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法華經今解(見寶塔品 第十一 之一)~悟顯法師 講述




請掀開《大乘妙法蓮華經》,看目錄的地方。《法華經》我們從〈序分〉一直到現在進入〈正宗分〉,在〈正宗裡面,我們按照憨山大師講的,所謂:「開、示、悟、入」,分為四個大段來解釋,因為《法華經》本身就是在說明:如來為什麼出現於世?一開頭〈方便品〉裡面就講:「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是如來出現於世要做的事情。憨山大師用這四個字來分判這一部《法華經》,讓我們能很清楚地明白《法華經》它的內容。我們從〈方便品〉知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的二乘經典,乃至三乘佛法,都是如來的方便說而已,並非真實。又說佛法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是最真實了義之法。所以世尊在法華會上,可謂是把四十九年一代時教,如來的本懷和盤托出,跟大家來說明。所謂「開權顯實」、「開跡顯本」,指示眾生都能成佛,指示一切的如來唯教一乘佛法,使我們能夠諦信大乘。所以說一切法門明心為要,明心見性是佛法最重要的事情,不管你是修哪一個宗派,是顯教是密教,是禪宗是淨土,是律宗也好,都是以明心見性為課題,其他的都只是來輔助你而已。這個是我們在〈方便品〉裡面,很清楚學到的。

在〈方便品〉之後講了〈譬喻品〉,〈譬喻品〉裡面用了火宅的譬喻,舍利弗在這裡能夠領納,得佛授記。而後又講了〈信解品〉,〈信解品〉裡面用長者家子的譬喻,比喻眾生迷惑顛倒以後,三界當中流浪,就像這長者的小孩從小就走丟了,在外流浪五十年,受盡種種的辛苦,而後才認祖歸宗。我們眾生也是一樣,你不學《法華經》,不了一乘,你學其他的二乘三乘,學外道法,乃至在世間法當中打轉,就像這個流浪的孩子一樣,沒有父母的照顧,沒有家的依托,在外頭流浪在那裡流轉;眾生沒有識得自家的本地風光,沒有明見自己本來面目,就像這長者家子一樣,這是〈信解品〉裡面講。之後〈藥草喻品〉中佛又以「三草二木」來譬喻,告訴我們:如來說法唯是一雨普潤,無論任何的根器,你是大草、小草、你是大樹、小樹,都能夠受佛的教化而得入一乘了義,這「一雨」就是譬喻作「一乘」。而後〈授記品〉第六,佛為這些中根人授記。

再來〈化城喻品〉第七,為下根人說如來久遠劫來,在大通智勝如來那個時候,與大眾就已經結了法緣,一直到現在,所以有化城的譬喻,說二乘、三乘都只是化城而已,都是不了義法,都不是真正的寶藏,唯有一乘法才是真正的寶藏。講「過去」,其實就是告訴大家,過去大家都聽過,跟《法華經》結過緣了,在大通智勝如來時。所以舉〈化城喻品〉。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乃至〈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而後〈法師品〉第十是說受持《法華》的殊勝功德,〈法師品〉裡面講五種法師,所謂:受持、讀、誦、書寫、解說這五種,說受持《法華》的殊勝,護持《法華》的殊勝。

總的來說,這九品當中,除了〈序品〉以外,因為從前面第二品到第十品共九品的經文——就是「開佛知見」。為什麼叫「開佛知見」呢?就是開示眾生本有佛性,所以叫「開佛知見」。這「開」有什麼?「指示」的意思,有「開破、開明」的意思,就是令眾生開悟的意思,所以叫「開佛知見」。而這「佛知見」呢,並不是世尊授予給你的,也不是哪一尊佛送給你的,而是你自己本來就具有,《華嚴經》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是本來就具有。即古德所說的:「染汙即不得。」沒有辦法受染汙,縱然眾生墮三惡道、在地獄當中,也沒有辦法把佛性給汙染。所以說這是「開示」眾生本有的佛性,叫「開佛知見」。這個特別重要,因為一般的二乘人或是通途修學,初學接觸到佛法的這些同修,你可能都不知道佛法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明心見性。所以為什麼有些人學佛學了很久,學幾十年,各宗各派、各個部頭的書也都看了,但是抓不到重點。


你看看現在的人,你這麼能看這麼能讀,你有舍利弗聽得多、看得多嗎?你有阿難尊者看得多嗎?那是差得太遠。這些人都還不了解,所以到《法華》末後,如來提攜他們,用文言文叫「提獎」,意思就是拉他一把,把他接引真正的入佛門,不然都只是在佛門外面打轉,在這三界裡面流浪。所以憨山大師講:你不讀《法華經》,就不知如來的悲心、如來救世之苦心。什麼原因呢?你看如來講這麼多經法,我們通常講五乘佛法,有小乘、有人天乘,最重要的是哪一個呢?就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裡面講的就是「明心見性」,這個最為重要,不然你就像長者的小孩走失在外,像在這三界裡面打轉的眾生一樣,學不到佛法的重點。念佛不知道淨宗的宗旨;持戒只持事相,甚至認為自己只要學好五戒就能成佛,還把生死的根本當作是成佛的基礎,你看看!天如惟則禪師在《淨土或問》裡面講過,人家問他問題,他在問答裡面開示到:現在的眾生以為「我學了佛,我蓋大道場,做點好事,講一些善法、人天乘,講一些五戒十善,這樣就能度眾生,這樣就沒過失」,實際上是大錯特錯。惟則禪師說:所謂「不體道本,廣造伽藍」,這是佛門戒律裡面的重罪。寺廟蓋得很大,但是裡面沒有佛法,出家人沒有學佛,在家人也沒有學佛,就是在做一些世間的好事,這是違犯佛陀的戒律。


所以為什麼說《法華經》有這麼重要,叫「成佛的《法華》」。為什麼看了《法華》就會成佛?因為你能抓得到佛法的宗旨,你不會盲修瞎練。你看舎利弗、目犍連,看這五百阿羅漢,這些都是從小乘「迴小向大」。連他們在沒有聽《法華》前,都還不算是真正的佛弟子,這在《法華經》裡面都有講過,他們都還算是「盲修瞎練」,何況你亂學一通,今天念念這個經,明天念念那個咒。什麼原因呢?為什麼你會在那裡打轉?就是因為沒有「佛知見」的緣故,也不知道「佛知見」是為何物,從來就是聽人家講一些佛學的名相,人家拿著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三藏法數》裡面的佛學名詞解釋一通,你就以為他講的跟佛經上講的一樣,實際上都是在門外打轉。為什麼說學佛,你一定要學大乘,佛知見一定要開,所以佛知見對我們來說有多重要,可想而知。前面的種種譬喻,拿來現代來看,你就曉得你自己就像在三界輪迴的眾生一樣,你自己就像長者的小孩一樣。你學佛不知道宗旨,盲修瞎練,在外頭流浪,東闖西闖。你看這長者的小孩還沒回家以前,還沒認祖歸宗以前,他去給人家幹什麼呢?給人家挑糞啊。你硬要把他帶回家,他還害怕,他覺得你們是不是壞人啊?是不是要害我?沒有辦法,這長者才示現同類身,把自己身上穿的,我們現在所謂的名牌豪服都放下來,換穿上清潔打掃的這種衣服,去跟他一起掃廁所,就慢慢地這樣帶他。世尊亦復如是,眾生在這裡一下學學外道,一下學學一些不了義的法門,世尊沒辦法,只好捨勝應身到這裡來為你講說佛法,於不可說中方便開示,就是因為眾生學佛修行找不到宗旨,在三界裡面流轉。還有更誇張的,把五欲六塵當作是至寶的,你看現在的社會充斥著「你要去貪欲、你要去消費,這樣經濟才會好」,這種錯誤的思想。現在的人不光把佛法講錯,連世間法的經濟學理論他也講錯。過度的消費就是過度的貪欲,過度的貪欲導致人心墮落,道德就衰敗。一般世俗的認知: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經濟要好,不是在於消費啊,而是在於它能製造,它有生產力,他能勤奮,他能不貪婪。所以在末法,不要說佛法,連世間法他你講的很多知見都是不正的。這就是因為眾生的根器下劣,緣也不好,聽了這些錯誤的言論只會增長你的貪欲,增長你的貪瞋癡。所以世尊來這裡教化,示現同類身示現太子身棄國捐王,然後行作沙門來出家,告訴這世間的人:你的貪瞋癡最後終究是給你帶來災難,終究帶來衰亡,從古到今都是這樣子。一個國家的人貪瞋癡熾盛,那這個國家一定衰敗,無論是我們中國或是外國都一樣的。一個國家的人民要是能夠好善好德,那這國一定是興盛的。世尊來這裡示現同類身教化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捨貪瞋癡,斷殺盜淫。然後告訴眾生:「你有佛性,與佛無二無別。」雖講了這麼多,還是有人不相信,直到法華會上世尊和盤托出,因為他要入涅槃,要往生了,所以他必須得把真話講出來,學佛最重要的「佛知見」。這「佛知見」在佛門講就是一乘知見,也可以叫大知見。這「大乘」跟「一乘」實際上是一樣的。「一乘」多半用在華嚴宗,天台宗用「大乘」,它叫「圓教大乘」。那麼華嚴宗講佛法最究竟的叫「別教一乘」,只是用詞不一樣但意思是相同的,都是究竟圓滿的佛知佛見,這是最要緊的。所以為什麼說「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是如來出世最重要的事情。這九品經文,是「開佛知見」。


這裡要講的〈見寶塔品〉第十一,單這一品,叫示佛知見」;後面從〈提婆達多品〉一直到〈囑累品〉第二十二,是所謂的「悟佛知見」;〈藥王菩薩本事品〉到〈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是入佛知見」;那後面有一小行文,判作是「流通分」。那麼按憨山大師所說的「示佛知見」就是〈見寶塔品〉這一品。這一品經文不會很長,但是特別重要。所謂的「示」就是指示、展示出來。裡面講到多寶如來的聽法因緣,藉此指示佛知佛見。前面講的是「開示」,這裡講的「示」就是「示現的意思。所以他三變淨土,這裡是非常有名的《法華經》的三變淨土,顯示心境一如,從古到今,此界他方通為一佛境界、通為一佛國土無有雜穢,顯示心境一如是如來的真實受用,這是〈見寶塔品〉。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湧出。住在空中。種種寶物而莊校之。五千欄楯。龕室千萬。無數幢旛以為嚴飾。垂寶瓔珞。寶鈴萬億而懸其上。四面皆出多摩羅跋栴檀之香。充遍世界。其諸旛蓋。以金銀瑠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高至四天王宮。



前面世尊跟我們開示完受持《法華經》的功德,乃至護持《法華經》的功德,講到你能護持法華,你能讚歎讀誦《法華經》之人,你這個口業勝過一劫佛。相反,你要是毀謗那這個口業,這惡業超過你一劫當中辱罵如來。在末世能受持《法華》,能夠講說《法華》,世尊都會為其加持,都會幫助他,哪怕你忘失章句,哪怕這《法華經》你只看了一半,或是不完整,世尊都會顯現在其前,為說通,就是把你沒看到的為你講清楚。佛教導我們要親近受持《法華經》的法師,當然,講「受持《法華經》的法師」,不是只有看這一部經的才叫「受持《法華》」,也就是教我們要親近受持一乘了義的出家人,包括在家人,因為這「法師」,是包含佛門的四眾弟子,都算是,都算是大乘法師,主要是你能夠受持大乘佛法。講完以後,佛前有七寶塔,這個塔是七寶合成的,塔有多高呢?高五百由旬,不像一般你們看到的阿育王做的那個舍利塔,小小的。我們中國有歷史記載的,應該算是當時候世界上最高的建築,就是在南京大報恩寺的琉璃塔,這個裡面有諸佛的舍利。那時候明成祖永樂皇帝他想要報父母恩,所以在南京造一座寺院,投入了相當多的財力,僅工匠就十萬名。他想要報父母恩,所以造了這天下第一寺,寺中有天下第一塔,它可以算是地標性建築甚至有外國人到我們中國來對我們中國的印象就是它,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看過這麼莊嚴的寶塔,現在在英國還有一座仿造的我們講叫「山寨版」的,是仿當時候南京大報恩寺的琉璃塔,這個琉璃塔非常地莊嚴,可惜在戰亂的時候毀壞,現在剩下一些遺跡,這琉璃拱門還在,那塔是非常高的一座寶塔,當時候可以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那個時候我們中國的建築影響著全世界。因為明朝的海上通商非常地發達,像你們有些人的祖先可能都是那個時候就下到南洋到海外去,到東南亞,馬來西亞、印尼這一帶。當時候外國人到我們中國來看,這寶塔非常地莊嚴,那裡面就有佛的舍利。

經文講佛前這七寶塔有多高呢?肯定比我們的高,高五百由旬。「一由旬」就是印度當時候軍隊一天行軍的路程。行軍來說現代人跟古代人走的是差不多,走得快一點,一個小時大概就是七公里到十公里速度。但是不可能每一個小時都這樣走。以「由旬」為單位乘上五百,所以說高「五百由旬」,那麼這塔有多寬呢?縱廣二百五十由旬。這高度是五百,它的寬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出,住在空中。在寶塔的周圍有種種寶物,而莊校之。上有五千欄楯,這欄楯是欄杆。塔中有龕室千萬,龕室裡面可以放東西。塔的周圍有無數的幢旛作為嚴飾,垂寶瓔珞,這「瓔珞」就是你們看到佛像胸口掛的那個裝飾,你看到觀世音菩薩像胸口那個就是瓔珞,有瓔珞裝飾在寶塔的周圍。寶鈴萬億而懸其上,塔的四邊都有鈴,鈴有萬億個這麼多。有音聲、有莊嚴的色相、還有的「體量」,也就是寶塔的大小。再來,這塔有香氣,「四面皆出多摩羅跋栴檀之香」,「多摩羅跋」翻作中文叫「性無垢」,就是清淨無垢的栴檀香。四面皆出栴檀香充遍世界當時候大家都聞得到的香氣。這塔是在空中的,那旛有多高呢?高至四天王宮,四天王天算是地居天的第一層天。以幡蓋來莊嚴塔,這旛是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的。佛經上講四天王天那邊人過的時間,他們一天的壽命,大概是人間的五十年。這「高至四天王宮」,這是寶塔的形象。

