜。這對一般心量狹小、目光短淺的凡夫而言,
對菩薩只有驚歎佩服的份了!
法華經方便品 上,釋迦牟尼佛自己嘆息說: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墮於三惡道。
  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又曰:「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
讀過法華經中這幾句經文,就知道,釋迦牟尼佛因為眾生的愚鈍,不得而已才將一乘成佛之道,
遵循 過去諸佛 教化眾生的方法,將一乘法分別為方便三乘的佛法。三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也就是「於一乘道,分別說三」。這裏要看清楚,三乘其中並沒有人天乘。
 世尊 說法華經的時候已經七十幾歲了。
聲聞弟子們, 經過了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 那許多佛法的薰習,根機已經成熟,
所以在法華會上,佛明白地告訴弟子們,過去說的三乘佛法, 只是權巧方便虛設的。
現在是時候應該告訴大家一乘成佛之道了。因此,法華經是開三乘之權顯一乘之實的教法。
「開顯圓」的「圓」是圓滿具足的意思。
一乘成佛之教,是因圓果滿的意思,所以叫「圓」。
接著:
學無學,得授記
的第一個「」指:有學聲聞。
前面講過,聲聞人修行的過程,之前有講過:三資糧加上暖、頂、忍、世第一諦加行的七賢位,。
小乘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的四聖位。阿羅漢又稱為「無學」
在未能證到 第四果阿漢果的前三位聖人,都是屬於有學聲聞的位置。
 聲聞人,既證到四果阿羅漢,就叫做「無學」,接著「得授記」:「記」是記別。
釋迦牟尼佛,對於有學、無學等,根機已經成熟的聲聞弟子,分別地授與成佛之「記」。
「記」就是將他們成佛的劫數、國名、佛名、壽命...等等,一一地說出來。
接著上次看下來:
文上又說:
涅槃經,最後說,顯真常,扶戒律。

「涅槃經」是法華會之後、釋迦牟尼佛 臨要入涅槃之前所說的, 
所以說是「最後說。」涅槃經的內容,是「顯真常」佛性, 「扶」持「戒律」,振興戒律,以奠定佛法久遠而不衰的基礎。
「涅槃」譯成中文,叫做「圓寂」。
  因為應該「證」的真理已經證到了,就叫做 「圓」;
  應該斷的惑障斷盡了,叫做寂。斷惑證真,就叫做「涅槃」。 
  現在專指佛。
  現在說菩薩、阿羅漢離開世間叫涅槃,是不太恰當的。
  還有,當聲聞、緣覺修至 惑業斷盡,生死已了,但還有身體及命之際,叫有餘依涅槃。
  直到「灰身 泯智」入滅盡定 以後,叫無餘依涅槃。
 「涅槃」的完整梵名,叫 「摩訶般涅槃那」,翻譯成:「大圓寂入」。
如果是順中國的文法,就應該叫做「入大圓寂」。這意義與前面大致相同。
 修持至 斷惑的「惑」,前面只是指「人我執」,後面則兼「我、法二執」。
 所以唯有 圓頓教的佛果,纔能稱為 入大圓寂。
 涅槃經有大、小乘的不同:
小乘的涅槃經是:
西晉 白法祖 譯的佛般泥洹經二卷,內容是說「化身佛之釋迦牟尼佛 於拘尸那城 入般涅槃前 所說之法。
這是化身佛八相成道的最後一相。
至於 唐 若那跋陀羅 所譯的大般涅槃經後分二卷,
那是說, 化身佛涅槃以後,天人哀痛,火葬佛身的經過,印度八大國王分舍利的事。
大乘佛法的涅槃經:
有南藏、北藏兩本:
第一、北涼 曇無讖 譯的大般涅槃經,四十卷,這是所謂的「北藏」;
第二、南朝 劉宋的時候, 有慧嚴法師 , 因為「宋齊梁陳」的宋朝開國皇帝是劉裕,所以稱劉宋,因位在南方,
所以稱為南藏。
因為四十卷的涅槃經,文言雖然不差,而「品數疎簡,初學難以措懷」。
意思是說,「因為太過於簡要,初學的人無法學習、深入」,所以慧嚴法師、謝靈運居士等人,
參考 東晉 法顯法師翻譯的佛說大般泥洹經,開十三品 而為 二十五品,縮四十卷而為三十六卷。
在大正藏裏,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下,記載有:「宋 慧嚴法師 等依泥洹經加之。」
至於 扶律談常,想要知道究竟的話,請去看四十卷的涅槃經 ,其中聖行品師子吼品,就會知道了。
  以上講的 是釋迦世尊 先後五個時期 說教的簡單內容,至這裡已經大略介紹。
  以下的文,是五時說教的結語和評。文上說:
五時教,如是說,亦融通,亦分別。

