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口業清淨

無量壽經中說道:「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今人業習重,身為佛弟子除平日不傳播是非,不兩舌外,更不應在人已往生後繼續說其過失,


不但自己造口業,而且失之厚道。
以前的人,只要人一斷氣,就不再嚼舌根説其過,看今人,在人過世後卻一再挖其隱私過失,


公諸於大眾前,只怕其過失比已往生者還大啊。



身為修行人,將人過警惕自己才是正確的行為,而不是到處宣揚,顯示自己知道什麼秘辛。


阿彌陀佛~


勸念佛

我們來算算:一個禮拜共有幾天?共幾個小時?


我們熏習佛法的時間又有多久?


若是自己一人在念佛,念着念着妄想就冒出來,如這時候是在家在公司,


幾乎每個人就會間斷,跑去做其他事;若是在道場,自己就會忍住,把這一小時念完,


把自己與阿彌陀佛的這場約會完成



不要小看只是一小時,無量劫來,或許我們就是缺這念堅持力持續力,而漸懈怠而繼續輪迴墮落。


修行下手處

.....................................
修行人要從 身口意 三方面改變自己,最難改的是意業,其餘身口是最好改的,
口業在生活中最易犯,身業是最顯而易見,最不易犯,怎麼說?
只要你在一個好環境,自然而然就會變好,
所以鼓勵大家親近道場,在道場會有規矩約束,如果我們覺得不自在了,
那就要迴光返照,為何別人都不會覺得約束?不會不自在,是否我們自己太放逸?
這念"我" ......太大,不願改變?
站直嫌腿痠背疼,盤坐嫌腿會麻,....什麼?還要"禁語"喔,連熟人聊一下都不行啊!
千萬別退卻
如果我們真想修行,從這些小地方慢慢改,一定會有進步,不要認為佛法不在這裡,
因為,,,佛法也不會在"我執""我見"中,
就像說

佛法道理不在語言文字,但不透過語言文字,你能懂道理嗎?

隨緣消舊業


 

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就是我们自己之前所造做的果报~

有人抱怨说:"我又没对不起他,他却处处看我不顺眼,
我处处替他想,处处忍让,他却还是这样对我......""我付出多少的努力、多少时间....."

⋯⋯ 是啊,如果没有学佛,不了解因果,相信每个人对于自己所遭遇的不如意,一定都满心的愤恨,满嘴的抱怨~
但很幸运的,我们有福报学佛,听见佛法:明白今生所受,不无前因,藉由现前的逆境不顺心,来提升自己、改变自己,道理说来容易,但在遇到烦恼起时、痛苦临身时,能提起正念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这时候"善知识"就益发显得重要了、如果在身边的人是损友,他附和你说:"对啊他怎么这么可恶,...."那对于这人你最好快远离、因为你业障不会消,可能要再造新殃了!
在你遇到烦恼现前,不顺心或挫折时、能提醒你转心转念,这人才是你此生的善知识贵人,或许我们心中希望有人与我们同仇敌慨,但这只是逞一时之舒爽,却改变不了什么,甚至冲动下结更深的恶缘,
倘若一句佛号在此时能提起、那真是要恭喜你,你出离轮回有希望啦
这么烦恼痛苦的情况下、你还能想到佛啊,不简单不简单,你不成就 谁成就啊~

随缘以此自勉 更与大家分享,~~~
祈愿~~~今生已是最后身,再来只是度众生

放生1


曾有位同修說:
搞不懂耶.....
今人反對放生者大多都持"會有死掉的",或"影響環境"的說法.


其實,不知這些人有沒反過來想想~~

 

1.哪個人不死?人被抓 要不要去救?救回來不是一樣會死?


搞不好為救一個必須犧牲好幾個!!救不救?

 

 2. 最汙染環境的是什麼?是人類啊,⋯⋯ 物種會互相影響?那些原本不是生活在此的生物,

 

是怎麼來的?....我真懷疑,這類人看到人做壞事時,噤若寒蟬,看到人做好事時,卻大聲反對....現在的人心怎麼變這樣?
......

隨緣聽到他說這些話,真想給他~~"拍拍手"^^阿彌陀佛

善學

能説亦能行,國之師。但即使是國之師,在凡夫眼中也都是凡夫,不會是聖人。


所以,能善解善學者方能入佛境界。如密勒日巴尊者,若看馬爾巴上師之過,


那就不可能有後來的大成就。




隨緣為何説這話呢?因為有人説:他又沒有"溫良恭儉讓的表現,怎樣可能有修行有成就?



(其實古大德,尤其是禪宗更有許多出格表現,讓人費解,不是嗎^_^)



"所以世間人幾乎都是看外表,若只是看外表,那善知識就會在眼前錯過,


一個善學者,要看的要聽的是對方的知見行持與佛所教同不同?對自己心行有無提升的作用。


不是反而拿一些話與去貶抑對方,這樣只會顯得我見我相更大,對立心不放下,


是入不了一乘的境界,説真的,既自己是修行人,那只記取對自身道業有益的話即可,


其餘無關的,如風拂面,隨其自去即可,何必多言啊~



有時看到一些留言,不是對你説,不要自己對號入座,徒增煩惱而已


既到網上來結緣,要結好緣-善緣-淨緣。是不是?


莫以意識心解佛法


永嘉禪師:[損法財滅功德,無不由斯心意識.]


所以,學人勿以心意識思維佛法,


不然只是墮入自己意識心假造的境界,


與佛菩提全然無關.祖師與菩薩們所寫的


註解論疏不是查資料寫下來流傳後世的,

 

 更不是東拼西湊猜測而後寫出來的,


是盡形壽全心於修行,而後敢說敢寫出來幫助後學,


所以鼓勵真想學習想修行的大眾,一定要看祖師的註解,

 

不要我慢自大,覺得自己程度好,看看大致上能懂,

 

須知一字之差,果報天壤之別喔~.

拜法,恭敬三寶

(1)‎"拜法"對聽經者很有幫助,出於對"法"及對"說法主"的至誠恭敬,

 

於聽經時,得佛力加持,於聞法時易生信解契入,

 

這是今人聽經前很少做的一件事,因他們不知有多重要啊~

 

(2)修行應當要懂得恭敬三寶 隨緣雖不是出家人 但是懂得恭敬三寶


無論是出家或是在家都一樣 只要造作惡業都是要披毛戴角還 。

 

 有句話講地獄門前僧道多 但是只在門前 地獄裡面在家人更多


所以聽法要回光返照 觀照自己 不然凡夫 永遠是凡夫

莫以世法濫佛法


現在流行什麼"念力的密秘"...
有人説他每天對著身體念佛,要讓身體不好的器官或某部位變好,
其實想想,佛是這樣教的嗎?某些人學佛因緣或許是因身體不好、
家庭不順、生意失敗...而接觸佛法,但無論是哪種緣來的,進來佛門後:
讀經、再聽經聞法懂得道理,明信因果,接觸正見,
⋯⋯ 曉得-不是此生眼前好就完事了,今生不修來世照苦甚至更苦更煩惱
三世怨是我們大家的警惕,遮眼裝瞎不去看清輪迴的真相,
不能究竟解決問題。佛號是阿伽陀藥,是出生死之舟航,
如説只求眼前順利無病遂願,那如同拿粒鑽石換顆糖吃,
甚至只換顆止痛藥而已,所以要發心此生出輪迴往生淨土,把佛號的最大作用發揮出來。
身為佛弟子,學佛這麼多年,要能聽得懂有些法師是在方便度眾,有疑時 便要依四依法中的"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而不是聽到全吃下去,原先要發心出生死的現在反而退轉,只著眼在自身與眼前,忘卻輪迴之可怖。

