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成佛從說好話做起~~悟顯法師 開示(ㄧ4)



成佛從說好話做起

來到道場要懂得節省珍惜道場的資源,不能把在家裡的習慣方式帶到道場來,因為道場的東西都是來自十方的信施及大家的供養。節省資源對我們的生活環境有絶對的好處,也是節省自己的福報。我們這一生,能夠用得到的,一點一滴都是我們過去生或是年輕時候修的福德,不要想:我用錢可以買得到,用得到的就是我的福報。應該要珍惜,若不珍惜,福報就會消盡,佛法是覺悟的,佛是印度話,翻作中文叫覺,就是覺悟的意思,它跟一般宗教不一樣,一般宗教所說的是人道跟天道,佛法講的最重要核心是教我們「明心見性」。告訴我們諸法皆是緣起性空,什麼為「緣起性空」,這道理比較深,我們簡單講,「緣起」就是透過你的無明妄想而造成的,如同夢境一樣,做夢的時候好像很真實,連自己作惡夢也嚇了一身冷汗,但是畢竟是夢,夢中的境界不是實有的,緣起就是說:它是虛妄的。這是就煩惱層面上來說,就迷惑面來說的「緣起」。性空就是說它不實有,性就是它的本質、它的體性,就像夢境一樣,它不會是真的,你在裡面無論是好是壞,它永遠都不會變成現實,這就是常講的世間如夢幻泡影,這是真相。不是釋迦牟尼佛放著好日子不過,沒事捏造出這種空無的理論,這是他捨棄國家、王位,捨棄這些世間一切去修行而悟到的,它是真理、是實話。佛法不是消極的,它屬於很積極的層面,現在很多學佛人都認為,要老了才學,學佛是讓我們養成良好習慣、正確思維、高尚的品德。佛教品德高尚的標準超過世間的儒家跟道家,它的品德高尚到「離相」的程度,儒家跟道家講的離相,都還沒講到佛法這個層面,所以永明大師稱讚佛教,說它是真正的一乘佛法,不是二諦法所能理解,所謂「非二諦之所齊,豈百家所及」,不是朱子百家所能窺測到的,所以是相當的殊勝、稀有。全世界這麼多人,六十幾億的人口,又有幾個是生在中國,生在中國又有幾個遇到佛法,遇到佛法又有幾個是遇到告訴你因果,告訴你宇宙人生事實真相的。佛法傳了三千年,有很多只是搞神通或是做佛事,搞鬼神,甚至更不好是講一些邪知邪見。有人誤會佛法是度死人的,因為到殯儀館、葬儀社他才看到法師,但這只是佛教裡面的一小部份,不是主要的,像經懺佛事這些法會,它不是佛門主要的課題。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就是教我們要修行,他是採用教學的方式,它是一門教育,不屬於宗教,當然也不屬於經懺佛事。希望大家要能夠理解,佛法是釋迦牟尼佛對九法界一切眾生,就是對所有的人、所有的動物,至善圓滿的教育,修行就是將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過來,這是修行。日用平常當中要以三福做基礎,第一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在家要孝順父母,孝順父母是人所必須,孝最重要是有恭敬心,我們對一切人都要有恭敬心,在這裡教大家一個入手處,你想要成佛,口要先善,說好話是最表相的,口善了慢慢的由外而內,再經過經教的熏習,能夠由內而外,表現出來,我們講要「誠於中,形於外」,但是如果沒先有事相上的一些要求,像:說好話、做好事,就不容易入道。好話就是說一些讚嘆人家的話,而不是綺語,綺語是為了達到目的而說的一些巧飾語言,這叫綺語,或者為了掩蓋自己的過失,而說的一些巧飾的話,這都算綺語。

從說話就會觀察到這個是不是在真修,所謂好話就是要能夠幫助他人,規過勸善的話,不要說人家的是非、不要看人家的過失,,心裡要真正的沒事,無量壽經講:「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就是從善護口業開始,無量壽經中講阿彌陀佛因地修行也是這樣,當然裡面還有很深的義趣。我們精舍,禮拜天晚上七點半到八點半都有無量壽經講座,同修可以來參加,或是進我們精舍的網站或上網搜尋打「大乘定香精舍」,裡面就有我們講經的錄像。有些同修在英國、德國,都可以看得到,雖然距離遠,但是如同佛在世一樣,一時頓現。我們透過現代高科技的網路通訊,幫助大家學佛,這錄像都可以重複的聽,如果真正在修行,佛法聽一次跟聽十次百次的感受是不一樣的。論語講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所以修學你要常常的熏習。熏習是為了要改正自己錯誤的行為,你改得越多分,你會愈來愈快樂,所以說:不亦樂乎。相反的,如果只學而不熏習,只當作是一門知識,或是話柄,話柄是一種應酬話,就是當作我們跟人家往來的談話資料。那修行就不會有成就。

所以口說好話,是要說佛法,佛法是世間的好話,都是教我們進德修業的,要說出世間法,說了義法,這才是好話,所以說要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雖然是簡單的一句,但還有更深的義趣在裡面。

說話離兩邊不取中間,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是名「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沒有自他二相,阿彌陀佛的心行就是用得這麼深。我們從最簡單的開始,學佛行儀這本書要看,來道場說要說佛法,當然學佛行儀不是只有在道場使用,而是學佛人日常應該有的表現,受了三皈的人都應該要看。有一些同修學了幾十年也受了很多次的菩薩戒,仔細觀察,他持菩薩戒持得不錯,但是他只是名字位的菩薩,他沒有做到學佛行儀,沒有最基本的功夫,所以遇到境緣的時候,他會把持不住,五戒菩薩戒必然毀犯。所以學佛行儀是很重要的,希望每位學佛人都能夠好好閱讀然後把它落實在生活。

口說好話,是要說佛法,不要講世間話,這才是來道場得到的起碼利益。眾生惡習氣重,一逮到機會就要講一些沒有用的話,這是戲論。又喜歡看電視、喜歡看報紙,這都是擾亂我們清淨心的,我們的心已經亂無量劫,不要再自己找亂了,你緃然不能一個禮拜都不看,也要做到禮拜天、禮拜六不要看,因為已經不得已看了五天啊,至少這兩天不要再看,再不然你半天不要看。

現代的人都不離開網路,試試看半天不要開電腦,半天不要上網,這都很有幫助。能利用網路來修行,那當然是很好的,但希望你的首頁是定在我們講經的網頁上面,不要跑到別的地方去,因為首頁要是定在別的網站,你就會東看看西看看,這就會散亂,要為自己做好的緣。高科技的產品對修行是可以起幫助的作用,但是如果我們不善用它,那它會對我們的道業甚至我們的身心起很壞的影響。

問題還是出在自己,就像刀子一樣,它不會傷人,但眾生起惡心,動惡念,它就變成殺具,如果起善心,起善念,它可以用來救這個色身,這是一體兩面的。

為何要學佛~~悟顯法師 開示(一3)



為什麼要學佛?

人在這個世間有很多的苦惱,只是這苦惱大家不一定覺察得到,像「樂」它就是一種「壞苦」;「苦」是「苦苦」;縱然你有修行、有道德、有學問,佛教把這些歸為「行苦」,因為不究竟。「樂」呢是「壞苦」,現代人很貪著樂的享受,要吃好的用好的。但大家可以反觀一下,這個樂它不長久,終歸壞滅。譬如說-我們很喜歡吃一樣東西,吃它七天、吃一個月,那就會感覺噁心了。所以說這個樂不是長久的,而我們眾生卻誤以為可以長久保持它,誤以為可以得到它,可以攀取到它,實際上連自己的心都尚且是一種妄想的狀態,心總隨境轉。又怎有境可攀取?所以說妄心是無體的,沒有體相的,它不實在,我們卻認為它是有的,卻誤以為它是真實的,就好像我們把夢境當作是真正存在,譬如說你在做夢當中,你得到了你想要的財富、名利,種種的人事物你都得到了,那你夢醒了以後,你還把夢境當作是真的。佛說這個人叫做顛倒。我們學佛,為什麼要學?就是要去看破這一層,因為如果沒有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出來,我們是永遠都不會覺悟的,永遠都不會了解的。譬如說有的家庭確實很和樂,但是呢家親眷屬難免衰殘老病;有的人身體健康又富貴,但是終歸散滅;一般的眾生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不知道這種狀況如影隨行的跟著我們,在人生當中,他一直以為可以去追取去尋求的。所以呢造作貪瞋癡,損人利己。在生活當中想自己比想眾生還多,看看能不能像《無量壽經》講的,「希望他利,用自供給。」希望把別人的利益、財富、名利變成是自己的,把這些名聞利養全部都攬到自己身上,而實際上,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就是把業障都往自己身上放,所以如果我們不學佛,就沒有辦法去了解這一層道理。一般人的生活模式,從小讀書、工作、結婚、生小孩按這個模式去走,所以永遠都不知道有一法可以離一切諸惡道苦,能夠離開名利、五欲六塵,能夠得到清淨,得到法喜。因為有一種歡喜、有一種快樂,是超於物質以及精神上的,超於物質大家都很清楚。但是超於精神,這就不容易了解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的精神叫「六塵緣影心」。什麼叫「六塵緣影」?就是你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攀緣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所留下來的影像,這存起來的檔案,你以為是自己,所以你看迷了好幾層啊,迷得非常嚴重。我們六根在攀緣六塵,感覺到樂受苦受,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都是虛妄不實的,所以要放下。學佛是超過一般的物質及精神的,是我們世間所謂非思量處,非是言語之所能知,那叫法喜。有些同修去道場,他說:「我到某道場好法喜喔。」稍微觀察一下他,他的法喜是在道場能講話、可以散亂。這不是法喜!這是他的心攀取到他所想要境緣,所以他覺得很高興,這不是法喜。法喜是受持佛法,煩惱消除、業障消除,從內心不緣外境生起的一種快樂,它不是禪定的捨受,它比捨受還要自在,超越世間四禪八定,你學大乘的快樂,甚至不是二乘所能比擬。佛菩薩他發無量無盡心,「盡未來際,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念念相續,無有間斷」這表示菩薩在境緣當中得到了法喜,所以他願意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在修行上他得到了法喜,他盡未來際無有疲厭,無論眾生是怎麼對他,無論他遇到什麼環境,他心裡面都安住本心,住於真如佛性上,所以永遠不會退轉。學佛就是要知道這一層道理。這世間確實是苦的,只是我們沒有辦法覺察,佛在經上講,我們在這苦境當中,就像在鬼窟裡作活計,所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因為我們六根攀緣六塵太嚴重了,所以沒有辦法覺察,這就是一種迷惑,而且是很深沉的迷惑,我們的昏迷指數非常的高,可是卻以為自己是清醒的,這是迷惑到極處。所以希望大家學佛,一定要知道為什麼要學,而且知道佛教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夠發心,才知道我的煩惱習氣要放下,我的貪瞋癡要放下,我的愛欲不能再增長,這樣來道場就有利益,這就是功德。這功德是世出世間第一殊勝的,因為你能夠明白什麼叫自性,能夠透明本心。



