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註華嚴法界觀門 ~宗密大師 注(3)

 三依理成事門
【謂事無別體要因真理而得成立】
上宗下因
【以諸緣起】
此有二因
【皆無自性故】
一也
【由無性理事方成故二也。】
真如隨緣故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大品云。若諸法不空。即無道無果
【如波要因於水能成立故。】
依如來藏得有諸法當知亦爾思之勝鬘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涅槃。楞伽亦說。如來藏造業受報。起信論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等。問明品云。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等
【四事能顯理門】
如影像表鏡明。識智表本性。起信云。因無明能知名義。為說真覺等
【謂由事攬理故則事虛而理實以事虛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現。】
猶如波相虛令水體露現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思之。須彌偈云。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如是解法性。即見盧舍那
【五以理奪事門】
由前門理顯故此奪也
【謂事既攬理遂令事相皆盡唯一真理平等顯現】
上宗。下因
【以離真理外無片事可得故如水奪波波無不盡此則水存以壞波令盡】
出現品云。設一切眾生於念念中悉成正覺。與不成正覺。亦無有異。如化人化心。化成正覺也
【六事能隱理門】
由第三成事故即隱理也
【謂真理隨緣成諸事法然此事法既違亦云匝於理遂令事顯理不顯也如水成波動顯靜隱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故令眾生現時法身不現也】
問明品亦云。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
  七真理即事門
【謂凡是真理必非事外】
上宗下因
【以是法無我理故事必依理虛無體故】
若但是空。出於事外。則不即事。今以即法為無我理。離事何有理耶
【是故此理舉體皆事方為真理如水即波無動而非濕故即水是波思之
  八事法即理門
【謂緣起事法必無自性無自性故舉體即真故說眾生即如不待滅也】
淨名云。一切眾生皆如也。又云。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
【如波動相舉體即水無異相也】
前門法身流轉。名曰眾生。此門眾生寂滅。即是法身。法身眾生。義一名異
  九真理非事門
【謂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異故實非虛故所依非能依故】
後門義。應一一反此三對。但文小異爾
【如即波之水】
非波以動濕異故
  十事法非理門
【謂全理之事事恒非理相性異故】
前云。真妄虛實。今但有一對
【能依非所依故是故舉體全理而事相宛然。如全水之波非水以動義非濕故】
七八於解常一。九十於諦常二。此下結勸也。先結束前義云
【此上十義同一緣起】
真空四義。一廢己同他。第三門也。二泯他存己。五也。三自他俱存。九也。四自他俱泯。七也。妙有四義。一隱他存己。六也。二顯他自盡。四也。三即十也。四即八也。一二是總故不配之。上結束。下別收十門。約理望事則有成(三也)有壞(五也)有即(七也)有離(九也)事望於理有顯(四也)有隱(六也)有一(八也)有異(十也)
【逆】
五六九十
【順】
三四七八
【自在】
即成即壞等
【無障無礙】
成不礙壞等
【同時頓起】
非前後也。又事無體藉緣。可言成壞等。不可言隱顯等。理性本有。可言隱顯等。不可言成壞等。不會初二者。是總相故。餘之八門。依此成也。又相遍門無別異相。非如隱現等殊故。此下勸修云深思。令觀明現是謂理事圓融無礙觀

    周遍含容觀

【周遍含容觀第三】
事事無礙也。文三。一標。二釋。三結勸
【事如理融】
一一事皆如理故融通也。謂若唯約事即彼此相礙。若唯約理。即無可相礙。亦無可遍容。今以事如理融。故有十門無礙
【遍周遍攝含容無礙】
理含萬德。無可同喻。略如虛空二義。謂溥遍含容
【交參】
彼此涉入
【自在】
同時互為能所
【略辨十門】
一為法義體用之本。二是周遍。三是含容。此三備矣。四釋二也。五釋三也。六七皆收四五也。八九融攝六七。十收八九也
【一理如事門】
由此真理全為事故。如事顯現。如事差別。大小一多。變易乃至無量無盡也。有本標云。理如事現。事如理遍。乍觀釋中。多遍現義。細尋成局闕餘義相故
【謂事法既虛相無不盡】
不待泯之
【理性真實體無不現】
真理即與一切千差萬別之事俱時歷然顯現。如耳目所對境也。亦如芥缾。亦如真金。為佛菩薩比丘及六道眾生形像之時。】
與諸像一時顯現。無分毫之隱。亦無分毫不像。今理性亦爾。無分毫隱。亦無分毫不事。不同真空觀。及以理奪事門中。唯是理現也。故次云
【此則事無別事即全理為事】
上釋也。下以人證云
【是故菩薩雖復看事即是觀理然說此事為不即理】
不壞事故
【二事如理門】
一一事。皆如理溥遍廣大。如理徹於三世。如理常住本然
【謂諸事法與理非異】
先出遍之所由由前門理如事故即。事不異理。故遍此與前門互相如為一對。又與後門以非一非異互望。能遍能含為一對
【故事隨理而圓遍】
總標宗也。下別示遍相
【遂令一塵溥遍法界法界全體遍諸法時此一微塵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
且指一事為例釋之
【如一微塵一切事法亦爾】
例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及六道眾生一一皆爾
【三事含理事門】
文二。一正釋此門。二總融二門
【謂諸事法與理非一故存本一事而能廣容(標宗)如一微塵其相不大而能容攝無邊法界由剎等諸法既不離法界是故俱在一塵中現】
指一為例也。由上一事。含於理故。餘一切事。與所含理。體不異故。隨所含理皆於一事中現也。然此亦與理非異。方能含。今但標非一者。約存本一事為能含法故。又以對前門故
【如一塵一切法亦爾(結例)此理事融通非一非異故總有四句】
為能含邊。皆具與理非一非異義。由非一故。有體為能含。由非異故。有用方能含也
【一一中一】
上一中有下一也。上一是能含。下一是所含。下一是能遍。上一是所遍也。餘三句一一例知
【二一切中一三一中一切四一切中一切各有所由思之】
通論四句。皆上為能含。即當所遍。下為能遍。即當所含。若準下一多相望不同。即第二句是遍義。第三句是含義。末句互為含遍。初句皆闕也。但應云攝入。至下當明
【四通局無礙門】
釋第二門。二門唯通。今不壞相。有不遍故兼局
【謂諸事法與理非一(故局)即非異故(故通)令此事法不離一處即全遍十方一切塵內由非異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動一位即遠即近即遍即住無障無礙
【五廣陜無礙門】
釋第三門
【謂事與理非一(故陜)即非異故(故廣)】
不壞一塵而能廣容十方剎海由非異即非一故廣容十方法界而微塵不大是則一塵之事即廣即陜即大即小無障無礙
【六遍容無礙門】
六七二門。皆合前四五。兼之二三。以廣容溥遍不相離故。二四唯遍。三五唯容。故今合之。同時具二。但以一多反覆相望。故成六七二門。文中有兩對。初明遍即是容。後明容即是遍。初中云
【謂此一塵望於一切由溥遍即是廣容】
以一望多。故有遍容義。以有彼多可一一遍故。可悉容受故。若多望一。即無此義。以所望唯一。無可言遍言容。但應云攝入。即當後門
【故遍在一切中時即復還攝一切諸法全住自中】
謂一遍多時。還攝所遍之多在我一內。若以鏡燈喻者。如四方四維布八鏡。又上下各安一鏡為十。於中安一燈即十鏡互入。如一鏡遍九鏡時。即容九在一內也
【又由廣容即是溥遍故令此一塵還即遍在自內一切差別法中】
但覆上也一容九時。即能遍九。是故。此塵自遍他時。即他遍自能容能入同時遍攝無礙思之
  七攝入無礙門
【謂彼一切望於一法(反上也)】
故名義皆殊。亦有兩對
【以入他即是攝他】
入即前遍。攝即前容。以多望一無多可遍。故云入也。無多可容。故云攝也
【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時即令彼一還復在自一切之內同時無礙思之】
多入一時。還攝所入之一。在我能入多內。如九鏡入彼一鏡中時。即攝彼一鏡。還在能入九鏡之內。同時交互。故云無礙
【又由攝他即是入他】
反上能入為能攝也
【故一法】
此是所攝
【全在一切中時】
彼多攝之
【還令一切】
是能入也
【恒在一內】
一是所入
【同時無礙思之】
謂九各攝一。在己中時。九即同入彼一鏡內也
【八交涉無礙門】
六七二門。約一多互望。能所義別。故有遍容攝入之殊。今此多能攝一入一。即此一亦能攝多入多。即能即所。即攝即入。即一即多。一切一時溥收無礙。故云交涉。謂交相關涉也
【謂一法望一切有攝有入通有四句】
雖似八句。二二合故。
【問既總上二門。何得但云攝入不言遍容。答前約一多相望義別。】
故分二門名殊。今同時互即。故遍即是入。容即是攝。若更開遍容四句。即文義成重。若句句云攝容一切。遍入一切等。即文句繁雜。故但云攝入。即是遍容也。問若一多相即。何得此還標云一望一切。後門云一切望一。答雖且舉一為首。而亦同時迴互。故釋中初句一望一切云攝入。次句一切望一云攝入。三即一望一。四即一切望一切。文昭然也。二門且相對。各舉一例。其實一一迴互自具。故第十門總之名溥融也。然二門義不重者。至後門當示
【謂一攝】
如舉東鏡為能攝也。同時即為能入及所攝。是下一入字也。此能入即彼所攝。此能攝即彼所入。彼謂一切也。故上釋云。即能即所。即攝即入。即一即多矣
【一切】
如舉九鏡為所攝也。同時即為所入及能攝。便是後舉一切字。一一例上反之
【一入】
則上能攝之一。同時便為此能入及所攝也
【一切】
即上所攝。同時便為此所入及能攝也。故以兩句為一句。據此句。以一望多。秖合云遍容。不合云攝入。今由此門一一反覆相即故。迴互無礙也
【一切攝一】
正是上一入一切也
【一切入一】
正是上一攝一切也。文勢一一反上釋之
【一攝一一入一】
如東鏡攝彼西鏡入我東鏡中時。即我東鏡便入彼西鏡中去
【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
圓滿常如此句。但以言不頓彰。故假前三句。三句皆遍也
【同時交參無礙】
同時具如上釋
【九相在無礙門】
我攝餘法在他法中。他又攝餘法在我法中。此彼互在。故云相在也
【謂一切望一】
以一切在初者。反於第八。其實亦一望一切。乃至四句
【亦有入有攝亦有四句】
此與前句不同。前但此彼同時攝入。今則欲入彼時。必別攝餘法。帶之將入彼中。發起重重無盡之勢也
【攝一入一】
上一是所攝。下一是所入。二皆是所。則顯上必別有能攝之法為主。本文恐句中雜鬧難會。故略之也。餘三句亦然。且此句者。應云一能攝一入一。如東鏡能攝南鏡。帶之將入西鏡之中。即東鏡為能攝能入。南為所攝。西為所入也。此即釋迦世尊攝文殊菩薩入普賢中也。直舉一切佛為能亦得
【攝一切入一】
如東鏡攝餘八鏡。帶之將入西鏡中時。即東鏡為能攝能入。八鏡為所攝。西鏡為所入也。則一佛攝一切佛。一切眾生。帶之同入一眾生中。都以九鏡及一切佛。為能亦得
【攝一入一切】
如東鏡攝南鏡。將入八鏡中也。或九鏡皆攝東鏡。將入九鏡中也
【攝一切入一切】
此中正明諸法互相攝入。一時圓滿重重無盡也。前三句。且趣舉其一。令漸次見其義用。論其諸法交涉相在。即以同時。今現見鏡燈但入一燈當中之時。即鏡鏡中一時各有多多之燈。無先後也。即諸佛菩薩六道眾生。不有即己。有則一剎那中。便徹過去未來現在十方一切凡聖中也
【同時交參無礙】
前三句都在第四中。名同時也
  十溥融無礙門
【謂一切及一溥皆同時更互相望】
八九。互闕一也
【一一具前兩重四句溥融無礙】
溥融八九。令各各一時頓具。故云一一具前兩重四句。然則亦總融前九。前九展轉相由。故不出一及一切。互相望故。前九又不頓顯。故此攝令同一剎那。既總別同時即重重無盡也
【準前思之】
且準八九二門思之者。據第八門。初句云一攝一切。一入一切者。且明我之自一攝他一切時。此一即復單己入他一切。未言帶所攝一切。復將入他一切。第九門云。我攝一入一等者。但明所攝所入。又不明一與一切。一一互望。皆為能攝能入。今若合二門。令一望多時。即多望一。同時一一各具能所者。即成兩重四句。初以一法為能攝入。一一對四句。所攝入者。一一法攝一入一。此是八中第三句。全與九中初句合也。二一法攝一切入一。此是八中初句上半。第三句下半。與九中次句合也。三一法攝一入一切。此是八中第三句上半。初句下半。與九中第三句合也。四一法攝一切入一切。此是八中初全句。與九中第四句合也。次以一切法為能攝入。一一對四句所攝入者。一一切法皆攝一入一。此是八中次全句。與九中初句合也。二一切法皆攝一切入一。此是八中末句上半。次句下半。與九中次句合也。三一切法皆攝一入一切。此是八中次句上半。末句下半。與九中第三句合也。四一切法皆攝一切入一切。此是八中全末句。與九中末句合也。如是二門交絡配屬。即重重無盡。主伴互融之門豁開也。將此十門。遍配一切法義。方成十玄之義。若但將此十以配於十玄。即文勢別也。令圓明顯現稱行境界無障無礙深思之令現在前

