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大乘菩薩的頭陀苦行

大乘菩薩的頭陀苦行 ~~常一坐食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

「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

則得成就常一坐食。

何等為十?

一者、如諸菩薩一坐道場;

二者、降伏魔怨,心不移動;


三者、於出世定,成就不動;

四者、於出世慧,成就不動;

五者、於出世智,成就不動;

六者、於諸法空,成就不動;

七者、於證真道,成就不動;

八者、於真實際,成就不動;


九者、於如如性,成就不動;

十者、於一切智,成就不動。

善男子!此一坐者,謂一法坐菩薩依彼而得

不動,

故說菩薩成就一坐。

善男子!是為菩薩具足十法,
圓滿成就常一坐食妙行功德。

皇帝與和尚(3)梁武帝

(3)梁武帝

梁武帝,姓蕭名衍,字叔達,蘭陵都裡人,蕭何丞相二十四代的孫子。父名蕭順之,曾做過丹陽的縣尹,母親後來被尊之為張太后。

武帝生來狀貌奇偉,虎目龍顏,頸項有一道圓光,右手有紋印曰武。天縱奇才,幼而好學,允文允武,多才多藝,六藝皆精。至於陰陽星相各種學問,無不精通,雖登大位,日理萬機,仍然手不釋卷。他是魏晉以來的一位博古通今的英明皇帝,而且也是一位信佛虔誠的佛教帝王。本文只介紹他學佛律己的部分。




捨道奉佛,詔文述志

武帝在未信佛教以前,是崇奉道教的,對於道教有深入的學習。可是,遇到佛教高深的教理,使他深深折服,因此便決心捨棄道教,皈依三寶。

天監三年,佛陀聖誕的那一天,他跪在佛前,宣讀捨道歸佛的詔文。節錄數語如下:

「維 天監三年四月八日,梁國皇帝蘭陵蕭衍稽首和南十方諸佛十方諸法十方聖僧,伏見經云:
發菩提心者,即是佛心。其餘諸善不得為喻。能使眾生出三界之苦門。
入無為之勝路。
故如來漏盡智凝成覺。至道通機德圓取聖。發慧炬以照迷。鏡法流以澄垢。啟瑞跡於天中。爍靈儀於像外。度群迷於慾海。引含識於涅槃。登常樂之高山。出愛河之深際。
言乖四句語絕百非。應跡娑婆示生淨飯王宮。誕相步三界而為尊。道樹成光普大千而流照。
但以機心淺薄。好生厭怠。自期二月當至雙林。宗乃湛說圓常。且復潛輝鶴樹。闍王滅罪。婆藪除殃。
若不逢值大聖法王,誰能救接。在跡雖隱其道無虧。弟子經遲迷荒,耽事老子,習因善發
。棄迷知返。今捨舊毉歸憑正覺。
願使未來世
中童男出家。廣弘經教化度含識。同共成佛。
寧在正法之中。長淪惡道。不樂依老子教暫
得生天。涉大乘心離二乘念。正願諸佛證明
。菩薩攝受。弟子 蕭衍 和南」

看文中「寧在正法之中長淪惡道,不樂依老子教暫得生天」,由此可見他信仰佛教的誠心了。


武帝與誌公禪師

梁武帝當時最崇敬的是法雲、雲光、寶誌三位法師。每當法雲、雲光二位法師講法華經時,均感天花飛集,武帝以為他們都是證果的高僧。有一天夜裡,他獨自在便殿焚香,遙請三位高僧,隔日中午到宮中應供。可是第二天中午,準時前來赴齋的只有誌公禪師一人,法雲、雲光二法師沒有他心通,當然不知道武帝昨夜在便殿焚香邀請他們了。

從此,武帝對寶誌禪師更加尊重敬仰了。因此下詔道:「大士寶誌,跡拘塵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爝濡,蛇虎不能侵懼;語其佛理,則聲聞以上;談其隱淪,則遁仙高者,豈可以俗法常情,空相疑忌,自今中外,任便宣化。」

武帝會詔名畫家張僧徭,為寶誌公繪像。誌公以指剺破面門,現出十二面觀音像,妙相殊麗,或慈或悲,使名畫家僧徭竟無法成筆。有一天,武帝與誌公臨江縱望,見一物逐水而流,誌公以手杖遙遙引之,此物竟能隨杖而至,乃是一塊紫檀香木。武帝命供奉官俞紹,雕刻誌公禪師像,頃刻而成,神采如生,武帝很高興,就將此像安奉內庭。

天監二年,有一天,武帝問誌公:「國有難否?」誌公用手指指喉和頸(暗示侯景)。梁武帝再問:「享國幾何?」答道:「元嘉元嘉。」(宋文帝元嘉至三十年,重複言者,意思過元嘉也。)武帝大喜,誤以為是加倍於文帝之年。

那時剛開始革新政治,武帝臨朝吏政嚴苛猛急,誌公假神力給武帝,使他能夠看見過去的先君,死後在地下受苦,從此武帝才開始體恤人民,減少刑罰,施行仁政。

有一次,武帝與誌公登鐘山的定林寺。誌公指著前面的獨龍阜說:「此地作為陰宅則能永其後。」武帝問:「誰當得之?」誌公曰:「先行者得之。」天監十三年,大士示寂。武帝憶想當年之言,就以二十萬金買下其地,為大士建浮圖五級,上面鎮以無價之寶,並敕王筠勒碑。
出葬時,武帝駕車親自光臨參加祭典。誌公大士忽然現身在雲間,萬眾歡呼雷動,聲音震動山谷,從此道俗都奉祀。

梁皇懺法,度脫郗氏

天監二年,武帝作皇懺超度皇后郗氏。郗氏剛初生時,也是紅光照室,神奇異瑞。等到長大,其個性明慧,外形容貌秀麗,而且善於隸書,對於史傳女紅之事,無不嫻習。當時,宋、齊諸王都慕名而來求婚,均被她的父親郗曄所拒絕,後來將其嫁給武帝,生了三個女兒。
當武帝尚為雍州剌史時,郗氏就不壽而死,郗氏生前外貌雖美麗,個性卻是善妒,不信佛法,毀謗三寶,殘殺生靈,因此死後墮為巨蟒。
一日,托夢給武帝,請求他看在夫婦之情,設法為她超度,離苦得樂。因武帝夫妻情深,念於舊情,便參閱佛經而集撰慈悲道場懺法十卷,請僧禮懺,超度夫人。郗氏遂仗佛力而脫離蟒身,化為天人,現身空中,謝帝而去。此懺因為是武帝親筆撰著,俗稱『梁皇寶懺』。直到今天仍然盛行不衰。

水陸大齋,恩澤今古

天監三年四月八日,武帝率領僧俗升座雲殿,披露懺悔,親撰願文。將住宅改為寺院,名為光宅寺。因其住宅曾放光七日,故有此名。供奉一尊金銅鑄的大佛像,敕法雲法師為住持。一天,武帝夢見一僧人對他說:「六道四生,受大苦惱,何不以水陸大齋而救拔之?」第二天,武帝詔請諸沙門說明夢中之事,徵詢他們的意見。誌公說:「尋經必有因緣。」於是武帝親自披覽三藏佛典,撰著儀文,經過三年,水陸大齋的儀文撰成了。

一天晚上,武帝跪在佛前,滅去燈燭,手捧儀文,極盡虔誠地對佛稟白道:「如果弟子親撰的儀文,合乎聖理,則祈求佛陀慈光加被,當弟子拜起時,這燭光自然明亮;假若這儀文未盡詳明,不合乎聖理,則此燈燭依舊暗黑。」說罷,投身一拜,蒙佛感應,燈燭皆明。於二月十五日在鎮江金山寺,依照儀文修設水陸道場,武帝親臨為席,並詔僧佑律師宣讀儀文,冥陽兩利,大彰靈驗

關於水陸道場的佛事,自從武帝去世以後無人提倡,到唐朝初年,竟失傳了。在唐咸享二年三月間,長安法海寺道英禪師,一天見一異人來謁見,對禪師說:「弟子知有水陸法會,能夠利益幽冥,自武帝歿後,因循不行。今有大覺寺義濟法師藏有此文,願師前往求之,三月十五日在山北寺依法修設,如能釋出狴牢(牢獄),敢不知報。」道英禪師依言尋找義濟法師,果然他存有儀文,依其所期之日,在山北寺如法修設。
第二天傍晚,那位異人,率同十多個人來,向法師致謝道:「弟子是秦襄王。」說後,又指著同來之人一一介紹道:「此是范睢,這是攘侯,此是白起,那是王翦,這是張儀,此是陳軫,皆是秦國的大臣,他們皆負罪障,幽囚陰府,長夜冥冥,無法脫苦。

昔梁武帝在金山寺設此水陸盛會,那時有很多人因此離苦得樂,弟子也暫為息苦,後因獄情未決,不得出離。今蒙吾師救度,使弟子與此徒輩及列國諸侯們都能乘此善力,將生人間,因慮世異國殊,所以在未生人間之前來此致謝。」言訖不見。從此水陸儀文盛行天下,恩澤今古。

天監六年,武帝假寶誌公的神力,見地獄諸苦相,武帝驚怪不已,問寶誌公道:「如何能救他們出苦?」寶誌公道:「唯聞鐘聲,其苦暫息。」於是武帝下詔天下所有佛寺,大擊鐘鼓,悠揚的鐘鼓聲,響徹雲霄,在地獄裡受苦眾生,因而暫息其苦。

佛前宣誓,斷食酒肉

同年,武帝誓斷酒肉,撰一文如下:「弟子蕭衍,從今以後,決心斷除酒肉,假若再飲酒食葷,殺害生靈,願受一切鬼神制裁,將墮阿鼻地獄。」

天監十一年,武帝下詔道:「凡宗廟祭祀,皆須依止佛戒,青蔬豆腐,斷用葷肉,去除貪欲,天地生靈,不能殺損,豈能為滿自己口福,而犧牲任一有佛性的眾生。再則,為祭祀而殺生,非但無補於事,且更加罪其身,永遠沉淪,何苦而為?

今後祭祀,宜皆以麵粉為之,以大餅代替大脯,其餘盡用素果。 」現今信佛者以麵粉代替生物祭祀者,就是當時梁武帝所提倡的。

作淨業賦,堅其道心

武帝自信佛以後,道念日堅。曾作一篇「淨業賦」在佛前宣讀,表明內淨其心,外淨其行。在他所作「淨業賦」的序文中,有這幾句話道:「朕不啖魚肉,不與嬪妃同處。四十餘年來,既不食葷,更無殺害障,既不禦內,也無欲惡障,除去此二障,意識稍明,乃作淨業賦。 」這是梁武帝撰淨業賦的因緣。

現略錄其辭如下:



「觀人生之天性,抱妙氣而清淨,感外物以動欲。心攀緣而成眚,過恒發於外塵,累由於前境。懷貪心而不厭,縱內意而自騁,既流連於絲竹,亦繁會於五音,香氣酵起,觸鼻發識,舌之受味,甘口啖食,耳之受觸,以自安怡。細腰纖手,弱骨豐肌,附身芳潔,觸體如脂,狂心迷惑......如是六塵同障善道,方紫奪朱,如風靡草,抱惑而生,與之偕老。隨逐無明,莫非煩惱......外清眼境,內淨心塵,與德相隨,與道為鄰,見淨業之果愛,以不殺為因。離欲惡而自修,故無障於精神,患累已除,障礙亦淨,如久澄水,如新磨鏡,外照多像,內見眾病。既除客塵,反還自性......心清若冰,志潔如雪。纏縛既除,憂畏亦滅,與恩愛而常違,顧生死而永別。」

武帝受菩薩戒於惠約國師

普通元年,梁武帝在宮中築壇,欲稟受菩薩戒。朝廷大臣們一致推薦德高望重的惠約禪師,因此武帝下詔道:「道資人弘,理無虛授,事藉躬親,民信乃立。惠約禪師,德重人世,道被幽冥,四月八日,延師於等覺殿,受菩薩戒法。 」當佛事行羯磨懺法時,甘露天降,有兩只孔雀鳥,曆階馴伏不去,武帝大悅,復設無遮大會。

武帝自從受戒以後,日唯一食,食只素菜,寢居殿所,淨如沙門。梁武帝依惠約禪師受菩薩戒還有一段插曲:
武帝延請禪師在正覺殿舉行授戒大典,參加觀禮的緇素大德有十幾萬人,法會之盛,可說是空前未有的。武帝在受戒前,曾頂禮禪師後對他說:「弟子頂禮,請勿為外人知之。 」這時禪師便合掌入於淨瓶中,結跏趺坐,須叟間又化為五彩雲朵而出,他也細聲地對武帝說:「貧僧化身入瓶之事,也請陛下勿為外人知之。 」武帝自恃萬乘之尊的身份,只應受人頂禮朝拜,他是不肯向人頂禮的,可是今天既然依師受戒,不能不向禪師頂禮,但又怕為外人知道,因此有此請求。佛法原是不許隨便顯示神通的,但為讓他能心悅誠服的頂禮,禪師才顯神通,化身入瓶。
普通四年,武帝下令中外人士,不得稱呼惠約禪師之名,而以別號「智者」代替。現今沙門之有別號就是從惠約禪師開始的。

大同元年九月六日,惠約禪師入滅,世壽八十四歲。武帝素服臨喪,執弟子之禮,哀慟出聲,為之輟朝七日。六月廿九日詔葬於獨眼山,誌公禪師的墓左。從師得戒的弟子有四萬八千多人,都服緦麻,痛心欲絕地送到墓地。這種哀榮在出家人中實屬鮮見。

三次捨身同泰寺

大通元年,京城大疫,武帝於重雲殿,為萬民設救苦齋,以身為禱。復於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披法衣行清淨大捨,素床瓦器,乘小車不用車駕,親升法座,為大眾開講涅槃經,群臣以一萬億錢奉贖回宮。武帝又設道俗大齋,參與者約五萬人,這是武帝的第一次捨身。
大同元年,武帝於同泰寺講金字三慧般若經,舉行清淨大捨,皇太子與群臣再以一萬億錢,奉贖回宮。是晚,同泰寺裡浮圖發生火災,武帝以為天魔所為,於是下詔道:「道高魔盛,行善障生。 」因此再起十二層高的浮圖,這是武帝第二次的捨身。
太清元年,武帝第三次的捨身是在同泰寺,設無遮大會,行清淨大捨,升妙嚴殿講金字三慧般若經,群臣仍以一萬億錢為其贖身回宮。

剛直的智藏法師

武帝篤信佛教,恭敬三寶,因此對出家釋子多所從容,僧團中不時發生事件,主僧怯懦不能制。武帝對此很為重視,他想自己來履行「僧正」的事,詔下京城大德們,無人敢異議。獨有智藏法師,他以為佛法淵博,非一人能盡之,因此他執不奉詔。武帝對他不肯奉詔,大為驚異,便召入光華殿問狀。智師面陳大旨,秉執有據,使武帝不能奪,遂從其言,不再作自任僧正之議。

智藏法師對眾僧說:「皇上以佛法為己任,誠當推順,然而衣冠家子弟十輩,猶不能俱稱父意。現今糅雜五方之眾,而欲以一己好惡繩之,戒律將廢矣,諸君不慮及此何也?」
法雲法師歎道:「教理深致,未能多此,今日之事,良可愧服。」因為法雲法師在,很得武帝信任,又是極負眾望的大法師,對此事利害蔽端未慮及此,若非智師反對推翻此舉,幾乎鑄成大錯,所以他對智師有「良可愧服」之語。

