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9年2月16日 星期六

法華經今解( 化城喻品第七之四)~悟顯法師 講述

大乘妙法蓮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之四

(經文:)

即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其所散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其菩提樹高十由旬。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受。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這個時候東方的諸大梵王尋著佛光,見到大通智勝如來,見佛以後「頭面禮佛」,頂禮世尊,「繞百千匝」,行這繞佛的禮儀。「即以天華而散佛上」,這是以花來供佛。「其所散華如須彌山。」所散的花堆積起來跟須彌山一樣,這麼多這麼高。「並以供養佛菩提樹。」同時供養大通智勝如來他菩提道場中菩提樹。「其菩提樹高十由旬。」這樹高有十由旬。「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前面講他有帶宮殿來,以宮殿供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受。」供佛可以供花、供養宮殿。你看像我們中國,山西的應縣木塔,這個木塔大概千年了,裡面就有佛陀的舍利。這就是造塔、造立宮室來供養佛。像北京故宮裡面有些房間、殿閣,都有佛的形象。因為皇帝學佛,所以他有能力這樣子來供養,我們見到要懂得隨喜。也可以造立寺廟來供佛供僧,來幫助大乘佛法流通,像乾隆皇帝,他就把雍正皇帝,也就是他父親以前的宅邸,改建成雍和宮,供養彌勒菩薩像在雍和宮裡面,這就是造立宮殿來供佛;以宮殿來供養世尊,以彰顯佛法的殊勝。像我們中國的寺院,這樣造起來很如法,寺院就是要造得輝煌、要造得氣派,不可以破破爛爛的,因為你是要供佛,佛是天人之導師,你這樣做是修了無上的福慧。我知道有一些出家人,他看到人家把寺院蓋得富麗堂皇,他心裡很不高興,我不曉得他在不高興甚麼,他看到人家寺院蓋得金碧輝煌,他還覺得沒有必要。我告訴你:人家蓋寺院、蓋廟蓋得好,不是給你住的;人家是要供佛的,供養佛就是應當用這麼好的。你看像西安法門寺,你看像上海的靜安寺,這些都是投入了相當大的人力資源以及財物,用這樣虔誠恭敬的心來供養佛的塔廟,這樣做是有無上的福慧。一般的世俗人他不懂,他不知道佛法的尊貴,他不知道世尊的尊貴;所以我們佛弟子自己要發心做,這道場就是要蓋得這樣殊勝莊嚴,絕對不可以破破爛爛。所以你看看,現在末法的出家人,看到人家把寺廟蓋得莊嚴殊勝,他不懂得讚歎,他還在那裡講一些不是出家人該講的話,這你就要反觀你自己是不是佛弟子。所以寺廟蓋得大蓋得好,要懂得隨喜、要讚歎。人家有能力出較多的金錢或是財物,你要懂得隨喜他。你沒有辦法完全來護持,你也可以隨喜部分。你沒有錢,你也可以口頭上隨喜;其實也不是真沒有錢,多半都是慳貪。所以供養佛、供養佛法、護持正法,這寺廟一定要蓋得莊嚴。那麼,這裡面出家人來主持,你要把它主持好,不要只有外觀的莊嚴;更要了解大乘佛法,要來弘揚大乘,這樣就很圓滿了。你不能說寺廟大就等於是不如法,這個不能這樣說,而是要看它裡面教些什麼。那你們這些佛弟子,你去到一個道場,你要看這道場裡面是教什麼法,你不要只看外觀。就像你們到了雲岡石窟,或敦煌的莫高窟,或到龍門石窟,你只看到外面這佛像是用什麼材質做的,只知道它是什麼歷史典故;你卻不知道那個是修行的地方;就好像你們來到我們精舍,你就只看這外牆的磁磚是什麼做的,這個裡面的燈光是怎麼打的,......,這就是外行人看熱鬧;你不了解我們在裡面是講說大乘。所以為什麼說眾生著相。

所以你到了一個莊嚴的道場,你要看看它裡面是教些什麼,這樣才對。看到人家能夠以這樣大的財力來護持佛法;自己沒有能力出這些錢,都要會隨喜別人的功德,不然你的福報不會增長,你的福報還會減損。所以為什麼虛雲老和尚講,末法毀壞佛教的是誰?就是出家人哪。這出家人看到人家居士肯出錢、肯出力,這樣來護持正法,造立僧坊、造立宮殿,來幫助佛教弘揚,他反不懂得隨喜,還在那裡說一些不該說的話,這個就是造罪業,是造口業啊。人家供佛有功德,你不懂得隨喜,你還在那裡造口業,毀謗人家供佛。

