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龍求齋法

從前有一位守園人,替國王看守林園,整理花果。有一天意外的在池邊得到一粒非常稀有的果子,於是就呈送給國王,那知國王竟然命令守園人每天都要呈上一粒,還說如果辦不到,將定死罪。

  守園人傷心的回來,大呼冤枉,向天哭訴。這時池內有龍王,化作人形,用金盤裝著一模一樣的果子,向守園的人說:「你不必憂愁,這果子拿去獻給國王吧!但是我有一個請求,望你轉達國王。在過去迦葉佛涅槃後,我和國王,同時受八關齋法,大王受齋戒後,如法過午不食,所以今生能夠作國王,而我因為聽了旁人的勸說,持齋不嚴,過午竟食,所以墮在龍這一道中,現在我還想得到八關齋法,並且廣行勸化。國王如果儘速送來,我便擁護這個國家,不然,我將用水淹沒這塊國土。」

  這時正逢沒有佛法的時候,哪裡還有八關齋法呢?國王非常煩惱,當時有位大臣的父親,知道這件事,就向他的兒子說:「我們家廳堂的柱子,時常大放光明,裡面是否藏有奇特珍貴的物品,何不剖開試看看?」兒子聽從父親的話,果然得到二部經典,一是十二因緣經,一是八關齋法。獻給國王,國王大大歡喜,送給龍王,龍王便和五百龍子共修齋法,後來命終,都生到忉利天上。

  蕅益祖師說:「習氣不除,無出生死分。」然而多生多劫以來的薰染,我們的習氣是何等的深重,在貪瞋癡是非人我之中,如何才能照見缺失?什麼是可依循的方向呢?那就是以戒為師!精進學道的人,以戒力作鎧甲,能夠破滅無始以來的虛妄諸惑習氣。養善根、調飲食,漸漸便能和定相應,由定而生慧,終究得證道果。所以梵網經說:「戒如淨明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足見清淨持戒,是成道的不二法門。

  龍王、龍子修持八關齋法,命終之後,得脫畜牲道、超生忉利天上,持戒的功德利益,真不可思議。而此八關齋法是由世尊制訂,為令在家居士隨分隨力學習出家行而設的,受持時間是一日一夜。淨土行人,念佛持戒同等重要,能夠持一分戒就得一分清淨莊嚴,信願持名固然是往生必備的資糧,而如果能量己分力清淨受持八關齋法,加以淨念相繼的工夫,那麼,不僅蓮邦樂土指日可待,還可藉清淨持戒之力,更增上品!

—摘自明倫月刊181期
~~~~~~~~~~~~~~~~~~~~~~~~~~~~~~~~~~~~~~~~~~~~~~~~~~~~~~~~~~~~~

出自賢愚經二梵志受齋品第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初夜有二天。來詣於佛所。天人身光。照曜祇桓。皆如金色。佛便隨宜。演暢妙法。心意開悟。俱得道迹。頭面禮佛。還歸天上。明日清朝。阿難白佛。昨夜二天。來覲世尊。威相昞著。淨光赫奕。昔種何德。獲斯妙果。

  佛告阿難。迦葉如來滅度之後。遺法垂末有二婆羅門。受持八齋。其一人者。求願生天。其第二人。求作國王。其第一人。還歸其家。婦呼共食。夫答婦言。向受佛齋。過中不食。婦復語曰。君是梵志。自有戒法。何緣乃受異道之齋。今若相違不共我飯。當以斯事語諸梵志。使驅擯汝不與會同。聞此語已。深懷恐怖。便與其婦。非時而食。二人隨壽長短。各取命終。願作王者。持齋完具。得生王家。願生天者。由破齋故。乃生龍中。