武帝自從受了菩薩戒後,他的寢室與沙門略同,雖宮禁之內,亦恣僧眾們遊覽,獨禁止御座而已。智師一日升殿,登上寶座,左右大聲呵止,智師也大聲答道:「貧道定光金輪之齋。甯愧此座,倘欲見殺,不慮無受生處。」左右以此奏聞,武帝特令不問。

武帝與達摩祖師

普通元年,禪宗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尊者,泛海來華。九月廿一日到達南海,廣州刺史蕭昂迎禮,表奏京師,武帝遣使往迎。
次年十月一日到達建康,武帝見後問道:「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數,有何功德?」
尊者答道:「並無功德。」武帝驚問道:「何以並無功德?」尊者道:「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雖有非實。」武帝又問:「如何是真實功德?」尊者道:「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於世求。」
武帝再問道:「何為聖諦第一義?」武帝與昭明太子等都是持論二諦的:立真諦以明非有,立俗諦以明非無。所以尊者用「廓然無聖」一句回答武帝,武帝錯會祖意,對於「廓然無聖」卻作人我見解,再問:「對朕者誰?」尊者道:「不識。」武帝不省玄旨,不知落處。因他們彼此說話不投機,達摩尊者便離開江南,一葦渡江至魏。這就是達摩尊者一葦渡江的故事。

侯景叛亂,定業受報

梁太清三年,侯景叛亂,至建康陷台城,入城見武帝於太極殿,以甲士五百人自衛,帶劍上殿拜謁。皇上神色自若,對侯景說:「卿在戎日久,無乃為勞。」使人引他就三公榻。侯景惶懼不能對,便向左右道:「吾踞鞍臨敵,矢石交下,未曾怖畏,今見蕭公,使人畏懼不已!」

侯景自稱丞相,武帝憂憤成疾,可是他仍齋戒不衰,口苦索蜜未至,舉手曰:「荷荷。」就駕崩於淨居殿,世壽八十六歲,在位四十八年。

江陵地方有一居士陸法和,隱居奉佛。侯景遣將任約,進攻湘東王於江陵,陸法和與他的弟子八百多人,役使神兵,把侯景擊敗了。復於江夏聚兵,欲協助武帝討伐侯景,可惜武帝恐怕他為亂,不聽他的話。法和對武帝憤然的說:「貧道學佛者,尚不希罕釋梵坐處,況人王之位乎?但以空王佛所,與你有香火緣,今知王遭受宿報,故欲救之,既然見疑,當是定業,不可轉移也。」


梁武帝的著作

武帝最大的著述是
「通史」六百卷,「金海」三十卷,「五經義註」、「講疏」等共有二百卷,贊、序、詔、誥、銘、誄、箴、頌、箋,奏等文共一百二十卷,關於佛教的著述有涅槃、大品、凈名、三慧等諸經解義共數百卷。

持戒精嚴,解行並進

武帝自受菩薩戒後,就嚴守戒律,一位萬乘之尊的帝王,他的日常生活,清苦得如同一位苦行頭陀。他日中一食,而且只吃點豆羹糲飯而已。有時遇事繁忙不能在午前就食,一過午,就不吃了。穿的是布衣木棉,蓋布被,墊莞席,足登草履,頭戴葛巾,一冠三年,一被二載。
從五十歲起,便斷絕房室,不飲酒,不取樂,除宗廟祭祀大會,或其它法事外,他從不舉樂。日理萬機,勤於政事。在冬天須過四更方才就寢,夜深天寒執筆撰寫,手皮為之破裂。他不但勤政而且愛民,親近侍從,犯過者每多縱捨,每判一死刑,常常矜哀流涕。居暗小室殿,亦常理衣冠,暑夏炎熱,而不褰袒,雖見內宮小臣,仍然如遇嚴賓。

史官筆下評語

史官魏徵,他給梁武帝的評語中贊道:「布澤施仁,悅近來遠,開蕩蕩王道,革靡靡商俗,大修文學,盛飾禮容,……
新唐史上對武帝的評語也不偏執,他說:「梁蕭氏興於江左,實有功在民,厥終無大惡。」當然他沒有魏徵說的詳細了。
然而不信佛教的韓退之,他硬說梁武帝餓死台城。後人不去鑒察,只是人云亦云罷了。要知道武帝日中一食,一個八十六歲的老人,布衣素食,到了臨終之前,仍然齋戒不衰。武帝如此簡單的生活,在那些恣情豐美,嗜欲享受者看來,就近乎是餓死了。
筆者亦曾目睹耳聞有佛教人士為文,對梁武帝惡意的批評,因為他們未曾看過武帝平生的事蹟,如果看過了本文以後,那將要大生慚愧心,不該再道聼塗説的加以批評了。希望現今諸山長老大德們能夠以此自愧自勉,以求上進。

(本文參改釋氏稽古略,佛祖歷代通載,南史、辯正錄、梁武本紀、佛祖統紀、僧鏡錄等書)

取真金或砂礫

我從來不開什麼討論佛法的話題,因為佛法不是用來討論的。

也不假裝謙虛地要哪個不知是誰的路人甲來批評指教,

因為都是凡夫,又沒修證,還討論什麼?

佛法就是要真修實證,去轉變自己,花時間去用功,不是用討論可以成佛的。

最多就是拿佛菩薩、祖師大德的開示,

來與大家交流一下,作為菩提道上的指路標。

覺得佛教中的人很奇怪耶,對於根本不懂的非專業人士,你聽他的幹嘛,

佛菩薩祖師講的你不信,聽一堆外行俗人講些溫馨感性的話,當成佛法,

只有說你是福報不夠,才會真金不取,反取砂礫!!

對沒修證者而言,你就是聽佛的,沒必要有那麼多的意見、看法,你又不懂。

佛是過來人,學佛的你不放下我見、我慢,損失的是你自己。你不老實的念佛、起觀、讀經、....。
噴再多的口水、講閒話,都是枉然,真正業力現前,你還是顛倒、還是忍不住、還是隨業流轉,到時候還要來怨大乘佛法不靈、沒效。

其實不是沒效,只因你不曾真正依照佛所教的去修持,平時只是嘴皮子佛法,當然不靈。

用世間法做比喻,你工作幾天,就領幾天薪水,你什麼都沒付出,自然什麼都不會得到。學佛法的利益也是,你沒修,你還奢求在佛法中得到什麼好受用,還奢望在業力中能有何種轉變呢!