所以,我跟大家講,你們要蓋寺廟,一定要蓋得豪華,寺廟是拿來供佛的,是拿來弘揚正法的。你看我就講了,這應縣的木塔,近千年都還好好的,沒有壞啊。
山西的應縣木塔,相當有名。全世界有三座塔,知名的塔,這應縣木塔就是其中一座。那裡面是拿來供養佛陀舍利,這樣就有價值;它一定是用上好的材料,用當時候最精良的技術,當然還有龍天善神的護持。所以你看經文這裡講梵王,他以花來供佛,「其所散華如須彌山。」並將自己的宮殿供養於佛,供養這些有修行的人。所以當居士的,自己也要懂得發心,要護持正法,身心都要護持,我常常講的「身口意」三業都要護持正法。你看到人家能夠造塔造廟,你要隨喜,要能夠隨喜。或是口頭上隨喜讚歎,或是自己也跟著出錢做一點;不要在那裡講一些這種不該講的話,說什麼「把錢都埋在地上了」。所以要懂得隨喜,自己也要護持。你蓋寺廟一定要蓋得豪華,因為這是拿來供佛的。至於裡面的人有沒有道心,這個不用你來操心,你自己做你修你自己的福慧;他們呢,應當要把道場主持好,這是他的責任。當然,你在護持之前,你要看這些人到底能不能護持,你自己也要先觀察,這個就要懂了。
這是說到梵王以宮殿來供養佛,請佛納受。所以我說,你到佛門來,你來供佛、你來供僧,那真的是給你修福的機會。你看這個大梵天王,他是一個世界主,是這個世界裡面福報最大的,就是大梵天王,他都懂得用這樣恭敬心、虔誠心來供養。所以你們在佛門供養,也不能心生傲慢。有些道場,當然這個也是出家人的問題,好攀緣這些大居士,攀緣這些豪貴之人,這個也是出家不如法的地方。那在家人你要做的就是,你雖然供養,你要像這裡的大梵天王一樣,這樣恭敬心來供養護持,沒有絲毫的傲慢,不要搞特權,這就是「願垂納受」,希望世尊來接受他的供養。所以我之前就講過,你看看人家供佛,都是用最至誠最恭敬的心,而且用最好的東西。你才出這麼一點點錢,你有什麼好傲慢的?人家梵王,你看這裡有五百萬億,每一位梵王只要帶一座宮殿,這樣供佛;這個宮殿在天上,那都是七寶所造啊。你才出一點錢,這錢是什麼?不過是貨幣,你有什麼好傲慢的!你看經典上說他們供養世尊,他是算幾恆河沙的七寶,一恆河沙、兩恆河沙,到十四恆河沙,無量無邊,數都數不清啊。所以,你從這裡就要懂得學習。

偈頌:

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
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
天人之大師。哀愍於世間。
十方諸眾生。普皆蒙饒益。
我等所從來。五百萬億國。
捨深禪定樂。為供養佛故。
我等先世福。宮殿甚嚴飾。
今以奉世尊。唯願哀納受。


這是讚歎,說世尊甚為希有,很不容易遇到。你想要遇到佛,沒有那麼簡單;所以這梵王知道,他福報夠大智慧夠高,他曉得。「具足無量功德」而且「能救護一切」,為「天人之大師」,是這三界的導師。「哀愍於世間」,出現於世,十方的眾生都能夠蒙佛的教化,得到無邊的利益,所以叫「普皆蒙饒益」。他說「我等所從來」,我們是從東方五百萬億的國土來,「捨深禪定樂」,放下自己在禪定當中的禪悅,「為供養佛故。」就為了供養佛。所以這裡就是在告訴你,要捨這個世間法。因為這梵王他是這個世間法裡面成就算最高的了,沒有到達最高也是相對高的。因為再往上去,還有「非想非非想處天」。這裡,梵王他說他「捨深禪定樂」就是告訴我們:世間的禪定是不究竟的。所以你學佛是要明心見性,不是要得禪定,這世間的四禪八定都是不究竟的。那麼對比來說,這世間法對二乘法來說是不究竟的;二乘法對大乘來說是不究竟。就如同前面經文講的一樣,都是幽冥黑暗之處,「如同幽冥黑暗之處」。所以你看到這裡,你不要只想到這是世間法,還包括二乘,都是不究竟。所以後面就講到,唯一佛乘才是真正的佛法。前面也有說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沒有二乘,佛法當中沒有聲聞弟子;「但為教菩薩」,只有菩薩,沒有聲聞,這是《法華經》要告訴我們的。這就是直指眾生的心源本來是佛,離過絕非,離一切的心意識分別。所以世尊出世只說一乘,你看到其他的二乘、三乘,那都只是方便接入一乘;方便引導你來學一乘,並不是真的有二乘佛法。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並且要掌握得住。

所以他「捨深禪定樂,為供養佛故」,為了供佛而來至此。「我等先世福。宮殿甚嚴飾」,他過去生修福、修禪定,所以得到這麼好的宮殿,他連宮殿都搬出來要供佛,要捨掉他自己世間的種種好樂、欲樂。當然,色界天的天王他是沒有世俗的欲樂,我們講「欲樂」,只是要講他有禪定之樂,他也願意捨掉;包括他因禪定而報得的這些宮殿,他都願意捨掉。「今以奉世尊。唯願哀納受。」這就是我常講的:放下身心世界,皈依佛法;放下身心世界,皈依自性本具之大通智勝,這是這樣的表法。

