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攝摩騰(漢洛陽白馬寺)《高僧傳》卷一~1




攝摩騰。本中天竺人。善風儀。解大小乘經。常游化為任。昔經往天竺附庸小國講金光明經。會敵國侵境。

騰惟曰。經云。能說此經法。為地神所護。使所居安樂。今鋒鏑方始。曾是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勸。遂二國交歡。由是顯達。

漢永平中。明皇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夢。通人傅毅奉答。
臣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將必是乎。

帝以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尋訪佛法。愔等於彼遇見摩騰。乃要還漢地。騰誓志弘通不憚疲苦冒涉流沙至乎雒邑。
明帝甚加賞接。於城西門外立精舍以處之。漢地有沙門之始也。
但大法初傳未有歸信。故蘊其深解無所宣述。後少時卒於雒陽。
有記云。騰譯四十二章經一卷。初緘在蘭台石室第十四間中。騰所住處。今雒陽城西雍門外白馬寺是也。
相傳云。外國國王嘗毀破諸寺。唯招提寺未及毀壞。
夜有一白馬。繞塔悲鳴。即以啓王。王即停壞諸寺。因改招提以為白馬。故諸寺立名。多取則焉。


求那跋摩(宋京師祇洹寺)《高僧傳》卷三



求那跋摩。此云功德鎧。本剎利種。累世為王。治在罽賓國。祖父呵梨跋陀。此言師子賢。以剛直被徙。父僧伽阿難。此言眾喜。因潛隱山澤。跋摩年十四便機見俊達深有遠度。仁愛泛博崇德務善。其母嘗須野肉令跋摩辦之。

跋摩啓曰。有命之類莫不貪生。夭彼之命非仁人矣。

母怒曰。設令得罪吾當代汝。跋摩他日煮油誤澆其指。
因謂母曰。代兒忍痛。
母曰。痛在汝身吾何能代。
跋摩曰。眼前之苦尚不能代。況三途耶。
母乃悔悟終身斷殺。
至年十八相公見而謂曰。君年三十當撫臨大國南面稱尊。
若不樂世榮 當獲聖果。至年二十出家受戒。洞明九部博曉四含。誦經百餘萬言。深達律品妙入禪要。時號曰三藏法師。

至年三十罽賓王薨。絕無紹嗣。眾咸議曰。跋摩帝室之胤。又才明德重。可請令還俗以紹國位。群臣數百再三固請。跋摩不納。乃辭師違眾林棲谷飲。孤行山野遁跡人世。
後到師子國觀風弘教。識真之眾咸謂已得初果。儀形感物見者發心。後至闍婆國。

初未至一日闍婆王母夜夢見一道士飛舶入國。明旦果是跋摩來至。王母敬以聖禮從受五戒。母因勸王曰。宿世因緣得為母子。我已受戒而汝不信。恐後生之因永絕今果。王迫以母敕。即奉命受戒。漸染既久專精稍篤。頃之鄰兵犯境。

王謂跋摩曰。外賊恃力欲見侵侮。若與鬥戰傷殺必多。如其不拒危亡將至。今唯歸命師尊不知何計。
跋摩曰。暴寇相攻宜須御捍。但當起慈悲心勿興害念耳。
王自領兵擬之。旗鼓始交賊便退散。王遇流矢傷腳。