    注華嚴法界觀門終 

註華嚴法界觀門 ~宗密大師 注(2)

真空觀

  第一真空觀 法於中略開四句十門

一會色歸空觀
二明空即色觀
三空色無礙觀四泯絕無寄觀

【就初門中為四】
前三簡情。後一顯理。前三中

一簡斷空。文中結釋云。是真非斷故。
二簡實色。文中結釋云。無體之空非青黃故。言實色者。約妄情計為確然實有自體。故不以形顯二色。分假實也。約情計於形顯俱為實故。然此文中以顯色例形色也。
三雙簡。文中直云會色歸空。空中必無色。故據義則句句皆簡情計斷空實色。據文則初二句影略互彰。第三方雙簡也。寶性論亦簡空亂意菩薩計三種空。恐煩觀智。不必和會。和會亦不全同也。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標也
【何以故】
徵也。次下釋也。最後結也。餘皆倣此
【色不即是斷空故不是空也】
釋上句也。斷空者。虛豁斷滅。非真實心。無知無用。不能現於萬法。此有二種。謂離色明空。及斷滅空。離色空者。空在色外。如牆處不空牆外是空。斷滅空者。滅色明空。如穿井除土出空。要須滅色也。今簡異此。故云不是斷空也。故中論云。先有而後無。是則為斷滅。然外道小乘皆有斷滅。外道斷滅歸於太虛。二乘斷滅歸於涅槃。故肇論云。大患莫若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若於有智。故絕智以淪虛。又云。形為桎梏。智為雜毒。楞伽云。若心體滅。不異外道斷滅戲論
【以色舉體是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
釋下句也。以色等本是真如一心。與生滅和合。名阿梨耶識等。而為能變。變起根身器界。即是此中所名色等諸法。故今推之。都無其體。歸於真心之空。不合歸於斷滅之空。以本非斷空之所變故。所言歸者。下有其文。
【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斷空也】
結成所釋
【是故言由是空(真也)故不是空(斷也)也】
結所標也上結下句。下結上句
【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
釋上句也。以聞經說色空。不知色空。不知色性空。便執色相以為真空。故須簡也。此簡凡夫及初心菩薩。不簡小乘。小乘不計色為即空故
【然青黃無體。莫不皆空(空無也)故云即空】
真也釋下句。然前云色舉體是真空。此云青黃無體莫不皆空者。雖云青黃。即兼長短等。必依質礙有青黃等故。空有三義以破於色。一無邊際義。謂空若有邊。則有色法在空界外。空既無有際畔。則占盡十方邊量。無有其外。更於何處而有色等法耶。二無壞義。諸惑者云。空雖無外。何妨色等秖在空界之中。故以無壞義破之。謂若有物入於空中。則隨此物大小分量。穿破於空以容其物。如橛入地中。釘錐之類入於木中。皆隨橛等大小分量穿於地等。若地等不破。則不容橛等而入。救曰。如水不可穿破。而容物入水中。何妨虛空亦爾。破曰。水雖不破。然物入時。隨物大小分量。排之以容其物。以水性至柔。不妨流動移轉故。虛空豈同此水。被排之動轉耶。三無雜義。謂惑者又云。空界無外。空體無壞。不妨萬物皆在空中。以空是虛通無罣礙故。能含容故。破曰。若物在空中。空又不壞不轉。其物與空應相混雜。如一團堅密之物。方亭一尺。此方尺分量之空。既不壞不轉。元在本方一尺分量之處。則與此方尺之物。豈非雜耶。若言不雜。則須一去一存。若言俱存又不雜者。則一尺之分。各占五寸之地。如此轉不相應也。若言俱存俱遍一尺之分。理亦不然。何者。以空與色有二相違。不應全體同遍當處。何者二違。一空是無物。色是有物。二空是虛通。色是質礙。不可方尺分中。言全是無物。復言全是有物。又不可言全是虛通。復言全是質礙。豈有此理耶。故上云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此云青黃莫不皆空也。是知虛空既無邊無壞無雜。則空中必定無有色。故云即空也
【良以青黃無體之空非即青黃故云不即空也】
舉其無體之空。結非色相。明空非有。豈得明耶
【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空中無色故不即空會色無體故即是空釋也良由會色歸空空中必無色】
決定而斷也。般若心經云。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等。佛頂云。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是故由色空(無也)故色非空(真也)也】
上皆當句
【上三門以法簡情訖】
總結三門
【四色即是空何以故凡是色法必不異真空以諸色法必無性故】
從緣有故。依他無性。即圓成故
【是故色即是空】
既非滅色存色。不即不離。故即真空。空非色相。無遍計矣。依他緣起無性。無性真理即是圓成。古人云。色去不留空。空非有邊住
【如色空既爾一切法亦然思之】
色是法相之首。五蘊之初。故諸經凡欲說空義。皆約色說。如大般若列八十餘科名數。皆將色例也。舉要而示。則六道眾生。及十方諸佛菩薩二乘人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也。此宗染淨無二相故。應云受想行識不即是斷空等。其青黃等文。即云領納等相。非是真空之理等。乃至諸佛。即云神通光明等相非是真空之理等。即不可以身相見如來也
【第二明空即色觀者於中亦有四門】
簡情顯解。標徵釋結等。一一如前。四門但文勢相翻。以成後文空色無礙。泯絕無寄。當般若心經空即是色等文也。唯第三句。非敵對相翻。義亦不異。一一反上以成中道更無別義也
【一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斷空不即是色故云非色】
釋上句也
【真空必不異色故云空即色】
釋下句也
【要由真空即色】
結下句也
【故令斷空不即色也】
結上句也
【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以空理非青黃故云不即色】
釋上句也
【然不異青黃故言空即色】
釋下句也
【要由不異青黃。故不即青黃】
結釋
【故云。即色不即色也】
結標
【三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空是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
釋上句也。對上空中無色。無色方是色之所依故。如鏡中之明無影也
【必與能依作所依故即是色也。】
釋下句也。無色故能與色為依。如鏡中之明。無影像故。方能與影像作所依也。故不即是影。此不敵對反上文者。以空中無色。有理有文。色中無空。文理俱絕。故但約能所依持而簡也。有理者。摩尼珠中。必無黑等色。有文者。如上所引。經云。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等也。理絕者。珠所現色。色處必有明珠也。文絕者。諸聖教中。悉不見有色中無空之文也
【良由是所依故不即色是所依故即是色(結釋)是故由不即色。故即色也】
以義結標
  上三門亦以法簡情訖
【四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異色以是法無我理即真空體也。】
謂二空所顯之真如也
【非斷滅故】
真如不守自性也。上皆釋竟
【是故空即是色】
結也
【如空色既爾一切法皆然思之】
真空既不異色。亦不異一切法也。如前所例
【第三。空色無礙觀】
雖有空色二字。本意唯歸於空。以色是虛名虛相。無纖毫之體。故修此觀者。意在此故也。文中舉色為首云空現。舉空為首不言色現。還云空不隱也。是故但名真空觀。不言真空妄色觀
【謂色舉體不異空全是盡色之空故則色盡而空現空舉體不異色全是盡空之色故則空即色而空不隱也】
色空之文。各有二句。皆先標無礙所以。下出無礙之相。謂若色是實色。即礙於空。空是斷空。即礙於色。今既色是幻色。故不礙空。空是真空。故不礙色也。有本云。色不盡而空現。亦通。然不如無
【是故菩薩看色無不見空】
觀空莫非見色無障無礙為一味法思之可見
【第四泯絕無寄觀】
文二。初釋此觀。後總辨四門。初中二。初正泯絕。後徵釋所以。初中文云不可等者。既本文自釋。今不註亦得後文勢展轉不同。今亦略別配釋於文下
【謂此所觀真空不可言即色】
空若即色者。聖應同凡見妄色。凡應同聖見真空又應無二諦
【不即色】
若不即者。見色外空。無由成於聖智。又應凡聖永別。聖不從凡得故。上二句。拂前第二觀也
【亦不可言即空】
色若即空者。凡迷見色。應同聖智見空。又亦失於二諦
【不即空】
若不即空者。凡夫見色應不迷。又凡夫所見色。長隔真空。應永不成聖。上二句拂前初觀也
【一切法皆不可】
拂上結例。上云如色空既爾。一切法亦然。是也
【不可亦不可】
見彼等皆不可。亦同分別
【此語亦不受】
受即是念
【迥絕無寄】
般若現前
【非言所及】
言語道斷
【非解所到】
心行處滅故不可智知故
【是謂行境】
有二境。一是行之境。今心與境冥。冥心遺智。方詣茲境。明唯行能到。非解境故。二者如是冥合。即是真行。行即是境。行分齊故
【何以故以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
第二徵而釋也。真空理性。本自如然。但以迷之。動念執相。故須推破簡情顯理。今情忘智泯。但是本真。何存新生之解數。若有解數。即為動念。動念生心。故失正念。正念者。無念而知。若總無知何名正念。此下總辨四門
【又於前四句中初二句八門皆簡情】
各前三句
【顯解】
各當末句
  第三句一門解終趣行第四句一門正成行體
  已上正分解行也。此下反顯相須。如目足更資也。又初句會色歸空。無增益謗。二明空即色。無損減謗。三空色無礙。不是雙非。無戲論謗。四泯絕無寄。不是亦空亦色。無相違謗。四謗既無。百非斯絕。已當八部般若。無相大乘之極致也。況後二觀展轉深玄。又初句當色即是空。次句當空即是色。第三當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第四即當不生不滅。乃至無智亦無得也。又乍觀文相。似當初句空觀觀真諦。次句假觀觀俗諦。三四二句中道觀觀第一義諦。三即雙照明中四即雙遮明中。細詳觀文所宗。即不然也。以雖有空色等言。但為成於真空觀也。名題昭然若此。即空假真俗三觀三諦已備。次理事無礙。復是何觀。故知不然。次下反顯行解相資云
【若不洞明前解無以躡成此行】
由前成此
【若不解此行法絕於前解無以成其正解】
絕解為真解也。由此成前
【若守解不捨無以入茲正行】
捨解成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絕