  時有一人。為王守園。日日奉送種種果蓏。此人後時。於泉水中。得一異奈。色香甚美。便作是念。我每出入。常為門監。所見前却。當以與之。如念即與門監受已。復自思惟。我通事時。每為黃門之所抴縮。當以與之。便用斯奈。奉貢黃門。黃門納竟轉上夫人。夫人得奈。復用獻王。王食此奈。甚覺甘美。便問夫人。從何處得。夫人即時如實而對。展轉相推。到于園監。王復召喚。而問之曰。吾園之中有此美果。何不見奉。乃與他人。園監於是。本末自陳。王復告言。自今已後。常送斯奈。莫令斷絕。園監啟曰。此奈無種。從泉中得。勅使常送。無由可辦。王復告言。若不能得。當斬汝身。園監還出。至彼園中。憂愁懊惱。舉聲大哭。

  時有一龍。聞其哭音。變身為人。來問之言。汝有何事。悲哭乃爾。是事園監。具自宣說。龍還入水。以多美果。著金盤上。用與此人。因告之言。可持此果以奉汝王。并騰吾意。云吾及王。本是親友。乃昔在世。俱為梵志。共受八齋。各求所願。汝戒完具。得為人王。吾戒不全生於龍中。今欲奉修齋法。求捨此身。願索八關齋法。用遺於我。若其相違。吾覆汝國。用作大海。園監於是。奉果於王。因復說龍所囑之變。王聞此已。甚用不樂。所以者何。時世無佛法。又滅盡八關齋文今不可得。若不稱之。恐見危害。惟念此理。是故愁悒。

  王有大臣。最所敬重。王告臣曰。神龍從我。求索齋法。仰卿得之。當用寄與。大臣對言。今世無法。云何可得。王又告曰。汝今不獲。吾當殺卿。大臣聞此。甚懷惆悵。往至自舍。此臣有父。年老耆舊。每從外來。和顏悅色。以慰父意。當於是時。父見其子。面色改常。即便問之。何由乃爾。於時大臣。便向其父。委曲自說。其父答曰。吾家堂柱。每現光明。試破看之。儻有異物。奉父言教。令他拕伐取而斬析。得經二卷。一是十二因緣經。二是八關齋文。大臣即持。奉上於王。王得歡喜。不能自勝。便以此經。著金盤上。自送與龍。

  龍獲此經。大用欣慶。便用好寶。贈遺於王。受持八齋。懃而奉行。命終之後。生於天宮。人王亦復修奉齋法。壽盡生天。共同一處。昨夜俱來。諮稟法化。應時尋得須陀洹果。永息三塗。遊人天道。從是已往。畢得涅槃。佛說是時。一切眾會。歡喜奉行。

受持八關齋戒十二大利益

受持八關齋戒十二大利益


 
                                         受持齋戒之功益,非智莫能知。茲就下列十二利益,引經文證明之。





















一、脫離病苦


  凡欲保持身體健康,或厭患病苦,欲求速脫者,不可不持。

  九橫經:「橫死九因,前四皆為飲食不慎,第五亦為腸胃不暢,可見食事與身體之健康,關係甚鉅也。若依佛制,中後不食,則內無宿食,外無下風,心易定而少昏沉,身得安而無疾病。」

  經云:「中後不食有五福:少淫、少睡、得一心、無下風、身得安隱。」又云:「無宿食患。」

  藥師經:「若有病人,欲脫病苦者,當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

二、消滅罪障


  凡欲懺悔罪障者,不可不持。

  優婆塞戒經:「受持八戒,除五逆罪;餘一切罪,皆悉消滅。」

  涅槃經:「佛言:波羅奈國有屠兒名廣額,於日日中殺無量羊。見舍利弗,受八戒經一日一夜。以是因緣,命終為北方天王毗沙門子。」以屠兒之重大殺業,猶可仗此一日一夜之持齋功德而消滅之,其餘之輕罪更何待論耶?