跋摩為咒水洗之。信宿平復。王恭信稍殷。乃欲出家修道。因告群臣曰。吾欲躬棲法門。卿等可更擇明主。
群臣皆拜伏勸請曰。王若捨國則子民無依。且敵國凶強恃險相對。如失恩覆則黔首奚處。大王天慈寧不愍念。敢以死請申其悃愊。王不忍固違。乃就群臣請三願。若許者當留治國。
一願凡所王境同奉和上。
二願盡所治內一切斷殺。
三願所有儲財賑給貧病。
群臣歡喜僉然敬諾。於是一國皆從受戒。
王后為跋摩立精捨。躬自引材傷王腳指。跋摩又為咒治。有頃平復。導化之聲播於遐邇。鄰國聞風皆遣使要請。
時京師名德沙門慧觀慧聰等。遠挹風猷思欲餐稟。以元嘉元年九月。面啓文帝。求迎請跋摩。帝即敕交州刺史令泛舶延致觀等。又遣沙門法長道衝 道俊等往彼祈請。並致書於跋摩及闍婆王婆多加等。必希顧臨宋境流行道教。
跋摩以聖化宜廣不憚遊方。先已隨商人竺難提舶欲向一小國。會值便風遂至廣州。
故其遺文云。業行風所吹遂至於宋境。此之謂也。
文帝知跋摩已至南海。於是復敕州郡令資發下京。路由始興。經停歲許。始興有虎市山。儀形聳孤峰嶺高絕。
跋摩謂其彷彿耆闍。乃改名靈鷲。於山寺之外別立禪室。室去寺數里磬音不聞。每至鳴椎跋摩已至。或冒雨不沾。或履泥不濕。時眾道俗莫不肅然增敬。
寺有寶月殿。跋摩於殿北壁手自畫作羅雲像及定光儒童布發之形。像成之後每夕放光。久之乃歇。
始興太守蔡茂之深加敬仰。後茂之將死。跋摩躬自往視說法安慰。後家人夢見茂之在寺中與眾僧講法。實由跋摩化導之力也。
此山本多虎災。自跋摩居之。晝行夜往。或時值虎。以杖按頭。弄之而去。於是山旅水賓去來無梗。感德歸化者十有七八焉。
跋摩嘗於別室入禪。累日不出。寺僧遣沙彌往候之。見一白師子緣柱而上。亙空瀰漫生青蓮華。沙彌驚恐大呼往逐師子。豁無所見。其靈異無方。類多如此。

後文帝重敕觀等。復更敦請。乃泛舟下都。以元嘉八年正月達於建鄴。文帝引見勞問殷勤。因又言曰。「弟子常欲持齋不殺。迫以身殉物不獲從志。法師既不遠萬里來化此國。將何以教之。」
跋摩曰。「夫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己非由人。
且帝王與匹夫所修各異。
匹夫身賤名劣。言令不威。若不克己苦躬。將何為用。
帝王以四海為家。萬民為子。出一嘉言則士女咸悅。布一善政則人神以和。刑不夭命。役無勞力。則使風雨適時。寒暖應節。百谷滋繁。桑麻郁茂。如此持齋齋亦大矣。如此不殺德亦眾矣。
寧在闕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然後方為弘濟耶。

帝乃撫機嘆曰。「夫俗人迷於遠理。沙門滯於近教。迷遠理者謂 至道虛說。滯近教者則 拘戀篇章。
至如法師所言。真謂開悟明達。可與言天人之際矣。」
乃敕住祇洹寺供給隆厚。公王英彥莫不宗奉。俄而於寺開講法華及十地。法席之日軒蓋盈衢。觀矚往還肩隨踵接。
跋摩神府自然妙辯天絕。或時假譯人而往復懸悟。
後祇洹慧義請出菩薩善戒。始得二十八品。後弟子代出二品。成三十品。未及繕寫失序品及戒品。故今猶有兩本。或稱菩薩戒地。
初元嘉三年。徐州刺史王仲德於彭城請外國伊葉波羅譯出雜心。至擇品 而緣礙遂輟。至是更請 跋摩譯出後品。足成十三卷。並先所出四分羯磨優婆塞五戒略論 優婆塞二十二戒等。凡二十六卷。並文義詳允。梵漢弗差。
時影福寺尼慧果 淨音等。共請跋摩云。去六年有師子國八尼至京云。宋地先未經有尼。那得二眾受戒。恐戒品不全。

跋摩云。戒法本在大僧眾發。設不本事無妨得戒。
如愛道之緣。諸尼又恐年月不滿。苦欲更受。

跋摩稱云。善哉。苟欲增明甚助隨喜。但西國尼年臘未登。又十人不滿。且令學宋語別因西域居士。更請外國尼來足滿十數。
其年夏在定林下寺安居。時有信者採華布席。唯跋摩所坐華彩更鮮。眾咸崇以聖禮。夏竟還祇洹。其年九月二十八日中食未畢。先起還閣。其弟子後至。奄然已終。春秋六十有五。