正好念佛


 

蓋此念佛法門,不論男女僧俗,不論貴賤賢愚,
但一心不亂,隨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間無一人不堪念佛:

若人富貴,受用現成,正好念佛;
若人貧窮,家小累少,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
若人無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養,正好念佛;
若人子逆,免生恩愛,正好念佛;
若人無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
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
若人年老,光景無多,正好念佛;
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
若人處閒,心無事擾,正好念佛;
若人處忙,忙裡偷閒,正好念佛;
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
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
若人聰明,通曉淨土,正好念佛;
若人愚魯,別無所能,正好念佛;
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
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
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
若人悟道,悟須佛證,正好念佛。
  普勸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華開見佛。見佛聞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來是佛。

 

 

 

~~隨緣小文 
 

淨土只在汝心中,
十萬億塵不隔塵,
念是念非念娑婆,
心念佛念清淨念、、、
説到究竟~
⋯⋯ 極樂不在西方,娑婆不在足下
是娑婆或極樂就在學人當下這一念心,
一心造十法界,該常自省:我這心念令自己 現 於哪個法界呢?
阿彌陀佛。

末法邪說混跡佛門

 
摧邪輔正弘聖教
。。。。。。。
這就是末法,邪說猖狂,正法衰弱,
若有一絲善根正念,就應勇於說真話。
今人以世間邪見混濫正法。
⋯⋯ 真正佛門弟子應警惕自己,是否被染污。
是否病毒入侵?被植入木馬病毒程式而不自覺?
所以要多讀經,看古德及祖師開示,
人沒蓋棺前都是不定數,要依四依法依佛菩薩說。

阿彌陀佛~

 

近來佛門中獅子蟲甚囂張,居然公開謗佛罵祖,以世間輪迴心邪染修心人之正念,説什麼學佛出家一定要等父母歡喜時才能學能出家,不然有違孝道,真是魔說,釋迦牟尼佛的父親希望他出家嗎?阿彌陀佛因地棄國捐王行作沙門~他不孝嗎?黃檗禪師他母親希望他出家嗎?虛雲老和尚的父親希望他出家嗎?這麼多覺悟的祖師大德,幾位是父母同意的?廣欽老和尚說過世間的父母只希望你結婚生子延續後代,繼續輪迴不要解脫。能學佛再進一步能出家成道才是真正孝道圓滿,對於世間執着放不下的人最喜歡聽:在家一樣修行,佛門不是有維摩詰居士嗎?他是在家居士啊!~維摩詰居士是金粟如來應化,你是嗎?以下是他的境界"  【爾時毘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得無生忍。辯才無礙。遊戲神通逮諸總持。獲無所畏降魔勞怨。入深法門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諸有所作能善思量。住佛威儀心大如海。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毘耶離。】"這是普通人在家修得來的嗎?正法時期佛弟子尚且住阿蘭若,今人什麼根器,敢奢言在家修至此境界,連眼前的家親都放不下還想能放下我執,自己不捨出離還邪說害發心修行者,這種人必墮地獄無疑,對於捨不得世間的人佛授以在家戒來護持三寶,保留學佛善根,將來有因緣出家當然最好。哪尊佛是在家人?雖在家也可成就,但示現做佛定是出家相,哪能由這些滅佛門正法正見的人在這世間張狂胡說而不出言衛正法呢

正觀鬼神

一心真如幻現六道,鬼道眾生本非不無,不是稀奇事,


但今佛門中人多好鬼神,


更令不學佛者認為佛教迷信,佛陀教育從正智 偏為 無知~



佛教是以修行功德迴向求超度的鬼


人家外道是驅使鬼神!今佛門在家出家四眾卻動不動聽鬼神驅使,
⋯⋯
台灣話有句俗諺: 人牽不走,鬼牽ㄎㄡ-ㄎㄡ-走




佛要我們放下我執我見,依經典修行,



但學人口說學佛,心行卻背離~



好聽附身鬼之言,這樣下去佛法將衰敗

祈願發心學佛的三寶弟子,能依四依法而修學,勿將此生學佛機緣錯失~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放下?放不下?

古德常歎:「念佛者滔滔,往生者難有一、二。」


究其原因,眾生放不下也!




只要娑婆世界還有一點未放下,就不可能往生極樂世界,


口上說放下,不是真放下,要心裏放下才是真放下,而要心裏放下談何容易,


看自己的執著妄念,這些妄念不降伏,執著不放下,則必將引向生死輪迴!


眾生需要你


(1)做好事不能少你一人 做佛事 更不能沒有你

現在很需要幫忙上字幕的人 如果你會 或你家人或朋友願意發心請跟我們聯絡

能令眾生聞法無礙 自己就能通達一切法 遠離一切憂腦
⋯⋯
請與大乘定香精舍 謙慧居士聯絡

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617938532

 



(2)我們在等你喔

別再猶豫了,只要你會寫字或會打字都行,不用離開你家,就在電腦前完成你的發心~^^

為令正法久住,方便有心深入佛法的同修大眾學習,
⋯⋯
大乘定香精舍需要你發心10分鐘,幫忙聽打佛法開示及佛學講座的字幕及校對,

這10分鐘將成為你此生最有意義的一段光陰,它對眾生的幫助是長長久久的!

與眾生結的是清淨出世法緣,修的是無染的­福報~

~~願意發心者請聯絡: 謙慧居士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617938532


 


(3)感恩 網路上及精舍的同修們發心 ~因為有你們聽打及上字幕,

使大眾聽聞 大乘經 更便利了,你們所做的必感聰明智慧果報~

所謂發心者必獲其利益...阿彌陀佛^^

2011.11.11香港見師父

 
這一次在香港 淨空老和尚 一見悟顯法師 就說到 要持續講經 有人會講經正法才能久住

 如果佛法沒有人說 那就是滅法 一定要令正法久住

悟顯法師向老和尚報告 大乘定香精舍 運作的情形 以及三不一沒有的方針

不收費 不變相收費 不暗示你要給錢 以及沒有做法會 和尚聽了非常歡喜
⋯⋯ 說到這才是如法道場 並說到世尊 出世教化 一輩子就是講經

 

只有講經才能真正令眾生破迷開悟 離苦得樂 我們令眾生離苦得樂 破迷開悟 自己就能開悟這是因果

隨緣聽經聞法麼多年 現在在做這件事情 確實感受到護持正法 對自己的修學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也鼓勵大家這樣做 說出來跟大家分享 自立利他 阿彌陀佛

心境相對已屬迷,



怎堪再起好與醜!



剎那銷融不思議,


法輪轉遍寂光界.


淨空法師:有關迷信通靈附體之說明!


