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11月4日 星期日

法華經今解 (化城喻品七 之一)~悟顯法師 講述

妙法蓮華經今解
化城喻品第七
第一講

請掀開《妙法蓮華經》看,一百七十頁,〈化城喻品〉第七,到這裡是世尊第三周說法。前面分別是:第一個,「法說周」。第二個,「譬喻周」。這裡是講「因緣周」。所謂「三周說法」,這「周」是指「圓滿周到」的意思,所以稱為「三周說法」。

第一周是從〈方便品〉到〈譬喻品〉。這是為上根之人直說一乘了義,所以叫「法說周」,像舍利弗他能夠領會得到。

第二「譬喻周」是從〈譬喻品〉一直到〈授記品〉也就是第六品,這是舉種種譬喻,包括「三草二木」、如「長者家子」種種的譬喻;讓中根之人可以領會得到一乘了義,所以後面有「四大弟子受菩提記」。
從〈化城喻品〉一直到末後〈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這裡是為下根人廣說因緣。
所以你看〈化城喻品〉裡面世尊說大通智勝如來過去種種的因緣。下根之人,他以因緣而得開悟。前面他聽聞世尊所說「佛法中唯有一乘了義」,他沒有辦法理解;佛又說「眾生的佛性與佛完全一樣」,這個他也沒有辦法理解。他不曉得過去諸佛有沒有說過,所以世尊舉大通智勝如來,久遠劫前就曾說《法華》,後面再舉化城的譬喻,來告訴這些下根之人,二乘法是權巧方便,並不是真實法,所證得的涅槃並非真實,這個是〈化城喻品〉一直到後面的〈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這是第三周說法,所以這裡是一開始。

這個「周」就是指「周圓」,廣度一切的眾生,分別上根、中根、下根,所以叫「三周說法」。這是《法華經》裡面相當有名的「三周說法」,大家一定要記得,不然你們聽了《法華經》回去以後,人家跟你講《法華經》講到「三周說法」,你還是搞錯,以為是「三個禮拜」。

這《法華經》,世尊在世的時候,講《法華》講了五十小劫,這是世尊入定加持大眾;雖然短短的幾天,但是說法已經相當地長遠,這個到後面就會詳細地說。所以不只有三個禮拜而已,像大通智勝佛說《法華經》說八千劫,所以世尊講《法華》算是短的了。
這是大概介紹一下這「三周說法」。

經文:
佛告諸比丘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國名好城。劫名大相。諸比丘。彼佛滅度以來。甚大久遠。

這是我們剛講的,世尊知道還有很多的眾生沒有辦法相信「如來出世唯說一乘」,即使透過前面的這些譬喻,他也沒有辦法相信,他也沒有辦法去修學。這個就是小乘的劣根器,就是轉不過來,更不要說要他能夠看大乘經典。為什麼說「信」這麼重要?因為你不相信,你就不可能接受啊。就像你在看世間的一些道理,也是一樣,你對這個道理沒搞清楚,你是不會接受的,這是人之常情。所以在這裡特別說過去的因緣,來讓大家知道,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這樣講,過去也有諸佛,也有大通智勝如來講說《法華經》,也告訴眾生:「佛法中唯有一乘」,也告訴眾生這「妙法蓮華即是眾生本具之心性,不假修成」。二乘所證的涅槃,尚未到達究竟,只是「化城」而已。所以應當相信一乘了義,所以叫「開佛知見」,到這裡都還是開佛知見。

這《法華經》分成四個部分,我們講過的,到這裡都還算是「開佛知見」,開示眾生本有佛知佛見,讓你能知道,能夠信入。前面舍利弗信入所以得授記,再來四大弟子能夠信入,得佛授記,這裡普為一切大眾說《法華經》,談說心性之理,使眾生能夠信入。

