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

大乘佛法的殊勝

有人問:
悟顯法師在「菩薩戒正說」中,講到他十幾年前

就想講菩薩戒,對此覺得疑惑,十幾年前 悟顯法師還沒出家,

怎麼會說要講菩薩戒?

答:因為 悟顯法師小時候,我便告訴他,要持守菩薩戒,

我一說內容,他立刻說:「那是小乘」。

我說:「不是」,「那是大乘菩薩戒」。但他很堅持地告訴我:「不是」。

後來他又去受了幾次在家菩薩戒,回來都跟我講:「他們講錯」!

我那時對還實相不懂,什麼是真正大乘,也不懂,

雖名義上受過菩薩戒,但其實學的都是五戒。

更沒聽過真正的大乘的菩薩戒,因此也沒將他說的當成一回

事。

過幾年之後我慢慢對於實相明瞭,才發現他講的真的沒錯。

此次我才真正明白什麼是真正得菩薩戒,一旦得戒,

真的是一受永受,生生不退,能起防非止惡
(不染世間、小乘)的效果。

大乘的確有別於人天及小乘。

感恩 悟顯法師慈悲,宣講真正的菩薩戒。

頂禮 悟顯法師。

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菩薩戒正說2(講記)

菩薩戒正說2   ok
【第1段:00001~01001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初現蓮華臺藏世界。東方來入天王宮中。說魔受化經已。」
這一段是承接上卷,釋迦牟尼佛示現在摩醯首羅天王宮中降伏大自在天王。
一般凡夫眼看,釋迦牟尼佛是在印度菩提迦耶示現成道。「說魔受化經已。」是講,實際上,釋迦牟尼佛別為通教利根之人於第四禪天,示現降魔、成道。之後為其廣說心地法門,也就是盧舍那佛所傳的心地法門。這時候佛在法會上身出無量光明,與會大眾不知道這代表什麼瑞應。爾時會中有「玄通華光主菩薩」,起立向佛合掌,詢問這殊勝的瑞相。
    釋迦牟尼佛接引與會的諸大菩薩以及天眾,回到華藏世界,百萬億紫金剛光明宮中見盧舍那佛,盧舍那佛為大眾再次宣說心地法門。
這段是表「攝末歸本」,前面是「」,後面是「本」。說已,大眾領受心地法門品,盧舍那佛囑咐千釋迦及千百億釋迦,分別將這心地法門傳授給一切眾生。所以釋迦牟尼佛入「體性虛空華光三昧」,入定還復本處,出定下生南閻浮提,示現八相成道,也就是大家看到的釋迦牟尼佛。初現蓮華臺藏世界「東方來入」,這在古德的註解裡講是「來入東方」。因為我們這世界在蓮華臺藏世界之東,故名「來入東方天王宮中」,就摩醯首羅天王宮示現降魔。佛在娑婆世界示現成道以後,遍歷十處十會,從妙光堂一直到摩醯首羅天王宮中,其中經過忉利天、夜魔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一直到第四禪天的摩醯首羅天王宮,在那裡降伏魔怨,後再入娑婆南閻浮提,再為我們說心地法門。這就是《梵網經》的緣起,這一分,判為「順理稱性發起分」,因為是依盧舍那佛故名「順理」;心地戒是眾生本具故名「稱性」,依此而發起廣利群生,故名「順理稱性發起分」,這是第一小段。
接下來:「下生南閻浮提迦夷羅國。母名摩耶。父字白淨。吾名悉達。七歲出家。三十成道。號吾為釋迦牟尼佛。」到這裡是一小段。
上生摩醯首羅天宮,「摩醯首羅」翻作中文叫「大自在」。他所統領的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有百億個日月。以現在的科技是沒有辦法去看到摩醯首羅天宮。說魔受化經以後,在此示現成道,示現的地方叫「迦夷羅國」,「迦夷羅」翻作中文叫「赤澤」。這裡是古佛示現成佛的地方。「母名摩耶」,他的媽媽叫摩耶夫人,賢劫千佛都是從摩耶夫人胎裡而生,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摩耶」翻作中文叫大幻,也代表了大願智幻法門。所以佛在母胎當中就已經八相成道,示現圓滿了。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法利益眾生不離摩耶,這是超情離見。佛法不是講哲學,哲學不是佛法,所以不要落思量上,一落思量,這境界你想都想不到。認為有生有滅、有來有去,就為三世所拘束。釋迦牟尼佛沒有這些問題,所以他能夠示現化身自在。眾生聽到佛這樣示現,產生很大的疑惑,沒有辦法接受。因為這部經是一乘了義,不是大乘方等經典,這部經跟華嚴經都是一乘了義的經典,非是一般凡夫可以測度了知。如古德所講:「超情離見」。是離開了情見、離開了能所對待。所以要「唯證乃知」,只有真正契入,才能真正信受。
看這部經的時候,最起碼要做到心放空,把從前的思惟模式全部放下。這不是一般三乘教當中看到的釋迦牟尼佛,而是釋迦牟尼佛本尊!本地之事,是如來所行的境界。
下面講:「父字白淨。」就是白淨飯王。他的父親名為白淨。他示現的名字叫悉達。「悉達」翻作中文叫頓,因為他出生的時候,一時之間寶藏盈滿故名為頓,諸吉祥悉皆具足,又叫「一切義成」。接著是「七歲出家」這句,是傳抄有問題,應是出家七歲,也就是「出家七年」,於三十歲成道,隨方立號名為釋迦牟尼。「釋迦」翻作中文叫仁慈;「牟尼」翻作中文叫寂。仁慈是「即體之用」,就是常講的「同體大悲」,寂是「即用之體」,體用不二,這是簡單講釋迦牟尼佛示現來此世間。
下面:「於寂滅道場。坐金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說。」
釋迦牟尼佛在這裡示現成佛,成佛以後,上生摩醯首羅天王宮中再為大眾說法,這是到達頂端。「從妙光堂」,也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之處,《華嚴經》講:「阿蘭若法菩提場中。」但那不是真有個場或堂。在祖師大德的註解裡說,妙光堂距離釋迦牟尼佛的菩提樹有三里,實際上是「三而非三」,不做數目之想。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之處,叫普光殿,這是此間釋迦牟尼佛說法,次第往上到忉利天宮、夜魔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一直到摩醯首羅天王宮中,所以說次第十住處說法,傳誦盧舍那佛心地法門。就知道釋迦牟尼佛出世,是秉盧舍那佛教誡,為大眾說心地法門,所說之法不離心地。

大乘八個宗派不能離開真如自性,真如自性是最重要的。所以菩薩戒最重要的就是先明心,明心的「心」就是無作戒體,不因造作而得,要到無思量處才叫圓滿持戒。永明大師講:「無所持而具戒」。「持」就是有所著,若於一切時、一切處都無所著、無所持,那就持戒圓滿。故名「無所持而具戒」。知道自性本具,所以「無所捨」,無所捨而行檀。「檀」就是布施,檀波羅蜜。所以一切皆是指示心地而已,即使淨土宗也不例外。所以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都不離心地法門。這心地法門在《楞嚴經》叫「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在《梵網經》叫光明金剛寶戒;在淨土宗叫「理一心不亂」;在經教上叫「第一義諦」。約妄而說真,故名真如。種種的名相總是在說真如自性而已,不說餘物。這是學佛人應當知道的、受戒的人應當瞭解的,不然不能得戒,這是最基本的道理,是律宗的根本。這話有依據,在《梵網經》後面講:是一切諸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一切佛性種子,所以「心地」是一切法門的根本。依此心而修法,所修的無不攝歸本心,不假外求。很多人都心外求法,認為有戒可持、有戒可犯、有法可修、有羯摩可作,這些都是心外取法,不能了達真性。講這些,執著的人必然要毀謗,說:「你這樣子偏空」。我不說空見,你莫作空解。受完戒還有很多事情都要作羯摩,這些總是枝葉,能不能不作?那要看你的智慧了。最重要的,是要心不取相、不生分別心,要能夠離染,這就是最好的、真正的羯摩法。「羯摩」翻作中文就是「作業、作法」。「開齋」就要作羯摩法;出家人拿到新衣服、供養就要作羯摩。為防止起貪著。如果能捨貪、能去執,受與不受都是戲論,都不相干。所以從前古來祖師大德都是教這樣用功,教離相、教不取相,這才是真正的梵網、才是真正的大乘。
    絕不能把大乘佛法、大乘的戒,曲變為小乘、曲變為人天乘,這樣你就不如法,佛法就衰敗了,因為戒為無上菩提本。如果你起有作心、造有作行,只是得生人、天二道而已,不能作無上菩提本。因為菩薩戒是心地戒,所以才能作為無上菩提的根本,這點非常地重要,甚至把《梵網經》重新分判過,讓大家能更清楚知道。
【第3段:02001~03001
後面的十重四十八輕戒,判為流通分。把正受戒體列為正宗分,正宗分是最主要的,因為要是不明戒體,後面就沒有辦法行持,縱然行持,也像中峰禪師所講:「緃有功行。亦成虛設。以不順佛故。」因為跟真心本性不相應。菩薩戒的不殺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語、不兩舌,條條稱性、條條具三聚淨戒,所以講:「稱性三聚淨戒」。所謂「稱性攝善法戒」、「稱性攝律儀戒」、「稱性饒益有情戒」。實際上,三聚淨戒本來就稱性,但是現在的人不達此理,以為有惡可斷、有情可攝,所以加「稱性」這兩個字。其實是自己被情所攝,所以認為有情可攝、認為有善可修,所以都不稱性。所以要懂這三聚淨戒。一旦起一毫思量、一毫分別計度即落「有」邊,即被魔攝。你不是攝眾生,而是為情所攝持,那你僅是個凡夫,怎能說自己行的是三聚淨戒。為什麼叫三聚?因為能聚一切功德法,故名三聚。所以學佛人要知道,須從心地下手,這「心地」不是現在打妄想生生滅滅的妄心,不打妄想的那個也不能算是,因為妄想與非妄想,還是能所對待。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告訴惠明和尚: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這個便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六祖大師向來用直指法,不是叫他參,參還要一陣子,惠明當下開悟,受六祖印證,所以六祖是直指法。在黃禪師的傳心法要中也是這麼說的。黃禪師是六祖的徒孫,他講六祖當初怎麼指示惠明上座的。所以不思善不思惡,不生妄想亦不落非妄想,這個便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就像一顆玻璃珠,它能夠現種種色,能夠映現它以外的色相在這珠上,若說這珠是黑,那只講對了一半;說這珠離黑,離開了黑,那也是講對一半。因爲不見珠體本自清淨,所以落於善、落於惡,就像黑、非黑亦復如是,都是一樣的道理。所以用玻璃珠的方式比喻就能清楚了。再舉個比喻:鏡子照萬物,大家每天都要照鏡子,尤其現在有些愛漂亮的,每天都在照,現在連男眾都要照鏡子,那照一照,看能不能照見本心?鏡子現相,相是在鏡中?還在鏡外?這不是叫你參。是要知道鏡光本淨,要能夠看到這鏡子有照的能力,而不在於即相或離相,這就是六祖惠能大師、達摩祖師乃至神會荷澤禪師用的直指人心的方式,這才有指到心源。像禪宗的洪州宗,就是馬祖道一禪師用的方法,不管是「即心是佛」、不管是「非心非佛」,都只是善巧方便而已。成佛須是見性,須了心地,從這根本修。真正指示心源,就像六祖惠能禪師對惠明和尚所說的。學佛,不要想從五戒、十善修下手,那樣修到後來,頂多是個人。既然想要成佛,那還想保個人身幹什麼?這就叫「偷心不死」。又想要求生淨土,也想要保個人身,這叫「抱樁搖櫓」,根本沒有辦法前進,永遠無法從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就是因為心裡還妄想:「自己這一生要是沒成就,來生還能得個人身」。這話聽起來好像很保險,實際上,這話最不保險。這就是貪戀世間的心還在。要念佛、想成佛,對這世間必須通身放下,連放下都不可得,要內捨、外捨、內外俱捨,一切放下,這才是真正的出家。不管是什麼形,是出家相、是在家相、是男相、是女相都一樣。就好像車匿,車匿是釋迦牟尼佛的車伕,他悟得真心後,「不移賤稱」,還是叫作車匿。所以,悟得本心者,平平常常,沒有一絲毫特異之處。所以曹洞宗講《五位君臣頌》,到最後「折合還歸炭裡坐」,就是平平常常的,也沒有所謂放光透亮之事,這是真正的見性。所以,人家問祖師:「什麼是道?」祖師云:「雲在青天,水在瓶。」還是一樣的。就像春天到了,花自然開,一樣的意思。學佛是以明心為要,任何一宗都不離這原則,《梵網經》也是如此。
   「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
這部經是佛在大梵天王宮見到梵王的網羅幢,以此比喻來立名。
【第4段:300001~ 04000
「梵王」就是大梵天王,大梵天王是ㄧ個娑婆世界的主人,這個娑婆世界歸他管,他才是真正有權力的人。佛看到他的梵宮中有供幢。幢是圓形的,頂上有羅網,所以說「佛觀大梵天王網羅幢」。表示與會的諸大梵天,都有持幢來供佛。「幢」代表說法,只要寺院有講經,就會升起幢,如果是做法會,就升起幡,所以叫「法幢高懸」。這算是古代的通啟,現代俗話講「通告」,如果寺院門口的旗桿升起幢,是通告大眾,今天是講經說法,不必問就知道;如果是懸幡,來了也不用問,今天一定做法會。現在的佛門大家都懸幡,整天做法會,以此當作自己不修行、有在度眾生的藉口。幾乎不見幢,縱然懸,亦同虛設,懸等於未懸,說等於未說。尤其現在有些道場,不但不講經,反而請ㄧ些博士、碩士、教授來講健康飲食,說好聽是提倡素食,其實是在引狼入室!這是形容詞,不是說博士是狼。佛門引世間人進來三寶殿裡,佔據三寶法座,在佛堂當中講世間法。一旦講世間法,大眾就會起世間意,甚至連你都起世間意,這些世間事就接二連三做不完。再來,就會要辦點文化活動:毛筆、書法、雕刻、藝術、開畫展、開攝影展、金石展,再來就吟詩作對,愈演愈烈,舉辦這些就是道場要開始敗壞了。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接引大眾,可沒有辦素食講座、健康講座,也沒有講弟子規,也沒有在提倡什麽中華文化,統統都沒有。更不會教人家按摩,有的道場還教人按摩,那不是道場,那叫養生館,來道場是要修行,不是來養生的,還有出家人在道場彈琴、拉小提琴,也有畫畫的,他們不知道出家所為何事,這都是佛門敗壞的現象。縱然有在說法,說也不圓。以前對於講法不圓,或是參禪未開悟的,稱為蛤蟆禪,還可以道兩句,跳一跳,講一點心性,講一點相近的法。但是真正問到痛切處,他沒有辦法回答,但至少還有佛法在。現在佛門裡面,連跳都跳不起來了。
如今佛門很多人錯認為:學佛要先學弟子規、感應篇來做基礎,其實用這些外道書教人的,這都是犯菩薩戒。後面就有講到:學外道俗典,心背大乘經律都是犯戒。弟子規是俗典,感應篇也是俗典,學鬼神典籍或俗典、雜論….等等外道論,統統都毀犯菩薩戒,因為學了之後就會謗大乘。一般會先犯四十八輕,再來就要犯十重。再來就會開始胡說:說大乘法不行,因為沒有基礎,要先從世間那套做起,這就開始謗大乘了。所以佛制不可以看、不可以學外道典籍。在《地持菩薩戒經》裡講到「背大向小」是屬於犯重。
    佛看到網羅幢,網有孔,很密,羅網交織的網孔,一個孔代表一個世界,如同無量世界。釋迦佛尼佛觀無量的世界如網孔,ㄧㄧ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諸佛的法門亦復如是。這是告訴你,所有諸佛的法門如同梵王網羅幢 的網孔,網孔依心地,這是表法的意思。ㄧ個網孔代表ㄧ個法門,無量的網孔代表無量的法門,所有的法門都不離心地,即使佛說再多,八萬四千法統統不離真如自性,不離開真心本性。如果離開了,那就是經典上所講,離經ㄧ字即為魔說,一切行門不會離開真如自性。所以念佛修淨土,目的在於見性,如果不能見性,這個淨土法門也不叫淨土法門了,你也不用學,因為沒什麽殊勝的。念佛重點要見性,帶業往生只是它的附加功能而已,不是修淨土的就一定要帶業往生,也可以斷煩惱,也可以成菩提。
因為菩提自性,人人本有,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念佛就是為了如此而已。如今很多學淨土的人,每個都想帶業,他一直想:「我要帶業往生」。結果呢?淨土沒去,倒是帶了很多業,因為他天天想帶業,貪業帶一點,瞋業帶一點,癡業也帶一點,我慢業也帶一點,什麽業都帶一點,愈帶愈多。跟你講可以帶業,那是你有在用功,精進能消除業障,如果沒有消乾淨沒有關係,可以帶業,
【第5段:04001~ 05000
不是叫你一定要帶著業去往生。所以祖師跟你說「只帶舊業,不帶現行」,你現在心裡起心動念帶著業,會隨業流轉,不能往生淨土啊。這裡要再作個揀別,業伏不住不能往生,所以學淨土法門不是叫你天天想帶業,天天想帶業就會業障深重,念佛是要消除業障。所以末世學淨土的學人自己要清楚,不能夠天天想著「我要帶業」,你要想的是:我怎麼消除貪瞋癡?怎麼消除這百八煩惱、無量無邊的煩惱?這才是真正的學人。你才有學到佛法,這點非常地重要。

經文說:「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為是中一切大眾。略開心地法門竟。」
釋迦牟尼佛來這裡示現作佛已經八千返,也就是八千次了。為什麽?正是因為這個名號,「能仁寂默」,「能仁」就是慈悲的意思,南閻浮提這裡的眾生心垢非常汙濁,人的壽命極短,他還願意來這裡示現成佛,所以知道佛的悲心有多重。在障礙這麼多、這惡劣的環境,他都還來這裡救度眾生,確實是不捨一人。所以你遇到佛法,你要生感恩的心。現代人講感恩的心,要感謝佛恩。縱然你粉身碎骨,你也沒有辦法報,所以祖師講:「粉骨碎身未足酬!」,沒有辦法報。佛恩大過父母恩,你的父母跟你只是一世而已,釋迦牟尼佛來此八千返。所以菩薩戒裡面講,常生佛性孝順心,就是要讓你用孝敬父母的心,順從佛陀的教誨,故名孝順父母師僧三寶。這世間父母生的是你的色身,你的和尚,乃至釋迦牟尼佛生育的是你的法身,是你的法身之父母。所以,「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如來以「大智」度一切眾生,以「善巧方便」攝化眾生,所以說是一切眾生的父母。你父母照顧你只有一生,來生他也沒有辦法。釋迦牟尼佛照顧眾生八千返,所以你要生恭敬心、孝順心,順於佛陀的教誨,要「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這才是真正的孝順。佛門講的孝順跟世間人的愛欲孝順不一樣,世間人的孝順就是出於愛欲,是愛緣慈。比如說:這個人跟我有關係,對我好過,我就對他好,這愛緣慈。現在的小孩,要是父母障礙他,他就對父母生瞋恨,他就做ㄧ些悖逆之事,一旦父母對他好,他又跟父母又好了,從古今都是如此,這種是愛緣慈。這都是有生有滅,不能達到究竟,境界ㄧ轉,心隨著境界轉。有的小孩,他父母親對他很好,長大了以後,結果發現原來這不是我父母,甚至是自己的殺父仇人,馬上反過來要殺他們,就像阿闍世王。你們可以去看《觀無量壽佛經》阿闍世王的故事。所以這世間的感情是會變的,唯有佛以無緣大慈攝受眾生,這不會改變,所以來此娑婆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金剛華光王就是示現成佛,佛的果地如同金剛,以萬行莊嚴自心,「光」是表如來的智慧,能夠善巧說法,釋迦牟尼佛成道坐於此座上,安住於自性清淨的境界,又叫大光明藏,故名金剛華光王座。「王」是無過其上的意思。也叫師子座,統統都是讚歎之詞。「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為是中一切大眾。略開心地法門竟。」
所以上生摩醯首羅天王宮,說心地法門。如來出世就是講真心本性而已,修行就是修心地法門,要明心見性。三十心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就是從初地「歡喜地」ㄧ直到法雲地,為說明心地、說明菩薩行,菩薩的境界,所以釋迦牟尼佛講:「我佛法中無聲聞弟子。」如來出現於世,真正的佛法當中,唯說ㄧ乘法,《法華經》說:「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釋迦牟尼佛說: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但是眾生沒有智慧,跟他講ㄧ乘法,他聽了沒有辦法接受,反而謗佛。所以佛念過去佛,是怎麼教化眾生的?所以方便說三乘,雖然說三乘,目的是要你了達ㄧ乘,不是要你去學三乘。所以佛說小乘法為破外道見,說般若法破二乘,最後法華涅槃,開權顯實,示出常住真心,眾生本有如來藏。就是《涅槃經》的咸安藏,宗旨是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ㄧ闡提也有佛性,也能成就,沒有所謂「闡提不能成佛」的問題,所以跟《梵網經》講的一模一樣,
【第6段:05001~End
後面就會講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作佛。
所謂「我是已成佛。汝是當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這就是真正的無作戒體,所以釋迦牟尼佛直接授與一切眾生。受了菩薩戒沒有退戒的,因為不可能退失佛性,眾生縱然在迷,墮到了地獄,他再惡、再可惡,縱然他毀佛害教,他還是有佛性。古人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如遇到叛逆之士,只要如法安,依舊是王土王民,所以不能夠「屠國安民」。生病了,你不能「滅身療病」,把這身體給消滅了,說是病好。所以真正的一乘了義就在於此,其他的二乘漸教,都是有修有斷,就如同滅身療病,屠國安民。特別是二乘,他要滅色入空,把色相給消除,才能入寂滅。二乘法講「析空」,透過分析色相而入空,都是取著之法,都是不了義。大乘講「體空」,唯大乘直下見性,這方是直穩當之法,不走遠路。
釋迦牟尼佛來這裡示現成佛,為一切大眾開心地法門竟。

