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5月17日 星期一

法華經今解 ~受記品第八 之六~悟顯法師 講述

 

(經文)

世尊。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裡。與之而去。



前面講到五百阿羅漢於佛前得授記,歡喜踴躍,懺悔自己得少為足。所以後面這裏舉了一個譬喻,這是我們佛教很有名的一個譬喻,就是:「貧人衣中繫如意珠,不知自有珍寶,而向外尋覓。」就像眾生一樣,他不知道自己就有如來智慧德相,以為造作種種修持,造作種種功行,才能得到佛果。總是向外希求,又或者學外道、學習邪見,這些都是枉做工夫。所以這裡舉了這個「貧人衣中有如意珠」的譬喻,「如意珠」代表的是我們的真如佛性。從開始講《法華經》到現在,一直講到的重點,除了「但說一乘」,實際上還有一個,就是要告訴你「你本來是佛。」所以前面有三車之喻,羊鹿牛都只是權設而已,雖然所接引的表面上有各個根器不同的眾生,但其實每個人都是法王真子,每一個人都有如來智慧德相。三草二木、說大乘、說小乘等等的,其實都在唯談見性、唯談心性。所以,不管用哪一種譬喻,都是要指示眾生「本來是佛」。舍利弗他是利根,大迦葉四大弟子,這是中根人;中根人他之後才領解。這裡代表的是下根,所以他需要佛來授記,講過去的因緣;但是雖然授記,雖然講因緣,它裡面還是有衣中繫如意珠的譬喻,來指示眾生本來是佛。所以說「授記」,實際上就是直指你心中本有佛性,並不只是單純的預言,這一點你們要能夠清楚。


所以一開始我就講了,這一次要講的內容,它裡面所要說到的,就是要直指眾生本來就具有佛性,本來就能成佛。這裡使用貧人衣中繫著無價寶珠這個譬喻,來告訴所有的學佛人,各個都能成就,各個都能作佛。在《法華經》前面就講過:「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所以說是「成佛的《法華》」,這就是直指眾生本來是佛,這就是「授記」它所要告訴我們的。包括後面的多寶如來,包括後面講的釋迦牟尼佛的壽量,包括釋迦牟尼佛分身集會等等的,都是顯示「真如自體、真如自性,沒有其他的用意,就是直指人心」,這個「人心」就是你的佛性。所謂佛性不從心外得就要你反觀而已。


我們直接看到經文裡面說的:「世尊。譬如有人。至親友家」有一個人到他親戚家裡面,「醉酒而臥」他喝醉酒躺在那邊。「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他這個親戚可能是作官的,有事情必須得出去。「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裡。」他親戚將寶珠藏放在他的衣中,「與之而去。

」給他以後他親戚就出門了。


(經文)


其人醉臥。都不覺知。


這個人喝醉了躺在那裡,完全不省人事,也不知道自己衣中有如意珠,這真是醉得很厲害,就像眾生一樣,醉得很厲害。


(經文):

起已遊行。到於他國。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



這人酒醒了他就離開他親戚家,到其他的國家去。因為要吃飯,要穿衣,於是到處給人家幹活掙錢,所以說「勤力求索」。「甚大艱難」,這生活不容易,受僱於人,給人家打工。「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賺了一點小錢他就很高興了。


(經文):