「佛告諸比丘」就是佛告訴在座的大眾;「比丘」是七眾之首,所以你看有一些經典裡面講「佛告諸比丘」,這不是只有在講比丘而已,是包含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他是舉比丘,也就是以七眾之首,來做一個代表,當然也涵蓋著我們大眾在裡面。經典你要會看,不能認為只有說到「比丘」,你就想到只是指比丘,而你是優婆塞或優婆夷,那與你無關,其實經典不是這樣理解的。所以,告訴這些比丘,舉「比丘」就是告訴與會的大眾:你要記住,前面有五千大眾退席,所謂:「其數有五千。不自見其過。於戒有缺漏。」這些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有懷增上慢的人,他們沒有辦法信受。
那麼在法華會上,到第七品,如今在場的,都是能信、能解大乘,都有這個善根。所以你們能來聽,也是有善根的,也是在可度可化的範圍之內。你看釋迦牟尼佛就有講,在末法就會有這些人在那裡毀謗大乘的;說大乘不是佛說的;是佛滅度後五百年龍樹菩薩說的,或說是從小乘演變過來的,這個我們前都講過;或說這佛教,他乾脆說這佛教是從印度教過來的,那一些是不可度不可化的。

我跟你們講,你們做學問,拿到一組數據或是聽到一個論點,你要用邏輯去思考一下。佛法講的:「從它生者必屬於它。」什麼叫「從它生者必屬於它」?你說佛教是印度教來的,你這種論點違不違背印度教呢?一定違背。因為從它生者必屬於它嘛。就像蘋果樹長蘋果,不會長西瓜嘛。為什麼?不同種啊。你是你爸爸的兒子,妳是妳爸爸的女兒,你跟他一定在基因上一定有相關聯,必屬於它。而佛教的宗旨,核心的道理,跟印度教是完全不一樣的。你只看到印度教它好像有吃素,也有講五戒講十善,就說佛教是印度教來的,那我們中國也有很多民間信仰也是講五戒十善,也有拜多神啊。而且佛教的這些菩薩,他們並不是神。佛教這是講「佛陀的教育」,是教你了生死的。所以這在本質上就跟印度教不一樣,所以不可能從它那裡過來,也不會從它那裡演變,因為跟它完全是沒有關係的。如果佛教能從印度教演變過來,那這個裡面就有兩個問題,要嘛,就是印度教變質了,它就不是原來的印度教;要嘛,就是你學的這佛教有問題。所以很簡單的,它這兩個是不同體系的。就像你把沙放到鍋子裡面煮,你煮沙不可能成飯。你說佛教從印度教過來的,那這印度教學一學就會變成佛教?那就不對啦,就不符合因果啦。大乘如果是從小乘過來的,那小乘學一學它會變大乘,那你這個小乘也不是原來的小乘。

我們剛剛講的,「從它生者必屬於它」,你稍微有點現在人講的「邏輯思想」,你就可以去想一想:這大乘佛法的核心,談論的是心性,而小乘不離六識,怎麼可能只講六識範疇的;而能夠去理解到八識範疇,談說心性。那不可能嘛!很簡單的,就像我們剛剛講的,你蘋果樹再怎麼種,你可以有大蘋果、有小蘋果,但你不會長出西瓜。就像你小乘再怎麼學,不管它基因再怎麼突變,思想再怎麼變,它不可能變成大乘。所以你們想了解佛法、想學佛,不能只看世間人的學術文章、論文,你要看佛經,尤其佛弟子,你要看佛經,要用佛法來解釋,我們佛法有自己的一套體系,而不是世間的學術體系,我們佛教有一套自己體系叫「分科判教」。所以為什麼有天台講的「四教儀」、華嚴的「五教儀」。天台講「五時八教」,就告訴你:佛一出世他先講《華嚴》,先說大乘,而後才開「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這是有根有據的,都是高僧大德講的。高僧大德就是國師,在以前能當國師,以現在來看,不是只拿一個博士,可能十個博士還不止。我們就講唐朝的一行禪師,你看這一行禪師,唐朝為什麼會這麼富饒?這曆法關係到一國的國運,因為以前我們中國是農業社會,唐朝的曆法是一行禪師幫忙修改的,他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能夠預測這一年的節氣,能夠預測一年的星宿方位;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知道生物學,知道佛學,也會寫詩,又能夠行腳。你要說「行腳」,要以世間人的眼光來看又是個旅行家、探險家。那他不只是一個博士,可能一個國師身上是十個博士、二十個博士;又能學密宗,又通顯教;又懂漢傳佛教,又懂密法。以前的祖師真的相當厲害,華嚴宗的四祖清涼國師也是,華嚴宗三祖賢首國師也是,你不要以為他只會《華嚴》,他什麼宗都通,「三教九流」都會,世間法、佛法他全通。你看,像武則天打的這些勝仗,很多時候都是有賢首國師在後面作法,這在佛教歷史上都有文獻記載。