「復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菩提樹下。為此地上一切眾生。凡夫癡暗之人。說我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

這一段非常重要,佛從天王宮下來,在閻浮提菩提樹下成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講的就是要傳盧舍那佛心地中,乃至初發心,乃至究竟位,常所誦一戒,這一戒叫「光明金剛寶戒」,持戒一定要了達這個道理,如果你不了達,你天天在持戒,即使做到:過午不食、不坐臥高廣大床,乃至十二頭陀行等等的戒行,都是在事相上打轉而已。甚至因此起瞋恨,看人家有持、看人家有犯,自己有持、自己有犯,統統都是對待心,見持戒者心生恭敬,見毀戒者心生傲慢,輕視對方,總是沒有辦法成道。道宣律師當初就是不明白光明金剛寶戒,所以才妄生分別,後來窺基大師度他,才成就律宗一代的祖師。道宣律師行持非常好,受天人供養,所以他看不起人家不持戒,常生分別,就是不曉得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具此戒。這是現在戒場都沒有講的事情,現在的戒場講戒,都講一些世間話,甚至還告訴人家可以煮葷腥,這都是當場破戒,菩薩戒上說:自作教他,見作隨喜。而且大乘的戒律還要看,你是什麽身分破戒,如果你是出家人,你又是有影響力的人,你又在有影響力的地方,在戒場,你告訴大家可以煮葷腥,這就是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你正犯第一條不殺生戒,菩薩波羅夷罪,你就破掉了,菩薩,將生生常墮大地獄中。為什麼末法的出家人幾乎都下地獄,就是因為他告訴你可以煮葷腥。這地獄我不敢去,我也不想去,所以我告訴你們,千萬不能煮葷腥,絕不能殺生、不能吃肉,這是佛規定的,是菩薩戒的規定。甚至沒受戒的也一樣不能殺、不能吃,釋迦牟尼佛在《涅槃經》有規定不准吃肉。只要你是佛弟子,就不准吃,一旦吃了,那就不是。這是「是非題」,不是「選擇題」,沒有給你選的。所以要知道,對於心性不明白,後面的戒就沒有辦法持。你只在事相上說:「我自己沒有殺」,可是你忘了,你自己在戒場當中教人殺。或你平常教人殺,要是道場居士來問,或是朋友問你,你跟他講:為了家庭幸福圓滿可以殺生,那你就破菩薩戒了,這問題非常嚴重啊。你們自己可以反省,看自己有沒有犯戒很簡單,你要是人情,那這戒就破掉了,那你要懺悔,你就要重受,甚至有人都不曉得自己破戒了,因為不知道「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不知道持戒要從心地下手,所以常常犯後面的戒律。以前的祖師是大過不犯,小過不斷。現在的人是小過常犯,大過不斷,常常在毀戒,更常常犯戒,甚至還告訴人不要受戒。現在的出家人,甚至在家人會教你不要去受菩薩戒,說受了就會墮落。那盧舍那佛豈不墮落?釋迦牟尼佛豈不墮落?這些諸大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個個都有受菩薩戒。彌勒菩薩是下一尊佛,他也受菩薩戒,怎麼會說受了會墮落呢?沒持好會墮落?應該說是你不知道怎麼持,不知道如何用心,如何持戒?你只在事相上做到,心想:「我沒有殺、我沒有偷」,但是,心裡面淫、殺、盜、妄念念不絕。所以菩薩戒不是講事相,講事相就會執在事相上,自己有沒有犯,有時候都還搞不清楚。就像在戒場裡面常常聽到,有人問:「如果家裡面的人,兒子女兒是吃葷腥,我回去還要煮給他吃,請問和尚,我怎麼辦」?這時,和尚就要下地獄給你看,因為他告訴你可以煮。這些法師嘴巴倒是很硬,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問題是:「你入地獄幹什麼去」﹖你入地獄只會辛苦了地藏菩薩。所以受了菩薩戒,千萬要記住:不能煮葷腥。那沒有受戒的呢?那更不能煮。因為有戒可犯名菩薩,無戒可犯是外道。沒有受戒的人,你煮了,你可沒有受戒的功德給你抵消,現代人講的:「你沒償債能力」。那你殺生,教人殺生,或像有的在電視上教人煮葷腥的,或是現在網路部落格教人煮葷腥的,你自己寫,寫好高興,那些都存檔了,現在放在雲端裡面幾百年都不會刪掉,甚至人家把你寫的收集起來印成書,說是給大家家庭幸福。那你要大禍臨頭了!所以不明心地,就不知道這一戒應當常誦,那就沒有辦法持戒。這一品先講到這裡,心地戒品下一次再作說明。

八大人覺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

第一講
    講經前要先三稱「本師釋迦牟尼佛」,除了求佛加持,也是感謝世尊為我們講說正法,也感謝祖師大德,遠從印度將佛法傳送過來。這念誠心是根本,所以念開經偈是提醒自己是個學佛人絕不能忘本。
    聽經時心要收攝,不要亂想,所有的事情統統都要放下,就是一心聽經。
講經是依佛所說,自己日常的言語行為要如佛所教,不違背佛陀的教誡,這就是持戒。依止佛法、相信佛法這是定,在生活上能夠依佛法起覺察,這是慧。這就是戒、定、慧三學具足。
 有人雖學佛,卻沒聽經,所以當生活上遇到一點障礙就會退心,總認為:「我已經念佛、吃素了,怎麼佛菩薩也沒保佑?」「身體還是不好,事業還是不順,家庭還是有問題?
因每個人過去所造善、惡業不同,所以因緣福報各不同,如果殺業重,身體當然會不好。過去生福修得不夠,當然財務困難。跟人結不善、不淨緣,今生家庭當然問題重重。所以不要因為一點困難就退心,不然所發的心就是露水道心
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其因果。因果是通三世,這「三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學佛以後,不能以佛菩薩有沒有保佑你一切順利,來判定學佛是好還是不好。學佛最重要的是要「了生死、出三界」。所謂了生死就是要放下對世間的愛著心,因為有貪著,就會有種種不好的行為出現。

 現在有許多學佛人認為:「某位師父跟我很好,所以他講的一定都對」。這不是正確的學佛心態。真正學佛一定要依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四依法就是要依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典。無論是你的皈依師父或是剃度師父,只要他說的法跟世尊所說的不一樣,就不能接受!因為你師父的師父也是依釋迦牟尼佛。既然念「本師釋迦牟尼佛」就要依佛所說、要依四依法,不能自己想一套教學方式去當作佛法教眾生。講經與聽經的人都要知道這個原則。

「開經偈」是唐朝武則天在閱讀《華嚴經》之後,心裡非常地歡喜,就寫了這首偈。一直流傳至今,幾千年來沒有人可以改動,因為好的文章,多一字少一字都不行。偈頌是說:佛法是無上甚深微妙之法,對聽者而言,真是百千萬難遭遇,所以聽到佛法要生「難遭想」,意思是:很不容易遇到。像現在全球有七十億人口,在台灣學佛的人有三百萬,其中真正學佛的又有多少?而真正學佛又能夠遇到正法經典,遇到又能如法修行的又有多少?這樣層層地淘汰,沒剩下多少人,所以一定要生「難遭想」,要生恭敬心,能這樣學法、聽法才會有成就。
學佛要至誠恭敬,要不忘本,要感謝佛為眾生講經說法,感謝祖師大德遠從印度傳法的慈悲與恩德。經云:「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大事因緣」就是現在人說的:這天大的事情。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講經說法教化眾生,就是為了幫助眾生悟入佛知佛見。就是要讓一切眾生知道自己本來跟佛完全一樣。但是現在為什麼個個帶著貪瞋癡,接觸境界會起煩惱,會有貪念、瞋恨,乃至不明事理,何者當為?何者不當為?都搞不清楚!甚至所做的事情是非黑白不分,本來是佛,卻變得愚鈍至此?所以佛出世說法是為了令眾生知道這件事情,然後發心修行。學佛的根本就如同淨土宗第十二代祖師所說的:「一切法門」,所有的法門,「明心為要」,以明白自己的心佛心,完全平等,這是最重要的。「一切行門,淨心為要」。一切的行持,是使自己的心清淨,沒有貪瞋癡,行為沒有殺盜淫妄,「妄」包含惡口在內。不論是順境或逆境,對境界都要做到不取著。對於善根不足的人,則是逆境容易將其淘汰。善根夠的不怕逆境,但順境最容易將其淘汰,所以不要耽染於順境界裡。在順境裡就有軟冤家,所謂「軟冤家」就是對你很好,好到讓你神魂顛倒而不自覺,因此順境最難過關,淘汰人最快。等到大家學佛幾年以後,就會有人說:「你學佛這麼久,好精進、好用功……」這都是在給你戴高帽子,使你生起貢高我慢之心,這都會損自己道業於無形。最恐怖的就是連自己退心都不知道,一開始學佛,知道要斷貪、瞋、癡,不可以貢高我慢,要口說好話,心要遠離世間,要求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不要隨生死業……。可是日子一久就「佛化雲煙」,全忘光了,只剩下嘴皮在蓮友間吹噓了。
既然學佛,生活中所有的規劃安排,都要考慮到:這樣安排或作為,對自己的修行是否有幫助?自己的貪癡能不能減少?我執、我見、愛面子或喜歡人家恭敬的心能否減少?學佛是要在生活上使這些習氣放下。不是看自己能不能得到更多的名聞利養、或更多的恭敬。
凡夫起心動念就掉到貪癡裡,比如吃飯時,就在起心動念:自己愛吃的,就多吃一點。好吃的,就多往自己碗裡夾。這除了增長貪心,還長我執,都是為了口腹、為了這念「我」,所以現在許多人雖然吃素,但是只齋,沒有齋心,心不清淨!
《八大人覺經》是學大乘佛法的基礎經典。
大乘佛法的主要內容就是講「佛性不生不滅」,小乘佛法是講「生滅六識」,還限在五蘊裡面。五陰是色、受、想、行、識。小乘只知道五陰當中無我, 不知道五陰跟我是一體不二的,所以還有對待,所以稱為小。這是大小乘的差別概說。學佛要知道「大乘與小乘」以及「佛法和世間法」的差別在哪裡?了解後,學佛的心才能堅固不退轉,就不會因為聽到人家說哪間廟、哪個人比較靈驗,或是哪位法師會作法,能預知將來的事情,就去求感應、求神通。

佛法是內學,講的是因果,最起碼的因果是「種善因得善果」,想要有好的果報就要行善。想要成佛,最基本的就要與佛本意相應。佛是怎麼成佛的?《圓覺經》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佛告訴大家,一切諸佛在因地時,都是依「圓照清淨覺」,就是依止本具不生不滅心。大家不要因為對一些名詞生疏,就生退卻之心,其實不管是世間法佛法,一開始都會覺得生疏,《無量壽經》說:「人有志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所以佛是依不生滅心而修行成就的。既然學佛,就是要學得跟佛一樣,佛以前是怎麼做的,自己現在也要這麼做。佛出世就是要眾生明心見性而已。所以說:「為一大事因緣故」,這件事情就是希望眾生能明心見性。在《法華經》講得比較文言,講「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令眾生能夠契入如來知見。《八大人覺經》講的也是這件事,經中這八是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為什麼要講這部經呢?祖師大德說有十種因緣,經典講的「因緣」就是現代講「因素」的意思。
第一個,是為了讓眾生了世法如幻故。了解世間法是虛幻不實的。所以經中說「四大苦空,五陰無我」。

第二個,是為了顯示無為真常故。無為不造作故名「無為」。此處講的無為不造作,跟「不做事」是不一樣的。不做事是不做事,無為是「為而不為」。心裡面不染著、沒有礙叫「無為」。無論是做好事、做任何的事情,心中都沒有掛礙。如果做壞事而沒有礙,那就是佛門講的無慚無愧。為什麼做好事要沒有礙?因為很多人做好事就到處炫耀,說:我捐了許多錢,我又幫了多少人……。像梁武帝見達摩祖師時,他問祖師:「我度十萬人出家,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為什麼沒有功德?因為心裡面好大喜功,這是有為。祖師是講實話,結果梁武帝很生氣,心想:「我度十萬人出家,蓋幾百間寺廟,說我沒有功德!」梁武帝不相信。
佛門所說的「無為」跟世間人的造作是不一樣的。「造作」是想要得個果報,想要得到名、利欲求。得到了,就好高興;得不到就很瞋恨。貪瞋癡就現前了。越是得不到就越想要,終於得到以後就貢高傲慢心,這種不是無為,學佛人不該如此。「真常」是不變的,會變的就非真常。大家可以觀察看看,從年初到現在自己的心念變了多少?一下這件事情想要這樣做,一下那件事情想要那樣做,到最後真正要做的時候,把之前想的方法又全部都推翻,改用別的做法。這是心念妄動,所以一下要這樣,一下要那樣,是心沒有定力,也可以說是沒有智慧,與本性真常的功德不相應!「真」就是不虛假;「常」就是不變。

第三個是為破惡惱修慧故。」是要破你的煩惱,使智慧增長。這裡要對於智慧跟「智辯聰」做個揀別。「智辯聰」是在世間很靈巧,很市儈,很會人事酬對往來,甚至想很多方法鑽法律漏洞,這些是智。「慧」就不一樣,就像《八大人覺經》所說,佛菩薩知道四大苦空,五陰無我,所以他能如同蓮花一樣不著水,又能如同日月,不住於空中,雖行一切事,但心裡面沒有染著,這是佛門講的「慧」,還能夠消除貪瞋癡煩惱。「智」明照的意思;「慧」,有掃除的意思。明照就是覺察,一覺察有煩惱習氣,就用佛法的內容、方法將煩惱掃除,這叫「慧」。所以五力之中的慧力就是講「慧」有力量可以斷除煩惱習氣。眾生的煩惱習氣不外乎貪、瞋、癡、我相。如果老是在意人家怎麼看自己,總想自己做了好事,不曉得人家知不知道?其實人家知不知道並沒有關係,如果是要做給人家看。那就不是真心要做,只是做樣子而已

第四個因素是「為離欲患淨行故。」欲患有很多種,除了世間男女的愛欲外,還有物質上的欲患:貪口腹之欲,喜歡殺生、吃眾生肉,乃至雖然吃素,還貪口味,這樣也是不可以的,都叫欲患。世間人為貪口腹之欲而不惜去殺生,甚至吃保育類動物。其實不但保育類動物要保護,其他的動物也要愛護。講到愛護,就要講到現在的放生活動,有些人不懂放生,淡水品種放到海裡,海水類放到河裡,這種放生是不對的。這些是放生的基本知識,對生態知識不足,就不是放生,是破壞生態,而且這些魚根本不會活,所以是不行的。在這種狀況下不是不放生,反而更要放生,因為這樣就更有機會藉由放生接觸、瞭解生態環境。無論住在何處,當然要瞭解當地的環境,順便所有的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小朋友,能接觸當地的品種,也能夠接觸到國外的品種,以增長知識,也培養愛心,所以放生是好事,而且是必要的。因為看到眾生有苦難,盡點自己的力量發心幫助,都長養自己的慈悲心。

第五個為示耐苦守道故。」是教大家要吃了苦。所謂吃了苦不是去做工叫吃了苦,如果說做工就是吃了苦,那應該所有做苦力的人都應該成佛。曾經在日月潭某寺,有位照看者說:「你看,六祖就是舂米、掃地,後來在獵人隊裡他就是吃了苦,才這樣磨出來成佛的」。大家想看看,天下舂米的人不少,為什麼只有六祖有成就,而別人沒有?所以「耐苦守道」的重點是在於守道。「耐苦」是叫大家放下自己想要的東西。因為很想要,又放不下,可是佛又說不行,因此心裡面很苦。意思是說:在轉變自己的煩惱習氣時,心中會很不好受,這點要忍住。

    如果是指做苦工,做久了也就習慣了,但是心中習氣還是依舊,並沒有放下。所以不是單指耐了身體的苦。而且有時候辛苦是需要的。但這苦不是一般坐辦公室或是做工的苦。因為有人覺得坐辦公室很苦,整天只能坐那裡,一樣的事情。不過在外面工作的人,都羨慕坐辦公室的可以吹冷氣。可是坐辦公室的又講:「你不曉得辦公室身體很差,因為一直吹冷氣」。其實各有各的苦,所以不用抱怨。

第六個為勤解怨興慈故。興慈能解怨懟,冤家宜解,與自己有仇的要能原諒他,無仇的就別再多結仇。不光只是原諒對方,甚至惡意來找麻煩也要能放下,不要心裡忿恨不平,這樣才是興慈悲。

第七個為明大乘心願故「明大乘心」就是發大乘的心願。學佛人平時的早晚課,都會念四弘誓願,可是到公司上班時,就覺得「這個人實在很討厭」,剛才做課時所發的願,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就全沒了。等一下某件事情不如意,就開始發火,還跟對方講:「我告訴你,今天我某某人就是這個脾氣……」,忘記自己才剛發願要「度眾生」、「斷煩惱」。
再說到「法門無量誓願學」,廣學法門很好,但是不要亂學,要先專再廣,「一門深入」之後再廣學。學法門可以幫助眾生,但是,所有法門統統都是依著本性而有,也就是不離本性,法門不光指佛法,包括世間事物的技能、知識,或是一新的科技都要能接受,自己沒看過的東西太多了,不要夜郎自大或當井底之蛙,總想:「那怎麼可能」!總要用客觀的心態看待事物。再來是成佛道這一句是精華,因為中國的詩詞文章,有「起、承、轉、合」。「起」就是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發願度眾後,要「承接」,接著要斷煩惱;再「轉」就是要學法門;「合」就是總結前面的結果。所以說佛道無上誓願成是精華。學佛人常常發這些願,但有許多人發到後來就剩嘴皮發願,再來就退心了。所以,有句話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化雲煙」。把佛全忘光,不見了。為什麼會退?因為所用的是虛妄心。

    人人現在眼見色耳聞聲的口耳之聞,用這心沒有辦法保持。一般人不知道大乘的願是依何而發?該怎麼發?在《無量壽經》第四品裡講:「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為什麼法藏比丘能夠發這心願?即使再苦的環境,都不會退轉。這裡所說的「苦」是苦、樂對待的苦,包括了苦與樂。法藏比丘說無論是苦或是樂,都絕對不會退心。因為他之前發心出家、發心學佛,是聽聞世自在王如來說法,歡喜開解,知道佛法講的根本是什麼,知道如何發心,所以他的心是正的。他才「尋發無上真正道意」,才「棄國捐王」。「棄國捐王」的「國」一般是講事相上捨棄王位,它的表法是放下他的思想界線,放下自己的分別。「王」就是我執、我相,因為「我」最大。現在這時代講民主,每個人都是王,講白一點,就是每個人我執都很重,誰都不可以觸碰到「我」的底限,這就是我執。法藏比丘棄國捐王。行作沙門。「沙門」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他明瞭佛性,是依不生滅心發願,所以願心不會退轉不會變心。

    現在社會上的人,變心變得很快,因為都是著相,用的是虛情假意,全隨著自己的感覺在循業流轉,若真正學佛就不容易變。因為真學佛人有道德,除此外,佛門還有一層規範叫戒律。「戒律」就是戒條、律儀,能夠約束學人不去毀犯。除了戒律,還有經教,讓大家明白經典裡面的教,就不會做不該做的事。最後還有戒律做底限,就像法律一樣。還有大乘佛法可以幫助你看破、放下,當眼見色、耳聞聲,對於所貪婪的東西能看得破、放得下,所以不會變。

再來是第八個為圓諸佛果覺故。」是希望幫助大家圓滿成佛。成佛以後要接引眾生、度眾生。

第九個為度眾生離苦故。」是為了讓眾生離開苦惱。眾生就是著相,在佛門講的苦是「苦樂相對」的苦。所以不單指很膚淺:像身體生病、或是想要,卻要不到這些叫做苦。難道要到就不苦?之後還不是想要更多?還想要更好?所以心裡只會更苦。因為現在的人說要先存一仟萬,等有一仟萬以後,他又想存一億,那還差九仟萬。有一億以後他就想要存十億,那離目標還差九億,越貪越嚴重,越差越多,貪欲就是這樣累積起來的。有了之後還要更多,貪到還要再更好,不是得到了就不再想要,眾生欲求心是沒有饜足的。所以《八大人覺經》中教大家要知足。