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

法華經顯應錄(高僧)之七

河東董雄
董雄。河東人。唐貞觀中為大理丞。正信奉佛。蔬食彌年。後因事與同列李敬玄 .王欣俱被囚縶。雄專念法華普門品滿三千徧。以求脫免。忽於一夜枷鎻自落。獄吏 驚怛。又重鎻封札而去。雄更諷誦至五鼓時。鎻仍脫落。敬玄素不信佛。及見雄此事 。方知佛法之靈。王欣亦念八菩薩尊號三萬徧。與雄等俱得免罪(法苑珠林)
隴城袁志通
袁志通。隴城縣人。幼年便持齋戒。誦法華.金剛二經。年二十點入軍。差征八 蠻。去家萬里。在路持誦不絕。至南界。軍敗。多被損傷。恓惶不已。忽有五人乘馬 在前。最後一人謂通曰。汝修善果。誦念經文。余等善眾守護。不能為害。汝行七里 許。有一塔。可入中隱。蠻即還營矣。又見二僧謂通曰。檀越以讀誦力。故適遣五人 衛護。汝當精進。恒有善神匡贊。言已乘空而去。自爾凡經三陣。不被寸鐵。蠻平得 歸。貞觀八年抱疾命終。見使者追至閻王殿前。王問作何善行。通曰常持法華.金剛 二經。齋戒禮懺。王聞合掌稱歎善哉。追勘虗實將來所由。奏天曹撿報。王又索案自 尋曰。此人更有六年壽在。告取金床玉几至殿。安設氈褥。請通上座。誦二經各滿一 卷而止。指令典藏使取功德案至內曰。志通誦法華.金剛各一萬徧。禮佛齋懺一一在 中。王曰。汝之德業甚深。應更觀地獄。令知罪福不差。使領西行五里。見一大城。 樓櫓却敵。鐵網埀下。門有獄卒。身形長大。手持鐵叉。左右兩立。銅狗在門口吐洋 銅流注罪人。十八地獄並在其中。通見戰懼。復詣王所。王曰。汝見地獄。應更勤修 。是故我今乞汝長年也。通穌。述之如上(靈瑞集)
秦州慕容文策
大業中。秦州有慕容文策。誦法華.金剛晝夜不息。一日忽有二人持文帖一通示 云。閻羅大王遣追。汝可便行。策驚怕。隨使至一大城。墻郭六重。門戶黑闇。過已 便見宮殿。閻王正坐。部衛威嚴。下有男女。諸國殊形。一一唱名。至文策。王問行 業。策答以能誦金剛法華齋戒等事。王合掌。令所由勘典云。未合死。王判放還。策 西去不知途路。忽偶一沙彌云。可隨吾後來。過六重門。遇黑闇處。沙彌手執明炬遂 得出而復生。策由此精苦念誦(靈瑞集)
絳州癩人
唐絳州孤山陷泉寺有法轍禪師。山行見一癩人在土穴中從師乞食。師憫之。引歸 寺中。仍鑿土穴安之。授與衣食。教令誦法華經。其人素不識字。加又凡鄙。師句句 授之。終不辭倦。誦之將半。忽夢一僧指教。自後漸覺聰慧。及五六卷。身瘡漸安。 一部通利。四大全穌。佛言。經是病之良藥。斯言得矣(靈瑞集)
page59image6200
P. 59
page59image6848
京師高文
龍朔年間。京師高表仁孫子高文。甞讀法華經。一日乘馬出順義門。忽見兩騎追 捉。問之。乃曰我是閻王遣來追汝。文慞惶逃避皆不免。即被拽下馬。挽却頭髮。如 同刀割。家人輿歸。至晚穌云。閻王問我何故盜僧果子。因何說三寶之過。遂依法伏 罪。無敢措言。王判盜果之罪。合吞鐵丸四百五十枚。四年受之。說過之罪。合耕其 舌。因令放釋。遂穌。少選還絕。口如吞物。通身皰赤。有苦楚相。又經一日醒云。 某在地獄四日。吞丸乃盡。苦毒不可復言。方欲拔舌耕之。拔而不出。勘案所由。乃 曰甞讀法華經。舌不可出。遂放得活。今見在化度寺圓滿師處聽法懺悔云(南山三寶感 通錄)
蕭鏗并婢素玉
龍朔三年。有司元少常伯崔義起夫妻。大不信佛。法其妻之父蕭鏗。辛酒不入門 。專誦法華.般若數千徧。一日妻亡。為修三七。齋次。乃附婢使素玉曰。我生時雖 聞有地獄而不之信。今受苦不可言。茲由汝等為我轉經然燈遂得暫歸。我過幾日更來 將素玉去冥司矣。至期果然素玉暴死。乃見一大城官府。夫人入別院。須臾火鑊鐵床 摠至。夫人受諸苦楚。忽見父蕭鏗坐蓮華臺語素玉曰。我女生時不用我語。不信善惡 。常多瞋妬。今受此苦。汝歸可語兒女作諸功德。使之解脫。爾時又見一婆羅門僧從 空中下。教素玉誦法華.金剛.藥師經一徧。並作梵聲而誦。素玉並解言音。如是三 日。素玉乃穌。具言上事。時有薛將軍聞而敬之。設齋迎素玉。令試其經。及升座誦 之。一字無遺。座中有梵僧合掌歎曰。一如西域。語音無異。合眾驚訝。薛遂申奏天 子。天子歎曰。百僚亦有不信佛法者。冥道若此。可不懼焉。朝貴併聞。咸生正信(咸 通錄)
撫州優婆塞
撫州有華藏寺。在縣南七十步。於昔李唐朝號光度寺。蓋唐有優婆塞於此地專誦 蓮經。一日忽見老叟言。是潭陂七郎君(潭陂七郎君廟在郡祀典)告曰。願輟誦持少頃。假 道以過。且曰當為營建精舍。是夕雷電風雨大作。曉霽遽見棟梁椽桷萃疊其上。爾後 優婆塞歸寂。以全身塔于寺南。至本朝祥符年中。塔內忽生蓮華七朵。舉郡異之。太 守申奏。改賜今額(撫州圖經)
冀州張秉
  張秉知冀州。日有盜劫民財。又姦其女子。父母告訴。公怒。命設架釘盜於門。
三日即醢之。議者快焉。後數歲。忽被攝至陰府。聞殿上珠箔下厲聲曰。張秉爭得非
法殺人命。引到獄面對之。即見一囚血肉淋漓。泣曰。爾非法殺我。今無受生處。公
方憶是冀州之賊。即詬之曰。糜汝萬軀未足雪彼父母之耻。尚敢訴乎。旁有一吏曰。
五刑自有常典。亦不得憾其訴矣。公視之。乃從事河陽日一幕典。公曰為之柰何。曰
page60image6232
P. 60
page60image6880
幸公筭未盡。但遣其受生即可。公窘怖叩吏所遣之術。吏曰遣功之大無如妙法蓮華經 。公即許誦百部。添至千部囚亦不捨。吏曰不必爾多。但貴長久。何似日持一部終身 不忘耶。秉依言諾之。囚忽釋去。秉既再穌。即畢世不忘持誦矣(樂善集)
無為軍李遇
紹興二十八年。無為軍指使李遇迎新郡太守於城西。既行十餘里。聞尚遠。遂還 家。忽見百許人從路傍出。皆如三五歲兒。大呼而前。合圍擊之。李初不懼與相歐。 每奮拳必十數輩仆地。才仆即起。已散復合。如是數四。有躍而登肩取巾搊髮者。李 益窘走不可脫。且擊且前。俄一老叟布袍草屨。不知自何來。厲聲咄曰。此官人常持 法華經。若損他豈不累我。叱令退。鬼遂散。老人亦不見。李迴及門。不能行。門卒 扶以歸。至家惛不醒。諸子揭衣視之。但青痕徧體。即就其處招魂。請僧誦蓮經。涉 半年餘。始能策杖而行。老人疑土地神云(夷堅丁志)
台州左伸
左伸。台之臨海人。謙恭端直。治家不以非義取毫芒之利。年未及壯。即從東掖 神照法師受菩薩戒。自是堅持。凡臨齋日中食外。湯劑亦不進。刻西方聖像。專勤香 火。誦法華經三千四百部。金剛般若二萬徧。起橋甃路。賑卹孤窮。紹聖三年臥疾。 乃強起厲聲稱佛。將啟手足。命子僧淨圓開法華大義。增受戒法。尋夢三人顏色瑩潔 。立于江皐相召登船。瞥然西邁。夢覺即請僧諷彌陀經經。未徹乃曰。吾已見佛光。 生淨土必矣。遂起沐浴更衣。告以勿泣。即稱佛揑印怡然而逝(寶珠集)
臨安府范儼
范儼。仁和縣人。常時蔬食。不涉世緣。其子不能治家。儼不之顧。但云。我自 是寄客耳。於是日讀法華經。專心不懈。復書寫是經一部。大觀中年七十餘。偶呼甥 徐侃曰。汝當為吾治後事。吾秪三兩日在。侃續聞儼在佛堂中高聲呼普賢菩薩。應諾 數番。多云固是兩字。侃問之。答曰我見普賢乘六牙白象。光明射我。純作金色。以 謂我看法華經念彌陀佛得生淨土。故來相報。汝明日卯時當行。吾與彼佛同來接引。 我從此應諾也。至時儼即念佛菩薩。便睹眾聖授手。自稱儼是何人。得佛菩薩接引。 連言實是難當。遂就座合掌瞑目而去(寶珠集)
嵩山晁待制
  徽宗皇帝朝中書待制晁說之。字以道。文元公四世孫也。文元以太子少傅歸老清
豐。心逸日休。歸嚮佛乘。著法藏碑。金道院集行於世。明理之妙。儒墨宗之。待制
家學有素。徧閱釋典。因官至四明。參延慶明智法師中立。得台教淵邃。宗曉甞讀公
嵩山集中有數篇盛演天台一念三千境觀等法。觀其所造。非梁敬之再出無以為並駕也
。公之孫。名子健。有記曰。先祖學天台智者之教。日誦法華經。道號天台教僧。又
曰老法華。睹茲所謂。足知公受用圓妙佛乘薀藉其不淺矣。
page61image6344
P. 61
page61image6992
明州陸郎中
  陸沅道。號省菴居士。住明之橫溪。文章左丞陸佃之孫。官至刑部都官郎中。任
福建提舉。丁母憂而歸。中交代鄭興裔之言。閑退于家。客至必合爪而言曰。某與鄭
無隙。此歷劫中冤耳。果此心不忘。必彼此酬酢無了時也。余謹當以善法而解之。遂
一志持蓮經。每晨起即澡浴更衣。入淨室中焚香加趺。目不佗瞬。首唱偈曰。盥手清
晨貝葉開。不求諸福不禳災。世緣斷處從佗斷。劫火光中舞一迴。然後開卷而讀。不
緩不急。聲如貫珠。日一徧者三十年。年登八帙。增至三部。賦詩見意。有清晨三度
到靈山之句。即以帋界方窠劃滿百部為一圖。子積成巨軸。總其數則九千四百八十五
矣。計其卷則六萬六千三百九十五矣。餘暇又閱毗盧大藏。凡是台教.律部.少林心
宗無不博究。復誦彌陀佛號。一意西馳。紹熈五年壽八十五。四月六日索湯淨身冠服
整容就寢而逝。洎殮入。忽聞蓮華馥郁之氣。偕不知來處。迨挹之蓋。噴之於口鼻中
也。是時女人多不聞香。豈五障之所蔽乎。弟華文閣學士陸游。譔公墓誌。具言其事
。
明州杜信
  鄞之翔鳳鄉。地名管江。有杜信。結倍復社。誦法華經。乃闢屋兩間為眾集之所
。後時偶一不肖術人蔚遲者居之。因廢其處為烹炮殺戮之地。乾道八年。秋霖大作洪
水泛漲。信邊溪而住。雖五架高堂併而漂蕩。土石亦不存。其所誦之經隨波而去十餘
里。止南海塗地上。過三四日水下。有管山姓金人得之。初啟其袱。則涴以泥水。次
觀其經。則表裏清淨無一點沾濕。大哉。佛說讀是經者。水不能漂。睹茲祥異。真為
可孚。叔世魔毀佛經者。眾豈知有如是不可滅絕處乎。
明州吳振
  慈溪縣有奉公吳振。心務善道。甞以墨手寫蓮經一部。讀誦不輟。紹熈壬寅歲六
月二十日遺漏。眾人奔救。什物流散。火後思其經。次日方得之於隣舍。無何欽失第
四卷。知已被焚。過七日。男興宗屏瓦礫次。是經端然居其下。但卷初微有所損。四
眾睹見。再嘆希奇。其經子孫猶珍奉。一日佛照禪師赴召。過其所振扣。請因留一頌
。延陵四一居士。種姓純篤。願力堅剛。親寫蓮華。回祿不壞。聊成山偈。為作證明
云。劫火中存七卷經。唯憑一念契天真。騰今輝古渾無變。盡是靈山會上人。育王拙
菴德光書。
明州陳世禋
  紹熈中。明州西門外巡撿司後有陳世禋。夜夢一異人。冠裳雄偉似王者。呼世禋
曰。我有明珠七顆賜汝。禋曰。我家粗如。不敢貪取。王曰。此珠無價寶也。我既賜
汝。汝但領去。禋即簽書捧歸安置卓上。俄然放大光明。家人莫不歡喜。覺而思之。
雖不知來由。心終以為善相。明辰忽一善友踵門。乃糾人誦蓮經也。遂即發心預會。
page62image6232
P. 62
page62image6880
書名次。忽記所夢七珠與王。將非法王賜我七軸蓮經也。心神感召有如此者。其授經
師乃童行謝文彬。由茲一夢。社會翕然。遂得為僧。今猶在也。時多以偈贊之者。延
慶慈室法師妙雲曰。得珠七顆夢分明。天曉逢人勸誦經。未動齒牙先感應。方知妙法
本圓成。報恩退堂禪師慧英曰。夢裏明珠七顆圓。全該妙法匪心傳。只今會得个中意
。盡在春風百草邊。
慶元府汪敬
鄞縣雷峯有汪敬。其子名隆專。屠業治家。敬年八十八。素有善心。自乾道中入 法華社。至慶元改元仲冬十七日遺火。茆舍兩間一爇而盡。佛堂中蓮經。隣人救取。 止得一半。餘者於煙焰中驀然而起。近看謂素練之飛。遠觀言白龍之挂。飄飄然直至 慈溪隩十餘里住練樹上。有樵夫姓章者得之。乃自方便品已下七品經也。次有山婦盛 氏。於田野間又拾得序品。敬一一請歸。唯少一弘傳序耳。(宗曉)菴居不遠。傳聞不的 。一日親訪汪敬。請觀其經。乃進士汪鐸所施之本。
明州王文富
  鄞縣西廣德湖上有王氏兄弟二人。業游絲網罟。兄文富微有善心。暇時讀法華經
。經安佛堂中。淳熈五年四月內。時雨大作。忽雷霆震死弟婦。天火繼焚草屋。獨留
三柱擎四椽覆佛堂上。其經儼在其下。迨師巫辨卜。四遠來觀。咸稱神異也。
信女(凡一十四人)
陝右馬郎婦
馬郎婦。不知出處。大唐隆盛佛教。而陝右俗習騎射。篾聞三寶之名。婦憫其愚 。乃之其所。人見少女風韻單孑。欲乞為養。女曰。我無父母。亦欲有歸。然不好世 財。但聰明賢善人能誦佛經則願事之。男子眾皆聚觀。女即授與普門品。若能一夕通 此則歸之。至翌日。誦徹者二十餘輩。女曰。女子一身。家世貞潔。無以一體事多人 也。可更別誦。因授以金剛般若。至旦背者十數。女更授與法華經七軸。約三日通之 。至期獨馬氏子能徹。女曰。君既能過眾人。可白父母。具媒娉迸禮然後成姻。及馬 氏以禮迎之。女將至門且曰。適以應接。體中少不佳。願求別室。俟安與君相見。因 頓之他房。筵客未散而女命終。已而壞爛。乃卜葬之。未數日有僧紫伽黎姿貌古野來 尋女子。馬氏引至葬所。僧即以錫撥開沙土。見屍已化。唯金鎻骨存焉。僧取就河浴 洗。挑於錫上謂眾曰。此聖者憫汝等不信正法。方便誘化。當思善因。免墮苦海。忽 然陵空而去。眾見悲泣。瞻禮不已。自爾一境奉佛誦經。由女之力也(釋氏編辛錄)。山 谷道人觀音贊曰。設欲真見觀世音。金沙灘頭馬郎婦。又平江萬壽體禪師頌曰。十分 美貌誰家女。百倍聦明是馬郎。堪笑金沙灘畔約。始終姻婭不成雙。
淮寧姑娉二人
page63image6200
P. 63
page63image6848
淮寧近城河北岸有華臺寺。其始乃一大姓家有室女能誦法華經。其兄娶妻。心亦 樂。未幾姑與嫂俱能背之。每至更闌靜夜月白風清。二人同聲以誦。雖世之戞玉鏘金 。無以並其韻矣。一時病。姑嫂併殂。異日嫂墓忽生紅蓮一朵。開敷妙盛。人悉異之 。啟看乃見蓮根自嫂之口連貫姑墓。又發姑墓。其根蓋出于姑之舌本焉。蓋嫂之經從 姑以授。表相因由也。州郡知聞。遂申奏。乃賜華臺寺額以建立焉(靈瑞集)
南宋王慧稱
宋元嘉十四年孫彥曾家世奉佛。有妾王慧稱。少而信嚮。長誦法華經。一日忽睹 浦中有雜色光。使人掘之深三尺。得金佛一軀。連光趺高二尺一寸。趺有銘云。建武 元年歲在庚子。瓦官寺道人法新等造。即加磨鎣以供事焉(三寶感通傳)
蘇刺史女使
唐武德中都水使蘇長授巴州刺史。帶家族赴官。因渡嘉凌江。中流風作。船帆頎 沒。男女六十餘人一時喪失。唯一女使常讀法華法經。浪入船。女乃頭戴經函。誓與 俱沒。既而女即不沉。隨波泛泛。頃刻至岸。捧函而上。開視其經。了無沾濕。此女 後嫁於揚州。其篤信讀誦愈於舊也(法苑珠林)
長安陳氏
長安通軌坊劉公信。妻陳氏之母因病先卒。陳氏忽暴亡。見一人引入地獄。備覩 諸罪相。後見一獄石門忽開。母在其中受極重苦。母見女曰。汝可為吾寫法華經一部 。使吾脫免。言已門閉。陳氏再穌。說之。公信。即憑妹壻趙師子寫是經。忽有經生 持新寫蓮經一部來質錢。趙言幸有此經可贖之。不必寫也。劉從之裝束訖。授與陳氏 。陳氏一日設母食。乃夢母曰。吾先令汝寫經一部。何不為之。女曰已為贖一部訖。 母曰。吾為此經。增受重罪。獄卒打吾脊破。以不合取范家經為己有故。女夢覺。急 請人書之。經成。又夢母報曰。吾承經力已脫冥司。好處安身。今來報汝。汝當信心 。好住世間。及詢前經。果是姓范人寫。唐龍朔中也(法苑珠林)
寧州費氏
宋朝羅璵。妻費氏。寧蜀人。父諱悅。守寧州。費信敬三寶。誦法華經。數年之 間勤苦不懈。俄而染患心痛。浸成極勢。闔門惶懼。費作念言。我誦經勤苦。必有善 祐。終不因此至死地也。既而睡臥。即夢佛身舒手過窻以摩其心。內外皆睹金光滿室 。又聞異香襲人。自此病愈。見者莫不生信(太平廣記)
台州任徵君女子
  台州臨海縣湧泉寺。先是唐時有任徵君。礪行清白篤志堅高。而又深信佛道。多
修善果。有女子專課蓮經。一時經室中生青蓮華七本。舉世希奇。徵君見已善心內發
。即欲捨宅為寺。事尚冥密間。時有高玉禪師卓菴於樓石山。相去不遠。師於禪定中
飛錫而來。正遷徵君之庭。君盡力挽出。錫入地三尺。泉水涌高三尺。由此即以宅造
page64image6568
P. 64
page64image7216
寺。請禪師開山說法住持。因此額號涌泉院。有記存焉。此得之於奉化淨明講師師寶
蓋。寶甞親至是寺見碑刻云。
高安太守嫂
朝奉太夫孫于之嫂。年十九而寡。自誓一飯。終身誦法華經。不復再嫁。于守高 安。嫂已七十餘。面目光澤舉止輕利。政和六年夏六月忽收經帙。料理服玩。分付侍 妾。于問其故。笑曰。我更三日死矣。至期無病果安然而逝(洪覺範智證傳)
頴州妓盧媚兒
  歐陽文忠公知頴州日。有官奴盧媚兒。姿貌端秀。善談笑。口中常作蓮華香散越
。滿坐人皆奇之。但莫測其由。俄有一僧自蜀中來。頗能知人前生事。公因語之。僧
曰。此女前身甞為尼。誦法華經三十年。一念之悞遂至於此。公未之信。後見奴問曰
。曾讀法華經否。奴曰某失身於此。所不暇也。公命取是經示之。一覽輙誦如素熟者
。易以佗經則不能也。僧言其謬乎見遯齊閑覧。嗚呼。為尼三十年讀誦。是亦精進之
儔也。以一念之差便即失路。世人此念可不正乎。今之為妓者。以人中最貴之身受人
下劣不清淨事。其能迴光返照厭其所作。於大乘經專誠讀誦。則龍女一剎那頃而成種
覺。人人有分矣。如其不省。惡境現前。地獄三塗無逃避處。
湖州妓楊韻
湖州有倡妓楊韻。手寫法華經。每執筆必先齋素盥沐更衣。後病死之夜。其母忽 夢韻來別云。某以書經之力。今得託生烏程縣廳吏蔡家作女子。時蔡妻方娘是夜夢有 肩輿及門者。迎之則楊韻也。云來寄宿。寤而生女。其母佗日往尋視之。女為之啞然 一笑(聧車志)
臨安府郭道人
道人郭氏。法名妙圓。仁和縣人。少歸安溪聞氏。其夫好佚樂。不理家業。因此 別歸。道裝素衣。立願長茹。誦法華經。修法華懺。誦彌陀經號。常時面西。諦觀落 日。一日空中告云。郭妙圓。如汝所修。定生安養。從此益加精進。心不暫息。及臨 行時沐浴更衣。請僧念佛。端坐而亡。紹興乙丑歲也(寶珠集)
明州沈氏
  紹興初。石鰍伍氏有新婦姓沈。定海江南人。稟性貞淑。善果自修。其姑每旦誦
蓮經。婦則謹於事奉。凡展卷則來聽受。或一二品乃至一卷。久而不倦。一時感疾。
即白姑曰。婆婆誦經。新婦獲聽。世緣告謝。不及奉侍。願他世諸佛會中相見。漫成
一頌乞傳之。平生快活。死也風流。最後一著。分付柴頭。言已聳身加趺而殞。迺姑
見其超脫。往白天童宏智禪師。師聞讚喜。遂以己龕與之。洎從火化。餘骨中所謂堅
固子者瑩然無數。四眾見聞稱嘆希有。此湖心寺法政宗師親見聞。因得傳世。
page65image6424
P. 65
page65image7072

明州趙氏使
  紹興末。奉化縣有姓趙人。其母安人重佛齋戒。誦法華經。房下有一女使。每竊
聽。久久忽記得四句。所謂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自此動靜施為常
吟詠不絕。人聞之謂為笑語。殊不知此女亦有用心處。一日作事乖主意。陵遲至死。
遂以其屍潛瘞後園。異時忽於其上秀出青蓮華一朵。香色可愛。餘人不知其因。獨安
人默而識之。蓋所誦四句經感應之如是也。安人復不匿其德。密說與虗堂法師本空。
空每舉似以化人。宗曉甞親聞其說。聊記于此。
明州朱如一
  朱氏名如一。四明薛君之室也。裔出欽成皇后。 淵聖宮中兩世之孫。自歸于薛
。視世味如塵泥。年二十餘即告其夫。清淨自居。道裝素服。潔齋如也。甞以黃絹命
經生書蓮經七軸。手以碧茸繡其上。線蹊鍼孔去來緜密。如墨新閱。十年而成。復繡
彌陀.觀音。無異繪畫。自經首題致敬八萬四千拜。一句一字。凡唱禮者三。法華一
部三月而能背誦。又勸二十萬人念彌陀佛。鋟木為圖。滿十萬聲而止。即貿奩具建三
日會。會道俗萬計。飯千苾蒭。造寶幢貯法華經及念佛人名。迎歸于延慶寺。忽感微
疾。至瞑目時。即起跏趺。薜君曰。吾家無是法。請就寢。乃右脇而終。年三十七。
橘洲禪師寶曇贊云。
法華經顯應錄卷下(終)
No. 1540-B刻法華經顯應錄序
法華經者。諸經之王。究竟極說也。故持誦最盛。而得靈驗者不可勝計。但其事 蹟散出簡籍。不可卒見。或有彚輯。亦多不備。遺憾寔不少矣。宋石芝曉法師有顯應 錄二卷。采古今感應已載簡冊昭灼顯著。與其親所聞見者。纂輯大成。誠足以徵信往 世垂勸將來焉。甞傳本邦而久閟僻地。余偶訪獲而讀之。乃欲梓刻廣布。而其緣未臻 。邇山中淨業社諸老宿見而謂余曰。五種玅行。淨土勝因也。茲書流通。豈不隨喜乎 。遂勸同社使分香資共襄其事。余喜。重為較讎。以登棗梨云。 享保丁未仲秋上浣 東叡沙門(亮典)謹敘 

