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決定於現前一念
蕅益大師說:「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修行就是要依著祖師所教的這四個綱領。
所謂:「持戒為本」。狹義的說,戒就是戒律;廣義的來說,凡是對身心有益的律儀、開示,學人都要遵守,都要奉行。再究竟根本一點的,就是有肯學的心,這叫「持戒為本」。修學淨土的人都曉得,最後的歸宿在淨土,也就是最後都求生淨土。可以去想一想,人的一生從年輕到現在,或是從小時候到現在,經歷了這些人事,無論是好的或壞的、是順心或不順心的…,直到現在,究竟得到了什麼?這麼一回想,真是幾十年如一念。所有的事情都是幻化的,都是虛假的,沒有一樣東西是可以掌握得到的。正所謂「生不帶來,死帶不去」。人在這一生所做的事情,所造的業,到了臨終的時候,會做一次總清算,也就是一般人常講的:「算總帳」!這個時候就要看善業、惡業各累積了多少,善業強的生三善道,惡業重的生三惡道,多半都是這樣的。但這一生不論造善或造惡,俱是輪迴,都沒辦法解脫。
佛教我們:「不修善。不造惡」。明明是修善,為什麼叫「不修善」,這是說:雖然行善,但並無存「有所得」之心,不是刻意的造作,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心,自然流露出來的,這叫「不修善」。佛教導大眾修淨業,所謂淨業就是用清淨心。在淨土宗修淨業就是「一心念佛」。這世間都是虛幻不實的,無有一法、一物是真實常住不壞散的。就好像夢境,作夢時感覺好像很真實,實際上這夢是空的,只是心的妄想凝結出來的假相。這個世間也是這樣。即使再有名、再有利、生活再好、家庭再幸福美滿,或是課業、工作很順利,說實話那都是虛妄的,終究是空的。若了知是幻妄不實,又何必太在意?把不實的東西妄作為實有,只有自己受苦!如果處處要跟人家比較、爭出頭,比誰有名,比誰有錢,比誰權勢大;好還要更好,無休無止,哪是盡頭?是無有盡頭的。
第二句「淨土為歸」。現在學校的教育,多半都教如何爭名奪利,像考試、比賽,一定要拿第一名。甚至還聽說有些已學佛的家長,他小孩也發心學佛,卻要求小孩要去跟人家競爭。還說:「你學佛了,一定要拿第一名,才能做好榜樣」。根本沒有這種道理!學佛就是要把名利心放下,只要隨緣的去做,不是要無端的給自己壓力,讓自己痛苦。能把心安住在佛號上,就有歸宿、就有依止。這也是為什麼不論大人小孩都要念佛。現在能念,現前就得到平安。阿彌陀佛有一個名號是「安穩光佛」。念阿彌陀佛聖號心會安穩,身心就平安。還有一個名號叫「歡喜光佛」,你念,人家看到就會生歡喜心,不要說是人,連動物看到都會生歡喜心,所以叫歡喜光佛。念佛是必要的,念佛也是迫切需要的。除了念佛,還要觀心,簡要的說,就是要仔細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有沒有與佛菩薩教誡的、與自己所嚮往的淨土相應?佛菩薩教誡的就是戒律,「戒」不是只有指戒條,還有教誡。教誡與經典是相應的,遵行教誡,起的心念才是如法的。如果動的心念,是與經典講的不相應,這念頭馬上要放下,不可以讓它再相續。這是「觀心為要」。所以觀心是要觀照自己的心。要「依戒而觀」。亦即依佛的教誡來觀照,也才能夠以「淨土為歸」。