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


之後這人又遇到當初的那個親戚,他的親戚就罵他「咄哉丈夫。」你這個人,怎麼這麼沒有用,怎麼為了衣食這樣到處辛苦啊。所以眾生就像這貧苦的人一樣,在這世間,我們不要講修行了,你有一點錢過點小日子,你就覺得很安穩了,你根本不會想要修行。所以說「貧窮學道難,富貴學道難。」最怕的是貧窮的人還不知道自己貧窮,而富貴的人他不知道會有無常,這富貴是會失去,這個就是很大的問題。所以為衣食故到處勤力求索,「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賺到了一點錢他就很高興了。修行也是,我之前講過,有些人覺得:我只持五戒這樣就好啦,這樣就圓滿了;五戒做好了他就能圓滿成佛了。實際上若不明心性啊,持五戒也是不能成佛。你看《達摩血脈論》講得很清楚,達摩祖師講:「持戒得生天,成佛須是見性,若不見性,念佛持戒因果等法皆是外道法,不是佛法。」因為世間人他不懂,他覺得:我做好事,我把好事做圓滿了,將人做圓滿了,我就成佛了。那是你以世間人的一個標準來看,你的標準並不是佛教的標準,你應該要用佛教的標準來看:成佛須是見性。連二乘學圓滿,即使證阿羅漢果,都不算成佛。所以就像這裡的窮人一樣,因為醉酒而臥,明明衣中就有無價寶珠,他卻不知道;就像眾生迷失在境界當中,所以即使他醒來了,他懂得要修行了,也是沒有辦法找到自家寶藏,所以到處盲修瞎練。我前面講過,有些人他很樂意修行,很樂意用功,但是沒有善根,所以學成外道或是邪見,可是他還覺得自己學到了無上大法。這個就是因為沒有流通正法,沒有流通大乘,所以你沒有因緣聽聞到正法,你學到不究竟的佛法,甚至是假的佛法。所以要多印多流通大乘經典,要自己去流通,自己去做,你才能夠有因緣遇到大乘,這當中是有因果的。像你們現在能聽到,也是你們過去生有種一點善因,能夠持續聽下去,那就要靠你平常這樣維持,把這個善因相續;所以要處處跟人家結緣,希望大眾都能夠聽聞大乘佛法。這個就是。一般的人他想要修行,他不解如來真實義,不了佛法的宗旨,所以盲修瞎練,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

其實我覺得現在的佛門,我在台灣看到的,有一些出家人也是,我相信大陸也是一樣,因為現在真正講經的人很少,都講一些心靈勵志的話,看似有聽到一些講座,或是在家或是出家人在講,他們覺得有翻開經典,他就覺得那是佛法,實際上也是問題百出。所以說「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他聽到有法師穿著袈裟上台,講了一些五戒十善的東西,內容是孝親尊師等等的,就覺得他學這樣就夠了。這個就是末法的眾生,他不了解大乘,甚至他還覺得大乘太高。你看看這個人,在佛法來看,他的心智是貧窮到了極處,沒有智慧到了極處。大乘佛法講的是心性,人人本有,不假修成,他還覺得太高了;這就叫捨本逐末,捨近求遠,將會越求越遠、越逐越末。就像持戒的人,他不了「光明金剛寶戒」,他只持戒相,到後來他就在戒相上打轉,到後來呢,他就變成邪見,用戒律來要求別人。為什麼?因為他不解心性。我們就講律宗的祖師道宣律師,他當初持戒就是這個樣子,他因為沒有持到根本,他只在戒相上,他做得很好,連天人都來送飯;可是他到處看人家過失,所以自己心不清淨。窺基大師到山上去見他,那一天,天人就沒有辦法來送飯,為什麼?因為窺基大師是大菩薩再來,他隔天還責罵那個天人,他說:「你怎麼昨天沒有來送飯啊?」他說:「我正好要好好教導一下這個窺基法師,你看他放蕩不羈,晚上睡覺我們是右臥如弓,他卻是睡個大字型的......。」結果那個天人才告訴他,說:「道宣律師啊,昨天有大菩薩上山,滿天護法神,我沒有辦法進來啊。」這個就是他只在事相上執持,他不解心性;而窺基大師他是有大成就的人。所以說你捨本逐末將會越逐越末,執戒相者將會給自己跟他人帶來無邊的煩惱。當然不是說戒相不重要,但是如果你變成執著了,那就因藥得病。你要知道這個「戒」,目的是要做什麼的,而不是只有佛當初制戒的因緣,那你只是了解當初的一個因緣,而不知道這個因緣的深義。如果說你只了解當初的因緣,那佛法講「因緣性空」,你這個因緣則不能成立,那你將以什麼作依止呢?所以祖師大德講得好:「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同樣地,佛制一切戒,也是為除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戒;「戒」就是在對治你凡夫的種種妄想、分別、貪取、憎愛。所以我發現現在的,包括一些出家、在家人,他覺得:你看有一個講座,有講一個道理,他覺得那就叫佛法。實際上,你要看那一個人講的內容是不是佛法,你不能只看他有沒有講孝順,或是講世間那些善惡認知的內容;既然是學佛,你要以佛法的標準來看,看他講的是不是佛法,否則你會得少為足。大乘佛法談論的是心性,談論的是真如,講的是了生死出三界,要以這個標準來看,你不能用世間人那一套認知,那是不可以的。就像你看一個道場是不是正法道場,就看他那裡能不能讓眾生了生死,因為學佛是要了生死的。你不能想說:沒關係,他那只是接眾。因為他的用心,根本就不是要接引你了生死的。