第一、二句是五時說教的結語。
「如是說」是講: 世尊五十年的教法先後次序,就如同前面所說的那樣。 
第三、四是對五時說教的評析。
後面講「亦融通」,「融」是 融會, 「通」是 貫通。
意思是說:五時說教,雖然有淺深、先後的不同,假如能夠 融會而貫通的話,
那就在這五教當中隨一一各教,皆遍於五時當中,
比如說:一切時中說「融通無盡法」,這都稱作「華嚴教」。若是說 「聲聞法」,都是屬「含教」;
乃至說 「會三歸一」之法,都屬於「法華教」。其餘就依此類推。
亦分別」的「別」是 別而言之,就是說:
佛初成道,在三七 二十一天中  大華嚴, 次於 十二年中說 阿含教,後面有 八年的時間說方等經,
再來 有二十二年說般若經, 最後八年說法華經, 臨涅槃前,一日一夜說涅槃經,
以上共成世尊五十年說法度生的經過。
page42image1016
以上三十二句合起來,是八相成道中的轉法輪相
文上又說:
化道圓,歸真際,雙樹間,吉祥逝。

釋迦牟尼佛為了圓滿度化眾生的宿願,因為尚有有緣的眾生未得度,所以再來人間應化。
世尊不是為了富貴榮華而來,因此他在十九歲時,就捨棄了太子地位和將來要繼承的崇高國王地位,
而偷跑去出了家。三十歲成道,八十歲入滅。 
由釋迦牟尼佛 成道至入滅,這五十年中,講經說法三百多次。所應度的眾生,皆已得度,這就是「化道圓」。
化道既然已經圓滿,於是就在 拘尸那城 寂然而再「歸真際」,也就是指入涅槃
雙樹間,吉祥逝」:
世尊入滅的地方,四方各有娑羅樹,所以說一「雙」,所以又稱「雙林」,一般都會說:在「雙樹林間」。
世尊是以右脇而臥的姿勢而入滅的,右脇而臥,又稱作「吉祥臥」。 吉祥逝的「逝」是「去而不復返」。
然而這些都是 就人世間的幻見而言。
世尊的入滅,有如太陽的西沈。太陽哪裏有出沒?只是隱顯而已!
所以諸佛的十種通號中有「善逝」這一號,其中就含有這個道理在內。 
以上是八相成道中的涅槃相。
闍毘後,分舍利。
「闍毘」也就是「荼毘」。是火葬的意思。
印度的習俗,人死了, 有土葬、水葬、野葬、火葬的不同。
佛陀為後人作模範,所以交代要火葬。
世尊滅度以後,弟子們裹以白氈,加上名貴的香木、香油,以金棺入殮。
但是世間的火不能燃燒,佛陀就自發聖火,才能將遺體火化。然而 遺留下焚燒不盡的「舍利」,竟有八斛四斗之多,等於十斗。