聽經聞法學放下~~悟顯法師 開示 (ㄧ2)



題目:聽經聞法學放下


我們常要想一想還有多少日子可以過?
「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如同水中的魚,水越來越少,那還有什麼好快樂的呢?年輕的人要想楞嚴經講的:我的年紀三、四十歲,已經比十歲、二十歲的時候還要再老很多。從古以來這些孤墳,都是少年人多。所以要發菩提心,發覺悟的心,要勇猛精進。
像徹悟大師講:「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還有夏蓮居老居士講:「持戒念佛看經教,察過去習毋自欺」,我們要持戒,遵守佛陀的教誡,在這世間要守法,守規矩,很多人不會犯嚴重的法律,但是他會鑽法律漏洞。這都是犯盜戒,不但犯盜戒,還犯了-不壞國制戒,這都是學佛人應當學的。學佛應該學三聚淨戒:所謂攝善法戒、攝律儀戒、跟饒益有情戒。一切善法我們應當發心奉持,一切律儀應當要遵守,念念為眾生,要發菩提心把自己放下,做什麼事情不要為自己的名聞利養及我見我相去做,這是很重要的。人就是太多時間及想念都是為自己,所以就在這裡輪迴,造作惡業。無論善報惡報都是輪迴都是苦,因為樂報不長久,樂是壞苦。苦是苦苦,終不會變成樂,所以三界輪迴是苦。


釋迦牟尼佛看到這苦惱眾生的現象,所以他發心學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就是為了讓眾生悟入佛之知見,讓眾生出輪迴,永遠不要在輪迴的模式下生活。所以聽經就很重要,持戒念佛看經教。因為經典裡面講的統統都是我們不覺察的問題,而且都非常嚴重,我們心粗-還以為說一兩個妄語沒有什麼,做一兩件不守規矩的事情沒什麼,可是在佛法在因果裡面講結罪不在於事相,是在於心態上。你的心就是我們講的心王,心王能夠執持所有的心 心所法,所以結罪都在眾生的心,不是事相上有做沒做,而是心地上是怎樣的存心,所以說因果絲毫不會錯,因為意識會把你的行為做紀錄,就像我們現在的記憶體一樣,它會寫入,它會記起來,而且永遠都不會忘,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是真的,也許現在不會現前,但是當現前的時候大家就要小心了,一定會害怕。地藏經講:「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沒人有會願意替你受這樣的果報,也沒有辦法代,所以我們要聽經,要修行。聽經真的很重要,聽經要把我放下,把成見放下,這才聽得進去。不是我來看看祖師大德怎麼說,那個還是我見,還是顛倒,祖師大德他們是把我放下的,我們帶著輪迴心看祖師大德的著作,生輪迴見,「欲入如來,大圓覺海,終不能」,這是佛在圓覺經上的告訴我們的。聽經不要只聽是非,不要專聽現在又發生什麼事,大家聽師父講經很喜歡聽師父現在又發生什麼事,其實師父發生什麼事,那是師父的境界。要問我們自己的心是不是在攀緣?心是不是在顛倒?有沒有辦法覺察,這很重要。所以聽師父或是聽哪位法師講經,都不要只聽是非,而要聽對治自己煩惱習氣的,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益於病」,對我們有益的話不一定是好聽的話或順著我們的習氣,一定是違逆我們的。有一些法師,講經講得很好很真實,但我們自己習氣重,就會覺得他講話怎麼這麼不圓融,不順人情。但是我們要想到,人情就是我們這一生的業,心裡的業,為什麼有順境或逆境的感受?就是因為你有這個世間的業,有人情及世間的思想,那是不行的。學佛要放下,只有放下你世間的思想,你的業才會轉,習氣才會轉。很多法師講經都講得很好,都是在幫助眾生,但是我們要會聽,不要想:他怎麼這樣講!其實很多祖師大德講經都是這樣,非常的真實,非常的貼切,我們要是不會學,即使真正的祖師大德站在我們的面前,我們也沒有辦法認識他,我們常想:人家為什麼障礙正法?那我們有沒有懺悔反省過,問自己是不是那個障礙正法的人?自己是不是那個不修行,破壞道場破壞正法的人?我們四眾弟子都要警惕小心,大家去看看法華經就知道,不要犯到這因果,這果報非常嚴重。尤其我們這道場是和合的道場,大家在言行上要多注意。尤其有意無意的挑起是非,或是破和合僧。若你破和合僧這問題就很嚴重,你來生乃至這一生要出家,可能沒辦法得戒,因為在戒壇上會問:你有沒有破羯磨轉法輪僧?若有,那是七逆罪,不能得戒,連沙彌壇都沒有辦法登,何況是比丘壇,乃至菩薩壇,這是相當嚴重的。希望大家一定要認真努力,算一算,還有多久可以活?我們沒辦法再活一百年,所以一定要認真努力,如果在這上面可以覺悟,那真是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如果顛倒不覺悟、不修行還貪戀世間,那真是「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啊!

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佛教經文白話解

有人說古文難懂,應用白話文說明,讓大家能學!
以下是隨緣的回應:

正確的方式是:應該讓大家提升程度,非降格以求,古文一字多義,依程度不同而解,契入層次亦不同,豈能因大眾程度降級而曲解佛經!既然文字看不懂,實修也行啊,實修~念佛參禪都可以,哪有說為了要小孩學佛就把經書全改成注音版!而且除非是有修有證之人翻成各種程度的白話,不然過失無量啊,如能如此做,祖師早做了。改成注音還是那些字(也難說,同音字多多),意思不一定會錯,可是一旦翻成白話意思就定死在翻譯者所說的程度了,罪過無邊,不可不可啊~淨空老法師多年前就說過類似的問題。


一切法中 的言論皆是佛菩薩祖師方便度眾,非是其心有分別,今人無修證透過妄心妄識所說 言論著作 因果皆自負~非是有知名度的人所說的話就是對的,佛早說四依法,奈何末法眾生業重聽不進.自己要亂看亂聽也只能怨自己不聽勸,此生要有成就是不可能,淨空法師早說過眾生是聽騙不聽勸,人家要下地獄,隨緣可不想去作伴,我還沒地藏菩薩的成就喔!

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慧明法師開示錄~~慧明法師主講~陳耀智 敬述

緣起


 


吾師弘法江漢,越四年矣。同人隨侍丈席,得師一言半偈,如甲坼在原,被春風而不為如其長養。曩者,裒其旨要,輯為語錄。閒違謦欬,資以啟發,顧以言簡意遠,難抉幽微,兢兢以不得正如見以懼。乙亥秋,師歸自南京,展禮之餘,群思廣益,環請開示。師曰:「佛法本能定法可說,禪密兼修,只重證悟,不尚言說。於離言法中,必欲以言顯說,則言說亦成筌蹄,能會斯旨,不妨方便數演,用策事修,若執筌蹄,失宗義矣。」同人唯唯,迨圓音廣播,語語具含多昧,法法攝歸一心,心地法門之大旨,咸備于是。而方便導引,意則由淺及深,語則深入淺,不即經教,不離經教。於是執教者,自慚隔霧觀花,始分根蒂,初機者,自幸荒陬失路,頓識歸途。罷講之餘,同聲贊歎,遠地同人,阻於勝會,僉以瀑懸絕巘,隔壑聞聲;月在中天,萬川現影,不有紀錄,何以傳薪?不付棗梨,何從分膳?紛紛函述,所請胥同。師鑒其誠,遂許可焉。乃彙輯成篇,刊而布之。言曰開示錄,俾與會者,入耳成因;未與會者,亦得因言會意。惟耀智闕於修而淺於學,不能仰見吾師指外之月,遂難繪箜篌指上之音。筆述既竟,慚悚實多,謹志端倪,以明緣起。


 


丙子春 弟子 陳耀智 敬述


 


第一座  信願行


 


諸同學,禪宗法門,以「心即是佛」為究竟,所以不立語言文字,故曰「言語道斷,心行路絕」。密法道理,更不可說。今以大家再三啟請,又因各位修持有年,對本法已有認識,姑且隨緣,方便說之,不過使大家知道的過程,以作修特之策進。望大家淨心諦聽,勿起分別;一起分別,便生知見。


 


「心即是佛」一語,是禪宗的根本,無論講到何處,都離他不開,以一切唯心故。信、願、行三字,有循序漸進的意義,學人往往隨便看過,未加審思。須知此此三字中,每一字都有其過程與差別,在座諸同學也有知教理的,也有初發心的,我且把信、願、行三字的過程與差別,略略解釋如下:


 


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所以首先就重一個「信」字。但信有真妄之分,其間更要經歷許多過程。如果不明瞭這種過程,難免真妄混淆,中途退悔,或發生其他差別。「信」字過程,簡單說,有下列幾種:


