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4月23日 星期四

如何出愛河 ~悟顯法師 開示(六5)


如何出愛河
天台智者大師判一代時教,分為五時。所謂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
世尊出世一開始講的是《華嚴經》,所謂「華嚴擬宜」。擬宜就是將佛法所要講的最精華的部分,都宣說出來,叫「華嚴擬宜」。可是眾生沒有辦法接受如來一乘的教海,所以才有後來的「阿含誘引」,講小乘的事相來引導你,所以叫阿含誘引。等眾生機緣漸漸成熟,方等時的「彈訶」,彈訶就是喝斥,告訴我們什麼當學、什麼不當學,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方等說完之後,「般若淘汰」,講般若講了二十二年,淘汰不堪受法者。最後世尊要入滅,宣說《法華》、《涅槃》,這是所謂的「法華開顯」,開顯就是開權顯實。告訴我們如來出世的本懷,是要說什麼道理。其實,也是回歸到《華嚴》上去。
所以有的祖師判世尊一代時教為三時,所謂「根本法輪」,再來是「枝末法輪」, 最後的「攝末歸本法輪」。這三時其實就是要明心見性而已。那要用什麼方法來明心見性?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略論》裡講到:要用菩提心。這是祖師大德的開示,沒有菩提心沒有辦法契入佛乘。所以佛法的修學,不光只是要斷惡修善,還要能夠發菩提心。如果只是斷惡修善那還不夠。惡能斷固然是好,善能修也相當難能可貴,但是,沒有發菩提心,就沒有辦法往生淨土,沒有辦法明心見性。所以學習佛法,要知道什麼是菩提心。你現前這念心,是覺悟還是迷?心有沒有著相?不要看到人家行善,佛菩薩行善,你也跟著行善。菩薩所行是完全沒有執著,眾生卻帶著自己的貪瞋癡在裡面,誰跟我好一點我就幫助他,看他可憐的你就憐憫他。菩薩不是這樣,觀世音菩薩是所謂「一智同緣普救護。」沒有分別,用的是一智,智含著慈悲,這用心是用智慧,不是用感情。所以菩薩行善是稱性起用,無住生心。在生心的時候,他心無所住,「住」是執著;心無所住,能生作用,這叫生心。所以菩薩有能力現十身,除了「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以外,還有「國土身……意生身」。《華嚴》講的十身,統統都是隨類感應幫助眾生,這是菩薩。
所以自己在學行善時,要會用心,心裡面不可以帶著自己的愛欲,帶著自己的感情來做。在家孝順父母也是如此,在兄弟姊妹之間,朋友之間,要把情執拿掉。那情執要怎麼拿?說實話,情就是一個妄念而已。這個妄念沒有來、沒有去,這只是自己心裡面一念迷了而已,迷了之後,再繼續地堅固下去,那就叫做「情執」。祖師大德教我們消除情執,夏老居士講:「若問如何出愛河。只有彌陀念得多。」你佛號多念,不知不覺地這些煩惱,這些愛欲心,自然就消除。很多人不知道這句佛號的功德,以為只有這四個字,想說:念佛大家都會念。沒有錯!但是念不念得住?念不念得久?有沒有發長遠心?那要看你是不是真正想要改正,要怎麼斷除情執?第一個就是要發心念佛,只有念佛才能夠解決問題。
我們看到人家做好事,心裡面要隨喜,要能夠讚歎,日常生活當中要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很多人學了大乘後,反而撥無因果,認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以為沒有因果。不是,起心動念,在在處處都有因果。如果說在這世間,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沒有因果的話,那你念佛不會成佛,修行不可能會有成就。世間一定有因果,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所以,學了大乘仍舊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從你的起心動念處開始轉變。大乘佛法講:從心地上起修,不是只是在事相上。事相上轉過來,那只是在表相而已,心裡面的煩惱並沒有除掉。所以要學會大乘的經教,把你的煩惱給除斷乾淨,這樣你在菩提道上,就會法喜充滿。