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記卷第三 (憨山大師 著)

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記卷第三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三 
   ◎次廣明八識以示藏智之相分二 
   ◎初明八識相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所說心意意識五法自性相。(唐譯云。惟願為我說五法自性相眾妙法門。)一切諸佛菩薩所行,自心見等所緣境界,不和合。顯示一切說。(魏譯云。諸佛菩薩修行之處。遠離自心邪見境和合故。能破一切言語譬喻體相故。唐譯云。此是一切諸佛菩薩入自心境,離所行相。)成真實相一切佛語心。(唐譯云。稱真實義諸佛教心。)為楞伽國摩羅耶山海中住處諸大菩薩,說如來所嘆海浪藏識境界法身。(魏譯云。說觀察阿黎耶識大海波境界,說法身如來所說法故。唐譯云。唯願為此山中諸菩薩眾,隨順過去諸佛說藏識海浪法身境界。

   (記曰。此問明一心轉變,以釋廣說識有八種相也。問云。大慧前問諸識有幾種生住滅,世尊備答,且直示以唯心識觀。其轉凡成聖之功已畢。大慧至此復以心意識五法三自性為請者何也。答曰。此經直指寂滅一心。然此一心,本無迷悟,不屬聖凡。故曰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二無我俱遣。以隨迷悟之分,故有真妄之別。至若轉變之相,亦不出此四法而已。故大慧先以百八句為問。世尊答云一切皆非者,蓋約真如門中不容窮詰故也。大慧隨問諸識有幾種生住滅者,是在生滅門中容有言說耳,前世尊雖示唯心識觀,略明修證之門。未達一心轉變之妙。且不知諸識因何而生。故此請說五法自性眾妙法門。意顯即生滅而頓證真如。故唐譯云,唯願為說藏識海浪法身境界也。然心意意識,即前略說有三種識,今廣說有八種相也。五法者,謂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者,謂妄想,緣起,成。二無我,即法人二無我。今云轉變之妙者,良由一心真如,離名離相,真智獨照,本自圓成,人法雙忘,聖凡俱絕。蓋迷一心而為八識。故真如隨緣,變為名相之境。正智有待,翻為妄想之心。心境角立。緣起相生。人法雙彰。聖凡懸隔。悟一心而為藏性。轉八識而成四智。名 相即是如如。緣起無性,本自圓成。人法俱空,聖凡齊泯。以即生滅而證真常。故云藏識海浪,即法身境界。是所以成真實相一切佛語心。此乃自覺聖智所緣境界。以離心自性相,是法身境界。故魏譯云,說法身如來所說法故。然而轉變之殊,只在生與無生。若達生本無生,則本有法身自現。故向下世尊徑答以識生之由。全經之旨,概不出此。至若節節展轉折難,以破外道之見者,以彼不達自心現量,故妄生橫計。故云,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苟會無性緣生,緣生無性,則無生之旨洞然心目,一切言說皆剩語矣。智者請深觀之。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言。四因緣故,眼識轉。何等為四。謂自心現攝受不覺。無始虛偽過色習氣計著。識性自性。欲見種種色相。大慧。是名四種因緣,水流處藏識,轉識浪生。 

   (記曰。此言七識生起之由,正顯緣生無性義也。四因緣者。唐譯云。所謂不覺自心現而執取故。無始時來取著於色虛妄習氣故。識本性如是故,樂見種種諸色相故。此四因緣也。良以心本無生因境有。由此四種因緣,故本不生而生也。境有牽心之業用。以不達唯心所現,妄生取著,故不覺心生。以過去無始時來,各有自類種子。今心境相接,則習氣內熏,妄生分別,故本不生而生。以心有了境之功能。境緣一至,法爾心生。以愛阿賴耶,樂阿賴耶,而為主宰。居然樂見諸塵境界,故自然心生。此通言七識各因自境生起之相。蓋舉一例余,故單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其實無明為因,境界為緣,八識更互相依。故結云,水流處藏識,轉藏浪生。故下文云如眼識等。
問曰。唯識云。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何以此言前七轉識都具四緣耶。答曰。彼但言八識具緣多寡。此言七識生起之狀。故云水流處藏識轉識浪生。