第十個為施教化與樂故。」所以教化眾生很重要,教學是微細的,當然,教化眾生自己要先成佛。天台宗而言,所謂「成佛」,依程度不同,「佛」有六種。稱為「六即佛」:第一種是不學佛的,那算是「理即佛」。是就道理上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人人都有佛性。第二種是「名字即」,就是掛名有在學佛的,可是他沒有轉變。因為還不想修行,雖然有佛學知識,可以出去跟人家談佛法,但不是真修學佛法,乃至於行為不曾轉變。佛法不光是用嘴巴談,還要理解,更要修證,像這種人是沒有攝受力的。
第三種是「觀行即」,觀行就是依著佛,觀其行,照著做。
第四種是功夫再提昇,較深的「相似即」,就是跟佛有一點相似。雖有比較像,但還不是
第五種就是「分證即」,就是佛所證得的你也有了幾分,這比「相似即」再更像些。
第六種就是「究竟即」,到此就圓滿了。

希望大家不要只是「理即」跟「名字即」。名字即還不夠,至少要做到「觀行即」,要看著照做,學佛才能得力,把所懂的道理展現出來,才能夠教化眾生。
曾經有人說:「我對佛法不是很懂,可是我有一個看法,不知道這樣對不對」?他說:「我覺得出家人也可以吃肉,也可以喝酒,也可以結婚,這樣同於世俗,才能夠度眾生」。同一時間有另一個人突然蹦出一句話,他說:「那你這樣就是眾生,還要度什麼眾生?」後來說話的這個人觀念清楚,一句話就道破問題點。自己還帶著習氣,還貪婪這些世間欲望,都還放不下,你本身就是凡夫、是眾生了,怎麼有能力度眾生!而且眾生都帶著煩惱習氣,只為自己想,不會為別人想,以至於帶給別人的都是煩惱,無法為眾生帶來快樂。所以一定要先修行成就功夫。

接下來講經題《佛說八大人覺經》
「佛說」就是釋迦牟尼佛說。廣義地說「佛佛道同」,一佛說也等於諸佛說。八大人覺是說:這八件事情是菩薩大人之所覺悟,意思是:菩薩與佛佛就是大人都同樣有這些覺悟。

這裡先講點佛學知識。佛教的經典在「立題」也就是在訂經題時,共有七種方式,叫 『七例選題』:
有三單式、三複式和具足式三種。
首先介紹三單式:
  第一、單人立題:好比《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的『佛』字,是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是人,所以叫做單人立題。
  第二、單法立題:如《大涅槃經》。『大涅槃』是法,所以稱單法立題。
  第三、單喻立題:如《瓔珞經》。用『瓔珞』作比喻,所以稱單喻立題。
以上是三單式的介紹。
下面再介紹三複式。
  第一、人法立題:如《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地藏菩薩』是人,『本願功德』是法,所以稱人法立題。
  第二、人喻立題:如《如來說師子吼經》。『如來』是人,『師子吼』是比喻,所以稱人喻立題。
  第三、法喻立題:如《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是比喻,所以稱法喻立題。
  以上是三複式立題。
  底下一種是具足式立題: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人法喻都具足,所以稱具足式。
以上就是佛經的七例選題。
  現在要講的這部《佛說八大人覺經》是屬於人法立題。『佛』是人,『八大人覺』是法。
這當中沒有優劣,並不是三種具足就比較好,不要做這種分別。看《大方廣佛華嚴經》,它是具足立題,也就是人、法、喻這三項具足。「大方廣」是法;「佛」是人,它全名叫《大方廣佛雜華嚴飾經》,「雜華」是比喻,但不能因為具足立題,就說它高於其他經典,而是要看它的內文義趣。像《佛說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是人,單人立題,它的義趣不會比《無量壽經》淺。它是濃縮版的《無量壽經》,這裡是講七例選題。
「人題」是指翻譯經典的人。這部經是後漢的安息國沙門安世高所譯的。「後漢」是對前漢說,佛教是從東漢永平十年傳到中國。安世高大師比摩騰、竺法蘭兩位大師,年代要再晚些,幾乎算是同一時代。「安息國」就是現在的伊朗,以前叫波斯。大師俗姓安,單名「清」,叫做安清,字「世高」,王子出身,後來捨棄王位,將國家交給叔父,就去出家。大師懂鳥語,會醫術,若想了解大師的神異事蹟可以去看《神僧傳》。講人題,是要讓大家知道是誰為我們翻譯這部經,講這位大師的事蹟,也是要對他翻譯的經典,升起恭敬心、信心,所以需要介紹翻譯的人。
「沙門」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有貪瞋癡,就要用戒定慧來息滅自己的煩惱,這種人就稱沙門,並沒有分別是出家或在家出家有分: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是出家四眾,還有一種叫「式叉摩那」, 又稱「學法女」。在佛門學戒律是要知道它的精神,有些戒律的內容,精神是符合現代,但一些事上,在現代就沒有辦法用到,或根本沒看過。像:濾水囊,也就是濾蟲袋,當外出須飲水時,若水中有蟲就要用濾水囊過濾。當年佛制若肉眼看得到蟲子就必須濾除,但這東西現在看不到。如果視力像顯微鏡看得到蟲,那你喝水就要先持咒。持戒是要調心,使自己的行為轉變,這樣戒律才有它的效用。就像吃藥,重點在能治病,不是只把事相做好。
《學佛行儀》說,不要用惡心販賣男女,就是現在講的人口販子、人蛇集團,不但受菩薩戒的人不可以做,即使沒受菩薩戒的人也不可以,因為販賣男女是不慈悲的。乃至於為貪求名利,去做飲食販賣,貪求利養,當然這條比較偏重出家人。不過居士在世間工作也要做到不貪求。其中還講到樹、伐樹,這跟風水有點關係,風水不是沒有,只是學佛一般是不會偏重在這上面。就像環境會影響人,所以孟母才要三遷,佛才要弟子淨壇結界。佛說不要看相、算命、看風水、。因為眾生看相、算命、看風水、排八字,多半是基於貪心,是你想要世間的東西,想算看看自己的財運好不好,有沒有好的桃花運好的人緣,或是我家庭會怎麼樣為的都是世間事,才去做這些事,你只會更執著,所以佛制不可以。
風水如果是用在修道上,它是助緣。像《楞嚴經》有建楞嚴壇場,也就是建造修持這部《楞嚴經》的地方。佛門重視的是心性,所以佛告訴大家「一切法唯心。心不隨境轉,心就能夠轉物」。這色身雖是四大假合,但也會受到風寒也會上火,這就是受風水的影響。有時氣溫一變,不是感冒就是中暑,這也是風水。就像把熱帶的植物拿到寒帶去種,它就是不會長,除非它經過改良,這就是風水,它無處不在,但是如果學佛人太好於風水那就不好了。因為一般在意風水的都是好名利,總想要從這當中,得些名聞利養。所以佛門不太注重。







         《佛說八大人覺經》
            第二講
以下正式進入經文: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這是說:作為佛弟子,要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重點不是把經文背起來,或一直念。雖然一直念也很好,但是若不真知道世間是無常的,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當境界現前時,又會起貪瞋癡。因為心中還是認為實有,照樣放不下。所以要「晝夜常念」,所以告訴大家要理解,不要忘失這道理,遇境界時才提起來用功、做轉變,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不隨順世間意,這才算「常於晝夜」。
「晝」就是白天或人所能見處,「夜」就是晚上,也是指人所不見處。像自己的心念,在起惡心、惡念的時候,要能提起誦念八大人覺。「至心」就是盡自己的心力、全力去學。「誦」就是諷誦;「念」就是心裡面有。若只是口念,心裡面沒有,這不算是八大人覺,而是要去修行、去起觀、去用功。心裡要能解得它的意思,這樣在日用平常當中才提得起來,覺察自己的心行及過失,才叫做誦念,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
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發心修行,第一要覺悟的是「世間無常」,所謂「世」就是時間,包括過去、現在、未來,「間」是空間,就是四維上下十方,也正包含這世界在內,這世間是無常的狀態下,「無」就是現代人說的不實際,不屬於常態。像蓋房子,它的水泥就不牢固,一棟房子五十年、即使一百年以上,終究會倒塌,這是講有相的物質。還有一種是心念的無常,眾生總是在起心動念,早上想這樣,中午想那樣,等一下遇到別的事情,又改變想法,這是講「世間無常」,後面說「國土危脆」,這國土就是指現前居住的地方,「」就是不安的意思,「脆」就是虛浮,是說它不實在又不安穩。只要像地震之類的天然災害發生,無常就現前,所以說「危脆」。

因為一般人不願意面對真相,總覺得自己的愛欲、榮華富貴,是可以恆常保有。可是佛在《無量壽經》講得很清楚「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所以大家要體會這現實,學習放下,會放不下,就是沒有體會到這世間的不實有。如果體會到了,就會願意放下,而且會放得很自然,因為本來就不實。

     在佛陀時代,能夠比喻無常的就是國土危脆。山河大地都有它的變化,山會有崩塌的時候,海水會乾竭,所以跟大家說是「無常的」、「會變異的」,這在當時都是顯而易見的。在現代,有3D投影,它所投射出來的影像看起來是真實的。但實際上,卻是虛妄的。一旦知道那是虛妄的投影,自然就不會當真。「四大苦空」這四大地、水、火、風,明明是有的樣子,卻又是不實有。這是講外在環境的四大,底下講眾生自己這個色身,也就是內四大。
電視上常看到演出家人的演員說:「出家人四大皆空,六根清淨」。四大就地、水、火、風,「皆空」就是不實。其實,不光是出家人四大皆空,在家人四大也皆空。有些人不懂,以為出家人四大皆空,不可以貪著五欲六塵,在家人還可以,其實,學佛人就不行。學佛就要知道身心世界四大皆空,地、水、火、風四大統統都是「空」的。

「空」就是空性。「空」在佛門的解釋很多,有淺有深,現在直接以「不實有」來代替,實際上講到更深的義理,就是「煩惱即菩提」,「四大即如來藏」,也就是「佛性」的意思。皆空的「空」即是佛性,亦是空性,完全一樣。

問題就在:既然都是佛性、都是自己心所現,為什麼還要「自心取自心」使得「非幻成幻法」呢!所以應當要放下,這是比較深層的義理。

就相上來看四大是地、水、火、風和合,是不實有的,所謂「地」就是堅固,在身體裡的骨骼、牙齒。而「水」就是血液、唾液、。「火」就是身體裡面的暖氣(溫度),「風」就是運轉、動態,像呼吸、血液會流動,佛告訴大家,人這個身體是由地、水、火、風這四大所組成的,而這四大是空的、會變化,像一般生病就說四大不調,所以說「四大苦空」。內、外四大,都會變化,所以不實
這「地」是物質,「火」是燃燒的,可以燒壞一切物質。「水」能浸泡、淹沒,令其爛壞。「風」能夠使散滅,像颱風,物質散壞。四大相剋,火跟水是相剋,火能燒地,但是水能滅火,而風能令水散滅,彼此互相違背而抵消,最後還有風存在,風能令一切散壞。

佛在《楞嚴經》上講:「風」就是眾生起心動念的展現,心念相對待造成風大,起心動念才有「無明」。經上說:一切煩惱的根本是無明,但是無明卻又不可得。
無明就像迷路一樣,佛問富那:當迷路的時候,迷從哪裡來?是從路來嗎?若是路能生迷的話,應該每個人走到這條路都應該迷。所以不是!富那說:「迷不是從迷來,也不是因悟而來。迷本無根」。大家都知道,基本物質不會再生出另外一個基本物質,它一定是同一個其實「迷」是不實有的,是無所從來,只是妄覺而已。這比喻是告訴我們,根本沒有「無明」。
經文:
「五陰無我。」
   「五」是五個。五陰是色、受、想、行、識。講五陰時比較偏重在「受、想、行、識」,因為五陰在心法上占有四個,也就是一般人說的「精神」。「色」法是「物質」,歸地、水、火、風。
    五陰第一個是「色」,就是指形質礙的物質現象,屬於色法,包括四大五根五塵。「受」是領納所對的境界有違順,名「受」,所謂「違順」就是自己的感受,是舒服或不舒服。「想」是想陰,有苦、樂是想陰,「取相」就是見到這現象,高興或是不高興。若想要,就生煩惱,所以想陰又叫煩惱障。「行」是行陰。「行」是造作、行為,這是講心法上的「善、惡、對、錯」,不是指人四肢的行為,就是指「心」的動念,也叫造作「識」是了別,就是講分別
鳩羅摩什大師翻譯的是「五陰」「陰」就是遮蓋的意思,像烏雲一樣,能覆蓋出世的智慧而增長生死。新譯的是唐朝所翻譯的叫「五蘊」,「蘊」也是蓋覆的意思,比喻蓋住真如本性,所以說是五陰。

五陰「無我」,佛門常講:一切法無我。「無有我」就是沒有主宰的意思。「我」是形容領導、主導。究竟這五陰哪個才是我?先說「色陰」:也就是這身體,身體當然不是「我」。如果色陰是我,那人死以後這色身還在,為什麼不能夠說話、不能夠做主、不能夠表達?所以色陰不是我。再來是「受陰」:違順就是順受跟逆受,覺受是順心舒服的或不舒服。如果說「舒服」是我,那當不舒服現前的時候,那「舒服」已經消滅,那我就消滅了,那又是由誰來領納這不舒服呢?後面的「想陰」是領受六塵,生苦、樂念,名爲「想」。如果苦真的是「我」,那當樂現前的時候,就不會感覺得到。如來的智慧真是相當高,既然分析色、受、想、行、識各個都無我,和合起來時怎麼會有「我」呢?
雖說是和合,但各自當中都沒有成就的物質。所以說是「無我」,世間人認為的這個「我」是虛妄的。就像圓心一樣,一個圓,它的中心點,好像有,實際上是沒有。佛門還有一個說法叫「芭蕉,如同芭蕉樹,是一的裹起來,芭蕉的中心,是「有而非實」,但在錯誤的認知上,它卻是有的。這是說五陰非我。「識」是了別,以《楞嚴經》教的方式去破,層層分析並破除自己對於事相上的虛妄執著,這才是佛法。這是佛法在生活上能夠用得到的,所以要微細地去觀察。

學佛一定要念佛,心先要定下來,因為心不定,是沒有辦法體會到這層面,佛法是佛以大智慧證得的。佛弟子如果沒有少分的相應,怎麼能夠契入佛的境界?等大家都能體會得到,那心裡對這世間就能真正放得下。首先是要看破,看破以後才能放下。其實,真能看破的人就自然真放下,因為一切法非實,真的沒有一個真實的「我」才在,當然放得下
經文:
生滅變異
「生」就是出生。「滅」就是消滅。有生有滅就會改變。這國土,四大物質環境,以及人事環境都會改變。「人事改變」比如像現在常看到:原是好朋友,之後遇某種因緣,就變成惡友、變仇人。本來是敵人,在某因緣下又變成好友,世間沒有什麼是真不變的,所以都沒什麼好在意的。像世間最常見的:夫妻感情本來很好,一個因緣轉變,馬上就親家變冤家。大家活在這世間就要這樣的覺悟,這些例子是真真實實就在自己的生活當中能發現的,就看自己覺性高不高了。
龍樹菩薩在《中觀論》說:「我分析的這一切法無生的現象,不是講一些你們看不到的,而是講大家眼前就能見到的事情」。一切法當中沒有「我」,中觀對一般人來說是比較難,這要去體會。 所以佛法講的是真實的現象,也就是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諸法實相」。
而此經是以「生滅變異,虛偽無主」的變遷來說明它的無主
因為它會改變、遷流,因為會變來變去,所以講它不實、不定、不常,
這些問題的原因都在於你不了達佛性。眾生本來清淨,具有佛性的心,卻變成惡源,所以說「心是惡源」:萬惡之源。但是心同時也是「善本」,就看你如何運用。
佛在經典上講:「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意思是:佛手指頭動一下,叫「海印三昧」,這是如來的境界。可是眾生才起個心、動個念,就變起塵勞了。明明都是同一心,為何差別這麼大?佛告訴我們:「因為眾生不了自性本自清淨,本沒有對待,偏偏起念生對待想,生能所對待、有無對待、善惡對待,這就是所謂的「起無明」。「無明」就是在境界中有:人我、是非、得失、利害……種種心念,這還是講很粗的煩惱。其實還包括:世界的生起、世界裡還有眾生……等,一切都是因無明而來,所以說「心是惡源」。
凡此種種總是因為不明心的關係,要是識得本來,知道人人自性與佛無異,都是本自清淨,不假修成。就依這不生滅心去修行,無論修什麼法門都能成就,修念佛法門也可以、學禪也可以,所以《金剛經》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因為都建立在佛性上。但是如果不明心,那即使是在單一法門裡,還是有高下

    學佛若不明佛性,修學淨土法門的人,就會認為:「有佛與我相對、要念佛,將煩惱捨掉」,這樣念佛是屬於藏教,藏教就是小乘。淨土法門本是大乘法,卻因學人不明心性,才把大好、殊勝的念佛法門變成小乘法。
    心本空寂,佛如幻。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本自如幻,沒有能與所,這是大乘通教淨土
    大乘別教淨土是:我心無量德,如來有無量智慧,我念佛即是念自本心。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是顯自本心。德能既顯,煩惱消除,這是大乘別教義。
      而大乘圓教,所謂「圓」就是圓融無礙。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乃至念一切眾生。上至佛道,下至地獄道的眾生,完全平等,連這「平等」之心念亦無。此是已恢復「本來」的境界,這是大乘圓教淨土宗。
    識得本來,就是圓教,若不識本來,圓融的淨土宗就隨學人程度差異而變成「藏、通、別」教,變成有能所、有對待所以,識得本是很重要的。若不識心就「形為罪藪」,自身就是罪惡的淵藪,從身、語、意生出罪惡。每個人都聽過:「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既然說是「無始」就是沒有開始,「沒有開始」的另一個說法叫「妄起」,就像在夢中妄作。所以說是「無始」貪瞋癡。將本來「無始」的貪瞋癡誤認為實有,因此從自身語意產生出不良的言行。直到學佛後才明白真相,因此說:一切罪根皆懺悔,罪根就是無始無明。既然本來不有,那當然無法可除,也不會有結束,心本來就空寂,所以說「煩惱即菩提」,就從這裡懺悔。祖師大德怕大家不懂,才在後面補上一首偈:「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空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祖師大德講的經教,都是要人人識得自心本來與佛無異。念佛法門也一樣,阿彌陀佛就是自性,因為佛有四十八願接引眾生,所以提倡念佛。有的眾生雖然識得本心,可是習氣未除,無法出離三界六道輪迴。所以如來有異方便,「異」就是特殊。有接引眾生的特殊方便法門讓業障重又沒有辦法明心,甚至明心以後,業障習氣沒有全部斷盡,無力出三界的眾生,用念佛的方法,求生淨土,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但並不是說,學佛只要念佛就好,更不是佛所說的大乘實相不需要理解。也不是不用持戒,只念佛就好。真這樣,你活在這世間就是個惡人了,正符合「形為罪藪」這句話。「」是草木茂盛的意思。

    因此說「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心念不清淨是造惡的根源,而這色身造的業,就如同草木生長繁茂不絕。若識得本心,就「如是觀察漸離生死」,就是要這樣觀察自身,自然就漸漸遠離生死。說「漸離」是因為有些人,學佛後很想趕快見性成就,想求速效,所以在用功時,有一些瑞相顯現,他就高興到處跟人家說:「我念佛見到佛、見到佛光了……」,現在甚至還有人說:「某某人修行,五蓋都消除了……。他晚上可以不用睡」。五蓋的「蓋」是蓋覆真心。是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修行有點狀況就到處跟人家炫耀。其實他的蓋障還沒有消除。因為他這樣就很得意,他沒有覺察到自己還在昏沉。才會到處炫耀,說自己可以不用睡覺。看看世間愛打麻將的人、玩網上遊戲的人,一樣可以玩三天三夜不用睡覺。甚至到他斷氣前都可以不用睡覺。那算有大成就嗎?
    修行有無功夫,不是看有沒有睡覺、吃飯,是要看昏沉的心覺不覺悟,心不覺悟,想要明心見性是不可能的。像臨濟禪師在禪堂躺著睡覺,結果他師父進來,反而拿香板對著那坐最端正的坐禪人打下去。為什麼?因為坐禪人雖坐得正,心裡面卻在昏沉、顛倒、打妄想,而臨濟禪師卻沒有。修行重點是在:心覺不覺悟?並不是炫耀晚上可以不睡,或顯示自己有什麼功德,很厲害,或有什麼神通,在佛門裡都不講這些,因為外道也有神通。
    每年農曆七月份盂蘭盆法會齋僧活動,都會留一個主位給賓頭盧頗羅墮尊者,他是福田第一。因為亂顯神通,所以佛禁止他入涅槃,要他留在世間受眾生的供養,讓眾生種福田。這件公案是因為當時在印度,有位大戶長者把一個栴檀缽,放在很高的樑柱上,他說:「誰能拿得到,我就供養他」。最後,是賓頭盧頗羅墮尊者顯神通,將手一伸它拿下來了。結果佛陀就駡他:「你做沒有意義的神通顯示,這樣跟外道有什麼差別」。所以就罰他不可以入涅槃,必須留下來受眾生供養,所以稱為「福田第一」
    雖然大乘佛法的方法巧妙,但必須要眾生肯斷煩惱才行,即使肯斷也不是一下就可以斷的。所以《楞嚴經》講:「理則頓悟,乘悟並銷」。理則頓悟」的意思是:道理可以很快就懂,也許一年、兩年就能對大乘佛法瞭解。但是要做到乘悟並銷這句意思是說:道理懂得很透徹,甚至能夠體會。但是「事非頓除:事上煩惱業習很重,不是一下就可消除。所以要「因次第盡」,慢慢地進步,但要時時刻刻做到念茲在茲。對於自己所貪愛的,要做到「心不在焉」,也不要一直坐實自己的煩惱,要知道四大本空、五陰無我。
當起煩惱的時候就告訴自己:五陰本空。能起煩惱的「這個」尚且不實,何況是所起的煩惱及所對的境界。學佛人要常常這樣自我提醒、熏習,熟練之後,就會成為自己的觀念,到時候就是自己的功夫,所以,學佛是很現實的,真正有在薰習,有在轉變觀念,業自然就消!