(經文:)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轉於法輪。度脫眾生。開涅槃道。

這個時候「諸梵天王偈讚佛已」說偈讚佛。「各作是言」他希望世尊能夠講經說法度脫眾生,開示什麼是究竟的涅槃。

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而說偈言。
(偈)
世雄兩足尊。惟願演說法。
以大慈悲力。度苦惱眾生。

這是讚歎世尊兩足尊,「兩足」是福慧二足。希望世尊演說大乘佛法,「以大慈悲力。度苦惱眾生。」為什麼我在這裡講加「大乘」佛法呢?因為世尊出世,一切諸佛所說的,都是大乘佛法,沒有在講二乘的。所以下面講「以大慈悲力。度苦惱眾生。」唯有大乘才算是具足大慈悲力、大超度力。你看看你碰到苦難、碰到恐怖,你念觀世音菩薩,立刻得到解脫;這個就是大乘的超度的能力,拔濟眾生的苦難,所以觀世音菩薩是大乘的。你看世尊說法有多少人得無生法忍,這就是大乘佛法的力量,而且是頓證,不是漸次的。這就是世尊以大乘佛法教化眾生,唯有大乘才能真正的超度,學大乘才是真正究竟圓滿的佛法。你學大乘佛法這才算是學到了正法,其他的都是旁門左道,都如同「地獄幽冥之處」。這個核心宗旨,這個位置你要放得正,你學佛才不會走偏了。現在人都不希望自己學佛走上歪路、走上歧路,那在這裡就清楚地跟你講,你就是直接學大乘。
(經文)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

這時候世尊是答應他們的。


(經文)

又諸比丘。東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照耀昔所未有。歡喜踴躍生希有心。

這東南方,同樣有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同樣地這光比平常都還要亮。「歡喜踴躍。生希有心。」梵王們都感覺到非常歡喜,也非常地希有。

即各相詣共議此事。
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大悲。為諸梵眾而說偈言。

大家聚在一起共議此事。
在大眾中有一位梵王名曰大悲「為諸梵眾。而說偈言」大悲梵王為他們說偈,跟他們講要去尋找這光是從哪來的,所以跟前面的「救一切梵王」是一樣的。

(經文)

是事何因緣。而現如此相。我等諸宮殿。光明昔未有。為大德天生 。為佛出世間。未曾見此相。當共一心求。過千萬億土。尋光共推之。多是佛出世。度脫苦眾生。


他同樣地跟大家講,他說:為什麼今天這宮殿的光明,比以往更為光明?所以說「是事何因緣。而現如此相。」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等諸宮殿。光明昔未有。」這些梵宮的光明從來沒有這麼亮過。
「為大德天生」是大德之人出生了?還是佛出世了?這是從來沒有看過的,所以我們應當一心求法;即使過千萬億土,我們也要去找到他,所以說「尋光共推之。」

「多是佛出世。度脫苦眾生。」這裡我之前講過,是教我們要順著佛法走,這「佛光」就代表佛法、就代表正念。這「正念」就包括你念佛、持咒、參禪,包括你禮佛、禮懺,都是正念,這些都是「佛光」。你讀經,這都是佛光在攝照你。

所以「尋光共推之」順著這個佛光而見佛,隨順佛法而見佛,即使過千萬億土也在所不辭。這「過千萬億土」就是講:你煩惱雖然無邊,但是你發願願意把它斷掉;所以說「過千萬億土。尋光共推之。」
這個表法的義趣要能了解。

(經文)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祴盛諸天華。共詣西北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

這個時候,這五百萬億諸梵天王,一樣地以衣祴,也就是盛花之具;盛諸天花,一起往西北方推尋是相。於是見到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
所以「十方共推求」,這代表十方的眾生都應當來歸命於佛法,歸命於自性大通智勝。雖然這裡只講了兩個方位,那你實際上要想到是十方的眾生。所以同樣地,尋著佛光而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

「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這些都是八部鬼神,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同樣地見到大通智勝如來的十六王子,請佛說法。

(經文)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受。
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這個時候諸大梵王見佛,一樣頭面禮佛,繞百千匝。所以你看,佛具一切功德,能夠受得起這些梵王這樣頂禮,佛確實是福慧二足尊。為了要求法,這些頂禮的儀式也都是應該的。
「繞百千匝。」「繞佛」表示所行不離佛。「即以天華而散佛上」,「花」表因行,表示願意以種種的萬行來落實佛法。「所散之華如須彌山。」「須彌山」翻作中文叫妙高山。
每一「行」都是超出三界之外的行為,前面是以花,以因行來供佛,以因行來莊嚴自性,莊嚴我們的報身。這個「因行」必定是要是「究竟」的,不是二乘,更不是凡夫行,不是只有墮在五戒十善裡面。所以說「所散之華如須彌山。」這須彌山是妙高山;表示菩薩行超出三界之外。猶如妙高山一樣這麼高妙,超出一切諸世界上。

「並以供養佛菩提樹」同時供養佛菩提樹。當「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這「菩提樹」代表德,如來菩提樹代表如來的「正覺之德」。正覺之德已立,所以,以花來供養。