    理事無礙觀

【理事無礙所觀(觀)能觀第二】
前雖說色。是簡情計以成真空。空色無礙泯絕無寄。方為真如之理。未顯真如妙用。故唯是真空觀門。未為理事無礙。今諸事與理炳然雙融。故得此觀名也。文三。謂一標二釋三結勸也
【但理事】
對對理在上者。是所依本故
【鎔】
鎔冶也。謂初鎖義
【融】
融和也。謂相成義。以理鎔事。事與理而融和也。即初二門。二門互融。故互遍也
【存(九十)亡(七八)逆(五六)順(三四)通有十門】
標也具此等十。方名理事無礙。觀之於心即名能觀。觀事當俗。觀理當真。令觀無礙。成中道第一義觀。自然悲智相導。成無住行。已當大乘同教之極致。故下第三觀是別教一乘迥異諸教。上釋所標訖。次下別釋十門者。有五對。一相遍。二相成。三相害。四相即。五相非。初對中四。一正釋。二歎深。三喻指。四問答。初中文二也
  一理遍於事門
【謂能遍之理性無分限】
性空真理。一相無相故
【所遍之事分位差別】
染淨心境。互為緣起。起滅時分。此彼相貌。不可具陳
【一一事中理皆全遍】
不全即是可分
【非是分遍】
經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二句即全遍。末句即不可分也
【何以故彼真理不可分故】
釋全遍所以也
【是故一一纖塵皆攝無邊真理無不圓足
  二事遍於理門
【謂能遍之事是有分限所遍之理要無分限此有分之事於無分之理全同非分同】
以全同名遍
【何以故以事無體還如理故】
非如浮雲遍空是故。一塵不壞而遍法界也。如一塵一切法亦然思之】
上正釋二門竟。此下結以歎深
【此全遍門超情離見】
一塵既無涯分。何有法之當情。即不可以識識也。真理全在塵中。何五眼而可睹即不可以智知也。有本云難見。似明容有可見之分。然不及離字
【非世喻能況】
經云。三界有無一切法。不能與此為譬喻。此因結歎。便簡後喻。亦不得以世俗情所見矣。世人焉見全一大海在一波中耶。上釋結歎竟。此下喻指文三。一喻大小無礙。二喻一異無礙。三喻諸法各各全遍。此但以海波指理事之位。以分義相非全喻法
【如全一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
海無二故俱鹹濕故
【如一小波匝於大海】
即同海故
【而波非大】
不壞相故此以喻上理事相遍竟
【同時全遍於諸波而海非異俱時各匝於大海而波非一】
非一異者。下自問答明示
【又大海全遍一波時不妨舉體全遍諸波一波全匝大海時諸波亦各全匝互不相礙思之】
思之者。將此合於理事也。但以大海字為真理字。以波字為事字讀之。即見義分齊也。故下文不合之。上釋第三喻指竟。此下第四問答細釋也。有兩重問答。一對喻中初兩節所喻為問答。二對後一節所喻為問答。初云
【問理既全遍一塵何故非小】
以遍難小
【既不同塵而小何得說為全體遍一塵】
以小難遍。上皆約理望事難也
【一塵全匝於理性何故非大】
以遍難大
【若不同理而廣大何得全遍於理性】
以大難遍。上皆約事望理難也
【既成矛盾】
矛[金*竄]也。即槍戈之類。盾干也。排也。昔人雙賣。二事各歎其勝。歎盾云。矛刺不入。歎矛即云。能穿十重之盾。智者語云。我買汝矛還刺汝盾。入與不入。即無辭矣
【義極相違】
問以大小。意兼一。異答以一異。兼之大小
【答曰理事相望各非一異故令全收而不壞本位先理望事有其四句】
初二句。正明遍塵非小之相
【一真理與事非異故】
因也
【真理全體在一事中】
宗也。上全遍下非小。
【二真理與事非一故。】
真理體性恒無邊際
【上定義宗。】
下正答難
【三以非一即非異故】
因也
【無邊理性。全在一塵】
宗也
【四以非異即非一故一塵理性無有分限】
宗因例上。以非一非異為因。答理全遍塵而非小之宗矣
【次事望理亦有四句一事法與理非異故全匝於理性。二事法與理非一故不壞於一塵】
亦上定宗下正答也
【三以非一即非異故一小塵匝於無邊真性。四以非異即非一故一塵匝無邊理而塵不大思之】
宗因例上也。以非一非異為因。答塵全匝理。而不大之宗矣。初問答竟。二對後一節所喻為問答云
【問無邊理性全遍一塵時外諸事處為有理性為無理性】
上開兩關。下牒之而難
【若塵外有理則非全體遍一塵若塵外無理則非全遍一切事義甚相違】
每以理性字為大海字。以事字為波字讀之為問亦得
【答以一理性融故】
標下約理四句
【多事無礙故】
標下約事四句。此皆因也
【故得全在內而全在外。無障無礙】
宗也
  各有四句。先就理四句
【一以理性全體在一切事中時不礙全體在一塵處是故在外即在內】
前問外諸事處理性有無。今答云有也。前問有則非全。今答云全。謂理與多塵非異。故理性全體遍多塵。亦與一塵非異故。不妨還遍此一塵。且約名字而言。如一父對十子。一一全為其父也
【二全體在一塵中時不礙全體在餘事處】
前問有無。今答有父子反上也。是故在內即在外
【三以無二之性各全在一切中故是故亦在內亦在外】
理與內外非異故。同時能遍於內外
【四以無二之性非一切故是故非內非外】
理性雖能遍內外。理性恒非是內外
  前三句明與一切法非異此之一句明與一切法非一良為非一非異故內外無礙】
前難外事有理則不全遍於一塵。若全遍一塵。則不全遍於外事。今以非一非異。故內外皆全而無礙也
【次就事四句】
即前總標多事無礙故也。此就事者。前問所無。海波喻有。今影出之。若問者應云。一塵全遍理時。一切事亦全遍否。若遍則有重重之失。若不遍則多事不如理也
【一一塵全匝於理時不礙一切事法亦全匝是故在內即在外】
一遍不礙多遍也。謂一塵與理非異。故云云
【二一切法各匝理性時不礙一塵亦全匝是故在外即在內】
多遍不礙一遍也。父子反上
【三以諸法同時各匝故是故全內亦全外無有障礙】
諸法同時遍也。謂內外與理非異故。內外同時匝理性也
【四以諸事法各不壞故彼此相望非】
內非外一多之相。歷然不壞。則性非一多。故居然非內外也
【思之】
問前理望事。以理在一為內。在多為外。今此以何為內外。答亦以一多為內外。但前先舉理此先舉事。故分二門爾。故但一重問也。以一多皆即理。故全遍。非有多理。令事各遍。故第四句云。非內外也 


...........(2)

註華嚴法界觀門 ~宗密大師 注(1)

註華嚴法界觀門

    注華嚴法界觀門序

    唐綿州刺史裴休述

  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從本已來。靈明廓徹。廣大虛寂。唯一真之境而已。無有形貌而森羅大千。無有邊際而含容萬有昭昭於心目之間。而相不可睹。晃晃於色塵之內。而理不可分。非徹法之慧目離念之明智。不能見自心如此之靈通也。甚矣眾生之迷也。身反在於心中。若大海之一漚爾。而不自知。有廣大之威神。而不能用。觳觫而自投於籠檻。而不自悲也。故世尊初成正覺。歎曰。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於是稱法界性。說華嚴經。令一切眾生。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而證法界也。故此經極諸佛神妙智用。徹諸法性相理事。盡修行心數門戶。真可謂窮理盡性者也。然此經雖行於世。而罕能通之。有杜順和尚。歎曰,大哉法界之經也。自非登地。何能披其文。見其法哉。吾設其門以示之。於是著法界觀。而門有三重。一曰真空門。簡情妄以顯理。二曰理事無礙門。融理事以顯用。三曰周遍含容門。攝事事以顯玄。使其融萬象之色相。全一真之明性。然後可以入華嚴之法界矣。然此觀雖行於世。而罕能入之。有圭山禪師。歎曰。妙哉法界之門也。自非知樞鑰之淺深。識閫闃之廣陜。又何能扣其門而入之哉。於是直以精義注於觀文之下。使人尋注而見門。得門而入觀。由觀以通經。因經以證性。朗然如秉炬火而照重關矣。或問曰。法界真性。超情離見。動念則隔。疆言則乖。世尊欲令眾生悟自身之法體。何必廣說而為華嚴。答曰。吾聞諸圭山云。法界萬象之真體。萬行之本源。萬德之果海。故如來演萬行之因華以嚴本性。而顯示諸佛證法性之萬德也。故九會之經。品品有無量義。或剎塵數因地行願。或恒沙數果位德用。行布差別。無礙圓融。故佛身一毛端。則遍一切而含一切也。世界爾。眾生爾。塵塵爾。念念爾。法法爾。無一法定有自體而獨立者。證此本法。故能凡聖融攝。自在無礙。納須彌於芥中。擲大千於方外。皆吾心之常分爾。非假於他術也。由是觀之。則吾輩從來執身心我人。及諸法定相。豈非甚迷甚倒哉。然則華嚴。稱法界而極談。猶未為廣也。問曰。華嚴理深而事廣。文博而義玄。非法身大士不能證入。今數紙觀文。豈能盡顯之哉。若觀門以文略義廣為得。則大經以文繁義局為失矣。答曰。吾聞諸圭山云。夫欲睹宗廟之邃美。望京邑之巨麗。必披圖經而登高臺。然後可盡得也。不登高而披圖。則不可謂真見。不披圖而登高。則眊然無所辨。故法界具三大。該萬有。性相德用。備在心。不在經也。明因果。列行位。顯法演義。勸樂生信。備在經。不在觀也。觀者。通經法也。文者。入觀之門也。注者門之樞鑰也。故欲證法界之性德莫若經。通經之法義莫若觀。入觀之重玄必由門。闢三重之祕門必由樞鑰。夫如其則經不得不廣。門不得不束矣。然則其門何以為三重。答曰。吾聞諸圭山云。凡夫見色為實色。見空為斷空。內為筋骸所梏。外為山河所眩。故困踣於迷塗。局促於轅下。而不能自脫也。於是菩薩開真空門以示之。使其見色非實色。舉體是真空。見空非斷空。舉體是幻色。則能廓情塵而空色無礙。泯智解而心境俱冥矣。菩薩曰。於理則見矣。於事猶未也。於事開理事無礙門以示之。使觀不可分之理。皆圓攝於一塵。本分限之事。亦通遍於法界。然後理事圓融無所罣礙矣。菩薩曰。以理望事則可矣。以事望事則未也。於是開周遍含容門以示之。使觀全事之理。隨事而一一可見。全理之事。隨理而一一可融。然後一多無礙。大小相含。則能施為隱顯神用不測矣。問曰。觀文有數家之疏。尚未能顯其法。今略注於文下。使學者何以開心目哉。答曰。吾聞諸圭山云。觀者見法之智眼。門者通智眼。令見法之門。初心者悟性之智雖明。不得其門則不能見法。此文即入法之門矣。但應以智眼於門中觀照妙境。若別張義目而廣釋之。是於門中復設門也。又此門中重重法界。事理無邊。雖百紙不能盡其義。徒以繁文廣說。蕪沒真法而惑後人爾。且首標修字者。欲使學人冥此境於自心。心慧既明。自見無盡之義。不在備通教典碎列科段也。然不指而示之。則學者亦無由及其門。故直於本文關要之下。隨本義注之。至其門已。則使其自入之也。故其注簡而備。不備則不能引學者至其門。不簡則不能使學者專妙觀。夫觀者。以心目求之之謂也。豈可以文義而至哉。問曰。略指其門誠當矣。吾恐學者終不能自入也。答曰。吾聞諸圭山云。夫求道者必資於慧目。慧目不能自開。必求師以抉其膜也。若情膜未抉。雖有其門。亦焉能入之哉。縱廣何益。問曰。既遇明師。何假略注。答曰。法界難睹。須依觀以修之。觀文難通。須略注為樞鑰之用也。惑者稽首讚曰。入法界之術盡於此矣