近聞許多同學迷於通靈、超度附體者,幾近失去理智,忘失學佛初衷,殊為可歎!
淨空於講席中多次向大家報告,佛陀教育之宗旨,乃教人破除迷信,建立大智、大覺、積極奮發的人生觀。
六道輪回,本為古印度婆羅門教之說,佛與認可;以今日科學觀察,則為各種不同維次空間之眾生,為事實。
昔章嘉大師示余,凡通靈附體、駕乩扶鸞等,均應仔細觀察,若所說合情、合理、合法,則可作為參考;然解決之道,必依佛陀教誨為根據。
⋯⋯ 若其所說不合情理法,則應儘量回避,不予采信。
晚清慈禧太后迷惑顛倒,事事聽從駕乩扶鸞之說,故致生靈塗炭。學佛者以此為戒,更應明智,慎勿隨波逐流,免遭鬼神戲弄,破壞佛法形象。
佛法教人解決種種問題之道,均以徹底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為總綱,深信因果、至誠懺悔、斷惡修善、一心念佛為原則。
果真力行實踐,亦時有殊勝感應。真修行者,於諸感應唯以平常心對待,凡有所著,佛境則成魔境;如如不動,魔境亦成佛境。
不必問人,無須印證,專求依教奉行,至誠真修實幹,則不負此生得聞佛法之稀有因緣。
印祖畢生特別重視因果教育,實由倫理道德教育失之已久,若非深信因果者,即學習倫理道德教育,亦容易流於形式,未能透徹。
安士先生云: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亂之道也;
人人深明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敬與諸位同學共勉。
敬祝
諸惡莫作時時吉祥。眾善奉行年年如意。阿彌陀佛 !

改習


 

‎~~改習即立命之基 習淨業自消~~

學佛先要識得自己的習氣,否則聽到開示,都將眼光看向他人,
覺得別人需要轉變,這樣雖名為修行人,是學佛人,卻永遠不會有工夫!
經如同鏡子,自己一定有過失習氣,不然早成佛了,何至於在此輪迴?
⋯⋯
習氣捨得放下,捨得改變自己的觀念,自己的愛好,自己的習慣,
那修行才有可能進步,嘴說要修,卻樣樣捨不得,那即使再修10年20年,
只會成一位老眾生而已,極樂世界的蓮花今生不會開,那就等以後吧~

偏偏一氣不來,也不知去哪流轉,是人身嗎?不一定!再遇佛法?很難啊!
怎能不警惕?
每隔一段時間就問問自己,我跟之前轉變了多少?
煩惱習氣放下多少?沒有?!
那就要趕快加油了,人命無常呼吸間,還有幾個明天啊~

阿彌陀佛接引的手不曾收回,但看眾生的手願不願意伸出手去,
真與彌陀大願相應!

選淨宗


古人說:「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一齊休。」


我們的路頭,只要放下包袱,咫尺就是家鄉。


六祖說:「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
你我本來四大本空,五蘊非有,只因妄念執著,愛纏世間幻法,


所以弄得四大不得空,生死不得了。


⋯⋯ 假如一念體己無生,則釋迦佛說的這些法門也用不著了,

 

難道生死不會休嗎?是故宗門下這一法,真是光明無量照十方。


以上是虛雲老和尚開示,對多數人來說是較困難的方法,

所以佛菩薩祖師都說念佛法門適合末法眾生修持。

學佛遇障緣還學嗎?


。。有同修說她家人不願意讓她接觸佛法,因為怕她去出家。。
其實,學佛是學佛,出家?哪說出就出啊,真是想太多了!^_^
佛法導正我們很多錯誤的觀念,尤其對於因果的真相及輪迴的道理懂了,更不會去造業或傷害眾生。
現在社會上很多想法做法及價值觀偏差,善良及正直的人幾乎都獨善其身,說道理的人越來越少,不學佛正知見就很容易不知不覺被錯誤觀念洗腦而不自覺,所以起碼學佛是條自保且利他的路,怎麼說利他呢,比如說,一個人正在猶豫要隨業造惡還是不要時,你的一句正確觀念的話可能就讓他停步了,若連我們都邪見,那怎會勸對方別造業呢。
扯遠了^_^回來回來~
⋯⋯ 若你家人障礙你學佛,那他已經造了障礙眾生聞正法出離輪迴的業,果報必是"愚癡"
若你真因他障礙而不學,那他的惡業就更重啦,兩重,若你因不學而造惡業,那你想後果會如何?
世間人幹壞事都不會考慮那麼多,怎麼你學好,還顧慮一堆?末法眾生緣不好,但可以尋求共業中的別業,學佛並轉變習氣會是一條別業之路喔。~