所以這裡講「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就像這裡的眾生一樣,有講一點世間的東西,他就覺得很滿足了。他學佛,卻不願意深入經藏,他也不想受菩薩戒。他覺得:我持個五戒就很滿足了。學個二乘他就覺得:你看我有在觀照我的身心。他這樣就覺得很滿足了。像這類就是「樂小法者」,愛戀小乘,得少為足;他沒有發菩提心。我們看到人家有這個毛病,我們自己就要轉過來,自己要發大乘心。發大乘心你才不會像一般的學佛人一樣,或是像外道邪見一樣,得少為足。甚至有的人他想學佛,是因為他看到:欸,學佛會有神通。那實際上這都是得少為足。佛教裡面有神通,但佛法不搞神通;它講的「神通」是要依你修行而發,而不是靠一些咒術,靠一些鬼神來附身。有些人修行,念佛念一念,可能他心術不正了,念了佛以後,有些鬼神來附身。你不要看有一些在家人,他說他念佛念了多久,阿彌陀佛來跟他講話,那他是在那裡招搖撞騙,那是因為他心術不正在那裡念佛,鬼神在捉弄他、戲弄他、騙他;讓他以為他自己是佛,有的搞不好還是他的冤親債主。他好像會講幾句經典,或會講一些人世間似是而非的道理。你要是學了大乘佛法,你看了大乘經典,就會有正知正見,你就不會被他迷惑。廣欽老和尚講得對,念佛的人一定有念佛的氣氛,念佛的人他的心行會像佛,不會像鬼啊;更不會去搞神通、鬼神,絕不會搞這些東西,不是只有以前不會搞,而是永遠都不會搞。


念佛的人心正行正。現在有些人心術不正,念佛還有鬼神來捉弄他;是因為他心術不正,心裡沒有佛,他就是口念彌陀心散亂。這一點你要記住,即使他們在講經,他們所謂的講經、講法都是鬼神說法;這就是誑惑大眾。你們要是覺得他這樣子算有成就,那你也是得少為足。所以要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不要搞神通,佛門最忌諱這個,搞神通搞到後來,你整個人都會變成神經病,不是我騙你,是真的。因為那鬼神附著在你身體裡面,消耗你的精神、消耗你的陽氣,我們中醫講的陽氣,現在人講消耗你的體力,最後你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甚至你全家都受到影響。有的鬼神他不光只是捉弄你,他連你的小孩、你的家親眷屬,他都一起戲弄,搞得你全家雞犬不寧。所以佛門是禁止的,絕不可以搞鬼神。你不要覺得自己有一點神通了,或是有一點感應了,我就會佛法了。《楞嚴經》上講:「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那個都只是暫時而已,不是你真正有什麼修證。所以經上教你「不作聖心。」你不要覺得這是好事,那才是善境界。「若作聖解」如果覺得:「我這樣是有成就,我這樣子是可以的。」那就是妖魔鬼怪來干擾你,所以說「即受群邪」。你們要多看看、多念念《楞嚴經》;沒有的話,那你要念楞嚴神咒,它在末法能保護你。


下面經文是講他被親友喝斥。


(經文):


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於某年日月。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裡。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


這是他親友喝斥他「何為衣食乃至如是」,他說:我過去就是看到你日子不好過,想要你得安樂五欲自恣,希望你能夠在生活上都能夠安穩,「五欲自恣」的「五欲」是財、色、名、食、睡這五欲。世間人是五欲自恣。用佛法講,在財色名食睡裡面不動心,也是五欲自恣;一個是動心,一個是不動心。世間人他迷在裡面,想要什麼他就希望能夠擁有,這叫世間人的五欲自恣。學佛修道人的五欲自恣是對於這些東西他不動心,他做得了主。