未終之前預造遺文偈頌三十六行。自說因緣云。已證二果。手自封緘付弟子阿沙羅 云。我終後可以此文還示天竺僧。亦可示此境僧也。既終之後即扶坐繩床。顏貌不異。似若入定。道俗赴者千有餘人。並聞香氣芬烈。咸見一物狀若龍蛇。可長一匹許。起於屍側直上沖天莫能詺者。

即於南林戒壇前依外國法 闍毗之。四部鱗集。香薪成[/]。灌之香油以燒遺陰。五色焰起氛氳麗空。是時天景澄朗道俗哀嘆。
仍於其處起立白塔。欲重受戒。諸尼悲泣望斷不能自勝。
初跋摩至京。文帝欲從受菩薩戒。會虜寇侵強未及諮稟。奄而遷化。以本意不遂傷恨彌深。乃令眾僧譯出其遺文云:

  前頂禮三寶  淨戒諸上座
  濁世多諂曲  虛偽無誠信
  愚惑不識真  懷嫉輕有德
  是以諸賢聖  現世晦其跡
  我求那跋摩  命行盡時至
  所獲善功德  今當如實說
  不以諂曲心  希望求名利
  為勸眾懈怠  增長諸佛法
  大法力如是  仁者咸諦聽
  我昔曠野中  初觀於死屍
  膖脹蟲爛壞  臭穢膿血流
  系心緣彼處  此身性如是
  常見此身相  貪蛾不畏火
  如是無量種  修習死屍觀
  放捨余聞思  依止林樹間
  是夜專精進  正觀常不忘
  境界恆在前  猶如對明鏡
  如彼我亦然  由是心寂靖
  輕身極明淨  清涼心是樂
  增長大歡喜  則生無著心
  變成骨鎖相  白骨現在前
  朽壞肢節離  白骨悉磨滅
  無垢智熾然  調伏思法相
  我時得如是  身安極柔軟
  如是方便修  勝進轉增長
  微塵念念滅  壞色正念法
  是則身究竟  何緣起貪欲
  知因諸受生  如魚貪鈎餌
  彼受無量壞  念念觀磨滅
  知彼所依處  從心猿猴起
  業及業果報  依緣念念滅
  心所知種種  是名別相法
  是則思慧念  次第滿足修
  觀種種法相  其心轉明瞭
  我於爾焰中  明見四念處
  律行從是竟  攝心緣中住
  苦如熾然劍  斯由渴愛轉
  愛盡般涅盤  普見彼三界
  死焰所熾然  形體極消瘦
  喜息樂方便  身還漸充滿
  勝妙眾生相  頂忍亦如是
  是於我心起  真實正方便
  漸漸略境界  寂滅樂增長
  得世第一法  一念緣真諦
  次第法忍生  是謂無漏道
  妄想及諸境  名字悉遠離
  境界真諦義  除惱獲清涼
  成就三昧果  離垢清涼緣
  不湧亦不沒  淨慧如明月
  湛然正安住  純一寂滅相
  非我所宣說  唯佛能證知
  那波阿毗曇  說五因緣果
  實義知修行  名者莫能見
  諸論各異端  修行理無二
  偏執有是非  達者無違諍
  修行眾妙相  今我不宣說
  懼人起妄想  誑惑諸世間
  於彼修利相  我已說少分
  若彼明智者  善知此緣起
  摩羅婆國界  始得初聖果
  阿蘭若山寺  道跡修遠離
  後於師子國  村名劫波利
  進修得二果  是名斯陀含
  從是多留難  障修離欲道
  見我修遠離  知是處空閒
  咸生希有心  利養競來集
  我見如火毒  心生大厭離
  避亂浮於海  闍婆及林邑
  業行風所飄  隨緣之宋境
  於是諸國中  隨力興佛法
  無問所應問  諦實真實觀