這〈見寶塔品〉這「見」,也可以當作「現」的意思,寶塔出現。因為「見」這個是古字,古字可以念「出現」的「現」。這寶塔裡面是多寶如來,多寶如來坐在裡面。我們講這寶塔的表法,這佛前七寶塔,是代表寂滅心境,這心境一如,就是心境寂滅。現在的眾生心跟境是對待的,對待以後他就認為境界是實有的,所以他就起煩惱,就放不下,然後再去找方法來放下,其實越找方法越放不下,他不知道「放下」就是一個念頭,一轉,就放下,可是要眾生轉念,著實不簡單。所以為什麼推廣念佛法門,就把你執著的心轉成「阿彌陀佛」。你本來一直想著你的煩惱、想著你的罣礙,現在就轉成念佛。世間人他心境不是寂滅的,理上講是寂滅的,但是呢,他在受用上他不是,他是迷惑顛倒的受用,他不寂滅,他是攀緣,到處亂攀緣,今天攀緣這個,明天攀緣那個,攀緣到了他就覺得這個是自己的,所以心境並沒有寂滅,而是亂想亂動。所以眾生在這裡面相當地苦惱,沒有辦法得自在。那如來成就了,心境證得圓滿法身、圓滿報身,了知心境一如,所以不再向外攀緣,所謂「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但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這是華嚴宗第三代祖師——賢首國師講的,這是講「心境寂滅,心境一如,無心外法為所緣。」如來已經完全證得。所以這七寶塔代表寂滅之心境,心境一如,所以叫「寂滅心境」。「高五百由旬」是講的眾生五陰身心,這「五百」當作是眾生的五陰身心,「五陰身心」即是寂滅的真境,所謂「生滅即是不生滅」,這個表法就深了,這都是祖師大德為我們開示。「五陰身心」一般來說這是妄想顛倒所成,那為什麼會成五陰身心呢?因為迷失佛性,認妄為真。《楞嚴經》上講:「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所以就造成這五陰身心。本來是一如的,你現在迷失一如、迷失一真,所以妄有心境相對,「心境相對」就是一個能緣的妄心,跟一個所緣的妄境,造成心境相對。而實際上本來就是一體,就像天空上的月亮一樣,「天空上的月亮」這個譬喻就很好懂,我們正常人在看天空上的月亮是一個月,可是這眼睛有病的人,他在看月亮是兩個月,為什麼?就像他捏著眼睛,捏目觀月就變成二。還有一個譬喻,我們看蠟燭光,正常人看是一根蠟燭上面一個燭光。但是呢,眼睛有問題的人,他看這個燭光,周邊有五色影,「五色影」就是比喻這五陰身心。「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統合來說就是「色、心二法」。一個是色法,就是指一切的物質,包括我們這個色身;再一個是心法,心法就是所謂的「受、想、、識」,這是心法。一切的世間法、出世間法,它不會離開五陰,不會離開「色、心」二字,就是色法跟心法。有些科學家他去找「人怎麼來」,他以為人是猴子變來的……,其實都沒找根本,佛就找到根本,是「能所相對」而來,「色心相待」而來,你一定是有一個攀緣的妄心,跟一個所攀緣的境界,色心相待而來,所以為什麼說移植器官,移植這個器官,器官是色法,你把它接到一個活人身上,活人他是色、心二法合在一起,基本上他把它接到心法上,色法跟心法接通了,這個人他還能再活,這個器官也能再動。可是一個死人,他雖然有心肝脾肺,雖然有腦,可是他的神識已經離體,他就只有色法。所以釋迦牟尼佛非常厲害,現在很多科學家在那裡找,說人是從爬蟲慢慢演化而來,把人講得好像畜生一樣,要是用這種慢慢進化的觀點,我覺得他是捕風捉影的一種說法,雖然好像有找到一些科學論證,可是也是捕風捉影去假設出來;那我們可不可以講一個退化論,怎麼退化呢?人做著違背五倫的事情,他慢慢退化成畜生,中國人講「狼心狗肺」,雖然有心,卻是狼心,雖然有肺,卻是狗肺,由人慢慢退化成畜生。這在佛門是可以講得通的,畜生修善是會進化,人在修禪定,他進化成天人,可是會不會退呢?他退化,造五逆十惡,犯五戒,造十不善業,他就退化了,退成人、退成畜生、退成餓鬼、地獄,有進就有退,不能說只有進。所以一般人他不曉得人是怎麼來的,佛教講得很清楚:「色心相待」而來,「心法」摶取少分「色法」,就是佛門講的「摶取少分四大」,然後把這色身當作是「我」,把妄想攀緣當作「我的心」,也就是有「我」、有「所」。既有「我」、有「所」,那「我相就成立,再來有與我相對的人相」、「眾生相,然後在這裡面相續即「壽者相,四相成立,眾生就這樣來的,六道的眾生都是這麼來的,不是只有人道,科學家他在找人是怎麼來?動物是怎麼來?他們不知道,於是找到後來在那裡研究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其實都不是,是先有妄想先有無明。「無明」是什麼呢?無明體在哪裡?佛講得非常清楚,無明怎麼來?是不了真如而來的。所以,你看《楞嚴經》,你看大乘,你再看世間法,你就會覺得他們跟佛的智慧差得真的是太遠。

剛才講色、心二法,你把色法接上心法,為什麼有些屋子會鬧鬼?因為他的心法合到色法裡面去了;為什麼樹會說話?佛經上講的,樹有樹的鬼神,魍魎鬼魅,這就是他的心法,他的妄心去合到樹上去了,還有石頭,這都是有的。所以「色心相待」而有眾生相,而成世界。佛法講得很清楚,《楞嚴經》講的:「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這個「心」,也就是「真如本性」,你迷失了,變成妄心,但是無論真妄,都是依真如而來。《圓覺經》上說「從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等法」。這就是《圓覺經》講的,整個世界都是真如自性所變現的。所謂「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虛空本不動。」永嘉大師講的:「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你作夢的心跟你覺悟的心是同一個心,就像你夢跟你醒來都是同一個人,是一樣的,所以說「眾生的妄想顛倒身心即是寂滅真境」,就是這個道理。就像你在作夢,你現在這個世間就是一場夢,《金剛經》講「如夢幻泡影」,它真的就是一場夢,你在這裡有苦樂憂喜捨,種種覺受,但是它終究是一場夢。你有這幻化的五陰身心,有這幻化的色心二法,但是總的來說就是夢一場,等到你醒來以後就知道,你用的這妄想身心,攀緣的這個妄心,跟你這覺悟的心實際上是同一心,所以說「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前面的火宅及三車的譬喻,就是講眾生雖然在六道裡面輪迴,也就是在火宅裡面的眾生,長者的小孩在裡面輪轉,但是呢個個都是長者兒子,每一個都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眾生在三界當中輪轉亦復如是;所以法達禪師講,原來火宅當中每一個都是真正的法王,「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這個就是直接指示「眾生幻化身心當體即是寂滅真境」,這就跟二乘講的完全都不同。「二乘」它是:你有妄想,你有顛倒,你要把妄想顛倒除,然後證得一個叫「涅槃」,而佛門大乘講的涅槃是你本來就具有。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上說:「我雖說涅槃。是亦非真滅。」二乘講的涅槃,不是真正的寂滅喔!你們不要搞錯了,大乘佛法講的「如來真實義」,所講的是「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這在《法華經》前面都有講過。「高五百由旬」就是講的眾生的五陰身心即是寂滅心境。「縱廣二百五十由旬」,代表的是迷此真如心境,所以幻生出「二十五有」,這「二十五有」總的來說就是三界,就是「三有」,所謂欲有、色有、無色有。我們常講的「出三界」,就是出離三有,這講法就是名詞上的不同,指的都是同樣的東西。你可以講三界裡面有「六道」,三界當中可以分為「二十五有」,也可以分為「三有」,所謂欲有、色有、無色有,或欲界、色界、無色界,講的都是在輪迴的眾生。眾生迷此法界,迷惑顛倒所以妄生有這樣的境界。印度當時候的印度教,因為他有禪定,他看的是對的,他說這個世界的人是怎麼來?是從「光音天」下來。光音天就是色界天其中一層天,人從光音天下來,下來到這個世間後吃了地上長的百穀,佛經上講叫「自然穀」,所以身體變重,回不去。光音天他溝通就是放光,用光線,用放光的方式來表達。我們人道也有,紅燈停,綠燈行,就是用光線來表達;你車子要轉彎,你會打方向燈,這是告訴後面的車子我要轉彎,這就是用光來做表達,還有很多。光音天的天人他身上有光,他要跟另外的天人對話,他就用放光的。所以為什麼如來會放光說法,說法是對耳根利的,放光是講給這些像光音天或是一些看得懂光在表達什麼的人,給他們看的。在印度,我們佛門說他們是外道,為什麼說他是外道?因為不了實相。他最高的禪定就是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他這禪定看到的是現量的境界,他有神通的,他知道人當初是怎麼來。所以為什麼印度人說他們講的話叫「梵音」,因為他是梵天下來的。出了欲界天,以上也就到了色界,基本上都可以算「梵天」,所以他說他們的語言叫梵音。印度現在講的「國語」,他們國家的一個標準語言就有二十二種,佛陀當時候到底是用哪一種,這要深入去研究才知道。但是你念咒語你就可以感受得到,咒語一般是用閩南話來念,會特別的準,因為大量的經咒翻譯過來,特別是唐朝的時候,我們唐朝的時候,密宗也很興盛,那時候是金剛智不空三藏大師他們翻譯的。唐朝時講的話,我們現在講「普通話」,古代叫「雅言」,就是現在閩南的方言,過去叫河洛話,「河洛話」就是黃河跟洛水一帶,洛水在洛陽,黃河河套平原這一帶,就涵蓋

八百里秦川這一帶的話,就是現在的西安,當時候的長安一直到洛陽,大概這一帶的一個方言。後來幾經戰亂,那時候的人往南方遷移,遷到現在福建閩南這一帶,江西也有,浙江南邊,浙南這邊也有。像現在的溫州話跟閩南話它有類似,往南遷,溫州蒼南講的基本上也是閩南話。當時候的人用閩南話,所以咒語它是用閩南話翻譯,唸起來會特別像。廣東話也行,現在的廣東白話也可以,你在誦咒語的時候,這個音是最準;若你用我們中國人現在講的普通話,因為北方話它比較簡化一點,它五個音,它在誦咒語就沒有那麼準。要是閩南方言,用閩南話來誦咒語,會比較容易一點。當然,北京話就是我們現在用的普通話,還挺好學的,我個人覺得要是當時如果以閩南語當普通話,那這下那些外國人要學所謂的普通話就沒有這麼簡單,因閩南話有八個音,廣東話有九個音,更不好學。我們佛經誦咒語,你如果會閩南方言或是廣東白話,廣西也一樣,廣西話跟廣東話是可以通的,你可以用這個方式誦誦看,你就可以感覺到當時候所謂的梵音、梵文到底是什麼樣子,所以這個你要了解我們佛教,其實它跟我們整個的中國文化密不可分

經文講「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湧出」,什麼叫「從地湧出」呢?代表無明破除,真心顯現,所以說從地湧出。眾生迷失本性,本來就具有如來的智慧德相,但是迷失了,幻作五蘊身心,所以五蘊身心當體即是寂滅真境,可是迷失了,迷失之後有「二十五有」的顯現,現在「從地湧出」就表示無明破掉了,「住在空中」就是真心顯現,這表法非常好,佛法要是沒有祖師講,你們光看這經文,你會覺得就在講一個寶塔從地上冒出來,寶塔好像很莊嚴,很多寶物,你不知道它裡面有這麼深的意思,你沒有辦法了解,所以說「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所以「從地湧出」就是代表無明破盡,「住在空中」就是真心顯現。「種種寶物而莊校之」,「寶物」就代表自性的德用,所以說寂滅心境本非斷滅,具足恆沙種種的德用。「五千欄楯。龕室千萬。」都是代表我們真如自性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是本有的功能。如來有十八不共法,有十力、四無所畏,這都是破盡無明以後圓滿顯現的。為什麼用「十八不共法」?因為十八不共法只有佛才有,等覺菩薩沒有,因為這裡是多寶如來,多寶如來是圓滿成佛;所以為什麼用十八不共法,因為其他圓滿的六種神通,一般的菩薩他也有,他有漏盡通,有漏盡通就不會再來輪迴。但是十八不共法,一般的等覺菩薩是沒有的,只有佛才有,所以叫十八不共,就是有十八種法,只有成佛才圓滿證得,如來以下的這些菩薩,還沒有圓滿成就,所以他沒有證得。經文講「種種寶物而莊校之。五千欄楯。龕室千萬。無數幢旛以為嚴飾。垂寶瓔珞。寶鈴萬億而懸其上。」是告訴我們自性種種的德用。




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法華經今解 (法師品第十之七)~悟顯法師 講述

 法師品第十


藥王。若有菩薩。聞是法華經驚疑怖畏。當知是為新發意菩薩。若聲聞人。聞是經驚疑怖畏。當知是為增上慢者。



因為《法華經》這一部經的內容是「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新發意菩薩聽到眾生本來成佛,佛性不假修成,人人本有,哪怕你是三惡道的眾生,也是圓滿具足。所以新發意菩薩他會感到疑惑,也很驚訝,所謂「驚疑怖畏」,所以「當知是為新發意菩薩」。剛接觸佛法,或是剛學大乘,還沒有深入了解,等到你學了一段時間以後,你才知道。因為通途的修行講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可是在法華會上,佛告訴你,你本來是佛,就像前面經文講到的,長者的兒子流浪在外,竛竮辛苦五十餘年,而後長者在自己居住的城裡面遇到他兒子,他的兒子從小就離開了他,在外頭為了衣食而工作,非常地辛苦。長者為了要接近他兒子,為了要能夠互相了解,連他自己都親自去陪他兒子去做這些辛苦的事情。長者他也不敢自己去叫,他找了兩個形貌醜陋又無威德者,去接近他流浪在外的小孩,告訴他:你到我家來除糞,也就是挑糞,我多給你錢。就從最辛苦的事情開始做,慢慢地把他兒子提拔上來,後來做了管家,這個家裡面的大小事情讓他都知道,可是他仍舊不曉得這長者是他的父親,直到長者要往生的時候才告訴他:這家業都是你的。你小時候是在某一個城池走丟了,離開了我,但是我仍把你找回來,慢慢這樣帶你,實際上你原原本本就是我的兒子。