    
    第一覺知是講事相,佛告訴弟子四大不是真實存在的。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是告訴大家,如果要在不實法中貪求,那就是自找苦惱。想求的、想受用的卻貪求不到,當然會生很多苦惱。所以第一句就很明白又直接地講出來:多欲為苦。「欲」就是欲求。像:貪得無厭、喜新厭舊、,這統統都算是多欲。如果心一直向外攀緣,求好的物質、好的名聲、好的受用等等。甚至學佛、念佛總想要攀緣好的境界,常想自己今天念佛念得有沒有攝心今天有,就看明天能不能也念攝心,這統統都是「欲」,無論是世間欲或出世間欲求,都算在內。不要以為貪世間的才是貪,其實貪出世間的境界也叫貪。要除的是這念「貪」心,不是轉換貪的對象,如果只轉換貪的對象,結果還是一樣:「多欲為苦」。

「欲」有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財」一般是講錢財,「色」就是講男女之色,「名」就是名氣,或是講名。「食」是指自己所貪吃的食物,有的是貪好吃的,或是細緻的食物,或是有機產品。因為每個人對飲食所貪求的各不一樣,但這其中以貪求食眾生肉問題最大,因為導致殺生。所以「食、睡」的引申義就是貪欲、偷懶、懈怠。這是貪財睡導致苦惱的問題。
     生死疲勞是由貪欲所引起,大家想學佛了生死。到底什麼叫做生死?從表面看,生死就是一個人出生,然後壽命結束了,就叫死,當然中間有經過老跟病。生死人都有,不必忌諱,佛門不忌諱講老、死,因為講是真實狀況。每個人都會老、每個人都會死,沒有人可以脫離,只是先與後的差異。有些早夭的人,他不一定經過老,所以大家要常常警覺,要知道這命終究要盡,這就是一期的業報,所謂的生死,也就是色身的「分段生死」。
    前面講的色身老病死容易體會,再來是佛門常說的「心念生死」,現前這念頭生,之後念頭滅,現在講的心念生死,大家也能夠清楚。生死的說法有很多,比較深入的就是心念的生死,以及修行境界上的生死,也就是從凡夫修行一直進步,境界會提升,直到如來果地,就真的達到不生不滅,究竟涅槃,再沒有境界轉換的問題

再說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凡夫貪著世間五欲六塵,所以有三界六道輪迴的生死,這是屬於物質上的貪求,只是輕跟重的差別,若貪求得重,那又造惡業,當然墮三塗,貪求得少、不造惡業,行善業,是往上。還有色界,因為打坐入定,就是貪禪定的法喜,對於這個法喜,貪著越輕的越往上,一直到無色界,就連這色身他都不要了。沒有色,就是一般人認為的靈界。羅漢厭離世間生死,貪著涅槃。菩薩厭離兩邊,貪著中道,也就是捨有、無兩邊取中道,這取中道也可叫貪。佛不貪,因為知道「邊」跟「中」不二,唯是一心,圓融無礙,所以佛徹底了生死。知道煩惱即是涅槃,生死即是菩提,這也就是佛門講的了生死。但大家不要以為自己知道這道理,有點了解,就屬於證得了。所謂「證」,是真的在生死境界當中,能夠做得了主宰,不隨境轉,這才是真正的生死終了。所以「貪欲」是有它層次的差異。

    又說「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到最後就完全沒有這些欲求,那自然身心就自在了。身自在,就能如佛一樣,遍至十方。心自在,最基本的是不被煩惱所障礙,甚至沒有離開煩惱,智慧就自然現前。智慧現前就能幫助眾生,所以佛有十力,就是一、處非處智力。二、自業智力。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根勝劣智力。五、種種勝解智力。六、種種界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隨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盡智力
佛還有「四無所畏」,就是:一、正等覺無畏:一切智無所畏。二、漏永盡無畏:漏盡無所畏。三、說障法無畏:說障道無所畏。四、說出道無畏:說盡苦道無所畏。佛還有十八不共法,是不與聲聞、緣覺乃至菩薩共,唯佛獨有,就是:身無失、口無失、念無失、無異想
、無不定心、無不知己捨、欲無減、精進無減、念無減、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一切意業隨智慧行、智慧知過去世無礙、智慧知未來世無礙
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但最重要的是要先知道「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有這認知才算是你在事相上觀察到了,才會想要發心學佛、想要出離,這樣學佛才有基礎、才會放得下。祖師大德說這部經是大乘入門的經典,可是現在有人把這部經講成像小乘,那是錯誤的。我們參考清朝的續法法師,也就是灌頂法師所著的《八大人覺經疏》,以及蕅益大師的著述。這部經是大乘佛法的初門,可以幫大家先建立出離的觀念,以出離心學佛才會有根本,不會學佛學到後來,只是個口號而已。











      《佛說八大人覺經》
          第三講

前面講到:學佛第一要覺悟的是要知道「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就像淹水、山崩、颱風、地震……,種種大自然變化,造成了許多災害,這是無常與危脆的真實呈現。講「四大苦空」,「四大」就是地、水、火、風。所謂「苦」就是它能夠造成眾生苦惱。「空」就是說四大不可得,不是真實存在的。一般凡夫心緣外境,認為四大是實有的,所以四大才對你造成有苦惱的感覺。「五陰無我」,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五陰。在這當中沒有真實的「我」存在,「五陰」在此方便講是指人,四大一般指人所對的物質環境,它不是實有的,是因緣和合而有。聽了這話,要知道這「有」不是實有,這「有」就如同一個圓的中心點,是「有即非有」,所以說是無生,緣起無性。

    事相是組合而有,但終歸滅、敗壞,所以說「四大苦空,五陰無我」,而且還是生滅心,也就是講:人心在這其中會生滅變異。像年初在想的計畫,就跟現在這想法不一樣。簡單說,也像喝茶,這茶很好喝,你喝了一口,覺得不錯,再喝第二口,再喝第三口……慢慢就會覺得無味,叫你再喝到第十杯茶的時候,就會覺得膩,這就是生滅心、變異心,這是很容易體會的,所以說「虛偽無主」。所以說這當中哪個是「我」?是在喝第一口茶覺得好喝的是我?還是最後那一個覺得不好喝的是我?所以說根本沒有主,全是生滅變異。

    如果,說第一杯好喝的這個感覺是「我」,那應該到喝第十杯都覺得好喝,因為真有一個「我」在覺得好喝。也像一樣你認為好吃的東西,你連續吃三天,連續一個禮拜都只吃這東西,那苦就來了。所以說「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因為不曉得自己的身心是變異的,不曉得物質環境是會生滅變異,總是一直強求造作,所以講心是惡源,要是知道這道理,那它就能變成善的,因為行善、修德就是從這念心而起。當然,講到究竟處,心沒有善、惡的問題,是最極清淨。這本性,每個人都具足。
心之所以是惡源,是因為眾生不知道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的道理。所以才在活中貪名圖利,一般人不會有粗的行為,但微細的心念卻會,只是自己不知道。常人雖不會為了想賺很多的錢,或爲了名利去騙人。但是,如果想聽好聽的話,想聽人家讚歎自己,說自己做事很伶俐、很有修,這就是好名利。還有人不喜歡聽人家說自己不好,或指出自己的缺點,這也是好名利的一種,都是帶貪瞋癡在自己的生活中,這才說心是惡源。不是有世間人飲酒作樂這些粗重行為才是惡,甚至微細到像:眼睛喜歡見好色(例如:漂亮的、自己喜歡的樣子….),耳朵喜歡聽好的音聲(比如:好聽話、音聲曲調等),這統統都算是心在攀緣、在貪著,因為接觸後甚至為此而造業,所以說是惡源。想聽好的音聲,見好色,這都是心落在「貪」裡面。再來就是要造作了,所以說「行為罪藪」,「行」就是身體行為。像一般人為了貪口腹之欲而不惜殺生害命,這是粗重的業。你想得到好的名聲,得到讚美,自然就會要做作、要表現,這就是惡源、罪藪,尤其表裡不ㄧ,就是大惡。經文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以上是講些一般人還能夠體會得到的微細部份,再更微細的就像佛法講的:乃至你動念攀緣,或是起一個心念,不論是善念、惡念,都是與真如本性相違背,所謂「動念即乖」,因為真心本來沒有動念。這裡是爲大眾種大乘善根,等將來接觸大乘經典,像:《圓覺經》、《楞嚴經》、《華嚴經》、《法華經》……等,聽了才不至於太困難。接著「如是觀察,漸離生死」,這是第一個要覺悟到的。
如何體會「世間無常」?很簡單,一般人會覺得身體是健康的,家庭也還滿和樂的,但是一旦有變異,那心裡就覺得苦了,因為家庭和樂是靠家人互相配合而維繫起來的,所以終歸會變異,和樂融洽的狀況不是由「離相念」的心所產生出來的。六敬有分「事和」跟「和」,六和敬是「身和同住 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這六個。目前知道的「和」的六和敬家庭,歷史上只有一個,他們全家是「和」六和敬家庭,就是龐蘊居士一家。他們全家都明心見性,不是只有表面和,他心裡面真的「無我」。於境界中「任運隨緣」,眼見色,不被色牽,耳聞聲,不被聲轉,身覺觸,不被觸覺所轉,這才是真正的和睦。

    雖然有些家庭在這六項事上配合很好,可是心裡面都還是會有點不愉快,認為這一次你順我,下一次我順你,可是順到後來大家心裡面都有不滿、怨恨,只要有一件事情爆發,就會吵起架來。所以這還只是表面上的維持,不是真的和。
現前好像是滿好的平和現象,實際上裡面都還帶著貪瞋癡,帶著習氣,只是自己沒有覺察到而已,沒有覺察卻以為是沒有,這就是凡夫。提醒他時,他還說:「師父,我沒有。」其實是自己沒有覺察到,不是沒有。眾生常常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心喜歡攀緣外境,以為心外有物,可以給自己攀取,這就是「能所相對」大家要能夠體會。

第二覺知講「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欲」就是什麼?貪欲、貪求,想要的東西太多。有不想要的東西也是一種欲,像有人不好世間的事物,但是他好清名,喜歡人家說他很清淨、品德高尚,這也是一種欲求。別一不小心高帽子就給戴上去。有位法師,他有個徒弟要遠遊,他師父交代他說:你要注意,不要人家一讚歎,心就迷惑顛倒,生貢高我慢的心,不要好這些東西。結果他說:「是的,師父我知道,要像師父您這樣,都不好這些名利,不好讚歎,不讓人家戴高帽。他師父說:「嗯,沒有錯」。你們看,一不留意那隱形的高帽子就被戴上去了,這點要特別注意小心。尤其是學道人,都希望人家說他用功,說他精進,不喜歡人家說他懈怠。世間文人也好清名,說他無,他就不高興。但有時候明明有,也被人家誤會成無之人。就像廣欽老和尚以前在道場,被人家說他偷東西,佛門裡偷常住東西,會被人家鄙視,又不可辯解。那時每個人都是斜眼看他,但是他會修行,知道這是消自己的業障。過一段時間後,大家才明白當初是誤會他了。所以將來被誤解,就知道要修自己。像在當今社會上,法律上遇到可以合法辯解的,就要說清楚,不要說:被人家陷殺人,還說沒關係。像憨山大師,紫柏老人這些祖師大德也有入獄過,但是他們能安住,他在裡面用功修行,他們功夫真的很好。如果說到不可辯解,自己心裡面就完全放下,也不是說學佛人隨人冤枉,合理的辯解還是要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多欲為苦,所以對於欲求要很小心,雖說不好世間,但還是要有警覺,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好,還是只是自以為不好。自己不在意的不好,在意的卻很好。有人很不在意身外之物,或是衣服、打扮。他覺得不用特別穿成這樣,也不用化妝,或是不用穿太正式,總穿很邋遢。隨便的人很不在意穿著,但他喜歡吃美食,這是他所好的。所以要自己覺察,到底哪一些是自己不在意的?哪一些是自己好的?這都要清楚,學佛人要自知,要很清楚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乃至一舉一動的行為是存什麼心,動什麼念,都要很清楚。貪欲跟不貪欲也都不能好求,不貪欲就是好清名,這更要小心,修道人很多都在這裡失敗,因為喜歡人家讚歎,這是小我。以前原有些學儒家的人,他們要學佛,但後來又跑回去學儒,因為學儒有很多人好清名,可是佛法不能讓他有名利,他想要得清名後,牌位可以供奉在太廟裡,就想這樣,這也是貪著,帶有貪欲都是生死疲勞,為了追求心中貪求的,一直去造作,甚至為了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而不擇手段。修行人特別要注意,千萬不要貪清名。前面兩條就複習到此。

 現在看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這是第三個覺知,一、二、三條是沒有次第的,不是第一個比較重要,第二個次一點,這八個覺悟都同樣重要,大家都要銘記在心。經文講「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前面的「多欲為苦」,是講沒有的人,想要得到。現在是講得到以後還不滿足,還想要更多,還想要更好。比如說:沒有飯吃的時候,想要一碗飯吃,有飯吃的時候,還想要有好衣服穿,有好衣服穿了,以後就想要嫁個好先生或是找個漂亮的太太。有了以後又嫌生活用度不夠,就想要增加資產。這裏舉古代的例子:有了資產以後,有錢沒有用,會被官府給欺壓,就想當官,開始當個七品官,又嫌太小,想法子當四品官,還嫌官位太低,想要當到宰相,當了宰相仍不滿足,乾脆拿天子皇位來做做。人就是這樣子,篡了位後當天子還不滿足,還要找長生不死的藥,想要長命百歲,永遠當下去。這就是不知足的狀態。眾生有了還不知足,永遠還想要。所以說:
唯得多求,「增長罪惡」,在追求欲望滿足的過程當中,就增長了罪惡,所以佛敎大家要知足,要放下。「菩薩不爾」,菩薩是覺有情,自覺覺他。自己要能覺悟,才能幫助眾生覺悟,在日用平常當中要覺悟,才是菩薩。佛門裡面稱在家人為「居士」,還有稱在家人稱「菩薩」,除了表示尊重,也是提醒你要做菩薩。說「菩薩不爾」是說菩薩不如是。菩薩「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心常知足,自然欲少。安貧守道,是說修行人安於現狀,不是只在生活上安貧或安於富貴而已,重點是還要守道。很多人安於貧窮,是因為他沒辦法、沒機會,所以只好安於貧窮,但是他並不求道,一有機會他就想要竄起來,想功名顯赫,並沒有真安貧,沒有守於道上。守道心是清淨的,就像永嘉大師證道歌說:「窮釋子,口稱貧。」「釋」就是釋迦牟尼佛,「子」就是佛的學生,也就是出家人,常自稱「貧僧」,所以說口稱貧。
但卻「實是身貧道不貧」,真正的出家人心在道上,不會貪求這些名利,心是清淨的,名利即使加在他身上,他也無動於衷,這才是真不貪求。很多佛門的祖師大德,像六祖惠能大師,當時,武則天要請他入宮,請他做國師,送給他紫金袈裟。六祖推說:「不行,我老了」。還有清涼國師,身歷九朝,是七位皇帝的老師,他修行確實有成就,臨終也是自在往生,他也不好這些。出家人不是一定不使用這些名利、財力,真正安貧守道的人,是他的心不貪,不是事相上遠離,其心必是守於道上,即使給予他富貴、名利,還是謹守於道上,根本不動心。如果會運用,名利可以幫助眾生,這就是守於道上。最重要倒還不是安貧,而是守道。

    ─般人可以安於貧窮就算是不容易了,雖然不會為非作歹,但是一旦有機會,他就想要富貴,就想要搞搞名利,就不守道了,所以說貧窮學道難。「守道」就是唯慧是業,「慧」就是智慧,眾生是用習氣貪、瞋、癡、慢、疑。看人家做好事現在的人還會懷疑,對方做好事是不是有什麼目的?甚至看到人家捐錢,心裡就發酸,說人家只是為了要節稅,或是有什麼目的,人家做好事,我們要隨喜讚歎,不要心懷妒,不懂隨喜人家的善心、善行。眾生在做事是造作貪瞋癡。菩薩用的是智慧,菩薩的智慧跟聰明伶俐不太一樣,他的言語造作與眾生最大的不一樣是眾生著相,總是為自己,菩薩不是,凡夫什麼都會歸到怎麼樣可以對自己有利,對家人有利,對自己的公司有利,對有幫助,眾生為了自己所在意的,就會生出一些方法達到目的,世間人將這個稱為智慧。菩薩知道世間無常,一切法無我,此不是實有的,既然是幻化的,那就拿來幫助眾生,把所做的轉成功德,功德有用。所以他生起大悲心,幫助眾生,心想怎樣對眾生有利益,怎樣能夠幫助眾生。即使自己吃虧也沒有關係,或是敎他們醫藥,敎眾生務農,在現代就敎眾生怎樣有好生活,這才是菩薩。無論是什麼行業,無論是什麼行為,菩薩滿足眾生世間的欲求,幫助眾生的最後目的是敎他來修行。是要讓眾生知道諸法實相,讓眾生跟菩薩一樣,能自覺覺他,也變成真正的菩薩。這作為才是智慧。從智慧上來取捨作用,叫「唯慧是業」,「業」就是造作,菩薩的身、口、意統統都是從智慧產生的,這是講菩薩唯慧是業。

    《遺教經》中說:「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 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 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佛遺教經》是釋迦牟尼佛要滅度前的囑咐,叫眾生要知足。對於世間現前的環境要懂得知足、要感恩。即使自己付了錢,能夠買到想要的東西,也要想到製作者的辛苦,不要浪費物資。所以現在提倡環保,要愛護環境,愛護地球,這都是對於「知足」所引申的表現。所以佛敎眾生若想要脫離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是富樂安之處。

    現在的人想要存錢,存到了第一桶金一百萬,再來就想要一千萬。當沒有這一百萬時,他只差一百萬,當有一百萬就想要一千萬,這時,他還缺九百萬,越缺越多,有了一千萬以後,他想要一億,就還缺九千萬,當有一億時,他想要十億。因此,多求的心不是富樂安之處,但不是說不能存錢,不是說不能多賺錢,而是說不要有這念好求之心,以及在生活上的利害得失心。不要太去在意,有在意的心,就會多求,比如:生意有沒有談成、或賺到?老闆賞不賞我?或是自己總想把事情做完美,讓人家來肯定自己的好,最後雖然自己盡心盡力,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甚至還被嫌棄,甩到一邊去,那時心裡就滿懷憎恨。認為:「你們不懂得、不賞我的才華,早晚有一天你會知道,……」。這念心就充滿憎恨,全都是因為不知足。真正知足的學佛人,走的是富樂安之路,所以心中不要去好這些。當在工作上遇到他人的肯定或否定,自己都要能夠釋懷。所以有句話說:「知足的人雖然躺在地上,猶為安樂」,即使睡地上還是覺得很滿足,「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雖然給他錦衣玉食,滿足他所有需求,他也不會覺得滿足。不知足者雖富而貧,雖然看著好像很有錢,但他害怕失去財富,甚至他害怕他的兒子跟他搶錢,害怕他的女兒妻子跟他搶錢。得到的人很害怕失去,所以雖富而貧。他要一直害怕到他往生為止。有些人這一生不肯幫助人,身後留下了一堆財富,真是「意念身口曾無一善。」也不相信諸佛經法,不相信因果善惡之事。臨命終的時候留下一大堆遺產,讓子孫去互相鬥爭、打官司,留下的是爭端。所以,有能力就要隨喜幫助眾生,要常想到還有很多眾生日子不安穩,這才是菩薩發心。知足之人,雖貧而富,看來好像不是很富有,開的是國產車,穿的是地攤貨,吃的是路邊攤,住的或許是鐵皮屋,但是他樂善好施,自己一有能力就去幫助眾生,落實三種布施。

