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2年3月31日 星期四

法華經今解~見寶塔品第十一 之四(悟顯法師 講述)

 法華經今解

見寶塔品第十一

之四



多寶如來在因地的時候發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湧現其前。為作證明。」多寶如來滅度以來,年代這麼久遠,距離又這麼遠,都還來護持這法華的法會,來莊嚴道場,他說:但有如法講說者,必然為其印證。所以釋迦牟尼佛如法講說《妙法蓮華經》,他就現前來為其作證。看到這裡,我們作為一個學佛人,你就要去反省自己聽經有沒有努力,念佛有沒有努力,你用功一個禮拜有沒有用功到八個小時,也就是一整天。你看看你工作一天,有人上八小時班,有人上十二個小時,不一定;有人「黑加白」,白天要正常上班,晚上也要加班;「五加二」,週一到五上班,週六、週日還要加班,這樣忙這樣辛苦。你看看你這一個禮拜的世間事做下來,有沒有八個小時是用來念佛的?沒有的話,你不要想你會往生淨土,你不要想你會了生脫死,那不可能。你只是聽聽經,這樣是不夠的。佛法傳來不容易,我們常講的是玄奘大師,但是在玄奘大師之前,還有一位東晉的法顯大師。他幾歲去取經呢,六十幾歲。有人算他是六十五,有人算是六十七,不管六十五、六十七,歲數都非常大。一樣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穿過現在我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裡面有一個沙漠,叫塔克拉瑪干沙漠。這沙漠有多大呢,以臺灣來看好了,它大概是十個臺灣這麼大,法顯大師他花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樣穿過去,那邊一年降雨不超過一百毫米,東西長一千公里,南北寬四百公里,這麼大的沙漠,很多人進去都沒有出來。他穿過了塔克拉瑪干沙漠,到達我們新疆的和田地區。這「和田」大家應該知道,自古盛產和田的玉石。現在講和田,一般人可能比較不知道,我們講「喀什」,你們就會比較清楚,它跟喀什接得很近。然後穿過葱嶺,葱嶺就是現在的帕米爾高原,到達今天的這個巴基斯坦境內,然後再到當時候的天竺,最後他回來經斯里蘭卡,穿過現在麻六甲海峽,到了現在的印尼,當時候他到達的那個地方,有人說是在爪哇,有人說是在蘇門答臘。然後再沿我們中國南海經過廣州到達山東的嶗山,然後往下沿水路從北往南走,到達今天的南京,然後翻譯經典。他回到中國的時候是八十幾歲,前後總共是十三年,以六十五歲來算的話,是七十八歲,以六十七歲來算的話,是八十歲。你們想想,你六十幾歲還會出去取經嗎?你能為佛法這樣子發心嗎?人家可以,人家做得到。那時候是一千六百多年前,可不像現在有飛機,有高鐵,很方便,當時都是徒步,頂多就是搭船、坐馬車。他這樣子輾轉帶回了佛經、佛教的戒律,像你們現在看到的《摩訶僧祇律》就是他帶回來的。

所以佛法傳到我們中國來不容易,你要能夠把握時間用功,來聽經聞法,來修行。人生就短短的幾十年,很快就過去了,你再回想你小時候,就好像昨天的事情,就跟在夢一樣,所以為什麼講你要給自己時間,多寶如來都已經成佛,滅度了,聽到大乘經典還是這樣發心,這是應該要學習的。


彼佛成道已。臨滅度時。於天人大眾中。告諸比丘。我滅度後。欲供養我全身者。應起一大塔。



這個是多寶如來成佛道以後,「臨滅度」也就是將要滅度的時候,他在天人大眾中,跟弟子講:我滅度以後,要供養我全身者,就要造一座塔。就像前面看到的這座寶塔一樣。


其佛以神通願力。十方世界在在處處。若有說法華經者。彼之寶塔。皆湧出其前。全身在於塔中。讚言善哉善哉。


所以多寶如來以如來的神通以及願力,十方世界但凡有如法講說《法華經》者,「有說《法華經》者」,為什麼要加「如法」,因為有的不如法,有的人講經用自己的意思去講,他不依經律,不依古德教導的內容,那就不如法,若不如法,多寶如來寶塔就不會現前。「若有說法華經者。彼之寶塔。皆湧出其前。全身在於塔中。讚言善哉善哉。」尤其是釋迦牟尼佛在講《法華經》特別殊勝。我們現在看到了這段經文,也要能夠用心體會前面講的,能從這裡反觀就等於是寶塔現前;反觀自己這五藴色身即是法身,所謂「幻化空身即法身」,這就是多寶如來塔現在其前,你就是入了法華盛會、入了法華的境界。這個「說」不光只是嘴上說,嘴上說沒有用,大乘是「行」義,是要修行的,不是只有空談。你要能修行,能反觀、返照,這才叫做「見多寶如來塔」。不然,縱然你有神通,你有天眼,你能夠看到色相的塔,也等於不見,這個要知道。


大樂說。今多寶如來塔。聞說法華經故。從地湧出。讚言善哉善哉。



因為多寶如來過去有這個誓願,所以今天聽到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寶塔就從地湧出,讚言善哉善哉。這是佛在回答大樂說菩薩,以及參與法華這一會的天人大眾心裡面的疑惑。前面大家看到寶塔從地湧出,覺得很奇怪也很殊勝,因為從來沒有遇過這樣的狀況,所以心裡有疑惑。



是時大樂說菩薩。以如來神力故。白佛言。世尊。我等願欲見此佛身。



經文這樣念下去,大家應該就知道。

「是時大樂說菩薩以如來神力故」,前面講過這大樂說菩薩是菩薩摩訶薩,雖是大菩薩,也是要得如來神力加持。以如來神力的緣故,「白佛言」,他說:「世尊,我等願欲見此佛身。」所以菩薩雖然證得法身,但是比起佛來說,還是不夠圓滿,所以仍需仗佛威神加持,這一點要知道。有些人覺得他自己看得懂佛經,就寫了佛經的註解出來賣錢,這都是不好的,你身為佛弟子要懂得:凡有著述皆歸三寶。你不能拿佛法來為自己謀利益,這個要知道。


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是多寶佛有深重願。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盡還集一處。然後我身乃出現耳。大樂說。我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者。今應當集。