三、免除橫禍


  凡欲求身家安隱,不受一切橫禍者,不可不持。

  四天王經:「所在之處,有持此戒者;惡鬼遠之,住處安隱。是故於六齋日持齋受戒,得福增多。」

  法句譬喻經:「優填王夫人於奉齋日,王召不應命。反覆三呼,執齋不移。王怒,遣人拽出,縛著殿前欲射殺之。夫人不怖,一心歸佛。王自射之,箭還向王後,射輒還,數射亦爾。時王大怖,自解而問之曰:「汝有何術,乃致如此?」夫人對曰:『惟事如來,歸命三尊,朝奉齋法,過中不食,加行八事,飾不近身,必是世尊哀顧若茲。』王乃同往佛所,聽佛說法,一切心解。」

四、遠離惡趣


  如有素行不檢,恐將來墮惡道者,不可不持。

  十善戒經:「持八關齋者,不墮地獄,不墮畜生,不墮餓鬼,不墮修羅。故此八戒又稱八種勝法。」

五、福報優厚


  如有人因恐世亂穀貴,受饑餓苦者,不可不持。

  佛說護淨經:「一日持齋,得六十萬世餘糧。」

  薩婆多論:「作閻浮提國王,於人中寶,一切自在;不如八戒功德,十六分之一。」

  佛告波斯匿王言:「齋之福祐,明譽廣遠。譬如天下十六國,滿中珍寶持用布施;不如末利夫人,一日一夜持佛齋法。如比其福,須彌以豆矣!」

六、成就迅速


  如有年高體弱,自恐不久於世;或身繫囹圄,性命朝夕難保。欲於極短期內,成就殊勝之行者,不可不持。

  八關齋之持法,只以一日一夜為期,時間甚短,而功德極為殊勝。

  經云:「優陀羨王夫人,死相外現,計其餘命不過七日,欲求出家。王以情重,至第六日乃與聽許。夫人即便出家,受八戒齋。第七日晨命終,得生天上。」

  無量壽經:「頻婆娑羅王,被太子阿闍世幽閉於七重室內,遙禮世尊,求目連授以八戒。」夫當此生死危難之際,而獨汲汲然求受八戒者,即以此戒功德易成就故也。

七、來世尊貴


  如有欲求來世尊貴,為人中王者,不可不持。

  普達王經:「先王在世時,有持蓋小兒,隨先王齋戒一日,奉行正法,清淨守意。其後過世,魂神還生,為王作子,今致尊貴,皆由宿行齋戒所致。」

  犍陀國王經:「佛言:乃昔拘那含牟尼佛時,王與牛為兄弟,共作優婆塞,持齋戒一日一夜。王守法精進不懈怠,壽終昇天上,壽盡下為國王;牛時犯齋夜食,後受其罪,罪畢復作牛,百世尚有宿識,故來開悟王意。牛後七日,壽終上生天上。」

  百喻經:「佛言:迦葉佛時,有二婆羅門,共受齋法。一求生天,二求人王。受已俱還,諸婆羅門勸與共食。求生天者,以破齋故,不果所願;其不食者,得為國王。」

八、得生天上


  如有欲求來世得生天上者,不可不持。

  經云:「有一天女,光顏威相與眾超異。諸天見已,生希有心。釋提桓因問以昔作何業,獲得此報?天女以偈答言:『昔以迦葉佛,受持八戒齋;今得生天上,獲是端正報。』

  「佛在舍衛國,有五百天子,光明赫奕,照祇桓林。來詣佛所,阿難請問諸天來緣。佛告以昔有五百龍子,奉修八關齋法;其後命終,生忉利天。彼時五百龍子者,今五百天子是。」

九、往生助緣


  如有欲求往生淨土者,不可不持。

  經云:「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齋戒,修行諸善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回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命終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齋戒、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命終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以此經文證之,則凡欲求生淨土者,不可不持齋戒也明矣。故袁中郎云:戒急生最隱,願我念佛同人記住此言。

十、臨終歡樂


  如有念佛工夫未到一心不亂,恐命終時無有把握者,不可不持。

  藥師經:「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以此善根,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而未定者;若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乘神通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