三種布施中第一個是「財布施」,第二個是「法布施」,第三個是「無畏布施」。財布施又分兩種:一個是內財布施,一個是外財布施。「內財」就是用精神、體力去幫助眾生,還有一個就是出錢,錢是身外之物,所以說是「外財」布施。法布施就是用自己的聰明、智慧,或是以佛法、世間技能……等等去幫助眾生,這就是法布施。不要只侷限在佛法上,有因緣可以所學的專業去幫助眾生,記得是要有因緣,不要去攀緣,若是攀緣就叫好事、多事。所謂有因緣,就是當人家來說需要幫忙,或知道人家有需要幫忙,可以去幫助他,這叫做隨緣而不攀緣。

    還有「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就很廣泛,最簡單的是醫藥布施,或眾生肚子餓了沒飯吃,就布施飯菜……等等,以前講施粥、奉茶之類。這是大家比較知道的。或是讓眾生心無畏懼,乃至小狗沒有地方生產,你都要幫助牠。也就是在不犯法律、不壞戒律的情況下,讓眾生常生歡喜心,不生憂惱心,不要恐嚇眾生,不要用勢力壓迫眾生……,這全部都屬於無畏布施。重點在於讓眾生心無所畏懼,不要讓眾生看到你就生怕怖心。所謂「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貪財」就是愛錢財及所有高值值的物品、「貪色」,色就是指男女色相,以及物質,都屬於色。「名」就是名利或是清名。「食」就是飲食上生貪欲,貪吃有時不一定是貪精緻的食物。「睡」一般指睡眠,有人一天要睡十個小時,甚至睡到中午才要起床。還有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在念佛、持咒或讀經、聽經……種種用功的情況下,會想要打瞌睡,這是昏沉。如果打瞌睡,要分清楚,是自己真的累了?還是自己心散亂、昏沉?才會一聽經、念佛用功下去,犯業障起昏沈。所以佛講要「覺知」,要知道自己現在是處於什麼樣的狀態,處於什麼樣的境界,這是講睡眠方面。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規定學生們中夜睡,從晚上十點睡到凌晨兩點,對現在人而言是不可能的,因為心散亂、妄想多,所以很愛睡,所以在現代,多半會再往後延兩個小時起床,一天睡到六個小時。學佛人儘量不要貪睡,睡眠會越睡越多,睡越多心越昏,睡久了對身體不好,因為躺在床上久了,氣血不通。現在的人放逸說要睡八個小時、睡十幾個小時,許多人一放假就命睡,連飯都不吃了。以前的人早睡早起,現在的人是晚睡晚起,所以身體不好,特別多,抵抗力又差,受一點風寒就感冒。所以睡眠這事是修行很大的障礙,沒有精神,在用功時就會昏沉。有在用功的人,中午不會吃很多,因為吃多了等一下要念佛就會打瞌睡,就是所謂的「吃飽了思睏,餓了發呆」。

    還有人說自己可以不用睡覺,已經離了昏沉蓋。所謂昏沉蓋的「蓋」是遮蔽、蓋覆的意思,是指讓心暗鈍,讓自己迷失。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 。叫五蓋他說:「你們修行都不行」,講這種話就是離了昏沉蓋,又掉到名聞利養去了。跟人家炫耀自己有什麼樣的功夫。有些人學了佛,心裡平靜下來,念佛有一點點境界現前,就到處去炫耀,說自己念佛見到佛,見到極樂世界,見到種種的瑞相、異相。《楞嚴經》說:「不做聖心,名善境界,若做聖解,即受群邪。」見到好相,好境界,不要認為希有、殊勝,下一次還想要看到,這就危險了!念佛用功,見佛見菩薩,或晚上夢見佛菩薩,是有的,甚至有的現在眼前見到了。或是念佛、修行見自己身上發光,甚至有看到自己的五臟六腑的,《楞嚴經》上都有說,但是不要認為這是好現象,心裡更不要貪求,一貪就掉到貪欲裡去。

所以說多欲為苦,一直想要這境界,想要這殊、舒服的感覺,真是一不小心,又就掉到覺受裡。大家平日好不容易有一點清淨,積攥了一些功德,偏偏五欲、貪瞋痴統統都在日用當中,舉手投足間,一不覺察它,它就跟賊一樣,跑出來偷功德,侵犯道業,一不小心就被它偷走,或變成貢高我慢。
  
    一般人都會安於自己現前的境界,會認為自己念佛得力,妄想變少,修行能這樣已經很滿意了,於是停滯不前,這種知足是不可以有的,其實這也不叫知足,而是自滿、懈怠。在修行用功上要精進,修行是不進則退,不要以為自己對於經典已經懂了,其實那都是知解而非修證,很快幾年過去,自己成了佛門裡的老同修,老同修再一不小心就變成輪迴的眾生,常被恭維、讚歎,之後就說不得了,然後看到新學,心裡面就輕視,我慢就起來了。《圓覺經》講「不重久習,不輕初學」。所謂「不重久習」是要大家看到老同修,心裡不要生顛倒想,認為他學很久,他所做的一定都如法。必須要看他做的跟經典所說一不一樣,要以智慧來明辨。也不要因為自己學久了就貢高,看到初學就輕視。心想:「你才幾歲?才學多久?」,這樣子學佛又成了顛倒。不能隨順自己的習氣,任意拿經典來掩飾自己的習氣,把習氣、貪欲解釋得很圓滿,讓大家能接受,這種人在佛門就造了很多業,所以說老同修一不小心就變成老眾生、老凡夫,這些情況大家都要注意。

    在修行路上是不能知足的,像有些人有禪定,他就安住在禪定裡,佛門有句話叫「禪悅為食」,可以不用吃飯。但不是像小朋友打電動打到不用吃飯,因為小孩在玩電玩時心是散亂的。有「禪悅」是真有在用功修行,產生定,心靜下來不會亂,會產生很舒服的覺受,要是喜歡這樣的感受,就會停滯不前,停滯不是知足。阿羅漢就是停滯於偏真涅槃,菩薩是捨兩邊住於中道之中,所謂「兩邊」就是「有」跟「無」兩邊,菩薩不要有、也不要無,他要取中道,這也是知足,就是安住在其中,沒有辦法前進,所以學佛要精進。

    釋迦牟尼佛有一位弟子已經證阿羅漢果了,他說:「我是世間的福田,你們誰要修福?來幫我穿針吧!」這釋迦牟尼佛就把針接過來幫他穿好,他說:「佛,你是福德圓備之人,為什麼還需要修福?」佛說:「我於修福沒有饜足。」佛連小福尚且不捨,何況是我們。所以大家不要認為自己現在的德行、福報已經足夠了。連佛都還要再做,還要再修。有些學佛同修聽經聽久了,覺得法師講的都是老生常談,他都聽過了。這種人該去翻翻經典,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這些都是大菩薩,他們的功夫、智慧、道力都在我們之上,都還在聽經,為什麼還要來聽經?既是做影響眾,也是自己再習,因為菩薩煩惱沒有斷乾淨。所以跟諸位講,證得菩薩果位的還聽得更多。像《華嚴經》講的十地菩薩,證入一切佛國體性三昧,這是很深的三昧,「三昧」翻作中文叫「正受」。入這三昧能夠於一念,自身瞬間即是十方國土,已經融成一體,同時參訪方國土的所有諸佛,將他們講的法一時間全部記取,記取之後還能得受用,能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連上位的菩薩都還願意聽法,而且還不饜足,願意聽更多,所以不要認為法師講的都一樣。知足還有一層深意,世間學佛人還需要對於一乘佛法知足,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不離自心,其實大乘佛法比小乘、比人天還要簡單,要是懂了,一念就能悟。就像凡夫都認為心外有法、有人、有眾生跟「我」相對待。佛卻告訴我們,這些跟自己完全是一體的,那要怎麼體會?佛用夢境作比喻,當在夢的時候,自己有沒有在夢境裏?有。那夢中有沒有人、事、物?都有的。就像大家現前一樣。那麼夢境是怎麼產生的?答案是「從心所現」,所以佛說:「一切法,即心自性」。這時小乘的論師就問難大乘佛法,他說:「夢的事情怎麼能夠跟現實相比呢?」佛問:「你噩夢的時候,會不會害怕?」答:「會害怕。」所以,醒來才滿身大汗、心有餘悸,所以這夢境跟現實生活是有關係的!學佛要依義不依語。所以知道沒有法與心相對,了一切法即心。眾生認為是自己的心在想,其實不是。有情眾生的心,稱之為佛性,無情眾生稱為法性,法性跟佛性是同一性,只是就其上給它立個不一樣的名稱,實際上是一體的。如大海的波浪,有大波浪,有小波浪,但它都是海水。所以說要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才是「知足」。在知足上的運用是:既然一切法即心自性,就不用再貪求,不必再好名利,因為名利不是心外法。不用再好財色,因為沒有一法離於心之外。如同六祖惠能大師說:「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萬法。」這自性,就是你的心,心具足萬法。


    那萬法是不是心?不是,一下說萬法不離心,是即心的,又說心不是萬法,這裡簡單用波浪的比喻,波浪是會波動的,大浪跟小浪是動意,水是濕性,動、濕是相對的。眾生心性如同水的溼性一樣。但現象上的差別是大浪、小浪。諸法的差別相,就如同動意一樣,波動是會變化的,是即心,不能離開水,不能說我要這水不要波浪,絕做不到。說我要那個波浪不要水,也做不到,波浪這動的作用,跟水的濕性是不一樣的,所以叫「動意非濕意」,所以說:「諸法即心自性,但是心不是諸法。」所以心中無煩惱,也不用好求。既然諸法即心,那無論是在「即」,在「非」上用功都可,這是大乘佛法不同於一般的人小乘、菩薩的乘。權乘是捨兩邊取中道,權乘菩薩說:不要動,要濕,想離開波浪以求得水。二乘是根本就不敢碰那波跟水,他要坐船過去。而眾生不知道自己全在此岸不在彼岸。
    說至究竟,卻是「此身已在含元殿,更把長安問向誰」,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佛說八大人覺經》
第四講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懈怠墜落」是總說,修行人要能覺知自己什麼狀態下是在懈怠?《八大人覺經》的八個覺悟是要讓大家能覺察自己的煩惱習氣。省察自己是不是生了貪欲心?是不是生了愛著心?」這才是覺悟。
    什麼是懈怠?《華嚴經》說「如鑽燧求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這段文講的就是懈怠。無論是世法或是佛法,當在做事情,懈怠都是障礙。懈怠就是懶散,身貪安逸。一點點不舒服,一點點難過,就想要隨順它,想使它舒服、安逸。這是最明顯的懈怠。現代人都是晚睡晚起。晚起並不是因為睡不夠,而是因為偷懶。睡眠是屬於昏沉蓋,昏沉久了心就會鈍;心鈍後,變「愚癡」的果報就會現前,會常常腦筋轉不過來,對於善法,對於正知正見,沒有辦法接受,引起很多毛病跟問題。所以說懈怠會墜落,墜落就是墮落。懈怠就是往下沉。從人道往下墮落是畜生、餓鬼、地獄,還有一種墜落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也是懈怠墜落,往下墮落的意思。
    所以要「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覺悟自己現在是在懈怠還是在懶散的狀態,當煩惱習氣起來,不想念佛,不想用功,不想禮佛,這狀況初學、老修都會有,這就是懈怠。學了《八大人覺經》,就要能覺察得到,要用精進來對治它。在懈怠的時候,要發心,要有願心,才能夠持續精進。如果沒有願,那就會一直懈怠下去。像大家在念佛、修行,念沒多久,心就開始煩,或覺得腳痠就不想念。會想:「整天都在念這句。」有人能讀經,卻念不下這句佛號,因為大家的心散亂、攀緣習慣,心沒有辦法收攝。或是表面收攝,可是腦子裡面總是打妄想,這也算是懈怠,要能覺察。念佛人一念離開佛號,就算是懈怠的狀態。所以要用精進來解決這問題。
要有「我要使心清淨、沒有煩惱、沒有妄想。」的願心,如此在平時才能夠覺察。當懈怠心生起時,就會被願心所降伏,被精進心降伏住。精進能夠對治懈怠,因為煩惱會常起所以就要常行。如果藥到病除,懈怠煩惱不起了,那就沒有精不精進的問題。所以鼓勵大家念半小時,或念十分鐘也好。就是讓大家在很忙亂的生活裡面,能夠少一點罣礙,多一分清淨。不然在家裡也是做這事、忙那事、打打妄想、看看電視、逛逛網路、看看雜誌,染汙自己的心,一般在家都是這樣。必須減少接觸世間外緣,心才能有點清淨,想要看書就看佛書。大家熏習世間知見太久了,所以一遇到事情,馬上就起心想到世間法,立刻起執著。遇到事情不順自己意的,就趕快想盡辦法要解決它。大家聽講經,當場聽都很有道理;一回去就忘記了。這就是不夠熟悉。熏習世間法時間多,心就沒辦法清淨,所以既然要學佛,對自己就要有點要求。學佛要學得像佛,行為要像佛,心要像佛。佛心不會打妄想,一下想想這個,一下想想那個。眾生就是平常都在熏習世間法。所以遇到境界現前,貪瞋癡全部冒出來。那就是因為忘失本來。念佛法門很方便、很殊勝,就是用一句佛號,在日用平常當中,時時刻刻保持正念,保持覺察力,保持你覺悟的淨念。所以念佛法門是契合現代人的修行方式。以現在眾生的工作及生活環境,想要參禪,不太容易。想要學華嚴宗,學天台宗,也沒有足夠時間,因為內容非常廣博,像《華嚴經》的觀門,然後一個觀門,十玄門配上十法界,成就百門,有一本書叫《華嚴百門義海》。從這裡再往外開展,就有千門,這樣的觀法要在心中運行,現代人智慧太淺,幾乎做不到,也就是學習能力太差。大家連要背經文都背不起來。相形之下,就顯示出眾生非常愚鈍,常著於境界當中,心隨色轉,常常隨自己的妄想轉,所以叫「輪迴」。一般講有境界現前,還是指比較強烈的境界,其實大家的心平常都一直隨境轉,而且都還不是強烈的境界。只有當境緣比較強的時候,才會感到自己「心隨境轉」。實際上妄想根本不可得,可是眾生卻隨它轉,一點都做不了主,念念執著這色身是我,念念執著實有人、事、物,有色法、心法,有想念、境界真實存在,而且跟自身相對待。所以時時刻刻都在執著這世間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受。這都屬於懈怠的狀況,所以要常行精進。眾生就是有這麼多煩惱、問題,這就是在生重病。
    所以自己要覺悟、要回頭,知道這念執著就是業障。身、口貪順受,想吃、用好東西,這都是在起心動念。生活中一旦被算計,就想要爭回來。這是粗的境界,當然也要放下。廣欽老和尚說:「即使貪戀娑婆世界一枝草,都還要再來輪迴。」如今用催眠術能讓心念回到過去,把過去的狀況展現出來,科學已經證明確實有輪迴。佛告訴我們,輪迴從心起,心要是能夠不妄動,能依止於佛號上,那就非輪迴,當下與圓滿的覺性相應。
        精進才能破煩惱,把人我、是非對待,把貪、瞋、癡、慢、疑….等惡見破掉。有惡見就生出四魔。四魔第一個是天魔,天摩就是外在的力量。他是六欲天的魔王,他認為大家都是他的子民,你若想要出輪迴,逃脫出他的控管,他不願意,所以他會來障礙你。所以有些人修行,修到後來會著魔,著魔一般是外魔。還有一些是鬼神的干擾,這也算是魔。也就是「魔羅」,翻做中文就是「擾亂你,使你生怖畏的意思」。天魔是外來的。
再來就是煩惱魔。是說貪瞋癡慢煩惱比較粗重,會障礙修行,所以也都是魔,使我們的佛性、本具覺性染汙。說至究竟,本性是不會被染汙的,如同天空的太陽,因為烏雲太厚將其遮住,陽光透不出來;不能說烏雲將太陽遮住,太陽就不見了。因此不能說煩惱把佛性遮蔽,佛性就消失了。清淨自性仍舊常住,只是眾生現在任由烏雲下著煩惱雨,被淋得全身濕,這就是煩惱魔。
再來,人有煩惱就生出五陰「色、受、想、行、識」,色就是色法,色法包含有形象及沒有形象,有形象就是可以表示的,無形象就是不可以用形象表示的,叫做無形。還有一個就是心法,是心裡面的覺受,就是受、想、行、識。「受」就是心裡的感覺,「想」就是打妄想,「行」就是持續不斷地運行,就像水流一樣暗暗地流動。「識」就是了別、分別。眾生就被色、受、想、行、識這五陰所轉,被它所拘束。眼只能見色,耳只能聞聲,鼻只能嗅香。如《楞嚴經》講「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色香味觸,六妄成就。」就被這六塵拘束。實際上,若悟本心,則這些妄心妄識本無所有,所以說「摧伏四魔」。
還有個「死魔」,就是壽命盡了。人命無常,所以常有二、三十歲的人往生。「往生」是此地命盡,往其他道去受生,可能是三惡道,也可能是人道、天道,不是一定生到極樂世界,就看你造什麼業而定。許多人會想:「等退休後、小孩長大後、老一點再來學佛」,這都是錯誤的心態,佛在這裡就是提醒每個眾生,現在就要學佛、修行,因為你不知道你什麼時候要離開這世間。現在就修,就開始念佛,那麼即使當死魔現前,馬上要斷命,你不會害怕,不會顛倒。
     死魔的恐怖就是在於斷命以後,就會隨這一生的善惡業去做結算,看你做多少善,造多少惡。那由誰幫你算?不是閻羅王,而是你自己算。隨眾生自己的業,強者先牽。《楞嚴經》是一部很好的經典。《楞嚴經》講,會有閻羅王、主簿這些境界相起來,但統統都是自己造業、受報所感召的,所以是自己在清算自己。一旦往生就隨業流轉。許多人學通途法門,即使修三十年都還沒有開悟。惟有淨土法門不講求先開悟,可以直接念佛,帶業往生淨土。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就可橫超脫輪迴。一般通途修行法門就像白蟻在竹節中,是一層、一層往上咬,逃出竹子。而淨土法門是直接從竹旁咬穿一個洞直接出輪迴。所以佛在《阿彌陀經》講往生極樂世界者,皆不退轉,皆是阿鞞跋。只有不動地菩薩才能稱阿鞞跋,其他位次的若自稱,都是大妄語。因為「不退轉」有多個層次,但是只有到八地菩薩才能夠算是真正的不退轉。所以在《彌陀經》上八地菩薩就直接用阿鞞跋致這名稱,只有八地才可以用,其餘不能盜用。所以這不退轉是很殊勝的,不但不會退於凡夫位或二乘位,當然更不會退到世間來輪迴。即使你是乘願再來幫助眾生,也不會迷惑顛倒,而且受生自在,教化隨意。所以是真不退。

    念佛就能破除這四種魔。要破就要自己勤覺察自己現在的起心動念,是在想什麼,又或是不是在打妄想?或是在散亂?有時提醒同修:「你不要散亂。」他說:「我沒有在散亂。」如果沒有在散亂,為什麼會東張西望?這就是自己心沒有覺察,以為口彌陀就是在用功,這樣隨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而過,沒有念入心中。佛號念不清楚,眼睛都瞄到窗外去了,自己在散亂都不知道。想要勤覺察,就要念佛,要字句分明,念得踏實,聽得明白。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簡單。大家念一念,一下就忘記、一下就散亂。想念得好,統統都要透過練習,其實長時期有心在做,是不會很難的。

必須摧伏四魔,方能出陰界獄。「陰」就是五陰,五陰束縛著我們,讓大家眼只能見色,耳只能聽音聲,這就是束縛,世間人因為沒接觸佛法,所以認為是理所當然。世間上無論誰的財大勢大,都還是逃不出五陰的束縛,只有菩薩才是真正自在的人,可以諸根互用,一般人耳朵不能見,總認為耳能聽,實際上是心在感知,不然往生的人也有耳朵,為什麼他不能聽?所以肉耳是無法聽的。有人說是神經在聽,那往生者的神經還在,也不能聽,所以都不是這些。而是我們的常住真心在起作用,只是目前起的是迷的作用。必須要好好念佛修行,才能降伏四魔,出陰界獄。