通途的修行就像這長者子一樣,客作賤人流落在外,要這樣辛苦,有所修有所得,而後才能夠慢慢加薪,慢慢升到管家,但是大乘佛法講,原來每一個人都有佛性,每一個人都是佛。就好像長者家子的這個譬喻,長者子這麼辛苦做到管家,原來他就是長者家子,就是長者的親兒子,本來這些家業都是他的,不必辛苦勞作。一般的新發意菩薩,他沒有辦法一下子理解到諸法實相,或是了解到「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他認為還是要一層一層地這樣漸次修行才能夠成佛。就像這長者的兒子,還沒有跟他這父親相認的時候,他也覺得:我為長者工作要努力、要勤勞,我才能夠得到晉升的一個機會,這是通途的學人。所以大乘佛法,這一部《妙法蓮華經》它就是開權顯實,講到根本上,「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這佛性不失不壞,哪怕你輪迴在六道,就像這長者的兒子,流落在外五十餘年,你仍舊是長者的血脈。所謂「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眾生輪迴在六道,但是法身不失不壞,這一部經就是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所以為什麼只要受持《法華經》的,人人都堪當大乘法師。因為你依大乘實相而修學,你讀誦大乘你深解大乘你修學大乘你流通大乘,你就是大乘法師。大乘法師除了宣揚大乘佛法,還有一個,自己要修學大乘佛法,這就沒有所謂在家或出家,也沒有所謂的十二類生的差別了。但凡眾生能夠修學大乘,就是大乘法師。


前面是幫聲聞學無學人授記,這一品是總授記。但凡聽聞《法華》能發心隨喜,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聽聞者,去佛道甚遠,因為他沒掌握到根本,就像《大智度論》裡面講的,你如果不了解諸法實相,你修學乃至三皈五戒都不成就。為什麼,因為你不知諸行的根本故。這是永明大師在《心賦註》裡面引《大智度論》來跟我們開示的。可見《法華經》的重要,可見諸法實相的重要。所以祖師講「一切法門明心為要,一切行門淨心為要」。淨心其實就是明心,為什麼講「淨」呢,「淨」就是講你要修行,心地清淨你才能夠得見本來;你的煩惱垢習消除以後,你才能得見本來。所以新發意菩薩他聽了會驚疑怖畏。下面經文講:「若聲聞人。聞是經驚疑怖畏。當知是為增上慢者。」什麼叫「增上慢」,這「慢」在佛經上講有七種慢,「增上慢」是其中一種,就是覺得自己學得很好,這樣已經夠了,他學習到這裡他就停止,就不再學了。他還沒有究竟,但是他心裡面覺得自己修學這樣已經可以了,這就是「增上慢」。我們之前講過,阿羅漢有增上慢那還情有可原,為什麼,人家有修有證;可是一般的凡夫,你要是覺得:我把五戒十善做好了,不必讀大乘經典。那你這真的是傲慢到極處,傲慢到無可救藥了。人家有修證,你連一品煩惱都沒有斷,這個「身見」都沒有降伏住,你怎麼能說你把世間法做好就可以了,你把家庭顧好就可以了。沒有這種事情,那都是小情小愛。「小情小愛」最後給自己、給家人帶來的是「愛別離苦」,帶來「求不得苦」,甚至小情小愛還會帶來「怨憎會苦」。你看看很多人都在講:家庭問題、婆媳問題,或是太太跟媽媽相處不好,先生跟岳父相處不好,等等的這種家庭問題,這就是「怨憎會」,無論你用世間什麼方式去處理,那也都只是治標不治本,唯有透過佛法修學,知道人跟人之間就是有善緣有惡緣,跟你緣不好的,你就盡量跟他結緣,做功課向給他,自己在裡面隨緣消業,或是把這功德向給跟你緣不好的人,這才能解決問題。你用世間那一套,到後來還不是都一樣,吵成一團,為什麼,因為他不曉得因果。這裡講二乘的人聽聞《法華經》驚疑怖畏,這就是增上慢。所以一開頭<方便品>裡面講的「比丘比丘尼。有懷增上慢。優婆塞我慢。優婆夷不信。如是四眾等。其數有五千。不自見其過。於戒有缺漏」這些就是增上慢,他覺得他學完小乘他就畢業了,他什麼都懂,不用再學,他這個就是增上慢。所以他聽聞後驚疑害怕,覺得大乘佛法怎麼可能有這麼殊勝,甚至他認為佛沒有講過大乘,甚至他覺得大乘法都是龍樹菩薩講的。其實那是他搞錯了,是龍樹菩薩使大乘再興盛的沒有錯;這是釋迦牟尼佛預言的,佛說他滅度以後,沒過多久邪師外道就會開始熾盛起來,小乘就會認為大乘不是佛說的,對大乘有種種懷疑、攻擊毀謗,那麼一直到龍樹菩薩出世,這是佛在大小乘經中都有講到的。龍樹菩薩能破有無宗,這個「有無宗」就是指二乘,包括外道。所謂「二乘外道」,因為二乘在大乘經裡面也算外道,甚至二乘的涅槃在《楞嚴經》中它算五十陰魔的最後兩個。二乘的境界都還算墮在五十陰魔當中,不算真正大徹大悟,所以他聽聞《法華經》會驚疑怖畏,所以說「當知是為增上慢者」。


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四眾說是法華經者。云何應說。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爾乃應為四眾廣說斯經。


這裡世尊告訴藥王菩薩,也是告訴我們,他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在如來滅度以後,想要為大眾說是《法華經》,「云何應說」,那應該具足什麼條件?世尊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所以男眾女眾都可以講,都可以宣揚大乘。我說「宣揚大乘」的形式很多,不是只有一種形式,前面講過:你可以用你會的方式把大乘佛法表現出來,來流通大乘佛法,讓人家看了對大乘佛法歡喜,這都是功德。那麼這個人要具足什麼條件?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具足這三個條件,如此他才能夠廣為四眾說法,說《妙法華經》。後面世尊解釋什麼叫「如來室」。



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



怎麼樣叫「入如來室」呢,就是發大慈悲心,能具足一切眾生中,本具的大慈悲心。所以我說你要是不受菩薩戒,你怎麼會具足一切眾生中的大慈悲心,菩薩戒第一條不殺生戒。所以為什麼升座講經要求一定要有受過菩薩戒,他才能講說大乘。所謂「大慈悲心」,菩薩戒說常生佛性孝順心,這就是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佛性孝順心」,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你要發大慈悲心來度化他們,這叫「入如來室」。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大慈悲心。一切眾生都具如來圓滿法身,你能了解這個道理,你這是具大慈悲心,依這個慈悲心來講經說法,所以釋迦牟尼佛講什麼樣的人可以講說大乘,要了解大乘的人才能講。所以為什麼說在家居士要講經,你不能搭五戒的縵衣,你一定要有受菩薩戒才能升座講經,這是有經典依據的。要生佛性孝順心,所以講經的人你還在吃葷的,那是不可能的,這個是假的,所以他說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這個叫「入如來室」。


下面:「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能夠「無我」,才叫忍辱,「忍辱柔和」就是常起忍辱柔和心,無論人家讚歎你,人家毀謗你,你的這初發心,要幫助眾生、要講經說法的這個心不會改變,遇到再大的障礙你都能夠堅持,這就是忍辱柔和,遇到冤敵你能柔和,你能忍辱,就像羅什大師一樣,羅什大師他在姚秦的時候,他住姚興的逍遙園,就是現在的「草堂寺 」。草堂寺是後來建的,在當初它那一片就叫逍遙園。這姚興他覺得羅什大師很有智慧很聰明,他說,這中國人就講傳宗接代,他說那你總要有後人吧,他就送美女給大師,那這種就是在侮辱出家人,可是大師他能忍辱,他這樣子來為大乘來弘揚。姚興雖然發心,可是他的習氣還是很重,像僧肇大師在羅什大師往生以後,僧肇大師他就不待在原來的地方,他離開,姚興就派人把他殺掉了,僧肇大師是死於姚興之手,你們不要想說姚興護持佛法功德很大,護持佛法有功德,他殺聖賢僧,殺出家人。這是憨山大師講的,不然僧肇大師他也不會三十出頭就往生了,他好好的,他是被殺掉的。羅什大師能忍辱。像南嶽慧思禪師,他在弘法講大乘,講《法華》,人家障礙他,給他下毒,以他的工夫,今天要往生也可以,要留下來也可以。一樣的,近代你看像虛雲老和尚遭九磨十難就是為正法久住,要不是有虛雲老和尚,連咱們出家人的僧服,都給那些獅子蟲給改掉了。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的時候,佛教很亂,有很多獅子蟲,你看要不是有虛老,今天我們中國的佛教,就讓那些獅子蟲給破壞掉了。就像日本的佛教一樣,現在日本嚴格來說是幾乎沒有佛法,也不能說全部沒有,但是你看日本搞得連出家人都在那裡結婚生子,把它搞成企業化,這就已經走樣了。我講的不是全部沒有,也許還是有的,但是你們看到日本人有些所謂的和尚,也能吃肉也能娶妻生子,我告訴你:那不叫和尚,那個就是寺廟看門的,打扮成和尚的樣子,或是家裡乾脆經營寺廟的,這一種。就像你們到我們中國來,到寺院去,有的和尚你一看,怎麼下了班跑去吃肉,那個他不是真和尚,他是演員,就是白天請他來演一個和尚坐在寺院裡面,他還有家庭的,有的是旅遊局的,同樣的道理:就像你們去一些旅遊景區,比如說他這旅遊景區是唐朝的,那它在城門上就有一些穿著古代軍服的士兵站在那裡,好像是你來到了唐朝的一個城池的感覺。難道這上面的士兵,他真的是唐朝的士兵嗎?他就是拿個工資,到那裡演一個唐朝士兵站在那裡。所以要知道這個情況。所以這「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要能忍辱;要「無我」,方能忍辱柔和,將忍辱柔和譬喻作「衣」,衣能覆體,就是我們在行持上要忍辱柔和,所以你學佛遇到障礙也是一樣,要忍辱柔和,所以要有大慈悲心,不要整天只想自己,想自己的身體,想自己的小孩,想自己的家庭,越想你就越苦惱。你會掉到漩渦裡面去,這個叫「業力」,一陷入業力你就脫不開來,這裡講你要具大慈悲心,要為大乘佛教,所以說學佛人要以佛教為優先,不要以自己貪癡、以自己的小情小愛為優先,這才叫「弘揚大乘」,弘揚大乘不只是出家人的事,它這裡講「善男子善女人」。說善男子善女人,它就包含一切男子一切女人,不是特別指比丘比丘尼,是一切的男女眾都可以。這個是「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什麼叫「如來座」呢?「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心空寂滅,這就要實修,所以說法空為座。你要實際上修行,實際上念佛,實際上讀經,要實際上放下。有的人說,想要學會講經需要看什麼書、要怎麼樣來學講經的技巧。說實話,那些技巧都是參考參考而已,你真正具足這三個條件,你上座來你就會講了,你不會講錯的。所以說如來座者,安住一切法空。「心空寂滅」這叫坐如來座,與如來同座,因為如來心無所住,無有能說的我,無有所說之法。因為有些講經的人他覺得:你看我講的法很高妙,很殊勝很奇特。那就有我、有法,我人相就具足,那這個法就不清淨,所以「心空寂滅」這個叫「坐如來座」。



安住是中。然後以不懈怠心。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是法華經。



能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如此安住如此發心,然後,不要懈怠,這個釋迦牟尼佛講得很好。有些人發心只發一下,入,他入一下而已;坐,他坐一下而已,下一秒鐘他就懈怠了,所謂三分鐘道心、露水道心,所以佛說「以不懈怠心」,就是要常常保持,這個「不懈怠心」就表示說:這個人他雖然能講大乘,但他不一定是有修證,因為尚未有修證的人,也能講大乘。有些人他搞錯了,他認為:你們這樣子講經,會不會把佛經講錯了,其實是不會的,只要你依經典講,依祖師大德的講是不會講錯的。有些人他不敢看經,不敢解經,因為他怕把經解錯了,實際上你只要如法,依一實相印,那就沒有問題。這個就是每個人他都能發心,每個人他都能夠宣講大乘,但是要以不懈怠心,你不能三分鐘發心,那就沒有用了;或是今天發明天退,或發了一下沒多久又退,這個就不行。所以未發者要趕緊發,已發者發了以後,要能不退。所謂: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是同樣的道理。「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是法華經。」這要不懈怠心才能做得到。


藥王。我於餘國。遣化人為其集聽法眾。亦遣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聽其說法。是諸化人。聞法信受。隨順不逆。若說法者。在空閒處。我時廣遣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等聽其說法。我雖在異國。時時令說法者得見我身。若於此經忘失句讀。我還為說令得具足。