所以當你看到、你聽到一個論點,你看到一篇學術文章,你要想一想:它講的東西合不合邏輯。像:有的人說大乘佛法是佛滅度後五百年才興起來的,這種講法不對啊。你看大迦葉,你看舍利弗尊者,你看佛講《法華經》那個時候多殊勝。我們舉《無量壽經》會上來講,眼睛看得到的聽眾就有兩萬人,以前的交通不發達,你想要聚集兩萬人,那可沒那麼簡單。現在交通很發達,坐個地鐵、搭個飛機、高鐵,你馬上就到了。你看,比如說你生活在北京,北京搭個高鐵三十分鐘到天津去,聽場演唱會再回來,或是到天津吃頓飯再回北京,三十分鐘加上進出車站時間,一個小時就解決了;現在方便啊。那在以前,你要有兩萬人在那裡聽經,那沒那麼簡單的。

所以要用腦筋想一想,你不要被世俗所謂的「學術論文」給忽悠去了,他們那些人很多都是為了拿個學歷、要張文憑去的,講的東西跟真正的佛法是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有謗佛的過失在裡面。你想一想,他們常講大乘是從小乘出來的,你要是懂佛法,就知道:大乘怎麼可能從小乘出來的,這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但是我們大乘經典有講:大乘法裡有攝受小乘;小乘法卻沒有辦法涵蓋大乘法,只能說它略說大乘。你要記住:大乘是佛說的,小乘法也是佛講的,小乘它是一個教化眾生的方便;就像教數學,這數學家他在學,是從基礎的學到最深的,那他懂得最深的以後,他要教這些不懂的人,是不是也從基礎開始;就像數理,數理它這個數學的概念本來就在那裡,人藉由算數而去發掘。就像心性一樣,心性之理本自圓成,藉由修行而去開發、而去證悟。你證悟以後,因為眾生的根器不同,對於根器特別差的,用這小乘法來接他上來;慢慢地,學了小乘,而後叫他捨小乘來學大乘,所以這是佛的方便,這個道理你要清楚。我不曉得我這樣講,你們腦筋有沒有稍微清醒一點?你們稍微去想一下。

你不要聽到是哪一個博士拿了一篇論文,你就覺得:「啊~是博士的論文。」你就把他講的全信了,那你就是著相。那也是你在看書,你沒有認真地去看。你要想到:他講的這些東西跟佛法正宗的教義相不相符?你不能隨隨便便地就信他,因為有些人他畢竟沒有在學佛,就是四處查資料,再加上自己的世間見解去解讀佛教的內容,所以不可信。在佛教正宗的教義上來講,就是先說大乘,這才是正宗,是先講《華嚴》,而後才說「阿含」、藉由小乘的方便,慢慢接上階,這樣道理就很清楚了。大小乘,它的宗旨是完全不同的,就像沙不是飯的本,你煮沙絕不可能煮成飯,學小乘再怎麼學,學破了,你也不可能學成大乘;就像你學外道,再怎麼學也不可能學成佛法;你學印度教,再怎麼學也不可能學成佛教,都是不可能的。