    所謂「界」就是界限,像三界、十八界。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十八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所產生出的六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加起來是十八界,眾生在這裡面輪迴,能力非常小非常有限,執著這身是我,為它造很多業,起很多煩惱。時時處處都在想:怎樣能讓自己更舒服、讓自己能健康快樂。實際上,佛法不是沒有講健康快樂,只是佛法所說的健康快樂是超出自己的業力,所以要先消業。如果說學佛一定可以健康快樂,那就會有人說:「那某人學佛,不也是生病,癌症死掉?」所以佛在世的時候就跟一位在家人講:「不然你去找,看哪家家裡沒有死過人,他家門口有長一種草,你把它摘來,我幫你把親人救活。」那人到處找,看哪一家從沒有親人過世,可是每家都死過人。所以會生病、會往生,跟學佛沒有絕對的關係。學佛是讓你轉變你的心,讓你消業障。還有一種是他業障消,不必在此娑婆受業報。釋迦牟尼佛的母親在佛降生後幾天,就生到忉利天,這是好事,不用害怕或傷心。更不要認為,這色身消滅很可怕,人人要有這心理準備。因為生死問題,是都要面對的。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五個要覺悟的:「愚癡生死」,愚癡就是昏昧。就是六根對六塵時,因為不知道「緣起性空」,在見色時,於當中生煩惱,這就是愚癡。所謂「緣起性空」是講一切法不是實有,而是因緣和合,只是假名為「有」。
不能理解這點,佛門稱為愚癡。佛說眾生常著於色相,著於自己打妄想生出來的境界。經上有比喻:「譬如大海,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是說:一切眾生真性如同大海,但現在卻只認大海裡的水泡是自己,還更錯認為水泡裡面的水就是全部的大海水,真是糟糕。所以佛說「汝等即是迷中倍人」,意思是講:你們是迷上加迷,無過此迷。因此如來說為「可憐憫者」。就是非常可憐的人,在自己的境界裡面做著夢。其實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境界裡面,看到的東西其實都是自己變現給自己感知的,誤認為自己真看到什麼境界了。眾生因為有共業的關係,所以有共相識,在境界上會覺得像,實際上還是有點不一樣。舉個例子:大家同看一個月亮,各往八個方向走去,人人會覺得「月亮是跟著自己走」,每個人獨得全月(看到整個月亮)!月亮並沒有因此分為八個。所以都是眾生自己的心在分別這境界,這是《楞嚴經》所舉的例子。佛門有名的「開智慧的楞嚴」,把我們以前錯誤的想法、說法、作法,加以導正。

     若是愚癡,認虛妄為實有,就造成生死。總是動念造作:我要、我不要,想要這樣、想要那樣,念頭生、念頭滅,這就是生死。念頭生起,然後住著相續,接著就是變異,這是佛門講的「生、住、異、滅」。心念在動、在轉變就是「異」,就是生死。《楞嚴經》講到分析物質,分至微塵,再細分變成「鄰虛塵」,幾近虛空的塵。現在大家就能理解,如同投影,其實所謂的相,就只是妄相而已。諸法因緣生,物質切割至「鄰虛塵」,鄰虛塵就是最小,跟虛空做鄰居,不能再切割了。就是現在技術能切到最小的單位。那夸克有多小?他說好像電子,就像一個地球一樣這麼大,夸克在裡面就像一顆花生米這麼小。所以不是眼睛可以見的。眼睛見不到。見不到是見不到,實際上還是見到,因為它是極小的物質嘛,而且它存在的時間短。那佛說的,就算讓你切到最小,不能再切了,你的能力到達切割的極限了,「至鄰虛塵」,跟虛空做鄰居,鄰於虛空,這是說沒有辦法再切了。那請問一下,你說這個鄰虛塵,用幾虛空和合而有?虛空跟虛空相加在一起,不會變成色塵。鄰虛塵加鄰虛塵就不會是原來的東西。所以說,不是和合而有。所以佛法講無生,這無生的道理就是這樣,「諸法無生」不是因緣生的,那也不會自然生,自然生那它就隨處生,隨處都可以出現,沒有理由,搞不好我坐在這裡就突然著火,所以說不是的。也不是自然,沒有因素自然就出現了,所以因緣自然都只是眾生自己的妄想戲論,所以佛講諸法無生。那勉強說是因緣生,它說因緣生是破自然生,說自然生是破因緣生。實際上它告訴我們:諸法無生,緣起性空。所以這《八大人覺經》講的就是大乘,它是大乘的入門,你看這「菩薩常念」,不是說「羅漢常念、二乘常念」,要學大乘的人要常念。常常念,就是覺察,能夠講八個覺,不是一直念,每天早上念一遍,晚上念一遍,結果境界來都不會念,都還是隨境流轉。什麼時候念?就是你起心動念的時候念。就是我們起心動念,在著於煩惱的時候要念,這才叫覺悟。所以愚癡生死,菩薩能夠覺悟。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廣學多聞?可是祖師大德教我們要一門深入。廣學多聞是祖師觀察大眾,學佛沒有一個目標宗旨,亂學,今天念念佛,明天又跑去學密宗,後天又跑去參禪,每個地方都去沾一點,到後來沒有功夫,沒有辦法了生死。所以才特別強調要一門深入,不是說經典都不用看。有人跟我說「你這樣看那麼多經典,那不是夾雜嗎?」我說,「這樣喔~!那釋迦牟尼佛最夾雜。」因為都他講的。老居士年紀很大,他跟我很好,所以他才敢直接告訴我,很好。所以我就告訴他,「釋迦牟尼佛講經,唯是說實相而已。」我們看經是看實相。就是緣起性空的道理,我看祖師大德也是這樣,確實是這樣,所以我們照著做。學佛、學經教、聽經,就是要讓你明白實相、證入實相,叫「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樣的狀況。所以廣學多聞是要往實相裡面走。為什麼要廣學?因為單學一門,我們眾生智慧淺,如果著於一,你就會斥於其他的,沒有辦法融會貫通。初學剛開始,沒有能力,可以學一本;學熟了,學通了,要看看祖師大德的,看看經典。但是「看」只有一個標準,實相。不能像一般不會學的,學那些文字、枝葉,然後來逞能,我們佛門講的很不好聽,叫「妄逞己能」,顯示好像自己很厲害,什麼都會,是大通家,貢高我慢。那妄逞己能是說有一點,人家說明眼人在看他,就好像什麼都不會一樣。因為他沒有一絲毫是對治到煩惱習氣的。所以不要學這些名相、枝葉、知見、不能夠觀心的,這都是不對的。我們學佛要能夠修行,這才叫學佛。所以「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智慧就是我們講佛菩薩的智慧,也就是般若智慧。
「成就辯才。」這個成就辯才,不是只有嘴巴會講,我們嘴巴會講,到時候就知道厲害。業力一現前,就瞥爾隨它去。所以諸位要是嘴巴很會講,很好,但是要知道「我講的到底是不是自己?」不是都講人家:人家哪裡怎麼樣,哪裡怎麼樣,自己做了多少,自己落實了多少,所以這才叫成就辯才。你看佛,四無礙辯,四種無礙辯才。第一個,理無礙辯,對於實相沒有問題;義無礙辯,對於一切法,世間法、出世間法,義理、重點、核心、宗旨他都抓得到,義無礙辯;詞無礙辯,我們現在講的語言能力,有些人方言也會,會好多種語言;可是佛會狗的語言,會貓的語言,他講話,貓聽得懂,所以有時候他講經,旁邊的狗會生氣,因為佛在講牠,牠聽懂,起瞋恨,然後就走掉了,  所以,這是佛的辯才。還有一個,意樂無礙辯,意樂無礙辯就是他發心,不但會講、能懂,又通暢語言,然後還願意講,這是無礙辯才。這個我們要學,要發心。你們不要認為:沒有坐上講台,不用學沒關係。不是,你在哪裡,哪邊就是你的講台。接引眾生,要有佛的智慧,要讓眾生來聽聞正法,至少要讓他生起這八個覺悟,要讓他知道。眾生常貪著在世間色聲香味觸法,你要讓他能夠覺悟。就像結婚這件事情,佛在世的時候,知道有人要結婚就趕快去度他。他怎麼說呢?「你覺得你妻子很漂亮,」他說「對啊」,「那你看看你妻子是值多少錢?」叫他算算,手值多少錢,腳值多少錢,眼睛值多少錢,結果一算,他開悟了,「原來我的愛欲心根本就是不實的。」他把她一個一個分散,各個都分散。你看釋迦牟尼佛的智慧這麼高,我們想不到他竟然會問他,「你覺得你妻子值多少錢?」他說「我妻子眼睛值多少錢,耳朵值多少錢,」他知道,「原來,這都是垢穢的東西組合而成的,我怎麼會去喜歡這個垢穢?」而且還是和合而成的,這愛欲心根本不可得,他當場證阿羅漢。釋迦牟尼佛有這麼厲害,我沒辦法!他真的是太厲害了。
教化一切,悉以大樂。所以自己要能修行、要能覺察,不要著相,不要著在色相,不要著在自己的妄想裡面。這才能夠像這裡一樣,真實的修行,真實的功夫。學佛要真正落實。
好,看第六個。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到這裡是第六覺知。「貧苦多怨」,這應該知道,常常就是怨天尤人,沒事找算命的,「看看他能不能幫我算算有沒有什麼好命?」好命要從自己心中求。想要好命就是這樣,你要審查自己的心,是多少善念、多少惡念。像這一生不如意,我們就要想到,我們過去生乃至這一生年輕的時候,或是小時候就造業。先不用講過去生。
福報不夠。見人善,心裡生嫉妒,見人惡,又覺得好像自己很好,沒有像他這麼壞,所以永遠不會覺得自己是壞人。所以才說,「你們業障重」,那有些人就生氣了,「師父,我怎麼會業障重?」真的滿重的,就是這樣。你要審查,「我是不是造惡?我有什麼壞習氣?」這習氣要改掉。如果缺錢,我們要懺悔,財布施不夠;缺智慧,那要想到「我法布施不夠」,無論是世法是佛法,自己有能力、有智慧不肯幫助人家。如果是懂佛法不肯布施的話,那就吝法,吝法就會變周利槃特,那個很糟糕。那個「掃塵除垢」四個字,背了一個月背不起來,得前遺後,得後遺前,「前面兩個記住,後面兩個忘記了。」掃塵記住了,除垢忘記了;除垢記住了,掃塵忘記了,背不起來。
這是缺智慧布施。那身體不好,是缺醫藥布施,缺善心善念,對人要慈悲,對人要能忍讓,要能寬容,不要瞋恨。看到壞人,看到這個人討厭,你就變成跟他一樣討厭的人,為什麼?因為你也在瞋恨他。這不對,所以這就是沒有做無畏布施。所以這是身體不好。這個就要注意。那缺德怎麼辦?現代的人不缺錢,不缺房子,也不缺飲食。有人跟法師說,「法師,現在的人缺德」,那缺德怎麼辦?你好好學佛吧!看看自己到底缺什麼。所以可以缺錢,可以缺別的,但是不要被人家講缺德。這個要記住。貧苦多怨,就是怨天尤人,橫結惡緣,為什麼橫結惡緣?因為你想要改變你的不如意,那你就要爭,現代的社會叫競爭,你就要跟人家比較,你就要想辦法把人家踢下去,這就是眾生。所以橫結惡緣。好啦,你得到了,你滿意了,可是被你比下去的,或被你陷害的,心裡就結惡緣。橫結惡緣,很多啊,或是說話,所以我們說話要小心,有時候不小心就講成是非,或是人家聽成是非去亂傳,在道場要注意,不要講是非。所以為什麼說不要講話?少說話,多念佛,不然也會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布施就是自身的煩惱要先捨掉,身外法、身內的煩惱要先捨掉。「等念怨親」,不要分別這個人跟我好跟我壞。所以你看現在佛門裡面,打菜、配菜都是大家平等,也不要多給我,就是正常就好,不要認為,「這是法師,這是師父,那他就特別一點。」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佛在經上講,「你以分別心別請一位聖賢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不如在佛門行平等法,然後次第供養。這是佛教我們的。你分別「這是聖人,」像現在大家對寺廟的住持老和尚是很恭敬,那你們的福報,你們的福慧是修到了,但是呢,更大的福報,要像佛講的一樣,僧次,就是平等心供養。住持老和尚不會要求你們要對他特別,所以說,要平等心供養,清淨心布施。
來道場將來久了,不要認為「我比你早來,我是可以掛一個老字的同修,」說是老同修,實際上是老眾生,自以為是,「我看得比你多,我來這裡,我跟法師比較親近、比較好,怎麼樣」,這在佛門裡面都不行、不可取,講不好聽一點叫造業。我們來佛門,心裡面要清淨、要平等,要銷落自己的煩惱,不要輕視初學。他也許真的是什麼都不會,也常常違犯規矩,我們也不要輕視他,也不要憎恨他。但你們也不可以揪小團體,看哪一個不加入你這一團的,就給他默擯,那你就不對,這也是毀犯戒律,破和合僧,破壞常住的和諧,這也不行。在裡面分怨親,親就是跟自己有關係的,自己感覺看得比較順眼的,不會太討厭的,就跟他比較好,這個不要,在道場不要,出去外面也不要,這是分別。看到惡人、壞人,心裡面比他更壞,他才做壞事而已,你希望他趕快死掉,你看,你不是比他更壞?對不對?所以,人家只是做壞事,做一些不如你意的事情,你就希望「他趕快死掉吧!」殺心現前,這是殺念,就是犯菩薩戒,不可以。所以當看到壞人時,記住,不要比他更壞,希望他死掉,出去被車撞,這詛咒他的心比他更壞。所以說,不念舊惡,舊惡,這個女眾要注意,很會記仇,小心啊,二、三十年前的事情,全部都記得,男眾也有一些。所以我們講女眾過失的時候,你們就要會看,自己有這個毛病就是女眾;女眾沒有這個毛病就是男眾,所以是在毛病。有人說,「為什麼佛不公平?那是說女眾業障特別重?」我說不對,是:男眾只要有這個毛病也叫女眾,是要這樣看的。佛是清淨的,就像醫生看病,女眾的身體構造跟男眾的身體構造不一樣,你不能說「醫生,你為什麼說女眾有這個器官,男眾沒有?」對不對?不是醫生的問題,是事實真相就是這樣。佛看眾生的病,就像醫生幫我們診察一樣,不會偏心,所以要知道。像有些經上講的,我們自己要覺察。佛在講女眾有這些問題,男眾不要幸災樂禍「你看,你們有這些問題,你們看你們業障多重」,不是。你自己有沒有這些問題?你有,你可能更慘,非人,現在說,不是男人,不是男眾
所以是看習氣,看毛病,審查自己的問題。佛在講畜生道、地獄道,你看那裡多壞多壞;你有沒有?你有,那你也是,就是佛說的地獄種性、畜生種性,是這樣看的,學佛看經典要會看。所以黃念祖老居士說,「持戒、念佛、看經教」,你們看經教要會看,要看到的是自己的毛病,我們看經是這樣看的;「察過、去習、毋自欺」,要知道經典講的就是我的毛病、我的問題。「去習」,去除習氣;不要自欺,自欺是什麼?「你看,佛都在講他們,都是講他,我都沒有,我是好人,我是百分之百好人。」實際上是百分之百非常可惡的壞人。要先認識自己,自己是具有習氣的,叫具縛凡夫,這樣學佛,不要念舊惡,不憎惡人,不要記仇、記恨。當然,這個人有些不好的事情,我們要了解,要懂得,不要再觸碰到。
講不憎惡人,有人聽到這話,他不會學;不會學就說:「反正這個人在道場作亂、擾眾,沒關係,師父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所以他再來,再繼續破壞大眾。這個也不對。所以佛門有些道場對於擾亂常住就叫他出堂,出堂就是「不歡迎你,請你出去。」

我們再來看第七覺悟。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這是第七覺悟。「五欲過患」,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財色名食睡,現代人都覺得很好,怎麼會是過患?有錢才能夠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就是想造什麼業就造什麼業,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這樣。色欲,貪男色、貪女色,這個色欲。「你看,我們手機要有質感」,還有貪東西要有質感,這也是色欲。
一定要用好的,拿到一點不好的,這個菜排得不漂亮,心裡就很瞋恨,「怎麼弄這個給我吃?」或是法器板眼敲錯了,心裡就不高興,這也是色欲,五欲過患,這是衍生的意思。當然法器不要敲錯是比較好,因為「道場魚磬軍中令,號令不明眾難定。」如同軍隊的號令一樣,你要是號角吹錯,那就麻煩了;但這是敲的人要有這個心念,我們聽的人不能生煩惱。所以共修時不要聽到人家打錯法器,心裡就瞋恨,那你功夫就沒了。火燒功德林,你這念一天,一下就燒光光。」樹林要成長很慢,好不容易有長一點芽,你就把它滅掉,它永遠都長不起來。功德林啊,從發芽一直到長起來。所以你看菩薩高德,常說菩薩的德行,如同大樹一樣,他是真的好好照顧那個小苗,等到它慢慢成長茁壯,它才不怕風雨,不怕境界風。那我們現在要照顧自己的心苗,要能夠長養自己的心苗、清淨心,這也是《華嚴經》講的。所以剛生出來的芽不要把它踩死。五欲過患,財色名食睡,名也是啊,俗人認為我有名,慢慢就有權勢。但不是拿著你的權力,來逞我執、我見;尤其在佛門,不是讓你逞「我見」的地方,不是讓你展現自己的能力、傲視一切的地方;佛門不是,佛門是教你放下這個「我」,放下你的名聞利養、貪瞋癡慢的地方,所以來這裡無論是總裁、無論是什麼,都向佛禮敬,都是要銷落我執、我見。名食睡,貪吃,現在一般人就是貪葷食。那吃素的貪素食也不行,都不要貪,能吃就好。當然不是酸掉了也吃,我們道場如果有東西變質,那就不要了,把它回收;也不要自己發心,因為「你發心吃壞東西,吃壞肚子,你這叫癡。」為什麼?因為你好像是省下這個福報,但你要花更多的福報,因為你生病要看醫生,要更多人來照顧你;你是有那點福報沒錯,可是你消更多的福。在道場,壞掉的東西如果你給大眾吃,那是不對的。要替大眾考慮。
財色名食睡,睡就是講的昏沉蓋,很愛睡。我們睡覺時做夢,東想西想,上天下地;有些人睡覺可以念佛,不難,只要肯念,平常念,常常念,時時刻刻念。
所以靜中要能念佛,動中要能念佛,睡中要能念佛,病中要能念佛,這樣臨終佛號才提得起來。你看,好幾個層次。我們連靜中都靜不下來了,還想動中?等一下離開道場就放野馬了,這個不對。
「雖為俗人,不染世樂,」我們現在是在家居士,或是俗人;出家人一樣,要不染世樂。「不染世樂」,世間的五欲六塵,名聞利養。
那這煩惱對治的方法就是「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要想到:出家的殊勝。所謂「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高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出家確實是有它殊勝的功德。佛在經上講四種出家,一個是出家的出家,真正的,有形相又有內在的出家人;一個是出家的在家,這不用說了,這一般就是混跡在佛門,破壞佛法的,破壞佛教形象的,破內外道;還有一個是在家的出家,最起碼要學在家的出家。那要學誰?學維摩詰居士。你去看看維摩詰經,裡面有教你怎麼做在家居士。有人說「出家也沒什麼,我在家修,我可以學維摩詰。」實際上是不想受戒律的約束,不想改變習氣,所以才這樣說。
「常念三衣,瓦缽法器,」三衣,就是我們講的,五衣、七衣、九衣,五衣叫安陀會,翻中文叫作務衣。那七衣叫鬱多羅僧,鬱多羅僧就是入眾衣,做法會,像聽講座也可以使用,共修可以使用。那大衣,九衣,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西裝領帶,比較慎重的,叫僧伽梨。那以前五衣就是下裙,下面的裙襬,七衣就是中間的衣服。印度是偏袒右肩,那一小塊披在身上就是九衣,常念三衣,這是出家的形相。那作務衣就是告訴你,不要讓這個身懈怠。九衣的表法是,你要知道處眾要少話,要能夠提起正念,在大眾要能和合。七衣就是,你要講經、要說法,都要如法,心要能安住。都是提醒的。所以你們知道這個意思,你們穿的就是三衣。所以一塊布料,你要是以戲論心以世間心看它,它就變成世俗的衣服。我剛講的這三衣,如果你以這樣慎重的心來看,提醒自己,它就是出家的衣服,佛門是這樣定義的,以義定名,萬無一失。
「瓦缽法器」,缽就是就是瓦做的,所以叫瓦缽。那佛說要燻成有一點像咖啡色,鐵的話也要燻過。可以用瓦缽和鐵缽。缽是缽多羅,翻作中文叫應量器,就是你吃多少就盛多少,不要貪吃。「志願出家,守道清白,」要守清淨的道業,志願出家剛剛講過了。要讓自己身心清淨。如果有因緣,出家很好。那你要知道什麼叫出家?出家要幹什麼?如果剃了光頭?什麼都不知道?我們有一句話供養你,「光頭俗漢」。都不知道出家要幹什麼。「出家?我也不曉得,就做法會。」
出家要了生死。什麼是生死?不知道。那你又受了戒,又犯戒了。不學無知,又犯戒了。
所以說,出家要知道,什麼出家。在家要知道,什麼叫在家。出家就是要修行。那在家呢?李炳南老居士講的那一段話很好,他說「白衣學佛,不離世法,要〈必須〉敦倫盡分,〈處世不忘菩提,要在行解相應。〉」在家孝順父母,然後要盡自己的學佛本分,度父母學佛,能做一個如法持戒的在家居士,這就是印光祖師講得盡在家的本分。「處世」這句話非常精要,一定要記住,每個人都只知道在世間要敦倫盡分,下面這一句一定要記得,「處世不忘菩提」菩提翻中文叫做覺悟,處世不要忘了,你要覺悟,不要迷,不要顛倒。「要在行解相應」不能只看啊,解啊,要行。行要合解,解要起行,做到後來,行起解絕,就是一如。這是華嚴法界觀門,行起解絕,要知行由解成,行起解絕。所以要先明白,要先懂得佛法。那要明白什麼?要解什麼?不是只有解經教,真正解得好的是什麼?能做。你要解什麼?不但是解這部經,解自己的煩惱習氣,你要理解,「這經典講的是我哪一部分的煩惱。」這叫解經。不能夠說,「第七覺悟,五欲過患。五欲,好,我們佛學名相來看,五欲,財色名食睡。然後再來講,它是由哪一個心法。眼耳鼻舌身意,然後對塵,然後產生什麼心所法別境心所……,」一大堆這些。那你知不知道,你根身當中何者是五欲?這叫解經。這叫轉經。