這段是講佛力加持。所以我說講經的人他是得佛力加持,你有這個發心為大眾,你能如法宣說。有些人他覺得他不要看經、不要解經,因為他怕把經解錯,所以他就不看經、不解經,以致於變成盲修瞎,這也不對。佛在《涅槃經》裡面講到,因為有人問佛:如來滅度以後,如來說法至善圓滿,沒有問題,但是後世的弟子又沒有如來的修證,要怎麼樣來弘揚佛法?釋迦牟尼佛講:譬如一個轉輪聖王,他非常地厲害,治國理政,把國家治理得非常好,那轉輪聖王往生了,太子即位,可是太子還很小,有百官輔佐他,只要這個太子能夠行之前轉輪聖王的政令,那麼同樣地,這個國家一樣可以治理得很好,等到這太子逐漸長大了,他就更有經驗更有智慧。佛說,講經說法亦復如是。如來就像這個轉輪聖王,佛在的時候講經說法沒有問題,佛的弟子就像那個太子,尚且年幼,可是只要你能依經典而說,如法這樣教化,那就如同佛在世完全一模一樣。就像這個太子,如果他依轉輪聖王的方式去治理他的國家,就會像這轉輪聖王在世一樣。所以,講經依經而說就沒有問題,佛有教我們怎麼來講。你有這個發心,世尊說:「藥王。我於餘國。遣化人......。」這裡講五個:第一個,遣化人,就是遣變化人,就是集「聽法眾」來莊嚴道場。所以我說你們聽到有講大乘經,你要來莊嚴道場,要來做影響眾,這也是隨順佛教,「遣化人為其集聽法眾。」第二個,「亦遣化比丘比丘尼」,這是化四眾,學佛的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來聽其說法。這個「化」有兩種,一種是變化,一種是召集。懂的人他去召集來,那這裡「遣化人」,就是佛會加持,會來護持《法華》,護持宣講大乘,佛會護念。「是諸化人。聞法信受。隨順不逆。」這化人就是來聽的人聽經聞法能信受,能夠影響聽經的大眾,能夠讚揚大乘,因為他是佛度化他。這個「化」有一種意思是「度化」,就是讓他有這時節因緣,看到根器成熟的,時節因緣成熟的,就讓他知道哪邊有在講說大乘,度化他,讓他來聽,這也算是遣化,佛菩薩冥冥中會安排,這些化人聽聞正法以後能聞法信受。所以這化人不光有變化人,有一種就是佛去化度他,讓他知道,去哪邊是跟你有緣,你可以到那裡去聽經。所以你們有些人就會說:我是在哪邊遇到佛法的,在哪邊遇到《法華經》,聽到正法的,這有時候都是佛菩薩給你安排。這些化人聞法信受,隨順不逆,能夠隨順大乘經教。


「若說法者。在空閒處。我時廣遣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等聽其說法。」這是遣天龍八部來聽經聞法,莊嚴道場。像章安大師,章安大師他以前在算浙江一帶講經,那個時候他寺院附近多有山賊,有一次他在攝靜寺講經,當然章安大師一定是講大乘,這盜賊又來搶,結果才到寺院門口,這個賊頭子他就說:奇怪,這寺院怎麼掛滿了旌旗,好像有駐軍在寺院裡面,結果一看是天兵天將,嚇得趕快跑走了,再也不敢來亂。所以這間寺院後來就改名叫山兵寺,是真的有這個寺院,章安灌頂大師這個就是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等聽其說法。他們來護法,盜賊不敢來亂。我們中國大乘佛教非常地興盛,在武則天那個時候,契丹作亂,武則天請賢首國師,建十一面觀音道場舉行法會,才開始沒幾天,敵軍見到無數神王之眾。或是看到觀音之像浮空而至,而後賊兵潰散,不日告捷,這公案出自於《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

我根據《毘沙門儀軌》裡面講到,唐玄宗的時候,唐天寶元年安西五國造反,「安西」就是安西督護府,安西督護府被大石、康居等五國包圍,且距離長安萬里之遙,就算發兵救援也來不及了,玄宗皇帝他問一行禪師該如何是好,一行大師講:聖人,何不請北方毘沙門天王神兵應援,玄宗皇帝說:我如何請得,禪師告訴他可以請胡僧大廣智(不空三藏大師)就能請得,而後玄宗皇帝就招大廣智(不空三藏大師)入宮,並依照不空大師所教來建立壇場,大廣智說:陛下請執香爐進入道場。我與陛下請北方天王神兵救援。大廣智不空三藏大師隨即念誦「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尚未念滿二七遍,玄宗皇帝忽見有神人二、三百人,帶甲於道場站立。皇帝問:此是何人。大廣智說:這是是北方毘沙門天王第二子「獨健」。他領天兵救援安西,一個月後安西都護府傳來軍報,軍報上說:上個月,城東北三十里有雲霧出現,霧中有人,身長約一丈,有三、五百人盡著金甲。至酉時後鼓角大鳴,聲震三百里,地動山崩停住三日,而後西蕃五國大懼,盡皆退兵。當時有士兵見到,金鼠咬弓弩絃,攻城的器械損斷,都不堪使用,這時北門樓上有大光明,毘沙門天王現身於樓上,安西都護府的督護把天王的像畫下來,相傳唐軍的軍旗上就是用這毘沙門天王的像來製作軍旗,稱為天王旗。之後唐朝的軍隊駐紮之地也都供奉毘沙門天王,部隊中都設有天王堂,唐朝一直到宋朝初年都是如此,有句話說唐人皆信毘沙門,這個習俗之後也影響日本。所以說毘沙門天王,是當時中國軍隊的戰神,是我們中國的護法神,一點也不為過。你一個人講說正法,天龍八部都會來護持,何況是一個國家。一個人修學,天龍八部護持你,我們全中國都學佛,那還有什麼外敵可以來干擾。當然不能只有學佛,還要發展高科技、高尖端的這些武器震懾敵人。不能像東漢末年那時候,黃巾賊作亂,有人建議向黃巾賊讀《孝經》,他們就會回頭了,這是一個千古笑話,後來錯失戰機,所以不能迂腐。我講的是修為,可是方方面面都應該要兼顧到。

像唐朝,唐朝不光只是大家學佛,它的科技相當發達,它的軍事力量相當厲害。所以人家除了有強大的軍力,還有一個,大家都學佛,它還有高僧大德。所以你不能說只要學佛了你就沒有這個問題,這要跟你們講清楚。有些人就會覺得奇怪:法師,那武器不是殺人的嗎,你這樣子講那豈不是在讚歎殺嗎?我告訴你:我們中國人造武器不會去搞侵略,不像外國那些國家會去侵略人家,還把人家的國土家園當作武器的試驗場,我們中國不幹這種事情的,但是我們有強大的武器,像核彈。我之前講的黃旭華總師,你看他這個人,他現在還在,活到九十多歲,他是我們中國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因為他研發這個東西,保護了這麼多人免於戰爭,因為這個武器非常厲害,使得外國不敢來侵犯,外國知道你有這麼厲害的武器,他就只敢跟你發生邊界磨擦而已,他不敢真正集結部隊來侵犯我們中國,他們不敢。所以表面上看好像是研發武器,但實際上它有護生的功德,它還不光只是護一個人,它保護我們全中國十四億的人民,你看這功德有多大。所以大乘佛法講的「護生」,有時候不是只是保護一個眾生、保護兩個眾生,他這個人還在,九十幾歲,為什麼會這麼高壽,因為他做的這件事情是對的,這是護生的事情。我們中國人從來不會主動使用武器去侵略別人,只有那些蠻夷才會做這種事情,中國人不會,中國人是很文明的,還有學佛。這一百年來我們在工業化確實是落後,可是現在都已經恢復,甚至超過,可以算是超過了。外國人一直沒搞清楚,他們認為工業進步就代表文明,就代表人種進步,人種比較高尚,或是比較有文化,實際上不對。工業發達是工業發達,跟你有文化,那不一樣的。學歷跟文化你也不能畫等號,就像當時候日本人,日本人普遍學歷都比我們中國人高,是當時候,現在沒有了。當年日軍侵華的時候,你看他學歷這麼高,為什麼去搞侵華戰爭,因為他沒有文化,文化匱乏,真有文化的人,他不會想:我強大了我要去侵略你、我要去殺你、我要來統治你。他不會幹這種事情。所以我們肯定我們中國人是有文化,而且這文化積澱不是一天兩天,我們是五千年,我們周遭的國家都受我們中國文化的恩惠,可以這樣講,是恩惠,把他們心中的暴戾之氣或是一些不足的地方,給他們作一些彌補,這是要知道的。這裡佛說:「我時廣遣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等聽其說法。我雖在異國。時時令說法者得見我身。」這是見佛,佛雖然不在南閻浮提示現,但是「令說法者得見我身」,能得見佛身,這就是,第一個,他如法,與佛相應,所以他能見佛。再來:「若於此經忘失句讀。我還為說令得具足。」這是得總持不忘。就像當初大乘菩薩戒,有一些在家人他發心要受大乘菩薩戒,但是曇無讖三藏他不願意傳,他說:「你們中國人太奸詐了,都會鑽漏洞。」所以他不願意傳。於是這些人真的去求佛菩薩,晚上大家都夢見彌勒菩薩來跟他宣戒本。然後他們就找到曇無讖三藏,跟他說:我們都知菩薩戒裡面的內容。起初曇無讖三藏還不相信他說:來,那你們背來我聽聽。一聽真的跟他翻譯的《瑜伽菩薩戒本》一模一樣,他才相信,他們是真正發心。你真的發心,你「忘失句讀」,佛菩薩會跟你講,這是總持不忘。所以說「我還為說令得具足」,這個是佛護念。接著我們看偈頌,這是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欲捨諸懈怠。應當聽此經。

是經難得聞。信受者亦難。


「欲捨諸懈怠。應當聽此經。」什麼叫「懈怠」,心染於世俗不能精進,就叫懈怠。怎麼捨懈怠呢?你要聽大乘經,要懂得放下,不著有,也不著空,這才是真放下,所以說「應當聽此經」。「是經難得聞」,此經不容易聽到。前面講「是人甚希有。過於優曇華。」「聞法歡喜讚」,聽聞《法華經》能夠讚歎歡喜,是人甚希有,過於優曇花。所以說「是經難得聞。信受者亦難。」肯信受的人真不容易,你在這裡聽經你覺得自己信受了,可當你碰到事情的時候你看看,你是相信世間法還是相信佛法?就像我常舉的例子:你吃素,要是今天有一個醫生跟你講:「你今天會生病都是因為吃素的問題」,你看看你是信他還是信佛?有信心不夠的,他就退心,就開始吃肉了,那真就功虧一簣。所以不用說這《大乘妙法蓮華經》,今天要是有一個人,他拿了哲學的博士,拿了佛學的博士,又有相當的名氣,又好像有點禪定,又有一點神通,他告訴你:這個經是假的,我讀那麼多經,我也修學了,我有神通,我有工夫,我可以幫你辨別。這時候你看看,一些無知的人就會相信他,這個就是不信佛,所以說「是經難得聞」,哪怕有的阿羅漢,阿羅漢他雖然不謗,可是他不信,為什麼阿羅漢兩萬大劫內他會「迴小向大」,表示這兩萬大劫以內他還是不信,你跟他講大乘他不會謗,他知道因果的,但是他不學,因為他不信。就像舍利弗,前面他說,我們自己心裡面懷疑,「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舍利弗在阿羅漢裡面是智慧第一,舍利弗都懷疑。所以要清楚:「是經難得聞。信受者亦難。」



如人渴須水。穿鑿於高原。猶見乾燥土。知去水尚遠。漸見濕土泥。決定知近水。

就像一個人在高原上口渴了要喝水,他要井,剛開始的時候,往底下挖只見乾土,知道去水尚遠,「去水」就是距離水。於是他繼續鑿,逐漸再往下,「轉見濕土泥,決定知近水」,這是前面長行裡面井求水的那個譬喻,它是譬喻:就像你學佛,你不得《法華經》,那你去佛甚遠,就像你在高原要井不是一下子就能夠得到水的。因為你的根器、你的煩惱不同。下面講「漸見濕土泥,決定知近水」,等到時節因緣到了,就像這「漸見濕土泥,決定知近水」,看見濕土你就知道接近水了


藥王汝當知。如是諸人等。不聞法華經。去佛智甚遠。若聞是深經。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聞已諦思惟。當知此人等。近於佛智慧。



佛告訴藥王說:你們應該知道,「如是諸人等」,是說這些人,如果不聽聞《法華經》,「去佛智甚遠」,離如來的智慧還非常地遠;如果能夠聽聞《法華》,能夠決了聲聞法,什麼叫「決了聲聞法」?就是知道聲聞法不究竟,知道《法華經》是諸經之王,所以說《法華經》叫經中之王,這話從哪裡來的呢,從《法華經》來的,《法華》是諸經之王;「聞已諦思惟」,聽聞了能夠思惟修學,聞思修;「當知此人等,近於佛智慧」,所以要學大乘才能作佛,聲聞法終究還是不行的,就像你肚子餓了吃零食跟吃正餐一樣,零食只能暫時止餓,終究不是正餐,《法華經》我們人來說就像正餐一樣,那小乘就像零食,所以這個要清楚。



若人說此經。應入如來室。著於如來衣。而坐如來座。處眾無所畏。廣為分別說。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若說此經時。有人惡口罵。加刀杖瓦石。念佛故應忍。


這是講什麼樣的人可以說《法華》,要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方能處眾無所畏,就是你自己要修學大乘,沒有修學大乘,沒有了解大乘,沒有慈悲心,沒有辦法講《法華經》,要具足這三個條件,你才能夠處眾無所畏,才能廣為分別說。什麼叫「如來室」呢,大慈悲為室,與眾生同一體性,這個道理你要能懂,要常存此心。「忍辱柔和衣」是要披忍辱柔和的衣服,常著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要了諸法皆空,所謂「夢幻佛事,水月道場」,你安住此處,來行道利生,這叫「諸法空為座」。這三個條件,簡單講就是你要修學大乘,沒有修學大乘,沒有發大心,沒有佛力加持,你沒有辦法講《法華》,沒有辦法弘揚大乘,不光是無法講,包括你想要護持大乘的道場你也沒有辦法;有人雖然天天聽經,但是他也沒有辦法,因為他沒有真正聽進去或是發心,所以說「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安坐法空之座而為說法。為什麼講法空之座而為說法?因為所說之法是眾生本具,並非外來,所以說安坐於諸法空相,但是也無空相可得,即所謂「心如虛空,也無虛空之量」,你就不會覺得「所說之法是我的」,所說的這實相道理是人人本具,所以叫「處此為說法」。「若說此經時,有人惡口罵。加刀杖瓦石。念佛故應忍。」你在講經的時候,你在弘揚正法的時候,甚至你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有人來罵你,也許是用刀杖瓦石,「刀杖瓦石」是有形的,還有一種是無形的壓力,有人的惡口如刀杖瓦石,所謂「利傷人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有刻意來罵你,來找你麻煩的,你還起不起瞋恨。念佛故應忍,我們心中要有佛,佛者覺也,即是覺悟諸法實相,所以叫「念佛故應忍」,事相上的念阿彌陀佛,不要管他,知道這個是自己的業障,也是他的無明。那人家起無明了,你就不要再犯業障了,所以說「念佛故應忍」。