你看我們佛法講的「人皆平等,眾生都有佛性」;而印度教它說人有四姓,你看這「四姓階級」它都不平等,這跟佛法的教義是完全不同,所以這兩個是不可能一樣的。我們不是在批評其他宗教,而是告訴你這兩樣東西是不同的。我們能包容他們,人家未必能包容我們。所以有一些錯誤的學術論文裡面講到:什麼佛教是從印度教來的,是印度教的分支,這類話都不要聽信。你不要搞錯了,蘋果樹再怎麼分支也不會長出西瓜。同樣的道理,它可以有大蘋果、有小蘋果,它都還是一樣是蘋果;就像佛法再怎麼學,你也不可能學成其他的宗教;也不可能拿儒家,也不可能拿《弟子規》這種世間書作為佛教的根本,這是一樣的道理,因為那些是不同的東西,你把它搞在一起,那就是你搞錯了。有一些人他講的一些話,就是很抽象的那種哲學,像什麼:「大家都一樣」,講這種似是而非的空話;我們佛法所講的很現實,什麼叫「同」,什麼叫相同?眾生都有心,這是相同。什麼叫「異」?每個人的五官四肢不同叫異,每個人的思想、這煩惱習氣不同叫異。所以我們佛教講「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不是一味地講這種所謂的「同見」,墮在「同見」當中,當然也不可以墮在「異見」當中。所以你能看得透「同、異」,那在同異差別相當中,那就自在了,這個道理你要了解。


我們回到經文:
「佛告諸比丘。乃往過去。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這「阿僧祇」翻作中文叫無央數劫。「爾時」,在那個時候,「有佛。名大通智勝」大通智勝佛,這「大」就是指我們的智體,真如智體,智慧的「智」,智慧的本體所以叫「大」。「通」就包括凡,包括聖,所以祖師講「徹凡徹聖」名曰「通」。這個「真智」,真智則常然不昧,所以叫做「智」,般若智常常現前,從來不失不壞。剛剛前面講的「智」的本體名曰「大」,這裡講「智」就是般若智慧。「大」是講智的本體,也就是講心性,我們般若依心性而有。就像電燈泡它有它的一個形狀,這是它的體,它會發光,這光就代表智,所以你這樣道理就很清楚了。
那麼「勝」就「真勝義性」,什麼叫做「真勝義性」?所謂「宣勝義中真勝義性」,這個「勝」就是指超過一切凡小外道的那些論典,所以叫「真勝義性」;「真」就真實,「勝」就是殊勝;「勝義」是殊勝的義趣,所以叫「真勝義性」,這是總的來說「名大通智勝如來」。同樣具足如來的十種德號: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之前講過了,我們就不再多說。
「其國名為好城」,他住在這個國土,叫好城國。這一個時劫名曰「大相劫」。「彼佛滅度以來。甚大久遠。」這是大通智勝佛入涅槃以來,距離我們非常久遠。那麼,這「好城」它代表常住寂光;我們的真如自性常住寂光,所以名為「好城」。什麼叫「大相」呢?空劫以前名曰「大相」。什麼叫「空劫」,為什麼會有「劫」?「劫」就是時間的概念,眾生起心動念而妄有一切現相,「心境相對」產生這虛妄的時差概念。所以這「空劫以前」這時間就空掉了,那就回到原原本本,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空劫以前,所以名曰「大相」,這叫「大相」。所以「大通智勝如來」就是講我們眾生的真如智體,真如,這個般若智慧,講真如智體,智慧的「智」,住常寂光土。那麼「常寂光」不一定要以國土來呈現,這安住之眾生本源清淨之處就名為「常寂光」。「常」則真常不變,「寂」則離一切染淨分別,「光」則智光常照,名曰「常寂光」。所以這是講的「住常寂光,劫名大相」。