    注華嚴法界觀門

    圭峰蘭若 沙門宗密注
【修】
止觀熏習造詣
【大方廣佛華嚴】
所依經也。大方廣是所證法。佛華嚴是能證人。大者體也。諸佛眾生之心體。方廣即體之相用。佛者果也。華嚴因也。華喻萬行嚴即大智。大智為主。運於萬行。嚴大方廣。成佛果也。略無經字。意不在文
【法界】
清涼新經疏云。統唯一真法界。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然心融萬有。便成四種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義。一一差別。有分齊故。二理法界。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無礙法界。具性分義。性分無礙故。四事事無礙法界。一切分齊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
【觀】
情盡見除。冥於三法界也
【門】
此八九紙文約此成觀故
【略有三重】
除事法界也。事不獨立故。法界宗中無孤單法故。若獨觀之。即事情計之境。非觀智之境故。若分析義門。即有其四。今以對能觀之智。故唯三重。此三但是一道豎窮。展轉玄妙。非初法界外別有第二第三。既不旁橫。故云三重。不云三段
【京終南山釋杜順集】
姓杜。名法順。唐初時行化。神異極多。傳中有證。驗知是文殊菩薩應現身也。是華嚴新舊二疏初之祖師。儼尊者為二祖。康藏國師為三祖。此是創製。理應云作。今云集者。以祖師約自智。見華嚴中一切諸佛。一切眾生。若身心。若國土。一一是此法界體用。如是義境。無量無邊。遂於此無量境界。集其義類。束為三重。直書於紙。生人觀智。不同製述文字。故但云集。此則集義。非集文也
【真空第一】
理法界也。原其實體。但是本心。今以簡非虛妄念慮。故云真。簡非形礙色相。故云空也
【理事無礙第二】
即此名之法界
【周遍含容第三】
事事無礙法界 

..........
(1)

華嚴心要法門注~ 澄觀 撰 ~ 宗密 注

華嚴心要法門注

答 順宗 心要法門

唐清涼國師 澄觀 撰

圭峰沙門 宗密 注

至道本乎其心(諸佛眾生迷悟本也)心法本乎無住。(萬法之宗。本乎無住。即心體也。淨名經雲。依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心體。靈知不昧(瑩淨之理)

性相寂默。(性即空空絕跡。相即星象粲然)包含德用(性包含於神用。具塵沙之無邊)

該攝內外。(相該攝於內外。亦不在於中間)能廣(無外也)能深(無內也)

非有非空。(妙有不空。真空不有)不生不滅(非四相所遷也)

求之不得。棄之不離(明一真心地。絕取捨之情)

迷現量則惑苦紛然。(迷本逐末)悟真性則空明廓徹(返本還源)

雖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凡聖一真。猶來見隔。見在即凡。情忘即佛。智與理冥。境與神會者。方知也)

然有證有知。則慧日沈沒於有地(若存證知。則棄內而外求。即滯於有)

若無照無悟。則昏雲掩蔽於空門(若忘智忘照。則外忘緣而內忘照。即滯於無)

但一念不生。前後際斷。(妄心不生。二際俱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真智現前。我及我所。悉皆同體) 本文來自邢台佛教網 

直造心源。無智無得。(至理虛玄。言忘慮絕。不可以識識。不可以行得)不取不捨。(性自天真。本無取捨)無對無修。(本非對待。豈有修作)

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迷即六凡。悟則四聖。真智生。妄念滅。妄若起。真智隱)

若求真去妄。如避影以勞形(若有取捨。勞形役智)

若體妄即真。似處陰而影滅(妄無自性。舉體即真)

若無心忘照。則萬累都捐(既忘心照。煩惱自空)

若任運寂知。則眾行圓起(起即體之用。用而無用。何假因耶)

放曠任其去住。(不著彼此)靜鑒見其源流(動靜不失理也)

語默不失玄微。(語默全真)動靜豈離法界(去住合道)

言止則雙忘智寂。(止觀俱泯)論觀則雙照寂知(止觀齊彰)

語證不可示人。(寂然之理。不可說示)說理非證不了(唯證相應)

悟寂無寂。(智與理冥)真智無知。(真如之理。泯能知智)以知寂不二之一心。(以即理之智也)契空有雙融之中道。(證不二之理也)無住無著。(二邊不 立。中道不安)莫攝莫收。(任法界性。延促無礙)是非兩忘。能所雙絕。斯絕亦絕。般若現前(法界真性。思慮叵窮。若絕能所。則真智現前也) www.xtfj.org 

般若非心外新生。(不從外得)智性乃本來具足(非新新有)

然本寂不能自見。實由般若之功(理非智不能顯)

般若之與智性。翻覆相成(智非理不能生)

本智之與始終。兩體雙絕(本末俱泯)

證入則妙覺圓明。(體無瑕翳)悟本則因果交徹(凡聖相入)

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念念全真)處處證真。無一塵而非佛國(即染而淨)

真妄物我。舉一全收。(二而不二)心佛眾生。炳然齊致(不二而二)

迷則人隨於法。法法萬差而人不同(迷真逐妄)

悟則法隨於人。人人一致而融萬境(物象無體)

言窮慮絕。何果何因。(本離言念)體本寂寥。孰同孰異(非同異境)

唯志懷虛朗。消息衝融(佩道之士。契之即神)

其猶透水月華。虛而可見。(喻也)無心鏡像。照而常空矣(虛心之鑒)



心要法門頌



欲達心源淨(所迷之理)  須知我相空(萬物自虛)
形容何處實(緣生本無)  念慮本無從(起處不真)
豁爾靈明現(似日初出)  翛然世界通(即無障礙)
真金開伏藏(情忘理現)  赫日出瞑矇(智起惑忘
試將心比佛(性無異故)  與佛始終同(真妄無別)

答順宗心要法門(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劉宋 西域三藏法師 彊良耶舍 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

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麥少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蒲萄漿,密以上王。

爾時大王食麥少飲漿,求水漱口。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

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麥少蜜,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麥少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劍,欲害其母。

時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已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汗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我等不宜復住於此。」

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

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捨劍,止不害母。勒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

未舉頭頃,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

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世,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唯願佛力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璃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

「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
「云何作想?
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
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臺。

 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憶此事。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

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

  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為瓔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明。眾寶間錯,色中上者,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瓔珞,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涌生諸果,如帝釋瓶。

  有大光明,化成幢旛,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

   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密;復復有讚歉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妓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為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

「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月永,猶如天畫。月永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臺,此蓮華臺,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校飾。

於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臺,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臺,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

  見此事已,復當更想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

  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鳧鴈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恆聞妙法,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與合者,名為粗想。見極樂世界。是為像想,名第八觀。」

「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其光明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

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聞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

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次亦應觀觀世音菩薩,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世界。

臂如紅蓮華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臺;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
 其餘身相,眾好具足,與佛無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名第十觀。」

佛告阿難:「若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

「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掌中。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臺。一一臺中。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頂上肉髻,如砵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諸餘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

從下方光明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側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作此觀者,名為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為觀大勢至色身相。觀此菩薩者,名第十一觀。」

「除無數劫阿僧祗生死之罪,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此觀成時,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見此事時,當起自身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若出定之時,憶持不失,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

「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無邊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
 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是為雜想,名第十三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

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授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遶,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臺,成大蓮華,經宿則開。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歎世尊。
  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授記。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齊,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遶,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

 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齊。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法,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無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華乃敷。

  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祗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
  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所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佛告阿難:『此經名 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汝當受持,無令忘失。」

   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佛說此語時,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及韋提希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爾時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無量諸天、龍、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 七)~悟顯法師 宣講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十三、十四)

這是第十三願跟第十四願光明無量願跟觸光安樂願。這是法藏比丘在世間自在王如來所,所發的四十八願中第十三跟十四願。法藏比丘他發心為菩薩道,棄國捐王,行沙門之行。發心願意成佛,願意建立西方極樂世界,來救度一切眾生。那世間自在王如來,也就是法藏比丘的和尚,證知他的發心、證知他的心願。顯現十方法界的一切諸佛剎土給他看。看完以後,思惟五劫,他心中有這四十八個大願,來成立西方極樂世界。他在這第十三跟十四願中講:「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是希望他自己作佛的時候光明無量。你到道場去,你看佛像,有的佛像後面有一個亮圓圈,那個是「常光」,也就是說佛平常的時候,這個光明就存在,叫做「常光」。你看這個圓圈後面,還有一個較大的圓圈,這是「放光」。就像我們道場這一幅佛像一樣。平常有光,然後,當放光的時候,就是他身後面的那個光明樣子。所以他說「光明無量。能照多遠呢?可以「普照十方。」是說當他成佛的時候,光明要「普照十方。因為有一些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發願,他成佛的時候,光明照一個佛剎、兩個佛剎。他想度這一佛剎眾生、二佛剎眾生。那也有些是願度百佛剎、千佛剎的眾生,這是每一尊佛的願望不同。你不要在這裡生分別心,認為阿彌陀佛比較厲害,其他的諸佛不行。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你不能見性,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諸佛所發的願,是他在因地時的願不同,不是在成佛以後,能力上有所不同。佛佛道同,每一尊佛能力都一樣。你不能看到淨土的經典裡面讚歎: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讚歎他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你就在這裡面妄生分別。說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其他都比他差,都是他的子民,都不算真正的佛,就有人這麼樣做分別。這個就是妄分高下,不達如來真實趣。你們唱的開經偈裡講「願解如來真實義」。那如果你在這裡心生分別、打妄想,認為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其他的不是;佛的能力有高下、有深淺;那只是你的心生分別,並不是釋迦牟尼佛不如阿彌陀佛。所以大家要清楚。

這裡講「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也就是說:盡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的眾生,他都照耀。問題是:現在佛光照著你,你卻拿著一把傘拒絕他。你拿一把抗拒佛光照耀的傘在遮擋佛光。這個「傘」是什麼呢?就是你不願意修行的心、你不願意放下的心。是佛法說的「慳貪」。慳貪的心你放不下。講「慳貪」,你不要想只是對財物,即使對你的家親眷屬、對你的事業,有一絲毫執著、一絲毫罣礙,都算是慳貪。你用這一把慳貪的傘,去遮住佛菩薩要照耀你的光明。那實際上也沒有辦法擋住,因為佛光不是一般的日月之光,不是世間光。世間光能照大地,不照覆盆,「覆盆」就是倒蓋起來的盆子。它沒有辦法照。就像你待在屋子裡面,太陽光沒有辦法照進來。你要是沒有窗戶、沒有門,太陽光是沒有辦法進來的,所以你看不到太陽的光明。但是佛光不一樣,能遍入一切眾生心想。所以心想佛時,就是接受佛光照耀。如經》說的: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你心跟佛就完全感應了完全相應了。所以佛光不是一般太陽光,不是世間的光明。