法華經顯應錄(高僧)之六


明州實禪師
  四明石門饒益禪院住持傳法僧彥實。幼年出俗。誦法華經。弱冠試中。承恩披度
。自是六十年不忘心口。昨居紹興天衣寺首座寮。乾道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忽於經案下


 
  
  
 
 
  
地簟縫中生異華一朵。其色青白。二葉纖脈。全似蓮華。日增盛。高一尺許。洎除去
之。復於六月十四日又出一枝。亦二葉。長四寸。靈瑞異常。世盛傳美。郡有武康丞
曾迅。好事重道。述其本緣。鋟木印施。僅三千本。今復登載之。庶託不朽云。
明州澄照法師
  法師世裔慈溪。姓陳氏。名覺先。澄照賜號也。生而敏銳。脫素乎精進院。師授
蓮經。一讀成誦。披緇已後。首入延慶明智之室。復升天竺慧覺之門。切問近思。一
家教觀莫不洞曉。眾請住寶林院。法華三大部聯環講貫。授道無虗日。靖康春大旱。
師對龍天講經。即為三日之霖。百里懽呼。道俗感其神異。為樹光明幢。永奉標識。
次遷延慶法席。恢揚祖教。戶外履滿。紹興八年退歸寶林。作終焉計。師化導外。唯
以法華為心要。日課未甞輟。通誦一萬部。方丈向深處築室。號妙蓮堂。安住其中。
唯此一事實也。志在西歸。彌陀經持四十七藏。三心淨業。可謂專注。後感微恙。為
眾說法。安然而化。廉布作紀德碑云。師主延慶日。月堂師始至參學。師識其瑚璉之
器。即語之曰。汝必住此山。後果符其言也。月堂將終。乃告門人曰。澄照老塔在寶
林草莽中。常有人於深靜夜聞誦法華經聲。此事尤奇。況師住此山。傳持甚力。吾沒
後當就祖隴別築一塔以遷之歸。洎往啟迎。乃見師靈骨栓索一萎。色如青銅焉。
明州月堂法師
師諱惠詢。道號月堂。俗陳氏。其先永嘉人。廼祖寓居明之朐山。母甞夢一僧到 家緣化。繼而有姙。及在童齠。舉止傑異。因捨從釋。隸業祖印院。師授法華。登案 數徧即背讀。人偕駭異。披緇已。歸省親。祖母諭之曰。汝既出家。當如吾溫州忠佛 子之為僧。無事勿得戀父母之室。師承此告。挺志于學。初止延慶澄照法席。師一見 而器之。時草菴居第一座。乃北面諮承。愽盡其要。復欲傍求異聞。徧參兩浙。旋歸 。值圓辯師鎮南湖。拻張宗旨。師智解嶄然。當鋒領悟。紹興末中選住持。凡四遷而 至延慶。巍巍法座。萬指森圍。人以恣辯宣揚同富樓那。豈不然乎。師雖被緣接物。 而內行愈勤。蓮經七軸日課為常。縱祁寒隆暑寢病亦復不懈。十載于茲。言行俱滿。 一日屬疾。氣色將行。弟子請說法。師曰。法豈有說耶。即索筆書偈告眾。驟稱佛號 。垂乎兩結彌陀印。跏趺而終。遺言依五天佛制火浴。法骨分為二。一祔朐山親壟。 一塔南城祖原。議者以諸祖皆窆全身。遂薙頂髮以表師志。將一歲猶未往。偶學者至 。啟髮瞻禮。忽睹舍利盈掬。光彩陸離。紀此則有提舉陸公(沅)製為之贊。茲括其要 云爾。
明州和法華
  宋奉化廣濟。有僧曰法和。生於江氏。幼歲離俗。毓性平易。布衲被身。凜有古
之風度。常誦妙經。旦暮不息。由此人以法華呼之。院有講僧可依。一日摳衣請問藥
王焚身事。師不悉其用心。即為說是真法供之旨。和聞其言。喜躍而去。時當上元二
十四日夜。方中院東北隅。巨火連天。一眾奔救。忽睹師合掌跏趺于火中。口囁囁猶
誦經。其前設香燈供蓮經。又安辭世頌發願文。頌曰。急水裝舟。到岸不流。殘雪已
隨紅焰盡。清身足步聖前游。願文其略曰。法和願焚此幻軀。成無價香。先奉十方三
page51image6656
寶妙法上乘。次供天龍八頭。先冀 二聖迴鸞重興社禝。然後願我再出世來。常演大
乘。廣度群品等。其火爂高。間有五色光耿耿于空。是夜絕風翳。俄聞凜裂鼓震之聲
。又有異香芬馥。既而翌日本師斂骨于房外。有四信女趍禮化所適。見餘灰涌動。試
拂尋之。偶得舍利二十餘粒。眾復擁觀。其骨珠顆絫絫然。自此聲馳。請者愈多。應
現愈繁。骨與灰竟而撤盡。有人得一齒。藏于篋。富室願樂之。授三十千。其為人篤
敬也類如此。院門首營停塔以奉標識。無何四眾瞻禮絡繹而來。有若蜂屯蟻慕者焉。
時玉几峯禮真身者有妨。即以興妖訟其事。太守少保郭公蒞政嚴毅。追主僧囚之。過
數日呈案次。忽一蠅子飛住筆端。其聲哀泣。驅去又來。帥知遺身者感通。擲筆以釋
之。即紹興四年甲寅歲也。院無碑志。宗曉訪。寺之耆宿尚存親見聞者。因得敘。摭
庶補佗日僧史之求云。
明州佐法華
  僧雲佐。出家鄞之海慧院。素持法華經。策試得度。自是參學台宗。雖往返江山
多歷年所。而不廢所業。晚歸延慶。四十餘年隈廊靜室清誦琅然。日以四部為率。年
八十餘。偶老病。不至困瘠。即索湯沐浴更衣整肅。召同袍諷四安樂行。少選之間。
端然坐逝。洎從火化。烟焰上作金色。或五色芬芳。至收餘骨。得黑色堅固。其相內
空外圓。狀似槵子數珠。人頗異之。
明州岳林寺蓮經
  明之奉化岳林宗福寺。勅賜崇寧閣。乃奉安布袋師真像處。紹興三十一年遺漏併
而蕩盡。於瓦礫中得妙法華經一部。不損一毫。真法門靈端矣。時月堂法師慧詢有詩
贊之曰。玉軸金文起梵宮。信知妙偈亦難同。幾層樓閣隨烟墨。一部蓮經出火紅。香
捧瑞光分寶鑑。月含真色射寒空。可憐法末人驕慢。重顯摩騰築範功。一云。昔泉州
淨因禪院有寶閣遺火。煨燼之餘。獨法華經一部儼然如舊。四眾莫不仰歎佛法神功。
曾朝奉遂作此詩。然二處人物懸遠。訪問無由。今茲兩存。俟知端的者刊正之。
明州鑑宗師詩
  紹興末。明州慈溪東寺韻監寺房。有山童洪志。一七歲出家。師鞭策有度。誦徹
蓮經。每至靜夜遶普賢殿誦之。音聲清雅。聽者奇之。寺有雪菴宗師鑒公贈以詩曰。
楚楚山童情自閑。未知身世兩相干。時將碧篆搖窻下。每把青蓮味舌端。湖月飛來雲
屋冷。松風吹落蘚床寒。此時流水聲悽婉。側耳天仙怕夜闌。
明州全法華
  元祐中。明州慈福院有全法華者。誦經三十年。以部計之一萬五千矣。平居蕭然
一室。隱几而坐。念珠在手。誠誦在心。門外紛紛。彼且不動。晝於是。夜於是。無
一毫惰意。師有弟子梵容。參學至上京。時左街僧錄淨照禪師道臻。住十方淨因禮寺
。聞師之德。賦詩以寄之。朝賢一見。光賀盈軸。左朝散郎大理寺簿徐耘撰序。刻石
page52image6344
P. 52
page52image6992
于院。今紀六首。聊傳師德。僧錄曰。幾回七軸斷韋編。持誦由心久愈堅。聞說高年 倍精進。舌根應似一紅蓮。左朝議太夫尚書屯田郎中李之純曰。去里為僧脫戶編。精 持妙法久彌堅。身心清淨將何並。大華峯巔玉井蓮。左朝奉太夫尚書戶部郎中林邵曰 。隱几蕭然誦寶編。真如不動此心堅。清晨數卷聊遮眼。好對匡廬社裏蓮。左朝散太 夫尚書刑部郎中莫君陳曰。大事因緣誦七編。一爐香火老彌堅。師應悟入身清淨。願 効當年贊碧蓮。左朝奉郎行祕書省著作黃庭堅曰。攝意持經盡劫灰。人間處處妙蓮開 。佗年誦滿三千部。却覔曹溪一句來(石刻載二十首)
明州親法華
  僧智親。俗薛氏。鄞縣萬齡人。丱歲出家棲心寺。從師授蓮經。誓以背讀。紹興
初國朝開場策試。中選為僧。自爾徧學教律。開發本心。已而歸隱舊所。杜門一室。
絕去名利。日持一部為率。時城東集眾誦習此經。願請師為教授。師不獲已。力為主
之。其號曇華社。至今猶存焉。晚年加功進行。日宣兩部。或至于三。師十科供職。
無沗講持。時多禪講。遂播為聲。詩積三十家。亦一時盛事。弟子法侔猶藏真墨。今
撮其要。庶幾傳遠。滄洲禪師慧普首唱曰。舌上青蓮噴異香。功成萬部可揄揚。未甞
安寢長精進。箇是僧中真棟梁。蘿月禪師曰。經簾終日對爐香。流水清聲自抑揚。有
道只應生間世。高僧不獨在齊梁。慧耘師曰。密室蓮芳遠透香。三周大事廣敷揚。茆
茨下有擎天柱。大廈高堂空棟梁。智心師曰。竺墳供課飽聞香。舌卷潮音徧舉揚。鵲
鼎有懷熏淨凡。鷰泥無復涴雕梁。
明州純法華
  鄞水慧燈院僧道純。俗王氏。政和中入道。至于建炎兵宼入境。戕害良民不可勝
數。師見而深懷惻隱。唯念佛法可以升濟。因發大心專課法華。僅二十載滿一萬四千
部。爾前誦習不在其限。年登七十。營齋慶懺。次得阮山珣禪師製疏。其略曰。爰自
國嬰烽火之變。人遭塗炭之憂。是以感發丹衷。增修白業。受持一乘之祕誥。克勤精
進之餘風。篆烟不斷於明窻。貝葉長敷於淨几。春秋過眼。幾番之葉落華紅。事物虗
懷。萬境之水流雲散。覩龍女成佛則了知非相。慕藥王鍊臂則誓欲亡軀。三沐三熏。
消白日於七千二百。一舒一卷。翻黃卷於九萬八千。獲無難緣。惟深慶幸。師壽八十
七。紹興二十七年十月望日沐浴盥掌更換淨服。告眾坐馳。荼毗次。競收設利。罔知
厥數。佛化增光不在斯人歟。
明州戒講師
  鄞川管江法慶院。有僧法戒。俗杜氏。正因出家。行業真實。平生茹素。不顧形
骸。甞於院造大佛殿。建多寶塔。濬築巨塘灌溉南畞。眾受其賜非一日。紹興二十年
法堂弊漏。發心翻蓋。即偏走人。間刺血書蓮經一部。積施利以成之。翻蓋次。乃以
是經析為三分。褁以三重夾襆。外纏油單。奉安三道火珠內。意以鎮院宇永為不朽耳
page53image6120
P. 53
page53image6768
。後過二十年。棟脊又損。戒復重修其火珠併而取下。及觀其經。絕不見片幅。道俗
深嗟其異。識者以謂師之誠意感天龍迎去崇奉矣。其僧後傳台教。住持此山。宗曉甞
親訪之。因得其詳。
高尼(凡一十三人)
洛陽馨法師
東晉時有尼竺道馨。生於泰山羊氏。立性專謹。與物無忤。在沙彌時為眾所使。 甘苦無倦。年二十誦法華.維摩二經。研求理味。老而益勤。比丘尼誦經自馨始也。 住洛陽東寺。秉節戒行。為人所宗。時有一女名楊令辯。專行黃老服氣之術。人亦敬 事。而嫉馨為人。密以毒藥納其食。馨中之。弟子問病所得。乃曰。成不道也。皆酬 夙緣耳。遂卒(大藏高尼傳羣字函)
司州賢法師
尼諱智賢。俗趙氏。常山人。戒行修謹。曠然不雜。時司州太守杜覇信服黃老。 嫉忌釋宗。符下簡汰。制格高峻。非凡所能。以格試賢。賢則有餘。逼賢獨住。賢識 其意。誓不外犯。及符堅立。特敬之重。為造織繡袈裟。後住西寺。洪顯大法。誦正 法華經晝夜一徧。其所住處常為眾鳥依棲。經行隨逐(高尼傳)
江陵壽法師
宋元嘉中有尼道壽。不詳何許人。清和恬寂。以孝恭稱。幼受五戒。未甞毀破。 因丁父憂。遂成瘦疾。年深不差。乃甞願曰。吾若疾愈即往出家。病果愈。因從剃落 。晚住江陵祇洹寺。勤苦絕倫。誦法華經滿三千徧。每見光瑞。不以為稱。一夜忽見 空中寶蓋垂覆頂上。時以為持誦之驗(高尼傳)
江陵玉法師
尼慧玉。長安人。勤行戒善。道德通備。教化游行不避寒暑。住江陵牧牛寺。誦 法華.楞嚴等經。旬日通利。世以為奇。宋元嘉中為苦行。齋誓曰。吾若誠心有感。 捨身之後必見佛土。七日之中願見佛光。至于五夜。寺東樹林忽現光相。形色赫然。 眾見歡喜。即於發光之地起立禪堂以安清眾(高尼傳)
山陰宣法師
法宣尼。剡川王氏女。幼抗志離俗。七歲即蔬食。十八誦通妙法。兼能解其指歸 。坐臥之時輙見帳蓋覆上。驟有媒娉。誓而却之。年至二十。父母攜就齊明寺從釋。 即於是日帳蓋不現。自爾愽覽經論。探頥奧理。晚遷山陰昭明寺。經律迭講。聲高禹 穴。所得嚫施。造像寫經。梁衡王元簡到郡請為母師(高尼傳)
高郵華手尼
page54image6504
P. 54
page54image7152
尼高郵縣人。志節霜淨。言行冰清。誦妙蓮華不捨晝夜。初誦一卷。忽於右手爪 上生一華。狀如綾系。次第誦至第五。五指爪上皆生一華。誦徹六七。掌上併生二華 。大過爪上。由是聲傳帝闕。陳武皇勅入看之。從此郡人競呼為華手尼(靈瑞集)
河東尼信師
唐武德中有尼法信。通持法華經。謹愿始終。仍欲精寫一部。遂訪書人。倍酬其 直。別置堂戶令書之。每一起一浴。更著淨衣。仍於案上鑿壁通外。如一竹筒。書生 凡出息。輕含竹筒吐息于外。寫經七卷。八年乃終。設齋慶懺。立淨道場。香華崇奉 。至貞觀十三年。有龍門寺僧法端常講是經。以此尼經本精至。遣人往請。尼固辭不 已。而自送去。及法端開讀。唯見黃紙。了無一字。端慙懼。即還之。尼知有所犯。 即以香湯灌滌其函。頂戴遶佛行道凡七晝夜。及開視之。還復如故(法苑珠林)
東京法忍二師
  晉陵黃氏。生二女。姊五歲。妹三歲。適有人於庭誦蓮經。姊妹聽之乃曰。吾解
此矣。從此遂能談實相之義。後俱於京師安國寺為尼。長名持法。次曰慧忍。二人同
志修法華三昧。忽有一尼自號空姑。詞貌甚異。與共止宿。每至中夜身光赫然。如是
三年而去。或者問之。二尼皆笑而不答。識者案經即普賢也。由是名動京師。雖一行
禪師亦復欽敬。梁肅為作行狀云。
荊州姊妹二尼
  貞觀初。荊州有姊妹二尼。同誦法華。深厭形器。俱欲捨身求無上道。從此漸斷
粒食。服諸香油。預告道俗尅日焚然。即於城大街置二高座。以蠟布纏身。唯出面目
。誦法華至藥王品。姊先以火炷妹頂。妹即以火炷姊頂。清夜兩炬炳曜同輝。火沿至
眼。經聲尚明。至於明旦。合座同燒。骨肉並銷。二舌俱在。眾為起塔以旌萬世。見
續高僧傳遺身科。
潤州潤法師
尼法潤。住丹陽三昧王寺。自少入道。精修禪慧。通誦蓮經。日夕不替。至七十 四而化。遺言令露屍施生。命弟子遵承。蟲獸噉盡。唯心舌俱存。舌猶赤色。心稍黑 焉。眾即起塔緘奉(靈瑞集)
京師尼通師
宋元嘉中京簡靜寺有尼智通。年貌姝美。信道不篤。罷嫁為梁群甫妻。後生一子 年七歲。家貧無衣。為尼時有法華等數卷經。皆素絹書之。即浣擣為衣。兒著之病作 。恍惚驚悸。變體剝爛。狀若火瘡。生白蟲。日去升餘。燥痛煩毒。晝夜號叫。忽聞 空中告云。壞經為衣。得此劇報。旬餘而死(法苑珠林)
信男(凡三十二人)
page55image6536
P. 55
page55image7184
廬山劉遺民
劉程之。德號遺民。漢楚元王之裔。墳典百家。尤好佛理。義照公候。辟命皆遜 免之。廬山遠公結十八賢蓮社。推公為上客。自是卜居西林。十二年中修念佛三昧。 一日縈疾注念次。見佛白毫光。又見彌陀身紫金山。毫光散彩。程之請佛摩頂。覆我 以衣。佛即為摩頂。引衣覆之。又見身入七寶池。飲八功德水。飲已甘美異香發於毛 孔。因告眾曰。此相現時。吾淨土緣至矣。即對尊像焚香祝曰。我以釋迦遺教。知有 西方淨土。先持此香奉上釋迦。次供彌陀。願必折攝。三奉持妙法華經。所以得生。 功由此經。言已向西合掌而逝。劉得如此。全是法華經力。因請眾僧共轉此經數百徧 以助其行云(遠法師廬山集)
并州誦經靈舌
北齊武成皇帝朝并州東罕山側。有人掘地。見一處黃白相間。忽得一物。狀如兩 唇。中有一舌鮮紅赤色。州縣異之。以事申奏。上問臣僚。皆無答者。即詔沙門大統 法上。上奏曰。此是持法華經者六根不壞報也。其誦千部。徵驗如此。帝遂勑中書高 珍曰。鄉是信嚮之人。自往看之必有靈異。珍承命而往。乃集諸持法華經僧。執鑪旋 遶。宣誦此經而告之曰。菩薩涅槃已經像法流行。欲無謬者。請現靈瑞。言已聲誦。 此之唇舌一時鼓動。有如讀誦之相。四眾睹見莫不毛竪。珍迴奏。詔以石函緘之。立 塔旌表(梁高僧傳)
長史張暢
  晉有張暢為譙王長史。王與暢因事繫庭尉。暢夙有正信。便即發心誦法華普門品
一千徧。以求脫免。念言之至。枷鎻尋即斷壞。二人俱得出。晉謝敷觀音傳紀此。天
台別行義疏引。
貞節處士庾詵
梁庾詵。字彥寶。新野人。幼聽警。篤學經史。賦性夷簡。特愛林泉。蔬食弊衣 。不事產業。少與武帝相善。及起兵。署為平西府記室。又詔為黃門侍郎。並稱疾不 起。晚年專志釋教。宅內立道場。六時禮懺。誦法華經。每日一徧。忽於後夜。見一 道人自稱願公。容止甚異。呼詵為上行先生。授香而去。後寢病驚覺曰。願公復來。 不可久住。顏色不變。遽然而化。舉室咸聞空中唱。上行先生已生彌陀淨域。詔諡貞 節處士。以顯高烈(南史)
魏州刺史崔彥武
  隋開皇中魏州刺史愽陵崔彥武。受職行部。至一邑。忽謂從者曰。吾昔在此邑中
為人婦。今知舊住處。因乘馬循巷屈曲至一家。命扣門。主人老翁開門相迎請入。武
升堂而坐。老翁曰。官人何事至此。武即言。吾前身是汝之妻。老翁曰憑何為驗。武
曰。吾昔所誦法華經并金釵五隻。藏東壁上。去地六七尺。其隆高處是也。其經第七
page56image6456
P. 56
page56image7104
卷後一帋火燒。失去文字。吾今誦此經。其後恒忘失也。因令人穿壁高處。果然得經 。火損後帋。并獲金釵。一如其言。主人泣曰。亡妻在日。常誦此經。金釵亦其所有 。彥武又曰。庭前槐樹。吾昔產時解頭髮置樹空中。試令人探之。果得其髮。主人見 已悲喜交集。彥武即留衣物賜之而去(靈瑞集)
并州書生
并州城西有一書生。未及而立之年。誦持蓮經。得佛法意。誓願焚身供養大乘。 乃集數百乾蒿疊成一樓。問其故。祕而不言。忽於中夜把火自燒。迨人往救。已噬臍 矣(靈瑞集)
江陵岑文本
中書令岑文本。江陵人。少懷正信。常誦法華普門品。偶沿幹乘船過吳松江。中 流風作。人船俱沒。文本浮在水面。聞人語曰。但念佛誦經必不死也。如是者三。自 此隨波達于北岸。後於江陵設齋。雲徒並集。有一僧獨後去。謂文本曰。天下方亂。 君幸不遇害。當逢太平致富貴也。言已而去。文本忽一時食椀中得舍利二顆。獲太平 富貴。皆如僧言(靈瑞集)
臨沂王梵行
開皇年。臨沂有王梵行。少瞽兩目。其母慈念。口授法華經。誦計一萬七千部。 其後目雖瞽。其日夕往返。織簟縫衣等事皆無礙。人疑其別有所得。問之終不肯說。 布衣蔬食。終身不娶。年七十一而終。遺言令送屍林野。任禽獸噉食。肉盡骨存。舌 則不壞。色如蓮華。有弟慧義以[土*尃]函盛之。香燈崇奉(靈瑞集)
臨沂王淹
王淹。琅琊臨沂人。祖父皆顯宦。淹官至黃門侍郎。生而魯鈍。專樂大乘。法華 一部終始誦通。後病亡。有弟固。即新安太守。亦誦蓮經。忽夢兄曰。吾生西方在鐵 葉蓮華胎內。五百年華開始得見佛。以苦志誦經。故得西方之生。以魯鈍故。尚受胎 報。告汝等知。當思來報。勤心經典。勿懈怠也。言已而別(靈瑞集)
吳郡陸淳
陸淳。吳郡人。雖居俗舍。心常慕道。法華一部。日夕誦持。後忽病。一向仰臥 。開眼看屋。了不暫眴。有知識僧來問疾。君何仰臥視屋耶。答曰。佛記陸淳當生夜 摩天。今見彼天宮殿城闕及諸天眾。以故我今顧盻不倦。過四日遂終。大業年也(靈瑞 集)
楊州嚴法華
  大隋時有嚴恭。丹陽人。舉家信嚮。常誦法華經。一時誦至寶塔品。輟經歎曰。
寶塔之內有二如來。分身諸佛。其數不少。我今何為不能感見。慨歎良久。至夜忽夢
一胡僧。自稱法脫。語曰。若誦此經。欲見諸佛。當解說書寫流通供養。斯願可諧。
page57image6792
P. 57
page57image7440
恭因發心造經一百部。未及成辦。忽得重病。乃更發願增造千部。病既愈。即於楊都 住宅起造經堂。若紙若筆必以淨心。不行欺詐。隨得便營。書生常十數人。如法供給 。恭親撿挍。勞不告倦。甞有人從貸經錢一萬。恭不獲已與之。其人得錢。船過中流 。忽爾沉覆。錢失人活。恭是日入庫見元錢俱濕。頗怪之。後見貸人。方知沒溺。一 日忽有異僧年八十許。自云。從龜茲國來。今往羅浮山去。聞君造經。願請一部。恭 授與經。僧贈金一瓶。重四十兩。願助造經。言已而退。恭再尋訪。莫知所止。又有 候志。從鄱陽來。至宮亭遇風。船伴沉溺。唯志獨存。有人引入廟。見神人案劒而坐 。問志。還識蔣山造法華經嚴恭否。我欲寄錢一萬入其功德。語已便隱。志次日至當 塗。忽見一人自言姓許來覔候志。乃留錢一萬。逼令受之而去。志思惟。方知是神錢 。纔到江寧。以錢付恭。恭志更彌堅。造至三千部。又有漁人夜見江中火焰焰浮來。 以船迎之。乃是經一函。即嚴恭所造。後發願云。無一字而不經眼。無一字而不用心 。然嚴恭造經之多。至於子孫猶傳其業。世號恭法華也。隋季盜賊縱橫。聞其積善。 皆相約不入其里。里人賴之(見靈瑞集并南山三寶感應錄)
京師史呵誓
唐京城西南豊谷鄉史村史呵誓。少懷善道。秉節清高。常誦法華四安樂行品。時 刻不輟。悲忍在懷。誓不乘馬。以經云哀憫一切故也。虗約為心。名沾令史。往還京 省。心懸持誦。恐逢相識。行必支經。至臨終日。感異香充室。親里同聞。埋殯十年 。妻亡合葬。乘便啟看。乃見舌相鮮紅。因以別遷顯所(珠林)
馮翊李山龍
左監門校尉李山龍。馮翊人。唐武德中暴亡。揖其心猶溫。家人不忍葬。至七日 乃穌。說云。初被一使追至閻王殿前。見囚徒數千。王問龍曰。汝作何福業。答曰。 誦得法華經二卷。王稱大善。王即命敷座。請誦之。龍唱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王曰 且止。龍便下座。顧諸囚徒皆乘空而去。王稱誦經之功。使聞者皆得解脫。王即遣龍 再生。又勅使者引游諸獄。龍見一鐵城高大。上有屋覆。傍多小窻。男女皆飛入。不 復得出。龍悲懼。稱南無佛。請使求出。又見鑊湯涌沸等事。使者曰。汝今得免。皆 經之力。汝歸當設我食。龍即許之。既穌。乃見親屬經營殯具。即遣備食於水邊祭之 。忽見三人謝曰。君不失信也。言已而隱(太平廣記)
隆州令狐元軌
貞觀五年。隆州巴西縣令狐元軌。信重佛法。寫法華.金剛.涅槃等經。恐致訛 誤。遂憑土抗禪師撿校。寫已即帶往岐州莊所。一日佗行。其莊為外火延燒。一時蕩 盡。元軌迴嗟歎莫窮。因令人撥灰取金銅軸頭。忽見諸經宛然。潢色猶不改。但金剛 般若首題焦黑。自言所因。乃初寫時。有官人能書。其人行急。不暇潔淨直爾書之。 由是被焚。其人現在。瑞經亦存。乃京師西明寺主神察師目見說之(出南山三寶感通錄)