淨空老法師弟子 悟顯法師宣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31

諸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掀開無量壽經卷首筆記,看第十二頁,倒數第四行、第二小段,第十九願是發菩提心,第十八願是一向專念。故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彌陀本願之髓,全部大經之要,往生必修之正因,方便生之慈航本經所,全在於此修行要徑,唯斯捷要,故為本經之宗。到這裡是第二小段那麼,玄義講到第三,一經宗趣,這部經修行的宗旨在裡?也就是說,無量壽經它是淨土法門最重要的經典,那麼無量壽經的宗趣,它修行的綱領,也可以說是淨宗修行的綱領最重要的,這個要清楚任何淨土的經典,不能違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原則。這八個字是淨土宗的法,所說之法,必然要與這八個字相,如果不相,那麼修行學淨土,不會有成就。任何一個宗派都要發出離心,所有的修學法門都要有出世間的觀念,如果只有世間的善惡這種觀念,其實是還不圓滿,那麼佛教教我們,從不明白什麼是惡,到明白什麼是惡不明白什麼是善法,到明白善法。但是,這個還不夠究竟,因為還在善惡對待裡面,兩邊。所以佛教講的,是善惡兩邊你都不著,既不惡,也不善。這個心就是清淨心,所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淨土宗的宗旨。淨宗依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成立極樂世,那麼四十八願裡面最重要的一願就是十念必生願」。十八願是一向專念,十九願是發菩提心,菩提就是要覺悟,覺悟很重要,凡夫是人天不覺,阿羅漢正覺,菩薩正等正覺,佛無上正等正覺,都是覺。所以覺悟要覺得透徹,要求取無上正等正覺,無上就是沒有超過其上,正等就是一切平等,一切眾生,一切事相,一切差別都平等,正等在裡面不迷,正覺。所以我們發菩提心,要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這個發,除了發以外,還有一個發明,明是明白的明,你要明瞭你的心,然後開發它,這發。一般我們所說的發菩提心,就是發要修行的心,這個是總總原則。但是呢,同樣是修行,為什麼有人證阿羅漢有人成菩薩有人成佛甚至同樣學佛,有些人還在輪迴,他修行天,或是作人,他也都發心,什麼原因導致果報不相同就是他對於大乘的經教,他明不明瞭,他對於實相,他能不能了解善導大師講的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什麼緣呢?看你習的是什麼法你要是習的是人天法,你也認為你有在修行,貪著世間,說我在工作就是在修行,我做生意就是在修行,也是修行,還在輪迴。如果你做得誠信、老實,還能人,在世間,你能做生意,工作當中能離,你能天,但是都在輪迴。所以同樣都是修行,他也會告訴你,我要求生淨土,可是能不能去學了佛,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做,也不是非得辭去工作,是要你在一切的境界當中,都不起心、不動念,不要起煩惱,所謂但向塵中了自心,可是塵勞煩惱是不是自心?不是自心,自性本無煩惱,沒有三途六道啊!你現在動了念頭才有,所以不是我們的真如佛性,真如佛性清淨不染,起了念頭才有。那麼你要怎麼證悟本心?能不能離開你現前的見聞覺知?不能離開,但是你現前的見聞覺知,是不是你的真性呢?不是。眾生現前的見聞覺知,生滅呀!就像大海裡面的波浪一樣,是動的。佛要我們在生滅當中悟得什麼?悟得不生不滅,就像知道這個波浪全部都是水,離波求水了不可得,你離開你現前的見聞覺知要找到真性找不到,因為它當體即是。可是你如果隨著它起滅、動亂,那就又迷失了,因為妄想是動的,真性不屬動、靜,就像海的波浪,它是動的,那麼海的本性是什麼呢?是溼潤的。動跟濕潤不相同。所以你要是誤以為,現前的見聞覺知就是我的真性,那你就搞錯了。這個問題從古到今都有,為什麼祖師大德他們講經的時候都非常的小心,就是怕在這個關鍵的地方給你講錯了,或是講得讓你誤解。祖師大德是不會講錯的,但是眾生聽了會誤解,所以現前的見聞覺知不是真如本性,但離開它你要找真性你找不到,這個觀念要清楚。「但向塵中了自心」,塵不是自心,若塵是自心那說塵就好,不用再說「了自心」,這個就是發菩提心。那麼在淨宗講,發求生淨土的心,就是菩提心。古來祖師大德對於發菩提心的定義,尤其在淨宗下得非常的精確。你發願求生淨土,求生淨土不是死了才去,現在很多人他誤解,以為我死了以後才要到極樂世界去,那是誤會!我們講的修因得果,你修什麼樣的因,你就得什麼樣的果報。你現前發願求生,可是你要把你的煩惱習氣,你的貪戀執著給放下,這是因。那麼現前放下了,放了一分你就得一分的自在,放了十分你就得十分的自在,全部放下了,那你就成佛了,所以現前就可以得受用。那麼往生淨土是不是死了以後才去?他是活著的去,怎麼算是活著呢?我們人看他死、斷氣了,可是他心裡面非常的清楚,比活人還清楚,所以這部經叫做無量壽經,無量壽簡單講不短命。一般世俗祝福人長命百歲,再長的命也不過百歲而已呀!長命百歲啊!沒有辦法達到無量壽啊!人生不過百年,祝福你能活一百年好了,還是糊里糊塗的走掉啊!這一生造什麼業,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還是輪迴啊!有再多的財富,再高的權勢,再多的名聞利養,都是帶不去的。所以求生淨土不是死了以後才去,你們看這個「往生傳」、「淨土聖賢錄」,裡面的這些算是菩薩,他們都是心裡清楚,心裡明白到極樂世界去,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阿彌陀佛要來接他,身心自在啊!一點都不害怕,我們中國人講的求好死,臨終能夠不生病,就這樣安祥的壽終正寢,在現代來說很困難,業障太重,可是你修學淨土,不但能夠不生病,而且還能夠預知時至,自在往生,所以這個法門,我們讚歎它為不死的法門,修學淨土真的是不老、不病、不死,你要是真修,你就會感受得到。這個是解釋現前一般人對於淨宗的誤會,以為是死了以後才往生,死了以後才得利益的。淨宗它是活著的時候,他就清楚,他就明白,這種功夫說老實話,在現今眾生的根器當中,你修學其它的法門,你達不到這樣的程度。甚至黃念祖老居士講:現代的眾生,你不學淨土,想要成就,他說絕無可能。黃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金剛上師,四十幾歲,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呀。像我們的玄義,就是依著他的註解編寫出來的,無量壽經大經解,包括我們師父講經,講無量壽經都依著他的大經解來說明,他的成就至高無上。臨終前三個月,自己知道自己要往生,一天念十六萬聲的佛號,每天睡兩個小時,他得大自在。所以心裡要是對於淨土有懷疑,這就是業障。無量壽經後面有講到:懷疑是菩薩修學最大的障礙。你不但懷疑淨土,你還要懷疑別的宗派,別的法門,這疑是業障,不能信受,不能契入。所以聽到淨宗十念一念往生,一往生就直證阿跋致,這個不可思議,「阿跋致」翻作中文叫「不退轉」,永遠不退轉。為什麼彌陀經上講的阿跋致,羅什大師沒有直接翻譯過來?因為它是修證的位次,具有多義,所以不翻。也就是說你沒有達到這個程度,你說你是阿跋致,你是大妄語,欺誑眾生。就像現在,你沒有博士的學位,你騙人家說你有博士的學位,那是欺誑。你到極樂世界,要是沒有不退轉,沒有八地,沒有七地以上,那就不能稱為阿跋致,所以肯定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八地的菩薩。這個名稱只有圓教八地的菩薩可以使用,七地以前不能用,所以才知道這個佛號的功德無比的殊勝,凡夫乃至畜生、鬼神、地獄的眾生,十念一念,你只要發菩提心,到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是阿跋致,這個法門要是不頓超,那哪一個法門頓超?李炳南老居士講:聽到這麼好的事情,要是不願意修,不願意發願求生,那這個人非愚即狂。愚是愚癡,狂呢,什麼叫狂?用現代話講-神經病,發狂。任何業障都能消得了,無論是在家出家,什麼樣的業,一句佛號都能消,就看你們信不信得過。