你要是只會解佛學名詞,你叫被經轉。

所以我們叫轉經,是這樣的。所以要能夠行解相應。「梵行高遠,慈悲一切」,對一切眾生慈悲,我們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沒有條件的,現代人說,沒有立場,沒有我相,佛門講的才叫慈悲。佛很有智慧,他用「慈悲」,他不用「愛」。愛就是心裡有物,心有所受。受裡面有心。受本來是第一念,結果你有心,第二念,就起煩惱,有無明。本來是「了了知,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這是永嘉大師證道歌。「了了知,無一物,」現在是了了知以後,有一物,也有人,也有佛,是非人我紛然起。這就是愛,這是對待。所以佛不用世間的語言。現在佛門很多,用什麼「佛學思想」,這個用詞都不對。「佛教的立場,小乘的立場,大乘的立場,菩薩的立場……,」菩薩有立場,我沒有聽過,我看過的經典,沒有一部經,沒有一位祖師大德告訴我們,菩薩有立場。立場是我見。你有立處,「我覺得怎麼樣。」菩薩無我。就像我問一個學佛人,我說「你學佛、出家要做什麼?」他說,「我要給菩薩爭面子。」我說「菩薩無我,誰要你給他爭面子?」所以說用詞不對,用詞錯誤,就會引發你錯誤的習氣出現,那你就會被它導到錯誤的方向。因為這個佛門的名相有它的用意,雖然說不要執著名相,但是它這個是鑰匙,你也不能不知道,只是說要能夠善用它。要以義定名,不要以名定義;以名定義,你就處處不通。蕅益大師教我們要「以義定名,萬無一失」;「以名定義,萬無一得」就是什麼都得不到,學佛沒有受用。
所以佛用「慈悲」,對一切慈悲,對人慈悲,對物慈悲,對畜生慈悲,對一切慈悲,同體大悲,這是回歸本性,這就是本性

那瞋恨心生起來,煩惱心生起來,提醒諸位,還是要念佛。你要知道,道理是這樣,但我現在無力斷惑的時候,我提起佛號,然後再加以經教上熏習,相輔相成,這樣才能夠自力、他力並用,又有文字般若帶你入實相般若。所以要注意,用詞要小心,現在外面很多言論有問題,你們看祖師大德的,不會有問題;那你看其他法師的,我就不敢保證了,我們大乘定香精舍不敢作保證,因為他什麼時候會變質,我們不知道。祖師大德真正都有成就。希望大家去看祖師大德的註解。祖師大德的學問、祖師大德的道行,都高過我們,都有證入、都有功夫,要這樣想,生導師想。

《佛說八大人覺經》
第五講
上次講到第七覺悟,但是意思還沒有講盡,我們來念一遍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這個是《八大人覺經》第七覺悟,要覺悟五欲過患,可是現代我們不覺得這個五欲是過患,反而還覺得是很正常。沒有財、色、名、食、睡,好像在生活就沒有辦法過得下去,像現代的人他就說我沒有錢,沒有辦法過生活。
沒有色,沒有結婚就好像不是很正常,有的不結婚他也不正常。
名,沒有名他就沒有辦法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沒有吃他也受不了。睡他想要睡很多,現在的人作息也是很晚睡,然後很晚起來,以前大概晚上九點的時候就算晚了,那現在到十一、二點都還算是才剛開始,現在的人是這樣,大部份都在使用網路,那麼除了對身體不好,也對他的精神也不是很好。所以說現在的人不覺得五欲是「過患」,「過」就是「過失」,「患」就是講的「有毛病」;
五欲,我們講錢,夠用就好,為什麼會覺得不夠用因為貪得無厭,沒有的想要有,有了還想要更多,多了以後,還想要再更多,那等到真的很多的時候,就放不下他的錢財,他也不認為有錢是過患,所以他非常的執著、在意他的錢財,他的資產,所以在這裡念念貪著不捨,為了錢,他不擇手段;為了錢,他忘失道德,所以這就是「過患」。對他自己好像不是過患,但是人家他就是過患,他就是個問題人物,在親戚朋友之間,他沒有所謂的倫理道德的觀念,
總結來說不管如何,只要有所貪都是過患,都會損人、都會損傷眾生,所以是過患。那麼有的他說我不損傷眾生。貪色,他也不一定損傷眾生,但是就修行來說它就是過患,其實上貪色還是過患,它也會損傷眾生。我們看中國歷代有亡國的這些皇帝,很多都是貪色欲而亡國。那麼現在在社會案件裡面,也有很多都是為了色而殺人的,所以,結忿成仇,破家亡身。所以這五欲,一般人不認為是一種過患;但是在佛教來看,它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統統都是讓你下地獄的,它五條鎖鏈,都把你綁在輪迴當中、綁在苦惱裡面,那佛法講:「樂是壞苦」。那譬如說:這樣東西你很喜歡吃,連續吃一個禮拜,我看你就討厭,它這個樂不長久,所以講樂是壞苦。但是眾生迷在境界裡面,心裡面認為境界很真實,是實有的。他以為他的心攀得到東西,所以他念念的去貪著、執取,佛教講執取,執取來受用,所以一般人他不覺得五欲是過患。甚至不光只是五欲,乃至貪瞋癡三毒煩惱,十惡他們也不覺得是過患,更不用說無明、塵沙跟見思煩惱。我們講見思煩惱第一個是「執著這個身是我」,你執著身是我就是「身見」,有這個「身見」你就要滋養這個色身,這個錯誤的見解、想法,你一直保持著,那這就是輪迴、這就是生死。所以他們也不覺得這個身見是過患,因為心比較粗。
身見後面有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種種的錯誤的見解、想法,他都不會覺得是問題,這是我執,他不會覺得我執,他一直認為這個身是我,所以他不覺得是過患。五欲呢他當然也不覺得,這是我要受用的,所以說他不惜去造作,就是造業,那實際上,最後受苦的還是自己。所以經上講說:「雖為俗人。不染世樂。」我們雖然是在家弟子、在家居士但是不染,不要染著其中,像財睡這其實也是生活當中的東西,但是你染在裡面,染就是貪著、好樂,你非得要怎麼樣,一定要有名,一定要有錢,這個一定要吃好的、要睡好的,現在的人都提倡這個,那你心裡就很多不滿足,所以說可以受用,就是剛剛好就好,不要過度貪求,所以佛教我們「不染世樂。」不要染在裡面,這染就是耽染在裡面,愛著不捨,這是不可以的,這佛教我們的「雖為俗人。不染世樂。」那麼如果是在家居士就要「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其實出家也是,出家也是要常念三衣,三衣上一講過,五衣叫安陀會,

七衣叫鬱多羅僧,又叫上衣;大衣叫僧伽黎。僧伽黎共分为九品:下下品九条、下中品十一条、下上品十三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两长一短;中下品十五条、中中品十七条、中上品十九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三长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条、上中品二十三条、上上品二十五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四长一短我這一件身上披的這一件是大衣中的大衣,它這個升座講經在用的叫二十五條,是大衣,一般現在沒有做二十三條衣,也沒有做二十一條衣,那三衣是代表就是我們學佛修行,安陀會叫做務衣,就是我們要表現出來,事相上要表現出來,那七衣是入眾衣,作會衣就是你要去熏習經教,你要有正知正見,那僧伽黎是普利群生,這就是披三衣,這才是三衣的意思,所以你們如果能夠這樣做,那就是「常念三衣。」就想到說我要受持佛法,我要轉變自己的行為,就披五衣,受持佛法-讀經、誦經、聽經,這就是受持七衣,有因緣要幫助眾生,使眾生破迷開悟,不是只有出家可以幫助眾生,但凡在家有因緣,就要幫助你們的親戚朋友、在生意上、合作的這些廠商,或是合作的伙伴,統統讓他們來學佛,這就是披九衣。所以在披九衣的時候,要念一首偈「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奉持如來命,廣度諸群迷」,就是叫我們奉持如來命,命就是他的命令,現在講的命令,也可以說是他的教命,然後要廣度群迷,要幫助眾生學佛,但是最基本的是在五衣跟七衣,你要度眾生來學佛,怎麼度?你對佛法都不瞭解,你對於佛法的行持也不會,身為學佛的在家居士應該要怎麼做?不知道。你們如果對經教也不懂,聽法師講經,不了解經典的義趣,佛法是什麼也不會,沒有基礎那怎麼披上九衣,所以我們提倡學佛行儀這是很重要的。最起碼的這個五衣要穿上,所以這個是我們要清楚的要先披五衣,「常念三衣,瓦缽法器」這瓦缽法器,缽是應量器,梵語缽多羅,應自己的食量,也就是說學佛法要找契機、契理的。契機、契理的佛法,那麼釋迦牟尼佛直接幫我們選好了就是淨土法門,大家念佛,這是修行,然後要懂教理,教理就是我們講的大乘實相,這個要懂,如果不懂,你這應量器沒有受持,為什麼?因為我們眾生的心本來如同諸佛如來一樣,本自普遍法界,這是法界應量器,現在卻只在人道;甚至六根,眼只能對色、耳只能聽音聲,你說這是多苦的事情,在裡面受境界所轉都不自在,聽到音聲還不好好聽也不老實,聽還要看看這個人是不是讚歎我,這個人是不是在講我的是非;讚歎我,我好高興,說你這個做得不錯,這樣做的很好;乃至我在讚歎你們,自己不要生歡喜心,這都是動念啊!
有時候居士做的不錯,我們也要讚美、讚歎,但是我們被讚歎的,心裡要知道,不能動念也不可以自滿。這《禮記》講:這個「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最先是傲不可長,傲慢不可以增長要銷落,要讓它減少、降低,所以說要想著我們的應量器,應量器就是應自己的心量,本具的心量、智德,還有就是肚量要大,你們吃飯有時候也用缽,肚量要大,當然不是叫你們多吃超量,而是一看到缽就要想到我肚量要大,要能包容,不要小心量,搞小團體,幾個人這樣子很好,然後不順我們,跟我們說法不相同的就排斥他,像在聽經學佛,有很多都有門戶之見,不要有門戶之見,你可以不要去跟其他的人學,但是你不要毀謗他,你不要說那個不行,那個不能成就,不要這樣子,因為這也是彌勒菩薩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對於眾生的修持行為,不要詆譭他,叫不毀其行,若毀其行不能往生淨土,所以這很重要,這應量器很重要,要知道我們心量本來如同諸佛如來一樣廣大,三衣、瓦缽、法器。還有一枝錫杖,錫杖是代表釋迦牟尼佛的正法是「四諦、十二因緣」,四諦就苦、集、滅、道,四諦不光只是在小乘法裡面,大乘法也有,有「四聖諦」,你要知道「色即是空」是「破苦諦」,知道「煩惱即是菩提」是「破集諦」,知道「本無煩惱」是「修滅諦」,知道「自己本來是佛」是「成道諦」,這個是「大乘四諦」,講出來供養大家,一般四諦就是知道世間是苦,還知道苦是對色、對這個色身、對這個物質環境,求不得,種種苦,但是我們要知道「色即是空」是破苦諦,空就是空性、就是佛性,知「煩惱即是菩提」識破集諦,集諦就是說集起苦因,造成苦的原因就是有煩惱,那知煩惱即是菩提,就是把集苦之因給斷除、破煩惱,所以說要曉得「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十二因緣也是,這個從無明一直到老死、病、憂、悲、苦,無明就是動念,你認為境界是有的、認為境界是無的、或是亦有亦無、或是非有非無,種種的這些觀念、邪見,其實只要認為有境界,不管是有是無都算是無明,無明就是對於佛性迷失了,我們就稱為無明。本明是本來自明,什麼叫本來自明?就像如同鏡子的光明,它本來就能夠徹照,可是現在我們照鏡子的時候,在分別鏡中,這個鏡子裡面它是照到什麼東西,認為它一定是這個樣子的,所以就完了,這鏡光就失掉了,就把它作實了。有個比喻很好,我們心如同鏡子一樣照萬物,可是我們人就多事,把它照的那個萬物畫起來,畫在鏡子裡面,所以就很麻煩,我們對境就常留心、常住著,這就是問題、這就是煩惱。不知道心即是境,境即是心,心境本自一如,本來沒有前後、沒有遠近、沒有大小、沒有方圓,沒有這些問題,所以這個就是為什麼我們眾生迷成這樣,輪迴成這樣,到現在業障很重,轉都轉不開,我講最粗的,念念執著這個色身是我,你就是把你的自性、把你的佛性,畫上圖案,使它落在定法當中,就像鏡子一樣,它本來徹照萬物,但是你卻認為鏡中物實有,還把它畫起來,你看這多糟糕。佛在經典上比喻,我們認這色身是我,就如同大海裡面的水泡,你把它執著是我,還認為水泡裡面的水就是全部的大海水,所以佛說:汝等即是迷中倍人。迷得很離譜、迷得很誇張,這句話的意思用現在話就是這麼說。
所以要常念「常念三衣,瓦缽法器」要知道三衣,我們剛講過的的。法器我們舉一個就是錫杖,錫杖是「四諦、十二因緣」,以前出家人出門會帶,因為以前有很多地方沒有路,只能行走山林草叢,它那個上面的環會有聲音,蟲子聽到那個環的聲音就知道有人來了,聽到了牠就會跳走,這是先通知牠們,那個棍子是打草驚蛇用的,也是顯示佛陀的慈悲,不要讓這些眾生,被我們所傷害,這釋迦牟尼佛制的錫杖,「四諦、十二因緣」,它是四個環,每個環下面又有三個,現在找不到如法的錫杖,真的不知道現在的錫杖為什麼做成這樣。所以這「四諦、十二因緣。」
「瓦缽法器。」實際上出家人的法器有很多,像經典也是法器,還有隨身的物品像缽、戒刀種種的,可以去查,十八種隨身的法寶,隨身法器。
「志願出家」,出家就是出煩惱家,我們有煩惱要發心出離、要發心斷除,那要斷除你就要常常懺悔,我們如果不懺悔,是認為自己沒有業障,我很好,我是大善人、是大福德人,很少人相信自己有業障,有業障他也不願意承認,為什麼?面子掛不住,難看,學佛不要怕難看,你不改才真正難看,因為人家不會在你面前笑你,都是在你背後笑你,他明明業障深重,到處說人是非,還自以為是,這個就不行這樣,所以要「志願出家。」其實出家是個形象,更重是要把煩惱斷除,像我有時候也想出家不是叫人家來學佛,是自己要學佛,自己要做出來、要表現出來、要斷煩惱,證明這煩惱是可以斷的,業障是可以消的,所以像諸位護持三寶、護持正法,不要認為我錢是拿去供養哪一位法師、哪一個道場,只要是正法道場,我們都隨喜護持,護持不一定用錢,隨喜讚歎也是護持,而且護持正法,大家修的是自己的福報。像我在這裡也是護持正法,我們也是幫釋迦牟尼佛打工,當義工,所以不要認為我來道場,你看我做多少、我多有能耐、我多有能力,這都是我執我見,我相現前。來道場是銷落煩惱習氣,做事就是認真努力的做,但是不要掛在心上,要求人家恭敬,要人家知道你看我捐多少錢,我做多少的事情,我多有能力,你看這個東西都是我弄的,你看這我執沒有放下,像這樣你真的有進來道場嗎?「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道是清淨、是無我、是無念、是無相,這是道;念念有念、念念有我、念念有相,相就是他做的事情,心裡都一直罣礙,罣礙你看我有怎麼樣怎麼樣,這就不是道。須臾,離一須臾就是顛倒、就是無明,所以說「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其實這句話,還有本自清淨的意味存在,自性本自清淨,眾生本來是佛,所以不可須臾離的道理,只是自己迷了而已。就像我們迷失方向一樣,迷失方向是自己把東邊搞成西邊,南邊誤以為是北邊,但是方向還是正常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叫「不可須臾離也」,所以沒有可須臾離的道法,沒有可須臾離的佛性,即使眾生在迷,他也是這樣如如不動,也是放光動地,因為法身大家都是平等的,眾生在迷而後成佛了,如來成就圓滿報身,那他也是這麼清淨,也是沒有增沒有減的,所以說沒有可須臾離的道法,所以「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這是「志願出家」,出家之後要發心學,不要兩天就退心了,要「守道清白。」要能守、能保持,守就安守,譬如念佛,像你們來道場大家一起念,回到家裡沒有人盯、沒有人看,就開始懈怠、放逸,我們講要放野馬,你心就開始攀緣,等一下出去又要攀緣了,等一下開車又要起心動念了,哎呀這個人怎麼這樣,這個就要小心,火燒功德林,燒光光,那個苗才剛長出來,你就把它踩死,它永遠長不起來變成大樹,所以要常護自己的清淨心、常護自己的道業,叫「守道清白。」「守道清白。」要使自己的心清淨,清淨潔白沒有垢染叫做守道。「梵行高遠。慈悲一切。」梵行高遠就是要行清淨心,行為要清淨,就是要離開這個五欲,離開五欲六塵不隨境界所轉,這是「梵行高遠。」「慈悲一切。」對眾生要慈悲,要耐性,不要一點點不如意,或是他反應比較慢,心就生瞋恨,這是不可以的。像在工作當中就常發生這種事情,這樣就不對;梵行高遠不是貢高的意思,是叫你要往最清淨、最圓滿的去求、去行,像我們離開名聞利養,那在世間法算有一點清淨,你修禪定當然可以生天,比世間來說算很清淨,但比阿羅漢就還不足,一層一層比上去,菩薩有權教、實教的菩薩,實就是真實,權就是方便、漸次的,實教就是真實的或叫同生性,同生就同一法身,他已經打破無明叫同生性,那沒有的話就異生,異生就是還沒見性。再上去還有佛,佛才究竟圓滿,所以說要向高遠的梵行去修、去求,去學,這個是第七覺悟,我們要覺悟。

再來看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第八覺知是要知道生死熾然,熾然就是常常現前,我們都不覺得自己在輪迴、不覺得自己在生死,但是佛告訴我們生死熾然有沒有觀察到,有沒有覺悟到,要能覺悟,所以說「生死熾然。」多熾然?念頭從早到晚都不一樣,這就「生死熾然。」我們常講的:可以去觀察,我早上起來很高興,出門坐公車的時候被推了一下,馬上就生氣了,他不小心撞到你,他還說你為什麼撞我,你就跟他吵起來了,說明明是你走路不長眼,這你看,剛出門的時候很高興,才一下子;不然就等公車,這公車怎麼這麼慢,那個準點的到站報時不準,害我等那麼久,浪費我時間,這個瞋恨,又動念了,所以說這個就是不行,這沒有定力,這生死熾然常現前,熾然就是火熾盛的樣子,就是煩惱常現前,常常在顛倒這是「生死熾然。」
還有想要東西,一下想要這個一下想要那個,決定不下這也是「生死熾然。」就是動念,那麼在裡面是苦惱無量,但是大家不覺得苦惱無量,佛說苦惱,到底是真苦還假苦,我們眾生認為的苦就是沒辦法或是生苦、病苦,都一直治不好、醫不好,或是要死了,或是要命終了,這個是苦惱,眾生要這麼粗重的,要很強烈的境界現前,他才感覺很苦、很糟糕,苦惱無量。他不覺得心念在變化、在動,心隨境轉,眼見色、耳聞聲都被轉,這是苦惱,他不覺得,他還認為是正常,認定眼見色本來就是會被色轉,我就是想看,那耳聞聲,聽到音聲,我當然要聽聽看,不然我怎麼知道人家對我的看法怎麼樣,那個是我相,所以這都是苦惱,他心不能安住,他有貪欲,心裡面貪求,希望人家恭敬他,或是對人家有恩,希望人家報答他,這都是苦惱,苦惱無量。那要怎麼除,發大乘心。大乘跟小乘有沒有辦法分辨,我們常講我們是學大乘,大乘淨土宗。那什麼大乘,我碰過有人學了十幾年,沒有辦法講出來,什麼是大乘?我們幾句話就跟他講清楚了,「緣起性空」是「大乘」。那「小乘」就是「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槃寂靜」,這麼容易。這大乘的法義跟小乘的差別,大乘的「一實相印」;小乘的「三法印」就是說小乘的宗旨在哪裡?大乘的宗旨在哪裡?那講到這個,就有人說大乘非佛說,是龍樹菩薩造的,是後來演變傳到中國來才變的這樣,我說那之後的人也蠻厲害的,比佛還厲害,有辦法講這麼高妙的東西,其實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大乘佛法有很多經典,也不是在一般的境界裡面講,像《大乘藏》是弘廣菩薩、文殊菩薩他們集結的《大乘藏經》,不是一般的小乘聲聞所能入到的境界,像《華嚴經》小乘人就沒辦法進去,所以說,他們才會錯誤的認為大乘考據不到,大乘不是佛說的,
我就問小乘學人,小乘是什麼?他們說小乘是「三法印」,諸行無常-這個我們觀察得到,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他說對啊,諸行無常那這個你說大乘非佛說,是誰在觀察此法;諸法無我是誰來觀察,諸行無常有何法可以觀察,涅槃寂靜那還有相對嗎?還有大小二乘相對嗎?是佛說非佛說、亦是佛說亦非佛說、還是完全非是佛說、非非佛說,這四句啊,所以這大乘非佛說戲論;
我們用小乘的三法印就可以直接看破它,他說他宗於小乘,這沒有錯,小乘三法印,諸法無我,是不是,是啊,無我是誰來考究對不對,涅槃寂靜,又誰起鬥爭對不對,諸行無常有何法可考,那小乘是實法還是無常法,所以說大乘非佛說這觀念對不對,不對!
而且大乘非佛說,這個錯誤的說法,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玄奘大師早就把它破盡無餘了,當時就有人問難玄奘大師,玄奘大師就在無遮大會上就直接把它解釋清楚,但是這為什麼到現在都還留這個說法,因為他可能沒看到玄奘大師怎麼解釋的,玄奘大師說你不能以法破法,要以法要讚法,法要讚法不可以破法,破法對眾生無益,若要佛法興要僧讚僧,要讚歎。
現在大家說學大乘淨土宗,實際上還是學小乘,因為都認為法是有的,法有我無宗這是小乘。
大乘華嚴宗的這個法界宗叫事事無礙,事事無礙宗,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