 


一、不信。眾生本具佛性,與佛無二,但為多劫以來的業力障蔽,故上來對於佛法,是不信的;以後漸經親友勸導,或因環境關係,一時為外力促動,乃存一姑且試之之念。此時表面雖學佛,而心中實未起信。


 


二、疑信。何謂疑信?疑者,惑而不定也。初學者,一面生信,一面又在懷疑。今天覺得學佛是好,明天又覺得學佛是不好。今天遇一善因緣之人來讚歎,便增加信心;明天遇一惡因緣之人笑為迷信,便又生疑惑。自己與自己矛盾;此種信,名為疑信。然則此疑,究竟從何處生出來的?當知還是從自心上出來的。試問自心既已生信,何又生疑?蓋信為真心所動,疑乃業力所生。眾生業力太重,故一念真心將起,而無邊業力即來遮障,不許學人起信修侍,此乃佛魔交戰關頭,何等危險,所以必須斷疑,方能生信。


 


三、淺信。初學人經過熏習,對佛法稍有認識,疑減信生,但發心不真,其信也淺;或為世法上之一切希望,或求知識上之淵博多聞,如此是普通之信,不能發生願與行的力量。何以故?因其信淺,等到利益不見,或環境變遷,便置信心於九霄雲外。這種信,譬如空中毛,遇到一陣風,就不知吹到何處去了。


 


四、深信。學佛人經過相當修持,已得受用,覺得佛法是有真理,從事修持,立志不變,此時還算不得真正認識,只可說是牆上草,雖說有根,一旦遇風吹來,遠足二面倒;即信佛之根基雖立,而恬帥、信法之心未固,今天皈依這個法師學禪,明天又皈依那個法師學密,若境生心,見異思遷,此乃不明白心佛,不知一門深入的道理。


 


五、定信。定信即是堅定之信,學人修到此時,熏習已久,業障漸消,信心才算堅定。如樹大根深,風不能搖,信師信法,獨一無二,猛勇精進,不生厭怠。但風大時,大樹還可動搖,如修行人根本業障翻動,加以外境壓迫,信心還是不免差別,所以定信仍非究竟。


 


六、真信。真信即是契合真如之信。真如是如如不動,清淨無相。信心到了如此地步,故曰真信。真信不動,也就同虛空一般,無可動搖。此時自心與佛、法、師,心心相應,息息相關,無纖毫痕跡,亦無絲毫分別。故,《金剛經》云:「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信心到了這個境界,才是真信,真信才是究竟。


 


照上述「信」字過程看來,分析似乎嫌多。其實非將此等差別分析清楚,不能發生真信。如何能真?去妄即真,所以去妄是最要緊、最直截的工夫。然去妄又談何容易?若要容易,最好先從語言上下手;「信」字從人從言,即示人以下手方法。大家必以為此「信」字是世法上信實之信,與佛法上信仰之信,有何相干?須知佛法不離世法,言從心生,人以信立,慧明以前要大家守心口如一的戒,其用意即在此。大家不要把「心口如一」四字看輕了,此戒即是去妄立信的實際工夫。佛要比丘自陳過失,即徵信故;儒家亦說「言而有信」、言忠信等,亦是教人從言語上建立「信」字的基礎。即以商場論,有數百年的老商店,他們的貨物,比別家都貴,而生意鼎盛,歷久不衰。別家的貨比較便宜,人反不相信,此何以故?因為一則是真「一言堂」,貨真價實;一則喊價齊天,還價齊地,有欺妄故。即此一點,已可證明言行不二,才能立信;更可見「信」字的好處。世法上說:「民無信不立。」佛法上說:「信為功德母。」足見「信」字是世出世法上的根本。希望諸同學,時時審查自己,是否心口如一、言而有信,切勿信口開河,輕諾寡信,信用一失,做人的立場,尚且不夠,何能談得上學佛?


 


復次「願」字,凡作一事,必先有願,無願絕對不成,所以名曰願力。因要有一種願望,才能發生一種力量;有力量,才能向前推進。故信心已具,即當立願。但,願有小願、空願、真願、大願之分。


 


云何為小願?初學佛者,多半只求自利,其願力小。小願略說三種:一者、求現世榮樂,即求名利福壽,乃至妻財子祿等。二者、求來世福報,即求來世生人生天,得大富貴,享受快樂。三者、為求自了,著於涅槃。殊不知名利恭敬、妻財子祿,皆吾人往劫有漏善因所致,本不待求;即求得矣,而人生如夢,轉眼皆空。生人生天,富貴快樂,總在輪迴之中,難逃生老病死之苦。故六祖曰:「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凡此皆是小願。而妄求涅槃者,只圖自了,不知如來應世為的是救世度生,苟只知自了,而不知利他,是執頑空,亦是小願。


 


云何為空願?空願如空頭支票,不能兌現。即學佛人雖具信心,而業識之障蔽仍深,偶爾激於情感,一時興奮,輕立誓願,心口仍不相應,一願出口,轉身便忘;或但逞口說,借博虛名,如此立願,不但易墮妄語,且增違背誓願之大罪。


 


云何為真願?即真實不虛之願。無論願之大小,均出至誠,詳加審思,願心一發,存心動念,不敢隨便,任憑景況如何,始終如一,絕不違背。譬如發願對同參互相親愛,便隱惡揚善,遇事恆順;發願不動瞋恨,便事事和靄,煩惱不生,漸漸做到冤親平等。但其願真而不大,雖有受用,仍非究竟。


 


云何為大願?學佛到了因緣成熟,得遇善知識,徹底明瞭佛法真義,深知佛恩難報,發至誠不二之心,立利他無我、弘法利生、眾生不盡我誓不盡之大願;至於為法捐軀,傾財盡命,猶屬其次,此所謂宏誓大願。


 


大家當知願心即是因心,有因心才有果覺。因大果大,因真果真。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不但學佛要立願心,才能由因生果,即一種政策主張,或一種技術創造,亦必先具真確的見解;具了真確的見解,還須具有堅定的願望,艱險不避,百折不回,然後才可達到目的。若胸無定見,固不能成功;而願力不堅,必至精神渙散,還是失敗。這種事例很多,不必細舉。學佛人在自利方面,為明心見性;在利他方面,為濟世度生。濟世度生,固是難事;而明心見性,亦非近功,所以更非立真實的大願不可。吾人發願與發誓同,故名誓願。凡違背者,必受嚴重譴報。


 


復次「行」字。學佛人開始就要行,所謂依法奉行,但行是根於願來的,真實心願已發,即當照願實行,若有願無行,或行之不力,即同口說玉膳,不得一飽。所以無論願之大小,或自修,或利他,必須難行要行、難忍要忍,粉身碎骨,在所不計,行不達願,終不移改。但「行」字範圍甚廣,簡單說,就是要行菩薩道。菩薩道即是六度萬行,然萬行不離六度。依佛說,以布施度慳貪,以持戒度毀犯,以忍辱度瞋恨,以精進度懈怠,以禪定度散亂,以般若度愚癡,此六度均含有度己度人、同登彼岸之意,亦即「行」字之義。然則度人度己,二者何先?須知人我一體,自他兩利,何有後先?蓋度人即是度己,度己正為度人。大乘菩薩無我相、無人相,故只知利他;惟其只知利他,結果眾生未盡,而自己先度。小乘菩薩著於我相人相,只知自利;惟其只知自利,故我執難破,結果不易自度。即此可知,自利不利,尚在此岸;利他無我,才是彼岸。


 


總之信、願、行三字,皆由心發,大家現學心地法門,更當時時在心上用功。故六祖教人,一則曰:「此項心行。」再則曰:「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曰:「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望大家依心起信,依心立願,依心力行。心是真如,真如是真實不虛、如如不動之義;念念能依如是之心,則成真信、真願、真行。心本無量,體大無外,處處能依如是之心,則成大信、大願、大行,既真且大,自然心佛同體,感應道交。


 


慧明所說的話,都很粗俗,但話雖粗俗,亦不無理由。禪宗古德,誰不懂教?誰不是以粗俗的話來開示學人?其所以如此者,乃恐學人離開自心自性,專在經教文字相上枉用工夫,徒增理障故。


 


第二座  戒定慧


 


諸同學,上次講過信願行,今天講的是戒定慧。信、願、行、戒、定、慧,這六字是學佛人最要緊的基礎,而且是不能分開的。因為要有真信願行,方能談到戒定慧;亦要能持戒、習定、生慧,方能有真信願行。


 


禪宗以「心即是佛」為根本,一切都要在心上用功。心以無相為相,今天便講無相戒定慧。但既名無相,何以又有戒定慧?此即六祖所謂「隨方解縛」之意。蓋眾生業識甚重,若無方便,何能深入?故學佛人要先從持戒做起;能持戒,方能習定生慧。


 


云何為戒?心地無非自性戒。戒有有相與無相之分,有相名曰身戒,無相名曰心戒。習心地法門者,應嚴持時心戒,大家現在打坐,即是做心戒的工夫。何以故?因上座後,一心持咒,藉咒力鎖住一切妄念,久之妄念不生,便是心地無非的境界。不但上座如此,下座後還是如此,一切時、一切處,皆不起分別,不生煩惱,自然動靜一如,方算完成心地無非之戒。心戒境界雖然太高,只要真能發心,具有真信願行,又何難之有?不過業力未消,定力不夠,容易見境生心,心隨境轉,故不如兼守有相戒,比較有益。望大家參照以前所訂的透關八條(後附),仔細體會。何者屬於事相?何者屬於心相?事相是有相戒,心相是無相戒。由事相而戒到心相,就是從有相戒達到無相戒。須知守戒為佛法最要緊之事,無論何宗何派,皆重戒律。儒家亦有君子之三戒,顏子之四勿;而佛法包世出世法,更非持戒不能入門。中國佛法,近來不能盛行,因學人未能於身戒心戒實行遵守,故引人疑謗。我等亟應以身作則,努力在戒字上用功,以心地無非為戒本,以利他無我為正行,以透關八條為策進。戒身不妄作,戒心不妄動,久之定水澄清,心珠自現。