「彼佛滅度以來,甚大久遠。」為什麼說彼佛滅度以來?這代表這大通智勝如來,住好城國,劫名大相。代表眾生真如智慧,從迷失以來甚大久遠。
有多久遠?後面講「塵點劫」。
經文: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種。假使有人磨以為墨。過於東方千國土乃下一點。大如微塵。又過千國土復下一點。如是展轉盡地種墨。於汝等意云何。是諸國土。若算師。若算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否。
不也。世尊。
諸比丘。是人所經國土。若點不點。盡抹為塵。一塵一劫。彼佛滅度已來。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這裡講「塵點劫」,後面〈如來壽量品〉裡面也有講一個「塵點劫」,雖然都叫「塵點劫」,但是它表法的義趣不同。我先解釋這邊的「塵點劫」,它說:「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種」,這「地種」就是土地,包括地上所有的東西。「假使有人磨以為墨」,假設有人把它磨成粉末然後加上水,像墨汁一樣。意思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它的分子非常地細,把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大呢?按佛經上講,這有百億日月,就是有一百億個太陽系。我們知道一個太陽系就非常大了,這一百億個太陽系,不知道現在我們中國做的這全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有沒有辦法看到一百億個太陽系,這個範圍是相當大,是一尊佛的教化區。

「過於東方千國土乃下一點」,就是把這些國土磨為墨汁,過東方一千個國土,這一千國土多大?一樣是百億日月。從東邊開始往東走,過一千個國土乃下一點。這一「點」有多大?大如微塵。你看毛筆那麼隨便一「點」,可能就是半個指節這麼大,但是它這裡講的一「點」是一粒微塵。「微塵」怎麼算?我們佛門是七進制的,講從「牛毛塵」,就是牛毛它的毛尖、毛頭,在毛頭那裡可以放一粒灰塵,這叫「牛毛塵」;再來小七分之一,是「羊毛塵」,再小七分之一,是「兔毛塵」;再來「水塵」,在水面上有塵;那金子的密度又比水大,金上有一粒微塵叫做「金塵」;水塵比兔毛塵再小七分之一,金塵比水塵再小七分之一,微塵比金塵再小七分之一,這才叫「微塵」,你看這麼小。把這三千大千世界磨以為墨,都磨成墨,然後過東方千國土點下一「點」,這一「點」有多大?就微塵這麼大,再過一千個國土,再下一「點」,如是輾轉盡地種墨,這個展轉盡地種墨,就是把你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剛才磨的這些「地種墨」全部把它點完。你想想,你一枝筆裡面的墨水,可以用多久。今天釋迦牟尼佛舉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地種,裡面所有東西都把它磨為微塵、調成墨汁,過千國土乃下一點;這一個國土算百億日月,過一千個國土下一點,盡地種墨,全部給你點完。

「於汝等意云何」,你算算看,你覺得如何。「是諸國土。若算師。若算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否。」你就知道,這個數量非常地大,前面講的「無央數」、「不可思議阿僧祇」等等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衹」,這個講得很抽象,它沒有辦法去做一個很實質化的體會。因為這很抽象,你說無限大,這「無限大」到底有多大,所以釋迦牟尼佛用塵點劫。你看佛的辯才,真的是令人很佩服,用「塵點劫」的方式來告訴你。

「若算師。若算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否。」「算師」就是很會算數的這些老師,包括他的弟子。算師們能不能知其邊際?能不能算這裡面的數量到底有多少?到底點了多少的國土進去?基本上是算不太出來;所以說「不也。世尊。」是沒有辦法去計算出來。它到「不也。世尊。」這裡是一段。
下面是佛繼續講:「諸比丘。是人所經國土。若點不點。盡抹為塵。」有點到的跟沒點到的,就是剛才經文講:東方千國土乃下一微塵,再過千國土復下一微塵,如是展轉,盡地種墨。那麼這其中有點到的國土,跟那些沒點到的,全部算在一起,「盡抹為塵」,再把這些磨成微塵,一塵算一劫,你看這時間這麼長。

「彼佛滅度以來。復過是數。」大通智勝如來滅度以來的時間,還超過它。超過他多少呢?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前面講的塵點劫只是一個單位數量,這單位數量裡面還加以這樣的一個譬喻解釋,然後他告訴我們:這個大通智勝如來滅度到現在,超過「塵點劫」,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這時間非常地長。

經文:

我以如來知見力故。觀彼久遠猶若今日。

「以如來知見力,觀彼久遠猶若今日」,這是世尊的境界。佛說:雖然時間這麼長,但是在我看來就只有一天而已。

這一段的表法特別重要,要讓大家知道,這是告訴你:眾生迷失本性具足的大通智勝,迷失本住的常寂光土,而流轉娑婆,住著於一切相當中,所以不能入於空劫以前。眾生從這樣迷惑顛倒到現在,有多久了?佛說猶如「塵點劫」,甚至多過於塵點劫。所以他說「滅度已來,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這是講眾生迷失本性以來,有這麼長的時間。祖師藉由世尊這裡講的「大通智勝如來」過去的因緣,藉由他來告訴我們實相的義趣、實相的道理。所以這《法華經》,你要是沒有看祖師大德講的,你實在是看不懂,你看就當是故事而已:世尊講過去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尊佛,叫大通智勝如來等等的。你在看就跟看故事一樣,真的是「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沒有祖師大德在這個譬喻上告訴你這個表法,你根本不曉得它要表達的是什麼意義。

所以「大通智勝如來」就代表眾生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迷失以來已超過「塵點劫」,這樣講就比較圓滿。所以,是以「塵點劫」顯示眾生迷妄之久矣。後面講「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甚至更為久遠。這裡是顯示「佛性不失」。眾生在迷猶如塵點,雖然迷失,但是佛性不失,所以說「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為什麼我們剛才講的,眾生迷失猶如塵點劫,後面這裡講「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這是代表:真如本性不會因為你「迷」而消失,是亙古亙今而常在。世尊應世四十年來,不離剎那際三昧,講《法華經》是世尊要滅度了,入滅以前講《法華》,一日一夜說《涅槃》。世尊講「我以如來知見力故。觀彼久遠猶若今日。」所以這就是世尊入剎那際三昧,從出生到現在猶如一念。「觀彼久遠也猶如一念」,這是講如來自住的境界,這裡的表法你要能夠懂。

我再給你們重說一遍:大通智勝如來代表眾生的心性,眾生心性迷失久遠,迷失久遠猶如塵點劫;所以從這裡你就要知道,我們眾生本來就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既然是本具,現在只是暫時迷失而已,雖暫時迷失,迷失非常地久,猶如塵點劫。這「塵點劫」有多久?三千大千世界抹為微塵,一微塵過千國土點上一點,如是輾轉,盡地種墨,再把有點到的跟沒點到的,都抹為微塵,一塵算一劫,所以叫「塵點劫」;雖迷失過了這麼久,可是佛性從來不失,只是你自己迷而已,說迷失只是自分迷。我們常舉《楞嚴經》的譬喻,大家都知道煩惱的根本叫無明,那無明怎麼來的?《楞嚴經》裡面就有講到這「無明」怎麼來的;佛在經上講:「因迷而有。」那這「迷」從何而起?是「無因亂起」。

什麼叫「無因亂起」?就像一個人他迷路了,把東邊誤搞成西邊,西邊誤搞成東邊,南邊誤搞成北邊,他方位搞錯了,正在這搞錯的時候,只是他自己搞錯了,這方位並沒有改變。後面講「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就代表:你迷得再久,我們真如自性從來不曾迷失,就像這方位從來沒改變,這樣講你就很清楚了。它這裡的表法是這樣,你要懂,後面才能夠看得下去。所以你不能只看到「大通智勝如來,十種德號,國名好城,劫名大相」,這個還不夠,這只是文字表面上的意思而已,文字的意思,有的人解得深的,能知道「大通智勝」是什麼;但是祖師能夠全盤理解,所以祖師能夠為我們講經說法。
「觀彼久遠猶若今日。」
為什麼說「猶若今日」呢?眾生只要一念迴光,即可當下頓悟,所以雖然迷失久遠,但是一念可以頓超。所以說「觀彼久遠猶若今日」。這裡因為相當重要,所以後面世尊他又重說一遍。
經文: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世。無量無邊劫。有佛兩足尊。名大通智勝。
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盡此諸地種。皆悉以為墨。
過於千國土。乃下一塵點。如是展轉點。盡此諸塵墨。
如是諸國土。點與不點等。復盡抹為塵。一塵為一劫。
此諸微塵數。其劫復過是。彼佛滅度來。如是無量劫。