法華經顯應錄(高僧)之五

杭州渥法師
釋惟渥。錢唐金氏子。稚歲離俗。克勤妙經。考試中策。即預法流。立志深靜。 杜門謝事。聲誦此經足五千徧。自康定二年起首閱藏。每卷終誦心經五卷。一藏告滿 。五藏心經亦圓。如是者三過大藏。看華嚴經二百部。光明經五千部。心經一百藏。 金剛.小彌陀.大悲呪各二十藏。楞嚴.圓覺.維摩各三千部。千佛名經二千部。彌 陀尊號一千萬聲。所有善因一意莊嚴淨土。崇寧元年秋偶疾。揑印坐亡。壽八十九。 火浴口齒數珠不灰。靈芝大智律師仰師之德。題曰。余歷觀三代高僧唯習禪誦經。臨 終異相豈非冥神空寂寓目聖境之所資也。出離要門。莫先於此。古德有言。為僧不應 於十科事佛。徒消於百載。寄言來學。得不思齊乎(寶珠集)
餘姚異闍梨
闍梨覃異。生姚江杜氏。脫素于龍泉寺。皇祐中普恩得度。習台教於兩浙。所業 既遂。即還舊居。或以住持強之。皆確然不就。晚年掩關絕事。專修淨業。誦法華經 滿五千部。普賢觀.彌陀經一萬卷。佛號不計數。崇寧改元。忽染疾。召徒屬焚香告 曰。吾生淨土時已到矣。當乘金剛臺隨佛西邁。願勉力進修。可得相見。言訖手結佛 印泊然坐殞。荼毗舌根數珠不杇。人所敬歎云(芝園集)
錢唐聰上人
僧思聰。錢唐人。年十五。父母欲為納室。師深厭家獄。即逃入天竺靈隱山。就 法安寺出家。立志勤苦。每日出城化僧供。夜而不寢。專誦蓮經。至二十歲。抱經投 試。即預選僧。自此日持二部。餘則又稱佛號。或謂之曰。誦經足矣。何必更稱佛乎 。師曰。命終欲生其國。安得不繫念在心。一日感氣疾。乃曰。某夜來已見佛菩薩眾 。並云同來接引。更兩日吾其行矣。弟子祖安曰。恐是魔境。不可擅隨。師曰。吾命 終時。若於胸中生蓮華。則往淨土之驗矣。過兩日。天始拂明。命安聲磬。曰。佛及 菩薩已滿虗空。眾共稱佛。奄然而終。探其身皆冷。唯胸前如掌許溫潤。有若蓮華敷 榮之狀。果符所說矣(寶珠集)
秀州照法師
  法師靈照。東陽人也。生而傑異。志願為僧。自入空門未甞偃臥。晝夜禮誦。未
逾一月通法華.光明二經。年過弱冠。中試經第。進具以來負笈教庠。盡得台宗三觀
之道。累尸名剎。晚止華亭超果。元豐間結二萬餘人為社。仰東林之風。慕西方之訓
。甞夢彌陀三聖。師跪而問曰。某一生誦經。期生淨土。為果願否。觀音指曰。淨土
不遠。有願則生。勿復疑之。又於靜夜誦經。夢睹普賢。因即發心造菩薩像。誓誦蓮經一萬部。以嚴淨報。餘之所誦不計其數。忽臥疾。謂眾曰。吾病中見有異相。淨土
之期決矣。遂累足而殂。闍維。舌根不爛。柔潤如生。舍利迸流。赤白相間。得不謂
之精進力所持乎(芝園集)page46image6992page46image6344
烏鎮湛法師
師姓焦氏。名惟湛。世永嘉人。母夜夢吞寶塔因而姙身。幼年離俗。專課法華。 考試得度。聽習東靈欽公.慧覺玉公.普慈深公。鑪[牖-片+韋]嚴密。盡得其奧。建 炎中說法壽聖院。著光明.護國等記。凡作佛事必致應驗。日誦法華一部。佛號二萬 聲。平日少睡。每至盛暑黃昏時。於草莽際停扇端坐誦法華經。施蚊蚋食。弟子以師 年高。請罷苦行。師曰。蠢動之類安能自結法華勝緣。使噆我血者種大乘種。願世世 解脫。後退居菴室。數載精修淨業。一日染疾。儼坐而化。荼毗煙所至處悉有舍利。 士庶請求。如願皆得。端師子甞參學於師。有偈哭之曰。山僧何事也悲情。為憶林間 善友人。萬部蓮經猶未滿。十方緣熟已分身。庭前老樹飄黃葉。雲外蟾光素滿輪。若 問我師何處去。無邊界內已棲神(寶珠集)
明州明智法師
  師諱中立。鄞之陳氏子。母夢日輪貫懷而生。幼年傑異。遂令出家。纔九歲。師
授蓮經。一披已入神矣。嘉祐中試開封府得度。從本郡延慶廣智之門。服勤受道不曰
所造之深乎。後請住是寺。始末十年。大開法席。每歲擇其徒修法華懺。一日禪觀中
忽睹大舟。眾欲乘之不可。師獨往來其中。自是慧解泉發。講法華玄.句.止觀各數
十過。平居似不能言。而講辯雄毅。聽者忘疲。所誦蓮經一生萬數。餘之行門未易具
載。一時抱疾。乃兩聞異香。遂悉召其徒曰。宜各進修。再相見於諸佛會中。言已面
西坐殞。待制晁說之作紀德碑。實四明之文寶也。
明州無畏法師
  師名法久。俗鄭氏。姚江人也。七歲出家龍泉寺。政和中中蓮經第。祝髮。閱壽
五十。歸寂于明之清修山。師風儀翹秀慧利過人。與物亡喜慍。談笑春生。初聽習於
廣嚴智湧之席。次徧參至蘇臺慧覺之門。孜孜游刃。不憚寒暑。盡得台宗不傳之妙。
續包腰雲水。見大慧於雙徑。深蒙印可。無何本宗挽之出世。住清修院凡七稔。闢黌
堂。延海眾。師徒雍肅。雅有古叢林風度。山有師子巖。建無畏室。安住其中。常課
十經。法華一部計二萬徧。幽深境界不曰無人到也。雪溪希顏師甞以詩悼之曰。紗龕
明滅篆煙殘。七軸蓮經在舌端。槁木身支窻几冷。流泉聲落齒牙寒。險夷一節終無變
。伏臘三衣更獨難。猶恨犀枝從此始。談玄無復口瀾翻。時有吏部何圭以師道望。結
為方外友。甞以親老忌辰。命師陞座誦蓮經。事有感恪。為作一乘菴記。紀師之德云
。
page47image5976