   大慧。如眼識,一切諸根微塵毛孔俱生。隨次境界生,亦復如是。譬如明鏡現眾色相。猶如猛風吹大海水。 

   (記曰。此言諸識生起頓漸,以示先後不同也。唐譯云。如眼識,余亦如是。於一切諸根微塵毛孔眼等轉識,或頓生,譬如明鏡現眾色相。或漸生,猶如猛風吹大海水。諸根毛孔,根也。微塵,塵也,根塵和合,識生其中。而言頓漸者。蓋五現量識,與同時意識,等一一根,周遍法界,名曰圓成。故眼根初見色時,最初未起分別,但如境中無別分析,則色之一塵遍現諸根。一塵既爾,根根皆然。故曰頓生,如鏡現相。及至第二念轉入意識而起分別,則五根隔越。諸塵隨根不同,先後亦異。故云漸生,如風吹海水。行人若了頓生,則達自心現量,無生之旨,如觀掌果。

   外境界風飄蕩心海,識浪不斷。因所作相,異不異。合業生相,深入計著。不能了知色等自性,故五識身轉。大慧。即彼五識身俱,因差別分段相知,當知是意識因。 

   (記曰。此言八識更互為因,生起之相也。謂心海澄淵,由外境界風飄蕩不停,故七識波浪相續不斷。此總明八識本自不生,由境牽心,故諸識相生,以顯八識無明因境界而起也。因所作相異不異者,謂心境一如,以成本不生義。此句心境合明,俱有異不異相。心異不異者,因,即八識自證分。所作相,即見分。以前七轉識總屬見分。今八識各了自境,故異。唯一精真,故不異。境異不異者,因,即無明業相。所作相,即所變相分。以六塵四大總屬相分。今各對諸根,故異。本唯一體,故不異。心境合明異不異者,因,即如來藏心。所作相,即妄心妄境。心境角立,故異。唯心所現,本一真心,故不異也。合業生相等者,唐譯云,業與生相。謂彼外境本唯心現。以無明不覺,不達唯心,故深生計著。執之取之,以為實我實法,此則七識因無明而有也。由此堅執我愛,不能了知色等如幻不實,而妄生貪愛,故眼得之而為色,耳得之而為聲等。故雲不能了知色等自性,故五識身轉。此則五識因七識而有也。且五識緣境之時,最初一念,得境自性,不帶名言,無籌度心,故屬現量。而同時意識,與無識俱。或因分別五塵分段差別境界,有第六意識生。故云,即彼五識身俱,因差別分段相知,當知是意識因。此則六識因五識而生。此所謂諸識展轉相因而生也。蓋前七轉識,總屬八識見分了別之用。然前五對五塵時,其實六識同時而起。但最初一念未起分別,即名前五,亦名明瞭意識。但第二念剎那分別好惡差別等相,即名第六分別意識。此五八六七親疏之辯也。

   彼身轉,彼不作是念我展轉相因。自心現妄想計著轉,而彼各各壞相俱轉。分別境界分段差別,謂彼轉。 

   (記曰。此通言八識緣生無性,密示生本無生義,以成上異不異也。意謂諸識本自不生,元無異相。但約各了自境為生,故異耳。唐譯雲,然彼諸識不作是念,我等同時展轉為因。而於自心所現境界,分別執著,俱時而起,無差別故,各了自境。以無性緣生,故不作念而展轉相因。以緣生無性,故各了自境而本無差別。若知了境無差,則無生之理自契。大經雲,譬如河中水,湍流競奔逝。諸法不相知,各各亦如是。各了自境者,六塵,是前六境。第八見分,是七識境。根身種子器界,是八識境。

   如修行者入禪三昧。微細習氣轉而不覺知。而作是念,識滅,然後入禪正受。實不識滅而入正受。以習氣種子不滅,故不滅。以境界轉攝受不具,故滅。 

   (記曰。此下二段,言八識微細生滅,非劣三昧所能知也。二乘入禪,自謂滅識。然所滅者,但六識不取境界而為滅識。其藏識習氣種子實未滅也。唐譯云,諸修行者,入於三昧,以習力微起而不覺知,但作是念,我滅諸識入於三昧。實不識滅而入三昧。以彼不滅習氣種故。但不取諸境,名為識滅。
   大慧。如是微細藏識究竟邊際。除諸如來及住地菩薩。諸聲聞緣覺外道修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一切不能測量決了。 
   (記曰。二乘外道修行,以不知八識為生死根本,故錯亂修習。二乘得少為足。外道橫生邪見。蓋以生滅心為本修因。因地不真,故果招迂曲。今欲返妄歸真,轉識成智,必須頓悟自心現量,如實了知虛妄境界,明見自心微細流注,方能超生死證真常也。故下文明之。