「於某年日月。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裡」在那一年的那時候,你喝醉酒了,我把一顆無價寶珠放在你的衣服裡面,「今故現在」現在應該還在,可是你毫不知覺,「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真是「甚為癡也」,這個「癡」就是愚笨。「甚為癡也」意思是「實在是太笨了」,不知衣中就有無價寶珠,還到處勤苦憂惱,以求自活。這個是他的親友喝斥他。



(經文):

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他說:你現在可以用這如意珠「貿易所須」因為它是無價的;真的講到如意珠,不只是一顆玻璃珠,它是能夠變現你所要的東西,這才叫如意珠。所以說「海中千寶」:海中有千寶,有幾千種寶藏。「先求如意」,這「如意」它是寶中之寶,因為它能變現一切珍寶。「如意珠」就是你們常常聽到「摩尼珠」;你們在店裡面買的那摩尼珠,那個只是好看,那個不是真正的如意珠。常以此珠譬喻心性,因為心性能變能現,能隨心應量,就像這如意珠一樣。


他說:如今你可以用此如意珠,變現出你想要的,去跟人家買東西,「貿易所須。常可如意」你所要的都有。


下面是「以喻合法」。這裡舉了個譬喻,再把如來要講的、要表達的給搭配起來。


(經文):


佛亦如是。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


佛教化眾生,亦復如是。在還沒成佛以前「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為什麼說「為菩薩時」?因為前面大通智勝如來,十六王子出家,釋迦牟尼佛是其中一位王子,前面包括雲自在如來、阿彌陀如來等等的有十六尊佛,他們還沒成佛以前。在大通智勝如來會下,釋迦牟尼佛教化的這一類眾生,就是現在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的常隨眾。所以它這裡講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我發心求一切智,所以叫「發一切智心」。發心求一切智,發心求作佛。


(經文):


而尋廢忘。不知不覺。


馬上就忘記了。所以《涅槃經》上講:眾生修善如同畫水,什麼叫「如同畫水」?在水上作畫,須臾即退,馬上就消失了;才發一點心,很快就退心了。眾生修善,甚至修行就如同畫水一樣,他「而尋廢忘」,就像前面那喝醉的人一樣,這麼久以來,完全不知不覺,他忘記了當初的發心。其實我們自己也是這個樣子。久遠劫前都曾遇到佛法,但是那個發心,發了以後就忘記了;幸好曾經發心過,所以這一生還能遇得到,也算是有點發心的功德。但是,終究你還是忘了很久,就像這裡喝醉酒的人一樣,不覺不知。


(經文):


既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資生艱難。得少為足。

我們在座與會的應該沒有阿羅漢。這裡講:五百阿羅漢,這些弟子這一生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覺得自己已經滅度一切煩惱了。「滅」就是消滅。消滅煩惱得度,就是到了無煩惱之地,所以叫「滅度」。「自謂滅度。資生艱難。得少為足。」就像前面那個窮人一樣,衣中明明有如意珠,可是他不曉得,醒來以後,為了有一口飯吃,還到處給人家工作。這裡講他勤苦修行,證阿羅漢道,就像前面那個人「資生艱難」一樣;然後還「得少為足」不知眾生本來是佛,不知衣中就有無價寶珠,不知道自己原有佛性,到處求作佛、求佛授記、求佛指示,做種種行,行種種法,都不見性。所以說「資生艱難。得少為足。」好像求到了一點東西,就覺得很滿足了,這不叫「知足」,這叫「得少為足」。