若存有無對立,這種觀念。所以其實我們都還是在小乘,這觀念都還落在有裡面,所以就常起煩惱,認為有境界、有煩惱可除,你看我在打妄想,我真的有煩惱,不知道煩惱即菩提,所以還是小乘,所以祖師大德說:你們要怎麼念佛,念就念下去,煩惱不要管它,這佛號念清楚、聽明白。因為煩惱性空,你看祖師大德的觀念是大乘,我們觀念是小乘,一看到煩惱就好像狗看到排骨,你給牠丟東邊牠就往東邊跑,丟西邊就往西邊跑,你不丟你拿在手上,把它往上往下晃,牠的眼睛就跟它這樣轉,所以我們佛號都在跟煩惱轉,煩惱才一現前就開始拿著棒子要追著它打,祖師大德說不用,你就直接念佛,老實念、一心念,這樣就可以了,這就是修行,修學淨土,好像很簡單,但實際這方法很巧妙,所以你看祖師大德他常講:煩惱性空,不要管它,一心念佛即可,一心念佛就可以了,煩惱不用刻意除它,它自己就銷亡,因為根本就沒有,本來就沒有所謂的煩惱與菩提,就在你一動念就有這個問題,所以你要發大乘心,發大乘心跟小乘還有一個差別,小乘自利,不一定發心去利他,大乘利他,因為利他即是自利,「自他不二」這種境界,那在還沒達到這境界以前,你要先學大乘的佛法,然後又懷兼利之心,心懷兼利,只要有因緣我們就幫助眾生,眾生在搞五欲六塵,我們現在沒辦法跟他同事,這要功夫的,我們自己都常在迷、常在顛倒,怎麼有辦法跟他同事,行布施時,佛可以割肉餵鷹、可以捨身飼虎,甚至像圓教初住的菩薩,他常示現做國王,那有人要篡位,他說你不用篡位,我直接讓給你,我的國城、聚落、眷屬、珍寶,全部都供養你,他說可是我生病,我還需要什麼藥,就是要殺他、要奪他的命,他還想到這色身虛妄,我們應該放下,應該要捨給他,你看,他有辦法這樣徹底的布施,五體投地的布施,甚至有的王位讓給他,還給他做奴才,我們沒有辦法對不對,第一個也沒那個福報,就算有那福報也沒有這種心境,這才圓教初住,所以有的人說我是十地的菩薩,我是幾地的菩薩,你聽聽就好了,自稱是十地菩薩人你給他講一句:你在亂講,他會說:你怎麼敢這樣,他馬上就起瞋恨、生氣了,就變成凡夫地了,就不是十地,就掉下來了,所以這要注意
外面有很多,他自己說我是什麼佛、什麼菩薩,你駡他兩句:說你亂講,你講那話不對,你講那話是自己吹牛...怎樣怎樣,他馬上會證明給你看,對,證明給我們看他不是十地,證明給我們看他是顛到的眾生
這是題外話,我們再來說這個發大乘心,自利跟利他是不二的,佛菩薩有這種心境,有這種的境界,我們自己沒有辦法同事,布施還可以,布施一點點,布施裡面還要再起一點煩惱,還要想說我做了什麼‥‥,愛語就是對眾生講一些正知正見的話,這才是愛語,如果講的是愛欲的語言就不是愛語,
說話~我們講了有時候又沒智慧又得罪人,又沒有觀機的能力,愛語也不行,利行,我們以為對人家是好的,實際上人家覺得你怎麼那麼煩,愛語、利行、同事。同事就更不用說了,人家五欲六塵去外面這樣隨便造業,我們也沒辦法,所以都只能做一點點,所以心懷兼利,引他向善,只能做到這樣,引他來學佛、學大乘,搞不好他自己是菩薩,有的菩薩示現,在剛開始的時候,他在五欲六塵裡面這樣顛倒,後來他覺悟,比誰覺悟的都快,像弘一大師也有點像這樣,早年也是他娶兩個老婆,詩詞、歌賦,也是一流的,他也在這五欲六塵裡面,他一出家,馬上持戒清淨謹潔無,所以也不要看輕這些造業的人。
經典上常講:不要看輕造業的人,這就是發大乘心,要普濟一切,一切不是只有人,而是包含天、修羅、畜生、地獄、餓鬼,普濟一切,《華嚴經》講:你們說要普濟一切,要度眾生,有眾生可度,你就沒有辦法度。《華嚴經》說什麼叫度眾生,它說「身為正法藏。心為無礙燈。照了諸法空。名曰度眾生。」我們身是不是正法藏,我們身就是正法藏,法藏就是如來藏,身即是佛身,心本自清淨、本自無染,所以叫無礙燈,徹照一切。
那你現在迷惑了,照了諸法都有啊,所以要照了諸法空。你要明白實相的道理,明白這個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知道以後把它轉變過來,「照了諸法空。名曰度眾生。」所以要普濟一切,這普濟一切的意思,不然我們講要度眾生,整天去看看哪邊有沒有眾生願意上勾-要來學佛,去度他,或自以為度,像很多人現在做超度法會,但是超度法會怎麼做呢?在法會會場講是非,那不叫法會了,那叫菜市場,法會是什麼?像我們這就是法會,說法的會場,作法的會場,學法的會場,不是讓你去講是非,搞是非人我的會場,
然後又以為我這樣念一念就能度眾生,這個是很難的事情,像你心這樣散亂有什麼功德,明朝的戚繼光,將軍,他在讀經的時候,要迴向給他的冤親債主,傳令兵送茶進來,他給他手一揮,心裡動一個念頭-不用,後來他的冤親債主,跟他說:將軍我只收到半部《金剛經》的功德,他說怎麼可能,我念一部,他說傳令兵端茶進來的時候,你跟他手一揮,心裡動一個念頭-不用。不用,功德就折掉一半了,就打對折,我看我們都不是對折,搞不好都打一折,甚至都沒了,還賠光光,全部都在打妄想,所以你說我們讀經會有什麼功德,那至少口要善吧,在做法會不要講話、不要散亂,所以像有一些道場他會要求你,這樣才如法,真的是這樣,像戚繼光那個例子就知道,他這樣手一揮就半部,只有半部而已,那我們心裡不曉得揮幾次了,從一開始念《彌陀經》妄想就跟著出現,念佛步步都是妄想,人家是步步蓮花,蓮花是出污染而不染,我們現在學佛人是步步妄想,你說有什麼功德,那功德就少啦,幾乎是沒有的,
所以要發大乘心普濟一切,要知道自己到底是幾斤幾兩重,什麼叫願代眾生受無量苦?是不是我幫你擔這個業,有人常說師父會幫我們擔業,那釋迦牟尼佛幫你擔就好了,幹嘛找師父來擔,釋迦牟尼佛最厲害了,他是教主,他擔就可以了,我們就不輪迴了。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是什麼?我們看這個華嚴妄盡還源觀》它說:「普代眾生受苦德。修諸行法。不為自身。但欲廣利群生。冤親平等。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就是這樣,這是普代眾生受苦德,這行四德裡面的「普代眾生受苦德」;就是修行不為自身,不為自求人天福報,也不求聲聞緣覺及二乘境界,但求一乘,這也是為了廣利群生,冤親平等,讓眾生能夠斷惡,所以我們修行要轉煩惱不容易,很苦啊,普代眾生受苦德,就是要發這個心,煩惱現前要轉變,很多不願意,我很多理由我無法將煩惱放下,我公司要怎麼樣、我家庭要怎麼樣,師父,我還是居士,我還不能像師父這樣,報紙也不看、電視也不看、廣播也不聽、網路也不上,那我怎麼跟得上時代、跟得上輪迴,真的是這樣,你這也要看那也要看,心都已經不清淨,因為你一動念,誰對、誰錯都被境界轉,你整天看報紙、看新聞,都被境界轉,都被境界轉了,還覺得說你看我跟上時代,時代就是輪迴的,所以大家還想說我是居士,我一定要跟得上輪迴、跟得上五欲、跟得上六塵,那實際上就是跟上輪迴,所以要放下,要放下這個資訊、電腦,現在很方便,就很方便你去輪迴、很方便你去生死、很方便你的心不清淨,這給我們太方便就是這樣,所以要學佛、要進到道場來,都不容易、都不簡單,然後進來學佛,我就聽過,他說我沒有辦法我還要工作,我還要這樣去染著,他說出家比較殊勝,要不然就有一些居士就很厲害;他說:向師父懺悔,我都不精進,他都自己先駡自己:說我不精進,希望我不要駡他,結果我照駡,我說對啊,不精進還不來道場、不來用功;還有很多客氣的,師父等到你有來,我再來請法,我說:好啊,你來請,請回去要學,你不學,那請幹什麼對不對,就像買東西不用一樣,所以我都直接跟他講。又說「又菩薩大悲大願以身為質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這是有時候讀到經文就會有這種感動,那這要想到自己講經、自己在道場,是不是希望眾生對我們有感恩的心,希望眾生知道,我修行都是為了你們,你看像媽媽帶小孩,小孩長大不乖給她頂兩句,做媽媽的就瞋恨,你看,你從小我帶你長大,我給你把屎把尿,你看現在這樣對我,她說你沒有把我這個老媽放在眼裡,你們看這又瞋恨了,做媽媽的總是認定他是我兒子,他應該要聽我的話,你看這個是執著,但是小孩要教,不能不教,只是不要執著,你一執著,那你就罣礙、就顛倒了。所以說是這個「以身為質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三惡趣實際上不光是三惡道,就說在輪迴的眾生,這個是菩薩發心,這個願代眾生受無量苦。所以就像《維摩詰經》講的:眾生有病,故我得病,所以這是「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這邊「令諸眾生畢竟大樂。」大樂是什麼,像眾生有苦惱,慈濟他會去幫助眾生,這個很好,還有苦惱給予他即時的幫助,但是這個苦惱完了之後,還有別的苦惱,那你要幫助他,幫助到徹底,幫助他遠離輪迴、幫助他修行、幫助他不要再造這樣的業,他就不會受這樣的苦,這是令眾生獲得畢竟大樂,幫助他的時候也是跟他一起苦,因為你要到他那個環境去,可是一般人在做的時候,都在裡面起煩惱、都在顛倒,為什麼?起煩惱啊,你看我做多少?我捐多少?我幫了多少?都在裡面計較、分別,這個不行,做就做,不要去想我捐錢,我我一定要做什麼大居士、大功德主,所以說不要有希求回報的心,就是盡心做,清淨心布施、清淨心供養,這才是功德。
像有的道場,你發心捐道場正殿的柱子,他在上面刻你的名字,讓人家拜,那個福報很快就消光光了,所以不要留名,除非你是名人,有帶頭、啟善的作用,那可以,但是心裡面自己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自己是不要有這個罣礙、執著,其實人家毀謗你,心裡也不要生瞋恨,我看很多捐大錢的居士,他就很我慢、很貢高,那實際上他就沒有功德了,他說我是大護法,多大,不過椅子這麼大嘛,有人跟廣欽老和尚說:師父你是大法師,他說有多大?不就椅子那麼大嘛,你看我坐在這裡,多大呢,所以要學廣欽老和尚,無我相、人相、無眾生相,所以我們要讓眾生受樂,自己就要消除煩惱習氣,自己消除以後還要願意幫眾生消除煩惱、妄想,才能給予究竟,我們只有給他物質,那還不夠,還要把他的心給清淨了,讓他不要再造業,因為一定是造作惡因,才有這個不好的果報,但是如果我們今天只是給他好的東西、給他物質,渡過一時的難關,可是他不平的心不能消除他以後還會遇到困境。那像我們自己在修行,有一些不如意的境界,要隨緣消舊業,不要再抱怨,莫更造新殃,
莫更造新殃,就心裡要安住,要能安住在這句佛號上,要好好念佛,這才能給眾生畢竟大樂。
好,我們看下一段,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如此八事這一段就是正宗分的總結。經開三分,前面序分,那這八事是正宗分,到這裡是正宗分的總結,如此八事,是菩薩大人之所覺悟,大人我們之前講過,就是佛,這裡說菩薩大人之所覺悟就是佛菩薩的覺悟,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這是用功精進修行,修行然後「復還生死。」還到這個輪迴當中「度脫眾生。」就跟你作夢中佛事一樣,表演給諸位看,以前八事,以前這八個開導一切眾生,也就是說凡是講大乘佛法,凡是講正法的,他必然與前面這個八個事情要相應,這可以作為是不是正知正見的一個判斷,他如果跟前面這八事是不相應,那就不對,那「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這很重要,我們說法、我們做法,如果不能覺悟生死苦,如果不能捨離五欲,那就不是佛法,他說的再好聽,講的再漂亮也不是佛法,我們自己心裡面要很清楚,所以說這八個覺悟要能知道,佛法要教我們了生死、出三界、明心見性,無論用什麼方法,或是他說我是人間佛教,或是他說我是什麼佛教都好,但是他裡面是不是教你了生死,如果他講的佛法讓你起愛欲、起貪著,講的法讓你生煩惱,
或是沒有教你斷煩惱,這就不對,還叫你在生死當中輪迴,這就不是正法,這個我們要很清楚,就算他說我是名門正,我是臨濟宗、我是密宗、我是天台宗,我們這個淨土宗也是古代這樣傳下來的這個宗派,裡面只要講的跟這八事相違背的,沒有讓你明心見性的,沒讓你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心裡要入法界的,這個都不算是正法,那還有什麼是正法!
離經一字即為魔說,只要他講的與經典不相應,離開一個字是說有一點偏頗,如果九十九分是正確一分是錯誤的,那個也不對,我們對經典的要求要這樣,對講經的人要求要這樣,我們有要求,這些講經的法師、居士,或是印送佛法的單位,他們才會注意,才會去看,去了解什麼是正法,因為他印出來,沒有人要看,因為人家一眼就看出來那個不是正法,所以這個很重要,我們要記得這八事很重要。
好,我們看下面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這是流通分。那流通就是要讓大家知道,還有自己要去做,所以我們常讀經讀到後面「聞佛說法。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退」就是他又歡喜又願意做,所以我們聽到要歡喜要願意做。所以佛教我們的在念念中誦此八事,念念中就能滅無量罪,為什麼?當你貪欲心現前的時候,你就會想到不要貪欲,這個貪欲是苦,當你瞋恨的時候,要想到這《八大人覺經》裡面講的:不要瞋恨,因為這個會結忿成仇、會破家亡身、會輪迴,統統都要想到,要常讀誦、常憶持,那讀誦開始是熟,熟到後來你就會有綱要出現,綱要就是這部經的重點就會抓到了,所以有一句話叫「讀書千遍,其義自現」,就是這個意思。念念中能滅無量罪,為什麼?你動念的時候你就覺察到,你一覺察你就放下,那是不是念念中就滅無量罪,因為不相續,為什麼叫無量罪?無量罪就是你錯誤的念頭一直相續,無量無邊,沒有終止,所以你一念覺悟,這無量的罪停止,那可是第二念又再迷,那就沒辦法,所以要守道清白,要能保持你的正念、保持你的覺性,這禪宗講的:保持你的覺性;我們淨土宗講:要保持你的佛號,保持你這個覺悟的心,一離佛號就是顛倒了,其實在佛號裡面還是蠻顛倒,但是比沒有念還算是好很多,滅罪之後,那果報是進趣菩提,菩提是印度話翻作中文是覺悟,是大覺悟,你就能與本性、本覺相應,現在本覺,大家都有叫本覺本有,但是要瞭解不覺本無,煩惱本來沒有,那你要起始覺,始覺是開始覺悟,現在要開始覺悟、開始回頭,這是始覺,所以這個叫「進趣菩提。速登正覺。」
正覺這是順文簡略,實際上是無上正等正覺,因為正覺是阿羅漢,正等正覺是菩薩,那無上正等正覺是佛,「永斷生死。常住快樂。」你的生死才能斷,你這快樂才是真的,才是永遠的,就是我們要學佛,要轉變,一般世間人他求的樂,那不是真的,那很快就變了,有多快,你說貪著喜歡吃的東西,很快就變了,你把你貪吃的東西放在那邊,尤其在夏天才一個中午,它就壞掉了,你馬上就變成討厭它了對不對,馬上就倒掉,做餿水去了對不對,馬上就變,有多快,還真的很快,前一秒高興,下一秒就瞋恨對不對,像我就聽過有一天他看到一位居士來道場看他愁眉苦臉,他問他什麼原因,他說醫生說癌症,剩下沒多久,他說那怎麼辦?他說我也不知道,就滿臉愁憂苦惱,過沒兩個禮拜,他又看到他,他說你怎麼眉開眼笑,他說醫生說我拿錯報告,所以你看他本來很苦惱,他去看那份報告,結果醫生說對不起喔不好意思,我拿錯報告了,當下那個煩惱瞬間就不見了,你說苦是真的,也不是真的,他之前本來好好的,一接到那份錯誤的報告,哎呀我完了,你看馬上就苦惱了,所以他們那個快樂是假的,一個境界來馬上就變,所以眾生心不可信,唯有佛菩薩可信「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本自清淨、這本來覺悟,佛證得這個境界,他永遠不變,你打他、駡他,他對你都還是慈悲、還是不捨,不捨眾生,我們不是啊,打我、駡我的,你最好出去被車撞,這心裡就希望他死掉,你看他還沒把你打死,就希望他死,你看多壞,眾生的瞋恨心很重,想要得到快樂,現在的快樂是一時之快,都是一時的,一時的欲望現前、一時的衝動、一時的物欲、一時的貪求,所以這快樂一時的,一時之快,這用詞用的很當,一時,少許的,貪一時之快,所以他快樂不是真的,一時而已,一下就沒有了,所以佛講:「永斷生死。常住快樂。」住於此中,就不變的,常就是真常,住就是安住,真常又能安住,安住是你受用的到,無論眼見色、耳聞聲都是這個境界,這才是真的,你說有錢快不快樂,有錢很怕失去,有名很怕毀謗,一定要怎麼樣維護自己的形象,這個統統都是不快樂的事情,甚至我有位戒兄告訴我,他也算是所謂的大護法居士,他們家族是很大的企業,他和兄弟姐妹都是上市上櫃的大老闆,他放下來出家,他說我碰過很多有錢人,他說很苦,他說不知道在苦什麼,他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安住,有辦法得到快樂,而且帶好多面具,他知道他們都不快樂,


所以佛法講的無欲、講的無求,是快樂的,他這快樂不是有所對的、不是有所取的,有取它就有變異,這東西變的時候,你快樂就不見了,所以這快樂佛說不是真的,乃至於你認為有所取著,這快樂的覺受,佛也告訴你,這不是真的,也不是你認為有所取著的這個覺受是我,所以就顛倒,在《楞嚴經》講這叫緣影心,這叫妄心、妄念,緣影是什麼?緣就攀緣,攀緣境界,六根攀緣境界所記錄下來的影像,然後我們以為是我們的心,這就緣影心,所以在這裡顛到,在這裡顛到,所以佛教我們用這八個觀門、提醒自己覺悟,才能得到常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