我千萬億土。現淨堅固身。於無量億劫。為眾生說法。  


這是講釋迦牟尼佛於千萬億佛國土現清淨堅固之身,於無量億劫,為眾生說《法華經》,說大乘。



若我滅度後。能說此經者。我遣化四眾。比丘比丘尼。及清淨士女。供養於法師。



這是講佛滅度以後,他遣化四眾,比丘比丘尼,清士女,包括後面講天龍八部,這裡講是遣化四眾,清士女供養於法師,來護持正法。



引導諸眾生。集之令聽法。若人欲加惡。刀杖及瓦石。則遣變化人。為之作衛護。



你真正發心護持大乘,佛菩薩也會護持你,發心弘揚大乘,佛菩薩也會護持你,所以說「引導諸眾生,集之令聽法」,那所化身的這些大眾或是度化的這些大眾能引導想學的眾生來聽聞正法。「若人欲加惡」,有人要來陷害這個講說大乘的法師,「法師」包括在家與出家,都算,有人要陷害他,乃至以刀杖瓦石加害,起惡心毒心要來謀害,佛說他會遣變化人來做護法,「為之作衛護」。


若說法之人。獨在空閒處。寂寞無人聲。讀誦此經典。我爾時為現。清淨光明身。若忘失章句。為說令通利。  


如果說法之獨自在空閒處,「寂寞無人聲」的時候,就是非常安靜的時候,讀誦《法華經》可以見佛。佛說:我爾時為現清淨光明身。如果忘失章句,則為說令通利,讓他具足。這是得總持。



若人具是德。或為四眾說。空處讀誦經。皆得見我身。

   


佛說如果一個人發心受持大乘、弘揚大乘,或為四眾講說大乘,或在空閒處讀誦此經,皆得見我身。為什麼?其實不管你有沒有看到如來三十二相,這一部經就已經是如來全身了,所以前面講不須復安舍利,此經即是如來全身,因此說「皆得見我身」。讀《法華經》見佛身的就是智者大師,智者大師讀《法華經》得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這個就是讀經見佛。


若人在空閒。我遣天龍王。夜叉鬼神等。為作聽法眾。是人樂說法。分別無罣礙。諸佛護念故。能令大眾喜。   


佛說,若人在空閒處,他會遣天龍八部鬼神來護持,來作為聽法眾。所以為什麼講經的道場裡面會點香,要上香、供養等等的,這個就是在發通啟,一般我們發通啟是用文字,而點香、敲法器、念佛,這是在發通啟給諸天善神,這些都有它的用意,除了供佛以外,還有一個就是發通啟,就是跟大家說這裡要講經了。佛說,若在空閒處,他會遺天龍八部來聽法護法。「是人樂說法,分別無罣礙,諸佛護念故,能令大眾喜」,因為有諸佛加持能令大眾喜,所以我說你聽經最好來現場聽,能坐樓下的,就不要坐樓上,佛力會加持在現場聽經的,你在網路上聽,說實話,那不一樣,真的不一樣,這是經典上講的,它說你能來現場聽《法華》,得諸佛護念,所謂「護念」除了護念法師,還護念聽經的大眾,你本來聽不懂的,你會聽得懂,本來記不住的,你會記住,本來有業障,因為聽經得佛加持你會消業,有佛護念所以能令大眾喜,所以大家聽經聞法,心得法喜就是佛力加持的力量,所以一定是來現場聽最殊勝,不過要來也要有福,沒有福報也沒有辦法來。



若親近法師。速得菩薩道。隨順是師學。得見恆沙佛。


如果能親近講說大乘佛法的法師,無論是在家或出家,你能速得菩薩道,因為他講的就是大乘,大乘修學就是菩薩道。隨順是師學,那這個人講說大乘如理如法說,你可以以他作和尚,所以要依法不依人,那這個人依於法而說,依一實相而說,你可以跟著他學,自然得見恆沙佛,所謂「得見恆沙佛」就是見無量諸佛,實際上你不要認為「恆沙」一定就是數量,但凡能見性即是見恆沙,因為恆沙諸佛是同一心性,所以得見心性即見恆沙諸佛,與恆沙諸佛同見,與恆沙諸佛共宿,就是前面講的與佛共宿,與佛同一心願。所以〈法師品〉這一品是廣授記,這就圓滿了前面的〈授記品〉;法師品〉是廣授記,圓滿前面的〈授記品〉,大家接觸到,都能夠受阿耨多羅三三菩提記,也就是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你但學大乘必然能夠成佛,不是只有聲聞,不是只有過去與佛有因緣者,是切眾生都可以、都能成就,所以說「廣授記」,讚之有功,毀之有罪,你讚揚讀誦大乘者有功德,毀謗大乘者有無量的罪業,《法華經》的殊勝就是如此。

此上九品是開佛知見,什麼叫「開佛知見」,「開」有二意,在佛的分上是開示跟顯發,是佛告訴你;在眾生分上是開悟,所以叫「開佛知見」。從佛這方面來看,他是為眾生開示,而且顯發眾生本有佛之知見。那在眾生,在我們學人的分上是開悟佛知見。〈序品〉不算,算九品好了,此上九品,從第二品一直到第十品,這九品的經文是開佛知見。對我們來說,這是佛講經令我們開悟,在佛的分上,他是為眾生開示、顯發。所以憨山大師把《法華經》分四個:開、示、悟、入。這開佛知見,我們講到這裡算是圓滿了,希望大家能夠深信大乘,心不退轉,能夠依大乘經教來修學,能夠放下自己無始劫以來種種貪瞋愛慢煩惱習氣過失,我們依大乘佛法修學有根有本,有憑有據,這個根本就眾生的心,眾生的心本是佛,所以現在修學大乘必定成佛,所以這部經稱為「成佛的《法華》」,你本來就有佛性,又遇到成佛的《法華》,那必定成佛無疑,又能在這裡熏習。你聽聞《法華經》,希望你能夠發遠心長時來聽,只要我們有講,你就來聽,把它聽圓滿,這才算是具足善根福德因緣,你才算是有福之人。有些人福報不夠,聽不了一會,有些人聽得了幾會,但是聽不圓滿。真正有福之人是把它全部聽圓滿,那你不虛此行,你真正聽聞到大乘佛法。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法華經今解 (法師品第十 之六)~悟顯法師 講述

 藥王當知。如來滅後。其能書持讀誦供養。為他人說者。如來則為以衣覆之。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



前面講到《法華經》是經中之王,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從昔以來未曾顯說。佛在世的時候尚且有多人不信,何況是現在末法。經文上講「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會障礙大乘佛法的,不光只是這些外道,或是一些邪見的二乘人,這裡你要聽清楚:像舍利弗、目犍連,他們也是學二乘再迴小向大,而有一些他是學二乘但是起邪見起偏見,那這就是佛門的壞學生。還有一種,有些障道因緣就是你自己,自己給自己作冤家對頭的,我們常常講的:你身體有一點小毛病,你就不願意學佛、不願意吃素了,或是會看看有什麼方式,去求神問卜等等的,這些統統都是自己在給自己作障道因緣。所以你看為什麼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一些邪師,他就是利用人這種迷信的弱點,他跟你講你要做什麼功德等等的,或說他自己是佛、說他自己有修有證,這些其實都還是利用眾生的貪癡。那你自己要是沒有迷信,願意捨棄貪癡,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哪怕是身體不舒服等等的種種障道因緣,你都不會退心。所以為什麼說「無智人中。莫說此經。」沒有智慧的人除了他過去生造種種業以外,還有這一生他對佛法認識得不夠深,所以他不會想要印經弘法,也不會想要認真在佛門裡面修學,更不要說大乘了。就像我勸人家受菩薩戒,我就發現很多同修他會在那裡猶豫,可是你看看,當人家找你去殺生吃肉、造貪癡,或是你自己起貪癡,你都不會猶豫,所以說自己給自己作障道因緣,是自己在障礙自己啊。找你來修行來用,你自己反而害怕:我持戒會不會持不好啊?我受戒以後會不會犯戒啊等等的。那你要知道:即使你沒有受戒,你犯戒還是有犯戒的過失;你不要以為沒受戒就等於沒有過失,因為殺盜淫妄是性戒,尤其是《菩薩戒》,它的十重戒都是「性戒」,所謂「性戒」就是與佛性相應,這叫性戒。不管你有沒有受戒,有沒有參加過這個儀式,但凡你毀謗正法你殺盜淫妄,這都是有過失的,而且沒有受戒,他的問題更嚴重,因為沒有懺悔心。你受了戒你知道:哎呀,我犯戒了,我要來懺悔你要是沒受戒,那就肆無忌憚,跟一般凡夫一樣,所造的業就非常地重,你這個業就沒有辦法停止下來,既然沒辦法停止,那就更不要說能夠斷掉。佛在世的時候「猶多怨嫉況滅度後。」這個「怨嫉」,不光只是外在的或是一些謗法的,還有一個就是你自己善根力不夠、願力不夠;像有些人他到道場發心,只要身體哪邊不舒服,他第一個想的:「我都是因為來道場發心,所以身體才會這麼不舒服。」我要告訴你們,你們來道場發心,如果有遇到哪一些障礙,你要想到:我這個是重業輕報。要是你沒有在佛門修這功德,沒有佛菩薩加持,那你會更糟糕,這絕對不是迷信,這是肯定的。你修學上遇到這些問題,你第一個是要懺悔自己的業障,第二個是要想到「我這是重業輕報」。像玄奘大師,他這一輩子到天竺去取經回來,還翻譯經典,後來在他年紀大的時候,生病很嚴重,當他生病的時候他是在懺悔自己呀。後來他才知道,他這是「重業輕報」,無始以來的宿業在這一生要消掉。所以你要很清楚:如果你在佛門裡面有什麼不順的,這就是你有業障,還有一個就是你重業輕報。修行人難免有時候會這裡腰痠,有時候那裡會腿疼的,那一點點沒有什麼,正是這個時候,是在考驗我們對佛法的信心堅固力,這個時候也是在考驗我們到底信不信得過佛菩薩。有些人他就被這業障考倒啦,他就去信外道了,就看看有沒有哪一個人有神通的,可以告訴他讀個幾部經,向給冤親看能不能消業。像你這樣子在佛門裡面,你不但沒學到正知正見,你還變成了迷信。所以為什麼現在有個叫「心靈法門」的,在你們馬來西亞有這樣的邪師,台灣也有這些人,說他自己是佛,說他能夠為人醫病能為人消業消災;我告訴:佛菩薩都沒有能力幫你消災,「業」是要自己消的。怎麼消呢?「心轉」才能消。福也是要自己去修,佛菩薩都是助緣而已。佛菩薩那麼慈悲,要是佛菩薩能幫你消災,那大家早就都不在這裡輪迴啦。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你學了佛你就會有正知正見,你就不會被外道邪師給迷惑。

下面講:「藥王當知如來滅度之後,能夠書持讀誦供養」,就是前面講的,凡能夠做到「書持讀誦供養」,這五種其中的一種,你就算是受持大乘佛法的法師。「以法為師」乃至為他人說者,那這個人「如來則為以衣覆之」,這「覆」是「覆蓋」,就是穿著如來衣,後面會講到,所謂「如來衣」者以大忍辱為衣。下面說:「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這是講你能依止大乘修學大乘,不只是釋迦如來加持你,他方諸佛也護念你,為什麼?因為你依實相法發真如實智,所以「諸佛護念」,佛菩薩護念你,不是給你神通,而是開發眾生本有的般若智慧,這叫「諸佛護念」;是開發眾生本有的般若智慧。一個人有了智慧,他就不起煩惱,就不造業了,他就能不取相、不分別,他就能不輪迴六道,這才叫「諸佛護念」。下面看:「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這「大信力」是我們佛門講的「四不壞信」:信佛、信法、信僧、信戒,對於「佛、法、僧、戒」能夠深信不懷疑。這佛門的戒特別是講大乘的戒律,不是只有五戒十善。從事相上來講,深信有釋迦牟尼佛,深信佛說法絕無虛言,深信依法修行必然能夠成佛,這叫「信僧」,「僧」就是奉持佛法的人。深信佛的戒,戒能防非止惡,這「戒」包括教誡、包括修行方法都算戒,所以叫「四不壞信」,就是心裡能相信。

「志願力」就是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有諸善根力」是他依大乘經典發起圓妙的大智,這就是「善根力」。所謂「圓妙大智」,我用祖師講的,就是處處他都能夠生智慧。像六祖能大師見五祖時,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那你們來到佛門裡面你遇到出家人,你們不像六祖能大師那樣;你們是「弟子心中常生煩惱」,為什麼?因為你沒有學大乘啊。能大師依止大乘佛法,所以常生智慧。這就是圓妙的大智,所以叫「諸善根力」,就是「智」能增長善根,這「智」,一定是以佛法的般若智慧才叫做「智」,它能發起種種善根。這無貪、無、無癡是三善根。簡單講,你能行六度,這也是善根。但是萬行當中沒有「智」,若沒有「般若智慧」,那這萬行都如同虛設。所謂「離經一字。即同魔說。」《華嚴經》上講:「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是一樣的道理。你如果忘失菩提心,你種種的善行,包括六度,六度的前五度,若沒發菩提心,那統統都是魔業。《華嚴經》又講:「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所以大乘經典裡面講得非常清楚:若不能明心性,你怎麼會知道佛法,那這菩提道你要怎麼修?「彼由顛倒慧」那這個人必然是顛倒的,增長一切惡。所以佛法重點在於什麼?是「明心為要」。所以祖師大德講經說法開示,都是依經典而說。種種的善法,必然要依般若而行。就像一條船再大,它沒有導航系統、沒有領航員,就會迷航,這般若智慧就像領航員一樣,現在叫導航系統,飛機也是一樣,沒有導航系統很容易迷失方向修學佛法也是一樣。