 


云何為定?心地無念自性定。學佛以得三昧為主,三昧者,正定之意。如何方能正定?就要一念不生。經云:「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即是如如不動,不動即是定;苟一念微動,則無明煩惱隨之而起,心便不定,所以說:「心地無念即是定。」惟其無念,即名正念,而萬德具足,一切智慧自然現前。諸同學,不但學佛人要有定力,力不被魔擾,不為境遷;即世法上的一切,亦非具有定力不能成功。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是定力所致。定力是由修養得來的,古來所有功在天下,名垂萬世者,未有不致力於修養。如諸葛武侯,一生功業,皆成就於「寧靜致遠」四字。所謂「寧靜」,即由修養得來的定;「致遠」,即由寧靜得來的慧。


 


云何為慧?心地無我自性慧。吾人的自心佛,妙用無量,不可思議,只緣迷人不知四大本幻,把假我看得太真,將本來般若勝智之真我遮障住了。學佛人第一要破我相,因為有我相,便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若無我相,即無一切相,則當體空寂,一切智慧自然現前,便能度一切苦厄,所以說:「心地無我自性慧。」試看古德及世法上聖賢豪傑,那一個不是從無我得來的?即如烈士捐軀,節婦殉夫,皆因一念無此假我,便能殺身成仁,捨身取義,名垂千古。學佛人若欲珠光顯露,起大智慧,即應先破我執。偈曰:


 


萬法唯一心 有我非覺體


權且立虛名 無相乃真成


 


諸同學,佛法法門雖多,總不離戒定慧三學。不過在三乘之中,三學境界各有不同,如六祖告志誠云:「汝師戒定慧,接小根智人;吾戒定慧,接大根智人。」蓋戒定慧之體同,而用不同,故境界不同。三學之道,不獨佛法為然,儒家亦然;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即是戒定慧三學之漸次。因為克己乃去物欲,即是「戒」:復禮乃恢復本然之性,本性不動,不動即是「定」;天下歸仁,乃妙用無窮,即是「慧」。可見世出世法,理無二致,一切唯心故。復次,戒定慧三學,戒中有定,定中有慧,慧中有戒;所謂一而三,三而一,皆不出自心。學人果能明白自心,自然悟得無相戒定慧矣。


 


第三座  四皈依


 


諸同學,四皈依有相皈依與無相皈依,今日所講是無相皈依。佛法有顯密之分,學顯者,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學密者,於三寶之外加一皈依師,因密法無上,重上師故,然此皆有相皈依。慧明所講無相皈依,是根據禪密兼修的道理,且依次略略說之。


 


皈依佛:是皈依那一佛?皈依釋迦佛,釋迦佛已滅度;皈依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西方;皈依十方諸佛,十方諸佛無量;皈依木雕泥塑繡繪之佛,雕塑繡繪之佛是表法而無知覺。然則究竟皈依那一佛?當知佛者,覺也。佛與眾生,本無差別,只覺與不覺之分。學佛人,是以始覺覺本覺;然始覺本覺,不離自心。所以皈依佛,即是皈依自心覺,並非皈依心外的佛。然則心外有佛否?曰:確有。釋迦佛雖滅度,而實末滅度;阿彌陀佛雖在西方,與十方諸佛的法身皆無量偏滿。但是諸佛雖無量偏滿,我等若自心不覺,諸佛與我等何干?必須自心常覺,方與十方諸佛感應道交,所以皈依佛,即是皈依自心覺。


 


皈依法:佛法法門無量,法法平等,我等究竟皈依那一法?當知法者,正也。皈依法,即是皈依正。學佛人要具正知正見,立正言正行。云何為正?清淨慈悲為正,心地無非為正,利他無我為正,無念無相為正。然清淨慈悲乃至無相,以及佛說八正道等,皆不出自心,心正一切正,所謂「一即一切」故。所以皈依法,即是皈依自心正。


 


皈依僧:僧之本義,即眾多比丘,一處和合。但過去僧不可見,現在僧很多,高僧亦不少,究竟皈依何僧?當知僧者,淨也。皈依僧,即是皈依淨。我等自心,原本清淨,只因多劫以來,汙染習深,以致靈明晦昧,造業受苦。從今以後,要掃去一切煩惱習氣種子,纖塵不染,回復本來清淨面目。所以皈依僧,即是皈依自心淨。


 


皈依師:學佛人迷時師度,悟才自度。一切眾生,有五性差別。若不定性之凡夫,遇大乘學大乘,通小乘學小乘,遇外道學外道。師的關係,最為重要;但此言有相之師,非無相之師。無相之師,即是自心。何以故?自心本來具足恆沙功德,與諸佛一體故。若捨自心,專向外求有相之師,縱遇明師,不在自心上時時檢點覺察,又何能與師心相應?大家從我學法,若依我色身為師,我之色身與大家何異?《慧明語錄》上明明說以心傳心為玄;既云玄,當非肉心,因肉心妄執,障蔽靈知故。既云心傳,當非語言文字可說,即此玄心,就是大家本心,即三世諸佛之果體,一切眾生成佛之正因,亦即吾人唯一無二之真師。所以皈依師,即是皈依自心師。


 


總而言之,四皈依:佛是覺,法是正,僧是淨,師是心;大家把此四字連貫起來,反正一看,就是覺、正、淨、心,心、淨、正、覺,即此可以悟到覺正才能淨心,心淨便得正覺。皈依覺、正、淨、心,皆是皈依自心。大家日日念著四皈依,不知四皈依的道理就是如此。而迷人總在相上去求,不在自心上體悟。當知離心外求,論顯教,有三藏之多;論密法,有五部之繁。試問:從那裹去修、去學?我佛出世,就為的是「心即是佛」一段大事因緣。禪宗古德紹承心法,故功德無量。吾人學佛,即應在自心上致力,方合佛旨。


 


諸同學,四皈依也是方便說的,正如一把鑰匙,交給大家拿去開鎖,鎖開了自然會見自心珍寶;但不能悟到無相四皈依者,總在相上打攪。若初發心時,或修持時,或禮佛懺悔時便覺;一轉念間,便又不覺。這種覺,是有相妄覺,非真覺也。希望大家把這種妄想差別的著相念頭,如快刀斬亂麻,一齊割斷,專從自心上用功,從覺上做起;去有相覺,悟無相覺,便是真正自覺。


 


復次說「正」。大家有了覺,才能正;若是不覺,便是不正,不正便是邪。邪則戒定慧都談不上,信願行也談不上,還說什麼四皈依?至於世法上,以合法律與道德的行為為正,否則不正;擇善而從則正,不善即不正。凡行不正者,不惟無益,而且有險。譬如鐵道雙軌,要平正無斜,火車才能通行:苟軌道傾斜不正,車便不通,如勉強開駛,便要出險。學佛的道理亦復如是。


 


復次說「淨」。學佛就是由染求淨,譬如白布一疋,汙染太甚,必待洗滌,然後能淨。吾人自忖,能否無染?不但名利恭敬,成種種貪愛之染;而且無明煩惱,成念念塵勞之染。當知一染,已足為身心之害,何況多染乎!所以修行人必須六根無染,三業漸消,庶可內障不生,外塵不染,如此始能清淨。


 


復次說心。釋迦佛五年尋師,所遇皆非,雪山成道,究依何師?豈非依自心寂照為師乎!六祖云:「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可見自度者,方算悟人;不依自心,云何自度?學佛人如果不依自心真空無相之師,專向心外馳求,今天說這個法師本領高,明天說那個法師神通大,試問:法師的高大與吾人本分有何相干?馳求愈甚,離心愈遠,如此學佛,何異南轅北轍,終難見性。


 


如上所述,可見佛、法、僧、師,皆不離自心;若離自心,則學顯學密,談性談相,皆屬客塵影事。若明自心,則無量法門如自藏家珍,取用不竭;不但顯密圓融,性相不二,即佛、法、僧、師亦不可得,故曰無相皈依即成無相菩提。


 


第四座  心地法門


 


諸同學,「心地法門」四字,吾人在表面上,每每忽略看過,不知這四字的意義最為緊要,最為廣大,如能細心領會,便可悟道,何在多求。這四字分開來講,「心」便是佛,「地」喻心量,「法」者正也,「門」者路也。就是說,此心若能如地,即入正覺之路也。


 


吾人自心,本來無量偏滿,能生萬法;亦加地具有博大深厚之德,能生萬物,故以為喻。地之所以能生萬物者,以其能任運隨時,行所無事,渾然無知,寂然不動。而眾生迷真逐妄,見境生心,遇物即動,於是自蔽靈明,轉增障礙;學佛人以妄修真,即當取法乎地。然山河大地,皆因妄生,有成有壞,吾人何必以妄為法?須知地雖是妄,它的功德,卻是無量。地能生一切物,能載一切物,能容一切物,而且生一切物,是來養育眾生,而不自私自利。載一切物,是大小兼收,淨穢一體,而無取捨分別之見;容一切吻,聽人汙穢毀鑿,寂然不動,而無厭拒瞋恙之念,所以稱為大地。假使吾人的心量,能夠與地同其大,能夠同地一樣利他,無取捨、瞋恚的我執,一切不動,便不難與真如本心相契,還有不成就的麼?我等學的是心地法門,日日說心地無非,利他無我,到底我等的心,能不能像地一樣的大?能不能養育眾生?能不能兼收並容,聽人汙毀而不動?不要說不能任人汙毀,恐怕一句空話都不能容;不要說養育眾生,恐怕對自己親屬,尚不免自私自利,如此還說什麼心地無非?學心地法門的人,時時刻刻,都要將自小與地比一比,看究竟比不比得上。據我看來,不要說像大地那樣大,甚至連一畝地那樣小,都比不上。何以故?一畝地,一午四季還能生許許多多的東西,來養育眾生,也有犯而不校的容量。試問:我等心量,比這一畝地的生育容量如何?大家若不在這個上面去思索、去用功,無論如何,得不著受用。