這裡將要進入這一品比較重點的部分。

佛告訴大樂說菩薩:多寶佛過去還有發願,他說「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現於諸佛前時,多寶佛說:「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當時的四眾若有人想要見我的真身,如果你想要見塔中的真身,「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盡還集一處。然後我身乃出現耳。」也就是說這講經的教主,比如說釋迦牟尼佛,他講《法華經》,多寶佛塔現前,如果想要見塔中的真身,那麼要釋迦牟尼佛在十方世界說法的分身回來,還集於一處,「然後我身乃出現耳」,那才能夠開啟多寶佛塔,見到多寶如來。所以釋迦牟尼佛講:「大樂說。我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者。今應當集。」就是今天世尊要把在十方世界的分身召回來到這法華會上。這裡是顯示「十方世界說法」,為什麼一身能遍到十方世界說法,這就是顯示法、報、應三身一體。「法身」人人本具,但是「報身」,就是如來的果德,佛圓滿具足,所以叫「圓滿報身佛」。再來就是「應化身」,「化身」就有千百億種,像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就是到這個世間,當時候的淨飯王他們家去示現作太子,而後「棄國捐王」,捨棄國家王位然後出家,這就是他的「應化身」。成道以後顯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丈六紫金身,這就是「化身」。在十方世界說法的分身要還集一處,回來到這法華會上。這是多寶如來訂下的規矩,也是他的願力。待分身還集一處,這寶塔才會打開。

這都是有表法的,我們後面再講。

釋迦牟尼佛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者。今應當集。」以顯示三身一體,顯示「十方道同」,十方諸佛,佛佛道同,同樣的都是宣說一乘了義。所以佛在《法華經》上講「無聲聞弟子」。真正的佛法是沒有沒有聲聞乘,沒有二乘,聲聞乘只是方便說而已。現在要讓這些二乘人能夠回心轉意來學大乘,所以跟他們講《大乘妙法蓮華經》。釋迦牟尼佛說他在十方世界說法的分身,現在要回到他現在所在的這個地方來集會。


大樂說白佛言。世尊。我等亦願欲見世尊分身諸佛。禮拜供養。



世尊說他要集分身回來,大樂說菩薩馬上就跟世尊報告,說:我等參與法會的四眾,也希望能夠見到世尊的分身,同樣地禮拜供養恭敬。


下面就是佛放光,現瑞相。


爾時佛放白毫一光。即見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國土諸佛。彼諸國土。皆以玻璃為地。寶樹寶衣以為莊嚴。無數千萬億菩薩充滿其中。遍張寶幔。寶網羅上。彼國諸佛以大妙音而說諸法。及見無量千萬億菩薩。遍滿諸國為眾說法。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處。亦復如是。



這是世尊召集十方分身諸佛,所以從眉間的白毫相放光。如來的眉間有一個相好叫白毫,「白毫」就是兩根毫毛盤在一起,所以叫「白毫相光」,它在眉間。像你們在《觀經》觀想阿彌陀佛,佛身全身想不出來,他就有教,你要先想佛的白毫相光,然後次第這樣想。所以「白毫相」是如來三十二相的其中之一個相好,是一個殊勝的瑞相。「佛放白毫一光」,就是眉間放光,一般眉間放光代表佛要說的是大法,頭頂放光要說的是頂法,眉間放光至少說的是菩薩乘的法,所以眉間放白毫光照東方往東算五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諸佛國土,一佛國土以一百億日月做一個單位,「一百億」為單位,然後再乘上「五百萬億那由他」這麼多條恆河裡面的沙,一沙算一佛土,這非常非常遠,早就超過娑婆世界的範圍了。「彼諸國土,皆以玻璃為地」,都算是淨土。「玻璃為地」,國土的地是玻璃,玻璃就像我們現在的玻璃一樣,也有說玻璃就是古代的琉璃。它的地是玻璃,內外明徹,「寶樹寶衣以為莊嚴」,這國土有很多的寶樹寶衣莊嚴。這麼多的佛土,其實它算是淨土,因為都是菩薩,所以說「無數千萬億菩薩充滿其中」。「遍張寶幔」,「幔」在古代是絲織品,但是經文這裡是說用七寶做成的幔。「遍張寶幔寶網羅上」,以前有羅網,「羅網」是防止鳥築巢的,中國一些比較古老的寺院去看,它還有羅網在上面,如果是現在新蓋的寺院就比較少,這在古代是防止鳥築巢的方式。「寶網羅上」,這羅網是以七寶編織起來的。


「彼國諸佛以大妙音而說諸法。及見無量千萬億菩薩。遍滿諸國為眾說法。」這光一照,照東方這麼多的佛土,看到這些國土清淨莊嚴,這些國土的諸佛以大妙音而說諸法,還看到無量千萬億菩薩遍滿其中。佛在說法,菩薩也助佛轉輪;就是佛說法,菩薩眾幫助佛教化。


不只東方如此,「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處。亦復如是。」不僅是東方,還包括十方,「十方」就是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再加上、下,加起來是「十方」。那白毫相光所照之處,同樣都看到這樣清淨莊嚴的國土。

這是世尊放光要召集十方世界的分身來到娑婆世界。



爾時十方諸佛各告眾菩薩言。善男子。我今應往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並供養多寶如來寶塔。



世尊在這裡一放光,十方的分身諸佛就都知道,所以跟他的菩薩眾講:我們今天應該往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地方,並且同時供養多寶如來塔。

「集分身,證妙法」,顯示十方諸佛,佛佛道同,都是宣說一乘了義,它代表的意義就是這樣。

佛放光照十方,見到十方的諸佛都在說法。說什麼呢?當然是說大乘法,因為那邊的都是菩薩。「無量千萬億菩薩充滿其中」,這就是代表十方諸佛,佛佛道同,這個要清楚。




下面就是〈見寶塔品〉裡的「三變淨土」。


時娑婆世界即變清淨。琉璃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八道。無諸聚落村營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藪。燒大寶香。曼陀羅華遍布其地。以寶網幔羅覆其上。懸諸寶鈴。唯留此會眾。移諸天人置於他土。