再來就是「分舍利」。
「舍利」譯成中國又叫做「骨身 或 靈骨」。是由戒、定、慧薰修而成,堅固而不可毀壞,因而又名「堅固子」。
有 全身舍利 和 碎身舍利 兩種。「全身」是整個身體歷久而不壞,
「碎身」是火化以後,遺留下來一粒一粒像珍珠似的東西。
碎身舍利有白色骨舍利、黑色髮舍利 及 赤色肉舍利的不同。
 金光明經 捨身品 說:「是舍利者,即是 無量六波羅蜜功德所薰。」
又曰:「舍利 是戒、定、慧之所薰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所謂「福田」,是天下後世 信佛弟子 種福之田。
世尊火化以後,留下來甚多的舍利,以便天下後世的弟子們供養種福
結果引起了八個大國的國王,因爭取舍利,幾乎動武打仗。
page43image5472
page44image1016
據經上說, 印度幾個大國家的國王、民眾聽到,釋迦如來在 拘尸那城 雙樹林間 入般涅槃,各個調兵遣將, 
分別駐紮在 拘尸那城的附近,準備爭取舍利,並且派遣使臣, 通知主管火葬事務的人。
迦毗羅衛國的使臣說:「釋迦如來 出生在我們國家,舍利應該歸我國供養,不然的話,我有派兵在。」
拘尸那國 的使臣說:「釋迦如來入滅於我國,舍利應歸我國供養,不然的話,我也有派兵在。」
像這樣各有各的爭取理由,並且都不惜生命打算兵戎相見。
看來這一場戰爭幾乎是如 箭在弦上,大有一觸即發的可能。
幸虧有一位婆羅門 是信佛的弟子,年高有德, 眾望所歸,自告奮勇地出來排解紛爭。
他說:大家都是受佛教化的,怎麼能為此事而爭吵?何況佛陀也曾去過天上、龍宮,
不能因為他們不講話,就忘記他們,而且佛陀的舍利很多。所以應該將佛陀的舍利平均分配,
也就是:天上、龍宮、八國的國王,各得一份,各個回去,建塔供養,這樣最圓滿了。」
各國都同意了,於是這一場風波纔告平息。
阿育王,變古制,碎寶末,造浮圖, 役鬼神,遍閻浮。
 「阿育王」的「阿育」譯成中文是「無憂」的意思。
 阿育王 出生在佛陀滅度以後一百年左右。
阿育王即位之初,本來是非常殘暴的人。他造人間地獄, 荼毒人民,因此國人都稱呼他為惡王。他的都城是華氏城。
後來有一位少年比丘,名 叫 子海, 遊行到華氏城。因為不認識路, 誤掉落到地獄裏去了。 
阿育王早已有下命令,凡是到地獄裏去的人,必須置之死地。
子海 比丘自然不能例外,但子海比丘要求獄官,准許他七日假,讓他修持佛法,而後死無遺恨。
獄官允許了。剛好,這時候王宮裏送來數百名美女,命令獄官將她們處死。
據阿育王傳上說, 阿育王皮膚粗糙,形貌醜惡。這些少女對阿育王是敬鬼神而遠之
阿育王很生氣,就將那些少女送去地獄去處死。獄官照命令執行。
子海比丘 親眼見 到這一群年輕的女孩,一時之間,立時化為齏粉,感到人生的無常、 苦、空。所以在七日中精進修持,
證得了阿羅漢果。當假期 滿了以後,獄官將他置之於大鍋子之中燒,可是燒盡了燃料,煮他不死。
獄官慌了,跑去跟阿育王講。阿育王一聽,也驚奇得不得了, 趕快來到地獄之中視察。
子海比丘就湧身虛空,現大神變,使阿育王佩服得五體投地。比丘因而為王宣說佛法大意,並告訴阿育王:
「大王!你是先佛所記,應當散發舍利,遍閻 浮提,建造寶塔,以為眾生植福的場所。」
阿育王接受了比丘 的教誨,馬上將地獄毀了,並且歸依三寶,發願盡這一生護持佛法。
阿育王就由一位暴君轉成為佛教的大功臣,佛教就因他而傳佈到南洋。以上是阿育王的簡介。
page46image1016
所謂「變古制」者,阿育王將世尊滅度以後,人間八國所分得的舍利,都取出來, 碎七「寶」為「末」,加上種種的裝飾, 
造成八萬四千座小的寶塔,一塔安一粒佛陀的舍利。同時,役使「鬼神」,
普「遍」分散到南「閻浮」提各個國家去,建塔 供養。這就是「變古制」的「變」。
據說,中國曾經分配到十 九個塔,而浙江寧波阿育王寺的舍利,因時代變遷,現在只有阿育王寺依然存在。
至於「遍閻浮」的「閻浮」,是南閻浮提的簡稱。
佛經上有所謂「四大部洲」:東 弗婆提、西 衢耶尼、北 鬱單越、南 閻浮提 。
, 印度話叫塔波,是高顯的意思。
稱寶塔是因為:
第一、古時人造塔,多用七寶裝飾。 像緬甸的大金塔,它的質料,大部分是黃金。中國歷史上 的北魏有位胡太后,篤信佛教,曾經以二十萬兩黃金,造七層 寶塔。
第二、佛陀或三乘聖賢們的舍利,都是多生多劫,勤修 戒、定、慧薰修而成,絕對不是人世間的珍珠、寶石可以 比擬,故稱為寶。
塔為珍藏舍利的處所,可以使後人供養禮拜而生福生慧。 