 


地能大能生,能載能容,與天合其德,所以古人稱天地之德曰大德。凡屬心量功德,同大地一般大,即為大德。學佛人已有成就,亦稱大德。儒家云:「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學佛而成大德者,對於位祿名壽,已如夢幻泡影。惟初發心不明佛法者,多有為求位祿名壽而來,但是要得位祿名壽,必須到大德的地位才行;若想成為大德,則心量與功德,必須同大地一般才行。


 


諸同學,何謂登地菩薩?因其心量功德,儼然同大地一般大;至於二地、三地的菩薩,其心量功德,就同二地、三地一般大,乃至遠超十地,方稱等覺、妙覺。大家思量思量,我等心量功德,有一個地大沒有?須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等自心佛,本來具足無量功德,比十地遠大,只緣妄心不息,時時執著外境,遮障真如自住;亦如日月光明,本可普照,只因雲霧遮蔽,遂不顯現,一旦雲霧消散,光明頓復。修行人,一念真心,頓超十地,亦復如是。故廣額菩薩,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大家要明白,地所以能夠成就如此大量功德,就好在渾然無知,寂然不動。我等其所以不能夠的,就壞在知見多、容易動;須知知見多、容易動,皆緣妄心不息所致。妄心就是火,吾人妄心一動,就如火在心內燃燒,遂生煩惱,故煩惱亦名熱惱,即是造業受苦之根本。


 


三界唯心,亦名火宅,火宅中本有法王,學佛人是要在火宅中覓法王,才算真有受用。而凡夫認幻為真,捨真逐幻,所謂「一翳在眼,空花亂墜,只見空花,不見法王」。殊不知三界一心,轉識即智,離妄即真,真即法王,不覓自見。凡夫不悟此理,自心中常被無明烈火燒著,不但不見法王,且被此火燒絕本具之功德,所謂「一念瞋心起,燒盡功德林。」我等學大乘法門,應知諸法如幻,諸法亦真;凡事不動無明,不生煩惱,認定壞就是好,好就是壞,一切一切,不取不捨,不但火不能燒,而且這個火,也就轉成智慧光,徹照無邊,與諸佛同體。吾人自心,原能自主,但因定力不夠,常被業境所轉;然業無自性,只要我等能把得失心、是非心、瞋恨心、分別心,乃至一百六十種相續心、八萬四千塵勞心,一概空去,妙明真心自然現前,便可與天地同德。


 


心地法門,以禪密兼修,而頓超直入,即凡成聖,亦是登地菩薩所修。大家能修此無上法門,即是大家因緣成熟,慧明不過指路而已,希望大家難行要行,難忍要忍,難捨要捨,難成要成,努力在心地上用功。如果遇而不遇,見同未見,錯過勝緣,豈不可惜!當知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我等學佛是來解決生死問題的,若別有作用,不惟不得真實受用,且恐轉增業障。我等且不說解決生死問題,當這種末法劫難之際,何等煩惱!若無安心立命之道,易生厭世之心。但能依心地法門,切實修心,學地之量,法地之德,不僅清涼自在,且能轉動一切,又有何劫難之可虞?佛法目的,原是濟世利主;簡言之,就是要挽救人心。學佛人欲挽救人心,應該先救自心。欲救自心,應當在心念上用功,懺除一切惡念,增長一切善念,更要時時檢查自心正不正?大不大?能不能同地一樣不動?有沒有與地一樣功德?如此方是真修心地法門。我再給大家四句偈,仔細參思,自然有益:


 


學佛在心不外求 貪瞋癡愛疑妄盡


心地慈悲德具足 不動無明是活佛


 


第五座  禪密兼修之心宗


 


諸同學,禪密兼修之心宗,道理本不可說,今方便解釋其義,先將「禪」字略略說之。此「禪」字,或以為是六度中禪那之禪,或認為是六度之般若波羅蜜,其實禪宗之「禪」,統攝大度萬行,乃以心傳心之義。故永嘉禪師云:「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又有分為如來禪與祖師禪者,不知祖師禪與如來禪,同一心傳。禪宗乃釋迦佛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獨傳迦葉尊者,名為西方初祖;歷代單傳,至二十八祖達摩大師,為東土初祖,代代相承,心心密付,所謂教外別傳。


 


佛法真理,離言絕相。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乃無上法門。初祖東來,即為此「心即是佛」一大事因緣故,但禪宗境界太高,根機鈍劣者,不但鮮有言下即悟,且多流為口頭禪。蓋末法時代眾生,大都業障深重,故兼以密;密仗佛力,禪憑自力,佛力自力,合而為一,方可應機,深入究竟。


 


禪密兼修之心宗,有通別兩義。云何通義?先釋心:禪乃自心,密乃佛心。佛心自心,本來一心,皆此妙明圓覺之心。次釋宗:凡以文字顯者為「教」,不立文字者為「宗」。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故名為宗。密法雖有咒文,但循其音,不了其義,說等不說,有文字與無文字等,故亦名宗。所以禪密兼修,名曰心宗。云何別義?禪密各有其二:


 


首釋禪:一、依祖意。禪乃達摩祖師所傳之心法,不立語言文字,但以心傳心,故曰心宗。二、遵佛旨。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午,而自云未說一字,且於靈山會上,傳心迦葉尊者,囑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咐囑於汝,勿令斷絕。」是此正法眼藏,即是實相無相之玄心,故曰心宗。


 


次釋密:一、總釋。《大日經》云:「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故曰心宗。又密咒亦名真言,梵音曰陀羅尼,即總持之義;一切密咒,皆諸佛菩薩微妙本心,密奧難知,可持而不可說,做曰心宗。二、別釋。密咒有八萬四千種,此六字大明咒,乃觀自在菩薩所說,是觀自在菩薩微妙本心,即諸佛之妙心,亦即眾生之一心,傳授六字大明,即是以心傳心,故曰心宗。


 


禪宗教外別傳,不依經教,不立漸次,即心即佛,所謂以心傳心。古德教人,多於喜怒哀樂之中,旁敲側擊,明啟暗逗,大機大用,無非使學人頓悟自心,舉足便踏入如來寶所,故名最上乘。然其流弊,易使學人淺悟即了,不復事修;或取靜為行,不知起用。密宗儀軌繁重,循序漸進,由小而大,不遺一法,不越一法,先修加行,然後傳本尊真言;復由念誦而觀想,漸及無相般若,以自力他力,歸入三密一如,即凡成聖。然其流弊,易使學人炫於神通,著入魔境,且製辦法器、莊嚴道場、供養上師等等,非富有資財而兼有閒暇者不辦。惟禪密兼修,取禪宗之自心是佛,實相無相,以救密法著相入魔之險;取密法之專重事修,藉不可思議之威力,感化有情,以濟禪宗淺悟即了,無相無得,不起度生之偏執。故禪密兼修,不偏執事壇,不具習漸次,只要根機相應,因緣成熟,無論貧富老幼,皆可修持。一面知道禪宗心即是佛,而不廢事修;一面知道密法以佛力加被故,心外有玄,而不著玄相,如此定能即身成就。末法時代,這才是應機普攝的法門。


 


密法雖有神通,須知此神通,是從微妙本心不可思議中生,仍是幻妄,學人千萬不可貪著。凡修密人喜說神通者,不但淆惑觀聽,且易入魔。古德云:「神通治病,皆聖末邊事。」當知密法功用,即凡成聖,不可言說,豈在神通治病乎!現在東密、藏密,風行全國,誠為佛法之勝緣,但學者每每貪多務得,接受一座法,尚未修得感應,又想第二法。今日來一金剛上師,去皈依;明日來一阿闍黎,亦去皈依,不知學到何處方是究竟?須知修密要一門深入,信師信法,更要始終不二,方能達到不可思議之境界。


 


佛說一切法門,究竟都歸一心,因眾生著相,恐其執著文字,乃於教外別傳,離言絕相,以顯心即是佛之體,特說密法,以示諸佛菩薩微妙本心之用。如來如此慈悲,以種種方便,顯示心要,而眾生是顯非密,是密非顯,自遺衣珠,良可悲憫!慧明現弘禪密兼修之心宗,是以禪為體,以密為用;以禪攝密,以密護禪,亦即以心攝心,以心護心。大家須知,禪也密也,其名雖二,其實則一;惟禪密兩宗,一則重悟,一則重修,禪密兼修,即應修悟並重。大家切勿謂禪乃頓悟,不待事修,須知理雖頓悟,事責漸修,何以故?風息浪未平,糞除臭味在,多生習氣,要修才能清淨。如黃金在礦,本質固然是金,但不採、不淘、不煉,即不能成為純金。六字大明,功德無量無邊,只要至誠專修,心念不二,自然有不可思議之力量,以消根本業障,而即身成就。若不能一門深入,差別心重,或不起大悲之心,均不相應。當知禪密兼修,以救世度生為心願,以佛心為自心,本尊是我,我即本尊,能發如此大心,自與諸佛菩薩以及本尊心心 相應,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曰心宗。


 


第六座  心宗醫心病


 


諸同學,近日天氣失常,傷風者多,須知吾人之病,尚不止此,且將病源及治法,略說如次。


 


凡病有無形、有形兩種。無形之病,貪、瞋、癡、愛,及一切煩惱等是;有形之病,外感內傷,及一切四大不調者是。無形之病為心病,有形之病為身病。身病起於心病,心若無病,身亦不痛。然此心本來清淨,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云何有病?只因最初一念妄動,遂有此身,有身即是病。更以受、想、行、識,堅執我故,於是妄想執著;由貪瞋癡愛而起八萬四千煩惱,又生心病;由此心病,生出種種身病;所以生老病死隨業輪轉,無時無刻不在痛苦之中。我等既知身病源於心病,心病源於動念,病源已明,即應對症下藥。云何為藥?禪密兼修,即正本清源之阿伽陀藥,此藥乃釋迦佛傳下來,醫治眾生生老病死苦之妙藥,普治一切身心等病,所以如來亦稱大醫王。