《華嚴經》上講,「譬如心王寶。隨心見眾色。眾生心淨故。得見清淨剎。」《華嚴經》上說過:「三變淨土」實際上是心的轉變,表面上看有次第三變,實際上是心念的轉變,所以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華嚴經》上說的,「譬如心王寶。隨心見眾色。」心能現種種色相,就像你在夢,你這心可以幻現整個夢境,所以說「隨心現眾色。」你現在眼睛在看,你眼睛可以辨別種種的顏色,其實這都是你的心在辨別,不是別人的心,都是你的心,所以說「心能眾色」。它的「見」不光只是「展現」,還能「辨別」,能夠去想、去分辨這是什麼東西、那個是什麼東西,所以說「譬如心王寶。隨心見眾色。」你耳朵能聽音聲相,能聽到善法、惡法,能聽到你喜歡的、你不喜歡的,也都是你的心在那裡轉變。我就講我們中國好了,我們中國很多方言,我們不舉普通話作例子,因為普通話每個人都知道,你看同樣是音聲相,就像我們臺灣,你用閩南話在罵一個廣東人,他講廣東話,他基本上聽不懂你在講什麼,他聽到的就只是音聲,好像你很憤怒的樣子,講話比較急促,聲音音量比較大,他聽不懂你在跟他說什麼,所以就是音聲相。所以今天講好話讚歎你、講壞話罵你,都是自己心所顯現的,是心在辨別。你用閩南話讚歎一個廣東人,他也不一定聽得懂。所以我們講「唯心所現」。所以說「譬如心王寶。隨心見眾色。」這佛經上講的道理好像很玄,實際上它很普通很平常。你身體有觸覺,你穿衣服你知道,你穿的什麼衣服,什麼樣的一個材質;你舌頭你吃飯,你每天都在吃飯,你知道你吃了什麼,什麼味道;你鼻能夠聞到香氣。這個都是心的作用,所以說隨心現眾色。但是為什麼眾生叫做眾生呢,叫凡夫呢?就是他心在接觸境界的時候,不知道心境一如,不知道唯心所現,所以分成兩邊。隨著自己妄想分別而分別,隨著自己的認知,你看你聽得懂我們講閩南話,講這閩南方言的,你同樣都是說閩南話的那一定知道,這個就是隨著你的心的認知,你學到的哪些語言,你去分辨去了知,然後生起喜怒哀樂,這就是起心動念,就起差別心。但是雖然有差別,但還是心所現,妄想了知,所以我們講這心叫妄想心,就叫妄心。那實際上「真妄」是什麼?真妄是同源的。就像水,水跟波浪你不可能把波浪去除掉,然後去找水,所謂「離波求水」是不可能,不可能得到的。就像火,你看到一團火,你說要把火焰去掉,要來找這一團火,你找不到。離開了水波,你要找水,不可能。所以離開你的妄想心你要明心見性,你要找真心,你是沒有辦法找到的。那用妄想心能不能見到真心呢,實際上是要你識得妄心,識得以後你才能漸漸不用,所以叫「生處轉熟,熟處轉生」。《華嚴經》講:「譬如心王寶。隨心見眾色。眾生心淨故。得見清淨剎。」為什麼眾生心不清淨?因為眾生聽到音聲他就起貪瞋癡,見到色相就起貪瞋癡,這心怎麼會清淨有了貪瞋癡,就有自私自利,他就什麼都要以「我」為優先。這在一個人,他影響的可能是他周遭的朋友,那要是一個國家呢?一個國家它要是自私自利,那影響的就是全世界,小國是影響鄰國,大國那影響的是全世界。所以這國土怎麼會清淨,你看這個世間的戰亂是怎麼來?是起貪瞋癡來的,都是為了自己自身的利益,或是少部分人的利益,所以這國土不會清淨,這是講很粗的事相。講到微細的,你有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所以眾生要透過修行,去除見思、塵沙、無明,「眾生心淨故。得見清淨剎。」這樣國土就清淨了,所以說「三變淨土」實際上只是心念一轉而已。說之三變,理實一變。這一變就是你心念轉過來了,這個要懂。

佛法講的「心淨則國土淨」,眾生心不清淨,故見國土有高下,眾生心清淨,你看這菩薩住的國土它是清淨的,他這國土地平如掌,然後琉璃為地,無數的七寶充滿其中,這個就是淨土。居住的人心清淨,他感得的國土自然就清淨,他感得的報土自然就清淨。所以為什麼說學佛很重要,佛教要是越多人學,那這個世界就越好,貪瞋癡減少,刑罰就減少了;貪瞋癡熾盛了,那刑罰就熾盛了。有些國家他國家幾乎三分之一的年輕人都進過監獄,這個數量是非常龐大的,這就是他的貪瞋癡很熾盛。你看像我們中國人,中國是世界上治安最好的國家,沒有之一,能跟我們比的就是瑞士,我們的犯罪率非常低,瑞士是個小國,我們中國是超級大國,十幾億人,犯罪率非常低,治安相當好。眾生雖有貪瞋癡,但是他貪瞋癡還沒有到達極其惡劣的程度,所以還是可以的。《華嚴經》說心淨則國土淨,國土是唯心所現,講得好像很玄,實際上就在你日用平常當中,只是你沒有迴光返照,你有沒有體會到。


這裡一開始「三變淨土」,這娑婆世界即變清淨,瞬間琉璃為地,寶樹莊嚴,它的路上或是國界有黃金為繩以界八道,就是整個國土變了個樣子。無諸聚落村營城邑,「村營」,「營」就是營房,「城邑」就是城鎮。大海江河山川林藪,山川林木沼澤。長滿雜草的沼澤叫「林藪」。都沒有了,瞬間變為淨土,因為這些都是妄心、汙染心顯現出來的,所以你看到山有高下,有沼澤,有大海。燒大寶香,整個娑婆世界都有香氣。曼陀羅華,「曼陀羅華」翻作中文叫小白花。遍布其地,地上都是曼陀羅華。「以寶網幔羅覆其上」,這上面有一層寶網。建築物上或是樹上「懸諸寶鈴」。「唯留此會眾」,只有適合聽《法華經》的人留在法華會上,其他的,「移諸天人置於他土」。所以之前講《法華經》的時候就講過,這《法華經》是會淘汰學人的,你不適合聽的人,他不讓你聽,即使你想聽他也不讓你聽,或是你想聽你也不一定聽得懂。為什麼說「移諸天人」,「天人」就是代表世間意,世間意重的人是沒有辦法聽的,這裡連聲聞都要淘汰,何況你是世間意。就是要完全轉變,就是要學習大乘佛法,這才是了義之法。所以為什麼這「三變淨土」當中,都有這句「移諸天人置於他土」,就是顯示這裡面是沒有人天乘的,不了義是完全不行的,這個要知道。