  故於平時奉持齋戒嚴淨者,即使念佛工夫尚多欠缺,臨命終時,未見阿彌陀佛來迎,而仗此持齋功德,亦有八菩薩示路,導往極樂。佛無誑語,決不我欺,行者如對此言信念堅固,則無常到來之時,自能不慌不忙、不怖不亂。藥師琉璃光如來開此方便,無異使念佛者於生死危難之際,得一極大保障。

  故法海觀瀾云:「若有命終肢節痛,一切親屬亦分離;諦思我有清淨戒,身心歡樂無憂畏。」願我念佛同人嚴淨齋戒,以把握此最後一剎那間之歡樂。

十一、得相好身


  如有見佛相好,心生歡喜,欲於來世修得此身者,不可不持。

  長爪梵志請問經:「有婆羅門問佛先作何業,得此種種相好身?佛一一答以前生由何業力,今獲斯果。」略舉於下:

  如何獲得金剛不壞之身?由前生遠離殺害有情命根。

  如何獲得手指纖長網縵為相?由前生遠離偷盜他人財物。

  如何獲得具足色力、諸根圓滿?由前生遠離女人欲染之事。

  如何獲得出廣長舌自覆其面?由前生遠離妄語、詭誑於人。

  如何獲得威儀庠序,如師子行?由前生遠離諸酒放逸之處。

  如何獲得微妙相好莊嚴其身?由前生遠離歌舞娼豔之事。

  如何獲得上妙香氣芬馥其身?由前生遠離香花瓔珞莊飾。

  如何獲得金剛勝妙之座?由前生遠離高床、大床驕恣之物。

  如何獲得四十牙齒鮮白齊平?由前生遠離非時飲噉諸食。

  如何獲得頂上圓髻圓滿姝好?由前生於一切應恭敬處,五輪著地,以無慢心虔誠致禮。

  時婆羅門見佛為說因果不虛,白言:此名何福?云何受持?佛言:此名八支淨戒;若能一日一夜,或復長時從師受持,獲果如是。

十二、成佛道緣


  凡有欲求速成佛道者,不可不持。

  阿含經:「持八關齋,得盡諸漏,入涅槃城。」

  經云:「欲求聲聞、緣覺、佛乘者,悉成其願。」

  雜寶藏經龍王偈緣:「佛在王舍城,提婆達多至佛所,惡口罵詈。阿難聞已,極生瞋恚,驅提婆達多令出去。於是佛說宿緣。昔於迦尸國時,有龍王兄弟二人,一、大達,二、優婆大達,樂奉齋日持八戒。因國王多殺牛羊而祠於龍,龍即現身而語王曰:「我既不食肉,而用殺生而祠我?」數說不改,捨他往。改往之處,惡小龍知己不如,生嫉罵。優婆大達聞,欲滅彼;大達勸,息返故處。欲知彼時三龍事,今我、阿難、提婆是。」

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菩薩戒

真是不能不說耶!

有受過戒同修說,

真的耶,就像悟顯法師講的一樣,
有戒場把五戒當菩薩戒,對求戒的人講些令人退心的話⋯。

世間法來說,與賊匪要打仗作戰,誰不鼓勵士兵?

誰不振奮士氣?

有人會對部隊講:「如果太累、

打不動,就投降、就溜,沒關係!」嗎?

這種將領就要被判軍法了。

佛法中,戒如鎧甲,護持自己,
不被煩惱習氣所害。
亦如道力,可以堅定信心,令自己走完這條充滿人事愛欲引誘的菩提道路⋯,

現在居然有出家人在戒場講,「太難就別受這條,那條做不到就捨⋯,嚇死人了,」在家人以出家人為師,是希望你出家人幫我出生死輪迴,
我都還沒說難、做不到,你就先說不必持,可捨。

釋迦牟尼佛會掉眼淚啦,不是他傷心,而是替這些後世弟子悲哀啊。


我們恭敬的人天師範,出家人去哪了???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做佛還是做人?

有些人好像有嚴重的業障,明明就寫得很清楚,

說「學佛」就是要學怎麼成佛,偏偏有人好像不識字,

還在鼓吹學佛是要「學做人」,站在佛門中,故意擾亂佛門,

成佛是要出輪迴,他偏要人輪迴,

引著不了義經典所說,來敗壞大乘佛法,真是佛門的老鼠屎!

還有人給他按「讚」,大概也是不識字吧,不然就是一起來敗壞佛教的,

遇到這種人或貼文都要視之如賊,與其遠離!

正授菩薩戒


很多人參加過菩薩戒,就知道受菩薩戒的七天:
就是
教你穿海青、搭衣,教你熟悉流程、教你如何唱、念?何時拜、跪、起、合掌⋯。這一切樣子,都為了讓動作整齊劃一、外表看來莊嚴,說真的,軍人部隊也做得到,所以非是真正重點,只是形式。
真正菩薩戒的重點在於正受戒體,無體不成其用,「十重四十八輕」是菩薩戒體的運用⋯⋯,
不識戒體無以得真正菩薩戒,要來聽、要來聽⋯一定要來聽!