優填王,始造像,令後人,修供養。

以下講最早有佛像的開始因緣:
「優填王」是拘睒(ㄕㄢˇ)彌國的國王。優填王造像的原因是:
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摩耶夫人生了世尊以後,僅七天,就與往生,
上昇忉利天。佛在成道以後,就上昇忉利天,為母親說法,
度脫母親,成了初果須陀洹聖人,並且在忉利天宮結夏安居
九十天。因為佛在天上住久了,優填王常常去請問舍利弗和
阿難佛去哪裡?但都得不到答覆。後來經目連尊者以天眼觀
察,知道,世尊在忉利天宮為母說法,並且安居,短時間內
不會回到人間來。而優填王思念佛卻與日俱增。巧的是有一位
智臣獻計,可以僱用 精於雕刻藝術的人,採旃檀香木為材料,
雕刻世尊的形像,一樣地可以朝夕瞻禮。優填王大喜,因而懇請
目連尊者,運用他的神足,攜帶巧匠們去忉利天宮,瞻仰世尊的
尊容。經過三次往返,纔雕刻成功。
這就是「優填王,始造像」。「令後人,修供養」是說:
世尊在忉利天宮安居期滿,回到人間,見到了旃檀像,對歡迎的
大眾說:「我滅度之後,有人供養、禮拜此像的話,一樣地生福
生慧。」
page48image1016
以下講述結集三藏經典的由來。
三藏是指經藏、律藏、論藏。
「結集」就是結合多人於一處,搜集世尊所說的經論和所制的戒律,記錄下來,以便傳流。
文上說:
大迦葉,命阿難,結集經,石窟間。

「大迦葉」尊者,是世尊弟子中年紀最老的一位。
「阿難」是世尊的堂弟,隨佛出家、當侍者有二十年之久。
當世尊入滅以後,大迦葉尊者就想:
要得佛法久住,必得要結集三藏,使佛教永遠流傳,
眾生的慧命,方有所繫。於是乎登須彌山頂,擊大楗槌,
召集已經「斷惑證真」的大阿羅漢,滿五百人結集三藏。
結集的地方在摩陀國  耆闍崛山 的畢波羅窟。

並且請阿闍世王,作大檀越, 每日送一千人的飲食。
一千位大阿羅漢齊集到了畢波羅窟以後,大迦葉尊者命阿那律
尊者,用他的天眼,觀察一千位阿羅漢當中,有沒有未能斷盡煩
惱的。阿那律觀察過後,報告大迦葉說, 惟有「阿難」結使未盡。
大迦葉跟阿難說:「阿難,你且請出去!這裏都是離欲真淨
的大阿羅漢,你還不夠資格參加。」
 阿難去到樹林間,徹夜地打坐、精進用功,後來果然證阿羅漢
果。參與集結經典。大眾公推阿難陞座,朗誦如來經藏,由大眾
證明無誤,隨即加以記錄。這就是所謂「結集經,石窟間」。
又說:
修多羅,是經藏。
「修多羅」中文叫契經。「契」是契合。
上契 諸佛所證之理,下契 眾生可度之機,所以叫契經。
「經」原本是中國縫衣的線。
線有貫穿的功能,文字能貫穿佛法的真理,所以叫經。
 佛經是不能隨意變動的。倘若輕率地變動,義理就會錯亂了!
佛經裏包含了六道輪迴的真相以及斷惑證真的理論和方法,
更是欲成菩提者的指路標所以叫做經。集合多數的「經」,
便成為「藏」。而這許多的經,都是佛說的,也是經由阿難尊者
背誦出而結集的。
「毘柰耶,是律藏」
毘柰耶譯成中文是律藏,
律的意思就是「法」,法又 可當條理講。
佛制的戒律是教我們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
我們可以依賴它作行持的準繩。學佛的人,尤其是出家人,
都必須遵守戒法律儀,則佛法興隆而眾生能有所依賴;反之,
則佛法衰敗、消滅。
「阿毘曇,是論藏」
「阿毘曇」譯成中文是「無比法」, 是論藏的總名。
「論」有抉擇性相、教誡學徒的作用,是智慧即修證的作品。
世間書籍不能和它比擬。世尊親自說的論散在眾經中, 
以論為名的,大都是世尊座下大弟子或世尊滅度以後大阿羅漢與菩薩們所造的。
又經、律、論都稱為藏,「藏」有含藏的意思。
經、律、論 裏面,分別詮釋包含了戒、定、慧三無漏學。
佛弟子遵行 三無漏學的道理去修行,可以了生脫死而證
得無漏的聖果。 
經藏是阿難結集, 其餘的二藏據 佛祖統紀 上說:
「阿難誦出經藏,迦葉誦出論藏,優波離誦出律藏。」 
此三藏是小乘佛教的三藏。
佛祖統紀 引大智度論說: 
「大迦葉與阿難 在香山撰集三藏為聲聞藏」,
大乘佛教的三藏是
「文殊菩薩 與 阿難尊者 集摩訶衍經 為菩薩藏。」
「摩訶衍經」,就是大乘經。至於離開經藏而別行的論,是佛陀滅度以後的事。 
文上又說:
正法隆,外道喪。