page47image6624

杭州照闍梨
思照。錢唐人。為僧已後。徧歷教庠。研究宗乘。解既有聞。便即立行。每夕四 更。即起熏煉淨業。稱誦佛名。懈怠比丘聞師之聲。不遑安寢。昔法藏比丘發四十八 願。師亦仰傚。即秉鑪白曰。古佛不奪今佛之願。今佛豈違先佛之願乎。其自信也如 此。甞刺血書法華一部。每一字一禮。至于十徧。如是乃至華嚴.楞嚴等經。共禮二 百七十餘卷。讀法華經一千部。觀經五藏。彌陀十藏。又化道俗結繫念淨業會僅三十 年。一日感疾。夜夢丈六金軀。自此每日輪請七僧助成十念。至滿七日。踊身合掌。 同眾厲聲稱佛。良久。屈指作印。奄然坐逝。闍維。齒及數珠不壞。眾所具瞻。固非 倿妄(寶珠集)
衡州南上人
紹興初。衡州有僧祖南。居止本郡法輪寺。自剃度來。唯專苦行。刺指血寫法華 經十餘部。金剛經一百卷。彌陀經五萬卷。如是書寫。歷二十七載。始終如一。常念 彌陀。期生淨土。晚年血盡形枯。無病猶能行坐。一日謁方丈。相見並無語。忽端然 瞑目坐逝。詳其意。蓋欲堂頭證明後事也。火化次。眉間涌出五色舍利。顆數無筭。 道俗請求。如願皆得。大哉。佛子克苦。乃摩今古。罕有其儔。坐脫之際。寧不為西 方之歸乎(寶珠集)
明州誴大師
  在城廣福院。僧可誴。俗楊氏。鄞人也。七歲出家。誦通法華。二十二策經落髮
。師風骨清聳。志趣不群。接威儀。謹言語。課誦佛書。日有常度。餘閑則披閱外典
。善詩章。工草聖。晚景一日去之。恪修淨業。一覽大藏經。九載熏修法華懺。行住
坐臥常在其中。不見世間過患。一日寢疾。召弟子曰。吾大事將至。汝當精進行道。
毋忽吾言。吾平生進修未甞犯戒。若實得道。死必有異。過數日。俄而床足上上產芝
草一本。其色白。其紋如蓮華。師見而言曰。吾居現此。去時至矣。即書偈曰。無經
可誦。無佛可念。今日臨行。大家證驗。投筆跏趺而逝。郡人接足睹之。雖大守待制
秦公亦傾心願見。乃鑿土盛華以上。且見土乾而華茂根幹異狀。嘉歎良久。贈香以歸
之。昔賢有贊之曰。經看一大藏教。懺摩九載熏修。已證法華三昧。白蓮平地生秋。
實紹興十六年也。院有記狀。其華猶存。今併傳摹之。

弟子規 與佛教的關係

大家聽到這題目,一定很想知道,究竟有啥關係啊?

沒錯,跟真正的大乘佛法還真是沒關係,如果硬要攀附,真的做到人「善」到不得了,

那也是六道輪迴的事,跟佛教解脫生死輪迴沒啥關係!

是是是...,
我知道你要說:人家都是這樣說_
「學佛基礎在弟子規」、「是淨空法師說的」、

.....,那我問你:淨空法師當年沒推這中國清朝兒童書 時,你又認為什麼是學佛的基礎?

淨空法師 學佛前 有學弟子規嗎?
還有人說,要把人先做好才能學佛,才會有成就,

那請問:以世間俗人的眼來看:
你說釋迦牟尼佛背著他爸逃家、離開太太、放下兒子去修道,

你們俗眼所見不是就要說 佛沒落實弟子規、沒孝順好父母、人沒做好,怎麼學佛、修道!

你連你自己平時在胡說什麼都搞不清楚,
所做、所說全都是在破壞佛教、壞人道眼、道心。

我沒說可以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你別瞎扯。

但,
修道學佛這檔事,不是俗人所想像的,
不然你早成佛了,哪還像現在被人家的胡說八道騙得團團轉!

現在佛門四處都在瞎說要先學弟子規,那你問他們嘛,你們這群出家、在家的人,甚至祖師大德們,誰學佛是先從弟子規學起的?

真不知你們過去生造什麼業,居然會被這麼瞎的扯蛋話誆騙,一群人其中還不乏博士、碩士、....各種學歷,....各行各業,你聽到人家這樣的講法,難道都不會去反觀、反問嗎?

看看是不是像他所講的那樣,非要有弟子規才能學佛,若真是如此,佛一定在經典中告訴我們,但是,查遍藏經,佛沒說!

俗人看佛法,就會將佛法想成他自己的感覺,
搞到後來才會有所謂的滅法出現。
佛門的罪人是誰?就是不如實說法的那些人加上助紂為虐的一群在佛門推廣世間法的人。

對!就是你,你若是幫忙那群人流通,亂貼文,你就是佛教的罪人!

我也曾搞不清楚,幫忙推廣,我明白過來後,懺悔業障,繼而推廣正法,
我雖學佛幾十年,之前並沒真明白大乘佛法奧義,如今感恩 悟顯法師,不礙於世間人情,講真正大乘,顯揚正法!!








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禪源諸詮集~3~宗密大師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下之一 
唐圭峯山沙門宗密述 
上之三教。攝盡佛一代所說之經。及諸菩薩所造之論。細尋法義。便見三義全殊 。一法無別。就三義中。第一第二空有相對。第三第一性相相對。皆條然易見。唯第 二第三破相與顯性相對。講者禪者同迷。皆謂同是一宗一教。皆以破相便為真性。故 今廣辨空宗性宗有其十異。一法義真俗異。二心性二名異。三性字二體異。四真智真 知異。五有我無我異。六遮詮表詮異。七認名認體異。八二諦三諦異。九三性空有異 。十佛德空有異。初法義真俗異者。空宗緣未顯真靈之性故。但以一切差別之相為法 。法是俗諦。照此諸法。無為無相。無生無滅。無增無減等為義。義是真諦。故智度 論以俗諦為法無礙辯。以真諦為義無礙辯。性宗則以一真之性為法。空有等種種差別 為義。故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華嚴十地亦云。法者知自性。義者知生滅。法者 知真諦。義者知俗諦。法者知一乘。義者知諸乘。如是十番釋法義二無礙義。皆以法 為真諦。以義為俗諦。二心性二名異者。空宗一向目諸法本源為性。性宗多目諸法本 源為心。目為性者諸論多同。不必敘述目為心者。勝鬘云。自性清淨心。起信云。一 切法從本以來離言說名字心緣等相。乃至唯是一心。楞伽云。堅實心。良由此宗所說 本性不但空寂而乃自然常知。故應目為心也。三性字二體異者。空宗以諸法無性為性 。性宗以靈明常住不空之體為性。故性字雖同。而體異也。四真智真知異者。空宗以 分別為知。無分別為智。智深知淺。性宗以能證聖理之妙慧為智。以該於理。智通於 凡聖之靈。性為知。知通智局。上引問明品已自分別。況十迴向品說真如云。照明為 性。起信說。真如自體真實識知。五有我無我異者。空宗以有我為妄。無我為真。性 宗以無我為妄。有我為真。故涅槃經云。無我者名為生死。有我者名為如來。又云。 我計無我是顛倒法。乃至廣破二乘無常無我之見。如春池執礫為寶。廣讚常樂我淨而 為究竟。乃至云無我法中有真我(良由眾生迷自真我。妄執五蘊為我。故佛於大小乘法相及破 相教中破之云無。今於性宗直明實體。故顯之云有也)。六遮詮表詮異者。遮謂遣其所非。表 謂顯其所是。又遮者揀却諸餘。表者直示當體。如諸經所說真妙理性。每云。不生不 滅。不垢不淨。無因無果。無相無為。非凡非聖。非性非相等。皆是遮詮(諸經論中。 每以非字非却諸法。動即有三十五十箇非字也。不字無字亦爾。故云絕百非)若云知見覺。照靈 鑒光明。朗朗昭昭。惺惺寂寂等。皆是表詮。若無知見等體。顯何法為性。說何法不 生滅等。必須認得見今了然。而知即是心性。方說此知不生不滅等。如說鹽云不淡是 遮。云鹹是表。說水云不乾是遮。云濕是表。諸教每云絕百非者。皆是遮詞直顯一真 。方為表語。空宗之言但是遮詮。性宗之言有遮有表。但遮者未了。兼表者乃的。今 時學人皆謂。遮言為深。表言為淺。故唯重非心非佛。無為無相。乃至一切不可得之 言。良由但以遮非之詞為妙。不欲親自證認法體。故如此也(悟息後即任遮表臨時)七認名 認體異者。謂佛法世法一一皆有名體。且如世間稱大不過四物。如智論云。地水火風 是四物名。堅濕暖動是四物體。今且說水。設有人問。每聞澄之即清。混之即濁。堰 之即止。決之即流。而能溉灌萬物洗滌萬穢。此是何物(舉功能義用而問也)答云。是水 (舉名答也)愚者認名便謂已解。智者應更問云。何者是水(徵其體也)答云。濕即是水(剋體 指也。此一言便定更無別字可替也。若云水波清濁凝流是水 何異他所問之詞)佛法亦爾。設有 人問。每聞諸經云。迷之即垢。悟之即淨。縱之即凡。修之即聖。能生世間出世間一 切諸法。此是何物(舉功能義用而問也)答云。是心(舉名答也)愚者認名便謂已識。智者應 更問。何者是心(徵其體也)答知即是心(指其體也。此言最的。餘字不如。若云非性非相能語言 運動等是心者。何異他所問詞也)以此而推水之名體。各唯一字。餘皆義用。心之名體亦然 。濕之一字貫於清濁等萬用萬義之中。知之一字亦貫於貪嗔慈忍善惡苦樂萬用萬義之 處。今時學禪人多疑云。達摩但說心。荷澤何以說知。如此疑者。豈不似疑云比只聞 井中有水。云何今日忽覺井中濕耶。思之思之。直須悟得水是名不是。濕濕是水不是 名。即清濁水波凝流。無義不通也。以例心是名不是知。知是心不是名。即真妄垢淨 善惡。無義不通也。空宗相宗為對。初學及淺機。恐隨言生執。故但標名而遮其非。 唯廣以義用而引其意。性宗對久學及上根令忘言認體。故一言直示(達摩云。指一言以直 示。後人意不解尋思。何者是一言。若云即心是佛是一言者。此是四言。何為名一也)認得體已。 方於體上照察義用。故無不通矣。八二諦三諦異者。空宗所說世出世間一切諸法不出 二諦。學者皆知。不必引釋。性宗則攝一切性相及自體總為三諦。以緣起色等諸法為 俗諦。緣無自性諸法即空為真諦(此與空宗相宗一諦。義無別也)一真心體。非空非色。能 空能色。為中道第一義諦。其猶明鏡。亦具三義。鏡中影像。不得呼青為黃。妍媸各 別。如俗諦影無自性一一全空。如真諦其體常明。非空非青黃。能空能青黃。如第一 義諦。具如瓔珞大品本業等經所說。故天台宗依此三諦修三止三觀。成就三德也。九 三性空有異者。三性謂遍計所執性(妄情於我及一切法周遍計度。一一執為實有。如癡孩鏡中 見人面像執為有命質礙骨肉等)依地起性(此所執法。依他眾緣相因而起。都無自性。唯是虛相。如 鏡中影像也)圓成實性(本覺真心始覺顯現。圓滿成就。真實常住。如鏡之明)空宗云。諸經每說 有者。即約遍計依他。每說空者。即是圓成實性。三法皆無性也。性宗即三法。皆具 空有之義。謂遍計情有理無。依他相有性無。圓成情無理有。相無性有。十佛德空有 異者。空宗說佛以空為德。無有少法是名菩提。色見聲求皆行邪道。中論云。非陰不 離陰。此彼不相在。如來不有陰。何處有如來。離一切相即名諸佛。性宗則一切諸佛 自體。皆有常樂我淨。十身十智真實功德。相好通光一一無盡。性自本有不待機緣。 十異歷然二門煥矣。雖分教相亦勿滯情。三教三宗是一味法。故須先約三種佛教證三 宗禪心。然後禪教雙忘心佛俱寂。俱寂即念念皆佛。無一念而非佛心。雙忘即句句皆 禪。無一句而非禪教。如此則自然聞泯絕無寄之說。知是破我執情。聞息妄修心之言 。知是斷我習氣。執情破而真性顯。即泯絕是顯性之宗。習氣盡而佛道成。即修心是 成佛之行。頓漸空有既無所乖。荷澤江西秀能豈不相契。若能如是通達。則為他人說 無非妙方。聞他人說無非妙藥。藥之與病。只在執之與通。故先德云。執則字字瘡疣 。通則文文妙藥。通者了三宗不相違也。問前云。佛說頓教漸教。禪開頓門漸門。未 審三種教中何頓何漸。答法義深淺已備盡於三種。但以世尊說時儀式不同。有稱理頓 說。有隨機漸說。故復名頓教漸教。非三教外別有頓漸。漸者為中下根即時未能信悟 圓覺妙理者。且說前人天小乘乃至法相(上皆第一教也)破相(第二教也)待其根器成熟。方 為說於了義。即法華涅槃等經是也(此及下逐機頓教合為第三教也。其化儀頓即總攝三般。西 域此方古今諸德。所判教為三時五時者。但是漸教一類。不攝華嚴經等)頓者復二。一逐機頓。 二化儀頓。逐機頓者。遇凡夫上根利智。直示真法。聞即頓悟全同佛果。如華嚴中初 發心時即得阿耨菩提。圓覺經中觀行成時即成佛道。然始同前二教中行門。慚除凡習 漸顯聖德。如風激動大海不能現像。風若頓息則波浪漸停影像漸顯也(風喻迷情。海喻心 性。波喻煩惱。影喻功用。起信論中一一配合)即華嚴一分及圓覺佛頂密嚴勝鬘如來藏之類 二十餘部經是也。遇機即說不定初後與禪門第三直顯心性宗全相同也。二化儀頓。謂 佛初成道。為宿世緣熟上根之流。一時頓說性相理事。眾生萬惑。菩薩萬行。賢聖地 位諸佛萬德。因該果海。初心即得菩提。果徹因源。位滿猶稱菩薩。此唯華嚴一經及 十地論。名為圓頓教。餘皆不備。(前敘外難云。頓悟成佛是違經者。余今於此通了)其中所 說。諸法是全一心之證法。一心是全諸法之一心。性相圓融一多自在。故諸佛與眾生 交徹。淨土與穢土融通。法法皆彼此互收。塵塵悉包含世界。相入相即無礙鎔融。具 十玄門重重無盡。名為無障礙法界。此上頓漸皆就佛約教而說。若就機約悟修說者。 意又不同。如前所敘諸家。有云。先因漸修功成而豁然頓悟(猶如伐木片片漸斫一時頓倒 。亦如遠詣都城。步步漸行。一日頓到也)有云。因頓修而漸悟(如人學射。頓者箭箭直注意在中 的。漸者日久方始漸親漸中。此說運心頓修。不言功行頓畢)有云。因漸修而漸悟(如登九層之臺 。足履漸高。所見漸遠。故有人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等者。皆說證悟也。有云。先 須頓悟方可漸修者。此約解悟也(約斷障說。如日頓出霜露漸消。約成德說。如孩子生。即頓 具四肢六根。長即漸成志氣功業)故華嚴說。初發心時即成正覺。然後三賢十聖次第修證。 若未悟而修非真修也(良以非真流之行無以稱真。何有修真之行不從真起。故彼經說。若未聞說 此法。多劫修六度行。畢竟不能證真也)有云。頓悟頓修者。此說上上智根性樂欲俱勝(根勝 故悟欲勝故修)一聞千悟得大總持。一念不生前後際斷(斷障如斬一綟絲。萬條頓斷。修德如染 一綟絲。萬條頓色也。荷澤云。見無念體不逐物生。又云。一念與本性相應。便具河沙功德。八萬 四千波羅蜜門。一時齊用也)此人三業唯獨自明了。餘人所不見(金剛三昧經云。空心不動具六 波羅蜜。法華亦說。父母所生眼耳徹見三千界等也)且就事跡而言之。如牛頭融大師之類也。 此門有二意。若因悟而修。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即是證悟。然上皆只約今生而論 。若遠推宿世則唯漸無頓。今頓見者。已是多生漸熏而發現也。有云。法無頓漸。頓 漸在機者。誠哉此理。固不在言。本只論機。誰言法體頓漸義意有此多門。門門有意 。非強穿鑿。況楞伽四漸四頓(義與漸修頓悟相類)此猶不敢繁云。比見時輩論者。但有 頓漸之言。都不分析。就教有化儀之頓漸。應機之頓漸。就人有教授方便之頓漸。根 性悟入之頓漸。發意修行之頓漸。於中唯云先頓悟後漸修。似違反也。欲絕疑者。豈 不見日光頓出霜露漸消。孩子頓生(四肢六根即具)志氣漸立(肌膚人物業藝皆漸成也)猛風頓 