這三變淨土,第一變,移諸天人置於他土,就是要告訴你,你的世間意要捨掉,不然你沒有資格聽《法華》。有一些人學佛,他是那種沾醬油的心態:我來這裡參加一下,我來聽一下,或是:我有念佛、有受三皈依,我就算學佛了。實際上他回去後佛也不念,素也不吃。佛教要求學佛人要吃素,有一些人說自己沒辦法,沒辦法你可以慢慢來,但是不能不轉變,有一些人他來聽了我們講經以後,他會覺得我們怎麼要求這麼嚴,怎麼學佛還要吃素,這吃素不是梁武帝說的嗎?我告訴你:梁武帝說的不算數,我們不是依止梁武帝修學佛法的。梁武帝說他自己是一個佛弟子,佛經上既然記載說要素食,他說「我做為一個佛弟子,就應該來推廣」。所以當時不要說在家人了,還有出家人是吃葷的,所以他就下詔,他國土內的寺院道場全部都要素食,他說:如果你不吃素,你就不算出家人。所以是這樣要求下來的,後來才整個轉變,當然這當中有經典作依據,他依著《楞伽經》,《楞伽經》上講得很清楚:「沒有三淨肉。」所謂「世無如是肉,是故不應食。」這都有經典依據的。《楞伽經》上也講到,在末法時期有些人就會毀謗釋迦牟尼佛,說釋迦牟尼佛托缽,都是隨便人家供養,人家供養葷的他就吃葷的。講這個話就是在謗佛,這是在毀謗釋迦牟尼佛,而且同時也誤導大眾。

梁武帝他是依著經典提倡,所以我們才會信

不然梁武帝他就是我們中國歷朝歷代的其中一位皇帝而已,我們不是依止他修學佛法的。他在他的《斷酒肉文》上講過:如果你能夠受持佛戒,你是出家人,我是佛弟子,我來發心護持供養;如果你不能吃素,你不是佛弟子,那我是皇帝,我是天下之主,我勒令你還俗,你不可以出家;意思是:如果你是佛弟子,你是出家人,因為你受持佛戒,又是出家相,那你是我的和尚,我來護持供養。但是如果不是,那你就不是佛弟子,也不是一個出家人,那我當然是要以一個護法的身分來護持佛教,所以叫你們還俗。梁武帝他這樣一提倡一推廣,全中國出家人都吃素,這是有素食的一個開始。這素食的起源是起源於哪裡?是起源於南京的雞鳴寺,以前在梁武帝那個時候叫同泰寺,是我們中國佛教素食的一個發源地,就是在南京,現在這個寺院還在。現在是五月,三月份、四月份的時候,南京城都開滿了櫻花,玄武湖的櫻花還有雞鳴寺的櫻花,都非常有名,有機會可以去走走,不過人會很多就是了。現在雞鳴寺這個寺院還在,它就是當時候我們中國佛教素食的一個起源。


所以不能只有來受個三皈依,來做個表面,這樣學佛是不行的。所以「移諸天人置於他土」,這個意思你們要知道。



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以為侍者。至娑婆世界。各到寶樹下。一一寶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飾之。爾時諸佛。各於此座結跏趺坐。如是展轉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而於釋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猶故未盡。



這是講釋迦牟尼佛集十方的分身諸佛,他的分身有這麼多,所以叫「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僅東方就已經坐不下了,所以說「猶故未盡」。他這裡講: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以為侍者,各帶一位大菩薩當侍者,到娑婆世界來,各到寶樹下,每一寶樹高五百由旬,「五百由旬」之前講過,「一由旬」等於當時候印度軍隊行軍的距離,大約是三十里到四十里。高就是當時候的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枝葉華果長得非常茂盛、非常莊嚴,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寶樹底下有為十方來的諸佛準備好的寶座,寶座高五由旬,同樣以大寶而校飾之。爾時諸佛於此結跏趺坐,如是展轉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而於釋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比如說他於東方所分之身,猶故未盡,是說寶樹寶座還沒有辦法每一個分身都有,所以說「猶故未盡」,這顯示「重重無盡」。


這裡來講它的表法:「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以為侍者。」帶菩薩為侍者,這顯示果因一契,因是菩薩,果是如來,果因一契。所以修的因是正確的,果上就正確,尤其以大乘佛法講的「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常有祖師大德或是高僧大德講「佛法不離因果」,佛法所講的因果又不是一般世俗生滅的因果,這「生滅因果」是因要滅了,果才會生。就像人死以後他去投胎,他來生的果報才現前,這因滅果生,那果又轉成因,因又滅掉了,再有其他,這就是一般我們認知到的生滅因果,或是叫所謂的「三世因果」。但是佛法講的是不生不滅因果,從心地上講,眾生就具有不生滅性,這個是「因」,然後你熏習佛法,這是「緣」然後得到善知識的指導,得到諸佛的教化,這是善緣,成就圓滿如來的「果」位。那這時候圓滿的果位、圓滿的修證,跟你本具的這正因,完全相同,沒有絲毫新增的。為什麼講「新增」,因為有些人會以為「成佛」就是多了什麼能力,實際上沒有的,這在禪宗祖師開示及很多的著作裡面都有講到,你只是見到自己本來面目而已,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講「果因一契」。


娑婆世界。各到寶樹下。一一寶樹高五百由旬。」這「五百由旬」代表開佛知見。「枝葉華果次第莊嚴。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高五由旬。」「開佛知見」則念念佛現,這是「師子座高五由旬」代表的意義。你佛知見一打開,樹高五百由旬,知見一開,樹下皆有師子座,念念佛現,這表法表得很好。亦以大寶而校飾之,「爾時諸佛。各於此座結跏趺坐。」這代表不離本處。「如是展轉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代表遍十方,不離本處而至十方。「而於釋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猶故未盡。」這是代表法界重重無盡。所以「三變淨土」就是顯示娑婆即華藏,此方即他方,重重無盡的境界,這是如來自受用的境界;憨山大師在《法華通義》裡面講到,這是顯示「華藏莊嚴世界海」,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

祖師講「三變淨土」的第一變主要是破見思惑。因為前面講三惑,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見思惑障礙「一切智」,再來是塵沙惑障礙「道種智」,無明惑障礙「一切種智」,三惑不除三智不會顯現。所以第一個先破見思惑,見思惑一破,至少你是證阿羅漢,阿羅漢果就是見思已經除盡了,那麼次第才有後面。我們前面講,這三變淨土實際上只有一變,那就變一遍就好了,何必要三變,又十方世界都是淨土,何必再變為淨土呢,這個祖師就有講過,之所以講三變的原因就是要接引你。有些學人他次第得悟,所以無論是「頓」無論是「漸」,都能圓滿成就,所以說三變是正確的,他方世界是淨土不需要再變,但是這是為了顯示「開權顯實」,所以必須做這樣的一個示現,這樣的教化手段,這可以說是如來大慈大悲接引眾生。因為不是所有的眾生他一下就能夠悟佛知見,能夠見到清淨法身,所以佛次第接引你,這是第一變淨土。回過頭來再看,其實也就是心的轉變,心若不轉,見思煩惱沒有辦法放下,你就還在三界輪迴,不管你禪定有多深,你這見思惑沒有斷,它終究還是會起現行,一旦起現行你還是得輪迴。所以為什麼講要求生淨土,因為要斷見思惑,在佛陀時代很容易,在現代沒有那麼簡單了,所以我們導歸淨土。在經典上講,你要斷見思惑,如斷四十里瀑流。什麼叫「四十里瀑流」,就是四十里長的瀑布你叫它一下子都不要流,一滴水都不要流,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尤其是末法業障重的眾生,所以才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勸導大家念佛求生淨土。它可以不必除見思,你只要能降伏令它不起就可以了,那透過念佛可以降伏,你至少可以得到工夫成片,當念佛「工夫成片」這個見思煩惱它不是斷掉了,它是伏住了,把見思伏住了,伏住以後,你心不隨境轉,那臨終的時候,因為你發願求生淨土,所以淨土就會顯現,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你,所以是最極方便;這就是為什麼要提倡淨土法門,導歸淨土,為什麼說平常就要念佛,平常就要修行。