世尊以這種偈頌的方式再從頭講一次,這在我們佛門叫「重頌」,就是把剛才前面的「長行」,經文叫「長行」,再用偈頌的方式再做一遍解釋,他說:「我念過去世。無量無邊劫。有佛兩足尊。」福慧二足,所以名為「兩足尊」,名大通智勝如來。這佛滅度以來有多久呢,猶如塵點劫。所以說「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把三千大千世界抹為微塵,「盡此諸地種。皆悉以為墨。」把它磨成墨汁,磨成微塵。「過於千國土。乃下一塵點。」過於一千個國土,乃點下一點。「如是展轉點。盡此諸塵墨。」把這個地種墨全部點完。「如是諸國土。點與不點等。復盡抹為塵。一塵為一劫。」這個千國土點一點,再過千國土再點一點,有點到的與沒有點到的,統統抹為微塵,一塵算一劫,這就是這裡講的「塵點劫」;後面那個「塵點劫」那更長。

那麼這裡講一塵算一劫,「此諸微塵數。其劫復過是。」這彼佛滅度以來「甚大久遠」,就是距離我們非常地久。這是講述過去的因緣,同時告訴我們眾生本來就具有如大通智勝如來一樣的智慧德相,只是久遠劫來迷失而已;但是雖然在迷,真性不曾遺失,所以說「彼佛滅度來」,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這是經文裡面所要表達的義趣,所以你看經要看得懂,要能夠離文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那這個要怎麼離?怎麼個離法,你要看祖師的,要自己去體會你才能離。有人說:我不看字,就離了;我耳朵不要聽,那這樣就離了;實際上,如果眼不看字,就叫離文字相的話,那瞎子他也不看字啊。如果耳朵不聽經,他就離音聲相,那聾子豈不也就離了嗎?每天心裡雜亂紛飛,不想經典,他就以為他離了心緣相了,實際上他念念攀緣,處處執著,所以還是要藉由聽經聞法、讀經,這樣子來熏習,你才能夠復本心源,究竟清淨,恢復眾生本來面目。所以還是要天天讀經,天天念佛,天天修行,要常出去時時刻刻與人結緣,跟人家結法緣很重要。我發現很多同修不知道,你出去你要帶著佛卡,帶著佛像,帶著經書跟人家結法緣,不然你將來度不到眾生,因為你沒有跟人結法緣嘛。人家說未成佛前先結法緣,你先跟這些眾生結法緣,就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大家看到觀世音菩薩,都是歡喜的,他就是跟眾生結了很好的緣,也結了很多的法緣,在他因地的時候,他就是這樣結緣,幫助眾生,眾生有苦難,他就幫助眾生,然後為他說法,給他佛法,緣是這樣結的。不是說你這裡聽經聽完回去,只跟幾個朋友講講,那還不夠,你還要懂得「廣結善緣」,為自己將來能夠幫助眾生作一個基礎。所以要廣結善緣,不能只有自修,不能只有自己在聽經、在那裡學佛而已,這種就是學佛學成自了漢。雖然表面學大乘但是心裡還是小乘,眼睛雖看大乘經,這心裡卻沒有轉過來。

經文:

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及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
諸比丘當知。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通達無量劫。

如來的智慧稱為「無礙智」,因為眾生有「所知障」,就是對於他這一生後天所接觸的,他有他固執的價值觀、認知,這就是「所知障」。我之前講過,有人說:學歷讀得高,他所知障就比較重。實際上,未必,你是要看這個人,他對於這些錯誤的觀念到底固不固執?對於一切的現相到底執不執著?如果執著重的,那所知障就比較重。跟學歷沒什麼太大關係,跟有錢沒錢,那更是沒有關係。如來有無礙的智慧,因為他離了所知障、煩惱障,所以智慧無礙。眾生有貪瞋癡、有殺盜淫,這就是有「煩惱障」,障礙你破除「見思煩惱」,所以你見思煩惱破不了;你有塵沙煩惱、有無明煩惱,會障礙見性,所以沒有辦法打破「所知」。如來「所知障」跟「煩惱障」二障已除。「知彼佛滅度」,「彼佛」就是大通智勝如來。他能夠知道佛滅度,以及聲聞菩薩的狀況,「如見今滅度。」就是說他能夠知道大通智勝如來當時候,他教化眾生的狀況,他的聲聞大眾到底有多少,學法的情形,就好像今天看到一樣,如在目前;雖然甚大久遠,但是猶如一日。