page52image1016
「正法」是指純正的佛法,是佛如其量、如其理而說, 不涉及
絲毫的迷信,且能指引眾生,悟自本心,識自本性。
正法昌「隆」,邪不勝正。「外道」的邪法,自然而然 
就會「喪」失信眾的信仰而歸於消滅。
文上又說:

藏分三,部十二。遇有緣,作佛事。
「藏分三」就是指前面所說的經、律、論三藏。
「部十二」 的部是「類」的意思。
三藏裏就其文體或內涵的不同,分為十二部類,
或者又叫做「十二分教」。
以下簡單說明:
一、長行:經論中凡是隨其義理之長短,不限字數的文字。
二、 重頌:為了使長行中的文字易於誦持,再用偈頌來重說一遍。 
三、授記:如來為諸大菩薩、聲聞,授成佛之記。
四、 孤起:不與長行相應的偈頌。
五、無問自說:如來有他心智, 觀察眾生應以何法可以度脫,不待請問而自說。
六、因緣:這裏的因緣相當於故事。如來為諸弟子說過去生的歷史。
七、譬喻:是如來藉譬喻為弟子演說甚深的義理,諸如「喻心」 如海、如空之類。
八、本事:說諸菩薩弟子們因地所修的行業。 
九、本生:如來說佛菩薩過去生的事跡。
十、方廣:經的內容廣大,三根普被,九界咸收,所以叫方廣。
十一、未曾有: 如來每每現大神變,眾生從來未曾見過。
十二、論議:問答辯論諸法的性相,這就是三藏中佛說的論藏。
十二部經或十二分教,大致作如是解。 
「遇有緣,作佛事」:是說如來以平等大悲普度眾生,
而眾生受化的因緣,則千差萬別。
如果因緣不具足,即使佛陀在他的面前,他也不聞不見。
佛滅度以後,因為有三藏十二分教流佈世間。
「遇」 到「有緣」的眾生,就可以「作」如來度生的「事」業。 
接著是講「 大法東來
「大法」是指佛法。
佛法超越世間的一切法,所以說是「 大」。
佛法的發源在印度,印度在中國之西。佛法從西方的印度流傳
到中國,所以說:「大法東來」。
文上說:

漢明帝,夢金人,求聖教,遣蔡愔。
「東漢永平七年,某天夜裏,漢明帝做了個「夢」。
他在夢中看到一位「金」色的巨「人」,頭後罩了一圈圓光,飛行而來,停在大殿。就驚醒了。
漢明帝不知這個夢是吉還是凶, 早朝朝拜以後,馬上將夜裏的
夢境告訴羣臣, 問:這是回什麼事。
當時有位姓傅名毅的太史,出班啟奏明帝,說:
「臣曾經讀過一本書,名叫周書異記。 那本書裏說,
周昭王的時候,天空裏有五色祥光入貫太微。
當時的太史官 蘇由啟奏昭王:「西方有大聖人出,所以有此
祥瑞。 一千年以後,他的教法當傳流此土。昭王將蘇由的話,刻到石頭上去,留待後日的徵驗。今皇上所夢,想必就是這件事。」 
明帝聽完了以後,於是乎「遣」派中郎將「蔡愔」等十八個
人,去西域,訪求佛法。
經文中的「聖教」,是指佛教,因為佛是聖中聖,所以他所說的教稱為「聖教」。
騰蘭來,經像至。初譯經,四十二。