你們要清楚即使你的業障再重,念佛都能消、讀經都能消,這就是佛光照耀,這就是佛菩薩攝受你!所謂「四種感應」:顯感顯應、冥感顯應、冥感冥應,這個顯感冥應四種感應。這「世間、出世間」的感應不出四種。你心裡面有佛,佛光就照耀你,隨個人的根器,有的開悟、有的證果、有的善根發起,各種都有。所以為什麼我說你要熏習佛法,你心裡要想:要能放下這個世間。不然你就等於拿著一把傘,在遮擋佛菩薩要照耀你的光明。實際上,你也擋不住,在你自分的受用上是你自己不得佛法的利益沒有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所以要清楚什麼叫「接受佛光的照耀」?就是你有這一念想放下的心、想要成就的心。你要知道:這個世間是生滅變異、是無常的,沒有一樣東西實在的。這是最基本的認知;再來要知道:有如來藏、有真如本性,這本性人人本有。真心本性本來就有,不用修,這是大跟小乘不一樣的地方小乘是要把煩惱滅掉,取一個涅槃。小乘它是講「知苦、斷集、修道、證滅」,也就是「苦、集、滅、道」。小乘人是「知道苦,斷除苦因」,這個「集」就是「因」,集苦之原因。「斷集、修道、證涅槃」。小乘人一旦煩惱斷,想要不證成阿羅漢,也不行。可是大乘可以,像地藏王菩薩久遠劫來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實際上他的煩惱早就斷掉了,他還可以示現等覺菩薩,要成佛便成,不成也無所謂。不光地藏菩薩如此,釋迦牟尼佛也如此,阿彌陀佛也如此,他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是伏住,他並沒有斷;他有能力斷,可是他沒有斷。那就叫「留惑度生」。
你們不要自己煩惱沒斷,就說你要「留惑度生」,有一些人就是這樣,很愚癡:自己是個大凡夫,他還說他也要度眾生,也要陪眾生吃肉,所以他不要吃素。他以為這叫留惑度生,代眾生苦。明明想要下地獄,還跟你講頭頭是道。還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那他可以去試試看,你用火,自己燒自己看會不會痛?會痛,表示你沒有功夫;不會痛,那你是木頭,也沒有功夫。像社會上有一些神經麻痺的,你用火燒他,他不會痛,他也不會害怕。所以修行不是在色身上打轉,這個要知道。所以前面說的大乘跟小乘不一樣。學大乘的,你成就了,你想留惑度生?可以。你想要把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斷掉也可以,那才是真正得大自在。你要清楚:小乘沒有辦法,他把第九品煩惱斷了以後,非證阿羅漢不可,他沒有能力不證。修學大乘的菩薩可以,你看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是七佛之師,是七尊佛的老師,他自己早就成就了;觀世音菩,過去是「正法明如來」,現前是「觀世音菩薩」,未來「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全部都是留惑度生,放大光明,照耀眾生。實際上,真正把「生相無明」斷掉了,根本就「無佛無眾生」,沒有佛也沒眾生;有沒有因果?也沒有了這是不是斷滅?不是,這叫「寂滅」。「寂滅」跟「斷滅」不一樣,他確實把「生」這一切世間的「因」斷除。什麼叫「生相」?就是生一切世間相。最後一品無明把它斷掉了,這「無明」就是生相無明。大乘跟小乘在修證上也完全不同,像《圓覺經》、《楞嚴經》後面的護法善神,其實都是法雲地的菩薩,「久修功業、久成菩提,不涅槃」,他不成佛,留惑度生,示現做護法善神示現做金剛神,都是留惑度生,連阿難尊者也是......,太多了。所以你要曉得,千萬不要把大乘跟小乘混在一起實際上前面講在揀別上,是一乘,而不是次第大乘。你修學一乘了義,要成佛便成佛,不成佛也可以留惑。漸次修行沒有辨法。即使你學的是大乘,其中「通教」跟「教」他也沒有辦法,想不成「佛」都沒有辦法。所以為什麼說一乘了義的殊勝。但是你不要在大乘一乘上又妄生分別,因為講到究竟大家都一樣。

就像唯識,當第八意識清淨以後,諸佛如來給它立個名叫「阿陀那識、白淨識、......」,實際上跟阿賴耶識是完全體的,是一樣的。所以你不要在大乘跟一乘上面妄生分別。

現代有一些法師他們揀擇不出大、小乘的差別,就會說「大乘跟小乘都一樣」,有的甚至還毀謗大乘,而近代的佛教學院還用他的書當教材,把一些專程進佛學院想學佛的人給誤導了。

這個人的和尚-太虛大師,對他有嚴厲的批判,說他是溫和派的「大乘非佛說」。這話正是告訴我們:這個人的知見不行的,絕不可以聽。
現在還有很多在佛門做世間事的,就說他在推人間佛教,辦各種活動,藉此向在人家伸手要錢,或有些出家人幫在家人辦佛化婚禮的,他也都說他是依太虛和尚。那大家就看太虛和尚有沒有幫在家人辦佛教婚禮?沒有。太虛和尚持戒精嚴,絕對不會做這些不如法的事,他是一代的高僧大德。若說你是依太虛大師在推人間佛教那我們去看看太虛大師有沒有做這些不如法、破壞佛教的事?肯定沒有!
外面還有很多學佛人,他說他是修「本願念佛」,還說是依善導大師所教的。大家要知道,當年善導大師一生念佛,一心用功,三十年不睡眠,非力竭而不休。但現在這些學本願念佛的人,他說他是學善導和尚修本願,但他平常不念佛,只要等臨終念就好。這二者相形之下,就可看出他們是不是真的修淨土法門?所以那個不是真的「本願念佛」!那種修法絕對地不能成就。那種人就是佛的光雖然亮、雖然普及,但是到他眼前,就被他自己擋住了。這裡講佛光雖然普照十方雖然普願攝受一切眾生,可是就有眾生不願念佛。所以《大勢至念佛圓通章》講 :「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如母憶子。」這個當媽媽的,天天盼著小孩回來,從來沒有間斷;可是小孩看到他當作認識、當作沒看到,這些學本願念佛的人就是如此。經典在面前,明明教他好好修行,他卻說不用。祖師講要學經教,他告訴你:「不用。因為這是針對末法業障特別重的,所以不用學經教」。善導大師對此也作破斥,他肯定知道在當時候有人用他的話來曲解淨土法門,所以他造《觀經四帖疏》,一開頭就引經據典破斥「本願念佛」,那個時候並不叫「本願念佛」,他只是就當時候的人錯引經論、錯修,來作破斥,但那群修錯的人演變到後來,他們自己創了一個名稱,叫「本願」。再,他們說是依「親鸞聖人」,他是日本的淨土宗高,親鸞聖人單為了對治昏沉而已,就在冬天,跳到冰河水裡面去提神,日本的緯度更高,比這裡的冬天還冷,他是這樣用功、這樣精進,他跑山邊跑邊念佛,對治昏沉,後來成就。現在錯修本願念佛的人,他也不學五戒,平時也不念佛,還說也可以貪瞋癡,還想結婚生小孩,......。還說他們是學親鸞聖人,親鸞聖人也結婚。
重點在於你有滿心的世間意、滿心的貪瞋癡妄想,你會有出離心嗎?對於沒有出離心的人而言,佛光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到,講說「離執著生死」的法,你也聽不到;有眼若盲,有耳若聾,把自己這一生大好的成佛因緣給錯過了。佛法是教你放下貪瞋癡,教你放下邪知邪見。什麼是「邪知邪見」呢?就是你的世間意世間的意念就是邪知邪見,沒有一絲毫正確,沒有一絲毫可以依止的。《華嚴經》講:「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這世間沒有一法可以幫助你見性、可以幫助你成道,所以要能放下。從哪放下呢?從心裡放下。但是你不要想說:法師你講從心裡上放,那我事相上就可以抓著。心上真放了,事相上就不在意了。心裡放了,事相上自然就放得下,凡事可有可無,這樣也好,那樣也自在。有些人放不下,他就會說自己「心裡放下了」,可是你仔細觀察,其實他處處是障礙,處處執著,他只是嘴皮子上放下,心裡並沒放下,事相上也沒放下。
對於初學者來說,要從事相上先捨。在現代這個時代,教你從事相上捨,不是每一個人可以馬上做到的,所以我教你先從心裡上放下。因為在家人多,你先從心裡放下,做到不執著,因緣具足時,事相上放下,能夠出家的,就去出家。出家很殊勝,祖師大德皆讚歎啊!「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能高飛。」孔雀就比喻作世間人,可以穿著很好的衣服,受用很好,但是牠不能高飛,永遠在下面,「鴻」就比喻作修行人,能超三界、能斷煩惱,高飛於三界之外,不在九界之內圓成佛道。孔雀雖然穿得很漂亮,沒有辦法飛高,沒有辦法出離三界下面又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世間人做得再好、再有錢,蓋廟、建寺、......修大福報,都不如出家人能修行,功德才是最殊勝《無量壽經》第四品說「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求正覺。」就是告訴大家,你緃然能供養恆沙數這麼多的諸佛,換來無量無邊不可思、不可議、不可說的福報不如你「堅求正覺」,堅固勇猛來修行,勤求無上佛道。你才能得到佛法真實利益,得到佛教的好處。


所以佛法不是一般的民間信仰。只教你求神拜佛、擲杯、燒金紙求這些鬼神來保佑你,讓你事業一帆風順,……等等的,這些民間欲望的祈求與滿足。民間信仰它不講因果!它那個因果是附帶說的,好像有講,但沒講清楚現在你看到《無量壽經》,這就是佛光照耀,不要向別處求就在這上面安住,在這上面用功!那還需不需要去搞世間法、搞弟子規?不用,那個不是佛光。李毓秀沒有光明,只是凡俗之人,說實話名不見經傳,他是誰在古代就是個讀書人而已,他沒有求出離的心你不能依著他的弟子規學,當作學佛,學那些世間書不能成就佛道。你是佛弟子,要跟佛菩薩學,跟淨土宗歷代的祖師學,佛教各宗各派的祖師都是國師,通「世、出世間法」,像華嚴宗,從第一位帝心和尚,帝心和尚就是杜順和尚,唐太宗賜號「帝心」,封他做國師,是文殊菩薩再來賢首和尚也是國師,歷朝歷代的華嚴宗祖師當國師的,至少就有三個淨土宗也是一樣,永明延壽大禪師也是國師善導和尚也是國師都是國師。他們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會,但他把世間法都放下,鳩摩羅什大師是達官顯貴安世高大師是王子;甚至釋迦牟尼佛是可以繼承王位的太子韓國金喬覺是新羅國的王子達摩祖師也是王子,他們都把世間法全部放下,接受佛光的攝受、照耀,所以他們根本不搞世間法。現在很多人,甚至出家了,都還沒有醒過來,不知出家所何事,真是「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搞得很多在家人本來想學佛法,他不了解真相,被誤導,變成他認為要先學弟子規,甚至有不如法的佛學院,還叫出家人學弟子規,實在顛倒至甚,太顛倒了,這是歪風,這種歪風絕對不能盛行那些人是邪知邪見,他不是正見,他根本不了解佛法怎麼修,他也不想看祖師大德的開。為什麼?因為斷煩惱對他來說實在太難了他以為只要孝順父母、友愛一下兄弟,他就能夠出三界輪迴了這些事情動物都做得到人怎麼會做不到呢明明佛法就在眼前,他就是不願意接受光明照耀。