所以「諸比丘當知。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通達無量劫。」這是告訴與會的比丘應當知道「佛智淨微妙」,這「淨」就是指清淨;「微妙」這「微」就表示不粗,非常微細;「妙」則不可言說,超情離見,所以名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的「無漏」就是沒有漏,則離開一切的生死,包括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此名為「真實無漏」,所以「無所礙」就是沒有任何的障礙。
他能通達無量劫。能夠開一念為無量劫,能夠收無量劫為一念,就像《華嚴經》的漩澓頌裡面講的一樣:「一念照入於多劫。一一念劫收一切。時處帝網現重重。一切智通無罣礙。」這是講如來的智慧,是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我們學佛人本來就具有的德相,本來就具有的智慧,是本來就有的受用,這大家一定要知道。

下面看: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

這佛壽這麼長。前面講「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通達無量劫。」表示釋迦牟尼佛能夠知道大通智勝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為什麼佛要先這樣講,因為如來的智慧超過聲聞實在超過太多。他底下坐的這些是聲聞大眾,我們前面講,佛為這些下根之人,包括聲聞眾,他的這些聲聞弟子;聲聞,我們以阿羅漢來說,他能知過去五百世,未來五百世,超出五百世以外的他就沒有辦法;他的神足通能夠在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裡面,也就是一個佛土沒有障礙,他要到他方淨土,那可真的是出去長途旅行,也是能到,但時間要很久。所以他的神通比起如來的:一念「從此方沒,彼方出」,比起《維摩詰經》裡面,維摩詰居士化身為菩薩,到香積佛國去請香積佛說法,能到香積佛國去,他的神通就超過聲聞了;菩薩的神通就超過聲聞,何況諸佛如來,所以他前面講:「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通達無量劫。」人的一世算三十年,阿羅漢只能知人的過去五百世,所以他知道的沒有佛這麼多。就像佛在世時,有個砍柴的樵夫,他想出家,以前世尊要度人家出家,都會看看這個人有沒有善根,這次佛就叫這些諸大弟子看一看,那麼這些大阿羅漢就以他的宿命通去看這砍柴的樵夫過去生沒有善根?這些阿羅漢看這柴夫五百世來都沒接觸過佛法。但是世尊還是幫他剃度,因為佛說這柴夫在無量劫以前他也是砍柴的樵夫,有天被老虎追,因為害怕老虎的攻擊,爬到樹上去,驚慌中稱了一聲「南無佛」,就因為這個善根,他這一生遇見釋迦牟尼佛,得以出家。由此可知佛的智慧超越二乘,這也是告訴我們:大乘超過二乘,二乘所謂的滅度不是真正的滅度,這個你一定要清楚。不可以把不了義法,當作是真實法,不可以把世間法當作是佛法;更不可以把外道或是一些沒有學佛的人,或一些專家、一些學者所講的當作是真正的佛法,他掛著「專家」這名,有很多都只是「專欄作家」,而不是真正的專家。

在我們佛門講的「專家」都是祖師,都是有修有證的,都是肉身不壞,這個才是真的專家。你們不要被世間的學歷騙了,那你就太著相了。人家告訴你説他是研究過什麼的博士、什麼的教授,又做過多少的什麼研究,你就信以為真了,就以為他很厲害。當然,不是說人家的研究一文不值,但是你也不要太著相。佛在經典,就在這裡告訴我們:大乘絕對勝過小乘,絕對超勝於人天乘;所以你絕不可以拿小乘作為大乘的基礎,或拿人天乘作為大乘的基礎。

小乘絕不可能是大乘的基礎,你要知道,小乘只不過是化城而已,怎麼可能是基礎,這在後面經文就會講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