上文說,漢明帝派遣使臣去西域求法,其結果如何 呢?「騰蘭來,經像至。」蔡愔等十八個人走到了月氏國,剛好碰上了攝摩「騰」、竺法「蘭」兩位高僧,牽著白馬,馱著「經像」,正向東方走「來」。於是,蔡愔就代致皇帝殷勤求法的誠心,而邀請兩位高僧,一同回到洛陽。
兩位高僧來到了洛陽。被安排在招待外國貴賓的鴻臚寺,
就像現在的外交部。住久了,兩位高僧對於漢語、 漢文也通了,
於是就開始了「初」次的翻譯而「譯」出「四十二章經」。
這是中國最早翻譯的經典出現。內容就是四十二大段,
每段皆有「佛言」,內容多半是教誡比丘僧, 側重個人的修學及對法的正確知見。
多年來,佛教界將四十二章經和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合為
「佛遺教三經」,是佛弟子必讀的經典。
page56image1016
經文上又說:
道教徒,興惡念,請焚經,為試驗。
道經燬,佛經全, 光熾盛,耀人天。
這裡指的「道教徒」是指儒、釋、道三教 中的道教。
道教的源 流,實由於道家。
常聽的三教九流,漢書中講「九流」是:
儒家、道家、陰陽家、 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者流。
道家者流的徒眾,最初只是 為人治病或禳解不祥,
後來演變為「方士」。 方士又多以長生不死的邪說惑亂皇帝,
像秦始皇、漢武帝,都曾上過他們的當。
這一禍害,一直影響到明朝滅亡,方纔終止。 
世俗相傳,多以老子為道教的始祖,因為他曾著道德經五千言。
道德經中有很多地方討論到「道」。
老子所說的「道」,沒有佛經上說得徹底。
道家與道教是有所差異的,道教排擠佛教,在歷史上可算是
歷歷可數。佛教喫道教的虧太多了。
「道教徒,興惡念」:
據佛祖統紀上說,道士們看到攝摩騰、竺法蘭兩位高僧取代了
他們崇高的地位, 就極為生氣。於是上表,請求漢明帝,
允許他們與西天來的沙門比一比道術的高低。
這就是「惡念」。
道經燬,佛經全,光熾盛, 耀人天」:
漢明帝批准了道士們的請求。於是在洛陽的南門城外,
築起三個土壇,左邊安置道教的經像,右邊安置佛教的經像,
當中壇上放著香花供品。道士們首先作法,念咒灑水。
及至舉火,道教的經像,卻燒成灰燼。
佛教的經像得到火反而光明照天,一字無損。道士頭子費叔才
當場氣憤而死,其餘的道士,都慚愧得無地自容。
這時西來的兩位高僧因為他們都是已經證得阿羅漢果的聖人
踴身虛空,身上出水、身下出火,
或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的神通來了,
漢明帝和文武百官親眼看到這不可思議的境界,真是驚歎
又歡喜。除勒令道士們剃髮、出家外,並且在城內、城外
建築了很多廟宇,以安置發心出家的僧尼。
西來的兩位高僧踴身虛空的時候,並且唱出兩首偈語。 
那偈語是:
「狐非獅子類,燈非日月明,池無巨海納,丘無嵩嶽榮。
法雲垂世界,法雨潤羣蒙,顯通希有事,處處化羣生。」
另在資治通鑑中也有記載:「
齊王還鄴,以佛、道二教不同,欲去其一。集二家學者論難於
前,遂勒道士,皆剃髮為沙門。有不從者,殺四人,乃奉命。
於是齊境皆無道士。」齊王是指高洋,
歷史上稱為北齊文宣帝。高洋篡東魏,改國號曰齊。
他想在佛教與道教中,去除其一,所以讓兩邊辯論,
通鑑上的文字,在「論難於前」的一句之下,
如果加上「道士敗」三個字就更清楚了。
佛祖統紀上說,道士 陸修靜,因為梁武帝鄙棄道教,於是乎
北走入魏。
等到文宣作皇帝時,又信佛教。
陸修靜因妒忌而憤恨,上書請文宣帝允許他們和沙門鬥法。
文宣帝答應了。於是集二家學者於寶殿上。陸修靜運用咒術,
使僧人的衣鉢飛起,寶殿的梁柱皆一時震動。文宣帝看看當時
封為昭玄上統的國師曇延法師說:「佛門難道沒有人嗎?」
上統舉高僧曇顯法師出來應付。曇顯法師對道士們說:「你們
在賣弄小玩意兒。我這有一領僧稠禪師的袈裟, 放在地上。
你們試著動動看!」陸道士再念咒,衣卻絲毫不動。 
曇顯法師自己將衣取起來,安置到屋梁上,梁柱頓時也不動了。
陸道士眼見不可以邪法勝,又想運用口辯來取巧。
於是對沙門們說:「你們佛教標榜為內教,但是內即是小啊!」
曇顯法師說:「天子居於九重之內,能說天子小於百官嗎?」
陸道士沒法還擊,失敗了。文宣帝乃下詔書說,得神仙的道士們,
可以上三爵臺,高飛遠舉,各聽自便;
如其不能,可一一剃髮為僧。道士們還想掙扎,因而有
四人被殺,道士們這纔服從。北齊境內的道士從此絕跡了。
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的法難,有三次都與道教徒有關係。
道教的經典、齋醮(祭祀儀式),多數是剽竊佛教的,結果反而
成為佛教的禍害。
雖然現在道教衰微了,而西洋的外道教,
又挾其政治、金錢的勢力,排擠佛教。
真正的佛教沒有豐富的資源充作弘教的後盾,
更沒有各式各樣的人才來作濟危扶傾的支柱。
多數的出家僧尼,都是在忙著蓋廟,而各人自掃門前雪。
在家佛教徒,即使擁有財產,也只知道求福 求壽、消災免難,
對佛教的盛衰不是很在意。
在漢、魏之間的僧尼只是剃髮、改裝而已,實際是不能稱為
僧寶。取得僧寶的資格,必須有受戒,而中國僧尼的受戒,
始於曹魏 嘉平二年, 中天竺 三藏 曇摩迦羅法師來到洛陽,
譯出 僧祇律本,立大僧 羯磨受戒,而朱士行乃是受比丘戒的
第一人。劉宋文帝時 ,求那跋摩 尊者來到了中國,在南林寺
立戒壇,才湊足十師,為僧尼受戒。
中國立壇、受戒,從這時候開始。