息波浪漸停。明良頓成禮樂漸學(如高貴子孫。於小時亂沒落為奴。生來自不知貴時清父母訪 得當日全身是貴人。而行跡去就不可頓改。故須漸學)是知頓漸之義。甚為要矣。然此文本意 。雖但敘禪詮緣達摩一宗。是佛法通體。諸家所述又各不同。今集為一藏都成理事具 足。至於悟解修證門戶。亦始終周圓。故所敘之頓漸須備盡其意。令血脈連續本末有 緒。欲見本末綸緒。先須推窮。此上三種頓說漸說教中所詮之法。本從何來。見在何 處。又須仰觀諸佛說此教意。本為何事。即一大藏經始終本末。一時洞然明了也。且 推窮教法從何來者。本從世尊一真心體流出。展轉至於當時人之耳。今時人之目。其 所說義。亦只是凡聖所依。一真心體隨緣流出。展轉遍一切處遍一切眾生身心之中。 但各於自心靜念如理思惟。即如是如是而顯現也(華嚴云。如是如是思惟。如是如是顯現也) 次觀佛說經本意者。世尊自云。我本意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者。欲令 眾生開佛知見。乃至入佛知見道故。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無 有餘乘若二若三。三世十方諸佛法亦如是。雖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而為 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故我於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普見一切眾生皆成正 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皆般涅槃(華嚴妙嚴品云。佛在摩竭提國菩提場中始成正覺。其地堅固 金剛所成。其菩提樹高廣嚴顯。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普見眾生等。一一如文)普見一切眾生 貪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身智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來藏經文也)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 智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我欲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 智慧如我無異(華嚴出現品文也。唯改當字為欲字。令順語勢也。法華亦云。我本立誓願。欲令一 切眾。如我等無異)遂為此等眾生於菩提場。稱於大方廣法界。敷演萬德因華以嚴本性。 令成萬德佛果。其有往劫與我同種善根。曾得我於劫海中以四攝法而攝受者(亦妙嚴品 文也)始見我身(頻呻三昧盧含那身)聞我所說(說上華嚴)即皆信受入如來慧。乃至逝多林我 入師子頻呻三昧。大眾皆證法界。除先修習學小乘者(佛在法華會說。昔在華嚴會中。五百 聲聞如聾如盲。不見佛境界。不聞圓融法。是也。次云。我今亦令得聞此經入於佛慧。即直至四十 年後法華會中皆得授記。是也)及溺貪愛之水等者(亦出現品云。如來智慧唯於二處不能為作生長 利益。所謂二乘。墮於無為廣大深坑。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然亦於彼曾無厭捨 。釋曰。即華嚴所說學小乘者。法華會中還得授記。及不在此會亦展轉令與授記是。此云不厭捨也) 如是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難可度脫。我於三七日。思惟如是事。我若但為讚 於佛乘。彼即沒在苦。毀謗不信故。疾入於惡道。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即墮 慳貪。此事為不可。進退難為。遂尋念過云佛所行方便力。方知過去諸佛皆以小乘引 誘。然後令人究竟一乘。故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我如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梵 音慰喻我。善哉釋迦文。第一之導師。得是無上法。隨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我聞 慰喻隨順諸佛意故。方往波羅奈國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漸漸諸處乃至千萬 (如羊車也)亦為求緣覺說十二因緣(如鹿車也)亦為求大乘者說六波羅蜜(如牛車也。此上皆當 第一密意依性說相教。此上三車皆是宅中。指云在門外者。以喻權教三乘云云)中間又為說甚深 般若波羅蜜。陶汰如上聲聞。進趣諸小菩薩(此當第二密意破相顯性教也)漸漸見其根熟。 

遂於靈鷲山開示如來知見。普皆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究竟一乘。如四衢道中白牛 車也。權教牛車大乘與實教白牛車一乘不同者。三十餘本經論。具有明文)顯示三乘法身。平等 入一乘道。乃至我臨欲滅度。在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作大師子吼。顯常住法。決定 說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當作佛。究竟涅槃常樂我淨。皆令安住祕密藏 中(法華且收二乘。至涅槃經方普收六道。會權入實。須漸次故也)即與華嚴海會師子頻呻大眾 頓證。無有別異(法華涅槃。是漸教中之終極。與華嚴等頓教。深淺無異。都為第三顯示真心即性 教也)我既所應度者皆以度訖。未得度者已為作得度因緣。故於雙樹間入大寂滅定。反 本還源。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常住法界常寂常照也。評曰。上來三紙全是於諸經中 錄佛自言也。但以抄錄之故。不免於連續綴合之處。或加減改換三字兩字而已。唯敘 華嚴處一行半。是以經題顯佛意。非佛本語也。便請將佛此自述本意判前三種教宗。 豈得言權實一般。豈得言始終二法。禪宗例教。誰謂不然。竊欲和會。良由此也。誰 聞此說而不除疑。若猶執迷。則吾不復也。然上所引。佛自云。我見眾生皆成正覺。 又云。根鈍癡盲。語似相違。便欲於其中次第通釋。恐間雜佛語文相交加。今於此後 。方始全依上代祖師馬鳴菩薩。具明眾生一心迷悟本末始終悉令顯現。自然見全佛之 眾生。擾擾生死。全眾生之佛。寂寂涅槃。全頓悟之習氣。念念攀緣。全習氣之頓悟 。心心寂照。即於佛語相違之處。自見無所違也。謂六道凡夫三乘賢聖根本悉是靈明 清淨一法界心性覺寶光各各圓滿。本不名諸佛。亦不名眾生。但以此心靈妙。自在不 守自性。故隨迷悟之緣。造業受報。遂名眾生。修道證真。遂名諸佛。又雖隨緣而不 失自性。故常非虛妄。常無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遂名真如。故此一心常具真如 生滅二門。未曾暫闕。但隨緣門中凡聖無定。謂本來未曾覺悟。故說煩惱無始。若悟 修證即煩惱斷盡。故說有終。然實無別始覺亦無不覺。畢竟平等。故此一心法爾有真 妄二義。二義復各二義。故常具真如生滅二門。各二義者。真有不變隨緣二義。妄有 體空成事二義。謂由真不變故妄體空為真如門。由真隨緣故妄成事為生滅門。以生滅 即真如。故諸經說。無佛無眾生。本來涅槃常寂滅相。又以真如即生滅故。經云。法 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既知迷悟凡聖在生滅門。今於此門具彰凡聖二相。即真妄和 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此識在凡本來常有覺與不覺二義。覺是三乘賢聖之本。 不覺是六道凡夫之本。今且示凡夫本末。總有十重(今每重以夢喻側注一一合之)一謂一切 眾生雖皆有本覺真心(如一富貴人端正多智自在宅中住)二未遇善友開示。法爾本來不覺(如 宅中人睡自不知也。論云。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也)三不覺故法爾念起(如睡法爾有夢。論云。依不 覺故生三種相。此是初一)四念起故有能見相(如夢中之想)五以有見故根身世界妄現(夢中別見 有身在他鄉貧苦。及見種種好惡事境)六不知。此等從自念起。執為定有。名為法執(正夢時 。法爾必執所見物。為實有也)七執法定故便見自他之殊。名為我執(夢時必認他鄉貧苦身。為 己本身)八執此四大為我身故。法爾貪愛順情諸境欲以潤我。嗔嫌違情諸境恐損惱我。 愚癡之情種種計校(此是三毒。如夢在他鄉所見違順等事。亦貪嗔也)九由此故造善惡等業(夢 中或偷奪打罵。或行恩布德) 

十業成難逃。如影響應於形聲。故受六道業繫苦樂相(如夢因偷奪打罵。彼捉枷禁決罰 。或因行恩。得報舉薦拜官署職)此上十重生起次第。血脈連接行相甚明。但約理觀心而推 照。即歷然可見。次辨悟後修證。還有十重翻妄即真。無別法故。然迷悟義別順逆次 殊。前是迷真逐妄。從微細順次生起。展轉至麁。後乃悟妄歸真。從麁重逆次斷除。 展轉至細。以能翻之智。自淺之深。麁障易遣。淺智即能翻故。細惑難除。深智方能 斷故。故後十從末逆次。翻破前十。唯後一前二有少參差。下當顯示十重者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下之一 