經文講:「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
他成佛的時候「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也就是說淨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超勝世間法及出世間法,所以祖師大德讚淨土法門是「教內真傳」,禪宗「教外別傳」,又說是淨土法門是「中之徑」,「徑」就是捷徑的意思。讚歎淨土法門是捷徑當中的捷徑、了義當中的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為什麼說「最極圓頓」呢?因為禪宗是圓頓大法,各個宗派、各個大乘都是圓頓大法,但是淨土宗可以幫助一般凡夫甚至將墮地獄的眾生能夠依靠念佛超三界,往生淨土同佛受用這是其他法門沒有辦法做得到的找遍大藏經沒有任何一個法門可以像淨土宗這麼殊勝,所以真正是「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而且不是超勝一點點,不是只有贏過一點點,贏個一分、兩分,它是超勝千萬億倍,是最極殊勝,這就是佛的光明不要看到「佛的光明」就聯想到:佛的光明會是什麼顏色?不要聽到佛的光明,你就心裡想法師你怎麼不講光明,已經放光動地了。淨土法門就是「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光明正在照耀眾生」可是你卻不相信。你偏要用錯誤的方法要聽信個人的看法,去學子規、學《感應篇》,那些都個人看法,不是佛說釋迦牟尼佛絕對不這麼說。大家都讀過心經,要怎麼成佛呢?心經上有說「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是要依什麼呢?依「般若」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沒有說依子規、依《了凡四訓》可以成佛,那些都不行。而是教你依「般若波羅蜜多」。所以在禪門日誦,佛門的早課中是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這就可以證明不是依世間典籍,而是依般若念一句佛號就是般若,因為,心依佛音聲,不取諸,念到後來,連這句佛號也是「念而無念」,心佛打成一片,證得「理一心不亂」,要知道這個「不亂」本是一心,了了常知,這就是淨土法門所謂的「一心不亂」!常說「了了見,無所見。了了知,無所知。」就是心裡不著一點妄想不染一點塵勞,才是真正的一心不亂,念佛念到後來就是如此。

所以你要知道他這裡講的「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這是代表淨土法門就是如此。經文上說,他成佛的時候,光明無量普照十方,而且超勝諸佛,超過日月之明千萬億倍光明比世間的還亮。

大梵王出現時,他身上的光明,可以隱蓋天眾的光。天人身上也有光明,但是沒有梵王的亮,《無量壽經》講「日月火珠皆」佛身上的光明,能夠掩蓋一切眾生的光。阿羅漢可以蓋住天人的光,菩薩可以掩蓋阿羅漢的光;一尊菩薩就可以掩蓋所有阿羅漢的光明一尊如來的光明可以蓋覆一切眾生的光明,那是最清淨,所以叫「超日月光。阿彌陀佛有一個號叫「超日月光佛」所以經文講「絶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不光超日月之明,還超一切諸佛。剛才講「佛佛道同」,這裡講「超過一切諸佛。因為有佛的光明,只照一個佛剎、兩個佛剎阿彌陀佛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剎。也就說一切眾生他都接引,淨土宗這接引眾生的法門,普及十方法界。十方佛土都有諸佛讚歎勸修淨土,這是可以肯定的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不光釋迦如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如此說,這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十方諸佛都稱歎「阿彌陀佛」的名號,讚歎西方極樂世界。怎麼證明呢?你們每天讀《阿彌陀經》就很清楚,《阿彌陀經》講「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東方有恆河沙數諸佛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各有恆河沙數諸佛。皆出廣長舌相。」所謂「廣長舌相」就是不妄語。一般人不妄語是「三世不妄語,舌尖至鼻」,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不妄語,舌能覆面。十方諸佛「出廣長舌相。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十方佛土十方的諸佛都讚歎《無量壽經》,讚歎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殊勝難得。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的眾生,淨土法門都普遍攝受。那現在有人說:沒有學《弟子規》不能往生,這說法就跟經典不相了。你拿《阿彌陀經》四十八願來看,一對照,就知道他講那些話,都是個人的思想見解及喜好他也不依經典,沒有一絲毫正確。無論在家或出家的佛弟子都要依經典來看,依經典學習才是最客觀的,因為佛經是佛親口宣說的,對不會錯,更不會有任何問題而且有歷代祖師大德為我們做證明,他們都有修有證,都是真正的修行人。所以十方諸佛都讚歎淨土法門,經文裡講:「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這「日月之明」就喻作世間法。意思是淨土法門對超過日月之明。現在有人胡說「學淨土還是要用世間法來做基礎」你們看看這四十八願,再看看那些邪見之人他的說法,你就很清楚了對是他們錯。因為你掛上佛教,說你是講佛法,要跟佛經講得不一樣,那絕對是你的問題,絕對是你胡說八道,不會是佛的問題。所以我常講:學佛,你一定要依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依四依法,你才是真正學佛,尤其要「依法不依人」,這是最基本的。

淨土法門超過一切法門,絕對不是建立在世間法,是二乘之上。外面有一些附小乘的外道為騙學大乘的佛弟子轉跟他學,就說小乘也有念佛法門,那是胡說八道,明明那跟大乘的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是不同的,他們故意用話術拐那些不懂的人。小乘只相信一尊「釋迦牟尼佛」,根本不相信有「他方佛」,他怎麼會有大乘的念佛法門!

小乘只看到一個娑婆世界,他並沒看到他方國土所以他根本不相信有「他方佛」。阿羅漢天眼通的能力,頂多到娑婆世界的邊緣,再過去一點他看不到,他甚至不曉得前面有什麼。有些他知道一個佛剎、兩個佛剎,可是他不曉得有他方諸佛,因為有的佛剎,諸佛如來沒有出現。而且他也不是每一個佛都能到。為什麼?因為他還有煩惱沒斷,業障沒有消不是他不願意知道,而是他能力就是如此,想知道也沒有辦法。

現在有些宣揚小乘的人,他剽竊大乘禪宗,說他教的調呼吸,那就叫作「禪」。真正大乘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就已經講得很清楚。神秀和尚派弟子志誠法師去向六祖慧能大師請教,六祖慧能和尚就問他:你師父在北方,教你些什麼?他回說:教「觀靜」。所謂觀靜就是心認為有個安靜的境界,不能化空,卻以為自己是用正確的方式在修行,以為自己在觀心,不知這念「安靜」是因心有,而心體本空,所以修錯。正是古德所呵然後說:教「長坐不臥」。六祖大師劈頭一奪,奪」就是奪取。「劈頭一奪」就是完全否定他」的意思。他說:「住心觀是病非禪」。「長坐不臥」不是真正的修道。所以六祖說:「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死了就躺在那裡,你要想要叫他坐起來沒辦法。「元是臭骨頭,何為立功課」,「長坐不臥」怎麼能當作修行。
而有些在附小乘的外道,他剽竊禪宗,提倡「觀心」也說是禪。中國的禪宗是大乘法,非是小乘,六祖慧能大師是禪宗的祖師,早就對於那類錯誤的教法予以否定,祖師直接講:禪是「外不著相」,「內心不亂」是定。什麼叫「坐禪」呢?坐見本性才叫「坐」遇緣不亂這叫「禪」。小乘說的「寂滅」是滅六識,其實他的「滅」不是真滅,而是使第六意識不動。「不動」就是根本不緣任何境界,他怎麼能「逢緣不亂」所以為什麼有阿羅漢入皇宮受供養,習氣又起來了。

有阿羅漢聽到緊那羅彈奏音樂唱歌,他以為自己在禪定,其實不知不覺起來跳舞,所以釋迦尼佛講「迦不安」。迦的禪定功夫非常好,可是他沒有見性,他有習氣,所以碰到境界,還是不知不覺地習氣就被勾起來,這講禪宗
現在小乘故意說他也念佛法門。大家都知道念佛法門是大乘是了義,是講他方諸佛,而且往生淨土等於生十方佛土。為什麽?後面經文有「現佛剎願」、「徹照十方願」,極樂世界地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十方國土,寶樹跟寶樹行間就像大螢幕一樣,可以見到十方國土,有他方諸。還有前面講的「神足通願」,能遍供諸,這不是一般阿羅漢做到的。由此可知,他們是剽竊大乘的淨土宗、剽竊大乘的禪宗。那些人只為名聞利養,顛倒說法,提醒這類人:不要以為你沒有受菩薩戒就沒罪喔,即使沒有受菩薩戒,為利養一樣有罪。聲聞乘的有犯才制;有犯戒佛才制戒。而菩薩戒是眾生本具的戒,也就是性戒,即使沒有受,沒有人犯,一樣有這戒存在,這叫「一切眾生本性具足」戒法,所以在菩薩戒經講:「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這個「戒」是一切眾生心中本具,你與心性本具的戒法相違背,即使你是學小乘學聲聞戒,你說你沒有受大乘戒,一樣也犯。所以為什麽大乘論事。事相上你有發願要受,就算受;心上這戒是本具的,你迷惑顛倒,違背了,一樣有罪,所以叫性戒因為這戒是稱性的,所以你要清楚。我們講很多,目的在於保護大家的善根,不要被汙染那些邪說對我來說,我不會被他們迷惑,但是對於很多初學想學佛的人而言,聽到這些似是而非的說法,一旦邪見入心,那他想要成道就非常地困難了,就像五十陰魔一樣,會障菩提道為什麽釋迦尼佛要講五十陰魔,五十陰魔就是講末法修行的亂象。眾生想修學但是沒有人為他把事實真相講出來。釋迦尼佛大慈大悲宣說五十陰魔,為我們分析修行過程當中的微細魔事,所以,這些魔境現前,你就能知道,你就不會被這些陰境給迷惑了希望你們能夠記取,能夠專心把我所說的多聽幾遍,因為講的內容比以往多,做擇,雖然明確但是非常地多,裡面微細的部分,你要能擇得出來大乘跟小乘。大乘跟一乘是一樣的,但大乘跟小乘不同在現代的亂象,淨土宗禪宗……等等的,你都要能擇,你如果不能擇,你就會被他們迷惑。你不要只聽一些表面的好聽話:「佛法教我們平等、教大家不要這樣分別」我告訴大家:這「分別」不是我教你的,是釋迦尼佛教的,釋迦尼佛講要大家分別出來。所以你看經典上只要有人提問題,釋迦尼佛就會讚:「善哉善哉:「好。」他說:「汝等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分別」就是跟你講清楚釋迦尼佛可不是像一般人,糊里糊塗的搞不清楚,釋迦尼佛教眾生要「分別」,分別什麽呢?什麽是「可行的」什麽是「不可行的」。就像八正道一樣,什麽是正業應當做什麽是正命什麽是正語正思惟,佛都為你擇出來,這八個正道,就是正確的道路,不是世間路,而是修行成佛之路
七覺支的第一個「擇法覺支」,就是教你有智慧眼,能抉擇。什麽時候應當用,什麽時候應當用。止觀如果「止」過多,就應起「觀」;若「觀」過多,就應修「止」,這是擇法覺支再者,你每天讀經:「如是我聞」這句「如是我聞」就是在。在大般涅槃經中釋迦尼佛告訴阿難,一切經首要安「如是我聞」他還解釋這就是要外道外道經典前面就是「阿、優」。外道是要告訴大家這是佛經,不是外道典籍,佛經講的是如是,「如是之法」是眾生,這在我們眾生受持分上要做這樣解釋,在阿難分上如來所說部經是他所聽聞的那我們要聽聞的就是「如是」而已。這「如是」的「如」就是真如,學佛依真如而修,決定不會錯就是如是。
回到經典上來看:
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善。來生我國。若不不取正覺。」