  
文上又說:
善男女,皆生信,求出家,期現證。
這是說出家法師與道士鬥法、佛教獲得勝利後的現象。
因為攝摩騰、竺法蘭兩位高僧當場顯現的神變,當時在場的
善男信女都親眼所見,對佛教生出信心,因而羨慕萬分,
所以紛紛要求出家,希望此生道業能有所成就。
建十寺,安僧尼, 三寶備,始於茲。
因為攝摩騰、竺法護兩位高僧攜來的佛像是佛寶、翻譯的四十二章經是法寶。兩位高僧和當時出家的僧尼,都是僧寶。
從這時候開始,中國的三寶就完備了。
僧尼既然多了,應當給予妥善的安置,所以漢明帝在城內、城 外修建了十間大寺,供養這些僧尼,讓他們能安心地修持。
page62image1016
註:漢明帝的時候,因僧道鬥法、佛教獲勝而要求出家的,據歷史上說,有司空劉峻等二百六十人、京師士庶凡三百九十人、後宮陰夫人、王婕妤並綵女等一百九十人。
明帝因而敕建十個寺院,城外七寺安僧,城內三寺安尼。這都是歷史上的事實,不可不知道。
以下講中國佛教的十個宗派。
溯源流,知宗派,宗有十,分大小。

在這裡要先說小乘的由來:

佛就是因為這世間的人修道最多只有能力修到天界而無法出輪迴,
才應化到這裡示現成佛,教導這裡的眾生如何出三界六道輪迴。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因當時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所以想要修道的人幾乎都學著外道法。因此只好以小乘的因緣法正破外道的常見、斷見、自然見...等種種法。小乘法是方便接引他們來學真正的佛法,並不是學佛要先學小乘法,以上是佛之所以不得已講小乘法的原因。

在法華經、涅槃經...諸經典中都有對這件事情的詳細說明。

所以大家不要因為當初時節因緣的特殊,而錯解佛法、

錯學佛法。

因為此書是要介紹佛教源流,所以大、小乘都會介紹到,

但這重點要先向大家說明白。






佛教來到中國以後有大乘八宗、小乘二宗,總共十宗。
一、成實宗,二、 俱舍宗,以上是小乘。
以下是大乘:
三、禪宗,四、律宗,五、天臺宗,六、賢首宗,
七、 慈恩宗,八、三論宗,九、密宗,十、淨土宗。

溯源流,知宗派」:溯:是追溯。「源」是源頭。
「流」就是支派。
佛陀智慧猶如大海。佛法從佛智海中流出,傳到中國
漸漸隨著因緣演變成十個宗派。
學佛的人應該了解各宗,再窮其本「源」這纔算對佛教有個全
盤的瞭解。
十宗裡除成實宗、俱舍宗是「小」乘宗,其餘八宗都是「大」乘。
以下簡單介紹:
一、成 實 宗
「成實」是一部論的名字。這部論是訶梨跋摩尊者造的。 
成實論有十六卷、二百零二品之多。
是姚秦時候鳩摩羅什法師譯成中文的。
成實論的注解很多,現在一部都不存在了。
訶梨跋摩譯成中文叫獅子鎧。是在佛滅度後九百年左右出世。
原是外道,後來一方面研究大乘。後來又取小乘諸部之長,
解釋三藏,而著述成實論。 