我建議:
無論在家、出家都應聽,尤其有在傳戒的更應該聽!
還有同修說:「戒場應該播放悟顯法師講的這「菩薩戒正說」」。
是啊,只要他們放得下「我相、捨得面子」,

心中真想利益眾生,自然會播放給大家看!

梵網經菩薩戒正說---悟顯法師講述4


菩薩戒正說(4)
心地戒品~
1、持菩薩戒等於持一切戒。
2、犯戒的標準
3、守本真心即是誦戒!
4、持戒應注意事項。
5、成佛的正因。
6、戒體是戒之根。
7、戒相如何持守。
8、須勸眾生受菩薩戒。
9、消除對於受戒的恐懼。
10、一句佛號超十地。
11、初發心便成正覺的原因。
12、羯摩法的作法。
13、如何離相?
14、業性本空的真義。
15、佛不度眾生。自性自度。
16、四大各具四大,本自清淨
17、誰必入地獄?
18、何謂自讚毀他。
19、在佛門發心捐錢捐錯對象的果報!

經文

戒如明日月  亦如瓔珞珠
微塵菩薩眾  由是成正覺
是盧舍那誦  我亦如是誦
汝新學菩薩  頂戴受持戒
受持是戒已  轉授諸眾生
諦聽我正誦  佛法中戒藏
波羅提木叉  大眾心諦信
汝是當成佛  我是已成佛
常作如是信  戒品已具足
一切有心者  皆應攝佛戒
眾生受佛戒  即入諸佛位
位同大覺已  真是諸佛子
大眾皆恭敬  至心聽我誦





梵網經菩薩戒正說---悟顯法師講述1

菩薩戒正說1
1、菩薩戒的由來。
2、何謂無作戒體。
3、如何持戒與開緣。
4、律宗之所以衰敗的原因。
5、持菩薩戒的重點。
6、菩薩戒的標準。
7、稱性三聚淨戒。
8、何謂大乘無礙教體。
9、不勸人受戒的過失。
10、唯有佛能制戒。
11、誰能受菩薩戒?
12、如何懺罪?
13、持戒如何不顛倒?


梵網經菩薩戒 玄義  淨業沙門 釋悟顯述


教所起因:法爾應行故,滅障顯性故,成圓滿佛果故

諸藏所攝:大乘毗奈耶藏攝

一經宗趣:梵網以三聚淨戒 為宗 此三聚能成三德三身圓滿佛果故為趣

能詮教體:理事無礙 性相具融 語默雙泯 非言非不言 非教不教 是為大乘無礙教體

攝教分齊:本經屬大乘制教 為佛能制

教所被機:一切眾生皆可受持,以本是佛性戒故,然現身七逆要懺除罪,見好像相應矣方可得受

明教本末:

此三世諸佛本戒法界法爾。非新所制。舍那為欲利樂諸眾生故。
還自誦出傳授化身。
什公相傳云。西域有十萬頌六十一品。
具翻應成三百卷。未至此土故不具也。

傳譯緣起:
此經於大秦姚興弘始三年有西域三藏法師鳩摩羅什。以持菩薩戒故。偏誦此一心地法門品。于時沙門慧融道祥等八百餘人請羅什受菩薩戒。遂於逍遙園什師自誦譯出。仍別錄此下卷之中偈頌已後所說戒相獨為一卷。
名作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一卷

總釋名題: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

別解文義

經開三分

1、順理稱性發起分
2、達體本具圓融分
3、行滿流布無礙分





梵網經菩薩戒正說---悟顯法師講述2

菩薩戒正說2
1、心空可聽戒。
2、無所持而具戒。
3、何謂心地法門。
4、心不取相是真羯摩法。
5、如何不執着而持戒。
6、黃檗禪師釋疑。
7、貪戀做人者,不成佛道。
8、見性的樣子。
9、狼鑽入佛門。
10、受菩薩戒能學弟子規、
感應篇嗎?