有的人他會曲解,他說:我們人要知足,五戒持好了,就能作佛;這個不叫知足,這個叫得少為足。人沒有智慧,所以邪說、亂說。道源長老講過,他是台灣早年有名的講正法的講經法師,非常厲害,你看他的著作,就知道。有一些佛經較深澀,你看不懂的,你可以看道源長老的。他的東西沒有問題,而且他自己本身也念佛,他是預知時至。他的徒弟在傳戒期中跟他告假,他就問他徒弟,說:「現在在傳戒,你怎麼說走就走啊?」他弟子說:「我不是要到別的地方去,我是要去極樂世界!」他說:「好!那你先去,我隨後就來。」所以他傳那個戒,那一個戒期送了兩尊菩薩到極樂世界。一個是他的徒弟,一個是他自己,他有坐脫立亡的工夫。所以,這知見沒有問題,講的又是白話。因為很用功,研究經教,深入經藏,聽說他的近視達三千度,總的來說,就是相當高度的近視,他是非常用功的一位法師,這是講到近代的大德。有些人得少為足,他覺得:我把人做好就可以了,我們知足就夠了,不要再往更高深的去學。你看,這就是錯用,這是我想到的例子,因為有些人會這樣,我有聽過,他說:我們人知足就好了,不必學大乘,不用學那麼深的法,我們佛能念好,人能做好,這樣就可以了,這樣就叫「知足」。你把「知足」定義成這樣子,那就是胡說八道!第一個,你也不「知」,你也不知道「知」要「知」到什麼程度,才算是足了,所以你這叫「得少為足」。「知」要到「正遍知」,那才真正「足」,那「正遍知」就是成佛啊,不是只有人天的五戒十善,這是特意提醒你們的。不然外面有些邪說胡說八道,若你們沒有正知正見,聽人家講一講你就會迷惑顛倒。這些人講起邪見來,你聽起來好像有一番道理,他說:我們只要佛念好。你就會想:嗯,有講要念佛;也有講要把五戒做好。你就想到:「人家也有講持戒,大概就沒錯,我們這樣就滿足、就可以了,不用再學高深的佛法了。」講這話是邪說。這是現在的人沒有慧眼,這要是在古代,他就會被祖師罵;說你是「壞人法身慧命,障人道眼」,祖師是會罵人。所以,一定要發心勤求無上佛道,發無上菩提心,要修學大乘,不要得少為足。

這裡講的「資生艱難。得少為足。」


(經文):


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今者世尊覺悟我等。作如是言。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滅。


當時候曾經熏習過《法華經》、熏習過大乘,所以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才一發心,他將來就有成佛的機會。所以為什麼我說你們要去受菩薩戒,一定要去受戒,你雖然受戒又犯戒、破戒,這都可以懺悔的,都可以懺得掉。你拜《八十八佛》你在佛前,對佛至誠懺悔,那都沒有問題。有人說:「我要找比丘來懺。」佛就是大比丘,全天下沒有哪個比丘比佛還清淨,盡法界虛空界,佛是最清淨的比丘,所以不要著相。你在佛前求懺悔,拜《八十八佛》,佛能滅你的罪,你念佛能消你的業;你可以拜《八十八佛》懺悔或是七佛滅罪真言都可以,十小咒裡面都有,如法地懺悔就可以了。所以你受戒縱然犯戒,猶勝外道種姓,將來生生世世還能得遇大乘佛法,就像他們一樣。他就是過去有接觸,有這樣發過願;所以他都還有因緣接觸到大乘佛法,所以說「一切智願。猶在不失。」《華嚴經》講:「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你聽聞大乘佛法,就像有了金剛種子一樣,「金剛」是鐵裡面最堅固的,你把這東西吃下去,這金剛必然不被你這雜穢之身所消化。就像你種了這金剛種子在你的阿賴耶識裡面,它不會隨著你生死流轉而消滅,為什麼?因為心性之法,它是稱性的,這種子在你的阿賴耶識裡面,它不會消滅,不會變異,時節因緣到了它又出現,就像這裡講的一樣,所以說「一切智願。猶在不失。」所以儘量發心去受戒,沒有問題。破戒之人,猶勝外道種姓,破戒比丘,也勝外道種姓;有戒可犯名為菩薩,無戒可犯名為外道。所以去受沒有關係。要發這願去受;你學佛不受菩薩戒等於沒學,你白學了一場,一定要發心受菩薩戒。永明延壽大師講:你聽聞大乘佛法,縱然你這一生沒有成就,來生也是常生人天中受上妙樂,這是永明延壽大師講過的,也都有經典依據;大師是我們佛門裡面首屈一指的高僧大德,講經說法必然有根有據。受菩薩戒來生都是得善報,所以有些人害怕說;我萬一修行沒有成就怎麼辦?你放心好了,只要你學大乘都沒有問題,你不用想:「我再把儒家拿出來學,做好我就能保人身。」誰說學儒家能保人身的?哪一本經典講的?我就沒看過,你拿來我看看,有的話也是偽經,你不要受騙上當。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一部經典講過說學儒家可以保人身,從來沒有,所以不要胡說八道。能不能往生,能不能得人身,在於你臨終的心念,臨終要是你心念不穩的話,你沒有一點工夫的話,那是不行的,而且儒家也不談來生之事。孔子說他不講鬼神,更沒有談到來生。所以儒家也沒有說他來生可以保人身,所以是今人穿鑿附會,他就將儒家用五戒十善帶入,然後再說學儒就等於持五戒、儒家就等於小乘;我看儒家的典籍裡面從來沒有說儒家等於小乘,孔子沒有講。你們有沒有聽過孔子講?說儒家等於佛門的小乘?應該是沒有的。相信《論語》、《孟子》這些儒家重要的典籍你們都看過,儒家沒有說它是等於佛教的小乘,所以明顯地就是今人穿鑿附會。再來,有的說《太上感應篇》是等於小乘,我們看看太上老君他也沒這樣講,《感應篇》也沒這麼說,所以都是穿鑿附會。很多事情你去找尋它的根源,就可以把一些穿鑿附會的言論消掉了。世間人講做學問你要實事求是,你說儒家等於小乘,那你看看儒家有沒有這麼講?說道教或是道家,老子他等於小乘,你看看老子他有沒有這麼講。有人說經咒都是老子講的,你看看老子留下來的著作,有沒有講經咒的?沒有啊。講咒語的?他是沒有這些東西的,所以要辨別清楚。因為現在資訊很多,穿鑿附會的也很多。所以你要是再碰到有人跟你講說儒家就等於小乘,你問他是孔子告訴你的?還是老子說道家等於小乘,你問他是不是老子講的?老子也沒講,孔子也沒講。這兩個人基本上都還「尊師重道」,這四個字他們是懂得,既然尊師重道,他怎麼會不講他的師承呢?所以就是近代的人穿鑿附會,既破壞佛教,也破壞儒家,也破壞道家,這個問題很大。