成實宗,六代盛,高僧傳,可為證。

這一宗專門以宏揚成實論為主,所以叫「成實宗」。
成實宗最興盛的時期,是在「六代」。六代就是六朝。
漢朝以後的三國,統一於司馬氏的晉朝,晉朝第二代的皇帝
是晉惠帝。因歷史戰亂變遷,於是移到江南, 建都在現在的南京。是為東晉。
晉朝第一位皇帝是元帝。從三國時候的吳及東晉數起,
經過宋、齊、梁、陳,就是歷史上所稱的六朝, 又叫做六代,
統統都是建都在金陵(南京)
高僧傳,可為證」: 成實宗在六朝的時候最興盛,
因為有「高僧傳」這部書可以作為證明。
比較出名的高僧傳有兩部:
一、梁高僧傳十四卷,是慧皎法師作的; 
二、續高僧傳三十卷,是唐朝道宣律師撰的。
顧名思義,高僧傳是記載歷代高僧自行化他的事跡。
因此,成實宗的興盛可以在高僧傳中找出痕跡來。
二、俱 舍 宗
這裡講小乘中的俱舍宗,俱舍也是一部論的名字。
俱舍論是天親菩薩造的。
俱舍論完整的名字叫阿毗達磨俱舍論
阿毗達磨,譯成中文,叫「對法」。俱舍,譯成中文是「藏」。
論仍然如前面所講的一樣。對是觀察事理的無漏智慧;
法是指四諦與涅槃。
是講修學佛法的人運用智慧,觀察四諦,對於應知、應斷、應修
的本門功夫,依次做出,就可證得小乘涅槃。
藏者,論藏裏邊的六足論、發智論、大毗婆沙論等,皆是對法論,
而俱舍論的內容,將那許多對法論的要義,都攝藏在內,所以名之曰「藏」。
俱舍論中 玄奘法師的譯本有三十卷、九品、六百個頌,加
上釋論八千頌。
內容多半是解釋諸法無我,包括了諸行無常
涅槃寂靜三法印。
天親菩薩,印度的原名是婆藪槃豆
佛滅度以後九百年左右,出生於北印度阿踰陀國。
出家以後,初學一切有部,後來又轉入經量部,
常常用經部的教義,破斥有部。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是一切有部的總匯,經天親菩薩研究過後,
造俱舍論六百頌。有許多地方是破大毗婆沙論的。
後來受胞兄無著菩薩的感化,復轉入大乘,
造二十唯識論、三十唯識論等,繼無著菩薩之後 而為法相宗的柱石。
而俱舍論的價值,在陳朝到唐朝的一段時期, 很受到學佛者崇拜,因而成了一宗。
所以文上又說:



俱舍宗,陳至唐,五代後,漸微茫。

以上等於是俱舍宗的歷史。
它最興盛的時期,也祇在六朝之末的「陳」朝 到
李氏天下的「唐」朝。
李唐滅亡以後,經過梁、唐、晉、漢、周 的「五代」以後,
就漸漸微茫。「微茫」就是衰敗的意思。 
以上兩個小乘宗衰敗的原因,是因為法朗大師.....

法朗大師是在 梁 大通二年 在青州出家,學習禪、律、
《成實論》、毘曇等。
後隨 攝山 僧詮大師學習三論、《華嚴經》、《般若經》等,
與長干慧辯法師、禪眾慧勇法師、棲霞慧布法師 合稱
僧詮門下之「四友」。
陳武帝 永定二年奉敕入京,住持興皇寺,
在此宏揚四論〈三論與《大智度論》〉,聽眾常達千人之多。
此時最重要的事蹟是作《山門玄義》以三論意旨評破成實宗,
成實宗因此慢慢衰微,三論宗得以宏揚於江南,
使三論宗義成為陳代佛教的主流。
接著興起的是 
梁武帝蕭衍以後的禪宗,
陳、隋以後的天臺宗、 
初唐時候的法相宗、賢首宗,相繼而起,而且盛極一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為認識佛教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