所以,表示自己所修所行能超出三界又能與自性正等正覺相應;所以叫「供養佛菩提樹。」「各以宮殿奉上彼佛。」同樣地以宮殿供佛,就是將自己的所有拿出來供佛。所謂「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把自己的福報、把自己的所有都皈依在佛法裡面。所以為什麼我常講這世間法不重要,你要以修行為主、以佛法為主。你看這個梵王就是做出這樣的示範:他説他能捨禪定樂以及自己所居住的宮殿,梵王都能這樣子放下。梵王捨宮殿,這在我們人道來講,你就是要捨棄你家裡面的種種煩惱;也就是在告訴我們:你要放下這些,不要那麼執著、不要那麼罣礙。你看人家是這樣表現,所以你要把這些放下,把你心裡對家庭的執著罣礙、對這世間的執著,你能放下,就如同梵王以宮殿供佛。這個道理你要去深思,因為有些人學佛,他還是把世間法擺在第一位,沒有把佛法當一回事。所以,他雖然受了三皈,名義上是佛弟子;實質上卻不是,他連素食他也不願意吃,戒也不想受,說受戒很麻煩,不能做生意,因為要打妄語。所以他寧可做生意、寧可打妄語,他也不受戒;或是說為了要煮葷食,為了怕家裡面的人不高興,他就寧可不受戒。所以你看,這就是把世間法擺第一位。你沒有向這裡的大梵天王學習,你要向他們學習捨棄這些宮殿,捨棄這些世俗的這些人情。所謂:「家是貪愛繫縛所。」這是《華嚴經》講的,《華嚴經》講什麼?「菩薩居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梵王就是作如是示現教我們放下,你也應該學他。

所以這《法華經》是越讀越殊勝。只是你看不懂,以為這梵王就是拿個宮殿出來供;這事相上是這樣,但是你要會反觀到自己身上,這宮殿房舍表法就像你對你的家庭、你對你的事業一樣這麼罣礙。因為你這一生,你的家庭,你能夠有飯吃、有工作做,這都是你的福報。梵王能捨他的福報來學佛,你也要懂得能捨掉你世間所有的,來皈依佛法。這「捨」特別講心裡上「捨」;心念要轉過來,來皈依佛法來學佛,來皈向大通智勝,皈依自性。所以為什麼三皈依講「自皈依佛」,就皈依自性佛,皈依自性法,皈依自性僧;是這樣子來皈依的。所以,願意放下,請法,佛跟你説法你才能夠信受。就像你願意放下,你願意轉變,來聽我講經,你聽了你才能得受用,不然,沒有用啊。我坐在這裡是「俏媚眼做給瞎子看」-沒有用,因為你沒有想要轉。你心裏還有很多理由、很多的見解、很多的看法,之所以如此,無外乎就是對於世間放不下,你不肯騰出時間來。這裡是梵王做這樣的示現。而作是言,希望佛哀愍我等,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受。他做出放下的樣子,希望世尊能攝受他們。

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説偈)

聖主天中王。迦陵頻伽聲。
哀愍眾生者。我等今敬禮。
世尊甚希有。久遠乃一現。
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
三惡道充滿。諸天眾減少。
今佛出於世。為眾生作眼。
世間所歸趣。救護於一切。
為眾生之父。哀愍饒益者。
我等宿福慶。今得值世尊。

所以人家都知道佛法的可貴,知道佛是聖主,是天中之尊。「聖主天中王」是天中天。「迦陵頻伽聲」迦陵頻是妙音鳥,就是牠在還沒出生的時候,將要出生的時候,牠在鳥殼裡面牠就能夠發出很好的聲音。所以,把佛的説法音聲比喻作迦陵頻伽聲,微妙之音,眾生聽了能得清涼,能得安穩;所以「聖主天中王。迦陵頻伽聲。」「哀愍眾生者。我等今敬禮。」佛是能夠憐憫一切眾生。那麼,我等今天都來恭敬禮拜世尊。「世尊甚希有。久遠乃一現。」一百八十劫當中,空過無有佛,這一百八十劫,這劫我們之前講過,是時間的單位;這麼長的時間沒有佛。那麼「三惡道充滿。諸天眾減少。」我們學佛,你就要知道要是沒有佛法,這人活著真的就完蛋了;天天都在造業,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造業,從小我們就有這種觀念,就有這樣的正知正見,就知道佛法難得。那麼這個梵王也是知道的,所以他説「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沒有佛法三惡道充滿,人的心就跟禽獸一樣而且毫無道德可言,毫無這種善良的念頭可言。那麼,「諸天眾減少」生天的人少,或是從天而墜的人多,也可以這樣來理解,諸天眾減少。「今佛出於世」今天佛出世,為眾生作大法眼,是「世間所歸趣」是我們世間一切眾生的依止。佛能救護於一切,又如同眾生的父親一樣,「為眾生之父。」「哀愍饒益者」能夠哀愍一切眾生。我們宿世有這樣的福報,今天能夠得遇世尊,得遇佛法;所以你們同樣地看到人家告訴你佛法的可貴,佛法的珍貴,你自己也要懂得來皈依、來學佛,要懂得放下。