  今此身滅盡  寂若燈火滅。

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反詐騙



悟顯法師 開示:
出了家,穿上這件僧服,就要對得起釋迦牟尼,
所作所為,只能做出家人才能做、應該做的事,
而不是順著自己的習氣、貪嗔癡去表演,破壞佛教。
以世間做比喻,你進了一家公司,專破壞公司政策、規矩,那你是什麼人?
是賊!世間有法律管束,佛門就是因果各人負了。
世間人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現在則是告訴你,若要人不說,除非己莫為。
你如法修行、講經、誰能奈你何,誰有能說到你。
若是一個有正念、正見的人,就不會用佛法掩飾自己這貪瞋癡、好名利的心。
你如果穿僧服做不應做的事,那是你應該改,
而不是叫經典修改成你的樣子,叫人亂講經去符合你的習氣。
詐騙集團若被165反詐騙戳穿了,難道還是提醒者的錯嗎?
那還成什麼樣了!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皇帝與和尚(13)一度為僧的唐宣宗

(13)一度為僧的唐宣宗

和尚還俗做皇帝的朱洪武,皇帝出家做和尚的建文帝,這是人所周知的事。唐朝還有一位和尚還俗做皇帝的人,知道的人並不多,那就是唐宣宗皇帝,他也曾經一度出家多年。現在就將宣宗出家的經過細述如後:


<宣宗未出家時>

宣宗名忱,始封光王;憲宗皇帝的第十三子。穆宗異母弟,宣宗從小就有賢名,穆宗曾有傳位光王之意,光王不肯。傳位長子敬宗,可是敬宗年青好玩,遊戲無度,狎匿群小,在位沒有兩年,十八歲時就被克明所。大臣裴度迎江王太弟文宗接位,文宗是穆宗的次子,在位十二年,本來立敬宗子陳王成美為皇太子,文宗崩時,中尉仇士良等矯詔廢太子,立穎王皇太弟,為武宗,穆宗第五子,在位六年。武宗不但毀滅佛教,而且無道好殺。他曾暗中將皇叔光王捶沉宮廁,被宦者仇公武暗中偷偷從廁中救出,放他逃生,恐怕武帝追查,就剃髮染衣,出家為僧,那時武帝尚未毀壞佛教。

<行腳僧赴會應供>

齊安法師是位有道高僧,他住持浙江蕭山寺時,有一次舉行大的法會,各方行腳僧都來參加此一勝會。那時宣宗隱身僧侶中,混在行腳僧內,也來參加此一法會,安法師預知未來的宣宗皇帝要來赴會,前一天就招呼寺內住眾說:「明天當有異人到此,禁止雜言和滋事,恐累及佛法。

第二天有行腳僧多人,前來參禮。安法師特別注意他們的言行,在僧眾之中,已經看出一位滿面貴氣,與眾不同的出家人,那一定是未來的王者。於是法師命維那師設一高位,請他來坐,對他優禮有加,與其談話後說:「貧道為海眾圍繞,患齋不供,就上座邊、求一供疏。」宣宗為之操翰抒辭,安師閱後,頗為驚悚,等赴齋供的僧人吃飲離去後,安師特設豐席款待,並開門見山的對宣帝說:「時已至矣,大王無滯泥蟠。」更以弘揚佛法,紹隆三寶之事相囑託而後去。
後來宣帝及位後,想迎接安師來京供養,聞安師已圓寂,愴悼不已,並作詩追悼,敕封大師諡號悟空。

<終歸大海作波濤>

志閑禪師與唐宣宗為僧時同遊山水,志閑禪師題瀑布詩云:「穿雲透石不辭勞,地遠方知出處高。」宣宗續句道:「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宣宗在位,大興佛法>

武宗滅僧時,宣帝已返俗任江陵少尹。會昌六年,武宗吃方士金丹,疽發背,十多天不能說話,備受痛苦而死,王皇太叔即位柩前,宣帝多年流落江湖,隱身僧侶,游化民間,備知稼穡,勤於庶政。

宣宗登位後,不但大興佛法,特下詔天下凡被武宗會昌五年所毀壞的佛寺,諸宿舊僧,仍舊修建住持。並又詔修天下祖塔未經賜號諡者,報聞太常,考行頒賜。
宣宗在位十三年,五十歲駕崩,帝性明睿,用法無私,恭謹節儉,惠民愛物,從諫如流,天下稱為小太宗。資治通鑒上說:「宣帝少歷艱難,長年踐祚,人之情偽,靡不周知,盡心民事,精勤治道,賞簡而當,罰嚴而必,故方內樂業,殊仰順軌,求之漢世,其孝宣之流亞歟!」
在舊唐史上對宣宗的評語更好。可是著新唐史的歐陽修同情毀壞佛教的武宗,而對曾經出家大興佛法的宣宗,以私心以來更換舊史,顛倒黑白,真是罪過。