這裡講的三變淨土,很重要的就是剛才引用《華嚴經》上的這首偈頌,讓你知道這境界是唯心所現,眾生只要心清淨,那就能得見清淨剎,所以我們念佛只要心清淨,就能得見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是必然的道理。這三變淨土的第一變先講到這裡。




                        悟顯法師 講演 法華經

2022年3月29日 星期二

憨山大師 夢遊集 卷第四十一 ( 楞嚴經懸鏡)

憨山大師 夢遊集 卷第四十一


   楞嚴經懸鏡

   首楞嚴經懸鏡 序

   原夫首楞嚴經者。乃諸佛之秘藏、修行之妙門。迷悟之根源、真妄之大本。而其所談。直指一味清淨如來藏真心為體。蓋此心體。本自靈明廓徹,廣大虛寂。平等如如。絕諸名相。聖凡一際。生佛等同。迷之則生死無端。悟之則輪迴頓息。是以吾佛證此。愍物迷之。故假大權。發啓斯教。大開修證之門。曲示歸家之路。是以一部所詮。從始洎終不出迷悟、真妄二法,然迷途萬狀,悟有多門。若克體窮源不無其要。至若從迷至悟之方。返妄歸真之指。端在楞嚴大定。三觀妙門。若欲洞觀法界。徹見自心。覿體還源。莫斯為要。

   慨夫文詞、義理幽深,雖諸家註疏。精暢發明。而學者貪程。罔知捷徑。致使理觀昧於陳言,修習失於正受。清不揆固陋。志嘗刻意斯文。杜絕見聞,窮歷冰雪。顧智識暗昧。非敢妄擬聖心。每於一線通途。粗述鄙意。庶潛修之士。若攬鏡以照形。願即事安心。頓融藏性者矣!
   萬曆丙戌冬憨山頭陀德清書於東海那羅延窟
   
首楞嚴經懸鏡
   明 東海那羅延窟 海印沙門釋德清 述
   將通大義總啓二章(三分大義別具通議茲不繁列)
   初大開修證之門(從初啓請至結經名)
   次曲示迷悟差別(從精研七趣至五十重陰魔)
   初中略有四義:
一示三觀之體。二示三觀之相。
三示三觀之用。四結三觀之名。

   初開修證門中有四意者。

良以真源湛寂。絕生滅之端。法界幽玄。泯聖凡之跡。本無修證,豈屬迷悟?今依不迷之迷,故立無修之修,斯有無證之證矣!
蓋迷真逐妄,遂沈生死之流。今欲返妄歸真,須建依真之行。而此經者,蓋以一味清淨法界如來藏真心為體。依此一心,建立三觀,依此三觀,還證一心;故曰: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是以阿難示同未悟,不達此心。故一向多聞。未得無漏,不能頓拔生死之根。遂溺摩登淫舍之難。由是殷勤啓請三觀妙門。故我世尊。先示一心照明萬法,而首告之曰:一切眾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又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觀此二語,足見全經之旨。豈非欲令先悟一心,依之建立三觀,修此三觀,還證一心者乎?洎乎一往所答,雖多方決擇。委曲搜揚,無非顯示一心之源。密陳三觀之體。
(從初卷至四卷中)因之起行造修,勾引二十五聖旁通悟入之方,來選耳根正是最初方便。
(從四卷半至六卷初)是使初心創志。則知觀相分明,然後任運一心,法爾淺深,具有斷惑證真高下之用。
(從七卷初至八卷中)修斷已極。故結指觀門,使始終一源不出楞嚴大定。故以經名而系之終焉,此實通途之大旨也!


   初示三觀之體

而此體者,所謂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即一真法界如來藏心也!
先示此體。為所觀之境,要依此體啓大智用故。
然此藏心。具有三義:一空如來藏。二不空如來藏。三空不空如來藏。

   一、空如來藏者
謂此藏性。其體本空,一法叵得。如摩尼珠。其體空淨,了無色相。雖有隨方之色,色不離珠,以即珠故。
真心本淨,了絕妄緣,雖有隨緣之妄,妄不離真,以即真故,名曰真空。
故為觀者。先示真心以為觀體,能觀此體。名真空觀。(經名奢摩他,亦名體真止)
從此經首阿難啓請,世尊許說,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起。一往七徵八辯,始則決擇真妄;且云妄不是真。以明五蘊身心不有、世界本空,破我法二執,以顯本覺真如;以至三科七大。會歸藏性,然後真妄和融,方顯妄即是真。從淺洎深,大段總顯空如來藏理。(從初卷啓請至第三卷終)


   二、不空如來藏者
謂此藏體雖空,具有恆沙稱性功德,包含融攝,纖悉不遺。如摩尼珠其體雖淨,具有圓照之用,而能隨方現一切色,色即是珠,以珠現故。
藏性雖空,而能隨緣顯現十界依正之相,相即是性,以性起故,名不真空;故為觀者示此藏性以為觀體,能觀此體。名不空觀。(經名三摩,亦名方便隨緣止)
此從富那執相難性,三種相續,深窮生起之由,委明循業發現之義,總顯不空之體。(始從四卷初至本卷故發真如妙覺明性有半卷經文,計一千五百餘言。)


   三、空不空如來藏

謂此藏性。其體清淨,能應能現。如摩尼珠。
其體淨圓,淨故非色,以即珠故。圓故能應,
非不色以即色。故非色非珠。
而此藏性。其體淨圓,淨故非相,以即性故;圓故能現,非不相,以即相故非相非性,名空不空;非相故空,非性故不空,非即非離,平等如如,名曰中道;故為觀者示此藏性。以為觀體,能觀此體。名中道觀。(經名禪那,亦名離二邊分別止,亦名等持。此從四卷中而如來藏非心等起,至即常樂我淨等,文有二章,幾三百言。)