   餘地相,智慧巧便,分別決斷句義。最勝無邊善根成熟。離自心現妄想虛偽。 

   (記曰。此下正指修行如實行者,方能入此法門也。唐譯云,唯有修行如實行者,以智慧力了諸地相,善達句義。無邊佛所廣集善根,不妄分別自心所見,能知之耳。故經云,能信此法者,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故云無邊善根成熟者,方能入此法門。殆非淺根劣解所可信也。

   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見自心妄想流注。無量剎土諸佛灌頂。得自在力神通三昧。諸善知識佛子眷屬。彼心意意識自心所現自性境界虛妄之想,生死有海業愛無知,如是等因悉已超度。 

   (記曰。此明如實修行之速效也。真修之士,宴坐山林,習唯心觀門,能見自心微細流注,一念頓證無生,則得百千三昧神通,得十方諸佛同時灌頂,佛子眷屬自然圍繞。彼於心意識妄想境界業愛無明,當下頓脫。故云如是等因悉已超度。此所謂最勝知識也。

   是故大慧。諸修行者,應當親近最勝知識。 

   (記曰,佛法有因有緣。內以本具真如熏發為因。外以師友知識助發為緣。從上佛祖,未有不由知識而能得成菩提者。故世尊結勸修行如實行者,應當親近最勝知識。)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譬如巨海浪   斯由猛風起 
   洪波鼓冥壑   無有斷絕時 
   藏識海常住   境界風所動 
   種種諸識浪   騰躍而轉生 
   (記曰。此總頌外境界風飄蕩心海,識浪不斷。
   青赤種種色   珂乳及石蜜 
   淡味眾華果   日月與光明 
   非異非不異   海水起波浪 
   七識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 
   (記曰。此頌因所作相異不異,以明漸生也。青赤,色塵。珂貝,聲塵。乳,香塵。石密淡味,味塵。華果,舊注為法塵。引宗鏡雲,現在之華,未來之果。種種法塵。隨為彼識所緣境界。此所謂外境界風飄蕩心海,七識波浪相續不斷也。日月光明,喻心境異不異相。以不達境唯心,妄生分別,故為所動。
   譬如海水變   種種波浪轉 
   七識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 
   謂彼藏識處   種種諸識轉 
   (記曰。此頌水流處藏識轉識浪生,以明頓生也。謂彼七識全是八識所變波浪,本無實體,但是一心,更無前後。故下文言不異相。
   謂以彼意識   思惟諸相義 
   不壞相有八   無相亦無相 
   (記曰。此頌無差別故各了自境也。以各了自境,故云謂以彼意識思維諸相義。以本無差別,故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唐譯云,心意及意識,為識相故說。八識無別相,無能相所相。不壞有八者,長行云,各各壞相俱轉。此言不壞相有八。由前生滅章中云。現識及分別事識,此二壞不壞相,展轉因。蓋可壞者,前七轉識,生滅心也。不壞者,八識自體,不生滅心也。以不壞而懷,故無性緣生,本不生而生,以壞而不壞,故緣生無性,雖生而不生。長行偈頌,互相發明,以顯真無生意。宗鏡云,如是八識,從無始來,三際不動,四相不遷。真實常住,自性清淨。不壞之相,具足圓滿,無所缺少。而如是等一切功德,同法界故,亦是無相。以皆無相故,故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
   譬如海波浪   是則無差別 
   諸識心如是   異亦不可得 
   (記曰。此以喻顯無差別義也。
   心名採集業   意名廣採集 
   諸識識所識   現等境說五 
   (記曰。此頌八識得名之所以也。第八名心,以手熏持種,為生死主,故云採集業。第七名意,以偏執我法,恆審思量,四惑相應。前六造業依此為根,故云廣採集。前六通名識,但對現在五塵,故說五識。以分別過去五塵,名意識。故云諸識識所識,對現境說五。
   爾時大慧菩薩以偈問曰。 
   青赤諸色相   眾生發諸識 
   如浪種種法   雲何惟願說 
   (記曰。大慧聞前世尊說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心境皆空。今聞心名採集等。遂疑世尊自語相違。故以心境皆有為難。意謂既云青赤色等六塵境界風,起七識波浪,是境實有也。又云心名採集業,意名廣採集,諸識識所識,現等境說五,此則心實有也。然心境既是實有,而又差別不同。何以世尊言無相,亦無相異亦不可得耶。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青赤諸雜色   波浪悉無有 
   採集業說心   開悟諸凡夫 
   (記曰。此總答問義也。海本澄渟,因風起浪,是則境本無也。心本湛淵,緣擊發識,是心本空也。心境本空,而云境從心起,採集名心等者,但為開悟凡夫,隨他語耳。故唐譯云,青赤諸色像,浪中不可得。言心起眾相,開悟諸凡夫。
   彼業悉無有   自心所攝離 
   所攝無所攝   與彼波浪同 