你見到佛光,你真正感受到阿彌陀佛攝受你的願力,你的身心必然清淨安穩,所以阿彌陀佛又有一個名號,叫「安穩光佛。」你身心煩亂的時候,你一定要念佛。有一些同修不會修行,我說:你為什麽沒有來念佛他說:法師啊,我心很亂很煩,所以等我平靜點、輕鬆愉快的時候我再來念。像這種就是不會修行,念佛就是能幫助你安定身心,所以叫「安穩光」。越是心不安、越是煩亂時,更要提起佛號來念。你念阿彌陀佛一定得身心安樂,這個我不用多說,你自己去念,你就曉得,正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能有多安樂,你自己念下去,你就知道了。一定要能慈心,「慈心」是慈悲;「做善」是什麽?就是「做一切善法」。所謂一切善法,包括世間善法出世間善法,他都做如果沒有因緣做世間善,他就是力行出世善法,有因緣他就隨隨力而做。講到「做善」你不要解成十善五戒,世間人很喜歡看到「善」,《阿彌陀經:「善男子善女人。」淺解之人就馬上解釋成「五戒十善」,不是那些。淨土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是「具足信願行」,這才稱為善,非此則不善。你們要清楚啊!具足信願行才叫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不具足,那就不稱為善經文講「慈心來生我國。」你接受佛光的攝受、照耀,就會如法學佛、如教奉行照這樣發願求生淨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如果做不到,就絕對不成佛,這個語氣是表示絕對可以、肯定做得到的。


「光明無量願」跟「觸光安樂願」這兩願,光明無量的「光明」就是作用,不光指的是佛身上的光,了分身、化身等等的利生之事,所做的事情都含有般若智慧,所以稱為「光明」。所以這「光」不屬於世間一般認知的光明黑暗,直接講就是「作用」,這作用就像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入國土身,乃至十四種無畏力都是光明的顯現,莫不皆是引導眾生,給予眾生安樂。凡是能令眾生出離三界六道輪迴的,都稱之為「光明」。能出輪迴才叫安樂,無法出輪迴的安樂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不會長久。有一首偈子說得很好,是形容天上:「六欲諸天具五衰。三禪尚自有風災。」天上的天人雖樂一時,但時間一到,五衰相現,也是終將墮落。即使真修行到了三禪天都還有風災。所以,「假饒修到非非想。不若西方歸去來。」就算你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天」,還不如你往生西方淨土,乘願再來。從這首偈就知這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你看,一場地震、一個颱風、一場火災就奪走數千甚至數萬人的性命;有幾百萬人前一天都還幸福安樂,風災過後幾百萬人甚至近千萬人瞬間變成災民,所以這三界是不安的。很多人想要移民到國外去,可是每一個地方有每一個地方的氣候環境......等等的差別因素,都不能真正達到安穩之處,所以為什麼祖師大德都勸我們求生淨土,「求生淨土」這才是真正到達安穩處。你接受佛陀的教化,接受佛法的熏習,這才是真正安穩,不然去哪裡都不會安穩,因為這世間是無常的、會變化的。
所以你要想到佛菩薩教化你的方式,這就是他的光明,就是佛智慧的顯現,所以講「光明無量普照十方」,也就是說佛能對應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根器,為什麼要「對應根器」呢?目的是要讓他離苦得樂。離什麼苦?一般人不覺得苦啊,反而是叫他修行他覺得比較苦。就像道場,如果一間道場不要求你斷煩惱,不要求你改習氣,你來道場愛吃就吃、愛喝就喝、愛睡就睡,相信這道場人肯定非常多,尤其在末法,愈不如法的道場人愈多,當然不是說多人就代表不如法,你意思要聽清,是說:「不如法」能吸引的世間人非常多。為什麼呢?因為不教你改習氣、不教你斷煩惱他說這叫接眾,說這是方便!那這種方便接眾裡面有沒有般若呢?沒有般若!這個「方便」是假的,所以不能稱為「光明」,不算真正的「無量」,是屬於生滅的。佛的光明、佛的善巧方便是一定可以達到究竟涅,縱然一生不能到也能為你做多生多劫的遠因、根本,給種善根,幫你種下成佛的種子,這樣才是方便所以這「光明無量」的無量包括:方式無量,還讓你證得無量。心性不可思議具無量的妙德,般若智慧不可測量,......都是無量的意思。有句話:「佛法無邊」。為什麼呢?因為你有邊,就有量,有量,就有界限,有邊量,就有界限,以說「佛法無邊」。「無邊」就是沒有界限、沒有分,就是沒有分的意思。事上有分、理上無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叫無量,就叫「無邊」世間人說「無量無邊」,他是形容所看到的東西,多到他一眼數不清,他就說無量無邊。而佛法說的「無量無邊」是真的沒有界限!沒有盡頭!因為一切都是心所顯現的。

這才稱之「無量」。所以用「光明」照十方眾生超勝諸佛,他用的方法超勝諸佛,就像淨土法門。其他的諸佛沒有接引你往生淨土,只有念「阿彌陀佛」這個法門,我們講念佛法門就是指「極樂淨土」,唯有他有接引。《觀無量壽佛經》講「九品」,不管你這一生遇到什麼緣,這九品就是講九大類的眾生,他都平等接引往生。下至「五逆十惡」,上至「持戒清淨、深信大乘」,淨土法門都平等接引。那是不是因為佛慈悲平等接引,你就能懈怠了?有一些人就想說:這淨土法門是接引根的、業障重的,所以就教大家投機取巧,說修行不用太認真、不需要努力,不用非得「一心不亂」不可。甚至說:淨土宗在大乘裡面是特別的法門,是佛的方便,所以可以不用特別去持戒、意思是「不用守戒律」。古德講:「缺戒成魔侶」啊!你要是沒有「戒」,念佛不能成就。
這「戒」,你不要拿《弟子規》或是一般的五戒人天小善,當是根喔!「戒」要大乘,大乘就是「菩薩戒」,佛教要興,戒律很重要。這戒律不是指世間法,能夠作為你解脫的根本。《華嚴經》講「戒為無上菩提本。」《四十二章經》講「戒為正順解脫之本。」有戒才能解脫,要是沒有戒,任何法門都不能成就,要隨順戒律而達解脫。為什麼?因為沒有戒,你所做的就會「殺盜淫妄」,「殺盜淫妄」怎麼會一心不亂呢?念佛要是沒有「一心不亂」,你怎麼能往生?臨終就算「十念」,這十念也是要不亂,也屬於一心不亂!所以絕對不能因為淨土法門接引的範圍廣泛,你就懈怠、就放逸了,這點要清楚。眾生投機取巧啊,所以為什麼當年真諦三藏法師要帶菩薩律藏來中國的時候,這船都搖到快要翻了。他就知道是護法善神不讓菩薩律藏過來。所以只傳來了一般的《聲聞律》,真正的大乘菩薩律藏沒有傳過來,就是因為眾生心「投機取巧」。已經為你講淨土法門了,你還要懈怠、還要「投機取巧」那就沒有辦法成就。所以,佛光雖照、雖勝於日月,但是呢!就是沒有照到你。因為你的苟且心把光明給障礙住了,你的懈怠心讓你不願意從無明窟宅裡面出來,不願接受佛光的照耀。全都是因為懈怠、苟且,雖然已經接觸到三寶,但是對於佛法卻得過且過,每天都不願意認真「聽經」。以前學佛人聽經,最起碼要聽八個小時,天天這麼做、天天這樣熏習,才能夠建立起正知正見。這樣還不敢說能成就,只能說有「正知正見」,我們所說的,當然你聽聞的是正法。要是聽邪法每天聽八個小時,那你全體就是邪知邪見。現代的人天天看電視、看新聞、看報紙......可以看八個小時,所以建立的就是什麼?世間意。自然當事情一來,你第一個直覺反應就是「世間意」。如果你能每天聽經八個小時,事情一來、你的直覺反應就是「佛知佛見」。在佛門,只要是叫你的名字,你要答:「阿彌陀佛」。有時候,我在叫一些同修的法名;很多人答:「有。」這就是平時沒有在念佛,或是你平常佛號念得再多,其實也沒有入心。從這個小地方就可以看出來:你功夫不深、道力不堅、用心不專,「三不」!這就是修行沒有功夫啊!只要生活上遇到事情,你一定馬上起煩惱。因為你凡事都是用世間法,以世間意為優先,你處處搞的都是人情,你沒有道心。所以,所學的佛法有沒有入心,從小地方就可以驗出功夫。且不要講你能睡覺時念佛,你能於病中念佛,那都還談得遠;且看,你即使身在佛堂,都還念不出佛號來。那何況是於境界中!我們共修後一開始繞佛,或是我在拿麥克風,正要講開示,這麼一瞬間十秒鐘內,有人就開始散亂、開始東看西看。那剛才念佛的功夫在哪裡?表示你用功沒有相續,你的心沒有攝住。剛才在念佛的時候攝住了,可是佛號一停,你馬上開始攀緣。
功夫要用哪裡?就是在這十秒鐘,這時才至關緊要。你不要看才十秒鐘,你這十秒鐘的散亂就表示什麼?你一旦出了佛堂,那就叫「一團亂」,心裡就七上八下,發之於身口,那就迷惑顛倒。所以真正明眼人看你用功,他不是看你坐在那裡念佛,他是看你行、住、坐、臥,你的起心動念、你的言行舉止是不是與道相?所以為什麼廣欽老和尚講:真正念佛的人,雖然嘴巴不念、手也不撥念珠,但是他就透著一股「佛氣」,念佛的氣氛在他身上,怎麼樣他就是不亂,他跟你嘻嘻哈哈,他也不亂。

大家都亂了,他不亂,這是廣欽老和尚,一位真正念佛、真正有功夫的人,他的經驗,他知道念佛的人,時時刻刻就透著一股念佛的氣氛,這是真的。你不是真念佛、你不修行,你裝,你也裝不,不可能有。你以為你放掌(手)、合掌合很好,其實裡面是貪瞋癡、裡面是散亂,根本不用大的境界考驗,只要小小試一下,世間意就起來了。這樣每天念佛念多少都是枉然,都沒有用,但不是做課沒用,而是你沒念到心裡面去。功夫在哪裡?就在這裡勘驗。
我有見過,一間專門念佛的道場,平時管得很嚴,去參加放生活動,是有要求他們放生時念佛。結果呢?他們還是放逸了。原本他們在傳遞要放生的物命時,應該要念佛,大家卻沒能提得起來,我看真正能提得起來的,幾百人裡面就那麼一兩個,這就很清楚你的功夫在哪裡。平日在佛堂每天念八個小時、十幾個小時,一出去放生,心就放逸了,這表示什麼?除八個小時以外,都放逸、在懈怠。所以說,怎麼能成就?習氣這麼重!念佛要轉心,念佛不轉心沒有用。你心要轉,要跟著佛號「心聲相依,妄念自清」。這「心聲相依」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你若沒有這麼踏踏實實走過,你是體會不到的,這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什麼叫「心聲相依」?這是講真正念佛,不是寫個講稿或背背講稿,上講台說「翻開經本,第幾頁....」這樣隨便呼嚨一下、矇混一下,你就能過關了。「心聲相依」就是你的功夫,心裡有佛。就像廣欽老和尚講的,透出來的就是念佛的氣氛。不光是你手拿念珠的時候,如此:嘻笑、打罵、做事......都如此,這才是真正修行、真正用功,是真正一心不亂。所以淨土宗無論九品中的哪一品,都是要求一心不亂。你認真去做,就是經文講的:「觸光安樂願」莫不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所以,唯有念佛修行,守佛陀教誡,才能真正安樂。其他的安樂就像吸食毒品一樣,你以為你安樂了,其實那只是你你攀緣到了這一樣你想要的東西,你得到了,可是得到了以後,你又想要別的。就像小朋友買玩具一樣,這樣玩具他買到了,他就吵著要另外一樣;沒得到的時候,他就不安樂,得到的時候安樂一下,接著他又想要別的,又不安樂了。這三界所有事情都是如此,同理可證。