   然上三諦體雖不二,舉一即三,終帶名言,猶存歷別,未及一心之源,難契圓融之旨;必若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則藏心妙性,徹底窮源,絕諸對待;良以雙離則雙泯,「雙」是則雙存;存則三諦靈然,「泯」則一心無寄;寂照同時,存泯無礙,唯在忘言者可以神會、絕慮者可以心通,可謂妙契寰中、泯同法界矣!
圓融圓融,深思深思,歷然不昧;故佛開示已畢,乃總告之曰:上來所說藏性之理,如此深妙,如何汝等以所知心而能測度、世間語言而能入哉?且此妙理人人本具,然雖本具隱而未現;譬如琴瑟,雖有妙音,非妙指不能發;眾生雖具妙心,非妙觀不能顯。
且如我今證此真心,安住大宅,圓照法界,凡有動作,皆是大用現前;汝等迷之,舉措云為,皆是塵勞業用;故曰: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此無他故,蓋由不肯勤求,得少為足耳!當機遂請:何因有妄?要顯妄元無因,使悟妄不離真,亦似頭非外得。然此天然妙性,不假修成,但能一念回光,方悟神珠本有,故隨結責戲論,切勸修持;乃曰:汝雖憶持十二部經,不如一日修無漏業,如何自欺,尚留觀聽而不修之?是以阿難聞說,疑惑消除,心悟實相,遂乃請入華屋,攝伏攀緣,冀得陀羅,入佛知見等。
由是觀之,大概一往開示藏性,豈非欲令先悟一心,依之建立三觀妙行,然後行成解絕,頓證一心者乎?

 初 示觀體屬見道分竟。

   二、示三觀之相者


由前開示一真法界如來藏心。
而此心體具有廣大智慧光明義故,說名為智;
今以即體之智,還照寂滅之體,理智一如,
離念離相,名一心源,了無說示;
今約真妄生滅之門,會取返妄歸真之路,方便施設亦有三重;以智照理。故單以觀名,約妄相以明。故曰觀相。


   且 略示 觀門
   一:奢摩他 空觀
   二:三摩鉢提 不空觀
   三:禪那 中道觀


   一、奢摩他。名空觀者。謂了一真法界。如來藏心。本無生滅。亦無諸相。蓋因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因此無明生起三細六粗、四大六根種種諸法。而此諸法,唯心所現,本無所有,但是一心,心體圓明,離一切相。如珠中色,本來不有,以即空故,故曰「色即是空」;以色非色,故「色不異空」,故名真空;
作是觀者名「真空觀」。


   二、三摩鉢提。名不空觀者。謂了根身器界,一切諸法,既是一心,心體圓明,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緣顯現;此則諸法當體虛假,如幻不實。如珠中色,分明顯現,全珠即色,以即色故,故曰「空即是色」;以空非空。故「空不異色」,故名不空;
作是觀者名「不空觀」。


   三、禪那。名中道觀者。謂依此寂滅一心。照明諸法。諸法法爾,當體寂滅。「寂」故名空,「照」故不空。如珠與色,非色非珠,名「空不空」;非寂非照,如如平等,唯一心源,湛然不動。離即離非,是即非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心無間,任運流入薩婆若海。
作是觀者。名「中道觀」。


   次 正示 觀相文中大科為四

   初 總示迷悟之根 
         二 正示一心三觀之相
   三 略示解結之方 
         四 廣示最初方便

   初、
總示迷悟之根者。
由前阿難聞佛開示,已悟如來藏性妙覺明心。圓滿周遍,備在於己。不假外求。良以一向徒事攀緣。不能攝伏,今將思而修之,不知造進之方,故有請入華屋之問,冀得直捷之門,即可乘便而入;因相而修,故此科名「三觀之相」。
然世尊所示。別無其方,先令決擇真妄分明,然後隨宜調治,故欲返妄歸真,造端不出「二決定義」。意者:蓋原迷此圓明湛寂之真心,結為四大,妄分六根,根塵和合,虛妄生滅,引起五濁業用煩惱,使妙圓之體,隔越而不通,若群器參乎太虛,湛淵之心,渾濁而失照,似塵沙投於清水,此則本不分而分,原不濁而濁矣!

今欲即生滅以證真常,旋虛妄而復妙覺,要先以此不生滅心為本修因,照破生滅之原。
次審所結之根,誰是煩惱之本,若生滅入照,則當下真常,若煩惱知根,則迎刃而解,斯則能照之一心,心心寂滅,所照之萬法,法法圓通,是以頓超五濁,旋復一元,若依此為因心,可圓成於果證。然則所述之一心,雖是本圓周遍,能迷之六根,現前力用不齊,今若即迷返悟、就路還家,固爾門門皆可窮源,處處盡堪合轍。

良以初心昧劣,不解圓觀,必須直指當陽,要在一門深入,由是備顯六根優劣,令審誰淺誰深?淺則逆離而難通,深則順合而易入,果能入一無妄,則六湛圓明,諸妄消亡而一心清淨;如是則吾家之故物可歸,諸佛之涅槃可證矣!


   此後重徵一六,意顯粘湛而妄發,深窮生滅之根原,再起斷見之疑,驗真常之妙性,斯已密揀耳根以為初心方便;若一心守真常而棄生滅,則無上知覺應念圓成。
得一旦常光顯現,而生滅圓離,則根塵識心應時消落,此實圓觀之秘訣、破妄之神符,還原之旨妙在茲乎!是所謂返妄歸真無出「二決定義」也!


   二、正示「一心三觀」之相。
阿難聞前第二義門「生滅即常」之說,遂起何名結解之疑,意謂生滅不常,可說為結。今既常矣,將何物而名結?結既尚無,從何物而名解耶?
蓋前以常為斷,此則執妄為真,皆由不了「迷悟同根、真妄一體」故致斯問;此實初心所混,故須甄明,令其觀相分明,不墮空有之見,要顯中道之旨,方契一心之源;
故爾諸佛因而同告之曰:使汝生死涅槃者,皆汝六根所致也!豈又更容他物哉?直由迷悟之分,故有結解之異耳!如此明言,當機猶自未悟;世尊因而解之曰:根塵識性。同一真源,縛脫兩途。原無二致。蓋因迷一真而妄見六根,知見立知。即名生死;了六根而本同一體,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此實結解之原,豈可更容他物?然此雖明空有,未極一心,何則?蓋一真之性。不屬生死涅槃,如來藏中。本無去來迷悟,至若有為起而無為滅俱是緣生,如目前之幻化;無為起而有為滅盡為不實,若眼底之空花;況非真與非真,何有能見所見?(能見六根,所見六塵。)然而根塵之間。原無實體,虛有其相,故若交蘆,是以結解同根、聖凡無二;汝試但觀交中識性(即第八阿賴耶識)空有何名?蓋由明昧因依、真妄互立,迷之而六妄同生,悟之而一真何寄?良由此體。甚深微細、熏變難思,執之則真已非真,取之則非幻成幻;茍不取而非幻。尚無不執。而幻法何立?如是則六根圓湛,空有雙祛,三諦圓觀,是非齊泯,妙圓之旨盡在茲乎!此則是名金剛三昧、如幻摩提,修之而一念頓超,擬之而諸佛同證;此所謂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若欲徑登彼岸,直造妙嚴,唯此大定法門,故應修而證入也!