「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如來共宿」,如來安住在哪裡?你以為這「共宿」是跟釋迦牟尼佛住,是住在祇樹孤獨園、竹林精舍還是靈鷲山?這都是有相的。如來以畢竟空為舍,所謂「畢竟空寂舍」,佛安住在這裡。所以你學大乘,你了達心地,知萬法皆空,唯心所現,那你就與如來共住。那你這樣子依大乘經修學,能具四不壞信,能發四弘誓願,能依智起行、依智起觀,能與如來共同安住畢竟空中,則為如來手摩其頂。「摩頂」就是為你授記,如來就印可你了,你這樣修學沒有問題。這裡面有沒有談到說要學儒家的?沒有。所以呢,大乘經典一定要看,不要聽一些人他依自己的意思在裡胡說八道。經中這裡講你要怎麼樣才能成就?有「大信力」,能受持大乘經典,能夠發四弘誓願,能夠依圓妙大智而起行,能夠安住畢竟空中,這才叫「與如來共宿」。所以經上講:「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不管你是學什麼中華文化都一樣,我們佛教要正本清源,什麼是佛教你要搞清楚,嚴格來說,大乘才是真正的佛法,小乘都不算啊,這是《法華經》上講的。大乘是如來徹底的本懷,這個才是佛法。所以這裡說:你如法修學則是「為如來授記」,你能夠奉持大乘,就像如來衣加被在你身上,能夠為現在諸佛之所護念;你依實相遵從實相之理而發實智,具大信力具志願力諸善根力,與如來共住,就算是如法,這要清楚。



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繒蓋幢旛伎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若有人得見此塔。禮拜供養。當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佛告訴藥王菩薩,說:在在處處,你能夠說《法華經》、能讀《法華經》,能夠誦持《法華經》,包括用唱誦的方式,能夠書寫《法華經》,印經流通;那麼經卷所在之處,我們都應該恭敬尊重,能做到什麼樣的恭敬呢?最恭敬的,我們可以起七寶塔,用七寶做的,這七寶塔有的是相當地高啊,有的剛好能裝下這一部經就可以了,有的經可以印小一點,這塔稍微大一點就可以把它裝進去了。那麼越大越好,所以說「極令高廣嚴飾」,所以是釋迦牟尼佛教我們把寺院要蓋得莊嚴,蓋得金碧輝煌,因此我們看到人家如法建道場,把佛寺蓋成這樣莊嚴、富麗堂皇,我們要心生歡喜;因為他是依佛教誡。經文講:「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所以像我們中國寺院,有的塔裡面都是放藏經,有的佛像裡面也都「裝藏」,裝藏就是放大乘經典,有的甚至屋樑頂上都還有安放大乘經,這是真的。即使是一般的民宅或是宮殿,像我們中國北京的故宮,有的主殿,主樑上面都有經典或是咒語,這都是佛在經上教的。我們看乾隆皇帝的鎧甲,鎧甲上面就寫著「六字大明咒」,清朝的皇帝是很信佛的,這是可以肯定的。他是非常信佛,你看他那個念珠,在清朝叫朝珠,實際上這就是佛教而來的,北京西山八大處有一間潭柘寺,整個北京城就是依照潭柘寺這樣子建,所謂「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像從前明朝的皇帝也是學佛,紫禁城是永樂皇帝的時候建造的,永樂皇帝還沒做皇帝以前,他是燕王。

經文講:「皆應起七寶塔」,所以我們看到人家起塔造像,蓋寺院蓋得莊嚴我們要歡喜,因為他是依佛教誡。你如果在那裡毀謗,在那裡說風涼話,那一樣是毀謗經典,一樣是毀謗佛法,但是造寺院裡面要如法,前面我講:你寺院裡面功德箱的錢印經,要印佛法,為什麼?因為人家看你是佛教的寺院,他來發心投錢給你,為的是要你弘揚大乘佛法;你如果在那裡搞怪,巧立名目做世間事情,你做得不如法,那你這同樣都是偷盜三寶物。「三寶物」有分佛寶物、法寶物、僧寶物,說了這個錢是要拿來印經的,你就不可以拿去做世間的這些事情,哪怕你用一些方式,說你在公告有怎麼寫,讓人家知道你這錢也會要印世間的書,那也不行。你可以從其他的方面去做,不是說不能印善書;但就是佛教的這些東西要如法地應用。就像你們看到有些寺院,這情況在大陸就有很多,他這寺院在翻修的時候,他往地基一挖,看到底下有唐朝、宋朝、元朝、明朝乃至清朝的,一般清朝的比較少,有歷代這些建材都埋在底下,很多所謂的「專家」他是不解的,他們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廢棄的建材,要埋在這裡,比如說:大殿的底下,或是寶塔的底下?這個就是按照佛教戒律來做,因為信眾大家供養的錢,是發心來供養寺廟的,寺廟拿來蓋這殿,這殿是來供佛的,它就是屬於佛的物品,你不能像我們現在,有一些廢棄建材這樣子隨意丟棄、處理。是要把它整理過,或是埋在原有的位置底下,這樣子做才如法。佛門在用錢、用十方的信施非常如法的,所以你到佛門裡面來,我們佛教跟你講要印經、印佛法,那就必須是印佛法,因為你是來供養經典的,你拿來是要印經的,不要亂用一通,不要把錢挪作他用,這樣才對。所以這裡講「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下面講「不須復安舍利」有舍利很好,沒舍利那你就安放經典,所以說「不須復安舍利」。「舍利」翻作中文叫靈骨,就是像佛陀的舍利,或是祖師大德、高僧大德的舍利。這裡講「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這部《法華經》就是如來全身,所以說「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繒蓋幢幡伎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可以用花、用瓔珞、用種種上妙寶物來嚴飾它、來供養它,裡面可以安置《法華經》,因為它就等於如來。為什麼?因為如來出世就是為了要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法華經》正是在講這件事情。如來出世就是為了講諸法實相,是講諸法實相,不是教你小情小愛啊;小情小愛的人最後就是痛苦的,而且他會造很多業。你看現在的人他犯了罪,他的理由就是:我是為了養我的父母,我逼不得已我才去偷東西的,或是我是為了我的兒子女兒,我才去犯法,我是為了我的家庭……這些都是小情小愛,這都是不可以。你要想到還有很多人遇到與你相同情況的,他們並沒有像這樣子違法,甚至有人比你還窮困啊,他們也沒有因為窮困,因為要養家或是因為要孝順父母而做損人利己的事情,他們也都是守法的人,守法的公民。所以你這些都不是理由。凡是損人利己,不管你是為了誰,都不是理由這種就是小情小愛,他後來就會痛苦而且會害人。所以,你要是常常提倡這小情小愛,講的都是那種小情小愛,那不行。世間人講的孝養父母啊,愛自己的子女,這些都是小情小愛,最後你就是痛苦。佛門講的你一定「愛別離苦」,你一定有「求不得苦」你希望你父母長壽,你希望你的生命長壽,不要離開你小孩,那你就有求不得苦,你就會有愛別離苦。所以佛教我們要打開我們的心量,要學習大乘佛法,了知萬法皆空,知萬法唯心所現,這就是佛教,這就是大乘佛法。經文這裡講你可以用種種上妙供養乃至歌頌,所以為什麼佛門可以唱梵唄、唱讚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若有人得見此塔。禮拜供養。當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有人得見此塔,能夠禮拜供養,這塔就是如來全身,塔裡面所供的就是《法華》。那麼《法華經》所說的當然是能夠令眾生得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那這個人禮拜此塔,當然是親近無上正等正覺;甚至,他能夠禮拜供養恭敬,其實他已經是在落實修學大乘佛法的行持,自然距離無上佛道就越來越近。也可以這樣子講。所以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這所謂「皆已成佛道」就是皆已具足成佛之因。這都是《法華經》裡面的內容。


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薩道。若不能得見聞讀誦書持供養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


佛告訴藥王菩薩,多有人是在家或是出家,行菩薩道,發心修學大乘菩薩道,如果你沒有見聞讀誦或是聽過《法華經》,也就是說你沒有聽過一乘了義,《法華經》講的就是一乘了義,「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那這個人不算是真正行菩薩道。所以為什麼我說你沒有去受菩薩戒不行,因為是大乘的戒律,是一乘的戒律,你沒有受菩薩戒,沒有辦法成佛。一樣地,沒有聽聞一乘了義,沒有辦法成佛,意思是一樣的。所以,前面我用《華嚴經》講的「雖盡未來際。遍遊諸佛剎。不求此妙法。 終不成菩提。」一樣的意思。哪怕你參學,参遍天下善知識,而你沒學到大乘,你不了心性,那都沒有辦法成就。徹悟大師講:「一切法門。明心為要。一切行門。淨心為要。」可見大乘實相之理是非常重要。這裡《法華經》跟我們講得非常清楚,「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你菩薩行裡面沒有大乘心法,那這個就不叫菩薩行了,「菩薩」翻作中文叫「覺有情」,「有情」這兩個字大家都知道,問題是要「覺」什麼?「自覺」。很多人都會講,因為佛學辭典上有說,「覺」就是自覺,那你自覺要覺什麼?有些世間人他能夠發現自己世間事的錯誤,也是一種覺悟有些惡人,他「改惡為善」,行五戒、十善那是一種小覺悟;那佛法的覺,你要覺什麼?有的呢,他行二乘法,觀四諦,依四諦法起修,就是修學四聖諦,這也是覺悟。但是什麼叫菩薩的覺悟?菩薩覺悟就是要明心見性,最起碼你要能解大乘實相之義,這才叫覺,但這是解悟而已;你還要能夠覺悟自身種種貪癡,能夠覺察得到,這叫「覺」。覺悟一切有情皆為我心所現,這也叫「覺」,這都是大乘經典裡面的義趣。所以,你若不解《法華經》,「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相反地,如果你真正聽聞《法華》,才是善行菩薩道。



其有眾生。求佛道者。若見若聞是法華經。聞已信解受持者。當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裡講「其有眾生。求佛道者。若見若聞是法華經。」只是見聞還不夠,還要信解,「信」是要相信《法華經》所說的道理;「是能夠理解,能夠心領神悟,這個叫「信解」。能夠受持、能依教修行來起觀,如理觀察。這跟念佛沒有妨礙,念佛也是如理觀察。你聽聞《無量壽經》能夠老實念佛,這就是如理觀照方式不一樣而已;同樣的道理,能信解受持,「當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必定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叫「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離無上佛道越來越靠近,也越來越相應。這是告訴你:聽聞《法華》、受持《法華》才是真正行菩薩道。像有些人說他是在行菩薩道,可是你看看他連家庭都放不下,他怎麼行菩薩道。我講經講:你修學佛法要以道場為主,你要真正做一個學佛人。你不要總想自己在世間是個世間人,我有一份事業、有一份工作。很多佛教裡面的人,他沒搞清楚,他一碰世間的問題,他第一個就是捨棄佛法,這種就沒有善根。我告訴你:你什麼都可以捨棄,佛法你不能捨棄,因為沒有了佛法,你在世間怎麼努力,最後就還是按照你的業力去走,何況你現在這個業已經在不好了。所以,前面講的,哪怕你生病,哪怕你有種種的障道因緣,那要依止佛法。你要想到:我只有學佛才能重業輕報,才能消災免難,才能逢凶化吉;真正有學佛的人他就有這樣的觀念。而且人在越困難的時候,越要為佛教來發心。你要想到我業障都已經這麼重了,我如果還不為佛教來發心,那我什麼時候才能把這業障消掉?世間哪一樣好事能消業障?都不能消業障。只有佛法能,你透過修學佛法洗除心垢,這才能消業障。你做世間好事,頂多是人天福報而已,消不了業的。縱然你修學小乘法,雖能夠去貪瞋癡,但消不了定業。所以你看大乘佛法裡面有一個地藏菩薩的咒語叫「滅定業真言」能滅定業;佛能轉定業,你本來該遭難的,可以給你逢凶化吉,這就是不可思議的功德,只有佛法裡面有,全在你至誠心。尤其是人在特別困難,特別沒福氣的時候,那更應該來佛門修福,更應該來布施。你看我們中國唐朝,之前講的武則天,你看她福報這麼大,你想想在以前那個時候,唐朝雖然說是民風開放,世界各地的人都來,也接受了西域的一些文化,跟我們中國中原地區的文化作融合,但是大家畢竟還是覺得皇帝應該是男眾,可是武則天能上位,能作一代女皇,這都是過去生在佛門中修福,所以她福報這麼大,而且唐朝在武則天的治理下算是非常興盛。你撇開男女相,武則天的能力是相當好,福報非常夠,你看龍門石窟,福報已經這麼大還開鑿龍門石窟,還發心修建寺院,你看長安有些寺院都是武則天修建的,還派人去請《華嚴經》來中國,這個功德真不可思議啊!《華嚴經》是根本法輪,看到《華嚴經》只來中土不到一半,就特地遣使往于闐國去迎請《大方廣佛華嚴經》到我們中國來。所以我們中國人今天有《華嚴經》可以看,這是武則天的功德,她還組織譯經場,而且親臨譯場以表示非常重視,還為《華嚴經》寫序,我們佛經的「開經偈」就是武則天看完《華嚴經》以後所寫的;《華嚴經》是「一乘了義」,只有「一乘了義」堪稱無上甚深微妙法。福報已經這麼大了,都還在供養佛法還在護持佛法我們中國四大譯經師其中有一位義淨大師,回到長安來時,武則天親率百萬大眾出城迎接,幾乎全長安的人都來,這樣子恭敬法。你看福報這麼大,到往生以後,的墓沒被盜過。我們中國有兩個人的墓沒被盜過,一個是成吉思汗,因為找不到在哪裡;一個是武則天,沒有人去盜的墓,福報修這麼大,連福報這麼大的人都還這樣做。在那個時候,有人說:出家人見到皇帝也要拜。唐高宗就下詔出家人不用拜君王;也是依佛教誡。所以你看武則天守護佛戒,功德非常大,都還在修福,你想想你比,你比得過嗎?人家擁有當時候全中國最興盛的朝代,最強大的軍事能力,最完善的朝廷,而且當時候國強民富,因為大家都學佛啊!所以說國家興盛,佛法才會興盛,我們中國強大了,大乘佛法才會興盛;大乘佛法興盛了,我們中國會更強大,會比現在還要更好,唐朝就是個例子。唐朝從上面的領導一直到底下的百官乃至民間,大家都在學佛,那個時候儒家是什麼沒有人在管,沒有人在學儒,大家都學佛,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最興盛的時候。有人問:若給你有回到過去的能力,你要回到哪一朝?幾乎每個人都說要回唐朝,這時是最興盛的,當時候的長安高僧雲集。所以國家強大國家興盛,佛教才能興盛佛教興盛了,國家更興盛。但凡佛法推行之處,必定國豐民安,天下太平。縱然有外敵來干擾,也都能逢凶化吉,甚至侵略者他們會自己倒霉。這是大乘佛法的殊勝,所以你越是苦難,就越要來修福;就已經在沒福了,那更應該做。