~淨土法門,帶業往生的真義。
~不持戒的過失。
~受了菩薩戒能退戒否。




經文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初現蓮花藏世界。東方來入天王宮中說魔受化經已。下生南
閻浮提迦夷羅國。母名摩耶父字白淨吾名悉達。

七歲出家三十成道。號吾為釋迦牟尼
佛。於寂滅道場坐金剛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說。時佛
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

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

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
王宮。為是中一切大眾略開心地法門品竟。復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菩提樹下。為此地
上一切眾生凡夫癡闇之人。

說我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
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





梵網經菩薩戒正說---悟顯法師講述3


多年來已受過多次菩薩戒,如今聽 悟顯法師 講的「菩薩戒正說」,

才真正感到何謂『得戒』!!

不敢吝法,所以    一定要推 >推>推......

大家一定要聽!別錯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gnN9MYlf8s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何謂四眾過?

引 精舍粉絲團po文

解釋一下 說四眾過戒 

有愚痴的人不懂戒律 認為跟淨空法師不同調 就是等於說四眾過

讓很多正知見的佛弟子 不敢反對他對於佛教的摧殘

試問你既然依弟子規 認為淨空法師的論調是對的,那你為什麼

還要引佛的戒經來為邪說護航,這是弟子規教你的引佛經的嗎?

還是佛教你的,如果是佛教你的,但是佛制止你學外道典籍,你怎麼又不信了!

《優婆塞五戒威儀經》:菩薩。有佛經藏不能勤學。乃更勤學外道俗典。犯重垢罪。

你說弟子規可以等於五戒十善,但是戒經中又制止你學外到典籍

矣!說你學佛也不是真學,說你學弟子規你卻又引佛經,你又信佛了

但是大家引佛經你又不信了,又說要依弟子規了,又說是淨空法師說的,奇怪,你不是信佛嗎?怎麼一下弟子規、一下又要「不說四眾過」,看到經典舉出你的問題,你又回去說我依淨空法師,這麼樣三心二意,怎麼一門深入

真是不知其可也

有沒想過?這也是一種輪迴

這也許就是淨空法師提倡的中華傳統文化吧!在你們這些人身上表現無遺,蠻像個俗人

當然不說四眾過是對的,但是佛教給我們,前提是這出家人必需是如法,

本身不如法,損害大眾慧命,破壞佛教,你發慈悲心為救眾生,可以說,不犯戒,
所以不要擔心,儘量去告訴大家?。

只要依經而舉過,就如同佛親自教訓這個不如法的出家人,你也不會犯這個過失,

詳細請參考祖師對菩薩戒的註解

順便分享一下佛在經上講過的話
————————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若於世俗外道典籍而不遠離。我則說為鬥諍根本是佛法難。”
《菩薩地持經卷第五》:若菩薩於佛所說不作方便、棄捨不學。及習外道邪論世俗經典。是名為犯眾多犯

《優婆塞戒經》: "云何名為假名菩薩。善男子。眾生若發菩提心已。樂受外術及其典籍持諷誦讀。即以此法教化眾生是名假名菩薩。

抓出佛門的賊

剛聽了蓮友的話,也只能說:「真有這麼不怕因果的人哦!」

她說她師父交代那些與「已離開道場的外道」交好的人,不要跟破壞佛門的外道往來,

結果,那群人表面不提,私下反而串聯一氣,連同孩子一起教會:「不可以洩露給師父知道。」

她說其實她師父都知道,因為她師父會看相,私下透露給她知道:

那群留下的人,講話的習慣、做事的方式,都跟那外道一模一樣,只是她師父不點破,

怕她們多次妄語欺騙三寶將來口腔癌、下地獄拔舌。

那個一貫道的惡人一直私下給留在佛門的朋友洗腦,探聽道場的事務,

更問同夥她師父講了什麼,又做了什麼。

看來那一貫道打算自己開一間騙人一起墮惡道!



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感恩的心?

現在許多出家人把佛法講錯被指出,


不知快懺悔說自己「還在學習」,


相反還趕快講一句「不能講三寶過失」!


將錯誤指出,把大眾對於佛法的知見導正,這是講過失嗎?