   三、
略示解結之方
   上來已示一心三觀之相,乃佛佛成道之門,今將思而修之,爭奈初心不知直捷之方,故有「六解一亡」之問,遠啓選擇之談;故我世尊精宣妙旨,巧示玄機,聊綰花巾將成六結,以明依一巾而有六結,結若解而巾亦不存;要顯依一真而分六妄,妄若消而真亦不立,何則?良以真淨界中本無此事,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故須真妄兩忘,方可會歸中道,直造一心之源耳!
故隨請解結之方,審明下手之處,除結當心以顯二邊無力,當陽直入,必須中道收功,斯實入圓之要術、破惑之利具,唯其法門甚深,恐難諦信,世尊因而矢之曰:我此說者乃出世微妙之因緣,非世俗和合之粗相;況我世出世法,一一皆了元因,矧此修行豈不知其節要?如此功用不勞彈指而頓證無生,不涉途程而徑登佛地;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憑在何根,用此妙術解之,諸妄何愁不滅?恐汝不能圓觀頓脫,是須次第銷鎔,先且選擇一根以為最初方便,若得此根初解,五粘隨脫,而先得人空,從此觀智增明,然後成法解脫;若所觀人法雙空,則能空觀智亦泯,斯實藥病俱遣,真俗兩融,三諦靈然,一心無寄,如斯圓照,任運冥樞,是名從三昧以契無生,即六根而證常樂,直捷之指無尚此矣!初心方便妙在茲乎!


   四、廣示最初方便
(二十五聖一一皆是最初方便,但觀音耳根一門堪合此方之機,故曰廣示。):

   阿難聞前開示,觀相分明,已悟隨根皆可證入,然猶不知隨處下手做作之方,抑又未達的指何根堪作此界當機最初方便;且將刻志進修冀成道果,庶不失此嘉會,辜負密言,亦為遠益未來成就最後開示,故有請惠秘嚴之問。然此秘嚴之旨乃吾佛自證根本法門,甚深微妙,難解難思,果海離言,了無說示;今茲曲垂指示須藉旁通,故假二十五聖各說最初方便,意顯三科七大隨處皆可還原,大小三乘遠近一齊趁入,
且令諦信不疑,托此將為證據,是以諸聖奉來用解先登,或析色體色,以取單真、或即俗離俗要歸中道,偏圓互換,星月交羅,深淺齊驅,牛羊共渡,斯則門門總是圓通,法法盡成解脫,茍能入此三昧,證是妙門,隨處而常光普照,應念而諸佛現前,水流風動共演圓音,世界山河普現三昧;至此始知自他不二,依正互融,消習漏於剎那,廓眾塵於一念,無作之行芬披,真常之樂自現。然此秘嚴利器,付之勇猛丈夫,有何堅而不破?又何結而不解哉?然雖正偏兼到、順逆皆通,不知此界當根誰為要妙?若是塵中作主,非大智無以潛眸,鬧里奪尊,非大悲不能下手,故來文殊揀選誰合此方之機,唯獨觀音耳根可作最初方便,何則?


原夫覺海澄圓,圓澄元妙,本無世界及與眾生,直以一念才興,空漚頓起,諸緣不息三有齊生,是以六處妄分、諸塵妄隔,使圓通妙體不得而圓通,常住真心莫得而常住矣!若約妄法全真,斯則歸元之性不二,奈何根機不一,是以方便之路多門,在乎聖性順逆皆通,屬之初心不無遲速;今者若就六塵而入,六塵之體本非常住;若依五根而入,五根之性,匪涉圓融;若憑六識,而六識生滅宛然;若假五大,而五大無知昏鈍;若據見性,雖則都攝六根,然尚在能所,未能忘照;若觀識性,雖則包含萬法,猶存分別難以契真;今若克合此方教體,的示機宜,速取三摩。實從聞入,何者?良以聞根圓妙,十處周聞,聞處虛融,牆垣莫隔,音聲生滅,聞性恆常,寤寐一如,身心不及,此則可由聞性以證真常,從耳根而入妙覺矣。況復此界眾生此根最利,投機之指莫尚於茲!

良由迷本循聲,故此流轉生死,果能旋流無妄,豈不頓契無生?此是金剛三昧如幻妙門,如斯秘密絕要真修,何不將聞以自聞聞,豈肯畜聞而成過誤。況聞非有體,因聲以名,若旋妄遺塵,則性何名狀?此所以「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也!其如六根幻翳、三界空華,今聞復而翳除,則塵消而覺淨,淨極光達,寂照含虛,根境皆空猶如夢事,安有夢中之境而能留汝形骸耶?

大概世間男女。皆如幻以幻成,雖見搖動,全一機抽,若機息而幻消,則情忘而執謝,圓明妙體當下現前,諸佛眾生應時平等矣!

如斯妙利真實圓通,何不旋倒妄之聞機,返自聞於真性,以成無上之道哉?此是微塵諸佛一路妙門、三世聖賢修行捷徑,非但觀音獨擅,我亦從中證入。
是若將救末劫,求出生死之人,欲速成就菩提,無過耳根為最!斯乃大小共由之門、淺深同說之法,但依此修超乘余根,真實心要莫斯為妙音矣!


於是當機聞說,自心瞭然,明見還家,歸真道路,斯則觀相分明現前無惑,奈何未來末法邪道亂真,其有依教信行之輩,如何攝心軌則、得正熏修、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故發度人之請。遠益未來之機,通會長途,猶屬行門之事。

然世尊所答,別無其方,直以毗奈耶中三決定義,所謂攝心以戒、定慧是生,三者圓明可超諸漏。然前見道明心,已開慧性,修道方便,定相圓明,至其戒為基本,尚未明言。
今若得正熏修,須憑定慧,若欲違制行業,必稟戒輪。且夫生死之海滔天,始於濫觴之念,煩惱之林翳日,生於萌櫱之根,今若絕末停流,端在塞源拔本。

戒雖多品四重為根,根本不生枝流自絕,然而真修以離欲為本,故先淫欲首懲,生死以冤負相牽,故次殺盜。
隨舉妄言矜俗,貪愛潛滋,委論酬償殺盜相若,為其永殞善根,不成三昧,故例屬重尤,是須並斷。
若欲圓成修學,必先持此冰清,果能四事不遺,自然遠諸魔事,正行可成,正定可入。
然而現行易制、宿習難除,是須誦我無上佛頂心咒,此則顯密雙修、三慧並運,庶幾三障可破、三惑可除,而三界可超、三身可證矣!