(經文)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哀愍一切。轉於法輪度脫眾生。
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而說偈曰。

這個時候梵王偈讚佛已,各作是言,希望世尊哀愍一切,能夠說法度眾生;這「法輪」,佛教把佛法比喻作「輪」,這「輪」有碾碎之意,能夠摧碎一切外道邪見,所以說「轉於法輪度脫眾生。」

「時諸梵王一心同聲而說偈言。」這是說偈來請法。

(經文) 

大聖轉法輪。顯示諸法相。度苦惱眾生。令得大歡喜。眾生聞此法。得道若生天。諸惡道減少。忍善者增益。

「大聖轉法輪。顯示諸法相。」所以你看,這是講佛說法就是談諸法實相,顯示諸法實相。「度苦惱眾生。」眾生為什麼苦惱,就是不解諸法實相。明明自己心所變現的境界,自己卻迷在裡面,枉受輪迴、枉受苦報。「令得大歡喜。」令眾生得到大歡喜,這「大歡喜」你要按佛教的這個修行位次來講,得「大歡喜」最起碼要得圓教初地菩薩,「歡喜地」,他破除了俱生我執,令得大歡喜。「眾生聞此法。得道若生天。」或是得道、或是出三界、或是生天。「諸惡道減少」能使惡道減少,能夠使「忍善者增益」本來就具有善心,具有和忍之人能夠增長他的善心,增長他和氣忍辱的力量。

(經文)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

這是講 佛答應他。

(經文) 


又諸比丘。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照耀。昔所未有。歡喜踴躍生希有心。


這是南方的,同樣有五百萬億國土的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它這個宮殿光明一樣如同前面,昔所未有,歡喜踴躍,生起了希有之心。

(經文) 

即各相詣共議此事。以何因緣。我等宮殿有此光耀。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為諸梵眾而說偈言。

大家聚在一起議論此事。這大眾當中有一位梵王名叫妙法,「為諸梵眾而說偈言」為大家說一首偈頌。

(偈頌:)

我等諸宮殿。光明甚威耀。此非無因緣。是相宜求之。過於百千劫。未曾見是相。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

他說:我等宮殿光明甚為威耀,比之前還亮。「此非無因緣。」有此瑞相一定有它的原因,我們要去把這個原因找出來;所以說「是相宜求之。」「過於百千劫。未曾見是相。」百千劫來從來沒有看過有如此的瑞相。「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所以你看,像我們中國在唐朝的時候,為什麼這些西域的國家它不敢來犯,除了國家軍事力量強大之外,很多時候都是祖師大德在用功修行,所以有這些天兵天將守護。像唐玄宗的時候,西番五國造反,他修《仁王護國陀羅尼》,請毘沙門天王底下的天兵天將守護;所以西番他們才正要造反,看到中國有這樣的天兵天將守護,他們不敢來犯。所以你修學佛法能得到國豐民安,大家都學佛,國家就安定;一般講學佛,佛法要是興盛,國家就興盛,刀兵就減少。我們中國人要是都能學佛,那我們中國國力一定更為富強。要是中國人都能吃素,那就更好了。希望我們中國人能夠少吃肉,吃肉對這個生態環境確實不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好好保護我們中國自己的生態。你看我們中國陸地面積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三百萬平方公里,這些都是我們寶貴的資源,你不要濫宰濫殺。尤其我們是這世界上超級大國,我們又簽了巴黎氣候協議,「吃素」對氣候是有好處的,能夠減少排碳量;「吃素」已經不僅是佛教的事,不是只有佛弟子該做,或是與宗教信仰有關,已經是一種社會責任。你們同事之間都應該互相推廣素食,這是人的社會責任、企業責任;我們中國已經加入了這個巴黎氣候協議,一定要為這個世界的環境保護做出一份貢獻,這是大國責任、大國擔當。我們從前說佛弟子要吃素,現在還要再進一步,不學佛的人也應該要吃素,吃肉要減少,吃葷的要減少,破壞環境的事情要減少,亂放生的這種事情,一定要減少;記住,你是來放生的,不是來破壞生態的。所以放生要有智慧,不是說不能放,不是動物有病有困難你不能救;是你要懂得這整個的生態環境,要能了解,不了解要請問了解的人,請問這些真正有研究的人。你不可以恣意,想說我們中國還不能放,就跑到外國去放;這個就是給人家帶來了災難,破壞人家的生態,這也是不行的。