   (記曰。此釋心境皆空也。彼業悉無有,則心本不生。自心所攝離,所攝,境也。離則境本不有。斯則能所雙寂,心境皆空。如彼海波,濕性不動。故唐譯云,而彼本不起,自心所取離。能取及所取,與彼波浪同。
   受用建立身   是眾生現識 
   於彼現諸業   譬如水波浪 

   (記曰。此釋心境不異也。受用建立身,唐譯云身資財安住。謂六塵境,乃眾生資生受用之具,取此而得住世者。然此皆是唯心所現,故云是眾生現識。由眾生不達境唯心現,而取之執之以為實我實法,依之造業,招生死苦。故云於彼現諸業。良由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故心境似有。若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斯則心境本空,如水波浪,雖有而不有也。以有而不有,故說無相無差別,異亦不可得。
  
      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 
   大海波浪性   鼓躍可分別 
   藏與業如是   何故不覺知 
   (記曰。此約喻難法也。意謂業相如波浪,何以波浪可見,而業相不可見耶。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凡夫無智慧   藏識如巨海 
   業相猶波浪   依彼譬類通 
   (記曰。由藏識微細難知,凡夫無智,故取海波為譬,令彼開曉耳。非謂業識有相可見也。

   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 
   日出光等照   下中上眾生 
   如來照世間   為愚說真實 
   已分部諸法   何故不說實 
   (記曰。此因法難喻也。世尊向對劣解眾生,唯說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而未言及八識。故大慧疑謂,如來照世,如日升天,高低普應,宜平等說法。何故向來分部諸法,而不說此真實,豈不墮不平等過耶。伽陀曰。阿陀那識甚深細。習氣種子成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故下答云,非我不說真實,但彼心不真實耳。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若說真實者   彼心無真實 
   譬如海波浪   鏡中像及夢 
   一切俱時現   心境界亦然 
   境界不具故   次第業轉生 
   識者識所識   意者意謂然 
   五則以顯現   無有定次第 
   譬如工畫師   及與畫弟子 
   布彩圖眾形   我說亦如是 
   彩色本無文   非筆亦非素 
   為悅眾生故   綺錯繪眾像 
   (記曰。此明如來應機說法,故教有秘密不定之設也。說法不投機,終是閒言語。若為心不實者說實法,則返致疑而不信,醍醐翻成毒藥矣。故下偈云,所說非所應,於彼為非說。以不堪說,非秘吝而不說也。然所說法,元無先假後實之分。即說六識,未嘗不兼帶八識而言。但言不頓彰,故有先後之別。何者。良以心境同時頓現,如海波鏡像夢事,非次第生,本無八識之異。但由境界不具,有次第業生。因而故說分別法塵者為六識。執自內我者為七識。對現五塵者為五識耳。故曰,識者識所識,意者意謂然,五則以顯現,其實本無定次第也。以隨機施設,如畫師畫像,弟子填彩,彩後像先,要亦不出形外。我所說法,亦如是而已。然法本無說,故如彩本無文。文字俱離,故非筆非素。但應機利物,言象乃興,故如悅眾生綺繪成像。
   言說別施行   真實離名字 
   分別應初業   修行示真實 
   真實自悟處   覺想所覺離 
   此為佛子說   愚者廣分別 
   種種皆如幻   雖現無真實 
   如是種種說   隨事別施設 
   所說非所應   於彼為非說 