況此神咒功力,速疾冥資,但能依教加持,破惑如霜遇日,是以略陳軌則,令依清淨之師。若要詳悉壇場必使眾緣具足,身心俱淨,事理齊修,庶指日以取菩提,刻期而成聖果,妙圓之行,誠在斯矣,歸真之要妙在茲乎!

是故宣揚神咒使眾咸聞,廣顯功能,策令諦信,方盡修道之門,統收妙圓之行耳!

   二、示三觀之相屬修行分竟。
---------------------------------------------------------


   三、三觀之用者

上來所說觀相分明得倚圓根,即可乘便直捷而入;依之造修任運一心法爾,不無斷惑淺深證真高下之用;是故阿難聞前顯密開示得正熏修,身心快然獲大饒益,然猶不知如是修證未到涅槃,始從凡夫終至佛地,中間漸次名目以何而至?是故請問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要顯圓妙觀行有此能斷能證之力用,轉凡成聖之功能,故名「三觀之用」也!

然世尊所示,先明二種顛倒妄類之因,示五十五位真家之路,所以然者,何也?良以妙性圓明,真源湛寂,本無迷悟,安有聖凡。
蓋由一念才興則三有之空華亂起,寸心方歇則一真之幻影全消。
是所謂生滅名妄,迷之則生死無端;滅妄名真,悟之則輪回頓息。然且生死界寬,總之不出一十二類;涅槃道遠要之不過五十五程。
實由迷一真而為六想,則二種顛倒相因;悟六想而本一真,則二種轉依是號。
是故汝今欲修三昧、直詣涅槃,先當識此顛倒之因,斯可圓成真三摩地,何則?
良由迷真覺而成不覺,故號無明,遷無生而作眾生,是稱顛倒。此則本不生而生,斯有無生之眾生;本無住而住,故有無住之世界。是以迷輪不息則生死之業何窮?妄念不休則遷流之世何已?且既能以一念之迷妄動。而六想橫發,輪回於十二類生則可以一念之悟無生,而三觀齊修,證取於五十五位。
由是觀之,則眾生實約四蘊之心,世界端指色蘊之質,此則全憑正報以顯迷悟,總屬眾生以明真妄,是所謂使汝流轉生死、速證妙常皆汝六根,更非他物,意此豈非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者乎?細尋大旨詎不信哉?
然全妄即真,顛倒具於妙圓真心;全真即妄,修證本於原所亂想;

故三種漸次因之而建立,五十五位由是而進趣何也?蓋六根相續。端由淫、殺為因,諸苦長淪直以盜、妄為本;今將長揖三界、永越四生,必痛絕助因,使正性刳而不發,制止現行,令根境偶而不行;如是則根塵泯合,心境俱空,身土皎然,自他圓證。
此則始從「觀行」以至「分真」,永斷無明而躋妙覺;然重重觀察、位位研窮,莫不皆以首楞大定三觀妙門單複圓修,漸次證入者矣!三觀之用無尚此耳!一生取辦其在茲乎!

修斷已極,故結歸觀心以終其請,故曰: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者也!

   三、
示三觀之用屬證果分竟。

----------------------------------------------------------
   四、結三觀之名者。

由前 一往開示,令其先悟妙圓心體,依之建立圓妙行門,藉此妙行圓修,還證妙圓之體,
此則「背塵合覺」之行既終,返妄歸真之路明矣!

故文殊請問經目,意在結指觀名,
何者?
蓋約世諦而談則明無得物之功,是即有名無實;若就勝義而論則理有當名之實,斯即有實有名。良以上來所詮之義,若理行因果俱屬圓融,然則能詮之文,若教相名言皆歸究竟。由其理趣深玄故一言難盡,偏圓互煥、五目方周。

意者前來開示要妙法門,若克體而名,乃是如來藏心一實相印海眼真經,故名「大佛頂薩怛多鉢怛囉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
若就用而言,則凡在有緣皆堪受度,惑無不斷,真無不窮,故名 「救護親因度脫阿難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佛知見」。若的指因果皆真,則佛佛資成之始無非究竟指歸,故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若合論體用廣大、因果同時,則含染淨而不易自在難思,具性德而無遺出生無量,故名「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若據法身所演中道名言,契之而頓紹佛家、修之而不出大定,故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斯皆稱實以彰名,隨德以立號,要之不出一心、統之不離三觀,此所謂「言雖請問經目,意在結指觀名」,是則教理行果皆歸大定之源,真妄悟迷總入如來藏心者矣!
大事因緣莫過於此,開示悟入無尚茲乎!

   四、結三觀之名竟。
------------------------------------------------------------

   上來七軸半文通科判。為大開修證之門,
開此四章良有所以,顧初心草創誠昧細詳,若論宏綱略題大要,
冀潛修之士、同志高人,先請熟讀經文,然後安心觀法,覽斯文而通會,忘言象以冥符,
願一旦常光顯現,使根塵識消,則佛法身心。皆為余事,矧此妄識依通豈非剩語者哉!
   以上 大開修證之門 竟。
..........................................................................
   次、曲示迷悟差別:

   上來開示一心真源已徹,三觀妙旨大通,迷悟之狀悉陳,凡聖之情盡矣!

然迷唯一念,因情想亂發。而取七趣之升沈;
悟止一心,因妄見橫生而取五陰之魔擾;
故曰「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故我世尊真慈痛發摘膽剜心,精研七趣。因情想而分內外多少之不同,詳辯陰魔,約妄見,而顯心觀淺深之不一。

所以然者,直欲吾人思地獄苦,發菩提心,知有涅槃不戀三界。嗟呼人者。茍能執此金剛寶劍如幻定門,斬愛根於當下,則三有之空華影滅,世界平沈;拔見刺於剎那,則一心之幻翳全消,虛空粉碎;直使纖塵不立、一念不存,成佛果於今生,消習漏於曠劫,此所謂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矣!
如是信受如是奉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可謂雄猛丈夫、大自在安樂人也!有何恩而不報,有何德而不酬耶?不然則墮復墮矣!豈不痛哉?

   首楞嚴經懸鏡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