所以學佛的人多,這個國家就安定,社會的衝突分歧就減少,這個是事實。你看我們唐朝,真的是我們中國歷朝歷代最強的一個朝代。漢朝已經相當厲害,漢朝因為有張騫出使西域,開創這「佛教之路」,當時候叫「佛教之路」,後來德國的學者把這條路叫「絲綢之路」,我們現在叫「一帶一路」;我們海上也有、陸上也有。漢朝的國力是相當強的,唐朝也是,所以你看漢朝的時候,佛法傳來中國,唐朝的時候佛法發揚;你看都是佛教興盛的時候,所以《無量壽經》講「佛所行處」,只要有佛法盛行之處,必定是「國豐民安」、國家富饒、五穀豐登。你看杜甫的詩句裡面講到的,他想到「開元」之時,佛法都很興盛,「稻米流脂粟米白」,稻穀都豐收;「公私倉廩俱豐實」 無論是國家的糧倉,還是百姓家的糧食,都非常地充足,貿易往來非常發達。你們就看我們影響鄰近的國家,像是日本、韓國,他們都來跟我們中國學習。所以你現在到日本去,看到的那些建築,我就常講,那個是山寨我們中國的唐式建築;根本沒有所謂的「日式建築」,那就是唐式。是我們鑒真大和尚教給他們佛法,幸好有鑒真大和尚教給他們一些佛法,日本人才有一點點受過教育;要是沒有我們中國教給他佛法,教給他一些儒家文化,那他們日本徹底是個文化沙漠。我們影響了韓國、影響了日本,包括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綜觀歷史,你看佛法強盛的時候,國家國力非常強盛;歷史的經驗就是如此,就能證明佛經上所說的。所以佛出現在這個世間,佛法在這世間流傳,對眾生就是莫大的好處。

經文:「過於百千劫。未曾見是相。」從來沒看過。「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這到底是有德的人出世?還是佛出世?一定要把它探究清楚。

(經文)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裓盛諸天華。共詣北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

所以同樣地,到大通智勝如來之處,見到如來身邊圍繞著八部鬼神以及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

(經文:)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受。
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言。

一樣的,這個時候見佛以後,頭面禮佛,繞佛百千匝;以花供佛,所散之花猶如須彌山一樣,高出一切諸世界上,這表法我們前面說過了。
「並以供養佛菩提樹」就是代表我們修行不離於佛,所修之法,一定是出世間法。同樣地,要以正覺為依止,以無上正等正覺為楷模,所以說「供養佛菩提樹。」

「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你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那你要捨自己所貪愛的,要捨自己所在意的,所以說「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佛納受」,希望佛能夠接受我們這些梵王的供養。
「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言。」諸天王同聲說偈:

世尊甚難見。破諸煩惱者。過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見。諸饑渴眾生。以法雨充滿。昔所未曾睹。無量智慧者。如優曇缽華。今日乃值遇。我等諸宮殿。蒙光故嚴飾。世尊大慈愍。惟願垂納受。

這是讚歎世尊他的德行,以及世尊難值難遇;讚歎世尊能破諸煩惱。他們在一百三十劫中,到今天才見到佛。這其中有諸饑渴眾生,「饑渴眾生」就是形容煩惱重的眾生;所謂「煩惱重」,是現在講的,他的心不得佛法滋潤,所以說猶如饑渴的眾生。這「法」如同雨水一樣,希望佛說法,以法雨來潤澤他們;這「法」如同雨水一樣來滋潤他們,使他們能發菩提心,能生菩提心苗,能成菩提果。

下面:「昔所未曾賭。無量智慧者。」
這些人從來沒有見過佛,這「無量智慧者」,就是指大通智勝如來。佛如優曇缽華,我們之前講過「優曇缽」花翻作中文叫靈瑞花,三千年才開一次,這是比喻作時間非常久。「今日乃值遇。」今天遇佛聞法。「我等諸宮殿。蒙光故嚴飾。」他說我們這些梵王所住的這些宮殿,因為佛光的照耀,所以顯現得特別光明,都是世尊的緣故;希望世尊大慈大悲能夠接受我們供養。
所以你看,你來供佛,那真的是無上的福慧,這是佛菩薩給你機會;因為佛什麼都不要,無所貪求,這是真正具大福德之人,有福。

(經文:)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轉於法輪。令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皆獲安穩而得度脫。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這時梵王說偈讚佛以後,「各作是言。」希望世尊能說法,能轉法輪,令這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各類的眾生皆獲安穩而得度脫。「婆羅門」翻作中文叫淨行,是修淨行之人,但有的他未必學佛,有的他也不是真正學佛,所以他講婆羅門修淨行者。「時諸梵王一心同聲以偈頌曰。」爾時,說偈,請法了。

(經文:)

惟願天人尊。轉無上法輪。擊於大法鼓。而吹大法螺。普雨大法雨。度無量眾生。我等咸歸請。當演深遠音。

希望世尊說無上佛法,說一乘了義之法,猶如擊大法鼓,法鼓震聾發聵。而吹大法螺,「螺」是以前古代在軍隊裡面使用的;吹大法螺能使魔軍怖畏。「普雨大法雨」能潤澤眾生,度無量眾生。「我等咸歸請。當演深遠音。」我們這五百萬億梵天王,一同來請佛說法,說甚深微妙法。

(經文:)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

這時候世尊答應了大眾。
所以眾生是真誠心在求,世尊他就能夠隨著你的根器為你說法。真心求法、真心在學佛,佛就能為你說法;所以「默然許之」,這就叫「機感相應」。不然你如果沒有恭敬心求,就像前面講的大通智勝如來成佛的時候過十小劫,諸佛之法不得現前十小劫以後,有人請法,他就來說法;所以是要以恭敬心來求法。