藥王。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乾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



這一段我們先講經文,再講表法。

藥王,譬如有人口渴想要喝水,他在高原上鑿井來求水。剛開始鑿的時候「猶見乾土」,這土還是乾的,鑿井的人一定知道離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但是他不斷地深入挖掘,當看到有泥了,那就知道離水不遠了,所以說「其心決定知水必近」。這是承接前面的,你學佛你行菩薩道,你沒有遇到《法華》,那你離如來的無上菩提還非常地遠。佛在這裡舉了一個譬喻,他說譬如有人渴乏須水,這「水」比喻作「正因佛性」,正因佛性就是人人本有,都有佛性。「於彼高原穿鑿求之」,以「高原」來譬喻作煩惱,煩惱非常深厚。「穿鑿求之。猶見乾土。」這「猶見乾土」就是還沒見性的時候,所以「知水尚遠」;「施功不已」就是他繼續不斷地深入,觀行逐漸地深入。直至「轉見濕土」,這轉見濕土就是分見佛性、分見實相之理;所謂「分見」就不是全見,只見到部分。於是再繼續深入,「遂漸至泥」就是比喻離法流不遠、離智水不遠,所以說「其心決定水必近。」這是講一個人他然具有佛性,想要消除煩惱,但他若不遇到大乘正法,那他所想求菩提還是非常遠;就像在高原鑿井求水一樣。一旦得遇正法,得遇法華經,那麼他才算是逐漸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亦復如是。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是法華經。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亦復如是。」所以是一樣的意思,如果沒有聽聞或聽聞而不解,解而未能修,所以說「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是法華經。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還非常遠。不管你做什麼,為什麼?因為是「有漏」,你有所修有所,都還在能所當中,不算是真正行大乘菩薩道。因為法華經講的就是頓超,是直指人心,知道佛性本有。一旦你不知道核心的宗旨義,哪怕你修得如法,不如法就不必談了,你修得如法,你也是有漸次的,而且是有取有捨,有修有。不知心性本自具足,不知眾生本有佛性,不假修成,你仍舊在那裡造作,所以說「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甚遠」。這個就是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還非常遠。那麼相反地,「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夠聞解思惟修習,就是能聞思修,修學大乘佛法,那麼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唯有學大乘才能佛,這在《法華經講得非常清楚,因為大乘講的就是眾生本有的心性,這心性人人本有,不假修成,不必你去滅除煩惱,然後才來得到菩提,而是菩提本自現成。眾生只是銷落煩惱,明悟心性而已,這個就是大乘,而且此心從來不生不滅,不屬於染,不屬於。祖師講「處生死流」,然在生死流,但是「驪珠獨耀於滄海」驪珠如驪龍頷下珠而獨耀於滄溟,就像太陽照耀這生死流,從來不為生死流所淹沒。所以無論天空是陰天或是起霧,都不能遮擋太陽光的力量。就像大霧不能汙染虛空一樣,風一吹就散掉了,霧就代表你的煩惱,哪怕你煩惱重,你也沒有辦法遮擋住太陽;這霧再大,你也不能使虛空染上這層顏色,所謂「虛空不能為物所染」也沒有辦法去染上這層霧氣,這就是指眾生的心,但是二乘人不了這個道理。

你們是有善根福德因緣來聽聞大乘佛法,你才知道佛教講的這個道理。所以為什麼說眾生念佛會成佛,因為心本是佛。心本是佛,迷心而起念,現在用念佛來返本還源。所以說念佛成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眾生心本是佛,所以現在念佛必定能成佛。這就是「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然你是修瞎練。


所以者何。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屬此經。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是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薩而為開示。


「所以者何。」就是「為什麼呢?」「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的菩薩行法,乃至要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歸屬此經。所以我們前面講過,譬如大海能納百川眾流,百川眾流歸於大海;菩薩種種的行持,就像百川眾流一樣都歸於大海。就像我們中國最長的河流:長江又叫揚子江,能納百川,最後歸於大海。所以說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屬此經。「此經開方便門」這個「方便門」就是前面講的種種譬喻,示真實相。所以說出家人講「開示」,什麼叫「開示」?就是「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這叫開示。你身為出家人坐在那講一些世間話,那就不叫開示。所以是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這才叫「開示」。什麼叫「方便門」?修學方法叫方便門。真如不二之理不可言說,但是呢,不得已你要令眾生能夠開悟,所以方便假言說,所謂「假言說」就是利用言詞說法,來令眾生開悟,所以叫「開方便門」,這就是「方便」;而不是不如法,不如法就不叫正方便,那就叫邪方便,不如法就叫邪方便。「示真實相」所以無論種種言詞說法,就是要指示真如實相。所以說「是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我前面說過:這《法華經要是沒有祖師大跟你講,你看起來就跟在說故事一樣,你還會覺得這法華經怎麼這麼簡單。所以說「深固幽遠,無人能到」。所謂「唯有世尊能開示。」前面講:末法你能聽到法華經,當知是人是如來使,這「是人」就是這講法華經的人,他得佛力加持,他才能說。你們對於講說、弘揚大乘佛法,包括法華經,包括一切大乘經的這些出家在家人,你要把他當作就像佛菩薩派來為你講經說法的;以這樣的恭敬心來學,才能學得到佛法。所以說「是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薩而為開示」,今天佛來這裡示現教化,就是希望令眾生成就無上佛道,成就菩薩道,所以特別為我們開示出來,所謂「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這就是世尊出世的本懷,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佛知見」者,不是只有指如來所修,而是指眾生本有的心性。「眾生」當然包括諸佛如來,但此心性不是只有如來才有,是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假修成。最微妙就在這一句「不假修成」,一般都是修禪定得這初禪、二禪等等的果報,這都是有修有,有取有捨,取涅槃捨煩惱。但在大乘裡面講的是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不離一念心性,這就是法華經所要詮釋的。從前面〈方便品〉裡面,到後面「火宅」的譬喻,到「長者子」的譬喻,「三草二木」的譬喻,乃至大通智勝如來過去的因緣;種種的方便開示,不外乎在宣示一乘之理,宣示眾生的心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都是在講這個道理,你們要能夠體會。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憨山大師 夢遊集 卷第三十八

憨山大師  夢遊集  卷第三十八

  偈一

示 鄒生子胤 十首
1.
此事明明絕覆藏。普天帀地露堂堂。
男兒不突金剛眼。覿體相看若面墻。

2.
見聞知覺總空花。瞖未除時見轉差。
只待晴空清淨眼。方知別有好生涯。

3.
聲色場中豈偶然。自將荊棘苦參天。
何人一擲翻身出。始信隨緣自在禪。

4.
妙性圓明自本真。從來皎潔絕纖塵。
不教妄染輕遮障。便是超凡大力人。

5.
道心原不離尋常。待客迎賓底事忙。
試看个中關捩子。何曾移動一毫芒。

6.
五蘊山中寂滅場。六窓虗敞夜生光。
只須喚醒葊中主。莫使昏沈自葢藏。

7.
湛湛心光本不迷。祇因情想自暌攜。
但看起處無消息。一任猿聲日夜嗁。

8.
性天雲淨月輪孤。身世何須問有無。
但得塵緣蹤迹斷。不勞名字挂江湖。

9.
世緣逐逐幾時休。弃却家山向外求。
衣底明珠任埋沒。長途空自抱窮愁。

10.
太虛閃電不留情。憎愛何容逐隊行。
擘破孃生真面目。肯教埋沒過平生。


寄袁生

曾將書札寄南能。問法遙參最上乘。
三昧知從文字入。不知可記昔時僧。

示水天禪人

知識相逢豈易哉。个中消息口難開。
妙高峰頂經行處。不是平空賺善財。

示譚復之

曾從授記向靈山。今日重來一扣關。
為問拈華當日事。頭陀不是易開顏。

示鍾生衡頴

曾過曹谿已十年。相逢知識總前緣。
阮生何必窮途哭。自有西來最上禪。

示方生覺之

心光獨露形骸外。祖意能參機語前。
想聽匡山蓮漏熟。故來重理舊因緣。

示常達禪人

南岳曹谿一脈來。相傳明鏡亦非臺。
金剛正眼人人共。須向磨甎一句開。

示宗玄禪人

幻成五蘊本來空。必欲求之似捕風。
試向渾身消散後。應須識取主人公。

示南岳庸質山主

萬山深處一茅菴。朝暮雲霞當小參。
最是谿聲關不住。廣長日夜語喃喃。

南岳山居

七十年來夢裏過。江湖蹤迹總蹉跎。
而今喜得閒田地。莫問從前事若何。
脚跟踏徧水雲鄉。未離清涼古道場。
筋力漸衰心已倦。安眠飽食是行藏。
大休歇處不尋常。妄想消時世已忘。
都向別求真極樂。誰知當下是西方。
但見無生寂滅心。了無妄想敢來侵。
根塵總是空花影。佛祖何須向外尋。
觀心生處了無生。閃電光中眼倍明。
為問西來成底事。今人都只解貪程。

示 廬陵僧密潔公

廬陵米價近如何。問著休全舉似他。
一粒但能輕嚼破。始知佛法總無多。

示 杜言禪人

西江一派馬師禪。聞道而今久失傳。
莫謂磨甎堪作鏡。自然不墮路途邊。

示 定水禪人

久依華座覓真詮。鐘鼓分明句句玄。
若問西來端的意。從前佛祖未曾傳。

示 量空禪人接待武昌

聞開梵剎向江湄。來往風[馬*凡]正渡時。
為問華亭垂釣者。離鈎三寸幾人知。

題 方覺之離垢庵

一芥菴中絕點塵。從來無物可相親。
靜觀寂滅清涼地。頓見如來妙法身。

題 羼提庵

物我如空不可求。無邊大海一浮漚。
但看起處無蹤跡。苦樂從教當下休。

示 天淵禪人

己躬下事甚分明。不用尋師費遠行。
只向目前親薦取。是誰見色與聞聲。

示 六義禪人

死生大事莫商量。說起愁心可斷腸。
無量劫來都錯過。這回豈忍負空王。

寄 若昧法師

蓮華峰下住菴人。日與雲中五老親。
瀑布從空霏玉屑。恍如賓主對談論。

示 雲居常元禪人

出世原為究此心。非圖名字挂叢林。
頭話參到無心處。不向他家外面尋。

寄 海會庵主

十方海會此為家。來往經過路不差。
香飯飽餐回首去。出門煙水更無涯。

答 雨法師寄法華新疏

靈山一會費商量。四十餘年久覆藏。
今日通身全吐露。分明只在一毫芒。
閣門緊閉不通風。多少躊躇歎路窮。
不是輕勞彈指力。安知裏許量如空。
窮子歸來見父時。此心相委信無疑。
縱將寶藏全分付。若不掀翻總不知。
無邊剎海總蓮華。可歎從前盡數沙。
君向毛頭親點破。自今常御白牛車。

示 素璞禪人(有引)