 


學佛人知病求藥,故能離苦;而眾生夢夢,在病不知病,認苦為樂,不知茫茫業海,無量無邊,貧富賢愚,逃不出生老病死之苦。故有也苦,無也苦。有者不過往劫善因較多,然善因一盡,惡果隨之,輕則再轉人身,癡愚殘疾,重則墮三惡道,長幼沉淪。此等因果輪迴的事跡,或載之往籍,或播於軼聞,決非虛誕,惜乎世人不悟,病上加病,良可悲憫。近來天災人禍,層見迭出,不獨生者痛苦顛連,而死者亦成千成萬,此等共業,皆由眾生共同心病所致。然共同心病,即由各個人一念妄動所感,蓋自心不淨,遂致他心不淨,輾轉相引,而成共業;若悟得一切是幻,念念清淨,則當下身心輕安。若自心病減,共同心病亦減。何以故?自心清淨,他心清淨故。若不肯放下,事事執著,事事均足以病己病人。諺云:「心病無藥醫。」故勞我佛慈悲,廣說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八萬四千塵勞之病。大家現學禪密兼修之心宗,即是能斷病源之心藥,只要肯吃,絕對能愈心病。心病愈,不但身病亦愈,一切病皆愈,又何勞更覓八萬四千種法藥耶?大家每日除打坐時間,稍能淨心片刻外,該有多少念頭?每一念頭都是病,又該有多少病?須知一病,且能使人不起,況多病乎!近日大家有患傷風者,初起本是小病,如不及早醫治,或是吃錯藥,便可轉為重症,致人於死。吾人一念之差,常情以為無足輕重,殊不知念念相續,遂至煩惱無邊,病上加病。當知生死事大,人壽幾何,希望大家猛省,速急依法修心,以治心病。茲有一偈,可治有形無形之病:


 


自身有病自心知 身病還須心藥治


心要正時身亦淨 心生還是病生時


 


諸同學,此偈雖是四句淡話,大家果能仔細參玩,或當作真言持誦,自有妙用。須知禪宗的方法,普通就是參話頭,有活話頭,有死話頭,看學人程度深淺以授之。此偈可當作活話頭參,久參必有所悟,大家切勿以其平淡而忽之。


 


吾人有病,因為不知病源,所以醫藥亂投,而歸無效,若終不自知,則病重業深,三途墮落,更難知了。知於何等?知病由業生,業由煩惱生,煩惱由無明生,無明一動,心病即成身病,故曰:「自身有病自心知。」根本之病,非醫藥能治,專仗佛力,亦難收效。蓋病由心生,還須心治,故曰:「身病還須心藥治。」何為心藥?心正是藥,所謂正如、正見、正思惟。若心有所忿懥,有所恐懼,有所好樂,有所憂患,皆是煩惱,皆不得其正;心既不正,則隨境妄動,起惑造業,而成身病。若心能正,則心安體泰,其身自淨。所謂修身在正其心,即是心正身淨之理,故曰:「心要正時身亦淨。」心體本來空寂靈明,動即成礙,不但惡念是病,有念皆病,所謂有念皆非。此乃更進一層的說法,故曰:「心生還是病生時。」


 


這四句偈,講法甚多,太講清楚了,反不好;因禪宗話頭同密法真言一樣,都有破除知見的功效,久參久持,自可悟道。現在劫難未已,眾生皆在病中,大家因緣成熟,來學此無上心地法門,既知病源,又如治病之藥,希望照此藥方,依法奉行,一面悟,一面修。云何為修?修一切善法。一切善法,即是利他,利他才有功德;有功德,才能正,才能淨,淨則無病。若不行利他之事,徒然持咒打坐,雖有功德,得益不大;如果發心真實,漸次業消,亦可減少身心之病。禪密兼修之心宗,不但是要醫治自己心病,更要醫治眾生心病,何以故?我等應本「眾生不盡,我不盡」之願,視眾生之病如己病,故應大雄無畏,一切慈悲,弘揚心地法門,普治眾生之心病,若眾生無病,我病亦無,這才是心宗醫心病之本旨。


 


第七座  本法假修與真修


 


諸同學,禪密兼修,有假修、真修之分。而真修中,又有決心與有恆之不易。須知:學佛容易修行難,假修容易真修難,真修容易決心難,決心容易有恆難。學佛人凡修到中途退悔者,皆因不是決心真修,或決心而無恆。若立願真修,又具決心,且能有恆,決不會退。今方便分此四種意義,略說明之:


 


云何假修?我等包身,本來是假,為求真故,於是有修,故云「以假修真」。能捨假,方能得真。若處處在假我上著相,不在真我上用功,是名假修。一切法門,皆起源於心。心即真我,離心外求,即不相應,亦名假修。心地法門,教人打坐,便是修心;教人時咒,即是攝心。如上座時,身坐而心不坐:持咒時,口持而心不持,亦名假修。禪密兼修,以心地無非為戒本,以利他無我為正行。真修此法者,即是行菩薩道;若僅知打坐,專圖自了,甚至憍誑妒嫉,動生煩惱,即與本法不相應,亦是假修。


 


云何真修?一切時中,一切處所,對一切事物,不著相,亦不離相。在上座時,身心俱坐;持咒時,心口同持。身心打成一片,且本「利他無我」之旨,發大慈大悲之心,起弘法利生之行,苦口婆心,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己更須心行不二,始終如一,乃為真修。如此真修,並非難 事,所以不能實行者,只緣未下決心,易被外境所轉耳。


 


云何決心?即放下一切,一門深入,勇猛精進之意。佛法根本,是為了脫生死,普度眾生,何等重大,何等艱難,苦不立下決心,豈能倖致!釋迦佛以皇太子之尊榮,正當青年有為之時,因見生老病死苦,便能悟假趣真,敝屣王位,偏訪名師五載,雪山苦行六年,其決心為何如乎!二祖慧可,趨謁達摩初祖時,終宵立雪,而初祖面壁不顧,反呵斥曰:「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尚不得至,豈微勞小效,而輒求大法。」二祖聞誨,以刀斷臂,其決心又何如乎!大家思量思量。初祖原為授法二祖而來東土,泛海三載,面壁九年,迨二祖千里來謁,何以始則不顧,更加呵斥?及見斷臂示志,方許入門,此即驗其有無決心耳。大家修此法門,即應以我佛我祖之決心為決心。況我等今生學佛,以有因緣故,得聞無上心地法門,既不必出家為僧,又無雪山斷臂之苦,若再不下決心,豈非自甘暴棄?


 


云何有恆?即始終如一,百折不回之意。學佛人已經決心,立願精進,或為時不久而精神渙散,或遭遇逆境而疑慮叢生,遂生差別,此何以故?病在無恆。無恆則百事無成,何況學佛!雖有一時之決心,仍與未決心等。當知學佛成道,非九苦九難,不得究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偶一鬆放,前功盡棄。所以,決心真修之後,必須全無間斷,一往直前,虛空可壞,願力不移,自然垢淨光明,水清月現。然則有恆無恆,究從何起?是在發心之至誠與否耳。凡決心而無恆者,乃由一念衝動,非出至誠;若發心出自至誠,則確有定見,斷不至半途而廢。所謂「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即有恆,有恆自能見性;若不能決心有恆者,皆因無始以來業力所障,故應虔誠加誦《金剛經》、《心經》以作加行。此兩部經均是實相般若,感應特殊,不僅能消無始夙業,且能增長福慧,若持之有恆,即可明心見性。


 


禪是諸佛心傳,密是諸佛心印。禪密兼修,確是無上法門,難逢難遇,要具無上之決心,至誠之行願,方可深入。有傾財盡命的勇氣,堅苦卓絕之精神,纔有明心見性的希望;蓋大捨大得,不捨不得故也。現在末法時候,菩薩雖乘願而來,亦有隔陰之迷,如不速急覺悟,恐與眾生一同墮落,豈不危險!大家發心精進者,固然甚多;間斷無恆者,亦所不免,旋進旋退,終歸自誤。昔時佛恐比丘懈怠無恆,有一警示之法,即教比丘若生厭怠時,自摩其頭,摩頭即感覺到落髮為僧,為的是了生死;既想到了生死,雖千辛萬苦,粉身碎骨,亦所不辭,自然精進心起,厭怠心退。大家在家修行,雖不能摩頭自警,但憶親長故舊,或老或少,死去很多,並默想其臨死痛苦情狀,同時警覺我身,不久亦當如是,自然能下決心,自然有恆了。所以云:「佛者覺也,覺了即佛。」覺於何等?覺一切世法如幻,覺生老病死可怕,覺自身種種煩惱痛苦,畢竟難免;乃至世法上一切成敗興亡,皆如夢幻泡影,都是促我等覺悟的對象,苟能時時借鏡,到處都可覺悟,何患不能有恆?


 


諸同學,禪宗現在正是回光返照的時候,而禪密兼修,也是有時間性的。花只一開,月難再圓,切勿錯過此生機會。六字大明,功德無量,已詳載《大乘莊嚴寶王經》中,大家若能決心真修,恆久不變,自有不可思議之受用。同學中,曾得不可思議之感應者甚多,須知此等感應,即是諸佛加被,譬如老年父母,僅一獨子,忽然迷失,久無音信,一旦從外歸家,如何不歡躍愛護!然此父母所以愛護逃歸之子者,非僅為其一身有所依怙,蓋喜有人繼承家業,傳嗣接代;諸佛菩薩,對真修人慈悲愛護,亦復如是。但真修人,應當負荷如來家業,弘揚正法,化度眾生。然化度眾生,首在功德,自己功德不夠,眷屬尚不能化度,何能化度其他?故儒家云:「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何謂功德?心地無非是功,利他無我是德;心正是功,行正是德;大度萬行,是大功德。達摩初祖所謂淨智圓妙,體自空寂,是真功德。此等功德,本非容易,然吾人果能真修,既具決心,而又有恆;大雄無畏,慈悲無我,視一切眾生,皆未來諸佛,現在活佛,或往劫父母。則我欲仁,斯仁至矣,又何難哉?