2019年2月14日 星期四

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序~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序

宋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浙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 賜紫金魚袋 蔣之奇 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難讀。有難得善本。會南都太子太保 致政張公 施此經。而眉山蘇子瞻為書 而刻之板。以為金山長住。
金山長老 佛印大師了元持以見寄。
之奇為之言曰。佛之所說經總十二部。而其多至於五千卷。方其正法流行之時,人有聞半偈得一句而悟入者,蓋不可為量數。至於像法末法之後,去聖既遠,人始溺於文字,有入海算沙之困,而於 一真之體 乃漫不省解。於是有祖師出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為教外別傳。於動容發語之頃,而上根利器之人,已目擊而得之矣。故雲門至於罵佛。而藥山至戒人不得讀經。皆此意也。由是 去佛而謂之褝。離意而謂之玄。故學佛者必詆褝。而諱義者亦必宗玄。二家之徒更相非,而不知其相為用也。

且褝者六度之一也。顧豈異於佛哉。之奇以為褝出於佛,而玄出於義。不以佛廢褝,不以玄廢義。則其近之矣。冉求問聞斯行諸。孔子曰聞斯行之。子路問 聞斯行諸。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說豈有常哉。救其偏而已。

學佛之敝,至於溺經文,惑句義,而人不體玄,則言褝以救之。學褝之敝,至於馳空言,玩琦辯,而人不了義,則言佛以救之。二者更相救,而佛法完矣。
昔達磨西來,既已傳心印於二祖。且云吾有楞伽經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
此亦佛與褝並傳,而玄與義俱付也。至五祖始易以金剛經傳授。故六祖聞客讀金剛經,而問其所從來。客云。我從蘄州黃梅縣東五祖山來。五祖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成佛矣。則是持金剛經者始於五祖。故金剛經以是盛行於世。而楞伽遂無傳焉。

今之傳者,實自張公倡之。之奇過南都,謁張公。親聞公說楞伽因緣。始張公自三司使翰林學士出守滁。一日入琅玡僧舍。見一經函,發而視之,乃楞伽經也。恍然覺其前生之所書。筆畫宛然。其殆神先受之甚明也。之奇聞羊叔子五歲時,令乳母取其所弄金環。乳母謂之,汝初無是物。祜即自詣鄰人李氏東垣桑木中探得之。主人驚曰。此吾亡兒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言之。知祜之前生為李氏子也。

白樂天始生七月,姆指之無兩字,雖試百數不差。九歲諳識聲律。史氏以為篤於才章,蓋天稟然。而樂天固自以為宿習之緣矣。
人之以是一真不滅之性,而死生去來於天地之間,其為世數,雖折天下之草木以為籌筋,不能算之矣。然以淪於死生,神識疲耗,不能復記,惟圓明不昧之人知焉。有如張公,以高文大冊,再中制舉,登侍從,秉鈞軸,出入朝廷逾四十年,風烈事業播人耳目。則其前生嘗為大善知識,無足疑者。其能記憶前生之事,豈不謂信然哉。故因讀楞伽新經,而記其因緣於經之端云。

   書楞伽經後 

   宋朝奉郎新差知登州軍州兼管內勸農事騎都尉借緋蘇軾 書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先佛所說,微妙第一,真實了義,故謂之 佛語心品。祖師達磨以付二祖,曰,吾觀震旦所有經教,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祖祖相授,以為心法。如醫之難經,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後世達者,神而明之,如盤走珠,如珠走盤,無不可者。

若出新意,而棄舊學以為無用,非愚無知,則狂而已。近歲學者,各宗其師,務從簡便,得一句一偈,自謂了證。至使婦人孺子,抵掌嬉笑,爭談禪悅。高者為名。下者為利。餘波末流,無所不至。而佛法微矣。譬如俚俗醫師,不由經論,直授方藥,以之療病,非不或中。至於遇病輒應懸斷死生,則與知經學古者,不可同日語矣。世人徒見其有一至之功,或捷於古人,因謂難經不學而可,豈不誤哉。

楞伽義趣幽眇,文字簡古,讀者或不能句。而況遺文以得義,忘義以了心者乎。此其所以寂寥於世,幾廢而僅存也。太子太保樂全先生張公安道,以廣大心,得清淨覺。慶歷中,嘗為滁州。至一僧舍,偶見此經,入手恍然,如獲舊物。開卷未終,夙障冰解。細視筆畫,手跡宛然。悲喜太息,從是悟入。常以經首四偈,發明心要。軾游於公之門三十年矣。今年二月過南都,見公於私第。公時年七十九。幻滅都盡,慧光渾圜。而軾亦老於憂患,百念灰冷。公以為可教者。乃授此經。且以錢三十萬,使印施於江淮間。而金山長老佛印大師了元曰。印施有盡。若書而刻之則無盡。
軾乃為書之。而元使其侍者曉機,走錢塘,求善工刻之板。遂以為金山常住。