在修學的菩提道上,不能沒有善友,「善友為依」。「依」就是依靠,這一句也是相當重要。修學環境、同參道友都是很重要的助緣。真正好的朋友,不是常在一起吃喝玩樂,是能夠幫助自己在道業、德行上有所提升的。學佛人的善友就是同參道友,可以互相幫忙、互相提點,所以善友相當的重要,其中也包括環境。工作環境不要選擇過於複雜,不要只想可以多賺一點錢,物質生活可以過得好一點,這種想法就是想讓自己:妄想多打一點,業造大一點,這就是世間人。學佛人的生活要平淡,不要跟著去追逐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進而耽溺其中。還說:欲望也是促使社會和文明更進步的動力。這種不是進步,而是退步。嗜欲深,只會讓心越來越貪、越來越苦,得不到真正的快樂。對一個學佛人而言,凡是會影響自己道業的環境,都要遠離、要迴避,哪怕只是一句話,如果是會影響到清淨心的,都要迴避,自己就要懂得「不要好奇,不要去聽,不要去看、不要去說,甚至也不要記在心裡面」。這才是以善友做為依靠。
佛在世的時候,對這點非常重視。佛叫弟子們住在「阿蘭若」。「阿蘭若」翻成中文,叫做「無喧雜處」。沒有喧鬧的地方,這個很重要,生活環境能不能讓自己提起正念?尤其現代人的根器沒有像舍利弗、目犍連這些大阿羅漢的根器這麼好。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有電腦,那要怎麼樣提起正念?必須做到電腦不要只用來聽流行歌曲,要播放佛號、聽經,把心用佛號給攝住。電腦的桌布就擺放佛像,一打開電腦,第一眼見到的就是佛,每天要工作時,打開電腦一映入眼中的就是如來,這是件非常快樂的事情。在自己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當中,都要能夠看得到、聽得到佛法。精舍的法寶歡迎大家來請取,這些法寶放在家中會產生出非常好的磁場,所謂磁場也就是氣氛,幫助營造修學環境,這是相當理想的,比擺世間書好太多。世間書多數容易使人心散亂,裡面內容、種種的知見,不外乎三個字「貪、瞋、癡」,不能幫助攝心,但佛經可以。而且有佛經在的地方,龍天護佑。曾經有位印刷廠的老闆,他說有一年正好在印《龍藏》,印好《龍藏》後,就請了一套放在家中的一樓。那一年正好有颱風造成淹水,說也奇怪,水淹到家門口就停住了。想一想到底是什麼原因?原來一樓擺了一套《乾隆大藏經》。這才相信說原來經典所在之處,確實有龍天善神護佑。所以那天他家沒有淹水。但是後來隔天,看到雨下很大,又一直下不停,越想就越不放心,萬一藏經被水淹到,那就不好了。所以就把《龍藏》請往二樓擺放。一請到二樓後,說也奇怪,過沒多久,一樓就淹水了。他說:早知道就不要請到二樓。真是不得不相信,實在是不可思議。
有佛經在的地方,就會得到佛菩薩加持,道業會增進,所以佛像、佛書多請取。有人怕現在沒時間看,其實你不必擔心,將來善根發起來,因緣成熟了,說不定一看馬上就開悟,甚至道業突飛猛進,那也說不定。所以說環境的助緣相當重要。不好的環境,不好的人、事;甚至如果是還在上學的學生,不好的同學,把你帶去一些不善的地方,也可能會影響這一生,甚至影響到來生。或是再講近一點,你現在就受到迫害。什麼叫「受到迫害」?就是他們給你種了不善的知見在印象當中,有了這些不善知見的影子,時不時會起現行影響著你的想法和做法。這傷害不用等到來生,也不用等到十年後,現在就在受害!所以我們提倡要多觀佛,多接觸正法,多熏習佛號,這都是「善友為依」!
蕅益大師講的這四句教誡,一即是四,四即是一,不能分開。不能說:「我只要善友,不要持戒,也不要淨土」,那統統都沒有辦法成就。這四項缺一不可,做到一條,四條就同時做到,這就是《華嚴經》的「一乘十玄門」。所謂「諸藏純雜具德門」。其中一句做到了,每一句也都受用到,這就是純雜門。所以要知道祖師大德的開示,裡面有密意!大家要發心去落實這四句教誡,這對修學佛法非常重要,一定要謹記,不要忘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