   (記曰。法本離言言。生理喪。故魏云。言說離真實。真實離文字。無說而示說者,乃分別權應初機。若如實修行者,乃可為說真實耳。真實乃自證境界。一切能所分別俱離。非上根利智不能入。故為佛子說。若夫愚者,非廣分別則不能知。即其所說,若權若實,種種法門,皆悉如幻,本無實法與人。故雲,雖現無真實,如是種種說,隨根別施設,皆權示也。所以說法必用權者,以所說非所應,則於彼為非說。是以不得已而施權,非佛本懷。故三七思維,意在於此。
   彼彼諸病人   良醫隨處方 
   如來為眾生   隨心應量說 
   妄想非境界   聲聞亦非分 
   哀愍者所說   自覺之境界 
   (記曰。眾生有種種欲,種種憶想分別,惟有如來如實見之,故一一應量說法,令出苦得樂。此是如來自覺境界。非凡夫外道二乘所可知也。故云,妄想非境界,聲聞亦非分。
   復次大慧。若菩薩摩訶薩,欲知自心現量攝受及攝受者妄想境界。當離群聚習俗睡眠,初中後夜常自覺悟,修行方便。當離惡見經論言說,及諸聲聞緣覺乘相。當通達自心現妄想之相。 
   (記曰。此教令如法修行也。大經云。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故聞法貴乎思修。世尊意謂已說能取所取一切妄想境界,皆是自心所現。若欲了知唯心境界。應當遠離浮沈諸惡覺觀,如實修行,方便觀察,久久自當通達了悟也。此勸修。下示修之之方。◎上明八識相已竟◎次明三智相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建立智慧相,住已,於上聖智三相,當勤修學。 
   (記曰。前明識相有八,此明智相有三,且教令修如實行之方便也。了達自心現量,非外道二乘妄想無明境界。如上所說。故云建立智慧相。既住此已,若欲實證,於上聖智三相,當勤修學。此三相,乃自覺聖智境界,故云上聖智。揀非外道二乘劣三昧也。
   何等為聖智三相當勤修學。所謂無所有相。一切諸佛自願處相。自覺聖智究竟之相。修行得此已。能捨跛驢心智慧相。得最勝子第八之地。則於彼上三相修生。 
   (記曰。此標三相名也。舊注,謂七地觀三界生死不定心,名跛驢慧。以不能行故。由未得無功用道,故以此況之。下釋相。
   大慧。無所有相者,謂聲聞緣覺及外道相,彼修習生。(魏譯云,謂觀聲聞緣覺外道相。唐譯雲云,謂慣習一切二乘外道相故,而得生起。)大慧。自願處相者,謂諸先佛自願處修生。大慧。自覺聖智究竟相者,一切法相無所計著,得如幻三昧身,諸佛地處進趣行生。 
   (記曰。此釋三相之相,即當三觀義也。佛觀三界,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以觀諸法非實,故云無所有相。且云習二乘外道而生者。肇公云,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也。但心有大小為差耳。以外道二乘不達性空。故妄生斷滅之見。菩薩既了唯自心現,本無所有。其所觀雖同,所證則異。且令知非究竟而不取證。抑為轉彼惡見故。故云觀二乘外道相。此當空觀義也。自願處相,謂諸先佛自願處修生者。以觀諸法非虛,則法法真常,世相常住。既世相常住,則無一法而非真常,無一類非自願處。故諸佛為令正法久住,佛種不斷故,不捨度生事業。經雲,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故魏譯云,諸佛本自作願住持諸法。此當假觀義也。自覺聖智究竟相,一切法相無所計著,得如幻三昧等者。謂觀三界非如非異,不取法非法相,得如幻三昧,趣佛地智。此當中道觀義也。上云常自覺悟修心方便,故告之聖智三相如此。欲令用此而修,捨此即為邪智矣。

   大慧。是名聖智三相。若成就此聖智三相者,能到自覺聖智究竟境界。是故大慧。聖智三相,當勤修學。 

   (記曰。自覺聖智境界,非此三種方便不能入。故勉令修學。◎上初明真妄因依廣示八識以顯生滅因緣相已竟◎下明返妄歸真約五法自性無我以辯邪正因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