元豐八年九月九日。 


   觀楞伽寶經 閣 筆記 

   觀楞伽寶經記,蓋為觀經而作也。以此經直指眾生 識藏 即 如來藏。顯發日用現前境界。令其隨順觀察自心現量。頓證諸佛自覺聖智。故名「佛語心」。非文字也。又豈可以文字而解之哉。
故今不曰註疏,而曰觀經記。蓋以觀游心。所記觀中之境耳。此經為發最上乘者說。所謂是法甚深奧,少有能信者。以文險義幽,老師宿學讀之不能句。況遺言得義,以入自心現量乎。
昔達磨授二祖,以此為心印。自五祖教人讀金剛,則此經不獨為文字,且又束之高閣,而知之者希,望崖者眾矣。 惟我聖祖以廣大不二真心御寰宇,修文志暇,乃以楞伽金剛佛祖三經,以試僧得度如儒科。特命僧 宗泐等注釋之。頒布海內。浸久而奉行者亦希。

清幼入空門,切志向上事。愧未多歷講肆。常見古人謂文字之學,不能洞當人之性源。貴在妙悟自心。心一悟,則回觀文字,如推門落臼,固不難矣。因入山習枯褝。直至一字不識之地。一旦脫然自信。回視諸經,果瞭然如視歸家故道。獨於此經苦不能句。

余居海上,時萬曆壬辰夏。偶患足痛不可忍。因請此經置案頭。潛心力究。忽寂爾亡身,及開卷讀百八義,瞭然如視白黑,因憶昔五台梵師言,遂落筆記之。至 生滅章,其患即愈。及乙未春,因弘法罹難。幽囚困楚中。一念孤光未昧。實仗此法門威德力也。
頃蒙恩遣雷陽。丙申春,過吉州。遇大行王公性海於淨土中,請益是經。因出前草二章。公首肯。遂以正受注並三譯本,稽首屬余,請卒業焉。余攜之。以是年三月十日抵戍所。於四月朔即命筆。
時值其地飢且癘。死傷蔽野。余坐毒霧屍陀林中,日究此經,至忘寢食。瞭然如處清涼國。至七月朔,甫完卷半。比與何孝廉復元,率父老掩胔骼,至四千頭有奇。建盂蘭會,說幽冥戒,普濟之。時天乃雨,而癘隨止。遂令蔑戾車地,大生歡喜心。無乃借此性海一滴,潤此焦枯乎。余亦奉鎮檄來五羊。憩東郭壘壁間。又首事於十月朔。至明年佛成道日,乃閣筆焉。愚竊思多生以謗法因緣,今感斯報。荷蒙聖慈以萬里之行而調伏之。使入其難入。期年之內,奔走居半,而能了此積劫廣大因緣。
非荷諸佛神力加持,何能以思維心 測度 如來自覺聖智境界乃爾。以是彌感聖恩,析骨難酬也。
稿成。觀察海門周公欲梓之。以入賀未果。戊戌冬,適侍御樊公友軒,以建儲議 謫雷陽。與余同伍,道過仙城見訪。

問 雷陽風景何如。
余笑曰「在人不在境。」因出此草示之。
曰「此余雷陽風景也」。
公嘆曰 信光明幢 哉。願廣法施。遂為疏募眾。幸諸宰官長者居士各歡喜成之,
願將此勝因,回向:

楞伽法性海中。仰憑慧光圓照,
破此夙愆,蚤登解脫。冀見聞隨喜,同入自心現量,共轉此*輪直至未來際。

以斯功德,
上報聖恩,下拔苦趣,齊登涅槃彼岸耳。

第此經單破外道偏邪之見,令生正智。
以一心為真宗。以摧邪顯正為大用。其所破之執,各有所據,皆載彼宗。

以瘴鄉苦無經論參考。即所引證,皆以「起信、唯識」提契綱宗。務在融會三譯,血脈貫通。
若夫單提向上,直指一心,枝詞異說,刷洗殆盡,冥契祖印,何敢讓焉。
因為述其始末如此。

萬曆已亥季夏 望日 海印沙門德清記 


   觀楞伽經記 略科題辭 

   科以分經。從古制也。

昔道安法師以三分科經。時人譏其離析經義。及「親光論」至,果以三分斷其全經。時乃嘆其雅合。
蓋經經各有綱宗。「科」乃提契綱要而振起之。使觀者得其要領。庶 離言得義 而悟入之。令捨筌蹄。殆非支分節解 逞臆斷也。

後之義學,昧於離言之旨,各恃己見,駢枝其說,以取謗法之愆。使學者莫知適從。正謂以多歧亡羊耳。

茲楞伽以離言說第一義為宗。不涉唇吻。又豈可妄想分別能入。而其所以「科」節之。
蓋以經文簡古,血脈幽潛,不得其門而入。故特提其綱領,使知問答來源。融會一貫,瞭然心目。冀可忘言得義,不以文言為障礙耳。非臆斷也。

即此已為剩法。後之學者,切不得以此為欠,而更增益其說,自取謗法之罪不淺矣。

萬曆戊戌孟夏 佛成道日 沙門德清 題於五羊之青門壘壁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