因為過去曾經發過願,所以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今者世尊覺悟我等。作如是言。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滅。」世尊跟二乘的人說法,作如是言:諸比丘,汝等所得,不是真正究竟滅度,所謂「我雖說涅槃。是亦非真滅。」這就是告訴二乘人,你不是真正的滅度。這二乘的涅槃叫「有餘涅槃」,不是真正的無餘涅槃,所以說非是究竟滅。


(經文):


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謂為實得滅度。



這是佛給這些二乘的人種善根,「以方便故示現涅槃相。」「而汝」「汝」就包含這些阿羅漢。那你們「謂為實得滅度」,以為真正有滅度可得,真有涅槃可得,有阿羅漢可證;這就是你們搞錯了。


(經文):


世尊。我今乃知實是菩薩。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以是因緣。甚大歡喜。得未曾有。



他今天乃知實是菩薩,為什麼呢?因為他發心了,發心了,我們就稱為菩薩。所以你們要是去受戒,都會稱你「新戒菩薩」這是新發心的菩薩,新受戒得戒的菩薩。所以「發大乘心」我們就稱為菩薩,菩薩有很多種。他今天發心了,「乃知實是菩薩」,「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得受無上正等正覺,必定作佛。「以是因緣甚大歡喜。得未曾有。」非常歡喜。


(經文):


爾時阿若憍陳如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等聞無上。安穩授記聲。

歡喜未曾有。禮無量智佛。

今於世尊前。自悔諸過咎。


這是憍陳如尊者聽聞佛為大眾授記,為五百阿羅漢授記,歡喜未曾有,頂禮世尊。所以說「禮無量智佛」;「無量智」是稱讚釋迦牟尼佛有無量的智慧。「今於世尊前。自悔諸過咎。」在世尊面前懺悔過去「得少為足」的過失。


(經文):