禪人向參予於曹谿。尋歸吳門。頃巢雨二法師。以予與若師雪浪。為法門兄弟。命禪人持書。遠走南岳。迎予終老。予感二公高誼。念禪人遠勞。因成二偈。用以志懷。

曾禮曹谿走瘴鄉。歸依三帀繞禪牀。
分明一句無生話。莫道當時有覆藏。

遙持一紙故人書。特向空山問卜居。
一片身心全付託。餘生不必問何如。

答 巢雨二法師

法門義氣信非常。自是青山骨肉香。
擬向通玄峰頂上。忘言相對一繩牀。
吳門山水最幽清。二朗高峰久著聲。
儻得煙霞期共老。安眠飽食遂餘生。

示 浮剎禪人

遙向千峰問嬾殘。口邊寒涕未曾乾。
火中黃獨初煨熟。把似君前不易餐。

示 大智禪人

竹杖芒鞵過萬山。遠從南岳扣松關。
石頭路滑難移步。莫道參方是等閒。

題別峰相見卷

百城南望盡煙波。峰頂相逢事若何。
不是善財無面目。祇緣知識信誵譌。

訊專愚衡公病

四大久觀如泡影。病魔何處可潛蹤。
古人自有安閒法。只在無生一念中。

示 若拙禪人

行徧天涯覓此心。從來都向外邊尋。
縱然未出門前路。須信漫漫草更深。

寄徐菶莪

時問維摩病裏身。門開不二露天真。
飽餐香飯忘言後。方信離情道始親。

示 心聞禪人

本來自性量如空。見色聞聲樹過風。
但使浮雲消散盡。幾曾一物著其中。

示 三昧真禪人遊峩嵋

歷徧諸方好歇心。不虛名字挂叢林。
歸來滿面峨嵋雪。雲白山青何處尋。

示 徑山靜主

電光石火豈為真。瞥地相逢未可親。
若是本來消息斷。大千隨處現全身。

若埜音禪人從黃梅走南岳復參雙徑示之以偈

遠行南岳覓行蹤。喜得黃梅一綫通。
別向五峰相見處。萬山雪擁白頭翁。

示 無瑕禪人

策杖遙來雙徑深。別峰相見是知音。
故人若問餘生事。萬疊雲山一片心。

示 念西居士

南詢煙水百城過。知識相逢事若何。
更向五峰深處覓。須知佛法本無多。

示 勤如禪人禮峨嵋

遠從雙徑禮峨嵋。涉水登山為阿誰。
儻見普賢真面目。莫教辜負一雙眉。

示 徑山堂主

雙徑單傳佛祖心。蒼崖翠竹古叢林。
應知正令常新處。鐘鼓時宣妙法音。

輓幻予師
寒巖凍餓有誰知。絕後重甦賴阿師。
今日五峰闚塔影。恍然猶對坐談時。

示 仁安法師

身心一片似冰壺。試看其中是有無。
妄想不來消息斷。何須此外覓工夫。

過菩提庵喜逢智河禪友

原是菩提樹下人。到來恍忽見前身。
谿聲常說無生法。可惜時人聽不真。
樹下相逢舊有緣。別來不記幾生前。
入門一笑心相契。始信無言是祕傳。

示 詢南禪人看病

出世何為最勝因。目前看破病中身。
知他痛癢相關處。萬行無如此念真。

示 德門禪人校經

海眼從來絕點塵。大光明藏可安身。
只須仔細從頭看。纔著纖塵便失真。

示 非玄曉禪人
曾向慈恩理教綱。釣竿拋却歷諸方。
於今若識孃生面。不必將心問法王。

過甘露接待寺

登山涉水總迷途。未審前邨是有無。
驀直忽逢甘露灑。纔沾一滴破焦枯。

示 承拙禪人持明密行

烈火炎炎妄想流。醍醐須灌頂門頭。
會教一滴周毛孔。始是持明祕密修。

澹泊齋示雲山居士

廛中一室冷如冰。趺坐長明午夜燈。
來往應真時滿座。人人知是在家僧。

示 蓮西居士

妄想生時當下休。了無一念挂心頭。
忘機便是真安養。極樂何須向外求。

題達大師書經墨光亭

聞道蓮華筆底生。墨光猶自照虗明。
閒來為問華中主。滿耳秋濤說法聲。

示 曹生錫卿

丈夫立志豈尋常。刺股懸梁苦備嘗。
但使六根無垢濁。管教心地自生光。

遊浮山於妙高峰下
聞智燈禪人誦法華經因題於壁
水上蓮華舌上經。一菴深鎻萬峰青。
松風日夜常宣說。可惜時人不解聽。

示 真嗣沙彌

生死無常一息閒。好將心志在青山。
但能不作紅塵業。嬴得終身物外閒。

匡山喜陳赤石大參過訊

萬疊青山一片心。目前處處是雲林。
不須更問西來意。水鳥時宣妙法音。

示修六逸公掩關金輪峰

萬仞峰頭獨坐時。身心放下是全提。
銀山銕壁須鑽透。徹底分明不許知。

送悟心融首座還京口

空山擬伴老餘年。何意東歸上法船。
好待海門孤月上。話頭一為老僧圓。

示 達本禪人

勘破塵凡萬劫心。歸來遙向白雲深。
金輪峰下松濤急。日聽無生妙法音。

示 本懷禪人

身心久在白雲中。何事隨緣任轉蓬。
收拾歸來全放下。萬山高臥日頭紅。

示 行素侍者

拋却身心禮法王。前程不必問行藏。
但能識得孃生面。草木叢林盡放光。

示 頓利禪人遊五臺

一條拄杖曳單瓢。參禮休辭萬里遙。
儻遇曼殊齋會日。休教惡水驀頭澆。

示 寂知慧林二禪人
學人不必苦馳求。妄想消時得自由。
但自披衣閒處看。心心不斷是誰流。
空山寂寂絕諸緣。不學諸方五味禪。
參者不須求向上。但能放下自天然。


示 恒一禪人
此事從來不外求。見聞知覺有來由。
但知日用頭頭現。莫落隨緣第二籌。

示 克文禪人
空華起滅本無端。爭奈人人瞖眼看。
須信晴空無處覓。丈夫切莫被他瞞。

示 巨壑禪人

坐斷千峰不問禪。爐香經卷是生緣。
但能此外無餘事。自是塵中極樂天。

若惺炯首座遠來相訊因示

苦海相從二十年。重從廬岳禮枯禪。
相看莫問餘生事。五老雲霞在目前。

念雲禪人遵乃祖命
接待吳江今逢六十初度偈以壽之

塵中覺路敞雲堂。徧布身心滿十方。
一片祖翁常住地。願教永劫作津梁。

示 眉子

火宅炎炎不易清。六根銷爍可憐生。
但能一念如冰冷。便是超凡第一程。

送昧法師應講維揚

偶乘一葦截江流。法鼓雷鳴彼岸頭。
無數羣生開大夢。歸來毫相不曾收。

示 鄭白生居士

一片身心放下時。直教內外似琉璃。
其中無著纖塵處。日用頭頭只自知。

示 曹谿堂主俛無昂公

常想新州戴髮僧。不知一字有何能。
肩頭柴擔腰閒石。博得西來無盡燈。
道場不必向他求。只在當人一念頭。
自性但能全體現。何愁法海不橫流。

示 見空禪人

出塵本意在山林。四十無聞愧此心。
今喜脚跟絲綫斷。萬峰深處更宜深。

示 禪人禮峨嵋

無邊法界以為身。觸處相逢意最親。
若向峨嵋峰頂上。雲霞滿目更迷人。
西望峨嵋雪似銀。普賢端坐一微塵。
無邊剎海都含攝。應現隨緣喜見身。

示 冶師鑄鐘成

天地為爐萬象銅。鎔成眾竅吼長風。
一聲響徹三千界。喚醒人閒大夢中。

示 李生

浮世光陰苦不多。己躬下事竟如何。
今生若不求歸宿。依舊從緣墮愛河。

示 朴行者乞食

市遠山深乞食遙。單持一鉢路迢迢。
莫因曲折生疲厭。應想黃梅石墜腰。

示 無隱法師

昔依華座繞空王。文字時生般若香。
今向一毛觀剎海。逢人不必細商量。

示 幻宗老衲印造華嚴經

剖破微塵出大經。法門珠網遞相形。
分明託出蓮華藏。觸處令人夢眼醒。

贈 堪輿響山老衲

大地山河入眼空。一條拄杖活如龍。
分明指出無生路。直與西來一派通。

示 體具禪人

趙州無字死生關。銕壁銀山冷眼看。
但向未生前覰破。自然不被舌頭謾。

示 悅禪人清涼庵捨茶

楊枝甘露灑焦枯。一滴纔沾熱惱蘇。
直指西來端的意。相逢但問喫茶無。

寄博山無異來公

襟期不隔一毫端。千里雲山覿面看。
最是思君親切處。夜深明月照人寒。

示 壽昌長老

瓦礫翻成大道場。祖翁田地莫教荒。
應思冐雨衝寒句。粒米莖薪可斷腸。

示 壽昌 闃然謐禪人

堀中師子久調兒。轉擲翻身未易知。
莫使野狐蹤迹近。叉牙切記在當時。

示 頑石禪人

埋身八面不通風。死盡偷心始見功。
但向未生前著力。方知海底日頭紅。

示 碧霞老衲

他方行徧久歸來。梵剎家山坐地開。
衲子入門無別事。喫茶洗鉢亦奇哉。

示 玄樞禪人

己躬下事要分明。一念單提莫記程。
但使妄情消盡處。管教心水自澄清。

示 蘄陽歸宗老衲

觸目明明般若光。六門常放未遮藏。
若能當念根塵斷。日用端居大道場。

示 慧鏡禪人

心見光明不在根。從來諸暗不能昏。
三千世界如觀果。那律親登此法門。

示 六如坤公掩關

收攝身心緊閉關。塵中不異在深山。
好將妄想都拋却。從此勤求出世間。

示 戒深濬侍者

憶昔攜缾逐杖藜。幾回為法到曹谿。
今來直入千峰裏。更向堂前乞指迷。

示 有明了重禮五乳

昔年參罷禮清涼。一見文殊返故鄉。
不識三三多少眾。故來重請為敷揚。

鄭白生重參五乳因示

昨來問法過匡廬。一句全提會也無。
但只不忘歸去路。自然超出聖凡途。

聞沈朗倩掩關城中寄示

廛居一室豁如空。凡聖交參落此中。
獨有主人常寂寂。十方坐斷不通風。

示 丹陽觀音山慧空禪人

祇園門外即迷津。來往風波過客頻。
高揭慧燈常不昧。直須照破一微塵。

示 岸度禪人

幻海無涯浪未收。全憑智楫駕慈舟。
中流高桂輕[馬*凡]去。直到菩提彼岸頭。

寄金貞度

同坐祇園飯食時。別來每憶善思惟。
法緣應似維摩詰。不二相談近是誰。

寄普陀昱光禪人

白花山下久跏趺。水月光中一念孤。
正使十方俱坐斷。海枯石爛恰如無。

酬心光法師
空山一室白雲封。鳥道玄微入萬重。
不是直通霄外路。安知步步絕行蹤。

示 深光侍者省親

爾別慈親已廿年。要明父母未生前。
而今復作思歸夢。此去應須斷愛緣。

示 姚星陽居士

心在塵中願出塵。直須不昧本來人。
時時常想歸依處。八寶花間有後身。

示 了此老衲增臘

濁世浮生莫問年。法身三際不能遷。
但須一念常光現。華藏莊嚴在目前。

示 護關侍者

擎茶奉水要真知。動靜週旋看是誰。
須向目前三喚處。莫教辜負一雙眉。
犀牛扇子骨皮全。急喚將來不解拈。
一語痛如三頓棒。幾能脇下會還拳。

示 新安仰山本源禪人

割愛應知出世因。肯教心地著纖塵。
直須念念回光照。莫昧當人淨法身。
圓明一念沒遮藏。觸處逢緣盡寂光。
拈起一塵含法界。更於何處覓西方。

寄雞鳴寺冲虛上人

湖光山色照牀前。樓閣渾如出水蓮。
遙憶故人行樂處。花中白日坐安禪。

寄黃檗山了心上人

禪從黃檗最難參。纔著言詮落二三。
唯有風光當一掌。至今山水語喃喃。

寄 樊山主

隨緣示現小王身。心似蓮花不染塵。
宴坐深宮常說法。直教不昧本來人。

寄袁居士

一向此身都是客。而今掉臂始歸家。
回看奔走紅塵道。何似棲心白藕花。

示 明海禪人

袈裟之下豈尋常。不自求心最可傷。
曠劫漂流至今日。者回真是好商量。

示 心悟禪人閉關九年

閉關枯坐九年期。好似嵩山面壁時。
縱有齊腰三尺雪。安心一語幾人知。

示 性通行人

負舂腰石似黃梅。夜半何曾正眼開。
但信本來無一物。方知明鏡亦非臺。

送 克文禪人少林禮祖

斷臂巖前雪尚紅。西來一脈許誰通。
此行但得安心法。便振當年鼻祖風。

輓 巢松法師

原從兜率白椎來。此去還應坐講臺。
若待慈尊下生日。知君重理舊胚胎。

寄融首座

西江不斷往來船。別後音書竟杳然。
唯有牀前松上月。夜深影落在君前。

寄孫圖南居士

久落江湖不定蹤。別來今已臥千峰。
誰知破盡人閒夢。唯有空山靜夜鐘。

示 深愚字以訥

大道西來本絕言。好從愚訥遡真源。
直須參到忘緣處。方信毗耶不二門。

寄 三白禪人

何時杖錫過東林。入室重論出世心。
莫負千峰秋夜月。清光獨照影沈沈。

示 廣鎧侍者持法華經

一自親聞墨劫前。是時已結大因緣。
從今重理多生句。字字心開舌上蓮。

示 海藏行人禮法華經

多寶如來舊法身。從空涌出示諸人。
若能當處無生滅。法法原來總是真。

示 江州孝子左福念

佛本多生孝道人。常持一念奉慈親。
若將孝道求成佛。萬行無如此念真。

示 鳴明禪人

遙來為法到匡山。幾度晨昏一叩關。
若問西來端的意。白雲飛去又飛還。

示 明華禪人字道果

一葦西來五葉花。從茲道種自生芽。
但將智水勤澆灌。果證菩提定不差。

示 歸宗堅音長老

荷擔正法古叢林。須用金剛護法心。
但得光明全體現。頭頭物物盡知音。

示 王居士

父子家傳淨業禪。曾從瘴海問真詮。
而今重入匡山祉。見面還如未別前。

武夷 默初禪人遠來禮請 病不赴因示

遙來為法到匡山。瞻戀殷勤重往還。
莫道老僧慵說法。白雲不放出松關。
莊嚴華座擁諸天。只待光臨啟法筵。
莫謂法身曾不動。舌根早已徧三千。

寄 示觀智雲禪人

遠持一鉢走他方。到處隨緣是道場。
莫謂塵勞非佛事。原從苦海泛慈航。

示 鏡玄禪人

當體圓明般若光。六根門首沒遮藏。
若能念念無生現。觸處無心解脫場。

示 禪人八首



1.
當人一念要精持。歷歷孤明不昧時。
獨有未生前一著。從來不許老胡知。

2.
死生大事最堪悲。急下功夫蚤是遲。
但向自心求解脫。不須此外更尋思。
3.
往來生死久竛竮。未悟無生不暫停。
誓向此身應度脫。莫教回首再沈冥。
4.
圓明一性絕纖塵。只為從前錯認真。
但使斷除煩惱障。自然得見本來人。
5.
欲海波騰無盡流。誰將彼岸一回頭。
直須高挂輕颿去。不到窮源未肯休。
6.
世緣無盡苦無涯。一念回頭便到家。
識得本來真面目。方知不負此袈裟。
7.
此心不必外邊求。只在當人一念休。
身世但從空處看。恰如湛海一浮漚。
8.
六根門首六塵多。舉世人人沒奈何。
但肯心心常照破。自然日用不隨他。

示 修淨土六首

1.
眾緣消盡絕疎親。老眼何容著點塵。
莫使六時蓮漏斷。華中已有未來身。
2.
初因愛念感娑婆。淨土應須出愛河。
要得蓮華為父母。全憑念念見彌陀。
3.
見聞知覺盡常光。心地蓮華暗吐香。
若使六根無染著。自然觸目是西方。
4.
眉閒一道白毫光。諸佛眾生總覆藏。
但得現前常不昧。蓮華心地暗生香。
5.
五濁塵勞可厭離。西方淨土是歸期。
直須念念光明現。便見華開七寶池。
6.
淨土原來不外求。當人一念要知休。
回觀妄想消融處。便是西方第一籌。

大雪

萬山冰雪連根凍。一片身心徹骨寒。
回想六年飢餓處。令人不覺鼻頭酸。

答 劉三畏大參

千里雲山見此心。聊將一語寄東林。
儻君不負蓮華約。白社幽期尚可尋。

華宇居士 持華嚴經 令甥覺之來請因寄

華藏莊嚴妙絕倫。無邊佛剎一微塵。
若能念念光明現。便是隨緣解脫人。

示在珍行童

生死途中苦最長。好從知識覓良方。
若能掉臂安然去。須向空門禮法王。

蘊真禪人時從從五臺來參雙徑

金剛堀裏舊行蹤。別後雲山隔萬重。
今夜長空千里雪。當年曾把洞門封。


憨山大師 夢遊集卷 第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