 


第八座  本法心念與關節


 


諸同學,禪密兼修,法簡而易。但心念與關節,最為緊要,若不在心念上用功,便是心外求法;不明關節,則漫無準的。不知心念微細之相,不但無由精進,且恐中途差別。何以故?禪宗見性成佛,密法即凡成聖,皆是無上法門,若非心念相應,關節明瞭,何能深入!今將本法心念與關節,略說如次,望大家注意。


 


密法出現於世,是有不可思議之大事因緣,為令三惡道眾生,生三善道;三善道眾生,超出三界,速成佛道。修密者,得三密加持,能令地獄猛火變成七寶蓮池;無邊熱惱,當下清涼。以七粒米,普令法界飢虛餓鬼皆得飽滿,離苦得樂,此乃我佛攝化眾生救世之妙道,豈僅治病祈雨,無關慧命之小術乎!此等不可思議之功德,非心念相應,具有大德者,又何能致?故密宗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本;禪宗根本,自心是佛。云何為佛?離相即佛。六祖云:「禪宗法門,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念無相,即是菩提。菩提起用,即是慈悲。由此言之,禪密兩宗,均以菩提心為因,大慈大悲為本。菩提心,即是大慈大悲心,禪密兼修,必具此等心念,方可相應。


 


凡修密法者,全仗佛力加被。欲得佛力加被,必須先發菩提心,視萬物為一體,六道如同命,憫自他生死之苦,誓願度盡眾生,然後依法精進,不容有剎那違背慈悲之心念;精誠所至,自然感動佛天,則佛力加被一人,即所以加被一切,焉得不感應道交!若只知自利,著相妄求,萬難相應。禪宗見性成佛,必須以般若智,破除一切虛妄之相;以慈悲平等之心念,普度一切,然後圓滿菩提。若只知寂坐枯參,不起悲心,何能與自心佛相應?然自佛他佛,本來不二,相應只在心念而已。但,言之非艱,行之維艱,此又何故?蓋宿世業習,人各不免,修持之際,即成障礙。《大日經義釋略》云:「因地菩薩,有五種蓋障:一者煩惱障,即根本煩惱,乃至八萬四千上中下品,障蓋淨心。二者業障,即過去現在,造諸重罪,業障未除,不能入道。三者生障,以宿業牽累,或病或魔,受無暇之身,不能精進。四者法障,即往劫有障法因緣,今生不聞正法,或不能一門深入。五者所知障,即已遇善知識,以種種知見,兩不和合,妨修般若。」夫以因地菩薩,倘有如此蓋障,況下焉者乎!若非具廣大之真心,勇猛懺悔,何能除去一切蓋障?所以菩提慈悲之心念,為禪密兼修之根本。


 


菩提無相,亦無可得。學人若處處著相,處處求得,則其心念,不能與無相菩提相應。如求福報者,報盡還墮,枉費辛勤;求病愈者,生老病死,終不能免。此等著相妄求,得且未必,何況有得即有失乎!得失擾其心,疑貳搖其信,未有不差別退悔者。惟以無相為本,視一切有相,皆是虛妄,則得失不足以動其心,困苦不足以餒其志,危難不足以折其氣,自然大雄無畏,猛勇直前,至誠不二,自可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不求得而自得;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乃至自他不二,平等為懷,視眾生之苦痛顛連,無異身受,度一切眾生,亦無能度、所度之心念。如此,乃是即相離相之無相菩提。


 


修密法雖有一時發通者,然神通之事,絕對不可說,不可露,否則必招魔障。何以故?故意顯露,即是著相有求,著相有求,即是自心不淨;自心不淨,即是自入魔境;自入魔境者,不僅以神通自陷而已,必使觀聽者,拋卻自心,同入魔網。如此,則是驅佛弟子,作魔眷屬,罪大惡極,應墮地獄。《楞嚴經》五十種陰魔,喜有喜魔,怒有怒魔,甚至著空、著清淨,即有空魔、清淨魔,何等危險!所以密法非人不傳,學密者,必須大德阿闍黎傳授。修法時,更須阿闍黎監護。東密、藏密,且有種種法器儀軌莊嚴道場;至清潔壇場事宜,亦須自理。蓋一則根據密教儀軌,以啟虔誠;一則收攝心念,以免攀緣外境。須知神通本性具足,不自外求,只要具大慈大悲之心念,艱苦卓絕,百折不回,至誠所感,自然得大善知識,加以啟迪,待水清月現,即證萬法不離自心。若不發大心者,依樣葫蘆,著相求得,縱稍有感應,仍是心外之玄:若作聖解,便入魔道。至於大家修法,各有感應,須知皆由大家發心,故佛力加被,以堅固信心,而助精進。此等感應,不作聖解,即是境界。所以《慧明語錄》上云:「吾人坐中所見境界,不宜著境生心,以不喜不懼,不取不捨為正義。」茲有一偈:


 


執相心著魔 一切平等觀


離相心自在 無取亦無拾


 


禪密兼修,走方便法門,開門見山,不從漸入,不重事相,亦不偏談理論,下手即在心念上用功,心念清淨,則生菩提,超凡入聖;若心念不清淨,則起惑造業,斯即凡夫。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故凡聖之分,只在心念而已。但其中具有關節過程,不可不知。禪宗參話頭,與密法持真言,雖有自力佛力之不同,然自他不二,同是不可說,同是以此鎖一切妄念。真言功用,更不可思議,故本法只持六字真言,不用話頭,即以此真言,破除一切妄念種子,待知見不生,妄念已淨,自然真心現前,自佛他佛,一體相應。


 


所謂關節者,參禪通分三關,即初關、重關、牢關;本法亦其三關。云何初關?學人持誦真言,持到萬念歸一,不起二念,名透初關,但此乃以石壓草,倘非究竟。云何二關?真言持到持而不持,不持而持,是誰在持,自己亦不知,乃至同時好似有二人同持,是名三昧現前,亦名透二關。云何三關?真言持到真、妄、法三者不知,深入三昧,而得離持正定,一無所有,即證實相,一切具足,名透三關。從上參禪者,透一二關者有之,透三關者甚難。此等關節,關係甚大,若不明瞭,則莫辨淺深,易蹈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之險。至於修禪者,往往一句自心佛,成為口頭禪,所謂十人九差路;而修密者,爭奇炫異,相上求相,皆非究竟。


 


禪密兼修之心念與關節,歸納起來,不出三種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為什麼要懺悔?~~悟顯法師 開示(ㄧ1)

懺悔文 開示
為什麼要懺悔?
因為不曉得自己有什麼問題,所以業障不一定會消掉。一開始我們稱法名: 「我弟子某甲」,某甲是自稱法名,「從於無始」,從無始劫來「以至今生」,到現在,做一個總清算,所有的「毀破三寶」,「作一闡提」,一闡提翻作中文就是斷善根,沒有善根。過去生毀壞三寶,沒有善根,「謗大乘經」、「斷學般若」,毀謗大乘經典又不學如來的般若智慧,「弒害父母」、「出佛身血」,殺父害母然後又出佛身血,這五逆罪。「污僧伽藍」,伽藍就是道場,就是清淨地。破壞道場和合,有意無意的都有,「破他梵行」,看到人家修行就想要去障礙,想要去毀壞人家的戒行或是人家的道心,我們過去生,乃至這一生都有。看到人家修行用功,就在後面說:你看他修行成這樣子。我們要小心,自己可能都是毀謗常不輕菩薩的人,有人修行六親不認,修行的時候念佛如喪考妣,好像父母雙亡一樣,一切不管。但是人家看到就開始批評了:你看他念佛,念得跟瘋子一樣。
我們都曾經有意無意造作這種口業,給修行人壓力,這是不對的,是我們自己少善根、少福德,所以這也要懺悔。「焚毀塔寺」,我們現在不會去焚毀塔寺,現在焚毀塔寺,就是指破壞道場,破壞道場的和合。來道場沒有遵守規矩,沒有遵守律儀,想說自己幫道場做過什麼事情,有特殊的權利,這都是焚毀塔寺。
「盜用僧物」,有些居士很誇張!他說:我有捐菜給道場,煮菜煮好我要帶一點回去,這是不行的。就像一滴水,滴到大海裡面去,你要再撈回來就不會是原來那一滴水了。這是盜用僧物。僧物是出家人的乃至四眾物品,跟他講這樣不行,他也不信。所以「起諸邪見」,認為沒有因果,「撥無因果」,而且他不近善友,專門在日用平常當中糾結朋黨,跟惡知識在一起,所以叫「狎近惡友」、「違背良師」、不聽佛教、不聽出家人的教導,違背良師、違背經法,乃至我們自己「自做教他」「見聞隨喜」,自己做又教人家做,看人家沒有智慧,沒有正見還心生歡喜,見聞還隨喜,所以「如是等罪,無量無邊」。「故於今日,生大慚愧」,希望大家在拜懺的時候,要生起真正的慚愧心,把這些罪障「克誠披露,求哀懺悔」,請求佛菩薩,哀愍我們、拔濟我們,在佛前懺悔,再也不這樣做,「惟願三寶,慈悲攝受」,惟願佛、法、僧三寶,慈悲攝受。我希望佛為我作證明,來攝受我,「放淨光明,照觸我身」佛放光照觸我身,希望佛為我加持,我絕不會再做這些罪業,希望諸惡消滅,我之前毀破三寶、謗大乘經、斷學般若,弒害父母、出佛身血、污僧伽藍、破他梵行、焚毀塔寺、盜用僧物、起邪見、撥無因果、自做教他、見聞隨喜等業,「諸惡消滅」,這些罪障都能夠消滅,「三障蠲除」,三障就是惑障、業障、報障,三障全部都能夠消除。「復本心源,究竟清淨」,恢復我本來的面目,回復我跟佛一樣究竟圓滿清淨的真心,楞嚴經講:「常住真心,性淨明體」。這個懺悔文很特別,我學佛到出家有十幾年了,沒有看過這文章,這是出家人在登壇受三壇大戒時用的。拿出來供養大家,跟大家分享!這是相當好的懺悔文,自己在家也可以常常這樣懺悔,因為確實祖師大德把我們過去生乃至今生所做的壞事,在這一篇中都做個總結,在佛前發露,發露就是說出自己的過失,自己的問題,說出自己的毛病,真正悔改不再造作,不然我們每天懺悔:弟子某某業障深重!也講不出個所以然來,這一篇相當好,是很特別的懺悔文,供養大家。