經文講「莫不安樂。慈心作善。」這是單就淨土來說。做到「所有善根。心心向。來生我國。」願意求生淨土
所做的一切善行,全部迴向極樂;相反地,你要檢點自己,你願不願意往生淨土?很多學佛人,一講到死、講到往生,嘴上說不害怕,真正面臨的時候,他還是放不下。而有的人是只要提到「死」,他就害怕,生活中不可以有一點點不吉祥的話,因為他很迷信。那你想想自己,你有沒有要「求生淨土」?你現在接觸到了淨土法門,你有沒有放下?你有沒有做到「慈心作善。來生我國。如果有,那佛光有照到你;如果你沒有放下、你沒有看破,那麼佛光並沒有照到你。你要這樣相反觀照。你不能解讀成:「只要佛光照我,我就能往生」。你要想到:自己是不是真正放下、是不是真的看破了。真正看破、真正放下,那表示佛光有照到你,而且是徹照;如果沒有,那你只是結個緣,你做善事,只得三界中輪迴的人天福報。人天福報就好像射箭,「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有福的人要造業很容易,比如說:一般的人,他殺一個人,他被判死刑;你要是有福報做帝王,殺的人再多,旁邊都還有人讚歎你,殺好,真英明、真有智慧。殺一個不夠,他還告訴你:全部殺光。而且你也不必接受法律的制裁這個福報是很大。但是呢,他還是有因果的,因果會制裁他,世間的王法、法律,奈何他不得,因為他有福。但是要知道,福報大,造的業就大,甚至一個念頭就可以損害千千萬萬的眾生。所以為什麼我們不求人天福報,人天福報裡面沒有般若智慧。必須有般若智慧才能出三界,有般若才能出六道輪迴,沒有般若,福報再大都沒有用。那還要不要修福報呢?還是要修,人不能不修福,但是更要啟發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發起了,所修的福就更大,利益的層面就更廣。

經文𥚃講的「安樂、慈心善」,是要迴向求生淨土。你不要看到善就開始跑去善事,淨土宗講的善是指「信、願、行」,要深信切願,老實念佛,這才是善。一開始是「有作」:有心作善,有心念佛。念到後來,會自然而然地無心念就無造作心在善,叫「無作」,也就是所謂的「念而無念」,此時得「理一心不亂」。這一心不亂分事、分理。事上的一心不亂,它涵蓋著「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念茲在茲,在什麼境界他都不亂,習氣起來,就能馬上調伏,這叫「功夫成片」。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念起不隨」:念頭起來,能不隨順它,習氣起來,他可以調伏得住。所謂「事一心」,有這功夫,就能降伏習氣,令習氣連起都不起,能令煩惱不生;可是呢,他不明心,沒有真正見到真心本性,還不明心性,也就是無明沒有破,所以念佛法門剛開始是從「有作」,再來慢慢漸漸熟悉,就能夠成就「無作之善」,達到經文所說的「來生我國」。
講到「善」,你不要只想到「造作」。很多人只要看到「善」,就以為是要造作世間善法,就趕快回去幫父母洗腳、端茶、學《弟子規》......,去對人鞠躬、裝笑臉....,把「善」當作去做一些公益活動、做回收、蓋醫院、養流浪貓狗......,他以為這些就是淨土宗講的「善」。這裡講的「善」是它有它特別的意義存在。所以在解釋經典的時候,要與經典的義理相應,不能隨意拿世間的善法或是其他經典來刻意穿鑿,否則就是「說相似法」。什麼是「其他經典」?包括:小乘經典、外道經典。很多法師講到「慈心善」,就教你先學小乘,那是錯誤的。《往生論》說:「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學二乘的人,沒有辦法往生淨土,極樂世界也沒有女人,所以往生淨土平等平等,沒有男女相。你們可要聽清楚,跟你講極樂世界沒有女人,這世間眾生很愚癡,一說沒有女人,你就想「只有男人」,這是二元對待。經典上講沒有女人,可是它也沒有說有男人,所以是你的對待心太重。所以就有人毀謗阿彌陀佛,說淨土宗男女不平等,去那還要先變男性........。這就是謗佛,是講這話的人男女相太重,世間情欲太深。這四十八願講「國無女人願」。他只講沒有女人,並沒告訴你有男人,所以根本沒有男女相,是有這密意在裡面,你要參得透,要看清楚。世間人聽到沒有女,他就想:極樂世界只有男眾。這就是對待心重,因為「男、女」是相待法,是相互對待的。就像黑跟白,世間人聽到「沒有黑」,就認為那一定純是「白」;沒有「暗」,一定都是「明」,他就是落在對待當中,所以一講西方淨土沒有女,他就想到那一定純是男人。實際上極樂世界沒有男女相,沒有男的問題。前面告訴你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大丈夫相」就是一種相好的呈現,既不分男,也不分女,你不要聽到丈夫相,你就認為那裡一定都是男的!所以你自己看經典要看清楚,不要在佛門裡面虛妄造謠、妄生事端。有不懂這道理的一位法師,他說:男女要平等,所以他要來造個「五百女阿羅漢」。阿羅漢沒有男女相,只是他自己男女相太重了,所以他認為阿羅漢有分男女,他要是真造了,那真是敗壞佛門。誰告訴你五百阿羅漢一定是男的?沒有人說啊。阿羅漢該現什麼相,他就現什麼。阿羅漢也沒有所謂的「男阿羅漢、女阿羅漢」,不要在這裡心生分別,妄生事端,把佛門搞非常不清淨。要以如來的智慧眼觀察,如來就像大醫王,就像一個醫生,醫生會分析、會解剖學,他觀察人體的構造,分析男生是什麼樣、女生是什麼樣,男生身體有什麼特質,女生身體有什麼特質,純粹是很客觀的分析,就男,男有什麼習氣;就女,女有什麼習氣,只是因病予藥。你不能說是這醫生是對男女不平等,因為本身在構造上就是不一樣,所以他開的藥不會相同。就像化品、保養品,分:擦臉的、擦脖子的、擦手的、擦大腿、擦小腿的、擦腳的,那你能說這化品公司不公平,為什麼不能只出一款,偏偏要消費者買整組?他那是經過研究分析的。而佛是親證的。佛眼平等普觀這世間的男眾,他有什麼問題,所以對於男比丘用比丘戒;女眾則用比丘尼戒,三百八十四條,還再加個八敬法。又有人說這八敬法就是男女不平等,這就是他錯怪了釋迦牟尼佛這位好醫師。佛開的藥方正好能治病,她說「我不要吃」,明明他就有傲慢病,他偏就不行八敬法。他不吃這個藥,病就不會好。法只是對治煩惱,把煩惱都除掉了,男女本自平等,根本沒有男女相,這法界就是如此。所以,《信心銘》講:「法無異法。妄自愛著。」法無異法,是告訴你:一切法平等,是你自己虛妄分別,產生了執著心,

都是你自己妄自愛著,在心上心、頭上安頭,所以說將心用心豈非大錯。」嚴經》說:眾生自心取著自心變現出來的男相或女相,所以造成輪迴、造成淫欲、造成輪迴。所以《嚴經》講「如巧幻師幻作諸男女。」這男女相是巧幻而有的,是假的,那又是誰「幻」的呢?是由你的煩惱習氣幻現的。煩惱習氣不同,所造成的色身,感得的報身,各自不同,身體是你自己感的,不是上帝給你安排的,全是自業所感。
所以,你是女眾,你想要修行,佛就給你這些藥,這些藥就是治你的病。我們講醫學上的例子,你們就很清楚了,男女構造不一樣,就像習氣不同,為什麼構造不一樣呢心裡面所帶的業不同,所以感得的構造也不同,男眾跟男眾相比,每個人臉相也不一樣,身材大小也不一樣,女眾也是,都是自業所感。所以你不能錯怪釋迦牟尼佛,不能在佛門裡面妄生「男女二相」的分別。如果說「排班」一定要男女並排,才顯示平等,這就太牽強了。佛法講實質不講形式,即使連排班,釋迦牟尼佛也讓女眾排後面,都是他為大家開的藥,專門對治習氣用的,就是如此而已。所以要知道,現在很多的比丘尼很無知,居然跟著人在佛門裡面搞女權運動,像個世間人一樣,這種都是沒有得到佛力的加持,沒有接受佛光的照耀。
所以講「觸光安樂」,你有接觸到、接受到佛法,你就懂得佛陀教化的意義,你就不會在這裡妄生分別。如果你接觸到了佛法,你還不安樂,還要起對待心,在這裡造謠生事、破壞佛教,那就是你的問題了。你這一生然遇到佛法也是當面錯過,所以不要妄分男女,這都是世間心重的人多事,他就是喜歡在那裡分別,在一些沒有必要的地方刻意製造事端。古人講:平地起風。這就是妄起大風。起風後就興風作浪,最後就感至「業海茫茫,罪山岌岌」,造無邊罪業。
講到觸光安樂願,你真正接觸到佛教、接觸到佛陀的善巧方便,你就會發心萬緣放下,一心一意修行求生淨土。為什麼講「求生淨土」呢因為此淨土一法門即同時攝受一切法門,往生西方淨土等於往生十方國土。一即一切所以講「萬法」,所有的法門歸宿是淨土。所謂「淨土」是心淨土淨,在住處,我們稱為淨土。託名而顯性而已《華嚴經》講「託事顯法生解門」由事相上告訴你,其實「就是心,心就是事」。顯現出心性之法,令眾生能夠理解、能夠證入,叫「託事顯法生解」。事相上即是法性,不是比喻,也不是神變。《華嚴經》講一一相好一一塵一一剎,能出無邊妙寶。這「妙寶」代表佛性的功能。極樂世界亦復如是,到西方淨土六根接觸到極樂世界的六塵都能成道因為「託事顯法」令眾生能生般若之正解,這裡具有華嚴一乘的教義在裡面,所以說華藏世界跟極樂世界完全相同。古德講「華藏密不離極樂」。「密嚴」土是大日遮那如來,大日遮那如來其實就是毗盧遮那佛,「密土」就是華藏世界。極樂世界亦復如是啊,所以說「華藏密不離極樂」,其受用完全相同。但是極樂世界更不可思議的地方,就是:凡夫下下品往生,也能夠等同如來受用。西方淨土具有華嚴一乘十玄門的義趣在裡面,要是你真的懂華嚴的十玄,你再來看極樂世界,就完全沒有疑惑,不會心生分別,認為淨土是權教、是化城。為什麼有人會認為淨土宗是「權」、認為是「化」呢?「化」是指《法華經》中講的化城。因為他不了解「事即是理」,他不知道什麼叫「事事無礙」,所以他才會誤解,認為淨土宗是不了義,認為一定要「心性」才是唯一的入手處,這也是常有學禪的謗淨土的原因。當然,會這樣認為的人,也不是真正了解禪。夏蓮居老居士講「攝禪歸淨從來有。離佛談心未始聞。」禪宗導歸淨土是一向都有的事情。所謂「離佛談心未始聞。」是說離開了佛號,想要來細究心性想深入佛性之理,從來沒有這個道理。真是誠哉是言!講這話一點都不錯,完全正確,但是知道這一層道理的人又有多少呢?所以他說:「佛難信誠難信,萬億人中一二知。」這「萬億人」當中是指學佛人,千千萬萬的學佛人,這當中就只有一兩個知道,知道的人太少了,真正有這樣的境界,有這樣見識的人不多,這在《華嚴經》稱之為「普眼境界」,非凡夫可入。所以為什麼導歸極樂世界的是普賢菩薩,因為只有他才有這方面的見地!為什麼導歸極樂世界的是文殊菩薩?只有他們的智慧才夠高,才能知道這真相,才能見到這境界。這是講觸光安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