真信切願,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就決定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八地,阿惟越致,絕對不會退轉,這是阿彌陀佛的保證。世間人保證不能信,佛的保證可以信,而且要諦信。很多人他不相信,不要說人,還有很多菩薩也不相信。無量壽經後面講:「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是故汝等應求此法」。菩薩都不相信,所以你要修學,十方諸佛都護念你。他一看,這麼難得,連菩薩都不相信的法門,你能相信,佛一定護念你,一定照顧你。所以要深信要切願,這個法門難信之法。夏老居士講的:難信,難信,誠難信,兩個難信,誠難信是什麼?誠實的誠,非常的難信,萬億人中一二知,萬億人是講學佛人,學佛現在還沒達到萬億,以億為單位,乘上一萬。意思就是說很多的學佛人他不相信,就那麼 一兩 個他曉得,他肯死心塌地的念佛,一心一意的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其實你要是覺得念佛什麼自了漢,不究竟,有念,那就是懷疑,那就是業障,那就是心不真誠,不老實,你要是諦信,不但你這一生能超脫,而且一超直入,為什麼叫直入?直證阿跋致。這阿跋致離成佛不遠呀,再往上去,第九地,第十地-法雲地,再來就妙覺,再來就等覺,等覺上去就成佛啦,真的是功超累劫呀,一念越三祇,三大阿僧祇劫。所以這個成佛的快速、修行的穩當,沒有任何法門可以相比,真的沒有辦法比,這是盡虛空遍法界最頓、最圓頓的法門。為什麼敢講盡虛空遍法界?十方諸佛同讚的法門!十方諸佛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的導師,他們都讚,而且勸他們的學生都到極樂世界去,跟阿彌陀佛學,最圓頓的方式,所以我們可以肯定,非常的肯定絕對不會錯,也絕對不用懷疑,你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樣念下去,絕對會有成就。世間很多事情說不準,這個事情說得準,看大家能不能發心、願不願意發心,你要是不發心那沒有辦法再來看『方便度生之慈航』。剛才講到麼業障都消了,你心都專在佛號上,那還有麼業障?有人說佛號只是名字只是音聲!祖師告訴我們:名能德,不盡。這句彌陀名號就是究竟、就是圓滿所以叫不盡。念這個佛號最方便,無論是在甚麼時候你都能念,甚至念得熟的睡覺也這『方便度生之慈航』。尤其是現代,工作繁忙、雜事很多,想要修行障礙特別多,念這個佛號,佛會派二十五位菩薩保護你,這在十往生經裡面講的,二十五位不是小菩薩,是大菩薩,稱大菩薩最起碼的,圓教初地歡喜地,大菩薩,要嚴格講,那要十地稱大菩薩;菩薩摩訶薩,派菩薩當你保鑣。若行若住若晝若夜,行住坐臥、白天晚上、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這妖魔鬼怪不會來,你要真正要發心,萬緣放下就這樣老實念去,這個是方便度生之慈航,修行要徑,唯斯捷要,故為本經之宗也。剛才講到的,不但是無量壽經的宗旨,還是淨土法門的宗旨,因為四種念佛不能離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一向就是麼?就是一心無論你是實相,你實念佛,通途的實相念佛,那你沒有發菩提心那不用念了,不明實相不能念,要是悟了心,不在這裡安住,那也不符合一向專念。觀想觀一樣都要發菩提心,才能出離,持名念佛也是要發菩提心,你「觀想」想佛,你心要是散亂,佛的樣子不會出現,無論是看佛的像或是想佛的相好、觀極樂世界,心要是亂的那就不屬於一向,也就不專。所以四種念佛都離不開一向專念,乃至你拜佛離不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參禪離不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持咒也是離不開,把它拓展出去,一切的法門,無論是世間法、出世間法,都離不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小乘也離不開,只是覺悟的淺深不同,這就是圓融當中的行布,行布不礙圓融,這華的境界!所以也可以說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的宗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甚至十方諸佛、無邊剎海、無量的法門的宗旨,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再講得更精要一點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翻作中文叫做無量壽、無量覺 無量就是真如本性,所有的法門離不開真心本性,華經講:「離經一字,即為魔說」,經是麼?我們看文字上它是講經典,經典表達的是麼?真如實相!所以說「離經一字,即為魔說」,但是你著在經典上是不是魔說呢?有所著就是魔說,所以看經要會看,有些人引經據典,目的呢?破壞佛法!這魔說啊,魔他也講經,現代的妖魔鬼怪他也講楞嚴經、也講圓覺經,但是呢他在裡面關鍵的地方給你講錯,誤人啊,讓眾生迷惑顛倒,沒有辦法成就,所以這個要注意的要清楚我們看下面解釋發心的二種發心有二義,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第一個依智慧門不求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第二個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第三個依方便門憐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這三個與菩提心相違背所以你要是貪著自身你就沒有智慧,害眾生沒有慈悲,貪求恭敬供養自身沒有方便。你的方便不是正方便邪方便現在很多人很會開方便,愈開愈邪,佛門有一句話講,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方便呢是要令眾生能夠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方便。先以欲鉤牽,後入佛智,這方便。可是現在呢,先以欲鉤牽後來自己欲望都起來了,那就不是方便,那就心隨境轉,或是他開的方便沒有辦法令你入佛智,那也不算是正方便,都是邪方便,所以佛法到後來會變質,就是因為亂開方便。他怎麼開?隨著自己的喜好開隨著自己的妄想去開,那就不是了。第一個是依智慧,不求自樂,眾生念念都想著怎麼樣讓自己快樂,甚至學佛也是想要求得快樂呀。但是佛門不叫快樂,我們叫三昧,三昧翻作中文叫正受。求的是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正確的受用。不是五欲六塵的受用,那個是外來的。那麼世間人求的自樂,就想到物質上的享受物質上的受用,為了自己的愛欲、嗜欲嗜好,不惜損人利己,惱害眾生,那這根本的原因就是底下講的,貪著自身像很多同修很喜歡睡覺,甚至還有人興趣是睡覺,這就是懈怠懶散,貪著自身。身沒有威儀不能端正,你叫他叫他站直,他就懶洋洋,這也是貪著自身。認這個身為實有,貪這個安逸,那你就會沒有智慧,就像現在的人學佛,你邀請他來打佛七來用功,他問去那裡住哪裡三餐吃什麼這貪著自身呀,喜歡享受,到那裡哪一個法師比較好,不罵,貪著自身,我相我慢所以我認識一個法師,他跟我講,他說他師父給人打禪七,簽切結書,在禪七裡面他教訓啊,棒喝你啊,修理你,你要是不簽呢,不能參加所以你要修行,要能放下,去道場不是享受的,不是來當貴賓的,來當貴賓你要去飯店,道場是來修行來放下我執放下我相,不求自樂,所以說為什麼在道場修福修慧,這樣來的大家在道場有沒有增長智慧呀還是是非人我,貪痴慢,嘴巴好說人的長短,好談是非,不知不覺,最怕的就是不知不覺,有意無意的去探聽人家的事,這在我們道場嚴格禁止,我們要發心,做最基礎的如法道場,最基礎不要去探聽這些是非,大家用功完趕緊回去,不要有意無意說人家的長短,不光是我們這裡,別的地方也一樣,當然我們這道場到現在算非常的清,想要修行的人來這裡都會得利益,身心自在呀。我們有三不原則不收錢不會暗示你要給錢還有不會變相收費你來這裡就是用功,就是遵守佛門的規矩,這就是我們師父在講經當中常常提到的,如法的道場,這裡真正是做到了。