禪源諸詮集~2~宗密大師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二 
唐圭峯山沙門宗密述 
◎上來十意理例昭然。但細對詳禪之三宗教之三種。如經斗稱足定淺深。先敘禪 門。後以教證。禪三宗者。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絕無寄宗。三直顯心性宗。教三種者 。一密意依性說相教。二密意破相顯性教。三顯示真心即性教。右此三教如次同前三 宗相對一一證之。然後總會為一味。今且先敘彈宗。初息妄修心宗者。說眾生雖本有 佛性。而無始無明覆之不見故輪迴生死。諸佛已斷妄想故見性了了。出離生死神通自 在。當知凡聖功用不同。外境內心各有分限。故須依師言教背境觀心息滅妄念。念盡 即覺悟無所不知。如鏡昏塵。須勤勤拂拭。塵盡明現即無所不照。又須明解趣入禪境 方便。遠離憒鬧住閑靜處。調身調息跏趺宴默。舌拄上腭心注一境。南侁北秀保唐宣 什等門下。皆此類也。牛頭天台惠稠求那等。進趣方便迹即大同。見解即別。二泯絕 無寄宗者。說凡聖等法。皆如夢幻都無所有。本來空寂非今始無。即此達無之智亦不 可得。平等法界無佛。無眾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誰言法界無修不修無佛不 佛。設有一法勝過涅槃。我說亦如夢幻。無法可拘無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 此了達本來無事。心無所寄方免顛倒。始名解脫。石頭牛頭下至徑山。皆示此理。便 令心行與此相應。不令滯情於一法上。日久功至塵習自亡。則於怨親苦樂一切無礙。 因此便有。一類道士儒生閑僧汎參禪理者。皆說此言。便為臻極不知此宗。不但以此 言為法。荷澤江西天台等門下亦說此理。然非所宗。三直顯心性宗者。說一切諸法若 有若空皆唯真性。真性無相無為。體非一切。謂非凡非聖非因非果非善非惡等。然即 體之用而能造作種種。謂能凡能聖現色現相等。於中指示心性。復有二類。一云。即 今能語言動作貪嗔慈忍造善惡受苦樂等。即汝佛性。即此本來是佛。除此無別佛也。 了此天真自然。故不可起心修道。道即是心。不可將心還修於心。惡亦是心。不可將 心還斷於心。不斷不修任運自在。方名解脫。性如虛空不增不減。何假添補。但隨時 隨處息業。養神聖胎增長。顯發自然神妙。此即是為真悟真修真證也。二云諸法如夢 。諸聖同說。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 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由無始迷之故。妄執身 心為我起貪嗔等念。若得善友開示。頓悟空寂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為我相人相。 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故雖備修萬行。唯以無 念為宗。但得無念知見。則愛惡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業自然斷除。功行自然 增進。既了諸相非相。自然無修之修。煩惱盡時生死即絕。生滅滅已。寂照現前應用 無窮。名之為佛。然此兩家皆會相歸性。故同一宗。然上三宗中。復有遵教慢教。隨 相毀相。拒外難之門戶。接外眾之善巧。教弟子之儀軌。種種不同。皆是二利行門各 隨其便。亦無所失。但所宗之理即不合有二。故須約佛和會也。次下判佛教總為三種 者。一密意依性說相教(佛見三界六道悉是真性之相。但是眾生迷性而起。無別自體。故云依性  。然根鈍者卒難開悟。故目隨他所見境相說法漸度。故云說相說。未彰顯故云密意也)此一教中自 有三類。一人天因果教。說善惡業報令知因果不差。懼三途苦求人天樂。修施戒禪定 等一切善行。得生人道天道乃至色界無色界。此名人天教。二說斷惑滅苦樂教。說三 界不安皆如火宅之苦。令斷業惑之集。修道證滅以隨機故。所說法數一向差別。以揀 邪正。以辨凡聖。以分忻厭。以明因果。說眾生五蘊都無我主。俱是形骸之色。思慮 之心。從無始來因緣力故。念念生滅相續無窮。如水涓涓。如燈焰焰。身心假合似一 似常。凡愚不覺執之為我。寶此我故即起貪(貪名利榮我)嗔(嗔違情境恐侵損我)癡(觸向錯解 非理計校)等三毒。三毒擊於意識。發動身口造一切業。業成難逃(影隨形響應聲)故受五 道苦樂等身(此是別業所感)三界勝劣等處(所居處此是共業所感)於所受身還執為我。還起貪 等造業受報。身則生老病死。死而還生。界則成住壞空。空而復成。劫劫生生輪迴不 絕。無始無終如級井輪。都由不了此身本不是我(此上皆是前人天教中世界因果也。前但令 厭下忻上。未說三界皆可厭患。又未破我。今具說之。即苦集二諦也。下破我執令修滅道二諦。明 出世因果。故名四諦教)不是我者。此身本因色心和合為相。今推尋分析。色有地水火風 之四類。心有受(領納好惡之事)想(取像)行(造作一切)識(一一了別)之四類(此四與色都名五蘊) 若皆是我。即成八我。況色中復有三百六十段骨。段段各別皮毛筋肉肝心肺腎各不相 是(皮不是毛等)諸心數等亦各不同。見不是聞。喜不是怒。既有此眾多之物。不知定取 何者為我。若皆是我。我即百千一身之中多主紛亂。離此之外復無別法。翻覆推我皆 不可得。便悟此身心等俱是眾緣似和合相元非一體。似我人相元非我人。為誰貪嗔。 為誰殺盜。誰修戒施。誰生人天(知苦集也)遂不滯心於三界有漏善惡(斷集諦也)但修無我 觀智(道諦)以斷貪等止息諸業。證得我空真如。得須陀洹果。乃至滅盡患累得阿羅漢果 (滅諦)灰身滅智永離諸苦(諸阿含等六百一十八卷經。婆沙俱舍等六百九十八卷論。皆唯說此小乘 及前人天因果。部帙雖多理不出此也)三將識破境教(說前所說境相。若起若滅。非唯無我。亦無 如上等法。但是情識虛妄變起。故云將識破境也)說上生滅等法不關真如。但各是眾生無始已 來法爾有八種識。於中第八藏識。是其根本。頓變根身器界種子。轉生七識。各能變 現自分所緣(眼緣色。乃至七緣八見。八緣根種器界)此八識外都無實法。問如何變耶。答我 法分別熏習力故。諸識生時變似我法。六七二識無明覆故。緣此執為實我實法。如患 (病重心昏見異色人物)夢(夢相所見可知)者。患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夢時執為實有 外物。寤來方知唯夢所變。我此身相及於外境。亦復如是。唯識所變。迷故執有我及 諸境。既悟本無我法唯有心識。遂依此二空之智。修唯識觀及六度四攝等行。漸漸伏 斷煩惱所知二障。證二空所顯真如。十地圓滿。轉八識成四智菩提也。真如障盡。成 法性身大涅槃也。解深密等數十本經。瑜伽唯識數百卷論。所說之理。不出此也。此 上三類都為第一密意依性說相教。然唯第三將識破境教。與禪門息妄修心宗而相扶會 。以知外境皆空故不修外境事相。唯息妄修心也。息妄者。息我法之妄。修心者。修 唯識之心。故同唯識之教。既與佛同。如何毀他漸門息妄看淨時時拂拭凝心住心專注 一境及跏趺調身調息等也。此等種種方便。悉是佛所勸讚。淨名云。不必坐不必不坐 
。坐與不坐任逐機宜。凝心運心各量習性。當高宗大帝乃至玄宗朝時。圓頓本宗未行 北地。唯神秀禪師大揚漸教。為二京法主三帝門師。全稱達摩之宗。又不顯即佛之旨 。曹溪荷澤。恐圓宗滅絕。遂呵毀住心伏心等事。但是除病。非除法也。況此之方便 本是五祖大師教授。各皆印可為一方師。達摩以壁觀教人安心。外止諸緣內心無喘。 心如牆壁可以入道。豈不正是坐禪之法。又廬山遠公與佛陀耶舍二梵僧所譯達摩禪經 兩卷。具明坐禪門戶漸次方便。與天台及佚秀門下意趣無殊。故四祖數十年中脇不至 席。即知了與不了之宗。各由見解深淺。不以調與不調之行而定法義。偏圓但自隨病 對治。不須讚此毀彼(此注通前敘。有人問難余云。何以勸坐禪者。余今以此答也)二密意破相 顯性教(據真實了義。即妄執本空更無可破。無漏諸法本是真性。隨緣妙用永不斷絕。又不應破。 但為一類眾生執虛妄相障真實性難得玄悟。故佛且不揀善惡垢淨性相一切呵破。以真性及妙用不無 。而且云無。故云密意。又意在顯性。語乃破相。意不形於言中。故云密也)說前教中所變之境 既皆虛妄。能變之識豈獨真實。心境互依空而似有故也。且心不孤起。託境方生。境 不自生。由心故現。心空即境謝。境滅即心空。未有無境之心。曾無無心之境。如夢 見物似能見所見之殊。其實同一虛妄都無所有。諸識諸境亦復如是。以皆假託眾緣無 自性故。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故 空中無色。無眼耳鼻舌身意。無十八界。無十二因緣。無四諦。無智。亦無得。無業 。無報。無修。無證。生死涅槃平等如幻。但以不住一切無執無著而為道行。諸部般 若千餘卷經。及中百門等。三論廣百論等。皆說此也(智度論百卷。亦說此理。但論主通達 不執。故該收大小乘法相 同後一真性宗)此教與禪門泯絕無寄宗全同。既同世尊所說菩薩 所弘。云何漸門禪主及講習之徒。每聞此說。即謗云。撥無因果。佛自云。無業無報 。豈邪見乎。若云佛說此言自有深意者。豈禪門此說無深意耶。若云我曾推徵覺無深 意者。自是汝遇不解之流。但可嫌人。豈可斥法。此上一教據佛本意雖不相違。然後 學所傳多執文迷旨。或各執一見彼此相非。或二皆泛信渾沌不曉。故龍樹提婆等菩薩 。依破相教廣說空義。破其執有令洞然解於真空。真空者是不違有之空也。無著天親 等菩薩。依唯識教廣說名相。分析性相不同染淨各別。破其執空令歷然解於妙有。妙 有者是不違空之有也。雖各述一義而舉體圓具。故無違也。問若爾何故已後有清辨護 法等諸論師互相破耶。答此乃是相成。不是相破。何者。以末學人根器漸鈍互執空有 故。清辨等破定有之相。令盡徹至畢竟真空。方乃成彼緣起妙有。護法等破斷滅偏空 意存妙有。妙有存故。方乃是彼無性真空。文即相破。意即相成(敘前疑南北禪門相競今 於此決也)由妙有真空有二義故。一極相違義。謂互相害全奪永盡。二極相順義。謂冥 合一相舉體全攝。若不相奪全盡無。以舉體全收故極相違方極順也。龍樹無著等就極 順門故相成。清辨護法等據極違門故相破。違順自在成破無礙。即於諸法無不和會耳 。哀哉此方兩宗後學經論之者。相非相斥不異仇讐。何時得證無生法忍。今頓漸禪者 亦復如是。努力通鑒勿偏局也。問西域先賢相破。既是相成。豈可此方相非便成相嫉 。答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各各觀心各各察念。留藥防病不為健人。立法防奸不為賢士 
。三顯示真心即性教(直指自心即是真性。不約事相而示。亦不約心相而示。故云即性。不是方 便隱密之意。故云顯示也)此教說一切眾生皆有空寂真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不因斷惑成淨 。故云性淨。寶性論云。清淨有二。一自性清淨。二離垢清淨。勝鬘云。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此 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釋云。此心超出前空有二宗之理。故難可了知也)明明不昧了了常 知(下引佛說)盡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為佛性。亦名如來藏。亦名心地(達摩所傳是此心也) 從無始際妄想翳之。不自證得耽著生死。大覺慜之出現於世。為說生死等法一切皆空 。開示此心全同諸佛。如華嚴經出現品云。佛子。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俱以 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譬如有大經卷(喻 佛智慧)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智體無邊廓周法界)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盡(喻體上本有 恒沙功德恒沙妙用也)。此大經卷。雖復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塵中(喻佛智。全在眾 生身中圓滿具足也)如一微塵(舉一眾生為例)一切微塵皆亦如是。時有一人。智慧明達(喻世 尊也)具足成就清淨天眼。見此經卷在微塵內(天眼力隔障見色。喻佛眼力隔煩惱見佛智也)於 諸眾生無少利益(喻迷時都不得其用。與無不別)即起方便破彼微塵(喻說法除障)出此大經卷 。令諸眾生普得饒益(云云乃至)如來智慧亦復如是。無量無礙普能利益一切眾生(合書寫 三千世界事)具足在於眾生身中(合微塵中)但諸凡愚妄想執著。不知不覺不得利益。爾時 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 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 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即教彼眾生修習聖道(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等)令離妄想。離妄 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一切眾生。問上既云性自了了常知。何須諸佛開示。 答此言知者。不是證知。意說真性不同虛空木石。故云知也。非如緣境分別之識。非 如照體了達之智。直是一真如之性。自然常知。故馬鳴菩薩云。真如者自體真實識知 。華嚴迴向品亦云。真如照明為性。又據問明品說。知與智異。智局於聖不通於凡。 知即凡聖皆有。通於理智。故覺首等九菩薩問文殊師利言。云何佛境界智(證悟之智)云 何佛境界知(本有真心)文殊答智云。諸佛智自在三世無所礙(過去未來現在事。無不了達。故 自在無礙)答知云。非識所能識(不可識識者。以識屬分別。分別即非真知。真知唯無念。方見也) 亦非心境界(不可以智知。謂若以智證之。即屬所證之境。真知非境界。故不可以智證。瞥起照心 。即非真知也。故經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論云。心不見心。荷澤大師云。擬心即差。故 北宗看心是失真旨。心若可看。即是境界。故此云非心境界)其性本清淨(不待離垢惑方淨。不待斷 疑濁方清。故云本清淨也。就寶性論中。即揀非離垢之淨。是彼性淨。故云。其性本清淨)開示諸 群生(既云。本淨不待斷障。即知群生本來皆有。但以惑翳而不自悟。故佛開示皆令悟入。即法華 中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如上所引。佛本出世只為此事也。彼云。使得清淨者。即寶性中離垢清淨也 。此心雖自性清淨。終須悟修方得性相圓淨。故數十本經論。皆說二種清淨二種解脫。今時學淺之 人。或只知離垢清淨。離垢淨解脫。故毀禪門即心即佛。或只知自性清淨。性淨解脫。故輕於教相 。斥於持律。坐禪調伏等行不知必須頓悟自性清淨性自解脫。漸修令得離垢清淨。離障解脫。成圓 滿清淨究竟解脫。若身若心無所壅滯。同釋迦佛也) 
寶藏論亦云。知有有壞。知無無敗(此皆能知有無之智)真知之知。有無不計(既不計有 無即自性無分別之知)如是開示靈知之心。即是真性與佛無異。故顯示真心即性教也。華 嚴密嚴圓覺佛頂勝鬘如來藏法華涅槃等四十餘部經。寶性佛性起信十地法界涅槃等十 五部論。雖或頓或漸不同。據所顯法體皆屬此教。全同禪門第三直顯心性之宗。既馬 鳴標心為本源。文殊揀知為真體。如何破相之黨。但云寂滅不許真知。說相之家。執 凡異聖不許即佛。今約佛教判定正為斯人。故前敘西域傳心多兼經論無二途也。但以 此方迷心執文以名為體故。達摩善巧揀文傳心。標舉其名(心是名也)默示其體(知是心也) 喻以壁觀(如上所敘)令絕諸緣。問諸緣絕時有斷滅否。答雖絕諸念亦不斷滅。問以何證 驗云不斷滅。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師即印云。只此是自性清淨心。更勿疑也。若所 答不契。即但遮諸非更令觀察。畢竟不與他先言知字。直待自悟方驗實。是親證其體 。然後印之令絕餘疑。故云。默傳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總不言。六代相傳 皆如此也。至荷澤時他宗競播。欲求默契不遇機緣。又思惟達摩懸絲之記(達摩云。我 法第六代後。命如懸絲)恐宗旨滅絕。遂明言知之一字眾妙之門。任學者悟之淺深。且務 圖宗教不斷。亦是此國大法運數所至。一類道俗合得普聞故感應如是。其默傳者餘人 不知。故以袈裟為信。其顯傳者學徒易辨。但以言說除疑。況既形言足可引經論等為 證(前敘外難云。今時傳法者說密語否。今以此答也。法是達摩之法。故聞者淺深皆益。但昔密而今 顯。故不名密語。豈可名別法亦別耶)問悟此心已如何修之。還依初說相教中令坐禪否。答 此有二意。謂昏沈厚重難可策發。掉舉猛利不可抑伏。貪嗔熾盛觸境難制者。即用前 教中種種方便隨病調伏。若煩惱微溥慧解明利。即依本宗本教一行三昧。如起信云。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身正意不依氣息形色。乃至唯心無外境界。金剛三昧經云。禪 即是動不動不禪是無生禪。法句經云。若學諸三昧。是動非坐禪。心隨境界流。云何 名為定。淨名云。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行住坐臥)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佛所印身 。據此即以答。三界空花四生夢寐。依體起行修而無修。尚不住佛不住心。誰論上界 下界(前敘難云。據教須引上界定者。以管窺天但執權宗之說。見此了教理應懷慚而退)然此教中 以一真心性對染淨諸法。全揀全收。全揀者。如上所說。俱剋體直指靈知。即是心性 。餘皆虛妄。故云。非識所識。非心境等。乃至非性非相。非佛非眾生離四句絕百非 也。全收者。染淨諸法無不是心。心迷故妄起惑業。乃至四生六道雜穢國界。心悟故 從體起用。四等六度乃至四辨十力妙身淨剎。無所不現。既是此心現起諸法。諸法全 即真心。如人夢所現事。事事皆人。如金作器。器器皆金。如鏡現影。影影皆鏡(夢對 妄想業報。器喻修行。影喻應化)故華嚴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起信 論云。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乃至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 心。無相可得。故一切法如鏡中相。楞伽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能 遍興造一切趣生。造善造惡受苦受樂。與因俱故知一切無非心也。全揀門攝前第二破 相教。全收門攝前第一說相教。將前望此。此則逈異於前。將此攝前。前則全同於此 。深必該淺。淺不至深。深者直顯出真心之體。方於中揀一切收一切也。如是收揀自。 
在性相無礙。方能於一切法悉無所住。唯此名為了義。更有心性同異頓漸違妨。及所
排諸家言教部帙次第。述作大意悉在下卷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