如果你是出家人,請去看看「潙山警策」(希望你看得懂)

你要是浪費食物、貪財、貪名⋯,

那都是私人的習氣、道德問題,

與眾生慧命無關,那是你個人的事,

根本懶得講你。

沒想到⋯

其他出家人更絕了,

她怕自己將來也被指出把佛法講錯了,

所以也跳出來說:不說三寶過失!(本來這句話沒問題,但用

在此就錯了)

她就趕快幫自己的居士打預防針,說:

那某法師都講出家人過失啊,謗三寶哦⋯!

其實她就怕哪天講到她法講錯。或自己的聽眾居士跑去聽其他
法師講經!



結果~

她之前曾在哪裡受了其他出家人排擠,有多委屈可憐⋯這類三

姑六婆的出家人家務事,講給在家人聽,這不是在講是非?這

是什麼佛法?


相由心生,聽其言,察其色,

看看臉相嘛,有在念佛念菩薩的臉相就像佛菩薩,佛具三十二

相,八十種好,


怎麼會說相不重要?是告訴大家,萬相是心現,


所以別為自己遮掩就說「不要着相」。




侵入佛門的木馬程式

很多道場,以開世間課程:烹飪、電腦、書法、生機飲食、....

誤以為是在吸引世間人來佛門接觸,或提倡吃素,其實錯了,

反而是把佛門裝滿世間人,因為他們無有一絲毫要學佛、改習氣、出離的心念。


以健康為目的吸引他們吃素絕不是佛門素食的本意,

佛門提倡素食是要戒殺、吃素,目的在不傷害眾生、不與眾生結惡緣。

若以素食健康為理由,讓世間人、世間法進入道場,這間道場就像被暗植入

木馬程式,有毒進入而不自知。因為接下來就是要上世間課程,世間文化....

警覺性不夠的寺院精舍,輕易讓世間人世間課程進入,毀壞的就是自己修道的地方。

沒有道力之間,佛法與世間法是涇渭分明,絕不相同,世法若同於佛法,

你還會在此輪迴嗎?阿彌陀佛還需要發願接眾生出輪迴嗎?

不知腦筋清楚的還剩幾人?作為道場住持、執事的人,若不警覺,

很快便會又從佛門輪迴去世間了啊!!

最後:
我還是這句話~~你可以不學佛,但請不要穿鑿附會破壞佛教。

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心靈法門非佛教,是附佛外道!

-----請大眾注意!!!心靈法門非佛教,而是被公認的附佛外道

和邪教,請辨別正與邪。請將



此消息廣傳,功德無量,阿彌陀佛-----

馬來西亞各主要佛教團體聯合文告 


2014年2月21日 

來自澳洲的盧軍宏(澳洲東方華語電台台長,人稱盧台長),


即將于2014年3月2日來馬來西

亞舉辦“玄藝綜述”萬人大型現場解答會。對於此活動,各地佛

團皆收到信眾提出關於其宣說内

容之正信與否。爲此,馬來西亞各主要佛教團體,認爲需要聯

合闡明正信佛教之内涵與立

場,以收教育大衆之效。

佛教傳世二千五百餘年,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也有千年以上的


發展與傳承,所有經典和咒

語,都有其深廣的教義,以及度眾的因緣,世人不能擅改其

意。

據悉,盧台長所宣揚的心靈法門内容,對佛門的經咒,加註了


許多佛門從未有過的詮釋,包

括反對迴向功德、某些時辰不能誦經、特定的經咒可以因應信

眾不同的需求、認為「天道」

比佛界還高、誦經持咒後畫「小房子」再焚化以求功德等,雖

看似引用許多佛教經咒,但若



仔細對照正信佛教经藏内容,即可清楚皆非佛所說。



正信的佛教教義,著重於教導信徒宇宙人生的真實意義,並不

鼓勵貪求、執著世間的一切;

佛教強調「自利利他」,凡個人所有功德,皆可以回向親友、

世界、法界。對於這兩點,盧




台長反其道而行,把佛教的《大悲咒》、《心經》局限於世間

福報的追求、治病、超度亡

靈,而且反對迴向功德,把佛門強調慈悲、智慧的主旨擱置一

旁。



此外,由於盧台長善於解夢釋疑,調理風水,並自稱能與觀世


音菩薩通靈,為此得到一般民


眾的歡迎,更被尊稱為「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化身」。佛教強