所以來這裡要是不能配合、不能遵守,那你自己就要清楚我不能擾亂大眾,所以真正修行要經得起考驗,以前祖師大德學法、修行,去打佛七、打禪七,絶對不會起一個念頭,我去那裡住哪裡以前沒有車子啊!走路的走好幾個月、走半年,路上也不像現在店面這麼多,都是呢小村莊小村莊,以前的物資也不發達,有時候也不一定買得到東西啊!摘點野菜吃,摘個野果充,就這樣去學法。真正的學道人,我不是要大家變成像以前那樣,因為整個環境的不一樣,但是心態要有精神要抓得到,要想到我們現前的物質豐厚,吃飯的時候要食存五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看看自己修行有沒有功夫啊!人家拿來供養你,你消得起嗎?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啊!看看自己有沒有德行,是圓滿還是缺陷呢?才來吃這一頓飯,吃的時候呢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心不要動念、不要分別啊!這菜好吃那菜不好吃,今天又出了什麼菜又出了什麼菜,今天是誰煮、一個菩薩煮的,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把它當作藥來吃,治這個餓病啊!肚子餓了,沒辦法啊!一天要餓三次,當病來治吧!吃飯止餓的,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所以佛門呢這個很有意思,那麼最後一個呢,「為成道故,方受此食-為了成就道業,才吃這飯,方受此食啊,這五觀啊!食存五觀,你就能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你就得大智慧,你就與菩提至少啊我們這裡講的有一分的相應,這裡開三個門吶!有一門是相應的,再者廣義的,不光吃飯穿衣服、喝水,用一切物質的時候,你都這樣想,不貪求夠用就好,食存五觀,不光在吃飯的時候要這樣想,在所有的時候都要這樣想,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那麼做生意賺錢,防心離過,貪等為宗現在的人貪財很嚴重,貪財為了什麼?想過舒服的好日子嘛!他要多財,想的是自己啊,不是想眾生,沒有想過眾生要什麼好了我這樣講你們心態轉,那我為眾生去賺多一點錢,還是貪,還是一樣啊!不要有這個念頭,為眾生就為眾生,其它的一切隨緣,那麼有人就要問啦,那是賺得到的,那賺不到的怎麼辦呢?生活過不去了怎麼辦呢?這個要懺悔業障有一些人很努力,福報不夠,業障要懺悔啊!多多懺悔,心呢?還是不貪求沒有辦法外財布施,內財布施,內財就是自己的身口意,幫眾生服務,自己的身口意離開煩惱,那麼有能力做一點布施,布施把你的貧窮給布施掉、送掉、放下,把你認為貧窮的觀念捨掉,布施啊!所以為什麼說布施不在多少,心誠就可以啊!怎麼誠呢?沒有煩惱,你在錢財上起煩惱了,你就把錢財給布施掉把它捨掉,心裡不要罣礙著,這就布施啊,這修行剛講的這個要聽得懂啊!你要是聽不懂,執在事相上,曾經有人他問我們師父:他說東西都布施掉了,下一餐怎麼辦?師父跟他講聽錯了,他說是叫你心不要貪著心不要在這裡起煩惱,這是布施,不是只有事相,你把事相的資財,沒有適當的規,任意使用,那又要生煩惱啦!煩惱還在啊而且更多,所以是把你貪著的這念心給捨掉,把你認為沒有錢煩惱這個認知、這個感受給捨掉,這布施。你就得聰明智慧,你就得這個智慧門,你就入了剛才講的是以錢財,其它的大家要能夠去聯想得到,名利、物都一樣,財、色、名、食、睡都一樣,都要布施啊!都要捨掉,你才有一點點小智慧、才有那麼一點啊與菩提心相應,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這裡。