於無量佛寶。得少涅槃分。如無智愚人。便自以為足。


在無量的功德當中所以說「於無量佛寶」。「得少涅槃分」他只得了一個有餘涅槃;就像一個無智愚笨之人「便自以為足」。所以你看到這裏經文你就知道:有人說大乘的人都在批評小乘,實際上不是,是小乘人自己批評自己。真正覺悟的,像憍陳如尊者,還有前面舍利弗尊者、大迦葉尊者他們「自悔諸過咎」,這就是自己在懺悔自己的過失,他們還想要更精進,他們是好學生;不像現在有些學小乘的,還在毀謗大乘,那是中輟生、壞學生。小乘人覺得他自己「如無智愚人。便自以為足。」所以華嚴宗判教,小教就判為「愚法聲聞教」,這也是有經典依據的。


(經文):

譬如貧窮人。往至親友家。其家甚大富。具設諸餚膳。以無價寶珠。繫著內衣裡。默與而捨去。時臥不覺知。是人既已起。遊行詣他國。求衣食自濟。資生甚艱難。得少便為足。更不願好者。不覺內衣裡。有無價寶珠。


這是重說剛才的「衣中繫如意珠」的譬喻,就像一個窮人到他親友家,「其家甚大富」,他這親友非常有錢,「具設諸餚膳」,請他吃飯,還把無價寶珠繫著在他的內衣裡面,希望他不要這麼貧窮。「默與而捨去」;但是吃完飯以後,因為這個人「醉臥」,完全不省人事,所以說「時臥不覺知。」「是人既已起」,這貧窮人酒醒了以後,「遊行詣他國」,到其他的國家,「求衣食自濟。」為了衣食而去工作,想要討一口飯吃,但是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工作,「資生甚艱難」;賺一點小錢「得少便為足。更不願好者。」覺得自己這樣就夠了。從當時候一直到現在,不曾覺察內衣裡有無價寶珠,這是形容這貧窮的人。


(經文):


與珠之親友。後見此貧人。苦切責之已。示以所繫珠。貧人見此珠。其心大歡喜。富有諸財物。五欲而自恣。


之後他又碰到那個親戚,親戚看到這個窮人,「苦切責之已。」就苦口婆心責備他,告訴他:你衣中就有如意珠。所以說「示以所繫珠」。「貧人見此珠。其心大歡喜。」這貧人知道自己衣中就有無價寶珠,「富有諸財物。五欲而自恣。」頓時就變成非常地富有,想要什麼都沒問題。


(經文):


我等亦如是。世尊於長夜。常愍見教化。令種無上願。我等無智故。不覺亦不知。得少涅槃分。自足不求餘。


這是他懺悔自己得少為足,說:「我等亦如是」,就像這個貧窮的人一樣。世尊長夜教化我們,從這麼久遠以前就教我們,發無上智願,勤求無上佛道。但是「我等無智故」我們這些五百阿羅漢、千二百阿羅漢都沒有智慧;「不覺亦不知」沒有絲毫的覺悟。「得少涅槃分」得了一點有餘涅槃就覺得很滿足了,不願意勤求無上佛道,所以說「自足不求餘。」


(經文):


今佛覺悟我。言非實滅度。得佛無上慧。爾乃為真滅。我今從佛聞。授記莊嚴事。及轉次受決。身心遍歡喜。


「今佛覺悟我」,他說今天世尊令我等覺悟,說我等所得的「有餘涅槃」不是真正滅度,還要更進一步勤求如來無上智慧,這才是真正滅除煩惱,所以說「爾乃為真滅。」

「我今從佛聞。」得「授記莊嚴事。」他聽佛授記這五百阿羅漢轉次作佛,都號普明如來。一尊佛滅度以後轉次受決,他又會預言下一尊佛,他是什麼時候成佛,壽量多久、教化多久、正法多久,所以叫轉次受決;「轉相授記」就是一尊接著一尊成佛,都號普明如來,所以說「轉次受決。身心遍歡喜。」這是〈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實際上就是我們要講的,「授記」是為下根的人說,因為下根的人他沒有辦法自覺自悟「眾生心性跟佛完全一樣」。他沒有辦法自覺,所以要求佛來印可,因此講過去的因緣;必須得用這種方便說,告訴他:你這樣知見可以了,將來可以作佛,他必須得到這樣的一個授記,他才會安穩。所以世尊也方便為他們授記。實際上授記就是「直指眾生本來是佛」,更無餘物,而且人人皆能作佛,人人皆能成就無上佛道。所以你們學習這一品,應該要這樣領會,這才叫開佛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