無相念佛 釋疑~~悟顯法師 開示

無相念佛 釋疑

經典上講:「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所發願。」這是一個學佛的修行人,應該要有的願心。

我們總說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看看阿彌陀佛因地是怎麼樣發心為我們作模範,他說:「縱使身止諸苦中,

如是願心永不退。」又說:「我行決定堅固力,唯佛聖智能證知。」這都是《無量壽經》的經文。

所以不可以因為自己身體的一點不舒服或是難過,就退失了菩提心。

有人問:什麼是「無相念佛」?

念佛本身就是無相,不用再另外立一個方式、用一個方法來達到無相念佛。念佛的時候自然離開一切相。

有人說:那還有個佛!其實佛本來就無相,如果你認為佛有相,那是心外取法,心裡有二法,所以認為阿彌陀佛是有相!

你要是會得無生,你要是真得一心不亂、真正老實,那這持名念佛即是無相。

所以說淨土宗的四種念佛,持名、觀想、觀像、實相。『實相念佛』不是獨立在另外三門念佛法之外的,

它就含攝在持名、觀想、觀像裡面,因為實相無相,不可以有相的心來緣取,不可以以「離相」的心來證取,

這是大乘,就是我們的本心。有人說:要離開持名念佛來求個實相,這是心外求法。

要是離開持名、要是離開觀想、觀像,就好像一棟樓、一棟房子,離開了設計圖要蓋,那是不可能的。

那就像執理廢事、執事廢理一樣。所以用念佛這方法,要達到無相的境界,

無相就是你心裡沒有一切相、不起一念、唯是佛,這就是無相,自然就無相,淨土宗功夫分三層,一個是『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念熟了佛號現前,再來是『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有能力達到阿羅漢的境界,再來是『理一心』不亂,它通通稱為一心不亂,也通通稱為『實相念佛』,因為實相遍在一切念佛法門當中,遍在一切念佛的境界當中,你說功夫成片他不是念佛嗎?是。理一心不亂也是念佛,事一心不亂還是念佛。所以說,持名就是無相,你要離開持名念佛,再要去找個無相來讓你安住,根本沒有另外一個無相給你安住,沒有另外一個法給你安住,因為佛即是無相,你一心不亂,一心即是無相,這無相不是斷滅,不是離開阿彌陀佛,不是離開釋迦牟尼佛,也不是離開一法,你要有一法可離、有一法可取、有一法可修,那『相』就在,不是無相;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初學的念佛人,他也想進步、也想提升自己的境界,所以他想要離開持名的方式去求個無相;祖師說任你怎麼求都求不到,越求越遠,因為既是無相的,本自無,你現在要去造作,那是造作不來的,所以只有你心『離念』才是無相。
念佛時心裡沒有任何一個妄念,是離世間相!佛不住世間,亦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不住出世間相,就是『從持名你就能入無生』的這個道理,這叫入有得空,也是淨土宗超越所有法門的地方,這是非常特別的,在大藏經裡面找不到比這方法更好的了,眾生執有,就教你老實念佛,心裡不要有妄想、不要起分別。對境的時候,不要隨境,仍舊保持這句佛號,這就是實相。
實相無相,求是求不到的,因為有求就有相,無求就又斷滅了,《圓覺經》講:「無作止任滅」,認為可以造作-不對,任運隨緣也不對,因為你所謂的隨緣只是隨業流轉,有個要滅除煩惱再來求證個本心也不對,你刻意要止息煩惱,也不對,『作止任滅』指出修行人有造作之心統統都錯。動念即乖,這是大乘佛法,一動念就落窠臼,就落二三,落到意識心裡去,所以念佛時,完全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就是無相。
無相不是斷滅無,也不是離開個有相去求個無相,這些事實真相都是佛在大乘經論裡面講的,沒有到達一定程度的菩薩,常常誤以為空是有個『空』,那又變成『有』了,或是取『斷滅空』,以為什麼都沒有了,這幾種錯誤的觀念,初學的菩薩,或是未達深位的菩薩都會有這問題,所以,如果你要離開『有相』再去求個『無相』,那決定求不到,就像離開『生滅』要去求『不生滅』那是沒辦法的,就像離波求水,波是海中的波浪,你說:我不要波浪,我只要水。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說要離開濕性,水的特性是濕,離開濕性要求波是求不到的,離開波要求濕,也求不到。所以不要認為刻意捨棄持名念佛,可以來修個無相念佛,那你絕對修不到!因為『相』既然是無的,那也不可修,若存心修即是有相,這道理非常明確。所以『無相念佛』不用刻意造作,刻意造作就錯了,這就不是淨土法門,也不是佛法。
因為佛法無一法,有一法就不是佛法,這是六祖慧能大師說的,佛法不是二法,解脫跟煩惱是二法,要是認為持名念佛跟實相是二法,捨掉持名要去求個實相,要去證入真如,那是不可能的,所謂不取一法即可。不取一法,不捨一法,這就是念佛,念佛的時候心裡有佛,此時不取法-不取生滅法。如波跟水雖然不可以分離,但是『動義』非『濕義』啊,波浪是動的,海水是濕的,就像妄想煩惱是動的,佛性是如如不動的。
『如如』不屬於動或不動,『如如』是在動而不動,在靜而不靜,在染而不染,如如是這個意思,這其中沒有動靜二相,沒有能所相對相,這就是為什麼要大家念佛,你念佛才能跟煩惱脫離,才能跟知見、無明脫離。所以仍舊是持名,仍舊是觀想觀像,不必離開現前所用的方式,再另外去用一個方法,去修習或是去證得這樣的境界,在《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裡講到一句:「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假就是『藉由』的意思。你一假藉方便,就有落處,就有個著處,念佛是無著處,因為佛無所著,所以『以全體果覺作為眾生的因心』,所以祖師大德講:念佛人不用想太多,就是老實念。雖然不知道這就是實相,但你已經在運用了。就好像一台音響,音響買來我們馬上就能用了,雖然我們不知道它裡面的電路原理,但是我們已經在使用。同樣的,我們雖不知道念佛是什麼樣的原理,但是我們在念的時候,即是與實相相應,即是入無生法忍,這是頓超的法門。
眾生不覺,不覺想要『覺』那就要聽經、要聞法,仍是藉由經教、藉由聞法來明瞭,就像你要了解這台音響完整的功能,你要去看說明書,你要了解念佛法門的完整功能,你要看《無量壽經》,你要看大乘經典,你才能了解它完整的功能。但是如果沒有心力去了解,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煩惱一樣能夠解脫,所以才說念佛人不用看這麼多,不是叫你不要看經,也不是叫你排斥經教,排斥大乘佛法,或是淨土以外的經典。本意是說:如果你不認識字或是年紀稍微年長了,沒有心力,那就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但是要知道,學經教仍舊有它的好處,聽經可以幫助你看破,在面對境緣時,你聽經聽熟了你就會起作用會放得下,這是過來人的心得,教給我們這些學人,一定要聽經要念佛,聽經幫助你看得破這個世間,放得下你的習氣,你面對境緣時要放得下,這才是真功夫。關於無相念佛就講到這裡,精舍這裡平常每個禮拜三晚上八點到九點有念佛共修。每週禮拜天下午三點開始地鐘念佛,四點開始拜願,晚上七點半到八點半,有《無量壽經》講座,同修有空可以隨喜參加,大家同霑法益,能深入了解淨土的真實義趣,那對於極樂世界就有絕對的信心,對這個世間就能絕對的放下,所謂『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取淨土,取要取到究竟;捨娑婆,要捨得徹底、捨得乾淨,一樣都要達到最究竟才是。

超渡是在超渡誰?

清朝乾隆時代,彭際清居士及慈雲灌頂法師都是通宗通教。

灌頂法師在《觀無 量壽佛經》註解說:

「世間極重的罪業,佛法所有的經教、經懺佛事都無法超度 的,

最後還有一門能夠超度,就是念『阿彌陀佛』迴向。」想超渡到極樂淨土

還有個前提:必須被超渡者有發心要往生淨土,不然果報也不會是在極樂世界,

所以在作法會時,懺本中一定講說實相的道理,讓眾生看破放下而發願求生,

這就講白了聽經聞法的重要,超渡法會目標看似在超渡亡靈,

其實也是在對生者開示,只是看這群參加者懂不懂了,可惜的是,

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文中開示是在跟亡者說,而自身渾然不覺,

所以回觀我們現前有因緣聽經聞法,身心安穩時不好好用功,不願修不放下,

既墮入三塗業習更重,哪是自己不肯發心出離不肯放下轉變煩惱,

聽個道理就能被超去極樂世界的呢?

阿彌陀佛伸手是要接,但也要你真願往才行,

而你真發心願往,自然現下表現出的就是:

你的貪瞋癡就願意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