 


 


 


 


 


淨空老法師弟子 悟顯法師宣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30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開無量壽經卷首筆記,看第十二頁第三小段,、明宗: 經云:三輩往生之人,莫不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因。這個是一經宗趣,那麼這一段呢,是先說明《無量壽經》的宗旨、宗要,所以叫做明宗,明是明白的意思,宗是宗趣、宗要,也就是說《無量壽經》修行的重點在哪裡,這個說法就比較容易了解在還沒講以前,我們要先慶幸自己有因緣遇到《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現代的印刷術發達,得以印刷流通全世界,那麼大眾得到法本非常的容,可是呢,這恭敬心就沒有了,還會嫌法寶太多,這個呢就叫做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講「兜率天」,兜率翻中文叫做知足,這一「天」學的就是知足,我們現在遇到《無量壽經》,心裡生起這種輕慢的心態,那就是不知福、不知足,要知道得遇正法不容易,遇到淨土法門那是難上加難,在經典裡面釋迦牟尼佛讚這一部《無量壽經》如優曇花稀有出現,這優曇花三千年開一次,你要是能遇到,那是無比殊勝的因緣,怎麼可以因為容易得便等閒看呢所以流通正法重要性,要知道這部經當初傳過來台灣不容易,從古到今《無量壽經》有十二個原譯本,因為經過戰亂只剩下五種,那麼這五種原譯裡面願文,四十八願的願文開合不同,學佛學淨土的這些學人很難去受持,那麼經過宋朝王龍舒居士的會集,王龍舒居士會集了四個本子,這五種原譯他只看了四個,他是國學進士,以他的身分跟地位也只看到了四個子,我們今天可以看到五種原譯本福報比他大多了。他的淨土的修為不簡單,我們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就是因為看了他的《龍舒淨土文》學淨土,成了一代的祖師,不容易。那麼到清朝魏源居士,魏默深居士,咸豐年間的這位居士,他會集了五種原譯,可是還是不圓滿,因為改動了原文,那麼這個是不許可的,尤其是經典不能隨意更改,你看不懂你就隨意把它段落更改、文字更改,那不行現代的人不如古人,古人對於經典恭敬至極,即使有漏的,他也是在旁邊加解,懷疑漏,他自己看的經典在自己的本子上加註謂,留給後人做參考,不自專,古人曉得這個道理,現代人不了解,要知道你印經要是不照古本,這樣印經典,將來經典面目全非,名為流通正法實為破壞佛法,印這個經有罪過,所以古德歷代祖師印經必然是原文在自己的註解裡面,加一些小註給人做參考,那是可以的。參考,段落還是原文,原文他不隨便改變,這個是鐵則,不能更動的,佛教徒應該知道,連基督教的聖經都不隨便更改,我們中國人尊師重道美德要有。那麼到了民國初年,夏蓮居老居士會集了《無量壽經》那就完美了,我們師父讚:末法流通到最後滅的本子,就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我們看了受持,也肯定師父這個說法,也相信師父這個看法是正確的。他把它會集等於佛重新宣說一遍,而且原文沒有做任何的更動,經題也沒有自創,那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會集本。民國初年,經過戰亂,由黃臚初中將帶到台灣來,交給台中李炳南老居士,這個本子最後再傳到我們師父手上,把它弘揚到全世界去。所以大家要曉得,這本子留下來不容易。黃臚初中將,這個大家不是很熟,律航法師ㄧ定知道,黃臚初中將最後出家,就是律航法師。律航法師是廣化老和尚的師父,那就非常的有公信力了,律航法師還為無量壽經作簡註易解,簡易的註解。那麼慈舟大師大家也比較陌生,台灣基隆海會寺,道源老和尚的師父,水蓮因寺懺公的師父。慈舟大師親自幫無量壽經科判,並且開講,所以我們能夠遇到,那是不容易。這個無量壽經沒有經過這樣的一個過程,應該是說經過這樣的一個過程,沒有被毀壞掉。所以今天大家遇到了,要明白無量壽經的宗旨之前,要能夠曉得,遇到無量壽經是稀有難逢的因緣,自己要發願受持、流通,你流通無量壽經,十方諸佛都護持你,因為這一部經十方諸佛一讚歎,這是釋迦牟尼佛救度眾生最厲害的一部經典,什麼業障消不了,念無量壽經能消,念佛能消。這古來彌陀經流傳很廣,但是無量壽經卻沒幾個人知道,就是因為沒有完美的經本。那麼我們現代的人福報很大,遇到了這麼好的一個會集本,那應該要發心要受持,這個是在於明白宗旨以前,我們要知道它的淵源。這會集從宋朝一直到現在,有人反對,反對會集,他反對的理由是什麼?居士不能會集。我跟諸位講,這種觀念是不對的,因為如果居士不能會集,那你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要拿掉一個,因為有一個本子就是居士翻譯的--支謙居士,他也翻譯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之ㄧ。我們稱它為吳本,東吳的吳。這一位居士,他翻譯的無量壽經,所以不是居士不能翻譯不能會集,你要看他會集的內容,跟他的用心,這個要清楚。所以對於佛法要生恭敬想,生尊重想,這個很重要。你有恭敬心,你學佛才學得深入,法才會入心。你對於無量壽經的宗旨你才能知道,才能曉得,才願意接受,知道難得,這個是根本,恭敬心是根本。所以你看它裡面講的,三輩往生之人,莫不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因。發菩提心就是心要能覺悟,而且這個覺悟的心要能展現出來,很多人以為自己有覺悟,是有一點小悟,不在意的事情放下了,在意的事情放不下轉不過來,那就是迷惑顛倒,那這菩提心沒有發出來,不是真正的。現代的人發菩提心,我們常講的,露水道心,五分鐘的菩提心,這個就不行。菩提心上一次有講過,那麼它可以分成兩種,一個叫隨事發心,一個叫順理發心。隨事什麼叫隨事?隨著事相上來發願,發什麼願呢?四弘誓願。大家都會發都會念,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眾生無量無邊,我們要發心要幫助他,你要幫助他,你就要改變你的煩惱習氣,改變你的錯誤的知見、觀念。再講具體一點,所有會讓眾生起煩惱的行為,你都要放下,這才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好啦,前面發願啦,煩惱現前的時候,能不能斷自己知不知道自己在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斷煩惱,沒有開智慧沒辦法斷乾淨,所以要法門無量誓願學。那這個問題它就產生了,不是教我們要學一部經嗎?一句佛號嗎?怎麼法門無量誓願學呢?甚至我們師父講:學無量壽經以外的經典都是不老實,不能成就;念佛以外的持咒、拜懺都不能成就,這是我們師父講的。怎麼法門無量誓願學呢?學這麼多,心亂了怎麼辦?夏老居士講好:「廣學原為深入,專修即是總持」。這個話的意思,你們大家仔細去體會一下,廣學原為深入,學無量的法門,原為深入。深入什麼呢?無煩惱之地,這叫深入。那麼專修即是總持,專一的修學,即是總持諸法,總持諸法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所以專修跟學無量法門的目的是一樣的要斷煩惱。可是現代的人,不想學經典,懶得聽經,懶得研教,他就說我要專修。可是心裡面呢,妄想分別執著不斷,看不破放不下,那也不專。所以要知道目的在哪裡,專修跟廣學目的是要斷煩惱,不是只在事相上。那麼所有經典講的,都是真如實際,祖師告訴我們:「實際理地,不著一塵」,沒有塵勞煩惱。所以無論你是念一句佛號,或是看好幾部經典,目的是一樣的。但是初心不能契入,還是專學一部為基礎,作為基礎,不是排斥其它的經典。很多人聽了我們師父講經,開始排斥大乘經典,那就壞了,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你可能受持不了唯除五逆,謗正法。謗正法,什麼是正法?淨土宗是大乘,你謗大乘經,一樣是謗淨土,不能往生,真的不能往生。大家可以去看看往生傳、淨土聖賢錄,裡面凡是往生淨土的,有沒有哪一個是排斥其它經典的,可以看看祖師大德哪一個是謗大乘的,沒有。所以要清楚、要會聽經,聽經不能只聽表皮。我們在講座上講的很明白,讓大家在一會當中,就能夠抓到聽經的要領跟宗旨。所以要能夠知道,法門無量誓願學,它的一個目的,那麼這個是在相上說的。在應用上講呢,對一切境界,心不生煩惱,一切差別境界,色法,六塵境界,衍生出無量的法門,只要能不起煩惱,就是學無量法門。眼見色不隨色轉,耳聞聲不隨聲轉,這在色塵上在聲塵上,你就學到了,你就得解脫門,這就是學法門。所以雖然四弘誓願,黃念祖老居士說隨事發心,事中有理,理事不二。如同帝珠,重重無盡,這法門無量誓願學。那麼最後煩惱斷盡了,業障消了,你就佛道無上誓願成。這佛道無上誓願成最好的解釋,在無量壽經裡面,法藏比丘的發願,在法藏因地第四品,他說:「我行決定堅固力,唯佛聖智能證知,我修行願成佛,決定堅固,不會退轉,唯有如來可以為我證明,就表示法藏比丘的用心是用“真如心”,不是生滅心,是菩提心,這是佛道無上誓願成,總收前面三個誓願,眾生無邊誓願,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願誓願學,到佛道無上誓願成圓滿,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碰到很多的境界、逆緣,包括你習氣的現前、翻絞,都還能夠提起覺照,不失、不壞正念現前,這就是有堅固的誓願力,這個心願才是真正的菩提心、才是真正的決定力,絶對要成佛,所以最後法藏比丘講,他說縱使身止諸苦中,假使我的身受無量的痛苦,即使落在無間地獄,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最後這一句話永不退,所以法藏比丘發願,不是隨隨便便啊!