(本文參考高僧傳、釋氏稽古略、佛祖歷代總載、資治通鑒)



自救吧

如果在佛門,有人雖教你:空觀、調伏我慢、我執....,說他是在教你佛法。

而他講的內容都是普遍使用:
「思想、發揮所長、告訴你跟他學可以在這世間找到...某些東西、或自己....,要你照顧自己的心.....」這些字眼,

那你不用再聽下去,因為他是用他的「我見」「個人想法」在教你,

只會使你的「我相」更重。

而他自己其實並不懂佛法,也非依四依法或祖師開示而說。

這種人很多,一般人無法分辨,求佛加持吧,勿遇邪師!!

為何今天用藥師佛這張圖呢?答案在藥師佛的十二大願中。


以下是答案:


第四大願:

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

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九大願:

令諸有情,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

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

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一切佛 沒有我執、沒有分別、沒有偏見,

只有救度眾生的願心,

而藥師佛說    要把學小乘的人引至大乘,又說

要令眾生出魔罥網(也就是這世間),

讓眾生離開外道(離心性而說的法,謂之

外道法),你們若真是要學佛法,就要看清

楚,佛弟子不應學世法、外道法。

否則都屬於不如法的假佛弟子。










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菩提達摩大師無心論》

《菩提達摩大師無心論》
【梁】菩提達摩
注:此經出自《大藏經》第85 No.2831

  夫至理無言,要假言而顯理。
大道無相,為接粗而見形。
今且假立二人,共談無心之論矣。

  弟子問和尚曰:「有心無心?」
  答曰:「無心。」
  問曰:「既云無心,誰能見聞覺知,誰知無心?」
  答曰:「還是無心。既見聞覺知,還是無心能知無心。」
  問曰:「既若無心,即合無有見聞覺知,云何得有 見聞覺知?」
  答曰:「我雖無心,能見能聞能覺能知。」
  問曰:「既能見聞覺知,即是有心,那得稱無?」
  答曰:「只是見聞覺知,即是無心。何處更離見聞覺知別有無心。
我今恐汝不解,一一為汝解說。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見終日見由為無見,見亦無心;
聞終日聞由為無聞,聞亦無心;
覺終日覺由為無覺,覺亦無心;
知終日知由為無知,知亦無心;
終日造作,作亦無作,作亦無心。
故云見聞覺知總是無心。」


  問曰:「若為能得知是無心?」
  答曰:「汝但仔細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復可得,是心不是心。
為復在內、為復在外、為復在中間?
如是三處推求,覓心了不可得,乃至於一切處求覓亦不可得。當知即是無心。」

  問曰:「和尚既云,一切處總是無心,即合無有罪福,何故眾生輪迴六趣生死不斷?」

  答曰:「眾生迷妄,於無心中而妄生心,造種種業,妄執為有,足可致使輪迴六趣,生死不斷。
譬有人,於暗中見杌為鬼,見繩為蛇,便生恐怖。眾生妄執,亦復如是。於無心中,妄執有心,造種種業,而實無不輪迴六趣。
如是眾生,若遇大善知識,教令坐禪,覺悟無心,一切業障,盡皆銷滅,生死即斷。
譬如暗中,日光一照,而暗皆盡。
若悟無心,一切罪滅 亦復如是。」

  問曰:「弟子愚昧,心猶未了。審一切處六根所用者,應答曰語,種種施為,煩惱菩提,生死涅槃,定無心否?」
  答曰:「定是無心,只為眾生妄執有心,即有一切煩惱生死、菩提涅槃。
若覺無心,即無一切煩惱生死涅槃。
是故,如來為有心者說有生死,
菩提對煩惱得名,涅槃者對生死得名,此皆對治之法。
若無心可得,即煩惱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槃亦不可得。」


  問曰:「菩提涅槃既不可得,過去諸佛皆得菩提,此謂可乎?」
  答曰:「但以世諦文字之言得,於真諦實無可得。
故《維摩經》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又《金剛經》云:無有少法可得
諸佛如來,但以不可得而得。
當知有心即一切有,無心一切無。」