調依法不依人,推動個人崇拜

的風氣,並非正信佛教所鼓勵的。


最後,若想更深入瞭解正信的佛教以及其修持,我們呼吁民眾

應多參與正信佛教道場所舉辦

的弘法以及佛學課程,才能夠懂得分辨真僞,而不受附佛外道

的蒙蔽,若有疑問,可聯絡國


內各大正信佛教團體及法師。



為此,馬來西亞主要佛教團體特此發出嚴正的聲明,以正視

聽,希望廣大的佛教徒、民眾能

夠細察。

聯合署名:

l 馬來西亞佛教總會

l 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

l 馬來西亞佛教弘法會

l 馬來西亞錫蘭佛教精進會

l 馬來西亞佛教金剛乘總會

l 馬來西亞南傳佛教總會

l 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協會

l 馬來西亞佛光山

l 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

l 八打靈觀音亭

l 吉隆坡鶴鳴禪寺





淨名經 偈頌

智度菩薩母  方便以為父  一切眾導師  無不由是生
法喜以為妻  慈悲心為女  善心誠實男  畢竟空寂舍
弟子眾塵勞  隨意之所轉  道品善知識  由是成正覺
諸度法等侶  四攝眾妓女  歌詠誦法言  以此為音樂
總持之園苑  無漏法林樹  覺意淨妙華  解脫智慧果
八解之浴池  定水湛然滿  布以七淨華  浴此無垢人
象馬五通馳  大乘以為車  調御以一心  遊於八正路
相具以嚴容  眾好飾其姿  慚愧之上服  深心為華鬘
富有七財寶  教授以滋息  如所說修行  迴向為大利
四禪為床座  從於淨命生  多聞增智慧  以為自覺音
甘露法之食  解脫味為漿  淨心以澡浴  戒品為塗香
摧滅煩惱賊  勇健無能踰  降伏四種魔  勝旛建道場
雖知無起滅  示彼故有生  悉現諸國土  如日無不見
供養於十方  無量億如來  諸佛及己身  無有分別想
雖知諸佛國  及與眾生空  而常修淨土  教化於群生
諸有眾生類  形聲及威儀  無畏力菩薩  一時能盡現
覺知眾魔事  而示隨其行  以善方便智  隨意皆能現
或示老病死  成就諸群生  了知如幻化  通達無有礙
或現劫盡燒  天地皆洞然  眾人有常想  照令知無常
無數億眾生  俱來請菩薩  一時到其舍  化令向佛道
經書禁咒術  工巧諸技藝  盡現行此事  饒益諸群生
世間眾道法  悉於中出家  因以解人惑  而不墮邪見
或作日月天  梵王世界主  或時作地水  或復作風火
劫中有疾疫  現作諸藥草  若有服之者  除病消眾毒
劫中有饑饉  現身作飲食  先救彼飢渴  卻以法語人
劫中有刀兵  為之起慈悲  化彼諸眾生  令住無諍地
若有大戰陣  立之以等力  菩薩現威勢  降伏使和安
一切國土中  諸有地獄處  輒往到於彼  勉濟其苦惱
一切國土中  畜生相食噉  皆現生於彼  為之作利益
示受於五欲  亦復現行禪  令魔心憒亂  不能得其便
火中生蓮華  是可謂希有  在欲而行禪  希有亦如是
或現作婬女  引諸好色者  先以欲鉤牽  後令入佛智
或為邑中主  或作商人導  國師及大臣  以祐利眾生
諸有貧窮者  現作無盡藏  因以勸導之  令發菩提心
我心憍慢者  為現大力士  消伏諸貢高  令住無上道
其有恐懼眾  居前而慰安  先施以無畏  後令發道心
或現離婬欲  為五通僊人  開導諸群生  令住戒忍慈
見須供事者  現為作僮僕  既悅可其意  乃發以道心
隨彼之所須  得入於佛道  以善方便力  皆能給足之
如是道無量  所行無有涯  智慧無邊際  度脫無數眾
假令一切佛  於無數億劫  讚歎其功德  猶尚不能盡
誰聞如是法  不發菩提心  除彼不肖人  癡冥無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