不是一時興起啊!開開玩笑他怎麼出家聞佛說法歡喜開解,發無上真正道,他沒出家前,人家稱他世饒王,在這間,最有錢的皇帝,世間人有錢不一定有權權勢,他都有,而且他的國土豐壤、富,國土富庶,他都能放得下,他有世界上至高無上的權力,他是轉輪聖王,所以他是真正的發心,作轉變,所以要發菩提心,要轉變命運,不用學了凡先生,你學法藏比丘就好,真正轉、徹底的轉,不光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成聖中之聖,為什麼讚他聖中聖呢?“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真正轉過來,從一個凡夫轉變過來,生死都給了斷,這是轉變命運、改造你人生最好的例子,所以無量壽經才是幸福人生的講座啊,讓你即生成佛啊!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幸福的啊,更徹底的啊。了凡先生也不錯,在世間確實做了不少事,壽命也延長,求官位也得官位,很可惜啊!沒有求了生脫死,他遇到的是雲谷禪師,雲谷禪師是明心見性的大和尚,這一種和尚不好找啊!要遇到真的是非常的困難,可是他對這世間貪著太嚴重,只求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雲谷禪師也很慈悲,滿足他,那他也確實去做也轉過來,給世間人一個不錯的榜樣,但生死沒有了,相反的憨山大師也是遇到雲谷禪師,明末四大僧,生死了斷,一切自在,兩個同樣遇到一個和尚,一個成聖成賢,一個六道輪迴,還帶了一的殺業,你們想想該學哪一位,所以憨山大師不容易啊!真正的把握到自己成就的因緣、成就的機會學佛人要往了生死上面看,不要只求世間名聞利養,那些東西會變壞,不會跟著你,你有了之後你不會心安,你會患得患失,你有以後還會想要更多啊!你心會越來越慳貪、越來越不安,那個東西你看到就要想到啊那個是毒藥啊!那個是毒品,聽到了,就好像聞塗啊,什麼叫上上一層毒藥,敲下去聽了會死亡,,聽到這個音,你的生命會喪失聽到名聞利養就好像聽到這個聲一樣,趕快離開、趕緊放下,如果有這樣的因緣,要拿來幫助眾生,你有這樣的一個名利,不要自己享用,拿來幫助眾生,用你的地位用你的影響力護持正法,這也是發菩提心幫助眾生像我們師父的護法,就很有智慧,他護持正法不是一次拿一筆錢出來做完就沒事是拿一筆錢出來,幫他做信託讓他永遠的都能護持,讓道場永遠的都能安住,這個相當有智慧,這個安。所以護持正法,你要了解,要怎麼樣來護持,這個才是幫助佛法流通。一筆錢做完了法寶流通出去了,那它的效益就只在這一次,相對的讓它都有利息,你就能夠永遠的幫助眾生,即使你往生以後,功德也一直延續,這叫發長遠心,心才發長遠,不光在這一生,來世功德都還在在以前古代道場皇家配的田產,那麼寺院他也不向人家化緣他靠這個田產的租金,租給佃農,去維持寺院裡面大眾的生計,那麼自己出家人他也種地,那麼有一部份也劃歸給佃農承租,所以以前的皇帝很有智慧,他知道這樣子他可以永遠的做下去那麼現就是用信託的方式,因為古代跟現不一樣,方法不一樣,精神一樣,這個是護持正法,這個是有智慧呀。所以以前的出家人,可以過很自在,可以專心在道上,出家人的開銷不大,修行的開銷很少,夠用就可以但是有一些居士,我這樣講去護持的時候供養的時候,他心裡就會說你們出家人夠用就好,你們修行人夠用就好這發心在個人,大家隨份隨,護持正法,但是不能存這種,存這種念你沒有福報,要想到眾生都是自私的,對自己很慷慨,對別人總是苛刻,你施想要得到好的報,在這裡面你要會用心,你要財富,你要把那念貪財的心捨掉你要想要得到聰明智慧,你就要行法施,流通正法想要得到健康長壽,那你就要多放生,多吃素所以放生在現代很重要,有人跟我講他說吃素是究竟的放生,是沒有錯,這是自分上,放生你的慈悲心展現,看到眾生有困難,無論是人或是畜生,你都去幫他,或是用錢財,或用你的關,去護衛他,都是放生。那麼放生要注意生態,不正確的放生我們不贊同,我們提倡的是正確的放生,環境要照顧到那麼現在的人邪見很多,他來告訴我,他說放生破壞生態,我問他,你為什麼不說殺生破壞生態,牠本來該在牠原來的地方活好好的,你把牠帶過來殺,那不是破壞生態嗎?你破壞牠的家庭,你破壞牠幸福的生活。那你不是破壞生態嗎那好了,你現在要殺生,人都有惻隱之心,放生這個是必然的。那你幹麼惹大家來放生你不要殺就好了嘛。所以殺生才破壞生態。放生不會破壞生態。放生,兩種環保,心靈環保,一個是環境的環保,一個是心靈的環保,心裡慈悲心生起來,憤恨心下降減少了沒有了,心靈環保清,跟眾生結好緣,那麼相上的放生,原來牠該回到哪裡牠就回到牠原來的地方去,這環境的環保。完全不會破壞生態。所以是殺生破壞生態,所以我就跟他們講,你要是不殺那就沒有人放了,你要杜絕放生那就不要殺生,人都有這個慈悲心,我們現在講的良知良,都有良心,你看到動物被殺,那個良心會生起來,這個是好心,這個很重要,尤其是現代人邪見很多,在這沒有正見,沒辦法轉過來,所以呢被這個邪見所轉,要知道,吃素跟放生兩都要做,吃素才真正能得健康長壽,不然你吃素就好像自掃門前雪,自己很有德行,沒有幫助沒有慈悲心,慈悲心生不起來,看到眾生有困難,有看到當作沒看到,那怎麼得健康長壽不圓滿兩個都要做。怎麼做?有沒有辦法做大量的放生?放生不一定要大量。你先把你的小孩教好,教他不要虐待動物,你把你的環境打掃好,家裡沒有這些蚊蟲、螞蟻、蟑螂,這就是放生。你家庭環境要是混亂,要是不乾淨,蟑螂、螞蟻特別多,先從這裡做起,這放生。那麼看到們,把抓起來,不要拿藥噴牠啊,那個藥殺具,噴了牠,牠就死定了噴一噴樟腦油,樟腦油也不能對這些動物噴,只讓聞到,不敢靠近,防止這些昆蟲。譬如說你吃東西的時候,東西滴到地上,滴到桌上,馬上把它擦起來,如果這個東西會引來螞蟻、蟑螂,你要趕快把它的味道給去除掉,這就是放生,這就是護生。還有一種是在市場,看到這些魚、蝦或是動物要被殺,你幫助,這是我們常見的典型的放生。所以放生你在家就可以做了。所以你們想想這是不是環保?放生才是環保殺生不環保,越殺越多,蟑螂、螞蟻都有抗藥性,而且你噴的這個藥還破壞環境,破壞自己居住的環境,這藥都有毒,自己吸多了,自己也中毒,這兩害--自害又害它應該還三害,為什麼?增長罪業。殺生有罪業,所以要清楚。這菩提心裡面它帶有慈悲心,幫助眾生,見到動物有困難,見到人有困難,或是行動不便,你去扶持他,你去替他設想,像地藏經講的,你讓產婦讓婦女得以安穩生產,這都種無量的福報,有讀過地藏經的同修應該很清楚,這都是放生,都是護生,保護眾生,令眾生得安穩大樂,也就是後面講的三種順菩提門。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不讓眾生心起一念的不安,你要是讓眾生起不安的心,你這個心跟菩提相違背;反過來,能安眾生心,就是順菩提門,所以很重要,發菩提心。那麼再來一向專念,一向專念大家都知道,一心一意向阿彌陀佛念去。但是有沒有一心一意?要能檢點,念佛裡面,在念佛堂念佛當中,有沒有打妄想?日用平常當中,心裡有沒有礙?有礙,那就不叫一向,礙一樣事情,就另外一向,礙兩樣事情,那就二向。心裡有無量的礙,不知道你的心到兒去了所以要聽經、看經、研教,多多聽聞大乘經典。像師父提倡一向專念,為什麼後來又講金剛經?他在裡面講,你們看不破、放不下,那就要用經典來輔助,你要真正看破、真正放下,說老實話,連無量壽經都不要了。就是沒看破,就是沒有放下,所以這經典要讀,要看,不要排斥它,很多人都拿這個我要一向專念,不看經、不研教來藉口,不然就跟我講,法師,那個經典字太小,我年紀大了,上了年紀,我老花眼我看不到,我看不清楚。你給他一份報紙,看政治看財經的,通通看,看八卦的,沒有一句是漏掉的,沒有一篇是忘記的,通通記得拿經給他看,他說他老花眼看不到。那真的是當面錯過,百千萬劫難遭遇,他每次讀經都會念,來參加共修也會念,平常在家不看,那就拿他沒有辦法還有這起來,早課也不,理由也是一樣,那個字太小我看不到,早課一定一份早報,那早報就是他的早課,晚課當然了--晚報。還有一些兼修的雜誌,助修,看雜誌是他的助緣,早晚是他的正課,他也做早課,世間的早課。我在講相信講到很多人,對自己要老實,對自己要了解,自己是什麼作為,給他經典看經,就在那裡打瞌睡,一通電話來了,講是非可以講個小時,你們說這不糟糕。他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念佛人一百種果報,不知道念到哪裡去了這個世間心,我們上一次講的七種禮佛,求名禮跟我慢禮,他念佛的求名念、我慢念,不是真正想放下煩惱習氣的,只想看看自己的財富會不會增長,自己礙的能不能順心一點,念佛是求這種事情,也是能求到,但是你把黃金拿去換落葉幹什麼,落葉最終會爛壞,阿彌陀佛是黃金,你不識得。所以這一向專念,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但是你們有沒有一向,我要講出來,很多向。以前是看報紙、看雜誌,現在是上網、聊天,東看西看,看到半夜他都不睡,要是用功有這麼精進就好。我們師父以前常講,那個時候台灣流行打麻將,三天三夜都可以不睡,要是真能這樣念佛,沒有事一心也功夫成片。所以一向專念要看你念的是什麼,念的是世間法,那就不叫一向,那叫名字的一向念的是阿彌陀佛,那就是一向專念,那是真的,只有這一向,一心一意,求願往生,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來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