  問曰:「和尚既云,於一切處盡皆無心,木石亦無心,豈不同於木石乎?」

  答曰:「而我無心,心不同木石。
何以故?
譬如天鼓,雖復無心,自然出種種妙法教化眾生。
又如如意珠,雖復無心,自然能作種種變現。而我無心,亦復如是。雖復無心,善能覺了諸法實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應用無妨。
故《寶積經》云:以無心意而現行,豈同木石乎?
夫無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無心也。」


  問曰:「今於心中,作若為修行?」
  答曰:「但於一切事上覺了,無心即是修行,更不別有修行。故知無心即一切,寂滅即無心也。」

  弟子於是忽然大悟,始知心外無物,物外無心,舉止動用,皆得自在,斷諸疑網,更無罣礙。
即起作禮,而銘無心,乃為頌曰:
心神向寂,無色無形。睹之不見,聽之無聲。
似暗非暗,如明不明。捨之不滅,取之無生。大即廓周法界,小即毛竭不停。
煩惱混之不濁,涅槃澄之不清。
真如本無分別,能辯有情無情。
收之一切不立,散之普遍含靈。
妙神非知所測,正覓絕於修行。
滅則不見其壞,生則不見其成。
大道寂號無相,萬像窈號無名。
    如斯運用自在,總是無心之精。」

  和尚又告曰:「諸般若中,以無心般若而為最上,故《維摩經》云:
以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拙伏外道。
又《法鼓經》:若知無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福亦不可得,生死涅槃亦不可得,乃至一切盡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乃為頌曰:
「昔日迷時為有心,爾時悟罷了無心。
    雖復無心能照用,照用常寂即如如。」

  重曰:
「無心無照亦無用,無照無用即無為。
此是如來真法界,不同菩薩為辟支。
言無心者,即無妄相心也。」


  又問:「何名為太上?」

  答曰:「『太』者大也,『上』者高也。窮高之妙理,故云『太上』也。
又『太』者,通泰位也。
三界之天雖有延康之壽,福盡是故終輪迴六趣,未足為「太」。
十住菩薩雖出離生死,而妙理未極,亦未為「太」。
十住修心,妄有入無,又無其無有雙遣,不忘中道,亦未為「太」。
又忘中道,三處都盡,位皆妙覺。
菩薩雖遣三處,不能無其所妙,亦未為「太」。
又忘其妙,則佛道至極,則無所存。
無存思則無思慮,兼妄心智永息,
覺照俱盡,寂然無為,此名為「太」也。
「太」是理極之義,「上」是無等色,
故云「太上」,即之佛如來之別名也。」

《菩提達摩大師無心論》卷終


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無知者不信聖言

無知的人,因為對佛法不解,覺得怎麼佛法都把事情歸咎於「緣」。

這種人即是所謂的「短視」,總在他眼界中的現實生活裡找事情發生的原因、理由,基本上他不修行,但也不信佛,看到人家說因緣,
卻又不願接受。

對於這類不信佛、謗佛的人,佛法中有個專有名詞,就是「阿顛迦」。

佛是一切智者,有福報因緣的人自會信入。

不要以為這類人是所謂的「客觀」,那是他的

無福與淺視。

若說世俗的客觀,他就會設立「一切事情都是可能的」,
而不會以「否定」心理作為前提,

或許在你我身邊就有這種人,明明很清楚,

他卻看不懂,或是不願承認接受。

冷言冷語,就是不肯修行,不僅不修,還要毀謗佛法。

遇這類人只能默擯,也不要去看他寫的、聽他講的,因為都是毒,

現今社會就是資訊、媒體中邪知邪見太多,

偏偏看的人不懂其中有問題,在平日生活中

輸入進去後,

又來看佛法,才會不信正法、邪心熾盛。

才會這麼離譜無知地在解讀佛經、佛法。

早期提倡不看電視、報紙、雜誌,以前做得到的人自然能修行。

今人卻幾乎做不到,所以難修行,疑心重、我見重,不信聖言量(佛說),佛是聖人,也是徹底走過修行這條路,到達彼岸的人,你若不信佛說的,你又如何能到彼岸,究竟圓滿佛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